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吳佩孚聽說宜昌被困,川軍聲勢甚為浩大,正在焦急,第二次探馬又到,說是連日東下已得秭歸,我軍力本單弱,被川軍殺得四散奔逃,紛紛落江而死,已有二三千人。現(xiàn)在川軍已據(jù)住南岸,用大炮向城內(nèi)攻打,宜昌已危在旦夕了。吳使因岳州新下,防守事宜關(guān)系緊要,不便遠離,只得添派精兵,星夜前去援救。豈知川軍后路大隊彷佛波翻潮涌而來,直軍雖勇,無奈眾寡不敵,早又敗了回來,城中死力抵御,被川軍圍困數(shù)重,破而復(fù)完者已不止一次,施宜鎮(zhèn)守使趙榮華急電乞救。
吳使見此情形,諒非自己出馬不可,只好將岳城防務(wù)托付了蕭耀南,統(tǒng)領(lǐng)所部軍隊,直向宜城進發(fā)。趕到前敵,天已昏黑,老遠的看見川軍漫山蔽野,正在炮火連云,齊向城內(nèi)攻打。
吳即大喊一聲,殺向前去。川軍正在戰(zhàn)得高興,忽從炮火中看見吳字帥旗招搖空際,知是吳使親到。平日本已久耳他的威名,此時不由得魂飛膽落,自相驚擾起來。佩孚趁勢親開機關(guān)炮猛攻,川軍各顧性命,四散逃潰,宜昌頃刻解圍。城里守兵一齊殺出,同向川軍追趕,川軍逃不及的,或中彈倒地,或墜入江中,死者不計其數(shù)。殺到天明,所有南岸磨盤山、翠佛山、五指山等處著名的險要,盡被奪回,方才安營下寨。
吳使進城與趙榮華面籌防守事宜,休息數(shù)日,先行奏凱而回。這回所坐的乃是楚豫兵艦,從長江順流東下,艦旁裝設(shè)著機關(guān)大炮六架,中桅頂上掣起帥字紅旗,迎風(fēng)飄展。所有沿江要寨各炮臺,以及停泊的炮艦,老遠的瞭見,均各鳴炮致敬。
一路隆隆的聲音,不絕于耳,氣象十分莊嚴。到武昌時,早有蕭督軍、劉省長帶同所屬文武官員,以及軍樂隊巡警隊在碼頭等候迎迓。兵艦一到,軍樂齊奏。吳使上岸時,身著上將軍服,腰懸九獅寶刀,襟旁滿綴勛章,臉上現(xiàn)著極謙和的顏色,向諸人表示謝意。督軍省長一一趨前致敬,吳使略與周旋,即躍上特備的汽車,風(fēng)馳電掣而去。路上人民駐足觀看的,傾城塞巷,俱各歡聲雷動。此次暫以督署為行轅,當(dāng)晚蕭督特設(shè)盛筵款待。
吳使雄辯高談,開懷暢飲。勾留了幾天,打算暫回洛陽,還要繞道赴保定為曹經(jīng)略使祝壽。
原來吳使今日雖武功蓋世,有無敵大將軍之譽,豈知在他年少的時候,也曾伏安咿唔,嘗過風(fēng)檐寸晷的滋味。后來因為屢試不售,才棄文習(xí)武,投入保定武備學(xué)堂,深為靳云鵬所器重。曉得他家景艱難,先薦與王士珍,后又從吳祿貞,雖然沒有什么表現(xiàn),軍事學(xué)卻大為進益了。曹錕任第三師師長時,便在他麾下,由副官長升至旅長,迭著戰(zhàn)功,才有今日,不能說不是曹使一手提攜之力。其中最得力的,便是直皖這回戰(zhàn)事,不到一星期工夫,居然將全國共憤的安福部推倒,又將根深蒂固、唯一的大軍閥家打破,大有氣概三山,力拔五岳之概。而且順此世界潮流,力倡公民大會,發(fā)起廬山國是會議,一時盛譽鵲起,人望之幾如天半朱霞,人間鸞鳳。但旁人頌揚他的越多,妒忌他的人心越深了。
