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xué)中國哲學(xué)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定 價:¥68.00

作 者: 張萬強(qiáng)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208186590 出版時間: 2023-1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先秦時代的墨家學(xué)派甚為重視談辯活動,發(fā)展出了以“察名實(shí)”“別同異”“明是非”為特色的邏輯思想。近代以來,學(xué)人或采取比較研究法,或采取歷史與文化詮釋法,對其進(jìn)行了多角度的挖掘與詮釋,形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多元結(jié)論,但也衍生出了諸多需要進(jìn)一步辨析的問題。本書以西晉學(xué)者魯勝提出的“同異生是非”論題為綱領(lǐng),對墨家邏輯思想中的“名實(shí)”“同異”“是非”等主題進(jìn)行了再詮釋。本書認(rèn)為,墨家對“以名舉實(shí)”“以辭抒意”“以說出故”的自覺探究,包含有“類”“真”“矛盾律”等邏輯知識;而“辟、侔、援、推”等論式的合理運(yùn)用,則需要建立在對事物或言辭之間的同異關(guān)系的正確把握之上。墨家邏輯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一個以幫助論者辨明是非為目的,以研究證明和反駁中所使用的各種論式為基本內(nèi)容,以事物或言辭之間的“類同”“不類之異”關(guān)系和“以類取,以類予”原則作為正確使用論式的根本保證,并注重名言間內(nèi)涵和語用聯(lián)系的非形式化學(xué)說體系。

作者簡介

  張萬強(qiáng) 甘肅鎮(zhèn)原人,哲學(xué)博士,目前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講師,研究領(lǐng)域主要包括中國古代哲學(xué)中的墨學(xué)和名辯學(xué),以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性轉(zhuǎn)化等。近年發(fā)表《“利民”與“明故”:墨家哲學(xué)的基本精神》《中國古代有“邏輯學(xué)”嗎?》《辯學(xué)何以成為“中國古代的邏輯學(xué)”?——以墨家辯學(xué)的邏輯學(xué)詮解為中心》《舉物比類與屬種歸謬:中西哲學(xué)論辯原理比較——從墨家辯學(xué)和古希臘論辯術(shù)說起》《墨家辯學(xué)中的“真”觀念辨析》《在守正創(chuàng)新中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Classes and Individuals”等多篇學(xué)術(shù)與理論文章。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1
第一節(jié) 古今中西視域中的墨家辯學(xué)研究略考……………………… 3
一 國內(nèi)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簡史略論…………………………… 4
二 海外漢學(xué)視域中的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 15
三 對以往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的一點(diǎn)思考 …………………… 29
第二節(jié) “同異生是非”何以是墨家邏輯思想的一個基源問題 …… 30
一 “同異生是非”論題的提出 ………………………………… 30
二 “同異生是非”論題的涵義及層次 ………………………… 32
三 “同異生是非”問題的思想史意義 ………………………… 34
第二章 “名”“實(shí)”與“指”………………………………………………… 37
第一節(jié) “取實(shí)予名”與“以名舉實(shí)”………………………………… 39
一 “取實(shí)予名”………………………………………………… 41
二 “以名舉實(shí)”………………………………………………… 44
第二節(jié) “指”與“同異”……………………………………………… 55
一 《墨經(jīng)》說“指”……………………………………………… 56
二 《指物論》釋“指”…………………………………………… 60
三 “名”“實(shí)”與“同”“異”……………………………………… 65
第三章 “同”“異”與“類”………………………………………………… 70
第一節(jié) “合同異”“離同異”與“齊同異”…………………………… 72
一 惠施的“合同異”觀 ………………………………………… 72
二 公孫龍的“離同異”觀 ……………………………………… 75
三 莊子的“齊同異”觀 ………………………………………… 79
第二節(jié) 墨家辯學(xué)的“別同異”觀 …………………………………… 81
一 對“同”“異”的界說 ………………………………………… 82
二 對“同”“異”的分類 ………………………………………… 84
三 《大取》論“同”“異”分類 …………………………………… 90
第三節(jié) “別同異”與“類”概念的發(fā)展 ……………………………… 94
一 對惠施、莊子和公孫龍同異主張的批判…………………… 94
二 “別同異”觀對“類”概念的邏輯史拓展 …………………… 97
第四章 “是非”與合理性………………………………………………… 102
第一節(jié) 相應(yīng)于“真”“假”的是非觀………………………………… 103
一 學(xué)界關(guān)于墨家辯學(xué)是否存在“真”觀念的爭議…………… 104
二 作為判斷言辭是非標(biāo)準(zhǔn)的“三表法”和“天志”…………… 111
三 《墨子》中標(biāo)示“真”觀念的術(shù)語…………………………… 115
四 作為真值承擔(dān)者的“辭”…………………………………… 123
第二節(jié) 從符合論和融貫論的視角看墨家邏輯中的“真”………… 127
第三節(jié) 道義命題與道義行為之“是非”…………………………… 132
第五章 “同異”與“是非”………………………………………………… 134
第一節(jié) “類同”“不類之異”與“效”………………………………… 136
一 對“效”的三種詮釋………………………………………… 136
二 “效”“法”與“類同”………………………………………… 142
第二節(jié) “類同”“不類之異”與“侔”論式…………………………… 146
一 “侔”論式與附性法………………………………………… 147
二 “侔”論式的五種具體情況………………………………… 150
第三節(jié) “類同”“不類之異”與“辟、援、推”論式…………………… 157
一 “辟”論式…………………………………………………… 159
二 “援”論式…………………………………………………… 160
三 “推”論式…………………………………………………… 162
第四節(jié) “類同”“不類之異”與“三物”……………………………… 164
第五節(jié) “同異生是非”論題的兩個層次…………………………… 170
第六章 邏輯與文化的墨學(xué)審度………………………………………… 174
第一節(jié) 比較哲學(xué)視域下的墨家邏輯思想………………………… 174
一 歸謬法運(yùn)用的差異………………………………………… 175
二 概念界說方式的差異……………………………………… 179
三 從元層次和對象層次看墨家邏輯思想…………………… 181
第二節(jié) 墨家邏輯思想的形成背景………………………………… 185
一 “名實(shí)相怨”和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 186
二 兼重“談辯”和“從事”的學(xué)派背景………………………… 187
第三節(jié) 墨家邏輯思想的近代“發(fā)現(xiàn)”與再審度…………………… 190
一 墨家邏輯思想研究的方法前設(shè)…………………………… 191
二 “邏輯”與“辯學(xué)”的觀念回溯……………………………… 194
三 墨家邏輯思想的近代“發(fā)現(xiàn)”歷程………………………… 199
四 墨家邏輯思想的再審度…………………………………… 204
余論………………………………………………………………………… 207
參考文獻(xiàn)…………………………………………………………………… 210
后記………………………………………………………………………… 22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