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命服命重耳敢不降拜子余使重耳賦黍苖
子余曰重耳之仰君也若黍苖之仰陰雨也使成嘉
榖薦在宗廟君之力也穆公曰豈專在寡人乎穆公
賦鳩飛公子賦河水穆公賦六月子余使公子降拜
曰君稱所以佐天子匡王國者以命重耳重耳敢有
惰心重耳親筮之曰尚有晉國得貞屯悔豫皆入
筮史占之曰不吉閉而不通爻無為也司空季子曰
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晉國以輔王室安能建侯得
國之卦也吉孰大焉襄王自齊召大叔帶復(fù)歸京
師八月丁未邾敗魯于升陘冬十一月己巳朔
楚成王敗宋于?襄公傷股
十五年春齊伐宋夏五月宋襄公病傷竟薨子成
公王臣立秋楚伐陳取焦夷九月晉惠公薨大
子懐公圉立冬十一月?成公薨弟桓公姑容立
十二月晉大夫欒郄等聞重耳在秦陰勸令反國
為內(nèi)應(yīng)者甚眾是歲王使頹叔桃子出狄?guī)浄ム?br />王徳狄人將以狄女為后富辰曰婚姻禍福之階利
內(nèi)則福外則取禍王不忍小忿而棄鄭又登叔隗以
階狄封豕豺狼不可厭也王不聽
十六年春正月秦繆公發(fā)革車五百乗疇騎二千步
卒五萬納重耳于晉晉人多附惟惠公貴臣發(fā)兵拒
之及河重耳令籩豆茵席捐之面目黧黑手足胼胝
者在后舅犯聞之中夜而哭重耳曰不欲吾反國乎
對曰籩豆茵席所以養(yǎng)者而棄之面目黧黑手足胼
胝勞有功者而后之臣聞國君弊士無所取忠臣大
夫?游無所取忠友臣在所弊之中故不勝哀也乃
以璧授重耳曰臣過多矣請從此辭重耳曰禍福利
害不與舅氏同者河伯視之投璧于河介子推笑曰
天開公子而子犯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
位乃去而隠董因迎重耳于河重耳問曰吾其濟
乎對曰實沈之墟晉人是居今君當(dāng)之必有晉國臣
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謂天地配享小往大來且以辰
出而以參入皆晉祥也必伯諸侯重耳涉自河曲懐
公奔髙梁二月壬寅重耳入于晉師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入絳即位于武宮是為文公戊申殺懐公于髙
梁呂甥冀芮畏偪悔納文公謀作亂將焚公宮欲公
出救火而弒之寺人勃鞮求見公辭焉曰驪姬之讒
爾射余于屏內(nèi)困余于蒲城斬余衣祛又為惠公從
余于濵濵若干二命以求殺余對曰君之徳宇何不
寛裕也余罪戾之人又何患焉君不見我其無悔乎
公遽出見之告以呂郄之謀公懼三月乗驛自下脫
?秦穆公于王城告之亂己丑公宮火二子求公不
獲遂如河上穆公誘而殺之文公逆夫人羸氏以歸
公屬百官賦職任功棄責(zé)薄斂施舍分寡救乏振滯
匡困資無輕闗易道通商寛農(nóng)懋穡勸分省用足財
利器明徳以厚民性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
昭舊族愛親戚明賢良尊貴寵賞功勞事耉老禮賓
旅友古舊胥籍狐箕欒郄栢先羊舌董韓寔掌近官
諸姬之良掌其中官異姓之能掌其逺官政平民阜
財用不匱初晉文公亡過曹從者里鳬須盜其資
而亾公餒不能行介子推割股以食之至是里鳬須
請見曰臣能安晉國公使人應(yīng)之曰子何面目見寡
人鳬須曰君沐邪曰否鳬須曰沐者其心倒倒者其
言悖今君不沐何言之悖邪公聞而見之鳬須曰君
去國乆民臣多過君反國民臣自危鳬須之為君賊
大矣君誠赦其罪使之驂乗游于國中百姓見之知
君不念舊惡人自安矣文公說而從之民臣皆曰里
鳬須不誅吾何懼也文公之亾于狄狄人代廧咎
如獲二女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以叔隗妻趙衰生
盾至是衰之妻文公女趙姬請逆盾與其母來以盾
為才固請于公以為嫡子使其三子同括嬰下之以
叔隗為內(nèi)子而已下之
劉恕曰讓天下之至徳也勢位之際君子其猶病
諸趙姬不以文公為寵而以賢才為尚屈身庶孽
以成趙宗其后嬰以淫亂得罪同括罹?刑戮文
子長為名卿趙氏益大于晉仲尼曰泰伯三以天
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趙姬知人而讓可謂賢矣
文公賞從亾者介子推從者懸書宮門曰有寵矯矯
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饑無食一蛇割股
龍反其淵安其壞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
號于中野公曰嘻寡人之過也使人求之不得環(huán)綿
上山而封之號曰介山晉從亡賤臣陶叔狄狐曰
君三行賞不及臣敢請罪文公報曰導(dǎo)我以仁義者
受上賞援我不得為非引我于賢人之門者受次賞
矢石之難汗馬之勞復(fù)受次賞若以力事我無補吾
缺者三賞之后且及子晉人聞之皆說文公之理
李離過聴殺人自拘當(dāng)死文公曰官有貴賤罰有輕
重下吏有過非子之罪也離曰臣居官為長不與吏
讓位受祿為多不與下分利有罪?其下而畏死非
義也公曰寡人亦有罪邪離曰臣受印綬之日君命
曰必以仁義輔政寜過于生無失于殺臣受命不稱
壅惠蔽恩君何過之有君以所私害公法殺無罪而
生當(dāng)死二者非所以教于國也遂伏劍而死襄王
使太宰文公及內(nèi)史興賜晉文公命上卿逆于境晉
侯郊勞館諸宗廟饋九牢設(shè)庭燎及期命于武宮設(shè)
桑主布幾筵太宰蒞之晉侯端委以入太宰以王命
命冕服內(nèi)史贊之三命而后即冕服既畢賓饗贈餞
如公命侯伯之禮而加之以晏好內(nèi)史興歸以告王
曰晉君必伯逆王命敬奉禮義成王其善之使于晉
者道相逮也周大叔帶通于狄后王黜之夏頹叔
桃子奉帶以狄?guī)煿ネ跬醭黾翱矚K國人納之秋頹
叔等復(fù)以狄伐周大敗王師殺譚伯富辰曰昔吾驟
諫王王弗從以及此難若我不出王其以我為懟乎
乃以其屬死之狄入周王出適鄭處于汜帶以狄后
隗氏居于溫冬王遣使告難于晉秦魯
十七年春正月丙午衛(wèi)滅邢秦繆公師于河上將
納王子犯謂晉文公曰民親而未知義也君盍納王
以教之義秦納之則失周矣何以求諸侯趙衰曰周
晉同姓尊王晉之資也公說乃行賂艸中之戎與麗
土之狄以啟東道以二軍辭秦師而下三月甲辰次
陽樊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叔帶于溫殺
之于隰城戊午晉文公朝王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王
曰天降禍災(zāi)于周室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
賞私徳叔父實應(yīng)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
愛變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與百姓何文公
遂不敢請受南陽陽樊溫原州陘絺組攢茅之田陽
人不服文公圍之將殘其民倉葛呼曰陽樊懐我王
徳未從于晉謂君布徳以懐柔之今將大泯其宗祊
蔑殺其人民宜吾不敢服也陽人有夏商之嗣典周
室之師旅樊仲之官守非官守則皆王之父兄甥舅
也若之何虐之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陽民秋
秦晉伐鄀鄀允姓楚圍陳納頓子于頓冬晉文公
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軍而去之
諜出曰不過一二日矣公曰信不可失乃去之及孟
門而原請降以趙衰為原大夫于是晉國苦奢文公
以儉矯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無幾人皆大布之衣
脫粟之飯是歲衛(wèi)文公薨子成公鄭立
十八年春正月魯僖公?莒茲?公茲?公茲輿期
之十一世孫也莒夷無謚以號為稱齊孝公侵魯
西鄙夏伐北鄙臧文仲欲以辭告病焉問于展禽對
曰亂在前矣辭其何益文仲曰國急矣百物唯其可
者無不趨也愿以子之辭行賂焉展禽使乞喜以膏
沐犒師齊侯曰魯國何恃而不恐對曰昔者成王命
我周公及齊太公曰賜女土地質(zhì)之以犧牲世世子
孫無相害也君豈貪壤地而棄先王之命孝公許平
而還衛(wèi)伐齊秋楚滅?以?子歸冬楚伐宋
圍緡魯以楚師伐齊取榖
十九年夏齊孝公薨弟潘因衛(wèi)公子啟方殺孝公子
而自立是為昭公秋魯入杞冬楚及諸侯圍宋
宋告急于晉狐偃曰若伐曹衛(wèi)楚必救之則齊宋免
矣于是搜于被廬先定其民緫帥諸侯接齊桓公為
盟主然其禮已頗僣差又隨時茍合以求欲速之功
不能充王制矣文公問元帥于趙衰對曰郄縠行
年五十矣守學(xué)彌惇不忘百姓公從之使縠將中軍
以為大政命趙衰為卿辭曰欒枝貞慎先軫有謀胥
臣多聞皆可以為輔佐臣弗若也使原季為卿辭曰
三徳偃之出也以徳紀(jì)民其章大矣使狐偃為卿辭
曰毛之智賢于臣其齒又長毛不在位不敢聞命以
魏犨為右
二十年春正月晉文公率齊秦伐曹衛(wèi)以救宋戊申
取五鹿二月衛(wèi)成公請盟晉弗許衛(wèi)侯欲與楚國人
不欲出成公居于襄牛以說晉楚救衛(wèi)不克晉圍
曹文公令人告僖負覊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
表其閭令軍勿犯曹人帥親戚而保其閭者七百余
家三月丙午晉入曹令無入僖負覊之宮魏犫顛頡
?僖負羈氏魏犫傷于胷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乃舍
之使斷顛頡之脊以狥以舟之僑伐魏犫為戎右人
皆懼曰顛頡有寵況于我乎乃無犯禁者晉國大治
晉執(zhí)曹共公分曹衛(wèi)之田以畀宋人夏四月己巳
晉宋齊秦次于城濮陳于莘北與楚子玉戰(zhàn)楚師敗
績文公始伯退而有憂色曰吾聞能以戰(zhàn)勝安者惟
圣人若夫詐勝之徒未嘗不危晉作王宮于踐土
五月丙午晉獻楚俘于王己酉王?命晉文公為侯
伯衛(wèi)成公聞楚敗奔楚遂適陳使元喧奉叔武以
受盟六月晉人復(fù)成公成公入前驅(qū)殺叔武元喧奔
晉成公與元喧訟不勝晉執(zhí)成公歸之于京師元喧
歸于衛(wèi)立公子瑕晉文公召王狩于河陽諸侯朝
于王所諸侯圍許晉釋曺共公是歲陳穆公
薨子共公朔立
二十一年秋魯大雨雹
二十二年春晉侵鄭夏狄侵齊晉文公請殺衛(wèi)
成公王曰君臣無獄元喧雖直不可聽也為臣殺其
君其安庸刑余何私于衛(wèi)侯晉人使醫(yī)酖成公不死
醫(yī)亦不誅臧文仲言于魯僖公曰衛(wèi)君殆無罪刑五
而已無有隠者隠乃諱也有諸侯之請必免之君盍
請衛(wèi)君以示親于諸侯且以動晉公說行玉二十瑴
秋釋成公自是晉聘魯加于諸侯一等爵同厚其好
貨成公聞臧文仲之為也使納賂焉辭曰外臣之言
不越竟不敢及君衛(wèi)成公歸國殺元喧及公子瑕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鄭人以名寳行成文公
弗許曰予我詹而師還叔詹固請往曰一臣可以救
百姓而定社稷君何愛也鄭人以詹予晉晉人將烹
之詹曰天降鄭禍棄禮違親臣殺身贖國忠也乃就
烹據(jù)鼎耳而疾號曰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與詹
同乃命弗殺厚為之禮而歸之鄭文公使?fàn)T之武見
秦穆公穆公與鄭人盟乃還晉亦去之初鄭文公有
三夫人寵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逐羣公子子蘭
奔晉事文公甚謹從公伐鄭求入鄭為太子公以告
鄭鄭大夫石癸曰夫人子盡死余庻子無如蘭賢晉
以為請利孰大焉遂立蘭為太子
二十三年春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魯僖公使臧
文仲往重館人告曰諸侯莫不望分而欲親晉晉不
以故班必親先者魯之班長而又先諸侯其誰望之
從之獲地于諸侯為多反命請曰重館人之力也一
言辟境其章大矣出而爵之晉上軍狐毛卒使趙
衰代之辭曰城濮之役先且居之佐軍也善臣之倫
箕鄭胥嬰先都在乃使先且居將上軍文公曰趙衰
三讓皆社稷之衛(wèi)也秋搜于清原作五軍以趙衰為
卿將新上軍及子犯卒蒲城伯請佐公曰趙衰三讓
不失義乃使衰佐上軍初晉饑公問救饑于箕鄭
對曰信于君心則美惡不踰信于名則上下不干信
于令則時無廢功信于事則民從事有業(yè)民知君心
貧而不懼藏出如入何匱之有公使為箕至是佐新
上軍文公伐鄴趙衰言所以勝鄴公從之而克將
賞趙衰衰曰君賞其末則騎乗者存賞其本則臣聞
之郄虎公召虎而賞之虎曰言之易行之難臣言之
者也公曰子無辭文公學(xué)讀書于臼季三日曰吾
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對曰多聞以待能者不猶愈
也文公謂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國為易今也難對
曰君以為易其難將至矣君以為難其易將至焉
文公出田逐獸入大澤迷不知其所公問漁者曰道
安從出漁者曰鴻鵠保河海厭而徙于小澤必有九
矰之憂黿鼉保深淵厭而出之淺渚必有羅網(wǎng)釣射
之憂君之至此何太逺也公曰善哉出澤謂從者曰
記漁者名漁者曰君尊天事地敬社稷固四國慈愛
萬民薄賦斂輕租稅則臣亦與焉何以名為君若不
敬社稷不固四國外失禮于諸侯內(nèi)逆民心一國流
亡漁者雖得厚賜不能保也遂辭不受曰君亟歸國
臣亦反漁所矣文公田于虢遇一老父而問之曰
子虛此故矣虢亡其有說乎對曰虢君斷則不能諌
則無與所以亡也公輟田而歸以告趙衰衰問其人
安在公曰吾不與之來衰曰古之君子聽其言而用
其人今之君子聽其言而棄其身哀哉晉國之憂也
公召而賞之文公問於胥臣曰吾欲使陽處父?
歡而教誨之能善之乎對曰是在驩也質(zhì)將善而賢
良贊之則濟可俟若有違質(zhì)教將不入何善之為公
曰教無益乎對曰人生而學(xué)非學(xué)不入教者因體能
質(zhì)而利之者也臼季使舍于冀野冀缺薅其妻馌
之敬相待如賓問之冀芮之子也與之歸復(fù)命而進
之文公曰其父有罪子何以知其賢對曰臣見其不
忘敬也恪于徳以臨事其何不濟公使為下軍大夫
冬狄圍衛(wèi)衛(wèi)遷于帝丘
二十四年夏衛(wèi)侵狄冬晉文公薨子襄公驩立
秦襲鄭是歲衛(wèi)侵鄭鄭文公薨太子穆公蘭立
二十五年春秦師過周左右免冑而下拜王孫滿言
于王曰秦必有謫入險而脫能無敗乎鄭已覺秦烕
滑而還晉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破滑夏四月辛
巳墨衰發(fā)兵遮擊秦兵大破之于殽虜孟明視等三
將狄侵齊魯伐邾取訾婁秋復(fù)伐邾狄伐晉
八月戊子晉敗狄于箕獲白狄子冬魯僖公薨子
文公興立晉陳鄭伐許楚侵陳蔡遂伐鄭晉
侵蔡楚救之
二十六年夏四月晉伐衛(wèi)六月戊戍取戚衛(wèi)伐晉
楚成王欲黜太子啇臣而立王子職冬十月丁未
啇臣弒王而自立是為穆王
二十七年春正月秦孟明視伐晉二月晉襄公御之
趙衰佐中軍甲子敗秦于彭衙魯夏父弗忌為宗
烝時躋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曰我為宗伯明者
為昭其次為穆有司曰宗廟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
長?而等冑之親踈也自?王及主癸莫若湯自稷
及王季莫若文武啇周之烝未嘗躋湯與文武為不
踰也弗聽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廟躋僖公展禽曰
夏父弗忌必有殃犯順以逆易神之班僖又未有明
焉而躋之皆不祥也海鳥曰爰居止于魯東門之
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禘郊祖宗報五
者國之典祀也社稷山川之神及前哲令徳之人天
之三辰地之五行九州島名山川澤非是不在祀典今
海鳥至而祀之難以為仁且智矣夫廣川之鳥獸恒
知避其災(zāi)今茲海有災(zāi)乎是歲海多大風(fēng)文仲曰信
吾過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書以為三筴魯文公
欲弛孟文子之宅使謂之曰吾欲利子于外之寛者
對曰署所以朝夕?君命也臣立先臣之署服其車
服為利故而易其次是辱君命也不敢聞命公弗取
臧文仲曰孟孫善守矣公欲?郈敬子之宅亦如之
對曰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嘗禘烝享之所致君胙
者出入受事之幣以致君命者亦有數(shù)矣今命臣更
次于外無者違乎請從司徒以班徒次公亦不取
冬晉宋陳鄭伐秦取汪及彭衙戎王聞秦穆公賢使
由余來觀由余其先晉人亡入戎能晉言穆公示以
宮室積聚由余曰使鬼為之則勞神人為之亦苦民
古之有國者未嘗不以?儉失國者未嘗不以驕奢
也穆公怪之問曰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然尚
時亂戎夷無此何以為治由余笑曰此乃中國所以
亂也自上圣黃帝僅以小治及其后世阻法度之威
以責(zé)督于下下以仁義怨望于上上下交爭簒弒滅
宗皆以此也夫戎夷上含淳徳以遇下下懐忠信以
事上一國之政猶一身眞圣人之治也穆公退而謂
內(nèi)史廖曰鄰有圣人敵國之憂也廖曰戎王處辟陋
之地未嘗見中國聲色君試遺之女樂以奪其志戎
王好樂必怠于政為由余請緩期留而莫遣使其君
臣有間乃可圖也穆公曰善與由余曲席而坐傳器
而食問其地形兵勢盡詧而后令內(nèi)史廖以女樂二
八遺戎王戎王受而說之終歲淫縱牛馬半死秦乃
歸由余由余數(shù)諌不聽穆公使人間要之由余遂去
降秦穆公以客禮禮之拜為上卿問伐戎之形
二十八年春晉以諸侯伐沉沉姒姓子爵夏秦繆
公伐晉取王官及郊封殽尸而還遂伯西戎用孟明
也秋雨螽于宋楚圍江冬王師及晉伐楚救江
二十九年秋晉伐秦楚滅江是歲秦用由余謀
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天子使召公過賀穆公以
金鼓
三十年夏秦入鄀秋楚滅六冬楚滅蓼晉陽
處父如衛(wèi)舍于逆旅?嬴氏嬴謂其妻曰吾求君子
乆矣今乃得之舉而從之陽子道與之語及山而還
曰吾見其貌而欲之聞其言而惡之且剛而主能不
本而犯怨之聚也是故去之期年乃有賈季之難陽
子死之晉新上軍帥中軍佐趙衰成子卒是歲
許僖公薨子昭公錫我立
三十一年春晉舍二軍趙盾將中軍始為國政夏
秦穆公薨有子四十人太子康公罃立塟穆公雍從
死者百七十七人秋八月乙亥晉襄公薨太子夷
皋少晉人以難欲立長君趙遁遣使如秦逆公子雍
三十二年春魯伐邾三月甲戍取須句夏四月宋
成公薨弟御殺太子自立宋人殺御立成公少子杵
臼是為昭公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晉太子夷皋母
穆嬴日夜抱太子號泣于朝趙盾患之乃背秦而立
夷皋是為靈公戊子敗秦于令狐狄侵魯冬徐
伐莒
三十三年春晉歸匡戚之田于衛(wèi)夏秦伐晉取武
城秋王崩子頃王壬臣立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終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六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六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四赤奮若凡四十七年起昭陽單閼盡屠維
頃王
元年春二月塟襄王三月楚伐鄭晉宋魯衛(wèi)許救
鄭夏楚侵陳克狐丘秋楚伐陳陳人敗之陳懼
及楚平是歲曹共公薨子文公壽立燕襄公薨桓
公立
二年春晉伐秦取少梁夏秦伐晉取北征秦任
望謂康公曰饑召兵疾召兵勞召兵亂召兵君筑臺
三年今荊將攻齊臣恐其以齊為聲而襲秦為實也
不如備之戍東邊楚乃輟行
三年春楚再伐麇敗之秋鄋瞞侵齊遂伐魯長狄
弟兄三人佚宕中國瓦石不能害冬十月甲午魯
叔孫得臣敗狄于咸獲長狄僑如射其目身橫九畝
斷其首而載之眉見于軾
四年春郕伯薨羣舒叛楚夏楚執(zhí)舒子平及宗子
遂圍巢羣舒偃姓舒庸舒鳩之屬宗巢二國名冬
秦伐晉取羈馬初趙宣子言韓厥于晉靈公以為司
馬是役也宣子使人以其乗車于行厥執(zhí)而戮之眾
咸曰韓厥必不沒矣其主朝升之而莫戮其車其誰
安之宣子召而禮之曰事君者比而不黨軍事無犯
犯而不隠吾言女于君以是觀女女勉之臨長晉國
非女其誰告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賀我矣吾舉厥
也而中免于罪矣十二月秦晉戰(zhàn)交綏秦師夜遁復(fù)
侵晉入瑕厥韓萬?孫子輿之子也
五年夏邾遷于繹五月邾文公薨子定公貜且立
是歲陳共公薨子靈公平國立楚穆王薨子莊王
旅立
六年春王崩子匡王班立邾伐魯魯伐邾齊昭
公妃魯叔姬無寵子舍孤弱國人莫畏公弟商人自
桓公死爭立不得陰交賢士附愛百姓夏五月昭
公薨舍立秋七月乙卯夜商人弒舍自立是為懿
公有星孛入于北斗
匡王
元年夏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晉伐蔡戊申入蔡
秋齊侵魯冬十一月又侵魯遂伐曹入其郛是
歲蔡莊公薨子文公申立
二年秋八月楚大饑戎伐其西南又伐其東南庸人
帥羣蠻以叛麇人帥百濮將伐楚楚師出百濮乃罷
楚滅庸楚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沈湎于酒淫
于聲色令國中曰敢諌者死無赦伍舉入諫莊王左
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伍舉曰愿有進隠曰
有鳥在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蜚不鳴何鳥也王曰
三年不動將定志意不蜚將長羽翼不鳴將覧民則
雖無蜚蜚將沖天雖無鳴鳴將駭人舉退吾知之矣
居數(shù)月淫益甚大夫蘇從曰食君厚祿愛死不諫非
忠臣也乃入諫王曰若不聞令乎對曰殺身以明君
臣之愿也臣聞好道者多資糧好樂者多求而亡國
亡無日矣臣敢以告王曰善左執(zhí)蘇從手右抽刀斷
鐘鼓之懸明日聽政所進者五人所退者十人誅大
臣五舉處士六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宋昭
公無道國人不附庶弟鮑賢而下士冬十一月甲寅
昭公田于孟諸襄夫人王姬使帥甸攻而殺之立鮑
是為文公晉趙盾請師伐宋靈公曰非晉國之急也
對曰宋人弒其君反天地而逆民則晉為盟主而不
修天罰將懼及焉公許之乃召軍吏而戒樂正令三
軍鐘鼓必備趙同曰國有大役不鎮(zhèn)撫民而僃鐘鼓
何也宣子曰伐僃鐘鼔聲其罪也襲侵宻聲為蹔事
也今宋人弒其君罪莫大焉明聲之猶恐其不聞也
使告于諸侯治兵振旅鳴鐘鼔以至于宋晉靈公
造九層臺費用千億令左右曰敢諫者死孫息曰臣
能累十二棋加九雞子其上孫息正顏色定志意而
為之左右皆懾公俯伏氣息不續(xù)曰危哉孫息曰復(fù)
有危甚于此者九層之臺三年不成國用空虛戶口
減少吏民叛亡鄰國興兵社稷一滅君何所望公即
壊臺不作
三年春晉衛(wèi)陳鄭伐宋責(zé)以弒君文公定立乃去
夏四月齊伐魯秋周甘歜敗戎于邥垂
四年春二月丁卯魯文公薨太子惡立夏五月齊
邴歜閻職弒懿公于囿竹國人立桓公子元是為惠
公冬十月魯襄仲殺惡而立文公子倭是為宣公
莒自紀(jì)公庶其以下為已姓不知誰賜之紀(jì)公多
行無禮于國愛少子季佗欲黜太子仆仆因國人弒
紀(jì)公以其寳奔魯國人立季佗是為厲公魯宣公
命季文子曰莒太子不憚以吾故殺其君而以其寳
來愛我甚矣為我子之邑今日必授里革遇之而更
其書曰為我流之于夷今日必通明日有司復(fù)命公
詰之仆人以里革對公執(zhí)之對曰毀則者為賊掩賊
者為臧竊寳者為宄用宄之財者為奸使君為奸藏
者不可不去也臣違君命者亦不可不殺也公曰寡
人實貪非子之罪乃舍之是歲秦康公薨子共公
稻立
五年夏六月齊取魯濟西田晉帥諸侯伐宋秋
楚侵陳及宋晉救之遂伐鄭楚救鄭冬晉侵崇伐
鄭
六年春鄭伐宋二月壬子敗宋于大棘秦伐晉圍
焦夏晉趙盾救焦遂及諸侯侵鄭楚救鄭晉靈
公虐趙盾諫不從秋九月乙丑趙穿弒靈公逆文
公子黒臀于周而立之是為成公是歲王崩弟定
王瑜立
定王
元年春晉伐鄭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洛觀兵
于周郊王使王孫滿勞之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對
曰在徳不在鼎莊王曰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
夏楚侵鄭曹伐宋秋宋圍曹冬鄭穆公薨太
子靈公夷立
二年春魯伐莒取向夏鄭子公子家弒其君夷立
夷弟堅是為襄公謚夷曰幽公冬楚伐鄭是歲
秦共公薨子桓公榮立
三年冬楚伐鄭晉救鄭伐陳晉嘗伐楚三舍不止大
夫請擊之莊王曰先君之時晉不伐楚及孤之身而
晉伐楚是寡人之過如何其辱諸大夫大夫曰君之
時晉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晉伐楚是臣之罪也請擊
之莊王俛泣而起拜諸大夫晉聞之曰君?下其臣
而君臣爭以過為在已上下一心未可攻也乃夜還
師莊王罷朝而晏樊姬問其故王曰旦與賢相語
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為誰王曰虞丘子樊姬掩口
而笑王問之對曰妾非不欲専貴擅愛以為傷王之
義也故所進與妾同位者數(shù)人今虞丘子為相十年
未嘗進一賢知而不進是不忠也不知是不知也安
得為賢明日王以樊姬之言告之虞丘子稽首曰如
樊姬之言于是辭位曰臣為令尹國不加治獄訟不
息處士不升淫禍不討乆固祿位妨羣賢路臣竊選
國俊下里之士曰孫叔敖多能無欲可授之政莊王
曰子輔寡人令行絶域奈何去之虞丘子固辭王許
之賜菜田三百號曰國老
劉恕曰圣人因人而成大功愚者貪權(quán)而忌勝己
虞丘子悟樊姬之一言薦孫叔敖而莊王伯天下
謂之賢相可也奚獨楚?
孫叔敖代虞丘子為令尹狐丘丈人麄皮白冠來吊
曰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髙而擅權(quán)者君惡
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怨處之孫叔敖曰愿聞余教
丈人曰位髙而意益下官大而心益小祿厚而施益
博謹此三者足以治楚矣或云叔敖沈尹莖相與友
叔敖游郢三年聲晦不知修行不聞沈尹莖曰令人
主上至于王下至于伯我不若子接俗說義調(diào)均以
適主心子不如我沈尹莖游郢五年楚王欲以為令
尹讓曰期思鄙人孫叔敖圣人也王必用之王乃使
人以王輿迎叔敖為令尹叔敖施教導(dǎo)民政緩禁止
吏無奸邪盜賊不起民皆樂其生不教而從化故三
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
已之罪也莊王盡?境內(nèi)之勞與諸侯之憂於叔敖
遂伯天下功跡著乎竹帛?乎後世莊王問於孫
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孫叔敖曰國之有
是眾非之所惡臣恐王之不能定王曰不定獨在君
乎亦在臣乎孫叔敖曰國君驕?zhǔn)吭皇糠俏覠o逌貴
富士驕君曰國非士無逌安強人君失國而不悟士
饑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國是無逌定矣桀紂以合其
取舍者為是不合者為非故亡而不知王曰愿相國
與士大夫共定國是寡人豈敢以褊國驕?zhǔn)棵裨?br />莊王好田獵弋射大夫諫曰晉楚敵國也楚不謀晉
晉必謀楚王無乃耽于樂乎王曰吾獵以求士也榛
藂刺虎豹者吾知其勇也攫犀?兕者吾知其勁有
力也罷田而分吾知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
楚國以安
四年春晉衛(wèi)侵陳秋赤狄伐晉
五年夏齊魯伐萊萊子爵赤狄侵晉是歲河徙
燕桓公薨宣公立
六年夏白狄?晉伐秦晉獲秦諜殺諸絳市六日而
蘇楚滅舒蓼晉郄缺代趙宣子為政秋趙朔佐
下軍朔盾子也冬楚伐陳王使單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陳以聘楚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野有庾
積?功未畢饍宰不致餼司里不授館民將筑臺于
夏氏及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賓
不見單子歸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道路不
可知田在艸間功成而不收廢其教而棄其制蔑其
官而犯其令將何以守國居大國之間其能乆乎
七年秋魯取根牟東夷國也滕昭公毛薨子文公
繡立晉成公與楚莊王爭強?諸侯于扈陳靈公
畏楚不?晉以諸侯之師伐陳成公薨子扈子景公
孺立冬宋圍滕陳靈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陳其
亡乎吾驟諫君君不吾聽而愈失威儀夫人君不直
其行不敬其言未有能保王公之號垂顯令之名者
也今君縦恣不亡必弒靈公以泄冶為妖言而殺之
楚伐鄭晉救鄭鄭敗楚師是歲衛(wèi)成公薨子穆
公遬立
八年春齊歸魯濟西田夏齊惠公薨子頃公無野
立陳靈公淫于夏姬其子征舒弒公六月宋伐
滕諸侯伐鄭秋魯伐邾取繹冬楚伐鄭晉救
鄭逐楚師諸侯戌鄭鄭子家卒國人討幽公之
亂斵子家棺而逐其族改塟幽公謚曰靈是歲劉
康公聘魯歸王問魯大夫孰賢對曰季孫行父仲孫
蔑儉儉能足用族可以庇其長處魯乎叔孫僑如公
孫歸父侈侈則不恤匱憂必及之人臣而侈國家弗
堪亡之道也
九年春楚伐鄭夏楚侵宋冬楚莊王為夏氏亂
陳欲伐之使人視之還報曰其城髙溝深而畜積多
寧國也王曰可伐陳小國而蓄積多必賦斂重而民
怨上城髙溝深則民力殫矣王遂興兵伐陳謂陳曰
無驚吾誅征舒而已遂入陳殺夏征舒因縣陳申叔
時謂莊王曰王以賊弒君征兵諸侯以義伐之已而
利其地何以令于天下莊王曰善乃迎陳靈公太子
午于晉而立之是為成公孔子讀史記至楚復(fù)陳曰
賢哉莊王輕千乗之國而重一言莊王使士亹傅
太子審辭王曰賴子之善善之也對曰善在太子太
子欲善善人將至若不欲善善則不用王卒使傅之
問于申叔時叔時曰教之春秋世詩禮樂令語故志
訓(xùn)典若是而不從動而不悛悛而不攝攝而不徹則
導(dǎo)之忠信義禮孝事仁文武罰賞而明齊肅以耀之
臨若是而不濟不可為也莊王之法曰羣臣入朝
至門馬蹄踐溜者斬其辀而戮其御太子犯令廷理
斬辀戮御太子怒入見王泣曰為我誅廷理王曰立
法從令所以尊敬宗廟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儲主
而不屬真吾守法之臣也益爵二級令尹子佩請
飲莊王王許之而不往子佩曰臣有罪乎王曰聞子
具于強臺南望料山以臨方皇左江右淮其樂忘死
吾薄徳之人不可以當(dāng)此樂恐留而不能反也莊
王以越政亂兵弱欲伐之杜子曰臣患知之如目也
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自見其睫莊蹻為盜于境內(nèi)而
吏不能禁此政亂也王兵敗于秦晉喪地數(shù)百里此
兵弱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此知之如目也王乃止
初莊王欲伐晉使豚尹觀焉反曰其憂在上其樂
在下賢臣沈駒在焉不可伐也明年又使觀之反曰
可矣沈駒已死諂諛多在君之廬其君好樂而無禮
其下危處以怨上上下離心伐之民必先叛莊王從
之
十年春楚莊王圍鄭三月克之而許之平六月晉救
鄭趙朔將下軍韓厥為司馬楚敗晉于邲將軍子重
三言而不當(dāng)莊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日中而
王不食申侯請罪王喟然嘆曰賢君有師者王中君
有師者伯下君羣臣莫若者亡我下君也羣臣又莫
若吾恐亡也且世不絶圣國不絶賢天下有賢而我
獨不得何以食為莊王見天不見妖地不出孽則禱
于山川曰天其忘余與冬楚伐蕭宋蔡救蕭楚圍
蕭蕭潰遂滅之宋伐陳衛(wèi)救陳
十一年春齊伐莒夏楚伐宋秋赤狄伐晉
十二年夏晉伐鄭秋九月楚圍宋將軍子重諫曰
君廚肉臭而不食尊酒敗而不飲三軍之士皆有饑
色欲以勝敵不亦難乎莊王曰請有酒投之士有食
饋之賢是歲曹文公薨子宣公盧立
十三年夏五月宋及楚平六月癸卯晉敗赤狄辛
亥滅潞獲長狄僑如之弟焚如鄋瞞由是遂亡赤狄
潞氏隗姓秋七月秦伐晉晉敗秦師周室既衰
暴君污吏慢其經(jīng)界繇役橫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詐
魯宣公初稅畆春秋譏焉于是上貪民怨災(zāi)害生而
禍亂作冬魯蝝生
十四年春晉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趙莊子問于
狄封人曰吾聞狄雨沙三日雨血三日馬生牛牛生
馬信乎曰然莊子曰妖足以亡國也對曰雨沙?風(fēng)
所飄也雨血鷙鳥擊于上也馬生牛牛生馬雜牧也
此非狄之妖也莊子曰奚為妖對曰其國數(shù)散其君
?弱諸卿貨大夫比黨百官肆斷而無告政令不竟
而數(shù)變其士巧貪而有怨此其妖也夏成周宣榭
火冬晉使士?聘于周王享之肴烝士?私于相
禮原公曰吾聞王室之禮無毀折今此何禮也王曰
子弗聞乎禘郊之事則有全烝王公立飫則有房烝
親戚宴享則有肴烝唯戎狄則有體薦坐諸門外而
使舌人體委與之今叔父使士季修舊徳以奬王室
唯是先王之宴禮以貽女余一人敢設(shè)飫禘焉胡有
孑然其効戎狄也士?不敢對而退歸乃講聚三代
之典修執(zhí)秩以為晉法
十五年春晉使郄克聘于齊齊項公使婦人觀而笑
之克怒歸請伐齊秋八月范武子謂其子燮曰郄
子之怒甚矣不逞于齊必發(fā)諸晉不得政何以逞怒
干人之怒必獲毒焉余將致政以成其怒無以內(nèi)易
外也乃老郄克為政范文子莫退于朝武子曰何
莫也對曰有秦客庾辭于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
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讓父兄也爾童子而三
掩人于朝亡無日矣擊之以杖折委笄是歲蔡文
公薨子景公固立許昭公薨子靈公?立
十六年春晉衛(wèi)伐齊秋邾人戕鄫子于鄫楚莊
王薨子共王審立魯宣公嘗夏濫于泗淵里革斷
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太寒降土蟄發(fā)水虞于是乎講
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寢廟行諸國助宣氣也
鳥獸孕水蟲成獸虞于是乎禁罝羅鳥獸成水蟲孕
水虞于是乎禁罣?蕃庶物也公聞之曰吾過而里
革匡我是良罟也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師存侍曰
藏罟不如寘里革于側(cè)之不?也冬宣公薨子成
公肱立
十七年春周劉康公伐茅戎三月癸未敗績于徐吾
氏
十八年春齊伐魯取龍衛(wèi)侵齊夏齊敗衛(wèi)魯衛(wèi)
乞師于晉以伐齊皆主郄獻子晉侯許之于是趙朔
莊子已卒欒書代將下軍六月壬申師于靡笲之下
癸酉陳于鞌郄克傷曰余病喙張侯曰三軍之心在
此車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車無退表鼓無退聲軍事
集焉吾子忍之不可以言病受命于廟受脹于社甲
胄而効死戎之政也病若未死秪以解志三軍從之
齊師大敗秋七月齊及晉盟使齊歸魯汶陽田
八月宋文公薨子共公固立九月衛(wèi)穆公薨子定
公臧立晉師歸范文子后入謂武子曰夫師郄子
之師也其事臧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于我也郄
獻子范文子欒武子見景公曰克也以軍命命三軍
之士三軍之士用命爕也受命于中軍以命上軍之
士上軍之士用命書也受命于上軍以命下軍之士
下軍之士用命冬楚侵衛(wèi)魯
十九年春晉帥諸侯伐鄭鄭敗晉于丘輿夏鄭伐
許秋晉伐廧咎如討赤狄之余廧咎如潰冬十
二月甲戌晉作六軍韓厥為卿將新中軍齊頃公
朝晉郄獻子曰寡君使克也不腆弊邑之禮為君之
辱敢歸諸下執(zhí)政以整御人苗棼皇曰郄子勇而不
知禮矜其伐而恥國君其與?何齊頃公歸而?
苑囿薄賦斂不聽聲樂不食酒肉內(nèi)愛百姓問疾吊
喪外敬諸侯從?與盟卒終其身國家安寧
二十年冬十一月鄭師疆許田許人敗諸展陂鄭伐
許取鉏任冷敦之田晉救許伐鄭取汜祭楚救鄭
是歲鄭襄公薨子悼公費立燕宣公薨昭公立
二十一年夏梁山崩晉景公召伯宗絳人謂伯宗曰
?于上帝國三日哭以禮焉從之伯宗朝以喜歸
告其妻曰吾言于朝諸大夫皆謂我智似陽子對曰
陽子華而不實主言而無謀難及其身子何喜焉諸
大夫莫子若也然民不能戴其上乆矣難必及子盍
亟索士整庇州犂焉得畢陽及欒弗忌之難諸大夫
害伯宗畢陽送州犂于楚冬十一月己酉王崩子
簡王夷立初吳周章卒子熊遂立卒子柯相立卒
子強鳩夷立卒子余橋疑吾立卒子柯盧立卒子周
繇立卒子屈羽立卒子夷吾立卒子禽處立卒子轉(zhuǎn)
立卒子頗髙立卒子句卑立卒子去齊立是歲去齊
卒子壽夢立吳始益大壽夢稱王吳之年始可紀(jì)
簡王
元年春二月魯立武公之宮為武世室魯取鄟鄟
附庸也三月晉衛(wèi)鄭伊洛之戎陸渾蠻氏侵宋
夏四月丁丑晉遷都新田亦謂之絳以絳為故絳
六月鄭悼公薨弟成公腀立秋魯侵宋楚伐鄭
冬晉救鄭晉侵蔡楚救蔡
二年春吳伐郯郯已姓子爵秋楚伐鄭諸侯救鄭
楚亡大夫申公巫臣在晉使其子狐庸為行人于
吳教之射御導(dǎo)之伐楚吳始大通于上國
三年春晉使魯歸汶陽之田于齊晉侵蔡遂侵楚
晉趙嬰通于趙朔之妻晉成公女莊姬其兄趙同
趙括放嬰于齊莊姬譛之于景公曰同括將為亂欒
郄為征夏六月討趙同趙括殺之朔子趙武從其
母莊姬畜于公宮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于景公曰
成季之勲宣孟之忠而無后為善者懼矣乃立武而
反其田焉
劉恕曰史記晉世家景公十七年誅趙同趙括復(fù)
令庶子武為后其年及事與左氏略同趙世家云
晉景公三年屠岸賈攻趙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
朔之殳人程嬰匿趙氏孤兒武于山中十五年景
公有疾與韓厥謀立趙武攻滅屠岸賈復(fù)與趙武
田邑案左?成二年晉景公之十一年欒書將下
軍則于時朔已死矣據(jù)此說殺趙同括后十五年
乃立趙武而外?晉語趙文子冠見諸大夫皆不
言趙氏復(fù)立惟郵無正謂趙簡子曰昔先主文子
少亹于難失趙氏之典刑而去其師保基于其身
以克復(fù)其所諸書多言程嬰公孫杵臼之事不知
其然乎晉趙世家與春秋內(nèi)外?不相符合其説
近誣
趙武冠見欒武子曰昔吾逮事莊主華則滎矣請務(wù)
實乎見中行宣子曰惜也吾老矣見范文子曰賢者
寵至而益戒不足者為寵驕故興王賞諫臣逸王罰
之見郄駒伯曰壯不若老者多矣見韓獻子曰成人
在始與善如艸木之產(chǎn)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猶宮
室之有墻屋也糞除而已又何加焉見智武子曰成
子之文宣子之忠事君必濟其可忘乎見苦成叔子
曰抑年少而執(zhí)官者眾吾安容子見溫季子曰誰之
不如可以求之見張老而語之張老曰從欒伯之言
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韓子之戒可以成智子之
道善矣三郄亡人之言也何稱述焉冬晉魯伐郯
四年楚共王曰孤有徳于鄭使人來盟鄭成公私與
之盟秋成公朝晉晉曰鄭私平于楚執(zhí)之使欒書
伐鄭楚侵陳以救鄭冬十一月楚伐莒戊申入渠
丘庚申莒潰楚遂入鄆秦及白狄伐晉鄭圍許
是歲齊頃公薨子靈公環(huán)立
五年春衛(wèi)侵鄭三月鄭公子如立公子繻為君
夏四月鄭人殺繻立成公太子髠頑子如奔許晉
景公有疾五月立太子州蒲為君?諸侯伐鄭辛
巳晉歸鄭成公六月丙午晉景公薨州蒲立是為
厲公
七年夏狄侵晉秋晉敗狄
八年春三月魯成公將朝周使叔孫僑如先聘且告
見王孫說與之語說言于王曰叔孫享覲之幣薄而
言諂殆請之也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愿是不賞善
也且財不給王遂不賜禮如行人成公至仲孫蔑為
介王孫說與之語說讓說以語王王厚賄之劉康
公成肅公?晉厲公伐秦韓厥將下軍夏五月丁
亥晉以諸侯之師敗秦于麻隧曹宣公薨秋公
庶子負芻殺太子而自立是為成公
九年秋八月鄭伐許敗還戊戌鄭復(fù)伐許庚子入其
郛九月衛(wèi)定公有疾立子衎為太子冬十月公
薨太子立是為獻公是歲秦桓公薨子景公后立
莒渠丘公朱薨厲公孫犂比公宻州立
十年春晉?諸侯討曹成公執(zhí)而歸諸京師夏六
月宋共公薨少子平公成立楚侵鄭及衛(wèi)鄭侵楚
取新石冬十一月許靈公畏鄭之偪請遷于楚辛
丑楚遷許于葉
十一年夏四月滕文公薨子成公原立鄭伐宋宋
敗鄭于汋陂鄭敗宋于汋陵衛(wèi)伐鄭晉厲公將
伐鄭使苦成叔及欒黡興齊魯之師范文子曰諸侯
皆叛則晉可為也唯有諸侯故擾擾焉諸侯難之本
也得鄭憂滋長焉用鄭郄至曰然則王者多憂乎文
子曰我王者乎寡徳而求王者之功故多憂楚共王
帥東夷救鄭晉人欲爭鄭范文子曰能內(nèi)睦而后圖
外盍姑謀睦乎今司?之刀鋸日弊而斧鉞不行內(nèi)
猶有不刑而況外乎唯厚徳者能受多福無徳而服
者眾必自傷今勝荊與鄭吾君將伐智而多力怠教
而重斂大其私昵奪諸大夫田而益婦人諸臣之委
室而徒退者將幾人戰(zhàn)若不勝晉國之福也戰(zhàn)若勝
其產(chǎn)將害大盍無戰(zhàn)乎欒武子曰韓邲箕之役晉有
大恥三今我任晉國之政又以違蠻夷重之雖有后
患非吾所知也范文子曰晉國故大恥君臣不相聽
以為諸侯笑也六月甲午晦荊壓晉軍厲公使擊
之欒書請俟齊魯之師郄至曰楚師將退我擊之必
以勝歸夫陳不違忌一間也南夷與楚來而不陳二
間也楚與鄭陳而不整三間也士卒在陳而嘩四間
也眾聞嘩則必懼五間也鄭將顧楚楚將顧夷莫有
鬬心不可失也公說敗楚師于鄢陵射共王中其目
欒書是以怨郄至楚師宵遁晉將榖范文子曰吾庸
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楚乎徳福之基也無徳而福
隆猶無基而厚墉也其壤無日矣秋七月尹武公
?諸侯伐鄭晉以諸侯之師侵陳蔡曹人請于晉晉
歸曹成公魯叔孫僑如晉郄犫欲去季孟九月晉
人執(zhí)季孫行父魯成公使子叔聲伯如晉謝請季文
子郄犫欲予之邑弗受歸鮑國問之對曰若成叔家
欲任兩國而無大徳少徳而多寵位下而欲上政無
大功而欲大祿皆怨府也其君驕而多私勝敵而歸
必立新家不因民不能去舊非多怨民無所始其身
不能定焉能與人邑冬十二月晉厲公使郄至告
慶于周見邵桓公與之語邵公告單襄公曰溫季曰
微我晉不戰(zhàn)矣楚敗晉不知乗我則強之戰(zhàn)而勝是
吾力也若是而知晉國之政楚越必朝吾曰子則賢
矣抑晉國之舉也不失其次吾懼政之未及子也曰
昔荀伯自下軍之佐以政趙宣子未有軍行而以政
今欒伯自下軍往若佐新軍而升為政不亦可乎襄
公曰君子不自稱非以譲惡其蓋人故王天下者必
先諸民則能長利郄至佻夭之功以為己力不亦難
乎兵在其頸不可乆也
十二年春正月鄭侵晉衛(wèi)救晉侵鄭夏五月尹武
公單襄公及諸侯伐鄭晉范文子反自鄢謂其宗
祝曰以徳勝者猶懼失之況驕泰乎君多私今以勝
歸私必昭難必作吾恐及焉為我祈死先難為免
六月戊辰文子卒乙酉盟于柯陵單襄公謂魯成公
曰晉將有亂其君與三郄當(dāng)之晉侯視逺而足髙目
不在體目體不相從何以能久郄氏晉之寵人也三
卿五大夫可以戒懼矣今郄锜之語犯郄犫之語迂
郄至之語伐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誰能忍
之雖齊國佐亦將與焉立于淫亂之國而好盡言以
招人過怨之本也吾聞國徳而鄰于不修必受其福
今君偪于晉而鄰于齊齊晉有禍可以取伯楚救
鄭冬十月諸侯伐鄭楚救鄭齊國佐惡慶克淫
亂十一月殺克以榖叛靈公與之盟而復(fù)之鄢
陵之戰(zhàn)晉獲楚王子發(fā)鉤欒書怨郄至使發(fā)鉤告厲
公曰郄至使人勸楚王戰(zhàn)及齊魯之未至也微郄至
王必不免公以告欒書書曰臣固聞之郄至欲為難
使若成叔緩齊魯之師戰(zhàn)敗將納孫周事不成故免
楚王今君若使之于周必見孫周郄至聘于周公使
覘之見孫周厲公即位以來南伐楚東伐齊西伐秦
北伐燕兵橫行天下而無所綣威服四方而無所詘
遂合諸侯於柯陵氣?志驕淫侈無度暴虐萬民伐
智而多功怠教而重斂大其私昵內(nèi)無輔拂之臣外
無諸侯之助戮殺大臣親近??十二月使胥之
昧夷羊五刺郄至郄犫郄锜锜謂至曰君不道于我
以吾宗黨夾而攻之雖死必敗君必危郄至曰武人
不亂智人不詐仁人不黨鈞之死也不若聽君之命
皆自殺于榭尸諸朝納其室以分婦人國人不蠲長
魚矯脅欒書中行偃公不忍殺長魚矯曰臣脆弱不
能忍俟也乃奔狄欒書中行偃圍厲公于匠麗氏
召韓獻子獻子曰弒君以來威非吾所能為也偃欲
伐之書曰其身果而辭順犯順不祥伐果不克舒庸
人以楚師之?dāng)〉绤侨藝布袄弪撤ヱ{楚襲舒庸
?之是歲燕昭公薨武公立邾定公薨子宣公
牼立
十三年春正月庚申晉欒書中行偃囚厲公六日而
弒之厲公所以死者無徳而功烈多服者眾也諸侯
莫之救百姓莫之哀魯邉人以告成公曰臣殺其君
誰之過也里革曰君之過也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
而至于殺其過多矣初晉襄公之曽孫桓叔?之
孫恵伯談之子周辟難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
還聴無聳言無逺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
怡襄公有疾召項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
其行也文天地所祚小而后國敬忠信仁義智勇教
孝惠讓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其昭穆又近可以得
國晉仍無道而鮮胄其將失之必早善周厲公既死
欒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迎周于京師庚午大夫逆
于清原周曰人有元君將稟命焉稟而棄之是焚榖
二三子之虐也稟而不材是榖不成孤之咎也二三
子為令之不從故求元君而訪焉孤之不元廢也誰
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圖之進退愿由今
日大夫?qū)υ蝗杈柿罡也怀袠I(yè)乃盟而入甲
申晦齊以慶氏之難殺國佐二月乙酉晉悼公即
位定百事立百官育門子選賢良興舊族出滯賞畢
故刑赦囚系宥間罪薦積徳逮鰥寡振廢淹養(yǎng)老幼
恤孤疾年過七十公親見之稱曰王父使呂宣子將
下軍彘共子將新軍而稱呂锜之功士武子文子之
徳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孤文子佐之而稱魏顆退
秦師之勲以趙武為卿以士貞子帥志博聞宣惠于
教右行卒能以數(shù)宣物定功欒糾能御以和于政荀
賓有力而不暴祁奚果而不淫羊舌職聰敏肅給魏
絳勇而不亂張老智而不詐鐸遏?恭敬而信強籍
偃惇帥舊職而恭給程鄭端而不淫好諫而不隠使
為太?下至賛僕欒伯請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
教之則徧而不倦荀?文敏導(dǎo)之則婉而人欒黡果
敢諗之則過不隠韓無忌鎮(zhèn)靜修之則壹使茲四人
者為之魏絳犫子也夏六月鄭侵宋遂?楚伐宋
取朝郟幽丘伐彭城納宋魚石秋八月己丑魯成
公薨子?公午立年三歲冬十一月楚伐宋晉救
宋晉韓厥將中軍為政十二月晉合諸侯于虛朾
謀救宋宋人辭諸侯而請師圍彭城晉使張老延君
譽四方且觀道逆者
十四年春正月諸侯圍宋彭城彭城降晉夏五月
晉帥諸侯伐鄭入其郛晉侵楚及陳秋楚救鄭
侵宋鄭侵宋取犬丘是歲王崩子靈王泄心立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六終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七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七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五大荒落凡五十二年起上章攝提格盡重光
靈王
元年春鄭侵宋齊伐萊秋七月庚辰鄭成公薨
太子僖公髠頑立晉侵鄭
二年春楚伐吳克鳩茲至于衡山吳伐楚取駕
夏晉祁奚辭軍尉悼公問孰可對曰臣之子午有直
質(zhì)而無流心非義不變非上不舉若臨大事可賢于
臣公使午為軍尉軍無秕政六月晉?諸侯盟于
雞澤悼公弟?干亂行中軍司馬魏絳斬其仆而謂
公曰臣誅于?干不忘其死君不說請?之公曰軍
旅之事也公于是布命結(jié)援修好申盟而還令狐文
子卒使張老為卿辭曰智仁勇學(xué)臣不如魏絳若在
卿位外內(nèi)必平雞丘之?其官不犯而辭順不可不
賞也五命而固辭乃使為司馬趙武將新軍魏絳佐
之秋楚侵陳冬晉伐許
三年春三月陳成公薨子哀公溺立楚將伐陳聞?