姑無論別個,就連向來與他統(tǒng)系相連、恩澤最厚的曹使對于他也不能無疑。蓋論功名,同是巡閱使,已屬并駕齊驅(qū);論勢力,則湘楚陜洛均在吳使掌握之中,曹使心中更不能無芥蒂。
再加上一班不得志的小人,從中挑撥排擠,兩人久已貌合神離,不免各懷惡感,面子上卻依然互相羈縻。在曹使一方面,就目前局勢而論,既有奉系與他旗鼓相當(dāng),而直軍勢力,全靠吳使方能增重。若驟然分裂,非但與奉系相形見絀,且自己又添了一個勁敵。而在吳使一方面,既因直系而成名,若遽然獨立,尚無此力量。且部下所有士卒,都是曹使的舊人,腦筋中只印著虎威大帥,倘若真?zhèn)€倒戈,哪個肯聽號令?所以精神雖然渙散,形式上依然團結(jié),而且遇事反不能不故示殷勤。
這回曹使壽辰,值陰歷辛酉十月二十一日,乃是六旬大慶,自然格外興高彩烈。記得民國肇建以來,京外長官做壽的風(fēng)氣本來極盛,曹使卻更要出人頭地,先期三個月就派定本署參謀長,與直隸財政廳長會同籌備慶祝事宜,一切務(wù)要窮奢極侈,不準稍惜金錢。共做戲七天,京津滬漢四處男女名伶,都傳到保定伺候。各省官員自督軍省長以下,均來送禮拜壽。京中除徐總統(tǒng)、靳總理各派代表外,余均親自前來。所收壽禮,堆積如山,真是錦繡生光,金玉煥彩。其余屏障聯(lián)對,各用千數(shù)計算。在督署旁光園別墅特設(shè)壽堂,堂上陳列著奇珍異寶,光怪陸離。各班戲劇,從十八日起便已開演,一時袍笏登場,笙歌盈耳,說不盡富貴繁華的氣象。
到了正日這天,為著行禮的人數(shù)過多,除外交團另列一班特別接見外,其余軍政商紳各界,均令開出銜名,再由司儀人排定行禮鐘點,先期刊布傳單,好叫他們各按次序進來叩祝。
所以人數(shù)雖多,卻絲毫不至紊亂。至于名字不在單上的,想要上前磕個頭都不能了。軍界中的名單,自然該讓吳佩孚居首,他前幾天便在這里,殷勤照料,行禮后又幫同招待,自朝至暮,方才回去。這天最特色的,乃是北京航空署長派遣飛機四架,前來祝壽。到保定后,環(huán)繞壽堂,飛行三匝,又撒下各種香艷香花,夾雜著錦箋寫就的祝詞,五彩續(xù)紛,在天空飛舞。這時候風(fēng)日溫和,恰交午刻,滿園賀客,正在肆筵設(shè)席,水陸雜陳,仰頭望見,均各拍掌歡呼,聲如雷動。曹使左頤右盼,非常得意。再看戲臺上正是梅蘭芳的麻姑獻壽上場,歌聲宛轉(zhuǎn),舞態(tài)翩躚,精神更比平日增加百倍。曹使連呼放賞,早有仆人向帳房取了一千元的一張銀票,用紅紙封好,送上臺去。計算這回壽戲共演了七天,各大名角每日都是雙出頭,十分賣力討好,冀博大帥歡心。曹使亦揮金似土,因此均滿載而歸。但曹使觸景生情,不免想起劉喜奎來,覺得有些悶悶不樂。
原來劉喜奎乃是北京最著名的女伶,前幾年曹使做壽,曾專人到京聘來演戲。喜奎怎敢怠慢,第一天所演的乃是游龍戲鳳,曹使見她在紅氍毹上,艷如出水芙蕖,加以身段苗條,歌喉宛轉(zhuǎn),不覺傾倒石榴裙下。等她一曲演完,遂約到上房里去,當(dāng)晚莊真?zhèn)€銷魂。從此一連留住半月,日里唱戲,夜間侍寢,大有納,作小星之意。不料喜奎方面,固然是不能同意,就連自己的后庭,也同聲反對,只得仍把她放了出來。喜奎得了這個恩命,好像奉到大赦綸音,立刻出署,跟著老娘回去。喜奎深怕曹使不免再來胡纏,當(dāng)即開出幾條訂婚條件:(一)年在二十五至三十二歲以下,并未娶過妻室者;(二)
