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 固始縣地理人文概況
1.2 固始縣歷史沿革
1.3 固始方言概況
1.3.1 固始方言的系屬
1.3.2 固始方言語音系統(tǒng)
1.3.3 本書的調查情況
1.3.4 本書的符號說明
第2章 詞綴
2.1 子
2.1.1 名語素后面加“子”
2.1.2 動語素后加“子”
2.1.3 形語素后加“子”
2.2 頭
2.2.1 名語素后面加“頭”
2.2.2 動語素后面加“頭”
2.2.3 形語素后面加“頭”
2.3 老
2.4 詞綴“子”“頭”“老”的合用
第3章 代詞
3.1 人稱代詞
3.1.1 人稱單數(shù)“我”“俺”“老咱”的用法
3.1.2 人稱單數(shù)“我”“俺”“老咱”的差異
3.1.3 三身代詞的復數(shù)標記“幾個”
3.1.4 非三身代詞
3.2 指示代詞
3.2.1 表人、物的指示代詞
3.2.2 表時間的指示代詞
3.2.3 表示處所的指示代詞
3.2.4 表示方式、程度、數(shù)量的指示代詞
3.2.5 表示程度的指示代詞
3.2.6 表示方式、狀態(tài)的指示代詞
3.3 疑問代詞
3.3.1 問人的疑問代詞
3.3.2 問物的疑問代詞
3.3.3 問時間的疑問代詞
3.3.4 問處所的疑問代詞
3.3.5 問數(shù)量的疑問代詞
3.3.6 問程度的疑問代詞
3.3.7 問方式、原因的疑問代詞
3.3.8 問目的、性質、狀況的疑問代詞
3.3.9 問目的、原因、性質的疑問代詞
第4章 體貌
4.1 實現(xiàn)體
4.1.1 表已經實現(xiàn)
4.1.2 表將來實現(xiàn)
4.2 進行體
4.2.1 進行體和持續(xù)體的區(qū)別
4.2.2 三種“在”類進行體的來源
4.2.3 句末助詞“在”的性質
4.2.4 余論
4.3 持續(xù)體
4.3.1 V仔
4.3.2 V倒
4.3.3 “V仔”“V倒動機”的區(qū)別
4.3.4 余論
4.4 嘗試體
4.4.1 “V一下子”
4.4.2 “VV看”
第5章 特殊的述補格式
5.1 V到
5.1.1 趨向補語“到”
5.1.2 動相補語“到”
5.1.3 可能補語“到”
5.1.4 “V到”作補語的情況
5.1.5 “到”的歧義問題
5.1.6 “V到”與“V倒”的區(qū)別
5.2 V著
5.2.1 動相補語“著”
5.2.2 可能補語“著”
5.2.3 “著”的歧義問題
5.3 V了
5.3.1 動相補語“了”
5.3.2 可能補語“了”
5.3.3 “了”的歧義問題
5.4 V得
第6章 動詞的生動格式
6.1 VV的
6.1.1 “VV的”四種句法格式
6.1.2 “VV的”中的“V”及其句法功能
6.1.3 “VV的”與普通話“VV”的比較
6.2 連V是V的
6.3 其他生動格式
6.3.1 這V那V的
6.3.2 這V1V1,那V2V2(的)
6.3.3 胡V八V(的)
6.3.4 一V一V的
6.3.5 直V直V的
6.3.6 V仔V仔(的)
6.3.7 不V不V的V了
6.3.8 V1仔V1仔(的)就V
6.3.9 V不/沒V
6.3.10 要V要V的
第7章 形容詞的生動形態(tài)
7.1 重疊
7.1.1 AA式
7.1.2 AABB式
7.1.3 A里AB式
7.2 附加
7.2.1 Abb式
7.2.2 A bc式
7.2.3 A bed式
第8章 幾種特色句
8.1 被動句
8.2 處置句
8.2.1 “給”“幫”“把”構成的處置句
8.2.2 “V頭”構成的處置句
8.2.3 “V頭”與“給/幫/把”等構成的處置句的比較
8.3 比較句
8.3.1 等比句
8.3.2 差比句
8.4 否定句
8.5 疑問句
8.5.1 反復問
8.5.2 是非問
8.5.3 特指問
8.5.4 選擇問
8.6 先行句
8.6.1 “VP再”的用法
8.6.2 “再”的來源
8.6.3 “再哩”的用法及來源
8.6.4 “再”“再哩”的詞性
第9章 復句
9.1 因果類復句
9.1.1 因果句
9.1.2 推斷句
9.1.3 假設句
9.1.4 條件句
9.1.5 目的句
9.2 并列類復句
9.2.1 并列句
9.2.2 連貫句
9.2.3 遞進句
9.2.4 選擇句
9.3 轉折類復句
9.3.1 轉折句
9.3.2 讓步句
9.3.3 假轉句
0章 語氣詞
10.1 語氣
10.2 語氣詞
10.2.1 時體語氣詞
10.2.2 一般語氣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