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二
◇廣州府東至惠州府三百六十里,南至海百里,西至肇慶府二百三十里,北至韶州府七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三百九十里,至京師七千八百三十五里。
《禹貢》揚州南境。春秋時為揚越地裴淵《廣州記》:六國時廣州屬楚。秦置南??ぃ筅w陀據(jù)其地《圖經(jīng)》云,尉陀僭據(jù),改南海為南武,自稱南武王,謬。漢元鼎六年,討平之,仍為南???。后漢建安中,嘗徙交州治此。三國吳始于此置廣州交廣析置。詳見前。晉、宋以后因之,并治南海郡。梁置廣州都督府。陳因之。隋平陳,廢南???,置廣州總管府《志》云:初治始興,開皇二十年還治南海。仁壽初,改為番州避太子廣諱也。大業(yè)初,復曰南???。唐武德四年,平蕭銑,仍置廣州初為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開元二十三年,置經(jīng)略軍于城內(nèi),又以廣州刺史兼五府經(jīng)略使。天寶初,仍曰南???。乾元初復故乾寧二年,兼置清海軍節(jié)度使。天復初,屬于劉隱。五代梁貞明三年,劉巖僭號,改為興王府。宋開寶四年,平南漢,仍曰廣州亦曰南??で搴\姽?jié)度。祥興元年升為祥興府,既又改為翔龍府。元為廣州路。明初改廣州府,領(lǐng)州一、縣十五。今因之。
府連山北峙,巨海東環(huán),所謂包山帶海,險阻之地也。封域綿邈,田壤沃饒,五嶺以南,此為都會。秦末,任囂謂趙陀曰: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shù)千里,可以立國。陀因此霸有南越也。晉義熙中,盧循保據(jù)于此,分兵北出,江左震動,既而與劉裕相持于潯陽。裕密遣孫處等自海道至番禺,傾其巢穴,循敗,無所歸,因以覆滅。使裕計不早,循猶得阻險為奸,其為東南患,豈有已哉?陳蕭勃、歐陽紇等后先據(jù)廣州,而皆不克振者,羽翼未成,本根先撥也。唐置嶺南經(jīng)略使,為五管之樞要。乾符末,黃巢假息于廣州,而毒螫遍于天下。天復初,劉隱代有廣州,恣睢南服且數(shù)十年。宋之末造,冀保此一隅,為一城一旅之資,而卒摧于強敵者,事勢已去,非智計所能逮也。明初,分道取廣東,廖永忠以海道之師,自福州先至廣州,廣州既下,而嶺南郡縣亦望風款服矣。蓋州不特為廣東之根本,亦制廣西之肘腋也。
南??h附郭,在府治西偏。本秦南海郡番禺縣地。隋開皇十年,析置今縣,尋以番禺縣并入,為廣州治。五代改曰???。宋開寶五年復故。舊治府城北芝蘭湖南,明初遷入郭內(nèi)。今編戶三百五十里。
番禺縣附郭,在府治東偏。秦置縣,為南??ぶ危苑?、禺二山為名。二漢因之。晉宋以后,皆為南海郡治。隋并入南??h。唐初復置,仍為廣州治。宋開寶五年,廢入南??h?;?三年,復置,在州城東紫泥巷。元至正中,始徙治東城內(nèi)。今因之,編戶一百三十九里。
○廣州城今府城也。舊《圖經(jīng)》:廣州州城,始筑自越人公師隅,號曰南武。《吳越春秋》:闔閭子孫避越嶺外,筑南武城。后楚滅越,越王子孫避入,始興令師隅修吳故南武城是也。秦以任囂為南海尉,初居瀧口西岸,俗名萬人城,在今城西二十七里。既,乃入治番山隅,因楚亭之舊。其治在今城東二百步,俗謂之任囂城。又相傳南海人高固為楚威王相時,有五羊銜谷,萃于楚亭,遂增筑南武,城周十里,號五羊城。及趙陀代囂,益廣囂所筑城,亦在今治東,今謂之趙陀城。漢平南越,改筑番禺縣城于郡南六十里,為南??ぶ?,今龍灣、古壩之間是也。號陀故城曰越城。后漢建安十五年,步騭為交州刺史,以越城就圮,乃廓番山之北為番禺城,后又遷州治于此,自是不改?!冻勤S洝罚嚎つ铣?,建安二十二年步騭遷州時筑,規(guī)制尚隘。唐廣明間,為黃巢所焚。天?間,清海節(jié)度劉隱更筑,鑿平禺山以益之,始稱壯麗。宋慶歷四年,經(jīng)略使魏?增筑子城,周五里?;?四年,儂智高寇廣州,不能?舀,命?再知廣州。?復環(huán)城浚池,筑東西南三門甕城。熙寧三年,經(jīng)略使呂居簡議修東城,未果,轉(zhuǎn)運使王靖城之,袤四里,合于子城。明年,經(jīng)略使程師孟筑西城,周十有三里。紹興二十二年,經(jīng)略使方滋修中城及東西二城,以御寇。嘉定三年,經(jīng)略使陳峴以城南??稠密,無所捍蔽,乃增筑兩翅,以衛(wèi)民居。東長九十丈,西五十丈,謂之雁翅城。紹定二年,經(jīng)略方大琮增修。端平二年、開慶元年,皆嘗葺治。景炎二年,蒙古攻廣州,州將張鎮(zhèn)孫以城降。明年,蒙古毀天下城隍,廣州子城及兩翅城無恙。明洪武三年,復因舊壘修葺。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等以舊城低隘,乃改筑府城,連三城為一,東北包粵王臺山,北連馬鞍至于白云山之麓,岡阜相連不斷。又建五層樓于北城上,高八丈,名鎮(zhèn)海樓,稱為雄勝。成化二年、弘治十六年、嘉靖十三年,皆嘗修筑。萬歷以來,亦相繼營繕。有門七,惟東南曰定海,西南曰歸德,余各以方位為名。北枕山阜,三面環(huán)濠,城周二十一里有奇。
熙安廢縣在府東。本番禺縣地。宋元嘉中,析置熙安縣,屬南???。梁廢。又懷化廢縣,在府東北,晉義熙中置,屬南海郡。宋因之。梁廢。又東有綏寧廢縣,亦宋元嘉中置,屬南???。梁廢?!鹣虒帍U縣,在府西北。《廣記》:五代梁貞明四年,南漢析南??h置咸寧、??刀h。宋開寶五年,復省入南??h?!端沃尽吩疲耗蠞h改南海曰???,開寶五年復故。今存以俟考。
陸賈城府西十四里。《志》云:賈使南越時筑。一云趙佗館賈于此。○盧循城,在府南十里,遺址隱然,往往有斷磚敗瓦?!赌显街尽罚汉幽现?,狀如方壺,乃循舊居。晉義熙七年,沈田子破循,焚其巢穴,即此地也。
○越秀山府治北。一名越王山,聳拔二十余丈。上有越王臺故址,尉陀因山筑臺,因名。俗呼觀音山。折而西北為歌舞岡,一名越井岡。相傳井亦尉陀所鑿,南漢時號曰玉龍泉,有九竅,亦名九眼井?!鸱剑诜h治東南一里。山北一里曰禺山,縣因以名。舊時二山連屬如長城,南漢劉?鑿平之,就番山積石,曰朝元洞,后改曰清虛洞。禺山之陽又有西竺山,今皆為官民居址。《志》云:南??h治西南一里有坡山,在??中,高僅三四丈。其陽有穗石洞,舊傳即五羊銜穗處。
席帽山在府城北。有南漢郊壇遺址,山高二十余丈,周六里,下為蘭湖。《南越志》:番禺北有芝蘭湖,并注南海。今堙。又馬鞍山,在府北六里。《南越志》:秦始皇時,望氣者言南海有五色氣,遂發(fā)人鑿此山,其鑿處形類馬鞍。一云馬援嘗駐兵于此,因名?;蛑^之馬徑。宋乾德四年,潘美代南漢,南漢主劉?以宋師既逼,遣郭崇岳等屯馬徑,既而為美所據(jù)?!犊ぶ尽罚厚R鞍山,自北而西有鳳凰、鴻鵠二嶺,自北而東有松柏、麒麟、望州諸嶺。蓋道出群山間為陘,訛陘為徑也。
雙女山府西十里。俗名鳳山。宋潘美伐南漢,次瀧頭,劉?遣使請和,美挾?使,速渡諸險,至馬徑,寨于雙女山下,去廣城十里。《南游記》:今府西十七里有花田,平疇彌望,皆種素馨。相傳南漢宮人死,多葬此,一名白田。其地有雙女山,即潘美駐師處。
白云山府北十五里。山高聳,上多白云,有九龍泉,流為大小水簾洞。又北為虎頭巖,巖麓有寶象峰。折而西南五里曰棲霞山,一名景泰云峰山。景泰,六朝時僧名也。下有太霞、玉虹諸洞,又有滴水巖、聚龍岡,其東北六里為蒲澗,皆白云之勝也。《郡志》:府境名山曰白云。又亂石山,在府東北二十里,山高險,與白云山相連,一名白云后洞,亦曰紫云洞。
石門山府西北二十里。兩山對峙如門,據(jù)南北往來之沖。漢元鼎六年,樓船將軍楊仆伐南越,將精卒先陷尋峽,破石門,得粵舡粟,因推而前,挫粵鋒,是也。《郡國志》:呂嘉拒漢,積石江中為門,因名石門。宋德?二年,元阿里海涯遣降將梁雄飛徇廣東,廣東帥徐直諒聞益王昱立于福州,遣將拒之于石門,為元兵所敗?!鸫髽蛏剑诜h西北十八里,形如象鼻,下臨大澗。
抱旗山府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為郡之前案。江水環(huán)繞,上有古烽堠。其南為南山峽,屹立江濱?!吨尽吩疲罕焐奖卑死镉星嗦葆郑指呶灏僬?,一名白鹿岡,沙灣水出其下。又石壁山,在番禺縣二十里,脈自抱旗山來。又縣南二里有萬松山,與盧循城相近?!鹑?,在府南二十七里,三峰并起,競秀凌空,舊有三山寨。明初,廖永忠擒邵宗愚于此。今為桂華堡。又秀蘿山,亦在府南二十七里,山阜奇秀,草木森郁。
靈洲山府西六十五里。其山平原彌望,一名靈峰山?!短剖乐尽穾X南道名山之一也?!赌显街尽罚好C連山西有靈洲?!犊ぶ尽罚好C連山,在南??h西十五里,縣西十九里有潯岡,形如巨屏,又西為靈洲山?!瘘S?山,在府西五十里。其東南有二巖,后有石室通明,可容數(shù)十人。元末,居民嘗避寇于此。《志》云:府西百里有旗峰山,山半出泉,冬夏不竭。府南十里又有碧云山,形如獅子。元末,鄉(xiāng)民黎復震筑堡于其上以避寇。又浮丘山,《志》云:在府城西一里,相傳浮丘丈人得道處?!读_浮記》:浮丘,即羅山,朱明之門戶,先在水中若浮丘,然今去海數(shù)里,所見惟一盤石耳。
西樵山府西百二十里。高數(shù)百仞,勢若游龍,盤踞四十余里。峰巒大者七十有二,互相連屬,內(nèi)顧若羅城。其極高峻者曰大科峰,峰之南曰雷壇峰、寶峰。又折而東南曰大觀峰,下有九曜巖、九龍巖。其南曰紫姑峰,下為小云谷、烏利巖。自大科峰而西,巖石層疊,水簾千尺,折流而北曰龍泉,曰寶鴨池,其下曰瀉錢坑,曰雙魚坡。又折而東北曰碧云峰,又數(shù)百步則小科峰、紫云峰也,亦高峻。其陰有觀翠巖,石壁中懸泉一線,亦名水簾,其下為金銀池,諸山之泉出焉,注于百會泉,以達碧江。轉(zhuǎn)而北曰宮山,上有翳門關(guān)。又西北曰鎮(zhèn)頭岡,曰紫竹峰,綿延至于蘭谷,尤為峭拔。峰之外為壁山,下有通潮井。又數(shù)折而出曰黃旗岡。又有黃龍洞,居人皆以種茶為業(yè)?!吨尽吩疲何鏖陨桨氲仄?,可為民居,峰巒回合,千態(tài)萬狀,不可殫述也。又《名勝志》:府西百七十里有三洲山,聳拔千仞,峰巒數(shù)十,西跨高明,南連新會,為郡之鎮(zhèn)山。
金鵝嶺府東北四十里。一名飛鳳嶺。其山峻險,中藏群峰,下枕茭塘,接洋海。正統(tǒng)末,鄉(xiāng)民立鎮(zhèn)于此,以避寇?!鹌鞂?,在府東南十里。又十里曰盧堠石,相傳吳隱之與盧循戰(zhàn)處,一名南箕臺。又四十里曰冠岡,多林木。其東有相對岡,以兩岡相峙,大江中流而名。
○海府南百里。《志》云:府東八十里出古斗村,又東南二百里至南海衛(wèi),又南六十里出虎頭門,又南一百五里抵南頭城,皆切近海洋。由此東歷閩粵,南達島夷?!逗7揽肌罚焊嫌绣╃R澳,寇自虎頭門入犯,往往駐泊于此,為腹心之疾云?!睹麆僦尽罚焊髂习偎氖锖V校袃煞宀⒘?,其形如目,名海目山。
西江府西北五十里。其上流為潯、郁二江,合賀江而東,過肇慶府入府界,與湞水會。湞水,即北江也。又東南流,至城南而會于東江,亦謂之三江。江中有海珠石,是曰珠江,一名沉珠浦。相傳昔賈胡挾珠經(jīng)此,珠忽躍入江中。今有石屹峙江心,南漢創(chuàng)慈渡寺于其上,亦名海珠寺。宋末,經(jīng)略張鎮(zhèn)孫與蒙古將塔出戰(zhàn)于海珠寺,敗績。蒙古復陷廣州。又東過瀝窖堡,北去城十余里,亦謂之東沖。孫處襲盧循之番禺,至東沖,焚舟艦而前,即日攻拔之,是也。又分流,經(jīng)西朗凡十余里,謂之蜆江,俗呼白蜆殼江,匯于府東南八十里南海廟前,《志》所稱扶胥之口、黃木之灣也,一名扶胥鎮(zhèn)。海隅出日,水中見之,是為波羅江,合諸水入于南海。詳見大川西江及川瀆盤江。
北江府西北三十里。即湞水、湟水合流而南出者也。自三水縣流入境,會西江,出石門,而東南流會于東江。詳見大川北江。又東江,在府東南二十五里,自惠州府博羅西流,歷東莞、增城縣而西至府東南,會西江入海?;蛑^之南江。附詳見大川北江。
越溪府東北三里。東流與東江會。《志》云:府東二十里有蒲澗,出白云山中,中產(chǎn)菖蒲,一寸九節(jié),相傳安期生服此得仙。其水甘泠,一名甘溪,曲折流注越秀山麓,左為菊湖,今堙;右為越溪。又東北與東溪合注于東江。今府城東北五里有甘溪池,亦謂之々水。王象之云:々,即蒲澗水也。吳刺史陸胤以海水咸鹵,因?qū)褲疽越o民用。唐節(jié)度盧鈞加鑿之,始可通舟。南漢更為疏辟,作甘泉苑?!犊ぶ尽罚核文谠叫闵阶笱咴较忍?。今堰廢,其水悉入于城濠?!鹕碁常诟先謇?,源出青螺嶂,又有韋沖水流會焉,俱注于西江。
扶南水府西南十六里。一名扶溪。民居環(huán)錯,多菱芡之利。又西南四里為大通港,其東有平陸、松林、竹浦諸水,俱匯流入于海。
西澳在城南。宋景德間,經(jīng)略使高紳所開?!吨尽吩疲撼侵信f有六渠,回環(huán)貫串,皆匯流于西澳,亦謂之南濠。其后屢經(jīng)修浚。嘉定三年,陳峴復疏鑿之,以通舟楫,又于東西雁翅城濠口筑西閘,以防溢涸。后皆因故址疏筑。明初,改筑城垣,于東門北城下置小水關(guān),疏城渠之水復于濠南,改?水閘,廣狹僅六尺許,皆用鐵石為柱,以間阻內(nèi)外。蓋去海日遠,舟楫不通久矣。又有清水濠,在舊子城東,古東澳也。穴城而達于海,后亦注于南濠。又有東濠,在府城東,明洪武三年開浚。其西濠則在城西四里,明亦因舊址修浚。時東、南二濠與西濠分流入江。嘉靖五年,引東、南二濠之水皆流匯于西濠,合西江以入海。
琵琶洲府東南三十里江中。上有三阜,形如琵琶,閩、浙舟楫入廣者多泊于此。又荔支洲,在府西七里。舊《圖經(jīng)》云:洲廣四十里,袤五十里,亦曰荔支灣。南漢主劉?建昌華苑于洲上,今湮為民居。又拾翠洲,在府西南三十里。古有津亭,今建華節(jié)亭于其上?!鸪料闫?,在府西二十里江濱。相傳吳隱之任還,妻劉氏獨赍沉香,隱之見而投于浦,因名。舊有亭,今廢。又貪泉,在石門山西,一名石門水。俗傳:登大庾嶺則清穢之氣分,飲石門水則潔白之質(zhì)變。晉吳隱之刺廣州,獨取而酌之,以廉潔稱。
○金利寨府西十五里。宋元時,置寨于此。明洪武三年,改置巡司。又縣西鹽步堡有神安巡司,舊為泌沖寨,亦洪武三年改。又西有三江巡司,在側(cè)水村,本名三江寨。又西有黃鼎巡司,在西隆堡,舊為黃鼎寨。俱洪武三年改?!鹞宥房谘菜?,在縣南平洲堡。景泰三年置,嘉靖五年移置于磨刀石。縣西南龍江堡又有江浦巡司,舊為鼎安寨,亦洪武三年改。
鹿步堡在番禺縣東。舊置寨于此,洪武三年改設(shè)巡司。其相近有車陂、烏涌二堡。又沙灣寨巡司,在縣南三十里,舊置寨,今亦為白沙堡。又茭塘巡司,在縣南徑口堡,舊置寨。俱洪武三年改設(shè)?!皙{嶺巡司,在縣北擢桂堡,舊為巴由寨。又縣北何嶺堡有慕德里巡司,舊置寨。俱洪武三年改設(shè)?!吨尽吩疲焊畺|南有白墳、神頭等營,俱有官兵戍守。
朝亭府西五里?!端?jīng)注》:趙陀因?qū)髋_,北面朝漢,圓基千步,直峭百丈,頂上三畝,復道環(huán)回,朔望升拜,名曰朝臺。后為西候津亭,因名曰朝亭也。宋泰始四年,叛將劉思道還攻廣州,刺史羊希遣兵御之于朝亭,敗績。梁太清末,廣州刺史元景仲附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等討之,聲言朝廷已遣軍頓朝亭,即此。
茅?埠在南??h西南。又有洲、岡埠、石門等埠,又番禺縣有波羅、石岡、獵德、烏涌、車陂等埠,向皆設(shè)水兵巡守江路。又南海把截所五:曰西廟,曰第二橋,曰舡澳,曰石門,曰長橋。番禺把截所五:曰雙橋,曰流水,曰相對岡,曰官渡頭,曰波羅廟。
五羊驛在府城南。又府西北八十里有官窯驛。又西北四十里為三水縣之西南驛。又胥江驛,在府西北。又番禺縣北茅田村有?湖驛?!馂跏A,在府東百里。又東六十里為增城縣之增江驛。
順德縣府西南八十里。東南至香山縣百里。本南海縣南境東涌、馬寧、西琳三都濱海地。景泰三年,始析其地置縣,治大良堡。天順九年,始筑磚城。編戶百六十五里。
○五山縣東北二里。有五峰:一曰拱北,二曰華蓋,三曰安東,四曰登俊,五曰迎暉,環(huán)列如星。又神步山,在縣東二里??h北二里又有云梯山。西二里有金榜山,以山形橫峙也??h南四里又有鐘鼓山,下有巖,為近郊之勝。
龍穴山縣西北四十里。山高秀,東有獨岡??h北五十三里又有西淋山,有三峰特起。又縣東北三十里有都寧山,中有黃嫗洞,相傳五代時有黃嫗者避地于此。其南又有桃岡,俗呼桃村。皆幽勝。
○龍江縣西北四十里,即西江水也。流入縣界,經(jīng)龍穴山陽,謂之龍江。又東入南??h境,會于北江?!瘕?水,出縣西南三十里龍頭山,南流入于南海。
碧鑒??h西南一里。自粵江分流至此,曲折環(huán)合,其色澄碧,因名。又三漕海,在縣北三十二里。又北八里曰庚流海,縣西二十里曰錦里海,八十里曰洪?海,皆小川也。《志》云:縣北四十二里有疊石海,東接新會;西南七十里曰石頭海,西通香山,皆自北而南注于南海。
○都寧寨縣南百里。其北有獅嶺?!吨尽吩疲核蜗榕d帝赴海時,有蘇由義者奪港得出,得趙氏,后更名旦,集眾千余人圖恢復,都于由義所居之西山。逾月,旦卒,由義葬之于山北。土人呼其地曰都寧,言趙王所都,冀安寧也。明洪武三年,置都寧巡司于此?!瘃R岡巡司,在縣南三十里,本馬岡村,有小灣堡,洪武三年置巡司。又南有馬寧巡司,本馬寧寨,亦洪武三年改置?!吨尽吩疲嚎h西有江村巡司,縣南百余里又有紫泥堡巡司,俱洪武三年所置。
鶴沖堡在縣南。明正統(tǒng)十四年,賊黃蕭養(yǎng)據(jù)此作亂,官軍討平之。又古樓堡,在縣西南八里?!瘘S涌頭營,亦在縣南,四面環(huán)海,設(shè)兵戍守,所轄有仰船岡、三瀝沙等哨,接新會縣界。
伏波橋縣南二里?!吨尽吩疲簶蛭髂衔謇镉朽l(xiāng)名石桶,南越相呂嘉故鄉(xiāng)也。嘉聞漢兵分道南下,于其地筑石甕、金斗二城,及兵敗,遂遁于此。伏波將軍路博德遣兵窮追,編橋渡兵,橋因以伏波名。石桶,即石甕之訛也。
東莞縣府東南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惠州府博羅縣百七十里。本番禺縣地。晉咸和六年,析置寶安縣,又分南??ぶ脰|官郡治焉。宋、齊以后因之。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大業(yè)初,仍屬南???。唐復屬廣州。至德三載,改寶安縣曰東莞。五代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入增城縣,六年復置。今城周十四里,編戶一百八十三里。
○寶安廢縣縣南二百五十里。本東官鹽場。三國吳甘露二年,置司鹽都尉于此。晉改置縣,并立東官郡,亦曰東官城。隋郡廢,而縣如故。唐至德二載,移縣于到浦,即今縣治也。明洪武三年,改筑新城。其廢縣亦曰城子岡,地平曠,千戶所置于此。
安懷廢縣在縣東南。亦晉咸和中置,屬東官郡。宋因之。《齊志》東官郡治安懷,即此。梁、陳間縣廢。
○道家山在縣治西。城址環(huán)其西南麓。又金牛山,在縣西五里,山勢??,下瞰海水,一名海月巖?!痫w鵝山,在縣西南十里,屬靖康場。流水環(huán)繞,狀若飛鵝。又十里曰大嶺山,奇突聳峭,下視群山,如蟻垤然。其陽有瀑布泉,灌田二十余里。又石鼓山,在縣西南二十里,上有石如鼓?!赌显街尽罚和劣衼y則鼓鳴。昔盧循來寇,時隱然有聲。
黃嶺山縣南三十五里。俗名?嶺,縣治朝山也。《唐十道志》嶺南名山之一,曰黃嶺。其山峰巒秀拔,狀如卓筆,逶迤而西,作展旗狀。下有簾泉。又縣南四十五里有彭峒山,上有水簾?!鹕裆?,在縣東三十里。其陽為鼓鎮(zhèn)峽,下有龍?zhí)?,即龍江所?jīng)也,舊有浮橋。又石涌山,在縣東五十里,水中石如涌出,因名。居民多種香木于上。又東十里為寶山,昔嘗置場煎銀于此,名石甕場,久廢。山巔有潭,懸流下注,居民引以灌田。
虎頭山縣西南五十五里大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俗號虎頭門?!吨尽吩疲杭葱闵揭?。宋景炎二年,元將劉深攻帝于淺灣,張世杰戰(zhàn)不利,奉帝退保秀山。明初,廖永忠下東莞,次虎頭關(guān)。今外國來入貢及出使外國者,皆取道于此。○武山,在縣南五十余里大海中。山勢突起,有武勇狀。每潮汐消長,高低可辨。宋余靖嘗候潮于此。
曹幕山縣西北八十里。其南有石門崦峒,高廣橫列如城府,林陰蓊蔚,大者合抱,農(nóng)隙采山如織,百材于此取辦?!吨尽吩疲荷綇V袤數(shù)百里,介于東莞、新會、高要、新興之間。
銅嶺在縣東二十里榴花村。宋末,邑人熊飛結(jié)集義勇,與元將姚文虎力戰(zhàn),斬之,遂與新會令曾逢龍復廣州,是也。又太平嶺,在縣東南,形若豎旗,從山麓而上,連頓九阜,至山頂則平曠,一名九頓嶺。道出大鵬所?!鹕徎ǚ?,在縣東北六里。九峰峻竦,狀如蓮花,一名三角山。其上有池。
○三門海縣西南六十里。海中有三洲,潮自東南來,至此分為三道,既而復合,因曰三門。舊《志》:縣境海道之備,有南頭、屯門、雞棲、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老萬山、伶仃洋等澳,皆有哨兵戍守。又縣西南有烏豬海洋?!秴腔萑沼洝罚赫y(tǒng)六年,奉詔使占城,發(fā)東莞,次日過烏豬洋,又次日過七州洋,??見銅鼓山,次至獨豬洋,見大周山,次至交趾洋,有巨洲橫截海中,怪石廉利,為舟楫患。次日至占城外羅陽校杯墅口,明日入其國門。舊《志》:占城西去廣州二千五百里。海行殆難以里道記也。
東江在縣北。自博羅縣流入境,又西入增城縣界,至南??h入于西江。舊有東江堤,宋元?初筑以防沖嚙。紹興中,復修治。淳?三年,復增修之。元至正二年,淫潦崩潰,尋復營輯。一名福隆堤。在縣東七十里。
龍?zhí)犊h東南四十五里?!吨尽吩疲荷钕?,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有瀑水飛流,又十里而匯為龍?zhí)丁F渌鞅背?,居民引以灌溉。又虎頭潭,在縣東百里,接惠州府界,有山險絕,形如虎頭,下有潭,潭旁僅有線道,山內(nèi)有田可?井,常為寇盜所據(jù)。昔于山前置寨,今廢?!吨尽吩疲嚎h東北黃曹村有織女湖,湖旁有小山。又縣東南百里有雙女湖。
○福永鎮(zhèn)在縣西南。有福永巡司。舊為屯門固戍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三十一年遷于福永村,因改今名。又白沙巡司,在縣西南百十里白沙村,近三門???。舊為白沙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鹁┥窖菜?,在縣東北。舊為茶園寨,洪武三年置巡司,十九年遷于京山村,因改今名。又中堂巡司,在縣西麻涌村。舊為中堂寨,亦洪武三年改置。
武山寨在縣南。又縣東有虎頭寨?!吨尽吩疲嚎h境有把截所三:曰南岡頭,曰沙潭,曰蘆荻角。又有企石營,亦在縣南。
城西驛在縣城西,水驛也??h東北又有黃家山水驛。又鐵岡水驛在縣東。
新安縣府東南二百六十里。東北至東莞縣七十里。本東莞縣地。隆慶六年,析置新安縣,治城子岡。編戶二十里。
○梧桐山縣東四十里。山勢峭拔,多產(chǎn)梧桐,因名。又杯渡山,在縣東南百二十里,下濱海,舊名屯門山。上有滴水巖及虎跎井?!都o事》云:東莞南頭城,古之屯門鎮(zhèn),乃中路也。一云南頭城東南海路二百里至屯門山,唐置屯門鎮(zhèn)兵,以防海寇。天寶二載,海賊吳令光作亂,南??な貏⒕搠胍酝烷T鎮(zhèn)兵討平之。宋亦置營壘于此。又梅蔚山,在縣南百里大海中?!缎谐洝罚核尉把锥暾?,南狩幸此。今有石殿遺址。又西南八十里大海中有官富山,山之東有官富場?!缎谐洝罚壕把锥晁脑?,帝舟次于官富場。是也。舊《志》:官富山,在東莞縣西南二百八十里。
大奚山縣南三百余里大海中。環(huán)三十六嶼,周回三百余里,居民以漁鹽為生。《宋史》:慶元三年,提舉鹽茶徐安國以捕私鹽致亂,知廣州錢之望遣兵殲之,遂墟其地,后生息漸繁。明初,有萬姓者統(tǒng)其眾,今亦呼為老萬山。
○佛堂門海縣南二百里。潮汐相通?!吨尽吩疲?柯水,經(jīng)官富山西南入海,分為二門:佛堂門海在其左,急水門海在其右。凡潮自東南大洋西流,經(jīng)官富山而入急水門,番舶至此無漂泊之恐,故曰佛堂。自急水角經(jīng)官富場,又西南二百里曰合連海,水通東南大洋,連深澳、桑洲、零丁諸山,而匯合于此,故曰合連。
合蘭洲縣南百九十里?!吨尽吩疲嚎h南百余里有大步海,中有娟珠池,南漢時采珠于此。又南八十里為合蘭洲,在靖康場海中,與龍穴洲相比。相傳有龍出沒其間,又有泉出龍穴洲石罅間,番舶回者皆汲以過海。近《志》縣西北八十里為大步海,又西北八十里為合蘭洲,似誤。
○官富鎮(zhèn)即官富場也。宋景炎二年,蒙古將塔出等以步兵追二王于嶺南,其別將唆都由泉州取道泛海,期會于廣之富場,謂此。今有官富巡司?!吨尽吩疲罕竟俑徽?,洪武三年改?!鹑笨阪?zhèn),在縣西南缺口村,近合連???。洪武四年,置巡司于此。
三水縣府北百二十里。西北至清遠縣百三十里,西南至肇慶府百三十里。本南海縣之北境、高要縣之東境地。嘉靖五年,析置。今縣治白塔岡,有磚城,編戶五十一里。
○大潭山縣北三十里。石壁數(shù)仞,飛瀑如練,下注二潭,左曰龍湫,右曰天生塘,方廣二畝許,居民引水溉田。○堯山,在縣南四十里,俗呼大堯山?!端?jīng)注》:山盤紆數(shù)百里,有赭巖疊起,冠以青林?!犊尽罚荷礁咚那д桑苑恢?,俱見之。今高約百仞,亦名凌山。
盧嶺縣西北四十里,與四會縣接界。又金帽嶺,在縣東北一里,俗呼城隍嶺,有連珠峰,縣之鎮(zhèn)山也。又縣東五里曰象岡,一名云秀山。又二里曰石頂峰,上有古煙墩,為縣治之水口。○白塔岡,在縣東南一里,岡下水中有浮沉石。又二里為昆都山,即古三水鎮(zhèn)也。宋置斥堠于此。廣州參謀劉頜擒海鹽盜綦毋謹和尚于三水鎮(zhèn),是也。鎮(zhèn)廢。《志》云:縣治東一里有魁岡,下有鹿峒水,出縣東六里鹿峒中,流經(jīng)魁岡,入于湞水。縣西一里又有七星岡,其西為青岡,濱大江。又西有橫石、將軍二嶺。
○北江縣西二里。亦曰湞水,亦曰氵匡水。自清遠縣流入境,南流會于陶水,又南入南??h界,合于西江。○陶水,在縣南,源出堯山,西北流注于氵匡水。又有翁水,出縣東北利山湖,亦西南流注于氵匡水。三水合流,縣因以三水名?!吨尽吩疲嚎h南有金洲岡,水中突起,方圓約二百余丈,高五十余丈,一名金鐘,水繞其旁。又十里過雙竇,入南海縣界,俗呼新生水,三水之余派也。
蘆包水縣北四十里?!吨尽吩疲嚎h北三十五里有龍坡山,一名花山。又北五里,則蘆包水出焉。其水秋冬皆涸,夏始溢,北出一里,合于胥江,南出南??h境,至官窯驛合于大江。胥江,亦即北江之異名矣。又北六里有鴨埠水,亦流合北江,舊多盜賊劫掠商船?!吨尽吩疲嚎h西南十里有西南?,商旅之舟多泊于此。
○三水鎮(zhèn)在縣西南一里隔江。青岡之旁,即三水口也。有三水巡司。又縣西有橫石巡司,與肇慶府高要縣接界。近《志》云:嘉靖三十年,高要縣古耶巡司移置此?!瘃憬菜?,在縣北五十里。又西南巡司,在縣東南十二里,地名楊梅堡。舊有西南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并置驛于此?!饚r石營,在縣北六十五里。又縣北四十里有鴨埠水驛,又縣南有界牌石營。俱有官兵戍守。
增城縣府東百九十里。南至東莞縣百里,東至惠州府博羅縣百四十里。本秦番禺縣地。后漢析置增城縣,屬南??ぁA焊膶贃|官郡,尋為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唐因之。宋仍屬廣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一百八十三里。
○增城舊縣縣東北五十里。漢置縣治此。唐時移置于縣東九岡村,后又移今治。元末,嘗筑土城。明永樂元年,始?以磚石。成化五年,復增拓之。
○羅浮山縣東百三十里,與博羅縣接界?;丨h(huán)高聳,為廣、惠二郡之望。詳見名山羅浮?!疴ド剑诳h東南二十里?!吨尽吩疲荷疆a(chǎn)娑婆羅竹,圍三四尺,性堅紉,土人取以為弓。
白水山縣西四十里。屹若巨屏,上有瀑泉百余丈,懸注如練。又峨眉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秀而長,下為烏石岡,狀若覆鐘,色如墨,堪以眺遠。岡下有烏石村?!痍愥忌?,在縣北二百五十里。脈自庾嶺而來,勢如卓旗,山側(cè)有小阜突出,增江源于此。
望云嶺縣北百七十里。下有九淋水,雖天時晴霽,亦有云氣覆其上。又云母嶺,在縣西二十里,產(chǎn)云母石。○景星巖,在縣北五十里。平野中孤石挺起,峰秀入云,連石相接,無異棟宇,中有樓閣寶蓋之狀。又浮碇岡,在縣城東五里。其石赤,與羅浮相望。舊《經(jīng)》云:浮山自海上浮來,合于羅山,此岡若浮山之碇。又東五里為百家山,上多竹,可容百家。
○東江在縣南,與東莞縣分界。西流入番禺縣境。
增江在縣城東。源出陳峒山,東南流經(jīng)此,又南合于防水。《志》云:防水出縣南十五里流防山,流合增江??h南三十五里有牛潭,增江支流入焉。其正流西南出,入于東江。
○烏石鎮(zhèn)在縣南東洲村。舊為烏石寨,洪武初改置巡司。又茅田巡司,在縣西,洪武四年置?!吨尽吩疲嚎h北百里有蓮花寨,宋置?!鹪鼋A,在縣城東。又縣南有東洲驛,縣西六十里有烏石驛。
龍門縣府東北三百十里。本增城及博羅二縣地。舊置龍門巡司于此。弘治九年,徙司于黃沙坳,而置今縣于舊司治。有城,弘治十六年增筑。編戶十七里。
○虎獅山縣西五十里。形若虎獅對峙,上有飛泉,下注蛟穴,流至縣東五里,為白沙水,引流可以溉田。又西十里為陳峒山,與增江縣接界。
天嶺山縣南八十里。高千仞,為一邑之望。一名指天嶺。又東澗山,在縣南百八十里,有層崖疊?、氵敕石飛泉之勝。又南十里曰岑曙山,中有西云、會仙二洞,飛泉出焉。
○西林水在縣西。一名九淋水。源出縣西七十里鐵岡大山,流經(jīng)城西,諸溪澗水皆流合焉。東南流入增城縣界,經(jīng)望云嶺下,迤邐二百余里,流合于增江?!鹇废?,在縣東六十五里,源出縣東北鐵坑山,西南流會于西林水,可通舟楫。又鵝溪水,在縣南百余里,源出博羅縣界,居民引以溉田,亦流入于增江。
○上龍門鎮(zhèn)在縣北。舊置長沙巡司,洪武四年改今名。
香山縣府南百五十里。東至東莞縣三百里。唐為東莞縣之香山鎮(zhèn)。宋因之。紹興三十二年,升為香山縣,仍割南海、番禺、新會三縣濱海地益之。舊有土垣,號曰鐵城。明洪武二十六年,始營磚城。弘治間,于城外筑子城。正德間修筑,周三里有奇。編戶三十六里。
○仁山在縣治北。有六阜環(huán)列,謂之七星峰。其北一阜曰壽山,東南曰豐山,西曰武山。洪武初筑城,平其三阜。又城北一里有插笏山,瀕于海,舊名獺窟山?!鸫蟊鄙?,在縣城東一里。蓮峰聳其前,金鼓角山峙其后。其與蓮峰對峙者為石岐山,在縣西北一里。又西二里水中有長洲山。
筆架山縣南一里。三峰屹立。又南二十里曰湖洲山,山下有湖,久之成洲,因名。俗呼為文筆山?!鸨迸_山,在縣南四十里。又南二十里曰南臺山,兩山相對如臺?!吨尽吩疲罕迸_相近者有壽星塘山,塘廣數(shù)畝,在山之北?!兑笆贰罚核味俗诒烙谥壑?,葬壽星塘。今塘側(cè)有陵跡五處,蓋遺臣馬南寶所筑疑冢也。其地亦名墳頭岡。在山之西,又梅花水出焉,下流入海。宋端宗太后全氏崩葬于梅花坡上,亦即此水旁矣。又香爐山,在縣南六十里,有瀑布懸流?!吨尽吩疲嚎h以此山名也。
長江山縣東南三十里。眾水皆導源于此,因名。紫馬嶺在其東,相合山在其西。又東南十里曰三洲山,三山并立海中,一名大圜山。又東南二十里曰烏巖山,宋末土人多避亂于此?!鹗T山,在縣西十里,中有洞,宋末嘗拒元兵于此。又黃楊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其陽有赤坎岡,宋亡,張世杰葬于此。
浮盧山縣北七十里海中。相傳山嘗與波上下?!渡胶=?jīng)》南海有浮石之山,疑即此。又石甑山,在縣南百六十里,土人呼為南山。《志》云:縣南百里海中有金星門,兩峰相對,蠻{疋旦}多漁于此,相聚為寇。又南百里有大、小橫琴山,其下即井澳也。又三灶山,在縣南三百里海中。周回三百里,林木蔥翠,有三石如灶,舊多居民。洪武中,以通番寇入犯,遂虛其地。成化以后,有官軍駐守。《廣記》:三灶山,有田三百余頃,極膏腴。元時海寇劉進據(jù)此。明洪武初,奸民吳進添通番為亂。二十六年,討平之,禁民不得居止耕種,設(shè)官兵防守。正德中,豪民漸侵嚙其地。
○海在城外。宋阮泳《縣治記》:香山,環(huán)海孤嶼是也。今縣西北接浮虛山者曰石岐,海中多洲潭,蘆葦泥濘,久之成田,他邑民多耕種其中,攘奪為害??h西二十里曰象角頭海,又西三十里曰疊石海,中多魚蟹之利。西南七十里曰分流海,東注東洲門,合大洋。又三灶山東曰烏沙海,向為番夷窺伺處。成化中,番舶復自此侵擾,因歲令官軍駐守三灶山。
井澳在縣南海中橫琴山下。宋景炎二年,張世杰奉帝至井澳,颶風大作,舟敗幾溺,軍士死者過半,即此。《番禺客記》:井澳海濱有湖居里,里中馬南寶者,嘗以其家為端宗行宮。及帝崩?州,殯于南寶家,然后葬于?山。繼又起兵于井澳,與蒙古戰(zhàn),不勝,死之?!吨尽吩疲嚎h有浪白澳,為海道戍守處。○零丁洋,在縣東百七十里。宋末,文天祥為元兵所敗,被執(zhí),嘗經(jīng)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之句。又九星洋,在縣西南。宋建炎二年,元將劉深襲井澳,帝至謝女峽,復入海,至九星洋,欲往占城,不果?!兑唤y(tǒng)志》:海中有九曜山,羅列如九星,洋因以名。又謝女峽,一名仙女澳,亦在縣境。
○香山鎮(zhèn)在縣北大欖村。舊為香山寨,洪武二年改置巡司。又小黃圃巡司,在縣北百二十里,弘治九年置。○金斗場,在縣南百五十里,地名濠潭,即宋金斗鹽場也。今廢。
象角頭營在縣西。《志》云:縣有鎮(zhèn)頭角、南禪佛、縣港口及浮虛、大埔洋等營,俱有官軍戍守。又把截所四,曰:石岐,在縣西;東洲門,在縣東;乾務(wù),在縣南;大人嶺,在縣北。
新會縣府西南二百三十里。西北至肇慶府高明縣九十里,西至肇慶府恩平縣百十里。漢番禺縣地。晉末,置盆允縣。元熙二年,置新會郡治焉。宋、齊因之。隋平陳,郡廢,置新會縣,并置封州治焉。開皇十一年,改為允州,后又改曰岡州。大業(yè)初,州廢,縣屬南海郡。唐武德四年,復置岡州,仍治新會縣。貞觀十三年,州廢,縣屬廣州。是年仍置岡州。天寶初曰義寧郡。乾元初復曰岡州。貞元末,州廢,縣仍屬廣州。宋因之。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二百三十八里。