曾在國內(nèi)外高等專門以上學(xué)校畢業(yè)者;(三)曾任薦任職以上之官吏,家資在十萬元以外者。
必須兼有此三種資格,方肯許以終身。曹使自然不好再去強迫,但除曹使以外,軍界中想吃天鵝肉的還不止一人,其中最有優(yōu)先權(quán)的,要算參謀次長陸錦。當(dāng)喜奎才上舞臺,全虧得陸氏為之捧場,芳譽乃蒸蒸日上。喜奎對于陸氏本非所愛,不過他既有此功勞,不能不以身為報。等到后來根基既固,別有所歡,遂棄陸不顧。陸憤恨交加,亟思報復(fù)。
喜奎曉得非早日擇人而事,恐難逃出若輩勢力范圍。這回在保定,雖然受了幾天悶氣,卻結(jié)識了一個知己,這人姓崔名承熾,乃是天津楊村人,現(xiàn)充參謀部某司司長,這回也在曹督署中幫同招待。為人性格溫柔,出言蘊藉,新近斷弦,尚未續(xù)娶。與喜奎相遇之后,互談身世,彼此傾心,遂問明喜奎在京住址,從此便時相往來,遂訂嚙臂之盟。后來被陸錦曉得了,竟拿出上官牌調(diào),向崔承熾當(dāng)面申斥,禁止他不許再往。承熾大怒,以為個人戀愛自由,豈他人所能干涉,此仇非報不可。
因打聽得陸錦曾有吞沒公款一事,便慫恿部中司員指名控告,從此兩人仇恨愈結(jié)愈深。陸錦又把劉喜奎如何忘恩負義的話,去告訴曹使,并求代為設(shè)法。曹使也觸起舊事,向陸錦道:“崔承熾竟敢如此荒唐么?你去告訴張懷芝,這種人終日在外面游蕩,如何好叫他做官,豈不貽誤公事?先將崔承熾免職,看他可能夠履行喜奎的三條條約么?”陸錦稱謝而去,果然不久便已照辦。崔承熾免職家居,喜奎非但不以為嫌,對于他愛情轉(zhuǎn)更深了一層,訂期實行婚嫁。從此遠山芙蓉,可以終日相對,哪個不羨慕她的清福呢?
且說吳佩孚向曹使祝壽之后,本擬仍赴武漢,處分軍備,忽然想起奉天張作霖久有帶兵入關(guān)之說。乃此次湘鄂戰(zhàn)爭數(shù)月,關(guān)外大王忽然寂然無聞,不知有何深謀秘計。不如仍回洛陽,將直魯豫副巡閱使任內(nèi)事件略為料理,借此亦可以察看動靜。當(dāng)即陳明曹使,告辭而去。
原來張作霖自從皖系失敗之后,無日不謀擴張勢力,綏遠、熱河、察哈爾三特別區(qū)已經(jīng)歸人彼之地盤,漸現(xiàn)作侵入長江之準備。照表面上看起來,天下之大,可以與他對抗的只有直軍。
其實他看透這位曹親家公(張與曹系兒女姻親)庸懦無能,毫不在意,心目中所刻刻不忘的只有吳佩孚,因此兩人遂常處于誓不兩立之地位。凡是稍為留心時事的,都曉得早晚必有一場惡戰(zhàn),特不知在哪一天罷了。
即如本年二月初間,曹使特開保定會議,內(nèi)容皆由吳佩孚主張。當(dāng)時魯贛鄂湘汴等省以及信陽馮玉祥,各各遣派代表赴會,兩議重要事件:一為締結(jié)六省同盟;一為編練模范軍隊,皆因抵制奉系而起。其余如反對張勛做蘇皖贛巡閱使,用武力驅(qū)逐張宗昌,皆由六省同心協(xié)力,次第進行。后來被關(guān)外王曉得了,更加了幾分仇恨,同時也想出幾條計策來對付:第一條乃是聯(lián)絡(luò)趙倜,在汴梁就近監(jiān)視吳佩孚行動;第二條勸齊燮元與張文生聯(lián)銜保張勛巡閱蘇皖贛,自己再保齊燮元實授蘇督,作為交換品;第三條乃是親統(tǒng)大兵進京,用太上政府之威權(quán),拿強硬手段來解決時局。旁觀者都不免驚心喪膽,其實雙方均不過紙上空談,日久就無形消滅了。然就當(dāng)時實力而論,直系共有六師六旅四十營,奉系直轄的約有七師十混成旅。此外能夠歸張節(jié)制調(diào)遣的,尚有八師三旅之?dāng)?shù),無怪其雄視海內(nèi)了。
