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滅亡時代

滿清興亡史 作者:(民國)漢史氏


  ○第八十九節(jié) 溥儀之兼祧

  方載湉之初立也,吏部主事吳可讀以死建言,痛斥西太后不為載淳立嗣之非計。西太后雖心惡之,而屈于理之不當,乃宣旨,將來載湉生子,即承繼載淳為嗣。及光緒二十四年,載湉以變法忤西太后,幽于西苑瀛臺,其時帝位幾不保。滿親貴乃集議于宮中,謂既宣言載湉有病,當選近支宗親,為載淳立嗣。議垂定,密詢南省各督撫。兩江總督劉坤一等皆抗議。未幾,事泄??涤袨榈嚷勚?,急聯(lián)南洋群島諸華商,為?;嗜?,疊致電音于清政府,力爭之。海內輿論,亦多微詞,其事始寢。翌年冬,復提前議。南方志士,有聯(lián)名阻止者,竟無效。二十六年正月,立旻寧曾孫即載漪之子溥俊為載淳嗣,以備他日承繼大統(tǒng)。于是載湉之位得暫安。無何,拳亂倏起,載漪乃廢錮邊疆,而溥俊亦多失德,眾望不屬,由西安回京時,于途次廢之。至三十四年冬,載湉病勢增劇,而仍未有子,遂以攝政王載灃子溥儀承繼載淳為嗣,兼載湉之祧,改明年年號為宣統(tǒng)。

  ○第九十節(jié) 間島之爭

  間島,即吉林省光霽峪南,圖們江中之江通灘也,面積不及二千畝。因地居江間,四圍帶水,故朝鮮人以間島呼之。向由朝鮮人租種。年納稅于吉林之越懇局。及光緒二十年,朝鮮人欲據(jù)為己有,紛起謀叛。經(jīng)吉強軍討平之,尋訂草約,依舊租種。未幾,日并朝鮮,利間島之膏腴,因飭齋藤中佐,率憲兵駐和龍峪。藉保護朝鮮人為詞,謬指光霽峪以東為東間島,和龍峪一帶為西間島,誣為兩國未定之界,而清日之爭端起矣。嗣后,清政府搜求無數(shù)證據(jù),以駁斥日人,甚且據(jù)圖們江北岸之界碑,有“華夏金湯固,河山帶厲長”十字以證之,而日人仍肆無理之要索,不肯聽從,遂成為懸案。至宣統(tǒng)元年,日本使臣始知間島為中國領土,因向清政府承認,惟要求僑居間島之朝鮮人,須歸日領事管理。是欲噓治外法權之余毒也。清政府將欲答復,而日使又翻悔前議。經(jīng)清政府與之力爭,始遵前議辦理,而主權已喪失于其間矣。

  ○第九十一節(jié) 大東沙島之交涉

  廣東大東沙島,富有物產,而漁業(yè)尤宜。沿島漁民曾立廟其間,以為紀念。及光緒三十四年,日本商人西澤吉治探險而得之。遂用強力驅逐漁船,毀滅廟址,豎立木牌,上書“西澤島”等字。復設事務所,有日本人百余,及臺灣人三十余,久留于此。然實西澤一商家之營業(yè),非奉有日本政府命令者也。已而英美二國,以大東沙海面險要,尤為航行孔道,請建燈塔于清政府。清政府令粵督派船往勘。宣統(tǒng)元年,奉派之飛鷹船前往,見日本人及臺灣人力為經(jīng)營,凡商肆、民居、煤廠、船埠、電桿、車路均已敷設。即問日人因何至此,日人偽為不知。旋回省垣,以告粵督張人駿。乃飭關船水師,并熟悉洋務人員再往。既抵島,錄取被逐漁戶之供詞,歸陳粵督,遂由粵督照會駐于廣州之日本領事。略曰:

  該島隸屬廣東,貴國商人,雇工至此采磷,實屬不合。應請諭令該商自行撤退。

  并電清政府,速與日使交涉。日使尚為持平,而日政府左袒商民,堅持不讓。爭辯良久,卒以償金予日人,于是西澤等始舍之而去。

  ○第九十二節(jié) 安奉路事之交涉

  方日俄之戰(zhàn)于奉天南部也,自安東達奉天,曾筑軍用鐵路,以圖進兵之迅捷。迨戰(zhàn)事既平,于光緒三十一年冬,由清日各派大臣訂明,將軍用鐵路改為商用鐵路;其路線均由日本政府修筑;俟十五年期滿,須任清政府取贖;凡開工之期,不得逾限出兩年之外,其修筑工程等事,歸兩國人合辦,由兩政府各派人員主持其間。此皆經(jīng)兩國訂明,載在條約者也。嗣后期限既滿,日本猶延不開工。至宣統(tǒng)元年春,忽提議鐵道線內,或其附近之處,須駐守衛(wèi)隊,以衛(wèi)鐵路。清政府欲代以巡警,而日領事不允,于是安東鐵路交涉起矣。是年六月,駐京日使竟以推諉之咎,歸之清政府。且宣言將自由開工修筑此路,不待清政府之協(xié)助。清政府聞而愕然,急以“推諉之咎,不負責任”答之,并令駐外各使臣通告各國政府。各國政府雖明知日人之專橫,然亦不置一詞。蓋以弱國之政府,對于強國之政府,終見其交涉之失敗也。