乃止陳人不聴命夏楚侵陳冬陳圍頓頓姬姓子
爵晉悼公譽達于戎無終子嘉父因魏絳請和諸
戎于是遂伯邾莒伐鄫魯救鄫侵邾敗于狐駘
四年秋魯大雩冬楚伐陳十一月甲午諸侯救陳
魯子服它諫季文子曰子相二君妾不衣帛馬不
食粟人以子為愛且不華國文子曰徳榮為國華吾
觀國人食麄而衣惡者多文子以告其父仲孫蔑蔑
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過七升之布馬餼不
過狼莠文子聞之曰過而能改民之上也使為上大
夫
五年春杞桓公薨子孝公丐立秋莒滅鄫冬十
一月丙辰齊滅萊共公浮柔奔棠
六年冬十月晉韓厥獻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于朝
辭曰厲公之亂無忌備公族智不能匡君使至于難
仁不能救勇不能?敢辱君朝以忝韓宗悼公曰難
雖不能?君而能讓不可不賞也使掌公族大夫庚
戌宣子起朝楚圍陳晉?諸侯干鄬以救之鄭
子駟使賊夜弒僖公以瘧疾赴于諸侯子簡公嘉立
年五歲
七年夏四月鄭侵蔡五月莒伐魯秋九月魯大
雩冬楚伐鄭鄭及楚平
八年春宋災(zāi)夏晉韓起佐上軍趙武為新軍將
秋秦侵晉冬十月諸侯伐鄭鄭及晉成晉以諸侯
復(fù)伐鄭閏十二月次陰口而還楚伐鄭鄭及楚平
九年夏五月甲午晉滅偪陽偪陽妘姓子爵六月
楚鄭伐宋晉伐秦衛(wèi)救宋鄭侵衛(wèi)秋七月楚
鄭侵魯還圍宋蕭八月丙寅克之九月鄭侵宋莒
伐魯晉帥諸侯伐鄭冬十月楚救鄭十一月丁未
晉帥諸侯侵鄭
十年春魯季武子為三軍叔孫穆子曰天子作師公
帥之以征不徳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諸侯有
卿無軍帥教衛(wèi)以贊元侯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
以從諸侯今我小侯也處大國之間為元侯之所以
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遂作中軍自是齊楚代討
于魯宋侵鄭夏四月鄭侵宋諸侯伐鄭秋七月
楚乞旅于秦秦師從楚子將伐鄭鄭伯逆之丙子伐
宋九月諸侯復(fù)伐鄭鄭人行成冬十二月鄭簡公納
女工妾女樂歌鐘寳?輅車于晉悼公公錫魏絳女
樂一八歌鍾一肆曰?子寡人無以待戎子其受之
絳徙治安邑晉悼公與司馬侯升臺而望曰樂夫
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徳義之樂未也公曰何謂徳
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cè)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
謂徳義矣公曰孰能對曰羊舌肸習(xí)春秋乃召叔向
使傅太子彪秦伐晉以救鄭己丑秦敗晉于櫟
十一年春莒伐魯圍臺魯救臺遂入鄆吳王壽夢
四子曰諸樊余祭夷昧季札季札賢壽夢欲立之季
札讓不可秋壽夢薨長子諸樊?dāng)z行事當(dāng)國
劉恕曰太伯仲雍南之句吳而季歴嗣周季札有
三兄故不敢當(dāng)吳君夫適庻之分不明則爭篡之
禍迭起君子思患而豫防逺利以全身及闔廬弒
王僚季札曰非我立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蠻
夷之人仲尼稱之豈不以其知而能守節(jié)哉
冬楚秦伐宋
十二年夏邿亂魯救亂遂滅之晉趙武將上軍魏
絳佐下軍初楚共王多寵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
建曰楚必多亂夫一兎走于街萬人追之一人得之
貪夫知止太子者國之基而百姓之望也絶則撓亂
猶兎走也共王聞之立昭太子楚共王作宮樓未
成有鹿上焉秋王有疾召大夫曰不榖不徳覆楚國
之師若得保首領(lǐng)以沒請為靈若厲王薨子囊曰事
君者先其善不從其過能知其過可不謂共乎大夫
從之太子康王昭立吳侵楚戰(zhàn)于庸浦吳大敗
十三年春吳諸樊既除?將立季札季札固讓乃舍
之夏諸侯從晉伐秦及涇莫濟晉叔向曰諸侯謂
秦不恭而討之及涇而止于秦何益魯叔孫穆子曰
豹之業(yè)及匏有苦葉矣不知其佗叔向?召舟虞與
司馬曰若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叔孫將涉也具舟
除隧不共有法是行也魯莒先濟諸侯從之不獲成
晉師還四月衛(wèi)孫林父寧殖叛獻公奔齊居郲衛(wèi)
人立穆公孫剽是為殤公或云子叔孫寧相之晉
舍新軍秋楚伐吳吳不出而還吳人要擊敗之
十四年夏齊圍魯成秋邾伐魯冬晉悼公薨子
平公彪立
十五年夏六月庚寅晉?諸侯伐許遂伐楚敗之復(fù)
伐許秋齊圍魯成
十六年春宋伐陳夏衛(wèi)伐曹取重丘秋齊伐魯
冬邾伐魯是歲邾宣公薨子悼公華立
十七年秋齊伐魯冬十月晉?諸侯伐齊魏絳將
下軍丙寅齊師夜遁十一月克茲邿十二月己亥焚
雍門及西郭南郭壬寅焚東郭北郭甲辰東侵及濰
南及沂楚伐鄭至?牢而反是歲曹成公薨子武
公勝立燕武公薨文公立
十八年春諸侯取邾田自漷水歸于魯二月晉衛(wèi)
伐齊齊靈公廢太子光以子牙為太子靈公疾崔
杼逆光疾病而立之夏五月壬辰晦公薨光即位是
為莊公
十九年秋魯伐邾
二十年春邾庶其以漆閭丘奔魯晉欒桓子黡娶
范宣子女叔祁生懐子盈黡卒叔祁與老州賓通盈
患之夏叔祁懼愬諸宣子曰盈將為亂宣子畏其多
士使城著將逐之平公謂陽畢曰自穆侯以至于今
恐及吾身若之何對曰去其枝葉絶其本根可以少
間欒氏之誣晉乆也欒書弒厲公以厚其家滅欒氏
則民威矣起瑕原韓魏之后而賞立之則民懐矣公
曰欒書立吾先君欒盈不獲罪如何對曰若愛盈則
明逐羣賊而知國倫數(shù)而遣之彼若逺逃乃厚其外
交而勉之以報其徳不亦可乎公許諾秋盡逐羣賊
使祁午及陽畢適曲沃逐欒盈盈出奔楚公令國人
曰自文公以來有力于先君而子孫不立者將授立
之得之者賞欒盈之出執(zhí)政使欒氏之臣勿從其臣
辛俞行吏執(zhí)之公曰國有大令何故犯之對曰臣順
之豈敢犯之執(zhí)政曰無從欒氏而從君臣聞三世事
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臣?于欒氏三世矣敢忘其
?而叛其君以煩司宼公說固止之不可厚賂之辭
曰臣嘗陳辭矣若受君賜是墮其前言何以事君乃
遣之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
宋人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
二十二年春杞孝公薨弟文公益姑立夏四月齊
納欒盈于晉曲沃盈帥曲沃之甲因魏舒入絳敗奔
曲沃秋齊莊公伐衛(wèi)將伐晉晏嬰崔杼諫弗聽陳
須無曰將如君何遂伐晉取朝歌八月魯救晉初陳
完敬仲生穉孟夷穉孟夷生涽孟莊涽孟莊生須無
即陳文子也冬十月晉人克欒盈于曲沃盡殺欒
氏之族黨初齊莊公為車五乗之賓而杞梁華舟
獨不與焉歸而不食其母曰生而有義?而有名五
乗之賓盡汝下也梁與舟同車侍于莊公還自晉遂
襲莒公傷股明日復(fù)戰(zhàn)杞梁華舟下斗獲甲首三百
公曰子止吾與子同齊國二子曰君為五乘之賓而
舟與梁不與焉是少吾勇也臨敵涉難止我以利是
惡吾行也深入多殺臣之事也齊國之利非吾所知
也壊軍陷陳三軍不敢當(dāng)至莒城下莒人曰子無?
吾與子同莒國杞梁華舟曰去國歸敵非忠臣也雞
鳴而期日中忘之非信也深入多殺臣之事也莒國
之利非吾所知進鬭殺二十七人而?莒人行成杞
梁之妻聞之而哭城為之?而隅為之崩
二十三年春魯侵齊夏楚為舟師伐吳無功而還
秋齊伐莒冬楚伐鄭諸侯救鄭周榖洛斗將
毀王宮靈王欲壅之太子晉諫曰民有怨亂猶不可
遏而況神乎王將防斗川以飾宮是飾亂而佐斗也
無乃章禍且遇傷乎王卒壅之齊人城郟晉平
公使叔譽于周見太子晉而與之言五稱而五窮歸
告公曰太子晉行年十五而臣勿能與言君請歸邑
而與之田若不反有天下將以為誅平公將歸之師
曠曰請使瞑臣往與之言反而復(fù)之師曠見太子與
之言皆稱善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寜矣逺人來觀修
義經(jīng)矣好樂無荒太子歌蟜曰何自南極至于北極
絶境越國弗愁道逺師曠謂太子曰汝將為天下宗
乎太子曰自太皥至堯舜禹未有一姓再有天下者
吾后三年上賓于帝所汝慎無言師曠歸未及三年
告?者至?xí)x羊舌肸聘于周發(fā)幣于大夫及單靖
公靖公享之儉而敬賓禮贈餞視其上而從之燕無
私送不過郊叔向曰異哉吾聞一姓不再興今有單
子周其興乎昔史佚有言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徳莫
若讓事莫若咨單子之貺我禮也皆有焉子孫必蕃
后世不忘初晉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而無成
宣子欲攻之司馬侯曰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而
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曰晉為盟主子為正卿
若能靖端諸侯使服聴命于晉晉國其誰不從何必
和盍密和宣子問于家老訾祏對曰吾子嗣位于朝
無奸行于國無邪民將何治為宣子說乃益和田而
與之和訾祏?宣子謂獻子曰昔吾有訾祏朝夕顧
焉以相晉國且為吾家今吾觀女專則不能謀則無
與將若之何對曰鞅也居處恭不敢安易敬學(xué)而好
仁和于政而好其道謀于眾不以賈好私志雖衷不
敢謂是必長者之由宣子曰可以免身晉平公射
鴳不?使竪襄?之失公怒拘將殺之叔向聞之夕
君告之對曰昔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今君
射鴳不死?之不得恥也必速殺之勿令逺聞公忸
怩?赦之是歲燕文公薨懿公立
二十四年春齊伐魯齊莊公通于崔杼妻姜氏夏
五月乙亥杼弒公邢蒯瞶使晉而反將入?而報君
其仆曰君之無道四鄰諸侯莫不聞也蒯瞶曰子早
言我能諫之不聴我能去之不諫又不去吾將?之
驅(qū)車入?其僕曰人有亂君猶?之我有治長可無
?乎結(jié)轡自刎於車上申蒯將往赴難申詳止之曰
君之無道聞於諸侯何必?之蒯曰食無道之食衣
無道之衣居無道之位安得有道而?馳至公門崔
杼不內(nèi)蒯以劍斷臂與門者杼陳八列命之蒯入門
奮劒三踴而鬭殺七列不及一列而?陳不占往赴
難食則失七上車失軾其御曰怖懼如此雖往何益
不占曰?君義也無勇私也君子不以私害義至門
聞鬭戰(zhàn)之聲恐駭而?杼令士大夫皆脫劒入盟言
不疾指不至血者?所殺十人次及晏子晏子奉桮
血仰天嘆曰嗚呼崔杼不忠而弒其君杼曰子從我
與子分國不與吾吾將殺子直兵將推之曲兵將句
之晏子曰回以利而背其君非仁也劫以刃而失其
志非勇也詩云愷悌君子求福不回嬰可回乎崔子
舍之晏子趨出授綏而乘其仆將馳嬰子撫其手曰
麋鹿在山林其命在庖廚馳不益生緩不益?桉之
成節(jié)而去丁丑崔杼立莊公弟杵臼是為景公崔杼
慶封相之晉伐齊齊請成納賂平公許之六月
鄭伐陳入之賂鄭以宗器乃還秋七月晉趙武為
政舒鳩叛楚楚伐之吳救之楚敗吳師圍舒鳩八
月滅之衛(wèi)獻公入于夷儀冬十月鄭復(fù)伐陳
十二月吳王諸樊伐楚門于巢巢牛臣射殺之弟王
余祭立初諸樊嘉季札之義兄弟皆欲以次致國令
以漸至故諸樊稱先王壽夢之意傳弟焉季札封延
陵號延陵季子衛(wèi)獻公自夷儀使與寧喜言求復(fù)
國寧喜許之
二十五年春二月寧喜告蘧伯玉伯玉曰瑗不得聞
君之出敢聞其入辛卯寧喜弒殤公甲午獻公入衛(wèi)
夏楚秦侵吳聞吳有備而還遂侵鄭六月晉?
諸侯討衛(wèi)執(zhí)獻公秋七月齊景公鄭簡公為獻公如
晉晉許歸之楚椒舉奔鄭將奔晉蔡聲子將如晉
遇之于鄭饗之以璧侑曰能事晉君以為諸侯主辭
曰非所願也若得歸骨於楚?且不朽聲子曰子尚
良食吾歸子椒舉降三拜納其乗馬聲子受之還見
楚令尹子木言舉若以晉謀楚必有豐敗子木愀然
曰召之其來乎對曰亡人得生又何不來為子木曰
不來則若之何對曰資東陽之盜使殺之可乎子木
曰我為楚卿而賂盜以賊一夫于晉非義也乃使椒
鳴召其父而復(fù)之初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
屬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
曰夫子承楚國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
可比先王下可訓(xùn)后世雖?楚國諸侯莫不譽夫子
不以私欲干國典遂不用許靈公如楚請伐鄭秋
八月薨于楚子悼公買立冬十月楚伐鄭十二月
衛(wèi)人歸衛(wèi)姫于晉乃釋獻公
二十六年魯郈成子聘于晉過衛(wèi)右宰榖臣止而觴
之陳樂而不樂酒酣送之以璧成子反過而弗辭其
仆怪而問之成子曰止而觴我與我歡也樂而不樂
告我憂也酒酣送之以璧寄之我也衛(wèi)其有亂乎衛(wèi)
獻公患寧喜專夏公孫免余攻殺寧喜及右宰榖臣
郈成子倍衛(wèi)三十里還車而臨三舉而歸使人迎榖
臣妻子隔宅異之分祿而食其子長而反其璧孔子
曰知可以?謀仁可以托財者郈成子之謂乎宋
向戍善于晉趙文子又善于楚令尹子木欲弭諸侯
之兵晉楚齊秦許之皆吿小國為?于宋秋七月辛
巳盟于宋子木欲襲晉軍曰若盡晉師而殺趙武則
晉可弱也叔向謂趙文子曰何患焉忠不可暴信不
可犯合諸侯以為不信諸侯何望焉荊敗我諸侯必
叛之子何愛於??而可以固晉國之盟主何懼焉
楚人固請先歃叔向謂趙文子曰霸王之勢在徳不
在歃昔成王盟諸侯于岐陽楚為荊蠻置茆蕝設(shè)望
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今將與狎主諸侯之盟唯
有徳也務(wù)徳所以服楚也無爭先乃先楚是行也晉
以藩為軍攀輦即利而舍?遮捍衛(wèi)不行楚人不敢
謀畏晉之信也冬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七年春魯無冰秋魯旱大雩周有黑氣如
日者五冬十一月癸巳王崩子景王貴立十二
月楚康王薨子麇立是為郟敖魯襄公如楚及漢
聞康王卒諸侯大夫欲還叔仲昭伯曰君之來也為
其名與衆(zhòng)也今王?其名未改其衆(zhòng)未敗何為還義
人者固慶其喜而吊其憂況畏而服焉二三子有御
楚之術(shù)守國之備則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遂行
是歲燕懿公薨子簡公欵立
景王
元年夏四月魯襄公還及方城聞季武子襲卞公欲
還出楚師以伐之榮成伯曰君不能令于國而恃諸
侯其誰昵之若楚克魯置其同類以服東夷而大攘
諸夏何徳于君而予君也若不克君以蠻夷伐之又
求入焉必不獲矣不如予之武子使季冶逆公追
予之璽書以告公未言榮成子曰社稷之事子實制
之唯子所利何必卞季冶歸致祿而不出曰使予欺
君敢享其祿而立其朝乎五月塟靈王吳子余
祭觀舟閽以刀弒之弟王夷昧立鄭宋饑六月
吳季札出聘通嗣君至魯見叔孫穆子說之請觀周
樂至齊說晏平仲謂之曰納邑與政乃免于難故晏
子因陳桓子納政與邑札至鄭見子產(chǎn)如舊相識適
衛(wèi)說蘧瑗史狗史鰍公子荊公叔發(fā)公子朝如晉入
其境嘆曰暴哉入其都嘆曰力闕哉入其朝嘆曰亂
哉從者問其故季札曰吾見烏巢髙所以知其暴見
舊室好新室惡是以知其力闕見其君自決而不下
問臣保祿而不上諫所以知其亂也見趙文子韓宣
子魏獻子及叔向而說之陳桓子無字文子子也初
季札北過徐徐君好季札寳劍口弗敢言季札心許
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於楚乃解劒致之
嗣君從者曰此吳國之寳也季子曰以?倍吾心是
欺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
受季子以劍系其墓樹而去徐人歌之曰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劔兮帶丘墓晏平仲治東阿
三年齊景公召而數(shù)之曰子治而亂將加大誅晏子
曰臣請改道易行三年不治臣當(dāng)?之明年上計公
曰善矣晏子曰臣前之治東阿舉儉罰偷惰民惡之
決獄不畏強貴強貴惡之事貴人不能過禮貴人惡
之屬托不行貨賂不至陂池之魚以利貧民君以為
罪臣后日之治皆反于前民饑過半矣愿乞骸骨避
賢者路公謝之曰子強為我治東阿寡人無復(fù)與焉
是歲衛(wèi)獻公薨子襄公惡立
二年夏四月蔡太子般弒景公而自立是為靈公
五月或叫于宋太廟曰嘻嘻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
嘻嘻甲午大災(zāi)伯姬卒冬十月鄭子皮受子產(chǎn)政
一年?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二年市
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闗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
年士無尺籍?期不令而治鄭簡公謂子產(chǎn)曰內(nèi)政
無出外政無入衣裘之不美車馬之不飾子女之不
潔寡人之丑國家之不治封強之不正夫子之丑終
簡公之身內(nèi)無國中之亂外無諸侯之患
三年春齊伐魯夏六月辛巳魯襄公薨子野立秋
九月癸巳毀而卒襄公子昭公裯立莒犂比公生
去疾及展輿既立展輿又廢之犂比公虐國人患之
冬十一月展輿因國人攻犂比公弒之自立去疾奔
齊
四年春正月諸侯?于虢尋宋之盟三月甲辰盟鄭
子皮曰楚公子圍有執(zhí)戈之前吾惑之蔡子家曰楚
大國也圍令尹也有執(zhí)戈之前不亦可乎魯叔孫穆
子曰服心之文也大夫而設(shè)諸侯之服有其心矣
魯伐莒取鄆楚令尹圍以魯食言將以叔孫穆子為
戮晉樂王鮒求貨于穆子穆子不予曰國有罪我以
貨私免其若諸侯之事何余非愛貨患其不衷也罪
非我之由為戮何害趙文子曰子盍逃之不幸必及
于子穆子曰豹也受命于君以從諸侯之盟為社稷
也茍可以安君利國美惡一心也文子將請之于楚
樂王鮒曰諸侯盟未退而魯背之安用齊盟縱不能
討又免其受盟者晉何以為盟主必殺叔孫豹文子
曰有人不難以?安利其國可無愛乎善人在位患
弗救不祥惡人在位不去亦不祥固請于楚而免之
穆子歸季武子勞之穆子曰吾不難為戮養(yǎng)吾棟也
棟折榱崩吾懼壓焉既免大恥而不忍小忿可以為
能乎乃見之夏五月秦后子奔晉與趙文子語謂
其徒曰趙孟相晉國主諸侯之盟思長世之徳歴逺
年之?dāng)?shù)猶懼不終其身今悅?cè)斩?歲怠偷甚矣非
?逮之必有大咎六月晉敗無終及羣狄于太原
莒展輿立而奪羣公子秩公子召去疾于齊秋齊
納去疾展輿奔吳去疾立是為著丘公晉平公有
疾秦景公使醫(yī)和視之曰君惑以生?若不?必失
諸侯趙文子曰醫(y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yī)醫(yī)國其次疾
人固醫(yī)官也文子曰何實生之對曰物莫伏于蠱蠱
莫嘉于榖食榖者晝選男徳以象榖明宵靜女徳以
伏蠱慝今君一之是不饗榖而食榖也文子曰君其
幾何對曰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過是晉
之殃也冬楚郟敖季父圍聘于鄭未出竟聞王有
疾而還十一月己丑圍入問王疾縊而殺之塟于郟
謂之郟敖圍自立是為靈王王弟公子比奔晉其車
五乘秦后子來仕其車千乘叔向為太傅實賦祿韓
宣子問二公子之祿對曰大國之卿一旅之田上大
夫一卒之田二公子上大夫皆一卒可也宣子曰秦
公子富若之何鈞之對曰絳之富商韋藩木楗以過
于朝唯其功庸少也秦楚匹也若之何回于富也乃
均其祿趙文子為室斵其椽而礱之張老曰天子
之室斵其椽而礱之加密石焉諸侯礱之大夫斵之
士首之今子貴而忘義富而忘禮吾懼不免文子歸
令勿礱也趙文子問于叔向曰晉六卿其孰先亡
對曰中行氏以苛為察以欺為明以刻下為忠以計
多為功以聚斂為良譬猶鞹革者大則大矣裂之道也
劉恕曰夫利者眾人之所趨人主之操柄上專之
則民怨望下瀆之則身鄙穢厲王近榮夷公而不
知大難幽王用虢石父而國人皆怨故曰與其有
聚斂之臣寜有盜臣不能不亡也
十二月晉趙文子卒未幾平公過九原而嘆曰嗟乎
此地藴吾良臣多矣叔向曰趙武舉士于白屋者四
十六人公家賴之文子之?也四十六人皆就賔位
是其無私徳也公曰趙武賢臣也相晉九年天下無
兵革景子成文子子也是歲邾悼公薨莊公穿立
六年春正月丁未滕成公薨子悼公寜立齊使晏
嬰于晉叔向問之晏子曰齊季世其為陳氏矣公棄
其民而歸于陳氏叔向曰吾公室亦政在家門其能
乆乎秋八月魯大雩九月燕簡公欲去諸大夫
立其寵人冬大夫殺公之外嬖公懼奔齊
七年春正月魯大雨雹秋七月楚帥諸侯伐吳八
月甲申克朱方遂滅賴賴子爵莒著丘公不撫鄫
鄫叛九月魯取鄫冬吳伐楚
八月春正月魯舍中軍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
奔魯秋七月莒伐魯戊辰敗莒冬十月楚以諸侯
及東夷伐吳是歲秦景公薨子哀公立
九年春正月杞文公薨弟平公郁厘立夏六月丙
戌鄭災(zāi)秋九月魯大雩楚靈王不修方城之內(nèi)
踰諸夏而圖東國三歲于沮汾以服吳越遂伐徐吳
救之楚伐吳吳敗楚于房鍾冬十二月齊景公伐
北燕將納簡公晏子曰燕有君矣
十年春正月癸巳齊師次于虢燕人行成二月戊午
盟于濡燕人歸燕姬賂齊而還燕人立悼公是歲悼
公之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晉為杞取
魯成秋八月衛(wèi)襄公薨子靈公元立晉反衛(wèi)戚
田
十一年春石言于晉衛(wèi)靈公嘗朝晉舍于濮水之
上召師涓曰吾夜半獨聞鼓琴聲其狀似鬼神師涓
端坐援琴聴而寫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習(xí)也請
宿習(xí)之公復(fù)宿明日報曰習(xí)矣即去之晉平公置酒
于施惠之臺酒酣靈公曰寡人得新聲請奏之平公
令師涓坐師曠?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而止之曰
此亡國之聲也不可遂昔師延與紂作樂以為淫亂
武王伐紂師延?xùn)|走抱其樂器自投濮水之中聞此
聲必于濮水之上先聞?wù)邍髌焦还讶怂谜?br />音也愿遂聞之師涓鼓而終之晉平公說新聲師
曠曰公室其將卑乎君之明兆于衰矣夫樂以開山
川之風(fēng)耀徳于廣逺是以逺服而邇不遷平公淫
六卿擅權(quán)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強陵轢中國齊大而
近于魯魯小弱附于楚則晉怒附于晉則楚來伐不
備于齊齊師侵陳哀公有廢疾三月甲申公弟招
及過殺太子偃師立公子留為太子公怒欲誅招招
發(fā)兵圍公夏四月辛亥哀公自經(jīng)招立留為君使于
征師赴于楚楚人執(zhí)殺之留奔鄭秋八月招歸罪于
過而殺之九月楚公子棄疾圍陳冬十一月滅陳輿
嬖袁克?哀公楚使穿封戍為陳公
十二年春二月楚遷許于夷夏四月陳災(zāi)
十三年春正月有星出于婺女夏五月齊陳桓子
請老凢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國之貧約孤
寡者私與之粟陳氏始大桓子生強啟是為武子
晉平公游于河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乎船人葢胥
跪而對曰劍出于越珠出江海玉出昆山無足而至
者君好之也士有足而不至者君不好耳公曰吾食
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莫食不
足朝收市賦可不謂之好士乎葢胥曰鴻鵠一舉千
里所恃者六翮耳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之飛不加
髙損之飛不加下今君食客二千人亦六翮邪亦腹
背之毛毳邪晉藏寳臺災(zāi)三日三夜而止公子晏
束帛而賀平公悖然作色曰天火燒國之重寳士大
夫趨車走馬而救之子獨賀何也晏曰王者藏于天
下諸侯藏于百姓農(nóng)夫藏干囷庾商賈藏于篋匱今
百姓乏絶而收大半之賦是以天火燒之昔桀賦斂
無度殘賊海內(nèi)故湯誅之皇天降災(zāi)乃君之福也公
曰自今已后請藏于百姓平公問于師曠曰人君
之道何如對曰清凈無為務(wù)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
耳目以察萬方不牽制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屢省
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本也公曰善平公出田
見乳虎伏而不動顧謂師曠曰吾聞伯王之主出則
猛獸伏不敢起對曰鵲食猬猬食鵔鸃鵔鸃食豹豹
食駁駁食虎夫駁狀似駁馬君驂駁馬乎公曰然師
曠曰一自誣者窮再自誣者辱三自誣者?今虎為
駁馬非君之徳義奈何一自誣乎平公異日出朝有
鳥環(huán)而不去公謂師曠曰吾聞伯王之主鳳下之對
曰東方有鳥名曰珂文身朱足憎鳥而愛狐君必衣
狐裘以出朝乎公曰然師曠曰君奈何再自誣乎公
不說異日置酒虎祁之臺布蒺藜于陛上令人召師
曠師曠履而上堂公曰安有人臣履而上人主堂乎
師曠解履刺足蒲伏刺膝仰天而嘆公起引之曰與
叟戲叟遽憂乎對曰肉生蠱還自食也木生蠧還自
刻也人生妖還自賊也五鼎之具不當(dāng)烹藜藿人主
堂殿不當(dāng)生蒺藜公曰為之奈何師曠曰妖己在前
來月當(dāng)立太子君將?矣秋七月戊子平旦公謂師
曠曰叟以今日為期寡人如何師曠不樂謁歸未到
平公薨子昭公夷立魯伐莒取郠冬十二月宋
平公薨子元公佐立
十四年春三月丙申楚靈王享蔡靈公于申醉而執(zhí)
之夏四月丁巳殺之使公子棄疾圍蔡冬十一月滅
蔡用隠太子于岡山十二月楚城陳蔡不羮靈王
問于范無宇曰吾城三國賦皆千乘亦當(dāng)晉矣又加
之楚諸侯其來乎對曰國為大城未有利者昔魯有
弁費弱襄公晉有曲沃納齊師秦有征衙難桓景夫
制城邑若體性焉大能掉小故變而不勤邊境國之
尾也而不能掉臣亦懼之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則
右尹子革曰知天必知民是言可以懼哉初楚靈
王不君其臣箴諫不入筑臺于章華之上闕為石郭
陂漢以象帝舜與伍舉升章華臺曰臺美夫?qū)υ粐?br />君服寵以為美不聞以土木崇髙雕鏤為美今君為
此臺國民罷焉財用盡焉年榖敗焉百官煩焉舉國
留之臣不知其美也楚其殆矣是歲龍門赤三里
十五年春齊髙偃納北燕簡公于唐三月鄭簡公
薨子定公寜立秋八月壬午晉滅肥以肥子綿?
歸冬十月楚圍徐以懼吳晉伐鮮虞楚靈王
虐白公子張驟諫王患之謂史老曰吾欲己子張之
諫對曰用之寔難已之易矣若諌君則曰凡百箴諫
吾盡聞之矣白公又諫王如史老之言對曰君未及
武丁而惡規(guī)諫不亦難乎齊桓晉文不敢淫逸近臣
諫逺臣謗輿人誦以自誥也君欲自逸臣懼民之不
信也遂趨而退杜門不出七月乃有干溪之亂
十六年夏楚靈王在干溪其民不忍饑勞之殃三軍
叛王王弟蔡公棄疾殺太子祿立其兄比為王使觀
從至干溪令楚眾曰國有王矣先歸復(fù)爵邑田室后
者遷之王眾皆潰王獨行屏營彷徨于山林之中三
日乃見其涓人疇王呼之曰予不食三日矣涓人趨
而進曰新王下法有敢饟王從王者罪及三族王枕
其股以寢于地王寐疇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覺而無
見也匍匐將入于棘闈棘闈不納遂饑不能起芋尹
無宇之子申亥曰吾其從王乃求王遇王饑于?澤
奉之以歸五月癸亥王縊申亥土埋之其室是時楚
國雖已立比為王不聞靈王?畏其復(fù)來國人每夜
驚曰王入矣乙卯夜棄疾使船人從江上走呼曰王
至矣國人愈驚棄疾使蔓成然告比及其弟令尹子
晳曰君早自圖又有呼而走至者曰眾至矣二子皆
自殺丙辰棄疾即位改名熊居是為平王塟比于訾
謂之訾敖殺囚衣之王服而流諸漢取而塟之以靖
國人佗年芋尹申亥以王柩告乃改塟之平王以詐
弒兩王自立恐國人及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修政
教存恤國中復(fù)立陳蔡之后秋七月晉將合諸侯
于平丘八月邾莒愬魯于晉甲戌同盟于平丘魯昭
公弗得與盟子服惠伯曰晉信蠻夷而棄兄弟必失
諸侯失其政者必毒于人魯懼及焉不可不恭使上
卿從之季平子曰然則意如乎晉必患我誰為之貳
子服惠伯曰椒既言矣敢逃難乎請從晉人執(zhí)平子
晉侵鮮虞楚求故陳哀公悼太子偃師之子吳
于晉立為陳侯是為惠公故蔡靈公隠太子有之子
廬立為蔡侯是為平公冬十月吳取楚州來魯
子服惠伯見晉韓宣子曰晉為盟主主信也盟而棄
魯信抑闕矣無乃得蠻夷而失諸侯之信乎宣子乃
歸平子是歲燕悼公薨共公立
十七年秋八月莒著丘公薨子郊公狂立國人弗順
冬十二月蒲余侯殺莒公子意恢郊公奔齊公子鐸
逆著丘公之弟庚輿于齊而立之是為共公昔柱厲
叔事莒敖公自以為不知而去居于海上夏則食菱
芡冬則食橡栗莒敖公有難柱厲叔將往?之其?
