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宋明州敎練使張宗閔許從等與綱首楊照等三十八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0-1103
東女眞豆門恢八等九十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1-1103
乙亥以吳壽增守司空; 柳伸檢校司空; 庾祿崇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 尹瓘為吏部尙書同知樞密院事; 王 為樞密院副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2-1103
三月己丑命直史館洪灌書無逸篇于會慶殿屛風(fē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3-1103
夏四月丁巳赤虹犯日。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4-1103
庚申雨雹。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5-1103
五月辛巳以金漢忠為禮部尙書; 任懿為兵部尙書; 金景庸為戶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6-1103
六月己酉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7-1103
壬子宋遣國信使戶部侍郞劉逵給事中吳拭來賜王衣帶匹* {段}金玉器弓矢鞍馬等物。 甲寅王迎詔于會慶殿。 詔曰: "卿世紹王封地分日域奏函屢達(dá)常懷存闕之心貢 遠(yuǎn)效旅庭之實(shí)。 載嘉亮節(jié)特致隆恩輟侍從之近臣將匪頒之異數(shù)事雖用舊禮是倍常。 宜承眷遇之私益懋忠勤之報(bào)。" 幷遣醫(yī)官牟介呂昞陳爾猷范之才等四人來從表請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8-1103
丙寅遼遣報(bào)冊使邊唐英來。 詔曰: "朕承八圣之鴻休纂千齡之景祚。 永懷統(tǒng)御莫敢康寧方星歲之載移致天區(qū)之咸乂。 顧茲群 繼陳烈于奉章請以徽名愿推崇于 德。 靡遑牢讓勉循勤誠已定今年冬行冊禮。 卿慶奠侯蕃忠扶王室聞修盛禮諒 多歡。"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9-1103
丁卯以李 為西京留守使; 吳壽增判尙書戶部事; 柳伸為左仆射政堂文學(xué); 崔弘嗣為樞密院使兼太子賓客; 尹瓘知樞密院事兼翰林學(xué)士承旨; 崔 為戶部尙書; 李繼膺為左散騎常侍; 文翼為右散騎常侍。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0-1103
秋七月辛卯宋國信使劉逵等還王附表以謝兼告改名。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1-1103
宋醫(yī)官牟介等館于興盛宮敎訓(xùn)醫(yī)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2-1103
乙未東女眞酋長昆豆遣人獻(xiàn)黃毛一萬條。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3-1103
丁酉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4-1103
甲辰東女眞太師盈歌遣使來朝。 有本國醫(yī)者居完顏部善治疾。 時(shí)盈歌戚屬有疾盈歌謂醫(yī)曰: "汝能治此人病則吾當(dāng)遣人歸汝鄉(xiāng)國。" 其人果愈盈歌如約遣人送至境上。 醫(yī)者至言于王曰: "女眞居黑水者部族日強(qiáng)兵益精悍。" 王乃始通使自是來往不阻。 盈歌旣破蕭海里報(bào)捷于我。 我復(fù)使人賀之。 盈歌遣其族弟斜葛報(bào)聘王待之甚厚。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5-1103
八月庚戌憲官奏評刑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6-1103
大將軍高文蓋張洪占李弓濟(jì)將軍金子珍等潛懷逆謀。 庚申命御史臺捕之流于南極。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7-1103
九月庚辰王如國淸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8-1103
乙未召內(nèi)侍及侍從文臣于重光殿命題賦詩賜酒。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9-1103
壬寅遣李繼膺樸景綽如遼賀加上尊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0-1103
乙巳以崔思諏為門下侍中; 林干為門下侍郞平章事; 李 為中書侍郞平章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1-1103
丙午飯僧一萬。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2-1103
冬十月丁未朔制: "改錄壁上功臣職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3-1103
甲寅以崔弘嗣為西北面兵馬使兼知中軍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4-1103
丙辰以宋帝天寧節(jié)命太子設(shè)齋于奉恩寺醫(yī)官牟介等往觀之賜牟介等酒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5-1103
庚申遼東京回禮使禮賓副使高維玉等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6-1103
遣宋琳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7-1103
庚午詔: "征無等山處士殷元忠。"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8-1103
壬申幸東池閱射中鵠者賜物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9-1103
甲戌遣金國珍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0-1103
十一月乙酉遣崔繼芳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1-1103
己丑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2-1103
京城地震。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3-1103
丙申東女眞太師盈歌遣古 率夫阿老等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4-1103
丁酉遣趙卿如遼進(jìn)方物沈侯賀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5-1103
十二月戊申遼遣烏興慶來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6-1103
戊午京城地震。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7-1103
壬申北蕃將軍從昆阿老等四十七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1-1104
○(甲申)九年春正月辛巳東女眞男女一千七百五十三人來投。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2-1104
東女眞酋長烏雅束與別部夫乃老有隙遣公兄之助發(fā)兵攻之騎兵來屯定州關(guān)外。 癸未王以門下侍郞平章事林干判東北面行營兵馬事御宣政殿授 鉞往備之。 又以直門下省李瑋為西北面行營兵馬使; 衛(wèi)尉卿金德珍為東北面行營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3-1104
戊子西女眞從昆等三十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4-1104
二月戊申宋醫(yī)官牟介等還。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5-1104
壬子林干與女眞戰(zhàn)于定州城外敗績。 有司劾奏: "干及兵馬使左仆射黃兪顯副使大將軍宋忠戶部侍郞王公胤右承宣趙珪敗績之罪皆罷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6-1104
乙卯西女眞居羅弗麻浦等四十九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7-1104
庚申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8-1104
乙丑以樞密院使尹瓘為東北面行營兵馬都統(tǒng)御重光殿授 鉞遣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9-1104
三月丙子以李 守司空尙書右仆射。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0-1104
丁丑尹瓘與女眞戰(zhàn)斬三十余級我軍死傷陷沒者過半。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1-1104
己卯設(shè)仁王道場于會慶殿飯僧一萬于球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2-1104
庚辰召全州牧使吳延寵為樞密院左承宣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3-1104
命太子覆試進(jìn)士于干德殿甲申賜宋瑋等及第。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4-1104
丙戌以劉載文冠為左右諫議大夫。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5-1104
己丑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6-1104
夏四月甲子遼遣耶律嘉謨夏資睦來冊王。 詔曰: "朕以推尊薦號肆類告成覲群后以講儀越庶邦而同慶。 卿白茅 社玄 開疆礪山銘受國之功航海納來庭之款。 適均 澤爰議增封當(dāng)體至恩永符深 。 今差安遠(yuǎn)軍節(jié)度使耶律嘉謨等備禮往彼冊命。 其簡冊車輅幷賜衣對匹* {段}鞍馬弓箭諸物具如別錄。" 冊曰: "軒立諸侯肇分于萬國漢封異姓始建于八王。 朕祗 先猷紹隆正統(tǒng)近從眾欲勉受洪名。 在正朔之所同覃惠澤而已及。 眷言日域虔奉天朝封疆廣于七雄功烈高于五覇式當(dāng)均慶特議* 封申擇令辰誕敷休命。 咨爾特進(jìn)檢校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七千戶食實(shí)封七百戶王 夙鍾*閑氣生 元精負(fù)文武之長材知君臣之大體。 十枝若木森森聳奉日之標(biāo)九曲洪河浩浩得朝宗之勢。 從道廟慶襲王藩益恭表海之勤無喪礪山之誓一方 乂七載于茲屬成茅 之儀當(dāng)被蓼蕭之澤。 是用遣使安遠(yuǎn)軍節(jié)度使耶律嘉謨副使利州管內(nèi)觀察使夏資睦等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忠勤奉國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七千戶食實(shí)封七百戶。 于戱恩隆九錫在*予{子}旣廣于榮封業(yè)茂一匡宜汝愈勤于夾輔。 勉服丕訓(xùn)永孚于休。" 王受冊于郊壇群臣表賀。 庚午耶律師傅張織來冊太子。 王與太子如南郊。 王先受詔詔曰: "朕紹開正統(tǒng)奄宅多方俯順群情勉膺顯號內(nèi)則百官小大咸被于優(yōu)恩外則九服公侯悉加于渥名。 卿嗣延祖構(gòu)尊奬皇朝嘉茲奕世之忠勤寵爾承家之令嫡。 特遣 馭往將冊儀茲諭至懷式昭殊眷。 今差耶律師傅等備禮往彼冊命卿長子三韓國公。" 太子登壇受冊。 詔曰: "朕誕承駿命祗紹鴻圖。 膺寶冊以展儀際藩方而均慶。 卿克家毓德體國* 封翊成尊奬之勞深悉忠勤之力。 適覃恩渥申煥 章當(dāng)副至懷用昭殊眷。 今差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師傅等備禮往彼冊命。 其簡冊車輅幷別賜衣對匹* {段}鞍馬弓箭諸物具如別錄。" 冊曰: "朕荷天地之靈休席祖宗之丕構(gòu)勉膺群請方舉于尊稱思與庶邦普均于巨慶。 眷言東表夾輔皇朝累葉宣勞榮分于王爵一方述職恪服于帝猷。 載惟嫡胄之良早宅上公之貴若稽前訓(xùn)申煥 儀。 咨爾順義軍節(jié)度朔武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崇祿大夫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持節(jié)朔州諸軍事行朔州刺史上柱國三韓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shí)封五百戶王 器度淵宏風(fēng)猷 粹幼昭雅德資孝敬以奉君親夙蘊(yùn)令圖秉文武而翊軍國繇克嗣于家范 慶襲于國封。 領(lǐng)茅壇節(jié)制之權(quán)同槐府平章之寄。 會束 以崇禮宜及蕭而 恩是用遣使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師傅副使鴻 卿張織等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順義軍節(jié)度朔武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特進(jìn)檢校太尉兼侍中使持節(jié)朔州諸軍事行朔州刺史上柱國三韓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shí)封五百戶。 于戱鏤竹泥金示優(yōu)加于眷 若帶如礪當(dāng)共保于安榮爾其忠順以律躬慈和而撫眾副朕嘉命厥惟懋哉。"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7-1104
