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xué)老子新說:中西會通解老子

老子新說:中西會通解老子

老子新說:中西會通解老子

定 價(jià):¥78.00

作 者: 陳繼龍
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545824209 出版時(shí)間: 2024-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老子《道德經(jīng)》簡注”在汲取古今注本精華的基礎(chǔ)上,對老子《道德經(jīng)》作簡要注釋;下篇“中國老子古典學(xué)說與西方哲學(xué)思想的‘視域交融’”凡十五章,分別對老子思想中的宇宙論、本體論、認(rèn)識論、辯證法、政治哲學(xué)、思維特點(diǎn)及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幾個(gè)重要概念進(jìn)行解釋與分析。本書試圖將老子的思想放到世界思想史的范疇內(nèi),通過與西方著名哲學(xué)家思想的比較分析,以全新的視角,充分挖掘與揭示老子思想的豐富內(nèi)涵,消除中外哲學(xué)思想的隔閡,會通其意蘊(yùn),并藉此校正坐標(biāo),闡釋中國老子古典學(xué)說的特色與水準(zhǔn),從中國本位出發(fā),以“他山之石”克服西方面臨的思想危機(jī),捍衛(wèi)中國在世界思想史上的話語權(quán)。

作者簡介

  陳繼龍,祖籍浙江紹興,出生于1952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曾長期在黨校執(zhí)教。著有《韓偓詩注》《韓偓事跡考略》《吳梅村詞箋注》,近年在澎湃新聞上發(fā)表《老子之“道”與海德格爾的“林中空地”》與《從馬克思到海德格爾關(guān)于“異化問題”思想的考索》等論文,對老子古典學(xué)說與海德格爾哲學(xué)思想頗有心得。

圖書目錄

序 劉仲善
緒論 老子思想與西方哲學(xué)思想的比較研究何以可能?——以海德格爾為中心
引言 老子其人其事
上篇 老子《道德經(jīng)》簡注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下篇 中國老子古典學(xué)說與西方哲學(xué)思想的“視域交融”
第一章 “道”字涵義的演變溯源與老子之“道”的思想淵源 
第一節(jié) “道”字涵義的演變溯源 
第二節(jié) 老子之“道”的思想淵源 
第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一節(jié) “道”是宇宙的創(chuàng)生者 
第二節(jié) “道”的本源性與生成性 
第三章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節(jié) “道”的實(shí)質(zhì)與特性 
第二節(jié) 老子之“道”與海德格爾的“道說” 
第三節(jié) 老子之“道”與海德格爾的“林中空地” 
第四節(jié) 技術(shù)無限膨脹的“壞”處
第五節(jié) 藝術(shù)才是挽救技術(shù)發(fā)展弊端的唯一出路
第六節(jié) 重新回到“道”上來 
第四章 德者,得也 
第一節(jié) “德”的由來與功用
第二節(jié) “德”由物及人 
第三節(jié) “道”與“德”的關(guān)系 
第五章 吾以觀復(fù) 
第一節(jié) 老子“觀”的性質(zhì) 
第二節(jié) 老子的“觀”與胡塞爾“直觀”的耦合 
第六章 有無相生
第一節(jié) 有與無的關(guān)系
第二節(jié) 中國哲學(xué)史上的“貴無派”與“崇有派”
第三節(jié) 牟宗三先生的有、無主張 
第四節(jié) 海德格爾的有無論
第五節(jié) 西方基督教與古希臘“無論”的分野 
第六節(jié) 老子后學(xué)莊子的“無論”
第七節(jié) 從黑格爾到龍樹菩薩的“有無論”
第七章 知其白,守其黑 
第一節(jié) “顯”“隱”二重性
第二節(jié) 遮蔽與無蔽
第三節(jié) 柏拉圖的“洞穴”說本質(zhì)上崇尚光明 
第八章 知止不殆
第一節(jié) “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節(jié) “度”的哲學(xué)思考 
第三節(jié) “異化”問題 
第四節(jié) 海德格爾批判“本質(zhì)論”與“虛無論”
第九章 絕巧棄利 
第一節(jié) 老子否棄“巧”與“利” 
第二節(jié) “絕巧棄利”思想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第三節(jié) 海德格爾的“泰然任之”
第四節(jié) 歐洲關(guān)鍵的十七世紀(jì) 
第五節(jié) 建立人與技術(shù)世界的新型關(guān)系 
第十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第一節(jié) “軸心時(shí)代”下的老子道學(xué)
第二節(jié) 老子的政治理想
第三節(jié) “無為而無不為” 
第四節(jié) 老子的“道”與韓非的“術(shù)” 
第五節(jié) 老子的人性論 
第六節(jié) 老子的愚民觀 
第七節(jié) 海德格爾的愚民觀 
第八節(jié) 老子的愚民觀與海德格爾的愚民觀比較 
第九節(jié) 和平主義與“以奇治兵” 
第十一章 大成若缺 
第一節(jié) “道”的運(yùn)動(dòng)生生不息 
第二節(jié) 老子“道”的返還與反轉(zhuǎn)
第三節(jié) 老子強(qiáng)調(diào)對立面的和諧與不爭之爭
第四節(jié) “合抱之木”與“九層之臺”
第五節(jié) 任何事物本身就有缺陷 
第十二章 善為道者 
第一節(jié) 儒道對立的體道觀 
第二節(jié) 老子的“四大”與海德格爾的“四重統(tǒng)一體”
第三節(jié) 老子關(guān)于人體悟道的境界與海德格爾的“四重統(tǒng)一體”
第十三章 恍兮惚兮
第一節(jié) “道”不可言說
第二節(jié) “道”與“言”的緊張關(guān)系
第三節(jié) “道”無言
第十四章 滌除玄覽,明白四達(dá)
第一節(jié) 體現(xiàn)老子思維特質(zhì)的自然真理觀
第二節(jié) 老子的關(guān)聯(lián)性思維方式 
第三節(jié) 老子近乎獨(dú)斷的直言式論斷
第四節(jié) 老子與西方共通的因果律判斷式敘述 
第十五章 出于幽谷,遷于喬木
結(jié)語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