○盆允廢縣在縣東。晉末分番禺縣置盆允縣,屬南??ぃ瑢樾聲ぶ?。齊、梁因之。隋平陳,改置新會縣,廢縣入焉?!冻且乜肌罚盒聲h舊無城,元末始筑土垣御寇,旋廢。洪武二十四年,改筑土城。三十年,?以磚石。天順六年,復筑子城,周為濠塹,時稱完固。正德十一年,又復營筑焉。
新夷廢縣在縣西四十五里。三國吳析番禺置平夷縣,屬南海郡。晉太康初,改曰新夷。元熙中,改屬新會郡。宋、齊因之。隋初,廢入新會縣。又宋元廢縣,在縣東北。沈約《志》云:元嘉九年,割南海、新會、新寧三郡界上新民立宋安、新熙、永昌、始成、招集五縣。二十七年,改宋安為宋元,皆屬新會郡。齊廢宋安縣,余皆如故。梁、陳間,改新熙為新建,始成曰熙潭,招集曰懷集,又以廢宋安縣改置化召縣。隋開皇十年,悉并入新會縣。
義寧廢縣縣西北九十里。本新夷縣地。宋置義寧縣,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屬岡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武德四年,復屬岡州。貞觀十三年,改屬廣州,旋復故。宋開寶五年,廢入新會,六年復置。太平興國初,改曰信安縣。熙寧五年省為鎮(zhèn),入新興縣。元?初,復為縣。紹圣元年,又改為鎮(zhèn),后復為縣,還隸廣州。建炎初廢。
封平廢縣縣西七十里。晉末置,屬新寧郡。宋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大業(yè)初,廢入義寧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封平縣,屬岡州。貞觀十三年省。又封樂廢縣,在縣西北。沈約《宋志》:元嘉十二年,以盆允、新夷二縣界歸化民置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大業(yè)初,廢入新會縣。唐復置,屬岡州。貞觀十三年廢,旋復置。開元初又廢。○始康廢縣,在縣西南。劉宋元嘉中置,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開皇十年,廢入封平縣。又有初賓廢縣,亦在縣西。劉宋時置,屬新會郡。齊、梁仍舊。隋開皇十年,省入義寧縣。
○桂山縣北二里。俗呼圭峰。唐僧一行至此,有黃云覆之,因名黃云山。上多松竹,瀑泉出焉。又北八里曰淥屏山,周回八十八里,環(huán)繞縣治,一名綠護屏。屏南有潭,謂之圣池?!鸫笤粕?,在縣西三里,形如盤龍,浮江旋繞。又西五里曰龍山,上有九穴,俗呼龍窟。其下紫水出焉,南流入海。
仙涌山縣西北六十里。地名羅坑。本無山,一夕風雷震吼,涌出數(shù)峰。又西北五里曰昆山、侖山,二山相連,俗合呼為昆侖山。昆山巔有天井,侖山巔有白龍池?!鸾饘?,在縣西八十里。《唐志》:岡州以金岡而名,其地產(chǎn)金,下有淘金坑,旁皆沃壤,延袤八十里。今皆為民田,不復有金坑矣。西北有石洞曰金山巖,深廣皆二丈,巖頂飛瀑如練,有盤石,可坐數(shù)十人,舊為鄉(xiāng)人游賞處。今為盜藪,俗呼鬼子窟。
曹幕山縣西北二十里。上有犭?人,墾山為?。今詳見東莞縣?!鹈剑h西南三十里,一名天臺山?!吨尽吩疲嚎h西三十里有將軍山,山勢雄峻,其脈蜿蜒而南,至此突起數(shù)峰,東盡于海。又西南二十里有石徑山,石巖如屋,容數(shù)十人。
?山縣南百里大海中。延袤八十余里,高四十二丈,與奇石山相對,立如兩扉,潮汐所出入也。亦曰?門山。故有鎮(zhèn)戍。宋末,帝?立于?州,張世杰以?山為天險,可扼以自固,乃奉帝移駐于此,遣人入山伐木,造行宮及軍屋三千余間。未幾,元將張弘范來攻。或謂世杰曰:北兵以舟師塞???,則我不能進退,盍往據(jù)之?幸而勝,國之福也;不勝,猶可西走。世杰為必死計,不聽,結(jié)大舶千余,作一字陣碇水中,以拒元軍。?山北淺,舟膠不可進,弘范由山東轉(zhuǎn)而南入大洋,與世杰師相遇,薄之,且出騎兵斷官軍汲路,又以舟師據(jù)???,世杰遂困。既而元將李恒自廣州來會,守?山北,與弘范合擊,宋軍遂潰,陸秀夫負帝沉海,楊太后及諸嬪御從死者以萬數(shù)。宋遂亡?!吨尽吩疲?山對峙有湯瓶嘴山,以形似名,最高峻,文禽異木多出其中。又南有雙壁山,高百余丈。又南十里曰九曲山。
○??h南二十一里。一名熊海,以旁有鼠熊、馬鞍熊、東熊、長熊四山也,統(tǒng)名曰熊子山。熊,音那。三足鱉曰熊,山形似之,其下皆曰熊海。東徑香山縣為小梁海,西經(jīng)蜆岡,自北而東至?山,為?門海,通謂之南海。《海防考》:濱海有望峒澳,系廣海衛(wèi)軍巡哨。
西江在縣東北。《志》云:江水至番禺西分流,至縣東為江門,江門又分為二水:左徑石觜至東莞縣虎頭門入于海,右徑縣?入于熊海?!痂尮奶?,在縣西四十里。山溪之水,匯流經(jīng)此,水石沖激,聲如鑼鼓,南流入海。
○沙村鎮(zhèn)在縣南長沙村。有沙村巡司?!吨尽吩疲号f置司于長珠大神岡,洪武三年改置于此。又縣東潮蓮村有潮蓮巡司,舊置寨,洪武二年改。又藥徑巡司,在曹幕山藥徑口,舊置寨,亦洪武二年改。○沙岡巡司,在縣西。舊為樂里寨,置于余村。洪武二十年,徙于沙岡村,改置巡司。又松柏巡司,嘉靖中增設(shè),在縣西松柏山,舊為賊巢。又縣西河村有牛肚灣巡司,舊置寨,俱洪武二年創(chuàng)設(shè)巡司。又西有大瓦巡司,亦洪武初置。
利徑營在縣西北。近昆侖、曹幕二山,通高明、新興,山嶺險阻,多賊。相近又有汾水江營。又赤水口營,在縣西,有五坑垌、檢蜆凹山賊。又西為蜆岡營,有羅漢山浪賊?!鸸碜涌郀I,在縣西,防鬼子窟、良金、云永山賊。又西有五坑徑營,防甜水坑、良金、云永三山賊,徑道多岐,接新寧、恩平二縣界。
長沙塘營在縣西南。有北臘山、船金坑、雷公巖、斬頭等山賊。又西有游魚山營,防石巖頭、金良二山賊。相近為金釵營,防牛仔蘭、北臘、王坑、王牯嶺、羅漢等山浪賊,通新寧、恩平二縣界。又有寨濠徑營,亦防羅漢大山諸賊,接新興、高明、恩平、新寧諸縣界?!鹋R江臺堡,在縣東南濱海。又東為良村營。俱接順德縣界?!吨尽吩疲嚎h有白虎頭、官來徑等關(guān)五,又有把截所八:曰長沙,在縣南海濱;曰企官,曰雙煙整,曰潭?,曰企頭,曰橫山,皆在縣西南濱海;曰仰船岡,在縣東南;曰寨門,在縣西,亦濱海。
新寧縣府西南三百三十里。西北至肇慶府陽江縣百二十里。本新會縣地。自元季以來,諸犭?煽亂,屢征不服。明弘治十一年,討平之,因析置今縣。初筑磚城,正德六年改筑,周三里有奇。編戶六十里。
○三臺山縣北一里。一名上坑山,縣之主山也。迤東一里曰連珠山,有三岡如連珠。其西曰寶鴨山,與三臺并峙?!鸢俜迳剑诳h東五十里。峰巒百計,獸多獐鹿,木多松梧,蠻獠之所出沒也。其相連者曰古兜山。其地水陸四達,蠻獠結(jié)寨于此,有峰曰湯瓶嘴。
大隆山縣西南百二十里。有犭?寨,舊為盜藪。又縣南百六十里曰龍溪山,山險峻,上有石室。○上川山,在縣南二百三十里海中。山多香臘材木,居民煮鹽者多取木于此。又下川山,在縣南三百里海中,亦有香臘竹藤之利。《一統(tǒng)志》:上川石山,下川土山,居民舊以賈海為業(yè)。下川相近者曰海晏村。洪武四年,海寇鐘福泉等挾倭船寇海晏,下川官兵追討至陽江,平之。于是徙二山居民入內(nèi)地,遂為荒壤。其后生齒漸眾,然豪貴奪其利,民日益貧矣。
○海在縣南。《志》云:縣西七里有紫霞山,其下為紫霞海。又有矬洞水,源出大隆山,山南為大牌海。又南二百里徑銅鼓山,眾水合焉,風濤觸石,如銅鼓聲,是為銅鼓海。至上川山左右為大、小金門,又西南二百里為番舶往來之沖,是曰寨門海。
半塘水在縣南。源出縣西北馮村坑,流入海。○雷公潭,在縣西一里。源出百峰山,有龍潛焉,龍興則風雷迅烈。下流亦注于海。
○城岡峒在縣西南七十里城岡堡,有巡司。又望高巡司,在縣南。舊為褥州巡司,洪武二十七年以其地立廣海衛(wèi),移司于望高村,因改今名。○那銀堡,在縣西南九十里。又河木堡,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河木徑,南去廣海衛(wèi)十五里。
倉步營縣東四十里,東北至新會縣之赤水口營三十里。相近者又有水流徑營。《志》云:舊防新寧上朗、張邊,恩平交徑等山賊。○甘村營,在縣東南,接順德縣界。《志》云:營去倉步營三十里,去城岡堡二十里。似誤。
石鼓寨縣東三十里石鼓山上。犭?寨也??h北八里有石人犭?寨,在石人山上?!吨尽吩疲嚎h境諸犭?寨,大者如石鼓、茅舍、苔村、石人、{刑山}峒、橫嶺、蓮塘、羊公徑、倉下、那西、東瓜沖、上峒、萬羅岡、雞頭、懷寧等寨。嘉靖三十年,討叛犭?,一自南海抵新會壁山寨,一自石門抵苦草徑,又分左右翼:一略百鋒十二寨,一略石鼓十五寨。旁午,移兵攻黃沙泥、倉下寨,夜進茅舍、梅樹峒等寨,賊突圍走牛角{刑山}。又進剿盈峒、大塘諸寨,又克那西、上橋諸寨,又分兵自牛眠沙進剿苔村、懷寧諸寨。賊平,乃設(shè)更鼓、那西、三合水、金雞頭諸營。
從化縣府東北三百四十二里。西北至韶州府英德縣百八十里。本增城縣地。弘治元年,峒獠譚觀福恃險為亂,討平之。三年,析置今縣,治橫潭。七年,改治馬場田,筑城。十一年,?以磚石。嘉靖中,重修,周三里有奇。編戶十八里。
○龍?zhí)渡娇h北二十里。上有龍湫。又云臺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山巔平衍如臺,常有云氣覆之,旁有洞穴,容數(shù)十人。又北山,在縣東北八十里,三峰峻拔,山半有蘭和谷,下為龍?zhí)叮嫌衅俨紤伊髯⒂谄渲小S治逯干?,在縣東北九十里,五峰相連,如筆格然。
圍腦山縣西十三里。其上有仰天湖,又西為三將軍山。又蜈蚣山,在縣西五十里,麓有鐵場坑,相傳舊嘗于此煮鐵??h西北四十里又有百丈帶山,上有泉注為流杯池?!鹗臉巧?,在縣南三里,其石層疊,下有潭。又鷓鴣山,在縣南四十里。其脈自庾嶺而來,有峰高百余丈,傍一峰差小,俗呼為大、小鷓鴣。舊《志》云:山在增城縣西南九十里。蓋本增城地也。又武臺山,在縣南五十里,亦有兩峰相對。
○流溪在縣南。源出韶州府乳源縣流溪山,流經(jīng)縣前,合于曲水,又西流至南??h石門山,入于北江?!鹎诳h東,有三源:一出增城縣界監(jiān)瀵山,一出縣東六十三里之中心山,一出縣東概洞,流五十里,至白芒潭,又五十里,抵縣前與流溪水合。水甚清淺,不通舟楫。
犁塘水在城西。源出縣東三十里獅子嶺,有石磕水流會焉,曲折流五十里,至縣西三里之風門嶺合于流溪。《志》云:風門嶺多積水之?,山半有水盂,積水常不竭。
○流溪鎮(zhèn)左縣北石潭村。舊置寨,洪武三年改設(shè)巡司?!吨尽吩疲嚎h有上塘營,防十八山、苦菜塘、松子?等處巢峒。《志》云:縣境有山犭?巢穴凡三十五處。
清遠縣府北二百五十里。西南至肇慶府四會縣百七十里,東北至韶州府英德縣二百七十里。漢南??ぶ兴蘅h地。梁析置清遠縣,為清遠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仍屬廣州。宋因之?!冻且乜肌罚涸琳?,筑土城。明洪武二十二年,始砌磚城。天順七年,為犭?賊所陷。成化中修筑,以后又嘗增修。城周八里有奇,編戶十七里。
○中宿廢縣縣東北六十里。漢置縣,屬南???。后漢因之。三國吳改屬始興郡,仍曰中宿縣。宋、齊因之。梁析置清遠縣,又改置政賓縣,移東官郡治焉。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唐武德六年,并入清遠縣。《志》云:今縣東十二里有中宿山,中宿縣以此名。
○峽山縣東三十里。一名中宿峽。崇山挺峙,中通江流。舊《記》:黃帝二庶子曰禺陽,曰禺號,南采阮俞之竹,為黃鐘之管。今山上小竹節(jié)間長九寸,圓徑三分,疑此山即阮俞也。亦曰禺山,亦曰二禺。有兩峰穹窿對峙,束隘江流,故曰峽也。道家以為第十九福地,有和光洞,甚深窈。又有?票幡嶺,在山頂南。唐大歷間,哥舒晃叛廣州,命將討平之,還見二幡于山頂。蓋二禺神之所賜云。又觀亭山,在縣東三十五里,一名觀峽山,或云即峽山之支麓也?;蛑^之尋峽。姚氏云:漢樓船將軍楊仆出尋峽,峽去始興三百里,近連口,即此峽矣?!鹩^音山,在縣東二百五十里,高出諸山,峰巒層疊。
大羅山縣西二百五十里。其脈自陽山來,西抵廣西梧州府懷集縣界。犭?獠多居其間,中有龍?zhí)?,賊巢也,嘉靖三十六年討平之。又溱源山,在縣西百二十五里,連山交枕,絕峰壁竦,溱水出焉,俗訛為秦王山,溱水亦曰秦王水。○回岐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古名觀岐,高聳數(shù)十仞,逶迤環(huán)抱,有回顧縣治之狀。下有岐水,回岐驛設(shè)于此。又臨漢峽,在縣西北五十里,兩崖壁立,延袤九十里。
○湞水在縣東北。源出大庾嶺,徑韶州府英德縣界,又南過廢中宿縣,至縣東會于氵匡水。漢楊仆下湞水,是也。經(jīng)縣南八十里有黃巢磯,相傳黃巢嘗覆舟于此。又南入三水縣界。
氵匡水在縣東。自英德縣流入界?!稘h志》注,中宿縣有氵匡浦,是也。又東南流四十二里,至縣東與湞水合?;蛑^之湟水,或謂之?水。漢路博德下湟水即此。又氵匡水合湞水之處,謂之氵匡口。陳大建二年,廣州刺史歐陽紇以州叛,陳將韋昭達破之于氵匡口。亦謂之?口。宋乾德二年,潘美克南漢之郴州,劉?懼,使邵廷??屯?口是也?!吨尽吩疲簻澦嘣讳=?、湟水,曰氵琶江。今縣東有氵琶江鄉(xiāng)及氵琶江巡司。
溱水在縣南。源出溱源山,東流合于湞水?!端?jīng)》云:溱水源出湖廣臨武縣西南境,經(jīng)曲江縣西北,流合武水,《山海經(jīng)》謂之肄水。又南合湞水,又西南徑中宿縣,會一里水。其?厄處名為觀峽,春水氵存至,鼓怒沸騰,流水淪沒,必無出者,稱為至險。蓋訛今之湞水為溱水,而又以今之溱水為湞水矣。
○橫石寨在縣東。洪武二年,改置橫石磯巡司。其相近有高田營、金斗角營,皆設(shè)兵戍守。又氵琶江寨,亦在縣東,洪武二年改置氵琶江巡司。其相近者有鼓樓岡、黃峒水二營,俱為戍守處?!馂I江寨,在縣西北。又有回岐寨,在縣西南,近回岐山。洪武二年,俱改置巡司。
楓坑營在縣西南,接三水縣界,西防四會之犭?。其相近有塘角、蚊蟲石、大廟峽、黃流寨、石角河村等營。又龍鎮(zhèn)營,在縣北。相近有石川徑口、鴨春徑、三木坑等營,皆僻在萬山中,接英德、陽山二縣黎峒賊寨?!鹎暹h峽營,在縣東峽山下,亦曰峽口營。又南有正江口、頭巾灘、山塘、大燕水等營,又西南有界排營。《志》云:縣境江道,北接英德,南達三水,多盜賊及黎犭?水{疋旦}之患,因設(shè)金斗角、高田、黃峒水及峽口諸營,撥兵防戍。又有鑼鼓灘、板潭、禾云、合頭、白泡潭、了磯水等營,皆近江道??h西北又有老虎峒、黃柏徑、黃岡徑、秦王徑等營,則西北一帶山徑防衛(wèi)處也。
獨石寨在縣境?!吨尽吩疲嚎h有獨石、黃田、田心、洋子、蓮梗、雙石水、西亂?、白灣、牛挨石、羊坑、雷坑、石閣、老虎峒、桃枝、橫石、企石、三木坑等十七寨,又有三坑等犭?巢一百有六。
安遠驛在縣城西??h東北九十里為橫石磯驛,縣西南八十里為回岐驛。《志》云:縣東又有官莊驛。
附見:
廣州左衛(wèi)在府治北。又有廣州右衛(wèi),在左衛(wèi)之西。俱洪武八年建。又廣州前衛(wèi),在府治西,其北為廣州后衛(wèi)。俱洪武二十三年建。
南海衛(wèi)在東莞縣治南。洪武十四年建。○東莞守御千戶所,在縣南東莞縣舊城內(nèi),洪武二十七年置,有磚城,周三里有奇,環(huán)城為池。一名南頭城,備倭指揮亦駐于此。又大鵬守御千戶所,在東莞縣東三百五十里,以相近有大鵬嶺而名。嶺脈自羅浮來,狀如飛鵬也。洪武二十七年置所,有城,周二里有奇,環(huán)城為池。俱隸南海衛(wèi)。
廣海衛(wèi)在新會縣南一百五十里。舊為褥洲巡司,洪武二十七年改建衛(wèi),有城。三十年,?以磚石,周五里有奇,環(huán)城有池。○香山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二十六年建,隸都司。二十八年,改隸廣海衛(wèi)。又新會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十七年建。又新寧守御千戶所,在縣城內(nèi),嘉靖十年建。俱隸廣海衛(wèi)。
清遠衛(wèi)在縣治東。洪武二十二年建。
增城守御千戶所在縣治南。洪武二十七年建,直隸都司。又從化守御千戶所,在縣城內(nèi),嘉靖十四年建,隸南海衛(wèi)。
連州府西北五百六十里。東北至湖廣郴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湖廣道州五百五十五里,東至韶州府四百里,西至廣西賀縣二百六十七里。
春秋時楚地。秦為長沙郡之南境。兩漢屬桂陽郡。三國吳改屬始興郡。晉因之。宋泰始中,置宋安郡。大豫初,省入廣興郡。齊仍屬始興郡。梁置陽山郡。隋平陳,郡廢,改置連州。大業(yè)初,改為熙平郡。唐武德四年,復曰連州。天寶初,改為連山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湖南,漢乾?三年入于南漢。宋仍為連州亦曰連山郡。元至元十七年,曰連州路屬湖南道,十九年降為州隸廣東道,以州治桂陽縣省入。明洪武初省,十四年復置州編戶十七里,屬廣州府,領(lǐng)縣二。今因之。
州北接九疑,西通桂嶺,控郴、永之噤喉,為廣州之肩背。漢平南越,一軍出湟水。宋伐南漢,自連州進克韶州。明初,陸仲亨以贛州之師,由韶州出連州搗肇慶以西。蓋介五嶺之口,為四出之途。嶺南形勝,斯為最矣。
○桂陽廢縣今州治。漢置縣,屬桂陽郡。元鼎四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將軍屯桂陽,待使者。既又出桂陽,下湟水,即此也。后漢亦曰桂陽縣。孫吳屬始興郡。晉因之。宋泰始中,分屬宋安郡,尋還屬始興。齊仍屬始興郡。梁為陽山郡治。隋為連州治。唐、宋因之。元省縣入州。《輿地志》云:連州桂陽縣,漢屬桂陽郡,因謂之小桂。西魏圍江陵,王琳自廣州入援,將兵自小桂北下至蒸城。蒸城,見湖廣衡陽縣。姚思廉曰:小桂,嶺名,或即今之桂陽山?!冻且乜肌罚汗痍柍?,劉宋元徽中,湘州刺史鄧曾創(chuàng)筑。宋皇?四年,因舊址增拓。元?、紹興及寶慶中,皆嘗增修。明洪武二十八年,復?以磚石。正德四年修葺。有門三,城周三里有奇。
岡溪廢縣在州西北。沈約《宋志》:泰始六年,立岡溪縣,割始興之桂陽、陽山、含氵匡四縣立宋安郡,屬湘州。大豫元年,縣與郡俱廢。
○順山州東四里。劉禹錫《記》:邑東之望曰順山,由順以降,無名而相依者以萬數(shù),回環(huán)郁繞,疊高爭秀,西北朝拱于九疑,乃州之第一山也。又東一里曰巾山,一名翠巾峰,平地聳起,凡百余丈,崔嵬冠于群峰,其木多楠柘之屬。九疑,見湖廣名山。
桂陽山州西北二十五里。上有石洞,廣三百一十步,藤蘿蔽之。洞內(nèi)之泉流出,東入于韶州。舊縣名桂陽,以此。又西北五里曰白鶴山,石峰四面如掌,相傳有陳真人者騎白鶴上升而名?!鸱缴?,在州北二十八里?!吨尽吩疲荷竭h與九疑對峙,凡數(shù)百里,其東南有水出焉,下流達于湟水。又北十二里曰北山,上有磨崖?!吨尽吩疲褐菽衔謇镉邪琢_山,峭拔壁立。
冠峰州北十三里。高聳冠于群山,或曰以山形如冠也。又北里許有五峰,狀如芙蓉,亦名芙蓉峰?;蛟患瓷徎ǚ逡玻闻嗣榔颇蠞h之兵于此。又圭峰,在州西北十里,泉山環(huán)繞,惟此峰端立如執(zhí)圭。○天際嶺,在州西北十五里。一名昆湖山,以下瞰昆湖而名。連延而西,入連山縣界。又秀巖,在州西北五里,山有懸石,如滴翠乳,一名大云巖。
楞伽峽州東十五里。雙崖壁立,垂石飛瀑,下注深潭,即湟水所經(jīng)也。唐顯慶四年,連州山水暴出,漂七百余家,即峽中水矣。宋嘉泰二年,?崩水壅,溪谷倒注,舟楫不通,田廬墊溺,患及城邑。州刺史楊?等疏鑿之,三載底平。葉適《記》曰,湟水會流而東南出,束兩崖間,湍怒激躍,勢傾百里,舟行必逾峽始可無患,是也。下有貞女石,相傳貞女化石處,亦名貞女峽,
○湟水在城東。自陽山縣流入界,又南入韶州府英德縣境。劉禹錫曰,城下之浸曰湟水,由湟之外,交流而合輸者以百數(shù),是也。今詳見大川北江。
桂水州東北十五里。《志》云:源出湖廣宜章縣黃岑山,南流入境,俗名奉化水,流合五溪水。《寰宇記》:五溪者,滄浪水、昆湖水、橫溪水、葉腐溪水、相思水也。一云五溪源出方山,五派合流,注于湟水。
盧溪水州西北二十里。源出湖廣藍山縣,有盧龍水流合焉,亦名上下盧水。經(jīng)州西二十五里,匯為龍?zhí)?,東流歷楞伽峽,注于湟水?!痣p溪水,在州西南三里。其上流為樂簪溪,古名斟水。一出連山縣界,亦名獲水。徑縣西九里,合高良水,又東為雙溪水,注于湟水。又連口水,舊《志》云:源出桂陽縣西北百十里石塘村,亦曰漣水,東南流,注于氵匡水?;蛑^之郁連水。
○雞籠關(guān)州西三十七里。有兵戍守。《志》云:自州界接四會縣境,有犭?賊山寨一十有二。
陽山縣州東北二百里。北至湖廣宜章縣百三十里,東至韶州府樂昌縣百八十里。漢置縣,屬桂陽郡。后漢改曰陰山縣。三國吳省入含氵匡縣。晉復置陽山縣,屬始興郡。宋、齊因之。梁屬陽山郡。隋屬連州。唐、宋因之。元屬桂陽州。明洪武二年,屬韶州府。十四年,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六里。
○陽山故城在縣南。漢縣治此。唐神龍初,移縣治于氵匡水北,即今縣治。《城邑考》:縣舊無城,天順七年始營磚城。成化以后,屢經(jīng)修筑,有池環(huán)之。
宣樂廢縣縣南百里。梁置梁樂縣,并置梁樂郡。隋平陳,郡廢,縣屬連州。開皇十八年,改為宣樂縣。大業(yè)末廢。又游安廢縣,在縣西南,亦梁、陳間置。隋屬連州,大業(yè)末廢。
○賢令山縣北二里。唐韓愈為陽山令,嘗讀書于此,有讀書巖,山以愈名也。又縣東北二里有石崖山,上有石壁如板?!痍栙t山,在縣西南十里,高出眾山,日光先照,故名。有兩峰上聳,亦名丫髻山。
寶源山縣東三十里。山產(chǎn)黑鉛,居民嘗采取之。弘治九年,奸徒相結(jié)為盜,始禁,不復采。又銅沙山,在縣西南七十里,舊嘗產(chǎn)銅?!鹜賺{,在縣西北七十里,脈自連山縣黃連山來,有峽水東流,注于湟水?!吨尽吩疲簫{,今夷為同官村。
○氵匡水在縣東,即湟水也。亦曰氵含水。自湖廣寧遠縣界,東南流入縣境,復折而西南入連州界?!吨尽吩疲和賺{水,東流合湟水,又流過城南為陽溪水,又南十里曰龍坂灘,灘側(cè)溫泉四時不竭。又南十五里為龍宮灘。韓愈云:陽山,天下之窮處也。水則江流悍急,橫波之石,廉利侔劍戟,舟上下失勢,破碎淪溺者往往有之。
斟水縣東二里。其地有東巖水源出焉,南流四里為潮泉,泉源消長與潮汐同候也。俗亦謂之桃江。又有兩溪水,源出韶州府乳源縣,流經(jīng)縣東之蓮塘,合斟水入于氵匡水。
○湟溪關(guān)在縣西北。秦置。漢武伐南越,兵出桂陽,下湟水,即此。《新唐書》陽山縣有秦湟溪關(guān)。《郡國志》:陽山縣理氵匡水之南,即其故墟,本南越置關(guān)之邑。故關(guān)在縣西北四十里茂溪口云。
陽山關(guān)在縣北,當騎田嶺路。秦始皇二十六年,既定南越,遂于此置關(guān)?!妒酚洝罚就右葡蚁?、陽山關(guān)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是也。姚氏曰:縣去騎田嶺不過百余里。嶺,即郴州之黃岑山也。
星子鎮(zhèn)在縣北。有巡司。又西北有朱岡巡司,縣東又有西岸巡司。俱洪武二年置?!鸢酌I,在縣西,路接連山縣。相近為高灘營,接白芒、老鴉坑諸險路,置兵戍守。又西有飯甑營,接稍陀、白水諸險路,通廣西懷集縣石角山犭?。又有大?良營,亦在縣西,地名青氵困,接懷集縣黃潭山諸險路,并防汾水凹山賊。相近又有琵琶徑營,亦接黃潭諸山,防茶坑南北西水山賊。又有江頭圳營,亦接南北西水險路。俱置兵防守。
馬丁民營在縣西南橋下山,接廣西懷集縣界,防古嶺山賊。旁又有馬丁兵營。又李峒營,在縣西南烏石峒,通四會、清遠大羅等山險路,防大?焦坑、黃沙坑諸賊。相近有梅花徑營,地名白竹茛,亦防大羅山賊。○牛仔營,在縣東,接乳源縣界,防企山、滑峒坑諸賊。
石盤閘在縣東南。地名大橋。路通英德縣界,防杉木角賊。其北有大青藍閘,相近為天堂嶺,通乳源縣莽山險路。稍東有小青藍閘,接雷峒、大橋諸處,亦防天堂嶺賊。又高橋閘,亦在縣東南,地名神下坪,亦接莽山界,防黃沙坑犭?賊。又長塘閘,在縣東北,地名大東山,路通湖廣宜章縣?!鸷堤灵l,在縣西,地名坑塘,路接廣西懷集縣界,防清油草塘賊路。又佛子徑閘,在縣西南,地名牛皮巖,與李峒營相接。又黃柏徑閘,在縣南,地名老虎坑。相近有沙涌閘,地名魚水,與梅花徑營相接。俱防大羅山賊。
連山縣州西二百七十里。北至湖廣寧遠縣二百十里,西至廣西賀縣百五十里。漢桂陽縣地。梁析置廣德縣,屬陽山郡。隋改縣曰廣澤,屬連州。仁壽初,改曰連山。大業(yè)初,屬熙平郡。唐復屬連州。宋因之。紹興六年,廢為鎮(zhèn)。十八年,復故。明洪武二年,屬韶州府,是年省縣入陽山。十四年,復置,屬連州。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二里。
○連山故城在縣西北?!吨尽吩疲嚎h在前代遷徙無常,洪武初,因唐神龍間舊址,置縣于西北程山下。天順三年,為犭?賊所破。六年,賊平,議者以縣在萬山中,道涂險遠,且多瘴癘,乃相度雞籠關(guān)內(nèi)小水坪,水土平衍,堪徙縣治,因筑今城,環(huán)城為池。
熙平廢縣在縣西。三國吳置尚安縣,屬始安郡。晉太康初,改曰熙平縣。宋因之。齊置齊樂郡。梁、陳仍舊。隋平陳,廢郡,縣屬連州。大業(yè)末廢。又有武化廢縣,在縣西南,亦梁置。隋屬連州,大業(yè)末廢。
○長徑山縣東九里。中有長徑通往來。夏瑜《記》云:山在城東四里,高數(shù)百丈,周二十里,脈自州東巾子山來,山勢中斷,若蜂腰然。有徑路,連民出入必由此。西通懷、賀,北抵錦田,路多石壁懸崖,可徒行,不容車騎。春夏山水暴漲,所過沖薄蕩嚙,雖歲加葺治,而圮壞不免。天順初,廣右峒蠻越境寇掠,據(jù)縣為巢,路益崩壞。六年,寇平,知縣孔鏞修復縣治,以山當出入通衢,不容蓁塞,乃重辟之,鑿其阻險,補其傾缺,于是民無攀援之患云。
天梯山縣北百五十里。高險無草木,行者難若升天。又上葉山,在縣西北百六十里,山險峻,為犭?犭童窟穴。又昆湖山,在縣東北二百里,下瞰昆湖,湖水氵亭泓,群山四擁,稱為奧區(qū)。一名天際嶺。東南至州城十五里。
黃連山縣西百五十里。峰巒連絡(luò),多草木,與廣西接界。又巍峨山,在縣南四十里,高險不可登?!疬B營峒,在縣西。
○梁峒水縣東南十九里。有上吉水流合焉。又縣南六里有橫水。俱東南流合于湟水?!鸫簖埶?,在縣北十六里大龍山下,下流亦入于湟水。
○白沙營在縣東。地名茅鋪岡,防雞籠關(guān)、臺子岡諸山賊。臺子岡,即長徑山路之險也。又黃南營,在縣南,防沙田峒、黃南、梅水界巢賊,向系樂昌縣民壯戍守。相近有沙坊營,系仁化縣民壯戍守?!鸫笱蹱I,在縣西,地名上草峒,防草峒、大小眼及賀縣上下均峒、咸石等山賊。又拳石營,在縣西北,地名三禾峒,防大沖、倒水及湖廣界蕉花、石角等處賊巢。
附見:
連州守御千戶所在州治西。洪武二十八年建,隸清遠衛(wèi)。
◇肇慶府東至廣州府二百三十里,西南至高州府七百七十里,西至廣西梧州府四百里,北至廣州府連州五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二百六十里,至京師七千四百二里。
《禹貢》揚州南境。春秋時為南越地。秦為南海郡地。漢初為南越國地。武帝平南越,為蒼梧、合浦二郡地。三國吳及晉屬蒼梧郡。劉宋分屬南???,又置綏建郡治四會縣。梁增置高要郡治高要縣。隋平陳,郡廢,改置端州。大業(yè)初,又改為信安郡。唐武德四年,復曰端州。天寶初曰高要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于南漢。宋初仍曰端州亦曰高要郡。元符三年,升興慶軍節(jié)度。重和元年,又升為肇慶府以徽宗潛邸也,又賜軍額曰肇慶。元曰肇慶路。明洪武初,復為府,領(lǐng)州一、縣十。今因之。
府帶山控江,延袤數(shù)千里,據(jù)廣州之上游,當賀、梧之津要。漢武帝自巴蜀發(fā)夜郎兵,下??江,會番禺,即今西江路也。梁大同中,交趾李賁作亂,以楊?為交州刺史討之,命定州今梧州府刺史蕭勃會?于西江。蕭子顯曰:西江川源深遠,宋、齊以來,皆別置督護,專征討之任。陳霸先為西江督護、高要太守是也。李吉甫曰:端州當西江口入廣西之要道。明初,廖永忠等奉命平廣西,亦由肇慶溯西江而上,抵梧州。蓋郡為兩粵之要膂,東西有事,此其必爭之所也。
高要縣附郭。漢縣,屬蒼梧郡。后漢及晉因之。劉宋改屬南???。齊因之。梁為高要郡治。唐、宋以來,州郡皆治此。今編戶九十八里。
○高要城即今府治。漢置縣治此。宋皇?中,始筑州城,環(huán)土為垣。政和三年,改筑石城。明洪武元年,復增拓之。天順、嘉靖間,皆嘗修筑。有門四,城周四里有奇。
平興廢縣府東南八十里。劉宋置,為宋隆郡治。沈約《志》:元嘉十八年,以交州流寓立昌國、義懷、綏寧、新建四縣,為宋熙郡。二十七年,改置宋隆郡,領(lǐng)平興、初寧、建寧、招興、崇化、熙穆、崇德等縣。孝建中,復改為宋熙郡。齊時亦曰宋隆郡。隋平陳,郡廢,以平興縣屬端州,諸縣悉并入焉。唐因之。宋并平興入高要縣?!兑唤y(tǒng)志》:府東南三十里有廢崇州,宋元嘉中置,尋廢。誤?!犊ぶ尽芬詾樗温】す手?。又云:平興廢縣,今為黃村都,成化十一年,割入高明縣,去高明城五十里。
博林廢縣在縣西南。梁置,屬新寧郡,并置撫納縣。隋屬新州,大業(yè)初以撫納縣并入博林縣,屬信安郡。唐屬端州,貞觀十三年省。
○石室山府北六里。一名圓屋山,亦名高星山,或謂之定山。山有石室,自生風煙,南北有二門,中可容百余人,號為神仙下都。其前有浦曰高星浦,旁有聳石,廣六十余丈,高二百余仞,謂之崧臺。又有七星巖,連屬曲折,列峙如北斗,巖之中亦為石室,容數(shù)百人。又有斗魁臺,唐初所筑。巖之左為石洞,穹窿宏敞,前后二門,頂開中霤,巨石覆其上,春夏間潦水泛溢,島嶼平?jīng)],惟此高聳特出水中。又東逾瀝湖半里許曰屏風巖,又里許為閬風巖。從石室而西,半里則為天柱巖,又里許為蟾蜍巖,又半里許為仙掌巖。西北二里曰阿陂巖,延袤凡數(shù)十里,瀝湖環(huán)流其下,可通舟楫。又有北山,亦名北嶺,在縣北十里,高千仞,盤亙百余里,為府治之后山,峰巒聯(lián)屬,若屏障然。其中一峰,屹立雄偉,名將軍嶺,蓋即石室之支阜也。又府東北十里曰獅子岡,在七星巖之東,中峰嵯峨,陵阜盤郁。
銅鼓山府南二十里。高千仞,周三十余里,府治之案山也。山有赤石如鼓,叩之有聲,因名。又南三十里為神符巖,有南北二巖相向,南大北小,皆奇勝。小巖口又有龍井,四時不涸?!鹪茝纳?,在府南三十里,高百丈,周五十余里,峰巒疊?,秀出天表,新宅水經(jīng)其下。
高峽山府東三十里。高百余仞,周十里,與爛柯山對峙,江流至此夾束而出。一名高要峽,漢以此名縣。相傳山有靈羊,每出鳴,風雨隨至,亦名靈羊峽。靈,一作羚。三國初,吳交州刺史步騭取南海,劉表大將衡毅、錢博等逆戰(zhàn)于峽口,兵敗,毅死之,即此處也。水中有亞婆頂、釣魚臺,皆最湍急處?!馉€柯山,在府東南四十六里,一名柯斧山,舊傳王質(zhì)觀棋處。亦名端山,峽之對山也。高數(shù)百仞,周五十里,其上俚人所居。江水經(jīng)此,謂之端溪。隔溪有二巖,石可為硯。《吳錄》曰:端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木。《硯史》云:巖有四,曰下巖、上巖、半邊巖、后礫巖,穿洞深入,不論四時,皆患水浸。治平中貢硯,取水月余方及石。自仁廟以前,賜史院官硯多是,其后歲貢惟上巖耳?!兑唤y(tǒng)志》:硯石凡三種,巖石為上,西坑次之,后磨又次之。
頂湖山府東北四十里。山高千余仞,周數(shù)百里,為一方巨鎮(zhèn)。盤郁森聳,攀援莫上,山頂有湖,四時不竭。又東北十里曰九坑山,高五百余仞,周五十余里,出泉九派。舊有茶園四十四所,犭?人居之。○勞山,在府東北百里,高數(shù)百仞,周三十里。山徑險狹,樵人憚勞,因名。
湘峽山府西三十余里。高數(shù)十仞,周八里,群峰列峙,江經(jīng)其中,形類瀟湘。其東五里為小湘峽。宋皇?四年,儂智高犯端州,州守李寶臣曰:若得兵數(shù)千人,伏小湘峽,扼至險以擊驕兵,可必勝也。即此?!吨尽吩疲焊饔行∠?、大湘二水,俱流至峽中入江?!鹜蛏?,在府西六十里,高百仞,周百里,屹然際天。《郡國志》古端州有望夫山。又騰豺山,在府西百里,亦曰騰豺嶺。山勢險峻,有異獸,或謂之騰猿,亦曰騰犴。
王侯峰府東南七里。高數(shù)百仞,周三十五里。《志》云:宋元豐中,郡守王泊葬其下,峰因以名。又金洲岡,在府東南九十里,巨石崚峋,高數(shù)十仞,周數(shù)百丈,屹立江流。又十里為羅郁岡,亦橫屹江面,潦漲時,漩渦頗險,亦西江捍門也。又白豬岡,在府西南五十里,高百丈,周三十里。岡有石如豬,因名。又府西一里有三臺岡,三岡鼎峙,狀若三星。府西北一里又有龍頂岡,高五丈,周二里,林木蓊蔚,軍民環(huán)居其下。
○大江在府城南。一名西江,亦曰西水?!对椭尽罚憾酥莓斘鹘?,入廣西要道。今自廣西三江而來,經(jīng)封川、德慶,繞郡城而東,南入廣州府境,注于海。每淫雨,則江漲暴至,且為羚羊峽所束,郊原皆溢。諺曰:水浸釣魚臺,上下不通來。釣魚臺者,峽中山也。峽江旋束,溢為渦塘,皆有漁人恣取之,并多得蟹。西水退盡,蟹亦蛻殼。諺云:西水漫漫,魚蟹滿盤。是也。詳見大川西江。
新江府南六里。源出新興縣亂山中,北流百四十里入于大江,謂之新江口。又新宅水,出羅定州東安縣之茍徑山,縈回曲折,北流注于新江。又博峒水,出東安縣之書山,縈繞而東北出,凡八十余里注于新江。又有孔洞水,在縣南五十里,亦北合新江水。府南又有示峒水,源出高明縣老香山,北流七十里,亦入新江。
蒼梧水府東南六十里。一名典水。源出爛柯山,初為瀑布,東流,屈曲二十里入大江。又貝水,在府東八十里,自四會縣南入界,一名鴉雀水,又名安南水,亦名飛水,流入大江。又清岐水,在府東九十里,自四會縣綏江分流入境。一名古武水,南流入大江。自昔設(shè)關(guān)隘于此,為屯兵用武之地,因名?!鸸爬匪诟畺|北七十里,源亦出四會縣界,南流入大江。
宋崇水府東南九十里。西北流,至府東南二十五里宋崇渡口入大江,有鸕鶿峽水注焉。本名宋隆,以故郡為名。唐諱隆,曰崇?!吨尽吩疲蝴R鶿峽水,源出高明縣老香山,經(jīng)府東金雞營,亦名金雞水,其下流分二流,一合宋崇水,一合都含水,入大江。洪武中,潦決泛浸高明。永樂中,修塞。正統(tǒng)三年,復伐石堤防,高明始無水患。又復源水,在府東南九十里,自大江分流,而西南還合大江,因名?!鸲佳咚?,在府西七十里,源出德慶州界大朝山,流入境。又有筍峒水,亦出大朝山,流經(jīng)府西五十里。皆注于大江。