曾記得某次大開軍事會之后,張使忽向左右笑道:“吳佩孚未免太不自量,竟敢與我爭勝負,可笑之至。我練兵十余年,手下精兵四十余萬,士飽馬肥,械豐餉足,前路有步馬炮工輜,以及機關(guān)槍機關(guān)炮等隊,色色俱掣,后路有飛機廠、兵工廠、牧馬場、軍糧庫、軍裝庫,樣樣完備,正愁著沒人敢來較量較量,子玉果然肯來,我豈有不歡迎的呢?”當(dāng)時還有人議論他專說大話,現(xiàn)在又過了一年工夫,雙方各走極端,即日便有決裂之勢。
聞奉軍種種預(yù)備,更與前不同了:第一件軍餉。已由王永江首先允認,在奉省軍費節(jié)余項下?lián)艹鋈偃f元,又由東三省官銀號興業(yè)銀行、商業(yè)銀行、交通銀行等處,備妥大洋二百萬元,隨時可以支取動用,又有張敬堯張宗昌倆愿報效出兵費二百萬元,礎(chǔ)嗟之間,已籌得巨款七百萬。第二件精銳。張使深恐前駐關(guān)內(nèi)各軍隊,均系新募未經(jīng)訓(xùn)練,不是直軍敵手,特調(diào)老于戰(zhàn)陣的五十四旅同衛(wèi)隊旅及第七混成旅等回省,待命出發(fā)。這三旅共有將校七百十七員,下士卒八千五百九十三名,馬匹八百八十五頭,野炮十六尊,過山炮九百零五尊,手槍七百零八枝,彈子九萬六千顆,炮彈七百零六箱,槍彈九十二萬五千發(fā),軍需品三千件。此外還有駐扎洮南的騎兵獨立隊,駐扎新民的第七混成旅,也在陸續(xù)調(diào)動呢。第三件軍用器械。已由奉天軍械廠連夜制成被服棚帳等三萬套,其余米糧草料,已在京奉各站,堆積如山,隨時運達。此外還有飛機隊,張使特令試演擲放炸彈法,懸有重賞,以示鼓勵,預(yù)備空中作戰(zhàn),這都是后來的話。至于張使因何積極備戰(zhàn),其間原因復(fù)雜,今且慢表。單說民國十年秋間,雙方正在醞釀之際,忽有一件驚心動魄的消息,從海外飛來,正是:莫說域中夸武備,須知世界尚和平。
要知是何消息,且看下回分解。
吳使見此情形,諒非自己出馬不可,只好將岳城防務(wù)托付了蕭耀南,統(tǒng)領(lǐng)所部軍隊,直向宜城進發(fā)。趕到前敵,天已昏黑,老遠的看見川軍漫山蔽野,正在炮火連云,齊向城內(nèi)攻打。
吳即大喊一聲,殺向前去。川軍正在戰(zhàn)得高興,忽從炮火中看見吳字帥旗招搖空際,知是吳使親到。平日本已久耳他的威名,此時不由得魂飛膽落,自相驚擾起來。佩孚趁勢親開機關(guān)炮猛攻,川軍各顧性命,四散逃潰,宜昌頃刻解圍。城里守兵一齊殺出,同向川軍追趕,川軍逃不及的,或中彈倒地,或墜入江中,死者不計其數(shù)。殺到天明,所有南岸磨盤山、翠佛山、五指山等處著名的險要,盡被奪回,方才安營下寨。
吳使進城與趙榮華面籌防守事宜,休息數(shù)日,先行奏凱而回。這回所坐的乃是楚豫兵艦,從長江順流東下,艦旁裝設(shè)著機關(guān)大炮六架,中桅頂上掣起帥字紅旗,迎風(fēng)飄展。所有沿江要寨各炮臺,以及停泊的炮艦,老遠的瞭見,均各鳴炮致敬。