曰子自以為不知故去今又?之是知與不知無異
別也柱厲叔曰?而弗往是果知我也吾將死之以
丑后世人主之不知其臣者所以激君人之行而厲
人臣之節(jié)也或云郊公即敖公或曰非也晉叔魚
為贊理納雍子女而抑邢侯邢侯殺叔魚及雍子韓
宣子患之叔向曰以回鬻國之中絶親以買直非司
宼而擅殺其罪一也叔魚叔向母弟羊舌鮒也叔魚
之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溪壑
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遂不視叔向嘗見韓
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
其實叔向曰若不憂徳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
不暇何賀之有宣子拜稽首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
叔向見司馬侯之子撫而泣之曰自其父之死吾
蔑與比而事君昔其父始之我終之我始之夫子終
之無不可籍偃曰君子有比乎叔向曰君子比而不
別比徳以贊事比也引黨以封己利己而亡君別也
是歲曹武公薨子平公須立
十八年秋八月晉中行穆子伐鮮虞圍鼓饋聞倫曰
鼓之嗇夫聞倫知之請無罷武夫而鼓可得穆子弗
應(yīng)左右曰不折一?不傷一卒而得鼓君奚為弗使
穆子曰聞倫為人佞而不仁若下之可勿賞乎賞之
是賞佞人佞人得志晉國將舍仁而為佞雖得鼓焉
用之鼓人請以城叛穆子不受曰守而二心奸之大
者賞善罰奸國之憲法許而弗予失吾信也若其予
之賞大奸而教吾邊鄙貳也令軍吏呼城儆將攻未
傳而鼓降以鼓子苑支來既獻而反之初晉董叔
將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他
日董祁愬于范獻子獻子執(zhí)而紡于庭之槐叔向過
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
矣欲而得之又何請焉晉趙簡子鞅曰魯孟獻子
有斗臣五人我無一何也叔向曰子不欲也若欲之
肸也待交捽可也鞅景子成之子也是歲吳王夷
昧薨欲授國于季札季札讓逃去吳人曰先王有命
兄卒弟代必致季子今季子逃位則王夷昧后立其
子當(dāng)代乃立夷昧之子僚為王
劉恕曰世本曰夷昧生光而及僚服?曰夷昧生
光而廢之夷昧卒庶兄僚代立光曰我王嗣也班
固曰司馬遷采世本為史記而今之世本與史記
不同未詳孰是
十九年春正月齊伐徐晉誘戎蠻子嘉殺之遂取
蠻氏既而復(fù)立其子秋八月晉昭公薨子頃公去
疾立六卿強公室卑九月魯大雩鄭大旱
二十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是時晉楚強盛
威服諸戎自轘轅之東在河南山北者其種滋廣號
曰陰戎與陸渾伊洛戎事晉而蠻氏從楚至是陸渾
叛晉秋九月丁卯晉荀吳帥師滅陸渾之戎陸渾子
奔楚其后楚執(zhí)蠻氏盡囚其人冬有星孛于大辰
吳伐楚戰(zhàn)于長岸大敗吳吳大敗楚
二十一年春三月曹平公薨子悼公午立夏五月
戊寅風(fēng)甚壬午大甚宋衛(wèi)陳鄭火六月邾襲鄅入
之鄅妘姓子爵冬楚遷許于析是歲周景王將
鑄大錢單穆公曰古者民患輕則作重幣以行之為
母權(quán)子若不堪重則作輕而行之亦不廢重為子權(quán)
母小大利之今廢輕而作重民失其資能無匱乎絶
民用以實王府猶塞川原而為潢污竭無日矣王弗
聴燕共公薨平公立
二十二年春二月宋伐邾圍蟲三月取之夏許悼
公瘧五月戊辰飲太子止之藥薨止奔晉悼公子斯
立楚為舟師伐濮初楚平王使伍舉之子奢為
太子建師費無極為少師無極不忠于太子無寵常
讒惡太子王使無極為太子娶婦于秦?zé)o極馳歸報
王曰秦女絶美王可自取更為太子取婦平王聴之
太子母蔡女也無寵于王王稍疏建無極去太子而
事平王言于王曰晉近諸夏所以伯楚僻逺故不能
與之爭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以通北方王收南方
得天下也王說從之使建居城父秋齊伐莒入紀(jì)
共公出奔冬楚取吳州來鄭大水龍鬬于時門
之外洧淵
二十三年春二月楚費無極日夜言太子短于平王
伍奢游人于王側(cè)言大子仁勇得民心王以吿無極
無極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無怨望自居城父內(nèi)
撫百姓外約諸侯其事已構(gòu)平王召伍奢考責(zé)之奢
曰王奈何以小臣疏骨肉之親王囚奢使城父司馬
奮揚殺太子三月太子奔宋無極曰奢二子皆賢不
殺為楚國患王謂奢曰能致二子則生不能將死奢
曰尚之為人廉死節(jié)慈孝而仁聞?wù)倜飧副夭活櫰?br />死而至員知而好謀勇而矜功剛戾忍詢能成大事
知來必死必不來王使人召二子曰來吾生女父伍
尚欲往員曰至則父子俱死而讎不得報不如奔佗
國借力以雪父恥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然恨父
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恥為天下笑謂員曰
女能報讎我將歸死尚既就執(zhí)員彎弓屬矢將射使
者使者不敢逼員遂出亡奢聞員不來曰楚國君臣
且苦兵矣王殺奢與尚員聞太子建在宋往從之道
逢其?申包胥員曰吾將復(fù)楚以雪父兄之恥申包
胥曰子能亡之吾能存之員至宋宋有華氏之亂與
建奔鄭鄭人甚善之建又適晉晉頃公曰鄭信太子
太子能為內(nèi)應(yīng)我攻其外滅鄭必矣許以鄭封太子
太子還鄭事未成從者知其謀而告之鄭定公與子
產(chǎn)誅建員懼與建子勝俱奔吳到昭闗吏欲執(zhí)之員
與勝步走追者在后幾不得脫至江上一漁父乗船
知其急而渡之員既絶渡漁父視則有饑色以麥飯
飽魚羮盎漿食之員問其名族不肯告解劍與之曰
此直千金父曰楚國之法得伍子胥者爵執(zhí)珪祿萬
擔(dān)金千鎰豈徒千金劍耶不受子胥員字也將去誡
漁父曰掩子之盎漿無令其露漁父曰諾員行數(shù)步
顧視漁父覆船自沈于水中員奔至吳說王僚以伐
楚之利公子光曰子胥父兄僇于楚欲自報讎未見
其利員知光有佗志未可說以外事求勇士堂邑鱄
設(shè)諸見之光光喜乃客員員退而與勝耕于野以待
鱄設(shè)諸之事光者王諸樊子也曰以兄弟次邪季子
當(dāng)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常陰納謀臣賢士欲襲
王僚是歲鄭子產(chǎn)卒蔡平公薨太子朱立景
王將鑄無射問律于伶州鳩對曰古之神瞽考中聲
量之以制度律均鍾百官軏儀紀(jì)之以三平之以六
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律呂不易無奸物也王又為之
大林單穆公曰先王之制鍾也大不出鈞重不過石
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
之三年之中而有離民之器二焉國其危哉王弗聴
問之伶州鳩對曰細過其主妨于正用物過度妨于
財正害財匱妨于樂細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聴
聲越逺非平也非宗官之所司也無益于教而離民
怒神非臣之所聞也王卒鑄大鐘
二十四年春鐘成伶人告和伶州鳩曰上作器民備
樂之則為和財亡民罷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王
曰爾老耄矣何知及王崩鐘不和夏晉士鞅聘于
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其鄉(xiāng)對曰先君獻武之諱鞅
歸戒其所知曰吾適魯而名其二諱為笑焉唯不學(xué)
也木有枝葉猶庇蔭人況君子之學(xué)乎宋少司馬
華貙刼其父司馬費遂而召亡人以南里叛秋七
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冬十月華登以吳師救華氏
丙寅齊師宋師敗吳于鴻口華登帥其余以敗宋師
元公敗華氏于新里十一月晉齊衛(wèi)救宋大敗華氏
圍南里楚費無極取貨于蔡侯朱叔父隠太子之
子?xùn)|國而謂蔡人曰楚王將立東國若不先從必圍
蔡蔡人懼出朱而立東國是為悼侯鼓叛晉
二十五年春二月甲子齊伐莒莒敗齊于壽余景公
伐莒莒子行成楚使薳越吿于宋請出華氏宋人
從之己巳華貙華登等出奔楚景王長庶子朝有
寵于王欲立之夏四月乙丑王崩子猛立六月晉
襲鼓滅之以鼓子苑支來令鼓人各復(fù)其所非僚勿
從鼓子之臣夙沙厘以其孥行軍吏執(zhí)之辭曰我君
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豈曰土臣今君實遷臣何
賴于鼓中行穆子召之曰鼓有君矣對曰臣委質(zhì)于
狄之鼓未委質(zhì)于晉之鼓委質(zhì)為臣無有二心敢卽
私利以煩司宼穆子嘆而謂左右曰吾何徳之務(wù)而
有是臣也乃使行言于頃公與鼓子田于河陰使夙
沙厘相之丁巳塟景王王子朝作亂敗奔京冬
十一月乙酉王子猛卒周人謚曰悼王己丑猛母弟
敬王匄卽位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六作噩凡二十八年起?黓敦?盡屠維
敬王上
元年夏六月壬午王子朝入于尹庚寅王如劉甲午
子朝入于王城莒共公虐國人逐之秋七月奔
魯齊人納郊公于莒吳伐楚州來戊辰晦及楚
胡沈陳許蔡頓戰(zhàn)于雞父楚師大奔獲胡子髠沈子
逞胡姬姓八月丁酉周南宮極震冬十月甲申
吳入郥楚司馬薳越追之不及縊于薳澨是歲蔡
悼侯薨弟昭侯申立
二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秋八月魯大雩
冬十月楚平王為舟師以略吳疆及圉陽而還初吳
之邊邑卑梁與楚邊邑鍾離兩女子爭桑兩家交怒
相攻屠卑梁人之家卑梁大夫怒發(fā)邑兵攻鍾離殺
其老弱楚王發(fā)國兵滅卑梁吳王聞之亦發(fā)兵滅鍾
離居巢是歲杞平公薨子悼公成立魯孟僖子
病且死誡其子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年少好禮其
達者歟吾沒若必師之僖子卒懿子與南宮敬叔往
學(xué)禮焉孔子年三十五矣長九尺六寸而貧且賤嘗
為季氏史料量平為司職吏畜蕃息
三年夏魯有鸜鵒來巢秋魯再雩九月戊戌魯
昭公伐季孫意如季氏與叔孫氏孟氏三家共伐公
公出奔己亥遜于齊次于陽州十一月己亥宋元
公薨太子景公欒立十二月庚辰齊圍魯鄆
四年春正月庚申齊取鄆三月處魯昭公于鄆夏
齊圍魯成秋七月晉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九月
楚平王薨太子昭王軫立伍子胥聞之曰吾志不悉
矣坐泣于室冬十一月辛酉克鞏逐王子朝朝奔
楚癸酉敬王入于成周自是謂王城為西周成周為
東周十二月齊有彗星見景公坐栢寢嘆曰堂堂
誰有此乎晏嬰曰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徳公厚斂
焉陳氏厚施焉齊嘗大饑餓者相牽而趨田氏不聞
不生周秦之民歌之曰謳乎其已乎苞乎往歸田子
乎民歌舞之矣后世陳氏不亡國其國也公?然出
涕曰為之奈何晏子曰君近賢而逺不肖治煩亂而
緩刑罰振貧窮而恤孤寡行恩恵而給不足雖十田
氏其如君何羣臣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羣臣
諛甚景公曰彗星出東北當(dāng)齊寡人以為憂晏子曰
君髙臺深池賦斂如撝奪誅戮如仇讎孛又將出彗
星何懼乎公使伯常騫禳之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
亦何禳而去也是時景公繕治宮室好聲色聚狗馬
奢侈厚賦重刑故晏子以此誎之晏子事靈公莊
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
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
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晉嘗伐齊阿鄄燕侵河上敗齊師晏嬰薦田穰苴景
公以為將軍捍燕晉穰苴曰臣素卑賤愿得君之寵
臣國之所尊以監(jiān)軍景公使莊賈往穰苴與賈約旦
日日中?于軍門穰苴至軍立表下漏待賈日中不
至穰苴仆表決漏入軍門申明約束夕時莊賈乃至
穰苴責(zé)以失期斬之以徇三軍皆振慓公聞之遣使
者持節(jié)赦賈馳入軍中穰苴問軍正曰軍中不馳馳
者云何對曰當(dāng)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
斬其仆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遣使者還報然后
行問士卒之疾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
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爭
奮為之赴戰(zhàn)晉師燕師聞之度水而解追擊之取所
亡故境而引兵歸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后入景公
與諸大夫郊迎勞師尊穰苴為大司馬景公嘗夜
詣晏子家晏子整衣冠立于門曰諸侯有故乎大夫
作亂乎君何為非時而辱之公曰酒肴絲竹愿與大
夫共之晏子曰未聞其禮不敢承命公移至司馬穰
苴家穰苴執(zhí)戈持劍于門曰諸侯有故乎大夫作亂
乎君何為非時而辱之公曰酒肴絲竹愿與將軍共
之穰苴曰未聞其禮不敢承命公又移于梁丘據(jù)之
家鼓琴擊筑奉迎于門公曰無彼二子何以治吾國
無此一臣何以樂吾身是時梁丘據(jù)子家噲導(dǎo)君于
邪大夫髙國鮑氏之屬害穰苴譛于景公公退之穰
苴發(fā)病死景公射晏子修禮而侍公曰寡人厭禮
久矣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晏子曰君子無禮是
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臣勇多則弒其君子力
多則弒其父然而不敢者禮也禮所以御民轡所以
御馬無禮而能治國家嬰未之聞也公曰善?射更
席以晏子為上客終日問禮景公問于晏子曰忠
臣事君何若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公曰可謂忠
乎對曰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何死焉謀而見從終
身不亡臣何送焉忠臣能納善于君而不能與君陷
難也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命進熱食與服裘對曰
嬰非君廚養(yǎng)田澤之臣也敢辭公曰夫子于寡人奚
為者也對曰社稷之臣能辨上下之宜制百官之序
作為辭令分布四方臣之任也自是公不以禮不見
晏子景公畋十有八日而不反晏子往見公曰國
人皆以君安野而不安國好獸而惡人公曰寡人有
吾子猶心之有四支故得安佚晏子曰四支可無心
乎公乃罷田而歸景公起臺歲寒役者凍餒公與
晏子飲酒而樂晏子歌曰庶民之凍我若之何奉上
靡?我若之何歌罷喟然流涕公止之曰子為大臺
之役寡人將罷之景公鑄鐘撞之庭下郊雉皆呴
又欲為大鐘晏子曰重斂于民民必哀斂哀為樂不
祥公乃止景公飲酒晏子入公令樂人歌曰已哉
已哉寡人不說爾何為來晏子曰嬰聞強而無禮禍
必及身公謝之景公好弋使?fàn)T雛主鳥而亡之景
公怒欲殺之晏子請數(shù)其罪曰汝為吾君主鳥而亡
之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二罪也諸侯聞之
以吾君重鳥而輕士三罪也天子聞之必將貶絀吾
君絶其社稷四罪也數(shù)畢請公殺之公曰止勿殺而
謝之景公怒有罪者縛置殿下召左右支解之敢
諫者死晏子左手持其頭右手磨刀仰而問曰古者
明王圣主支解人不審從何支始也公離席曰縱之
罪在寡人齊大旱卜之祟在髙山廣水景公欲賦
斂以祠靈山晏子曰靈山以石為身艸木為髪天久
不雨髪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欲
祠河伯晏子曰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鱉為民天久不
雨百川竭國將亡民將滅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公避殿暴露與靈山河伯共憂幸而雨乎公野居暴
露三日而大雨景公謂晏子曰君嚴曷害于治國
家哉晏子曰君嚴則下無言而暗上無聞而聾何為
非害乎夫治天下非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惡
有距而不入者哉
五年春吳王僚因楚?而伐之使二公子圍楚潛楚
救潛吳師不能退公子光欲弒王僚鱄設(shè)諸曰吳外
困于楚而內(nèi)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奈我何夏四月
光享王使鱄設(shè)諸以?首刺殺王僚左右共殺鱄設(shè)
諸光代立是為王闔廬拜鱄設(shè)諸之子為客卿楚
費無極譛郄宛于令尹子常子常殺宛初晉殺伯宗
其子伯州犂奔楚為太宰及靈王弒郟敖殺伯州犂
至是伯氏之族出伯州犂之孫噽奔吳為太宰以謀
楚秋九月楚子常殺費無極以說于國曹悼公
朝于宋宋囚之曺立其弟野是為聲公是歲悼公死
于宋歸葬
六年夏六月晉殺祁盈及楊食我遂滅祁氏羊舌氏
初叔向生食我叔向之母聞之往及堂聞其號乃還
曰豺狼之聲終滅羊舌氏之宗必是子也秋晉韓
起宣子卒魏舒獻子為政分祁氏羊舌氏之田為十
縣以魏舒之子戊知盈孫徐吾韓起孫固起勝曾孫
朝四卿之余子也賈辛司馬烏有力于王室司馬彌
牟等四人以賢舉為十縣大夫韓平子須起之子也
是歲鄭定公薨子獻公蠆立滕悼公薨子頃公
結(jié)立吳王闔廬召伍子胥為行人與謀國事吳
王僚之子慶忌居衛(wèi)集賓客養(yǎng)士卒謀欲報仇闔廬
患之子胥薦要離為人薄弱迎風(fēng)則偃背風(fēng)則仆而
志氣勇決見之闔廬闔廬曰慶忌筋骨果勁十人莫
當(dāng)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駟馬馳不及射之不能中子
之力不如也要離曰安其妻子之樂而不除君患非
勇也請君以罪逐臣殺臣妻子焚之而?其灰臣往
投慶忌得近而圖之闔廬從其謀要離被桎梏奔衛(wèi)
慶忌納之居有間謂慶忌曰吳無道愈甚請與王子
往奪其國慶忌許之與要離涉江中流因風(fēng)勢抽戈
擊慶忌力薄不制慶忌捽而投之于江浮則又取而
投之如是者三慶忌曰舎妻子為君忠也得來近吾
謀也弱力敢加兵于吾勇也赦之歸于吳闔廬將厚
賞之要離曰殺妻子以便事不仁也為故主殺新主
不義也捽而三八三出於江臣已辱矣伏劒而?
七年魯昭公自齊如晉處干侯秋龍見于絳郊
八年夏六月晉頃公薨定公午立晉益弱六卿皆大
冬十二月吳執(zhí)鍾吾子遂滅徐徐子章禹奔楚
吳王闔廬與伍子胥伯噽謀伐楚將軍孫武曰民勞
未可且待之孫武齊人僻隠幽居時人莫知其能伍
子胥薦之于闔廬問以兵法每陳一篇王不覺稱善
齊景公以其子妻闔廬泣送諸郊曰余死不女見
矣髙昭子曰齊負海而逺君愛則勿行公曰余不能
以齊國令諸侯又不能以齊聽是生亂也吳蜂蠆也
余恐棄毒于我遂遣之
九年夏四月薛獻公榖薨子襄公定立薛任姓黃帝
之后奚仲為夏車正遷于邳湯相仲虺居薛周武王
復(fù)以其苗裔為薛侯齊桓公之伯黜為伯秋吳侵
楚潛六圍?楚師救潛及?吳師還始用子胥之謀
也冬邾黑肱以濫奔魯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
之
十年夏吳伐越自是越允常與吳闔廬戰(zhàn)而相怨伐
秋八月劉文公與萇?欲城成周敬王遣使告晉
冬十一月晉魏舒韓不信合諸侯之大夫城成周衛(wèi)
彪傒適周見單穆公曰萇?其不沒乎欲支天之所
壞不亦難乎自幽王而天奪之明以亡其百姓十有
四世矣單子曰萇劉其咎孰多曰萇叔必速及將天
以道補周若無咎必為戳雖晉魏子亦將及焉若劉
氏子孫實有禍萇?周之執(zhí)數(shù)者天地之氣日月之
行風(fēng)雨之變律歷之?dāng)?shù)無所不通是時諸侯莫朝周
萇?明鬼神事設(shè)射貍首貍首諸侯之不來者欲依
物怪以致諸侯而不從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萇?韓
不信伯音韓須之子簡子也十二月己未魯昭公
薨于干侯是歲曹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是為隠
公
十一年春正月晉魏獻子舒卒襄子曼多舒孫也
三月城成周三旬而畢夏六月癸亥魯昭公之喪
至自干侯戊辰公弟宋即位是為定公冬十月有
一足鳥飛集魯定公庭翼而跳孔子曰是商羊見則
有大水俄而大霖雨是歲蔡昭侯朝楚持美裘佩
二獻其一于昭王而自衣其一楚令尹子常欲之不
與子常纔昭侯留之楚
十二年秋楚伐吳吳潛師于巢冬十月敗楚克巢
十三年春二月辛夘邾莊公薨子隠公益立秋九
月鮮虞敗晉于平中楚昭王嘗使王孫圉聘于晉
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圉曰楚之白珩猶在
乎其為寶也幾何曰未嘗為實楚之所寶者曰觀射
父能作訓(xùn)辭以行事于諸侯左史倚相朝夕獻善敗
于寡君使無忘先王之業(yè)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
竹箭之所生?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此楚國
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嘩囂之美楚雖蠻夷
不能寶也楚左史倚相廷見申公子亹子亹不出
倚相謗之曰唯子老耄故欲見以交儆子子實不
圣老楚國而自安楚其難哉子亹曰老之過也乃驟
見之楚司馬子期欲以妾為內(nèi)子訪之左史倚相
曰吾有妾而愿欲笄之可乎對曰君子違而道不從
而逆子木能違子夕之欲而去芰薦吾子經(jīng)營楚國
而欲薦芰以干之其可乎子期乃止楚昭王問于
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
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
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在男曰覡在女曰巫于是有
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周宣王時重黎之后
失其官守寵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重寔上天黎寔
下地遭世之亂莫之能御也楚子期祀平王祭以
牛俎于王王問于觀射父曰祀牲何及對曰祀加于
舉則上下有序神求備物不求豐大圣王正端冕帥
其羣臣精物以臨監(jiān)享祀謂之一純玉帛為二精天
地民及四時之務(wù)為七事民之徹官百王公子弟之
質(zhì)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jiān)其官是為
百姓姓有徹品十于王謂之千品五物之官陪屬萬
為萬官官有十丑為億丑天子之田九畡以食兆民
王取經(jīng)入以食萬官楚斗且廷見令尹子常歸語
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不免吾見其問蓄聚積
實如餓豺狼焉積貨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冬
蔡昭侯獻裘佩于子常子常受之歸昭侯昭侯歸而
如晉請伐楚是歲塵入成周熊入于周
十四年春三月劉文公合諸侯于召陵謀伐楚晉荀
寅求貨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獻子乃辭蔡侯晉使
蔡伐沈夏滅沈秋楚為沈故圍蔡楚自昭王即位
無歲不有吳師蔡昭侯以其子干與大夫之子為質(zhì)
于吳闔廬謂伍子胥孫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
如何對曰楚囊瓦貪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得唐
蔡乃可闔廬從之冬吳悉興師與蔡侯唐侯伐楚選
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陳十一月庚
午陳于栢舉闔廬弟夫槩請戰(zhàn)弗許夫槩曰王已屬
臣兵兵以利為上尚何待焉以其部兵擊楚大敗之
囊瓦奔鄭吳乗勝而前比至郢五戰(zhàn)楚五敗己夘楚
昭王出奔庚辰吳入郢昭王奔鄖鄖公之弟懐將弒
王鄖公辛止之懐曰平王殺吾父在國則君在外則
讎也見讎弗殺非人也鄖公曰事君者不為內(nèi)外行
不為豐約舉茍君之卑尊一也懷弗聽曰吾思父不
能顧矣鄖公以王奔隨伍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楚
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謂
子胥曰報讎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
今至於僇?人此無天道之極子胥曰吾日暮塗逺
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秦哀公未
許包胥立秦庭哭七日七夜不絶聲哀公憐之曰楚
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是歲陳惠公薨子懷
公柳立杞悼公薨子隠公乞立七月其弟過弒隠
公自立是為僖公曺聲公弟露弒隠公而自立是
為靖公
十五年春王人殺子朝于楚夏越聞吳王在楚國
空入?yún)菂峭跏箘e兵擊越六月申包胥以秦師救
楚再敗吳師秋七月楚子期子蒲滅唐吳夫槩
見越秦交敗吳吳王留楚不去九月亡歸自立為吳
王吳敗楚于雍澨秦楚皆敗吳師又大敗吳于公壻
之溪闔廬乃歸攻夫槩敗之夫槩奔楚冬十月楚昭
王還入郢封夫槩于堂溪為堂溪氏昭王之出奔
也見藍尹亹載其孥王曰載予對曰自先王莫墜其
國當(dāng)君而亡之君之過也遂去王歸又求見王欲執(zhí)
之曰臣避于成臼以儆君也庶悛而更乎今之敢見
觀君之徳也曰庶憶懼而鑒前惡乎君有國而不愛
臣何有于死子西使復(fù)其位以無忘前敗王乃見之
昭王歸賞始于申包胥包胥曰輔君安國非為身
也救急除害非為名也功成受賞是賣勇也君既定
矣又何求焉遂逃賞終身不見賞及鄖公之弟懐子
西曰君有二臣或可賞也或可戮也君王均之羣臣
懼矣王曰或禮于君或禮于父均之可也晉圍鮮
虞是歲燕平公薨簡公立或云恵公日隕于地
有麈入豐
十六年春鄭滅許執(zhí)許男斯二月魯侵鄭取匡
夏四月己丑吳敗楚舟師又敗楚陵師于繁?楚
遷郢于鄀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鄭人將以作
亂于周鄭伐周六月晉戍周冬十二月敬王辟亂處
于姑蕕
十七年春二月齊歸魯鄆陽闗陽虎居之以為政
夏四月齊伐魯冬十一月戊午單子劉子逆王晉
籍秦送王入于王城
十八年春正月魯侵齊二月己丑單子伐榖城劉
子伐儀栗辛夘單子伐簡城劉子伐盂以定王室
魯侵齊夏齊伐魯晉救魯晉趙鞅使涉佗成何與
衛(wèi)靈公盟于鄟澤將歃涉佗成何捘靈公之手而撙
之靈公怒王孫商曰不如與百姓同惡之請令于國
有姑姉妹者家一人質(zhì)于晉百姓必怒君因反之公
曰善令三日而征之五日而令畢國人巷哭乃出西
門閉東門而叛晉秋晉侵鄭衛(wèi)九月魯侵衛(wèi)魯
陽虎欲去三桓冬十月季孟氏敗陽虎虎出奔初
吳入楚召陳懷公不往是歲復(fù)召懷公至則怒其前
不往留之未幾懷公卒于吳子愍公越立曹靖公
薨子陽立
十九年夏六月陽虎自魯陽闗出奔齊遂自宋奔晉
趙鞅受賂厚遇之虎謂鞅曰堂上之人朝廷之吏邊
境之士臣所樹主者過半今堂上之人卻臣于君朝
廷之吏危臣于法邊境之士劫臣于兵鞅曰惟賢者
能報徳不肖者不能也夫樹桃李者夏得其休息秋
得其食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子之
所樹者蒺藜非桃李也陽虎常言曰主賢明則悉
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奸而試之簡子相之左右曰虎
善竊人國政簡子曰虎務(wù)取之我務(wù)守之遂執(zhí)術(shù)而
御虎虎不敢為非簡子幾至于伯秋齊伐晉是
歲鄭獻公薨子聲公勝立晉六卿強侵奪鄭鄭遂弱
秦哀公薨太子早死謚夷公夷公子惠公立
二十年初孔子仕魯為中都宰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
行之一年四方諸侯則焉定公曰學(xué)子法以治魯何
如孔子曰天下可矣二年為司空別五土之性物各
得所生之宜由司空為大司冦夏齊景公魯定公?
于夾谷孔子攝相事齊人歸魯鄆讙?陰之田魯有
父子訟者孔子同狴執(zhí)之三月不別其父請止孔子
赦之季桓子不說孔子喟然嘆曰亂其教繁其刑使
民迷惑而陷焉初桓子穿井獲如土?其中有羊焉
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聞
羊也木石之怪曰?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
曰羵羊桓子嘗以粟千鍾餼孔子孔子受之而不辭
既而以頒門人之無者子貢曰無乃非季孫之意乎
孔子曰夫受人之財不以成富與季孫之惠于一人
豈若惠數(shù)百人哉晉趙鞅圍衛(wèi)討衛(wèi)之叛曰由涉
佗成何?涉佗而斬之成何走燕子貢曰王孫商憎
人而能害之有患而能處之欲用民而能附之可謂
善謀矣是歲齊晏嬰卒景公游于蔞聞之行哭而
往以驅(qū)車為遲下而趨知不若車之速則又乗比至
于國四下而趨至則伏尸而號曰子大夫日夜責(zé)寡
人不遺尺寸寡人猶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積于百
姓今天降禍齊之社稷危矣百姓將誰告哉
劉恕曰世稱管晏伯者之佐考其行事則殊別管
仲才髙而主于功晏子博辨而安于徳爭擾則功
近于伯衰世則徳不能王景公尚佞而好善優(yōu)柔
非桓公之儔管晏性差而時異安能同道而較徳
哉
景公游于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先言歸者
死不赦顏燭趨進諫曰儻有治國者君安得樂此海
也景公援?將砍之顏燭趨進撫衣而待曰桀殺闗
龍逢紂殺比干臣得參此二人君奚不斫公遂歸中
道聞國人謀不納矣
二十二年夏衛(wèi)伐曹克郊孔子言于魯定公曰三
家過制請皆損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之城強
公室弱私家政化大行是歲薛襄公薨子比立
二十三年春齊衛(wèi)伐晉秋七月晉范昭子士吉射
中行文子荀寅攻趙簡子鞅鞅奔晉陽冬十一月晉
定公伐范氏中行氏敗之奔朝歌韓簡子魏襄子以
趙氏為請十二月趙鞅入于絳下邑之役董安于多
趙簡子賞之辭固賞之對曰臣之少也進秉筆贊為
名命稱于前世立義于諸侯而主弗志臣之壯也耆
其股肱以從司馬苛慝不產(chǎn)臣之長也端委韠帶以
隨宰人民無二心今臣一旦為狂疾而曰必賞女與
余以狂疾賞也不如亡趨而出乃釋之簡子有兩
白騾甚愛之廣門之官夜款門曰主君之臣陽城胥
渠有疾醫(yī)曰不得白騾肝則死董安于慍曰期吾君
騾請即刑焉簡子曰殺人而活畜非仁者也召庖人
殺白騾取肝以與胥渠無幾簡子興兵攻翟廣門之
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獲甲首董安于
為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澗深峭百仞如墻問其旁鄉(xiāng)
左右曰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曰嬰兒癡聾狂
悖之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曰牛馬犬彘嘗有
入此者乎對曰無有董安于喟然太息曰使吾法無
赦猶入澗必死則人莫敢犯也何為不治簡子嘗
將兵攻衛(wèi)及戰(zhàn)逺立又居犀蔽屏櫓之下鼓之而士
不起簡子嘆曰士之弊一若此乎行人燭過免胄橫
戈而進曰亦君不能耳昔獻公即位五年兼國十九
用此士也惠公淫色暴慢秦人襲我遜去絳十七里
用此士也文公城濮之戰(zhàn)五敗荊人圍衛(wèi)取曹定天
子之位用此士也簡子乃去犀蔽屏櫓而立矢石之
所及一鼓而士畢乗之簡子曰吾得革車千乗不如
聞燭過之一言簡子獵于晉山之陽撫轡而嘆曰
吾有食榖之馬數(shù)千多力之士數(shù)百欲以獵獸吾恐
鄰國貪養(yǎng)賢以獵吾也是歲薛弒其君比惠公夷
立越允常薨子句踐立始稱王
二十四年春二月楚滅頓夏吳王闔廬聞越允常
死乃興師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于檇李吳師大敗
闔廬傷指軍卻闔廬病傷死子夫差立秋衛(wèi)靈公
太子蒯瞶欲殺公夫人南子不克太子奔宋衛(wèi)靈
公嘗鑿池宛春諫曰天寒起役恐傷民公曰天寒乎
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隩隅有灶民衣弊不補履
決不苴君則不寒民誠寒矣公曰善令罷役左右曰
徳歸宛春怨歸君矣公曰春魯國之匹夫吾舉之民
未有見焉今將令民以此見之且春也有善非寡人
之善與靈公坐重華之臺侍御數(shù)百隨珠照日羅
衣從風(fēng)仲叔敖諫曰四境內(nèi)侵諸侯加兵土地日削
百姓乖離內(nèi)寵太盛桀紂所以亡也公再拜曰寡人
過矣出宮女?dāng)?shù)百人百姓大說靈公夜聞車聲轔轔
至闕而止過闕復(fù)有聲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
以知之夫人曰禮下公門式路馬伯玉敬于事上必
不以闇昧廢禮公使人視之果伯玉也冬十二月
晉敗鄭是歲孔子由魯司冦攝行相事其初魯人
謗誦曰麛裘而韠投之無戾韠之麛裘投之無郵三
月政成化行民誦之曰袞衣章甫實獲我所章甫袞
衣惠我無私齊人聞孔子為政懼魯必伯乃遺魯定
公女樂文馬定公終日游觀怠于政事孔子遂行
劉恕曰子產(chǎn)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孰殺子產(chǎn)吾
其與之三年又誦之曰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及作
丘賦國人又謗之孔子為司空司?得政已數(shù)年
攝行相事民謗誦之三月而后誦之彼一賢一圣
猶得民若此之難也后之為政一日而見善惡者
興于愛憎之口或出于狡獪之吏因諼詐以惑眾
聽非至當(dāng)之論也
初吳子伐越墮?稽獲大骨吳使使聘魯執(zhí)骨問于
仲尼對曰昔禹戮防風(fēng)氏其骨節(jié)專車客曰防風(fēng)何
守仲尼曰在虞夏商為汪芒氏于周為長狄今為大
人焦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dāng)?shù)之極也
二十五年春二月楚滅胡夏五月壬申魯定公薨
子哀公將立吳王夫差任伯噽習(xí)戰(zhàn)射常以報越
為志
二十六年春楚圍蔡越王勾踐欲先吳未發(fā)往伐
之大夫南陽范蠡少伯諌曰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
驕不勞而矜其功天時不作而先為人客人事不起
而創(chuàng)為之始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曰吾已斷之矣
遂興師伐吳吳王夫差亦興師敗越于夫椒遂入越
句踐以余兵五千人棲于?稽之上勾踐喟然嘆曰
吾終于此乎大夫南郢文種少禽曰湯系夏臺文王
囚羑里何遽不為福乎句踐執(zhí)其手而與之謀又召
范蠡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對曰卑辭尊禮玩
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身與之市文種曰吳之
與越唯天所授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越王命諸稽郢
行成于吳曰勾踐申禍無良重得罪于下執(zhí)事越固
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棰使之而辱軍士?令勾
踐請盟敢使下臣盡辭唯天王秉利度義焉又使文
種膝行頓首曰君王亡臣勾踐使其下臣種不敢徹
聲聞于天王私于下執(zhí)事曰師徒不足以辱君愿以
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
大夫士女女于士寳器畢從吳不許文種來而復(fù)往
曰請委管鑰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夫差告諸大
夫曰孤有大志于齊將許越成伍子胥諌曰吳越仇
讎敵戰(zhàn)之國也君必滅之失此利也雖悔無及勾踐
聞之欲殺妻子燔寳器觸戰(zhàn)以死文種止之曰吳太
宰噽貪可誘以利乃飾美女八人納之于噽曰茍赦
越國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將進之噽諌吳王曰古之
伐國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伍子胥曰越非
實中心好吳又非懾畏吾兵甲之強也大夫種勇而
善謀將還玩吾國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吳王曰大
夫奚隆于越越曽足以為大虞乎乃許之成三月將
盟勾踐使諸稽郢辭曰君王舎甲兵之威重于鬼神
以自輕也吳王許之荒成不盟勾踐說于國人曰寡
人不知力之不足與大國執(zhí)讎暴露百姓之骨于中
原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勾踐置膽于坐坐臥則仰
膽飲食亦嘗膽曰女忘?稽之恥耶乃苦身焦思折
節(jié)下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
鼓葬死者問傷者養(yǎng)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
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勾踐
曰蠡為我守于國對曰四封之內(nèi)百姓之事蠡不如
種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王曰
諾令文種守于國與范蠡宦士三百人入官于吳親
為夫差前馬身為臣妻為妾奉四時之祭祀入春秋
之貢職禮甚卑辭甚服秋八月吳侵陳齊衛(wèi)魯
鮮虞伐晉取棘蒲楚子西嘆于朝藍尹亹問之子
西曰闔廬能敗吾師吾聞其嗣又甚焉對曰闔廬口
不貪嘉味耳不樂逸聲目不淫色身不懷安是故得
民以濟其志今聞夫差好罷民力以成私好縱過而
翳諌先自敗也焉能敗人子修徳以待吳吳將斃矣
二十七年春魯伐邾邾賂以漷沂之田夏衛(wèi)靈公
薨立太子蒯瞶之子輙是為出公六月乙酉晉趙鞅
納蒯瞶于戚秋八月晉敗鄭冬吳遷蔡于州來
是歲燕簡公薨子獻公立
二十八年春齊衛(wèi)圍戚夏五月魯司鐸火火踰公
宮桓僖災(zāi)周劉氏晉范氏世為昏姻萇?事劉文
公趙鞅以為討六月癸夘周殺萇?是歲秦惠公
薨子悼公立晉趙簡子曰晉有竇鳴犢舜華魯有
孔子吾殺此三人天下可圖也乃召鳴犢舜華而任
之以政使人聘孔子孔子行及河聞殺鳴犢舜華回
輿而還為操曰周道衰微禮樂陵遲文武既墜吾將
焉師周游天下靡邦可依鳯鳥不識珍寳梟?眷然
顧之慘焉心悲巾車命駕將適唐都黃河洋洋攸攸
之魚臨津不濟還轅息鄹傷予道窮哀彼無辜翱翔
于衛(wèi)復(fù)我舊廬從吾所好其樂只且遂反于衛(wèi)復(fù)行
如陳有隼集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
有咫陳愍公使人問于仲尼對曰昔武王克商分陳
以肅慎氏之矢使求之金櫝果得之孔子常使宰
予使楚昭王以安車象飾遺孔子宰予曰夫子貴義
尚徳清素好儉仕而有祿不以為積不合則去退無
吝心道行則樂其治不行則樂其身若夫觀目之?
靡窈窕之淫音夫子適之弗視遇之弗聽無以此為
也王曰夫子何欲而可對曰方今天下道徳寢息其
志欲興而行之誠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則夫子雖
徒步以朝固猶為之何必逺辱君之重貺乎王曰今
乃知孔子之徳大矣魯公父文伯之母敬姜季康
子之從祖叔母也康子往焉?門與之言皆不踰閾
祭悼子康子與焉胙不受徹俎不宴宗不具不繹繹
不盡飫則退仲尼聞之以為別男女之禮敬姜如
季氏康子在其朝與之言弗應(yīng)及寢門弗應(yīng)而入康
子入見曰肥也罪乎對曰卿以下合官職于外朝合
家事于內(nèi)朝寢門之內(nèi)婦人治其業(yè)焉上下同之夫
外朝業(yè)君之官職焉內(nèi)朝凡季氏之政焉皆非吾所
敢言也康子問于敬姜曰肥愿有聞于主對曰吾
聞之先姑曰君子能勞后世有繼子夏聞之曰古之
嫁者不及舅姑謂之不幸婦學(xué)于舅姑者也敬姜
欲室文伯饗其宗老賦緑衣之三章師亥聞之曰男
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謀不過宗人今詩以合室
歌以詠之度于法矣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
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忓季孫之怨也以歜
為不能事主乎其母嘆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
未之聞也居吾語汝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
淫淫則忘善而惡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
民向義勞也自天子至于庶人王后至于庶士以下
之妻男女效績愆則有辟古之制也爾今曰胡不自
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絶嗣也仲尼聞之曰
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文伯飲南宮敬叔酒
以露睹父為客羞鱉小睹父怒遂出文伯之母怒曰
吾聞之先子曰祭養(yǎng)尸饗養(yǎng)上賓鱉于何有而使夫
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魯大夫辭而復(fù)之公父文伯
卒其母朝哭穆伯而莫哭文伯戒其妾曰好內(nèi)女死
之好外士死之今吾子夭死吾惡其以好內(nèi)聞?wù)垷o
瘠色無洵涕無掐膺無憂容有降服無加服從禮而
靜是昭吾子也室人有從死者二人其母怒而不哭
曰于長者薄而婦人厚也仲尼聞之曰季氏之婦可
謂知禮矣愛而無私上下有章女知莫若婦男知莫
若夫欲明其子之令徳知也夫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終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九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九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七逢困敦凡十五年起上章閹茂盡閼
敬王下
二十九年春蔡昭侯將朝于吳大夫恐其復(fù)遷令賊
利殺昭侯誅賊利以解過昭侯子成侯朔立夏楚
圍蠻氏蠻氏潰蠻子赤奔晉陰地冬十一月齊伐
晉取邢任欒鄗逆畤陰人盂壺口是歲滕頃公薨
子隠公虞母立越王句踐在吳三年夫差遣之句
踐之地南至句無北至御兒東至鄞西至姑蔑廣運
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女子十七不嫁丈
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當(dāng)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
子死三月釋其政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范蠡曰
時將有反事將有間必知天地之恒制乃有天下之
成利事無間時無反則撫民保教以須之計然南
游于越范蠡卑身師事之計然姓辛名研字文子葵
丘濮上人其先晉國亡公子也研狀貌似不及人博
學(xué)無所不通明陰陽歷數(shù)尤善計筭不肯自顯于諸
侯其言曰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
之情可見矣故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夫糶
二十病農(nóng)九十病末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nóng)
末俱利平糶齊物闗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
務(wù)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mào)易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
則反貴財幣欲其行如流水推此類而修之十年國
富厚賂戰(zhàn)士士赴矢石如渇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
國
三十年春晉范吉射中行寅自栢人出奔齊寅將亡
召其祝而欲加罪焉曰犧牲不肥澤耶齊戒不敬耶
使吾國亡何也祝簡對曰先君中行穆子皮車十乗
惟憂徳義之不足也今主君有革車百乗猶患不足
夫舟車餙則賦斂厚而民怨謗詛矣君茍以為祝有
益于國則詛亦有損矣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
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中行子大慚中行寅過邑
從者曰此嗇夫公之故人奚不休舍以待后車寅曰
吾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佩此人遺我玉環(huán)是振
我過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
之果收寅后車二乗獻之晉君趙簡子曰吾欲得
范中行氏之良臣史黯曰事君者諫過而薦可章善
而替否獻能而進賢擇材而薦之朝夕誦善敗而納
之聴則進否則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
使至于難出在于外又不能入亡而棄之何良之為
夫二子之良將勤營其君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曰
以來若來非良臣也簡子曰善吾言過矣簡子嘆
曰雀雉黿鼉魚鱉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哀夫竇犨曰
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徳不哀無寵哀名之不
令不哀年之不登夫范中行氏不恤庻難欲擅晉國
令其子孫將耕于齊宗廟之犧為??之勤人之化
也何日之有子路問于孔子曰治國何如對曰尊
賢而賤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
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
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已賤而讎之
怨讎并作雖欲無亡得乎趙簡子使尹鐸為晉陽
曰必墮其壘培吾若見之是見寅與吉射也尹鐸往
而增之簡子如晉陽見壘怒曰必殺鐸昭余讎也郵
無正曰吾子嗣位有先主文子之典刑景子之教訓(xùn)
重之以師保加之以父兄子皆疏之以及此難夫尹
鐸曰思樂而喜思難而懼委土可以為師保吾何為
不憎若罰之是罰善也罰善以賞惡臣何望矣簡子
說曰微子吾幾不為人矣以免難之賞賞尹鐸初尹
鐸與郵無正有怨以其賞如無正曰子免吾死敢不
歸祿辭曰吾為主圖非為子也怨若怨焉簡子田
于螻史黯以犬待于門曰欲試之茲囿簡子曰何為
不告對曰君行臣不從不順主將適螻而麓不聞臣
敢煩當(dāng)日簡子乃還簡子之右少室周聞牛談有
力與之戲弗勝致右焉簡子許之使周為宰曰知賢
而讓可以訓(xùn)矣簡子問壯馳茲曰東方之士孰愈
壯馳茲拜而賀簡子曰何賀也對曰國家將興君子
自以為不足其亡也若有余今主任晉國之政而問
及小人又求賢人是以賀也
劉恕曰徳義生于不足驕怠出于滿假自賢自伐
以行為足也矜夸陵人以功為足也士則曰道業(yè)
充矣而善日?農(nóng)則曰耕耘至矣而田疇荒工則
曰伎巧髙矣而繩墨拙商則曰財用盈矣而資產(chǎn)
匱有生之害莫大于足也老子之言曰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指名與貨貨可足也名不可止也君子
進徳而未嘗足小人志小而安乎止獨善之言不
可以訓(xùn)
簡子之中牟宰佛肸畔置鼎于庭曰與我者受邑不
從者烹田基曰義死不避斧鉞之誅義窮不受軒冕
之服無義而生不仁而富不如有義而烹褰衣將就
鼎佛肸止之簡子屠中牟論有功者以田基為始基
曰一人舉而萬夫俛首知者不為也賞一人以慚萬
夫義者不取也負其母南徙于楚楚王髙其義以為
司馬趙簡子之臣尹綽郄厥簡子曰綽不愛我諌
于顯厥愛我諌于隠綽曰厥愛君之丑不愛君之過
綽愛君之過不愛君之丑不質(zhì)君于眾恐君之不變
化也孔子曰君子哉尹綽面諌不面譽可謂至忠矣
夏晉趙鞅伐衛(wèi)齊景公四望而嘆曰先君桓公
車八百乗而伯諸侯今我長轂千乗而功不及得無
管仲乎?章曰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昔有桓公
故有管仲今桓公若在車下之人盡為管仲矣景公
大慚景公飲大夫酒公射出質(zhì)堂上唱善若出一
口公作色太息謂?章曰自吾失晏子未嘗聞過今
射出質(zhì)而眾乃唱善?章曰君好之臣服之君嗜之
臣食之夫尺蠖食黃則身黃食蒼則身蒼君其猶有
諂人之言乎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乗賜章章曰晏子
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受魚是反晏子之義而
順諂諛以干利也固辭不受子貢問于孔子曰三
君問政夫子應(yīng)之不同然則政有異乎孔子曰齊景
公奢乎臺榭淫于苑囿一旦而賜人百乗之家者三
故告之曰政在節(jié)用葉都大而國小民有離心故告
葉公曰附近而來逺魯公有臣三人內(nèi)比周以惑其
君外鄣距賓客以蔽其明故告之曰政在諭臣察此
三者可同哉齊景公寵芮姬生子荼荼少母賤無行
諸大夫言愿擇諸子長賢者為太子景公老惡言嗣
事愛茶母欲立之憚發(fā)之口公病命國夏髙張立荼
為太子逐羣公子于萊秋公薨荼立冬十月羣公子
奔魯
三十一年春晉伐鮮虞吳伐陳楚救陳夏六月
戊辰齊陳僖子乞及鮑牧逐國夏髙張陳乞武子強
啟子也初楚昭王之理石渚公正好義廷有殺人
者渚追之乃其父也縱之而反于廷曰殺人者臣之
父也臣罪當(dāng)死王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渚曰以父
立政非孝子也廢法縱罪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
也伏誅而死臣職也不受令而自刎昭王嘗出游