瀝湖府北五里。北山諸澗之水,匯為黃塘、上欖塘,又石室諸巖之水皆流合焉。春夏潦漲,極目浩渺,多蒲魚菱芡之利。湖水環(huán)流,經(jīng)巖后束為小渠,謂之后瀝水,繞北山石子灘三十里,出靈羊峽入江。又有新瀝水。萬歷中,守臣王泮分引瀝湖,經(jīng)城東一里石頭岡,出大江以泄?jié)q潦。○東洲沙,在靈羊峽口之東江中,有居民數(shù)千家。
○祿步鎮(zhèn)府西七十里。舊為祿步寨,明初改置巡司。洪武二十一年,自祿步上村遷于下村水口。又府東七十里有橫查巡司,洪武二年置,嘉靖三十六年遷于橫查水口。又古耶巡司,在府東九十里,本古耶寨,在府東百五十里。明洪武四年,改置巡司。嘉靖二十五年,移置于此。崇禎二年,以橫查巡司并入。
金雞坪營在府東四十里云頭山,與高明縣九曲徑相接。嘉靖二十五年置。又貝水營,在府東七十里,近大河,嘉靖十一年置。○白泥營,在府西百三十里,弘治六年設(shè)。相近又有云初營,正德五年設(shè)。又府西九十里有霧徑營,嘉靖二十四年設(shè)。又蔡徑營,在府南百十里,嘉靖十六年設(shè)。又南有白泥埠,二十八年所設(shè)也。又茍徑營,在府南百里,嘉靖五年設(shè)。
崧臺驛在城西。又新村驛,在府西百二十里,舊置于德慶州之站灣,洪武五年移置于悅城水口,即此驛也?!遁洺逃洝罚盒麓弩A而西為悅城鎮(zhèn),又西為三洲巖,共百里而達德慶州,此為西達梧州之道。自崧臺驛而南九十里,為新興縣之腰鼓驛,又五十里至新興縣,為南達高州之道?!鸷硬此?,舊在府東二里,明初置,萬歷中革。
林田山寨在府西,犭?寨也。又府西百余里有大臺山犭?寨,府東南有花頂山諸犭?寨?!吨尽吩聘咭h犭?山凡九,是也。
高明縣府東南六十里。西南至新興縣七十里,東南至新會縣九十里。本高要縣地。明初設(shè)高明巡司于此。正統(tǒng)末,山寇鄧宗遠等屢作亂。成化十一年,督臣吳琮等請改置今縣,從之。十六年,筑磚城,環(huán)城為濠。正德以后,屢經(jīng)修筑,周三里有奇。編戶十八里。
○清泰廢縣縣東二十里。本高要縣地。蕭梁置梁泰縣,為梁泰郡治。隋平陳,郡廢,改縣為清泰。大業(yè)初,省縣入平興縣。唐武德七年復置,貞觀十三年省。舊《志》云:在府東七十里。今為清泰都。
○慶林山在治北一里。一名春富山。上有石巖,多林木。又五龍山,在縣東北十里,五山奔伏如五龍,中有一阜圓如珠。又東北十五里為鶴山,高五百余丈,與此相接。又靈云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尖峰插漢,上有石泉,麓有三峰,一名三臺山?!鹋蠓迳?,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頂平,高三百余丈,周五里,兩峰并峙,形如朋字。其相接者為官徑山,《志》云:脈自老香山來,東西連綿,中有通徑二十里,為入郡之道。又表山,在縣西二十里,高百余丈,廣三十里,高出眾山之表。稍南有蟾蜍徑,舊為官軍防戍處。
千歲山縣西南三十五里。形勢突兀,高百余丈,周十余里。又縣西五十里曰文儲山,與千歲山相接,高三百余丈,周百五十里,群峰崚嶒,有飛泉匯而成淵,名曰圣潭。○歌樂山,在縣西二十五里,高三百余丈,周二十里,峰巒聳秀,四時風聲如音樂然。又粟寨山,《郡志》云:在縣西南四十里,高數(shù)百仞,周百里,中有石壁飛瀑,下流成潭,一名武陵溪。又西南十里為云宿山,高百余丈,周五十里,接新興縣界。
老香山縣西北六十里。高七百丈,延袤五十余里,多產(chǎn)香木,犭?人結(jié)巢其上,南接新興縣界。舊《志》山一名通利山,以山多嘉木美竹為民利云?!鹇贯忌剑诳h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延袤四十余里,拱向縣治,羅列如屏。趙陀嘗獲白鹿于此,名白鹿臺。又縣南三十里為龍峒山,泉石甚勝,亦名龍岡。
皂幕山縣南四十里,即曹幕山也。連新會縣界,與藥徑山相接,高千余丈,延袤二百余里。舊《志》謂之奢山,山有丹砂,蠻語訛砂為奢也,在縣東南百七十里。似誤?!鹪漆編X,在縣東南四十里,接新會縣界。其東麓與南??h大茶嶺相接,出鉛礦。又石船徑,在縣西南七十里,路達新興,舊為犭?賊往來要害,設(shè)兵防戍?!吨尽吩疲嚎h西北十五里有平頭徑,即鸕鶿峽也。老香山之水流經(jīng)此入高要縣界,為金雞水。
○倉步水在城南。一名倉江,亦名滄溪。源出老香山,東流二十里,有云宿水流合焉。又東二十里,合文儲、歌樂諸溪,又東南流,遠近大小諸溪次第流入焉。至縣東南七十里,入于大江?!犊ぶ尽罚簜}步水,至縣東四十里名泥?水,又東五里名三洲水,又五里至龍攪灣,名都含水。府境東南諸水,皆附倉步水入江。《一統(tǒng)志》謂之鉤源水。
清泰水縣東南十五里。源出皂幕山,東流三十里合黃沙、羅漢諸水,又北流十余里合倉步水。舊以此名縣。一名獅子水,以水中有石如獅也。俗謂之楊梅水?!鸸偬乃?,在縣東四十里?!吨尽吩疲焊畺|百二十里有官棠山,官棠水出焉,亦名??水,入縣境合倉步水。舊通大江,元至正中,泛溢為害,因筑塞之。
范州水縣東三十里。源出靈云山,接府東南百十里之北港水,匯牛圍水入倉步水。元至正初,北港水自羅郁港引大江入境,鄉(xiāng)民病潦,因塞之。萬歷九年,淫潦為患,乃復疏浚,謂之騰蛟港。
○太平鎮(zhèn)縣東五里。舊為高明寨,洪武初改置巡司。弘治中置高明縣,因遷司于太平都,改曰太平巡司,尋遷都含???,又遷山臺寺。萬歷十年,遷于石奇海濱?!鸲己?跔I,在縣東四十里,近大江,嘉靖二十三年置。又長圳營,在縣東五十里,近大江,嘉靖二十六年置,防中圍、石子洲一帶江賊。又縣西南五十里有長崗營,嘉靖二十六年設(shè)??h西四十里又有劬塘營,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近《志》:縣有山臺、長崗、雞籠、赤水四營。
古道徑營在縣北,接高要縣界?!吨尽吩疲嚎h南三十里有赤水徑營、藥徑營,俱嘉靖三十四年設(shè)。又雞籠徑營,在赤、藥二徑之間,萬歷十一年設(shè)?!鸪嗦閺?,在縣東南三十里,為新會賊往來門戶。又風凹徑,在縣南三十五里。大下徑,在縣西三十五里。石船徑,在縣西南七十里,近麥板村,當新興西山盜賊往來之路。又錢窟徑,在縣西七十里。官徑,在縣北五里。已上諸徑,向皆設(shè)官兵戍守。
四會縣府北百三十里。東至廣州府三水縣九十里,東北至廣州府清遠縣百七十里,西北至廣寧縣百八十里。秦置四會縣,屬桂林郡。漢屬南??ぁ:鬂h因之。晉仍屬南??ぁK卧问辏媒椊?。齊、梁因之。隋平陳,郡廢,縣屬番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武德五年,置南綏州。貞觀八年,改為湞州。十三年,州廢,縣屬廣州。宋開寶五年,省縣入南海,旋復置。熙寧五年,改屬端州。元屬肇慶路。明改府,縣屬焉。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三十里。
○南綏州城即今縣。宋置綏建郡。隋廢。唐置南綏州,貞觀中廢?!兑唤y(tǒng)志》府西六十里有廢南綏州,誤也?!冻且乜肌罚嚎h舊無城,洪武二十四年,始立柵為城。天順三年,始筑磚城。正德以后,屢經(jīng)營治。
樂昌廢縣在縣北。劉宋置縣,為樂昌郡治,兼領(lǐng)始昌、宋元、樂山、義立、安樂等縣。齊移郡治始昌,以樂昌縣并入。隋郡廢,又并始昌等縣入四會縣?!跺居钣洝罚嚎h西北五十里有化成廢縣,地名岡谷,劉宋元嘉中,分四會縣地置,尋廢。今沈約《志》不載。
○金岡山縣北一里??h之主山也。一名金山,又名金雞山?!吨尽吩疲嚎h南十里有千歲嶺,三峰突兀,形如筆架,為縣治之案山?!饌}岡山,在縣西三里,林巒高聳而深杳,南漢嘗建倉,貯兵儲于其上,因名。其西南一面,俯瞰綏江。又廣正山,在縣西南一十里,一名真山,絕頂有三池。
扶盧山縣東四十里。高百丈,周四十里,上有池,四時澄澈,其高處謂之龍子嶺?!吨尽吩疲嚎h東三十里有六士山,以六峰聳列而名?!鸢倭派剑诳h北五十里,形勢高聳,有崇岡疊?四面拱合,如百僚然。又北十里為白馬山,山勢如馬奔馳也。
相對岡縣東南十里。兩山屹峙,為縣治噤喉。其相近者為尖峰嶺,高聳而尖秀。○豸嶺岡,在縣西北十里,嘉靖中,鄉(xiāng)人立寨其上。又縣北四十里有塌岡,天順中,西寇流劫,鄉(xiāng)人屯此為寨。
○綏江縣南一里。一名滑水,又名綏建水,其上源即廣西懷集縣懷溪諸水也。流三百余里入縣界,從峽中回繞而下,漫流至縣前,江面空闊,古綏建郡以此名。環(huán)繞而東十五里,至陶冶山下分為二派,一由高步出清溪入西江,一由金釵灣出南津入北江,是為三江之會。舊《志》:四會縣,以縣東有古津水、湞江水,西有綏水,北有龍江,四水俱會而名。
龍江縣北百里。源出石港潭,灘石隘險,至金溪,始漫流可通小舟,經(jīng)縣東北二里,出金岡山下,會于綏江。
○南津鎮(zhèn)縣東南六十里。有巡司。《志》云:南津巡司舊置于縣東七十余里黃岡村,洪武十七年移置于南津水口。是也。又金溪巡司,在縣北五十里,洪武初置。
大坑營在縣北五十余里。又北有大徑營。俱嘉靖十一年設(shè)。又東北曰青草營,嘉靖二十年設(shè)。又沙田營,在縣東北三十余里,亦嘉靖二十年設(shè)。又鶴爪營,在縣東北五十里,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近《志》云:縣有太平、雙江等營?!鹕羁由秸?,在縣北,犭?寨也。《志》云:自縣而北接清遠縣界,西北接懷集縣界,遠近犭?山以數(shù)十計。
廣寧縣府西北二百九十里。東南至四會縣百八十里,西至廣西懷集縣二百二十里。本四會縣地。嘉靖三十七年,平大羅山賊,因析置廣寧縣,治大圃村,創(chuàng)建磚城。萬歷以后,皆嘗營繕。城周不及二里,編戶十二里。
○新招廢縣在縣西新招村。沈約《宋志》:本四會縣之官細鄉(xiāng),元嘉十三年,分置新招縣,為綏建郡治。齊、梁因之。隋郡縣俱省。唐武德五年,復置新招縣,屬南綏州。貞觀初省?!鸹蓮U縣,在縣東南。沈約《志》:本四會縣之古蒙鄉(xiāng),元嘉十三年,置化蒙縣,屬綏建郡。齊、梁因之。隋平陳,改屬廣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屬南綏州。貞觀十三年,改屬廣州。宋省?!吨尽吩疲夯蓮U縣,在今太平都東鄉(xiāng)水口。
化穆廢縣縣東南五十里。劉宋置屬綏建郡。齊、梁因之。隋廢。唐復置,屬南綏州。貞觀十三年廢?!鸹U縣,在縣西四十里,亦劉宋置,屬綏建郡。齊、梁因之。隋廢。唐初復置,屬南綏州。貞觀初廢。又威成廢縣,在縣西南,蕭齊時置,為晉康郡治。梁、陳因之。隋廢郡,縣屬化州。大業(yè)初,省入化蒙縣。唐武德五年,于懷集縣置威州。貞觀初,縣省。
○福星山在縣治北。圓秀如覆釜,城跨其上。又樂安山,在縣西三里,高八十丈,周二十余里。又縣南三里有獅子山,上有巖,稱奇勝。又南七里曰三臺山,三峰鼎峙,為邑案山?!鹗瘽旧剑诳h南三十里,高百丈,周十里,泉出竇中,聲聞數(shù)里,南流五里入于綏江。
夾山縣北四十里。兩山夾峙,水從中出,旁山連延,多竹木。又北十里曰圓嶺山,高三百余丈,橫亙十五里,有九十九坑,皆相似,行者失道三日,乃得出?!疸y坑坪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險僻,舊為賊巢。又東北二十里為烏泥坑山,路通清遠,頗險仄?!吨尽吩疲嚎h東北百里有梅峒山,亦賊巢也。相近者曰葵洞山。設(shè)縣后,皆為樂土。
花山縣西北八十里。昔時犭?賊險巢也,今有兵營。又西北二十里為赤坑山,道出懷集縣,舊亦為盜賊淵藪,今為往來通道。○石燕山,在縣東百二十里,高百余丈,周十里,?巖窟穴,中有大洞,秋燕多蟄焉。其東麓為龍岡,蜿蜒數(shù)十里,接清遠縣之大羅山。昔時盜賊盤踞,嘉靖三十六年,官兵討平之。
高望山府西五十里。山高險,俯視群山,林木蒼秀,澗泉澄澈。又西二十里為三宿山,高百余丈,周三十里,上有三峰如列宿,一名三足山。又森峒山,在縣東百里,山洞巖險,林木森秀。其相近者為膺峒山。舊皆為犭?賊淵藪,今平?!吨尽吩疲嚎h西三十里有烏石山,在扶溪上,周十余里?!鹛镀陨?,在縣東南六十里,連山險峻,至此稍平??h治初建于此,尋移今治。旁為春水山,多材木,春水出焉,西流三十里入于綏江。
○綏江縣西四十里。廣西懷集縣境諸水匯流入縣界,縣境群川亦次第流合焉。東南入四會縣境。
扶溪水縣東十里。源出清遠縣羅山岡,西流數(shù)十里,受梅峒、葵洞諸水,繞縣南流,諸溪澗水多流匯焉。南流入于綏江。○羅源水,在縣東南百三十里,源出大羅山麓,西南流十余里,有石港潭水注之,經(jīng)四會縣界,合龍江而注于綏江。
顧水縣東北四十里。源出清遠縣,西流入境,南流至顧水口入綏江。上流有美材巨木,商人從水口作巨筏而下,貨于南海?!鹦抡兴诳h西五十里,源出高望山。又程村水,在縣西南百里,源出高要縣界。其下流皆合于綏江。
○扶溪鎮(zhèn)在縣南。有巡司,本屬四會縣,后改今屬?!吨尽吩疲核局糜谔蕉紪|鄉(xiāng)水口,后移縣南扶洛口。萬歷十一年,改置于官埠?!瘘S沙營,在縣東南百二十里,一名南綏營。又南有古灶營。俱嘉靖十二年設(shè)。又黃桐營,在縣西南,嘉靖十一年設(shè)。
企岡營縣北八十里。相接者曰花山營。俱嘉靖三十九年設(shè),防顧水一帶及營后螺殼賊巢,最為險要??h西北百八十里又有得勝營,萬歷四年設(shè),當懷集、開建諸賊巢要路?!饙{徑營,在縣東北,舊屬四會縣,后改今屬??h境又有塘角、逍遙等寨,及官埠、扶羅、程村三水哨。
新興縣府南百四十里。東北至高明縣七十里,西北至羅定州東安縣百二十里,西南至陽春縣二百二十里。漢合浦郡臨允縣地。晉初,析置新寧縣,屬蒼梧郡。永和七年,分立新寧郡,改縣為新興。宋、齊因之。梁兼置新州。隋郡廢州存。大業(yè)初,州廢,縣屬信安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新州,仍治新興縣。天寶初,曰新興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新州,亦曰新興郡。元至元十六年,升為新州路。十九年,復降為州。明初,州廢,縣改今屬。城周不及四里,編戶五十五里。
○新州城今縣治。《志》云:東晉置新寧郡,治南興縣。蕭齊治博林縣。梁新州及郡俱治此。隋唐以來,皆為新州治。《城邑考》:縣舊無城,宋建炎四年,始用磚石修筑子城。紹興十四年,州守黃濟拓而大之,繞城植{?力}竹,號曰竹城。竹有芒刺,羔豚不能入,亦曰{?力}竹城。明洪武十三年,增筑土城于竹城內(nèi)。天順七年,為賊所破,賊平,改筑磚城,環(huán)城為濠。弘治以后,屢經(jīng)修筑。
臨允廢縣縣南七十里。漢縣,屬合浦郡。后漢因之。三國吳改屬蒼梧郡。晉亦曰臨允縣。永和中,屬新寧郡。宋、齊仍舊。隋廢?!鹚鞅R廢縣,在縣南三十里。梁初置,屬新寧郡。隋屬新州。大業(yè)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新州。乾元后,以索盧縣省入。又單牒廢縣,《志》云:在縣東二十五里。晉末置,宋屬新寧郡。齊、梁因之。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新州。貞觀中廢。
新昌廢縣縣東十余里。唐武德四年,析新興縣置,屬新州。貞觀中廢?!犊ぶ尽罚嚎h西去新興縣治數(shù)十步。蓋皆為新州郭內(nèi)縣也。又南興廢縣,在縣東北,亦晉末置,宋屬新寧郡,齊、梁因之,隋廢。
○云斛山縣北十五里。高百余仞,周五十余里,山谷幽深,常有云氣。又北十里為云塢山,高廣與云斛相埒?!吨尽吩疲嚎h北六里為端峰山,高五十余仞,周八里,屹然端正,為縣主山?!鹨寺飞?,在縣西北二十里,高七十余仞,周四十余里,平岡坡陀,路經(jīng)其上。其相近有小溫峰,高三百余仞,周三十余里,崢嶸接天,下有小溫村。又鶴山,在縣西八十里,高百余仞,周五十里,形勢崛起,上多松。又老香山,在縣東北五十里,與高要、高明接界。
新寧山縣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仞,周二十五里,山勢高聳,為一邑之鎮(zhèn)。又錦山,在縣西南三十里,高百余仞,周五十余里,其上花木如錦。又儀峒山在縣西南八十里,縣西南百里又有贅峒山,俱高三百余仞,周五十里,其間千崖萬壑,深杳莫測,犭?人據(jù)險為巢。○佐隍山,在縣西七里,高三十余仞,周三十余里,環(huán)繞縣右。其并峙者曰寶蓋山。又碧岡山在縣西二十里,其相近者又有云?山,俱高聳盤回,皆二三十里。稍南三十里曰索山,亦高峻。
大羅山縣東二十里。高八十余仞,周二十里,山狀如屏,群峰羅列其下。其并峙者曰思防山,以山形峭拔,登者嘗防阽危而名。稍南曰羅陳山,山亦高廣,居民多羅、陳二姓。○碧云山,在縣東三十里,高百仞,周六十余里。其旁相接者有嵐岡山,又有通利山,皆高廣?!吨尽吩疲和ɡ剑幻?,多竹木,為民利,即老香山之南麓也。
天露山縣東南七十里。險峻插天,頂有巨石,泉出其旁,注為龍?zhí)?。又雙官山,在縣東南五十里,高百余仞,周三十余里,數(shù)峰相連,有兩峰嵬然秀出,因名?!瘕埳剑诳h南三十里,高二百余仞,周五十余里,蜿蜒如龍蟠。又南十里曰筆架山,高三百余仞,周百里,以形似名。《志》云:縣南二十里有霍山,山高大,下多霍姓者,因名。
云宿山縣東八十里。高百余仞,周百四十余里,犭?賊嘗結(jié)巢于此。一名云岫山。成化初,按察副使毛吉追賊至此,遇害。又縣東七十里有獨鶴山,俗呼獨鶴尖,下有獨鶴驛,與恩平縣接界。又鳳華山,在縣東六十里,高四十余仞,周二十余里,山勢軒翥如鳳,亦接恩平縣界。又曹幕山,在縣東百十里,接高明、新會縣界,聳翠參天,中通一線,左右岡隴如帳幕然,一名皂幕山。
望州嶺縣東五里。高七十余仞,周十余里,登其巔,恩平、陽江、高、雷之境皆見。又東五里有十里峰,高亦百余仞,周二十里,峰巒嵯峨,草木蔥郁?!饒A嶺,在縣東南四十里,高百余仞,周五十里,或訛為賢嶺。又大面嶺,在縣東南五十里,高二百余仞,周四十余里,路通高明縣。又東南五十里為府君嶺,路通高要縣?!吨尽吩疲嚎h西南百二十里為冬瓜嶺,高二百余仞,路通陽春、羅定、東安,形如冬瓜。又蟠龍岡,在縣西南二里,高三十余仞,蟠旋如龍。
○新江在縣城東北十里。其上流合諸溪澗水,匯流而北出,曲折百四十里,至府南新江口入大江?!鸨R溪水,在縣南,發(fā)源李峒嶺,經(jīng)盧村,過龍山,繞縣城東門,北流合錦山水。又錦山水,在縣西南七十四里,源出大嶺,西流至河頭,與天塘水合,又北十里與藍坑水合,又北五十里至山口,即二十四山路口也。又北二十里至洞口,南去縣五里,與盧溪水合為新江之上流。凡商賈往高、雷,必拖舟至河頭,乃登陸。
天露水在縣東南。源出天露山,流至城東門,合盧溪水。又縣南有清溪水出筆架山,思龍水出龍山,俱流會盧溪水?!饖A岡水,出縣北一里之夾岡,合錦山水流十里,至洞口合盧溪水。又縣東有通利水,流合縣東八里之索水,注于盧溪,并匯于新江。
○立將鎮(zhèn)縣西南八十里,有立將巡司?!吨尽吩疲嚎h北四十里舊有羅苛巡司,今改屬東安縣。又縣東八十里有四合巡司。俱洪武初置。又有廢福緣巡司,在縣南三十里,洪武元年置,十五年廢。
東營縣東三里。又縣西二里有西營。俱嘉靖二十五年置。又通利營,在縣東十二里,嘉靖二十八年置。白鳩營,在縣東四十里,亦嘉靖二十五年置?!鸶叽鍫I,在縣東六十里,嘉靖四年置。相近又有蘆村營,嘉靖二十八年置。又平安岡營,在縣東南八十五里,縣東南九十里又有石子營,俱嘉靖四年置。
張公腦營縣西南五十里。嘉靖三十年置。又西南二十里有第八營,嘉靖元年置。又茶崗營,在縣南二十里,嘉靖四年置。里峒營,在縣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置?!鹆坚紶I,舊《志》云:在縣西北三十里,嘉靖三十七年設(shè)。又伯岡營,在縣南七十里,嘉靖三十九年設(shè)。又下洋營,在縣西,為二十四山要地,置兵巡戍山口、河頭諸處?!侗揽肌罚嚎h境增置茅田徑、腰古、東利、回龍四營。后又添設(shè)泠水營守縣西北雙橋諸處,藍坑營守縣西南天塘諸處。
黃三坑寨在縣西,犭?巢也。《志》云:縣四境諸犭?山凡數(shù)十處,而黃三坑、鐵場、石人背等山巢皆在縣西。嘉靖三十七年,督臣王鈁以德慶、瀧水、陽春、高要、高明、新興、恩平連界,黃三坑、鐵場、石人背、山棗坪諸賊巢盤據(jù)萬山中,巖谷險峻,林箐叢密,賊首盤永賢等恃險肆惡,乃議征剿。一軍由瀧水江沙田登陸,進剿山棗坪等巢;一軍由高要南岸登陸,進剿鐵場諸巢;一軍亦由南岸登陸,進剿石人背諸巢。賊大窘,奔集云浮山,復追破之。云浮山,在東安縣界。
新昌驛在縣治東。《郡志》云即廢新昌縣治,似誤。又腰古驛,在縣北五十里,舊無城。弘治八年,以犭?賊劫掠,乃筑城戍守。又獨鶴驛,在縣東七十里。隆慶四年,亦筑石城戍守。
陽春縣府西南三百四十里。東北至新興縣二百二十里,東南至陽江縣百四十里,西南至高州府二百里。漢合浦郡高涼縣地。梁始置陽春縣及陽春郡。隋平陳,郡廢,縣屬高州。唐武德四年,乃置春州。天寶初,曰南陵郡。乾元初,復為春州。宋熙寧六年,州廢,縣屬恩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二十四里。
○廢春州即今縣。一云唐初置春州,在今縣北八十里順陽都,后移今治。似誤?!冻且乜肌罚捍褐莩?,唐武德四年創(chuàng)筑。宋皇?二年增修。元季廢壞。明洪武三十年,因舊址加筑。天順以后,屢經(jīng)營繕。
銅陵廢縣縣北八十里。漢合浦郡臨允縣地。劉宋置龍?zhí)犊h,屬新寧郡。齊因之。梁、陳間,改曰銅陵。隋屬端州。唐武德四年,置勤州。五年,州廢,縣屬春州。萬歲通天二年,復置。長安中復廢。開元十八年,仍置州,治富林縣。乾元初,還治銅陵。五代因之。宋初州廢,縣屬春州。熙寧六年,并入陽春縣?!鸶涣謴U縣,在縣北百里。本銅陵縣地。唐武德四年,置縣,屬勤州,后與州俱廢。開元十八年,復以富林峒置縣,為勤州治。乾元初,州徙治銅陵,縣屬焉。宋開寶五年,省入銅陵。
流南廢縣縣西北三十五里。梁置流南縣,屬新興郡。隋屬新州。開皇十八年,改曰南流縣。大業(yè)初廢。又西城廢縣,在縣西南七十里,亦梁置,屬新興郡。隋大業(yè)初,廢入銅陵縣?!鹆_水廢縣,在縣西南九十里。唐天寶末分陽春縣置,屬春州。宋省。
○磁石山縣東南三里。一峰特起,四面平陂,產(chǎn)磁石。又射木山,在縣東南十五里,高百余丈,周數(shù)十里,巍峨蓊蔚,為縣治案山。一名云靈山,云幕其上,則雨立至?!痂F坑山,在縣東二十里,高七十余丈,周三十里,山勢盤旋,古木森蔽,產(chǎn)鐵。又天馬山,在縣東三十里,高百余丈,周七十里,一峰插天,群山拱伏,形如天馬。
羅湖山縣西南五十里。上有天湖,最清澈。其相近者曰旗鼓山,皆高廣。又丫髻山,在縣東南百三十里,一名白水山,高二百余丈,周四百余里,有天池、龍井、飛泉、瀑布,古木陰森,奇勝不一。其相接者曰木欄山,亦秀麗。又十里曰羅黃山,山高廣,瀑布懸流,落而成川,下多羅、黃二姓?!鹬榄h(huán)山,在縣東南九十里,群峰相連,如珠累累,高六十丈,周五十余里,與陽江縣接界。
崆峒巖縣西南十五里。石壁穹窿,深廣數(shù)十丈。又石角巖,在縣北六十里,高五十余丈,周三十余里,舊名石腳巖,有石穴泉從中出。又北十里為銅石巖,亦曰峒石,深廣數(shù)丈。又云霖巖,在縣北八十里,巖穴深邃,遇警,鄉(xiāng)人多趨避于此。又北三十里有牛钅厄嶺,與新興縣分界?!吨尽吩疲嚎h西北百二十里為響石巖,巖穴圓敞,其東北接新興縣界之冬瓜嶺。○石窟巖,在縣西北百三十里。有上、下二巖,下巖軒敞,陸路可抵雷、廉;下巖水從中出,可通小舟,石壁奇絕。又寶帶巖,在縣西北百四十里,俗呼大巖,犭童田環(huán)之,巖高朗可容千人。
涼傘岡縣北十里。高五十丈,周數(shù)十里,盤旋宛曲,為縣主山。○將軍岡,在縣東北八十里,高三十余丈,周四十五里。岡巒起伏,宛如波浪。唐姜晦貶州司馬,嘗提兵陟岡御獠賊,因名。又鉛坑岡,在縣北百二十里,高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岡之西南,出鉛鐵砂礦。
○漠陽江在縣西。源出縣西北百里東安縣界之云浮山,自山巔東下,經(jīng)新興縣界,過故富林縣前,南流為漠陽江,又東南流,入陽江縣界。
博學水縣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霜山。又縣北八十里有古勤州水,源出狼狂山。縣北七十里又有云霖水,源出盤龍諸嶺。皆合于博學水,東南流入漠陽江?!吨尽吩疲涸屏厮@舊銅陵縣之云霖寨,南入漠陽江。是也。○羅鳳水,出縣北五十里白木嶺,曲折流經(jīng)龍江灣,亦名江腰河,西流入漠陽江。又那烏水,出縣東北五十余里之大峒西南,流十里至那烏石,又西流經(jīng)石壁北入漠陽江。又高遼水,出城東北二十余里之臺嶺,曲折流經(jīng)留村灣,入漠陽江。
麻陳水縣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府電白縣東嶺諸山下,流百余里,合羅水?!吨尽吩疲嚎h西四十里有羅水,自羅黃山東流,合麻陳水,又北流五里,經(jīng)大沙灣,入漠陽江?!鹉緰潘?,在縣西北百三十里,一名甘婪水,源出丫髻諸山,東流穿巖底,過廢富林縣,入漠陽江?!犊尽罚盒U語以穴為甘,以穿為婪。又石綠水,出縣西三十里石綠山,流五六里,合渡口水入漠陽江。又有輪水,出縣南五十里之?岡,流十五里,經(jīng)南留灣入陽江縣界。
北瀧水縣北十里。東北諸溪澗之水,匯而西南流,入漠陽江。又博麻水,在縣城東北,源出射木山,流二十里,合麻黃水,入北瀧河。
○古良鎮(zhèn)縣西二十里。有巡司,洪武初置,建文四年廢,永樂初復置?!吨尽吩疲航袼疽浦糜谀菫跏诳h北四十里。又北十里曰潭葛石,有石峰數(shù)十,自那烏西達于水次。
牛厄曲營縣北百二十里。嘉靖二十四年置,防新興黃三坑、恩平君子山等賊。又巖面營,在縣北百五十里,亦嘉靖二十四年置,防瀧水、四賀等山犭?賊。又灣口營,在縣西六十里;鳳凰營,在縣西南九十里,俱嘉靖十二年置。又鴨斗營,在縣城內(nèi),嘉靖三十年置?!兑刂尽罚嚎h城外有東營、西營,城西八十里有狼營。正德間,龐峒、羅陳、合水、黃稿、木欄等山犭?猖獗,邑令黃寬招廣西狼兵二百余家,分三營屯守。又上下魚跳寨,在縣東北百五十里,接新興縣藍坑營界,萬歷中添設(shè)官兵戍守。
北塞徑在縣西南。相近有蕉林徑。又曹峒徑閘及白水徑閘、蟠龍徑閘,皆在縣東北,設(shè)鄉(xiāng)兵戍守?!吨尽吩疲嚎h北四十里有石壁寨,群峰數(shù)十,攢簇水次,昔人避亂,筑石寨于其上。又縣北二十五里有高岡寨,因?qū)悦!饳M石山寨,在縣西,犭?寨也?!吨尽吩疲嚎h四境犭?山以數(shù)十計。
樂安驛縣南九十里,接陽江縣界。隆慶五年,筑城。萬歷四年以后,屢經(jīng)修葺。
陽江縣府西南四百四十里,西北至陽春縣百四十里,東北至恩平縣百三十里,西至高州府電白縣二百二十里。漢高涼縣地。隋海安縣地。蕭銑時,置陽江縣。唐武德四年,縣屬高州。貞觀二十三年,改屬恩州,尋為恩州治。天寶初,曰恩平郡。乾元初,復曰恩州。大順二年,州移治恩平,縣仍屬焉。宋為恩州治。慶歷八年,曰南恩州,以別于河北之恩州也。元曰南恩路,尋復為州。明初州廢,縣改今屬。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五十里。
○高涼廢縣縣西三十里。漢置縣,屬合浦郡,其舊治在今高州高涼山下。三國吳為高涼郡治,又析置安寧縣屬焉。晉移郡治安寧,而以高涼為屬縣。宋省高涼入安寧。齊仍舊。梁復改安寧為高涼縣,兼置高州治焉。隋平陳,郡廢,仍為高州治。唐武德五年,改縣曰西平。貞觀二十三年,改置恩州治焉,尋移治陽江,以縣省入。《城邑考》:陽江城,宋紹圣五年始筑土城。元大德間,種{?力}竹于城外,以為障蔽。明洪武三年,改營磚城,環(huán)城浚濠。天順以后,屢經(jīng)修浚。
西平廢縣在縣西北。三國吳析高涼縣置西平縣,屬高興郡。晉因之。宋省。唐改高涼縣曰西平,仍舊名也。○杜陵廢縣,在縣西百二十里。梁置縣,并置杜陵郡治焉。隋平陳,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杜原,屬高州。唐復曰杜陵縣。貞觀中改屬恩州。宋開寶三年省。
廣化廢縣在縣西北。三國吳析高涼縣地置廣化縣,為高興郡治。晉因之,后并郡入高涼。宋元嘉九年,復析置宋康郡,治廣化縣。齊、梁因之。隋平陳,廢郡為宋康縣,屬高州。開皇十八年,又改曰義康。大業(yè)二年,省入杜原縣。又永寧廢縣,亦在縣西。梁置永寧郡。隋廢為縣,屬高州。大業(yè)二年,亦省入杜原。
○東山縣東一里。山高數(shù)仞,怪石林立,為近城勝概,上有石塔。又縣治東有鼉山,與東山岡脈相接。又東二里曰王母岡,高百余丈,周十余里?!吨尽吩疲嚎h北一里有北山,縣治后山也。○大坑山,在縣東南十里,有泉北流,溉田數(shù)百畝。
北甘山縣北二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六十余里,上有犭?寨。稍東為鳳凰山,壁立千仞,有瀑布懸流。《志》云:自鳳皇山而北,為石龍、槧峒諸山,其南為隨峒、翼峒、官山諸山,延綿環(huán)繞,群犭?錯居,周百余里?!瘃R銜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其南有金花嶺,攀躋而上,高百余仞,眾山環(huán)列,莫計遠近,頂有巨石,泉流石隙,如馬受勒,山因以名。其泉下注為上、中、下三龍?zhí)叮郧宄荷铊?。自山而北為合溝、合門、秀石、三龍諸山,皆山犭?盤據(jù)處也。
羅琴山縣西二十五里。高三百余丈,周八十余里,泉峰攢列,四面相似?!吨尽吩疲荷綎|面為羅琴,西為磨刀,南曰射龍,北曰茶水,皆險峻,中各有犭?,上有龍?zhí)叮臅r不涸。又郎官山,在縣西六十里。又西有箭干、鹿圍諸山,皆高峻。又有虎頭山,在縣西百二十里,近太平驛。○望夫山,在縣西百六十里,周四百余里,接電白縣界。稍南為鐵帽頂山,最高峻,巖洞紆回,狼犭?恃為天險。相近者曰雞籠山,舊嘗調(diào)神電衛(wèi)軍駐守。又梅峒山,在望夫山北,高二百余丈,周百里,上多梅,接陽春縣界。
石坑山縣西北六十里。數(shù)峰相接,犭?居其中,接陽春縣界,恃為藩翰。《志》云:石坑東北為烏石山,為兩霖山,為羅嶺,為盤龍山。又有珠環(huán)山,亦與陽春縣接界。
石鶴山縣東南三十里。其東為那湖、香爐、蘇峒、南坑諸山,皆險峻,為犭?所據(jù)。又琨山,在縣東五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四十里,有峰如卓玉。又紫蘿山,在縣東南九十里,高四百余丈,周六十余里,一名煙蘿山,亦名瑞靈山,接新寧縣界。○北津山,在縣南三十里,其對峙者為南津山,夾峙??冢詵|堤海而西,延袤數(shù)里。二山之間有獨石,高十余丈,周四十余里。山出??诙?,其下淵深不測?!吨尽吩疲罕苯蛏酵夂幢汲?,內(nèi)衛(wèi)村陌,邑之外藩也。又有銀坑山,在南津山側(cè),高三十余丈,周二十里,有十八井,相傳宋南恩州知州余久大鼓冶于此。稍西有馬母山,在大海中,去縣五十里。
海陵山縣西南七十里大海中。周三百里,列為數(shù)峰,高三百余丈。舊名羅洲,又名羅島。其中峰名草黃山,其東為平章山,下有平章港,受海陵漲潦,以達于海。宋末,張世杰敗于崖山,將西趨占城,復謀入廣,回舟艤此,颶風大作,世杰取瓣香,登舵樓祝天,赴海死處也。明洪武四年,官兵追敗??茜姼H诤A晟剑创??!犊ぶ尽罚汉A晡髂蠟轳R鞍山,下為船澳,西北為鶴洲山,海陵巡司置于此。又西北為麻龍渡山,四面皆大海也。○三汲山,在縣東南大海中。又東有小鑊、中鑊、大鑊三山,皆在大洋中,相去數(shù)十里。大鑊高二百余丈,望之如覆釜,因名。
高嶺縣北六十里。有石洞,洞門迂曲,僅容一人,內(nèi)寬廣容千人。泉出其下,響如鳴珂。昔人避賊于此,賊不敢犯。其中又有一洞,石壁峭削,不可上下,鄉(xiāng)人名為鐵城。《志》云:縣北四十里有麒麟岡,八所軍屯在焉?!鹦睅X,在縣東九十里,昔為官道所經(jīng),蹊徑險惡,盜賊藏聚。正德九年,改營通道,避險就平,人以為便。又退前嶺,在縣西五十里,以兩山聳拔,行者難前而名?;蜃魍隋X嶺,以地曠人希,商賈經(jīng)此,多被劫掠也。又縣西百三十里有王公嶺,地名西山徑,舊累石不通,緣崖艱苦。萬歷四十八年,參將王楊德始辟嶺路,行者便之,因名。又丞相嶺,在縣西南六十里,高百丈,周十里。宋丞相留正紹興中嘗為陽江尉,游憩于此,因名。
望海岡縣南六里。高百仞,周四五里,為縣治之案山。又峽岡,在縣東南二百里,高二百五十丈,周三十里。兩岡對峙。
○海在縣西南。宋白曰:恩州濱海,地蒸濕,當海南五郡泛海之路。自廣泛海行數(shù)日,方登陸,人憚海波,多由新州陸路云?!逗7揽肌罚呼砜h南雙魚城,歷海陵山,過北津港,至海朗城,為縣之門戶。由大澳而東北,即新寧縣界,中有柳渡三洲、大金門、上下川,俱倭寇停泊處。春汛秋防,皆有水師哨守?!吨尽吩疲嚎h南北津外,名曰鎮(zhèn)海,自此東屈而北,可達新會、東莞、廣州,西轉(zhuǎn)而南達高、雷、廉、瓊,商運咸取道焉。
漠陽江在縣城西。自陽春縣東南流,歷受泉水,其勢始大,入縣界,至縣西北三十余里麻橋,岐分二派。東流至縣北十余里,激為龍淵,亦名龍濤水。至城西,亦名鼉江,亦曰恩江。南流二十五里匯為石潭。其西流隨地得名,亦曰黃江,亦曰牛馬海,亦曰蛟龍環(huán)。又東南流合于石潭,至縣南北津港入于海。《志》云:港在北津山之陽,陽春、陽江眾水皆由此達海,每潮起,洶涌而入,遇風則其聲砰擊如雷,舟楫往來,重防陰磧。蓋東南大海港口皆亂石,舟可行者僅僅丈余,必候大潮始進,故海寇不敢睥睨也。
蓮塘河縣東六十里。源出恩平界白馬山,一名琨水。曲折流經(jīng)縣東北百里那龍村,曰那龍水。過蓮塘驛,曰蓮塘河。又經(jīng)縣北六十里合門山,山夾蓮塘水,對峙如門也。南流六七十里,至縣南十五里尖山渡,合于漠陽江?!吨尽吩疲嚎h東北那吉峒有那吉水,九十里至籬竹徑,有籬竹徑水,皆流入琨水。
麻?水縣西三十里。出羅琴山,流經(jīng)縣西南四十里豐頭港入海。又丹陽水,在縣西八十里,源出梅峒山,東流十里,經(jīng)大墟渡,復東南流,匯于豐頭港。又有丹城水,在縣西百二十里,亦出梅峒山,東流六十里,匯于豐頭港,并入于海?!鹑遽妓诳h西百六十里,源出望夫山,南流九十里,由北額港入海?!吨尽吩疲罕鳖~港與電白縣接界。
沙河縣西北六十里。源出烏石山,居民資以灌溉。又輪水,自陽春縣流入界二十里,名黃沙涌。皆入于漠陽江?!兑刂尽罚狠喫鍪又T山,與陽春接境。又石河,在縣西三十里,源出羅琴山,流二十里入黃江。○龍?zhí)?,在縣西五十里郎官山之東,下流入海。又縣西百里有白石港,一名石門港,在郎官山下,通大海。《志》云:縣東南六十里有三鴉港,在海濱,源出紫蘿山,西流七十里入海。其相近者有大澳,東接新寧縣界。又縣西百五十里有那池澳,在雙魚所南。