一路隆隆的聲音,不絕于耳,氣象十分莊嚴。到武昌時,早有蕭督軍、劉省長帶同所屬文武官員,以及軍樂隊巡警隊在碼頭等候迎迓。兵艦一到,軍樂齊奏。吳使上岸時,身著上將軍服,腰懸九獅寶刀,襟旁滿綴勛章,臉上現(xiàn)著極謙和的顏色,向諸人表示謝意。督軍省長一一趨前致敬,吳使略與周旋,即躍上特備的汽車,風(fēng)馳電掣而去。路上人民駐足觀看的,傾城塞巷,俱各歡聲雷動。此次暫以督署為行轅,當(dāng)晚蕭督特設(shè)盛筵款待。
吳使雄辯高談,開懷暢飲。勾留了幾天,打算暫回洛陽,還要繞道赴保定為曹經(jīng)略使祝壽。
原來吳使今日雖武功蓋世,有無敵大將軍之譽,豈知在他年少的時候,也曾伏安咿唔,嘗過風(fēng)檐寸晷的滋味。后來因為屢試不售,才棄文習(xí)武,投入保定武備學(xué)堂,深為靳云鵬所器重。曉得他家景艱難,先薦與王士珍,后又從吳祿貞,雖然沒有什么表現(xiàn),軍事學(xué)卻大為進益了。曹錕任第三師師長時,便在他麾下,由副官長升至旅長,迭著戰(zhàn)功,才有今日,不能說不是曹使一手提攜之力。其中最得力的,便是直皖這回戰(zhàn)事,不到一星期工夫,居然將全國共憤的安福部推倒,又將根深蒂固、唯一的大軍閥家打破,大有氣概三山,力拔五岳之概。而且順此世界潮流,力倡公民大會,發(fā)起廬山國是會議,一時盛譽鵲起,人望之幾如天半朱霞,人間鸞鳳。但旁人頌揚他的越多,妒忌他的人心越深了。
姑無論別個,就連向來與他統(tǒng)系相連、恩澤最厚的曹使對于他也不能無疑。蓋論功名,同是巡閱使,已屬并駕齊驅(qū);論勢力,則湘楚陜洛均在吳使掌握之中,曹使心中更不能無芥蒂。
再加上一班不得志的小人,從中挑撥排擠,兩人久已貌合神離,不免各懷惡感,面子上卻依然互相羈縻。在曹使一方面,就目前局勢而論,既有奉系與他旗鼓相當(dāng),而直軍勢力,全靠吳使方能增重。若驟然分裂,非但與奉系相形見絀,且自己又添了一個勁敵。而在吳使一方面,既因直系而成名,若遽然獨立,尚無此力量。且部下所有士卒,都是曹使的舊人,腦筋中只印著虎威大帥,倘若真?zhèn)€倒戈,哪個肯聽號令?所以精神雖然渙散,形式上依然團結(jié),而且遇事反不能不故示殷勤。
這回曹使壽辰,值陰歷辛酉十月二十一日,乃是六旬大慶,自然格外興高彩烈。記得民國肇建以來,京外長官做壽的風(fēng)氣本來極盛,曹使卻更要出人頭地,先期三個月就派定本署參謀長,與直隸財政廳長會同籌備慶祝事宜,一切務(wù)要窮奢極侈,不準稍惜金錢。共做戲七天,京津滬漢四處男女名伶,都傳到保定伺候。各省官員自督軍省長以下,均來送禮拜壽。京中除徐總統(tǒng)、靳總理各派代表外,余均親自前來。所收壽禮,堆積如山,真是錦繡生光,金玉煥彩。其余屏障聯(lián)對,各用千數(shù)計算。在督署旁光園別墅特設(shè)壽堂,堂上陳列著奇珍異寶,光怪陸離。各班戲劇,從十八日起便已開演,一時袍笏登場,笙歌盈耳,說不盡富貴繁華的氣象。
到了正日這天,為著行禮的人數(shù)過多,除外交團另列一班特別接見外,其余軍政商紳各界,均令開出銜名,再由司儀人排定行禮鐘點,先期刊布傳單,好叫他們各按次序進來叩祝。