五月乙酉以門下侍中致仕邵臺輔守太師。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8-1104
甲午雨雹。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9-1104
南京宮闕成。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0-1104
六月癸卯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1-1104
甲辰以吳延寵為尙書左丞翰林侍講學(xué)士; 許慶為給事中樞密院右副承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2-1104
甲寅東北面兵馬都統(tǒng)奏: "女眞自毀場寨公兄之助等六十八人 關(guān)乞和。"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3-1104
秋七月辛巳左仆射政堂文學(xué)柳伸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4-1104
辛卯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5-1104
以李 為中書侍郞平章事判三司事太子少保; 尹瓘 知政事判尙書刑部事兼太子賓客。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6-1104
遣樞密院使崔弘嗣 書監(jiān)鄭文如宋謝恩進(jì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7-1104
戊戌幸南京平章事李 知政事吳壽增權(quán)知樞密院副使吳延寵判御史臺事任懿等扈從。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8-1104
辛丑駕次峯城縣出官錢賜群臣軍士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9-1104
八月乙巳村婦野老爭獻(xiàn)瓜果于路各賜布帛又出內(nèi)府茶香衣 施于路傍佛舍。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0-1104
丙午駕次常慈院遣侍御史崔謂* {赍}御衣茶香禱雨于三角山僧伽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1-1104
辛亥駕至南京。 事皆依日官所奏不合禮制有司莫有言者。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2-1104
壬子王與內(nèi)中游覽臺 園 。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3-1104
甲寅御延興殿受中外百官朝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4-1104
乙卯設(shè)般若道場于延興殿三日。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5-1104
丁巳宋都綱周頌等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6-1104
己未宴群臣于延興殿賜幣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7-1104
辛酉以崔弘嗣 知政事; 任懿同知樞密院事; 吳延寵為樞密院副使翰林學(xué)士; 陸肇為尙書右仆射。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8-1104
癸亥車駕發(fā)南京與內(nèi)中幸僧伽窟設(shè)齋納 。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9-1104
九月辛未朔次 猊驛。 甲戌遂幸國淸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0-1104
乙亥頒德音幸長源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1-1104
己卯王賦重九詩命儒臣和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2-1104
冬十月辛亥王還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3-1104
庚午遼東京大王耶律淳遣使來聘。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4-1104
遣智寵延如遼賀天興節(jié); 文冠謝賀封冊; 崔璇謝賀生辰; 金漢公進(jìn)奉; 崔德愷賀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5-1104
十一月癸酉祈雪于宗廟社稷。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6-1104
甲申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7-1104
甲午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金先錫卒王吊祭賜謚忠簡。 先錫廉毅有吏材不事產(chǎn)業(yè)然年方乞骸尙顧戀不退時(shí)人譏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8-1104
是月遣密進(jìn)使金沽如遼。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9-1104
十二月壬寅以魏繼廷為門下侍郞平章事; 崔思諏守太保; 李 為太子少保; 王 為三司事; 李繼膺為刑部尙書; 崔公翊攝工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50-1104
丙辰遼遣馬直溫來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1-1105
○(乙酉)十年春正月癸丑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2-1105
命太子醮三界靈祇于球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3-1105
閏月丁丑中書侍郞平章事吳壽增致仕。 以李瑋為 書監(jiān)知尙書吏部事; 文冠為少府監(jiān)知御史臺事兼太子左庶子; 許慶為吏部侍郞樞密院左承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4-1105
三月癸卯王如國淸寺置仁睿太后愿成金塔。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5-1105
甲辰以趙藺忠為尙書右仆射; 韓瑩為刑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6-1105
夏四月己巳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7-1105
壬午幸大內(nèi)法云寺設(shè)仁王道場。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8-1105
六月丁卯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9-1105
甲戌以魏繼廷為太子太傅; 崔弘嗣檢校太尉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太子太保判尙書禮部事修國史; 尹瓘為太子少保判尙書兵部翰林院事; 李 守司徒太子少師兼西京留守使; 鄭文為刑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兼太子賓客; 任懿為樞密院使吏部尙書; 王 知樞密院使兵部尙書; 吳延寵同知樞密院事秘書監(jiān)翰林學(xué)士承旨; 金景庸判尙書工部事; 李瑋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0-1105
秋七月乙卯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1-1105
八月丁卯幸龜山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2-1105
庚午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3-1105
乙亥幸西京。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4-1105
壬午謁太祖眞于感眞殿遂謁五星殿仍御長樂殿受百官朝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5-1105
乙酉制: "以陜州守高旻翼侵漁百姓下獄鞫問。"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6-1105
戊子幸弘福寺設(shè)齋遂御南岸帳殿置酒。 太子及宰樞兩京文武大臣侍宴。 王賦詩四韻宣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7-1105
己丑閱射于昌化門庚寅亦如之。 太子中的群臣皆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8-1105
癸巳放輕系。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9-1105
九月戊戌以仁睿太后諱辰道場幸長慶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20-1105
癸卯遼霜丘來投。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21-1105
壬子御營作院門閱武士射御。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22-1105
丙辰王不豫。 丁巳發(fā)西京。 冬十月乙丑王疾大漸次于金郊驛。 丙寅夜半發(fā)金郊至長平門外薨于輦中。 遲明到西華門發(fā)喪。 太子群臣哭 奉入迎英殿。 卽日移殯于宣德殿。 遺詔曰: "朕以涼德嗣守大業(yè)永惟萬事之統(tǒng)未遑一日之安躬覽庶政至于宵 者十有余載矣。 思與中外之人共 仁壽之域乃何憂勞成疾遂至彌留。 天命難諶任適短長之分邦基至重敢忘顧屬之言。 王太子仁義孝友本乎生知溫慈惠和副于民望宜于柩前便卽君位凡軍國大事一 嗣君處分。 方鎭州牧只于本處舉哀不得擅離理所喪服之制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于戱知始終之期逝者以之無憾講久長之策存者不可傷生。 尙賴股* {肱}大臣百 卿士同輸忠力夾輔王室使我國祚垂于無窮則朕雖瞑目心則足矣。 布告國內(nèi)明知朕懷。" 王壽五十二在位十年謚曰明孝廟號肅宗葬于松林縣陵曰英陵仁宗十八年加謚文惠高宗四十年加康正。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0-0000
睿宗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1-0000
睿宗文孝大王諱 字世民肅宗長子母曰明懿太后柳氏。 文宗三十三年正月丁丑生。 深沈有度量雅好儒學(xué)。 宣宗十一年拜檢校司空柱國累升太尉。 肅宗五年立為王太子。 冊曰: "朕纂服祖宗司牧黎庶。 臨四海之逾廣顧萬幾之寔系冀保元良之扶贊式延祚業(yè)之昌興。 咨爾長子天縱英懷日 令聞。 德行內(nèi)敏威惠外宣率土以之宅心群議以之歸美承 守器非汝而誰。 是用備 極之亞儀席震宮之寵級時(shí)從龜筮命降龍綸今遣使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王太子。 于 視膳問安奚獨(dú)稱于 世撫軍監(jiān)國足可見于茲辰善乃始終眷無怠忽。 規(guī)矩以晉室六傅左右以商山四公斥遠(yuǎn)驕奢勉強(qiáng)學(xué)問勿以極貴而恃己勿以自賢而傲人。 予有所艱加之以針?biāo)幱栌胁卉壥┲詼?zhǔn)繩佩服師訓(xùn)儆戒無射。" 九年遼遣使冊為三韓國公。 十年十月丙寅肅宗薨奉遺詔卽位于重光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2-0000
乙亥有司奏: "御諱同韻 * * * 字請改避諱。" 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3-0000
甲申葬肅宗于英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4-0000
戊子遣中書舍人金緣如遼告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5-0000
庚寅禁士庶與內(nèi)官交通干謁。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6-0000
癸巳遣刑部侍郞崔緯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7-0000
尊母柳氏為王太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8-0000
改壽寧宮曰大寧; 長慶宮曰崇德; 延平宮曰安壽。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9-0000