○海陵鎮(zhèn)縣西南七十里海陵山西北。有巡司,明初置。○永安營,在縣東南八十里,地名黃竹徑。又馬牯徑營,在縣東九十里。俱嘉靖七年設(shè),防新寧白水山賊。又麻思營,在縣西百十里,弘治十二年設(shè),防陽春樂安等山賊,正德中改名印岡營。《志》云:縣西五十里有高嶺營,近退前嶺,嘉靖三十九年設(shè)。又有長亭等營十,有六三鄧等徑十,俱有兵哨守。○蓮塘堡,在縣西六十里,防陽春、恩平六山浪賊路。又有鐵爐頭寨,在縣南三里。
北津寨在縣南北津山上。舊有望海亭,萬歷四年奏置北津水寨,十四年城之,以防????!逗7揽肌罚汉A晟轿髂洗?,舊為御倭要地,水師巡哨皆期會于此。嘉靖二十七年以后,防御漸弛,??芡环福笏煲员苯蛩癁橹氐?。所分汛地,東至芒洲上下川,與廣海寨會哨,西至吳川限門,與白鴿寨會哨。既又以船澳、豐頭澳為中哨,新寧縣寨門海為左哨,電白縣蓮頭澳為右哨。萬歷二十八年以后,復畫界為守,以海朗寨官兵分守汛海,東自廣海寨界娘澳起,西至雙魚界馬?母石止;雙魚寨官兵分守汛海,東自海朗界馬?母石起,西至蓮頭寨界北額港止。而北津寨官兵,每至泛期,則協(xié)同出哨船澳。蓋府境海防惟陽江為最切也。
博臘寨在縣境。《宋志》縣有???、海陵、博臘、遂訓四寨,蓋皆濱海戍守處也。又有梅口場,宋時采鉛于此。○雙恩場,在海朗所西南,產(chǎn)鹽。宋、元時設(shè)管勾官于此。明洪武二十年,改設(shè)鹽課司。
西平驛在縣治東。洪武初置,萬歷中改曰平豆驛。又蓮塘驛,在縣東北六十里,近合門山,亦洪武初置。嘉靖三十三年筑城于此,周一里有奇。又太平驛,在縣西百十里。宋置大墟站,在今驛西十里。洪武初,改置太平驛,十二年移建于此。嘉靖四十五年,筑城環(huán)之,周一里有奇?!鹉菫跎秸?,在縣東那烏山上,犭?寨也。《志》云:縣境犭?寨凡一十有三。
恩平縣府南三百二十里。東至廣州府新會縣百十里,西南至陽江縣百三十里,西北至新興縣百八十里。漢高涼縣地。三國吳置海安縣,屬高興郡。晉因之。宋改屬東官郡。齊末置齊興郡,改縣曰齊安。隋平陳,郡廢,縣屬高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海安縣。唐武德五年,復曰齊安縣,仍屬高州。貞觀二十三年,改屬恩州。至德二載,改曰恩平縣。大順二年,移恩州治焉。五代因之。宋開寶五年,移州治陽江,省縣為恩平堡,屬陽江縣。元因之。明成化十四年,割陽江及新興、新會三縣地復置今縣。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二十二里。
○恩平故城《志》云:在縣東北二十里。今為恩平鋪,俗呼木綿鋪,相傳縣本治此。一名清海軍城。唐至德中,于恩平郡置清海軍也。后遷今治?!冻且乜肌罚航窨h城本恩平堡,成化二年筑磚城,置恩平堡巡司于此,尋升為縣,即故址增筑。正德、嘉靖以后,屢經(jīng)修治。
信安廢縣縣東北百里,與廣州新會縣接界。即廢義寧縣也?!吨尽吩圃谛屡d縣東南八十里,蓋境亦相接?!锻ㄖ尽罚嚎h北百里有古新安郡,即晉哀帝太和中所置郡??终`。
○龍鼉山縣西二十里。亦名大人山,又名鼉山。高三百余丈,周七八十里,中有龍?zhí)?,俗名圣水;東有穴,清泉瀉出,名曰水?;旁有紫霞洞,林木蓊蔚,石壁奇絕。又縣南十里有鳳皇山,為縣之前案。又石神山,在縣北二里,一名鰲山,擁縣治后?!鹗瘒谏?,在縣西北二十里,卓立江口,?巖峭絕。又西北十里為溫泉山,山形峭絕,下有溫泉。
藍坑山縣東南三十里。巖壑深杳,材木叢生,舊為盜藪。又東南十里為石徑山,昔時十三村盜藪也。成化以來,皆為樂土。又金雞山,在縣東南六十里,一名金雞頭山,山脈綿延,接新寧縣之下川山?!鸢遵R山,在縣南二十里,高三百余丈,延綿二十余里,聳立如馬。又金婆山,在縣南三十里,岡隴連綿,南達灣雷海。海中有覆船山,行舟者惡其名,今曰金臺岡。《志》云:縣東北六十里有羅漢山,接新興、新會二縣界。
鼓角樓山縣西北七十里。巖巒層疊,下有流泉。其后為鴻嘴山,綿延險峻,亙數(shù)十里,舊為賊疊。嘉靖三十五年,督臣談愷討犭?賊,克黎源、沙峒二寨,賊走雙石{山頂},官軍扳崖而上,克塘茶,進拔良塘、十三村諸賊,皆乞降,即山旁諸犭?寨也。又有茶山,在縣西北八十里,昔時材木美盛,為民利。又西北十里為云立山,又十里為君子山,皆高險,群犭?聚居,接新興縣界。○天露山,在縣北八十里,俗呼鐵爐山,北接新興縣境。相近有云洞山,亦曰云岫山,舊有云岫營,亦接新興縣界。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即此山也。又獨鶴山,在縣北百里,一峰聳拔,綿延三十里,亦名獨鶴尖。山脈東連曹幕諸山,西北連老香諸山,亦與新興縣分界。又縣東北百里有北獵山,險峻,有犭?寨。嘉靖三十一年,僉事杜??破犭?賊于此。獵,一作臘。
○灣雷??h南八十里。海勢灣曲,潮聲如雷,多蟹鱟魚鹽之利,{疋旦}戶居之,其南通大洋。
南門河縣南一里?!吨尽吩疲嚎h境諸水,其大者曰氵祭頭水,在縣西二十里,源出龍鼉山,流經(jīng)縣西十五里之相公潭,為群流匯合之處。又東為南門河。又有橫槎水,在縣東南十里,源出藍坑山,西北流會南門河,繞縣南迤東,達于新會縣之蜆岡而入于海,亦謂之恩平江。
○恩平鎮(zhèn)在城東。有巡司,洪武二年,置于恩平故城。成化二年,移于恩平堡,尋置縣,移置于縣東南之城村。萬歷二年,又移城東。又有恩平馬驛,宋置于縣東三里,今名古站村。成化中,徙置于城北,后又數(shù)徙。萬歷初,移于城南,八年,改為守備司。
塘宅堡縣東北百里。嘉靖十三年設(shè),三十六年,議以堡當新會、新寧、新興、恩平各縣適中之地,四面崇山峭壁,舊為盜賊淵藪,乃增建城垣于縣治西南,移廣肇高韶參將駐于此。萬歷二年改筑開平屯,廢堡入焉。又馬岡營,在縣東北八十里,嘉靖十三年設(shè)?!皤C徑營,在縣東北百二十里,嘉靖十四年設(shè)。又樓徑營,在縣北九十里,嘉靖二十五年設(shè),防鴻嘴山諸山賊,今為豐建屯?!兑刂尽罚簶菑?,東至倉步,通水洞賊巢;北至九嶺,通老熊石賊巢;九嶺至陳坑,接新興界飛鼠窟,通黃三坑賊巢;東北至獨鶴驛,由驛西通西坑圓嶺賊路;又西為新興大河界,東通立徑蠶娥嶺、新興相思圍賊路,最為要害。又祠堂營,在縣北五十里,嘉靖十一年設(shè),防化眼潭諸山賊。
大夾腦營縣西南三十里。嘉靖十一年設(shè)?!吨尽吩疲嚎h北二十里有蓮塘頭營,縣東三十里有烏茭塘營,截籬子徑要路,俱嘉靖三十三年設(shè)。又白蒙徑營,在縣東南四十里,嘉靖中設(shè),今為白蒙屯?!兑刂尽罚簭綎|通白麻徑懷寧營,南通灣雷徑至海,西南通陽江那龍村,北通那虔上峒諸犭?路。又有鎮(zhèn)安屯,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在縣東南六十里?!瘌欁焐綘I,在縣西北百里,嘉靖十九年設(shè)。又有長沙營,在縣東百二十里,入新會縣界。
籬子徑縣東南二十里。東通十三村達蜆岡。又塞喉徑,在縣東北七十里,又十里為羊徑,又十里為火燈徑,俱接新會縣界?!鹗?,在縣西南,又西南為白石徑,皆通陽江、陽春盜賊出沒之處。又瓦巷徑,在縣西五十五里,又有雙穴徑在縣西北四十里,又五里為清油徑,又西北十五里為老鴉灘,皆當陽春、新興盜賊出沒之道?!吨尽吩疲嚎h北六十里有黃竹徑,又北十里為鎮(zhèn)戎屯,舊名擒頸,為控守要地。又倉步,在縣東北百十里,通新會、新寧諸賊寨,今為開平屯。又縣境有石井等營一十有九,皆有兵戍守。
武定屯縣東南六十里。本新寧縣界苔村賊巢。隆慶五年立屯,萬歷二年建城。又永安屯,在縣東南四十里十三村,石徑賊巢也。又永鎮(zhèn)屯,在縣東南五十里十三村,橫山賊巢也。俱隆慶五年改立屯,其地入新會縣界,與縣北鞏靖諸屯、縣南白蒙諸屯,共為二十屯?!鸫笕松秸诳h西三十里,犭?寨也?!吨尽吩疲嚎h境犭?山凡七。
附見:
肇慶衛(wèi)在府治東。明洪武初,設(shè)守御千戶所。十二年,調(diào)守新興。十五年,復故。二十三年,改置是衛(wèi)。
守鎮(zhèn)四會千戶所在縣治西。洪武二十三年,調(diào)肇慶后千戶所駐守,仍隸肇慶衛(wèi)。嘉靖三十八年,增置廣寧縣,因改置廣寧守鎮(zhèn)千戶所,直隸都司。又新興守鎮(zhèn)千戶〔所〕,在縣治西,本元時故址,明洪武二年,降為百戶所。十二年,移肇慶千戶所戍之。十三年,升百戶為千戶,而肇慶所復故。所直隸都司。又陽春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亦元故址,洪武三十一年,調(diào)神電衛(wèi)后千戶所駐守于此,仍隸神電衛(wèi)。又陽江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鼉山上。洪武元年廢南恩州,改州治為千戶所,直隸都司。
海朗守鎮(zhèn)千戶所在陽江縣東南五十里。洪武二十七年置,隸廣海衛(wèi),有城,周四里有奇。城據(jù)海朗山上,因名。下臨海,亦曰鎮(zhèn)海山,與雙魚所并為海防襟要。《志》云:所西近北津山,崇禎二年,于北津大王廟小尖津口山前置銃臺,并筑小城,設(shè)兵屯戍。
雙魚守鎮(zhèn)千戶所在陽江縣西南百五十里。洪武二十七年置,隸神電衛(wèi),有城,周二里有奇。所東有雙魚角,臨大海,頗險,所因以名。又東五里為{?告}杯石,兩石屹立大海中,中通一門,雙魚所舟航出入要道也。昔人議疊石填塞,從右側(cè)淺沙入港,以免寇舶沖突。又東為馬鞍、糞箕等山,皆屹立海中?!吨尽吩疲核杂惺T南尾山,崇禎二年,置銃臺并筑小城,設(shè)兵戍守。
德慶州府西二百十里。西至廣西梧州府百九十里,南至羅定州百五十里,東北至廣寧縣二百六十里。
秦南??さ亍h屬蒼梧郡。后漢因之。晉永和七年,置晉康郡。宋、齊因之。隋平陳,廢郡,屬端州。大業(yè)初,屬信安郡。唐武德四年,置康州并置都督府于此,九年州廢。貞觀元年,復置南康州,十一年又廢。十二年,還置康州。天寶初曰晉康郡,乾元初復故。宋開寶五年,州廢,仍屬端州,尋復置康州亦曰晉康郡。紹興初,升為德慶府以高宗潛邸也。十四年,又置永慶軍節(jié)度。元為德慶路。明洪武初,改為府。九年,降為州,以州治端溪縣省入編戶六十二里,領(lǐng)縣三。今因之。
州據(jù)嶺西之上游,扼廣右之門戶。邕、桂、賀三江,州實綰其口。山川雄固,誠鎖鑰要地也。
○端溪廢縣今州治。漢置縣,屬蒼梧郡。晉屬晉康郡。宋為郡治。齊郡治威城縣。梁還治端溪。隋屬端州。唐為康州治,后皆因之。明初廢?!冻且乜肌罚褐菖f無城,宋皇?六年,始筑子城。元至正間重修。明洪武初,以舊城狹隘,改立城址,?以磚石。景泰以后,屢經(jīng)修筑,有門五。隆慶五年,塞東北一門。城周六里有奇。
元溪廢縣州東五十里。本端溪縣地。晉析置元溪縣,屬蒼梧郡。永和中,為晉康郡治。宋屬晉康郡。齊、梁因之。隋廢。沈約《志》:元溪相近有龍鄉(xiāng)縣,晉末置。宋初為晉康郡治。元嘉二十年,移郡治端溪,以龍鄉(xiāng)縣并入。又有威城廢縣,蕭齊置,為晉康郡治,后亦廢入端溪。
悅城廢縣州東八十里。晉末置樂城縣,屬晉康郡,又兼置悅城、文招二縣。齊、梁因之。隋屬端州。開皇十二年,以悅城、文招二縣并入樂城。唐武德五年,改屬康州,尋又改為悅城縣。宋開寶五年,省縣為悅城鎮(zhèn)。自州入府之通道也。又賓江廢縣,在縣東南,亦晉末置。宋屬晉康郡。梁、陳時廢。
○香山州北二里。高二百余丈,周四十余里,為州之主山。昔多香木,一名利人山,下有漱玉泉。又藿山,在州東北五里,高百余丈,周三十里,峰巒秀郁,有草如藿香,因名。其相接者為青云岡,高百五十丈,周二十余里,亦名臥人岡?!疖?,在州東十五里,高百余丈,周二十里,產(chǎn)茶。又東五里為樵云山,高二百余丈,周三十余里,山高而秀,形勢盤蔚,下有瓊響泉。又文筆山,在縣東二十五里,高二百余丈,周四十余里,以形似名。《通志》:州東北五十里有楂山,高百五十丈,周二十余里,形聳而秀。
端山州東五十里。高三百三十丈,周三十里。山形端正,因名。又東十里為西源山,高六百丈,周三十里,一峰高出云表,頂有池,四時不竭,下流分為東西二溪,合流入江,即思夫水也。州東八十五里又有勞山,高百余丈,周三十里,形勢峻桀,登者憚勞,因名?!鸶吡忌?,在州北七十里,高百余丈,周五十里,山下田高土肥,上產(chǎn)鐵{?力}木。又焦石山,在州東北百里,高三百余丈,周五十里,蒼翠盤郁。相接者為雙鶴嶺,嶺高六百余丈,周八十里,當往來通道,崎嶇險峻,登陟甚艱。
峽山洲西二十里。高百丈,周九十里,南北岸對峙甚隘,江水中流,春夏多雨則水峻急,舟不能行。又錦石山,在州西五十里,上有石柱,直插霄漢。相傳南越迎陸賈時,嘗以錦覆石。萬歷四年,征羅旁賊,嘗駐師于此。
佛子嶺在州西北二十里。嶺勢嵯峨,路通封川縣。又杉嶺,在州西十五里,高百余丈,周百余里,路通蒼梧,產(chǎn)杉木。又州西四十里有藜嶺,一名禮嶺,高二百丈,周三百里,高峻產(chǎn)蘺竹。又竇嶺,在縣東北八十里,高三百余丈,周三十里,兩山壁立,中通一徑如竇。○三洲巖,在州東七十里,一名玉乳巖。巖后有穴,可登山頂?!吨尽吩疲荷饺∨钊R第三洲之義為名,最幽勝,東西往來者皆道出巖下。
○大江州南一里,即西江也。州人亦謂之南江,一名晉康水,又名錦水。自梧州府東流,經(jīng)封川縣境出峽山,經(jīng)州南,又東入高要縣界。詳大川西江。
端溪州東十里。源出州東北七十里之龍?zhí)?,曲折流?jīng)端山下,又西流入于西江。州東北二十里又有麻墟水,自封川縣流入境,一名馬墟水,亦流合端溪水入江。又夫號水,在州東五十里,出西源山。其東十里為思夫水,亦出西源山,并流入江?!痨`陵水,在州東九十里。自廣寧縣界流入境,凡百余里南入江,可通舟楫?!吨葜尽吩疲红`陵水,一名程溪浦,出州東七十里龍巖,下有龍母溫媼墓,亦曰溫水,亦曰靈溪云。又州東四十里有書堂水,源出犭?山,南流五十里入江,以宋石處道讀書于此而名。
陸溪州西五十里。源出佛子嶺東,流三十里入江。水口舊有陸賈廟,因名。又州西七十里有武賴水,西南三十里有榕塘水,俱出封川縣界,南流入江。○羅旁水,在州西四十五里。源出廢都城縣,南流七十里入江。水口有石,其絞如羅,因名。
○悅城鎮(zhèn)州東百里悅城水口。有悅城鄉(xiāng)巡司,洪武四年建。嘉靖二年,以犭?患筑城,周一里有奇。高要新村驛,與巡司并列其中?!饓劭邓A,舊在城西,萬歷二十八年,改置于城東。
西灣營州西十里,近大江。正德五年設(shè)。又州西三里有教場營,嘉靖三十六年設(shè)。州東五十里有水碓營。○平村營,在州西八十里,近大江,地名上峒。其相近為大塘營。又蘑地營在州西九十里,地名萬峒。俱嘉靖十八年設(shè)?!吨尽吩疲褐菸靼耸镉钟辛_旁營,近羅旁水口,正德五年設(shè)。
沿頭埠州西八十五里。又綠水埠在州西六十里,泠水埠在州西三十里,野芋埠在州西五十里,俱近大江北岸?!鸫笮静?,在州東三十五里。龍目埠在州東四十里,相近為竦頭埠,又東五里為下?甬、思麻二埠。又蓬遠埠在州東五十五里,媳婦頂埠在州東六十里,大塘埠在州東六十五里,降水埠在州東七十五里,又東五里曰蓮湖埠。俱正德五年置,近大江北岸,設(shè)兵戍守。《圖說》:江北岸又有三洲、倫?甬、大樹、田心等二十余營,俱設(shè)兵防西山諸犭?賊。其在江南岸者,今俱屬羅定州。
白沙山寨在縣東北,犭?寨也。舊《志》:州境諸山犭?寨凡百五十有奇,后割江南岸屬羅定州,其在州境者以數(shù)十計云。
封川縣州西百二十里。南至羅定州西寧縣七十里,西至廣西梧州府八十里。漢蒼梧郡廣信縣地。梁析置梁信縣,為梁信郡治,兼置成州治焉。隋平陳,郡廢,改州曰封州。開皇十八年,又改縣曰封川縣。大業(yè)初,改置蒼梧郡于此。唐武德四年,復置封州。天寶初曰臨封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封州,亦曰臨封郡。紹興七年,省州,以縣屬德慶府,十年復舊。元至元十六年,立封州路,尋降為州。明初州省,縣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十四里。
○廢封州即今縣?!吨尽吩疲毫褐贸芍?,在今縣北六里。隋移置封州于封川口,后皆因之。唐乾符三年,廣州牙將劉謙為封州刺史,遂為南漢之始?!冻且乜肌罚嚎h城,明初筑,塹山為之。正統(tǒng)十四年,以黃蕭養(yǎng)作亂,因故址修筑。天順二年,展筑外城,環(huán)柵植刺竹,又磚?城北面,并浚濠環(huán)之。成化五年以后,屢經(jīng)修筑。
封興廢縣在縣東北。晉末置,屬蒼梧郡。宋、齊因之。梁屬梁信郡。隋屬封州,大業(yè)初,廢入封川縣。
○東山縣東一里。形如屏障,亦名掛榜山。其對峙者曰紗帽嶺,東四里曰先鋒嶺,高拔諸山。又天馬山,在縣東南三里,拱抱縣治,西江匯其下,多白沙,亦名白沙嶺。又二里為綠衣嶺,與紗帽、先鋒、白沙諸嶺相連,稍北為羅客山。又登高山,在縣治北。其北三里為牛頭嶺,有峽水經(jīng)其中?!吨尽吩疲嚎h南二里有會龍山,層峰疊秀,縣之案山也?!鸱忾T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峰巒秀蔚,兩崖如門。又東北五里為相思山,群峰聯(lián)屬,下有相思大徑,長六七里,兩山夾峭,一水中流,極其清冽。相近又有石門嶺。《志》云:縣東南五十里有濯錦山,一名錦石山,與德慶州接界。
雞籠山縣西三十里。其脈廣遠,左接廣西界,右襟西寧縣。又西山,在縣西南十里隔江,峰巒峭拔。○豐壽山,在縣東北五十里?!跺居钣洝罚荷礁咭话偃嗾?,周五十里,一名霹靂山。相傳山有巨石,雷震其一,上有石池,泉涌其中,其西北有羅克徑。又太子山,在州東北六十里,尖峰插漢。又東北十里為甲子山,其相接者曰麒麟山。《志》云:麒麟山,在縣北八十里,高三百丈,周百五十里,秀出天表,形若麒麟,縣之鎮(zhèn)山也。
白馬山縣東北百里。與麒麟山對峙,周五十里,石坂甚長,飛泉如練。正德中犭童巢其上,參議周用等剿平之,改名白鶴山。相近有老鴉徑,深山大箐,天日罕睹。又縣北百三十里有留連山,重巒疊?,蹊徑深杳,有林泉巖石之勝?;蜃鬟B山,誤。其相近有螺髻巖,石門暗狹,中忽明敞,容數(shù)百人,有一夫當徑萬夫莫前之險。
續(xù)嶺縣北二十里。斷而復續(xù),宛委綿亙七十余里。又猿嶺,在縣北三十里,高三十余丈,周四十里,平岡漫坡,或起或伏,上多林木,猿?所居,有猿嶺徑?!鹪茙r,在縣北九十里,中容三百人,居民常避寇于此。泉自石出,澄泓不竭,石床磴道,殆若天造。其南為荔枝巖,極幽勝。又縣北七十里有鑼鼓岡,周四十里,今設(shè)巡司。
○西江在縣城南。自廣西梧州府流七十里,至縣西十里之靈洲合賀水,環(huán)城西十余里,經(jīng)城東入德慶州界?!缎蝿僦尽罚悍庵荻笕?,謂西江、賀江、東安江也。靈洲,當賀江之口,廣一里,長五里,江流環(huán)迎,上多蘆葦,春夏泛溢,洲常不沒,因曰靈洲。
賀江縣西十里。一名封溪,亦曰封江。自廣西賀縣流入開建縣界,又南流入境,匯西北諸川,至靈洲入于西江。五代唐天成三年,楚大舉水軍圍封州,南漢主劉?遣將蘇章救之。章至賀江,沉鐵?于水,兩岸作巨輪挽?,筑長堤隱之,而以輕舟逆戰(zhàn),誘楚人入堤中,挽輪舉?,楚艦不能進退,大敗,遂解封州之圍。
東安江縣西北二十里。源出蒼梧縣界,俗名小江,流合賀江,入于西江。又扶靈水,在縣北百里,匯流連諸山水入于賀江。又有廣信水,源出老鴉徑,流入扶靈水?!鸸刃嫠诳h東十三里。源出麒麟山下,流入西江。舊《志》以為豐溪,源出豐壽山,誤。又顓山河,在縣東百里,匯東北境諸溪澗水入谷墟水。又縣東南十里有蟠龍水,源出蒼梧縣界留竹山,流入境,注于西江。其水宛轉(zhuǎn),如龍之蟠。弘治七年,鄉(xiāng)民堤其下流為塘。
○文德鎮(zhèn)舊在縣北大洲口。洪武初,置文德巡司。七年,徙置縣西賀江口。嘉靖二十四年,又移置于縣北銅鼓岡?!瘅肷襟A,在縣西二里。舊在城西,洪武六年移置于堰塘?甬口,十二年遷于今治。
羅峒營在縣西。相近有菊花營。俱正德中設(shè),嘉靖三十八年廢?!锻ㄖ尽罚嚎h境舊多營堡,嘉靖二十四年剿平麒麟、白馬二山賊,自是漸撤?!鸬咸餇I,在縣西北,前臨賀江。其相近有西河營,舊為廣西犭?賊出入噤喉,防御甚切。又靖安營,在城東北,隆慶五年設(shè)。又縣北有南龍、鑼鼓等營,去縣皆百余里,萬歷三年設(shè)。
三丫徑縣北二十里續(xù)嶺下。相近又有?甬彪徑。又相思大徑,在相思山下。又縣北四十里有存塘徑,長二十余里,林木陰翳?!馂跆韽剑诳h東北七十里,長二三里,崇岡疊?,起伏蟠曲。其相近者為欖徑,喬木森密,猿猴聚居。又縣東北有都蓬等徑。舊皆有兵戍守。
石硯山寨在縣北,犭?寨也。正德中,封川之石硯、大和、雞峒山犭?,糾合開建大玉、小玉、大臺,賀縣金峒、上峒、下峒等巢,封川歸仁、文德二鄉(xiāng)、大滑腦、洪秋、南吉、大貨、黑石、麒麟、白馬、蓮花等巢諸犭?皆叛,山徑多岐,窮險莫測。嘉靖八年,官軍討石硯山犭?,平之。
開建縣州西北三百十里。北至廣西賀縣百八十里,東北至廣西懷集縣百里。漢蒼梧郡封陽縣地。宋元嘉中,析置開建縣,屬臨賀郡,尋又置宋建郡治焉。大明元年,郡廢,仍屬臨賀郡。齊因之。梁置南靜郡。隋平陳,郡廢,縣屬連州。大業(yè)初,屬熙平郡。唐屬封州。宋開寶五年,省入封川縣。明年,復置,仍屬封州。明初,改今屬?!冻且乜肌罚嚎h故無城,洪武中始筑土垣。天順三年,因故址減三之二,植柵疏濠為備。八年,創(chuàng)筑磚城。成化初,始告成。嘉靖以后,屢經(jīng)修筑。城周一里有奇,編戶四里。
○謝沐廢縣在縣北。漢置謝沐縣,屬蒼梧郡。后漢因之。三國吳改屬臨賀郡。晉以后因之。隋省。
○忠讜山縣東北五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八十里,為縣境之望。又縣西北五十里有圓珠山,高百五十丈,周二十余里,圓竦如珠?!鹚讫埳?,在縣東十五里,高二十丈,周四十余里,蜿蜒如龍。又東五里為昭?甬山,路通懷集縣,有石名鼠石,旁三穴,皆容數(shù)十人。又五里為野?甬山,有水石巖,峰巒森立,水環(huán)其下,巖穴幽折,莫窮其勝。又大水山,在縣東三十里,其下有澗,源深流廣。其相接者為羊梯山,山為牛羊徑道,有石磴若梯然。
大玉山縣西三十五里。高百三十丈,周三十余里,青碧如玉。其旁為小玉山,高八十余丈,周五里,形勢突兀。○黎水山,在縣東南二十里,高三十余丈,周三十余里,兩山對峙,黎水中流。其相近者為狼嶺,周七十里,形勢險惡,上多豺狼,有徑通封川縣。
○開江在縣城西。其上源即賀江也,自賀縣南流二百里,經(jīng)縣境,合群川而南注,流百里入封川縣界,為封江。嘉靖十四年,大水,縣城為圮。隆慶五年,開江漲溢,復圮城西,蓋西面迫臨開江也。又有大玉、小玉及黎水,俱流入開江,狼嶺水則西流合黎水而注于江?!吨尽吩疲嚎h北五十里有白鶴灘,北去賀縣百四十里,為分界處,即開江所經(jīng)矣。
金縷水縣東十五里。其上源合似龍、昭?甬、野?甬諸山水,流經(jīng)金縷村,因名。水聲清響,亦謂之龍吟水,至縣東南流入開江。○龍?zhí)端?,在縣北二十里。源出懷集縣深山中,流經(jīng)縣北六十里萬石嶺,又南流經(jīng)縣北三十里潭霜山,東北群川皆流合焉,西流入于開江。又梁村水,源出懷集縣之梁村,西南流入縣境,至萬石嶺合于潭霜水。《志》云:縣東北三十里有金塘水,出金塘村諸山。又東北有忠讜水,出忠讜山。盧村水,出縣東北七十里,近界山??h西北又有蓮塘水,出圓珠山??h東三十里又有金裝水,出大水山,羊梯水亦流合焉。并匯潭霜水,入于開江。
水母塘縣北五里。廣十余畝,源出縣北十里之雁山,南流入塘。天順三年,守備王芳等疏城濠,因浚原鑿塘以潴水,又自塘鑿渠以灌城濠,水常不竭。
○古令鎮(zhèn)縣北五十里。其地有古令山、黃沙嶺,洪武初置巡司于此。萬歷六年,犭?賊作亂,徙置于縣東北之褥村。十四年,剿平黃沙等山賊,復還舊處。
獨住營縣北三十里。嘉靖十四年設(shè),防賀縣深?甬、塞山、企?、磨刀、田源諸山賊。又萬保營,在縣北四十里,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防賀縣深?甬、懷集牛欄、羊橋、銅鐘、鼓城諸山賊。縣北六十里又有會珠營,嘉靖二十六年設(shè),防懷集金鵝、松柏、南水、上帥、下帥諸山賊。相近又有潭霜營,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吨尽吩疲嚎h北六十里有總旗營,隆慶五年設(shè);東北六十里有東營,正德五年設(shè),今廢。又大灣營,在縣北七十里;相近者曰白蓮營,地名?何木徑,旁白蓮峒山,因名:俱萬歷十三年設(shè)。白蓮北十里曰槍桿烽堠,亦是年所設(shè)。
九源山寨在縣東,犭?寨也?!吨尽吩疲嚎h境犭?山凡三十有七。
附見:
德慶守鎮(zhèn)千戶所在州治東。洪武九年建。
◇羅定州東至肇慶府三百里,西南至高州府二百里,北至肇慶府德慶州百五十里,西至廣西岑溪縣百九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五百三十里,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五百六十里,至京師七千七百里。
秦南??さ亍h屬蒼梧郡。后漢因之。晉仍屬蒼梧郡,后屬晉康郡。宋、齊因之。梁置平原郡,兼置瀧州。隋平陳,郡廢,大業(yè)初改瀧州為永熙郡。唐武德四年,復置瀧州,天寶初曰開陽郡,乾元初復故。宋開寶五年,廢州屬康州,后屬德慶府。元屬德慶路。明初屬德慶州,萬歷四年改置羅定州編戶二十五里,領(lǐng)縣二。今因之。
州襟帶千里,江山聯(lián)絡(luò),蠻犭?盤據(jù),恃為險奧,蓋撫綏重地,門庭巨防也。
○瀧水廢縣今州治。漢端溪縣地。梁置平原縣,為平原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瀧州,開皇十八年改為瀧水縣。唐因之,仍屬瀧州?!跺居钣洝吩疲号f治在今縣南百里,唐初移置于此。宋州廢,縣屬德慶府。元因之。明初亦曰瀧水縣。萬歷初犭?亂,督臣凌云翼討平之,改置今州。《城邑考》:州舊無城,正統(tǒng)十三年,始筑土城。景泰四年,?以磚石。成化〔以后〕,屢經(jīng)營治,周不及四里。
晉康廢縣州北八十里。宋元嘉中置安遂縣,屬晉康郡。齊因之。梁置建州及廣熙郡治此。隋平陳,廢郡,大業(yè)初并廢州,屬永熙郡。唐武德四年置南建州治焉。貞觀八年改南建州曰藥州,十八年州廢,以縣屬康州。至德二載,改曰晉康縣。宋開寶五年廢。
開陽廢縣在州南。梁置縣,為開陽郡治。隋郡廢,縣屬瀧州,大業(yè)初并入瀧水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屬瀧州。宋廢。又羅陽廢縣,在縣西南,亦梁置縣,為羅陽郡治。隋郡廢,縣屬瀧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正義縣,大業(yè)初廢。唐復置,屬瀧州,貞觀中省。
鎮(zhèn)南廢縣在州北。梁置安南縣,屬廣熙郡。隋屬建州,大業(yè)初廢入永熙縣。唐武德五年,復析瀧水置安南縣,屬南建州,尋屬藥州。貞觀十八年,州廢屬瀧州。至德二載,改曰鎮(zhèn)南縣。宋廢。又永業(yè)廢縣,在州東北,梁置永業(yè)郡,尋改為縣。隋平陳,縣廢,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建州,大業(yè)初屬永熙郡。唐屬南建州,尋屬藥州,貞觀十八年廢。
○龍腦山州北十五里。山勢盤旋,若回龍然。又雙龍山,在州南二十里,高百丈,周五十里,兩岡對峙,狀如雙龍,上有三石如笏,下有雙龍泉涌出不竭。又南二十里有文筆峰,一名尖岡,有巨石號防虞石,崔嵬險固,容數(shù)百人,居民遇警,常登石避之,亦一保障也?!饛缴?,在州南六十里,群峰森立,橫截州南。
水紋山州東南百十里。高七十丈,周四十余里,山下有泉沸涌而出?;蛑^之羅旁山。弘治中,御史萬祥言,肇慶山峒賊巢,有羅旁山、大潭坑二處。蓋瀧水本屬肇慶也。相近者又有雙輪山,其高倍之。又云霽山,在縣南百二十里,高二百丈,周百里,聳拔為諸山最,云霧常蒙其頂?!鹕蠟跎?,在州東南百五十里,高百余丈,周五十里,有烏水出焉。其流峻急,東入瀧水。
○瀧水在州城西南。源出犭?境大小二山,流徑州西新容村,有灘高二丈,峭削如壁,水流其下。又有巨石橫截中流,至為險阻,鄉(xiāng)人以竹筏裝載,從高放下,稍不戒則沖激漂沒。下灘勢稍平,流亦漫,至州治西宛轉(zhuǎn)而南,東北流百六十里入于西江。
云霽水州南百里。源出云霽山,委曲西流,有抱水流合焉,又西北入于瀧水?!鹪聘∷?,在州東南,源出東安縣界云浮山下,流入州境,注于瀧水。
○晉康鎮(zhèn)在州北。即晉康廢縣地。洪武十六年,置晉康巡司,屬德慶州。萬歷四年,改今屬。《志》云:州西有李陂、古城二關(guān),舊皆為戍守處。○開陽鄉(xiāng)巡司,在州南,即廢開陽縣地,洪武中置巡司。
水西營州西二里。又州東二里有水東營。俱嘉靖十三年設(shè),以在瀧水旁而名?!吨尽吩浦菸魇锱f有西營,民營也。又西有大{艸雨}營,嘉靖十七年設(shè)。又州東十里舊有東營,亦民營也。又東為茅尖營,與大{艸雨}營同時設(shè)?!痂F場營,在州東南百里,又東南十五里有惠雞營,俱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又云青營,在州東南百十里,嘉靖二十二年設(shè)。又東南十里有龍角營,接陽春、陽江二縣界,嘉靖二十五年設(shè)。《志》云:州南百里舊有帽岡民營,西南百二十里有竇州民營,皆僉鄉(xiāng)兵戍守。
云際峒在州西。舊為蠻峒地。又有盤遼峒。唐開元十六年,瀧州叛獠陳行范兵敗,逃于云際、盤遼二峒,官都楊師勖追擒之。今州西有云致犭?山,或曰即云際之訛也。
云羅山寨在州東,犭?寨也。又州西北有逍遙山寨。天順初,逍遙山犭?賊作亂,官軍討之,東由陽春,西出岑溪,復分道自雞骨嶺、羅旁水口水陸并進,搗其巢穴,賊遂平?!吨尽吩疲褐菥翅?山凡百有余處。
東安縣州東八十里。東北至肇慶府百三十里,東南至肇慶府新興縣百二十里。本瀧水縣之東山、西鄉(xiāng)及德慶州之晉康鄉(xiāng)、高要縣之楊柳、思勞等都、新興縣之芙蓉都,萬歷五年,割置今縣,編戶一十五里。
○永順廢縣縣東五十里。唐武德四年析新興縣置,屬新州。宋開寶五年省。舊《志》:其地南去新興縣六十里。是也?!鸾ㄋ畯U縣,在縣西。隋置永熙縣,屬瀧州。唐武德五年改曰永寧縣,天寶初又改曰建水,仍屬瀧州。宋廢。
○書山縣東三十里。高千仞,周五十余里。相近者又有圣山,高千仞,周八十里,崇岡疊?,嵬然矗天,中有流泉,犭?居其上?!饆艸勾}徑山,在縣東北,山高廣,大灣水出焉。又鐵嶺山,在縣東六十里,有石壁峭峙,色黑如鐵。又東三十里有?牢山,舊《志》云在新興縣西百三十里,蓋舊與鐵嶺山俱屬新興縣。
云浮山縣東南百里。高五十丈,周四十里,危峰突起,峰頂常有白云。相傳陳霸先曾居此,上有林泉巖石之勝。舊《志》山在陽春縣北百里,蓋本屬陽春也?!鸶噬剑诳h北五十里,高七百余丈,周百余里,上有龍頭潭,懸流如瀑布。舊《志》:甘山在德慶州東南百二十里。又青旗山,在縣北,林木青蔥,人不敢伐,對岸即德慶州之靈陵水口。
九星巖縣北五十里。九峰尖秀如玉筍,下有巖穴如堂,中有幽徑,又有石泉水,引流可以溉田。舊《志》巖在德慶州東百十里?!鸸排疃?,在縣西北百六十里?!吨尽吩疲憾丛诘聭c州東南十五里。犭?人所居,在州界凡五十四山,此其一也。昔時屢為民害,洪武中剿平之。然未盡帖服,永樂初向化來歸,始入版圖。亦曰古蓬山。
○西江有縣北。自德慶州東流,經(jīng)縣界,又東入高要縣境??h西又有瀧水,自州境流經(jīng)縣界,入于西江。
逢衍水在縣北。源出甘山下流,入于西江。又大灣水,在縣東北,出{艸勾}徑山,流經(jīng)肇慶府西南三十里之大灣村,入于西江?!饡x康水,在縣西北,源出州界,經(jīng)晉康廢縣,因名。一名南江,東流徑古蓬洞,又北入于西江?!锻ㄖ尽罚耗辖闯鰹{水縣大水山,經(jīng)縣北,兩岸山巒對峙,竹木蒙翳,犭?賊盤踞,行者必以兵衛(wèi)焉。
○建水鎮(zhèn)在縣西。即建水廢縣也。洪武中置巡司,本屬瀧水縣,萬歷中改今屬。○東山營,在縣東四十里,其北十里有料峒營,相近者又有曲龍營,俱嘉靖二十一年設(shè)。又有長徑塘營,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長嶺營,嘉靖二十八年設(shè)?!吨尽吩疲簴|山營,南去新興縣八十里。料峒等營,俱南去新興縣九十里,舊屬新興,萬歷五年改今屬。
南江營左縣西北瀧水小江口,近大江。嘉靖十二年設(shè)。《志》云:營在德慶州江南岸十五里,防守最切。萬歷中改今屬。又大?甬營,在縣西北,正德五年設(shè)?!吨尽吩疲籂I北去德慶州七十里。又南三十里曰思和營,在瀧水小江西岸,嘉靖二十六年設(shè)。又茅坡營,在大?甬營西南二十里,嘉靖三十年設(shè)。又大石嶺營,在思和營南十里,又南四十里曰山柏營,俱正德五年設(shè)。又白馬營,在山柏營南三十里,又南四十里曰新安堡,又南三十里曰何木徑營,又三十里曰步云營,又二十里曰查峒營,其相近者曰木源營,俱正德五年設(shè)。舊屬德慶州,萬歷五年改今屬。
送鬼嶺營在縣西瀧水小江東岸。又南三十里有塘底營,又二十里曰三嶺營,俱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屬德慶州,萬歷五年改今屬?!吨尽吩疲核凸韼X營,在德慶州南一百七十里。又有麻塘埠,在德慶州東三十里,正德五年設(shè),今亦屬東安縣。
西寧縣州西百二十里。西北至廣西梧州府百十里。本瀧水縣之西山大峒地及德慶州之都城鄉(xiāng),萬歷五年割置今縣,編戶一十里。
○都城廢縣縣西六十里。晉置,屬晉康郡。宋、齊因之。隋省。唐復置都城縣,屬康州。宋開寶五年省。今為都城鎮(zhèn),洪武十年置巡司戍守。
○天黃山縣東二十里。舊屬瀧水縣?!吨尽吩茷{水縣西界犭?山凡六十五,此其一也。永樂中叛犭?歸化,后復據(jù)險為亂。萬歷四年,督臣凌云翼破其巢而殪之,境內(nèi)以寧?!鸫罅ι?,在縣東北百里,高六百丈,周回二百里,上多產(chǎn)竹木、赤藤、南漆,山勢雄偉,為西境之望。舊《志》:山在德慶州西南二十五里,州之鎮(zhèn)山也。
計都山在縣東北百余里。高百六十丈,周五十里,形勢奇崛,西有龍?zhí)丁!锻ㄖ尽酚嫸忌皆诘聭c州東十五里,似誤。○雞骨嶺,舊《志》云:在大力山東十五里,東北去德慶州十里,高二百余丈,產(chǎn)雞骨香。
