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書卷四十八 列傳第八

宋書 作者:(梁)沈約


  朱齡石弟超石 毛脩之 傅弘之

  朱齡石字伯兒,沛郡沛人也。家世將帥。祖騰,建威將軍、吳國內(nèi)史。伯父憲及斌,並為西中郎袁真將佐,憲為梁國內(nèi)史,斌為汝南內(nèi)史。大司馬桓溫伐真於壽陽,真以憲兄弟與溫潛通,並殺之。齡石父綽逃走歸溫,攻戰(zhàn)常居先,不避矢石。壽陽平,真已死,綽輒發(fā)棺戮尸,溫怒,將斬之,溫弟沖苦請得免。綽為人忠烈,受沖更生之恩,事沖如父。參沖車騎軍事、西陽廣平太守。及沖薨,綽歐血死。沖諸子遇齡石如兄弟。

  齡石少好武事,頗輕佻,不治崖檢。舅淮南蔣氏,人才儜劣,齡石使舅臥於聽事一頭,剪紙方一寸,帖著舅枕,自以刀子懸擲之,相去八九尺,百擲百中。舅雖危懼戰(zhàn)慄,為畏齡石,終不敢動。舅頭有大瘤,齡石伺舅眠,密往割之,舅即死。

  初為殿中將軍,常追隨桓脩兄弟,為脩撫軍參軍,在京口。高祖克京城,以為建武參軍。從至江乘,將戰(zhàn),齡石言於高祖曰:「世受桓氏厚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軍後?!垢咦媪x而許之。事定,以為鎮(zhèn)軍參軍,〔一〕遷武康令,加寧遠將軍。

  喪亂之後,武康人姚係祖招聚亡命,專為劫盜,所居險阻,郡縣畏憚不能討。齡石至縣,偽與係祖親厚,召為參軍。係祖恃其兄弟徒黨強盛,謂齡石必不敢圖己,乃出應召。齡石潛結腹心,知其居處塗徑,〔二〕乃要係祖宴會,叱左右斬之。乃率吏人馳至其家,掩其不備,莫有得舉手者,悉斬係祖兄弟,殺數(shù)十人,自是一郡得清。

  高祖又召為參軍,補徐州主簿,遷尚書都官郎,尋復為參軍。從征鮮卑,坐事免官。廣固平,復為參軍。盧循至石頭,領中軍。循選敢死之士數(shù)千人上南岸,高祖遣齡石領鮮卑步槊,過淮擊之。率厲將士,皆殊死戰(zhàn),殺數(shù)百人,賊乃退。齡石既有武幹,又練吏職,高祖甚親委之。盧循平,以為寧遠將軍、寧蠻護軍、西陽太守。義熙八年,高祖西伐劉毅,齡石從至江陵。

  九年,遣諸軍伐蜀,令齡石為元帥,以為建威將軍、益州刺史,率寧朔將軍臧熹、河間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劉鍾、龍驤將軍朱林等,〔三〕凡二萬人,發(fā)自江陵。尋加節(jié)益州諸軍事。初,高祖與齡石密謀進取,曰:「劉敬宣往年出黃虎,無功而退。賊謂我今應從外水往,而料我當出其不意,猶從內(nèi)水來也。如此,必以重兵守涪城,以備內(nèi)道。若向黃虎,正陊其計。今以大眾自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內(nèi)水,此制敵之奇也?!苟鴳]此聲先馳,賊審虛實,別有函書,全封付齡石,〔四〕署函邊曰:「至白帝乃開?!怪T軍雖進,未知處分所由。至白帝,發(fā)書,曰:「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熹、朱林於中水取廣漢,使羸弱乘高艦十餘,由內(nèi)水向黃虎?!贡娷娔吮兜兰嫘校S縱果備內(nèi)水,使其大將譙道福以重兵戍涪城,遣其前將軍秦州刺史侯輝、尚書僕射蜀郡太守譙詵等率眾萬餘屯彭模,夾水為城。