甲午賜: 長公主大寧宮; 二公主崇德宮; 三公主安壽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0-0000
十一月戊戌以宗室瑛守太尉; 源檢校太尉守司徒; 魏繼廷守太尉門下侍中上柱國; 崔弘嗣李 為門下侍郞同平章事; 尹瓘為中書侍郞同平章事; 任懿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 鄭文檢校司空禮部尙書; 金景庸為太子太師守司空; 王 為吏部尙書樞密院使; 吳延寵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 李緯為刑部尙書知制誥; 高令臣為 書監(jiān)直門下省; 康拯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1-0000
己亥以崔挺為尙書右仆射鷹揚(yáng)軍上將軍; 崔惟正為兵部尙書; 高義和為龍虎軍上將軍刑部尙書; 黃兪顯為興威衛(wèi)上將軍戶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2-0000
庚子以畢光贊檢校太子太師上護(hù)軍; 赫連挺為長樂殿學(xué)士判諸學(xué)院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3-0000
辛丑制: "潛邸時(shí)及卽位日侍衛(wèi)將校員吏僧徒有功勞者特加爵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4-0000
壬寅御神鳳門赦。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5-0000
甲辰詔曰: "朕聞民*閑買賣所用谷米及銀品甚惡。 故前代以來嚴(yán)法禁之而至今未見其懲戒者。 蓋奸猾之類不畏法禁惟利是求乃以沙土和米銅鐵交銀以?;笥廾裆醴翘斓厣衩髦饷裰?貪{貧}困實(shí)由于此可懲之以法。 然堯舜 衣冠民不犯法刑措不用比屋可封朕甚慕焉。 庶幾內(nèi)外軍民工商雜類改心革慮遷善遠(yuǎn)罪則自然刑罰淸而德敎洽矣富壽之業(yè)*大平之風(fēng)豈難致哉。 如有不識此意故有違犯者必罰無赦。"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6-0000
丙午御史臺奏: "刑措不用帝王盛德。 今囹圄空虛請書獄空二字揭于法司南街以示盛朝刑措之美。" 宰相表賀。 時(shí) 獄近經(jīng)大赦罪人皆放而御史以標(biāo)枋為請?jiān)紫嘁元z空賀識者譏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7-0000
戊申設(shè)八關(guān)會幸球庭觀樂。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8-0000
丁巳以王 為西北面兵馬使兼知中軍兵馬事; 吳延寵為東北面兵馬使兼知行營兵馬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9-0000
壬戌遣內(nèi)侍祗候智祿延注簿同正殷元忠司天少監(jiān)許藎卿崔資顥等巡視東界山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0-0000
是月改懷 大王謚曰恭 廟號獻(xiàn)宗。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1-0000
十二月丙寅政堂文學(xué)鄭文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2-0000
戊辰太白晝見經(jīng)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3-0000
分賜先代遺物于諸王宰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4-0000
壬申以右散騎常侍柳子維為東界加發(fā)兵馬使; 內(nèi)侍祗候崔弘正為判官。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5-0000
乙亥召宰樞于干明殿問東界邊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6-0000
己卯以吳延寵為東界行營兵馬使; 金奇鑒知兵馬使; 任申幸為兵馬副使; 林彥為別監(jiān); 金晙為判官; 智祿延金仁碩為長州分道; 郭景諶為宣德分道; 庾翼拓俊京兪瑩若為兵馬錄事; 崔資顥樸成正為軍候。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7-0000
壬午大寧宮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8-0000
甲申敎曰: "惟我祖宗經(jīng)綸草昧肇造邦家累圣持守以及寡人。 今諸道州郡司牧淸廉憂恤者十無一二慕利釣名有傷大體好賄營私殘害生民流亡相繼十室九空朕甚痛焉實(shí)由殿最不行人無勸懲之故也。 宜遣名臣巡行郡縣考守令殿最以聞。 朕方將務(wù)明賞罰其樞密大臣悉體朕懷推檢祖宗典章戒諭百僚以為程序。"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9-0000
辛卯以玄化寺僧德昌為王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1-1106
○(丙戌)元年春正月甲午朔王以亮陰不受賀。 宰相請御肉膳不許四上表請之乃許。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2-1106
丁酉彗見于西南月余乃滅。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3-1106
戊戌禮部奏: "兩界三京三都護(hù)八牧每當(dāng)元正冬至及至元節(jié)表賀坤成殿以為恒式。" 制可。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4-1106
以王生辰為咸寧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5-1106
甲辰設(shè)百日齋于文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6-1106
遼遣祭奠使耶律演左企弓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7-1106
丙午遼遣吊慰使耶律忠劉企常來又遣劉鼎臣命王起復(f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8-1106
辛亥東蕃公牙等十人來朝。 王引見于宣政殿賜酒食例物。 初林干之出師也酋長延蓋使之訓(xùn)等逆擊之我?guī)煍】冎潦侵?xùn)遣公牙來朝。 王欲于正殿備禮待之。 雜端崔緯等奏: "自古虜人之來未嘗于正殿引見請依舊制待于便殿。" 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9-1106
癸丑遼祭奠吊慰使祭肅宗虞宮。 王服深衣助奠。 戊午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0-1106
二月甲子朔遼橫宣使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1-1106
乙丑以弟 檢校太尉守司徒兼尙書令; * 檢校太保守司徒兼尙書令; * 僑 檢校尙書令守司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2-1106
宰相上表請納妃王以未終制不允。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3-1106
辛未以工部尙書崔公 為西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4-1106
乙亥西女眞亡閑等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5-1106
日官奏: "松獄乃京都鎭山積年雨水沙土漂流巖石暴露草木不茂宜栽植裨補(bǔ)。" 詔可。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6-1106
丙子北虜沙八等來朝。 都兵馬使奏曰: "昔我所討賊魁高守者卽沙八之父也必懷宿怨請?zhí)幹屡d館令軍校驍勇者守之。" 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7-1106
己卯北蕃酋長高亂阿于大等四十二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8-1106
戊子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9-1106
辛卯禮賓省奏: "高亂等請納遼所授官誥受國爵命。" 王從之授中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0-1106
壬辰宰相再上表請納妃不允。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1-1106
三月丙申白虹貫日。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2-1106
修東京黃龍寺遣尙書金漢忠落成。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3-1106
遼歸我軍宗志等十二人甲申之戰(zhàn)沒于東蕃逃入遼者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4-1106
丁酉命儒臣與太史官會長寧殿刪定陰陽地理諸家書編為一冊以進(jìn)賜名海東秘錄。 正本藏于御府副本賜中書省司天臺太史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5-1106
東北面兵馬使奏: "東女眞之訓(xùn)率騎二千來屯關(guān)外納款曰: '往年之戰(zhàn)非新王所知公牙之朝諭以此意厚賞遣歸上恩至渥豈敢忘背。' 愿至子孫恭勤朝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6-1106
丁未以東蕃納款召還東界加發(fā)兵馬使金德珍副使任申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7-1106
戊申都兵馬使奏: "北朝奚家軍乃哥以蕃賊霜丘之子阿主及鐵甲一副來納款。"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8-1106
乙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9-1106
戊午以金漢忠為尙書左仆射判秘書省事; 金德珍為兵部尙書兼三司使; 柳子維為戶部尙書; 高令臣文冠為左右散騎常侍; 金商佑攝御史大夫; 李資謙試御史中丞; 林干守司空致仕。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0-1106
己未以金景庸知門下省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1-1106
夏四月戊辰北蕃酋長阿于大等三十八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2-1106
作大有倉。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3-1106
己卯賜皇甫許等及第。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4-1106
丙戌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5-1106
庚寅詔曰: "頃因所司奏以西海道儒州安岳長淵等縣人物流亡始差監(jiān)務(wù)官使之安撫遂致流民漸還產(chǎn)業(yè)日盛今牛峯 山積城坡平沙川朔寧安峽僧嶺洞陰安州永康嘉禾靑松仁義金城堤州保寧余尾唐津定安萬頃富閏楊口狼川等郡縣人物亦有流亡之勢宜準(zhǔn)儒州例置監(jiān)務(wù)招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6-1106
五月丙申王賦端午詩宣示左右令和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7-1106
戊戌幸山呼亭作佛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8-1106
庚子御嘉昌樓賦詩令侍臣許慶柳仁著等十余人和進(jìn)賜帛有差又于樓前以銀椀為的命侍從將相角射中者賜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9-1106
辛丑幸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0-1106
丙辰以大雨踰旬祈晴于廟社八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1-1106
戊午設(shè)道場于宴親殿以祈太后福壽。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2-1106
六月辛酉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3-1106
壬戌納延和宮主為妃。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4-1106
乙亥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5-1106
辛巳設(shè)金剛經(jīng)道場于干德殿王逐日聽講。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6-1106
癸未幸山呼亭作佛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7-1106