○瀧水縣東南四十里。源出犭?界,縣境群川番匯于此,又東流入州境。
○大力埠縣東北百余里大力山之水入江處也。舊《志》:在德慶州西七十里大江南岸,正德五年設(shè),萬歷五年改今屬。
附見:
守御瀧水千戶所在州城內(nèi)。萬歷四年增設(shè),直隸都司?!鹗赜相l(xiāng)千戶所,在州東。又有守御富林千戶所,在東安縣界。又州西有守御函江千戶所,州西北有守御封門千戶所,俱近西寧縣境,萬歷五年增置。
◇廣州府東至惠州府三百六十里,南至海百里,西至肇慶府二百三十里,北至韶州府七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三百九十里,至京師七千八百三十五里。
《禹貢》揚州南境。春秋時為揚越地裴淵《廣州記》:六國時廣州屬楚。秦置南??ぃ筅w陀據(jù)其地《圖經(jīng)》云,尉陀僭據(jù),改南海為南武,自稱南武王,謬。漢元鼎六年,討平之,仍為南???。后漢建安中,嘗徙交州治此。三國吳始于此置廣州交廣析置。詳見前。晉、宋以后因之,并治南海郡。梁置廣州都督府。陳因之。隋平陳,廢南???,置廣州總管府《志》云:初治始興,開皇二十年還治南海。仁壽初,改為番州避太子廣諱也。大業(yè)初,復曰南???。唐武德四年,平蕭銑,仍置廣州初為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開元二十三年,置經(jīng)略軍于城內(nèi),又以廣州刺史兼五府經(jīng)略使。天寶初,仍曰南???。乾元初復故乾寧二年,兼置清海軍節(jié)度使。天復初,屬于劉隱。五代梁貞明三年,劉巖僭號,改為興王府。宋開寶四年,平南漢,仍曰廣州亦曰南??で搴\姽?jié)度。祥興元年升為祥興府,既又改為翔龍府。元為廣州路。明初改廣州府,領(lǐng)州一、縣十五。今因之。
府連山北峙,巨海東環(huán),所謂包山帶海,險阻之地也。封域綿邈,田壤沃饒,五嶺以南,此為都會。秦末,任囂謂趙陀曰: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shù)千里,可以立國。陀因此霸有南越也。晉義熙中,盧循保據(jù)于此,分兵北出,江左震動,既而與劉裕相持于潯陽。裕密遣孫處等自海道至番禺,傾其巢穴,循敗,無所歸,因以覆滅。使裕計不早,循猶得阻險為奸,其為東南患,豈有已哉?陳蕭勃、歐陽紇等后先據(jù)廣州,而皆不克振者,羽翼未成,本根先撥也。唐置嶺南經(jīng)略使,為五管之樞要。乾符末,黃巢假息于廣州,而毒螫遍于天下。天復初,劉隱代有廣州,恣睢南服且數(shù)十年。宋之末造,冀保此一隅,為一城一旅之資,而卒摧于強敵者,事勢已去,非智計所能逮也。明初,分道取廣東,廖永忠以海道之師,自福州先至廣州,廣州既下,而嶺南郡縣亦望風款服矣。蓋州不特為廣東之根本,亦制廣西之肘腋也。
南??h附郭,在府治西偏。本秦南海郡番禺縣地。隋開皇十年,析置今縣,尋以番禺縣并入,為廣州治。五代改曰???。宋開寶五年復故。舊治府城北芝蘭湖南,明初遷入郭內(nèi)。今編戶三百五十里。
番禺縣附郭,在府治東偏。秦置縣,為南??ぶ危苑?、禺二山為名。二漢因之。晉宋以后,皆為南海郡治。隋并入南??h。唐初復置,仍為廣州治。宋開寶五年,廢入南??h?;?三年,復置,在州城東紫泥巷。元至正中,始徙治東城內(nèi)。今因之,編戶一百三十九里。
○廣州城今府城也。舊《圖經(jīng)》:廣州州城,始筑自越人公師隅,號曰南武。《吳越春秋》:闔閭子孫避越嶺外,筑南武城。后楚滅越,越王子孫避入,始興令師隅修吳故南武城是也。秦以任囂為南海尉,初居瀧口西岸,俗名萬人城,在今城西二十七里。既,乃入治番山隅,因楚亭之舊。其治在今城東二百步,俗謂之任囂城。又相傳南海人高固為楚威王相時,有五羊銜谷,萃于楚亭,遂增筑南武,城周十里,號五羊城。及趙陀代囂,益廣囂所筑城,亦在今治東,今謂之趙陀城。漢平南越,改筑番禺縣城于郡南六十里,為南??ぶ?,今龍灣、古壩之間是也。號陀故城曰越城。后漢建安十五年,步騭為交州刺史,以越城就圮,乃廓番山之北為番禺城,后又遷州治于此,自是不改?!冻勤S洝罚嚎つ铣?,建安二十二年步騭遷州時筑,規(guī)制尚隘。唐廣明間,為黃巢所焚。天?間,清海節(jié)度劉隱更筑,鑿平禺山以益之,始稱壯麗。宋慶歷四年,經(jīng)略使魏?增筑子城,周五里?;?四年,儂智高寇廣州,不能?舀,命?再知廣州。?復環(huán)城浚池,筑東西南三門甕城。熙寧三年,經(jīng)略使呂居簡議修東城,未果,轉(zhuǎn)運使王靖城之,袤四里,合于子城。明年,經(jīng)略使程師孟筑西城,周十有三里。紹興二十二年,經(jīng)略使方滋修中城及東西二城,以御寇。嘉定三年,經(jīng)略使陳峴以城南??稠密,無所捍蔽,乃增筑兩翅,以衛(wèi)民居。東長九十丈,西五十丈,謂之雁翅城。紹定二年,經(jīng)略方大琮增修。端平二年、開慶元年,皆嘗葺治。景炎二年,蒙古攻廣州,州將張鎮(zhèn)孫以城降。明年,蒙古毀天下城隍,廣州子城及兩翅城無恙。明洪武三年,復因舊壘修葺。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等以舊城低隘,乃改筑府城,連三城為一,東北包粵王臺山,北連馬鞍至于白云山之麓,岡阜相連不斷。又建五層樓于北城上,高八丈,名鎮(zhèn)海樓,稱為雄勝。成化二年、弘治十六年、嘉靖十三年,皆嘗修筑。萬歷以來,亦相繼營繕。有門七,惟東南曰定海,西南曰歸德,余各以方位為名。北枕山阜,三面環(huán)濠,城周二十一里有奇。
熙安廢縣在府東。本番禺縣地。宋元嘉中,析置熙安縣,屬南???。梁廢。又懷化廢縣,在府東北,晉義熙中置,屬南海郡。宋因之。梁廢。又東有綏寧廢縣,亦宋元嘉中置,屬南???。梁廢?!鹣虒帍U縣,在府西北。《廣記》:五代梁貞明四年,南漢析南??h置咸寧、??刀h。宋開寶五年,復省入南??h?!端沃尽吩疲耗蠞h改南海曰???,開寶五年復故。今存以俟考。
陸賈城府西十四里。《志》云:賈使南越時筑。一云趙佗館賈于此。○盧循城,在府南十里,遺址隱然,往往有斷磚敗瓦?!赌显街尽罚汉幽现?,狀如方壺,乃循舊居。晉義熙七年,沈田子破循,焚其巢穴,即此地也。
○越秀山府治北。一名越王山,聳拔二十余丈。上有越王臺故址,尉陀因山筑臺,因名。俗呼觀音山。折而西北為歌舞岡,一名越井岡。相傳井亦尉陀所鑿,南漢時號曰玉龍泉,有九竅,亦名九眼井?!鸱剑诜h治東南一里。山北一里曰禺山,縣因以名。舊時二山連屬如長城,南漢劉?鑿平之,就番山積石,曰朝元洞,后改曰清虛洞。禺山之陽又有西竺山,今皆為官民居址。《志》云:南??h治西南一里有坡山,在??中,高僅三四丈。其陽有穗石洞,舊傳即五羊銜穗處。
席帽山在府城北。有南漢郊壇遺址,山高二十余丈,周六里,下為蘭湖。《南越志》:番禺北有芝蘭湖,并注南海。今堙。又馬鞍山,在府北六里。《南越志》:秦始皇時,望氣者言南海有五色氣,遂發(fā)人鑿此山,其鑿處形類馬鞍。一云馬援嘗駐兵于此,因名?;蛑^之馬徑。宋乾德四年,潘美代南漢,南漢主劉?以宋師既逼,遣郭崇岳等屯馬徑,既而為美所據(jù)?!犊ぶ尽罚厚R鞍山,自北而西有鳳凰、鴻鵠二嶺,自北而東有松柏、麒麟、望州諸嶺。蓋道出群山間為陘,訛陘為徑也。
雙女山府西十里。俗名鳳山。宋潘美伐南漢,次瀧頭,劉?遣使請和,美挾?使,速渡諸險,至馬徑,寨于雙女山下,去廣城十里。《南游記》:今府西十七里有花田,平疇彌望,皆種素馨。相傳南漢宮人死,多葬此,一名白田。其地有雙女山,即潘美駐師處。
白云山府北十五里。山高聳,上多白云,有九龍泉,流為大小水簾洞。又北為虎頭巖,巖麓有寶象峰。折而西南五里曰棲霞山,一名景泰云峰山。景泰,六朝時僧名也。下有太霞、玉虹諸洞,又有滴水巖、聚龍岡,其東北六里為蒲澗,皆白云之勝也。《郡志》:府境名山曰白云。又亂石山,在府東北二十里,山高險,與白云山相連,一名白云后洞,亦曰紫云洞。
石門山府西北二十里。兩山對峙如門,據(jù)南北往來之沖。漢元鼎六年,樓船將軍楊仆伐南越,將精卒先陷尋峽,破石門,得粵舡粟,因推而前,挫粵鋒,是也。《郡國志》:呂嘉拒漢,積石江中為門,因名石門。宋德?二年,元阿里海涯遣降將梁雄飛徇廣東,廣東帥徐直諒聞益王昱立于福州,遣將拒之于石門,為元兵所敗?!鸫髽蛏剑诜h西北十八里,形如象鼻,下臨大澗。
抱旗山府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為郡之前案。江水環(huán)繞,上有古烽堠。其南為南山峽,屹立江濱?!吨尽吩疲罕焐奖卑死镉星嗦葆郑指呶灏僬?,一名白鹿岡,沙灣水出其下。又石壁山,在番禺縣二十里,脈自抱旗山來。又縣南二里有萬松山,與盧循城相近?!鹑?,在府南二十七里,三峰并起,競秀凌空,舊有三山寨。明初,廖永忠擒邵宗愚于此。今為桂華堡。又秀蘿山,亦在府南二十七里,山阜奇秀,草木森郁。
靈洲山府西六十五里。其山平原彌望,一名靈峰山?!短剖乐尽穾X南道名山之一也?!赌显街尽罚好C連山西有靈洲?!犊ぶ尽罚好C連山,在南??h西十五里,縣西十九里有潯岡,形如巨屏,又西為靈洲山?!瘘S?山,在府西五十里。其東南有二巖,后有石室通明,可容數(shù)十人。元末,居民嘗避寇于此。《志》云:府西百里有旗峰山,山半出泉,冬夏不竭。府南十里又有碧云山,形如獅子。元末,鄉(xiāng)民黎復震筑堡于其上以避寇。又浮丘山,《志》云:在府城西一里,相傳浮丘丈人得道處?!读_浮記》:浮丘,即羅山,朱明之門戶,先在水中若浮丘,然今去海數(shù)里,所見惟一盤石耳。
西樵山府西百二十里。高數(shù)百仞,勢若游龍,盤踞四十余里。峰巒大者七十有二,互相連屬,內(nèi)顧若羅城。其極高峻者曰大科峰,峰之南曰雷壇峰、寶峰。又折而東南曰大觀峰,下有九曜巖、九龍巖。其南曰紫姑峰,下為小云谷、烏利巖。自大科峰而西,巖石層疊,水簾千尺,折流而北曰龍泉,曰寶鴨池,其下曰瀉錢坑,曰雙魚坡。又折而東北曰碧云峰,又數(shù)百步則小科峰、紫云峰也,亦高峻。其陰有觀翠巖,石壁中懸泉一線,亦名水簾,其下為金銀池,諸山之泉出焉,注于百會泉,以達碧江。轉(zhuǎn)而北曰宮山,上有翳門關(guān)。又西北曰鎮(zhèn)頭岡,曰紫竹峰,綿延至于蘭谷,尤為峭拔。峰之外為壁山,下有通潮井。又數(shù)折而出曰黃旗岡。又有黃龍洞,居人皆以種茶為業(yè)?!吨尽吩疲何鏖陨桨氲仄?,可為民居,峰巒回合,千態(tài)萬狀,不可殫述也。又《名勝志》:府西百七十里有三洲山,聳拔千仞,峰巒數(shù)十,西跨高明,南連新會,為郡之鎮(zhèn)山。
金鵝嶺府東北四十里。一名飛鳳嶺。其山峻險,中藏群峰,下枕茭塘,接洋海。正統(tǒng)末,鄉(xiāng)民立鎮(zhèn)于此,以避寇?!鹌鞂?,在府東南十里。又十里曰盧堠石,相傳吳隱之與盧循戰(zhàn)處,一名南箕臺。又四十里曰冠岡,多林木。其東有相對岡,以兩岡相峙,大江中流而名。
○海府南百里。《志》云:府東八十里出古斗村,又東南二百里至南海衛(wèi),又南六十里出虎頭門,又南一百五里抵南頭城,皆切近海洋。由此東歷閩粵,南達島夷?!逗7揽肌罚焊嫌绣╃R澳,寇自虎頭門入犯,往往駐泊于此,為腹心之疾云?!睹麆僦尽罚焊髂习偎氖锖V校袃煞宀⒘?,其形如目,名海目山。
西江府西北五十里。其上流為潯、郁二江,合賀江而東,過肇慶府入府界,與湞水會。湞水,即北江也。又東南流,至城南而會于東江,亦謂之三江。江中有海珠石,是曰珠江,一名沉珠浦。相傳昔賈胡挾珠經(jīng)此,珠忽躍入江中。今有石屹峙江心,南漢創(chuàng)慈渡寺于其上,亦名海珠寺。宋末,經(jīng)略張鎮(zhèn)孫與蒙古將塔出戰(zhàn)于海珠寺,敗績。蒙古復陷廣州。又東過瀝窖堡,北去城十余里,亦謂之東沖。孫處襲盧循之番禺,至東沖,焚舟艦而前,即日攻拔之,是也。又分流,經(jīng)西朗凡十余里,謂之蜆江,俗呼白蜆殼江,匯于府東南八十里南海廟前,《志》所稱扶胥之口、黃木之灣也,一名扶胥鎮(zhèn)。海隅出日,水中見之,是為波羅江,合諸水入于南海。詳見大川西江及川瀆盤江。
北江府西北三十里。即湞水、湟水合流而南出者也。自三水縣流入境,會西江,出石門,而東南流會于東江。詳見大川北江。又東江,在府東南二十五里,自惠州府博羅西流,歷東莞、增城縣而西至府東南,會西江入海?;蛑^之南江。附詳見大川北江。
越溪府東北三里。東流與東江會。《志》云:府東二十里有蒲澗,出白云山中,中產(chǎn)菖蒲,一寸九節(jié),相傳安期生服此得仙。其水甘泠,一名甘溪,曲折流注越秀山麓,左為菊湖,今堙;右為越溪。又東北與東溪合注于東江。今府城東北五里有甘溪池,亦謂之々水。王象之云:々,即蒲澗水也。吳刺史陸胤以海水咸鹵,因?qū)褲疽越o民用。唐節(jié)度盧鈞加鑿之,始可通舟。南漢更為疏辟,作甘泉苑?!犊ぶ尽罚核文谠叫闵阶笱咴较忍?。今堰廢,其水悉入于城濠?!鹕碁常诟先謇?,源出青螺嶂,又有韋沖水流會焉,俱注于西江。
扶南水府西南十六里。一名扶溪。民居環(huán)錯,多菱芡之利。又西南四里為大通港,其東有平陸、松林、竹浦諸水,俱匯流入于海。
西澳在城南。宋景德間,經(jīng)略使高紳所開?!吨尽吩疲撼侵信f有六渠,回環(huán)貫串,皆匯流于西澳,亦謂之南濠。其后屢經(jīng)修浚。嘉定三年,陳峴復疏鑿之,以通舟楫,又于東西雁翅城濠口筑西閘,以防溢涸。后皆因故址疏筑。明初,改筑城垣,于東門北城下置小水關(guān),疏城渠之水復于濠南,改?水閘,廣狹僅六尺許,皆用鐵石為柱,以間阻內(nèi)外。蓋去海日遠,舟楫不通久矣。又有清水濠,在舊子城東,古東澳也。穴城而達于海,后亦注于南濠。又有東濠,在府城東,明洪武三年開浚。其西濠則在城西四里,明亦因舊址修浚。時東、南二濠與西濠分流入江。嘉靖五年,引東、南二濠之水皆流匯于西濠,合西江以入海。
琵琶洲府東南三十里江中。上有三阜,形如琵琶,閩、浙舟楫入廣者多泊于此。又荔支洲,在府西七里。舊《圖經(jīng)》云:洲廣四十里,袤五十里,亦曰荔支灣。南漢主劉?建昌華苑于洲上,今湮為民居。又拾翠洲,在府西南三十里。古有津亭,今建華節(jié)亭于其上?!鸪料闫?,在府西二十里江濱。相傳吳隱之任還,妻劉氏獨赍沉香,隱之見而投于浦,因名。舊有亭,今廢。又貪泉,在石門山西,一名石門水。俗傳:登大庾嶺則清穢之氣分,飲石門水則潔白之質(zhì)變。晉吳隱之刺廣州,獨取而酌之,以廉潔稱。
○金利寨府西十五里。宋元時,置寨于此。明洪武三年,改置巡司。又縣西鹽步堡有神安巡司,舊為泌沖寨,亦洪武三年改。又西有三江巡司,在側(cè)水村,本名三江寨。又西有黃鼎巡司,在西隆堡,舊為黃鼎寨。俱洪武三年改?!鹞宥房谘菜?,在縣南平洲堡。景泰三年置,嘉靖五年移置于磨刀石。縣西南龍江堡又有江浦巡司,舊為鼎安寨,亦洪武三年改。
鹿步堡在番禺縣東。舊置寨于此,洪武三年改設(shè)巡司。其相近有車陂、烏涌二堡。又沙灣寨巡司,在縣南三十里,舊置寨,今亦為白沙堡。又茭塘巡司,在縣南徑口堡,舊置寨。俱洪武三年改設(shè)?!皙{嶺巡司,在縣北擢桂堡,舊為巴由寨。又縣北何嶺堡有慕德里巡司,舊置寨。俱洪武三年改設(shè)?!吨尽吩疲焊畺|南有白墳、神頭等營,俱有官兵戍守。
朝亭府西五里?!端?jīng)注》:趙陀因?qū)髋_,北面朝漢,圓基千步,直峭百丈,頂上三畝,復道環(huán)回,朔望升拜,名曰朝臺。后為西候津亭,因名曰朝亭也。宋泰始四年,叛將劉思道還攻廣州,刺史羊希遣兵御之于朝亭,敗績。梁太清末,廣州刺史元景仲附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等討之,聲言朝廷已遣軍頓朝亭,即此。
茅?埠在南??h西南。又有洲、岡埠、石門等埠,又番禺縣有波羅、石岡、獵德、烏涌、車陂等埠,向皆設(shè)水兵巡守江路。又南海把截所五:曰西廟,曰第二橋,曰舡澳,曰石門,曰長橋。番禺把截所五:曰雙橋,曰流水,曰相對岡,曰官渡頭,曰波羅廟。
五羊驛在府城南。又府西北八十里有官窯驛。又西北四十里為三水縣之西南驛。又胥江驛,在府西北。又番禺縣北茅田村有?湖驛?!馂跏A,在府東百里。又東六十里為增城縣之增江驛。
順德縣府西南八十里。東南至香山縣百里。本南海縣南境東涌、馬寧、西琳三都濱海地。景泰三年,始析其地置縣,治大良堡。天順九年,始筑磚城。編戶百六十五里。
○五山縣東北二里。有五峰:一曰拱北,二曰華蓋,三曰安東,四曰登俊,五曰迎暉,環(huán)列如星。又神步山,在縣東二里??h北二里又有云梯山。西二里有金榜山,以山形橫峙也??h南四里又有鐘鼓山,下有巖,為近郊之勝。
龍穴山縣西北四十里。山高秀,東有獨岡??h北五十三里又有西淋山,有三峰特起。又縣東北三十里有都寧山,中有黃嫗洞,相傳五代時有黃嫗者避地于此。其南又有桃岡,俗呼桃村。皆幽勝。
○龍江縣西北四十里,即西江水也。流入縣界,經(jīng)龍穴山陽,謂之龍江。又東入南??h境,會于北江?!瘕?水,出縣西南三十里龍頭山,南流入于南海。
碧鑒??h西南一里。自粵江分流至此,曲折環(huán)合,其色澄碧,因名。又三漕海,在縣北三十二里。又北八里曰庚流海,縣西二十里曰錦里海,八十里曰洪?海,皆小川也。《志》云:縣北四十二里有疊石海,東接新會;西南七十里曰石頭海,西通香山,皆自北而南注于南海。
○都寧寨縣南百里。其北有獅嶺?!吨尽吩疲核蜗榕d帝赴海時,有蘇由義者奪港得出,得趙氏,后更名旦,集眾千余人圖恢復,都于由義所居之西山。逾月,旦卒,由義葬之于山北。土人呼其地曰都寧,言趙王所都,冀安寧也。明洪武三年,置都寧巡司于此?!瘃R岡巡司,在縣南三十里,本馬岡村,有小灣堡,洪武三年置巡司。又南有馬寧巡司,本馬寧寨,亦洪武三年改置?!吨尽吩疲嚎h西有江村巡司,縣南百余里又有紫泥堡巡司,俱洪武三年所置。
鶴沖堡在縣南。明正統(tǒng)十四年,賊黃蕭養(yǎng)據(jù)此作亂,官軍討平之。又古樓堡,在縣西南八里?!瘘S涌頭營,亦在縣南,四面環(huán)海,設(shè)兵戍守,所轄有仰船岡、三瀝沙等哨,接新會縣界。
伏波橋縣南二里?!吨尽吩疲簶蛭髂衔謇镉朽l(xiāng)名石桶,南越相呂嘉故鄉(xiāng)也。嘉聞漢兵分道南下,于其地筑石甕、金斗二城,及兵敗,遂遁于此。伏波將軍路博德遣兵窮追,編橋渡兵,橋因以伏波名。石桶,即石甕之訛也。
東莞縣府東南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惠州府博羅縣百七十里。本番禺縣地。晉咸和六年,析置寶安縣,又分南??ぶ脰|官郡治焉。宋、齊以后因之。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大業(yè)初,仍屬南???。唐復屬廣州。至德三載,改寶安縣曰東莞。五代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入增城縣,六年復置。今城周十四里,編戶一百八十三里。
○寶安廢縣縣南二百五十里。本東官鹽場。三國吳甘露二年,置司鹽都尉于此。晉改置縣,并立東官郡,亦曰東官城。隋郡廢,而縣如故。唐至德二載,移縣于到浦,即今縣治也。明洪武三年,改筑新城。其廢縣亦曰城子岡,地平曠,千戶所置于此。
安懷廢縣在縣東南。亦晉咸和中置,屬東官郡。宋因之。《齊志》東官郡治安懷,即此。梁、陳間縣廢。
○道家山在縣治西。城址環(huán)其西南麓。又金牛山,在縣西五里,山勢??,下瞰海水,一名海月巖?!痫w鵝山,在縣西南十里,屬靖康場。流水環(huán)繞,狀若飛鵝。又十里曰大嶺山,奇突聳峭,下視群山,如蟻垤然。其陽有瀑布泉,灌田二十余里。又石鼓山,在縣西南二十里,上有石如鼓?!赌显街尽罚和劣衼y則鼓鳴。昔盧循來寇,時隱然有聲。
黃嶺山縣南三十五里。俗名?嶺,縣治朝山也。《唐十道志》嶺南名山之一,曰黃嶺。其山峰巒秀拔,狀如卓筆,逶迤而西,作展旗狀。下有簾泉。又縣南四十五里有彭峒山,上有水簾?!鹕裆?,在縣東三十里。其陽為鼓鎮(zhèn)峽,下有龍?zhí)?,即龍江所?jīng)也,舊有浮橋。又石涌山,在縣東五十里,水中石如涌出,因名。居民多種香木于上。又東十里為寶山,昔嘗置場煎銀于此,名石甕場,久廢。山巔有潭,懸流下注,居民引以灌田。
虎頭山縣西南五十五里大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俗號虎頭門?!吨尽吩疲杭葱闵揭?。宋景炎二年,元將劉深攻帝于淺灣,張世杰戰(zhàn)不利,奉帝退保秀山。明初,廖永忠下東莞,次虎頭關(guān)。今外國來入貢及出使外國者,皆取道于此。○武山,在縣南五十余里大海中。山勢突起,有武勇狀。每潮汐消長,高低可辨。宋余靖嘗候潮于此。
曹幕山縣西北八十里。其南有石門崦峒,高廣橫列如城府,林陰蓊蔚,大者合抱,農(nóng)隙采山如織,百材于此取辦?!吨尽吩疲荷綇V袤數(shù)百里,介于東莞、新會、高要、新興之間。
銅嶺在縣東二十里榴花村。宋末,邑人熊飛結(jié)集義勇,與元將姚文虎力戰(zhàn),斬之,遂與新會令曾逢龍復廣州,是也。又太平嶺,在縣東南,形若豎旗,從山麓而上,連頓九阜,至山頂則平曠,一名九頓嶺。道出大鵬所?!鹕徎ǚ?,在縣東北六里。九峰峻竦,狀如蓮花,一名三角山。其上有池。
○三門海縣西南六十里。海中有三洲,潮自東南來,至此分為三道,既而復合,因曰三門。舊《志》:縣境海道之備,有南頭、屯門、雞棲、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老萬山、伶仃洋等澳,皆有哨兵戍守。又縣西南有烏豬海洋?!秴腔萑沼洝罚赫y(tǒng)六年,奉詔使占城,發(fā)東莞,次日過烏豬洋,又次日過七州洋,??見銅鼓山,次至獨豬洋,見大周山,次至交趾洋,有巨洲橫截海中,怪石廉利,為舟楫患。次日至占城外羅陽校杯墅口,明日入其國門。舊《志》:占城西去廣州二千五百里。海行殆難以里道記也。
東江在縣北。自博羅縣流入境,又西入增城縣界,至南??h入于西江。舊有東江堤,宋元?初筑以防沖嚙。紹興中,復修治。淳?三年,復增修之。元至正二年,淫潦崩潰,尋復營輯。一名福隆堤。在縣東七十里。
龍?zhí)犊h東南四十五里?!吨尽吩疲荷钕?,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有瀑水飛流,又十里而匯為龍?zhí)丁F渌鞅背?,居民引以灌溉。又虎頭潭,在縣東百里,接惠州府界,有山險絕,形如虎頭,下有潭,潭旁僅有線道,山內(nèi)有田可?井,常為寇盜所據(jù)。昔于山前置寨,今廢?!吨尽吩疲嚎h東北黃曹村有織女湖,湖旁有小山。又縣東南百里有雙女湖。
○福永鎮(zhèn)在縣西南。有福永巡司。舊為屯門固戍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三十一年遷于福永村,因改今名。又白沙巡司,在縣西南百十里白沙村,近三門???。舊為白沙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鹁┥窖菜?,在縣東北。舊為茶園寨,洪武三年置巡司,十九年遷于京山村,因改今名。又中堂巡司,在縣西麻涌村。舊為中堂寨,亦洪武三年改置。
武山寨在縣南。又縣東有虎頭寨?!吨尽吩疲嚎h境有把截所三:曰南岡頭,曰沙潭,曰蘆荻角。又有企石營,亦在縣南。
城西驛在縣城西,水驛也??h東北又有黃家山水驛。又鐵岡水驛在縣東。
新安縣府東南二百六十里。東北至東莞縣七十里。本東莞縣地。隆慶六年,析置新安縣,治城子岡。編戶二十里。
○梧桐山縣東四十里。山勢峭拔,多產(chǎn)梧桐,因名。又杯渡山,在縣東南百二十里,下濱海,舊名屯門山。上有滴水巖及虎跎井?!都o事》云:東莞南頭城,古之屯門鎮(zhèn),乃中路也。一云南頭城東南海路二百里至屯門山,唐置屯門鎮(zhèn)兵,以防海寇。天寶二載,海賊吳令光作亂,南??な貏⒕搠胍酝烷T鎮(zhèn)兵討平之。宋亦置營壘于此。又梅蔚山,在縣南百里大海中?!缎谐洝罚核尉把锥暾?,南狩幸此。今有石殿遺址。又西南八十里大海中有官富山,山之東有官富場?!缎谐洝罚壕把锥晁脑?,帝舟次于官富場。是也。舊《志》:官富山,在東莞縣西南二百八十里。
大奚山縣南三百余里大海中。環(huán)三十六嶼,周回三百余里,居民以漁鹽為生。《宋史》:慶元三年,提舉鹽茶徐安國以捕私鹽致亂,知廣州錢之望遣兵殲之,遂墟其地,后生息漸繁。明初,有萬姓者統(tǒng)其眾,今亦呼為老萬山。
○佛堂門海縣南二百里。潮汐相通?!吨尽吩疲?柯水,經(jīng)官富山西南入海,分為二門:佛堂門海在其左,急水門海在其右。凡潮自東南大洋西流,經(jīng)官富山而入急水門,番舶至此無漂泊之恐,故曰佛堂。自急水角經(jīng)官富場,又西南二百里曰合連海,水通東南大洋,連深澳、桑洲、零丁諸山,而匯合于此,故曰合連。
合蘭洲縣南百九十里?!吨尽吩疲嚎h南百余里有大步海,中有娟珠池,南漢時采珠于此。又南八十里為合蘭洲,在靖康場海中,與龍穴洲相比。相傳有龍出沒其間,又有泉出龍穴洲石罅間,番舶回者皆汲以過海。近《志》縣西北八十里為大步海,又西北八十里為合蘭洲,似誤。
○官富鎮(zhèn)即官富場也。宋景炎二年,蒙古將塔出等以步兵追二王于嶺南,其別將唆都由泉州取道泛海,期會于廣之富場,謂此。今有官富巡司?!吨尽吩疲罕竟俑徽?,洪武三年改?!鹑笨阪?zhèn),在縣西南缺口村,近合連???。洪武四年,置巡司于此。
三水縣府北百二十里。西北至清遠縣百三十里,西南至肇慶府百三十里。本南海縣之北境、高要縣之東境地。嘉靖五年,析置。今縣治白塔岡,有磚城,編戶五十一里。
○大潭山縣北三十里。石壁數(shù)仞,飛瀑如練,下注二潭,左曰龍湫,右曰天生塘,方廣二畝許,居民引水溉田。○堯山,在縣南四十里,俗呼大堯山?!端?jīng)注》:山盤紆數(shù)百里,有赭巖疊起,冠以青林?!犊尽罚荷礁咚那д桑苑恢?,俱見之。今高約百仞,亦名凌山。
盧嶺縣西北四十里,與四會縣接界。又金帽嶺,在縣東北一里,俗呼城隍嶺,有連珠峰,縣之鎮(zhèn)山也。又縣東五里曰象岡,一名云秀山。又二里曰石頂峰,上有古煙墩,為縣治之水口。○白塔岡,在縣東南一里,岡下水中有浮沉石。又二里為昆都山,即古三水鎮(zhèn)也。宋置斥堠于此。廣州參謀劉頜擒海鹽盜綦毋謹和尚于三水鎮(zhèn),是也。鎮(zhèn)廢。《志》云:縣治東一里有魁岡,下有鹿峒水,出縣東六里鹿峒中,流經(jīng)魁岡,入于湞水。縣西一里又有七星岡,其西為青岡,濱大江。又西有橫石、將軍二嶺。
○北江縣西二里。亦曰湞水,亦曰氵匡水。自清遠縣流入境,南流會于陶水,又南入南??h界,合于西江。○陶水,在縣南,源出堯山,西北流注于氵匡水。又有翁水,出縣東北利山湖,亦西南流注于氵匡水。三水合流,縣因以三水名?!吨尽吩疲嚎h南有金洲岡,水中突起,方圓約二百余丈,高五十余丈,一名金鐘,水繞其旁。又十里過雙竇,入南海縣界,俗呼新生水,三水之余派也。
蘆包水縣北四十里?!吨尽吩疲嚎h北三十五里有龍坡山,一名花山。又北五里,則蘆包水出焉。其水秋冬皆涸,夏始溢,北出一里,合于胥江,南出南??h境,至官窯驛合于大江。胥江,亦即北江之異名矣。又北六里有鴨埠水,亦流合北江,舊多盜賊劫掠商船?!吨尽吩疲嚎h西南十里有西南?,商旅之舟多泊于此。
○三水鎮(zhèn)在縣西南一里隔江。青岡之旁,即三水口也。有三水巡司。又縣西有橫石巡司,與肇慶府高要縣接界。近《志》云:嘉靖三十年,高要縣古耶巡司移置此?!瘃憬菜?,在縣北五十里。又西南巡司,在縣東南十二里,地名楊梅堡。舊有西南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并置驛于此?!饚r石營,在縣北六十五里。又縣北四十里有鴨埠水驛,又縣南有界牌石營。俱有官兵戍守。
增城縣府東百九十里。南至東莞縣百里,東至惠州府博羅縣百四十里。本秦番禺縣地。后漢析置增城縣,屬南??ぁA焊膶贃|官郡,尋為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唐因之。宋仍屬廣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一百八十三里。
○增城舊縣縣東北五十里。漢置縣治此。唐時移置于縣東九岡村,后又移今治。元末,嘗筑土城。明永樂元年,始?以磚石。成化五年,復增拓之。
○羅浮山縣東百三十里,與博羅縣接界?;丨h(huán)高聳,為廣、惠二郡之望。詳見名山羅浮?!疴ド剑诳h東南二十里?!吨尽吩疲荷疆a(chǎn)娑婆羅竹,圍三四尺,性堅紉,土人取以為弓。
白水山縣西四十里。屹若巨屏,上有瀑泉百余丈,懸注如練。又峨眉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秀而長,下為烏石岡,狀若覆鐘,色如墨,堪以眺遠。岡下有烏石村?!痍愥忌?,在縣北二百五十里。脈自庾嶺而來,勢如卓旗,山側(cè)有小阜突出,增江源于此。
望云嶺縣北百七十里。下有九淋水,雖天時晴霽,亦有云氣覆其上。又云母嶺,在縣西二十里,產(chǎn)云母石。○景星巖,在縣北五十里。平野中孤石挺起,峰秀入云,連石相接,無異棟宇,中有樓閣寶蓋之狀。又浮碇岡,在縣城東五里。其石赤,與羅浮相望。舊《經(jīng)》云:浮山自海上浮來,合于羅山,此岡若浮山之碇。又東五里為百家山,上多竹,可容百家。
○東江在縣南,與東莞縣分界。西流入番禺縣境。
增江在縣城東。源出陳峒山,東南流經(jīng)此,又南合于防水。《志》云:防水出縣南十五里流防山,流合增江??h南三十五里有牛潭,增江支流入焉。其正流西南出,入于東江。
○烏石鎮(zhèn)在縣南東洲村。舊為烏石寨,洪武初改置巡司。又茅田巡司,在縣西,洪武四年置?!吨尽吩疲嚎h北百里有蓮花寨,宋置?!鹪鼋A,在縣城東。又縣南有東洲驛,縣西六十里有烏石驛。
龍門縣府東北三百十里。本增城及博羅二縣地。舊置龍門巡司于此。弘治九年,徙司于黃沙坳,而置今縣于舊司治。有城,弘治十六年增筑。編戶十七里。
○虎獅山縣西五十里。形若虎獅對峙,上有飛泉,下注蛟穴,流至縣東五里,為白沙水,引流可以溉田。又西十里為陳峒山,與增江縣接界。
天嶺山縣南八十里。高千仞,為一邑之望。一名指天嶺。又東澗山,在縣南百八十里,有層崖疊?、氵敕石飛泉之勝。又南十里曰岑曙山,中有西云、會仙二洞,飛泉出焉。
○西林水在縣西。一名九淋水。源出縣西七十里鐵岡大山,流經(jīng)城西,諸溪澗水皆流合焉。東南流入增城縣界,經(jīng)望云嶺下,迤邐二百余里,流合于增江?!鹇废?,在縣東六十五里,源出縣東北鐵坑山,西南流會于西林水,可通舟楫。又鵝溪水,在縣南百余里,源出博羅縣界,居民引以溉田,亦流入于增江。
○上龍門鎮(zhèn)在縣北。舊置長沙巡司,洪武四年改今名。
香山縣府南百五十里。東至東莞縣三百里。唐為東莞縣之香山鎮(zhèn)。宋因之。紹興三十二年,升為香山縣,仍割南海、番禺、新會三縣濱海地益之。舊有土垣,號曰鐵城。明洪武二十六年,始營磚城。弘治間,于城外筑子城。正德間修筑,周三里有奇。編戶三十六里。
○仁山在縣治北。有六阜環(huán)列,謂之七星峰。其北一阜曰壽山,東南曰豐山,西曰武山。洪武初筑城,平其三阜。又城北一里有插笏山,瀕于海,舊名獺窟山?!鸫蟊鄙?,在縣城東一里。蓮峰聳其前,金鼓角山峙其后。其與蓮峰對峙者為石岐山,在縣西北一里。又西二里水中有長洲山。
筆架山縣南一里。三峰屹立。又南二十里曰湖洲山,山下有湖,久之成洲,因名。俗呼為文筆山?!鸨迸_山,在縣南四十里。又南二十里曰南臺山,兩山相對如臺?!吨尽吩疲罕迸_相近者有壽星塘山,塘廣數(shù)畝,在山之北?!兑笆贰罚核味俗诒烙谥壑?,葬壽星塘。今塘側(cè)有陵跡五處,蓋遺臣馬南寶所筑疑冢也。其地亦名墳頭岡。在山之西,又梅花水出焉,下流入海。宋端宗太后全氏崩葬于梅花坡上,亦即此水旁矣。又香爐山,在縣南六十里,有瀑布懸流?!吨尽吩疲嚎h以此山名也。
長江山縣東南三十里。眾水皆導源于此,因名。紫馬嶺在其東,相合山在其西。又東南十里曰三洲山,三山并立海中,一名大圜山。又東南二十里曰烏巖山,宋末土人多避亂于此?!鹗T山,在縣西十里,中有洞,宋末嘗拒元兵于此。又黃楊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其陽有赤坎岡,宋亡,張世杰葬于此。
浮盧山縣北七十里海中。相傳山嘗與波上下?!渡胶=?jīng)》南海有浮石之山,疑即此。又石甑山,在縣南百六十里,土人呼為南山。《志》云:縣南百里海中有金星門,兩峰相對,蠻{疋旦}多漁于此,相聚為寇。又南百里有大、小橫琴山,其下即井澳也。又三灶山,在縣南三百里海中。周回三百里,林木蔥翠,有三石如灶,舊多居民。洪武中,以通番寇入犯,遂虛其地。成化以后,有官軍駐守。《廣記》:三灶山,有田三百余頃,極膏腴。元時海寇劉進據(jù)此。明洪武初,奸民吳進添通番為亂。二十六年,討平之,禁民不得居止耕種,設(shè)官兵防守。正德中,豪民漸侵嚙其地。
○海在城外。宋阮泳《縣治記》:香山,環(huán)海孤嶼是也。今縣西北接浮虛山者曰石岐,海中多洲潭,蘆葦泥濘,久之成田,他邑民多耕種其中,攘奪為害??h西二十里曰象角頭海,又西三十里曰疊石海,中多魚蟹之利。西南七十里曰分流海,東注東洲門,合大洋。又三灶山東曰烏沙海,向為番夷窺伺處。成化中,番舶復自此侵擾,因歲令官軍駐守三灶山。
井澳在縣南海中橫琴山下。宋景炎二年,張世杰奉帝至井澳,颶風大作,舟敗幾溺,軍士死者過半,即此。《番禺客記》:井澳海濱有湖居里,里中馬南寶者,嘗以其家為端宗行宮。及帝崩?州,殯于南寶家,然后葬于?山。繼又起兵于井澳,與蒙古戰(zhàn),不勝,死之?!吨尽吩疲嚎h有浪白澳,為海道戍守處。○零丁洋,在縣東百七十里。宋末,文天祥為元兵所敗,被執(zhí),嘗經(jīng)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之句。又九星洋,在縣西南。宋建炎二年,元將劉深襲井澳,帝至謝女峽,復入海,至九星洋,欲往占城,不果?!兑唤y(tǒng)志》:海中有九曜山,羅列如九星,洋因以名。又謝女峽,一名仙女澳,亦在縣境。
○香山鎮(zhèn)在縣北大欖村。舊為香山寨,洪武二年改置巡司。又小黃圃巡司,在縣北百二十里,弘治九年置。○金斗場,在縣南百五十里,地名濠潭,即宋金斗鹽場也。今廢。
象角頭營在縣西。《志》云:縣有鎮(zhèn)頭角、南禪佛、縣港口及浮虛、大埔洋等營,俱有官軍戍守。又把截所四,曰:石岐,在縣西;東洲門,在縣東;乾務(wù),在縣南;大人嶺,在縣北。
新會縣府西南二百三十里。西北至肇慶府高明縣九十里,西至肇慶府恩平縣百十里。漢番禺縣地。晉末,置盆允縣。元熙二年,置新會郡治焉。宋、齊因之。隋平陳,郡廢,置新會縣,并置封州治焉。開皇十一年,改為允州,后又改曰岡州。大業(yè)初,州廢,縣屬南海郡。唐武德四年,復置岡州,仍治新會縣。貞觀十三年,州廢,縣屬廣州。是年仍置岡州。天寶初曰義寧郡。乾元初復曰岡州。貞元末,州廢,縣仍屬廣州。宋因之。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二百三十八里。