  十年六月,齡石至彭模,諸將以賊水北城險阻眾多,咸欲先攻其南城,齡石曰:「不然。雖寇在北,今屠南城,不足以破北;若盡銳以拔北壘,南城不麾而自散也?!蛊咴?,齡石率劉鍾、蒯恩等攻城,詰朝戰(zhàn),至日昃,焚其樓櫓,四面並登,斬侯輝、譙詵,仍回軍以麾,南城即時散潰。凡斬大將十五級,諸營守以次土崩,眾軍乃舍船步進。

  龍驤將軍臧熹至廣漢,病卒。朱林至廣漢,復破譙道福,別軍乘船陷牛脾城,〔五〕斬其大將譙撫。譙縱聞諸處盡敗,奔于涪城,巴西人王志斬送。偽尚書令馬耽封府庫以待王師。道福聞彭模不守,率精銳五千兼行來赴,聞縱已走,道福眾亦散,乃逃于獠中,巴西民杜瑤縛送之,〔六〕斬于軍門?;钢t弟恬隨謙入蜀,為寧蜀太守,至是亦斬焉。

  高祖之伐蜀也,將謀元帥而難其人,乃舉齡石。眾咸謂自古平蜀,皆雄傑重將,齡石資名尚輕,慮不克辦,〔七〕諫者甚眾,高祖不從。乃分大軍之半,猛將勁卒,悉以配之。臧熹,敬皇后弟〔也。資位在齡石之右,亦令受其節(jié)度。是行亦不淹時,一戰(zhàn)克捷,眾〕咸服高祖之知人,〔八〕又美齡石之善於其事。

  齡石遣司馬沈叔任戍涪,蜀人侯產(chǎn)德作亂,攻涪城,叔任擊破之,斬產(chǎn)德。初,齡石平蜀,所戮止縱一祖之後,產(chǎn)德事起,多所連結,乃窮加誅剪,死者甚眾。進號輔國將軍,尋進監(jiān)梁州之巴西梓潼宕渠南漢中、秦州之安固懷寧六郡諸軍事,以平蜀功,封豐城縣侯,食邑千戶。

  十一年,徵為太尉諮議參軍,加冠軍將軍。十二年北伐,遷左將軍,本號如故,配以兵力,守衛(wèi)殿省,劉穆之甚加信仗,內(nèi)外諸事,皆與謀焉。

  高祖還彭城,以齡石為相國右司馬。十四年,安西將軍桂陽公義真被徵,以齡石持節(jié)督關中諸軍事、右將軍、雍州刺史。敕齡石,若關右必不可守,可與義真俱歸。齡石亦舉城奔走。龍驤將軍王敬先戍曹公壘,齡石自潼關率餘眾就敬先,虜斷其水道,眾渴不能戰(zhàn),城陷,虜執(zhí)齡石及敬先還長安,見殺,時年四十。

  子景符嗣。景符卒,子祖宣嗣,坐輒之封,八年不反,及不分姑國秩,奪爵。更以祖宣弟隆紹封。齊受禪,國除。

  齡石弟超石,亦果銳善騎乘,雖出自將家,兄弟並閑尺牘?;钢t為衛(wèi)將軍,以補行參軍。又參何無忌輔國右軍軍事。徐道覆破無忌,得超石,以為參軍。至石頭,超石說其同舟人乘單舸走歸高祖,高祖甚喜之,以為徐州主簿。超石收迎桓謙身首,躬營殯葬。遷車騎參軍事,尚書都官郎,尋復補中兵參軍、寧朔將軍、沛郡太守。

  西伐劉毅,使超石率步騎出江陵,未至而毅平。及討司馬休之,遣冠軍將軍檀道濟及超石步軍出大薄,魯宗之聞超石且至,自率軍逆之,未戰(zhàn)而江陵平。從至襄陽,領新野太守,追宗之至南陽而還。