丙戌詔曰: "是月以來亢旱尤甚蓋由否德所致。 日夜焦勞省躬謝過禱佛祈神無不盡心然未蒙報(bào)應(yīng)。 朕嗣位以后施為政敎多所乖戾天其或者譴告朕躬。 宜令兩府近臣及臺省諫官諸司知制誥各上封事直言時(shí)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8-1106
丁亥詔曰: "去年十一月赦前所犯流以下罪法官有所追論者皆當(dāng)除之。 今旱氣滋甚亦宜寬刑。 其內(nèi)外獄囚流以下罪 原免。"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9-1106
戊子禱雨于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0-1106
己丑御長寧殿命僧曇眞說禪祈雨。 時(shí)國家盛行街衢經(jīng)行五部人民 此各于所在里行讀行至闕西里。 適有雨王賜米帛更令行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1-1106
秋七月庚寅朔設(shè)般若道場于會慶殿召王師德昌講經(jīng)祈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2-1106
辛卯大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3-1106
癸巳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4-1106
乙未御長齡殿講華嚴(yán)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5-1106
丁酉祈雨于諸神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6-1106
己亥王率兩府臺省兩制及三品官親祀昊天上帝于會慶殿配以太祖禱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7-1106
辛丑詔曰: "朕覽兩府臺諫兩制及長齡殿 校員等封事。 其所論躬行自省奉承祖訓(xùn)者旣已存心庶幾踐行矣其四時(shí)迎氣順天行令及郊社原廟頹而可修者祭器祭服弊而可改者令有司具聞施行。 其天壽之役朕亦知可否。 然當(dāng)圣考經(jīng)始無一士敢言升遐以后眾論蜂起爭欲諫止。 朕以義思之地勢吉兇是拘忌小道曷若 追先志乎 惟今春之役是朕過也。 宜據(jù)赦文三年而后為之。 其服飾之制上下混淆者自先代未有定法近雖立制以別尊卑第緣君臣不能行儉以率眾上下無等至于此極。 故曰: '百姓不從其所令從其所好。' 又曰: '上之所行下必有甚者。' 若君臣躬行節(jié)儉不奪民利則庶民觀感尊卑有別矣。 其文武官僚無功尸祿故屢致旱蝗蓋進(jìn)賢退不肖為政之要也。 然百職至煩非朕所能盡知如有賢良在下宰相薦之奸貪竊位臺諫黜之。" 是日小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8-1106
癸卯設(shè)盂蘭盆齋于長齡殿以薦肅宗冥佑甲辰又召名僧講目蓮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9-1106
丙午醮太一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0-1106
癸丑御重光殿西樓召投化宋人郞將陳養(yǎng)譯語陳高兪坦試閱兵手各賜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1-1106
八月丁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2-1106
庚午斷中外重罪。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3-1106
丙子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4-1106
戊寅以禮部尙書李緯兵部尙書崔惟正為中軍兵馬使; 衛(wèi)尉卿張翼禮部侍郞金緣為中軍兵馬副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5-1106
辛巳王如奉恩寺謁太祖眞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6-1106
九月壬辰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7-1106
甲午幸佛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8-1106
丁酉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9-1106
戊戌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是夜親醮三界神祇于會慶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0-1106
庚子親饗年八十以上男女義夫節(jié)婦孝子順孫鰥寡孤獨(dú)篤 疾者于闕庭賜物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1-1106
丙午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2-1106
戊申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3-1106
癸丑設(shè)百高坐道場于會慶殿講仁王經(jīng)飯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4-1106
乙卯以平章事尹瓘監(jiān)督天壽寺役賜犀帶一腰諸僚佐束帛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5-1106
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6-1106
冬十月己未朔親設(shè)慈悲懺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7-1106
庚申移安肅宗神主于虞宮 容于開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8-1106
壬戌王以肅宗小祥如開國寺仍幸天壽寺董其工役還次路上回望追慕涕泣久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9-1106
庚午設(shè)般若道場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0-1106
甲戌遣侍郞金寶威郞將李璹如遼謝賜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1-1106
丁丑遣禮賓少卿崔洙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2-1106
己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3-1106
癸未王夢見先考覺而有憾賦詩三篇宣示宰樞和進(jìn)賜馬各一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4-1106
十一月戊子以李瑋同知樞密院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5-1106
辛卯西女眞于厚大等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6-1106
癸巳尹瓘吳延寵閱神騎神步軍于崇仁門外。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7-1106
丁酉遣金義方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8-1106
戊戌 知政事致仕郭尙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9-1106
辛丑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神眾院還拜百神于闕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0-1106
乙卯西女眞亡閑等三十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1-1106
十二月戊午朔日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2-1106
庚申御文德殿命平章事尹瓘講無逸知樞密院事吳延寵講禮記召平章事崔弘嗣等儒臣二十一人聽講仍賜酒饌。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3-1106
癸亥御重光殿命上大將軍以下軍士射侯中者賜馬及絹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4-1106
戊辰賜尹瓘吳延寵衣帶以褒講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5-1106
己巳彗星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6-1106
乙亥以魏繼廷守太保; 崔弘嗣為文德殿大學(xué)士上柱國; 李 為上柱國; 尹瓘為延英殿大學(xué)士; 任懿為開府儀同三司柱國; 金景庸為左仆射 知政事; 王 守司空; 吳延寵檢校司徒; 李瑋檢校司空; 李預(yù)檢校太尉刑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判御書院事仍令致仕。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7-1106
丁亥大寧宮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8-1106
幸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1-1107
○(丁亥)二年春正月戊子朔放朝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2-1107
庚寅遼遣高存壽來賀生辰仍賜大藏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3-1107
丙申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4-1107
戊戌幸神眾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5-1107
戊申設(shè)仁王道場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6-1107
辛亥又設(shè)天帝釋道場于文德殿以禳天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7-1107
以金景庸檢校太子太師守司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8-1107
癸丑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林 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9-1107
乙卯御明慶殿以僧曇眞為王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0-1107
丙辰命罷太后生日百官獻(xiàn)馬。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1-1107
二月庚申幸外帝釋院丙子又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2-1107
庚辰幸神眾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3-1107
癸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4-1107
丙戌分遣諸道安撫使。 起居郞李汝霖于楊廣忠淸州道; 大府少卿崔渭于全羅州道; 侍御史智祿延于慶尙晉州道問民疾苦察守令殿最以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5-1107
三月丁亥朔詔曰: "當(dāng)萬物發(fā)生之時(shí)不 不卵者實(shí)禮典之成規(guī)而先王之仁政也。 今諸道守令鮮克循令。 或托供膳以要上賞或厚饗使客以悅其意田獵無時(shí)或農(nóng)夫火耕延燒物命。 有乖對時(shí)育物之義足傷天地之和一切禁斷違者罪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6-1107
乙未親祭天地及境內(nèi)山川神*祗{祇}于闕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7-1107
丁酉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8-1107
己亥遣戶部侍郞柳臺樹于西北道右副承宣林彥于東北道巡視諸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9-1107
庚子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0-1107
己酉幸龜山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1-1107
乙卯醮太一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2-1107
夏四月丁巳朔始視朝于干德殿。 百官初以國恤不帶紅 至是復(fù)帶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3-1107
庚申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4-1107
