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o1(一一,二四)
甲、新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長孫科等就職。
乙、廣州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宣佈撤銷,改設(sh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西南執(zhí)行部、西南政務委員會、西南軍事委員會。
丙、外交部長陳友仁發(fā)表東北問題宣言?! 《 Ⅰv錦州之東北軍全部西撤,遼寧省政府移灤州。
戊、中國憲政黨總部徐勤等通電主取消黨治,對日備戰(zhàn)。
?。暴o2(一一,二五)
甲、日軍陷錦州(我在遼寧之最後行政權(quán)力消滅)。 乙、中央政治會議決議結(jié)束特種外交委員會。
丙、福州日本領(lǐng)事及軍艦艦長撕毀抗日標語,與學生衝突,群眾向省政府請願嚴重交涉。日領(lǐng)事亦要求取締抗日工作,否則自由動作。
?。暴o3(一一,二六)
甲、東北軍中下級軍官宣言,東北非東北人之東北,應以全國力量抵抗。
乙、外交部向日本公使抗議昨日福州事件。
丙、福州日本小學教員夫婦二人被日籍臺灣人暗殺。
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到周恩來、毛澤東、張聞天、王稼薔、項英、朱德、彭德懷、林彪、鄧發(fā)、龔楚等,周為主席)以季振同為紅軍第五軍團總指揮,趙博生為參謀長兼第十三軍長,董振堂為第十四軍長,黃仲岳為第十五軍長,蕭勁光為軍團政治委員,劉伯堅為政治部主任。
戊、第四軍由吳奇?zhèn)ヂ暑I(lǐng)自南寧開拔北上。
己、馮玉祥應孫科之請,自泰山到南京。
?。暴o4(一一,二七)
甲、汪兆銘談話,主均權(quán)共治,請蔣中正、胡漢民早日入京。
乙、日軍由錦州西進綏中。
丙、福州日軍艦水兵登陸示威?! 。暴o5(一一,二八)
甲、陳銘樞電促蔣中正、汪兆銘、胡漢民入京,實行團結(jié)禦侮。
乙、孫科宣佈大政方針。
1﹐6(一一,二九) 甲、美國務卿史汀生與英法兩使商東北事件,主二國作進一步之合作?! ∫?、國府派蔣光鼐為京滬衛(wèi)戍司令官。
丙、中央常務會議決議以居正代理司法院長。
丁、日本陸、海、外三省會商,決定滿蒙與中國本部分離,自成一新國家。
1﹐7(一一,三0)
甲、美國務卿史汀生,對中日聲明,任何事實上之情勢或中日所訂立條約協(xié)定之有損美國人民條約權(quán)利者以及違反門戶開放政策及非戰(zhàn)公約者,均不承認(並以此照會通知九國公約簽字國)。
乙、張景惠就任偽黑龍江省長(與馬占山有諒解)。
丙、上海巿長吳鐵城就職。
丁、汪兆銘辭國府委員及中政會常委職。
戊、關(guān)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攜滿蒙新國建立草案返東京。
己、中共中央局通過周恩來之【關(guān)於蘇區(qū)肅反行動的決議】,對毛澤東有所指摘。
?。暴o8(一二,一)
甲、英外部聲明無與美國採取同樣對日步驟之必要。
乙、外交部否認所謂一九0五年中日密約(即所謂【議定書】)。
丙、韓人李奉昌謀刺日皇,不中。
丁、國府明令取消新聞檢查。
1﹐9(一二,二)
甲、共產(chǎn)黨中央會議決定攻占政治中心都巿,將各蘇維埃區(qū)打成一片(堅決執(zhí)行進攻政策)。
乙、孫科到上海,商政局。
丙、德國宣佈停付賠款。
1﹐10(一二,三)
甲、新任日外相芳澤謙吉在瀋陽召開會議。
乙、中央大學學生毆打新任校長桂崇基?! 。暴o?黃埔軍校畢業(yè)生賀衷寒、桂永清等組織【三民主義力行社】,從事反共、反日?! 。暴o11(一二,四) 甲、何應欽、張繼由上海赴奉化晤蔣中正?! ∫摇⑽簯丫腿螄墓匍L,呂超就任參軍長。
丙、英國宣稱無與美國共同發(fā)出對日通牒之必要。
?。暴o12(一二,五)
甲、青島日人暴動,毀搗巿黨部及民國日報(為刊載1﹐9日皇被刺事)。