  義熙十二年北伐,超石為前鋒入河,〔九〕索虜托跋嗣,姚興之婿也,遣弟黃門郎鵝青、冀州刺史安平公乙旃眷、襄州刺史托跋道生、青州刺史阿薄干,〔一0〕步騎十萬,屯河北,常有數(shù)千騎,緣河隨大軍進止。時軍人緣河南岸,牽百丈,河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遣軍裁過岸,虜便退走,軍還,即復東來。高祖乃遣白直隊主丁旿,率七百人,及車百乘,於河北岸上,去水百餘步,為卻月陣,兩頭抱河,車置七仗士,事畢,使豎一白毦。虜見數(shù)百人步牽車上,不解其意,並未動。高祖先命超石〔戒嚴二千人。白毦既舉,超石〕馳往赴之,〔一一〕并齎大弩百張,一車益二十人,設彭排於轅上。虜見營陣既立,乃進圍營,超石先以軟弓小箭射虜,虜以眾少兵弱,四面俱至。嗣又遣南平公托跋嵩三萬騎至,遂肉薄攻營。於是百弩俱發(fā),又選善射者叢箭射之,虜眾既多,弩不能制?!惨欢吵跣校瑒e齎大鎚并千餘張槊,乃斷槊長三四尺,以鎚鎚之,一槊輒洞貫三四虜。虜眾不能當,一時奔潰,臨陣斬阿薄干首,虜退還半城?!惨蝗吵屎s祖等追之,復為虜所圍,奮擊盡日,殺虜千計,虜乃退走。高祖又遣振武將軍徐猗之五千人向越騎城,虜圍猗之,以長戟結陣,超石赴之,未至悉奔走。大軍進克蒲阪,以超石為河東太守,戍守之。賊以超石眾少,復還攻城,超石戰(zhàn)敗退走,數(shù)日乃及大軍。

  高祖自長安東還,超石常令人水道至彭城,除中書侍郎,封興平縣五等侯。關中擾亂,高祖遣超石慰勞河、洛。始至蒲阪,值齡石自長安東走至曹公壘,超石濟河就之,與齡石俱沒,為佛佛所殺,時年三十七。

  毛脩之字敬文,滎陽陽武人也。祖虎生,伯父璩,並益州刺史。父瑾,梁、秦二州刺史。

  脩之有大志,頗讀史籍。荊州刺史殷仲堪以為寧遠參軍?;感饲G州,仍為玄佐,歷後軍、太尉、相國參軍。解音律,能騎射,玄甚遇之。及篡位,以為屯騎校尉。隨玄西奔,玄敗於崢嶸洲,復還江陵,人情離散,議欲西奔漢川,脩之誘令入蜀,馮遷斬玄於枚回洲,脩之力也。

  晉安帝反正於江陵,除驍騎將軍。下至京師,高祖以為鎮(zhèn)軍諮議參軍,加寧朔將軍。旬月,遷右衛(wèi)將軍?!惨凰摹臣扔袛匦\,又伯、父並在蜀土,高祖欲引為外助,故頻加榮爵?!惨晃濉臣案歌獮樽S縱所殺,高祖表為龍驤將軍,配給兵力,遣令奔赴。又遣益州刺史司馬榮期及文處茂、時延祖等西討。脩之至宕渠,榮期為參軍楊承祖所殺,承祖自稱鎮(zhèn)軍將軍、巴州刺史。脩之退還白帝,承祖自下攻之,不拔。脩之使參軍嚴綱等收合兵眾,漢嘉太守馮遷率兵來會,討承祖斬之。時文處茂猶在巴郡,脩之遣振武將軍張季仁五百兵係處茂等。荊州刺史道規(guī)又遣奮武將軍原導之領千人,受脩之節(jié)度。脩之遣原導之與季仁俱進。

  時益州刺史鮑陋不肯進討,脩之下都上表曰:「臣聞在生所以重生,實有生理可保。臣之情地,生途已竭,所以未淪於泉壤,借命於朝露者,以日月貞照,有兼映之輝,庶憑天威,誅夷讎逆。自提戈西赴,備嘗時難,遂使齊斧???,狡豎假息。誠由經(jīng)路有暨,亦緣制不自己。撫影窮號,泣望西路。益州刺史陋始以四月二十九日達巴東,頓白帝,以俟廟略??沙酥畽C宜踐,投袂之會屢愆。臣雖效死寇庭,而理絕救援,是以束骸載馳,訴冤象魏。昔宋害申丹,楚莊有遺履之憤,況忘家殉國,尠有臣門,節(jié)冠風霜,人所矜悼。伍員不虧君義,而申包不忘國艱,俟會佇鋒,因時乃發(fā)。今臣庸踰在昔,未蒙宵邁之旗,是以仰辰極以希照,眷西土以灑淚也。公私懷恥,仰望洪恩,豈宜遂享名器,比肩人伍。求情既所不容,即實又非所繼,但以方仗威靈,要須綜攝,乞解金紫寵私之榮,賜以鷹揚折衝之號。臣之於國,理無虛請。自臣涉道,情慮荒越,疹毒交纏,常慮性命隕越,要當躬先士卒,身馳賊庭,手斬兇醜,以攄莫大之釁。然後就死之日,即化如歸,闔門靈爽,豈不謝先帝於玄宮?!?br />
  高祖哀其情事,乃命冠軍將軍劉敬宣率文處茂、時延祖諸軍伐蜀。軍次黃虎,無功而退。譙縱由此送脩之父、伯及中表喪,口累並得俱還。