所以人數(shù)雖多,卻絲毫不至紊亂。至于名字不在單上的,想要上前磕個頭都不能了。軍界中的名單,自然該讓吳佩孚居首,他前幾天便在這里,殷勤照料,行禮后又幫同招待,自朝至暮,方才回去。這天最特色的,乃是北京航空署長派遣飛機四架,前來祝壽。到保定后,環(huán)繞壽堂,飛行三匝,又撒下各種香艷香花,夾雜著錦箋寫就的祝詞,五彩續(xù)紛,在天空飛舞。這時候風(fēng)日溫和,恰交午刻,滿園賀客,正在肆筵設(shè)席,水陸雜陳,仰頭望見,均各拍掌歡呼,聲如雷動。曹使左頤右盼,非常得意。再看戲臺上正是梅蘭芳的麻姑獻壽上場,歌聲宛轉(zhuǎn),舞態(tài)翩躚,精神更比平日增加百倍。曹使連呼放賞,早有仆人向帳房取了一千元的一張銀票,用紅紙封好,送上臺去。計算這回壽戲共演了七天,各大名角每日都是雙出頭,十分賣力討好,冀博大帥歡心。曹使亦揮金似土,因此均滿載而歸。但曹使觸景生情,不免想起劉喜奎來,覺得有些悶悶不樂。
原來劉喜奎乃是北京最著名的女伶,前幾年曹使做壽,曾專人到京聘來演戲。喜奎怎敢怠慢,第一天所演的乃是游龍戲鳳,曹使見她在紅氍毹上,艷如出水芙蕖,加以身段苗條,歌喉宛轉(zhuǎn),不覺傾倒石榴裙下。等她一曲演完,遂約到上房里去,當(dāng)晚莊真?zhèn)€銷魂。從此一連留住半月,日里唱戲,夜間侍寢,大有納,作小星之意。不料喜奎方面,固然是不能同意,就連自己的后庭,也同聲反對,只得仍把她放了出來。喜奎得了這個恩命,好像奉到大赦綸音,立刻出署,跟著老娘回去。喜奎深怕曹使不免再來胡纏,當(dāng)即開出幾條訂婚條件:(一)年在二十五至三十二歲以下,并未娶過妻室者;(二)
曾在國內(nèi)外高等專門以上學(xué)校畢業(yè)者;(三)曾任薦任職以上之官吏,家資在十萬元以外者。
必須兼有此三種資格,方肯許以終身。曹使自然不好再去強迫,但除曹使以外,軍界中想吃天鵝肉的還不止一人,其中最有優(yōu)先權(quán)的,要算參謀次長陸錦。當(dāng)喜奎才上舞臺,全虧得陸氏為之捧場,芳譽乃蒸蒸日上。喜奎對于陸氏本非所愛,不過他既有此功勞,不能不以身為報。等到后來根基既固,別有所歡,遂棄陸不顧。陸憤恨交加,亟思報復(fù)。
喜奎曉得非早日擇人而事,恐難逃出若輩勢力范圍。這回在保定,雖然受了幾天悶氣,卻結(jié)識了一個知己,這人姓崔名承熾,乃是天津楊村人,現(xiàn)充參謀部某司司長,這回也在曹督署中幫同招待。為人性格溫柔,出言蘊藉,新近斷弦,尚未續(xù)娶。與喜奎相遇之后,互談身世,彼此傾心,遂問明喜奎在京住址,從此便時相往來,遂訂嚙臂之盟。后來被陸錦曉得了,竟拿出上官牌調(diào),向崔承熾當(dāng)面申斥,禁止他不許再往。承熾大怒,以為個人戀愛自由,豈他人所能干涉,此仇非報不可。
因打聽得陸錦曾有吞沒公款一事,便慫恿部中司員指名控告,從此兩人仇恨愈結(jié)愈深。陸錦又把劉喜奎如何忘恩負義的話,去告訴曹使,并求代為設(shè)法。曹使也觸起舊事,向陸錦道:“崔承熾竟敢如此荒唐么?你去告訴張懷芝,這種人終日在外面游蕩,如何好叫他做官,豈不貽誤公事?先將崔承熾免職,看他可能夠履行喜奎的三條條約么?”陸錦稱謝而去,果然不久便已照辦。崔承熾免職家居,喜奎非但不以為嫌,對于他愛情轉(zhuǎn)更深了一層,訂期實行婚嫁。從此遠山芙蓉,可以終日相對,哪個不羨慕她的清福呢?