乙、兩廣將領(lǐng)陳濟棠等通電,剿匪與抗日並進。
丙、蘇俄駐日大使訪日首相犬養(yǎng)商締結(jié)互不侵犯條約。
?。暴o13(一二,六) 甲、蔣中正自奉化到杭州,黃郛亦自上海至。 乙、財政部長黃漢樑辭職(以宋子文系不與合作)。 丙、紅軍攻佔江西會昌。
?。暴o14(一二,七)
甲、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成立(由英國李頓、美國麥考益、法國克勞德、義國馬柯迪、德國希尼組成,哈斯為秘書長)。
乙、外交部覆1﹐7美國照會,聲明絕無與日本訂約之意。
丙、外交部抗議青島日人暴行。
丁、中央常會決議成立中央政治會議特種委員會,以于右任、馮玉祥等十三人為委員。
戊、芳澤謙吉任日本外務省大臣。 ?。暴o15(一二,八)
甲、陳銘樞到杭州晤蔣中正,于右任到香港晤胡漢民。
乙、偽東北交通委員會改關(guān)外之北寧鐵路為奉山鐵路?! ”埦盎?、馬占山及臧式毅、熙洽、張海鵬、湯玉麟之代表會於哈爾濱,決成立東北行政委員會。
1﹐16(一二,九)
甲、汪兆銘到杭州,晤蔣中正(汪曾自滬電促胡漢民回南京)。
乙、日本答覆1﹐7美國照會,謂九國公約之適用須視環(huán)境如何而定。
丙、日本對英聲明,對東三省無領(lǐng)土野心,仍遵守九國公約。
1﹐17(一二,一0)汪兆銘、蔣中正電促胡漢民北上(胡婉辭)?! 。暴o18(一二,一一)
甲、上海日僧五人與三友實業(yè)社工人在馬玉山路衝突被毆(1﹐24死一人)?! ∫?、國民政府發(fā)佈召集國難會議令?! ”⑴深伝輵c為出席國聯(lián)會議代表。
丁、孫科到杭州晤蔣中正,未得要領(lǐng)。
?。暴o19(一二,一二)
甲、派顧維鈞參加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日本為駐土耳其大使吉田茂)。
乙、行政院決議,政費減為五成。
丙、廣州中央委員通電說明西南執(zhí)行部、政委會、軍委會三機構(gòu)係遵照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案設(shè)置。
丁、紅軍第四方面軍徐向前進攻河南潢川,敗第二師黃杰、第十二師於亞港。
?。暴o20(一二,一三)
甲、上海日人暴動,焚毀三友實業(yè)社工廠,巿長吳鐵城向日領(lǐng)事抗議。
乙、外交部抗議日軍阻礙北寧鐵路交通。
1﹐21(一二,一四)
甲、蔣中正、汪兆銘自上海到南京。
乙、上海日總領(lǐng)事村井倉松向吳鐵城道歉,允懲兇賠償,對日僧被毆則要求緝兇並取締抗日團體(共四項)。
丙、英人李頓被推為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團長?! 《?、黃郛、張嘉璈、張耀曾、黃炎培、冷遹、江恆源、李伯申等商組織【新中國建設(shè)學會】,出版【復興】月刊。
?。暴o22(一二,一五)
甲、日第一先遣艦隊司令鹽澤幸一向上海巿政府要求立即解散抗日救國會及其他反日團體,否則將採適當手段?! ∫?、京滬衛(wèi)戍司令官陳銘樞在上海召集第十九路軍將領(lǐng)會議準備應付日軍挑釁。
丙、蔣中正、汪兆銘、孫科在南京會商時局。
1﹐23(一二,一六) 甲、日艦續(xù)到上海,日政府令日領(lǐng)事要求解散抗日會。
乙、國府緊急會議,討論對日問題,命上海巿長吳鐵城制止民眾反日,由軍政部長何應欽將第十九路軍於五日內(nèi)調(diào)離上海,派憲兵第六團接防?! 。暴o24(一二,一七)
甲、外交部長陳友仁聲言政策不行,辭職赴滬。
乙、中央大學教授停課索薪?! 。暴o25(一二,一八) 甲、國聯(lián)理事會開會,討論請中日政府制止上海危機。
乙、行政院長孫科辭職赴滬(以財政無辦法,蔣、汪又均不支持)。 丙、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在北平成立(接濟東北義勇軍鄧鐵梅、項青山等)。 ?。暴o26(一二,一九)