留夫人姜氏于漸臺之上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
夫人夫人曰王召宮人必以符使者忘持符來妾不
敢從妾聞貞女不犯約勇者不畏死守節(jié)而已不敢
棄約越義而求生大水至而死號曰貞姜先是楚
有云如眾赤鳥夾日以飛三日秋七月楚昭王在城
父將救陳召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師今得
以天壽終孤之幸也命其弟公子申及結(jié)為王皆讓
不可又命次弟公子閭五讓乃許之將戰(zhàn)王有疾庚
寅攻大冥薨于城父公子閭曰王病甚而舍其子臣
所以許王廣王意也今王卒臣敢忘乎乃與子西子
期謀伏師閉涂迎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還是為惠
王八月齊陳乞使人之魯召景公子陽生夜至于
齊冬十月丁卯立之是為悼公使朱毛遷其君荼于
駘殺諸野幕之下謂之安孺子
三十二年春宋侵鄭晉侵衛(wèi)秋魯伐邾入之執(zhí)
邾隠公以歸宋圍曹冬鄭救曹侵宋
三十三年春宋滅曹執(zhí)曹伯陽以歸殺之三月吳
伐魯夏五月齊伐魯取讙及闡六月魯歸邾隠
公公無道吳討之囚諸樓臺使諸大夫奉太子革為
政秋魯及齊平九月齊閭丘明如魯蒞盟子服景
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閔馬父笑景伯問之對曰
笑吾子之大也先圣王之傳恭猶不敢專稱曰自古
在昔先民今吾子之教官僚曰陷而后恭滿之甚也
十二月齊歸魯讙及闡杞僖公薨子愍公維立
是歲晉有豕人言
三十四年春鄭圍宋雍丘宋圍鄭師二月甲戍取之
夏楚伐陳宋伐鄭是歲越王勾踐謂范蠡日
上天降禍于越委制于吳吾欲與子謀之對曰得時
不成反受其殃王無蚤圖
三十五年春邾隠公奔魯遂奔齊吳魯邾郯伐齊
齊鮑牧弒悼公吳王夫差帥舟師將自海入討齊齊
人敗之吳師還夏晉伐齊取犂及轅齊人立悼公子
壬是為簡公越王獻美女西施鄭旦于吳夫差納
之伍子胥諌曰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绤聚敢死之
士數(shù)萬人必為吳隙夫差不聴初闔廬起臺于姑
蘇山去國三十五里春夏游焉夫差髙而飾之三年
乃成周旋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宮妓
千人別立春宵宮為長夜飲造千石酒鐘作天池池
中作青龍舟舟中盛陳妓樂日與西施為水嬉宮中
作海靈館館娃閣銅溝玉檻宮之楹檻皆珠玉飾之
秋夫差復(fù)儆師將伐齊伍子胥曰天命有反越王戚
然服士以伺吾間而王以齊魯為憂越將有吳土今
王罷民于姑蘇都鄙薦饑吳民離矣王不聴越王勾
踐拊循其士民欲以報吳大夫逢同曰吳兵加齊晉
怨深于楚越徳少而功多為越計莫若結(jié)齊親楚附
晉以厚吳三國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踐問范蠡
曰吳王淫于樂而忘百姓亂民功逆天時信讒喜優(yōu)
憎輔逺弼上下相偷其可乎對曰人事至矣天應(yīng)未
也王姑待之冬楚代陳吳延州來季子救陳是歲
薛惠公薨
三十六年春齊國書髙無?帥師伐魯仲尼在衛(wèi)聞
之謂弟子曰魯父母之國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子
張子由請出孔子皆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至齊
說田恒曰憂在內(nèi)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破魯
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
則交日疏于主求以成大事難矣不如伐吳伐吳不
勝人民外死大臣內(nèi)空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田恒曰
善雖然吾兵業(yè)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
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使吳令救魯而伐齊君因
以兵迎之田恒許之子貢南說吳王曰霸者無強敵
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乗之齊伐千乗之魯
與吳爭強竊為王危之夫救魯顯名也誅暴齊以服
強晉利莫大焉吳王曰吾嘗與越戰(zhàn)越王有報我心
待我伐越而聴子子貢曰王方以存亡繼絶為名伐
小越而畏強齊非勇也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
齊威加晉國諸侯相帥而朝吳伯業(yè)成矣王必惡越
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吳王大說使子貢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問曰此蠻夷之國大夫
何以儼然辱而臨之子貢曰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
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
句踐頓首再拜曰孤不料力與吳戰(zhàn)困于?稽痛入
骨髓日夜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子貢曰吳王猛暴羣
臣不堪國家敝于數(shù)戰(zhàn)百姓怨上今王發(fā)士卒佐之
以徼其志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矣彼戰(zhàn)不勝王
之福也戰(zhàn)勝必以兵臨晉臣請北見晉君令共攻之
吳銳兵盡于齊重甲困于晉而王制其敝此滅吳矣
越王許諾子貢報吳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
越王大恐曰抵罪于吳頼大王之賜死不敢忘何謀
之敢慮后五日越使大夫種頓首言于吳王曰東海
役臣孤勾踐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問于左右竊聞大
王將興大義誅強救弱請悉起境內(nèi)士卒三千人孤
被堅執(zhí)銳先受矢石因賤臣種奉先人藏器甲二十
領(lǐng)鐵屈盧之矛步光之劔以賀軍吏吳王說太宰嚭
數(shù)受越重寳厚賂日夜言于吳王愛信越殊甚伍子
胥諫曰齊之與吳習(xí)俗不同言語不通我得其地不
能處得其民不能使吳之與越接土鄰境道易人通
?讐敵戰(zhàn)之國也非吳?越越必?吳王信越浮詞
詐偽而貪齊后將悔之太宰噽曰君王之令不行于
上國者齊晉也王勝齊而以兵臨晉是一舉而服兩
國也子胥曰王戰(zhàn)而勝天亡吳矣不勝猶未也王不
聴子貢勸王許越師而辭其君吳王乃謝越王夏發(fā)
兵及魯伐齊子貢因之晉謂定公曰吳與齊將戰(zhàn)勝
必以兵臨晉定公大恐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定
公許諾田恒成子僖子乞之子也
劉恕曰司馬遷曰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
伯越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戰(zhàn)國之時齊魯交兵
者數(shù)矣一不被伐安能存哉田氏弱齊一當(dāng)吳兵
安能亂哉吳不備越而亡勝齊安能破哉四卿擅
權(quán)晉以衰弱修兵休卒安能強哉越從吳伐齊滅
吳乃強此安能伯哉十年之中魯齊晉未嘗有變
吳越不為是而存亡遷之言華而少實哉
五月吳克齊博甲戌戰(zhàn)于艾陵大敗齊師吳王使行
人奚斯釋言于齊曰大夫國子興其眾庶犯獵吳國
之師徒天若不知有罪則何以使下國勝夫差歸而
讓子胥子胥曰王無喜越大饑范蠡曰此越之福吳
之禍也吳國甚富王年少政驕好名而不思后患王
重幣卑詞請糴以卜之食可得則王何患焉乃請于
吳吳王將與之子胥諌曰越非國貧民困伺王間也
夫狐雉之相戲狐卑體而雉信之故狐得志而雉必
死夫饑代事也猶淵之與阪誰國無有不如勿與而
伐之吳王曰服而攻之非義兵也饑而不食非仁體
也雖得十越吾且不為貸之粟萬石越人私喜太宰
噽數(shù)與子胥爭越議與逢同共讒之王使子胥于齊
子胥臨行謂其子曰吾數(shù)諫王王不用汝與吾俱亡
無益也乃屬其子于齊鮑牧而還報吳太宰嚭謂王
曰子胥為人剛暴猜賊恐為深禍王伐齊有大功恥
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起禍不難王不可不備其使
齊也屬子于鮑氏夫為人臣內(nèi)不得意外倚諸侯自
以先王謀臣常怏怏不見用愿王早圖之王曰?子
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賜子胥屬鏤之劍曰先王刈殺
四方之蓬蒿立名于荊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不自
安恬逸而處以念惡撓亂百度妖孽吳國子胥對曰
王播棄黎老而近孩童比謀若不得志于齊覺寤王
心吳國猶世王無以取之而天祿亟至是吳命之短
也員不忍見王為越之擒員請先死乃仰天嘆曰嗟
乎讒臣嚭為亂王反誅我我令若父伯若未立時諸
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于先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
予我今聽諛臣言以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
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抉吾目縣吳東門以觀越之
淢吳也乃自剄死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見也取子
胥尸盛以鴟鴺投之于江吳人憐之立祠江上命曰
胥山越王謂范蠡曰吾與子謀吳子曰未可今申胥
驟諌王怒而殺之其可乎對曰天地未形而先為之
征其事不成雜受其刑王姑待之初孔子去魯適
衛(wèi)曹宋鄭陳蔡楚諸國反乎衛(wèi)冉求言于季康子曰
國有圣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猶卻步而求及前人
今孔子在衛(wèi)衛(wèi)將用之已有才而資鄰國難以言知
康子以告哀公公從之冬以重幣召之孔子乃歸年
六十九矣季康子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
尼不對私于冉有曰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逺
邇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任力以夫而議其老?先
王以為足若欲犯法又何訪焉弗聴魯哀公問于
孔子曰寡人舉事與羣臣慮之而國愈亂何也對曰
明主在上羣臣直議于下故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今
羣臣無不一辭同乎季孫者魯國盡化為一君雖問
境內(nèi)之人猶不免于亂也?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
亦不求仕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
有邇求之若逺遂迷不復(fù)自嬰屯蹇喟然回慮題彼
?山郁確其髙梁甫回連枳棘充路陟之無緣將伐
無柯患茲蔓延惟以永嘆涕霣潺湲于是周室?而
詩書闕禮樂廢乃序書傳上紀(jì)唐虞之際下至秦繆
去詩之重復(fù)取可施于禮義者三百五篇皆?歌之
求合韶武雅頌之音追跡三代之禮禮樂可得而述
以備王道成六藝晩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孔
子論詩至正月之六章矍然曰不逢時之君子豈不
殆哉從上依世則廢道違上離俗則危身世不與善
已獨由之則曰非妖則孽也故賢者不遇時常恐不
終焉子夏讀書畢孔子問曰吾子何為于書子夏
曰書之論事昭昭若日月焉所受于夫子者弗敢忘
退而窮居河濟之間深山之中壤室蓬戶彈琴瑟以
歌先王之風(fēng)有人亦樂之無人亦樂之上見堯舜之
道下見三王之義可以忘死生矣孔子愀然變?nèi)菰?br />嘻子殆可與言書矣雖然見其表未見其里窺其門
未入其中顏回曰何謂也孔子曰丘常悉心盡志以
入其中則前有髙岸而后有大溪填填正立而已六
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誡洪范可
以觀度禹貢可以觀事皋陶謨可以觀治堯典可以
觀美魯人顏回子淵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
宰予子我冉求子有曾參子輿澹臺滅明子羽宓不
齊子賤樊須子遲有若子有公伯僚子周公西赤子
華公冶長子長南宮適子容衛(wèi)人端木賜子貢仲由
子路卜商子夏吳人言偃子游陳人顓孫師子張巫
馬施子期陳亢子禽齊人髙柴子髙宋人原憲子思
司馬耕子牛蔡人漆雕開子若等異能之士七十二
人其余受業(yè)者三千人東郭子惠問于子貢曰夫子
之門何雜也對曰隠括之旁多枉木良醫(yī)之門多病
者砥礪之旁多頑鈍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是以來者
不止也孔子之所嚴事于周則老子于衛(wèi)蘧伯玉于
齊晏平仲于楚老萊子于鄭子產(chǎn)于魯孟公綽數(shù)稱
臧文仲柳下惠銅鞮伯華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
并世老子楚苦縣人在孕八十一歲剖母左腋而生
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有老耼
之號周守藏室之史也修道徳其學(xué)以自隠無名為
務(wù)孔子嘗適周問禮焉老子見周衰乃去至闗闗令
尹喜曰子將隠矣強為我著耆老子乃著上下篇言
道徳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老子百六十
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世之學(xué)老
子者則絀儒學(xué)儒學(xué)亦絀老子葢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沒后百余年而周大史儋見秦獻公或曰儋即
老子或曰非也常樅有疾老子問焉曰先生疾甚矣
無遺教以語弟子乎樅張其口曰吾舌存乎老子曰
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樅曰子知之乎老子曰舌以
其柔齒以其剛樅曰天下之事盡矣無以復(fù)語子
老萊子楚人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孔子閑處
喟然嘆曰銅鞮伯華而無死天下其定矣子路曰其
為人何若孔子曰其?也敏而好學(xué)其壯也勇而不
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有道又誰下哉
孔子曰以眾攻寡無不消也以貴下賤無不得也周
公制天下之政而下士豈無道哉欲得士也成回
學(xué)于子路三年恭敬不已子路問其故對曰人比于
鳥上畏鷹鹯下畏網(wǎng)羅夫為善者少而讒者多若身
不死安知禍罪不施行年七十??中泄?jié)之虧恭敬
以待天命子路曰君子哉是歲洛絶于周淇絶于
舊衛(wèi)滕隠公薨
三十七年春魯用田賦自成公作丘甲哀公用田賦
搜狩治兵大閱之事皆失其正春秋書而譏之以存
王道秋衛(wèi)出公?吳于鄖吳王囚之說者冠葢相望
而弗能止魯哀公撤鐘鼓之縣縞素而朝謂仲尼曰
諸侯無親以諸侯為親大夫無黨以大夫為黨吾欲
免衛(wèi)君而不能仲尼請子貢行至吳見太宰嚭嚭說
之欲薦之于王子貢曰子不能行也且衛(wèi)君之來其
半曰不若朝晉其半曰不若朝吳衛(wèi)君以吳可歸故
束身以受命今子受而囚之又欲流之于海是賞言
朝晉者而罰言朝吳者也諸侯以為蓍龜則皆移心
于晉矣子欲成伯王之業(yè)難乎嚭入復(fù)之于王王出
令曰十日而遣衛(wèi)君不具者死衛(wèi)出公怨吳王曾從
子曰吳王好劍臣相劔者請為吳王相劍拔而示之
因為君刺之出公曰子非義士為利者也吳強而富
衛(wèi)弱而貧子必徃吾恐子為吳王用之于我也乃逐
之九月宋伐鄭取錫遂圍嵒冬十二月鄭救嵒丙
申圍宋師魯螽越王勾踐召范蠡問曰吳稻蟹
不遺種其可乎對曰天應(yīng)至矣人事未盡也王怒曰
吾與子言人事子應(yīng)我以天時今天應(yīng)至矣子應(yīng)我
以人事何也對曰人事與天地相參乃可成功今禍
新民恐將同其力致其死王其馳騁弋獵無至禽荒
宮中之樂無至酒荒彼上將薄其徳民將盡其力望
而不得食乃可以致天地之殛王姑待之吳王夫
差起師北征闕為深溝通于商魯之間北屬之沂西
屬之濟將?于黃池
三十八年春鄭取宋師于嵒吳欲伯中國以尊周
室夏單平公?晉定公吳夫差魯哀公于黃池越
王勾踐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所織則不
衣十年不收于國民有三年之食國之父兄請曰昔
夫差恥吾君請報之勾踐辭曰寡人之罪也無庸戰(zhàn)
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nèi)親吾君猶父母也敢不盡
力乎勾踐許之致其眾而誓之曰進則思賞退則思
刑者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者有常刑國人皆
勸曰孰是吾君也可無死乎六月丙子越伐吳命范
蠡后庸帥師?海泝淮以絶吳路敗王子友于姑熊
夷勾踐帥中軍泝江襲吳入其郛焚姑蘇徙其大舟
吳晉爭長未成邊遽至以越亂告吳王懼天下聞而
秘之合大夫而謀曰越為不道背其齊盟道路修逺
無?而歸與?而先晉孰利王孫洛曰今夕必挑戰(zhàn)
以廣民心勵士以奮其朋勢彼將不戰(zhàn)而先我吳王
許諾昏乃戒令秣馬食士夜中服兵擐甲帶甲三萬
去晉軍一里昧明三軍皆嘩聲動天地晉師大駭令
董褐請事曰大國越録造于弊邑之軍壘敢請亂故
吳王親對之曰孤欲守先君之班爵進則不敢退則
不可?日薄矣恐事不集以為諸侯笑孤之事君在
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董褐還告趙鞅曰吳王之
色類有大憂小則嬖妾嫡子死大則越入?yún)菍⒍静?br />可與戰(zhàn)主其許之先然不可徒許也趙鞅許諾乃令
董褐復(fù)命曰曩君之言周室既卑諸侯大夫失禮于
天子今君王東海淫名聞于天子君有短桓而自踰
之況蠻荊何有于周室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
王周無二王君若無卑天子以干其不祥而曰吳公
孤敢不順從君命吳王許諾乃就幕而?吳公先歃
晉侯亞之吳王既?越聞愈章恐齊宋之為己害命
王孫洛先與勇獲帥徒師以為過賓于宋焚其北郛
夫差使王孫茍告勞于周曰昔楚為不道不共承王
事吾先君闔廬不貫不忍今齊侯壬不鑒于楚夫差
遵汶伐博克有成事敢告于下執(zhí)事周王答曰周室
逢天之降禍遭民之不祥余心豈忘憂恤今伯父曰
勠力同徳余一人兼受介福吳王欲伐宋太宰嚭曰
可勝而不能居也乃引兵歸國國亾太子內(nèi)空王居
外乆士皆罷敝冬厚幣與越平越自度亦未能滅吳
乃與吳平是歲許元公成薨子結(jié)立元公悼公孫
也
三十九年春魯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不行矣乃因
史記而作春秋約其文辭以繩當(dāng)世魯哀公問孔
子曰東益宅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損人益己身之
不祥也棄老取?家之不祥也釋賢用不肖國之不
祥也老者不教?者不學(xué)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天
下之不祥也故不祥有五而東益不與焉孔子閑
居喟然而嘆子思再拜請曰意子孫不修將忝祖乎
羨堯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孺子安知吾志對曰
伋于進瞻亟聞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
是謂不肖伋所以恐而不解也夫子欣然笑曰吾無
憂矣世不廢業(yè)其克昌乎孔子娶于宋并官氏生子
鯉字伯魚先孔子卒伋字子思伯魚子也小邾射
以句繹奔魯齊田恒與隰斯登靈臺觀望三面皆
暢獨南面以隰子之家樹蔽之田恒不言而欲去之
隰子知其意歸使人伐樹俄復(fù)止之其相室曰何變
之速乎隰子曰古者以愚全身今田子將有大事而
我知其?禍莫大焉夏四月田恒執(zhí)簡公于舒州
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莒郊公狂薨六月甲午
齊田恒弒簡公立簡公弟驁是為平公田恒與國人
盟曰不盟者死及家石佗人曰不盟是殺吾親也從
人而盟是背吾君也嗚呼生于亂世不得正行刼于
暴人不得全義乃進盟以免父母退伏劔而死田恒
使勇士六人刼子淵棲子淵棲曰子以我為知乎臣
弒君而從之非知也以我為仁乎見利而背君非仁
也以我為勇乎刼我以兵懼而與子非勇也使我無
此三者何補于子有此三者終不從子乃舍之恒相
平公懼諸侯以弒君誅已乃盡歸魯衛(wèi)侵地西約晉
四卿南通吳越修功行賞以親百姓恒言于平公曰
徳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罰人之所惡臣請行之
數(shù)年齊國之政皆歸恒恒盡誅大臣不附已及公族
之強者割安平以東至瑯邪自為封邑地大于齊選
女子七尺以上百余人為后宮賓客舍人出入者不
禁生七十余男秋晉伐衛(wèi)冬有孛星魯饑
是歲晉城頓丘
四十年夏五月鄭伐宋秋八月魯大雩晉伐衛(wèi)
冬晉伐鄭衛(wèi)蒯瞶自戚入于衛(wèi)孔悝立之是為
莊公出公奔魯
四十一年夏四月孔子卒年七十四
劉恕曰包犧以來圣王興利知者創(chuàng)物生民日用
資而仰之然其祠冡苖裔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
宗奉厯千余年未有如孔子之盛者豈非君臣父
子仁義禮樂之教雖蠻貊之?不可斯須舍乎劉
向曰周室衰禮義廢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導(dǎo)于后
世繼嗣至今不絶者有隠行也
魯季康子問子貢曰昔子產(chǎn)死鄭人舍珠佩琴瑟不
御牧童不歌巷哭三日孔子死魯人不能如是何也
對曰子產(chǎn)之于夫子如浸水之與天雨浸水所及則
生不及則死故人愛之天雨降物無不生物豈有謝
于天乎初楚子西聞平王太子建之子勝在吳使
人召之曰吾聞勝直而剛欲寘之境葉公子髙曰勝
華而不實狷而不絜若果用之害可待也不從使為
白公子髙以疾閑居于蔡勝請伐鄭子西未從佗日
又請許之晉伐鄭楚救之勝怒曰讎不逺矣屈建謂
石乞曰白公將為亂石乞曰勝卑身下士不敢驕賢
其家無筦鑰之信闗楗之固大斗斛以出輕斤兩以
內(nèi)建曰此乃所以反也白公罷朝而立倒杖而策銳
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鄭人聞之曰頤之忘何不忘
哉白公欲得易甲陳士勒兵示之曰與我無患不富
貴易甲笑曰不義得天下吾不取也威吾以兵吾不
從也子行子之威吾亦明吾義拱而待兵顏色不變
秋七月勝作亂殺子西子期刼惠王?劍而屬之屈
廬曰子與我乎廬曰知命之士見利不動臨死不恐
為人臣者時生則生時死則死其可刼乎白公乃內(nèi)
其劍白公欲立王子閭為王不從勝曰楚國之重天
下無有天以與子子何不受閭曰辭天下者非輕其
利以明其徳也不為諸侯者非惡其位以絜其行也
見國而忘主不仁也刼白刄而失義不勇也白公強
之不可遂殺之白公得楚國不能以府庫分人石乞
曰不義得之又不能施患必至矣不若焚之無令人
害我白公弗聴初申鳴以養(yǎng)父孝聞于楚國惠王欲
以為相鳴不受其父問之對曰不可舍父之孝子為
王之忠臣父曰汝有祿于國立義于庭汝樂吾無憂
矣吾欲汝之相也鳴曰諾入朝王受之相居三年遇
白公之亂鳴將徃死之其父曰棄父可乎鳴曰仕者
身歸于君祿歸于親去子事君得無死其難乎葉公
聞亂曰吾怨子西棄吾言而徳其治楚國乃帥方城
之外以入發(fā)太府之貨以子眾出髙庫之兵以賦民
因而攻之申鳴以兵圍白公公謂石乞曰鳴天下之
勇士也乞曰鳴天下之孝子也往刼其父以兵鳴聞
之必來白公曰善取其父持之以兵告鳴曰子不與
吾父將死矣鳴流涕應(yīng)之曰食其食者死其事吾已
不為父之孝子乃君之忠臣也援桴鼓之遂與葉公
殺白公而定王室塟二子之族惠王復(fù)位申鳴之父
亦死王賞鳴金百斤鳴曰食祿避難非忠臣也定國
殺父非孝子也名不可兩立行不可兩全遂自殺
楚惠王嘗以梁與魯陽文子文子辭曰梁險而在境
懼子孫之有貳者王曰仁人不忘子孫施及楚國敢
不從子與之魯陽越大夫種謂勾踐曰吳王罷師
不戒以忘我我不可怠今吳民既罷大荒薦饑天占
既兆人事又見王奪之利無使夫悛越王乃大戒師
將伐吳楚申包胥使于越勾踐問曰吾欲與吳徼天
之衷車馬兵甲卒伍既具請問戰(zhàn)奚以而可包胥曰
戰(zhàn)不智則不知民之極無以銓度天下之眾寡不仁
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fā)
大計勾踐召五大夫而問之命有司大令于國王命
夫人曰內(nèi)政無出外政無入命大夫曰食土不均土
地不修內(nèi)有辱于國是子也軍士不死外有辱是我
也夫人去笄夫人與大夫皆側(cè)席而坐不掃王問范
蠡曰歲晚矣子將奈何對曰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
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王曰諾
四十二年春三月越伐吳勾踐之壇列鼓而行之至
軍三日徙舍至于御兒三斬有罪以狥命有司大狥
于軍曰有父母耆老而無昆弟者兄弟四五人皆在
此者有?瞀之疾者皆以告王親命之歸后若有事
吾與子圖之又狥曰筯力不足以勝甲兵志行不足
以聴命者歸莫告明日遷軍斬有罪者人有致死之
心有司大狥于軍曰歸而不歸處而不處進而不進
退而不退左不在左右不在右身斬妻子鬻至于五
湖吳人挑戰(zhàn)王欲許之范蠡曰彼來從我固守勿與
若將與之必因天地之災(zāi)盡其陽節(jié)盈吾陰節(jié)而奪
之利今其來也剛強而力疾王姑待之吳軍于江北
越軍于江南中分為左右軍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
軍明日將舟戰(zhàn)于江及昏令左右軍銜枚泝江五里
夜中命涉江鳴鼓水中以須吳亦中分其師越王中
軍潛涉不鼓不噪襲攻之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
涉而從之又大敗之于沒夏六月晉圍衛(wèi)齊陳救
衛(wèi)楚師取陳麥陳敗遂圍之秋七月己卯楚滅陳
殺愍公冬十月晉伐衛(wèi)入其郛衛(wèi)人出莊公而與
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十一月莊公自鄄入
般師出辛巳石圃攻公公入于戎州已氏已氏殺莊
公衛(wèi)人復(fù)立般師十二月齊伐衛(wèi)衛(wèi)人立靈公子起
而請平齊執(zhí)般師以歸
四十三年春巴伐楚圍鄾三月楚敗巴師夏衛(wèi)石
圃逐其君起起奔齊出公自齊復(fù)歸初晉有孕婦
七歲不生西山女子化為丈夫是歲王崩子元
王仁立秦悼公薨子厲共公立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十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十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八赤奮若凡七十三年起旃?赤奮若盡強圉
元王
元年春越侵楚夏楚追越師至?不及乃還秋楚
伐東夷
二年冬十一月越圍吳是歲晉知伯伐鄭取九邑
晉定公薨子出公錯立晉趙簡子嘗與欒激游
曰吾好聲色而激致之吾好宮室臺榭而激為之吾
好良馬善御而激求之吾好士六年矣而激未嘗進
一人是進吾過而黜吾善也將沈激于河或謂簡
子曰君何不更乎簡子曰諾左右曰君未有過何更
簡子曰吾將求之以來諌者卻之必止我過矣簡
子聞楊實之賢問於成??曰不知也簡子曰子與
之友何不知也?曰實年十五亷而不匿年二十善
義且仁三十勇毅果決四十綏懐鄉(xiāng)里逺人親附不
見于今十年為人數(shù)變是以不知也楊因見簡子
曰臣居鄉(xiāng)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來見簡子絶
食而迎之左右諌曰居鄉(xiāng)三逐不容于眾也事君五
去不忠于君也簡子曰美女丑婦之仇也盛德之士
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授以為相而國
大治趙簡子病召太子母恤而告之曰我死已塟
服衰上夏屋山以望太子敬諾簡子卒母恤代立是
為襄子未塟簡子而中牟畔入齊塟五日襄子興師
攻之圍未合而城自壊者十堵襄子擊金而退軍軍
吏曰天助也曷為去之襄子曰吾聞之于叔向曰君
子不乗人于利不迫人于險使之城成而后攻中牟
聞其義請降襄子服衰與羣臣上夏屋山望代俗甚
樂甚美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也乃先善之代君好
色以其姊妻之其所善代者萬故久之代君以善馬
奉襄子襄子謁代君請觴之舞者數(shù)百人置兵羽中
先具大金斗代君酒酣反斗而擊之一成腦涂地舞
者操兵以斗盡殺其從者以代君之車迎其妻道聞
之泣呼天曰以弟亡夫非仁也以夫恐弟非義也磨
笄自刺而死代人憐之名其所死地為磨笄山遂興
兵平代代卽北戎也襄子兄伯魯早死封其子周于
代為代成君
劉恕曰左氏傳魯哀公十七年晉復(fù)伐衛(wèi)簡子曰
止謂趙鞅也二十年十一月越圍吳趙孟降于?
食曰先王與吳王有質(zhì)告于吳王曰寡君之老無
恤謂襄子也杜預(yù)曰趙孟襄子無恤時有父簡子
之喪是歲周元王二年晉定公三十七年也史記
六國表周定王十一年晉出公十七年趙簡子之
六十年簡子卒趙世家亦云出公十七年簡子卒
在魯哀公二十年之后十七年也而趙世家襄子
元年越圍吳襄子降喪食乃是左傳哀二十年事
若簡子以晉出公十七年卒則襄子元年在吳亡
后十六年也史記前后差互故以左氏傳為據(jù)
四年夏四月邾隠公自齊奔越曰吳為無道執(zhí)父立
子越王歸之太子桓公革奔越越王勾踐郊敗吳
吳三戰(zhàn)三北冬入?yún)菂菐熥詽⒎虿顜浧滟t良與重
祿上姑蘇越圍王臺吳使王孫洛肉袒膝行請成于
越曰孤臣夫差異日嘗得罪于?稽夫差不敢逆命
今君王舉玉趾而誅孤臣孤臣意者欲如?稽之事
敢布腹心越王欲許之范蠡曰天節(jié)不逺五年復(fù)反
王曰諾不許使者徃而復(fù)來辭愈卑禮愈尊請以金
玉子女賂君之辱男女服為臣御王又欲許之范蠡
曰十年謀之一朝而棄之可乎王曰吾難對其使者
子其對之范蠡乃左提鼓右援枹以應(yīng)使者曰昔上
天降禍于越委制于吳而吳不受今反此義以報此
禍吾王敢無聴天之命而聴君王之令乎王孫洛曰
吳稻蟹不遺種子助天為虐不忌不祥乎范蠡曰昔
吾先君周室之不成子也濵于東海之陂黿?魚鱉
之與處鼃黽之與同渚吾雖靦然人面猶禽獸也又
安知是諓諓者乎王孫洛請反辭于王范蠡曰君王
委制于執(zhí)事之人子徃矣無使執(zhí)事之人得罪于子
使者反范蠡擊鼓興師至姑蘇宮十一月丁?勾踐
使人告夫差曰天以吳賜越孤不敢不受王其無死
寡人達王于甬句東夫婦三百唯王所安吾與王為
二君以沒王年夫差對曰天降禍吳國不在前后當(dāng)
孤之身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面目以視天下
吾老矣不能事君王夫差將死曰使死者有知吾無
以見子胥為幎冐面而死自是越春祭三江秋祭五
湖為之立祠越王索卒于楚而攻晉左史倚相謂
楚惠王曰越已破吳豪士死鋭卒盡大甲傷索兵攻
晉示我病也不如起師與之分吳惠王曰善起師從
之越王怒將擊楚文種曰我憊矣與戰(zhàn)必不克不如
賂之乃割露山之西五百里以與楚勾踐反至五
湖范蠡辭王曰臣不復(fù)至越國矣君憂臣勞君辱臣
死昔君王辱于?稽臣不死者為此事也今事已濟
請從?稽之罰王曰子聴吾言與子分國不聴身死
妻子為戮范蠡曰君行制臣行意乃嘆曰計然之?
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國吾欲用之家裝其輕寶
珠玉與私徒屬乗舟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終極越王
命工以良金冩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令大夫朝
之環(huán)?稽三百里為范蠡地曰后世子孫有敢侵蠡
地者使無終沒于越國
劉恕曰史記吳世家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
忠而歸左氏傳哀二十四年閏月哀公如越季孫
懼使因太宰嚭而納賂焉在吳亡后二年也如左
氏之說則嚭入越亦用事安得吳亡即誅哉
是歲隕石于晉
五年夏六月晉伐齊壬辰敗齊于犂丘是歲蔡成
侯薨子聲侯產(chǎn)立越王勾踐以兵北渡淮與齊晉
?于徐州致貢于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兼
有九夷歸吳所侵宋地于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dāng)是
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伯王句踐令
羣臣曰聞吾過而不告者其罪刑句踐一決獄不辜
援龍淵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罰而戰(zhàn)武士必其
死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苦身勠
力耕于海畔父子治產(chǎn)致數(shù)千萬齊人聞其賢以為
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致千金居官致卿相此布衣
之極也乆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而懐其
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
貨物所交易可以致富自謂陶朱公復(fù)約要父子耕
畜廢居?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貲累巨萬初
范蠡自齊遺越文種書曰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
共患難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
種且作亂勾踐賜種劔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shù)寡人
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
自殺范蠡善治產(chǎn)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間三徙所
止必成名再散貧友昆弟魯之窮士猗頓耕桑而常
饑寒聞朱公富徃問術(shù)焉朱公告之曰畜五牸乃適
西河大畜牛羊子猗氏南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
擬王公以興富于猗氏故曰猗頓或曰頓用盬鹽起
邯鄲郭縱以鑄冶成業(yè)皆與王者埒富范蠡衰老聴
子孫修業(yè)而息之遂至巨萬故天下言富者稱陶朱
公
六年夏四月晉魯伐齊取廩丘邾隠公無道越人
執(zhí)之以歸而立其子何何亦無道是歲杞愍公弟
閼路弒公自立是為哀公
七年夏五月衛(wèi)褚?guī)煴钡茸鱽y攻出公公奔蒲遂奔
宋是歲彗星見晉澮丹水絶三日不流
八年夏五月越宋魯納衛(wèi)出公公不敢入國人立莊
公庶弟黚是為悼公宋景公使工為弓九年而成
曰臣之精力盡矣歸三日而死公彎弧登臺東射矢
踰山集彭城之東其余力逸勁飲羽于石梁冬十月
辛巳景公薨無子大尹立元公孫周之子啟司城樂
茷攻大尹大尹奉啟奔楚國人立啟兄得是為昭公
衛(wèi)出公自城鉏使問子貢曰吾其入乎對曰臣不識
也私于使者曰若得其人四方以為主而國于何有
出公后卒于越子貢好廢舉與時轉(zhuǎn)貨貲廢著鬻
財于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喜?人之
美不能匿人之過嘗相魯衛(wèi)家累千金原憲不厭糟
糠匿于窮巷子貢結(jié)駟連騎排藜藿過之原憲攝敝
衣冠見子貢子貢恥之曰夫子病乎憲曰吾聞無財
謂之貧學(xué)道而不能行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夫
希世而行比周而交學(xué)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
輿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也子貢面有愧色不
辭而去原憲曵杖拖履行歌商頌而反聲滿天地如
出金石子貢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劉恕曰顏回原憲之才之徳不屈于衰亂之世歌
頌夫子之文章優(yōu)游六藝之富簞食瓢飲在陋巷
而不改其樂攝敝衣冠曵杖拖履而歌商頌樂道
忘勢可以謂之賢矣若夫閭巷賤?才卑志下凍
餒艱苦行歌坐嘯愚于雀鼠曾何足道哉
子貢束帛之幣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
抗禮終于齊曽參有疾謂曽元曽華曰飛鳥以山
為卑而増巢其巔魚鱉以淵為淺而蹷穴其中然所
以得者餌也君子茍能無以利害義則辱安從至乎
為官怠于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
察此四者終如始也是歲齊鄭伐衛(wèi)王崩子貞
定王介立
貞定王
元年夏四月晉伐鄭齊救鄭魯哀公欲以越伐魯
去三桓秋八月公遜于邾遂如越國人逆之復(fù)歸薨
于有陘氏子悼公寧立是時魯如小侯卑于三桓之
家
二年彗星見
三年晉空桐震七日臺舍皆壊人多死
四年燕獻公薨孝公立
五年晉荀瑤圍鄭入南里瑤謂趙無恤入之對曰主
在此曰惡而無勇何以為子對曰以能忍恥庻無害
趙宗乎襄子繇是惎知伯知伯嘗與襄子飲而批
其首大夫請殺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為社
稷忍羞豈曰能刺人哉越王勾踐薨子王鼫與立
后越遷瑯邪與淮夷共征戰(zhàn)夷遂陵暴諸夏侵滅小
?
六年鄭聲公薨子哀公易立晉河絶于扈
七年晉有虹圍日
八年秦壍河旁伐大荔取其王城是時義渠大荔最
強筑城數(shù)十皆自稱王杞哀公薨愍公子出公敕
立
十年晉有虹青色五聚于日
十一年晉知伯與趙韓魏共分故范中行地以為邑
晉出公怒告齊魯欲伐四卿四卿反攻公公奔齊道
死知伯欲盡并晉未敢乃立昭公曽孫驕?zhǔn)菫榘Ч?br />初哀公大父雍號戴子雍生忌忌善知伯故知伯立
哀公是時知伯最強決晉國政哀公不得有所制
知伯嘗欲襲衛(wèi)佯使其太子顏亡奔衛(wèi)南文子曰太
子甚愛而有寵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
境曰車過五乘勿納也知伯遺衛(wèi)君野馬四白璧一
衛(wèi)君大說羣臣皆賀南文子有憂色衛(wèi)君曰大國大
歡子何憂也文子曰無功之賞無力之貨小國之禮
而大國致之不可不察也衛(wèi)君以其言告邊境知伯
果起兵襲衛(wèi)至境而反曰衛(wèi)有賢人先知吾謀也
知伯欲攻夙繇而無道鑄大鐘方車二?以遺之夙
繇之君斬岸堙溪以迎鐘赤章蔓枝諌曰知伯貪而
無信欲攻我而無道今師必隨之君曰大國為歡而
子逆之不祥赤章蔓枝曰為人臣不忠貞罪也忠貞
不用逺身可也?轂而行至齊七月而夙繇亡
十二年蔡聲侯薨子元侯立晉河水赤三日
十三年齊平公薨子宣公積立晉知伯荀瑤為室
美士茁夕焉知伯曰室美夫?qū)υ惑{山峻原不生草
木松栢之地其土不肥土木勝人臣懼其不安也
知伯約魏桓子韓康子將伐趙趙襄子告張孟談曰
知伯三使韓魏而寡人不與措兵于寡人必矣吾安
居而可孟談曰董安于簡主之才臣治晉陽而尹鐸
循之余教猶存君其定居晉陽襄子曰諾至而行城
郭及五官之藏城郭不治倉無積粟府無儲錢庫無
甲兵邑?zé)o守具襄子懼曰何以應(yīng)敵孟談曰圣人藏
于民不藏于府庫修其教不治城郭君其出令令民
遺三年之食余粟入之倉遺三年之用余錢入之府
有竒人使繕治城郭夕出令而明日倉不容粟府無
所積錢庫不受甲兵居五日城郭已治守備已具?
子謂張孟談曰無矢奈何對曰臣聞董子之治晉陽
公宮之垣皆以荻蒿楛楚墻之有楛其髙丈余?子
發(fā)而用之其堅則箘簬之勁不能過也襄子曰矢足
矣無金奈何對曰董子治公宮令舍之堂皆以錬銅
為柱質(zhì)發(fā)而用之有余金矣號令已定守備已具知
伯帥韓魏之兵果至乘晉陽城戰(zhàn)三月弗能拔因舒
軍圍之決晉水灌之張孟談曰先主為重器也為國
家之難也盍無愛寶于諸侯乎?子曰吾無使孟談
曰地也可?子曰吾不幸有疾不徳而賄地也求飲
吾欲是養(yǎng)吾疾而干吾祿也吾不與皆斃韓康子簡
子之孫莊子之子魏桓子?子之孫也
十四年鄭人弒哀公立聲公弟丑是為共公
十六年知伯韓魏圍晉陽三年城中巢居而處懸釜
而炊財食將盡士卒病羸趙襄子鑚?筮占兆以視
利害何國可降謂張孟談曰吾不能守矣孟談曰亡
不能有危不能安則無為貴知士也君釋此計臣請
見韓魏之君孟談陰見二君而約之孟談入晉陽?
子迎而再拜之且恐且喜知果謂知伯曰二主色動
而意變行矜而志髙必背君不如殺之知伯曰晉陽
旦莫當(dāng)拔而饗其利豈有佗心子勿復(fù)言知果曰不
然則遂親之魏之謀臣曰趙葭韓之謀臣曰段?皆
能移其君之計君約破趙封二子萬家之縣各一則
二主之心可不變矣知伯曰破趙而三分其地又封
二子則吾所得者少不可趙與韓魏協(xié)謀滅知伯分
其地段規(guī)謂韓康子曰分地必取成皋康子曰石溜
之地寡人無所用之段?曰一里之厚而動千里之
權(quán)者地利也千人之眾而破三軍者不意也君用臣
言韓必取鄭康子從之其后滅鄭果繇成皋自是地
大于諸侯知伯之士曰長兒子魚絶去二年將東之
越道聞知伯見殺謂其御曰還車反吾將死之御曰
絶屬無別乎曰仁者無余愛忠臣無余祿吾聞知伯
之死而動吾心余祿之加于我尚存遂反而死趙
?子賞有功之臣五人髙赫無功而受上賞五人皆
怒羣臣請曰晉陽之存張孟談功也?子曰吾在憂
約之中惟赫不失臣主之禮佗人雖有功皆有驕侮
之心張孟談謂?子曰主勢能制臣無令臣能制主
故貴為列侯者不在相位將軍以上不為近大夫今
臣名顯而身尊權(quán)重而眾服臣愿損功名去權(quán)勢以
離眾?子悵然曰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任國者
權(quán)重忠信在已而眾服焉子何為然對曰君之所言
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持國之道也天下之美同臣
王之權(quán)均而能美者未之有也君若弗圖則臣力不
足乃納地釋事而耕于負親之丘?子使新稚穆
子伐狄勝左人中人遽人來告?子方食搏飯有憂
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主之色不怡何也?子曰
江河之大不過三日飄風(fēng)?雨不終朝日中不須臾
徳不純而福祿并至謂之幸夫幸非福非徳不當(dāng)雍
雍不為幸吾是以懼君子曰趙氏其昌乎憂所以為
昌也喜所以為亡也勝非難也持之其難也?子
飲酒五日五夜優(yōu)莫曰君勉之紂飲七日七夜君不
及二日耳?子懼曰吾亡乎優(yōu)莫曰桀紂之亡也遇
湯武今天下盡桀而君紂也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初田恒成子卒子?子盤代為齊相相宣公至是與
三晉通使以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
十七年晉知開奔秦
十八年衛(wèi)悼公薨子敬公弗立衛(wèi)君嘗問子思曰道
大而難明非吾所能也欲學(xué)術(shù)何如子思曰體道者
逸而不窮任術(shù)者勞而無功古之篤道君子生不足
以喜之利何足以動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怨
之故明于死生之分通于利害之變雖以天下易其
脛毛無所槩于志矣是以與圣人居使窮士忘其貧
賤使王公簡其富貴君無然也衛(wèi)君曰善蔡元侯
薨子侯齊立秦城南鄭
十九年燕孝公薨成公立
二十年杞出公薨子簡公春立
二十一年晉知寡奔秦
二十二年楚滅蔡蔡侯齊亡
二十四年楚滅杞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自越滅
吳不能正江淮北楚東侵廣地至泗上遂滅莒自是
上距莒共公四世矣
二十五年秦伐義渠虜其王是時韓魏共滅伊洛陰
戎其遺脫者皆走西踰汧隴自此中國無戎冦唯余
義渠種焉
二十六年日有食之晝晦星見秦厲共公薨子躁
公立
二十八年王崩長子哀王去疾立三月弟叔襲殺哀
王而自立是為思王在位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
自立是為考王秦南鄭反
考王
元年晉哀公薨子幽公栁立獨有綘曲沃余皆入韓
魏趙幽公畏三家反朝之
二年河水赤于晉龍門三日
六年日有食之夏六月秦雨雪是歲晉大風(fēng)壊
垣
七年燕成公薨愍公立
九年衛(wèi)敬公薨子昭公糾立三晉強衛(wèi)如小侯屬之
楚惠王薨子簡王仲立
十年魯?shù)抗白釉瘟x丹沁水出相反擊
十一年義渠伐秦至渭南
十二年秦躁公薨弟懐公立
十三年晉無云而雷冬晉桃杏實
十四年晉魯?于楚丘
十五年王崩子威烈王午立衛(wèi)公子亹弒昭公自
立是為懐公
威烈王
元年秦庶長?與大臣圍懐公公自殺太子昭子蚤
死大臣立昭子之子是為靈公晉趙?子卒兄伯
魯孫浣立是為獻侯治中牟獻侯少襄子弟桓子逐
獻侯而自立晉韓康子卒子武子立魏桓子卒
孫文侯斯立
二年晉趙桓子卒國人復(fù)立獻侯鄭共公薨子幽
公已立
三年冬十一月晉有火下于北方其聲如鼓是歲
晉韓武子伐鄭殺幽公鄭人立幽公弟駘是為繻公
或云駘幽公子也
四年夏四月晉大雨雪是歲晉幽公夫人秦嬴賊
公于髙寢或云幽公淫夜竊出為盜所殺魏文侯以
兵誅晉亂立幽公子止是為烈公秦作吳陽上畤
祭黃帝下畤祭炎帝
五年晉韓武子都平陽趙獻侯城?氏
七年魏城少梁楚伐晉南鄙
八年秦攻魏戰(zhàn)于少梁越滅郯
九年秦城壍河瀕齊伐趙東鄙圍平邑
十一年衛(wèi)敬公孫公子適之子頹弒懐公而自立是
為慎公秦城藉姑秦靈公薨季父昭子之弟悼子
立是為簡公
十二年初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以續(xù)周公之官職
是為西周桓公是歲辛子威公立
十三年秦與晉戰(zhàn)敗于鄭下齊伐晉毀黃城圍陽
狐初齊田襄子盤卒子莊子白代為相卒子太公和
代為相皆相宣公晉河崩壅龍門至于?柱
十四年自十三年十月至春正月大雨雪是歲魏
文侯使其子擊圍繁龎齊田昐及趙戰(zhàn)于平邑獲
趙將韓舉取平邑是時李悝為文侯作盡地力之
教以為地方百里治田勤謹則畮益三斗不勤損亦
如之為粟百八十萬石善平糴者必觀歲有上中下
孰小饑則發(fā)小孰之所斂中饑則發(fā)中孰之所斂大
饑則發(fā)大孰之所斂而糶之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
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補不足也戰(zhàn)國貴詐力而賤仁
誼先富有而后禮讓悝行之魏國國以富強李悝
為上地守下令曰人有狐疑之訟令射的中者勝不
中者負令下而人皆習(xí)射及與秦人戰(zhàn)大敗之齊
伐魯葛及安陵
十五年齊取魯一城趙取平邑城之
十六年日有食之魯元公薨子穆公顯立王命
韓趙伐齊入長城
十七年秦簡公初令吏帶劍壍洛城重泉魏伐秦
筑臨晉晉韓武子卒子景侯?立趙獻侯卒子
烈侯籍立
十八年秦初租禾魏攻秦至鄭筑汾陰合陽魯
穆公訪于子思曰寡人嗣先君之業(yè)三年矣欲掩先
君之惡以?其善使談?wù)哂行g(shù)焉愿先生教之子思
曰私情之細不如公義之大故舜禹于其父弗敢私
有之公問可以利民者曰毀不居之室以賜窮民奪
嬖寵之祿以振困匱無令人有悲怨而后世有聞見
也曽申謂子思曰屈已以伸道乎抗志以貧賤乎
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與其
屈已以富貴而制于人不若抗志以貧賤而不愧于
道魯人公儀僣砥節(jié)勵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
事諸侯子思與之友魯君因子思欲以為相曰公儀
子必輔寡人參分魯國而與之一子思曰此公儀子
所以不至也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疏食水飲
伋亦愿在下風(fēng)今徒以髙官厚祿釣餌無信用之意
公儀子之智若魚鳥可也不然則彼將終身不躡乎
君之庭且臣不佞又不任為君操竿下釣以傷守節(jié)
之士也魯公儀休者為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
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
小食茹而美?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
出其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nóng)士工女安所售其貨乎
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xùn)巫铀紴槌剪斨饕沧?br />甚子上雜所習(xí)請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訓(xùn)焉學(xué)
必繇圣所以致其材也礪必繇砥所以致其刃也故
夫子之教必始于詩書而終于禮樂雜說不與焉又
何請子上名白子思子也年四十七
劉恕曰家語篇后敘孔子子孫及史記孔子世家
皆云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孔叢子有子思與孔子
相問荅則孔子時子思已長矣孔子以周敬王四
十一年壬戍卒至魯穆公三年甲戍當(dāng)威烈王之
十九年距孔子卒七十三年子思葢九十余矣漢
蓺文志云子思魯穆公師禮記檀弓云魯穆公問
子思舊君友服孟軻子思弟子亦言與魯穆公同
時必不妄則家語世家不當(dāng)云子思六十二歲而
孔叢子云子思居衛(wèi)魯穆公卒去此又三十一年
子思葢百二十余歲矣壽考若是當(dāng)時莫之稱道
固可疑也
辛櫟見魯穆公曰昔太公封于營丘濱海阻山險固
之地故地日廣子孫彌隆周公封于魯無山林溪谷
之險諸侯四面以達故地日削子孫彌殺吾先君周
公不若太公之知也穆公慚不能對以語南宮子南
宮子曰成王之居成周曰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見也
有不善易得而誅也周公卜居曲阜曰賢則茂昌不
賢則速亡夫賢者豈欲子孫阻山林之險長為無道
哉小人哉櫟也魏文侯嘗借道于趙攻中山趙不
許趙利曰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則魏罷而趙重魏?