辛酉三角山國望峯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5-1107
戊辰禱雨于樸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6-1107
戊寅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7-1107
己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8-1107
辛巳幸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9-1107
甲申禱雨于松岳東神祠。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0-1107
五月丙戌朔設(shè)金剛經(jīng)道場于開國寺以禳天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1-1107
乙未禱雨于廟社群望。 庚子亦如之。 百官禱于興國寺。 壬寅又禱于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2-1107
乙巳醮太一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3-1107
乙卯又醮于干德殿禱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4-1107
六月壬戌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5-1107
遣考功郞中樸景伯如遼賀天興節(jié)刑部員外郞李韶永謝賀生辰起居舍人樸景中賀正侍御史河彥碩進(jì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6-1107
秋七月戊子祀廟社及群望以祈風(fēng)雨調(diào)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7-1107
乙未以門下侍郞平章事崔弘嗣權(quán)判尙書吏部事監(jiān)修國史; 中書侍郞平章事李 為文德殿大學(xué)士判尙書禮部事修國史; 知政事尹瓘為上柱國修國史; 知政事任懿判尙書刑部事; 知政事金景庸為西京留守使; 樞密院使王 判三司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8-1107
八月辛酉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9-1107
辛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0-1107
丙午北面城廊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1-1107
壬子制: "以門下侍中文忠公李靖恭配順廟 知政事景烈公王國 配肅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2-1107
冬十月壬戌幸王輪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3-1107
癸亥重修松林縣佛頂寺改名資薦以資肅宗冥佑。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4-1107
甲子醮于山呼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5-1107
丙子 設(shè)百座仁王道場于會慶殿親臨聽講又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諸州府。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6-1107
閏月庚子始置元始天尊像于玉燭亭令月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7-1107
壬寅以將伐女眞御順天館南門閱兵分賜銀布酒食以尹瓘為元帥吳延寵為副元帥。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8-1107
十一月壬子朔冬至日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9-1107
壬戌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0-1107
庚午幸西京。 時(shí)日官奏: "宜御西京以遣將帥。" 故有是行。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1-1107
癸酉駕至慈悲嶺置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2-1107
乙亥至西京。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3-1107
十二月甲申宴群臣于長樂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4-1107
丙戌御大同江龍船置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5-1107
丙申尹瓘擊女眞大破之。 遣諸將定地界筑雄英福吉四州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6-1107
乙巳東女眞* 乙乃等三千二百三十人來附。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7-1107
丁未以金商佑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8-1107
戊申幸龜山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1-1108
○(戊子)三年春正月甲寅遼遣崇祿卿曹勇義來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2-1108
丙辰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3-1108
丁卯納給事中李資謙女為妃。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4-1108
戊寅尊母柳氏為王太后。 翌日諸王宰輔文武?!」僖陨线M(jìn)賀賜群臣宴。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5-1108
二月丙戌告奏使戶部侍郞王維如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6-1108
曲宴諸王宰樞近臣于壽春宮文武?!」偌胺鈨詧?zhí)事官亦賜酒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7-1108
辛卯御神鳳樓肆赦曰: "朕以 德謬承先王之遺命及親 之慈訓(xùn) 登大寶日愼一日* {寤}寐未遑。 近者稽于前典凡理國家者莫先務(wù)本務(wù)本莫過于孝也。 故特講冊禮尊崇親母王妃封為王太后庶幾恩澤廣及三韓: 內(nèi)外斬絞二罪除刑付處; 以下皆原之; 在流配者量移乃至 用; 曾蒙恩宥未得移免者訪問量移; 國內(nèi)名山大川神*祗{祇}各加號; 民年八十以上及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鰥寡孤獨(dú)篤 疾者賜設(shè)分物; 兩京文武兩班及南班正雜路凡有職者各加同正職; 上冊都監(jiān)員加職事人吏超一等同正職; 掌固書者初入仕; 造冊函儀仗官吏書冊文員及殿中行禮安樂道場都監(jiān)及*大廟等告祭享官道俗員吏各加師銜; 諸執(zhí)事官吏及雜類賜物有差; 西京押物使及外官持表員等加級; 坤成殿及崇明府延德明福宮員加職事人吏超一等同正職; 南班人吏準(zhǔn)職改班; 坤成殿侍衛(wèi)將相將校各加職事; 同正職給事及宮府掌固書者 士醫(yī)士初入仕; 坤成殿侍婢親侍放良; 前放良者入仕; 雜類賜物有差; 州縣進(jìn)奉長吏加一等同正職; 職滿者加武散階; 承天府進(jìn)奉戶長以上加武散階; 副戶長以下加一等職; 無職者許初職; 同府長吏許服色; 明經(jīng)制述兩大業(yè)登科人及三韓功臣子孫四祖內(nèi)有工商樂名稽留未施行者仰所司準(zhǔn)例疾速奏裁; 兩京諸領(lǐng)府庫軍人妻三十年以上不離同居守護(hù)者賜物有差; 凡蒙恩合加職而未加者不過一等; 許加或加職而所司論奏收貼者及逗留未施行者皆許職貼; 或諸犯罪配流會赦而合受職貼未還給而身亡者許還; 或蒙會赦恩而所司未點(diǎn)職身先亡者如有子息告之點(diǎn)奏給貼。"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8-1108
壬辰女眞圍雄州崔弘正開門出擊大敗之 斬八十級獲車馬兵仗無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9-1108
甲午以尙書柳澤為咸州大都督府使置英福雄吉四州及公 鎭防御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0-1108
乙未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1-1108
辛丑遼遣崇祿卿張 來命王落起復(f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2-1108
癸卯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3-1108
丙午遼遣蕭良李仁洽等來冊王。 詔曰: "卿越自先臣恪修常職爰及后嗣祗受舊封 經(jīng)三載之期克懋一匡之績特頒詔冊益煥寵靈式靖爾邦永服予命。 今差淸安軍節(jié)度使蕭良益州管內(nèi)觀察使李仁洽充封冊使副所有冠冕車輅衣帶匹* {段}鞍馬諸物等具如別錄。" 冊曰: "朕以王者底綏四海利建于侯封諸侯各守一邦會歸于王統(tǒng)故上必優(yōu)于爵命下克貢其忠誠。 歷古已來舊章斯在。 乃眷東土于蕃上國 樹嫡之有初寔?zhàn)敕q賴然白茅 土早裂于封圻而靑蓋駕車未膺于典冊。 爰 龜筮載考禮文涓辰孔臧賦命惟允。 咨爾高麗國王 乃祖乃父有邦有家愛政洽于隅夷忠烈銘于 鼎。 迪厥攸訓(xùn)裕于乃躬信義仁和夙成于覇器詩書禮樂敦尙于人文靜以致誠動(dòng)斯中道。 始* 公爵分土于三韓及嗣王封正名于一字而能率政以德政且又養(yǎng)民以惠民厥績著聞朕甚嘉止。 以馳 而備物 其賜策以申恩。 秩乃三階望隆于樞軸位之兩省寄重于腹心。 是用遣使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守太尉兼中書令加食邑。 于 善其始克有厥終篤諸中乃施于外日嚴(yán)六德以亮 永肩一心以事君咸若厥猷允孚于吉。 承之廟社而無 傳之子孫而不窮欽哉惟休以服茲命。" 王受冊于南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4-1108
戊申尹瓘以平定女眞新筑六城奉表稱賀立碑于公 鎭以為界至。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5-1108
癸丑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6-1108
三月己卯女眞來屯英州城外。 官軍出戰(zhàn)敗之?dāng)亍《壂@兵仗及馬八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7-1108
庚辰尹瓘獻(xiàn) 三百四十六口馬九十六匹牛三百余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8-1108
尹瓘又筑宜州通泰平戎三城徙南界民以實(shí)新筑九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9-1108
夏四月壬午以尹瓘為門下侍中判尙書吏部事知軍國重事吳延寵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遣內(nèi)侍郞中韓 如* {赍}詔書告身及紫繡鞍具廐馬二匹至雄州分賜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0-1108
癸未禱雨于諸神廟及山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1-1108
丙戌謁英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2-1108
戊子女眞設(shè)柵圍雄州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3-1108
己丑尹瓘吳延寵凱還。 王命具 吹軍衛(wèi)以迎之遣帶方侯 齊安侯* 勞宴于東郊。 瓘延寵詣景靈殿復(fù)命還納 鉞。 王御文德殿引瓘延寵及諸宰樞上殿親問邊事入夜乃罷。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4-1108
辛卯謁昌陵賦詩寓平女眞之意宣示扈從儒臣令和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5-1108
己亥親 于*大廟肆赦。 詔曰: "國內(nèi)名山大川神*祗{祇}加號; 諸犯公流私徒以下皆原之; 斬絞二罪除刑; 流配諸歸配者量移乃至 用; 禮都監(jiān)禮司享官冊文述寫陵直侍衛(wèi)員吏加同正職; 祭器禮服儀仗造成*大廟修營差使扈從諸道外官持表進(jìn)賀及向者親謁昌顯英陵肅宗 廟時(shí)執(zhí)事享官員吏加階; 鄉(xiāng)職掌固出役三四年者內(nèi)侍給使一二人諸王府丘史二人牽龍一人許初職; *大廟十陵侍衛(wèi)給使等放良; 其余軍人雜類賜物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6-1108
癸卯遣兵馬副元帥吳延寵授 鉞往救雄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7-1108
己酉以女眞入寇分命近臣納油香弓劍于京內(nèi)寺院以禱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8-1108