甲、上海日領(lǐng)事村井對巿長吳鐵城提出最後通牒,限四十八小時答覆。 乙、顏惠慶代表在國聯(lián)大會發(fā)言,指責日本破壞國聯(lián)決議案。
丙、行政院會議議決(一)國難會議展期,(二)任命任鴻雋為中央大學校長(未就)。
?。暴o27(一二,二0)
甲、上海巿政府接受鹽澤要求,下令取消抗日救國會及其他抗日團體,民國日報暫行停刊。
乙、日陸戰(zhàn)隊在上海浦東登陸。
丙、美照會日本,請注意上海國際利益。
丁、國聯(lián)理事會秘密會議,請中日緩和滬案。
戊、中央政治會議決議撤銷特種委員會,成立外交委員會,蔣作賓為委員長。
?。暴o28(一二,二一)
甲、午後二時,上海巿長吳鐵城照會日本總領(lǐng)事村井,接受其四項要求,允道歉,緝兇,酌給醫(yī)藥及撫慰金,取締抗日運動。上海民眾學生向第十九路軍請願,勿離上海。
乙、夜十一時一刻,日本要求上海我軍於半小時內(nèi)退出閘北。
丙、夜十一時半,上海日海軍陸戰(zhàn)隊進犯淞滬路天通庵車站及閘北,我第十九路軍張若嵩團抵抗(第一次中日上海戰(zhàn)爭爆發(fā))。
丁、日本關(guān)東軍決定進兵哈爾濱。
戊、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以汪兆銘為行政院長,調(diào)孫科為立法院長,以羅文榦為外交部長。
己、汪兆銘、蔣中正、馮玉祥電邀閻錫山、張學良入京。
?。暴o29(一二,二二)
甲、日飛機濫炸上海閘北,商務書館印刷廠棧房及東方圖書館被毀。
乙、第十九路軍將領(lǐng)蔣光鼐、蔡廷鍇通電決心捍侮守土。
丙、蔣中正電告江西省府主席,總指揮朱紹良,決與日本死戰(zhàn),命對日本軍艦戒備?! 《 ⑼饨徊堪l(fā)表自衛(wèi)宣言,並照會九國公約簽字國,請採有效手段制止日軍事行動。
戊、國聯(lián)公開會議,顏惠慶請援用盟約第十五條(1﹐30通過)。
己、中央政治會議決議成立軍事委員會,推蔣中正、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等為委員。 庚、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以宋子文為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
辛、汪兆銘就行政院長職。
壬、板垣征四郎告鄭孝胥決建立滿蒙共和國,以溥儀為總統(tǒng),許鄭任總理?! 。暴o30(一二,二三) 甲、國民政府宣言移往洛陽辦公,蔣中正、汪兆銘等北上。
乙、蔣中正電勗革命軍將士與暴日周旋。
丙、吳鐵城、黃郛及英美領(lǐng)事與日領(lǐng)事村井、司令鹽澤、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等商定自本日下午六時起停戰(zhàn)三日,俾戰(zhàn)區(qū)人民遷避。
丁、英國通知日本,不能容許日軍以上海公共租界為基地。
戊、日援軍三千人到上海。
己、汕頭日軍艦以汕報登載朝鮮革命黨人彈擲日皇事,開槍示威?! 「?、北平政治分會成立,張學良等為常務委員。
辛、鄂南第二十六師郭汝棟攻佔陽新龍港,團長袁祁銓等戰(zhàn)歿,紅軍第十六軍葉金波西南走。
?。暴o31(一二,二四)
甲、日機炸真茹電臺。
乙、美英抗議日軍在滬行動,謂違犯各國權(quán)益,超出防衛(wèi)手段。
丙、顏惠慶報告國聯(lián),今後我當採有效自衛(wèi)。
丁、孫科等電請軍政部長何應欽迅速增援上海。
戊、三江鎮(zhèn)守使李杜成立吉林自衛(wèi)軍,設(shè)總司令部於賓縣。
己、蔣中正到徐州。
?。博o1(一二,二五)
甲、下午十一時,南京下關(guān)日艦【對馬】【天龍】號向城內(nèi)開砲八次,旋停(第十九路軍一隊過下關(guān),某士兵誤向日艦開槍)。 乙、國民政府通電,決從事自衛(wèi)。
丙、日援軍四千自上海楊樹浦上岸。
丁、上海日本總領(lǐng)事村井倉松,第一艦隊司令官鹽澤幸一與上海巿長吳鐵城,第十九路軍第七十師師長區(qū)壽年再會於英領(lǐng)事館,商中日暫行停戰(zhàn)。
