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思想的再發(fā)現(xiàn)

中國思想的再發(fā)現(xiàn)

中國思想的再發(fā)現(xiàn)

定 價:¥65.00

作 者: 〔日〕溝口雄三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20137648 出版時間: 2024-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中國古代至近代思想演變及其價值的學術(shù)著作。日本學者溝口雄三憑借其深厚的學術(shù)功底,對中國哲學的核心概念,如“天”“理”“自然”“公”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闡釋,揭示了這些概念如何影響中國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書中不僅梳理了宋學、陽明學等傳統(tǒng)哲學流派的發(fā)展,還對比了中日思想的差異,展現(xiàn)了中國思想的獨特性和普遍性。同時,書中還對孫文三民主義等近代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思想在近代化進程中的轉(zhuǎn)型和創(chuàng)新。本書為理解中國傳統(tǒng)思想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與思想對話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作者:溝口雄三,日本漢學家、中國思想史學家。1958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1967年名古屋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畢業(yè)。歷任埼玉大學教養(yǎng)學部助教授、教授,一橋大學社會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大東文化大學教授。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中國的 “天"I 001
夭觀念形成之前 I 001
天命觀念的形成 I 003
與古代日木的比較 I 005
天的條理性 I 007
日本的天道觀與中國的生成調(diào)和之天 I 010
則;大去私與道德理泣的天 I 012
λ譴論的形成 I 013
漢代的天譴論 I 014
唐代天觀的變化 I 016
北宋天觀的變化 I 018
天理性天觀 I 019
作為公理的天理 I 021
 
 
第二章 中國的 “理’ I 024
理這忻司I 024
日本的 “理” I 025
法與理 I 027
神與理 I 029
古學派的理觀 I 030
天理二字 I 033
理氣世界觀的結(jié)構(gòu) I 035
理氣論的發(fā)展 I 037
向理氣一元論發(fā)展 I 039
天理人欲論的發(fā)展 I 041
肯定人欲的天理 I 042
作為社會調(diào)和的理 I 043
情與理
 
  中國的臺然 /048 日語中的 “自然”  I 048 歐洲語言中的 “自然” I 049 中文的 “自然” I 050 日語中的 “i:;
中國的 “自然” 的發(fā)展 I 053
呂坤的 “自然” I 055
戴震的 “自然” I 056
調(diào)和的自然 I 058
 
第四章 中國的 “公” I 060
公與才;t飛-\"7 ( OHOY.且E )   / 060
才水-\'?"(OHOYAKE ) 的來源 I 061
公的來源 I 062    
政治領(lǐng)域的才水牛少與公 /064
國家主義的才水氣’少與民族主義的公 I 065
公立與公有 I 067
9夕夕;;., ( WATAKUS?。┡c私 I 068
天下為公 I 071
宋代的公 /072
明末的公私 I 074
清末的公私 I 075
《大同書》 I 076
多數(shù)國民的公與少數(shù)專制者的私 I 077
孫文的 “大同” I 078
  宋學的興起 I 081 所謂 “宋學” I 081
宋學興起的背景 I 083
主安石的改革 I 084
新體制的秩序觀 I 086
朱子學的形成 I 088
朱子學的哲學特點 I 090
 
第六章 宋學的發(fā)展 I 093
朱子學在日本的發(fā)展 I 093
日本對朱子學的吸收 I 095
近代社會的特點 I 096
朱子學的東進 I 098
朱子學在日本的變化 1 100
日本社會中的儒教/101
 
第七章陽明學的興起門04
朱子學的滲透/104
朱子學的體制化教育 1 105
明初的朱子學徒 1 106
修正朱子學的動向 /108
王陽明的致知格物說/109
新圣人觀/111
道德實踐的平民化/112
道德實踐主體的擴大/113
陽明學興起的背景/115
 
第八章陽明學的發(fā)展門口 民眾道德的擴展/117
無善無惡論的興起/118
陽明學在歷史中的作用 /120
日本的陽明學/122
大鹽中齋的陽明學/124
西鄉(xiāng)隆盛的敬天愛人/126
 
第九章16、17世紀的轉(zhuǎn)折 /128
與日本的比較/128
明末的君主觀 /131
新的君主觀門32
民的自私自利與皇帝的大私 /134
清代的變遷門35 井田論的傳統(tǒng)/137
民士觀基礎上的新舊制論/138
明末清初的田制論/139
清朝末期的田制論/142
土地罔有論與公有論 I 143
作為中國近代根源的明末清初時期/145
 
第十章從清代到近代 /146
作為時代標志的封建/146
明末清初時期的 “封建” 概念/147 
地方宮的當?shù)鼗偷胤阶灾?/149
清朝中葉的封建論/150
清朝末期的封建論/152
清末民初的聯(lián)省自治運動 I 154
民國的 “封建” I 154
近代政治思想的吸收 I 156
洋務官僚對議院制的關(guān)注 I 157
設立議院的輿論 I 159
革命派的興起門60
辛亥革命與革命之后 I 161
孫文的主民主義 I 163
巾國 “大同” 近代思想的特點門65
參考文獻 /167
其他參考書刊 ,論文/17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