  ○第九十三節(jié) 片馬界務之失敗

  云南之西部,有城曰八莫者,向與緬甸通商處也。自英得緬甸后,即掠取之。光緒時,曾紀澤為駐英使臣,與英外部力爭之,卒不能得。及二十六年,與英國會勘界線時,勘界員受英之欺,誤以姊妹山及大盈江為界。于是滇灘關外及漢龍關、鐵壁關一帶之地,盡為英人所有。然英人之貪心猶未厭也,至宣統(tǒng)二年十二月,其兵又從緬甸之孟拱侵入云南,逾尖高山,直占片馬。滇督李經(jīng)羲聞之,急達清政府,請與英使交涉。而英使謬謂中國地圖上素無片馬之名,故片馬系緬甸領土,不肯退讓。翌年正月,英兵又由片馬而東,進占登埂土司地方,滇督復請清政府爭阻之。英使反謂此次進兵,系辦土匪而來,滇督何得張皇入告,淆亂是非。由是滇省之群情大憤,由咨議局發(fā)起,先組織一保界會。嗣又邀請各界,以不用英貨為抵制。清政府不知利用此時機,以為對付英人之策,強令滇督轉飭勸業(yè)道,設法取締。勸業(yè)道承其意旨,竟自照會商會。有云:

  片馬得失,于商人毫無關系。即爭回片馬,于滇商無益;爭不回片馬,于滇商無損。須照常貿易,勿事激烈。

  見者,皆惡勸業(yè)道之喪心病狂,不識大體。未幾,清政府與英使朱邇典議決界務,有將片馬永租與英之說,滇人益曉然于清政府之不可恃也。

  ○第九十四節(jié) 澳門界務之爭執(zhí)

  廣東澳門,為葡萄牙人所管之舊址,僅三巴及新關水坑地。道光間,始占潭仔、西沙、過路環(huán)。同治時,復占沙岡、塔石、石塘街、新橋、沙黎頭。光緒五年,占龍?zhí)?。九年,占望夏。均辟馬路,編戶口。復于望夏村口設兵防,毀關閘汛墻,占石澳、荔枝環(huán)、青島。十五年,欲占關閘外北山嶺,以被駁撤回。三十三年,又伸張權力于銀坑、灣仔各處。迨三十四年,復于灣仔河岸,占越海泡管理界線。而清葡勘界問題于是發(fā)生矣。

  宣統(tǒng)元年三月,辦理勘界事宜之高而謙抵粵,酌訂主要之法,分內占、外占兩項。其內占之澳界、后路、望夏、吉大一帶,照原定關閘界限劃之。外占之荔枝環(huán)、過路環(huán)各島,皆當收回管理。澳河界線,雖已將海泡移動,惟仍須照從前處所,以清界限。旋與葡人開議,而葡人不從。未幾,由清政府與葡使交涉,僅允劃出過路環(huán)一帶主權,余則堅執(zhí)如故。會葡國革命事起,舊王出亡,改建共和政府。葡使特向清政府聲言,未奉共和政府之命,故界事暫從緩議。三年六月,葡人又于澳門浚海勒捐,以肆其侵占手段。經(jīng)粵人呼號奔走,清政府為之動容,飭派重兵前逼澳門,粵督復派員與澳督嚴重交涉,而浚海工乃停。惟界務則仍未解決。

  ○第九十五節(jié) 驅逐請愿代表

  曩五大臣之由外洋考察憲政而返國也,清政府采其議,有預備之憲之宣布。越二年,又以九年之內,將籌備各項事宜一律辦齊,為天下告。是時有因期限太緩,而議其立憲之非真者。至宣統(tǒng)元年,各省士民,見日韓合邦,日俄協(xié)約,南北滿無故增兵,皆為亡國之先兆。遂由直隸各省咨議局議長孫洪伊等,吁請速開國會,以救危亡,而清政府不之許。二年五月,各代表等以初次請愿無效,繼以二次請愿,而清政府仍不之許。是年十月,各代表等以二次請愿無效,繼以三次請愿,清政府始將期限縮短,改為宣統(tǒng)五年,實行開設議院。然各代表以瓜分之禍,急于眉睫,開其端者東三省,承其弊者必不止東三省。揆度時勢,非早開國會,無以新全球之耳目,振全國之精神,消窺伺于他幫,弭禍端于此日。于是鼓其愛國之熱誠,有第四次之請愿。乃清政府不鑒其苦衷,忽下一諭曰:

  前據(jù)錫良代表,奉天紳民呈請明年即開國會。當經(jīng)批示,縮改開設議院年限。前經(jīng)廷議詳酌,已降旨明白宣示,不應再奏。嗣據(jù)陳夔龍電奏,順直咨議局議長等,又以速開國會為請。復經(jīng)電飭,剴切宣示,不準再行聯(lián)名要求瀆奏,并嚴飭開導彈壓。如不服勸諭,糾眾違抗,即行查拿嚴辦。茲又據(jù)軍機大臣據(jù)情面奏,亦屬不合。開設議院,縮改于宣統(tǒng)五年,乃系廷臣協(xié)議,請旨定奪。并申明一經(jīng)宣示,萬不能再議更張。誠以事繁期迫,一切均須提前籌備,已不免種種為難。各省督撫陳奏,亦多見及于此。乃無識之徒,不察此意,仍肆要求,往往聚集多人,挾制官長。今又有以東三省代表名詞,來京遞呈。一再瀆擾,實屬不成事體。著民政部、步軍統(tǒng)領衙門,立即派員將此項人等迅速送回原籍,各安生業(yè),不準在京逗留。朝廷于無知愚民,因迫于時艱,妄行陳說,已屢從寬宥。然豈有國民而不循法理者?深恐奸人暗中鼓動,藉詞煽惑,希圖擾害治安,若不及早防維,認真彈壓懲辦,久必至于釀亂。此后倘有續(xù)行來京,藉端滋擾者,定惟民政部、步軍統(tǒng)領衙門是問。各省如再有聚眾滋鬧情事,該督撫等均有地方之責。著即懔遵十月初三日旨諭,查拿嚴辦,毋稍縱容,以安民生而防隱患。