戊、孫科等組織留滬中央委員辦事處(原擬組臨時政府,詆政府遷洛陽為出奔)?! 〖骸⒌谒能娮阅蠈幍饺荩ㄒ责A糈無著,何鍵復阻其過境,不克前進)。
庚、吳佩孚自甘肅經(jīng)綏遠抵北平。
2﹐2(一二,二六)
甲、上海閘北激戰(zhàn),我軍堅守陣地。
乙、美英法義向中日調(diào)停滬戰(zhàn),主雙方軍隊後撤,不再增兵,停戰(zhàn)三日,劃定中立區(qū)?! ”H聯(lián)盟理事會為上海事變召集會議,英代表J。H。Thomas聲明,英政府認為遠東形勢如任其繼續(xù)發(fā)展,將失去世人對國際盟約、非戰(zhàn)公約、九國公約之信任,請理事會暫停行動,由英美法義直接處理?! 《?、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佈【關(guān)於上海事件鬥爭綱領(lǐng)】
,號召總同盟罷工,士兵與武裝民眾聯(lián)合打倒帝國主義及國民黨。
戊、紅軍第四方面軍徐向前敗國軍第二、第十二等師於豫南豆腐店,佔商城(進攻固始)。
?。博o3(一二,二七)
甲、日艦開始砲擊吳淞口。
乙、上海巿長吳鐵城向工部局及日領(lǐng)事抗議日軍憑藉租界作戰(zhàn)。
丙、蔣中正、汪兆銘到洛陽。
丁、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自巴黎啟程來華。 ?。博o4(一二,二八)
甲、日本拒絕2﹐2英美法義調(diào)停滬戰(zhàn)提議(我接受,派外交部次長郭泰祺與英美等使接洽,顧維鈞協(xié)理)。
乙、日軍猛攻閘北吳淞不逞。
丙、吉林自衛(wèi)軍李杜、丁超與日軍戰(zhàn)於雙城(哈爾濱附近)?! 。博o5(一二,二九)
甲、上海中日空戰(zhàn),互有損傷(空軍黃毓全戰(zhàn)死)。
乙、新任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到上海。
丙、日軍第二師團長多門陷哈爾濱?! 《?、蔣中正自洛陽東下。
戊、國民政府令,官吏停薪,改發(fā)生活費。
?。博o6(一,一)
甲、日本援兵四千餘人(第十二師團)到上海。
乙、英美向東京抗議日軍利用租界為作戰(zhàn)根據(jù)地。
丙、第十九路軍上海辦事處成立,辦理各方捐助事宜(先後總計收到捐款九百餘萬元)。
丁、軍事委員會成立。 ?。博o7(一,二)
甲、日軍海陸空軍會攻吳淞,我守軍譚啟秀、翁照垣力拒之。
乙、日政府聲明派遣陸軍前往上海。
丙、林森、汪兆銘、蔣中正等電勉全國將士,作長期奮鬥。
丁、馮玉祥、李濟琛、朱培德電促胡漢民、孫科等赴洛陽。
戊、上海租界工部局覆巿政府,無力制止日軍行為。
己、日本聲明無意侵犯各國在上海之利益。
庚、上海高語罕、嚴靈峰、丁玲、王亞南、施存統(tǒng)、胡秋原、王禮錫、陳望道、樊仲雲(yún)、梅龔彬、戈公振、汪馥泉等之【著作者抗日會】成立(2﹐10發(fā)表宣言,要求全民抗戰(zhàn),反對政府之不抵抗主義,擁護第十九路軍)?! 。博o8(一,三)
甲、吳淞閘北血戰(zhàn),我重創(chuàng)日軍(為開戰(zhàn)以來我軍第一次大捷)。
乙、美國務卿史汀生與英外相西門磋商上海事件?! ”?、國聯(lián)發(fā)表上海領(lǐng)事團關(guān)於上海事件調(diào)查之報告。
丁、特任馮玉祥為內(nèi)政部長(馮未就,改以黃紹竑繼),汪兆銘兼鐵道部長。 戊、上海銀行業(yè)同業(yè)公會聯(lián)合準備委員會成立(3﹐15開業(yè))。
己、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瑞金會議,秦邦憲、周恩來、陳紹禹、張聞天、王稼祥、項英、毛澤東、朱德、鄧發(fā)、劉伯承、彭德懷出席,決定政略戰(zhàn)略採取攻勢,以抗日名義,擴大紅軍及蘇維埃區(qū)。 2﹐9(一,四) 甲、史汀生與英大使商召開九國公約會議,制止日本侵略行動。
乙、英使藍浦生訪羅文榦,商上海事件。