中山必不能越趙而守是用兵者魏而得地者趙也
君不如許之彼知君利之必將輟行君不如借之道
而示不得已也文侯軾叚干木之閭曰干木光乎
德寡人光乎勢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勢不如德
財不如義干木未嘗肯以已易寡人吾安敢髙之致
祿百萬時徃問之國人喜而誦之曰吾君好正叚干
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秦嘗欲攻魏司馬庾
諫秦君曰段干木賢者而魏禮之不可加兵秦君然
之干木子夏弟子也文侯見段干木立倦而不敢
息及見翟璜踞堂而與之言璜不能文侯曰段干木
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汝祿則千鐘官則上卿既
受吾賞又責(zé)吾禮母乃難乎師經(jīng)鼓琴文侯起舞
曰使我言而無違者師經(jīng)援琴而撞文侯不中文侯
問左右曰撞君者何罪曰當(dāng)烹提師經(jīng)下堂一等師
經(jīng)曰臣一言而死昔堯舜唯恐言而人不違桀紂唯
恐言而人違之臣撞桀紂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釋之
是寡人之過也
劉恕曰言而人違之善則改焉不善擇焉止吾過
而成吾美也言而人不違非畏其勢則人所侮玩
也畏勢則長其惡侮玩則以兒童犬彘待之面譽
背毀蠢然嗤笑以白為黑以敗為成詩云維此良
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好同惡異近佞
逺直則莫能別善惡禍患繼之而不悟其愚可勝
道哉
魏西門豹為鄴令文侯曰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
豹曰敢問有術(shù)乎文侯曰有之鄉(xiāng)邑老者敬之賢良
師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人之丑者而參驗之夫
幽莠之?也似禾驪牛之黃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
類玉此皆似之而非也文侯問李克吳所以亡對
曰數(shù)戰(zhàn)數(shù)勝文侯曰國之福也曷為而亡克曰數(shù)戰(zhàn)
則民罷數(shù)勝則主驕以驕主治罷民所以亡也驕則
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猶晩
也李克謂文侯曰貴者賤惡之富者貧惡之知者
愚惡之文侯曰三者勿惡可乎李克曰貴而下賤則
眾弗惡也富能分貧則窮士弗惡也知而教愚則童
?弗惡也文侯曰寡人雖不敏請守斯語田子方
見老馬于道其御曰公家之畜罷而不用出而鬻之
子方曰少盡其力老棄其身仁者不為也以束帛贖
之子方子夏弟子也文侯與田子方語有兩童子
青白衣侍于君前子方曰君之寵子乎文侯曰非也
其父死于戰(zhàn)此其?孤也子方曰臣以君之賊心為
足今又滋甚君寵此子也又以誰之父殺之乎文侯
愍然曰寡人受令矣自是兵革罕用文侯出游見
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問之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
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邪明年東封上計其入
三倍有司請賞其吏解扁文侯曰此無異反裘而負
芻者吾地不加廣民不加眾而錢布三倍何也解扁
曰以冬伐木春浮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耕暑耘以
秋收斂惟冬無事乃伐林而積之負軛而浮之河是
民不得休息也民已弊矣雖入三倍將焉用之韓
伐鄭取雍丘齊伐魯取郕鄭城京楚簡王薨
子聲王當(dāng)立
十九年齊伐衛(wèi)取母丘鄭敗韓于負黍
二十年夏五月晉有三大犬帥眾犬?dāng)?shù)萬聚于絳殺
一犬于東方殺一犬于西方
二十一年齊宣公薨子康公貸立齊田?以廩丘
反
二十二年初宋昭公嘗出亡謂其御曰吾被服而立
侍御者數(shù)十人無不曰吾君麗也吾發(fā)言動事朝臣
數(shù)百人無不曰吾君圣也內(nèi)外不見吾過失是以亡
也乃改操易行二年而美聞于宋宋人迎而復(fù)之薨
子悼公購由立
子余曰重耳之仰君也若黍苖之仰陰雨也使成嘉
榖薦在宗廟君之力也穆公曰豈專在寡人乎穆公
賦鳩飛公子賦河水穆公賦六月子余使公子降拜
曰君稱所以佐天子匡王國者以命重耳重耳敢有
惰心重耳親筮之曰尚有晉國得貞屯悔豫皆入
筮史占之曰不吉閉而不通爻無為也司空季子曰
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晉國以輔王室安能建侯得
國之卦也吉孰大焉襄王自齊召大叔帶復(fù)歸京
師八月丁未邾敗魯于升陘冬十一月己巳朔
楚成王敗宋于?襄公傷股
十五年春齊伐宋夏五月宋襄公病傷竟薨子成
公王臣立秋楚伐陳取焦夷九月晉惠公薨大
子懐公圉立冬十一月?成公薨弟桓公姑容立
十二月晉大夫欒郄等聞重耳在秦陰勸令反國
為內(nèi)應(yīng)者甚眾是歲王使頹叔桃子出狄?guī)浄ム?br />王徳狄人將以狄女為后富辰曰婚姻禍福之階利
內(nèi)則福外則取禍王不忍小忿而棄鄭又登叔隗以
階狄封豕豺狼不可厭也王不聽
十六年春正月秦繆公發(fā)革車五百乗疇騎二千步
卒五萬納重耳于晉晉人多附惟惠公貴臣發(fā)兵拒
之及河重耳令籩豆茵席捐之面目黧黑手足胼胝
者在后舅犯聞之中夜而哭重耳曰不欲吾反國乎
對曰籩豆茵席所以養(yǎng)者而棄之面目黧黑手足胼
胝勞有功者而后之臣聞國君弊士無所取忠臣大
夫?游無所取忠友臣在所弊之中故不勝哀也乃
以璧授重耳曰臣過多矣請從此辭重耳曰禍福利
害不與舅氏同者河伯視之投璧于河介子推笑曰
天開公子而子犯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
位乃去而隠董因迎重耳于河重耳問曰吾其濟
乎對曰實沈之墟晉人是居今君當(dāng)之必有晉國臣
筮之得泰之八曰是謂天地配享小往大來且以辰
出而以參入皆晉祥也必伯諸侯重耳涉自河曲懐
公奔髙梁二月壬寅重耳入于晉師丙午入于曲沃
丁未入絳即位于武宮是為文公戊申殺懐公于髙
梁呂甥冀芮畏偪悔納文公謀作亂將焚公宮欲公
出救火而弒之寺人勃鞮求見公辭焉曰驪姬之讒
爾射余于屏內(nèi)困余于蒲城斬余衣祛又為惠公從
余于濵濵若干二命以求殺余對曰君之徳宇何不
寛裕也余罪戾之人又何患焉君不見我其無悔乎
公遽出見之告以呂郄之謀公懼三月乗驛自下脫
?秦穆公于王城告之亂己丑公宮火二子求公不
獲遂如河上穆公誘而殺之文公逆夫人羸氏以歸
公屬百官賦職任功棄責(zé)薄斂施舍分寡救乏振滯
匡困資無輕闗易道通商寛農(nóng)懋穡勸分省用足財
利器明徳以厚民性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
昭舊族愛親戚明賢良尊貴寵賞功勞事耉老禮賓
旅友古舊胥籍狐箕欒郄栢先羊舌董韓寔掌近官
諸姬之良掌其中官異姓之能掌其逺官政平民阜
財用不匱初晉文公亡過曹從者里鳬須盜其資
而亾公餒不能行介子推割股以食之至是里鳬須
請見曰臣能安晉國公使人應(yīng)之曰子何面目見寡
人鳬須曰君沐邪曰否鳬須曰沐者其心倒倒者其
言悖今君不沐何言之悖邪公聞而見之鳬須曰君
去國乆民臣多過君反國民臣自危鳬須之為君賊
大矣君誠赦其罪使之驂乗游于國中百姓見之知
君不念舊惡人自安矣文公說而從之民臣皆曰里
鳬須不誅吾何懼也文公之亾于狄狄人代廧咎
如獲二女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以叔隗妻趙衰生
盾至是衰之妻文公女趙姬請逆盾與其母來以盾
為才固請于公以為嫡子使其三子同括嬰下之以
叔隗為內(nèi)子而已下之
劉恕曰讓天下之至徳也勢位之際君子其猶病
諸趙姬不以文公為寵而以賢才為尚屈身庶孽
以成趙宗其后嬰以淫亂得罪同括罹?刑戮文
子長為名卿趙氏益大于晉仲尼曰泰伯三以天
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趙姬知人而讓可謂賢矣
文公賞從亾者介子推從者懸書宮門曰有寵矯矯
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饑無食一蛇割股
龍反其淵安其壞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
號于中野公曰嘻寡人之過也使人求之不得環(huán)綿
上山而封之號曰介山晉從亡賤臣陶叔狄狐曰
君三行賞不及臣敢請罪文公報曰導(dǎo)我以仁義者
受上賞援我不得為非引我于賢人之門者受次賞
矢石之難汗馬之勞復(fù)受次賞若以力事我無補吾
缺者三賞之后且及子晉人聞之皆說文公之理
李離過聴殺人自拘當(dāng)死文公曰官有貴賤罰有輕
重下吏有過非子之罪也離曰臣居官為長不與吏
讓位受祿為多不與下分利有罪?其下而畏死非
義也公曰寡人亦有罪邪離曰臣受印綬之日君命
曰必以仁義輔政寜過于生無失于殺臣受命不稱
壅惠蔽恩君何過之有君以所私害公法殺無罪而
生當(dāng)死二者非所以教于國也遂伏劍而死襄王
使太宰文公及內(nèi)史興賜晉文公命上卿逆于境晉
侯郊勞館諸宗廟饋九牢設(shè)庭燎及期命于武宮設(shè)
桑主布幾筵太宰蒞之晉侯端委以入太宰以王命
命冕服內(nèi)史贊之三命而后即冕服既畢賓饗贈餞
如公命侯伯之禮而加之以晏好內(nèi)史興歸以告王
曰晉君必伯逆王命敬奉禮義成王其善之使于晉
者道相逮也周大叔帶通于狄后王黜之夏頹叔
桃子奉帶以狄?guī)煿ネ跬醭黾翱矚K國人納之秋頹
叔等復(fù)以狄伐周大敗王師殺譚伯富辰曰昔吾驟
諫王王弗從以及此難若我不出王其以我為懟乎
乃以其屬死之狄入周王出適鄭處于汜帶以狄后
隗氏居于溫冬王遣使告難于晉秦魯
十七年春正月丙午衛(wèi)滅邢秦繆公師于河上將
納王子犯謂晉文公曰民親而未知義也君盍納王
以教之義秦納之則失周矣何以求諸侯趙衰曰周
晉同姓尊王晉之資也公說乃行賂艸中之戎與麗
土之狄以啟東道以二軍辭秦師而下三月甲辰次
陽樊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叔帶于溫殺
之于隰城戊午晉文公朝王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王
曰天降禍災(zāi)于周室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
賞私徳叔父實應(yīng)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
愛變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與百姓何文公
遂不敢請受南陽陽樊溫原州陘絺組攢茅之田陽
人不服文公圍之將殘其民倉葛呼曰陽樊懐我王
徳未從于晉謂君布徳以懐柔之今將大泯其宗祊
蔑殺其人民宜吾不敢服也陽人有夏商之嗣典周
室之師旅樊仲之官守非官守則皆王之父兄甥舅
也若之何虐之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陽民秋
秦晉伐鄀鄀允姓楚圍陳納頓子于頓冬晉文公
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軍而去之
諜出曰不過一二日矣公曰信不可失乃去之及孟
門而原請降以趙衰為原大夫于是晉國苦奢文公
以儉矯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無幾人皆大布之衣
脫粟之飯是歲衛(wèi)文公薨子成公鄭立
十八年春正月魯僖公?莒茲?公茲?公茲輿期
之十一世孫也莒夷無謚以號為稱齊孝公侵魯
西鄙夏伐北鄙臧文仲欲以辭告病焉問于展禽對
曰亂在前矣辭其何益文仲曰國急矣百物唯其可
者無不趨也愿以子之辭行賂焉展禽使乞喜以膏
沐犒師齊侯曰魯國何恃而不恐對曰昔者成王命
我周公及齊太公曰賜女土地質(zhì)之以犧牲世世子
孫無相害也君豈貪壤地而棄先王之命孝公許平
而還衛(wèi)伐齊秋楚滅?以?子歸冬楚伐宋
圍緡魯以楚師伐齊取榖
十九年夏齊孝公薨弟潘因衛(wèi)公子啟方殺孝公子
而自立是為昭公秋魯入杞冬楚及諸侯圍宋
宋告急于晉狐偃曰若伐曹衛(wèi)楚必救之則齊宋免
矣于是搜于被廬先定其民緫帥諸侯接齊桓公為
盟主然其禮已頗僣差又隨時茍合以求欲速之功
不能充王制矣文公問元帥于趙衰對曰郄縠行
年五十矣守學(xué)彌惇不忘百姓公從之使縠將中軍
以為大政命趙衰為卿辭曰欒枝貞慎先軫有謀胥
臣多聞皆可以為輔佐臣弗若也使原季為卿辭曰
三徳偃之出也以徳紀(jì)民其章大矣使狐偃為卿辭
曰毛之智賢于臣其齒又長毛不在位不敢聞命以
魏犨為右
二十年春正月晉文公率齊秦伐曹衛(wèi)以救宋戊申
取五鹿二月衛(wèi)成公請盟晉弗許衛(wèi)侯欲與楚國人
不欲出成公居于襄牛以說晉楚救衛(wèi)不克晉圍
曹文公令人告僖負覊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
表其閭令軍勿犯曹人帥親戚而保其閭者七百余
家三月丙午晉入曹令無入僖負覊之宮魏犫顛頡
?僖負羈氏魏犫傷于胷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乃舍
之使斷顛頡之脊以狥以舟之僑伐魏犫為戎右人
皆懼曰顛頡有寵況于我乎乃無犯禁者晉國大治
晉執(zhí)曹共公分曹衛(wèi)之田以畀宋人夏四月己巳
晉宋齊秦次于城濮陳于莘北與楚子玉戰(zhàn)楚師敗
績文公始伯退而有憂色曰吾聞能以戰(zhàn)勝安者惟
圣人若夫詐勝之徒未嘗不危晉作王宮于踐土
五月丙午晉獻楚俘于王己酉王?命晉文公為侯
伯衛(wèi)成公聞楚敗奔楚遂適陳使元喧奉叔武以
受盟六月晉人復(fù)成公成公入前驅(qū)殺叔武元喧奔
晉成公與元喧訟不勝晉執(zhí)成公歸之于京師元喧
歸于衛(wèi)立公子瑕晉文公召王狩于河陽諸侯朝
于王所諸侯圍許晉釋曺共公是歲陳穆公
薨子共公朔立
二十一年秋魯大雨雹
二十二年春晉侵鄭夏狄侵齊晉文公請殺衛(wèi)
成公王曰君臣無獄元喧雖直不可聽也為臣殺其
君其安庸刑余何私于衛(wèi)侯晉人使醫(yī)酖成公不死
醫(yī)亦不誅臧文仲言于魯僖公曰衛(wèi)君殆無罪刑五
而已無有隠者隠乃諱也有諸侯之請必免之君盍
請衛(wèi)君以示親于諸侯且以動晉公說行玉二十瑴
秋釋成公自是晉聘魯加于諸侯一等爵同厚其好
貨成公聞臧文仲之為也使納賂焉辭曰外臣之言
不越竟不敢及君衛(wèi)成公歸國殺元喧及公子瑕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鄭人以名寳行成文公
弗許曰予我詹而師還叔詹固請往曰一臣可以救
百姓而定社稷君何愛也鄭人以詹予晉晉人將烹
之詹曰天降鄭禍棄禮違親臣殺身贖國忠也乃就
烹據(jù)鼎耳而疾號曰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與詹
同乃命弗殺厚為之禮而歸之鄭文公使?fàn)T之武見
秦穆公穆公與鄭人盟乃還晉亦去之初鄭文公有
三夫人寵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逐羣公子子蘭
奔晉事文公甚謹從公伐鄭求入鄭為太子公以告
鄭鄭大夫石癸曰夫人子盡死余庻子無如蘭賢晉
以為請利孰大焉遂立蘭為太子
二十三年春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魯僖公使臧
文仲往重館人告曰諸侯莫不望分而欲親晉晉不
以故班必親先者魯之班長而又先諸侯其誰望之
從之獲地于諸侯為多反命請曰重館人之力也一
言辟境其章大矣出而爵之晉上軍狐毛卒使趙
衰代之辭曰城濮之役先且居之佐軍也善臣之倫
箕鄭胥嬰先都在乃使先且居將上軍文公曰趙衰
三讓皆社稷之衛(wèi)也秋搜于清原作五軍以趙衰為
卿將新上軍及子犯卒蒲城伯請佐公曰趙衰三讓
不失義乃使衰佐上軍初晉饑公問救饑于箕鄭
對曰信于君心則美惡不踰信于名則上下不干信
于令則時無廢功信于事則民從事有業(yè)民知君心
貧而不懼藏出如入何匱之有公使為箕至是佐新
上軍文公伐鄴趙衰言所以勝鄴公從之而克將
賞趙衰衰曰君賞其末則騎乗者存賞其本則臣聞
之郄虎公召虎而賞之虎曰言之易行之難臣言之
者也公曰子無辭文公學(xué)讀書于臼季三日曰吾
不能行也咫聞則多矣對曰多聞以待能者不猶愈
也文公謂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國為易今也難對
曰君以為易其難將至矣君以為難其易將至焉
文公出田逐獸入大澤迷不知其所公問漁者曰道
安從出漁者曰鴻鵠保河海厭而徙于小澤必有九
矰之憂黿鼉保深淵厭而出之淺渚必有羅網(wǎng)釣射
之憂君之至此何太逺也公曰善哉出澤謂從者曰
記漁者名漁者曰君尊天事地敬社稷固四國慈愛
萬民薄賦斂輕租稅則臣亦與焉何以名為君若不
敬社稷不固四國外失禮于諸侯內(nèi)逆民心一國流
亡漁者雖得厚賜不能保也遂辭不受曰君亟歸國
臣亦反漁所矣文公田于虢遇一老父而問之曰
子虛此故矣虢亡其有說乎對曰虢君斷則不能諌
則無與所以亡也公輟田而歸以告趙衰衰問其人
安在公曰吾不與之來衰曰古之君子聽其言而用
其人今之君子聽其言而棄其身哀哉晉國之憂也
公召而賞之文公問於胥臣曰吾欲使陽處父?
歡而教誨之能善之乎對曰是在驩也質(zhì)將善而賢
良贊之則濟可俟若有違質(zhì)教將不入何善之為公
曰教無益乎對曰人生而學(xué)非學(xué)不入教者因體能
質(zhì)而利之者也臼季使舍于冀野冀缺薅其妻馌
之敬相待如賓問之冀芮之子也與之歸復(fù)命而進
之文公曰其父有罪子何以知其賢對曰臣見其不
忘敬也恪于徳以臨事其何不濟公使為下軍大夫
冬狄圍衛(wèi)衛(wèi)遷于帝丘
二十四年夏衛(wèi)侵狄冬晉文公薨子襄公驩立
秦襲鄭是歲衛(wèi)侵鄭鄭文公薨太子穆公蘭立
二十五年春秦師過周左右免冑而下拜王孫滿言
于王曰秦必有謫入險而脫能無敗乎鄭已覺秦烕
滑而還晉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破滑夏四月辛
巳墨衰發(fā)兵遮擊秦兵大破之于殽虜孟明視等三
將狄侵齊魯伐邾取訾婁秋復(fù)伐邾狄伐晉
八月戊子晉敗狄于箕獲白狄子冬魯僖公薨子
文公興立晉陳鄭伐許楚侵陳蔡遂伐鄭晉
侵蔡楚救之
二十六年夏四月晉伐衛(wèi)六月戊戍取戚衛(wèi)伐晉
楚成王欲黜太子啇臣而立王子職冬十月丁未
啇臣弒王而自立是為穆王
二十七年春正月秦孟明視伐晉二月晉襄公御之
趙衰佐中軍甲子敗秦于彭衙魯夏父弗忌為宗
烝時躋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曰我為宗伯明者
為昭其次為穆有司曰宗廟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
長?而等冑之親踈也自?王及主癸莫若湯自稷
及王季莫若文武啇周之烝未嘗躋湯與文武為不
踰也弗聽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廟躋僖公展禽曰
夏父弗忌必有殃犯順以逆易神之班僖又未有明
焉而躋之皆不祥也海鳥曰爰居止于魯東門之
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禘郊祖宗報五
者國之典祀也社稷山川之神及前哲令徳之人天
之三辰地之五行九州島名山川澤非是不在祀典今
海鳥至而祀之難以為仁且智矣夫廣川之鳥獸恒
知避其災(zāi)今茲海有災(zāi)乎是歲海多大風(fēng)文仲曰信
吾過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書以為三筴魯文公
欲弛孟文子之宅使謂之曰吾欲利子于外之寛者
對曰署所以朝夕?君命也臣立先臣之署服其車
服為利故而易其次是辱君命也不敢聞命公弗取
臧文仲曰孟孫善守矣公欲?郈敬子之宅亦如之
對曰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嘗禘烝享之所致君胙
者出入受事之幣以致君命者亦有數(shù)矣今命臣更
次于外無者違乎請從司徒以班徒次公亦不取
冬晉宋陳鄭伐秦取汪及彭衙戎王聞秦穆公賢使
由余來觀由余其先晉人亡入戎能晉言穆公示以
宮室積聚由余曰使鬼為之則勞神人為之亦苦民
古之有國者未嘗不以?儉失國者未嘗不以驕奢
也穆公怪之問曰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然尚
時亂戎夷無此何以為治由余笑曰此乃中國所以
亂也自上圣黃帝僅以小治及其后世阻法度之威
以責(zé)督于下下以仁義怨望于上上下交爭簒弒滅
宗皆以此也夫戎夷上含淳徳以遇下下懐忠信以
事上一國之政猶一身眞圣人之治也穆公退而謂
內(nèi)史廖曰鄰有圣人敵國之憂也廖曰戎王處辟陋
之地未嘗見中國聲色君試遺之女樂以奪其志戎
王好樂必怠于政為由余請緩期留而莫遣使其君
臣有間乃可圖也穆公曰善與由余曲席而坐傳器
而食問其地形兵勢盡詧而后令內(nèi)史廖以女樂二
八遺戎王戎王受而說之終歲淫縱牛馬半死秦乃
歸由余由余數(shù)諌不聽穆公使人間要之由余遂去
降秦穆公以客禮禮之拜為上卿問伐戎之形
二十八年春晉以諸侯伐沉沉姒姓子爵夏秦繆
公伐晉取王官及郊封殽尸而還遂伯西戎用孟明
也秋雨螽于宋楚圍江冬王師及晉伐楚救江
二十九年秋晉伐秦楚滅江是歲秦用由余謀
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天子使召公過賀穆公以
金鼓
三十年夏秦入鄀秋楚滅六冬楚滅蓼晉陽
處父如衛(wèi)舍于逆旅?嬴氏嬴謂其妻曰吾求君子
乆矣今乃得之舉而從之陽子道與之語及山而還
曰吾見其貌而欲之聞其言而惡之且剛而主能不
本而犯怨之聚也是故去之期年乃有賈季之難陽
子死之晉新上軍帥中軍佐趙衰成子卒是歲
許僖公薨子昭公錫我立
三十一年春晉舍二軍趙盾將中軍始為國政夏
秦穆公薨有子四十人太子康公罃立塟穆公雍從
死者百七十七人秋八月乙亥晉襄公薨太子夷
皋少晉人以難欲立長君趙遁遣使如秦逆公子雍
三十二年春魯伐邾三月甲戍取須句夏四月宋
成公薨弟御殺太子自立宋人殺御立成公少子杵
臼是為昭公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晉太子夷皋母
穆嬴日夜抱太子號泣于朝趙盾患之乃背秦而立
夷皋是為靈公戊子敗秦于令狐狄侵魯冬徐
伐莒
三十三年春晉歸匡戚之田于衛(wèi)夏秦伐晉取武
城秋王崩子頃王壬臣立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終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六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六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四赤奮若凡四十七年起昭陽單閼盡屠維
頃王
元年春二月塟襄王三月楚伐鄭晉宋魯衛(wèi)許救
鄭夏楚侵陳克狐丘秋楚伐陳陳人敗之陳懼
及楚平是歲曹共公薨子文公壽立燕襄公薨桓
公立
二年春晉伐秦取少梁夏秦伐晉取北征秦任
望謂康公曰饑召兵疾召兵勞召兵亂召兵君筑臺
三年今荊將攻齊臣恐其以齊為聲而襲秦為實也
不如備之戍東邊楚乃輟行
三年春楚再伐麇敗之秋鄋瞞侵齊遂伐魯長狄
弟兄三人佚宕中國瓦石不能害冬十月甲午魯
叔孫得臣敗狄于咸獲長狄僑如射其目身橫九畝
斷其首而載之眉見于軾
四年春郕伯薨羣舒叛楚夏楚執(zhí)舒子平及宗子
遂圍巢羣舒偃姓舒庸舒鳩之屬宗巢二國名冬
秦伐晉取羈馬初趙宣子言韓厥于晉靈公以為司
馬是役也宣子使人以其乗車于行厥執(zhí)而戮之眾
咸曰韓厥必不沒矣其主朝升之而莫戮其車其誰
安之宣子召而禮之曰事君者比而不黨軍事無犯
犯而不隠吾言女于君以是觀女女勉之臨長晉國
非女其誰告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賀我矣吾舉厥
也而中免于罪矣十二月秦晉戰(zhàn)交綏秦師夜遁復(fù)
侵晉入瑕厥韓萬?孫子輿之子也
五年夏邾遷于繹五月邾文公薨子定公貜且立
是歲陳共公薨子靈公平國立楚穆王薨子莊王
旅立
六年春王崩子匡王班立邾伐魯魯伐邾齊昭
公妃魯叔姬無寵子舍孤弱國人莫畏公弟商人自
桓公死爭立不得陰交賢士附愛百姓夏五月昭
公薨舍立秋七月乙卯夜商人弒舍自立是為懿
公有星孛入于北斗
匡王
元年夏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晉伐蔡戊申入蔡
秋齊侵魯冬十一月又侵魯遂伐曹入其郛是
歲蔡莊公薨子文公申立
二年秋八月楚大饑戎伐其西南又伐其東南庸人
帥羣蠻以叛麇人帥百濮將伐楚楚師出百濮乃罷
楚滅庸楚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沈湎于酒淫
于聲色令國中曰敢諌者死無赦伍舉入諫莊王左
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伍舉曰愿有進隠曰
有鳥在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蜚不鳴何鳥也王曰
三年不動將定志意不蜚將長羽翼不鳴將覧民則
雖無蜚蜚將沖天雖無鳴鳴將駭人舉退吾知之矣
居數(shù)月淫益甚大夫蘇從曰食君厚祿愛死不諫非
忠臣也乃入諫王曰若不聞令乎對曰殺身以明君
臣之愿也臣聞好道者多資糧好樂者多求而亡國
亡無日矣臣敢以告王曰善左執(zhí)蘇從手右抽刀斷
鐘鼓之懸明日聽政所進者五人所退者十人誅大
臣五舉處士六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宋昭
公無道國人不附庶弟鮑賢而下士冬十一月甲寅
昭公田于孟諸襄夫人王姬使帥甸攻而殺之立鮑
是為文公晉趙盾請師伐宋靈公曰非晉國之急也
對曰宋人弒其君反天地而逆民則晉為盟主而不
修天罰將懼及焉公許之乃召軍吏而戒樂正令三
軍鐘鼓必備趙同曰國有大役不鎮(zhèn)撫民而僃鐘鼓
何也宣子曰伐僃鐘鼔聲其罪也襲侵宻聲為蹔事
也今宋人弒其君罪莫大焉明聲之猶恐其不聞也
使告于諸侯治兵振旅鳴鐘鼔以至于宋晉靈公
造九層臺費用千億令左右曰敢諫者死孫息曰臣
能累十二棋加九雞子其上孫息正顏色定志意而
為之左右皆懾公俯伏氣息不續(xù)曰危哉孫息曰復(fù)
有危甚于此者九層之臺三年不成國用空虛戶口
減少吏民叛亡鄰國興兵社稷一滅君何所望公即
壊臺不作
三年春晉衛(wèi)陳鄭伐宋責(zé)以弒君文公定立乃去
夏四月齊伐魯秋周甘歜敗戎于邥垂
四年春二月丁卯魯文公薨太子惡立夏五月齊
邴歜閻職弒懿公于囿竹國人立桓公子元是為惠
公冬十月魯襄仲殺惡而立文公子倭是為宣公
莒自紀(jì)公庶其以下為已姓不知誰賜之紀(jì)公多
行無禮于國愛少子季佗欲黜太子仆仆因國人弒
紀(jì)公以其寳奔魯國人立季佗是為厲公魯宣公
命季文子曰莒太子不憚以吾故殺其君而以其寳
來愛我甚矣為我子之邑今日必授里革遇之而更
其書曰為我流之于夷今日必通明日有司復(fù)命公
詰之仆人以里革對公執(zhí)之對曰毀則者為賊掩賊
者為臧竊寳者為宄用宄之財者為奸使君為奸藏
者不可不去也臣違君命者亦不可不殺也公曰寡
人實貪非子之罪乃舍之是歲秦康公薨子共公
稻立
五年夏六月齊取魯濟西田晉帥諸侯伐宋秋
楚侵陳及宋晉救之遂伐鄭楚救鄭冬晉侵崇伐
鄭
六年春鄭伐宋二月壬子敗宋于大棘秦伐晉圍
焦夏晉趙盾救焦遂及諸侯侵鄭楚救鄭晉靈
公虐趙盾諫不從秋九月乙丑趙穿弒靈公逆文
公子黒臀于周而立之是為成公是歲王崩弟定
王瑜立
定王
元年春晉伐鄭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洛觀兵
于周郊王使王孫滿勞之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對
曰在徳不在鼎莊王曰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
夏楚侵鄭曹伐宋秋宋圍曹冬鄭穆公薨太
子靈公夷立
二年春魯伐莒取向夏鄭子公子家弒其君夷立
夷弟堅是為襄公謚夷曰幽公冬楚伐鄭是歲
秦共公薨子桓公榮立
三年冬楚伐鄭晉救鄭伐陳晉嘗伐楚三舍不止大
夫請擊之莊王曰先君之時晉不伐楚及孤之身而
晉伐楚是寡人之過如何其辱諸大夫大夫曰君之
時晉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晉伐楚是臣之罪也請擊
之莊王俛泣而起拜諸大夫晉聞之曰君?下其臣
而君臣爭以過為在已上下一心未可攻也乃夜還
師莊王罷朝而晏樊姬問其故王曰旦與賢相語
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為誰王曰虞丘子樊姬掩口
而笑王問之對曰妾非不欲専貴擅愛以為傷王之
義也故所進與妾同位者數(shù)人今虞丘子為相十年
未嘗進一賢知而不進是不忠也不知是不知也安
得為賢明日王以樊姬之言告之虞丘子稽首曰如
樊姬之言于是辭位曰臣為令尹國不加治獄訟不
息處士不升淫禍不討乆固祿位妨羣賢路臣竊選
國俊下里之士曰孫叔敖多能無欲可授之政莊王
曰子輔寡人令行絶域奈何去之虞丘子固辭王許
之賜菜田三百號曰國老
劉恕曰圣人因人而成大功愚者貪權(quán)而忌勝己
虞丘子悟樊姬之一言薦孫叔敖而莊王伯天下
謂之賢相可也奚獨楚?
孫叔敖代虞丘子為令尹狐丘丈人麄皮白冠來吊
曰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髙而擅權(quán)者君惡
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怨處之孫叔敖曰愿聞余教
丈人曰位髙而意益下官大而心益小祿厚而施益
博謹此三者足以治楚矣或云叔敖沈尹莖相與友
叔敖游郢三年聲晦不知修行不聞沈尹莖曰令人
主上至于王下至于伯我不若子接俗說義調(diào)均以
適主心子不如我沈尹莖游郢五年楚王欲以為令
尹讓曰期思鄙人孫叔敖圣人也王必用之王乃使
人以王輿迎叔敖為令尹叔敖施教導(dǎo)民政緩禁止
吏無奸邪盜賊不起民皆樂其生不教而從化故三
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
已之罪也莊王盡?境內(nèi)之勞與諸侯之憂於叔敖
遂伯天下功跡著乎竹帛?乎後世莊王問於孫
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孫叔敖曰國之有
是眾非之所惡臣恐王之不能定王曰不定獨在君
乎亦在臣乎孫叔敖曰國君驕?zhǔn)吭皇糠俏覠o逌貴
富士驕君曰國非士無逌安強人君失國而不悟士
饑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國是無逌定矣桀紂以合其
取舍者為是不合者為非故亡而不知王曰愿相國
與士大夫共定國是寡人豈敢以褊國驕?zhǔn)棵裨?br />莊王好田獵弋射大夫諫曰晉楚敵國也楚不謀晉
晉必謀楚王無乃耽于樂乎王曰吾獵以求士也榛
藂刺虎豹者吾知其勇也攫犀?兕者吾知其勁有
力也罷田而分吾知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
楚國以安
四年春晉衛(wèi)侵陳秋赤狄伐晉
五年夏齊魯伐萊萊子爵赤狄侵晉是歲河徙
燕桓公薨宣公立
六年夏白狄?晉伐秦晉獲秦諜殺諸絳市六日而
蘇楚滅舒蓼晉郄缺代趙宣子為政秋趙朔佐
下軍朔盾子也冬楚伐陳王使單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陳以聘楚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野有庾
積?功未畢饍宰不致餼司里不授館民將筑臺于
夏氏及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賓
不見單子歸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道路不
可知田在艸間功成而不收廢其教而棄其制蔑其
官而犯其令將何以守國居大國之間其能乆乎
七年秋魯取根牟東夷國也滕昭公毛薨子文公
繡立晉成公與楚莊王爭強?諸侯于扈陳靈公
畏楚不?晉以諸侯之師伐陳成公薨子扈子景公
孺立冬宋圍滕陳靈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陳其
亡乎吾驟諫君君不吾聽而愈失威儀夫人君不直
其行不敬其言未有能保王公之號垂顯令之名者
也今君縦恣不亡必弒靈公以泄冶為妖言而殺之
楚伐鄭晉救鄭鄭敗楚師是歲衛(wèi)成公薨子穆
公遬立
八年春齊歸魯濟西田夏齊惠公薨子頃公無野
立陳靈公淫于夏姬其子征舒弒公六月宋伐
滕諸侯伐鄭秋魯伐邾取繹冬楚伐鄭晉救
鄭逐楚師諸侯戌鄭鄭子家卒國人討幽公之
亂斵子家棺而逐其族改塟幽公謚曰靈是歲劉
康公聘魯歸王問魯大夫孰賢對曰季孫行父仲孫
蔑儉儉能足用族可以庇其長處魯乎叔孫僑如公
孫歸父侈侈則不恤匱憂必及之人臣而侈國家弗
堪亡之道也
九年春楚伐鄭夏楚侵宋冬楚莊王為夏氏亂
陳欲伐之使人視之還報曰其城髙溝深而畜積多
寧國也王曰可伐陳小國而蓄積多必賦斂重而民
怨上城髙溝深則民力殫矣王遂興兵伐陳謂陳曰
無驚吾誅征舒而已遂入陳殺夏征舒因縣陳申叔
時謂莊王曰王以賊弒君征兵諸侯以義伐之已而
利其地何以令于天下莊王曰善乃迎陳靈公太子
午于晉而立之是為成公孔子讀史記至楚復(fù)陳曰
賢哉莊王輕千乗之國而重一言莊王使士亹傅
太子審辭王曰賴子之善善之也對曰善在太子太
子欲善善人將至若不欲善善則不用王卒使傅之
問于申叔時叔時曰教之春秋世詩禮樂令語故志
訓(xùn)典若是而不從動而不悛悛而不攝攝而不徹則
導(dǎo)之忠信義禮孝事仁文武罰賞而明齊肅以耀之
臨若是而不濟不可為也莊王之法曰羣臣入朝
至門馬蹄踐溜者斬其辀而戮其御太子犯令廷理
斬辀戮御太子怒入見王泣曰為我誅廷理王曰立
法從令所以尊敬宗廟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儲主
而不屬真吾守法之臣也益爵二級令尹子佩請
飲莊王王許之而不往子佩曰臣有罪乎王曰聞子
具于強臺南望料山以臨方皇左江右淮其樂忘死
吾薄徳之人不可以當(dāng)此樂恐留而不能反也莊
王以越政亂兵弱欲伐之杜子曰臣患知之如目也
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自見其睫莊蹻為盜于境內(nèi)而
吏不能禁此政亂也王兵敗于秦晉喪地數(shù)百里此
兵弱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此知之如目也王乃止
初莊王欲伐晉使豚尹觀焉反曰其憂在上其樂
在下賢臣沈駒在焉不可伐也明年又使觀之反曰
可矣沈駒已死諂諛多在君之廬其君好樂而無禮
其下危處以怨上上下離心伐之民必先叛莊王從
之
十年春楚莊王圍鄭三月克之而許之平六月晉救
鄭趙朔將下軍韓厥為司馬楚敗晉于邲將軍子重
三言而不當(dāng)莊王歸過申侯之邑申侯進飯日中而
王不食申侯請罪王喟然嘆曰賢君有師者王中君
有師者伯下君羣臣莫若者亡我下君也羣臣又莫
若吾恐亡也且世不絶圣國不絶賢天下有賢而我
獨不得何以食為莊王見天不見妖地不出孽則禱
于山川曰天其忘余與冬楚伐蕭宋蔡救蕭楚圍
蕭蕭潰遂滅之宋伐陳衛(wèi)救陳
十一年春齊伐莒夏楚伐宋秋赤狄伐晉
十二年夏晉伐鄭秋九月楚圍宋將軍子重諫曰
君廚肉臭而不食尊酒敗而不飲三軍之士皆有饑
色欲以勝敵不亦難乎莊王曰請有酒投之士有食
饋之賢是歲曹文公薨子宣公盧立
十三年夏五月宋及楚平六月癸卯晉敗赤狄辛
亥滅潞獲長狄僑如之弟焚如鄋瞞由是遂亡赤狄
潞氏隗姓秋七月秦伐晉晉敗秦師周室既衰
暴君污吏慢其經(jīng)界繇役橫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詐
魯宣公初稅畆春秋譏焉于是上貪民怨災(zāi)害生而
禍亂作冬魯蝝生
十四年春晉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趙莊子問于
狄封人曰吾聞狄雨沙三日雨血三日馬生牛牛生
馬信乎曰然莊子曰妖足以亡國也對曰雨沙?風(fēng)
所飄也雨血鷙鳥擊于上也馬生牛牛生馬雜牧也
此非狄之妖也莊子曰奚為妖對曰其國數(shù)散其君
?弱諸卿貨大夫比黨百官肆斷而無告政令不竟
而數(shù)變其士巧貪而有怨此其妖也夏成周宣榭
火冬晉使士?聘于周王享之肴烝士?私于相
禮原公曰吾聞王室之禮無毀折今此何禮也王曰
子弗聞乎禘郊之事則有全烝王公立飫則有房烝
親戚宴享則有肴烝唯戎狄則有體薦坐諸門外而
使舌人體委與之今叔父使士季修舊徳以奬王室
唯是先王之宴禮以貽女余一人敢設(shè)飫禘焉胡有
孑然其効戎狄也士?不敢對而退歸乃講聚三代
之典修執(zhí)秩以為晉法
十五年春晉使郄克聘于齊齊項公使婦人觀而笑
之克怒歸請伐齊秋八月范武子謂其子燮曰郄
子之怒甚矣不逞于齊必發(fā)諸晉不得政何以逞怒
干人之怒必獲毒焉余將致政以成其怒無以內(nèi)易
外也乃老郄克為政范文子莫退于朝武子曰何
莫也對曰有秦客庾辭于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
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讓父兄也爾童子而三
掩人于朝亡無日矣擊之以杖折委笄是歲蔡文
公薨子景公固立許昭公薨子靈公?立
十六年春晉衛(wèi)伐齊秋邾人戕鄫子于鄫楚莊
王薨子共王審立魯宣公嘗夏濫于泗淵里革斷
其罟而棄之曰古者太寒降土蟄發(fā)水虞于是乎講
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寢廟行諸國助宣氣也
鳥獸孕水蟲成獸虞于是乎禁罝羅鳥獸成水蟲孕
水虞于是乎禁罣?蕃庶物也公聞之曰吾過而里
革匡我是良罟也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師存侍曰
藏罟不如寘里革于側(cè)之不?也冬宣公薨子成
公肱立
十七年春周劉康公伐茅戎三月癸未敗績于徐吾
氏
十八年春齊伐魯取龍衛(wèi)侵齊夏齊敗衛(wèi)魯衛(wèi)
乞師于晉以伐齊皆主郄獻子晉侯許之于是趙朔
莊子已卒欒書代將下軍六月壬申師于靡笲之下
癸酉陳于鞌郄克傷曰余病喙張侯曰三軍之心在
此車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車無退表鼓無退聲軍事
集焉吾子忍之不可以言病受命于廟受脹于社甲
胄而効死戎之政也病若未死秪以解志三軍從之
齊師大敗秋七月齊及晉盟使齊歸魯汶陽田
八月宋文公薨子共公固立九月衛(wèi)穆公薨子定
公臧立晉師歸范文子后入謂武子曰夫師郄子
之師也其事臧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于我也郄
獻子范文子欒武子見景公曰克也以軍命命三軍
之士三軍之士用命爕也受命于中軍以命上軍之
士上軍之士用命書也受命于上軍以命下軍之士
下軍之士用命冬楚侵衛(wèi)魯
十九年春晉帥諸侯伐鄭鄭敗晉于丘輿夏鄭伐
許秋晉伐廧咎如討赤狄之余廧咎如潰冬十
二月甲戌晉作六軍韓厥為卿將新中軍齊頃公
朝晉郄獻子曰寡君使克也不腆弊邑之禮為君之
辱敢歸諸下執(zhí)政以整御人苗棼皇曰郄子勇而不
知禮矜其伐而恥國君其與?何齊頃公歸而?
苑囿薄賦斂不聽聲樂不食酒肉內(nèi)愛百姓問疾吊
喪外敬諸侯從?與盟卒終其身國家安寧
二十年冬十一月鄭師疆許田許人敗諸展陂鄭伐
許取鉏任冷敦之田晉救許伐鄭取汜祭楚救鄭
是歲鄭襄公薨子悼公費立燕宣公薨昭公立
二十一年夏梁山崩晉景公召伯宗絳人謂伯宗曰
?于上帝國三日哭以禮焉從之伯宗朝以喜歸
告其妻曰吾言于朝諸大夫皆謂我智似陽子對曰
陽子華而不實主言而無謀難及其身子何喜焉諸
大夫莫子若也然民不能戴其上乆矣難必及子盍
亟索士整庇州犂焉得畢陽及欒弗忌之難諸大夫
害伯宗畢陽送州犂于楚冬十一月己酉王崩子
簡王夷立初吳周章卒子熊遂立卒子柯相立卒
子強鳩夷立卒子余橋疑吾立卒子柯盧立卒子周
繇立卒子屈羽立卒子夷吾立卒子禽處立卒子轉(zhuǎn)
立卒子頗髙立卒子句卑立卒子去齊立是歲去齊
卒子壽夢立吳始益大壽夢稱王吳之年始可紀(jì)
簡王
元年春二月魯立武公之宮為武世室魯取鄟鄟
附庸也三月晉衛(wèi)鄭伊洛之戎陸渾蠻氏侵宋
夏四月丁丑晉遷都新田亦謂之絳以絳為故絳
六月鄭悼公薨弟成公腀立秋魯侵宋楚伐鄭
冬晉救鄭晉侵蔡楚救蔡
二年春吳伐郯郯已姓子爵秋楚伐鄭諸侯救鄭
楚亡大夫申公巫臣在晉使其子狐庸為行人于
吳教之射御導(dǎo)之伐楚吳始大通于上國
三年春晉使魯歸汶陽之田于齊晉侵蔡遂侵楚
晉趙嬰通于趙朔之妻晉成公女莊姬其兄趙同
趙括放嬰于齊莊姬譛之于景公曰同括將為亂欒
郄為征夏六月討趙同趙括殺之朔子趙武從其
母莊姬畜于公宮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于景公曰
成季之勲宣孟之忠而無后為善者懼矣乃立武而
反其田焉
劉恕曰史記晉世家景公十七年誅趙同趙括復(fù)
令庶子武為后其年及事與左氏略同趙世家云
晉景公三年屠岸賈攻趙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
朔之殳人程嬰匿趙氏孤兒武于山中十五年景
公有疾與韓厥謀立趙武攻滅屠岸賈復(fù)與趙武
田邑案左?成二年晉景公之十一年欒書將下
軍則于時朔已死矣據(jù)此說殺趙同括后十五年
乃立趙武而外?晉語趙文子冠見諸大夫皆不
言趙氏復(fù)立惟郵無正謂趙簡子曰昔先主文子
少亹于難失趙氏之典刑而去其師保基于其身
以克復(fù)其所諸書多言程嬰公孫杵臼之事不知
其然乎晉趙世家與春秋內(nèi)外?不相符合其説
近誣
趙武冠見欒武子曰昔吾逮事莊主華則滎矣請務(wù)
實乎見中行宣子曰惜也吾老矣見范文子曰賢者
寵至而益戒不足者為寵驕故興王賞諫臣逸王罰
之見郄駒伯曰壯不若老者多矣見韓獻子曰成人
在始與善如艸木之產(chǎn)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猶宮
室之有墻屋也糞除而已又何加焉見智武子曰成
子之文宣子之忠事君必濟其可忘乎見苦成叔子
曰抑年少而執(zhí)官者眾吾安容子見溫季子曰誰之
不如可以求之見張老而語之張老曰從欒伯之言
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韓子之戒可以成智子之
道善矣三郄亡人之言也何稱述焉冬晉魯伐郯
四年楚共王曰孤有徳于鄭使人來盟鄭成公私與
之盟秋成公朝晉晉曰鄭私平于楚執(zhí)之使欒書
伐鄭楚侵陳以救鄭冬十一月楚伐莒戊申入渠
丘庚申莒潰楚遂入鄆秦及白狄伐晉鄭圍許
是歲齊頃公薨子靈公環(huán)立
五年春衛(wèi)侵鄭三月鄭公子如立公子繻為君
夏四月鄭人殺繻立成公太子髠頑子如奔許晉
景公有疾五月立太子州蒲為君?諸侯伐鄭辛
巳晉歸鄭成公六月丙午晉景公薨州蒲立是為
厲公
七年夏狄侵晉秋晉敗狄
八年春三月魯成公將朝周使叔孫僑如先聘且告
見王孫說與之語說言于王曰叔孫享覲之幣薄而
言諂殆請之也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愿是不賞善
也且財不給王遂不賜禮如行人成公至仲孫蔑為
介王孫說與之語說讓說以語王王厚賄之劉康
公成肅公?晉厲公伐秦韓厥將下軍夏五月丁
亥晉以諸侯之師敗秦于麻隧曹宣公薨秋公
庶子負芻殺太子而自立是為成公
九年秋八月鄭伐許敗還戊戌鄭復(fù)伐許庚子入其
郛九月衛(wèi)定公有疾立子衎為太子冬十月公
薨太子立是為獻公是歲秦桓公薨子景公后立
莒渠丘公朱薨厲公孫犂比公宻州立
十年春晉?諸侯討曹成公執(zhí)而歸諸京師夏六
月宋共公薨少子平公成立楚侵鄭及衛(wèi)鄭侵楚
取新石冬十一月許靈公畏鄭之偪請遷于楚辛
丑楚遷許于葉
十一年夏四月滕文公薨子成公原立鄭伐宋宋
敗鄭于汋陂鄭敗宋于汋陵衛(wèi)伐鄭晉厲公將
伐鄭使苦成叔及欒黡興齊魯之師范文子曰諸侯
皆叛則晉可為也唯有諸侯故擾擾焉諸侯難之本
也得鄭憂滋長焉用鄭郄至曰然則王者多憂乎文
子曰我王者乎寡徳而求王者之功故多憂楚共王
帥東夷救鄭晉人欲爭鄭范文子曰能內(nèi)睦而后圖
外盍姑謀睦乎今司?之刀鋸日弊而斧鉞不行內(nèi)
猶有不刑而況外乎唯厚徳者能受多福無徳而服
者眾必自傷今勝荊與鄭吾君將伐智而多力怠教
而重斂大其私昵奪諸大夫田而益婦人諸臣之委
室而徒退者將幾人戰(zhàn)若不勝晉國之福也戰(zhàn)若勝
其產(chǎn)將害大盍無戰(zhàn)乎欒武子曰韓邲箕之役晉有
大恥三今我任晉國之政又以違蠻夷重之雖有后
患非吾所知也范文子曰晉國故大恥君臣不相聽
以為諸侯笑也六月甲午晦荊壓晉軍厲公使擊
之欒書請俟齊魯之師郄至曰楚師將退我擊之必
以勝歸夫陳不違忌一間也南夷與楚來而不陳二
間也楚與鄭陳而不整三間也士卒在陳而嘩四間
也眾聞嘩則必懼五間也鄭將顧楚楚將顧夷莫有
鬬心不可失也公說敗楚師于鄢陵射共王中其目
欒書是以怨郄至楚師宵遁晉將榖范文子曰吾庸
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楚乎徳福之基也無徳而福
隆猶無基而厚墉也其壤無日矣秋七月尹武公
?諸侯伐鄭晉以諸侯之師侵陳蔡曹人請于晉晉
歸曹成公魯叔孫僑如晉郄犫欲去季孟九月晉
人執(zhí)季孫行父魯成公使子叔聲伯如晉謝請季文
子郄犫欲予之邑弗受歸鮑國問之對曰若成叔家
欲任兩國而無大徳少徳而多寵位下而欲上政無
大功而欲大祿皆怨府也其君驕而多私勝敵而歸
必立新家不因民不能去舊非多怨民無所始其身
不能定焉能與人邑冬十二月晉厲公使郄至告
慶于周見邵桓公與之語邵公告單襄公曰溫季曰
微我晉不戰(zhàn)矣楚敗晉不知乗我則強之戰(zhàn)而勝是
吾力也若是而知晉國之政楚越必朝吾曰子則賢
矣抑晉國之舉也不失其次吾懼政之未及子也曰
昔荀伯自下軍之佐以政趙宣子未有軍行而以政
今欒伯自下軍往若佐新軍而升為政不亦可乎襄
公曰君子不自稱非以譲惡其蓋人故王天下者必
先諸民則能長利郄至佻夭之功以為己力不亦難
乎兵在其頸不可乆也
十二年春正月鄭侵晉衛(wèi)救晉侵鄭夏五月尹武
公單襄公及諸侯伐鄭晉范文子反自鄢謂其宗
祝曰以徳勝者猶懼失之況驕泰乎君多私今以勝
歸私必昭難必作吾恐及焉為我祈死先難為免
六月戊辰文子卒乙酉盟于柯陵單襄公謂魯成公
曰晉將有亂其君與三郄當(dāng)之晉侯視逺而足髙目
不在體目體不相從何以能久郄氏晉之寵人也三
卿五大夫可以戒懼矣今郄锜之語犯郄犫之語迂
郄至之語伐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誰能忍
之雖齊國佐亦將與焉立于淫亂之國而好盡言以
招人過怨之本也吾聞國徳而鄰于不修必受其福
今君偪于晉而鄰于齊齊晉有禍可以取伯楚救
鄭冬十月諸侯伐鄭楚救鄭齊國佐惡慶克淫
亂十一月殺克以榖叛靈公與之盟而復(fù)之鄢
陵之戰(zhàn)晉獲楚王子發(fā)鉤欒書怨郄至使發(fā)鉤告厲
公曰郄至使人勸楚王戰(zhàn)及齊魯之未至也微郄至
王必不免公以告欒書書曰臣固聞之郄至欲為難
使若成叔緩齊魯之師戰(zhàn)敗將納孫周事不成故免
楚王今君若使之于周必見孫周郄至聘于周公使
覘之見孫周厲公即位以來南伐楚東伐齊西伐秦
北伐燕兵橫行天下而無所綣威服四方而無所詘
遂合諸侯於柯陵氣?志驕淫侈無度暴虐萬民伐
智而多功怠教而重斂大其私昵內(nèi)無輔拂之臣外
無諸侯之助戮殺大臣親近??十二月使胥之
昧夷羊五刺郄至郄犫郄锜锜謂至曰君不道于我
以吾宗黨夾而攻之雖死必敗君必危郄至曰武人
不亂智人不詐仁人不黨鈞之死也不若聽君之命
皆自殺于榭尸諸朝納其室以分婦人國人不蠲長
魚矯脅欒書中行偃公不忍殺長魚矯曰臣脆弱不
能忍俟也乃奔狄欒書中行偃圍厲公于匠麗氏
召韓獻子獻子曰弒君以來威非吾所能為也偃欲
伐之書曰其身果而辭順犯順不祥伐果不克舒庸
人以楚師之?dāng)〉绤侨藝布袄弪撤ヱ{楚襲舒庸
?之是歲燕昭公薨武公立邾定公薨子宣公
牼立
十三年春正月庚申晉欒書中行偃囚厲公六日而
弒之厲公所以死者無徳而功烈多服者眾也諸侯
莫之救百姓莫之哀魯邉人以告成公曰臣殺其君
誰之過也里革曰君之過也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
而至于殺其過多矣初晉襄公之曽孫桓叔?之
孫恵伯談之子周辟難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
還聴無聳言無逺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
怡襄公有疾召項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
其行也文天地所祚小而后國敬忠信仁義智勇教
孝惠讓此十一者夫子皆有焉其昭穆又近可以得
國晉仍無道而鮮胄其將失之必早善周厲公既死
欒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迎周于京師庚午大夫逆
于清原周曰人有元君將稟命焉稟而棄之是焚榖
二三子之虐也稟而不材是榖不成孤之咎也二三
子為令之不從故求元君而訪焉孤之不元廢也誰
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圖之進退愿由今
日大夫?qū)υ蝗杈柿罡也怀袠I(yè)乃盟而入甲
申晦齊以慶氏之難殺國佐二月乙酉晉悼公即
位定百事立百官育門子選賢良興舊族出滯賞畢
故刑赦囚系宥間罪薦積徳逮鰥寡振廢淹養(yǎng)老幼
恤孤疾年過七十公親見之稱曰王父使呂宣子將
下軍彘共子將新軍而稱呂锜之功士武子文子之
徳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孤文子佐之而稱魏顆退
秦師之勲以趙武為卿以士貞子帥志博聞宣惠于
教右行卒能以數(shù)宣物定功欒糾能御以和于政荀
賓有力而不暴祁奚果而不淫羊舌職聰敏肅給魏
絳勇而不亂張老智而不詐鐸遏?恭敬而信強籍
偃惇帥舊職而恭給程鄭端而不淫好諫而不隠使
為太?下至賛僕欒伯請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
教之則徧而不倦荀?文敏導(dǎo)之則婉而人欒黡果
敢諗之則過不隠韓無忌鎮(zhèn)靜修之則壹使茲四人
者為之魏絳犫子也夏六月鄭侵宋遂?楚伐宋
取朝郟幽丘伐彭城納宋魚石秋八月己丑魯成
公薨子?公午立年三歲冬十一月楚伐宋晉救
宋晉韓厥將中軍為政十二月晉合諸侯于虛朾
謀救宋宋人辭諸侯而請師圍彭城晉使張老延君
譽四方且觀道逆者
十四年春正月諸侯圍宋彭城彭城降晉夏五月
晉帥諸侯伐鄭入其郛晉侵楚及陳秋楚救鄭
侵宋鄭侵宋取犬丘是歲王崩子靈王泄心立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六終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七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七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五大荒落凡五十二年起上章攝提格盡重光
靈王
元年春鄭侵宋齊伐萊秋七月庚辰鄭成公薨
太子僖公髠頑立晉侵鄭
二年春楚伐吳克鳩茲至于衡山吳伐楚取駕
夏晉祁奚辭軍尉悼公問孰可對曰臣之子午有直
質(zhì)而無流心非義不變非上不舉若臨大事可賢于
臣公使午為軍尉軍無秕政六月晉?諸侯盟于
雞澤悼公弟?干亂行中軍司馬魏絳斬其仆而謂
公曰臣誅于?干不忘其死君不說請?之公曰軍
旅之事也公于是布命結(jié)援修好申盟而還令狐文
子卒使張老為卿辭曰智仁勇學(xué)臣不如魏絳若在
卿位外內(nèi)必平雞丘之?其官不犯而辭順不可不
賞也五命而固辭乃使為司馬趙武將新軍魏絳佐
之秋楚侵陳冬晉伐許
三年春三月陳成公薨子哀公溺立楚將伐陳聞?