  盧循逼京邑,脩之服未除,起為輔國將軍,尋加宣城內(nèi)史,戍姑孰。為循黨阮賜所攻,擊破之。循走,劉毅還姑孰,脩之領毅後軍司馬,坐長置吏僮,免將軍、內(nèi)史官。毅西鎮(zhèn)江陵,以為衛(wèi)軍司馬、輔國將軍、南郡太守。脩之雖為毅將佐,而深自結高祖。高祖討毅,先遣王鎮(zhèn)惡襲江陵,脩之與諮議參軍任集之等並力戰(zhàn),高祖宥之。

  時遣朱齡石伐蜀,脩之固求行,高祖慮脩之至蜀,必多所誅殘,土人既與毛氏有嫌,亦當以死自固,故不許。還都,除黃門侍郎,復為右衛(wèi)將軍。

  脩之不信鬼神,所至必焚除房廟。時蔣山廟中有佳牛好馬,脩之並奪取之。高祖討司馬休之,以為諮議參軍、冠軍將軍、領南郡相。

  高祖將伐羌,先遣脩之復芍陂,起田數(shù)千頃。及至彭城,又使營立府舍,轉(zhuǎn)相國右司馬,將軍如故。時洛陽已平,即本號為河南、河內(nèi)二郡太守,行司州事,〔一六〕戍洛陽,修治城壘。高祖既至,案行善之,賜衣服玩好,當時計直二千萬。先是,劉敬宣女嫁,高祖賜錢三百萬,雜綵千匹,時人並以為厚賜。王鎮(zhèn)惡死,脩之代為安西司馬,將軍如故。值桂陽公義真已發(fā)長安,為佛佛虜所邀,軍敗。脩之與義真相失,走將免矣。始登一岅,岅甚高峻,右衛(wèi)軍人叛走,已上岅,嘗為脩之所罰者,以戟擲之,傷額,因墜岅,遂為佛佛所擒。佛佛死,其子赫連昌為索虜托跋燾所獲,脩之并沒。

  初,脩之在洛,敬事嵩高山寇道士,道士為燾所信敬,營護之,故得不死,遷于平城。脩之嘗為羊羹,以薦虜尚書,尚書以為絕味,獻之於燾,燾大喜,以脩之為太官令。稍被親寵,遂為尚書、光祿大夫、南郡公,太官令、尚書如故。其後朱脩之沒虜,亦為燾所寵。脩之相得甚歡。脩之問南國當權者為誰?朱脩之答云:「殷景仁?!姑懼υ唬骸肝嵛粼谀?,殷尚幼少,我得歸罪之日,便應巾韝到門邪!」經(jīng)年不忍問家消息,久之乃訊訪,脩之具答,并云:「賢子元矯,甚能自處,為時人所稱。」脩之悲不得言,直視良久,乃長歎曰:「嗚呼!」自此一不復及?!惨黄摺吵?,荒人去來,言脩之勸誘燾侵邊,并教燾以中國禮制,太祖甚疑責之。脩之後得還,〔一八〕具相申理,上意乃釋。脩之在虜中,多畜妻妾,男女甚多。元嘉二十三年,死於虜中,時年七十二。元矯歷宛陵、江乘、溧陽令。