五月辛亥講藥師經(jīng)于文德殿以禳賊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9-1108
癸丑吳延寵至雄州擊女眞破走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0-1108
辛酉王率宰樞近侍文武三品以上醮昊天五方帝于會慶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1-1108
六月庚辰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2-1108
辛巳御干德殿覆試進(jìn)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3-1108
丙戌賜盧顯庸等及第仍命侍坐宰樞臺省侍臣知制誥各制親試貢士詩以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4-1108
壬辰幸普濟(jì)寺行香祈卻北寇。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5-1108
甲午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6-1108
戊戌禱雨于諸神廟山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7-1108
庚子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8-1108
秋七月乙卯幸神眾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9-1108
命行營兵馬元帥門下侍中尹瓘復(fù)征女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0-1108
辛酉置土山等四十一縣監(jiān)務(w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1-1108
癸亥以尙書高令臣為西北面兵馬使; 尙書崔衍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2-1108
戊辰以徐甫為左右衛(wèi)上將軍尙書右仆射; 高義和為兵部尙書; 金麗珍攝戶部尙書; 樸伸攝工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3-1108
癸酉行營兵馬判官御史申顯等以舟師擊賊于寧仁鎭斬二十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4-1108
乙亥遣刑部尙書金商佑禮部侍郞韓 如等如宋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5-1108
丙子遣使東界設(shè)文豆婁道場于鎭靜寺設(shè)四天王道場于毗沙門寺以禳邊寇。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6-1108
八月己卯御重光殿南廊與宰樞議決重刑。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7-1108
乙酉命有司制定登州長吏服色等差從行營兵馬使之請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8-1108
丁亥吳延寵還。 王引見于文德殿親問邊事賜宴以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9-1108
戊子講藥師經(jīng)于文德殿以禳邊寇。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0-1108
兵馬判官王字之拓俊京與女眞戰(zhàn)于咸英二州斬三十三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1-1108
庚寅分遣九道點(diǎn)軍使以選壯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2-1108
行營兵馬元帥尹瓘獻(xiàn) 三十一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3-1108
癸巳兵馬判官庾翼將軍宋忠神騎軍樸懷節(jié)等與女眞戰(zhàn)于吉州死之。 贈翼兵部侍郞知御史臺事忠上將軍兵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4-1108
戊戌西女眞酋長奴好等二十五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5-1108
癸卯三司奏: "浿江渡女一產(chǎn)三男據(jù)舊例賜谷四十石。" 命加賜五十石。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6-1108
九月戊申朔賜尹瓘爵鈴平縣開國伯加吳延寵攘寇鎭國功臣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7-1108
辛亥閱射于長 殿中的者賜馬及彩* {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8-1108
癸亥行營兵馬判官王字之拓俊京擊女眞于沙至嶺斬二十七級擒三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9-1108
甲戌幸南京王太后率諸王公主出次興王寺大施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0-1108
冬十月庚辰遣李德羽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1-1108
以肅考忌辰設(shè)講經(jīng)法會于內(nèi)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2-1108
壬午幸僧伽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3-1108
己丑讀般若經(jīng)于延興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4-1108
庚寅幸梓林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5-1108
辛卯幸仁壽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6-1108
十一月庚戌遣黃元道如遼謝落起復(f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7-1108
壬子王還次峯城縣置酒與侍從宰輔議邊事語及庾翼等戰(zhàn)死泣下沾襟。 群臣稱壽陳慰。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8-1108
癸丑遣崔贄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9-1108
乙卯駐 藥師院南路頒德音至 還京都。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0-1108
丙辰幸佛恩寺還謁太后于大施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1-1108
戊午遣徐佑如遼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2-1108
庚申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3-1108
十二月丁丑慮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4-1108
戊子遼遣橫宣使檢校司徒耶律寧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5-1108
辛卯宴遼使于干德殿。
世家卷第十二。
#高麗史13卷-世家13-00-00-00-0000
世家卷第十三。 高麗史十三。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xué)知 經(jīng)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0-00-0000
睿宗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1-1109
○(己丑)四年春正月丙午朔放朝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2-1109
戊申遼遣大永信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3-1109
己酉東界行營兵馬錄事王思謹(jǐn)河景澤等與女眞戰(zhàn)于咸州死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4-1109
庚戌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5-1109
丙辰幸神眾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6-1109
戊午御長齡殿引見平虜關(guān)外蕃長等五十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7-1109
丁卯冊封弟帶方侯 曲宴諸王宰樞侍從達(dá)曙而罷。 御史大夫崔繼芳酒 起舞時(shí)人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8-1109
二月庚辰御干德殿南門外閱將軍金賢林佐等軍賜酒及銀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9-1109
辛巳冊封弟大原侯* 曲宴諸王宰樞侍從達(dá)曙乃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0-1109
己丑燃燈王如奉恩寺。 庚寅大會宴諸王宰樞侍從于重光殿酒 命左右舞平章事金景庸等起舞。 承宣林彥佯醉而退曰: "東邊未寧可忍舞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1-1109
乙未親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2-1109
王引見東界進(jìn)發(fā)將軍王維忠賜所領(lǐng)將校以上酒及銀甁二事追念樸懷節(jié)戰(zhàn)死之功賜妻子銀甁二事綾羅紗絹十五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3-1109
戊戌右諫議大夫李載上* 曰: "今軍國多故黎庶未安上以封兩弟數(shù)與群臣宴樂命御史大夫崔繼芳舞又燃燈宴日高而罷命平章事金景庸舞其如禮何。 且今東蕃攻戰(zhàn)未休屯兵不去近詐遣史顯來請和好國家信之欲遣使告遼還其九城甚不可也請圣鑒裁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4-1109
己亥御宣政殿引見延州關(guān)外蕃長守弗首等七人淸塞關(guān)外蕃長歸夫等十八人平虜關(guān)外蕃長要弗等二十八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5-1109
辛丑御神鳳門外閱神騎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6-1109
以崔公 為右仆射; 金緣為右諫議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7-1109
壬寅御重光殿引見東蕃酋長果下等六十三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8-1109
癸卯遣李汝霖如遼奏新筑東界九城賜班犀帶一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9-1109
錄楊規(guī)功賜其曾孫神騎直長齊寶銀 。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0-1109
甲辰設(shè)百座會于會慶殿又令中外齋僧三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1-1109
三月戊申親醮三淸于賞春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2-1109
庚戌御重光殿閱神騎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3-1109
辛亥行營兵馬錄事長文緯等與女眞戰(zhàn)于崇寧鎭斬三十八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4-1109
壬子御神鳳門閱精弩班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5-1109
癸丑東界行營兵馬別監(jiān)承宣林彥侍郞王字之員外郞拓俊京等陛辭。 王御重光殿賜酒食賜彥鞍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6-1109
乙卯行營兵馬判官許載金義元等與女眞戰(zhàn)于吉州關(guān)外斬三十級獲其鐵甲牛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7-1109
己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8-1109
辛酉東界錄事河浚陛辭賜烏犀帶一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9-1109
丁卯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0-1109
辛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1-1109