○盆允廢縣在縣東。晉末分番禺縣置盆允縣,屬南??ぃ瑢樾聲ぶ?。齊、梁因之。隋平陳,改置新會縣,廢縣入焉?!冻且乜肌罚盒聲h舊無城,元末始筑土垣御寇,旋廢。洪武二十四年,改筑土城。三十年,?以磚石。天順六年,復筑子城,周為濠塹,時稱完固。正德十一年,又復營筑焉。
新夷廢縣在縣西四十五里。三國吳析番禺置平夷縣,屬南海郡。晉太康初,改曰新夷。元熙中,改屬新會郡。宋、齊因之。隋初,廢入新會縣。又宋元廢縣,在縣東北。沈約《志》云:元嘉九年,割南海、新會、新寧三郡界上新民立宋安、新熙、永昌、始成、招集五縣。二十七年,改宋安為宋元,皆屬新會郡。齊廢宋安縣,余皆如故。梁、陳間,改新熙為新建,始成曰熙潭,招集曰懷集,又以廢宋安縣改置化召縣。隋開皇十年,悉并入新會縣。
義寧廢縣縣西北九十里。本新夷縣地。宋置義寧縣,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屬岡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武德四年,復屬岡州。貞觀十三年,改屬廣州,旋復故。宋開寶五年,廢入新會,六年復置。太平興國初,改曰信安縣。熙寧五年省為鎮(zhèn),入新興縣。元?初,復為縣。紹圣元年,又改為鎮(zhèn),后復為縣,還隸廣州。建炎初廢。
封平廢縣縣西七十里。晉末置,屬新寧郡。宋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大業(yè)初,廢入義寧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封平縣,屬岡州。貞觀十三年省。又封樂廢縣,在縣西北。沈約《宋志》:元嘉十二年,以盆允、新夷二縣界歸化民置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大業(yè)初,廢入新會縣。唐復置,屬岡州。貞觀十三年廢,旋復置。開元初又廢。○始康廢縣,在縣西南。劉宋元嘉中置,屬新會郡。齊、梁因之。隋開皇十年,廢入封平縣。又有初賓廢縣,亦在縣西。劉宋時置,屬新會郡。齊、梁仍舊。隋開皇十年,省入義寧縣。
○桂山縣北二里。俗呼圭峰。唐僧一行至此,有黃云覆之,因名黃云山。上多松竹,瀑泉出焉。又北八里曰淥屏山,周回八十八里,環(huán)繞縣治,一名綠護屏。屏南有潭,謂之圣池?!鸫笤粕?,在縣西三里,形如盤龍,浮江旋繞。又西五里曰龍山,上有九穴,俗呼龍窟。其下紫水出焉,南流入海。
仙涌山縣西北六十里。地名羅坑。本無山,一夕風雷震吼,涌出數(shù)峰。又西北五里曰昆山、侖山,二山相連,俗合呼為昆侖山。昆山巔有天井,侖山巔有白龍池?!鸾饘?,在縣西八十里。《唐志》:岡州以金岡而名,其地產(chǎn)金,下有淘金坑,旁皆沃壤,延袤八十里。今皆為民田,不復有金坑矣。西北有石洞曰金山巖,深廣皆二丈,巖頂飛瀑如練,有盤石,可坐數(shù)十人,舊為鄉(xiāng)人游賞處。今為盜藪,俗呼鬼子窟。
曹幕山縣西北二十里。上有犭?人,墾山為?。今詳見東莞縣?!鹈剑h西南三十里,一名天臺山?!吨尽吩疲嚎h西三十里有將軍山,山勢雄峻,其脈蜿蜒而南,至此突起數(shù)峰,東盡于海。又西南二十里有石徑山,石巖如屋,容數(shù)十人。
?山縣南百里大海中。延袤八十余里,高四十二丈,與奇石山相對,立如兩扉,潮汐所出入也。亦曰?門山。故有鎮(zhèn)戍。宋末,帝?立于?州,張世杰以?山為天險,可扼以自固,乃奉帝移駐于此,遣人入山伐木,造行宮及軍屋三千余間。未幾,元將張弘范來攻。或謂世杰曰:北兵以舟師塞???,則我不能進退,盍往據(jù)之?幸而勝,國之福也;不勝,猶可西走。世杰為必死計,不聽,結(jié)大舶千余,作一字陣碇水中,以拒元軍。?山北淺,舟膠不可進,弘范由山東轉(zhuǎn)而南入大洋,與世杰師相遇,薄之,且出騎兵斷官軍汲路,又以舟師據(jù)???,世杰遂困。既而元將李恒自廣州來會,守?山北,與弘范合擊,宋軍遂潰,陸秀夫負帝沉海,楊太后及諸嬪御從死者以萬數(shù)。宋遂亡?!吨尽吩疲?山對峙有湯瓶嘴山,以形似名,最高峻,文禽異木多出其中。又南有雙壁山,高百余丈。又南十里曰九曲山。
○??h南二十一里。一名熊海,以旁有鼠熊、馬鞍熊、東熊、長熊四山也,統(tǒng)名曰熊子山。熊,音那。三足鱉曰熊,山形似之,其下皆曰熊海。東徑香山縣為小梁海,西經(jīng)蜆岡,自北而東至?山,為?門海,通謂之南海。《海防考》:濱海有望峒澳,系廣海衛(wèi)軍巡哨。
西江在縣東北。《志》云:江水至番禺西分流,至縣東為江門,江門又分為二水:左徑石觜至東莞縣虎頭門入于海,右徑縣?入于熊海?!痂尮奶?,在縣西四十里。山溪之水,匯流經(jīng)此,水石沖激,聲如鑼鼓,南流入海。
○沙村鎮(zhèn)在縣南長沙村。有沙村巡司?!吨尽吩疲号f置司于長珠大神岡,洪武三年改置于此。又縣東潮蓮村有潮蓮巡司,舊置寨,洪武二年改。又藥徑巡司,在曹幕山藥徑口,舊置寨,亦洪武二年改。○沙岡巡司,在縣西。舊為樂里寨,置于余村。洪武二十年,徙于沙岡村,改置巡司。又松柏巡司,嘉靖中增設(shè),在縣西松柏山,舊為賊巢。又縣西河村有牛肚灣巡司,舊置寨,俱洪武二年創(chuàng)設(shè)巡司。又西有大瓦巡司,亦洪武初置。
利徑營在縣西北。近昆侖、曹幕二山,通高明、新興,山嶺險阻,多賊。相近又有汾水江營。又赤水口營,在縣西,有五坑垌、檢蜆凹山賊。又西為蜆岡營,有羅漢山浪賊?!鸸碜涌郀I,在縣西,防鬼子窟、良金、云永山賊。又西有五坑徑營,防甜水坑、良金、云永三山賊,徑道多岐,接新寧、恩平二縣界。
長沙塘營在縣西南。有北臘山、船金坑、雷公巖、斬頭等山賊。又西有游魚山營,防石巖頭、金良二山賊。相近為金釵營,防牛仔蘭、北臘、王坑、王牯嶺、羅漢等山浪賊,通新寧、恩平二縣界。又有寨濠徑營,亦防羅漢大山諸賊,接新興、高明、恩平、新寧諸縣界?!鹋R江臺堡,在縣東南濱海。又東為良村營。俱接順德縣界?!吨尽吩疲嚎h有白虎頭、官來徑等關(guān)五,又有把截所八:曰長沙,在縣南海濱;曰企官,曰雙煙整,曰潭?,曰企頭,曰橫山,皆在縣西南濱海;曰仰船岡,在縣東南;曰寨門,在縣西,亦濱海。
新寧縣府西南三百三十里。西北至肇慶府陽江縣百二十里。本新會縣地。自元季以來,諸犭?煽亂,屢征不服。明弘治十一年,討平之,因析置今縣。初筑磚城,正德六年改筑,周三里有奇。編戶六十里。
○三臺山縣北一里。一名上坑山,縣之主山也。迤東一里曰連珠山,有三岡如連珠。其西曰寶鴨山,與三臺并峙?!鸢俜迳剑诳h東五十里。峰巒百計,獸多獐鹿,木多松梧,蠻獠之所出沒也。其相連者曰古兜山。其地水陸四達,蠻獠結(jié)寨于此,有峰曰湯瓶嘴。
大隆山縣西南百二十里。有犭?寨,舊為盜藪。又縣南百六十里曰龍溪山,山險峻,上有石室。○上川山,在縣南二百三十里海中。山多香臘材木,居民煮鹽者多取木于此。又下川山,在縣南三百里海中,亦有香臘竹藤之利。《一統(tǒng)志》:上川石山,下川土山,居民舊以賈海為業(yè)。下川相近者曰海晏村。洪武四年,海寇鐘福泉等挾倭船寇海晏,下川官兵追討至陽江,平之。于是徙二山居民入內(nèi)地,遂為荒壤。其后生齒漸眾,然豪貴奪其利,民日益貧矣。
○海在縣南。《志》云:縣西七里有紫霞山,其下為紫霞海。又有矬洞水,源出大隆山,山南為大牌海。又南二百里徑銅鼓山,眾水合焉,風濤觸石,如銅鼓聲,是為銅鼓海。至上川山左右為大、小金門,又西南二百里為番舶往來之沖,是曰寨門海。
半塘水在縣南。源出縣西北馮村坑,流入海。○雷公潭,在縣西一里。源出百峰山,有龍潛焉,龍興則風雷迅烈。下流亦注于海。
○城岡峒在縣西南七十里城岡堡,有巡司。又望高巡司,在縣南。舊為褥州巡司,洪武二十七年以其地立廣海衛(wèi),移司于望高村,因改今名。○那銀堡,在縣西南九十里。又河木堡,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河木徑,南去廣海衛(wèi)十五里。
倉步營縣東四十里,東北至新會縣之赤水口營三十里。相近者又有水流徑營。《志》云:舊防新寧上朗、張邊,恩平交徑等山賊。○甘村營,在縣東南,接順德縣界。《志》云:營去倉步營三十里,去城岡堡二十里。似誤。
石鼓寨縣東三十里石鼓山上。犭?寨也??h北八里有石人犭?寨,在石人山上?!吨尽吩疲嚎h境諸犭?寨,大者如石鼓、茅舍、苔村、石人、{刑山}峒、橫嶺、蓮塘、羊公徑、倉下、那西、東瓜沖、上峒、萬羅岡、雞頭、懷寧等寨。嘉靖三十年,討叛犭?,一自南海抵新會壁山寨,一自石門抵苦草徑,又分左右翼:一略百鋒十二寨,一略石鼓十五寨。旁午,移兵攻黃沙泥、倉下寨,夜進茅舍、梅樹峒等寨,賊突圍走牛角{刑山}。又進剿盈峒、大塘諸寨,又克那西、上橋諸寨,又分兵自牛眠沙進剿苔村、懷寧諸寨。賊平,乃設(shè)更鼓、那西、三合水、金雞頭諸營。
從化縣府東北三百四十二里。西北至韶州府英德縣百八十里。本增城縣地。弘治元年,峒獠譚觀福恃險為亂,討平之。三年,析置今縣,治橫潭。七年,改治馬場田,筑城。十一年,?以磚石。嘉靖中,重修,周三里有奇。編戶十八里。
○龍?zhí)渡娇h北二十里。上有龍湫。又云臺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山巔平衍如臺,常有云氣覆之,旁有洞穴,容數(shù)十人。又北山,在縣東北八十里,三峰峻拔,山半有蘭和谷,下為龍?zhí)叮嫌衅俨紤伊髯⒂谄渲小S治逯干?,在縣東北九十里,五峰相連,如筆格然。
圍腦山縣西十三里。其上有仰天湖,又西為三將軍山。又蜈蚣山,在縣西五十里,麓有鐵場坑,相傳舊嘗于此煮鐵??h西北四十里又有百丈帶山,上有泉注為流杯池?!鹗臉巧?,在縣南三里,其石層疊,下有潭。又鷓鴣山,在縣南四十里。其脈自庾嶺而來,有峰高百余丈,傍一峰差小,俗呼為大、小鷓鴣。舊《志》云:山在增城縣西南九十里。蓋本增城地也。又武臺山,在縣南五十里,亦有兩峰相對。
○流溪在縣南。源出韶州府乳源縣流溪山,流經(jīng)縣前,合于曲水,又西流至南??h石門山,入于北江?!鹎诳h東,有三源:一出增城縣界監(jiān)瀵山,一出縣東六十三里之中心山,一出縣東概洞,流五十里,至白芒潭,又五十里,抵縣前與流溪水合。水甚清淺,不通舟楫。
犁塘水在城西。源出縣東三十里獅子嶺,有石磕水流會焉,曲折流五十里,至縣西三里之風門嶺合于流溪。《志》云:風門嶺多積水之?,山半有水盂,積水常不竭。
○流溪鎮(zhèn)左縣北石潭村。舊置寨,洪武三年改設(shè)巡司?!吨尽吩疲嚎h有上塘營,防十八山、苦菜塘、松子?等處巢峒。《志》云:縣境有山犭?巢穴凡三十五處。
清遠縣府北二百五十里。西南至肇慶府四會縣百七十里,東北至韶州府英德縣二百七十里。漢南??ぶ兴蘅h地。梁析置清遠縣,為清遠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仍屬廣州。宋因之?!冻且乜肌罚涸琳?,筑土城。明洪武二十二年,始砌磚城。天順七年,為犭?賊所陷。成化中修筑,以后又嘗增修。城周八里有奇,編戶十七里。
○中宿廢縣縣東北六十里。漢置縣,屬南???。后漢因之。三國吳改屬始興郡,仍曰中宿縣。宋、齊因之。梁析置清遠縣,又改置政賓縣,移東官郡治焉。隋平陳,郡廢,縣屬廣州。唐武德六年,并入清遠縣。《志》云:今縣東十二里有中宿山,中宿縣以此名。
○峽山縣東三十里。一名中宿峽。崇山挺峙,中通江流。舊《記》:黃帝二庶子曰禺陽,曰禺號,南采阮俞之竹,為黃鐘之管。今山上小竹節(jié)間長九寸,圓徑三分,疑此山即阮俞也。亦曰禺山,亦曰二禺。有兩峰穹窿對峙,束隘江流,故曰峽也。道家以為第十九福地,有和光洞,甚深窈。又有?票幡嶺,在山頂南。唐大歷間,哥舒晃叛廣州,命將討平之,還見二幡于山頂。蓋二禺神之所賜云。又觀亭山,在縣東三十五里,一名觀峽山,或云即峽山之支麓也?;蛑^之尋峽。姚氏云:漢樓船將軍楊仆出尋峽,峽去始興三百里,近連口,即此峽矣?!鹩^音山,在縣東二百五十里,高出諸山,峰巒層疊。
大羅山縣西二百五十里。其脈自陽山來,西抵廣西梧州府懷集縣界。犭?獠多居其間,中有龍?zhí)?,賊巢也,嘉靖三十六年討平之。又溱源山,在縣西百二十五里,連山交枕,絕峰壁竦,溱水出焉,俗訛為秦王山,溱水亦曰秦王水。○回岐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古名觀岐,高聳數(shù)十仞,逶迤環(huán)抱,有回顧縣治之狀。下有岐水,回岐驛設(shè)于此。又臨漢峽,在縣西北五十里,兩崖壁立,延袤九十里。
○湞水在縣東北。源出大庾嶺,徑韶州府英德縣界,又南過廢中宿縣,至縣東會于氵匡水。漢楊仆下湞水,是也。經(jīng)縣南八十里有黃巢磯,相傳黃巢嘗覆舟于此。又南入三水縣界。
氵匡水在縣東。自英德縣流入界?!稘h志》注,中宿縣有氵匡浦,是也。又東南流四十二里,至縣東與湞水合?;蛑^之湟水,或謂之?水。漢路博德下湟水即此。又氵匡水合湞水之處,謂之氵匡口。陳大建二年,廣州刺史歐陽紇以州叛,陳將韋昭達破之于氵匡口。亦謂之?口。宋乾德二年,潘美克南漢之郴州,劉?懼,使邵廷??屯?口是也?!吨尽吩疲簻澦嘣讳=?、湟水,曰氵琶江。今縣東有氵琶江鄉(xiāng)及氵琶江巡司。
溱水在縣南。源出溱源山,東流合于湞水?!端?jīng)》云:溱水源出湖廣臨武縣西南境,經(jīng)曲江縣西北,流合武水,《山海經(jīng)》謂之肄水。又南合湞水,又西南徑中宿縣,會一里水。其?厄處名為觀峽,春水氵存至,鼓怒沸騰,流水淪沒,必無出者,稱為至險。蓋訛今之湞水為溱水,而又以今之溱水為湞水矣。
○橫石寨在縣東。洪武二年,改置橫石磯巡司。其相近有高田營、金斗角營,皆設(shè)兵戍守。又氵琶江寨,亦在縣東,洪武二年改置氵琶江巡司。其相近者有鼓樓岡、黃峒水二營,俱為戍守處?!馂I江寨,在縣西北。又有回岐寨,在縣西南,近回岐山。洪武二年,俱改置巡司。
楓坑營在縣西南,接三水縣界,西防四會之犭?。其相近有塘角、蚊蟲石、大廟峽、黃流寨、石角河村等營。又龍鎮(zhèn)營,在縣北。相近有石川徑口、鴨春徑、三木坑等營,皆僻在萬山中,接英德、陽山二縣黎峒賊寨?!鹎暹h峽營,在縣東峽山下,亦曰峽口營。又南有正江口、頭巾灘、山塘、大燕水等營,又西南有界排營。《志》云:縣境江道,北接英德,南達三水,多盜賊及黎犭?水{疋旦}之患,因設(shè)金斗角、高田、黃峒水及峽口諸營,撥兵防戍。又有鑼鼓灘、板潭、禾云、合頭、白泡潭、了磯水等營,皆近江道??h西北又有老虎峒、黃柏徑、黃岡徑、秦王徑等營,則西北一帶山徑防衛(wèi)處也。
獨石寨在縣境?!吨尽吩疲嚎h有獨石、黃田、田心、洋子、蓮梗、雙石水、西亂?、白灣、牛挨石、羊坑、雷坑、石閣、老虎峒、桃枝、橫石、企石、三木坑等十七寨,又有三坑等犭?巢一百有六。
安遠驛在縣城西??h東北九十里為橫石磯驛,縣西南八十里為回岐驛。《志》云:縣東又有官莊驛。
附見:
廣州左衛(wèi)在府治北。又有廣州右衛(wèi),在左衛(wèi)之西。俱洪武八年建。又廣州前衛(wèi),在府治西,其北為廣州后衛(wèi)。俱洪武二十三年建。
南海衛(wèi)在東莞縣治南。洪武十四年建。○東莞守御千戶所,在縣南東莞縣舊城內(nèi),洪武二十七年置,有磚城,周三里有奇,環(huán)城為池。一名南頭城,備倭指揮亦駐于此。又大鵬守御千戶所,在東莞縣東三百五十里,以相近有大鵬嶺而名。嶺脈自羅浮來,狀如飛鵬也。洪武二十七年置所,有城,周二里有奇,環(huán)城為池。俱隸南海衛(wèi)。
廣海衛(wèi)在新會縣南一百五十里。舊為褥洲巡司,洪武二十七年改建衛(wèi),有城。三十年,?以磚石,周五里有奇,環(huán)城有池。○香山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二十六年建,隸都司。二十八年,改隸廣海衛(wèi)。又新會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十七年建。又新寧守御千戶所,在縣城內(nèi),嘉靖十年建。俱隸廣海衛(wèi)。
清遠衛(wèi)在縣治東。洪武二十二年建。
增城守御千戶所在縣治南。洪武二十七年建,直隸都司。又從化守御千戶所,在縣城內(nèi),嘉靖十四年建,隸南海衛(wèi)。
連州府西北五百六十里。東北至湖廣郴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湖廣道州五百五十五里,東至韶州府四百里,西至廣西賀縣二百六十七里。
春秋時楚地。秦為長沙郡之南境。兩漢屬桂陽郡。三國吳改屬始興郡。晉因之。宋泰始中,置宋安郡。大豫初,省入廣興郡。齊仍屬始興郡。梁置陽山郡。隋平陳,郡廢,改置連州。大業(yè)初,改為熙平郡。唐武德四年,復曰連州。天寶初,改為連山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湖南,漢乾?三年入于南漢。宋仍為連州亦曰連山郡。元至元十七年,曰連州路屬湖南道,十九年降為州隸廣東道,以州治桂陽縣省入。明洪武初省,十四年復置州編戶十七里,屬廣州府,領(lǐng)縣二。今因之。
州北接九疑,西通桂嶺,控郴、永之噤喉,為廣州之肩背。漢平南越,一軍出湟水。宋伐南漢,自連州進克韶州。明初,陸仲亨以贛州之師,由韶州出連州搗肇慶以西。蓋介五嶺之口,為四出之途。嶺南形勝,斯為最矣。
○桂陽廢縣今州治。漢置縣,屬桂陽郡。元鼎四年,伏波將軍路博德將軍屯桂陽,待使者。既又出桂陽,下湟水,即此也。后漢亦曰桂陽縣。孫吳屬始興郡。晉因之。宋泰始中,分屬宋安郡,尋還屬始興。齊仍屬始興郡。梁為陽山郡治。隋為連州治。唐、宋因之。元省縣入州。《輿地志》云:連州桂陽縣,漢屬桂陽郡,因謂之小桂。西魏圍江陵,王琳自廣州入援,將兵自小桂北下至蒸城。蒸城,見湖廣衡陽縣。姚思廉曰:小桂,嶺名,或即今之桂陽山?!冻且乜肌罚汗痍柍?,劉宋元徽中,湘州刺史鄧曾創(chuàng)筑。宋皇?四年,因舊址增拓。元?、紹興及寶慶中,皆嘗增修。明洪武二十八年,復?以磚石。正德四年修葺。有門三,城周三里有奇。
岡溪廢縣在州西北。沈約《宋志》:泰始六年,立岡溪縣,割始興之桂陽、陽山、含氵匡四縣立宋安郡,屬湘州。大豫元年,縣與郡俱廢。
○順山州東四里。劉禹錫《記》:邑東之望曰順山,由順以降,無名而相依者以萬數(shù),回環(huán)郁繞,疊高爭秀,西北朝拱于九疑,乃州之第一山也。又東一里曰巾山,一名翠巾峰,平地聳起,凡百余丈,崔嵬冠于群峰,其木多楠柘之屬。九疑,見湖廣名山。
桂陽山州西北二十五里。上有石洞,廣三百一十步,藤蘿蔽之。洞內(nèi)之泉流出,東入于韶州。舊縣名桂陽,以此。又西北五里曰白鶴山,石峰四面如掌,相傳有陳真人者騎白鶴上升而名?!鸱缴?,在州北二十八里?!吨尽吩疲荷竭h與九疑對峙,凡數(shù)百里,其東南有水出焉,下流達于湟水。又北十二里曰北山,上有磨崖?!吨尽吩疲褐菽衔謇镉邪琢_山,峭拔壁立。
冠峰州北十三里。高聳冠于群山,或曰以山形如冠也。又北里許有五峰,狀如芙蓉,亦名芙蓉峰?;蛟患瓷徎ǚ逡玻闻嗣榔颇蠞h之兵于此。又圭峰,在州西北十里,泉山環(huán)繞,惟此峰端立如執(zhí)圭。○天際嶺,在州西北十五里。一名昆湖山,以下瞰昆湖而名。連延而西,入連山縣界。又秀巖,在州西北五里,山有懸石,如滴翠乳,一名大云巖。
楞伽峽州東十五里。雙崖壁立,垂石飛瀑,下注深潭,即湟水所經(jīng)也。唐顯慶四年,連州山水暴出,漂七百余家,即峽中水矣。宋嘉泰二年,?崩水壅,溪谷倒注,舟楫不通,田廬墊溺,患及城邑。州刺史楊?等疏鑿之,三載底平。葉適《記》曰,湟水會流而東南出,束兩崖間,湍怒激躍,勢傾百里,舟行必逾峽始可無患,是也。下有貞女石,相傳貞女化石處,亦名貞女峽,
○湟水在城東。自陽山縣流入界,又南入韶州府英德縣境。劉禹錫曰,城下之浸曰湟水,由湟之外,交流而合輸者以百數(shù),是也。今詳見大川北江。
桂水州東北十五里。《志》云:源出湖廣宜章縣黃岑山,南流入境,俗名奉化水,流合五溪水。《寰宇記》:五溪者,滄浪水、昆湖水、橫溪水、葉腐溪水、相思水也。一云五溪源出方山,五派合流,注于湟水。
盧溪水州西北二十里。源出湖廣藍山縣,有盧龍水流合焉,亦名上下盧水。經(jīng)州西二十五里,匯為龍?zhí)?,東流歷楞伽峽,注于湟水?!痣p溪水,在州西南三里。其上流為樂簪溪,古名斟水。一出連山縣界,亦名獲水。徑縣西九里,合高良水,又東為雙溪水,注于湟水。又連口水,舊《志》云:源出桂陽縣西北百十里石塘村,亦曰漣水,東南流,注于氵匡水?;蛑^之郁連水。
○雞籠關(guān)州西三十七里。有兵戍守。《志》云:自州界接四會縣境,有犭?賊山寨一十有二。
陽山縣州東北二百里。北至湖廣宜章縣百三十里,東至韶州府樂昌縣百八十里。漢置縣,屬桂陽郡。后漢改曰陰山縣。三國吳省入含氵匡縣。晉復置陽山縣,屬始興郡。宋、齊因之。梁屬陽山郡。隋屬連州。唐、宋因之。元屬桂陽州。明洪武二年,屬韶州府。十四年,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六里。
○陽山故城在縣南。漢縣治此。唐神龍初,移縣治于氵匡水北,即今縣治。《城邑考》:縣舊無城,天順七年始營磚城。成化以后,屢經(jīng)修筑,有池環(huán)之。
宣樂廢縣縣南百里。梁置梁樂縣,并置梁樂郡。隋平陳,郡廢,縣屬連州。開皇十八年,改為宣樂縣。大業(yè)末廢。又游安廢縣,在縣西南,亦梁、陳間置。隋屬連州,大業(yè)末廢。
○賢令山縣北二里。唐韓愈為陽山令,嘗讀書于此,有讀書巖,山以愈名也。又縣東北二里有石崖山,上有石壁如板?!痍栙t山,在縣西南十里,高出眾山,日光先照,故名。有兩峰上聳,亦名丫髻山。
寶源山縣東三十里。山產(chǎn)黑鉛,居民嘗采取之。弘治九年,奸徒相結(jié)為盜,始禁,不復采。又銅沙山,在縣西南七十里,舊嘗產(chǎn)銅?!鹜賺{,在縣西北七十里,脈自連山縣黃連山來,有峽水東流,注于湟水?!吨尽吩疲簫{,今夷為同官村。
○氵匡水在縣東,即湟水也。亦曰氵含水。自湖廣寧遠縣界,東南流入縣境,復折而西南入連州界?!吨尽吩疲和賺{水,東流合湟水,又流過城南為陽溪水,又南十里曰龍坂灘,灘側(cè)溫泉四時不竭。又南十五里為龍宮灘。韓愈云:陽山,天下之窮處也。水則江流悍急,橫波之石,廉利侔劍戟,舟上下失勢,破碎淪溺者往往有之。
斟水縣東二里。其地有東巖水源出焉,南流四里為潮泉,泉源消長與潮汐同候也。俗亦謂之桃江。又有兩溪水,源出韶州府乳源縣,流經(jīng)縣東之蓮塘,合斟水入于氵匡水。
○湟溪關(guān)在縣西北。秦置。漢武伐南越,兵出桂陽,下湟水,即此。《新唐書》陽山縣有秦湟溪關(guān)。《郡國志》:陽山縣理氵匡水之南,即其故墟,本南越置關(guān)之邑。故關(guān)在縣西北四十里茂溪口云。
陽山關(guān)在縣北,當騎田嶺路。秦始皇二十六年,既定南越,遂于此置關(guān)?!妒酚洝罚就右葡蚁?、陽山關(guān)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是也。姚氏曰:縣去騎田嶺不過百余里。嶺,即郴州之黃岑山也。
星子鎮(zhèn)在縣北。有巡司。又西北有朱岡巡司,縣東又有西岸巡司。俱洪武二年置?!鸢酌I,在縣西,路接連山縣。相近為高灘營,接白芒、老鴉坑諸險路,置兵戍守。又西有飯甑營,接稍陀、白水諸險路,通廣西懷集縣石角山犭?。又有大?良營,亦在縣西,地名青氵困,接懷集縣黃潭山諸險路,并防汾水凹山賊。相近又有琵琶徑營,亦接黃潭諸山,防茶坑南北西水山賊。又有江頭圳營,亦接南北西水險路。俱置兵防守。
馬丁民營在縣西南橋下山,接廣西懷集縣界,防古嶺山賊。旁又有馬丁兵營。又李峒營,在縣西南烏石峒,通四會、清遠大羅等山險路,防大?焦坑、黃沙坑諸賊。相近有梅花徑營,地名白竹茛,亦防大羅山賊。○牛仔營,在縣東,接乳源縣界,防企山、滑峒坑諸賊。
石盤閘在縣東南。地名大橋。路通英德縣界,防杉木角賊。其北有大青藍閘,相近為天堂嶺,通乳源縣莽山險路。稍東有小青藍閘,接雷峒、大橋諸處,亦防天堂嶺賊。又高橋閘,亦在縣東南,地名神下坪,亦接莽山界,防黃沙坑犭?賊。又長塘閘,在縣東北,地名大東山,路通湖廣宜章縣?!鸷堤灵l,在縣西,地名坑塘,路接廣西懷集縣界,防清油草塘賊路。又佛子徑閘,在縣西南,地名牛皮巖,與李峒營相接。又黃柏徑閘,在縣南,地名老虎坑。相近有沙涌閘,地名魚水,與梅花徑營相接。俱防大羅山賊。
連山縣州西二百七十里。北至湖廣寧遠縣二百十里,西至廣西賀縣百五十里。漢桂陽縣地。梁析置廣德縣,屬陽山郡。隋改縣曰廣澤,屬連州。仁壽初,改曰連山。大業(yè)初,屬熙平郡。唐復屬連州。宋因之。紹興六年,廢為鎮(zhèn)。十八年,復故。明洪武二年,屬韶州府,是年省縣入陽山。十四年,復置,屬連州。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二里。
○連山故城在縣西北?!吨尽吩疲嚎h在前代遷徙無常,洪武初,因唐神龍間舊址,置縣于西北程山下。天順三年,為犭?賊所破。六年,賊平,議者以縣在萬山中,道涂險遠,且多瘴癘,乃相度雞籠關(guān)內(nèi)小水坪,水土平衍,堪徙縣治,因筑今城,環(huán)城為池。
熙平廢縣在縣西。三國吳置尚安縣,屬始安郡。晉太康初,改曰熙平縣。宋因之。齊置齊樂郡。梁、陳仍舊。隋平陳,廢郡,縣屬連州。大業(yè)末廢。又有武化廢縣,在縣西南,亦梁置。隋屬連州,大業(yè)末廢。
○長徑山縣東九里。中有長徑通往來。夏瑜《記》云:山在城東四里,高數(shù)百丈,周二十里,脈自州東巾子山來,山勢中斷,若蜂腰然。有徑路,連民出入必由此。西通懷、賀,北抵錦田,路多石壁懸崖,可徒行,不容車騎。春夏山水暴漲,所過沖薄蕩嚙,雖歲加葺治,而圮壞不免。天順初,廣右峒蠻越境寇掠,據(jù)縣為巢,路益崩壞。六年,寇平,知縣孔鏞修復縣治,以山當出入通衢,不容蓁塞,乃重辟之,鑿其阻險,補其傾缺,于是民無攀援之患云。
天梯山縣北百五十里。高險無草木,行者難若升天。又上葉山,在縣西北百六十里,山險峻,為犭?犭童窟穴。又昆湖山,在縣東北二百里,下瞰昆湖,湖水氵亭泓,群山四擁,稱為奧區(qū)。一名天際嶺。東南至州城十五里。
黃連山縣西百五十里。峰巒連絡(luò),多草木,與廣西接界。又巍峨山,在縣南四十里,高險不可登?!疬B營峒,在縣西。
○梁峒水縣東南十九里。有上吉水流合焉。又縣南六里有橫水。俱東南流合于湟水?!鸫簖埶?,在縣北十六里大龍山下,下流亦入于湟水。
○白沙營在縣東。地名茅鋪岡,防雞籠關(guān)、臺子岡諸山賊。臺子岡,即長徑山路之險也。又黃南營,在縣南,防沙田峒、黃南、梅水界巢賊,向系樂昌縣民壯戍守。相近有沙坊營,系仁化縣民壯戍守?!鸫笱蹱I,在縣西,地名上草峒,防草峒、大小眼及賀縣上下均峒、咸石等山賊。又拳石營,在縣西北,地名三禾峒,防大沖、倒水及湖廣界蕉花、石角等處賊巢。
附見:
連州守御千戶所在州治西。洪武二十八年建,隸清遠衛(wèi)。
◇肇慶府東至廣州府二百三十里,西南至高州府七百七十里,西至廣西梧州府四百里,北至廣州府連州五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二百六十里,至京師七千四百二里。
《禹貢》揚州南境。春秋時為南越地。秦為南海郡地。漢初為南越國地。武帝平南越,為蒼梧、合浦二郡地。三國吳及晉屬蒼梧郡。劉宋分屬南???,又置綏建郡治四會縣。梁增置高要郡治高要縣。隋平陳,郡廢,改置端州。大業(yè)初,又改為信安郡。唐武德四年,復曰端州。天寶初曰高要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于南漢。宋初仍曰端州亦曰高要郡。元符三年,升興慶軍節(jié)度。重和元年,又升為肇慶府以徽宗潛邸也,又賜軍額曰肇慶。元曰肇慶路。明洪武初,復為府,領(lǐng)州一、縣十。今因之。
府帶山控江,延袤數(shù)千里,據(jù)廣州之上游,當賀、梧之津要。漢武帝自巴蜀發(fā)夜郎兵,下??江,會番禺,即今西江路也。梁大同中,交趾李賁作亂,以楊?為交州刺史討之,命定州今梧州府刺史蕭勃會?于西江。蕭子顯曰:西江川源深遠,宋、齊以來,皆別置督護,專征討之任。陳霸先為西江督護、高要太守是也。李吉甫曰:端州當西江口入廣西之要道。明初,廖永忠等奉命平廣西,亦由肇慶溯西江而上,抵梧州。蓋郡為兩粵之要膂,東西有事,此其必爭之所也。
高要縣附郭。漢縣,屬蒼梧郡。后漢及晉因之。劉宋改屬南???。齊因之。梁為高要郡治。唐、宋以來,州郡皆治此。今編戶九十八里。
○高要城即今府治。漢置縣治此。宋皇?中,始筑州城,環(huán)土為垣。政和三年,改筑石城。明洪武元年,復增拓之。天順、嘉靖間,皆嘗修筑。有門四,城周四里有奇。
平興廢縣府東南八十里。劉宋置,為宋隆郡治。沈約《志》:元嘉十八年,以交州流寓立昌國、義懷、綏寧、新建四縣,為宋熙郡。二十七年,改置宋隆郡,領(lǐng)平興、初寧、建寧、招興、崇化、熙穆、崇德等縣。孝建中,復改為宋熙郡。齊時亦曰宋隆郡。隋平陳,郡廢,以平興縣屬端州,諸縣悉并入焉。唐因之。宋并平興入高要縣?!兑唤y(tǒng)志》:府東南三十里有廢崇州,宋元嘉中置,尋廢。誤?!犊ぶ尽芬詾樗温】す手?。又云:平興廢縣,今為黃村都,成化十一年,割入高明縣,去高明城五十里。
博林廢縣在縣西南。梁置,屬新寧郡,并置撫納縣。隋屬新州,大業(yè)初以撫納縣并入博林縣,屬信安郡。唐屬端州,貞觀十三年省。
○石室山府北六里。一名圓屋山,亦名高星山,或謂之定山。山有石室,自生風煙,南北有二門,中可容百余人,號為神仙下都。其前有浦曰高星浦,旁有聳石,廣六十余丈,高二百余仞,謂之崧臺。又有七星巖,連屬曲折,列峙如北斗,巖之中亦為石室,容數(shù)百人。又有斗魁臺,唐初所筑。巖之左為石洞,穹窿宏敞,前后二門,頂開中霤,巨石覆其上,春夏間潦水泛溢,島嶼平?jīng)],惟此高聳特出水中。又東逾瀝湖半里許曰屏風巖,又里許為閬風巖。從石室而西,半里則為天柱巖,又里許為蟾蜍巖,又半里許為仙掌巖。西北二里曰阿陂巖,延袤凡數(shù)十里,瀝湖環(huán)流其下,可通舟楫。又有北山,亦名北嶺,在縣北十里,高千仞,盤亙百余里,為府治之后山,峰巒聯(lián)屬,若屏障然。其中一峰,屹立雄偉,名將軍嶺,蓋即石室之支阜也。又府東北十里曰獅子岡,在七星巖之東,中峰嵯峨,陵阜盤郁。
銅鼓山府南二十里。高千仞,周三十余里,府治之案山也。山有赤石如鼓,叩之有聲,因名。又南三十里為神符巖,有南北二巖相向,南大北小,皆奇勝。小巖口又有龍井,四時不涸?!鹪茝纳?,在府南三十里,高百丈,周五十余里,峰巒疊?,秀出天表,新宅水經(jīng)其下。
高峽山府東三十里。高百余仞,周十里,與爛柯山對峙,江流至此夾束而出。一名高要峽,漢以此名縣。相傳山有靈羊,每出鳴,風雨隨至,亦名靈羊峽。靈,一作羚。三國初,吳交州刺史步騭取南海,劉表大將衡毅、錢博等逆戰(zhàn)于峽口,兵敗,毅死之,即此處也。水中有亞婆頂、釣魚臺,皆最湍急處?!馉€柯山,在府東南四十六里,一名柯斧山,舊傳王質(zhì)觀棋處。亦名端山,峽之對山也。高數(shù)百仞,周五十里,其上俚人所居。江水經(jīng)此,謂之端溪。隔溪有二巖,石可為硯。《吳錄》曰:端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木。《硯史》云:巖有四,曰下巖、上巖、半邊巖、后礫巖,穿洞深入,不論四時,皆患水浸。治平中貢硯,取水月余方及石。自仁廟以前,賜史院官硯多是,其后歲貢惟上巖耳?!兑唤y(tǒng)志》:硯石凡三種,巖石為上,西坑次之,后磨又次之。
頂湖山府東北四十里。山高千余仞,周數(shù)百里,為一方巨鎮(zhèn)。盤郁森聳,攀援莫上,山頂有湖,四時不竭。又東北十里曰九坑山,高五百余仞,周五十余里,出泉九派。舊有茶園四十四所,犭?人居之。○勞山,在府東北百里,高數(shù)百仞,周三十里。山徑險狹,樵人憚勞,因名。
湘峽山府西三十余里。高數(shù)十仞,周八里,群峰列峙,江經(jīng)其中,形類瀟湘。其東五里為小湘峽。宋皇?四年,儂智高犯端州,州守李寶臣曰:若得兵數(shù)千人,伏小湘峽,扼至險以擊驕兵,可必勝也。即此?!吨尽吩疲焊饔行∠?、大湘二水,俱流至峽中入江?!鹜蛏?,在府西六十里,高百仞,周百里,屹然際天。《郡國志》古端州有望夫山。又騰豺山,在府西百里,亦曰騰豺嶺。山勢險峻,有異獸,或謂之騰猿,亦曰騰犴。
王侯峰府東南七里。高數(shù)百仞,周三十五里。《志》云:宋元豐中,郡守王泊葬其下,峰因以名。又金洲岡,在府東南九十里,巨石崚峋,高數(shù)十仞,周數(shù)百丈,屹立江流。又十里為羅郁岡,亦橫屹江面,潦漲時,漩渦頗險,亦西江捍門也。又白豬岡,在府西南五十里,高百丈,周三十里。岡有石如豬,因名。又府西一里有三臺岡,三岡鼎峙,狀若三星。府西北一里又有龍頂岡,高五丈,周二里,林木蓊蔚,軍民環(huán)居其下。
○大江在府城南。一名西江,亦曰西水?!对椭尽罚憾酥莓斘鹘?,入廣西要道。今自廣西三江而來,經(jīng)封川、德慶,繞郡城而東,南入廣州府境,注于海。每淫雨,則江漲暴至,且為羚羊峽所束,郊原皆溢。諺曰:水浸釣魚臺,上下不通來。釣魚臺者,峽中山也。峽江旋束,溢為渦塘,皆有漁人恣取之,并多得蟹。西水退盡,蟹亦蛻殼。諺云:西水漫漫,魚蟹滿盤。是也。詳見大川西江。
新江府南六里。源出新興縣亂山中,北流百四十里入于大江,謂之新江口。又新宅水,出羅定州東安縣之茍徑山,縈回曲折,北流注于新江。又博峒水,出東安縣之書山,縈繞而東北出,凡八十余里注于新江。又有孔洞水,在縣南五十里,亦北合新江水。府南又有示峒水,源出高明縣老香山,北流七十里,亦入新江。
蒼梧水府東南六十里。一名典水。源出爛柯山,初為瀑布,東流,屈曲二十里入大江。又貝水,在府東八十里,自四會縣南入界,一名鴉雀水,又名安南水,亦名飛水,流入大江。又清岐水,在府東九十里,自四會縣綏江分流入境。一名古武水,南流入大江。自昔設(shè)關(guān)隘于此,為屯兵用武之地,因名?!鸸爬匪诟畺|北七十里,源亦出四會縣界,南流入大江。
宋崇水府東南九十里。西北流,至府東南二十五里宋崇渡口入大江,有鸕鶿峽水注焉。本名宋隆,以故郡為名。唐諱隆,曰崇?!吨尽吩疲蝴R鶿峽水,源出高明縣老香山,經(jīng)府東金雞營,亦名金雞水,其下流分二流,一合宋崇水,一合都含水,入大江。洪武中,潦決泛浸高明。永樂中,修塞。正統(tǒng)三年,復伐石堤防,高明始無水患。又復源水,在府東南九十里,自大江分流,而西南還合大江,因名?!鸲佳咚?,在府西七十里,源出德慶州界大朝山,流入境。又有筍峒水,亦出大朝山,流經(jīng)府西五十里。皆注于大江。