乃止陳人不聴命夏楚侵陳冬陳圍頓頓姬姓子
爵晉悼公譽達于戎無終子嘉父因魏絳請和諸
戎于是遂伯邾莒伐鄫魯救鄫侵邾敗于狐駘
四年秋魯大雩冬楚伐陳十一月甲午諸侯救陳
魯子服它諫季文子曰子相二君妾不衣帛馬不
食粟人以子為愛且不華國文子曰徳榮為國華吾
觀國人食麄而衣惡者多文子以告其父仲孫蔑蔑
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過七升之布馬餼不
過狼莠文子聞之曰過而能改民之上也使為上大
夫
五年春杞桓公薨子孝公丐立秋莒滅鄫冬十
一月丙辰齊滅萊共公浮柔奔棠
六年冬十月晉韓厥獻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于朝
辭曰厲公之亂無忌備公族智不能匡君使至于難
仁不能救勇不能?敢辱君朝以忝韓宗悼公曰難
雖不能?君而能讓不可不賞也使掌公族大夫庚
戌宣子起朝楚圍陳晉?諸侯干鄬以救之鄭
子駟使賊夜弒僖公以瘧疾赴于諸侯子簡公嘉立
年五歲
七年夏四月鄭侵蔡五月莒伐魯秋九月魯大
雩冬楚伐鄭鄭及楚平
八年春宋災(zāi)夏晉韓起佐上軍趙武為新軍將
秋秦侵晉冬十月諸侯伐鄭鄭及晉成晉以諸侯
復(fù)伐鄭閏十二月次陰口而還楚伐鄭鄭及楚平
九年夏五月甲午晉滅偪陽偪陽妘姓子爵六月
楚鄭伐宋晉伐秦衛(wèi)救宋鄭侵衛(wèi)秋七月楚
鄭侵魯還圍宋蕭八月丙寅克之九月鄭侵宋莒
伐魯晉帥諸侯伐鄭冬十月楚救鄭十一月丁未
晉帥諸侯侵鄭
十年春魯季武子為三軍叔孫穆子曰天子作師公
帥之以征不徳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諸侯有
卿無軍帥教衛(wèi)以贊元侯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
以從諸侯今我小侯也處大國之間為元侯之所以
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遂作中軍自是齊楚代討
于魯宋侵鄭夏四月鄭侵宋諸侯伐鄭秋七月
楚乞旅于秦秦師從楚子將伐鄭鄭伯逆之丙子伐
宋九月諸侯復(fù)伐鄭鄭人行成冬十二月鄭簡公納
女工妾女樂歌鐘寳?輅車于晉悼公公錫魏絳女
樂一八歌鍾一肆曰?子寡人無以待戎子其受之
絳徙治安邑晉悼公與司馬侯升臺而望曰樂夫
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徳義之樂未也公曰何謂徳
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cè)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
謂徳義矣公曰孰能對曰羊舌肸習(xí)春秋乃召叔向
使傅太子彪秦伐晉以救鄭己丑秦敗晉于櫟
十一年春莒伐魯圍臺魯救臺遂入鄆吳王壽夢
四子曰諸樊余祭夷昧季札季札賢壽夢欲立之季
札讓不可秋壽夢薨長子諸樊?dāng)z行事當(dāng)國
劉恕曰太伯仲雍南之句吳而季歴嗣周季札有
三兄故不敢當(dāng)吳君夫適庻之分不明則爭篡之
禍迭起君子思患而豫防逺利以全身及闔廬弒
王僚季札曰非我立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蠻
夷之人仲尼稱之豈不以其知而能守節(jié)哉
冬楚秦伐宋
十二年夏邿亂魯救亂遂滅之晉趙武將上軍魏
絳佐下軍初楚共王多寵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
建曰楚必多亂夫一兎走于街萬人追之一人得之
貪夫知止太子者國之基而百姓之望也絶則撓亂
猶兎走也共王聞之立昭太子楚共王作宮樓未
成有鹿上焉秋王有疾召大夫曰不榖不徳覆楚國
之師若得保首領(lǐng)以沒請為靈若厲王薨子囊曰事
君者先其善不從其過能知其過可不謂共乎大夫
從之太子康王昭立吳侵楚戰(zhàn)于庸浦吳大敗
十三年春吳諸樊既除?將立季札季札固讓乃舍
之夏諸侯從晉伐秦及涇莫濟晉叔向曰諸侯謂
秦不恭而討之及涇而止于秦何益魯叔孫穆子曰
豹之業(yè)及匏有苦葉矣不知其佗叔向?召舟虞與
司馬曰若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叔孫將涉也具舟
除隧不共有法是行也魯莒先濟諸侯從之不獲成
晉師還四月衛(wèi)孫林父寧殖叛獻公奔齊居郲衛(wèi)
人立穆公孫剽是為殤公或云子叔孫寧相之晉
舍新軍秋楚伐吳吳不出而還吳人要擊敗之
十四年夏齊圍魯成秋邾伐魯冬晉悼公薨子
平公彪立
十五年夏六月庚寅晉?諸侯伐許遂伐楚敗之復(fù)
伐許秋齊圍魯成
十六年春宋伐陳夏衛(wèi)伐曹取重丘秋齊伐魯
冬邾伐魯是歲邾宣公薨子悼公華立
十七年秋齊伐魯冬十月晉?諸侯伐齊魏絳將
下軍丙寅齊師夜遁十一月克茲邿十二月己亥焚
雍門及西郭南郭壬寅焚東郭北郭甲辰東侵及濰
南及沂楚伐鄭至?牢而反是歲曹成公薨子武
公勝立燕武公薨文公立
十八年春諸侯取邾田自漷水歸于魯二月晉衛(wèi)
伐齊齊靈公廢太子光以子牙為太子靈公疾崔
杼逆光疾病而立之夏五月壬辰晦公薨光即位是
為莊公
十九年秋魯伐邾
二十年春邾庶其以漆閭丘奔魯晉欒桓子黡娶
范宣子女叔祁生懐子盈黡卒叔祁與老州賓通盈
患之夏叔祁懼愬諸宣子曰盈將為亂宣子畏其多
士使城著將逐之平公謂陽畢曰自穆侯以至于今
恐及吾身若之何對曰去其枝葉絶其本根可以少
間欒氏之誣晉乆也欒書弒厲公以厚其家滅欒氏
則民威矣起瑕原韓魏之后而賞立之則民懐矣公
曰欒書立吾先君欒盈不獲罪如何對曰若愛盈則
明逐羣賊而知國倫數(shù)而遣之彼若逺逃乃厚其外
交而勉之以報其徳不亦可乎公許諾秋盡逐羣賊
使祁午及陽畢適曲沃逐欒盈盈出奔楚公令國人
曰自文公以來有力于先君而子孫不立者將授立
之得之者賞欒盈之出執(zhí)政使欒氏之臣勿從其臣
辛俞行吏執(zhí)之公曰國有大令何故犯之對曰臣順
之豈敢犯之執(zhí)政曰無從欒氏而從君臣聞三世事
家君之再世以下主之臣?于欒氏三世矣敢忘其
?而叛其君以煩司宼公說固止之不可厚賂之辭
曰臣嘗陳辭矣若受君賜是墮其前言何以事君乃
遣之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
宋人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
二十二年春杞孝公薨弟文公益姑立夏四月齊
納欒盈于晉曲沃盈帥曲沃之甲因魏舒入絳敗奔
曲沃秋齊莊公伐衛(wèi)將伐晉晏嬰崔杼諫弗聽陳
須無曰將如君何遂伐晉取朝歌八月魯救晉初陳
完敬仲生穉孟夷穉孟夷生涽孟莊涽孟莊生須無
即陳文子也冬十月晉人克欒盈于曲沃盡殺欒
氏之族黨初齊莊公為車五乗之賓而杞梁華舟
獨不與焉歸而不食其母曰生而有義?而有名五
乗之賓盡汝下也梁與舟同車侍于莊公還自晉遂
襲莒公傷股明日復(fù)戰(zhàn)杞梁華舟下斗獲甲首三百
公曰子止吾與子同齊國二子曰君為五乘之賓而
舟與梁不與焉是少吾勇也臨敵涉難止我以利是
惡吾行也深入多殺臣之事也齊國之利非吾所知
也壊軍陷陳三軍不敢當(dāng)至莒城下莒人曰子無?
吾與子同莒國杞梁華舟曰去國歸敵非忠臣也雞
鳴而期日中忘之非信也深入多殺臣之事也莒國
之利非吾所知進鬭殺二十七人而?莒人行成杞
梁之妻聞之而哭城為之?而隅為之崩
二十三年春魯侵齊夏楚為舟師伐吳無功而還
秋齊伐莒冬楚伐鄭諸侯救鄭周榖洛斗將
毀王宮靈王欲壅之太子晉諫曰民有怨亂猶不可
遏而況神乎王將防斗川以飾宮是飾亂而佐斗也
無乃章禍且遇傷乎王卒壅之齊人城郟晉平
公使叔譽于周見太子晉而與之言五稱而五窮歸
告公曰太子晉行年十五而臣勿能與言君請歸邑
而與之田若不反有天下將以為誅平公將歸之師
曠曰請使瞑臣往與之言反而復(fù)之師曠見太子與
之言皆稱善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寜矣逺人來觀修
義經(jīng)矣好樂無荒太子歌蟜曰何自南極至于北極
絶境越國弗愁道逺師曠謂太子曰汝將為天下宗
乎太子曰自太皥至堯舜禹未有一姓再有天下者
吾后三年上賓于帝所汝慎無言師曠歸未及三年
告?者至?xí)x羊舌肸聘于周發(fā)幣于大夫及單靖
公靖公享之儉而敬賓禮贈餞視其上而從之燕無
私送不過郊叔向曰異哉吾聞一姓不再興今有單
子周其興乎昔史佚有言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徳莫
若讓事莫若咨單子之貺我禮也皆有焉子孫必蕃
后世不忘初晉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而無成
宣子欲攻之司馬侯曰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而
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祁午曰晉為盟主子為正卿
若能靖端諸侯使服聴命于晉晉國其誰不從何必
和盍密和宣子問于家老訾祏對曰吾子嗣位于朝
無奸行于國無邪民將何治為宣子說乃益和田而
與之和訾祏?宣子謂獻子曰昔吾有訾祏朝夕顧
焉以相晉國且為吾家今吾觀女專則不能謀則無
與將若之何對曰鞅也居處恭不敢安易敬學(xué)而好
仁和于政而好其道謀于眾不以賈好私志雖衷不
敢謂是必長者之由宣子曰可以免身晉平公射
鴳不?使竪襄?之失公怒拘將殺之叔向聞之夕
君告之對曰昔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為大甲今君
射鴳不死?之不得恥也必速殺之勿令逺聞公忸
怩?赦之是歲燕文公薨懿公立
二十四年春齊伐魯齊莊公通于崔杼妻姜氏夏
五月乙亥杼弒公邢蒯瞶使晉而反將入?而報君
其仆曰君之無道四鄰諸侯莫不聞也蒯瞶曰子早
言我能諫之不聴我能去之不諫又不去吾將?之
驅(qū)車入?其僕曰人有亂君猶?之我有治長可無
?乎結(jié)轡自刎於車上申蒯將往赴難申詳止之曰
君之無道聞於諸侯何必?之蒯曰食無道之食衣
無道之衣居無道之位安得有道而?馳至公門崔
杼不內(nèi)蒯以劍斷臂與門者杼陳八列命之蒯入門
奮劒三踴而鬭殺七列不及一列而?陳不占往赴
難食則失七上車失軾其御曰怖懼如此雖往何益
不占曰?君義也無勇私也君子不以私害義至門
聞鬭戰(zhàn)之聲恐駭而?杼令士大夫皆脫劒入盟言
不疾指不至血者?所殺十人次及晏子晏子奉桮
血仰天嘆曰嗚呼崔杼不忠而弒其君杼曰子從我
與子分國不與吾吾將殺子直兵將推之曲兵將句
之晏子曰回以利而背其君非仁也劫以刃而失其
志非勇也詩云愷悌君子求福不回嬰可回乎崔子
舍之晏子趨出授綏而乘其仆將馳嬰子撫其手曰
麋鹿在山林其命在庖廚馳不益生緩不益?桉之
成節(jié)而去丁丑崔杼立莊公弟杵臼是為景公崔杼
慶封相之晉伐齊齊請成納賂平公許之六月
鄭伐陳入之賂鄭以宗器乃還秋七月晉趙武為
政舒鳩叛楚楚伐之吳救之楚敗吳師圍舒鳩八
月滅之衛(wèi)獻公入于夷儀冬十月鄭復(fù)伐陳
十二月吳王諸樊伐楚門于巢巢牛臣射殺之弟王
余祭立初諸樊嘉季札之義兄弟皆欲以次致國令
以漸至故諸樊稱先王壽夢之意傳弟焉季札封延
陵號延陵季子衛(wèi)獻公自夷儀使與寧喜言求復(fù)
國寧喜許之
二十五年春二月寧喜告蘧伯玉伯玉曰瑗不得聞
君之出敢聞其入辛卯寧喜弒殤公甲午獻公入衛(wèi)
夏楚秦侵吳聞吳有備而還遂侵鄭六月晉?
諸侯討衛(wèi)執(zhí)獻公秋七月齊景公鄭簡公為獻公如
晉晉許歸之楚椒舉奔鄭將奔晉蔡聲子將如晉
遇之于鄭饗之以璧侑曰能事晉君以為諸侯主辭
曰非所願也若得歸骨於楚?且不朽聲子曰子尚
良食吾歸子椒舉降三拜納其乗馬聲子受之還見
楚令尹子木言舉若以晉謀楚必有豐敗子木愀然
曰召之其來乎對曰亡人得生又何不來為子木曰
不來則若之何對曰資東陽之盜使殺之可乎子木
曰我為楚卿而賂盜以賊一夫于晉非義也乃使椒
鳴召其父而復(fù)之初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
屬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
曰夫子承楚國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
可比先王下可訓(xùn)后世雖?楚國諸侯莫不譽夫子
不以私欲干國典遂不用許靈公如楚請伐鄭秋
八月薨于楚子悼公買立冬十月楚伐鄭十二月
衛(wèi)人歸衛(wèi)姫于晉乃釋獻公
二十六年魯郈成子聘于晉過衛(wèi)右宰榖臣止而觴
之陳樂而不樂酒酣送之以璧成子反過而弗辭其
仆怪而問之成子曰止而觴我與我歡也樂而不樂
告我憂也酒酣送之以璧寄之我也衛(wèi)其有亂乎衛(wèi)
獻公患寧喜專夏公孫免余攻殺寧喜及右宰榖臣
郈成子倍衛(wèi)三十里還車而臨三舉而歸使人迎榖
臣妻子隔宅異之分祿而食其子長而反其璧孔子
曰知可以?謀仁可以托財者郈成子之謂乎宋
向戍善于晉趙文子又善于楚令尹子木欲弭諸侯
之兵晉楚齊秦許之皆吿小國為?于宋秋七月辛
巳盟于宋子木欲襲晉軍曰若盡晉師而殺趙武則
晉可弱也叔向謂趙文子曰何患焉忠不可暴信不
可犯合諸侯以為不信諸侯何望焉荊敗我諸侯必
叛之子何愛於??而可以固晉國之盟主何懼焉
楚人固請先歃叔向謂趙文子曰霸王之勢在徳不
在歃昔成王盟諸侯于岐陽楚為荊蠻置茆蕝設(shè)望
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今將與狎主諸侯之盟唯
有徳也務(wù)徳所以服楚也無爭先乃先楚是行也晉
以藩為軍攀輦即利而舍?遮捍衛(wèi)不行楚人不敢
謀畏晉之信也冬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七年春魯無冰秋魯旱大雩周有黑氣如
日者五冬十一月癸巳王崩子景王貴立十二
月楚康王薨子麇立是為郟敖魯襄公如楚及漢
聞康王卒諸侯大夫欲還叔仲昭伯曰君之來也為
其名與衆(zhòng)也今王?其名未改其衆(zhòng)未敗何為還義
人者固慶其喜而吊其憂況畏而服焉二三子有御
楚之術(shù)守國之備則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遂行
是歲燕懿公薨子簡公欵立
景王
元年夏四月魯襄公還及方城聞季武子襲卞公欲
還出楚師以伐之榮成伯曰君不能令于國而恃諸
侯其誰昵之若楚克魯置其同類以服東夷而大攘
諸夏何徳于君而予君也若不克君以蠻夷伐之又
求入焉必不獲矣不如予之武子使季冶逆公追
予之璽書以告公未言榮成子曰社稷之事子實制
之唯子所利何必卞季冶歸致祿而不出曰使予欺
君敢享其祿而立其朝乎五月塟靈王吳子余
祭觀舟閽以刀弒之弟王夷昧立鄭宋饑六月
吳季札出聘通嗣君至魯見叔孫穆子說之請觀周
樂至齊說晏平仲謂之曰納邑與政乃免于難故晏
子因陳桓子納政與邑札至鄭見子產(chǎn)如舊相識適
衛(wèi)說蘧瑗史狗史鰍公子荊公叔發(fā)公子朝如晉入
其境嘆曰暴哉入其都嘆曰力闕哉入其朝嘆曰亂
哉從者問其故季札曰吾見烏巢髙所以知其暴見
舊室好新室惡是以知其力闕見其君自決而不下
問臣保祿而不上諫所以知其亂也見趙文子韓宣
子魏獻子及叔向而說之陳桓子無字文子子也初
季札北過徐徐君好季札寳劍口弗敢言季札心許
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於楚乃解劒致之
嗣君從者曰此吳國之寳也季子曰以?倍吾心是
欺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
受季子以劍系其墓樹而去徐人歌之曰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劔兮帶丘墓晏平仲治東阿
三年齊景公召而數(shù)之曰子治而亂將加大誅晏子
曰臣請改道易行三年不治臣當(dāng)?之明年上計公
曰善矣晏子曰臣前之治東阿舉儉罰偷惰民惡之
決獄不畏強貴強貴惡之事貴人不能過禮貴人惡
之屬托不行貨賂不至陂池之魚以利貧民君以為
罪臣后日之治皆反于前民饑過半矣愿乞骸骨避
賢者路公謝之曰子強為我治東阿寡人無復(fù)與焉
是歲衛(wèi)獻公薨子襄公惡立
二年夏四月蔡太子般弒景公而自立是為靈公
五月或叫于宋太廟曰嘻嘻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
嘻嘻甲午大災(zāi)伯姬卒冬十月鄭子皮受子產(chǎn)政
一年?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二年市
不豫賈三年門不夜闗道不拾遺四年田器不歸五
年士無尺籍?期不令而治鄭簡公謂子產(chǎn)曰內(nèi)政
無出外政無入衣裘之不美車馬之不飾子女之不
潔寡人之丑國家之不治封強之不正夫子之丑終
簡公之身內(nèi)無國中之亂外無諸侯之患
三年春齊伐魯夏六月辛巳魯襄公薨子野立秋
九月癸巳毀而卒襄公子昭公裯立莒犂比公生
去疾及展輿既立展輿又廢之犂比公虐國人患之
冬十一月展輿因國人攻犂比公弒之自立去疾奔
齊
四年春正月諸侯?于虢尋宋之盟三月甲辰盟鄭
子皮曰楚公子圍有執(zhí)戈之前吾惑之蔡子家曰楚
大國也圍令尹也有執(zhí)戈之前不亦可乎魯叔孫穆
子曰服心之文也大夫而設(shè)諸侯之服有其心矣
魯伐莒取鄆楚令尹圍以魯食言將以叔孫穆子為
戮晉樂王鮒求貨于穆子穆子不予曰國有罪我以
貨私免其若諸侯之事何余非愛貨患其不衷也罪
非我之由為戮何害趙文子曰子盍逃之不幸必及
于子穆子曰豹也受命于君以從諸侯之盟為社稷
也茍可以安君利國美惡一心也文子將請之于楚
樂王鮒曰諸侯盟未退而魯背之安用齊盟縱不能
討又免其受盟者晉何以為盟主必殺叔孫豹文子
曰有人不難以?安利其國可無愛乎善人在位患
弗救不祥惡人在位不去亦不祥固請于楚而免之
穆子歸季武子勞之穆子曰吾不難為戮養(yǎng)吾棟也
棟折榱崩吾懼壓焉既免大恥而不忍小忿可以為
能乎乃見之夏五月秦后子奔晉與趙文子語謂
其徒曰趙孟相晉國主諸侯之盟思長世之徳歴逺
年之?dāng)?shù)猶懼不終其身今悅?cè)斩?歲怠偷甚矣非
?逮之必有大咎六月晉敗無終及羣狄于太原
莒展輿立而奪羣公子秩公子召去疾于齊秋齊
納去疾展輿奔吳去疾立是為著丘公晉平公有
疾秦景公使醫(yī)和視之曰君惑以生?若不?必失
諸侯趙文子曰醫(y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yī)醫(yī)國其次疾
人固醫(yī)官也文子曰何實生之對曰物莫伏于蠱蠱
莫嘉于榖食榖者晝選男徳以象榖明宵靜女徳以
伏蠱慝今君一之是不饗榖而食榖也文子曰君其
幾何對曰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過是晉
之殃也冬楚郟敖季父圍聘于鄭未出竟聞王有
疾而還十一月己丑圍入問王疾縊而殺之塟于郟
謂之郟敖圍自立是為靈王王弟公子比奔晉其車
五乘秦后子來仕其車千乘叔向為太傅實賦祿韓
宣子問二公子之祿對曰大國之卿一旅之田上大
夫一卒之田二公子上大夫皆一卒可也宣子曰秦
公子富若之何鈞之對曰絳之富商韋藩木楗以過
于朝唯其功庸少也秦楚匹也若之何回于富也乃
均其祿趙文子為室斵其椽而礱之張老曰天子
之室斵其椽而礱之加密石焉諸侯礱之大夫斵之
士首之今子貴而忘義富而忘禮吾懼不免文子歸
令勿礱也趙文子問于叔向曰晉六卿其孰先亡
對曰中行氏以苛為察以欺為明以刻下為忠以計
多為功以聚斂為良譬猶鞹革者大則大矣裂之道也
劉恕曰夫利者眾人之所趨人主之操柄上專之
則民怨望下瀆之則身鄙穢厲王近榮夷公而不
知大難幽王用虢石父而國人皆怨故曰與其有
聚斂之臣寜有盜臣不能不亡也
十二月晉趙文子卒未幾平公過九原而嘆曰嗟乎
此地藴吾良臣多矣叔向曰趙武舉士于白屋者四
十六人公家賴之文子之?也四十六人皆就賔位
是其無私徳也公曰趙武賢臣也相晉九年天下無
兵革景子成文子子也是歲邾悼公薨莊公穿立
六年春正月丁未滕成公薨子悼公寜立齊使晏
嬰于晉叔向問之晏子曰齊季世其為陳氏矣公棄
其民而歸于陳氏叔向曰吾公室亦政在家門其能
乆乎秋八月魯大雩九月燕簡公欲去諸大夫
立其寵人冬大夫殺公之外嬖公懼奔齊
七年春正月魯大雨雹秋七月楚帥諸侯伐吳八
月甲申克朱方遂滅賴賴子爵莒著丘公不撫鄫
鄫叛九月魯取鄫冬吳伐楚
八月春正月魯舍中軍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
奔魯秋七月莒伐魯戊辰敗莒冬十月楚以諸侯
及東夷伐吳是歲秦景公薨子哀公立
九年春正月杞文公薨弟平公郁厘立夏六月丙
戌鄭災(zāi)秋九月魯大雩楚靈王不修方城之內(nèi)
踰諸夏而圖東國三歲于沮汾以服吳越遂伐徐吳
救之楚伐吳吳敗楚于房鍾冬十二月齊景公伐
北燕將納簡公晏子曰燕有君矣
十年春正月癸巳齊師次于虢燕人行成二月戊午
盟于濡燕人歸燕姬賂齊而還燕人立悼公是歲悼
公之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晉為杞取
魯成秋八月衛(wèi)襄公薨子靈公元立晉反衛(wèi)戚
田
十一年春石言于晉衛(wèi)靈公嘗朝晉舍于濮水之
上召師涓曰吾夜半獨聞鼓琴聲其狀似鬼神師涓
端坐援琴聴而寫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習(xí)也請
宿習(xí)之公復(fù)宿明日報曰習(xí)矣即去之晉平公置酒
于施惠之臺酒酣靈公曰寡人得新聲請奏之平公
令師涓坐師曠?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而止之曰
此亡國之聲也不可遂昔師延與紂作樂以為淫亂
武王伐紂師延?xùn)|走抱其樂器自投濮水之中聞此
聲必于濮水之上先聞?wù)邍髌焦还讶怂谜?br />音也愿遂聞之師涓鼓而終之晉平公說新聲師
曠曰公室其將卑乎君之明兆于衰矣夫樂以開山
川之風(fēng)耀徳于廣逺是以逺服而邇不遷平公淫
六卿擅權(quán)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強陵轢中國齊大而
近于魯魯小弱附于楚則晉怒附于晉則楚來伐不
備于齊齊師侵陳哀公有廢疾三月甲申公弟招
及過殺太子偃師立公子留為太子公怒欲誅招招
發(fā)兵圍公夏四月辛亥哀公自經(jīng)招立留為君使于
征師赴于楚楚人執(zhí)殺之留奔鄭秋八月招歸罪于
過而殺之九月楚公子棄疾圍陳冬十一月滅陳輿
嬖袁克?哀公楚使穿封戍為陳公
十二年春二月楚遷許于夷夏四月陳災(zāi)
十三年春正月有星出于婺女夏五月齊陳桓子
請老凢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國之貧約孤
寡者私與之粟陳氏始大桓子生強啟是為武子
晉平公游于河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乎船人葢胥
跪而對曰劍出于越珠出江海玉出昆山無足而至
者君好之也士有足而不至者君不好耳公曰吾食
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莫食不
足朝收市賦可不謂之好士乎葢胥曰鴻鵠一舉千
里所恃者六翮耳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之飛不加
髙損之飛不加下今君食客二千人亦六翮邪亦腹
背之毛毳邪晉藏寳臺災(zāi)三日三夜而止公子晏
束帛而賀平公悖然作色曰天火燒國之重寳士大
夫趨車走馬而救之子獨賀何也晏曰王者藏于天
下諸侯藏于百姓農(nóng)夫藏干囷庾商賈藏于篋匱今
百姓乏絶而收大半之賦是以天火燒之昔桀賦斂
無度殘賊海內(nèi)故湯誅之皇天降災(zāi)乃君之福也公
曰自今已后請藏于百姓平公問于師曠曰人君
之道何如對曰清凈無為務(wù)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
耳目以察萬方不牽制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屢省
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本也公曰善平公出田
見乳虎伏而不動顧謂師曠曰吾聞伯王之主出則
猛獸伏不敢起對曰鵲食猬猬食鵔鸃鵔鸃食豹豹
食駁駁食虎夫駁狀似駁馬君驂駁馬乎公曰然師
曠曰一自誣者窮再自誣者辱三自誣者?今虎為
駁馬非君之徳義奈何一自誣乎平公異日出朝有
鳥環(huán)而不去公謂師曠曰吾聞伯王之主鳳下之對
曰東方有鳥名曰珂文身朱足憎鳥而愛狐君必衣
狐裘以出朝乎公曰然師曠曰君奈何再自誣乎公
不說異日置酒虎祁之臺布蒺藜于陛上令人召師
曠師曠履而上堂公曰安有人臣履而上人主堂乎
師曠解履刺足蒲伏刺膝仰天而嘆公起引之曰與
叟戲叟遽憂乎對曰肉生蠱還自食也木生蠧還自
刻也人生妖還自賊也五鼎之具不當(dāng)烹藜藿人主
堂殿不當(dāng)生蒺藜公曰為之奈何師曠曰妖己在前
來月當(dāng)立太子君將?矣秋七月戊子平旦公謂師
曠曰叟以今日為期寡人如何師曠不樂謁歸未到
平公薨子昭公夷立魯伐莒取郠冬十二月宋
平公薨子元公佐立
十四年春三月丙申楚靈王享蔡靈公于申醉而執(zhí)
之夏四月丁巳殺之使公子棄疾圍蔡冬十一月滅
蔡用隠太子于岡山十二月楚城陳蔡不羮靈王
問于范無宇曰吾城三國賦皆千乘亦當(dāng)晉矣又加
之楚諸侯其來乎對曰國為大城未有利者昔魯有
弁費弱襄公晉有曲沃納齊師秦有征衙難桓景夫
制城邑若體性焉大能掉小故變而不勤邊境國之
尾也而不能掉臣亦懼之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則
右尹子革曰知天必知民是言可以懼哉初楚靈
王不君其臣箴諫不入筑臺于章華之上闕為石郭
陂漢以象帝舜與伍舉升章華臺曰臺美夫?qū)υ粐?br />君服寵以為美不聞以土木崇髙雕鏤為美今君為
此臺國民罷焉財用盡焉年榖敗焉百官煩焉舉國
留之臣不知其美也楚其殆矣是歲龍門赤三里
十五年春齊髙偃納北燕簡公于唐三月鄭簡公
薨子定公寜立秋八月壬午晉滅肥以肥子綿?
歸冬十月楚圍徐以懼吳晉伐鮮虞楚靈王
虐白公子張驟諫王患之謂史老曰吾欲己子張之
諫對曰用之寔難已之易矣若諌君則曰凡百箴諫
吾盡聞之矣白公又諫王如史老之言對曰君未及
武丁而惡規(guī)諫不亦難乎齊桓晉文不敢淫逸近臣
諫逺臣謗輿人誦以自誥也君欲自逸臣懼民之不
信也遂趨而退杜門不出七月乃有干溪之亂
十六年夏楚靈王在干溪其民不忍饑勞之殃三軍
叛王王弟蔡公棄疾殺太子祿立其兄比為王使觀
從至干溪令楚眾曰國有王矣先歸復(fù)爵邑田室后
者遷之王眾皆潰王獨行屏營彷徨于山林之中三
日乃見其涓人疇王呼之曰予不食三日矣涓人趨
而進曰新王下法有敢饟王從王者罪及三族王枕
其股以寢于地王寐疇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覺而無
見也匍匐將入于棘闈棘闈不納遂饑不能起芋尹
無宇之子申亥曰吾其從王乃求王遇王饑于?澤
奉之以歸五月癸亥王縊申亥土埋之其室是時楚
國雖已立比為王不聞靈王?畏其復(fù)來國人每夜
驚曰王入矣乙卯夜棄疾使船人從江上走呼曰王
至矣國人愈驚棄疾使蔓成然告比及其弟令尹子
晳曰君早自圖又有呼而走至者曰眾至矣二子皆
自殺丙辰棄疾即位改名熊居是為平王塟比于訾
謂之訾敖殺囚衣之王服而流諸漢取而塟之以靖
國人佗年芋尹申亥以王柩告乃改塟之平王以詐
弒兩王自立恐國人及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修政
教存恤國中復(fù)立陳蔡之后秋七月晉將合諸侯
于平丘八月邾莒愬魯于晉甲戌同盟于平丘魯昭
公弗得與盟子服惠伯曰晉信蠻夷而棄兄弟必失
諸侯失其政者必毒于人魯懼及焉不可不恭使上
卿從之季平子曰然則意如乎晉必患我誰為之貳
子服惠伯曰椒既言矣敢逃難乎請從晉人執(zhí)平子
晉侵鮮虞楚求故陳哀公悼太子偃師之子吳
于晉立為陳侯是為惠公故蔡靈公隠太子有之子
廬立為蔡侯是為平公冬十月吳取楚州來魯
子服惠伯見晉韓宣子曰晉為盟主主信也盟而棄
魯信抑闕矣無乃得蠻夷而失諸侯之信乎宣子乃
歸平子是歲燕悼公薨共公立
十七年秋八月莒著丘公薨子郊公狂立國人弗順
冬十二月蒲余侯殺莒公子意恢郊公奔齊公子鐸
逆著丘公之弟庚輿于齊而立之是為共公昔柱厲
叔事莒敖公自以為不知而去居于海上夏則食菱
芡冬則食橡栗莒敖公有難柱厲叔將往?之其?