  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陽人。傅氏舊屬靈州,漢末郡境為虜所侵,失土寄寓馮翊,置泥陽、富平二縣,靈州廢不立,故傅氏悉屬泥陽。晉武帝太康三年,復立靈州縣,傅氏還屬靈州。弘之高祖晉司徒祗,後封靈州公,不欲封本縣,故祗一門還復泥陽。曾祖暢,祕書丞,沒胡,生子洪,晉穆帝永和中,胡亂得還。洪生韶,〔一九〕梁州刺史,散騎常侍。韶生弘之。

  少倜儻有大志,為本州主簿,舉秀才,不行。桓玄將篡,新野人庾仄起兵於南陽,襲雍州刺史馮該,該走。弘之時在江陵,與仄兄子彬謀殺荊州刺史桓石康,以荊州刺史應仄。彬從弟宏知其謀,以告石康,石康收彬殺之,繫弘之於獄?;感院胫窃熘\,又白衣無兵眾,原不罪。

  義旗建,輔國將軍道規(guī)以為參軍、寧遠將軍、魏興太守。盧循作亂,桓石綏自上洛甲口自號荊州刺史,〔二0〕徵陽令王天恩自號梁州刺史,〔二一〕襲西城。時韶為梁州,遣弘之討石綏等,並斬之。除太尉行參軍。從征司馬休之,署後部賊曹,仍為建威將軍、順陽太守。

  高祖北伐,弘之與扶風太守沈田子等七軍自武關入,偽上洛太守脫身奔走,〔二二〕進據(jù)藍田,招懷戎、晉。晉人龐斌之、戴養(yǎng)、胡人康橫等各率部落歸化。弘之素善騎乘,高祖至長安,弘之於姚泓馳道內(nèi),緩服戲馬,或馳或驟,往反二十里中,甚有姿制,羌胡聚觀者數(shù)千人,並驚惋歎息。初上馬,以馬鞭柄策,挽致兩股內(nèi),及下馬,柄孔猶存。

  進為桂陽公義真雍州治中從事史,除西戎司馬、寧朔將軍。略陽太守徐師高反叛,弘之討平之。高祖歸後,佛佛偽太子赫連瑰率眾三萬襲長安,〔二三〕弘之又領步騎五千,於池陽大破之,殺傷甚眾。瑰又抄掠渭南,弘之又於寡婦人渡破瑰,獲賊三百,掠七千餘口。及義真東歸,〔二四〕佛佛傾國追躡,於青泥大戰(zhàn),弘之身貫甲冑,氣冠三軍。軍敗陷沒,佛佛逼令降,弘之不為屈,時天寒,裸弘之,弘之叫罵見殺。時年四十二。

  史臣曰:三代之隆,畿服有品,東漸西被,無遺遐荒。及漢氏闢土,通譯四方,風教淺深,優(yōu)劣已遠。晉室播遷,來宅揚、越,關、朔遙阻,隴、汧遐荒,區(qū)甸分其內(nèi)外,山河判其表裏,而羌、戎雜合,久絕聲教,固宜待以荒服,羈縻而已也。若其懷道畏威,奉王受職,則通以書軌,班以王規(guī)。若負其岨遠,屈強邊垂,則距險閉關,禦其寇暴?;笢匾皇烙⑷?,志移晉鼎,自非兵屈霸上,〔二五〕戰(zhàn)衄枋頭,則光宅之運,中年允集。高祖無周世累仁之基,欲力征以君四海,實須外積武功,以收天下人望。止欲掛旆龍門,折衝冀、趙,跨功桓氏,取高昔人,地未闢於東晉,威獨振於江南,然後可以變國情,愜民志,撫歸運而膺寶策。豈不知秦川不足供養(yǎng),百二難以傳後哉!至舉咸陽而棄之,非失算也。此四將藉歸眾難固之情,已至於俱陷,為不幸矣。

  ??庇?br />
  〔一〕 以為鎮(zhèn)軍參軍 各本並脫「為」字,據(jù)南史補。

  〔二〕 知其居處塗徑 「處」各本並作「北」,據(jù)元龜七0五改。

  〔三〕 率寧朔將軍臧熹河間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劉鍾龍驤將軍朱林等 「河間」,蒯恩傳、元龜一九九作「蘭陵」,似是?!钢炝帧鼓鲜分忑g石傳作「朱枚」,本書及南史王懿傳作「朱牧」,林枚牧字形相似,未知孰是。