癸酉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2-1109
夏四月丙子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3-1109
戊寅東界兵馬副元帥吳延寵陛辭。 王詣景靈殿親授 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4-1109
己卯日色赤而無光動(dòng)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5-1109
甲申宰樞及六尙書以上各出米二石設(shè)齋于神眾院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6-1109
乙酉遣同知樞密院事許慶祭平壤木覓東明神祠又設(shè)文豆屢道場于興福永明長慶金剛等寺又遣門下侍中尹瓘樞密院副使柳仁著祭昌陵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7-1109
壬辰親設(shè)齋于奉恩彌勒兩寺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8-1109
甲午 知政事致仕孫冠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9-1109
甲辰東女眞復(fù)遣史顯款塞請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0-1109
遣近臣禱雨于樸淵及諸神廟祭瘟神于五部仍設(shè)般若道場以禳疾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1-1109
五月庚戌行營兵馬奏: "女眞寇宣德鎭殺掠人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2-1109
壬子以女眞寇邊幸法王寺行香分遣近臣禱于諸神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3-1109
癸丑王將肆赦召宰樞議崔弘嗣以為不可。 王曰: "頃以左右固請舉兵討賊。 然今賊類未殲數(shù)侵我疆掠我人民將卒疲于攻戌。 國家之急政在今日欲肆赦以安眾心卿獨(dú)何心以為不可。" 宰樞皆 懼而退。 乃下宣旨曰: "朕以涼德謬御三韓于今五載。 然政不足綏百姓威不足制多方。 故宵 憂勤未敢遑安。 此東蕃賊類自祖宗以來附托國勢多被恩賞今則背恩棄德招集遠(yuǎn)賊凌犯國境。 向于甲申年連兵拒戰(zhàn)殺我軍民其或生擒以為仆隸者不可勝數(shù)。 近來每至關(guān)城劫奪戌卒衣糧器械自恃強(qiáng)暴侵?jǐn)_邊鄙罪合行討不可安忍。 故我圣考憤然誓曰: '今若掃蕩丑類卽于賊境筑設(shè)城堡創(chuàng)寺宇恢張佛法。' 大功未就 爾升遐。 寡人嗣承先志舉義發(fā)軍置邑筑城此蓋國內(nèi)名山大川神* {祇}所助也。 然余賊尙未盡滅施設(shè)場寨來攻吉州。 欲更勵(lì)兵奮擊或愿神明更加陰助三韓功臣英靈尙在竟相扶援掃蕩殘賊邊境平安則或封崇爵位酬賽玄恩。 其宣旨前犯流以下咸自除之二罪以上除刑付處雜犯流配者量移乃至 用前代以來所犯罪狀不推鞫配入者如有父母妻子各處分居者合居一處。"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4-1109
甲寅命門下侍中尹瓘詣廟社及九陵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5-1109
丙辰設(shè)藥師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6-1109
庚申女眞圍吉州吳延寵引兵救之師大敗。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7-1109
甲子御文德殿召宰樞議邊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8-1109
乙丑遣東界兵馬元帥尹瓘于西北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9-1109
丙寅命宰樞及文武常 官議奏東邊事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0-1109
辛未將軍良善領(lǐng)兵赴東界賜銀甁二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1-1109
癸酉遣左承宣沈侯宣諭東界軍士分賜銀甁四十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2-1109
六月甲戌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3-1109
戊寅金商佑韓 如愼安之等* {赍}詔回自宋。 王迎詔于宣政殿。 起居表回詔云: "卿撫有東藩世載令譽(yù)。 遐致問安之禮恭陳事大之誠。 不替前修有加忠藎。" 告奏表回詔云: "卿尹茲東土初卽乃封山川阻修日月 邁心在王室未卽以聞。 航海奏言情文備盡。 善綏厥服永孚于休。" 祝圣壽回詔云: "卿表海稱藩使航遐 叩眞乘之妙果祝壽考之多祥歸美之誠不忘鑒寐。" 賜國信詔云: "朕 駿先猷眷懷蕃服為國外屛繼世撫封。 紹嗣之初修方惟舊嘉乃迪德率茲典常實(shí) 有頒用伸厚意。" 太后起居表回詔云: "卿初布蕃條謹(jǐn)茲侯度。 使 凌海遠(yuǎn)修職貢之勤奏牘在庭恭致宮 之問忠誠備至嘉尙兼懷。" 告奏太后表回詔云: "卿奕世有邦作我良翰。 屬纘承于舊服爰赴告于宮庭載亮忠勤益深嘉尙。" 太后祝壽回詔云: "卿遠(yuǎn)因使介恭叩佛乘祝壽考于宮 忠誠于藩服。 奏封來上眷奬殊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4-1109
乙酉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5-1109
尹瓘吳延寵引兵救吉州聞女眞請和還定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6-1109
丙戌制曰: "近者東 未靖軍馬疲斃此乃地勢衰廢之使然。 宜以陰陽 術(shù)禳之其司天太史員及散官等各上封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7-1109
戊子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8-1109
制曰: "近日邊患窘迫軍民勞苦君臣同發(fā)至誠誓告于天行祖宗訓(xùn)誡之事宜令有司奏議。" 且命近臣分禱于進(jìn)奉九龍兩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9-1109
丙申召宰相臺諫六部議還九城。 平章事崔弘嗣等二十八人皆曰可禮部郞中樸升中戶部郞中韓相曰不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0-1109
己亥東蕃使 弗史顯等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1-1109
庚子御宣政殿南門引見 弗史顯等六人宣問來由。 弗等奏曰: "昔我太師盈歌嘗言: '我祖宗出自大邦至于子孫義合歸附。' 今太師烏雅束亦以大邦為父母之國。 在甲申年*閑弓漢村人不順太師指諭者舉兵懲之國朝以我為犯境出兵征之復(fù)許修好故我信之朝貢不絶。 不謂去年大舉而入殺我 倪置九城使流亡靡所止歸。 故太師使我來請舊地若還許九城使安生業(yè)則我等告天為誓至于世世子孫恪修世貢亦不敢以瓦礫投于境上。" 王慰諭賜酒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2-1109
秋七月乙巳會宰樞及臺省諸司知制誥侍臣都兵馬判官以上文武三品以上于宣政殿宣問還九城可否皆奏曰可。 丙午御宣政殿南門引見 弗等許還九城。 弗感泣拜謝。 王賜物遣還命內(nèi)侍金珦護(hù)送境上仍詔元帥等諭以還九城之意。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3-1109
丁巳以中書侍郞平章事任懿權(quán)判東北面兵馬事兼行營兵馬使右諫議大夫金緣副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4-1109
戊午設(shè)盂蘭盆道場于長齡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5-1109
辛酉行營兵馬別監(jiān)承宣崔弘正兵馬使吏部尙書文冠諭女眞酋長居 伊等曰: "汝若請還九城宜如前約誓告于天。" 酋長等設(shè)壇咸州門外告天誓曰: "而今已后至于九父之世無有惡心連連朝貢有 此盟蕃土滅亡。" 盟訖而退。 弘正等始自吉州以次收入九城戰(zhàn)具資糧于內(nèi)地。 * {狄}人喜以其牛馬載還吾民遺棄老幼男女一無殺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6-1109
壬戌任懿等辭王御重光殿親授 鉞仍賜鞍馬衣服彩* {段}。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7-1109
是日撤東界崇寧通泰二鎭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8-1109
甲子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五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9-1109
撤英福二州眞陽鎭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0-1109
乙丑以金商佑為戶部尙書翰林學(xué)士; 劉載為左散騎常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1-1109
撤咸雄二州宣化鎭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2-1109
壬申王妃延和宮主李氏薨。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3-1109
八月甲戌神騎軍士還自東界。 王御重光殿西樓慰之曰: "東役之?dāng)浿^也朕何忘汝等之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4-1109
乙酉刑部奏內(nèi)外重刑王御宣政殿南廊與宰樞科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5-1109
丁亥王以中秋率文臣翫月于重光便殿御制詠月詩。 其末聯(lián)云: "他日吾民 富壽好酬佳節(jié)燕公卿。" 命文臣和進(jì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6-1109
甲午以戶部尙書柳子維為西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7-1109
己亥女眞使者史顯等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8-1109
九月戊申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9-1109
壬子幸妙通寺辛酉又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0-1109
乙丑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又親飯僧于闕庭命中外齋僧三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1-1109
冬十月乙亥元子構(gòu)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2-1109
幸開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3-1109
戊寅百官上表賀生元子。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4-1109
壬午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5-1109
乙酉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6-1109
壬辰以李瑋 知政事; 柳仁著為殿中監(jiān)知樞密院事; 李資謙為禮賓卿樞密院副使; 金沽為左承宣知吏部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7-1109
十一月癸卯視朝于干德殿。 諫議大夫李載金緣御史大夫崔繼芳等出班請治尹瓘吳延寵林彥敗軍之罪不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8-1109
癸丑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9-1109
庚申東女眞酋長吳老等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0-1109
甲子御宣政殿引見平虜淸塞關(guān)外蕃長多老居夫等四十五人史顯等七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1-1109
戊辰宰相崔弘嗣李 任懿等與臺諫復(fù)請尹瓘等罪。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2-1109
十二月己卯宋敎練使明州都知兵馬使任郭等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3-1109
壬午以金晙為尙書右丞樞密院右承宣; 李壽為御史中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4-1109
乙酉命有司分祭于松岳及諸神祠以禳疾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5-1109