  自是請愿之各省代表,大半被其驅逐回籍。清政府無立憲之真心,益為天下士民所洞見,此所以卒底于滅亡也。

  ○第九十六節(jié) 廣州之變

  當宣統(tǒng)三年三月初旬,廣州將軍孚琦赴南門外觀演飛艇?;厥饡r,突為溫生才炸斃。溫生才雖被擒殺,識者已知廣州將有事。至二十九日而變果作矣。先是革命軍領袖黃興,潛約福建之林文、江蘇之趙聲、安徽之宋玉琳等數(shù)百人,由香港抵廣州,謀攻督署。為粵督張鳴岐所聞,下令搜捕,獲胡宗衍以去。革命軍知事泄,欲暫解散。繼以網(wǎng)羅周密,不易脫險,遂挾短槍炸彈,以纏白為識,取道司后街,直撲督署。與衛(wèi)兵巷戰(zhàn)良久,互有傷亡。衛(wèi)兵卒不敵,革命軍奮勇以前,擊斃管帶金振邦、財政所提調李象辰。入署大索,不得張鳴岐,始悟其已逸也。黃興等乃奮臂大呼,沖圍而出。將攻督練公所,適與李準之先鋒隊遇。林文乃向前招撫之,高呼:“同胞,吾等皆漢人,當同心協(xié)力,驅除異族,恢復漢疆,不當自相殘殺”。言未畢而槍已發(fā),林文破腦死。于是革命軍復與之戰(zhàn),無不一以當百,卒以眾寡不敵而敗。乃由廣州退出,復避于香港。是役也,黃興傷手指。革命軍之被戕者凡七十二人,皆有名人物。變甫定,南海、番禺兩邑令,收七十二人之骨,謀葬于城內九頭山。正掘地營壙,忽槍丸自他處飛至,工人駭甚,各鳥獸散。四月初三日,廣州各善堂董事,白于官吏,重以禮殮之,尋叢葬于東門外黃花崗。

  ○第九十七節(jié) 內閣任用皇族

  清政府之大權,自入關以來,夙由滿族各王大臣領之,而漢大臣不得與。及同治初年,翦除洪楊軍后,始以漢人與之。然不久仍為滿人所領,蓋其重滿輕漢之心,歷二百余年如一日也。至光緒季年,即欲棄專制,尚立憲,則內閣總理大臣之資格,當不問其為皇族為貴族為齊民,凡有才能,為重望所屬者,皆得為之,庶昭公允。乃據(jù)資政院之章程,限于皇族及貴族,而不與齊民均,已為海內所非議。及宣統(tǒng)三年四月初十日,發(fā)表新內閣。其為總理大臣者,一老朽無能之奕劻。余如民政大臣為善耆,度支大臣為載澤,海軍大臣為載洵,農工商大臣為溥倫,組織不出于皇族,海內輿論益嘩。奕劻知眾論之大不容也,因一再辭職,而清廷強為慰留。于是各省咨議局聯(lián)合上書爭之。其略曰:

  內閣,為代君主負責任之機關??偫泶蟪?,為內閣全體責任之總匯。故君主立憲國,內閣大臣有組織內閣之權,能負完全無缺之責任。責任之所集,功罪之所歸,即國家安危之所系。立憲國家,重內閣之組織,尤重總理大臣之任命。其最要之點,則在人之組織內閣之總理不歸于親貴尊嚴之皇族。此非薄待皇族,謂其無組織內閣之能力,實由皇族內閣與君主立憲政體,有不能相容之性質也。談君主立憲政體者類,皆知君主神圣不可侵犯之語。君主既立于神圣不可侵犯之地位,則隸于君主之皇族,亦即立于特別不可動搖之地位。若內閣之地位,則可動搖而更新者也。立于君主之下,以受議會之監(jiān)督,有政策之沖突,即發(fā)生推倒之事實。實組織內閣之總理大臣,于君主無親族之關系,倒一內閣,不過倒一某總理內閣,君主毫不受其影響。組織內閣之總理大臣,為密隸于君主之皇族,倒一內閣,即為倒一皇族內閣?;首寰墐乳w而推倒,使臣民之心理,忘皇

  族之尊嚴。君主之神圣,必有不能永保之慮。恭讀《欽定憲法大綱》,以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列為專條,近布新內閣官制十九條,絕無組織內閣必以皇族總理之規(guī)定,蓋以循君主立憲國之公例。而第一次內閣總理,適為親貴之慶王。慶王內閣既成,對于皇上擔負責任,使不可以推倒,如設立閣制之真意何?使其可以推倒,如皇上神圣之體統(tǒng)何?此所以熟思深慮,不能不披瀝呼吁者也。