瀝湖府北五里。北山諸澗之水,匯為黃塘、上欖塘,又石室諸巖之水皆流合焉。春夏潦漲,極目浩渺,多蒲魚菱芡之利。湖水環(huán)流,經(jīng)巖后束為小渠,謂之后瀝水,繞北山石子灘三十里,出靈羊峽入江。又有新瀝水。萬歷中,守臣王泮分引瀝湖,經(jīng)城東一里石頭岡,出大江以泄?jié)q潦。○東洲沙,在靈羊峽口之東江中,有居民數(shù)千家。
○祿步鎮(zhèn)府西七十里。舊為祿步寨,明初改置巡司。洪武二十一年,自祿步上村遷于下村水口。又府東七十里有橫查巡司,洪武二年置,嘉靖三十六年遷于橫查水口。又古耶巡司,在府東九十里,本古耶寨,在府東百五十里。明洪武四年,改置巡司。嘉靖二十五年,移置于此。崇禎二年,以橫查巡司并入。
金雞坪營在府東四十里云頭山,與高明縣九曲徑相接。嘉靖二十五年置。又貝水營,在府東七十里,近大河,嘉靖十一年置。○白泥營,在府西百三十里,弘治六年設(shè)。相近又有云初營,正德五年設(shè)。又府西九十里有霧徑營,嘉靖二十四年設(shè)。又蔡徑營,在府南百十里,嘉靖十六年設(shè)。又南有白泥埠,二十八年所設(shè)也。又茍徑營,在府南百里,嘉靖五年設(shè)。
崧臺驛在城西。又新村驛,在府西百二十里,舊置于德慶州之站灣,洪武五年移置于悅城水口,即此驛也?!遁洺逃洝罚盒麓弩A而西為悅城鎮(zhèn),又西為三洲巖,共百里而達德慶州,此為西達梧州之道。自崧臺驛而南九十里,為新興縣之腰鼓驛,又五十里至新興縣,為南達高州之道?!鸷硬此?,舊在府東二里,明初置,萬歷中革。
林田山寨在府西,犭?寨也。又府西百余里有大臺山犭?寨,府東南有花頂山諸犭?寨?!吨尽吩聘咭h犭?山凡九,是也。
高明縣府東南六十里。西南至新興縣七十里,東南至新會縣九十里。本高要縣地。明初設(shè)高明巡司于此。正統(tǒng)末,山寇鄧宗遠等屢作亂。成化十一年,督臣吳琮等請改置今縣,從之。十六年,筑磚城,環(huán)城為濠。正德以后,屢經(jīng)修筑,周三里有奇。編戶十八里。
○清泰廢縣縣東二十里。本高要縣地。蕭梁置梁泰縣,為梁泰郡治。隋平陳,郡廢,改縣為清泰。大業(yè)初,省縣入平興縣。唐武德七年復置,貞觀十三年省。舊《志》云:在府東七十里。今為清泰都。
○慶林山在治北一里。一名春富山。上有石巖,多林木。又五龍山,在縣東北十里,五山奔伏如五龍,中有一阜圓如珠。又東北十五里為鶴山,高五百余丈,與此相接。又靈云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尖峰插漢,上有石泉,麓有三峰,一名三臺山?!鹋蠓迳?,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頂平,高三百余丈,周五里,兩峰并峙,形如朋字。其相接者為官徑山,《志》云:脈自老香山來,東西連綿,中有通徑二十里,為入郡之道。又表山,在縣西二十里,高百余丈,廣三十里,高出眾山之表。稍南有蟾蜍徑,舊為官軍防戍處。
千歲山縣西南三十五里。形勢突兀,高百余丈,周十余里。又縣西五十里曰文儲山,與千歲山相接,高三百余丈,周百五十里,群峰崚嶒,有飛泉匯而成淵,名曰圣潭。○歌樂山,在縣西二十五里,高三百余丈,周二十里,峰巒聳秀,四時風聲如音樂然。又粟寨山,《郡志》云:在縣西南四十里,高數(shù)百仞,周百里,中有石壁飛瀑,下流成潭,一名武陵溪。又西南十里為云宿山,高百余丈,周五十里,接新興縣界。
老香山縣西北六十里。高七百丈,延袤五十余里,多產(chǎn)香木,犭?人結(jié)巢其上,南接新興縣界。舊《志》山一名通利山,以山多嘉木美竹為民利云?!鹇贯忌剑诳h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延袤四十余里,拱向縣治,羅列如屏。趙陀嘗獲白鹿于此,名白鹿臺。又縣南三十里為龍峒山,泉石甚勝,亦名龍岡。
皂幕山縣南四十里,即曹幕山也。連新會縣界,與藥徑山相接,高千余丈,延袤二百余里。舊《志》謂之奢山,山有丹砂,蠻語訛砂為奢也,在縣東南百七十里。似誤?!鹪漆編X,在縣東南四十里,接新會縣界。其東麓與南??h大茶嶺相接,出鉛礦。又石船徑,在縣西南七十里,路達新興,舊為犭?賊往來要害,設(shè)兵防戍?!吨尽吩疲嚎h西北十五里有平頭徑,即鸕鶿峽也。老香山之水流經(jīng)此入高要縣界,為金雞水。
○倉步水在城南。一名倉江,亦名滄溪。源出老香山,東流二十里,有云宿水流合焉。又東二十里,合文儲、歌樂諸溪,又東南流,遠近大小諸溪次第流入焉。至縣東南七十里,入于大江?!犊ぶ尽罚簜}步水,至縣東四十里名泥?水,又東五里名三洲水,又五里至龍攪灣,名都含水。府境東南諸水,皆附倉步水入江。《一統(tǒng)志》謂之鉤源水。
清泰水縣東南十五里。源出皂幕山,東流三十里合黃沙、羅漢諸水,又北流十余里合倉步水。舊以此名縣。一名獅子水,以水中有石如獅也。俗謂之楊梅水?!鸸偬乃?,在縣東四十里?!吨尽吩疲焊畺|百二十里有官棠山,官棠水出焉,亦名??水,入縣境合倉步水。舊通大江,元至正中,泛溢為害,因筑塞之。
范州水縣東三十里。源出靈云山,接府東南百十里之北港水,匯牛圍水入倉步水。元至正初,北港水自羅郁港引大江入境,鄉(xiāng)民病潦,因塞之。萬歷九年,淫潦為患,乃復疏浚,謂之騰蛟港。
○太平鎮(zhèn)縣東五里。舊為高明寨,洪武初改置巡司。弘治中置高明縣,因遷司于太平都,改曰太平巡司,尋遷都含???,又遷山臺寺。萬歷十年,遷于石奇海濱?!鸲己?跔I,在縣東四十里,近大江,嘉靖二十三年置。又長圳營,在縣東五十里,近大江,嘉靖二十六年置,防中圍、石子洲一帶江賊。又縣西南五十里有長崗營,嘉靖二十六年設(shè)??h西四十里又有劬塘營,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近《志》:縣有山臺、長崗、雞籠、赤水四營。
古道徑營在縣北,接高要縣界?!吨尽吩疲嚎h南三十里有赤水徑營、藥徑營,俱嘉靖三十四年設(shè)。又雞籠徑營,在赤、藥二徑之間,萬歷十一年設(shè)?!鸪嗦閺?,在縣東南三十里,為新會賊往來門戶。又風凹徑,在縣南三十五里。大下徑,在縣西三十五里。石船徑,在縣西南七十里,近麥板村,當新興西山盜賊往來之路。又錢窟徑,在縣西七十里。官徑,在縣北五里。已上諸徑,向皆設(shè)官兵戍守。
四會縣府北百三十里。東至廣州府三水縣九十里,東北至廣州府清遠縣百七十里,西北至廣寧縣百八十里。秦置四會縣,屬桂林郡。漢屬南??ぁ:鬂h因之。晉仍屬南??ぁK卧问辏媒椊?。齊、梁因之。隋平陳,郡廢,縣屬番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武德五年,置南綏州。貞觀八年,改為湞州。十三年,州廢,縣屬廣州。宋開寶五年,省縣入南海,旋復置。熙寧五年,改屬端州。元屬肇慶路。明改府,縣屬焉。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三十里。
○南綏州城即今縣。宋置綏建郡。隋廢。唐置南綏州,貞觀中廢?!兑唤y(tǒng)志》府西六十里有廢南綏州,誤也?!冻且乜肌罚嚎h舊無城,洪武二十四年,始立柵為城。天順三年,始筑磚城。正德以后,屢經(jīng)營治。
樂昌廢縣在縣北。劉宋置縣,為樂昌郡治,兼領(lǐng)始昌、宋元、樂山、義立、安樂等縣。齊移郡治始昌,以樂昌縣并入。隋郡廢,又并始昌等縣入四會縣?!跺居钣洝罚嚎h西北五十里有化成廢縣,地名岡谷,劉宋元嘉中,分四會縣地置,尋廢。今沈約《志》不載。
○金岡山縣北一里??h之主山也。一名金山,又名金雞山?!吨尽吩疲嚎h南十里有千歲嶺,三峰突兀,形如筆架,為縣治之案山?!饌}岡山,在縣西三里,林巒高聳而深杳,南漢嘗建倉,貯兵儲于其上,因名。其西南一面,俯瞰綏江。又廣正山,在縣西南一十里,一名真山,絕頂有三池。
扶盧山縣東四十里。高百丈,周四十里,上有池,四時澄澈,其高處謂之龍子嶺?!吨尽吩疲嚎h東三十里有六士山,以六峰聳列而名?!鸢倭派剑诳h北五十里,形勢高聳,有崇岡疊?四面拱合,如百僚然。又北十里為白馬山,山勢如馬奔馳也。
相對岡縣東南十里。兩山屹峙,為縣治噤喉。其相近者為尖峰嶺,高聳而尖秀。○豸嶺岡,在縣西北十里,嘉靖中,鄉(xiāng)人立寨其上。又縣北四十里有塌岡,天順中,西寇流劫,鄉(xiāng)人屯此為寨。
○綏江縣南一里。一名滑水,又名綏建水,其上源即廣西懷集縣懷溪諸水也。流三百余里入縣界,從峽中回繞而下,漫流至縣前,江面空闊,古綏建郡以此名。環(huán)繞而東十五里,至陶冶山下分為二派,一由高步出清溪入西江,一由金釵灣出南津入北江,是為三江之會。舊《志》:四會縣,以縣東有古津水、湞江水,西有綏水,北有龍江,四水俱會而名。
龍江縣北百里。源出石港潭,灘石隘險,至金溪,始漫流可通小舟,經(jīng)縣東北二里,出金岡山下,會于綏江。
○南津鎮(zhèn)縣東南六十里。有巡司。《志》云:南津巡司舊置于縣東七十余里黃岡村,洪武十七年移置于南津水口。是也。又金溪巡司,在縣北五十里,洪武初置。
大坑營在縣北五十余里。又北有大徑營。俱嘉靖十一年設(shè)。又東北曰青草營,嘉靖二十年設(shè)。又沙田營,在縣東北三十余里,亦嘉靖二十年設(shè)。又鶴爪營,在縣東北五十里,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近《志》云:縣有太平、雙江等營?!鹕羁由秸?,在縣北,犭?寨也。《志》云:自縣而北接清遠縣界,西北接懷集縣界,遠近犭?山以數(shù)十計。
廣寧縣府西北二百九十里。東南至四會縣百八十里,西至廣西懷集縣二百二十里。本四會縣地。嘉靖三十七年,平大羅山賊,因析置廣寧縣,治大圃村,創(chuàng)建磚城。萬歷以后,皆嘗營繕。城周不及二里,編戶十二里。
○新招廢縣在縣西新招村。沈約《宋志》:本四會縣之官細鄉(xiāng),元嘉十三年,分置新招縣,為綏建郡治。齊、梁因之。隋郡縣俱省。唐武德五年,復置新招縣,屬南綏州。貞觀初省?!鸹蓮U縣,在縣東南。沈約《志》:本四會縣之古蒙鄉(xiāng),元嘉十三年,置化蒙縣,屬綏建郡。齊、梁因之。隋平陳,改屬廣州。大業(yè)初,屬南海郡。唐屬南綏州。貞觀十三年,改屬廣州。宋省?!吨尽吩疲夯蓮U縣,在今太平都東鄉(xiāng)水口。
化穆廢縣縣東南五十里。劉宋置屬綏建郡。齊、梁因之。隋廢。唐復置,屬南綏州。貞觀十三年廢?!鸹U縣,在縣西四十里,亦劉宋置,屬綏建郡。齊、梁因之。隋廢。唐初復置,屬南綏州。貞觀初廢。又威成廢縣,在縣西南,蕭齊時置,為晉康郡治。梁、陳因之。隋廢郡,縣屬化州。大業(yè)初,省入化蒙縣。唐武德五年,于懷集縣置威州。貞觀初,縣省。
○福星山在縣治北。圓秀如覆釜,城跨其上。又樂安山,在縣西三里,高八十丈,周二十余里。又縣南三里有獅子山,上有巖,稱奇勝。又南七里曰三臺山,三峰鼎峙,為邑案山?!鹗瘽旧剑诳h南三十里,高百丈,周十里,泉出竇中,聲聞數(shù)里,南流五里入于綏江。
夾山縣北四十里。兩山夾峙,水從中出,旁山連延,多竹木。又北十里曰圓嶺山,高三百余丈,橫亙十五里,有九十九坑,皆相似,行者失道三日,乃得出?!疸y坑坪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險僻,舊為賊巢。又東北二十里為烏泥坑山,路通清遠,頗險仄?!吨尽吩疲嚎h東北百里有梅峒山,亦賊巢也。相近者曰葵洞山。設(shè)縣后,皆為樂土。
花山縣西北八十里。昔時犭?賊險巢也,今有兵營。又西北二十里為赤坑山,道出懷集縣,舊亦為盜賊淵藪,今為往來通道。○石燕山,在縣東百二十里,高百余丈,周十里,?巖窟穴,中有大洞,秋燕多蟄焉。其東麓為龍岡,蜿蜒數(shù)十里,接清遠縣之大羅山。昔時盜賊盤踞,嘉靖三十六年,官兵討平之。
高望山府西五十里。山高險,俯視群山,林木蒼秀,澗泉澄澈。又西二十里為三宿山,高百余丈,周三十里,上有三峰如列宿,一名三足山。又森峒山,在縣東百里,山洞巖險,林木森秀。其相近者為膺峒山。舊皆為犭?賊淵藪,今平?!吨尽吩疲嚎h西三十里有烏石山,在扶溪上,周十余里?!鹛镀陨?,在縣東南六十里,連山險峻,至此稍平??h治初建于此,尋移今治。旁為春水山,多材木,春水出焉,西流三十里入于綏江。
○綏江縣西四十里。廣西懷集縣境諸水匯流入縣界,縣境群川亦次第流合焉。東南入四會縣境。
扶溪水縣東十里。源出清遠縣羅山岡,西流數(shù)十里,受梅峒、葵洞諸水,繞縣南流,諸溪澗水多流匯焉。南流入于綏江。○羅源水,在縣東南百三十里,源出大羅山麓,西南流十余里,有石港潭水注之,經(jīng)四會縣界,合龍江而注于綏江。
顧水縣東北四十里。源出清遠縣,西流入境,南流至顧水口入綏江。上流有美材巨木,商人從水口作巨筏而下,貨于南海?!鹦抡兴诳h西五十里,源出高望山。又程村水,在縣西南百里,源出高要縣界。其下流皆合于綏江。
○扶溪鎮(zhèn)在縣南。有巡司,本屬四會縣,后改今屬?!吨尽吩疲核局糜谔蕉紪|鄉(xiāng)水口,后移縣南扶洛口。萬歷十一年,改置于官埠?!瘘S沙營,在縣東南百二十里,一名南綏營。又南有古灶營。俱嘉靖十二年設(shè)。又黃桐營,在縣西南,嘉靖十一年設(shè)。
企岡營縣北八十里。相接者曰花山營。俱嘉靖三十九年設(shè),防顧水一帶及營后螺殼賊巢,最為險要??h西北百八十里又有得勝營,萬歷四年設(shè),當懷集、開建諸賊巢要路?!饙{徑營,在縣東北,舊屬四會縣,后改今屬??h境又有塘角、逍遙等寨,及官埠、扶羅、程村三水哨。
新興縣府南百四十里。東北至高明縣七十里,西北至羅定州東安縣百二十里,西南至陽春縣二百二十里。漢合浦郡臨允縣地。晉初,析置新寧縣,屬蒼梧郡。永和七年,分立新寧郡,改縣為新興。宋、齊因之。梁兼置新州。隋郡廢州存。大業(yè)初,州廢,縣屬信安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新州,仍治新興縣。天寶初,曰新興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新州,亦曰新興郡。元至元十六年,升為新州路。十九年,復降為州。明初,州廢,縣改今屬。城周不及四里,編戶五十五里。
○新州城今縣治。《志》云:東晉置新寧郡,治南興縣。蕭齊治博林縣。梁新州及郡俱治此。隋唐以來,皆為新州治。《城邑考》:縣舊無城,宋建炎四年,始用磚石修筑子城。紹興十四年,州守黃濟拓而大之,繞城植{?力}竹,號曰竹城。竹有芒刺,羔豚不能入,亦曰{?力}竹城。明洪武十三年,增筑土城于竹城內(nèi)。天順七年,為賊所破,賊平,改筑磚城,環(huán)城為濠。弘治以后,屢經(jīng)修筑。
臨允廢縣縣南七十里。漢縣,屬合浦郡。后漢因之。三國吳改屬蒼梧郡。晉亦曰臨允縣。永和中,屬新寧郡。宋、齊仍舊。隋廢?!鹚鞅R廢縣,在縣南三十里。梁初置,屬新寧郡。隋屬新州。大業(yè)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新州。乾元后,以索盧縣省入。又單牒廢縣,《志》云:在縣東二十五里。晉末置,宋屬新寧郡。齊、梁因之。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仍屬新州。貞觀中廢。
新昌廢縣縣東十余里。唐武德四年,析新興縣置,屬新州。貞觀中廢?!犊ぶ尽罚嚎h西去新興縣治數(shù)十步。蓋皆為新州郭內(nèi)縣也。又南興廢縣,在縣東北,亦晉末置,宋屬新寧郡,齊、梁因之,隋廢。
○云斛山縣北十五里。高百余仞,周五十余里,山谷幽深,常有云氣。又北十里為云塢山,高廣與云斛相埒?!吨尽吩疲嚎h北六里為端峰山,高五十余仞,周八里,屹然端正,為縣主山?!鹨寺飞?,在縣西北二十里,高七十余仞,周四十余里,平岡坡陀,路經(jīng)其上。其相近有小溫峰,高三百余仞,周三十余里,崢嶸接天,下有小溫村。又鶴山,在縣西八十里,高百余仞,周五十里,形勢崛起,上多松。又老香山,在縣東北五十里,與高要、高明接界。
新寧山縣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仞,周二十五里,山勢高聳,為一邑之鎮(zhèn)。又錦山,在縣西南三十里,高百余仞,周五十余里,其上花木如錦。又儀峒山在縣西南八十里,縣西南百里又有贅峒山,俱高三百余仞,周五十里,其間千崖萬壑,深杳莫測,犭?人據(jù)險為巢。○佐隍山,在縣西七里,高三十余仞,周三十余里,環(huán)繞縣右。其并峙者曰寶蓋山。又碧岡山在縣西二十里,其相近者又有云?山,俱高聳盤回,皆二三十里。稍南三十里曰索山,亦高峻。
大羅山縣東二十里。高八十余仞,周二十里,山狀如屏,群峰羅列其下。其并峙者曰思防山,以山形峭拔,登者嘗防阽危而名。稍南曰羅陳山,山亦高廣,居民多羅、陳二姓。○碧云山,在縣東三十里,高百仞,周六十余里。其旁相接者有嵐岡山,又有通利山,皆高廣?!吨尽吩疲和ɡ剑幻?,多竹木,為民利,即老香山之南麓也。
天露山縣東南七十里。險峻插天,頂有巨石,泉出其旁,注為龍?zhí)?。又雙官山,在縣東南五十里,高百余仞,周三十余里,數(shù)峰相連,有兩峰嵬然秀出,因名?!瘕埳剑诳h南三十里,高二百余仞,周五十余里,蜿蜒如龍蟠。又南十里曰筆架山,高三百余仞,周百里,以形似名。《志》云:縣南二十里有霍山,山高大,下多霍姓者,因名。
云宿山縣東八十里。高百余仞,周百四十余里,犭?賊嘗結(jié)巢于此。一名云岫山。成化初,按察副使毛吉追賊至此,遇害。又縣東七十里有獨鶴山,俗呼獨鶴尖,下有獨鶴驛,與恩平縣接界。又鳳華山,在縣東六十里,高四十余仞,周二十余里,山勢軒翥如鳳,亦接恩平縣界。又曹幕山,在縣東百十里,接高明、新會縣界,聳翠參天,中通一線,左右岡隴如帳幕然,一名皂幕山。
望州嶺縣東五里。高七十余仞,周十余里,登其巔,恩平、陽江、高、雷之境皆見。又東五里有十里峰,高亦百余仞,周二十里,峰巒嵯峨,草木蔥郁?!饒A嶺,在縣東南四十里,高百余仞,周五十里,或訛為賢嶺。又大面嶺,在縣東南五十里,高二百余仞,周四十余里,路通高明縣。又東南五十里為府君嶺,路通高要縣?!吨尽吩疲嚎h西南百二十里為冬瓜嶺,高二百余仞,路通陽春、羅定、東安,形如冬瓜。又蟠龍岡,在縣西南二里,高三十余仞,蟠旋如龍。
○新江在縣城東北十里。其上流合諸溪澗水,匯流而北出,曲折百四十里,至府南新江口入大江?!鸨R溪水,在縣南,發(fā)源李峒嶺,經(jīng)盧村,過龍山,繞縣城東門,北流合錦山水。又錦山水,在縣西南七十四里,源出大嶺,西流至河頭,與天塘水合,又北十里與藍坑水合,又北五十里至山口,即二十四山路口也。又北二十里至洞口,南去縣五里,與盧溪水合為新江之上流。凡商賈往高、雷,必拖舟至河頭,乃登陸。
天露水在縣東南。源出天露山,流至城東門,合盧溪水。又縣南有清溪水出筆架山,思龍水出龍山,俱流會盧溪水?!饖A岡水,出縣北一里之夾岡,合錦山水流十里,至洞口合盧溪水。又縣東有通利水,流合縣東八里之索水,注于盧溪,并匯于新江。
○立將鎮(zhèn)縣西南八十里,有立將巡司?!吨尽吩疲嚎h北四十里舊有羅苛巡司,今改屬東安縣。又縣東八十里有四合巡司。俱洪武初置。又有廢福緣巡司,在縣南三十里,洪武元年置,十五年廢。
東營縣東三里。又縣西二里有西營。俱嘉靖二十五年置。又通利營,在縣東十二里,嘉靖二十八年置。白鳩營,在縣東四十里,亦嘉靖二十五年置?!鸶叽鍫I,在縣東六十里,嘉靖四年置。相近又有蘆村營,嘉靖二十八年置。又平安岡營,在縣東南八十五里,縣東南九十里又有石子營,俱嘉靖四年置。
張公腦營縣西南五十里。嘉靖三十年置。又西南二十里有第八營,嘉靖元年置。又茶崗營,在縣南二十里,嘉靖四年置。里峒營,在縣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置?!鹆坚紶I,舊《志》云:在縣西北三十里,嘉靖三十七年設(shè)。又伯岡營,在縣南七十里,嘉靖三十九年設(shè)。又下洋營,在縣西,為二十四山要地,置兵巡戍山口、河頭諸處?!侗揽肌罚嚎h境增置茅田徑、腰古、東利、回龍四營。后又添設(shè)泠水營守縣西北雙橋諸處,藍坑營守縣西南天塘諸處。
黃三坑寨在縣西,犭?巢也。《志》云:縣四境諸犭?山凡數(shù)十處,而黃三坑、鐵場、石人背等山巢皆在縣西。嘉靖三十七年,督臣王鈁以德慶、瀧水、陽春、高要、高明、新興、恩平連界,黃三坑、鐵場、石人背、山棗坪諸賊巢盤據(jù)萬山中,巖谷險峻,林箐叢密,賊首盤永賢等恃險肆惡,乃議征剿。一軍由瀧水江沙田登陸,進剿山棗坪等巢;一軍由高要南岸登陸,進剿鐵場諸巢;一軍亦由南岸登陸,進剿石人背諸巢。賊大窘,奔集云浮山,復追破之。云浮山,在東安縣界。
新昌驛在縣治東。《郡志》云即廢新昌縣治,似誤。又腰古驛,在縣北五十里,舊無城。弘治八年,以犭?賊劫掠,乃筑城戍守。又獨鶴驛,在縣東七十里。隆慶四年,亦筑石城戍守。
陽春縣府西南三百四十里。東北至新興縣二百二十里,東南至陽江縣百四十里,西南至高州府二百里。漢合浦郡高涼縣地。梁始置陽春縣及陽春郡。隋平陳,郡廢,縣屬高州。唐武德四年,乃置春州。天寶初,曰南陵郡。乾元初,復為春州。宋熙寧六年,州廢,縣屬恩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二十四里。
○廢春州即今縣。一云唐初置春州,在今縣北八十里順陽都,后移今治。似誤?!冻且乜肌罚捍褐莩?,唐武德四年創(chuàng)筑。宋皇?二年增修。元季廢壞。明洪武三十年,因舊址加筑。天順以后,屢經(jīng)營繕。
銅陵廢縣縣北八十里。漢合浦郡臨允縣地。劉宋置龍?zhí)犊h,屬新寧郡。齊因之。梁、陳間,改曰銅陵。隋屬端州。唐武德四年,置勤州。五年,州廢,縣屬春州。萬歲通天二年,復置。長安中復廢。開元十八年,仍置州,治富林縣。乾元初,還治銅陵。五代因之。宋初州廢,縣屬春州。熙寧六年,并入陽春縣?!鸶涣謴U縣,在縣北百里。本銅陵縣地。唐武德四年,置縣,屬勤州,后與州俱廢。開元十八年,復以富林峒置縣,為勤州治。乾元初,州徙治銅陵,縣屬焉。宋開寶五年,省入銅陵。
流南廢縣縣西北三十五里。梁置流南縣,屬新興郡。隋屬新州。開皇十八年,改曰南流縣。大業(yè)初廢。又西城廢縣,在縣西南七十里,亦梁置,屬新興郡。隋大業(yè)初,廢入銅陵縣?!鹆_水廢縣,在縣西南九十里。唐天寶末分陽春縣置,屬春州。宋省。
○磁石山縣東南三里。一峰特起,四面平陂,產(chǎn)磁石。又射木山,在縣東南十五里,高百余丈,周數(shù)十里,巍峨蓊蔚,為縣治案山。一名云靈山,云幕其上,則雨立至?!痂F坑山,在縣東二十里,高七十余丈,周三十里,山勢盤旋,古木森蔽,產(chǎn)鐵。又天馬山,在縣東三十里,高百余丈,周七十里,一峰插天,群山拱伏,形如天馬。
羅湖山縣西南五十里。上有天湖,最清澈。其相近者曰旗鼓山,皆高廣。又丫髻山,在縣東南百三十里,一名白水山,高二百余丈,周四百余里,有天池、龍井、飛泉、瀑布,古木陰森,奇勝不一。其相接者曰木欄山,亦秀麗。又十里曰羅黃山,山高廣,瀑布懸流,落而成川,下多羅、黃二姓?!鹬榄h(huán)山,在縣東南九十里,群峰相連,如珠累累,高六十丈,周五十余里,與陽江縣接界。
崆峒巖縣西南十五里。石壁穹窿,深廣數(shù)十丈。又石角巖,在縣北六十里,高五十余丈,周三十余里,舊名石腳巖,有石穴泉從中出。又北十里為銅石巖,亦曰峒石,深廣數(shù)丈。又云霖巖,在縣北八十里,巖穴深邃,遇警,鄉(xiāng)人多趨避于此。又北三十里有牛钅厄嶺,與新興縣分界?!吨尽吩疲嚎h西北百二十里為響石巖,巖穴圓敞,其東北接新興縣界之冬瓜嶺。○石窟巖,在縣西北百三十里。有上、下二巖,下巖軒敞,陸路可抵雷、廉;下巖水從中出,可通小舟,石壁奇絕。又寶帶巖,在縣西北百四十里,俗呼大巖,犭童田環(huán)之,巖高朗可容千人。
涼傘岡縣北十里。高五十丈,周數(shù)十里,盤旋宛曲,為縣主山。○將軍岡,在縣東北八十里,高三十余丈,周四十五里。岡巒起伏,宛如波浪。唐姜晦貶州司馬,嘗提兵陟岡御獠賊,因名。又鉛坑岡,在縣北百二十里,高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岡之西南,出鉛鐵砂礦。
○漠陽江在縣西。源出縣西北百里東安縣界之云浮山,自山巔東下,經(jīng)新興縣界,過故富林縣前,南流為漠陽江,又東南流,入陽江縣界。
博學水縣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霜山。又縣北八十里有古勤州水,源出狼狂山。縣北七十里又有云霖水,源出盤龍諸嶺。皆合于博學水,東南流入漠陽江?!吨尽吩疲涸屏厮@舊銅陵縣之云霖寨,南入漠陽江。是也。○羅鳳水,出縣北五十里白木嶺,曲折流經(jīng)龍江灣,亦名江腰河,西流入漠陽江。又那烏水,出縣東北五十余里之大峒西南,流十里至那烏石,又西流經(jīng)石壁北入漠陽江。又高遼水,出城東北二十余里之臺嶺,曲折流經(jīng)留村灣,入漠陽江。
麻陳水縣西南百五十里。源出高州府電白縣東嶺諸山下,流百余里,合羅水?!吨尽吩疲嚎h西四十里有羅水,自羅黃山東流,合麻陳水,又北流五里,經(jīng)大沙灣,入漠陽江?!鹉緰潘?,在縣西北百三十里,一名甘婪水,源出丫髻諸山,東流穿巖底,過廢富林縣,入漠陽江?!犊尽罚盒U語以穴為甘,以穿為婪。又石綠水,出縣西三十里石綠山,流五六里,合渡口水入漠陽江。又有輪水,出縣南五十里之?岡,流十五里,經(jīng)南留灣入陽江縣界。
北瀧水縣北十里。東北諸溪澗之水,匯而西南流,入漠陽江。又博麻水,在縣城東北,源出射木山,流二十里,合麻黃水,入北瀧河。
○古良鎮(zhèn)縣西二十里。有巡司,洪武初置,建文四年廢,永樂初復置?!吨尽吩疲航袼疽浦糜谀菫跏诳h北四十里。又北十里曰潭葛石,有石峰數(shù)十,自那烏西達于水次。
牛厄曲營縣北百二十里。嘉靖二十四年置,防新興黃三坑、恩平君子山等賊。又巖面營,在縣北百五十里,亦嘉靖二十四年置,防瀧水、四賀等山犭?賊。又灣口營,在縣西六十里;鳳凰營,在縣西南九十里,俱嘉靖十二年置。又鴨斗營,在縣城內(nèi),嘉靖三十年置?!兑刂尽罚嚎h城外有東營、西營,城西八十里有狼營。正德間,龐峒、羅陳、合水、黃稿、木欄等山犭?猖獗,邑令黃寬招廣西狼兵二百余家,分三營屯守。又上下魚跳寨,在縣東北百五十里,接新興縣藍坑營界,萬歷中添設(shè)官兵戍守。
北塞徑在縣西南。相近有蕉林徑。又曹峒徑閘及白水徑閘、蟠龍徑閘,皆在縣東北,設(shè)鄉(xiāng)兵戍守?!吨尽吩疲嚎h北四十里有石壁寨,群峰數(shù)十,攢簇水次,昔人避亂,筑石寨于其上。又縣北二十五里有高岡寨,因?qū)悦!饳M石山寨,在縣西,犭?寨也?!吨尽吩疲嚎h四境犭?山以數(shù)十計。
樂安驛縣南九十里,接陽江縣界。隆慶五年,筑城。萬歷四年以后,屢經(jīng)修葺。
陽江縣府西南四百四十里,西北至陽春縣百四十里,東北至恩平縣百三十里,西至高州府電白縣二百二十里。漢高涼縣地。隋海安縣地。蕭銑時,置陽江縣。唐武德四年,縣屬高州。貞觀二十三年,改屬恩州,尋為恩州治。天寶初,曰恩平郡。乾元初,復曰恩州。大順二年,州移治恩平,縣仍屬焉。宋為恩州治。慶歷八年,曰南恩州,以別于河北之恩州也。元曰南恩路,尋復為州。明初州廢,縣改今屬。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五十里。
○高涼廢縣縣西三十里。漢置縣,屬合浦郡,其舊治在今高州高涼山下。三國吳為高涼郡治,又析置安寧縣屬焉。晉移郡治安寧,而以高涼為屬縣。宋省高涼入安寧。齊仍舊。梁復改安寧為高涼縣,兼置高州治焉。隋平陳,郡廢,仍為高州治。唐武德五年,改縣曰西平。貞觀二十三年,改置恩州治焉,尋移治陽江,以縣省入。《城邑考》:陽江城,宋紹圣五年始筑土城。元大德間,種{?力}竹于城外,以為障蔽。明洪武三年,改營磚城,環(huán)城浚濠。天順以后,屢經(jīng)修浚。
西平廢縣在縣西北。三國吳析高涼縣置西平縣,屬高興郡。晉因之。宋省。唐改高涼縣曰西平,仍舊名也。○杜陵廢縣,在縣西百二十里。梁置縣,并置杜陵郡治焉。隋平陳,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杜原,屬高州。唐復曰杜陵縣。貞觀中改屬恩州。宋開寶三年省。
廣化廢縣在縣西北。三國吳析高涼縣地置廣化縣,為高興郡治。晉因之,后并郡入高涼。宋元嘉九年,復析置宋康郡,治廣化縣。齊、梁因之。隋平陳,廢郡為宋康縣,屬高州。開皇十八年,又改曰義康。大業(yè)二年,省入杜原縣。又永寧廢縣,亦在縣西。梁置永寧郡。隋廢為縣,屬高州。大業(yè)二年,亦省入杜原。
○東山縣東一里。山高數(shù)仞,怪石林立,為近城勝概,上有石塔。又縣治東有鼉山,與東山岡脈相接。又東二里曰王母岡,高百余丈,周十余里?!吨尽吩疲嚎h北一里有北山,縣治后山也。○大坑山,在縣東南十里,有泉北流,溉田數(shù)百畝。
北甘山縣北二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六十余里,上有犭?寨。稍東為鳳凰山,壁立千仞,有瀑布懸流。《志》云:自鳳皇山而北,為石龍、槧峒諸山,其南為隨峒、翼峒、官山諸山,延綿環(huán)繞,群犭?錯居,周百余里?!瘃R銜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其南有金花嶺,攀躋而上,高百余仞,眾山環(huán)列,莫計遠近,頂有巨石,泉流石隙,如馬受勒,山因以名。其泉下注為上、中、下三龍?zhí)叮郧宄荷铊?。自山而北為合溝、合門、秀石、三龍諸山,皆山犭?盤據(jù)處也。
羅琴山縣西二十五里。高三百余丈,周八十余里,泉峰攢列,四面相似?!吨尽吩疲荷綎|面為羅琴,西為磨刀,南曰射龍,北曰茶水,皆險峻,中各有犭?,上有龍?zhí)叮臅r不涸。又郎官山,在縣西六十里。又西有箭干、鹿圍諸山,皆高峻。又有虎頭山,在縣西百二十里,近太平驛。○望夫山,在縣西百六十里,周四百余里,接電白縣界。稍南為鐵帽頂山,最高峻,巖洞紆回,狼犭?恃為天險。相近者曰雞籠山,舊嘗調(diào)神電衛(wèi)軍駐守。又梅峒山,在望夫山北,高二百余丈,周百里,上多梅,接陽春縣界。
石坑山縣西北六十里。數(shù)峰相接,犭?居其中,接陽春縣界,恃為藩翰。《志》云:石坑東北為烏石山,為兩霖山,為羅嶺,為盤龍山。又有珠環(huán)山,亦與陽春縣接界。
石鶴山縣東南三十里。其東為那湖、香爐、蘇峒、南坑諸山,皆險峻,為犭?所據(jù)。又琨山,在縣東五十里,高三百余丈,周四十里,有峰如卓玉。又紫蘿山,在縣東南九十里,高四百余丈,周六十余里,一名煙蘿山,亦名瑞靈山,接新寧縣界。○北津山,在縣南三十里,其對峙者為南津山,夾峙??冢詵|堤海而西,延袤數(shù)里。二山之間有獨石,高十余丈,周四十余里。山出??诙?,其下淵深不測?!吨尽吩疲罕苯蛏酵夂幢汲?,內(nèi)衛(wèi)村陌,邑之外藩也。又有銀坑山,在南津山側(cè),高三十余丈,周二十里,有十八井,相傳宋南恩州知州余久大鼓冶于此。稍西有馬母山,在大海中,去縣五十里。
海陵山縣西南七十里大海中。周三百里,列為數(shù)峰,高三百余丈。舊名羅洲,又名羅島。其中峰名草黃山,其東為平章山,下有平章港,受海陵漲潦,以達于海。宋末,張世杰敗于崖山,將西趨占城,復謀入廣,回舟艤此,颶風大作,世杰取瓣香,登舵樓祝天,赴海死處也。明洪武四年,官兵追敗??茜姼H诤A晟剑创??!犊ぶ尽罚汉A晡髂蠟轳R鞍山,下為船澳,西北為鶴洲山,海陵巡司置于此。又西北為麻龍渡山,四面皆大海也。○三汲山,在縣東南大海中。又東有小鑊、中鑊、大鑊三山,皆在大洋中,相去數(shù)十里。大鑊高二百余丈,望之如覆釜,因名。
高嶺縣北六十里。有石洞,洞門迂曲,僅容一人,內(nèi)寬廣容千人。泉出其下,響如鳴珂。昔人避賊于此,賊不敢犯。其中又有一洞,石壁峭削,不可上下,鄉(xiāng)人名為鐵城。《志》云:縣北四十里有麒麟岡,八所軍屯在焉?!鹦睅X,在縣東九十里,昔為官道所經(jīng),蹊徑險惡,盜賊藏聚。正德九年,改營通道,避險就平,人以為便。又退前嶺,在縣西五十里,以兩山聳拔,行者難前而名?;蜃魍隋X嶺,以地曠人希,商賈經(jīng)此,多被劫掠也。又縣西百三十里有王公嶺,地名西山徑,舊累石不通,緣崖艱苦。萬歷四十八年,參將王楊德始辟嶺路,行者便之,因名。又丞相嶺,在縣西南六十里,高百丈,周十里。宋丞相留正紹興中嘗為陽江尉,游憩于此,因名。
望海岡縣南六里。高百仞,周四五里,為縣治之案山。又峽岡,在縣東南二百里,高二百五十丈,周三十里。兩岡對峙。
○海在縣西南。宋白曰:恩州濱海,地蒸濕,當海南五郡泛海之路。自廣泛海行數(shù)日,方登陸,人憚海波,多由新州陸路云?!逗7揽肌罚呼砜h南雙魚城,歷海陵山,過北津港,至海朗城,為縣之門戶。由大澳而東北,即新寧縣界,中有柳渡三洲、大金門、上下川,俱倭寇停泊處。春汛秋防,皆有水師哨守?!吨尽吩疲嚎h南北津外,名曰鎮(zhèn)海,自此東屈而北,可達新會、東莞、廣州,西轉(zhuǎn)而南達高、雷、廉、瓊,商運咸取道焉。
漠陽江在縣城西。自陽春縣東南流,歷受泉水,其勢始大,入縣界,至縣西北三十余里麻橋,岐分二派。東流至縣北十余里,激為龍淵,亦名龍濤水。至城西,亦名鼉江,亦曰恩江。南流二十五里匯為石潭。其西流隨地得名,亦曰黃江,亦曰牛馬海,亦曰蛟龍環(huán)。又東南流合于石潭,至縣南北津港入于海。《志》云:港在北津山之陽,陽春、陽江眾水皆由此達海,每潮起,洶涌而入,遇風則其聲砰擊如雷,舟楫往來,重防陰磧。蓋東南大海港口皆亂石,舟可行者僅僅丈余,必候大潮始進,故海寇不敢睥睨也。
蓮塘河縣東六十里。源出恩平界白馬山,一名琨水。曲折流經(jīng)縣東北百里那龍村,曰那龍水。過蓮塘驛,曰蓮塘河。又經(jīng)縣北六十里合門山,山夾蓮塘水,對峙如門也。南流六七十里,至縣南十五里尖山渡,合于漠陽江?!吨尽吩疲嚎h東北那吉峒有那吉水,九十里至籬竹徑,有籬竹徑水,皆流入琨水。
麻?水縣西三十里。出羅琴山,流經(jīng)縣西南四十里豐頭港入海。又丹陽水,在縣西八十里,源出梅峒山,東流十里,經(jīng)大墟渡,復東南流,匯于豐頭港。又有丹城水,在縣西百二十里,亦出梅峒山,東流六十里,匯于豐頭港,并入于海?!鹑遽妓诳h西百六十里,源出望夫山,南流九十里,由北額港入海?!吨尽吩疲罕鳖~港與電白縣接界。
沙河縣西北六十里。源出烏石山,居民資以灌溉。又輪水,自陽春縣流入界二十里,名黃沙涌。皆入于漠陽江?!兑刂尽罚狠喫鍪又T山,與陽春接境。又石河,在縣西三十里,源出羅琴山,流二十里入黃江。○龍?zhí)?,在縣西五十里郎官山之東,下流入海。又縣西百里有白石港,一名石門港,在郎官山下,通大海。《志》云:縣東南六十里有三鴉港,在海濱,源出紫蘿山,西流七十里入海。其相近者有大澳,東接新寧縣界。又縣西百五十里有那池澳,在雙魚所南。