曰子自以為不知故去今又?之是知與不知無異
別也柱厲叔曰?而弗往是果知我也吾將死之以
丑后世人主之不知其臣者所以激君人之行而厲
人臣之節(jié)也或云郊公即敖公或曰非也晉叔魚
為贊理納雍子女而抑邢侯邢侯殺叔魚及雍子韓
宣子患之叔向曰以回鬻國之中絶親以買直非司
宼而擅殺其罪一也叔魚叔向母弟羊舌鮒也叔魚
之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溪壑
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遂不視叔向嘗見韓
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
其實叔向曰若不憂徳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
不暇何賀之有宣子拜稽首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
叔向見司馬侯之子撫而泣之曰自其父之死吾
蔑與比而事君昔其父始之我終之我始之夫子終
之無不可籍偃曰君子有比乎叔向曰君子比而不
別比徳以贊事比也引黨以封己利己而亡君別也
是歲曹武公薨子平公須立
十八年秋八月晉中行穆子伐鮮虞圍鼓饋聞倫曰
鼓之嗇夫聞倫知之請無罷武夫而鼓可得穆子弗
應(yīng)左右曰不折一?不傷一卒而得鼓君奚為弗使
穆子曰聞倫為人佞而不仁若下之可勿賞乎賞之
是賞佞人佞人得志晉國將舍仁而為佞雖得鼓焉
用之鼓人請以城叛穆子不受曰守而二心奸之大
者賞善罰奸國之憲法許而弗予失吾信也若其予
之賞大奸而教吾邊鄙貳也令軍吏呼城儆將攻未
傳而鼓降以鼓子苑支來既獻而反之初晉董叔
將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他
日董祁愬于范獻子獻子執(zhí)而紡于庭之槐叔向過
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
矣欲而得之又何請焉晉趙簡子鞅曰魯孟獻子
有斗臣五人我無一何也叔向曰子不欲也若欲之
肸也待交捽可也鞅景子成之子也是歲吳王夷
昧薨欲授國于季札季札讓逃去吳人曰先王有命
兄卒弟代必致季子今季子逃位則王夷昧后立其
子當(dāng)代乃立夷昧之子僚為王
劉恕曰世本曰夷昧生光而及僚服?曰夷昧生
光而廢之夷昧卒庶兄僚代立光曰我王嗣也班
固曰司馬遷采世本為史記而今之世本與史記
不同未詳孰是
十九年春正月齊伐徐晉誘戎蠻子嘉殺之遂取
蠻氏既而復(fù)立其子秋八月晉昭公薨子頃公去
疾立六卿強公室卑九月魯大雩鄭大旱
二十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是時晉楚強盛
威服諸戎自轘轅之東在河南山北者其種滋廣號
曰陰戎與陸渾伊洛戎事晉而蠻氏從楚至是陸渾
叛晉秋九月丁卯晉荀吳帥師滅陸渾之戎陸渾子
奔楚其后楚執(zhí)蠻氏盡囚其人冬有星孛于大辰
吳伐楚戰(zhàn)于長岸大敗吳吳大敗楚
二十一年春三月曹平公薨子悼公午立夏五月
戊寅風(fēng)甚壬午大甚宋衛(wèi)陳鄭火六月邾襲鄅入
之鄅妘姓子爵冬楚遷許于析是歲周景王將
鑄大錢單穆公曰古者民患輕則作重幣以行之為
母權(quán)子若不堪重則作輕而行之亦不廢重為子權(quán)
母小大利之今廢輕而作重民失其資能無匱乎絶
民用以實王府猶塞川原而為潢污竭無日矣王弗
聴燕共公薨平公立
二十二年春二月宋伐邾圍蟲三月取之夏許悼
公瘧五月戊辰飲太子止之藥薨止奔晉悼公子斯
立楚為舟師伐濮初楚平王使伍舉之子奢為
太子建師費無極為少師無極不忠于太子無寵常
讒惡太子王使無極為太子娶婦于秦?zé)o極馳歸報
王曰秦女絶美王可自取更為太子取婦平王聴之
太子母蔡女也無寵于王王稍疏建無極去太子而
事平王言于王曰晉近諸夏所以伯楚僻逺故不能
與之爭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以通北方王收南方
得天下也王說從之使建居城父秋齊伐莒入紀(jì)
共公出奔冬楚取吳州來鄭大水龍鬬于時門
之外洧淵
二十三年春二月楚費無極日夜言太子短于平王
伍奢游人于王側(cè)言大子仁勇得民心王以吿無極
無極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無怨望自居城父內(nèi)
撫百姓外約諸侯其事已構(gòu)平王召伍奢考責(zé)之奢
曰王奈何以小臣疏骨肉之親王囚奢使城父司馬
奮揚殺太子三月太子奔宋無極曰奢二子皆賢不
殺為楚國患王謂奢曰能致二子則生不能將死奢
曰尚之為人廉死節(jié)慈孝而仁聞?wù)倜飧副夭活櫰?br />死而至員知而好謀勇而矜功剛戾忍詢能成大事
知來必死必不來王使人召二子曰來吾生女父伍
尚欲往員曰至則父子俱死而讎不得報不如奔佗
國借力以雪父恥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然恨父
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恥為天下笑謂員曰
女能報讎我將歸死尚既就執(zhí)員彎弓屬矢將射使
者使者不敢逼員遂出亡奢聞員不來曰楚國君臣
且苦兵矣王殺奢與尚員聞太子建在宋往從之道
逢其?申包胥員曰吾將復(fù)楚以雪父兄之恥申包
胥曰子能亡之吾能存之員至宋宋有華氏之亂與
建奔鄭鄭人甚善之建又適晉晉頃公曰鄭信太子
太子能為內(nèi)應(yīng)我攻其外滅鄭必矣許以鄭封太子
太子還鄭事未成從者知其謀而告之鄭定公與子
產(chǎn)誅建員懼與建子勝俱奔吳到昭闗吏欲執(zhí)之員
與勝步走追者在后幾不得脫至江上一漁父乗船
知其急而渡之員既絶渡漁父視則有饑色以麥飯
飽魚羮盎漿食之員問其名族不肯告解劍與之曰
此直千金父曰楚國之法得伍子胥者爵執(zhí)珪祿萬
擔(dān)金千鎰豈徒千金劍耶不受子胥員字也將去誡
漁父曰掩子之盎漿無令其露漁父曰諾員行數(shù)步
顧視漁父覆船自沈于水中員奔至吳說王僚以伐
楚之利公子光曰子胥父兄僇于楚欲自報讎未見
其利員知光有佗志未可說以外事求勇士堂邑鱄
設(shè)諸見之光光喜乃客員員退而與勝耕于野以待
鱄設(shè)諸之事光者王諸樊子也曰以兄弟次邪季子
當(dāng)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常陰納謀臣賢士欲襲
王僚是歲鄭子產(chǎn)卒蔡平公薨太子朱立景
王將鑄無射問律于伶州鳩對曰古之神瞽考中聲
量之以制度律均鍾百官軏儀紀(jì)之以三平之以六
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律呂不易無奸物也王又為之
大林單穆公曰先王之制鍾也大不出鈞重不過石
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
之三年之中而有離民之器二焉國其危哉王弗聴
問之伶州鳩對曰細過其主妨于正用物過度妨于
財正害財匱妨于樂細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聴
聲越逺非平也非宗官之所司也無益于教而離民
怒神非臣之所聞也王卒鑄大鐘
二十四年春鐘成伶人告和伶州鳩曰上作器民備
樂之則為和財亡民罷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王
曰爾老耄矣何知及王崩鐘不和夏晉士鞅聘于
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其鄉(xiāng)對曰先君獻武之諱鞅
歸戒其所知曰吾適魯而名其二諱為笑焉唯不學(xué)
也木有枝葉猶庇蔭人況君子之學(xué)乎宋少司馬
華貙刼其父司馬費遂而召亡人以南里叛秋七
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冬十月華登以吳師救華氏
丙寅齊師宋師敗吳于鴻口華登帥其余以敗宋師
元公敗華氏于新里十一月晉齊衛(wèi)救宋大敗華氏
圍南里楚費無極取貨于蔡侯朱叔父隠太子之
子?xùn)|國而謂蔡人曰楚王將立東國若不先從必圍
蔡蔡人懼出朱而立東國是為悼侯鼓叛晉
二十五年春二月甲子齊伐莒莒敗齊于壽余景公
伐莒莒子行成楚使薳越吿于宋請出華氏宋人
從之己巳華貙華登等出奔楚景王長庶子朝有
寵于王欲立之夏四月乙丑王崩子猛立六月晉
襲鼓滅之以鼓子苑支來令鼓人各復(fù)其所非僚勿
從鼓子之臣夙沙厘以其孥行軍吏執(zhí)之辭曰我君
是事非事土也名曰君臣豈曰土臣今君實遷臣何
賴于鼓中行穆子召之曰鼓有君矣對曰臣委質(zhì)于
狄之鼓未委質(zhì)于晉之鼓委質(zhì)為臣無有二心敢卽
私利以煩司宼穆子嘆而謂左右曰吾何徳之務(wù)而
有是臣也乃使行言于頃公與鼓子田于河陰使夙
沙厘相之丁巳塟景王王子朝作亂敗奔京冬
十一月乙酉王子猛卒周人謚曰悼王己丑猛母弟
敬王匄卽位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六作噩凡二十八年起?黓敦?盡屠維
敬王上
元年夏六月壬午王子朝入于尹庚寅王如劉甲午
子朝入于王城莒共公虐國人逐之秋七月奔
魯齊人納郊公于莒吳伐楚州來戊辰晦及楚
胡沈陳許蔡頓戰(zhàn)于雞父楚師大奔獲胡子髠沈子
逞胡姬姓八月丁酉周南宮極震冬十月甲申
吳入郥楚司馬薳越追之不及縊于薳澨是歲蔡
悼侯薨弟昭侯申立
二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秋八月魯大雩
冬十月楚平王為舟師以略吳疆及圉陽而還初吳
之邊邑卑梁與楚邊邑鍾離兩女子爭桑兩家交怒
相攻屠卑梁人之家卑梁大夫怒發(fā)邑兵攻鍾離殺
其老弱楚王發(fā)國兵滅卑梁吳王聞之亦發(fā)兵滅鍾
離居巢是歲杞平公薨子悼公成立魯孟僖子
病且死誡其子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年少好禮其
達者歟吾沒若必師之僖子卒懿子與南宮敬叔往
學(xué)禮焉孔子年三十五矣長九尺六寸而貧且賤嘗
為季氏史料量平為司職吏畜蕃息
三年夏魯有鸜鵒來巢秋魯再雩九月戊戌魯
昭公伐季孫意如季氏與叔孫氏孟氏三家共伐公
公出奔己亥遜于齊次于陽州十一月己亥宋元
公薨太子景公欒立十二月庚辰齊圍魯鄆
四年春正月庚申齊取鄆三月處魯昭公于鄆夏
齊圍魯成秋七月晉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九月
楚平王薨太子昭王軫立伍子胥聞之曰吾志不悉
矣坐泣于室冬十一月辛酉克鞏逐王子朝朝奔
楚癸酉敬王入于成周自是謂王城為西周成周為
東周十二月齊有彗星見景公坐栢寢嘆曰堂堂
誰有此乎晏嬰曰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徳公厚斂
焉陳氏厚施焉齊嘗大饑餓者相牽而趨田氏不聞
不生周秦之民歌之曰謳乎其已乎苞乎往歸田子
乎民歌舞之矣后世陳氏不亡國其國也公?然出
涕曰為之奈何晏子曰君近賢而逺不肖治煩亂而
緩刑罰振貧窮而恤孤寡行恩恵而給不足雖十田
氏其如君何羣臣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羣臣
諛甚景公曰彗星出東北當(dāng)齊寡人以為憂晏子曰
君髙臺深池賦斂如撝奪誅戮如仇讎孛又將出彗
星何懼乎公使伯常騫禳之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
亦何禳而去也是時景公繕治宮室好聲色聚狗馬
奢侈厚賦重刑故晏子以此誎之晏子事靈公莊
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
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
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晉嘗伐齊阿鄄燕侵河上敗齊師晏嬰薦田穰苴景
公以為將軍捍燕晉穰苴曰臣素卑賤愿得君之寵
臣國之所尊以監(jiān)軍景公使莊賈往穰苴與賈約旦
日日中?于軍門穰苴至軍立表下漏待賈日中不
至穰苴仆表決漏入軍門申明約束夕時莊賈乃至
穰苴責(zé)以失期斬之以徇三軍皆振慓公聞之遣使
者持節(jié)赦賈馳入軍中穰苴問軍正曰軍中不馳馳
者云何對曰當(dāng)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
斬其仆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遣使者還報然后
行問士卒之疾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
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爭
奮為之赴戰(zhàn)晉師燕師聞之度水而解追擊之取所
亡故境而引兵歸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后入景公
與諸大夫郊迎勞師尊穰苴為大司馬景公嘗夜
詣晏子家晏子整衣冠立于門曰諸侯有故乎大夫
作亂乎君何為非時而辱之公曰酒肴絲竹愿與大
夫共之晏子曰未聞其禮不敢承命公移至司馬穰
苴家穰苴執(zhí)戈持劍于門曰諸侯有故乎大夫作亂
乎君何為非時而辱之公曰酒肴絲竹愿與將軍共
之穰苴曰未聞其禮不敢承命公又移于梁丘據(jù)之
家鼓琴擊筑奉迎于門公曰無彼二子何以治吾國
無此一臣何以樂吾身是時梁丘據(jù)子家噲導(dǎo)君于
邪大夫髙國鮑氏之屬害穰苴譛于景公公退之穰
苴發(fā)病死景公射晏子修禮而侍公曰寡人厭禮
久矣欲得天下勇士與之圖國晏子曰君子無禮是
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臣勇多則弒其君子力
多則弒其父然而不敢者禮也禮所以御民轡所以
御馬無禮而能治國家嬰未之聞也公曰善?射更
席以晏子為上客終日問禮景公問于晏子曰忠
臣事君何若對曰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公曰可謂忠
乎對曰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何死焉謀而見從終
身不亡臣何送焉忠臣能納善于君而不能與君陷
難也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命進熱食與服裘對曰
嬰非君廚養(yǎng)田澤之臣也敢辭公曰夫子于寡人奚
為者也對曰社稷之臣能辨上下之宜制百官之序
作為辭令分布四方臣之任也自是公不以禮不見
晏子景公畋十有八日而不反晏子往見公曰國
人皆以君安野而不安國好獸而惡人公曰寡人有
吾子猶心之有四支故得安佚晏子曰四支可無心
乎公乃罷田而歸景公起臺歲寒役者凍餒公與
晏子飲酒而樂晏子歌曰庶民之凍我若之何奉上
靡?我若之何歌罷喟然流涕公止之曰子為大臺
之役寡人將罷之景公鑄鐘撞之庭下郊雉皆呴
又欲為大鐘晏子曰重斂于民民必哀斂哀為樂不
祥公乃止景公飲酒晏子入公令樂人歌曰已哉
已哉寡人不說爾何為來晏子曰嬰聞強而無禮禍
必及身公謝之景公好弋使?fàn)T雛主鳥而亡之景
公怒欲殺之晏子請數(shù)其罪曰汝為吾君主鳥而亡
之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二罪也諸侯聞之
以吾君重鳥而輕士三罪也天子聞之必將貶絀吾
君絶其社稷四罪也數(shù)畢請公殺之公曰止勿殺而
謝之景公怒有罪者縛置殿下召左右支解之敢
諫者死晏子左手持其頭右手磨刀仰而問曰古者
明王圣主支解人不審從何支始也公離席曰縱之
罪在寡人齊大旱卜之祟在髙山廣水景公欲賦
斂以祠靈山晏子曰靈山以石為身艸木為髪天久
不雨髪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欲
祠河伯晏子曰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鱉為民天久不
雨百川竭國將亡民將滅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公避殿暴露與靈山河伯共憂幸而雨乎公野居暴
露三日而大雨景公謂晏子曰君嚴曷害于治國
家哉晏子曰君嚴則下無言而暗上無聞而聾何為
非害乎夫治天下非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惡
有距而不入者哉
五年春吳王僚因楚?而伐之使二公子圍楚潛楚
救潛吳師不能退公子光欲弒王僚鱄設(shè)諸曰吳外
困于楚而內(nèi)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奈我何夏四月
光享王使鱄設(shè)諸以?首刺殺王僚左右共殺鱄設(shè)
諸光代立是為王闔廬拜鱄設(shè)諸之子為客卿楚
費無極譛郄宛于令尹子常子常殺宛初晉殺伯宗
其子伯州犂奔楚為太宰及靈王弒郟敖殺伯州犂
至是伯氏之族出伯州犂之孫噽奔吳為太宰以謀
楚秋九月楚子常殺費無極以說于國曹悼公
朝于宋宋囚之曺立其弟野是為聲公是歲悼公死
于宋歸葬
六年夏六月晉殺祁盈及楊食我遂滅祁氏羊舌氏
初叔向生食我叔向之母聞之往及堂聞其號乃還
曰豺狼之聲終滅羊舌氏之宗必是子也秋晉韓
起宣子卒魏舒獻子為政分祁氏羊舌氏之田為十
縣以魏舒之子戊知盈孫徐吾韓起孫固起勝曾孫
朝四卿之余子也賈辛司馬烏有力于王室司馬彌
牟等四人以賢舉為十縣大夫韓平子須起之子也
是歲鄭定公薨子獻公蠆立滕悼公薨子頃公
結(jié)立吳王闔廬召伍子胥為行人與謀國事吳
王僚之子慶忌居衛(wèi)集賓客養(yǎng)士卒謀欲報仇闔廬
患之子胥薦要離為人薄弱迎風(fēng)則偃背風(fēng)則仆而
志氣勇決見之闔廬闔廬曰慶忌筋骨果勁十人莫
當(dāng)走追奔獸手接飛鳥駟馬馳不及射之不能中子
之力不如也要離曰安其妻子之樂而不除君患非
勇也請君以罪逐臣殺臣妻子焚之而?其灰臣往
投慶忌得近而圖之闔廬從其謀要離被桎梏奔衛(wèi)
慶忌納之居有間謂慶忌曰吳無道愈甚請與王子
往奪其國慶忌許之與要離涉江中流因風(fēng)勢抽戈
擊慶忌力薄不制慶忌捽而投之于江浮則又取而
投之如是者三慶忌曰舎妻子為君忠也得來近吾
謀也弱力敢加兵于吾勇也赦之歸于吳闔廬將厚
賞之要離曰殺妻子以便事不仁也為故主殺新主
不義也捽而三八三出於江臣已辱矣伏劒而?
七年魯昭公自齊如晉處干侯秋龍見于絳郊
八年夏六月晉頃公薨定公午立晉益弱六卿皆大
冬十二月吳執(zhí)鍾吾子遂滅徐徐子章禹奔楚
吳王闔廬與伍子胥伯噽謀伐楚將軍孫武曰民勞
未可且待之孫武齊人僻隠幽居時人莫知其能伍
子胥薦之于闔廬問以兵法每陳一篇王不覺稱善
齊景公以其子妻闔廬泣送諸郊曰余死不女見
矣髙昭子曰齊負海而逺君愛則勿行公曰余不能
以齊國令諸侯又不能以齊聽是生亂也吳蜂蠆也
余恐棄毒于我遂遣之
九年夏四月薛獻公榖薨子襄公定立薛任姓黃帝
之后奚仲為夏車正遷于邳湯相仲虺居薛周武王
復(fù)以其苗裔為薛侯齊桓公之伯黜為伯秋吳侵
楚潛六圍?楚師救潛及?吳師還始用子胥之謀
也冬邾黑肱以濫奔魯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
之
十年夏吳伐越自是越允常與吳闔廬戰(zhàn)而相怨伐
秋八月劉文公與萇?欲城成周敬王遣使告晉
冬十一月晉魏舒韓不信合諸侯之大夫城成周衛(wèi)
彪傒適周見單穆公曰萇?其不沒乎欲支天之所
壞不亦難乎自幽王而天奪之明以亡其百姓十有
四世矣單子曰萇劉其咎孰多曰萇叔必速及將天
以道補周若無咎必為戳雖晉魏子亦將及焉若劉
氏子孫實有禍萇?周之執(zhí)數(shù)者天地之氣日月之
行風(fēng)雨之變律歷之?dāng)?shù)無所不通是時諸侯莫朝周
萇?明鬼神事設(shè)射貍首貍首諸侯之不來者欲依
物怪以致諸侯而不從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萇?韓
不信伯音韓須之子簡子也十二月己未魯昭公
薨于干侯是歲曹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是為隠
公
十一年春正月晉魏獻子舒卒襄子曼多舒孫也
三月城成周三旬而畢夏六月癸亥魯昭公之喪
至自干侯戊辰公弟宋即位是為定公冬十月有
一足鳥飛集魯定公庭翼而跳孔子曰是商羊見則
有大水俄而大霖雨是歲蔡昭侯朝楚持美裘佩
二獻其一于昭王而自衣其一楚令尹子常欲之不
與子常纔昭侯留之楚
十二年秋楚伐吳吳潛師于巢冬十月敗楚克巢
十三年春二月辛夘邾莊公薨子隠公益立秋九
月鮮虞敗晉于平中楚昭王嘗使王孫圉聘于晉
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圉曰楚之白珩猶在
乎其為寶也幾何曰未嘗為實楚之所寶者曰觀射
父能作訓(xùn)辭以行事于諸侯左史倚相朝夕獻善敗
于寡君使無忘先王之業(yè)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
竹箭之所生?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此楚國
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嘩囂之美楚雖蠻夷
不能寶也楚左史倚相廷見申公子亹子亹不出
倚相謗之曰唯子老耄故欲見以交儆子子實不
圣老楚國而自安楚其難哉子亹曰老之過也乃驟
見之楚司馬子期欲以妾為內(nèi)子訪之左史倚相
曰吾有妾而愿欲笄之可乎對曰君子違而道不從
而逆子木能違子夕之欲而去芰薦吾子經(jīng)營楚國
而欲薦芰以干之其可乎子期乃止楚昭王問于
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
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
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在男曰覡在女曰巫于是有
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周宣王時重黎之后
失其官守寵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重寔上天黎寔
下地遭世之亂莫之能御也楚子期祀平王祭以
牛俎于王王問于觀射父曰祀牲何及對曰祀加于
舉則上下有序神求備物不求豐大圣王正端冕帥
其羣臣精物以臨監(jiān)享祀謂之一純玉帛為二精天
地民及四時之務(wù)為七事民之徹官百王公子弟之
質(zhì)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監(jiān)其官是為
百姓姓有徹品十于王謂之千品五物之官陪屬萬
為萬官官有十丑為億丑天子之田九畡以食兆民
王取經(jīng)入以食萬官楚斗且廷見令尹子常歸語
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不免吾見其問蓄聚積
實如餓豺狼焉積貨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冬
蔡昭侯獻裘佩于子常子常受之歸昭侯昭侯歸而
如晉請伐楚是歲塵入成周熊入于周
十四年春三月劉文公合諸侯于召陵謀伐楚晉荀
寅求貨于蔡侯弗得言于范獻子乃辭蔡侯晉使
蔡伐沈夏滅沈秋楚為沈故圍蔡楚自昭王即位
無歲不有吳師蔡昭侯以其子干與大夫之子為質(zhì)
于吳闔廬謂伍子胥孫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
如何對曰楚囊瓦貪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得唐
蔡乃可闔廬從之冬吳悉興師與蔡侯唐侯伐楚選
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陳十一月庚
午陳于栢舉闔廬弟夫槩請戰(zhàn)弗許夫槩曰王已屬
臣兵兵以利為上尚何待焉以其部兵擊楚大敗之
囊瓦奔鄭吳乗勝而前比至郢五戰(zhàn)楚五敗己夘楚
昭王出奔庚辰吳入郢昭王奔鄖鄖公之弟懐將弒
王鄖公辛止之懐曰平王殺吾父在國則君在外則
讎也見讎弗殺非人也鄖公曰事君者不為內(nèi)外行
不為豐約舉茍君之卑尊一也懷弗聽曰吾思父不
能顧矣鄖公以王奔隨伍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楚
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謂
子胥曰報讎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
今至於僇?人此無天道之極子胥曰吾日暮塗逺
故倒行而逆施之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秦哀公未
許包胥立秦庭哭七日七夜不絶聲哀公憐之曰楚
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是歲陳惠公薨子懷
公柳立杞悼公薨子隠公乞立七月其弟過弒隠
公自立是為僖公曺聲公弟露弒隠公而自立是
為靖公
十五年春王人殺子朝于楚夏越聞吳王在楚國
空入?yún)菂峭跏箘e兵擊越六月申包胥以秦師救
楚再敗吳師秋七月楚子期子蒲滅唐吳夫槩
見越秦交敗吳吳王留楚不去九月亡歸自立為吳
王吳敗楚于雍澨秦楚皆敗吳師又大敗吳于公壻
之溪闔廬乃歸攻夫槩敗之夫槩奔楚冬十月楚昭
王還入郢封夫槩于堂溪為堂溪氏昭王之出奔
也見藍尹亹載其孥王曰載予對曰自先王莫墜其
國當(dāng)君而亡之君之過也遂去王歸又求見王欲執(zhí)
之曰臣避于成臼以儆君也庶悛而更乎今之敢見
觀君之徳也曰庶憶懼而鑒前惡乎君有國而不愛
臣何有于死子西使復(fù)其位以無忘前敗王乃見之
昭王歸賞始于申包胥包胥曰輔君安國非為身
也救急除害非為名也功成受賞是賣勇也君既定
矣又何求焉遂逃賞終身不見賞及鄖公之弟懐子
西曰君有二臣或可賞也或可戮也君王均之羣臣
懼矣王曰或禮于君或禮于父均之可也晉圍鮮
虞是歲燕平公薨簡公立或云恵公日隕于地
有麈入豐
十六年春鄭滅許執(zhí)許男斯二月魯侵鄭取匡
夏四月己丑吳敗楚舟師又敗楚陵師于繁?楚
遷郢于鄀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鄭人將以作
亂于周鄭伐周六月晉戍周冬十二月敬王辟亂處
于姑蕕
十七年春二月齊歸魯鄆陽闗陽虎居之以為政
夏四月齊伐魯冬十一月戊午單子劉子逆王晉
籍秦送王入于王城
十八年春正月魯侵齊二月己丑單子伐榖城劉
子伐儀栗辛夘單子伐簡城劉子伐盂以定王室
魯侵齊夏齊伐魯晉救魯晉趙鞅使涉佗成何與
衛(wèi)靈公盟于鄟澤將歃涉佗成何捘靈公之手而撙
之靈公怒王孫商曰不如與百姓同惡之請令于國
有姑姉妹者家一人質(zhì)于晉百姓必怒君因反之公
曰善令三日而征之五日而令畢國人巷哭乃出西
門閉東門而叛晉秋晉侵鄭衛(wèi)九月魯侵衛(wèi)魯
陽虎欲去三桓冬十月季孟氏敗陽虎虎出奔初
吳入楚召陳懷公不往是歲復(fù)召懷公至則怒其前
不往留之未幾懷公卒于吳子愍公越立曹靖公
薨子陽立
十九年夏六月陽虎自魯陽闗出奔齊遂自宋奔晉
趙鞅受賂厚遇之虎謂鞅曰堂上之人朝廷之吏邊
境之士臣所樹主者過半今堂上之人卻臣于君朝
廷之吏危臣于法邊境之士劫臣于兵鞅曰惟賢者
能報徳不肖者不能也夫樹桃李者夏得其休息秋
得其食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子之
所樹者蒺藜非桃李也陽虎常言曰主賢明則悉
心以事之不肖則飾奸而試之簡子相之左右曰虎
善竊人國政簡子曰虎務(wù)取之我務(wù)守之遂執(zhí)術(shù)而
御虎虎不敢為非簡子幾至于伯秋齊伐晉是
歲鄭獻公薨子聲公勝立晉六卿強侵奪鄭鄭遂弱
秦哀公薨太子早死謚夷公夷公子惠公立
二十年初孔子仕魯為中都宰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
行之一年四方諸侯則焉定公曰學(xué)子法以治魯何
如孔子曰天下可矣二年為司空別五土之性物各
得所生之宜由司空為大司冦夏齊景公魯定公?
于夾谷孔子攝相事齊人歸魯鄆讙?陰之田魯有
父子訟者孔子同狴執(zhí)之三月不別其父請止孔子
赦之季桓子不說孔子喟然嘆曰亂其教繁其刑使
民迷惑而陷焉初桓子穿井獲如土?其中有羊焉
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丘之所聞
羊也木石之怪曰?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
曰羵羊桓子嘗以粟千鍾餼孔子孔子受之而不辭
既而以頒門人之無者子貢曰無乃非季孫之意乎
孔子曰夫受人之財不以成富與季孫之惠于一人
豈若惠數(shù)百人哉晉趙鞅圍衛(wèi)討衛(wèi)之叛曰由涉
佗成何?涉佗而斬之成何走燕子貢曰王孫商憎
人而能害之有患而能處之欲用民而能附之可謂
善謀矣是歲齊晏嬰卒景公游于蔞聞之行哭而
往以驅(qū)車為遲下而趨知不若車之速則又乗比至
于國四下而趨至則伏尸而號曰子大夫日夜責(zé)寡
人不遺尺寸寡人猶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積于百
姓今天降禍齊之社稷危矣百姓將誰告哉
劉恕曰世稱管晏伯者之佐考其行事則殊別管
仲才髙而主于功晏子博辨而安于徳爭擾則功
近于伯衰世則徳不能王景公尚佞而好善優(yōu)柔
非桓公之儔管晏性差而時異安能同道而較徳
哉
景公游于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先言歸者
死不赦顏燭趨進諫曰儻有治國者君安得樂此海
也景公援?將砍之顏燭趨進撫衣而待曰桀殺闗
龍逢紂殺比干臣得參此二人君奚不斫公遂歸中
道聞國人謀不納矣
二十二年夏衛(wèi)伐曹克郊孔子言于魯定公曰三
家過制請皆損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之城強
公室弱私家政化大行是歲薛襄公薨子比立
二十三年春齊衛(wèi)伐晉秋七月晉范昭子士吉射
中行文子荀寅攻趙簡子鞅鞅奔晉陽冬十一月晉
定公伐范氏中行氏敗之奔朝歌韓簡子魏襄子以
趙氏為請十二月趙鞅入于絳下邑之役董安于多
趙簡子賞之辭固賞之對曰臣之少也進秉筆贊為
名命稱于前世立義于諸侯而主弗志臣之壯也耆
其股肱以從司馬苛慝不產(chǎn)臣之長也端委韠帶以
隨宰人民無二心今臣一旦為狂疾而曰必賞女與
余以狂疾賞也不如亡趨而出乃釋之簡子有兩
白騾甚愛之廣門之官夜款門曰主君之臣陽城胥
渠有疾醫(yī)曰不得白騾肝則死董安于慍曰期吾君
騾請即刑焉簡子曰殺人而活畜非仁者也召庖人
殺白騾取肝以與胥渠無幾簡子興兵攻翟廣門之
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獲甲首董安于
為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澗深峭百仞如墻問其旁鄉(xiāng)
左右曰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曰嬰兒癡聾狂
悖之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曰牛馬犬彘嘗有
入此者乎對曰無有董安于喟然太息曰使吾法無
赦猶入澗必死則人莫敢犯也何為不治簡子嘗
將兵攻衛(wèi)及戰(zhàn)逺立又居犀蔽屏櫓之下鼓之而士
不起簡子嘆曰士之弊一若此乎行人燭過免胄橫
戈而進曰亦君不能耳昔獻公即位五年兼國十九
用此士也惠公淫色暴慢秦人襲我遜去絳十七里
用此士也文公城濮之戰(zhàn)五敗荊人圍衛(wèi)取曹定天
子之位用此士也簡子乃去犀蔽屏櫓而立矢石之
所及一鼓而士畢乗之簡子曰吾得革車千乗不如
聞燭過之一言簡子獵于晉山之陽撫轡而嘆曰
吾有食榖之馬數(shù)千多力之士數(shù)百欲以獵獸吾恐
鄰國貪養(yǎng)賢以獵吾也是歲薛弒其君比惠公夷
立越允常薨子句踐立始稱王
二十四年春二月楚滅頓夏吳王闔廬聞越允常
死乃興師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于檇李吳師大敗
闔廬傷指軍卻闔廬病傷死子夫差立秋衛(wèi)靈公
太子蒯瞶欲殺公夫人南子不克太子奔宋衛(wèi)靈
公嘗鑿池宛春諫曰天寒起役恐傷民公曰天寒乎
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隩隅有灶民衣弊不補履
決不苴君則不寒民誠寒矣公曰善令罷役左右曰
徳歸宛春怨歸君矣公曰春魯國之匹夫吾舉之民
未有見焉今將令民以此見之且春也有善非寡人
之善與靈公坐重華之臺侍御數(shù)百隨珠照日羅
衣從風(fēng)仲叔敖諫曰四境內(nèi)侵諸侯加兵土地日削
百姓乖離內(nèi)寵太盛桀紂所以亡也公再拜曰寡人
過矣出宮女?dāng)?shù)百人百姓大說靈公夜聞車聲轔轔
至闕而止過闕復(fù)有聲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
以知之夫人曰禮下公門式路馬伯玉敬于事上必
不以闇昧廢禮公使人視之果伯玉也冬十二月
晉敗鄭是歲孔子由魯司冦攝行相事其初魯人
謗誦曰麛裘而韠投之無戾韠之麛裘投之無郵三
月政成化行民誦之曰袞衣章甫實獲我所章甫袞
衣惠我無私齊人聞孔子為政懼魯必伯乃遺魯定
公女樂文馬定公終日游觀怠于政事孔子遂行
劉恕曰子產(chǎn)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孰殺子產(chǎn)吾
其與之三年又誦之曰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及作
丘賦國人又謗之孔子為司空司?得政已數(shù)年
攝行相事民謗誦之三月而后誦之彼一賢一圣
猶得民若此之難也后之為政一日而見善惡者
興于愛憎之口或出于狡獪之吏因諼詐以惑眾
聽非至當(dāng)之論也
初吳子伐越墮?稽獲大骨吳使使聘魯執(zhí)骨問于
仲尼對曰昔禹戮防風(fēng)氏其骨節(jié)專車客曰防風(fēng)何
守仲尼曰在虞夏商為汪芒氏于周為長狄今為大
人焦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dāng)?shù)之極也
二十五年春二月楚滅胡夏五月壬申魯定公薨
子哀公將立吳王夫差任伯噽習(xí)戰(zhàn)射常以報越
為志
二十六年春楚圍蔡越王勾踐欲先吳未發(fā)往伐
之大夫南陽范蠡少伯諌曰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
驕不勞而矜其功天時不作而先為人客人事不起
而創(chuàng)為之始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曰吾已斷之矣
遂興師伐吳吳王夫差亦興師敗越于夫椒遂入越
句踐以余兵五千人棲于?稽之上勾踐喟然嘆曰
吾終于此乎大夫南郢文種少禽曰湯系夏臺文王
囚羑里何遽不為福乎句踐執(zhí)其手而與之謀又召
范蠡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對曰卑辭尊禮玩
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身與之市文種曰吳之
與越唯天所授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越王命諸稽郢
行成于吳曰勾踐申禍無良重得罪于下執(zhí)事越固
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棰使之而辱軍士?令勾
踐請盟敢使下臣盡辭唯天王秉利度義焉又使文
種膝行頓首曰君王亡臣勾踐使其下臣種不敢徹
聲聞于天王私于下執(zhí)事曰師徒不足以辱君愿以
金玉子女賂君之辱請勾踐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
大夫士女女于士寳器畢從吳不許文種來而復(fù)往
曰請委管鑰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夫差告諸大
夫曰孤有大志于齊將許越成伍子胥諌曰吳越仇
讎敵戰(zhàn)之國也君必滅之失此利也雖悔無及勾踐
聞之欲殺妻子燔寳器觸戰(zhàn)以死文種止之曰吳太
宰噽貪可誘以利乃飾美女八人納之于噽曰茍赦
越國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將進之噽諌吳王曰古之
伐國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伍子胥曰越非
實中心好吳又非懾畏吾兵甲之強也大夫種勇而
善謀將還玩吾國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吳王曰大
夫奚隆于越越曽足以為大虞乎乃許之成三月將
盟勾踐使諸稽郢辭曰君王舎甲兵之威重于鬼神
以自輕也吳王許之荒成不盟勾踐說于國人曰寡
人不知力之不足與大國執(zhí)讎暴露百姓之骨于中
原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勾踐置膽于坐坐臥則仰
膽飲食亦嘗膽曰女忘?稽之恥耶乃苦身焦思折
節(jié)下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
鼓葬死者問傷者養(yǎng)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
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勾踐
曰蠡為我守于國對曰四封之內(nèi)百姓之事蠡不如
種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王曰
諾令文種守于國與范蠡宦士三百人入官于吳親
為夫差前馬身為臣妻為妾奉四時之祭祀入春秋
之貢職禮甚卑辭甚服秋八月吳侵陳齊衛(wèi)魯
鮮虞伐晉取棘蒲楚子西嘆于朝藍尹亹問之子
西曰闔廬能敗吾師吾聞其嗣又甚焉對曰闔廬口
不貪嘉味耳不樂逸聲目不淫色身不懷安是故得
民以濟其志今聞夫差好罷民力以成私好縱過而
翳諌先自敗也焉能敗人子修徳以待吳吳將斃矣
二十七年春魯伐邾邾賂以漷沂之田夏衛(wèi)靈公
薨立太子蒯瞶之子輙是為出公六月乙酉晉趙鞅
納蒯瞶于戚秋八月晉敗鄭冬吳遷蔡于州來
是歲燕簡公薨子獻公立
二十八年春齊衛(wèi)圍戚夏五月魯司鐸火火踰公
宮桓僖災(zāi)周劉氏晉范氏世為昏姻萇?事劉文
公趙鞅以為討六月癸夘周殺萇?是歲秦惠公
薨子悼公立晉趙簡子曰晉有竇鳴犢舜華魯有
孔子吾殺此三人天下可圖也乃召鳴犢舜華而任
之以政使人聘孔子孔子行及河聞殺鳴犢舜華回
輿而還為操曰周道衰微禮樂陵遲文武既墜吾將
焉師周游天下靡邦可依鳯鳥不識珍寳梟?眷然
顧之慘焉心悲巾車命駕將適唐都黃河洋洋攸攸
之魚臨津不濟還轅息鄹傷予道窮哀彼無辜翱翔
于衛(wèi)復(fù)我舊廬從吾所好其樂只且遂反于衛(wèi)復(fù)行
如陳有隼集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
有咫陳愍公使人問于仲尼對曰昔武王克商分陳
以肅慎氏之矢使求之金櫝果得之孔子常使宰
予使楚昭王以安車象飾遺孔子宰予曰夫子貴義
尚徳清素好儉仕而有祿不以為積不合則去退無
吝心道行則樂其治不行則樂其身若夫觀目之?
靡窈窕之淫音夫子適之弗視遇之弗聽無以此為
也王曰夫子何欲而可對曰方今天下道徳寢息其
志欲興而行之誠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則夫子雖
徒步以朝固猶為之何必逺辱君之重貺乎王曰今
乃知孔子之徳大矣魯公父文伯之母敬姜季康
子之從祖叔母也康子往焉?門與之言皆不踰閾
祭悼子康子與焉胙不受徹俎不宴宗不具不繹繹
不盡飫則退仲尼聞之以為別男女之禮敬姜如
季氏康子在其朝與之言弗應(yīng)及寢門弗應(yīng)而入康
子入見曰肥也罪乎對曰卿以下合官職于外朝合
家事于內(nèi)朝寢門之內(nèi)婦人治其業(yè)焉上下同之夫
外朝業(yè)君之官職焉內(nèi)朝凡季氏之政焉皆非吾所
敢言也康子問于敬姜曰肥愿有聞于主對曰吾
聞之先姑曰君子能勞后世有繼子夏聞之曰古之
嫁者不及舅姑謂之不幸婦學(xué)于舅姑者也敬姜
欲室文伯饗其宗老賦緑衣之三章師亥聞之曰男
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謀不過宗人今詩以合室
歌以詠之度于法矣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績
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忓季孫之怨也以歜
為不能事主乎其母嘆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
未之聞也居吾語汝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
淫淫則忘善而惡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
民向義勞也自天子至于庶人王后至于庶士以下
之妻男女效績愆則有辟古之制也爾今曰胡不自
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絶嗣也仲尼聞之曰
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文伯飲南宮敬叔酒
以露睹父為客羞鱉小睹父怒遂出文伯之母怒曰
吾聞之先子曰祭養(yǎng)尸饗養(yǎng)上賓鱉于何有而使夫
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魯大夫辭而復(fù)之公父文伯
卒其母朝哭穆伯而莫哭文伯戒其妾曰好內(nèi)女死
之好外士死之今吾子夭死吾惡其以好內(nèi)聞?wù)垷o
瘠色無洵涕無掐膺無憂容有降服無加服從禮而
靜是昭吾子也室人有從死者二人其母怒而不哭
曰于長者薄而婦人厚也仲尼聞之曰季氏之婦可
謂知禮矣愛而無私上下有章女知莫若婦男知莫
若夫欲明其子之令徳知也夫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八終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九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九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七逢困敦凡十五年起上章閹茂盡閼
敬王下
二十九年春蔡昭侯將朝于吳大夫恐其復(fù)遷令賊
利殺昭侯誅賊利以解過昭侯子成侯朔立夏楚
圍蠻氏蠻氏潰蠻子赤奔晉陰地冬十一月齊伐
晉取邢任欒鄗逆畤陰人盂壺口是歲滕頃公薨
子隠公虞母立越王句踐在吳三年夫差遣之句
踐之地南至句無北至御兒東至鄞西至姑蔑廣運
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女子十七不嫁丈
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當(dāng)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
子死三月釋其政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范蠡曰
時將有反事將有間必知天地之恒制乃有天下之
成利事無間時無反則撫民保教以須之計然南
游于越范蠡卑身師事之計然姓辛名研字文子葵
丘濮上人其先晉國亡公子也研狀貌似不及人博
學(xué)無所不通明陰陽歷數(shù)尤善計筭不肯自顯于諸
侯其言曰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
之情可見矣故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夫糶
二十病農(nóng)九十病末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nóng)
末俱利平糶齊物闗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
務(wù)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mào)易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
則反貴財幣欲其行如流水推此類而修之十年國
富厚賂戰(zhàn)士士赴矢石如渇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
國
三十年春晉范吉射中行寅自栢人出奔齊寅將亡
召其祝而欲加罪焉曰犧牲不肥澤耶齊戒不敬耶
使吾國亡何也祝簡對曰先君中行穆子皮車十乗
惟憂徳義之不足也今主君有革車百乗猶患不足
夫舟車餙則賦斂厚而民怨謗詛矣君茍以為祝有
益于國則詛亦有損矣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
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中行子大慚中行寅過邑
從者曰此嗇夫公之故人奚不休舍以待后車寅曰
吾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佩此人遺我玉環(huán)是振
我過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
之果收寅后車二乗獻之晉君趙簡子曰吾欲得
范中行氏之良臣史黯曰事君者諫過而薦可章善
而替否獻能而進賢擇材而薦之朝夕誦善敗而納
之聴則進否則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
使至于難出在于外又不能入亡而棄之何良之為
夫二子之良將勤營其君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曰
以來若來非良臣也簡子曰善吾言過矣簡子嘆
曰雀雉黿鼉魚鱉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哀夫竇犨曰
君子哀無人不哀無賄哀無徳不哀無寵哀名之不
令不哀年之不登夫范中行氏不恤庻難欲擅晉國
令其子孫將耕于齊宗廟之犧為??之勤人之化
也何日之有子路問于孔子曰治國何如對曰尊
賢而賤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
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
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已賤而讎之
怨讎并作雖欲無亡得乎趙簡子使尹鐸為晉陽
曰必墮其壘培吾若見之是見寅與吉射也尹鐸往
而增之簡子如晉陽見壘怒曰必殺鐸昭余讎也郵
無正曰吾子嗣位有先主文子之典刑景子之教訓(xùn)
重之以師保加之以父兄子皆疏之以及此難夫尹
鐸曰思樂而喜思難而懼委土可以為師保吾何為
不憎若罰之是罰善也罰善以賞惡臣何望矣簡子
說曰微子吾幾不為人矣以免難之賞賞尹鐸初尹
鐸與郵無正有怨以其賞如無正曰子免吾死敢不
歸祿辭曰吾為主圖非為子也怨若怨焉簡子田
于螻史黯以犬待于門曰欲試之茲囿簡子曰何為
不告對曰君行臣不從不順主將適螻而麓不聞臣
敢煩當(dāng)日簡子乃還簡子之右少室周聞牛談有
力與之戲弗勝致右焉簡子許之使周為宰曰知賢
而讓可以訓(xùn)矣簡子問壯馳茲曰東方之士孰愈
壯馳茲拜而賀簡子曰何賀也對曰國家將興君子
自以為不足其亡也若有余今主任晉國之政而問
及小人又求賢人是以賀也
劉恕曰徳義生于不足驕怠出于滿假自賢自伐
以行為足也矜夸陵人以功為足也士則曰道業(yè)
充矣而善日?農(nóng)則曰耕耘至矣而田疇荒工則
曰伎巧髙矣而繩墨拙商則曰財用盈矣而資產(chǎn)
匱有生之害莫大于足也老子之言曰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指名與貨貨可足也名不可止也君子
進徳而未嘗足小人志小而安乎止獨善之言不
可以訓(xùn)
簡子之中牟宰佛肸畔置鼎于庭曰與我者受邑不
從者烹田基曰義死不避斧鉞之誅義窮不受軒冕
之服無義而生不仁而富不如有義而烹褰衣將就
鼎佛肸止之簡子屠中牟論有功者以田基為始基
曰一人舉而萬夫俛首知者不為也賞一人以慚萬
夫義者不取也負其母南徙于楚楚王髙其義以為
司馬趙簡子之臣尹綽郄厥簡子曰綽不愛我諌
于顯厥愛我諌于隠綽曰厥愛君之丑不愛君之過
綽愛君之過不愛君之丑不質(zhì)君于眾恐君之不變
化也孔子曰君子哉尹綽面諌不面譽可謂至忠矣
夏晉趙鞅伐衛(wèi)齊景公四望而嘆曰先君桓公
車八百乗而伯諸侯今我長轂千乗而功不及得無
管仲乎?章曰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昔有桓公
故有管仲今桓公若在車下之人盡為管仲矣景公
大慚景公飲大夫酒公射出質(zhì)堂上唱善若出一
口公作色太息謂?章曰自吾失晏子未嘗聞過今
射出質(zhì)而眾乃唱善?章曰君好之臣服之君嗜之
臣食之夫尺蠖食黃則身黃食蒼則身蒼君其猶有
諂人之言乎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乗賜章章曰晏子
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受魚是反晏子之義而
順諂諛以干利也固辭不受子貢問于孔子曰三
君問政夫子應(yīng)之不同然則政有異乎孔子曰齊景
公奢乎臺榭淫于苑囿一旦而賜人百乗之家者三
故告之曰政在節(jié)用葉都大而國小民有離心故告
葉公曰附近而來逺魯公有臣三人內(nèi)比周以惑其
君外鄣距賓客以蔽其明故告之曰政在諭臣察此
三者可同哉齊景公寵芮姬生子荼荼少母賤無行
諸大夫言愿擇諸子長賢者為太子景公老惡言嗣
事愛茶母欲立之憚發(fā)之口公病命國夏髙張立荼
為太子逐羣公子于萊秋公薨荼立冬十月羣公子
奔魯
三十一年春晉伐鮮虞吳伐陳楚救陳夏六月
戊辰齊陳僖子乞及鮑牧逐國夏髙張陳乞武子強
啟子也初楚昭王之理石渚公正好義廷有殺人
者渚追之乃其父也縱之而反于廷曰殺人者臣之
父也臣罪當(dāng)死王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渚曰以父
立政非孝子也廢法縱罪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
也伏誅而死臣職也不受令而自刎昭王嘗出游
留夫人姜氏于漸臺之上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
夫人夫人曰王召宮人必以符使者忘持符來妾不
敢從妾聞貞女不犯約勇者不畏死守節(jié)而已不敢
棄約越義而求生大水至而死號曰貞姜先是楚
有云如眾赤鳥夾日以飛三日秋七月楚昭王在城
父將救陳召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師今得
以天壽終孤之幸也命其弟公子申及結(jié)為王皆讓
不可又命次弟公子閭五讓乃許之將戰(zhàn)王有疾庚
寅攻大冥薨于城父公子閭曰王病甚而舍其子臣
所以許王廣王意也今王卒臣敢忘乎乃與子西子
期謀伏師閉涂迎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還是為惠
王八月齊陳乞使人之魯召景公子陽生夜至于
齊冬十月丁卯立之是為悼公使朱毛遷其君荼于
駘殺諸野幕之下謂之安孺子
三十二年春宋侵鄭晉侵衛(wèi)秋魯伐邾入之執(zhí)
邾隠公以歸宋圍曹冬鄭救曹侵宋
三十三年春宋滅曹執(zhí)曹伯陽以歸殺之三月吳
伐魯夏五月齊伐魯取讙及闡六月魯歸邾隠
公公無道吳討之囚諸樓臺使諸大夫奉太子革為
政秋魯及齊平九月齊閭丘明如魯蒞盟子服景
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閔馬父笑景伯問之對曰
笑吾子之大也先圣王之傳恭猶不敢專稱曰自古
在昔先民今吾子之教官僚曰陷而后恭滿之甚也
十二月齊歸魯讙及闡杞僖公薨子愍公維立
是歲晉有豕人言
三十四年春鄭圍宋雍丘宋圍鄭師二月甲戍取之
夏楚伐陳宋伐鄭是歲越王勾踐謂范蠡日
上天降禍于越委制于吳吾欲與子謀之對曰得時
不成反受其殃王無蚤圖
三十五年春邾隠公奔魯遂奔齊吳魯邾郯伐齊
齊鮑牧弒悼公吳王夫差帥舟師將自海入討齊齊
人敗之吳師還夏晉伐齊取犂及轅齊人立悼公子
壬是為簡公越王獻美女西施鄭旦于吳夫差納
之伍子胥諌曰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绤聚敢死之
士數(shù)萬人必為吳隙夫差不聴初闔廬起臺于姑
蘇山去國三十五里春夏游焉夫差髙而飾之三年
乃成周旋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宮妓