  書上,不省。海內之有知識者,對于聾聵之清政府,皆有絕望之心矣。

  ○第九十八節(jié) 鐵路國有一

  鐵路干線收歸國有,取消商辦成案。發(fā)之者,御史石長信;主之者,郵傳大臣盛宣懷也。此為新內閣成立后之第一政策。先是,宣懷慫恿載澤,借英、法、德、美四國款千萬磅,載澤猶豫未決。宣懷誘以甘言,借約遂成立。至是,以貸款筑路,宣示天下。四國之覬覦路利,卒償所愿。日本人知其旨,要求彼國政府,亦愿握有債權。宣懷復主張借日款千磅以和解之。川、鄂、湘三省人民于命下之日,為之大嘩。蓋粵漢路線,始由宣懷私售與美商合興公司,迨光緒二十八年,竭三省人民汗血之資,僅得爭回,集股商辦。工程方亟,而突遇國有之發(fā)生,不啻奪人民之生命財產以授外人也。故有擬舉代表赴京師抗爭者。有俟咨議局開常年會,一律不赴召集,各省工商亦同時罷業(yè),以為后應者。清政府患之,以端方嘗撫湘撫鄂,欲賴其力以愚弄湘、鄂人民。故于被廢之后,忽起為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又以鄭孝胥盛言國有利益,登載報章,足以搖撼天下之耳目,故亦命為湖南布政使。湘撫楊文鼎,更助桀為虐,陽為咨議局代陳湘路力能自辦,不愿借款,請收回成命之詞,陰告清政府,謂湘省開會,有匪徒煽惑其間,宜挾雷霆萬鈞之勢,以宣示其威,使匪徒聞而解散之意。宣懷嘉其有識,而格殺勿論之諭遂下。人心瓦解,皆造端于此。

  ○第九十九節(jié) 鐵路國有二

  是時,四川護督王人文,知清政府之顯拂輿情也,因代表川民,請緩收路,以冀其悔悟而轉圜,卒被嚴旨申斥。御史趙熙、歐家廉知盛宣懷之動搖國本也,因據(jù)廣東、湖北京官所指惡狀二十款,轉以入告,意必為其所動,卒僅以彈章交宣懷閱看。于是各省人民,希望政府之心垂絕,乃退而商自保之策。五月初旬,粵路先開會籌議。旅美華商,又寓書于粵路公司,有國有政策,誓死不從,萬一決裂,當謀種種對待之言。因是川、鄂、湘三省皆聞風而起。亦設保路同志會,以反對國有。就中惟川人為最烈。成都一開會,至者四千余人。重慶一開會,至者萬五千余人。人文默覘民志,激而愈甚,不得不據(jù)實入陳,反為盛宣懷所駁斥。未幾,王人文去,趙爾豐至。于七月十五日,以拘保路會代表鄧孝可、蒲殿俊、羅倫等八人,激成民變,督署被圍。衛(wèi)隊槍斃多命,旋即解散。爾豐猶以詭辭告政府。政府遂令端方帶兵入川,復令開缺兩廣總督岑春煊馳往,會同爾豐辦理剿撫事宜。爾豐恐春煊一至,則川事真相畢露,激變之事,于己有大不利者,乃鋪張戰(zhàn)績,稱川亂敉平,于是春煊不果行。迨春煊復奉命督川,甫抵鄂,而武漢已有起義之軍,趙爾豐與端方等先后被戕于川中矣。

  ○第一百節(jié) 革命軍起義于武漢一

  革命軍之起義于武漢也,實由鐵路國有政策釀成之。先是,革命黨人以武漢握南北之中樞,利于進取,屢謀在此起義。顧以防范頗周,未敢猝動。至是,鄂督瑞澄以川省事急乞助,既遣統(tǒng)帶曾廣大督率所部,由宜昌西上,為之聲援,又因鄖陽、施南等府與川省毗連,復分兵防堵。革命黨人遂乘武漢兵備之虛,潛運槍彈,克期舉事。期前事泄,凡英俄租界及小朝街等處,黨人之被逮者數(shù)十人。內有彭楚藩,本為陸軍憲兵,亦殺之。瑞澄閱黨人名冊,多系軍籍,大駭。于八月十九日,令督練公所軍事參議鐵忠以槍彈給三十標旗兵,使之往捕在黨之二十標二營張排長,及兵丁等人。各營兵之列名黨籍者,均不自安。是夜,武昌城內二十九標、三十標步隊,城外炮隊等,遂同時起事。先據(jù)楚望臺軍械局,繼架炮于蛇山高處,轟擊督署、藩署及督練公所。瑞澄急匿于楚豫兵輪,藩司連甲、統(tǒng)制張彪、參議官鐵忠亦均逃去。諸軍人見大事已成,不能無統(tǒng)率,乃挾請鄂軍二十一混成協(xié)協(xié)統(tǒng)黎元洪為都督。元洪懼,諾之。遂改咨議局為軍政府。召集官紳,宣布黨綱四條,大旨以建立共和政府為主。革命軍既得武昌,即渡江據(jù)漢陽兵工廠,令工匠奮力制造,以供軍事之用。復于漢口立軍政分府,以保中外人民之生命財產。蓋不三日間,武漢三鎮(zhèn)俱為革命軍所得矣。