且說吳佩孚向曹使祝壽之后,本擬仍赴武漢,處分軍備,忽然想起奉天張作霖久有帶兵入關(guān)之說。乃此次湘鄂戰(zhàn)爭數(shù)月,關(guān)外大王忽然寂然無聞,不知有何深謀秘計。不如仍回洛陽,將直魯豫副巡閱使任內(nèi)事件略為料理,借此亦可以察看動靜。當(dāng)即陳明曹使,告辭而去。
原來張作霖自從皖系失敗之后,無日不謀擴張勢力,綏遠、熱河、察哈爾三特別區(qū)已經(jīng)歸人彼之地盤,漸現(xiàn)作侵入長江之準備。照表面上看起來,天下之大,可以與他對抗的只有直軍。
其實他看透這位曹親家公(張與曹系兒女姻親)庸懦無能,毫不在意,心目中所刻刻不忘的只有吳佩孚,因此兩人遂常處于誓不兩立之地位。凡是稍為留心時事的,都曉得早晚必有一場惡戰(zhàn),特不知在哪一天罷了。
即如本年二月初間,曹使特開保定會議,內(nèi)容皆由吳佩孚主張。當(dāng)時魯贛鄂湘汴等省以及信陽馮玉祥,各各遣派代表赴會,兩議重要事件:一為締結(jié)六省同盟;一為編練模范軍隊,皆因抵制奉系而起。其余如反對張勛做蘇皖贛巡閱使,用武力驅(qū)逐張宗昌,皆由六省同心協(xié)力,次第進行。后來被關(guān)外王曉得了,更加了幾分仇恨,同時也想出幾條計策來對付:第一條乃是聯(lián)絡(luò)趙倜,在汴梁就近監(jiān)視吳佩孚行動;第二條勸齊燮元與張文生聯(lián)銜保張勛巡閱蘇皖贛,自己再保齊燮元實授蘇督,作為交換品;第三條乃是親統(tǒng)大兵進京,用太上政府之威權(quán),拿強硬手段來解決時局。旁觀者都不免驚心喪膽,其實雙方均不過紙上空談,日久就無形消滅了。然就當(dāng)時實力而論,直系共有六師六旅四十營,奉系直轄的約有七師十混成旅。此外能夠歸張節(jié)制調(diào)遣的,尚有八師三旅之?dāng)?shù),無怪其雄視海內(nèi)了。
曾記得某次大開軍事會之后,張使忽向左右笑道:“吳佩孚未免太不自量,竟敢與我爭勝負,可笑之至。我練兵十余年,手下精兵四十余萬,士飽馬肥,械豐餉足,前路有步馬炮工輜,以及機關(guān)槍機關(guān)炮等隊,色色俱掣,后路有飛機廠、兵工廠、牧馬場、軍糧庫、軍裝庫,樣樣完備,正愁著沒人敢來較量較量,子玉果然肯來,我豈有不歡迎的呢?”當(dāng)時還有人議論他專說大話,現(xiàn)在又過了一年工夫,雙方各走極端,即日便有決裂之勢。
聞奉軍種種預(yù)備,更與前不同了:第一件軍餉。已由王永江首先允認,在奉省軍費節(jié)余項下?lián)艹鋈偃f元,又由東三省官銀號興業(yè)銀行、商業(yè)銀行、交通銀行等處,備妥大洋二百萬元,隨時可以支取動用,又有張敬堯張宗昌倆愿報效出兵費二百萬元,礎(chǔ)嗟之間,已籌得巨款七百萬。第二件精銳。張使深恐前駐關(guān)內(nèi)各軍隊,均系新募未經(jīng)訓(xùn)練,不是直軍敵手,特調(diào)老于戰(zhàn)陣的五十四旅同衛(wèi)隊旅及第七混成旅等回省,待命出發(fā)。這三旅共有將校七百十七員,下士卒八千五百九十三名,馬匹八百八十五頭,野炮十六尊,過山炮九百零五尊,手槍七百零八枝,彈子九萬六千顆,炮彈七百零六箱,槍彈九十二萬五千發(fā),軍需品三千件。此外還有駐扎洮南的騎兵獨立隊,駐扎新民的第七混成旅,也在陸續(xù)調(diào)動呢。第三件軍用器械。已由奉天軍械廠連夜制成被服棚帳等三萬套,其余米糧草料,已在京奉各站,堆積如山,隨時運達。此外還有飛機隊,張使特令試演擲放炸彈法,懸有重賞,以示鼓勵,預(yù)備空中作戰(zhàn),這都是后來的話。至于張使因何積極備戰(zhàn),其間原因復(fù)雜,今且慢表。單說民國十年秋間,雙方正在醞釀之際,忽有一件驚心動魄的消息,從海外飛來,正是:莫說域中夸武備,須知世界尚和平。
要知是何消息,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