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研究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研究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張璐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2717012 出版時間: 2023-06-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集矢于系統(tǒng)性地審視萊布尼茨的科學方法論,既是事實與闡釋相結(jié)合的思想史研究,又是帶有強烈現(xiàn)實關(guān)切的反思性探討。力求從統(tǒng)一性的觀察角度入手,考索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立足點:關(guān)于形而上學—數(shù)學還原法的力本論、充足理由律是科學方法論的核心原則、實體觀的數(shù)學方法論內(nèi)涵、時空觀;在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形式與內(nèi)容方面特別討論了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相結(jié)合的體系化方法論、符號表征與計算主義方法論、數(shù)學方法論、邏輯方法論以及科學實踐。在透析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理性神學的形而上學奠基、單子與物質(zhì)、目的主義因果決定論的形而上學預(yù)設(shè)之后,從中西比較視野出發(fā),對科學本體論及方法論的導向和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面對的問題及影響進行了探討。最后嘗試澄清時空觀、單子本體、“外部世界”問題等存在的歷史與現(xiàn)實的偏差。

作者簡介

  張璐,1984年生,哲學博士(科學技術(shù)哲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科技大學法學學士與碩士,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2010—2012年在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訪問學習,2012—2014年為北京師范大學與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波茨坦《萊布尼茨手稿與書信全集》編輯部博士后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萊布尼茨哲學、德國哲學、自然辯證法等。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理論環(huán)境與研究視角
  第一節(jié)  17世紀前后探索自然方式的轉(zhuǎn)變及其原因
    一  三種探索自然的新模式
    二  形成新的探索自然模式的直接理論淵源
    三  新模式出現(xiàn)的固有動力
  第二節(jié)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研究視角
    一  對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研究的重建性
    二  對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研究的兩個層次
    三  萊布尼茨思想及其方法統(tǒng)一性重建的三種研究視角
第二章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立足點
  第一節(jié)  形而上學一數(shù)學還原法的力本論
    一走向力本論的初衷
    二  力的概念的科學方法論意義
  第二節(jié)  充足理由律是科學方法論的核心原則
    一  充足理由律的提出
    二  萊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
    三  充足理由律的方法論的領(lǐng)域與機制
  第三節(jié)  實體觀的數(shù)學方法論內(nèi)涵
    一  單子是數(shù)學的單元的“變體”
    二  實體秩序與數(shù)學方法的“和諧一致”
  第四節(jié)  科學方法論的關(guān)系形式奠基——時空觀
    一  作為前驅(qū)——亞里士多德的“處所”概念與空間思想
    二  作為“對手”——牛頓證得“絕對有限空間”的方法論進路
    三  萊布尼茨證得相對時空觀的方法論進路
    四  萊布尼茨相對時空觀的本質(zhì)
    五  萊布尼茨論證時空“客觀性”方法論對康德的影響
第三章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表現(xiàn)形式及其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相結(jié)合的體系化方法論原則
    一  實驗方法和理性方法的路徑及目標
    二  自然科學研究過程中的具體方法
    三  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綜合方法論對認識論的推進
    四  單子的意識統(tǒng)一性為綜合方法論提供基礎(chǔ)
    五  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在知覺理論中的綜合法和分析法
  第二節(jié)  符號表征與計算主義方法論
    一  符號表征
    二  從“臨時唯名論”到符號的唯名論
    三  科學語言——從cogitare(思)→dicere(說)
    四  符號命名和計算主義方法論的限度
  第三節(jié)  數(shù)學方法論
    一  萊布尼茨的“數(shù)學形而上學”
    二  數(shù)學分析法——通往確證性之路
    三  數(shù)學還原法——自然科學的量化
  第四節(jié)  邏輯方法論
    一  判斷與真理——“是”與“真”
    二  真理與同一性
    三  同一性與“同一實在之全體”
    四  從判斷之同一到存在之統(tǒng)一
  第五節(jié)  科學實踐
    一  建立科學院和圖書館
    二  計算器、礦山抽水機等技術(shù)發(fā)明
    三  科學的目的是實現(xiàn)人類福祉
第四章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形而上學預(yù)設(shè)
  第一節(jié)  理性神學的形而上學奠基
    一  理性與信仰的一致
    二  前定和諧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  萊布尼茨為自由辯護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jié)  單子與物質(zhì)
    一  羅素對萊布尼茨“外部世界”的客觀性的質(zhì)疑
    二  萊布尼茨意義上的時空的“客觀性”
    三  “外部世界”客觀性的基礎(chǔ)——物質(zhì)
  第三節(jié)  目的主義因果決定論
    一  確定理由原則是第一原則
    二  二元因果論形式產(chǎn)生的問題
    三  分析此問題的三個層次
    四  分析此問題關(guān)鍵——知覺與欲求過程
    五  目的因的優(yōu)先性與根本性
第五章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的影響及問題
  第一節(jié)  中西比較視野中科學本體論及方法論的導向
    一  宋明理學的天道本體論——以張載為例
    二  萊布尼茨與張載的本體論及方法論進路與導向比較
    三  二者代表的中西宇宙觀的科學導向
  第二節(jié)  萊布尼茨科學方法論面對的問題——“外部世界”的客觀性
    一  主體主義哲學的“外部世界”問題
    二  辯證唯物主義對主體主義哲學的批判
    三  辯證唯物主義解決“外部世界”問題的方案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