  ○第一百一節(jié) 革命軍起義于武漢二

  清政府聞三鎮(zhèn)既失,恐武昌之革命軍乘熱北上,直搗燕京,遂令陸軍大臣蔭昌,統(tǒng)率近畿兵兩鎮(zhèn)赴鄂剿辦。又令薩鎮(zhèn)冰率海軍赴鄂救應。八月二十六日,蔭昌抵信陽,其先鋒隊已至漢口之北。薩鎮(zhèn)冰乘楚有兵船,亦至。所統(tǒng)建安、建威等六炮艦,湖隼、湖膺、湖鶚等各雷艇,俱駛至漢口,泊于江心。其兵威之盛,見者皆為革命軍危。及二十七日,革命軍與蔭昌之先鋒隊開戰(zhàn)于劉家廟,先鋒隊大受挫折。已而蔭昌之陸軍大至,革命軍復與之戰(zhàn),勇猛異常,故蔭昌所部之軍屢戰(zhàn)屢敗。其泊于江中之炮艦,薩鎮(zhèn)冰雖命駛赴上游,發(fā)炮相應,百無一中。而武昌炮臺與漢口革命軍又兩面攻之,故不能抵御而退。兵艦既退,北來陸軍之勢益孤,遂為革命軍痛擊,喪失糧械無算。事聞,清政府急起袁世凱于彰德,使南下督師。世凱知戰(zhàn)之非計,密請政府召還蔭昌,而以馮國璋等代領其軍。復遣使示意于黎元洪,欲與議和,不得要領。于是馮國璋又率北軍前進,所持者多機關炮。革命軍稍不能支,遂退。馮國璋既抵漢口,疑其居民陰助革命軍,遂縱兵隊焚毀華界房屋至十之八九,屠戮居民至數(shù)萬人。外人之觀戰(zhàn)者,詆為野蠻殘酷,慘無人道。清政府雖下罪己之詔,以期籠絡人心,已無及矣。

  ○第一百二節(jié) 各省宣布獨立

  方鄂軍之初變也,雖舉黎元洪為都督,以抵抗北來攻鄂之師,惟恐眾寡不敵,必至功敗垂成。且環(huán)顧各省,類不知革命之真相,有作壁上觀者。乃宣布其事,以號召四方。其略曰:滿洲以東胡殘種入主中原,殘德相沿,幾三百載。淫威虐政,未遑具論。然以神明華胄,而戴此犬羊遺孽,以為宗主,是曠世之奇羞,絕代之巨恥也。我鄂軍都督黎元洪激于公憤,赫然振怒,義幟一張,全軍響應,半日之間,三鎮(zhèn)詟服,足見人心思漢,天下喬詰卓鷙而不甘雌伏于建虜之下者,已非一日。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勢激也。乃偽政府不知天命,反肆行抵抗,調將遣師,水陸并進。甫一交鋒,俱遭敗北。陸師則退保信陽,水軍則幾遭沉沒。瓦解之勢已成,倒戈之期日迫。我義師一方卻敵,一方保民,外教外商,尤為周密。故世界愿認為戰(zhàn)團,各國皆目為義舉。然湖北居天下之中,當四戰(zhàn)之地,進取則有余,保守則不足。是故一軍出河洛以達宛平,而遼東三省,可以檄定。一軍出宜昌以攻成都,而西藏可以遙制。一軍趨衡岳而連百粵。一軍下九江,而揚子江下流諸省,悉歸掌握。大功之成,易于反掌。但義師崛起,兵力猶孤。進取之軍,或不足以供遣派,則恐時機一去,而大局全非,漢族興亡間不容發(fā)。昔者洪、楊之役,湖北旋得旋失。此誠便于進取,不便于保守之故也。現(xiàn)在巴蜀義民猶知抗敵,武漢上游,或無足慮。然后河北無響應之軍,江東無兵馬之助。我義師內無接應,外無聲援,水陸交攻,腹背受敵,鄂軍縱強,其如寡不敵眾何!即幸而不敗,亦不能克日蕩平,已深足為諸父兄之患。況鄂軍一敗,則漢族全亡,而中國無復革命之望。時乎時乎,不可失也。愿各省父老昆季,一垂察焉。河北為燕趙故都,人民率多豪俠,討賊復仇,此皆諸父兄之所優(yōu)為,而今日未遑計及者也。夫畿輔之下,壓制森嚴,虐政流傳,諸父兄殆受之而不覺。庚子之亂,受創(chuàng)尤深。究其禍源,皆政府失職之咎。昔者父兄先民,多借交報仇以伸民困,豈有身受切膚之痛,而作壁上之觀者乎?竊為諸父兄所不取也。山東文物之邦,夙明大義??酌现z風,朱家之豪俠,史冊流傳,口碑載道。春秋復九世之仇,當亦父老昆季之所稔知。今者義幟已張,國基已立,稍加協(xié)助,便可奏功,尚何憚于一發(fā)耶?至于江東子弟,越國君子,皖江志士,向以仗義聞天下。鼎革之初,故老遺民,屢圖恢復。天下佑漢,忍辱至今。吳、徐之暗殺,熊、趙之義師,蓋聞風而興起者也。故革命較各省為先,而受禍亦較各省為烈。揚州、嘉定、江陰之屠,此皆父兄先民之所身受,而不能一刻忘者。鄂軍起義之初,逆憶響應之軍,當首推吳越。蓋結怨深而思報切,此人情之常,而不料竟失之于諸父兄也。兩廣為百粵故地,數(shù)被胡寇,人民多激烈。撫其邦者,向多酷吏。人民喬詰不堪,屢思起義。天國功敗于垂成,廣州計疏于倉卒,此皆諸父兄之所深痛,而急思報復者也。云、貴地近南徼,瘴雨蠻煙,偽政府早視為化外。故不恤割其土地,以餉友邦,片馬割讓,尤其末事。為今之計,非革命告成,恐終難保其故土,前者曾組織敢死隊以抗外邦,而何以竟疏于恕無可恕之建虜耶?至于關中健兒,勇于戰(zhàn)斗,龍蛇起陸,大動殺機。豪杰建功,固當如是。湘淮舊卒,亦當殺賊致果,以功贖前日慘殺同胞之罪。至若長江之哥老,北地之三合,東三省之馬賊,夫汝本良民,因胡性苛刻,致汝于窮迫饑寒,流而為盜。虜吏不恤,加以匪名,橫加屠戮,實非汝之罪也。故汝黨之魁,作威福,結死黨,劫奪民豪,戕殺污吏,以立強于天下,慨然有古游俠之風,其誼有足多者。今者鄂軍起義,汝等當蜂起相助,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以銷宿憤,而除公敵。大功告成,當錫汝爵。無功者亦收為良民,而同安畎畝。惟行軍之中,當知紀律。凡戕殺外人,焚毀教堂,劫奪良民者,殺無赦。望稍為留意焉可也。要之湖北當天下交沖之地,尤漢族興亡所關,凡我同仇,均當協(xié)力。長于權變者以參軍政,富于資財者以輸軍餉,勇于敢死者以從軍事,精于戰(zhàn)略者以司軍令。結天下之盟,作國之民氣。統(tǒng)率義師,宣言北伐。執(zhí)彼虜魁,投之遐塞。伏望同胞,聞風興起。石勒倚嘯于東門,陳涉輟耕于隴上。草澤匹夫,猶懷大志,神明貴胄,忍作胡奴?此真英雄用武之秋,豪杰建功之會也。