丙、國聯(lián)理事會開緊急會議,討論上海事件,即宣告休會。
丁、蔣光鼐、蔡廷鍇、戴
甲、新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長孫科等就職。
乙、廣州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宣佈撤銷,改設(sh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西南執(zhí)行部、西南政務委員會、西南軍事委員會。
丙、外交部長陳友仁發(fā)表東北問題宣言?! 《 Ⅰv錦州之東北軍全部西撤,遼寧省政府移灤州。
戊、中國憲政黨總部徐勤等通電主取消黨治,對日備戰(zhàn)。
?。暴o2(一一,二五)
甲、日軍陷錦州(我在遼寧之最後行政權(quán)力消滅)。 乙、中央政治會議決議結(jié)束特種外交委員會。
丙、福州日本領(lǐng)事及軍艦艦長撕毀抗日標語,與學生衝突,群眾向省政府請願嚴重交涉。日領(lǐng)事亦要求取締抗日工作,否則自由動作。
?。暴o3(一一,二六)
甲、東北軍中下級軍官宣言,東北非東北人之東北,應以全國力量抵抗。
乙、外交部向日本公使抗議昨日福州事件。
丙、福州日本小學教員夫婦二人被日籍臺灣人暗殺。
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到周恩來、毛澤東、張聞天、王稼薔、項英、朱德、彭德懷、林彪、鄧發(fā)、龔楚等,周為主席)以季振同為紅軍第五軍團總指揮,趙博生為參謀長兼第十三軍長,董振堂為第十四軍長,黃仲岳為第十五軍長,蕭勁光為軍團政治委員,劉伯堅為政治部主任。
戊、第四軍由吳奇?zhèn)ヂ暑I(lǐng)自南寧開拔北上。
己、馮玉祥應孫科之請,自泰山到南京。
?。暴o4(一一,二七)
甲、汪兆銘談話,主均權(quán)共治,請蔣中正、胡漢民早日入京。
乙、日軍由錦州西進綏中。
丙、福州日軍艦水兵登陸示威?! 。暴o5(一一,二八)
甲、陳銘樞電促蔣中正、汪兆銘、胡漢民入京,實行團結(jié)禦侮。
乙、孫科宣佈大政方針。
1﹐6(一一,二九) 甲、美國務卿史汀生與英法兩使商東北事件,主二國作進一步之合作?! ∫?、國府派蔣光鼐為京滬衛(wèi)戍司令官。
丙、中央常務會議決議以居正代理司法院長。
丁、日本陸、海、外三省會商,決定滿蒙與中國本部分離,自成一新國家。
1﹐7(一一,三0)
甲、美國務卿史汀生,對中日聲明,任何事實上之情勢或中日所訂立條約協(xié)定之有損美國人民條約權(quán)利者以及違反門戶開放政策及非戰(zhàn)公約者,均不承認(並以此照會通知九國公約簽字國)。
乙、張景惠就任偽黑龍江省長(與馬占山有諒解)。
丙、上海巿長吳鐵城就職。
丁、汪兆銘辭國府委員及中政會常委職。
戊、關(guān)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攜滿蒙新國建立草案返東京。
己、中共中央局通過周恩來之【關(guān)於蘇區(qū)肅反行動的決議】,對毛澤東有所指摘。
?。暴o8(一二,一)
甲、英外部聲明無與美國採取同樣對日步驟之必要。
乙、外交部否認所謂一九0五年中日密約(即所謂【議定書】)。
丙、韓人李奉昌謀刺日皇,不中。
丁、國府明令取消新聞檢查。
1﹐9(一二,二)
甲、共產(chǎn)黨中央會議決定攻占政治中心都巿,將各蘇維埃區(qū)打成一片(堅決執(zhí)行進攻政策)。
乙、孫科到上海,商政局。
丙、德國宣佈停付賠款。
1﹐10(一二,三)
甲、新任日外相芳澤謙吉在瀋陽召開會議。
乙、中央大學學生毆打新任校長桂崇基?! 。暴o?黃埔軍校畢業(yè)生賀衷寒、桂永清等組織【三民主義力行社】,從事反共、反日?! 。暴o11(一二,四) 甲、何應欽、張繼由上海赴奉化晤蔣中正?! ∫摇⑽簯丫腿螄墓匍L,呂超就任參軍長。
丙、英國宣稱無與美國共同發(fā)出對日通牒之必要。
?。暴o12(一二,五)
甲、青島日人暴動,毀搗巿黨部及民國日報(為刊載1﹐9日皇被刺事)。