千人別立春宵宮為長夜飲造千石酒鐘作天池池
中作青龍舟舟中盛陳妓樂日與西施為水嬉宮中
作海靈館館娃閣銅溝玉檻宮之楹檻皆珠玉飾之
秋夫差復(fù)儆師將伐齊伍子胥曰天命有反越王戚
然服士以伺吾間而王以齊魯為憂越將有吳土今
王罷民于姑蘇都鄙薦饑吳民離矣王不聴越王勾
踐拊循其士民欲以報吳大夫逢同曰吳兵加齊晉
怨深于楚越徳少而功多為越計莫若結(jié)齊親楚附
晉以厚吳三國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踐問范蠡
曰吳王淫于樂而忘百姓亂民功逆天時信讒喜優(yōu)
憎輔逺弼上下相偷其可乎對曰人事至矣天應(yīng)未
也王姑待之冬楚代陳吳延州來季子救陳是歲
薛惠公薨
三十六年春齊國書髙無?帥師伐魯仲尼在衛(wèi)聞
之謂弟子曰魯父母之國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子
張子由請出孔子皆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至齊
說田恒曰憂在內(nèi)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破魯
以廣齊戰(zhàn)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
則交日疏于主求以成大事難矣不如伐吳伐吳不
勝人民外死大臣內(nèi)空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田恒曰
善雖然吾兵業(yè)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奈何
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使吳令救魯而伐齊君因
以兵迎之田恒許之子貢南說吳王曰霸者無強敵
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乗之齊伐千乗之魯
與吳爭強竊為王危之夫救魯顯名也誅暴齊以服
強晉利莫大焉吳王曰吾嘗與越戰(zhàn)越王有報我心
待我伐越而聴子子貢曰王方以存亡繼絶為名伐
小越而畏強齊非勇也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
齊威加晉國諸侯相帥而朝吳伯業(yè)成矣王必惡越
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吳王大說使子貢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問曰此蠻夷之國大夫
何以儼然辱而臨之子貢曰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
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
句踐頓首再拜曰孤不料力與吳戰(zhàn)困于?稽痛入
骨髓日夜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子貢曰吳王猛暴羣
臣不堪國家敝于數(shù)戰(zhàn)百姓怨上今王發(fā)士卒佐之
以徼其志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矣彼戰(zhàn)不勝王
之福也戰(zhàn)勝必以兵臨晉臣請北見晉君令共攻之
吳銳兵盡于齊重甲困于晉而王制其敝此滅吳矣
越王許諾子貢報吳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
越王大恐曰抵罪于吳頼大王之賜死不敢忘何謀
之敢慮后五日越使大夫種頓首言于吳王曰東海
役臣孤勾踐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問于左右竊聞大
王將興大義誅強救弱請悉起境內(nèi)士卒三千人孤
被堅執(zhí)銳先受矢石因賤臣種奉先人藏器甲二十
領(lǐng)鐵屈盧之矛步光之劔以賀軍吏吳王說太宰嚭
數(shù)受越重寳厚賂日夜言于吳王愛信越殊甚伍子
胥諫曰齊之與吳習(xí)俗不同言語不通我得其地不
能處得其民不能使吳之與越接土鄰境道易人通
?讐敵戰(zhàn)之國也非吳?越越必?吳王信越浮詞
詐偽而貪齊后將悔之太宰噽曰君王之令不行于
上國者齊晉也王勝齊而以兵臨晉是一舉而服兩
國也子胥曰王戰(zhàn)而勝天亡吳矣不勝猶未也王不
聴子貢勸王許越師而辭其君吳王乃謝越王夏發(fā)
兵及魯伐齊子貢因之晉謂定公曰吳與齊將戰(zhàn)勝
必以兵臨晉定公大恐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定
公許諾田恒成子僖子乞之子也
劉恕曰司馬遷曰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
伯越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戰(zhàn)國之時齊魯交兵
者數(shù)矣一不被伐安能存哉田氏弱齊一當(dāng)吳兵
安能亂哉吳不備越而亡勝齊安能破哉四卿擅
權(quán)晉以衰弱修兵休卒安能強哉越從吳伐齊滅
吳乃強此安能伯哉十年之中魯齊晉未嘗有變
吳越不為是而存亡遷之言華而少實哉
五月吳克齊博甲戌戰(zhàn)于艾陵大敗齊師吳王使行
人奚斯釋言于齊曰大夫國子興其眾庶犯獵吳國
之師徒天若不知有罪則何以使下國勝夫差歸而
讓子胥子胥曰王無喜越大饑范蠡曰此越之福吳
之禍也吳國甚富王年少政驕好名而不思后患王
重幣卑詞請糴以卜之食可得則王何患焉乃請于
吳吳王將與之子胥諌曰越非國貧民困伺王間也
夫狐雉之相戲狐卑體而雉信之故狐得志而雉必
死夫饑代事也猶淵之與阪誰國無有不如勿與而
伐之吳王曰服而攻之非義兵也饑而不食非仁體
也雖得十越吾且不為貸之粟萬石越人私喜太宰
噽數(shù)與子胥爭越議與逢同共讒之王使子胥于齊
子胥臨行謂其子曰吾數(shù)諫王王不用汝與吾俱亡
無益也乃屬其子于齊鮑牧而還報吳太宰嚭謂王
曰子胥為人剛暴猜賊恐為深禍王伐齊有大功恥
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起禍不難王不可不備其使
齊也屬子于鮑氏夫為人臣內(nèi)不得意外倚諸侯自
以先王謀臣常怏怏不見用愿王早圖之王曰?子
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賜子胥屬鏤之劍曰先王刈殺
四方之蓬蒿立名于荊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不自
安恬逸而處以念惡撓亂百度妖孽吳國子胥對曰
王播棄黎老而近孩童比謀若不得志于齊覺寤王
心吳國猶世王無以取之而天祿亟至是吳命之短
也員不忍見王為越之擒員請先死乃仰天嘆曰嗟
乎讒臣嚭為亂王反誅我我令若父伯若未立時諸
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于先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
予我今聽諛臣言以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
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抉吾目縣吳東門以觀越之
淢吳也乃自剄死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見也取子
胥尸盛以鴟鴺投之于江吳人憐之立祠江上命曰
胥山越王謂范蠡曰吾與子謀吳子曰未可今申胥
驟諌王怒而殺之其可乎對曰天地未形而先為之
征其事不成雜受其刑王姑待之初孔子去魯適
衛(wèi)曹宋鄭陳蔡楚諸國反乎衛(wèi)冉求言于季康子曰
國有圣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猶卻步而求及前人
今孔子在衛(wèi)衛(wèi)將用之已有才而資鄰國難以言知
康子以告哀公公從之冬以重幣召之孔子乃歸年
六十九矣季康子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
尼不對私于冉有曰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逺
邇賦里以入而量其有無任力以夫而議其老?先
王以為足若欲犯法又何訪焉弗聴魯哀公問于
孔子曰寡人舉事與羣臣慮之而國愈亂何也對曰
明主在上羣臣直議于下故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今
羣臣無不一辭同乎季孫者魯國盡化為一君雖問
境內(nèi)之人猶不免于亂也?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
亦不求仕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
有邇求之若逺遂迷不復(fù)自嬰屯蹇喟然回慮題彼
?山郁確其髙梁甫回連枳棘充路陟之無緣將伐
無柯患茲蔓延惟以永嘆涕霣潺湲于是周室?而
詩書闕禮樂廢乃序書傳上紀(jì)唐虞之際下至秦繆
去詩之重復(fù)取可施于禮義者三百五篇皆?歌之
求合韶武雅頌之音追跡三代之禮禮樂可得而述
以備王道成六藝晩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孔
子論詩至正月之六章矍然曰不逢時之君子豈不
殆哉從上依世則廢道違上離俗則危身世不與善
已獨由之則曰非妖則孽也故賢者不遇時常恐不
終焉子夏讀書畢孔子問曰吾子何為于書子夏
曰書之論事昭昭若日月焉所受于夫子者弗敢忘
退而窮居河濟之間深山之中壤室蓬戶彈琴瑟以
歌先王之風(fēng)有人亦樂之無人亦樂之上見堯舜之
道下見三王之義可以忘死生矣孔子愀然變?nèi)菰?br />嘻子殆可與言書矣雖然見其表未見其里窺其門
未入其中顏回曰何謂也孔子曰丘常悉心盡志以
入其中則前有髙岸而后有大溪填填正立而已六
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誡洪范可
以觀度禹貢可以觀事皋陶謨可以觀治堯典可以
觀美魯人顏回子淵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
宰予子我冉求子有曾參子輿澹臺滅明子羽宓不
齊子賤樊須子遲有若子有公伯僚子周公西赤子
華公冶長子長南宮適子容衛(wèi)人端木賜子貢仲由
子路卜商子夏吳人言偃子游陳人顓孫師子張巫
馬施子期陳亢子禽齊人髙柴子髙宋人原憲子思
司馬耕子牛蔡人漆雕開子若等異能之士七十二
人其余受業(yè)者三千人東郭子惠問于子貢曰夫子
之門何雜也對曰隠括之旁多枉木良醫(yī)之門多病
者砥礪之旁多頑鈍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是以來者
不止也孔子之所嚴事于周則老子于衛(wèi)蘧伯玉于
齊晏平仲于楚老萊子于鄭子產(chǎn)于魯孟公綽數(shù)稱
臧文仲柳下惠銅鞮伯華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
并世老子楚苦縣人在孕八十一歲剖母左腋而生
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有老耼
之號周守藏室之史也修道徳其學(xué)以自隠無名為
務(wù)孔子嘗適周問禮焉老子見周衰乃去至闗闗令
尹喜曰子將隠矣強為我著耆老子乃著上下篇言
道徳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老子百六十
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yǎng)壽也世之學(xué)老
子者則絀儒學(xué)儒學(xué)亦絀老子葢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沒后百余年而周大史儋見秦獻公或曰儋即
老子或曰非也常樅有疾老子問焉曰先生疾甚矣
無遺教以語弟子乎樅張其口曰吾舌存乎老子曰
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樅曰子知之乎老子曰舌以
其柔齒以其剛樅曰天下之事盡矣無以復(fù)語子
老萊子楚人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孔子閑處
喟然嘆曰銅鞮伯華而無死天下其定矣子路曰其
為人何若孔子曰其?也敏而好學(xué)其壯也勇而不
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有道又誰下哉
孔子曰以眾攻寡無不消也以貴下賤無不得也周
公制天下之政而下士豈無道哉欲得士也成回
學(xué)于子路三年恭敬不已子路問其故對曰人比于
鳥上畏鷹鹯下畏網(wǎng)羅夫為善者少而讒者多若身
不死安知禍罪不施行年七十??中泄?jié)之虧恭敬
以待天命子路曰君子哉是歲洛絶于周淇絶于
舊衛(wèi)滕隠公薨
三十七年春魯用田賦自成公作丘甲哀公用田賦
搜狩治兵大閱之事皆失其正春秋書而譏之以存
王道秋衛(wèi)出公?吳于鄖吳王囚之說者冠葢相望
而弗能止魯哀公撤鐘鼓之縣縞素而朝謂仲尼曰
諸侯無親以諸侯為親大夫無黨以大夫為黨吾欲
免衛(wèi)君而不能仲尼請子貢行至吳見太宰嚭嚭說
之欲薦之于王子貢曰子不能行也且衛(wèi)君之來其
半曰不若朝晉其半曰不若朝吳衛(wèi)君以吳可歸故
束身以受命今子受而囚之又欲流之于海是賞言
朝晉者而罰言朝吳者也諸侯以為蓍龜則皆移心
于晉矣子欲成伯王之業(yè)難乎嚭入復(fù)之于王王出
令曰十日而遣衛(wèi)君不具者死衛(wèi)出公怨吳王曾從
子曰吳王好劍臣相劔者請為吳王相劍拔而示之
因為君刺之出公曰子非義士為利者也吳強而富
衛(wèi)弱而貧子必徃吾恐子為吳王用之于我也乃逐
之九月宋伐鄭取錫遂圍嵒冬十二月鄭救嵒丙
申圍宋師魯螽越王勾踐召范蠡問曰吳稻蟹
不遺種其可乎對曰天應(yīng)至矣人事未盡也王怒曰
吾與子言人事子應(yīng)我以天時今天應(yīng)至矣子應(yīng)我
以人事何也對曰人事與天地相參乃可成功今禍
新民恐將同其力致其死王其馳騁弋獵無至禽荒
宮中之樂無至酒荒彼上將薄其徳民將盡其力望
而不得食乃可以致天地之殛王姑待之吳王夫
差起師北征闕為深溝通于商魯之間北屬之沂西
屬之濟將?于黃池
三十八年春鄭取宋師于嵒吳欲伯中國以尊周
室夏單平公?晉定公吳夫差魯哀公于黃池越
王勾踐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所織則不
衣十年不收于國民有三年之食國之父兄請曰昔
夫差恥吾君請報之勾踐辭曰寡人之罪也無庸戰(zhàn)
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nèi)親吾君猶父母也敢不盡
力乎勾踐許之致其眾而誓之曰進則思賞退則思
刑者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者有常刑國人皆
勸曰孰是吾君也可無死乎六月丙子越伐吳命范
蠡后庸帥師?海泝淮以絶吳路敗王子友于姑熊
夷勾踐帥中軍泝江襲吳入其郛焚姑蘇徙其大舟
吳晉爭長未成邊遽至以越亂告吳王懼天下聞而
秘之合大夫而謀曰越為不道背其齊盟道路修逺
無?而歸與?而先晉孰利王孫洛曰今夕必挑戰(zhàn)
以廣民心勵士以奮其朋勢彼將不戰(zhàn)而先我吳王
許諾昏乃戒令秣馬食士夜中服兵擐甲帶甲三萬
去晉軍一里昧明三軍皆嘩聲動天地晉師大駭令
董褐請事曰大國越録造于弊邑之軍壘敢請亂故
吳王親對之曰孤欲守先君之班爵進則不敢退則
不可?日薄矣恐事不集以為諸侯笑孤之事君在
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董褐還告趙鞅曰吳王之
色類有大憂小則嬖妾嫡子死大則越入?yún)菍⒍静?br />可與戰(zhàn)主其許之先然不可徒許也趙鞅許諾乃令
董褐復(fù)命曰曩君之言周室既卑諸侯大夫失禮于
天子今君王東海淫名聞于天子君有短桓而自踰
之況蠻荊何有于周室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
王周無二王君若無卑天子以干其不祥而曰吳公
孤敢不順從君命吳王許諾乃就幕而?吳公先歃
晉侯亞之吳王既?越聞愈章恐齊宋之為己害命
王孫洛先與勇獲帥徒師以為過賓于宋焚其北郛
夫差使王孫茍告勞于周曰昔楚為不道不共承王
事吾先君闔廬不貫不忍今齊侯壬不鑒于楚夫差
遵汶伐博克有成事敢告于下執(zhí)事周王答曰周室
逢天之降禍遭民之不祥余心豈忘憂恤今伯父曰
勠力同徳余一人兼受介福吳王欲伐宋太宰嚭曰
可勝而不能居也乃引兵歸國國亾太子內(nèi)空王居
外乆士皆罷敝冬厚幣與越平越自度亦未能滅吳
乃與吳平是歲許元公成薨子結(jié)立元公悼公孫
也
三十九年春魯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不行矣乃因
史記而作春秋約其文辭以繩當(dāng)世魯哀公問孔
子曰東益宅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損人益己身之
不祥也棄老取?家之不祥也釋賢用不肖國之不
祥也老者不教?者不學(xué)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天
下之不祥也故不祥有五而東益不與焉孔子閑
居喟然而嘆子思再拜請曰意子孫不修將忝祖乎
羨堯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孺子安知吾志對曰
伋于進瞻亟聞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
是謂不肖伋所以恐而不解也夫子欣然笑曰吾無
憂矣世不廢業(yè)其克昌乎孔子娶于宋并官氏生子
鯉字伯魚先孔子卒伋字子思伯魚子也小邾射
以句繹奔魯齊田恒與隰斯登靈臺觀望三面皆
暢獨南面以隰子之家樹蔽之田恒不言而欲去之
隰子知其意歸使人伐樹俄復(fù)止之其相室曰何變
之速乎隰子曰古者以愚全身今田子將有大事而
我知其?禍莫大焉夏四月田恒執(zhí)簡公于舒州
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莒郊公狂薨六月甲午
齊田恒弒簡公立簡公弟驁是為平公田恒與國人
盟曰不盟者死及家石佗人曰不盟是殺吾親也從
人而盟是背吾君也嗚呼生于亂世不得正行刼于
暴人不得全義乃進盟以免父母退伏劔而死田恒
使勇士六人刼子淵棲子淵棲曰子以我為知乎臣
弒君而從之非知也以我為仁乎見利而背君非仁
也以我為勇乎刼我以兵懼而與子非勇也使我無
此三者何補于子有此三者終不從子乃舍之恒相
平公懼諸侯以弒君誅已乃盡歸魯衛(wèi)侵地西約晉
四卿南通吳越修功行賞以親百姓恒言于平公曰
徳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罰人之所惡臣請行之
數(shù)年齊國之政皆歸恒恒盡誅大臣不附已及公族
之強者割安平以東至瑯邪自為封邑地大于齊選
女子七尺以上百余人為后宮賓客舍人出入者不
禁生七十余男秋晉伐衛(wèi)冬有孛星魯饑
是歲晉城頓丘
四十年夏五月鄭伐宋秋八月魯大雩晉伐衛(wèi)
冬晉伐鄭衛(wèi)蒯瞶自戚入于衛(wèi)孔悝立之是為
莊公出公奔魯
四十一年夏四月孔子卒年七十四
劉恕曰包犧以來圣王興利知者創(chuàng)物生民日用
資而仰之然其祠冡苖裔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
宗奉厯千余年未有如孔子之盛者豈非君臣父
子仁義禮樂之教雖蠻貊之?不可斯須舍乎劉
向曰周室衰禮義廢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導(dǎo)于后
世繼嗣至今不絶者有隠行也
魯季康子問子貢曰昔子產(chǎn)死鄭人舍珠佩琴瑟不
御牧童不歌巷哭三日孔子死魯人不能如是何也
對曰子產(chǎn)之于夫子如浸水之與天雨浸水所及則
生不及則死故人愛之天雨降物無不生物豈有謝
于天乎初楚子西聞平王太子建之子勝在吳使
人召之曰吾聞勝直而剛欲寘之境葉公子髙曰勝
華而不實狷而不絜若果用之害可待也不從使為
白公子髙以疾閑居于蔡勝請伐鄭子西未從佗日
又請許之晉伐鄭楚救之勝怒曰讎不逺矣屈建謂
石乞曰白公將為亂石乞曰勝卑身下士不敢驕賢
其家無筦鑰之信闗楗之固大斗斛以出輕斤兩以
內(nèi)建曰此乃所以反也白公罷朝而立倒杖而策銳
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鄭人聞之曰頤之忘何不忘
哉白公欲得易甲陳士勒兵示之曰與我無患不富
貴易甲笑曰不義得天下吾不取也威吾以兵吾不
從也子行子之威吾亦明吾義拱而待兵顏色不變
秋七月勝作亂殺子西子期刼惠王?劍而屬之屈
廬曰子與我乎廬曰知命之士見利不動臨死不恐
為人臣者時生則生時死則死其可刼乎白公乃內(nèi)
其劍白公欲立王子閭為王不從勝曰楚國之重天
下無有天以與子子何不受閭曰辭天下者非輕其
利以明其徳也不為諸侯者非惡其位以絜其行也
見國而忘主不仁也刼白刄而失義不勇也白公強
之不可遂殺之白公得楚國不能以府庫分人石乞
曰不義得之又不能施患必至矣不若焚之無令人
害我白公弗聴初申鳴以養(yǎng)父孝聞于楚國惠王欲
以為相鳴不受其父問之對曰不可舍父之孝子為
王之忠臣父曰汝有祿于國立義于庭汝樂吾無憂
矣吾欲汝之相也鳴曰諾入朝王受之相居三年遇
白公之亂鳴將徃死之其父曰棄父可乎鳴曰仕者
身歸于君祿歸于親去子事君得無死其難乎葉公
聞亂曰吾怨子西棄吾言而徳其治楚國乃帥方城
之外以入發(fā)太府之貨以子眾出髙庫之兵以賦民
因而攻之申鳴以兵圍白公公謂石乞曰鳴天下之
勇士也乞曰鳴天下之孝子也往刼其父以兵鳴聞
之必來白公曰善取其父持之以兵告鳴曰子不與
吾父將死矣鳴流涕應(yīng)之曰食其食者死其事吾已
不為父之孝子乃君之忠臣也援桴鼓之遂與葉公
殺白公而定王室塟二子之族惠王復(fù)位申鳴之父
亦死王賞鳴金百斤鳴曰食祿避難非忠臣也定國
殺父非孝子也名不可兩立行不可兩全遂自殺
楚惠王嘗以梁與魯陽文子文子辭曰梁險而在境
懼子孫之有貳者王曰仁人不忘子孫施及楚國敢
不從子與之魯陽越大夫種謂勾踐曰吳王罷師
不戒以忘我我不可怠今吳民既罷大荒薦饑天占
既兆人事又見王奪之利無使夫悛越王乃大戒師
將伐吳楚申包胥使于越勾踐問曰吾欲與吳徼天
之衷車馬兵甲卒伍既具請問戰(zhàn)奚以而可包胥曰
戰(zhàn)不智則不知民之極無以銓度天下之眾寡不仁
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fā)
大計勾踐召五大夫而問之命有司大令于國王命
夫人曰內(nèi)政無出外政無入命大夫曰食土不均土
地不修內(nèi)有辱于國是子也軍士不死外有辱是我
也夫人去笄夫人與大夫皆側(cè)席而坐不掃王問范
蠡曰歲晚矣子將奈何對曰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
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王曰諾
四十二年春三月越伐吳勾踐之壇列鼓而行之至
軍三日徙舍至于御兒三斬有罪以狥命有司大狥
于軍曰有父母耆老而無昆弟者兄弟四五人皆在
此者有?瞀之疾者皆以告王親命之歸后若有事
吾與子圖之又狥曰筯力不足以勝甲兵志行不足
以聴命者歸莫告明日遷軍斬有罪者人有致死之
心有司大狥于軍曰歸而不歸處而不處進而不進
退而不退左不在左右不在右身斬妻子鬻至于五
湖吳人挑戰(zhàn)王欲許之范蠡曰彼來從我固守勿與
若將與之必因天地之災(zāi)盡其陽節(jié)盈吾陰節(jié)而奪
之利今其來也剛強而力疾王姑待之吳軍于江北
越軍于江南中分為左右軍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
軍明日將舟戰(zhàn)于江及昏令左右軍銜枚泝江五里
夜中命涉江鳴鼓水中以須吳亦中分其師越王中
軍潛涉不鼓不噪襲攻之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
涉而從之又大敗之于沒夏六月晉圍衛(wèi)齊陳救
衛(wèi)楚師取陳麥陳敗遂圍之秋七月己卯楚滅陳
殺愍公冬十月晉伐衛(wèi)入其郛衛(wèi)人出莊公而與
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十一月莊公自鄄入
般師出辛巳石圃攻公公入于戎州已氏已氏殺莊
公衛(wèi)人復(fù)立般師十二月齊伐衛(wèi)衛(wèi)人立靈公子起
而請平齊執(zhí)般師以歸
四十三年春巴伐楚圍鄾三月楚敗巴師夏衛(wèi)石
圃逐其君起起奔齊出公自齊復(fù)歸初晉有孕婦
七歲不生西山女子化為丈夫是歲王崩子元
王仁立秦悼公薨子厲共公立
初編,史部,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十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第十
宋京兆萬年劉恕編集
周紀(jì)八赤奮若凡七十三年起旃?赤奮若盡強圉
元王
元年春越侵楚夏楚追越師至?不及乃還秋楚
伐東夷
二年冬十一月越圍吳是歲晉知伯伐鄭取九邑
晉定公薨子出公錯立晉趙簡子嘗與欒激游
曰吾好聲色而激致之吾好宮室臺榭而激為之吾
好良馬善御而激求之吾好士六年矣而激未嘗進
一人是進吾過而黜吾善也將沈激于河或謂簡
子曰君何不更乎簡子曰諾左右曰君未有過何更
簡子曰吾將求之以來諌者卻之必止我過矣簡
子聞楊實之賢問於成??曰不知也簡子曰子與
之友何不知也?曰實年十五亷而不匿年二十善
義且仁三十勇毅果決四十綏懐鄉(xiāng)里逺人親附不
見于今十年為人數(shù)變是以不知也楊因見簡子
曰臣居鄉(xiāng)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來見簡子絶
食而迎之左右諌曰居鄉(xiāng)三逐不容于眾也事君五
去不忠于君也簡子曰美女丑婦之仇也盛德之士
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授以為相而國
大治趙簡子病召太子母恤而告之曰我死已塟
服衰上夏屋山以望太子敬諾簡子卒母恤代立是
為襄子未塟簡子而中牟畔入齊塟五日襄子興師
攻之圍未合而城自壊者十堵襄子擊金而退軍軍
吏曰天助也曷為去之襄子曰吾聞之于叔向曰君
子不乗人于利不迫人于險使之城成而后攻中牟
聞其義請降襄子服衰與羣臣上夏屋山望代俗甚
樂甚美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也乃先善之代君好
色以其姊妻之其所善代者萬故久之代君以善馬
奉襄子襄子謁代君請觴之舞者數(shù)百人置兵羽中
先具大金斗代君酒酣反斗而擊之一成腦涂地舞
者操兵以斗盡殺其從者以代君之車迎其妻道聞
之泣呼天曰以弟亡夫非仁也以夫恐弟非義也磨
笄自刺而死代人憐之名其所死地為磨笄山遂興
兵平代代卽北戎也襄子兄伯魯早死封其子周于
代為代成君
劉恕曰左氏傳魯哀公十七年晉復(fù)伐衛(wèi)簡子曰
止謂趙鞅也二十年十一月越圍吳趙孟降于?
食曰先王與吳王有質(zhì)告于吳王曰寡君之老無
恤謂襄子也杜預(yù)曰趙孟襄子無恤時有父簡子
之喪是歲周元王二年晉定公三十七年也史記
六國表周定王十一年晉出公十七年趙簡子之
六十年簡子卒趙世家亦云出公十七年簡子卒
在魯哀公二十年之后十七年也而趙世家襄子
元年越圍吳襄子降喪食乃是左傳哀二十年事
若簡子以晉出公十七年卒則襄子元年在吳亡
后十六年也史記前后差互故以左氏傳為據(jù)
四年夏四月邾隠公自齊奔越曰吳為無道執(zhí)父立
子越王歸之太子桓公革奔越越王勾踐郊敗吳
吳三戰(zhàn)三北冬入?yún)菂菐熥詽⒎虿顜浧滟t良與重
祿上姑蘇越圍王臺吳使王孫洛肉袒膝行請成于
越曰孤臣夫差異日嘗得罪于?稽夫差不敢逆命
今君王舉玉趾而誅孤臣孤臣意者欲如?稽之事
敢布腹心越王欲許之范蠡曰天節(jié)不逺五年復(fù)反
王曰諾不許使者徃而復(fù)來辭愈卑禮愈尊請以金
玉子女賂君之辱男女服為臣御王又欲許之范蠡
曰十年謀之一朝而棄之可乎王曰吾難對其使者
子其對之范蠡乃左提鼓右援枹以應(yīng)使者曰昔上
天降禍于越委制于吳而吳不受今反此義以報此
禍吾王敢無聴天之命而聴君王之令乎王孫洛曰
吳稻蟹不遺種子助天為虐不忌不祥乎范蠡曰昔
吾先君周室之不成子也濵于東海之陂黿?魚鱉
之與處鼃黽之與同渚吾雖靦然人面猶禽獸也又
安知是諓諓者乎王孫洛請反辭于王范蠡曰君王
委制于執(zhí)事之人子徃矣無使執(zhí)事之人得罪于子
使者反范蠡擊鼓興師至姑蘇宮十一月丁?勾踐
使人告夫差曰天以吳賜越孤不敢不受王其無死
寡人達王于甬句東夫婦三百唯王所安吾與王為
二君以沒王年夫差對曰天降禍吳國不在前后當(dāng)
孤之身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面目以視天下
吾老矣不能事君王夫差將死曰使死者有知吾無
以見子胥為幎冐面而死自是越春祭三江秋祭五
湖為之立祠越王索卒于楚而攻晉左史倚相謂
楚惠王曰越已破吳豪士死鋭卒盡大甲傷索兵攻
晉示我病也不如起師與之分吳惠王曰善起師從
之越王怒將擊楚文種曰我憊矣與戰(zhàn)必不克不如
賂之乃割露山之西五百里以與楚勾踐反至五
湖范蠡辭王曰臣不復(fù)至越國矣君憂臣勞君辱臣
死昔君王辱于?稽臣不死者為此事也今事已濟
請從?稽之罰王曰子聴吾言與子分國不聴身死
妻子為戮范蠡曰君行制臣行意乃嘆曰計然之?
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國吾欲用之家裝其輕寶
珠玉與私徒屬乗舟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終極越王
命工以良金冩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令大夫朝
之環(huán)?稽三百里為范蠡地曰后世子孫有敢侵蠡
地者使無終沒于越國
劉恕曰史記吳世家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
忠而歸左氏傳哀二十四年閏月哀公如越季孫
懼使因太宰嚭而納賂焉在吳亡后二年也如左
氏之說則嚭入越亦用事安得吳亡即誅哉
是歲隕石于晉
五年夏六月晉伐齊壬辰敗齊于犂丘是歲蔡成
侯薨子聲侯產(chǎn)立越王勾踐以兵北渡淮與齊晉
?于徐州致貢于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兼
有九夷歸吳所侵宋地于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dāng)是
時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伯王句踐令
羣臣曰聞吾過而不告者其罪刑句踐一決獄不辜
援龍淵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罰而戰(zhàn)武士必其
死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苦身勠
力耕于海畔父子治產(chǎn)致數(shù)千萬齊人聞其賢以為
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致千金居官致卿相此布衣
之極也乆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而懐其
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
貨物所交易可以致富自謂陶朱公復(fù)約要父子耕
畜廢居?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貲累巨萬初
范蠡自齊遺越文種書曰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
共患難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
種且作亂勾踐賜種劔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shù)寡人
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
自殺范蠡善治產(chǎn)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間三徙所
止必成名再散貧友昆弟魯之窮士猗頓耕桑而常
饑寒聞朱公富徃問術(shù)焉朱公告之曰畜五牸乃適
西河大畜牛羊子猗氏南十年之間其息不可計貲
擬王公以興富于猗氏故曰猗頓或曰頓用盬鹽起
邯鄲郭縱以鑄冶成業(yè)皆與王者埒富范蠡衰老聴
子孫修業(yè)而息之遂至巨萬故天下言富者稱陶朱
公
六年夏四月晉魯伐齊取廩丘邾隠公無道越人
執(zhí)之以歸而立其子何何亦無道是歲杞愍公弟
閼路弒公自立是為哀公
七年夏五月衛(wèi)褚?guī)煴钡茸鱽y攻出公公奔蒲遂奔
宋是歲彗星見晉澮丹水絶三日不流
八年夏五月越宋魯納衛(wèi)出公公不敢入國人立莊
公庶弟黚是為悼公宋景公使工為弓九年而成
曰臣之精力盡矣歸三日而死公彎弧登臺東射矢
踰山集彭城之東其余力逸勁飲羽于石梁冬十月
辛巳景公薨無子大尹立元公孫周之子啟司城樂
茷攻大尹大尹奉啟奔楚國人立啟兄得是為昭公
衛(wèi)出公自城鉏使問子貢曰吾其入乎對曰臣不識
也私于使者曰若得其人四方以為主而國于何有
出公后卒于越子貢好廢舉與時轉(zhuǎn)貨貲廢著鬻
財于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喜?人之
美不能匿人之過嘗相魯衛(wèi)家累千金原憲不厭糟
糠匿于窮巷子貢結(jié)駟連騎排藜藿過之原憲攝敝
衣冠見子貢子貢恥之曰夫子病乎憲曰吾聞無財
謂之貧學(xué)道而不能行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夫
希世而行比周而交學(xué)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
輿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也子貢面有愧色不
辭而去原憲曵杖拖履行歌商頌而反聲滿天地如
出金石子貢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劉恕曰顏回原憲之才之徳不屈于衰亂之世歌
頌夫子之文章優(yōu)游六藝之富簞食瓢飲在陋巷
而不改其樂攝敝衣冠曵杖拖履而歌商頌樂道
忘勢可以謂之賢矣若夫閭巷賤?才卑志下凍
餒艱苦行歌坐嘯愚于雀鼠曾何足道哉
子貢束帛之幣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
抗禮終于齊曽參有疾謂曽元曽華曰飛鳥以山
為卑而増巢其巔魚鱉以淵為淺而蹷穴其中然所
以得者餌也君子茍能無以利害義則辱安從至乎
為官怠于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
察此四者終如始也是歲齊鄭伐衛(wèi)王崩子貞
定王介立
貞定王
元年夏四月晉伐鄭齊救鄭魯哀公欲以越伐魯
去三桓秋八月公遜于邾遂如越國人逆之復(fù)歸薨
于有陘氏子悼公寧立是時魯如小侯卑于三桓之
家
二年彗星見
三年晉空桐震七日臺舍皆壊人多死
四年燕獻公薨孝公立
五年晉荀瑤圍鄭入南里瑤謂趙無恤入之對曰主
在此曰惡而無勇何以為子對曰以能忍恥庻無害
趙宗乎襄子繇是惎知伯知伯嘗與襄子飲而批
其首大夫請殺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為社
稷忍羞豈曰能刺人哉越王勾踐薨子王鼫與立
后越遷瑯邪與淮夷共征戰(zhàn)夷遂陵暴諸夏侵滅小
?
六年鄭聲公薨子哀公易立晉河絶于扈
七年晉有虹圍日
八年秦壍河旁伐大荔取其王城是時義渠大荔最
強筑城數(shù)十皆自稱王杞哀公薨愍公子出公敕
立
十年晉有虹青色五聚于日
十一年晉知伯與趙韓魏共分故范中行地以為邑
晉出公怒告齊魯欲伐四卿四卿反攻公公奔齊道
死知伯欲盡并晉未敢乃立昭公曽孫驕?zhǔn)菫榘Ч?br />初哀公大父雍號戴子雍生忌忌善知伯故知伯立
哀公是時知伯最強決晉國政哀公不得有所制
知伯嘗欲襲衛(wèi)佯使其太子顏亡奔衛(wèi)南文子曰太
子甚愛而有寵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
境曰車過五乘勿納也知伯遺衛(wèi)君野馬四白璧一
衛(wèi)君大說羣臣皆賀南文子有憂色衛(wèi)君曰大國大
歡子何憂也文子曰無功之賞無力之貨小國之禮
而大國致之不可不察也衛(wèi)君以其言告邊境知伯
果起兵襲衛(wèi)至境而反曰衛(wèi)有賢人先知吾謀也
知伯欲攻夙繇而無道鑄大鐘方車二?以遺之夙
繇之君斬岸堙溪以迎鐘赤章蔓枝諌曰知伯貪而
無信欲攻我而無道今師必隨之君曰大國為歡而
子逆之不祥赤章蔓枝曰為人臣不忠貞罪也忠貞
不用逺身可也?轂而行至齊七月而夙繇亡
十二年蔡聲侯薨子元侯立晉河水赤三日
十三年齊平公薨子宣公積立晉知伯荀瑤為室
美士茁夕焉知伯曰室美夫?qū)υ惑{山峻原不生草
木松栢之地其土不肥土木勝人臣懼其不安也
知伯約魏桓子韓康子將伐趙趙襄子告張孟談曰
知伯三使韓魏而寡人不與措兵于寡人必矣吾安
居而可孟談曰董安于簡主之才臣治晉陽而尹鐸
循之余教猶存君其定居晉陽襄子曰諾至而行城
郭及五官之藏城郭不治倉無積粟府無儲錢庫無
甲兵邑?zé)o守具襄子懼曰何以應(yīng)敵孟談曰圣人藏
于民不藏于府庫修其教不治城郭君其出令令民
遺三年之食余粟入之倉遺三年之用余錢入之府
有竒人使繕治城郭夕出令而明日倉不容粟府無
所積錢庫不受甲兵居五日城郭已治守備已具?
子謂張孟談曰無矢奈何對曰臣聞董子之治晉陽
公宮之垣皆以荻蒿楛楚墻之有楛其髙丈余?子
發(fā)而用之其堅則箘簬之勁不能過也襄子曰矢足
矣無金奈何對曰董子治公宮令舍之堂皆以錬銅
為柱質(zhì)發(fā)而用之有余金矣號令已定守備已具知
伯帥韓魏之兵果至乘晉陽城戰(zhàn)三月弗能拔因舒
軍圍之決晉水灌之張孟談曰先主為重器也為國
家之難也盍無愛寶于諸侯乎?子曰吾無使孟談
曰地也可?子曰吾不幸有疾不徳而賄地也求飲
吾欲是養(yǎng)吾疾而干吾祿也吾不與皆斃韓康子簡
子之孫莊子之子魏桓子?子之孫也
十四年鄭人弒哀公立聲公弟丑是為共公
十六年知伯韓魏圍晉陽三年城中巢居而處懸釜
而炊財食將盡士卒病羸趙襄子鑚?筮占兆以視
利害何國可降謂張孟談曰吾不能守矣孟談曰亡
不能有危不能安則無為貴知士也君釋此計臣請
見韓魏之君孟談陰見二君而約之孟談入晉陽?
子迎而再拜之且恐且喜知果謂知伯曰二主色動
而意變行矜而志髙必背君不如殺之知伯曰晉陽
旦莫當(dāng)拔而饗其利豈有佗心子勿復(fù)言知果曰不
然則遂親之魏之謀臣曰趙葭韓之謀臣曰段?皆
能移其君之計君約破趙封二子萬家之縣各一則
二主之心可不變矣知伯曰破趙而三分其地又封
二子則吾所得者少不可趙與韓魏協(xié)謀滅知伯分
其地段規(guī)謂韓康子曰分地必取成皋康子曰石溜
之地寡人無所用之段?曰一里之厚而動千里之
權(quán)者地利也千人之眾而破三軍者不意也君用臣
言韓必取鄭康子從之其后滅鄭果繇成皋自是地
大于諸侯知伯之士曰長兒子魚絶去二年將東之
越道聞知伯見殺謂其御曰還車反吾將死之御曰
絶屬無別乎曰仁者無余愛忠臣無余祿吾聞知伯
之死而動吾心余祿之加于我尚存遂反而死趙
?子賞有功之臣五人髙赫無功而受上賞五人皆
怒羣臣請曰晉陽之存張孟談功也?子曰吾在憂
約之中惟赫不失臣主之禮佗人雖有功皆有驕侮
之心張孟談謂?子曰主勢能制臣無令臣能制主
故貴為列侯者不在相位將軍以上不為近大夫今
臣名顯而身尊權(quán)重而眾服臣愿損功名去權(quán)勢以
離眾?子悵然曰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任國者
權(quán)重忠信在已而眾服焉子何為然對曰君之所言
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持國之道也天下之美同臣
王之權(quán)均而能美者未之有也君若弗圖則臣力不
足乃納地釋事而耕于負親之丘?子使新稚穆
子伐狄勝左人中人遽人來告?子方食搏飯有憂
色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主之色不怡何也?子曰
江河之大不過三日飄風(fēng)?雨不終朝日中不須臾
徳不純而福祿并至謂之幸夫幸非福非徳不當(dāng)雍
雍不為幸吾是以懼君子曰趙氏其昌乎憂所以為
昌也喜所以為亡也勝非難也持之其難也?子
飲酒五日五夜優(yōu)莫曰君勉之紂飲七日七夜君不
及二日耳?子懼曰吾亡乎優(yōu)莫曰桀紂之亡也遇
湯武今天下盡桀而君紂也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初田恒成子卒子?子盤代為齊相相宣公至是與
三晉通使以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
十七年晉知開奔秦
十八年衛(wèi)悼公薨子敬公弗立衛(wèi)君嘗問子思曰道
大而難明非吾所能也欲學(xué)術(shù)何如子思曰體道者
逸而不窮任術(shù)者勞而無功古之篤道君子生不足
以喜之利何足以動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怨
之故明于死生之分通于利害之變雖以天下易其
脛毛無所槩于志矣是以與圣人居使窮士忘其貧
賤使王公簡其富貴君無然也衛(wèi)君曰善蔡元侯
薨子侯齊立秦城南鄭
十九年燕孝公薨成公立
二十年杞出公薨子簡公春立
二十一年晉知寡奔秦
二十二年楚滅蔡蔡侯齊亡
二十四年楚滅杞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自越滅
吳不能正江淮北楚東侵廣地至泗上遂滅莒自是
上距莒共公四世矣
二十五年秦伐義渠虜其王是時韓魏共滅伊洛陰
戎其遺脫者皆走西踰汧隴自此中國無戎冦唯余
義渠種焉
二十六年日有食之晝晦星見秦厲共公薨子躁
公立
二十八年王崩長子哀王去疾立三月弟叔襲殺哀
王而自立是為思王在位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
自立是為考王秦南鄭反
考王
元年晉哀公薨子幽公栁立獨有綘曲沃余皆入韓
魏趙幽公畏三家反朝之
二年河水赤于晉龍門三日
六年日有食之夏六月秦雨雪是歲晉大風(fēng)壊
垣
七年燕成公薨愍公立
九年衛(wèi)敬公薨子昭公糾立三晉強衛(wèi)如小侯屬之
楚惠王薨子簡王仲立
十年魯?shù)抗白釉瘟x丹沁水出相反擊
十一年義渠伐秦至渭南
十二年秦躁公薨弟懐公立
十三年晉無云而雷冬晉桃杏實
十四年晉魯?于楚丘
十五年王崩子威烈王午立衛(wèi)公子亹弒昭公自
立是為懐公
威烈王
元年秦庶長?與大臣圍懐公公自殺太子昭子蚤
死大臣立昭子之子是為靈公晉趙?子卒兄伯
魯孫浣立是為獻侯治中牟獻侯少襄子弟桓子逐
獻侯而自立晉韓康子卒子武子立魏桓子卒
孫文侯斯立
二年晉趙桓子卒國人復(fù)立獻侯鄭共公薨子幽
公已立
三年冬十一月晉有火下于北方其聲如鼓是歲
晉韓武子伐鄭殺幽公鄭人立幽公弟駘是為繻公
或云駘幽公子也
四年夏四月晉大雨雪是歲晉幽公夫人秦嬴賊
公于髙寢或云幽公淫夜竊出為盜所殺魏文侯以
兵誅晉亂立幽公子止是為烈公秦作吳陽上畤
祭黃帝下畤祭炎帝
五年晉韓武子都平陽趙獻侯城?氏
七年魏城少梁楚伐晉南鄙
八年秦攻魏戰(zhàn)于少梁越滅郯
九年秦城壍河瀕齊伐趙東鄙圍平邑
十一年衛(wèi)敬公孫公子適之子頹弒懐公而自立是
為慎公秦城藉姑秦靈公薨季父昭子之弟悼子
立是為簡公
十二年初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以續(xù)周公之官職
是為西周桓公是歲辛子威公立
十三年秦與晉戰(zhàn)敗于鄭下齊伐晉毀黃城圍陽
狐初齊田襄子盤卒子莊子白代為相卒子太公和
代為相皆相宣公晉河崩壅龍門至于?柱
十四年自十三年十月至春正月大雨雪是歲魏
文侯使其子擊圍繁龎齊田昐及趙戰(zhàn)于平邑獲
趙將韓舉取平邑是時李悝為文侯作盡地力之
教以為地方百里治田勤謹則畮益三斗不勤損亦
如之為粟百八十萬石善平糴者必觀歲有上中下
孰小饑則發(fā)小孰之所斂中饑則發(fā)中孰之所斂大
饑則發(fā)大孰之所斂而糶之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
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補不足也戰(zhàn)國貴詐力而賤仁
誼先富有而后禮讓悝行之魏國國以富強李悝
為上地守下令曰人有狐疑之訟令射的中者勝不
中者負令下而人皆習(xí)射及與秦人戰(zhàn)大敗之齊
伐魯葛及安陵
十五年齊取魯一城趙取平邑城之
十六年日有食之魯元公薨子穆公顯立王命
韓趙伐齊入長城
十七年秦簡公初令吏帶劍壍洛城重泉魏伐秦
筑臨晉晉韓武子卒子景侯?立趙獻侯卒子
烈侯籍立
十八年秦初租禾魏攻秦至鄭筑汾陰合陽魯
穆公訪于子思曰寡人嗣先君之業(yè)三年矣欲掩先
君之惡以?其善使談?wù)哂行g(shù)焉愿先生教之子思
曰私情之細不如公義之大故舜禹于其父弗敢私
有之公問可以利民者曰毀不居之室以賜窮民奪
嬖寵之祿以振困匱無令人有悲怨而后世有聞見
也曽申謂子思曰屈已以伸道乎抗志以貧賤乎
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與其
屈已以富貴而制于人不若抗志以貧賤而不愧于
道魯人公儀僣砥節(jié)勵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
事諸侯子思與之友魯君因子思欲以為相曰公儀
子必輔寡人參分魯國而與之一子思曰此公儀子
所以不至也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疏食水飲
伋亦愿在下風(fēng)今徒以髙官厚祿釣餌無信用之意
公儀子之智若魚鳥可也不然則彼將終身不躡乎
君之庭且臣不佞又不任為君操竿下釣以傷守節(jié)
之士也魯公儀休者為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
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
小食茹而美?其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
出其家婦燔其機云欲令農(nóng)士工女安所售其貨乎
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xùn)巫铀紴槌剪斨饕沧?br />甚子上雜所習(xí)請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訓(xùn)焉學(xué)
必繇圣所以致其材也礪必繇砥所以致其刃也故
夫子之教必始于詩書而終于禮樂雜說不與焉又
何請子上名白子思子也年四十七
劉恕曰家語篇后敘孔子子孫及史記孔子世家
皆云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孔叢子有子思與孔子
相問荅則孔子時子思已長矣孔子以周敬王四
十一年壬戍卒至魯穆公三年甲戍當(dāng)威烈王之
十九年距孔子卒七十三年子思葢九十余矣漢
蓺文志云子思魯穆公師禮記檀弓云魯穆公問
子思舊君友服孟軻子思弟子亦言與魯穆公同
時必不妄則家語世家不當(dāng)云子思六十二歲而
孔叢子云子思居衛(wèi)魯穆公卒去此又三十一年
子思葢百二十余歲矣壽考若是當(dāng)時莫之稱道
固可疑也
辛櫟見魯穆公曰昔太公封于營丘濱海阻山險固
之地故地日廣子孫彌隆周公封于魯無山林溪谷
之險諸侯四面以達故地日削子孫彌殺吾先君周
公不若太公之知也穆公慚不能對以語南宮子南
宮子曰成王之居成周曰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見也
有不善易得而誅也周公卜居曲阜曰賢則茂昌不
賢則速亡夫賢者豈欲子孫阻山林之險長為無道
哉小人哉櫟也魏文侯嘗借道于趙攻中山趙不
許趙利曰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則魏罷而趙重魏?
中山必不能越趙而守是用兵者魏而得地者趙也
君不如許之彼知君利之必將輟行君不如借之道
而示不得已也文侯軾叚干木之閭曰干木光乎
德寡人光乎勢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勢不如德
財不如義干木未嘗肯以已易寡人吾安敢髙之致
祿百萬時徃問之國人喜而誦之曰吾君好正叚干
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秦嘗欲攻魏司馬庾
諫秦君曰段干木賢者而魏禮之不可加兵秦君然
之干木子夏弟子也文侯見段干木立倦而不敢
息及見翟璜踞堂而與之言璜不能文侯曰段干木
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汝祿則千鐘官則上卿既
受吾賞又責(zé)吾禮母乃難乎師經(jīng)鼓琴文侯起舞
曰使我言而無違者師經(jīng)援琴而撞文侯不中文侯
問左右曰撞君者何罪曰當(dāng)烹提師經(jīng)下堂一等師
經(jīng)曰臣一言而死昔堯舜唯恐言而人不違桀紂唯
恐言而人違之臣撞桀紂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釋之
是寡人之過也
劉恕曰言而人違之善則改焉不善擇焉止吾過
而成吾美也言而人不違非畏其勢則人所侮玩
也畏勢則長其惡侮玩則以兒童犬彘待之面譽
背毀蠢然嗤笑以白為黑以敗為成詩云維此良
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復(fù)好同惡異近佞
逺直則莫能別善惡禍患繼之而不悟其愚可勝
道哉
魏西門豹為鄴令文侯曰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
豹曰敢問有術(shù)乎文侯曰有之鄉(xiāng)邑老者敬之賢良
師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人之丑者而參驗之夫
幽莠之?也似禾驪牛之黃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
類玉此皆似之而非也文侯問李克吳所以亡對
曰數(shù)戰(zhàn)數(shù)勝文侯曰國之福也曷為而亡克曰數(shù)戰(zhàn)
則民罷數(shù)勝則主驕以驕主治罷民所以亡也驕則
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猶晩
也李克謂文侯曰貴者賤惡之富者貧惡之知者
愚惡之文侯曰三者勿惡可乎李克曰貴而下賤則
眾弗惡也富能分貧則窮士弗惡也知而教愚則童
?弗惡也文侯曰寡人雖不敏請守斯語田子方
見老馬于道其御曰公家之畜罷而不用出而鬻之
子方曰少盡其力老棄其身仁者不為也以束帛贖
之子方子夏弟子也文侯與田子方語有兩童子
青白衣侍于君前子方曰君之寵子乎文侯曰非也
其父死于戰(zhàn)此其?孤也子方曰臣以君之賊心為
足今又滋甚君寵此子也又以誰之父殺之乎文侯
愍然曰寡人受令矣自是兵革罕用文侯出游見
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問之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
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邪明年東封上計其入
三倍有司請賞其吏解扁文侯曰此無異反裘而負
芻者吾地不加廣民不加眾而錢布三倍何也解扁
曰以冬伐木春浮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耕暑耘以
秋收斂惟冬無事乃伐林而積之負軛而浮之河是
民不得休息也民已弊矣雖入三倍將焉用之韓
伐鄭取雍丘齊伐魯取郕鄭城京楚簡王薨
子聲王當(dāng)立
十九年齊伐衛(wèi)取母丘鄭敗韓于負黍
二十年夏五月晉有三大犬帥眾犬?dāng)?shù)萬聚于絳殺
一犬于東方殺一犬于西方
二十一年齊宣公薨子康公貸立齊田?以廩丘
反
二十二年初宋昭公嘗出亡謂其御曰吾被服而立
侍御者數(shù)十人無不曰吾君麗也吾發(fā)言動事朝臣
數(shù)百人無不曰吾君圣也內(nèi)外不見吾過失是以亡
也乃改操易行二年而美聞于宋宋人迎而復(fù)之薨
子悼公購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