  是文一布,全國響應。九月初一日,陜西、湖南先告獨立。初二日,九江繼之。初五日,貴州繼之。初十日,云南繼之。十二日,江西繼之。十三日,上海繼之。十五日,江蘇、浙江繼之。十六日,兩廣繼之。十八日,安徽繼之。十九日,福建繼之。而四川、甘肅、新疆等省,亦接踵而起。不數(shù)旬間,清廷大勢全失。惟山東既告獨立,又即取銷。模棱兩可,未免貽笑外人。江蘇之江寧省城,以議獨立無成,卒開兵釁。

  ○第一百三節(jié) 江寧之戰(zhàn)一

  當蘇、浙未獨立之前,江寧紳士先謁江督張人駿,請其宣告獨立,以保全城生命。人駿以無論獨立與否,我惟拚一死為詞。紳士復苦勸之,意稍動,乃于次日召各官會議。類多中立,惟將軍鐵良、統(tǒng)領張勛等,頗極端反對,于是獨立之議不能決。是時,江寧新軍有請給子彈者,人駿慮其變,勒不與,反使統(tǒng)制徐紹楨率其所部,出駐秣夌關。至鐵良所統(tǒng)之旗兵,張勛所統(tǒng)之防兵,一一給以子彈,令守衛(wèi)江寧。新軍聞之,大憤。嗣以蘇、松,常鎮(zhèn),皆已獨立,遂于九月十七日,全體俱變,由秣夌關直薄江寧南門。內應者同時攻督署,被防營所抗,不得入,乃退至北極閣,再謀進攻。張人駿已乘亂逃出督署,匿于防兵營內。張勛挾之以為重,發(fā)令嚴閉城門,一律搜殺。凡剪發(fā)、白帽結、白辮線、身系白帶、手執(zhí)白巾之學生及非學生,張勛悉誣為革命黨,命防兵屠戮之,數(shù)達千余。張勛住居附近,尸骸滿地,血流成渠,亦一時浩劫也。

  ○第一百四節(jié) 江寧之戰(zhàn)二

  自江寧既開戰(zhàn),新軍繼續(xù)進攻。以缺乏藥彈,不能制勝,乃退至鎮(zhèn)江,待組織援師。江蘇都督程德全,聞新軍戰(zhàn)不利,張勛日殘害無辜,憤甚,檄諸軍克期往救。九月下旬,蘇軍將啟行,程都督遂宣布誓師之辭。略曰:

  蓋聞托體國民,以拯救國亡為天職,抗顏人類,以主持人道為良能。本都督始以國民天職而舉義旗,繼以人類良能而誅殘賊,事非得已,心實無他。蓋本都督服國民公役有年矣,甫聞政事之日,已丁板蕩之年。每鑒列強,略知政要。其日夜所希望,惟求改專制為立憲,使吾中華大國得一位置于列強之間。萬語千言,眾聞共見。乃自縮短籌備清單,而好惡之拂民愈甚;組織責任內閣,而親貴之私利尤多。凡諸立憲之要求,適增專制之罪惡。急而知悔,言豈由衷?觀聽徒淆,國家何賴?本都督蜀人也,不敢銜蜀人一隅之憤,而不能不恤全國胥溺之憂。自武漢首倡大義,凡有血氣,云合影從。蓋無不知欲求政體之廓清,端賴國體之變革。無漢無滿,一視同仁。惟國惟民,各求在我。將泯親疏貴賤為一大平等,即合行省藩屬為一大共和。但有切實改革之誠,并無力征經(jīng)營之意。從國民多數(shù)之心理,奠華夏后此之邦基。其所以從武漢之后,而黽勉以救國亡者,如此而已。夫人即昧于大同之公理,拘于草昧之陳言,謂君主為天與之淫威,謂臣民為一姓之奴隸。雖有愧國民之常識,亦何至為人道之深仇。乃近則張勛荼毒于江寧,遠則馮國璋焚殺于漢口。生命財產,蹂躪天賦之人權;子女玉帛,饜飫兇人之涎吻。此豈目所忍睹,耳所愿聞?無論兄弟急難,父老顛危,凡屬含生負氣之倫,敢忘匍匐救喪之義?此則為人道所驅,不得已而訴之于武力者也。是用甘舍微軀,親臨前敵。我將士仗義而來,不惜赴湯蹈火;本都督拊膺而嘆,何心飽食安居!共和為治理之最高,本無進退待商之余地;性命為有生所同具,止有安危與共之血誠。其可敫然號于有眾首,舍死忘生之舉,不過為勝殘去殺之謀。非仇故君,非敵百姓。枕戈以待,鼓行而前,一舉而殲張寇,肅清江南;再戰(zhàn)而覆清都,長驅冀北。仗諸君熱力,再造河山。是民國義師,咸遵紀律。膚功立奏,今為發(fā)軔之初;血氣皆親,是用掬心以示。布告將士,咸使聞知。

  于是蘇軍西赴鎮(zhèn)江。已而上海吳淞之軍又至,浙江、廣東援師亦先后至。與江蘇諸軍聯(lián)合,故稱為聯(lián)軍。十月初三日,程都督復親往視師,士氣大振。時薩鎮(zhèn)冰所部海軍,大半降于鎮(zhèn)江軍政府。鎮(zhèn)冰早逸去,故聯(lián)軍公推程都督為海陸軍總司令。旋進駐高資,分聯(lián)軍為三路:北路沿江岸鐵路線進攻太平門,南路由句容淳化鎮(zhèn)進攻聚寶門,中路傍雞籠、玉龍等山,進攻朝陽門。張勛率兵七八千,分三路御之。初五日,遂大戰(zhàn),歷五六時之久,張勛兵力不支,漸次敗退。無何,北路軍據(jù)烏龍、幕府、獅子山各炮臺,南路軍據(jù)雨花臺炮臺,中路軍既占馬群、李陵衛(wèi)一帶,復奪取紫金山之天保城。張人駿、鐵良等見聯(lián)軍愈逼愈進,急遣胡令宣至聯(lián)軍議和,不能決,遂匿日本領事館。張勛率馬隊二千以遁,而江寧遂破,時十月十二日也。

  ○第一百五節(jié) 革命軍組織臨時政府

  方東南各省之宣告獨立也,其宗旨在與清政府分離。而一切改革之進行,不能無所承受,故群認武昌為中央軍政府。及聯(lián)軍攻破金陵,更期組織之完備,乃由各省代表之在上海者,聯(lián)名電達外洋,請孫文返國。孫文聞電,即偕美國人花墨黎等同行。十一月初六日抵上海。越四日,直隸、奉天、山西、陜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十七省代表,假金陵咨議局,開臨時大總統(tǒng)正式選舉會,孫文適當選。代表團推湯爾和等至滬迎之。十三日,孫文偕特派代表員等,乘滬寧汽車赴江寧,履總統(tǒng)任。瀕行,上海各軍隊在車站擎槍排列,各團體均舉代表敬送,蒞止者不下萬余人。途經(jīng)蘇州、無錫、常州、鎮(zhèn)江等處,人民皆歡呼萬歲,為一時盛舉。是晚,抵金陵,入總統(tǒng)府,行受任禮。當布宣言書曰:

  中華民國締造之始,而文以不才,膺臨時大總統(tǒng)之任。夙夜戒懼,慮無以副國民之望。夫中國專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日益滋甚,一旦以國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過數(shù)旬,光復已十余行省。自有歷史以來,成功未有若是之速者。國民以為于內無統(tǒng)一機關,于外無對待之主體,建設之事,刻不容緩,于是以組織臨時政府之責相屬。自推功讓能之觀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務盡責之觀念以言,則文所不敢辭也。是用黽勉,從國民之后,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普利民生,以達革命之宗旨,完國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瀝肝膽,為國民告。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如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族,是曰民族之統(tǒng)一。武漢首義,十數(shù)行省先后獨立。所謂獨立者,對于滿清為脫離,對于各省為聯(lián)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樞機成于中央,斯經(jīng)緯周于四至,是曰領土之統(tǒng)一。血鐘一鳴,義旗四起,擁甲帶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雖編制或不一,號令或未齊,而目的所在,則無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為共同之行動,整齊劃一,夫豈其難?是曰軍政之統(tǒng)一。國家幅員遼闊,各省自有其風氣所宜。前次清廷,強以中央集權之法行之,以遂其偽立憲之術。今者各省聯(lián)合,互謀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與各省之關系調劑得宜。大綱既挈,條目自舉,是曰內治之統(tǒng)一。滿清時代,藉立憲之名,行斂財之實,雜捐苛細,民不聊生。此后國家經(jīng)費,取給于民,必期合于理財學理,而尤在改良社會組織,使人民知有生之樂,是曰財政之統(tǒng)一。以上數(shù)者,為政務之方針,持此進行,庶無大過。若夫革命主義,為吾儕所昌言,萬國所同喻。前此雖屢起屢躓,外人無不鑒其用心。八月以來,義旗飆發(fā),諸友邦對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態(tài)。而報紙及輿論,尤每表其同情。鄰誼之篤,良足深謝。臨時政府成立之后,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舉措,及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持平和主意,與我友邦,益增親睦,使中國見重于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漸趨于大同。循序以進,不為幸獲。對外方針,實在于是。夫民國新建,外交內政,百緒繁生,文顧何人,而克勝此?然而臨時政府,革命時代之政府也,十余年來,以至今日,從事于革命者,皆以誠摯純潔之精神,戰(zhàn)勝其所遇之艱難。即使后此之艱難,遠逾于前日,而吾人惟葆此革命之精神,一往無阻,必使中華民國之基礎,確立于大地,然后臨時政府之職務始盡,而吾人始可告無罪于國民也。今以與我國民初相見之日,披布腹心,惟我四萬萬之同胞鑒之。