乙、兩廣將領(lǐng)陳濟棠等通電,剿匪與抗日並進。
丙、蘇俄駐日大使訪日首相犬養(yǎng)商締結(jié)互不侵犯條約。
?。暴o13(一二,六) 甲、蔣中正自奉化到杭州,黃郛亦自上海至。 乙、財政部長黃漢樑辭職(以宋子文系不與合作)。 丙、紅軍攻佔江西會昌。
?。暴o14(一二,七)
甲、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成立(由英國李頓、美國麥考益、法國克勞德、義國馬柯迪、德國希尼組成,哈斯為秘書長)。
乙、外交部覆1﹐7美國照會,聲明絕無與日本訂約之意。
丙、外交部抗議青島日人暴行。
丁、中央常會決議成立中央政治會議特種委員會,以于右任、馮玉祥等十三人為委員。
戊、芳澤謙吉任日本外務省大臣。 ?。暴o15(一二,八)
甲、陳銘樞到杭州晤蔣中正,于右任到香港晤胡漢民。
乙、偽東北交通委員會改關(guān)外之北寧鐵路為奉山鐵路?! ”埦盎?、馬占山及臧式毅、熙洽、張海鵬、湯玉麟之代表會於哈爾濱,決成立東北行政委員會。
1﹐16(一二,九)
甲、汪兆銘到杭州,晤蔣中正(汪曾自滬電促胡漢民回南京)。
乙、日本答覆1﹐7美國照會,謂九國公約之適用須視環(huán)境如何而定。
丙、日本對英聲明,對東三省無領(lǐng)土野心,仍遵守九國公約。
1﹐17(一二,一0)汪兆銘、蔣中正電促胡漢民北上(胡婉辭)?! 。暴o18(一二,一一)
甲、上海日僧五人與三友實業(yè)社工人在馬玉山路衝突被毆(1﹐24死一人)?! ∫?、國民政府發(fā)佈召集國難會議令?! ”⑴深伝輵c為出席國聯(lián)會議代表。
丁、孫科到杭州晤蔣中正,未得要領(lǐng)。
?。暴o19(一二,一二)
甲、派顧維鈞參加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日本為駐土耳其大使吉田茂)。
乙、行政院決議,政費減為五成。
丙、廣州中央委員通電說明西南執(zhí)行部、政委會、軍委會三機構(gòu)係遵照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案設(shè)置。
丁、紅軍第四方面軍徐向前進攻河南潢川,敗第二師黃杰、第十二師於亞港。
?。暴o20(一二,一三)
甲、上海日人暴動,焚毀三友實業(yè)社工廠,巿長吳鐵城向日領(lǐng)事抗議。
乙、外交部抗議日軍阻礙北寧鐵路交通。
1﹐21(一二,一四)
甲、蔣中正、汪兆銘自上海到南京。
乙、上海日總領(lǐng)事村井倉松向吳鐵城道歉,允懲兇賠償,對日僧被毆則要求緝兇並取締抗日團體(共四項)。
丙、英人李頓被推為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團長?! 《?、黃郛、張嘉璈、張耀曾、黃炎培、冷遹、江恆源、李伯申等商組織【新中國建設(shè)學會】,出版【復興】月刊。
?。暴o22(一二,一五)
甲、日第一先遣艦隊司令鹽澤幸一向上海巿政府要求立即解散抗日救國會及其他反日團體,否則將採適當手段?! ∫?、京滬衛(wèi)戍司令官陳銘樞在上海召集第十九路軍將領(lǐng)會議準備應付日軍挑釁。
丙、蔣中正、汪兆銘、孫科在南京會商時局。
1﹐23(一二,一六) 甲、日艦續(xù)到上海,日政府令日領(lǐng)事要求解散抗日會。
乙、國府緊急會議,討論對日問題,命上海巿長吳鐵城制止民眾反日,由軍政部長何應欽將第十九路軍於五日內(nèi)調(diào)離上海,派憲兵第六團接防?! 。暴o24(一二,一七)
甲、外交部長陳友仁聲言政策不行,辭職赴滬。
乙、中央大學教授停課索薪?! 。暴o25(一二,一八) 甲、國聯(lián)理事會開會,討論請中日政府制止上海危機。
乙、行政院長孫科辭職赴滬(以財政無辦法,蔣、汪又均不支持)。 丙、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在北平成立(接濟東北義勇軍鄧鐵梅、項青山等)。 ?。暴o26(一二,一九)