  〔四〕 全封付齡石 各本並脫「付」字,據(jù)南史、通典兵典、通鑑晉安帝義熙八年、御覽二八七引補。

  〔五〕 別軍乘船陷牛脾城 通鑑晉安帝義熙九年胡三省注曰:「『牛脾』當作『牛鞞』?!?br />
  〔六〕 巴西民杜瑤縛送之 「杜瑤」晉書譙縱傳作「杜瑾」。

  〔七〕 慮不克辦 「克辦」各本並作「辦克」,據(jù)元龜二0四乙正。

  〔八〕 臧熹敬皇后弟也資位在齡石之右亦令受其節(jié)度是行亦不淹時一戰(zhàn)克捷眾咸服高祖之知人 各本並脫「也資位至一戰(zhàn)克捷眾」二十五字,據(jù)元龜二0四補。

  〔九〕 超石為前鋒入河 各本並脫「為」字,據(jù)元龜三四四補。

  〔一0〕遣弟黃門郎鵝青冀州刺史安平公乙旃眷襄州刺史托跋道生青州刺史阿薄干 按「鵝青」魏書作「娥青」,又青非明元帝之弟。乙旃眷即魏書之叔孫建。托跋道生即魏書之長孫道生。時無襄州,或是相州之誤,然此時任相州刺史者為尉古真,尉古真之前為長孫嵩,嵩時鎮(zhèn)半城,長孫道生雖豫此役,未嘗為相州刺史。蓋鄰國傳聞之詞,不可為準。

  〔一一〕高祖先命超石戒嚴二千人白毦既舉超石馳往赴之 各本並脫「戒嚴二千人白毦既舉超石」十一字,據(jù)通典兵典、元龜七二四、御覽三一八引補。按下云一車益二十人,合之正二千人。

  〔一二〕弩不能制 各本並脫「弩」字,據(jù)南史、通典兵典、御覽三一八引補。

  〔一三〕虜退還半城 「半城」各本並作「平城」,今從局本。通鑑晉安帝義熙十三年作「畔城」,半城即畔城,在今山東聊城縣界。時長孫嵩大軍駐畔城。

  〔一四〕遷右衛(wèi)將軍 各本並脫「衛(wèi)」字,據(jù)南史補。按下文云「復為右衛(wèi)將軍」,則此脫「衛(wèi)」字無疑。

  〔一五〕故頻加榮爵 「榮爵」各本並作「策爵」,據(jù)南史改。

  〔一六〕行司州事 「司州」各本並作「西州」,據(jù)南史、通鑑晉安帝義熙十二年改。

  〔一七〕自此一不復及 「及」各本並作「反」,據(jù)南史、元龜九0九改。

  〔一八〕脩之後得還 張熷讀史舉正云:「脩之上當有『朱』字?!拱磸堈f是。無「朱」字,易使人誤解是毛脩之。

  〔一九〕洪生韶 「韶」南史作「歆」,晉書桓石綏傳亦言石綏為傅歆之所殺?!胳А辜础胳е怪÷浴?br />
  〔二0〕桓石綏自上洛甲口自號荊州刺史 各本並脫「上」字,據(jù)元龜三四四補。按漢書地理志,上洛縣,甲水出秦嶺山東南,至鍚入沔。

  〔二一〕徵陽令王天恩自號梁州刺史 通鑑晉安帝義熙六年胡三省注曰:「徵陽當作微陽。晉地理志,微陽縣屬上庸郡。沈約曰:魏立建始縣,晉武帝改曰微陽?!?br />
  〔二二〕偽上洛太守脫身奔走 各本並作「偽上洛太守□脫奔走」。據(jù)元龜三四四訂正。

  〔二三〕佛佛偽太子赫連瑰率眾三萬襲長安 「赫連瑰」魏書作「赫連璝」。通鑑從魏書。

  〔二四〕及義真東歸 「及」各本並作「又」,據(jù)南史、御覽三一二引改。

  〔二五〕自非兵屈霸上 「霸上」各本並作「西湖」,蓋「霸」訛為「西湖」二字,而又脫「上」字,當為傳刻之誤,今據(jù)南史改。按桓溫伐前秦,兵至霸上,以糧盡退軍,見晉書桓溫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