  自是而臨時政府亦即日成立,對于滿清舊政府,有南北并峙之勢焉。

  ○第一百六節(jié) 南北議和一

  當袁世凱督師南下時,曾遣劉承恩、蔡廷干等至武昌議和。以君主、民主之宗旨不合,未開議。迨奕劻以戰(zhàn)事日急,力辭內閣總理職,清政府命袁世凱繼其任,且敦促至京。世凱以軍事全權付馮國璋,國璋又攻破漢陽,而武漢之戰(zhàn)禍益烈。英使朱邇典,以戰(zhàn)期延長,商務將受莫大之損失,陰令駐漢英總領事介紹議和,日、美、法、俄、德諸國均贊成,英人李德立亦屢以為言。袁世凱乃以“漢口雖下,海軍復變,漢陽雖得,金陵復失,庫帑告匱,貸款無從,購械增兵,均為束手”等語入奏。清政府即派袁世凱為全權大臣,世凱旋請以唐紹儀為代表。是時武昌黎元洪徇英總領事等之請,亦推任廷芳為代表,將于漢口開議。經(jīng)各省駐滬代表之會商,謂漢陽甫破,若在漢口議和,殆春秋城下之盟,故改為上海。十月二十八日,兩代表各偕參贊,會議于上海英租界之市政廳,是為議和之開始。

  ○第一百七節(jié) 南北議和二

  方唐紹儀之奉派出都也,其意本不甚贊成共和。及躬歷漢、滬,見東南各省民情,傾向共和,已成一往莫遏之勢,乃為之變計。會議數(shù)次后,與伍廷芳所定最要之四款,未向世凱商明,遽行簽定。世凱聞之,意不謂然。又聞南京已設臨時政府,孫文已為臨時大總統(tǒng),謂與特開國會,議決民主、君主之問題有礙,遂撤還唐使,以簽約為無效,而自與伍廷芳直接電商。是為議和之中變。是時南方人民,有憤世凱之失信者,謂其以議和為名,而實則購械增兵,復欲宣戰(zhàn)。于是漢口商人請以漢口、漢陽作為中立地點。各省停戰(zhàn)之兵,復函電交馳,約期北伐。伍廷芳知和議決裂則禍益深,乃力爭簽定之約,不能以唐使進退而失效力。謂世凱深明交涉,必能守此公例。至應商各件,有非面商不能盡者,故請世凱南行,而世凱又請廷芳北行,彼此再三爭辨,仍以電報為議和機關。至十二月初旬,有國會選舉辦法之決定。越數(shù)日,復有溥儀退位條件之酌定。伍廷芳遂辭議和代表之任,是為議和之終局。

  ○第一百八節(jié) 溥儀遜位

  自武漢戰(zhàn)云震蕩全國,外人皆稱革命軍之文明。且認為國際公法上之交戰(zhàn)團,絕不橫加干涉,故革命軍氣焰日張。然在清政府視之,尚不知大勢之已去也,但以為要求實行立憲而已。故于九、十兩月中,既解黨禁,復派宣慰使,懲盛宣懷之首禍,罷攝政王之重權。頒重大信條十九條,宣誓于太廟中。又令資政院擇定日期,召集國會。謂如是,則國民之心必滿足,而大亂可敉平矣。迨和議既開,經(jīng)伍廷芳之要求,袁世凱之陳奏,始知議和主要在廢棄君主立憲,承認民主立憲,庶皇室可蒙優(yōu)待,而海內亦永息干戈。不然,則議和決裂,南方各軍水陸并進,誓必直搗黃龍,區(qū)區(qū)皇室,非獨不能優(yōu)待,且無保存之可言。清太后聞之,計無所施,乃召集近支王公,特開御前會議。顧是時良弼方結宗社黨,以保存滿洲君主為名,親貴和之,勢頗猖獗。故御前會議,雖經(jīng)數(shù)次,類多反對共和,不能取決。未幾,良弼被炸,宗社黨因之解散。且北方軍隊,一再請愿共和。疏中大旨,謂共和國體,原以致君于堯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撓,以致恩旨不頒,萬方受困?,F(xiàn)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京津兩地,暗殺之黨林立,稍疏防范,禍變即生。是陷九廟兩宮于危險之地者,皆二三王公之咎也。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由是各親貴皆不敢有違言,而溥儀遂下遜位詔。蓋滿清自入關定鼎,歷二百六十有七年,至是乃滅亡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