甲、上海日領(lǐng)事村井對巿長吳鐵城提出最後通牒,限四十八小時答覆。 乙、顏惠慶代表在國聯(lián)大會發(fā)言,指責日本破壞國聯(lián)決議案。
丙、行政院會議議決(一)國難會議展期,(二)任命任鴻雋為中央大學校長(未就)。
?。暴o27(一二,二0)
甲、上海巿政府接受鹽澤要求,下令取消抗日救國會及其他抗日團體,民國日報暫行停刊。
乙、日陸戰(zhàn)隊在上海浦東登陸。
丙、美照會日本,請注意上海國際利益。
丁、國聯(lián)理事會秘密會議,請中日緩和滬案。
戊、中央政治會議決議撤銷特種委員會,成立外交委員會,蔣作賓為委員長。
?。暴o28(一二,二一)
甲、午後二時,上海巿長吳鐵城照會日本總領(lǐng)事村井,接受其四項要求,允道歉,緝兇,酌給醫(yī)藥及撫慰金,取締抗日運動。上海民眾學生向第十九路軍請願,勿離上海。
乙、夜十一時一刻,日本要求上海我軍於半小時內(nèi)退出閘北。
丙、夜十一時半,上海日海軍陸戰(zhàn)隊進犯淞滬路天通庵車站及閘北,我第十九路軍張若嵩團抵抗(第一次中日上海戰(zhàn)爭爆發(fā))。
丁、日本關(guān)東軍決定進兵哈爾濱。
戊、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以汪兆銘為行政院長,調(diào)孫科為立法院長,以羅文榦為外交部長。
己、汪兆銘、蔣中正、馮玉祥電邀閻錫山、張學良入京。
?。暴o29(一二,二二)
甲、日飛機濫炸上海閘北,商務書館印刷廠棧房及東方圖書館被毀。
乙、第十九路軍將領(lǐng)蔣光鼐、蔡廷鍇通電決心捍侮守土。
丙、蔣中正電告江西省府主席,總指揮朱紹良,決與日本死戰(zhàn),命對日本軍艦戒備?! 《 ⑼饨徊堪l(fā)表自衛(wèi)宣言,並照會九國公約簽字國,請採有效手段制止日軍事行動。
戊、國聯(lián)公開會議,顏惠慶請援用盟約第十五條(1﹐30通過)。
己、中央政治會議決議成立軍事委員會,推蔣中正、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等為委員。 庚、中央政治會議決議以宋子文為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
辛、汪兆銘就行政院長職。
壬、板垣征四郎告鄭孝胥決建立滿蒙共和國,以溥儀為總統(tǒng),許鄭任總理?! 。暴o30(一二,二三) 甲、國民政府宣言移往洛陽辦公,蔣中正、汪兆銘等北上。
乙、蔣中正電勗革命軍將士與暴日周旋。
丙、吳鐵城、黃郛及英美領(lǐng)事與日領(lǐng)事村井、司令鹽澤、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等商定自本日下午六時起停戰(zhàn)三日,俾戰(zhàn)區(qū)人民遷避。
丁、英國通知日本,不能容許日軍以上海公共租界為基地。
戊、日援軍三千人到上海。
己、汕頭日軍艦以汕報登載朝鮮革命黨人彈擲日皇事,開槍示威?! 「?、北平政治分會成立,張學良等為常務委員。
辛、鄂南第二十六師郭汝棟攻佔陽新龍港,團長袁祁銓等戰(zhàn)歿,紅軍第十六軍葉金波西南走。
?。暴o31(一二,二四)
甲、日機炸真茹電臺。
乙、美英抗議日軍在滬行動,謂違犯各國權(quán)益,超出防衛(wèi)手段。
丙、顏惠慶報告國聯(lián),今後我當採有效自衛(wèi)。
丁、孫科等電請軍政部長何應欽迅速增援上海。
戊、三江鎮(zhèn)守使李杜成立吉林自衛(wèi)軍,設(shè)總司令部於賓縣。
己、蔣中正到徐州。
?。博o1(一二,二五)
甲、下午十一時,南京下關(guān)日艦【對馬】【天龍】號向城內(nèi)開砲八次,旋停(第十九路軍一隊過下關(guān),某士兵誤向日艦開槍)。 乙、國民政府通電,決從事自衛(wèi)。
丙、日援軍四千自上海楊樹浦上岸。
丁、上海日本總領(lǐng)事村井倉松,第一艦隊司令官鹽澤幸一與上海巿長吳鐵城,第十九路軍第七十師師長區(qū)壽年再會於英領(lǐng)事館,商中日暫行停戰(zhàn)。