○海陵鎮(zhèn)縣西南七十里海陵山西北。有巡司,明初置。○永安營,在縣東南八十里,地名黃竹徑。又馬牯徑營,在縣東九十里。俱嘉靖七年設(shè),防新寧白水山賊。又麻思營,在縣西百十里,弘治十二年設(shè),防陽春樂安等山賊,正德中改名印岡營。《志》云:縣西五十里有高嶺營,近退前嶺,嘉靖三十九年設(shè)。又有長亭等營十,有六三鄧等徑十,俱有兵哨守。○蓮塘堡,在縣西六十里,防陽春、恩平六山浪賊路。又有鐵爐頭寨,在縣南三里。
北津寨在縣南北津山上。舊有望海亭,萬歷四年奏置北津水寨,十四年城之,以防????!逗7揽肌罚汉A晟轿髂洗?,舊為御倭要地,水師巡哨皆期會于此。嘉靖二十七年以后,防御漸弛,??芡环福笏煲员苯蛩癁橹氐?。所分汛地,東至芒洲上下川,與廣海寨會哨,西至吳川限門,與白鴿寨會哨。既又以船澳、豐頭澳為中哨,新寧縣寨門海為左哨,電白縣蓮頭澳為右哨。萬歷二十八年以后,復畫界為守,以海朗寨官兵分守汛海,東自廣海寨界娘澳起,西至雙魚界馬?母石止;雙魚寨官兵分守汛海,東自海朗界馬?母石起,西至蓮頭寨界北額港止。而北津寨官兵,每至泛期,則協(xié)同出哨船澳。蓋府境海防惟陽江為最切也。
博臘寨在縣境。《宋志》縣有???、海陵、博臘、遂訓四寨,蓋皆濱海戍守處也。又有梅口場,宋時采鉛于此。○雙恩場,在海朗所西南,產(chǎn)鹽。宋、元時設(shè)管勾官于此。明洪武二十年,改設(shè)鹽課司。
西平驛在縣治東。洪武初置,萬歷中改曰平豆驛。又蓮塘驛,在縣東北六十里,近合門山,亦洪武初置。嘉靖三十三年筑城于此,周一里有奇。又太平驛,在縣西百十里。宋置大墟站,在今驛西十里。洪武初,改置太平驛,十二年移建于此。嘉靖四十五年,筑城環(huán)之,周一里有奇?!鹉菫跎秸?,在縣東那烏山上,犭?寨也。《志》云:縣境犭?寨凡一十有三。
恩平縣府南三百二十里。東至廣州府新會縣百十里,西南至陽江縣百三十里,西北至新興縣百八十里。漢高涼縣地。三國吳置海安縣,屬高興郡。晉因之。宋改屬東官郡。齊末置齊興郡,改縣曰齊安。隋平陳,郡廢,縣屬高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海安縣。唐武德五年,復曰齊安縣,仍屬高州。貞觀二十三年,改屬恩州。至德二載,改曰恩平縣。大順二年,移恩州治焉。五代因之。宋開寶五年,移州治陽江,省縣為恩平堡,屬陽江縣。元因之。明成化十四年,割陽江及新興、新會三縣地復置今縣。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二十二里。
○恩平故城《志》云:在縣東北二十里。今為恩平鋪,俗呼木綿鋪,相傳縣本治此。一名清海軍城。唐至德中,于恩平郡置清海軍也。后遷今治?!冻且乜肌罚航窨h城本恩平堡,成化二年筑磚城,置恩平堡巡司于此,尋升為縣,即故址增筑。正德、嘉靖以后,屢經(jīng)修治。
信安廢縣縣東北百里,與廣州新會縣接界。即廢義寧縣也?!吨尽吩圃谛屡d縣東南八十里,蓋境亦相接?!锻ㄖ尽罚嚎h北百里有古新安郡,即晉哀帝太和中所置郡??终`。
○龍鼉山縣西二十里。亦名大人山,又名鼉山。高三百余丈,周七八十里,中有龍?zhí)?,俗名圣水;東有穴,清泉瀉出,名曰水?;旁有紫霞洞,林木蓊蔚,石壁奇絕。又縣南十里有鳳皇山,為縣之前案。又石神山,在縣北二里,一名鰲山,擁縣治后?!鹗瘒谏?,在縣西北二十里,卓立江口,?巖峭絕。又西北十里為溫泉山,山形峭絕,下有溫泉。
藍坑山縣東南三十里。巖壑深杳,材木叢生,舊為盜藪。又東南十里為石徑山,昔時十三村盜藪也。成化以來,皆為樂土。又金雞山,在縣東南六十里,一名金雞頭山,山脈綿延,接新寧縣之下川山?!鸢遵R山,在縣南二十里,高三百余丈,延綿二十余里,聳立如馬。又金婆山,在縣南三十里,岡隴連綿,南達灣雷海。海中有覆船山,行舟者惡其名,今曰金臺岡。《志》云:縣東北六十里有羅漢山,接新興、新會二縣界。
鼓角樓山縣西北七十里。巖巒層疊,下有流泉。其后為鴻嘴山,綿延險峻,亙數(shù)十里,舊為賊疊。嘉靖三十五年,督臣談愷討犭?賊,克黎源、沙峒二寨,賊走雙石{山頂},官軍扳崖而上,克塘茶,進拔良塘、十三村諸賊,皆乞降,即山旁諸犭?寨也。又有茶山,在縣西北八十里,昔時材木美盛,為民利。又西北十里為云立山,又十里為君子山,皆高險,群犭?聚居,接新興縣界。○天露山,在縣北八十里,俗呼鐵爐山,北接新興縣境。相近有云洞山,亦曰云岫山,舊有云岫營,亦接新興縣界。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即此山也。又獨鶴山,在縣北百里,一峰聳拔,綿延三十里,亦名獨鶴尖。山脈東連曹幕諸山,西北連老香諸山,亦與新興縣分界。又縣東北百里有北獵山,險峻,有犭?寨。嘉靖三十一年,僉事杜??破犭?賊于此。獵,一作臘。
○灣雷??h南八十里。海勢灣曲,潮聲如雷,多蟹鱟魚鹽之利,{疋旦}戶居之,其南通大洋。
南門河縣南一里?!吨尽吩疲嚎h境諸水,其大者曰氵祭頭水,在縣西二十里,源出龍鼉山,流經(jīng)縣西十五里之相公潭,為群流匯合之處。又東為南門河。又有橫槎水,在縣東南十里,源出藍坑山,西北流會南門河,繞縣南迤東,達于新會縣之蜆岡而入于海,亦謂之恩平江。
○恩平鎮(zhèn)在城東。有巡司,洪武二年,置于恩平故城。成化二年,移于恩平堡,尋置縣,移置于縣東南之城村。萬歷二年,又移城東。又有恩平馬驛,宋置于縣東三里,今名古站村。成化中,徙置于城北,后又數(shù)徙。萬歷初,移于城南,八年,改為守備司。
塘宅堡縣東北百里。嘉靖十三年設(shè),三十六年,議以堡當新會、新寧、新興、恩平各縣適中之地,四面崇山峭壁,舊為盜賊淵藪,乃增建城垣于縣治西南,移廣肇高韶參將駐于此。萬歷二年改筑開平屯,廢堡入焉。又馬岡營,在縣東北八十里,嘉靖十三年設(shè)?!皤C徑營,在縣東北百二十里,嘉靖十四年設(shè)。又樓徑營,在縣北九十里,嘉靖二十五年設(shè),防鴻嘴山諸山賊,今為豐建屯?!兑刂尽罚簶菑?,東至倉步,通水洞賊巢;北至九嶺,通老熊石賊巢;九嶺至陳坑,接新興界飛鼠窟,通黃三坑賊巢;東北至獨鶴驛,由驛西通西坑圓嶺賊路;又西為新興大河界,東通立徑蠶娥嶺、新興相思圍賊路,最為要害。又祠堂營,在縣北五十里,嘉靖十一年設(shè),防化眼潭諸山賊。
大夾腦營縣西南三十里。嘉靖十一年設(shè)?!吨尽吩疲嚎h北二十里有蓮塘頭營,縣東三十里有烏茭塘營,截籬子徑要路,俱嘉靖三十三年設(shè)。又白蒙徑營,在縣東南四十里,嘉靖中設(shè),今為白蒙屯?!兑刂尽罚簭綎|通白麻徑懷寧營,南通灣雷徑至海,西南通陽江那龍村,北通那虔上峒諸犭?路。又有鎮(zhèn)安屯,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在縣東南六十里?!瘌欁焐綘I,在縣西北百里,嘉靖十九年設(shè)。又有長沙營,在縣東百二十里,入新會縣界。
籬子徑縣東南二十里。東通十三村達蜆岡。又塞喉徑,在縣東北七十里,又十里為羊徑,又十里為火燈徑,俱接新會縣界?!鹗?,在縣西南,又西南為白石徑,皆通陽江、陽春盜賊出沒之處。又瓦巷徑,在縣西五十五里,又有雙穴徑在縣西北四十里,又五里為清油徑,又西北十五里為老鴉灘,皆當陽春、新興盜賊出沒之道?!吨尽吩疲嚎h北六十里有黃竹徑,又北十里為鎮(zhèn)戎屯,舊名擒頸,為控守要地。又倉步,在縣東北百十里,通新會、新寧諸賊寨,今為開平屯。又縣境有石井等營一十有九,皆有兵戍守。
武定屯縣東南六十里。本新寧縣界苔村賊巢。隆慶五年立屯,萬歷二年建城。又永安屯,在縣東南四十里十三村,石徑賊巢也。又永鎮(zhèn)屯,在縣東南五十里十三村,橫山賊巢也。俱隆慶五年改立屯,其地入新會縣界,與縣北鞏靖諸屯、縣南白蒙諸屯,共為二十屯?!鸫笕松秸诳h西三十里,犭?寨也?!吨尽吩疲嚎h境犭?山凡七。
附見:
肇慶衛(wèi)在府治東。明洪武初,設(shè)守御千戶所。十二年,調(diào)守新興。十五年,復故。二十三年,改置是衛(wèi)。
守鎮(zhèn)四會千戶所在縣治西。洪武二十三年,調(diào)肇慶后千戶所駐守,仍隸肇慶衛(wèi)。嘉靖三十八年,增置廣寧縣,因改置廣寧守鎮(zhèn)千戶所,直隸都司。又新興守鎮(zhèn)千戶〔所〕,在縣治西,本元時故址,明洪武二年,降為百戶所。十二年,移肇慶千戶所戍之。十三年,升百戶為千戶,而肇慶所復故。所直隸都司。又陽春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亦元故址,洪武三十一年,調(diào)神電衛(wèi)后千戶所駐守于此,仍隸神電衛(wèi)。又陽江守御千戶所,在縣治東鼉山上。洪武元年廢南恩州,改州治為千戶所,直隸都司。
海朗守鎮(zhèn)千戶所在陽江縣東南五十里。洪武二十七年置,隸廣海衛(wèi),有城,周四里有奇。城據(jù)海朗山上,因名。下臨海,亦曰鎮(zhèn)海山,與雙魚所并為海防襟要。《志》云:所西近北津山,崇禎二年,于北津大王廟小尖津口山前置銃臺,并筑小城,設(shè)兵屯戍。
雙魚守鎮(zhèn)千戶所在陽江縣西南百五十里。洪武二十七年置,隸神電衛(wèi),有城,周二里有奇。所東有雙魚角,臨大海,頗險,所因以名。又東五里為{?告}杯石,兩石屹立大海中,中通一門,雙魚所舟航出入要道也。昔人議疊石填塞,從右側(cè)淺沙入港,以免寇舶沖突。又東為馬鞍、糞箕等山,皆屹立海中?!吨尽吩疲核杂惺T南尾山,崇禎二年,置銃臺并筑小城,設(shè)兵戍守。
德慶州府西二百十里。西至廣西梧州府百九十里,南至羅定州百五十里,東北至廣寧縣二百六十里。
秦南??さ亍h屬蒼梧郡。后漢因之。晉永和七年,置晉康郡。宋、齊因之。隋平陳,廢郡,屬端州。大業(yè)初,屬信安郡。唐武德四年,置康州并置都督府于此,九年州廢。貞觀元年,復置南康州,十一年又廢。十二年,還置康州。天寶初曰晉康郡,乾元初復故。宋開寶五年,州廢,仍屬端州,尋復置康州亦曰晉康郡。紹興初,升為德慶府以高宗潛邸也。十四年,又置永慶軍節(jié)度。元為德慶路。明洪武初,改為府。九年,降為州,以州治端溪縣省入編戶六十二里,領(lǐng)縣三。今因之。
州據(jù)嶺西之上游,扼廣右之門戶。邕、桂、賀三江,州實綰其口。山川雄固,誠鎖鑰要地也。
○端溪廢縣今州治。漢置縣,屬蒼梧郡。晉屬晉康郡。宋為郡治。齊郡治威城縣。梁還治端溪。隋屬端州。唐為康州治,后皆因之。明初廢?!冻且乜肌罚褐菖f無城,宋皇?六年,始筑子城。元至正間重修。明洪武初,以舊城狹隘,改立城址,?以磚石。景泰以后,屢經(jīng)修筑,有門五。隆慶五年,塞東北一門。城周六里有奇。
元溪廢縣州東五十里。本端溪縣地。晉析置元溪縣,屬蒼梧郡。永和中,為晉康郡治。宋屬晉康郡。齊、梁因之。隋廢。沈約《志》:元溪相近有龍鄉(xiāng)縣,晉末置。宋初為晉康郡治。元嘉二十年,移郡治端溪,以龍鄉(xiāng)縣并入。又有威城廢縣,蕭齊置,為晉康郡治,后亦廢入端溪。
悅城廢縣州東八十里。晉末置樂城縣,屬晉康郡,又兼置悅城、文招二縣。齊、梁因之。隋屬端州。開皇十二年,以悅城、文招二縣并入樂城。唐武德五年,改屬康州,尋又改為悅城縣。宋開寶五年,省縣為悅城鎮(zhèn)。自州入府之通道也。又賓江廢縣,在縣東南,亦晉末置。宋屬晉康郡。梁、陳時廢。
○香山州北二里。高二百余丈,周四十余里,為州之主山。昔多香木,一名利人山,下有漱玉泉。又藿山,在州東北五里,高百余丈,周三十里,峰巒秀郁,有草如藿香,因名。其相接者為青云岡,高百五十丈,周二十余里,亦名臥人岡?!疖?,在州東十五里,高百余丈,周二十里,產(chǎn)茶。又東五里為樵云山,高二百余丈,周三十余里,山高而秀,形勢盤蔚,下有瓊響泉。又文筆山,在縣東二十五里,高二百余丈,周四十余里,以形似名。《通志》:州東北五十里有楂山,高百五十丈,周二十余里,形聳而秀。
端山州東五十里。高三百三十丈,周三十里。山形端正,因名。又東十里為西源山,高六百丈,周三十里,一峰高出云表,頂有池,四時不竭,下流分為東西二溪,合流入江,即思夫水也。州東八十五里又有勞山,高百余丈,周三十里,形勢峻桀,登者憚勞,因名?!鸶吡忌?,在州北七十里,高百余丈,周五十里,山下田高土肥,上產(chǎn)鐵{?力}木。又焦石山,在州東北百里,高三百余丈,周五十里,蒼翠盤郁。相接者為雙鶴嶺,嶺高六百余丈,周八十里,當往來通道,崎嶇險峻,登陟甚艱。
峽山洲西二十里。高百丈,周九十里,南北岸對峙甚隘,江水中流,春夏多雨則水峻急,舟不能行。又錦石山,在州西五十里,上有石柱,直插霄漢。相傳南越迎陸賈時,嘗以錦覆石。萬歷四年,征羅旁賊,嘗駐師于此。
佛子嶺在州西北二十里。嶺勢嵯峨,路通封川縣。又杉嶺,在州西十五里,高百余丈,周百余里,路通蒼梧,產(chǎn)杉木。又州西四十里有藜嶺,一名禮嶺,高二百丈,周三百里,高峻產(chǎn)蘺竹。又竇嶺,在縣東北八十里,高三百余丈,周三十里,兩山壁立,中通一徑如竇。○三洲巖,在州東七十里,一名玉乳巖。巖后有穴,可登山頂?!吨尽吩疲荷饺∨钊R第三洲之義為名,最幽勝,東西往來者皆道出巖下。
○大江州南一里,即西江也。州人亦謂之南江,一名晉康水,又名錦水。自梧州府東流,經(jīng)封川縣境出峽山,經(jīng)州南,又東入高要縣界。詳大川西江。
端溪州東十里。源出州東北七十里之龍?zhí)?,曲折流?jīng)端山下,又西流入于西江。州東北二十里又有麻墟水,自封川縣流入境,一名馬墟水,亦流合端溪水入江。又夫號水,在州東五十里,出西源山。其東十里為思夫水,亦出西源山,并流入江?!痨`陵水,在州東九十里。自廣寧縣界流入境,凡百余里南入江,可通舟楫?!吨葜尽吩疲红`陵水,一名程溪浦,出州東七十里龍巖,下有龍母溫媼墓,亦曰溫水,亦曰靈溪云。又州東四十里有書堂水,源出犭?山,南流五十里入江,以宋石處道讀書于此而名。
陸溪州西五十里。源出佛子嶺東,流三十里入江。水口舊有陸賈廟,因名。又州西七十里有武賴水,西南三十里有榕塘水,俱出封川縣界,南流入江。○羅旁水,在州西四十五里。源出廢都城縣,南流七十里入江。水口有石,其絞如羅,因名。
○悅城鎮(zhèn)州東百里悅城水口。有悅城鄉(xiāng)巡司,洪武四年建。嘉靖二年,以犭?患筑城,周一里有奇。高要新村驛,與巡司并列其中?!饓劭邓A,舊在城西,萬歷二十八年,改置于城東。
西灣營州西十里,近大江。正德五年設(shè)。又州西三里有教場營,嘉靖三十六年設(shè)。州東五十里有水碓營。○平村營,在州西八十里,近大江,地名上峒。其相近為大塘營。又蘑地營在州西九十里,地名萬峒。俱嘉靖十八年設(shè)?!吨尽吩疲褐菸靼耸镉钟辛_旁營,近羅旁水口,正德五年設(shè)。
沿頭埠州西八十五里。又綠水埠在州西六十里,泠水埠在州西三十里,野芋埠在州西五十里,俱近大江北岸?!鸫笮静?,在州東三十五里。龍目埠在州東四十里,相近為竦頭埠,又東五里為下?甬、思麻二埠。又蓬遠埠在州東五十五里,媳婦頂埠在州東六十里,大塘埠在州東六十五里,降水埠在州東七十五里,又東五里曰蓮湖埠。俱正德五年置,近大江北岸,設(shè)兵戍守。《圖說》:江北岸又有三洲、倫?甬、大樹、田心等二十余營,俱設(shè)兵防西山諸犭?賊。其在江南岸者,今俱屬羅定州。
白沙山寨在縣東北,犭?寨也。舊《志》:州境諸山犭?寨凡百五十有奇,后割江南岸屬羅定州,其在州境者以數(shù)十計云。
封川縣州西百二十里。南至羅定州西寧縣七十里,西至廣西梧州府八十里。漢蒼梧郡廣信縣地。梁析置梁信縣,為梁信郡治,兼置成州治焉。隋平陳,郡廢,改州曰封州。開皇十八年,又改縣曰封川縣。大業(yè)初,改置蒼梧郡于此。唐武德四年,復置封州。天寶初曰臨封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封州,亦曰臨封郡。紹興七年,省州,以縣屬德慶府,十年復舊。元至元十六年,立封州路,尋降為州。明初州省,縣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十四里。
○廢封州即今縣?!吨尽吩疲毫褐贸芍?,在今縣北六里。隋移置封州于封川口,后皆因之。唐乾符三年,廣州牙將劉謙為封州刺史,遂為南漢之始?!冻且乜肌罚嚎h城,明初筑,塹山為之。正統(tǒng)十四年,以黃蕭養(yǎng)作亂,因故址修筑。天順二年,展筑外城,環(huán)柵植刺竹,又磚?城北面,并浚濠環(huán)之。成化五年以后,屢經(jīng)修筑。
封興廢縣在縣東北。晉末置,屬蒼梧郡。宋、齊因之。梁屬梁信郡。隋屬封州,大業(yè)初,廢入封川縣。
○東山縣東一里。形如屏障,亦名掛榜山。其對峙者曰紗帽嶺,東四里曰先鋒嶺,高拔諸山。又天馬山,在縣東南三里,拱抱縣治,西江匯其下,多白沙,亦名白沙嶺。又二里為綠衣嶺,與紗帽、先鋒、白沙諸嶺相連,稍北為羅客山。又登高山,在縣治北。其北三里為牛頭嶺,有峽水經(jīng)其中?!吨尽吩疲嚎h南二里有會龍山,層峰疊秀,縣之案山也?!鸱忾T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峰巒秀蔚,兩崖如門。又東北五里為相思山,群峰聯(lián)屬,下有相思大徑,長六七里,兩山夾峭,一水中流,極其清冽。相近又有石門嶺。《志》云:縣東南五十里有濯錦山,一名錦石山,與德慶州接界。
雞籠山縣西三十里。其脈廣遠,左接廣西界,右襟西寧縣。又西山,在縣西南十里隔江,峰巒峭拔。○豐壽山,在縣東北五十里?!跺居钣洝罚荷礁咭话偃嗾?,周五十里,一名霹靂山。相傳山有巨石,雷震其一,上有石池,泉涌其中,其西北有羅克徑。又太子山,在州東北六十里,尖峰插漢。又東北十里為甲子山,其相接者曰麒麟山。《志》云:麒麟山,在縣北八十里,高三百丈,周百五十里,秀出天表,形若麒麟,縣之鎮(zhèn)山也。
白馬山縣東北百里。與麒麟山對峙,周五十里,石坂甚長,飛泉如練。正德中犭童巢其上,參議周用等剿平之,改名白鶴山。相近有老鴉徑,深山大箐,天日罕睹。又縣北百三十里有留連山,重巒疊?,蹊徑深杳,有林泉巖石之勝?;蜃鬟B山,誤。其相近有螺髻巖,石門暗狹,中忽明敞,容數(shù)百人,有一夫當徑萬夫莫前之險。
續(xù)嶺縣北二十里。斷而復續(xù),宛委綿亙七十余里。又猿嶺,在縣北三十里,高三十余丈,周四十里,平岡漫坡,或起或伏,上多林木,猿?所居,有猿嶺徑?!鹪茙r,在縣北九十里,中容三百人,居民常避寇于此。泉自石出,澄泓不竭,石床磴道,殆若天造。其南為荔枝巖,極幽勝。又縣北七十里有鑼鼓岡,周四十里,今設(shè)巡司。
○西江在縣城南。自廣西梧州府流七十里,至縣西十里之靈洲合賀水,環(huán)城西十余里,經(jīng)城東入德慶州界?!缎蝿僦尽罚悍庵荻笕?,謂西江、賀江、東安江也。靈洲,當賀江之口,廣一里,長五里,江流環(huán)迎,上多蘆葦,春夏泛溢,洲常不沒,因曰靈洲。
賀江縣西十里。一名封溪,亦曰封江。自廣西賀縣流入開建縣界,又南流入境,匯西北諸川,至靈洲入于西江。五代唐天成三年,楚大舉水軍圍封州,南漢主劉?遣將蘇章救之。章至賀江,沉鐵?于水,兩岸作巨輪挽?,筑長堤隱之,而以輕舟逆戰(zhàn),誘楚人入堤中,挽輪舉?,楚艦不能進退,大敗,遂解封州之圍。
東安江縣西北二十里。源出蒼梧縣界,俗名小江,流合賀江,入于西江。又扶靈水,在縣北百里,匯流連諸山水入于賀江。又有廣信水,源出老鴉徑,流入扶靈水?!鸸刃嫠诳h東十三里。源出麒麟山下,流入西江。舊《志》以為豐溪,源出豐壽山,誤。又顓山河,在縣東百里,匯東北境諸溪澗水入谷墟水。又縣東南十里有蟠龍水,源出蒼梧縣界留竹山,流入境,注于西江。其水宛轉(zhuǎn),如龍之蟠。弘治七年,鄉(xiāng)民堤其下流為塘。
○文德鎮(zhèn)舊在縣北大洲口。洪武初,置文德巡司。七年,徙置縣西賀江口。嘉靖二十四年,又移置于縣北銅鼓岡?!瘅肷襟A,在縣西二里。舊在城西,洪武六年移置于堰塘?甬口,十二年遷于今治。
羅峒營在縣西。相近有菊花營。俱正德中設(shè),嘉靖三十八年廢?!锻ㄖ尽罚嚎h境舊多營堡,嘉靖二十四年剿平麒麟、白馬二山賊,自是漸撤?!鸬咸餇I,在縣西北,前臨賀江。其相近有西河營,舊為廣西犭?賊出入噤喉,防御甚切。又靖安營,在城東北,隆慶五年設(shè)。又縣北有南龍、鑼鼓等營,去縣皆百余里,萬歷三年設(shè)。
三丫徑縣北二十里續(xù)嶺下。相近又有?甬彪徑。又相思大徑,在相思山下。又縣北四十里有存塘徑,長二十余里,林木陰翳?!馂跆韽剑诳h東北七十里,長二三里,崇岡疊?,起伏蟠曲。其相近者為欖徑,喬木森密,猿猴聚居。又縣東北有都蓬等徑。舊皆有兵戍守。
石硯山寨在縣北,犭?寨也。正德中,封川之石硯、大和、雞峒山犭?,糾合開建大玉、小玉、大臺,賀縣金峒、上峒、下峒等巢,封川歸仁、文德二鄉(xiāng)、大滑腦、洪秋、南吉、大貨、黑石、麒麟、白馬、蓮花等巢諸犭?皆叛,山徑多岐,窮險莫測。嘉靖八年,官軍討石硯山犭?,平之。
開建縣州西北三百十里。北至廣西賀縣百八十里,東北至廣西懷集縣百里。漢蒼梧郡封陽縣地。宋元嘉中,析置開建縣,屬臨賀郡,尋又置宋建郡治焉。大明元年,郡廢,仍屬臨賀郡。齊因之。梁置南靜郡。隋平陳,郡廢,縣屬連州。大業(yè)初,屬熙平郡。唐屬封州。宋開寶五年,省入封川縣。明年,復置,仍屬封州。明初,改今屬?!冻且乜肌罚嚎h故無城,洪武中始筑土垣。天順三年,因故址減三之二,植柵疏濠為備。八年,創(chuàng)筑磚城。成化初,始告成。嘉靖以后,屢經(jīng)修筑。城周一里有奇,編戶四里。
○謝沐廢縣在縣北。漢置謝沐縣,屬蒼梧郡。后漢因之。三國吳改屬臨賀郡。晉以后因之。隋省。
○忠讜山縣東北五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八十里,為縣境之望。又縣西北五十里有圓珠山,高百五十丈,周二十余里,圓竦如珠?!鹚讫埳?,在縣東十五里,高二十丈,周四十余里,蜿蜒如龍。又東五里為昭?甬山,路通懷集縣,有石名鼠石,旁三穴,皆容數(shù)十人。又五里為野?甬山,有水石巖,峰巒森立,水環(huán)其下,巖穴幽折,莫窮其勝。又大水山,在縣東三十里,其下有澗,源深流廣。其相接者為羊梯山,山為牛羊徑道,有石磴若梯然。
大玉山縣西三十五里。高百三十丈,周三十余里,青碧如玉。其旁為小玉山,高八十余丈,周五里,形勢突兀。○黎水山,在縣東南二十里,高三十余丈,周三十余里,兩山對峙,黎水中流。其相近者為狼嶺,周七十里,形勢險惡,上多豺狼,有徑通封川縣。
○開江在縣城西。其上源即賀江也,自賀縣南流二百里,經(jīng)縣境,合群川而南注,流百里入封川縣界,為封江。嘉靖十四年,大水,縣城為圮。隆慶五年,開江漲溢,復圮城西,蓋西面迫臨開江也。又有大玉、小玉及黎水,俱流入開江,狼嶺水則西流合黎水而注于江?!吨尽吩疲嚎h北五十里有白鶴灘,北去賀縣百四十里,為分界處,即開江所經(jīng)矣。
金縷水縣東十五里。其上源合似龍、昭?甬、野?甬諸山水,流經(jīng)金縷村,因名。水聲清響,亦謂之龍吟水,至縣東南流入開江。○龍?zhí)端?,在縣北二十里。源出懷集縣深山中,流經(jīng)縣北六十里萬石嶺,又南流經(jīng)縣北三十里潭霜山,東北群川皆流合焉,西流入于開江。又梁村水,源出懷集縣之梁村,西南流入縣境,至萬石嶺合于潭霜水。《志》云:縣東北三十里有金塘水,出金塘村諸山。又東北有忠讜水,出忠讜山。盧村水,出縣東北七十里,近界山??h西北又有蓮塘水,出圓珠山??h東三十里又有金裝水,出大水山,羊梯水亦流合焉。并匯潭霜水,入于開江。
水母塘縣北五里。廣十余畝,源出縣北十里之雁山,南流入塘。天順三年,守備王芳等疏城濠,因浚原鑿塘以潴水,又自塘鑿渠以灌城濠,水常不竭。
○古令鎮(zhèn)縣北五十里。其地有古令山、黃沙嶺,洪武初置巡司于此。萬歷六年,犭?賊作亂,徙置于縣東北之褥村。十四年,剿平黃沙等山賊,復還舊處。
獨住營縣北三十里。嘉靖十四年設(shè),防賀縣深?甬、塞山、企?、磨刀、田源諸山賊。又萬保營,在縣北四十里,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防賀縣深?甬、懷集牛欄、羊橋、銅鐘、鼓城諸山賊。縣北六十里又有會珠營,嘉靖二十六年設(shè),防懷集金鵝、松柏、南水、上帥、下帥諸山賊。相近又有潭霜營,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吨尽吩疲嚎h北六十里有總旗營,隆慶五年設(shè);東北六十里有東營,正德五年設(shè),今廢。又大灣營,在縣北七十里;相近者曰白蓮營,地名?何木徑,旁白蓮峒山,因名:俱萬歷十三年設(shè)。白蓮北十里曰槍桿烽堠,亦是年所設(shè)。
九源山寨在縣東,犭?寨也?!吨尽吩疲嚎h境犭?山凡三十有七。
附見:
德慶守鎮(zhèn)千戶所在州治東。洪武九年建。
◇羅定州東至肇慶府三百里,西南至高州府二百里,北至肇慶府德慶州百五十里,西至廣西岑溪縣百九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五百三十里,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五百六十里,至京師七千七百里。
秦南??さ亍h屬蒼梧郡。后漢因之。晉仍屬蒼梧郡,后屬晉康郡。宋、齊因之。梁置平原郡,兼置瀧州。隋平陳,郡廢,大業(yè)初改瀧州為永熙郡。唐武德四年,復置瀧州,天寶初曰開陽郡,乾元初復故。宋開寶五年,廢州屬康州,后屬德慶府。元屬德慶路。明初屬德慶州,萬歷四年改置羅定州編戶二十五里,領(lǐng)縣二。今因之。
州襟帶千里,江山聯(lián)絡(luò),蠻犭?盤據(jù),恃為險奧,蓋撫綏重地,門庭巨防也。
○瀧水廢縣今州治。漢端溪縣地。梁置平原縣,為平原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瀧州,開皇十八年改為瀧水縣。唐因之,仍屬瀧州?!跺居钣洝吩疲号f治在今縣南百里,唐初移置于此。宋州廢,縣屬德慶府。元因之。明初亦曰瀧水縣。萬歷初犭?亂,督臣凌云翼討平之,改置今州。《城邑考》:州舊無城,正統(tǒng)十三年,始筑土城。景泰四年,?以磚石。成化〔以后〕,屢經(jīng)營治,周不及四里。
晉康廢縣州北八十里。宋元嘉中置安遂縣,屬晉康郡。齊因之。梁置建州及廣熙郡治此。隋平陳,廢郡,大業(yè)初并廢州,屬永熙郡。唐武德四年置南建州治焉。貞觀八年改南建州曰藥州,十八年州廢,以縣屬康州。至德二載,改曰晉康縣。宋開寶五年廢。
開陽廢縣在州南。梁置縣,為開陽郡治。隋郡廢,縣屬瀧州,大業(yè)初并入瀧水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屬瀧州。宋廢。又羅陽廢縣,在縣西南,亦梁置縣,為羅陽郡治。隋郡廢,縣屬瀧州。開皇十八年改曰正義縣,大業(yè)初廢。唐復置,屬瀧州,貞觀中省。
鎮(zhèn)南廢縣在州北。梁置安南縣,屬廣熙郡。隋屬建州,大業(yè)初廢入永熙縣。唐武德五年,復析瀧水置安南縣,屬南建州,尋屬藥州。貞觀十八年,州廢屬瀧州。至德二載,改曰鎮(zhèn)南縣。宋廢。又永業(yè)廢縣,在州東北,梁置永業(yè)郡,尋改為縣。隋平陳,縣廢,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建州,大業(yè)初屬永熙郡。唐屬南建州,尋屬藥州,貞觀十八年廢。
○龍腦山州北十五里。山勢盤旋,若回龍然。又雙龍山,在州南二十里,高百丈,周五十里,兩岡對峙,狀如雙龍,上有三石如笏,下有雙龍泉涌出不竭。又南二十里有文筆峰,一名尖岡,有巨石號防虞石,崔嵬險固,容數(shù)百人,居民遇警,常登石避之,亦一保障也?!饛缴?,在州南六十里,群峰森立,橫截州南。
水紋山州東南百十里。高七十丈,周四十余里,山下有泉沸涌而出?;蛑^之羅旁山。弘治中,御史萬祥言,肇慶山峒賊巢,有羅旁山、大潭坑二處。蓋瀧水本屬肇慶也。相近者又有雙輪山,其高倍之。又云霽山,在縣南百二十里,高二百丈,周百里,聳拔為諸山最,云霧常蒙其頂?!鹕蠟跎?,在州東南百五十里,高百余丈,周五十里,有烏水出焉。其流峻急,東入瀧水。
○瀧水在州城西南。源出犭?境大小二山,流徑州西新容村,有灘高二丈,峭削如壁,水流其下。又有巨石橫截中流,至為險阻,鄉(xiāng)人以竹筏裝載,從高放下,稍不戒則沖激漂沒。下灘勢稍平,流亦漫,至州治西宛轉(zhuǎn)而南,東北流百六十里入于西江。
云霽水州南百里。源出云霽山,委曲西流,有抱水流合焉,又西北入于瀧水?!鹪聘∷?,在州東南,源出東安縣界云浮山下,流入州境,注于瀧水。
○晉康鎮(zhèn)在州北。即晉康廢縣地。洪武十六年,置晉康巡司,屬德慶州。萬歷四年,改今屬。《志》云:州西有李陂、古城二關(guān),舊皆為戍守處。○開陽鄉(xiāng)巡司,在州南,即廢開陽縣地,洪武中置巡司。
水西營州西二里。又州東二里有水東營。俱嘉靖十三年設(shè),以在瀧水旁而名?!吨尽吩浦菸魇锱f有西營,民營也。又西有大{艸雨}營,嘉靖十七年設(shè)。又州東十里舊有東營,亦民營也。又東為茅尖營,與大{艸雨}營同時設(shè)?!痂F場營,在州東南百里,又東南十五里有惠雞營,俱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又云青營,在州東南百十里,嘉靖二十二年設(shè)。又東南十里有龍角營,接陽春、陽江二縣界,嘉靖二十五年設(shè)。《志》云:州南百里舊有帽岡民營,西南百二十里有竇州民營,皆僉鄉(xiāng)兵戍守。
云際峒在州西。舊為蠻峒地。又有盤遼峒。唐開元十六年,瀧州叛獠陳行范兵敗,逃于云際、盤遼二峒,官都楊師勖追擒之。今州西有云致犭?山,或曰即云際之訛也。
云羅山寨在州東,犭?寨也。又州西北有逍遙山寨。天順初,逍遙山犭?賊作亂,官軍討之,東由陽春,西出岑溪,復分道自雞骨嶺、羅旁水口水陸并進,搗其巢穴,賊遂平?!吨尽吩疲褐菥翅?山凡百有余處。
東安縣州東八十里。東北至肇慶府百三十里,東南至肇慶府新興縣百二十里。本瀧水縣之東山、西鄉(xiāng)及德慶州之晉康鄉(xiāng)、高要縣之楊柳、思勞等都、新興縣之芙蓉都,萬歷五年,割置今縣,編戶一十五里。
○永順廢縣縣東五十里。唐武德四年析新興縣置,屬新州。宋開寶五年省。舊《志》:其地南去新興縣六十里。是也?!鸾ㄋ畯U縣,在縣西。隋置永熙縣,屬瀧州。唐武德五年改曰永寧縣,天寶初又改曰建水,仍屬瀧州。宋廢。
○書山縣東三十里。高千仞,周五十余里。相近者又有圣山,高千仞,周八十里,崇岡疊?,嵬然矗天,中有流泉,犭?居其上?!饆艸勾}徑山,在縣東北,山高廣,大灣水出焉。又鐵嶺山,在縣東六十里,有石壁峭峙,色黑如鐵。又東三十里有?牢山,舊《志》云在新興縣西百三十里,蓋舊與鐵嶺山俱屬新興縣。
云浮山縣東南百里。高五十丈,周四十里,危峰突起,峰頂常有白云。相傳陳霸先曾居此,上有林泉巖石之勝。舊《志》山在陽春縣北百里,蓋本屬陽春也?!鸶噬剑诳h北五十里,高七百余丈,周百余里,上有龍頭潭,懸流如瀑布。舊《志》:甘山在德慶州東南百二十里。又青旗山,在縣北,林木青蔥,人不敢伐,對岸即德慶州之靈陵水口。
九星巖縣北五十里。九峰尖秀如玉筍,下有巖穴如堂,中有幽徑,又有石泉水,引流可以溉田。舊《志》巖在德慶州東百十里?!鸸排疃?,在縣西北百六十里?!吨尽吩疲憾丛诘聭c州東南十五里。犭?人所居,在州界凡五十四山,此其一也。昔時屢為民害,洪武中剿平之。然未盡帖服,永樂初向化來歸,始入版圖。亦曰古蓬山。
○西江有縣北。自德慶州東流,經(jīng)縣界,又東入高要縣境??h西又有瀧水,自州境流經(jīng)縣界,入于西江。
逢衍水在縣北。源出甘山下流,入于西江。又大灣水,在縣東北,出{艸勾}徑山,流經(jīng)肇慶府西南三十里之大灣村,入于西江?!饡x康水,在縣西北,源出州界,經(jīng)晉康廢縣,因名。一名南江,東流徑古蓬洞,又北入于西江?!锻ㄖ尽罚耗辖闯鰹{水縣大水山,經(jīng)縣北,兩岸山巒對峙,竹木蒙翳,犭?賊盤踞,行者必以兵衛(wèi)焉。
○建水鎮(zhèn)在縣西。即建水廢縣也。洪武中置巡司,本屬瀧水縣,萬歷中改今屬。○東山營,在縣東四十里,其北十里有料峒營,相近者又有曲龍營,俱嘉靖二十一年設(shè)。又有長徑塘營,嘉靖二十九年設(shè)。長嶺營,嘉靖二十八年設(shè)?!吨尽吩疲簴|山營,南去新興縣八十里。料峒等營,俱南去新興縣九十里,舊屬新興,萬歷五年改今屬。
南江營左縣西北瀧水小江口,近大江。嘉靖十二年設(shè)。《志》云:營在德慶州江南岸十五里,防守最切。萬歷中改今屬。又大?甬營,在縣西北,正德五年設(shè)?!吨尽吩疲籂I北去德慶州七十里。又南三十里曰思和營,在瀧水小江西岸,嘉靖二十六年設(shè)。又茅坡營,在大?甬營西南二十里,嘉靖三十年設(shè)。又大石嶺營,在思和營南十里,又南四十里曰山柏營,俱正德五年設(shè)。又白馬營,在山柏營南三十里,又南四十里曰新安堡,又南三十里曰何木徑營,又三十里曰步云營,又二十里曰查峒營,其相近者曰木源營,俱正德五年設(shè)。舊屬德慶州,萬歷五年改今屬。
送鬼嶺營在縣西瀧水小江東岸。又南三十里有塘底營,又二十里曰三嶺營,俱嘉靖二十三年設(shè),屬德慶州,萬歷五年改今屬?!吨尽吩疲核凸韼X營,在德慶州南一百七十里。又有麻塘埠,在德慶州東三十里,正德五年設(shè),今亦屬東安縣。
西寧縣州西百二十里。西北至廣西梧州府百十里。本瀧水縣之西山大峒地及德慶州之都城鄉(xiāng),萬歷五年割置今縣,編戶一十里。
○都城廢縣縣西六十里。晉置,屬晉康郡。宋、齊因之。隋省。唐復置都城縣,屬康州。宋開寶五年省。今為都城鎮(zhèn),洪武十年置巡司戍守。
○天黃山縣東二十里。舊屬瀧水縣?!吨尽吩茷{水縣西界犭?山凡六十五,此其一也。永樂中叛犭?歸化,后復據(jù)險為亂。萬歷四年,督臣凌云翼破其巢而殪之,境內(nèi)以寧?!鸫罅ι?,在縣東北百里,高六百丈,周回二百里,上多產(chǎn)竹木、赤藤、南漆,山勢雄偉,為西境之望。舊《志》:山在德慶州西南二十五里,州之鎮(zhèn)山也。
計都山在縣東北百余里。高百六十丈,周五十里,形勢奇崛,西有龍?zhí)丁!锻ㄖ尽酚嫸忌皆诘聭c州東十五里,似誤。○雞骨嶺,舊《志》云:在大力山東十五里,東北去德慶州十里,高二百余丈,產(chǎn)雞骨香。
○瀧水縣東南四十里。源出犭?界,縣境群川番匯于此,又東流入州境。
○大力埠縣東北百余里大力山之水入江處也。舊《志》:在德慶州西七十里大江南岸,正德五年設(shè),萬歷五年改今屬。
附見:
守御瀧水千戶所在州城內(nèi)。萬歷四年增設(shè),直隸都司?!鹗赜相l(xiāng)千戶所,在州東。又有守御富林千戶所,在東安縣界。又州西有守御函江千戶所,州西北有守御封門千戶所,俱近西寧縣境,萬歷五年增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