戊、孫科等組織留滬中央委員辦事處(原擬組臨時政府,詆政府遷洛陽為出奔)?! 〖骸⒌谒能娮阅蠈幍饺荩ㄒ责A糈無著,何鍵復阻其過境,不克前進)。
庚、吳佩孚自甘肅經(jīng)綏遠抵北平。
2﹐2(一二,二六)
甲、上海閘北激戰(zhàn),我軍堅守陣地。
乙、美英法義向中日調(diào)停滬戰(zhàn),主雙方軍隊後撤,不再增兵,停戰(zhàn)三日,劃定中立區(qū)?! ”H聯(lián)盟理事會為上海事變召集會議,英代表J。H。Thomas聲明,英政府認為遠東形勢如任其繼續(xù)發(fā)展,將失去世人對國際盟約、非戰(zhàn)公約、九國公約之信任,請理事會暫停行動,由英美法義直接處理?! 《?、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佈【關(guān)於上海事件鬥爭綱領(lǐng)】
,號召總同盟罷工,士兵與武裝民眾聯(lián)合打倒帝國主義及國民黨。
戊、紅軍第四方面軍徐向前敗國軍第二、第十二等師於豫南豆腐店,佔商城(進攻固始)。
?。博o3(一二,二七)
甲、日艦開始砲擊吳淞口。
乙、上海巿長吳鐵城向工部局及日領(lǐng)事抗議日軍憑藉租界作戰(zhàn)。
丙、蔣中正、汪兆銘到洛陽。
丁、國聯(lián)調(diào)查團自巴黎啟程來華。 ?。博o4(一二,二八)
甲、日本拒絕2﹐2英美法義調(diào)停滬戰(zhàn)提議(我接受,派外交部次長郭泰祺與英美等使接洽,顧維鈞協(xié)理)。
乙、日軍猛攻閘北吳淞不逞。
丙、吉林自衛(wèi)軍李杜、丁超與日軍戰(zhàn)於雙城(哈爾濱附近)?! 。博o5(一二,二九)
甲、上海中日空戰(zhàn),互有損傷(空軍黃毓全戰(zhàn)死)。
乙、新任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到上海。
丙、日軍第二師團長多門陷哈爾濱?! 《?、蔣中正自洛陽東下。
戊、國民政府令,官吏停薪,改發(fā)生活費。
?。博o6(一,一)
甲、日本援兵四千餘人(第十二師團)到上海。
乙、英美向東京抗議日軍利用租界為作戰(zhàn)根據(jù)地。
丙、第十九路軍上海辦事處成立,辦理各方捐助事宜(先後總計收到捐款九百餘萬元)。
丁、軍事委員會成立。 ?。博o7(一,二)
甲、日軍海陸空軍會攻吳淞,我守軍譚啟秀、翁照垣力拒之。
乙、日政府聲明派遣陸軍前往上海。
丙、林森、汪兆銘、蔣中正等電勉全國將士,作長期奮鬥。
丁、馮玉祥、李濟琛、朱培德電促胡漢民、孫科等赴洛陽。
戊、上海租界工部局覆巿政府,無力制止日軍行為。
己、日本聲明無意侵犯各國在上海之利益。
庚、上海高語罕、嚴靈峰、丁玲、王亞南、施存統(tǒng)、胡秋原、王禮錫、陳望道、樊仲雲(yún)、梅龔彬、戈公振、汪馥泉等之【著作者抗日會】成立(2﹐10發(fā)表宣言,要求全民抗戰(zhàn),反對政府之不抵抗主義,擁護第十九路軍)?! 。博o8(一,三)
甲、吳淞閘北血戰(zhàn),我重創(chuàng)日軍(為開戰(zhàn)以來我軍第一次大捷)。
乙、美國務卿史汀生與英外相西門磋商上海事件?! ”?、國聯(lián)發(fā)表上海領(lǐng)事團關(guān)於上海事件調(diào)查之報告。
丁、特任馮玉祥為內(nèi)政部長(馮未就,改以黃紹竑繼),汪兆銘兼鐵道部長。 戊、上海銀行業(yè)同業(yè)公會聯(lián)合準備委員會成立(3﹐15開業(yè))。
己、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瑞金會議,秦邦憲、周恩來、陳紹禹、張聞天、王稼祥、項英、毛澤東、朱德、鄧發(fā)、劉伯承、彭德懷出席,決定政略戰(zhàn)略採取攻勢,以抗日名義,擴大紅軍及蘇維埃區(qū)。 2﹐9(一,四) 甲、史汀生與英大使商召開九國公約會議,制止日本侵略行動。
乙、英使藍浦生訪羅文榦,商上海事件。
丙、國聯(lián)理事會開緊急會議,討論上海事件,即宣告休會。
丁、蔣光鼐、蔡廷鍇、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