癸巳以沂檢校司徒守司空淮安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6-1109
戊戌宴諸王宰樞于重光殿至?xí)远T。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7-1109
是歲遣都官郞中李國瓊?cè)邕|奏還女眞九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1-1110
○(庚寅)五年春正月庚子朔放朝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2-1110
昌州關(guān)外蕃長亡閑等二十八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3-1110
壬寅遼遣衛(wèi)尉卿李逢辰來賀生辰。 仍詔曰: "卿蕃衛(wèi)皇家鎭撫海表專征守職 寇有勞。 因乘勝以納降遂開疆而置壘載惟施設(shè)允 便宜。 向遣使人遠(yuǎn)馳捷奏永言歸美良用慰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4-1110
己酉李國瓊還自遼。 詔曰: "卿向討邊夷權(quán)置城堡因其防寇且務(wù)于修營旣乃請和遂從于毀撤旣 宜便。 復(fù)具奏陳載念忠虔良增嘆尙。"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5-1110
庚戌設(shè)帝釋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6-1110
乙卯御宣政殿南門引見北界蕃長三十九人各賜衣一襲。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7-1110
丁巳御宣政殿引見北界蕃長三十五人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8-1110
庚申御重光殿南樓閱神騎軍士擊球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9-1110
壬戌御重光殿南門引見北界蕃長十九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0-1110
甲子親醮于星宿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1-1110
二月癸未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2-1110
女眞酋長萬壽等十三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3-1110
庚寅以禎檢校司徒守司空承化伯詔賜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4-1110
甲午王太后移御佛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5-1110
三月己酉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6-1110
辛亥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7-1110
乙卯日色如血無光。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8-1110
甲子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9-1110
以任懿守太尉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畢光贊為尙書右仆射; 李 權(quán)尙書吏部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0-1110
夏四月辛未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1-1110
甲戌司天臺奏: "今年疫 大興尸骸載路請令有司收 。" 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2-1110
丙子賜李正升等及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3-1110
甲申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4-1110
乙酉設(shè)孔雀明王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5-1110
甲午幸順天館點(diǎn)檢接賓之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6-1110
五月癸卯設(shè)消 道場于會慶殿五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7-1110
己酉彗星入紫*薇{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8-1110
庚戌王朝王太后于延德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9-1110
辛亥御干德殿視朝。 宰相崔弘嗣金景庸與臺諫上* 論尹瓘吳延寵等敗軍之罪王不聽便入內(nèi)。 弘嗣等詣重光殿東紫門固請至 竟不允。 宰相諫官皆歸第不出省中一空。 王召平章事李 中書舍人李德羽等令直省中。 弘嗣等累旬不出王遣近臣敦諭起之諫官亦出視事時(shí)人譏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0-1110
乙卯彗星見凡九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1-1110
丁巳夜盜二十人入都祭庫殺庫直郞將同正金可崇竊取銀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2-1110
甲子雨雹于永康縣翌日乃消。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3-1110
六月戊辰朔王如奉恩寺。 己巳親祭天祥于是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4-1110
庚午以李瑋為刑部尙書; 金商佑為禮部尙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5-1110
辛未御干德殿召見宋明州所歸女樂二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6-1110
雨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7-1110
甲戌宋商李榮等四十八人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8-1110
丙子詔曰: "朕謬以 躬紹御三韓萬機(jī)至廣不能視聽。 刑政不中節(jié)候不調(diào)三四年*閑田谷兇荒人民饑病宵 憂勞未嘗暫已。 又干文變怪無日不見夏月以來凄風(fēng)雨雹此乃 德所致恐懼增深意欲推恩上* 天譴下慰民心召集和氣以報(bào)平安。 自宣旨前凡在獄囚犯流以下 除免之二罪以上除刑付處曾坐罪流謫者 皆量移以至 用或有所犯父母妻子分居各處者完聚一處。"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9-1110
辛巳宋遣王襄張邦昌來。 以 知政事李瑋殿中少監(jiān)左承宣韓 如為館伴。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0-1110
壬午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1-1110
癸未王受詔于會慶殿庭。 詔曰: "卿世載令聞保厘東藩。 當(dāng)襲爵之云初乃修邦而惟舊張 航海陳貢旅庭。 義有可嘉禮無不報(bào)爰命介使往 乃封用伸厚意之將示識多儀之享其恤厥若永孚于休。 今差兵部尙書王襄中書舍人張邦昌往彼賜卿衣帶* {段}匹金玉器弓箭鞍馬。" 王受訖上殿。 使副就王前傳密諭曰: "皇帝明見萬里諒?fù)踔毅≈\欲加恩數(shù)聞王已受北朝冊命南北兩朝通好百年義同兄弟故不復(fù)冊王但令賜詔已去權(quán)字卽是寵王以眞王之禮。 且此詔乃皇帝御筆親制北朝必?zé)o如此禮數(shù)文王肅王亦不曾有此等恩命。 襄等來見王迎詔甚恭他日歸奏帝必嘉悅恩數(shù)有加請王益篤誠敬以* 圣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2-1110
戊子宴宋使于會慶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3-1110
秋七月戊戌朔王襄等還王附表以謝曰: "記存特異俯 益恭 底績之蔑如 顏之無所。 伏念臣系 遐僻逢世浸昌。 子* {須}肯播于父 小固服懷于大國。 此先臣所以貽訓(xùn)而微臣資以為忠。 藩服 承方謹(jǐn)一修之貢家陪在返過蒙厚往之私徒積 兢未遑 謝豈謂皇帝陛下仁心懷遠(yuǎn)例舉非常降使 之光華將賞典之優(yōu)渥。 自祖先而拜賜雖曰有年 寵數(shù)之橫加莫如今日。 詳 墨兼奉諭音 于臣銜直去權(quán)字所謂冊立之命正朔之頒已曾 受于大遼不欲別行于上國以示酌中之義致寬顧北之憂。 睿眷稠重奚克丘山之戴丹衷戰(zhàn)栗有同 谷之臨。 唯愿傾輸免孤覆露。" 又* 密諭曰: "當(dāng)國介在東表祖先已來樂慕風(fēng)化有時(shí)入貢優(yōu)荷寵恩。 崇寧中國信使劉侍郞吳給事奉圣旨咨聞行冊禮事先考以當(dāng)國地接大遼久已 行爵命正朔所以未敢遵承上命以實(shí)懇辭舉國惶恐未之暫安。 今聞國信尙書舍人所傳密諭皇帝圣明如天日國王雖在萬里之外忠孝恭順皇帝無不鑒照常欲優(yōu)加異恩某等朝辭日備聞圣訓(xùn)以受大遼冊命南北兩朝通好百有余年義同骨肉兄弟所以不欲更加封冊今來詔書已去權(quán)字卽是寵國王以眞王之禮。 拜命之始惶駭自失意欲奉表辭免更自思惟皇帝圣恩委曲存撫祗去權(quán)字以示正名永除冊立之命欲使一方無有后慮今已依詔除權(quán)。 聞所賜詔書是御筆親制此之榮幸古未曾有感戴殊甚。 更期忠恪上* 生成所冀尙書舍人復(fù)命歸朝從容敷奏。"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4-1110
己亥宋商池貴等四十二人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5-1110
辛丑門下侍郞平章事李 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6-1110
丙寅以司宰卿李載為西北面兵馬使; 借戶部侍郞安子恭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7-1110
八月辛巳刑部奏內(nèi)外重刑王御宣政殿南廊與宰樞議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8-1110
乙酉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9-1110
乙未祈晴于*大廟及諸神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0-1110
閏月癸卯王奉太后幸南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1-1110
壬子設(shè)般若道場于延興殿八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2-1110
辛酉幸三角山藏義寺遂幸僧伽窟命通義侯僑詣文殊窟太后及諸王宮公主各施衣 。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3-1110
九月甲戌宴諸王宰樞于天授殿達(dá)曙乃罷各賜侑幣。 王賦詩命儒臣和進(jìn)賜物有差。 有優(yōu)人因戱稱美先代功臣河拱辰王追念其功以其玄孫內(nèi)侍衛(wèi)尉注簿浚為閣門祗候仍制詩一絶賜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4-1110
己卯御南明門閱神騎軍擊球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5-1110
庚辰講金剛經(jīng)于延興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6-1110
壬辰御北寧門閱文武臣僚射中的者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7-1110
冬十月甲辰太白晝見經(jīng)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8-1110
西女眞古伋果下等九十八人來獻(xiàn)駿馬五十七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9-1110
戊申 于*大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0-1110
壬子親饗年八十以上及孝順義節(jié)鰥寡孤獨(dú)篤廢疾者于南明門外賜物有差。 中有孝子一人特加例賜為賦詩一首宣示左右。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1-1110
乙卯車駕發(fā)南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2-1110
丙辰幸神穴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3-1110
十一月乙丑朔次藥師院南路頒德音至 還京都。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4-1110
丁丑東女眞史顯等十二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5-1110
戊寅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6-1110
辛巳以文冠守司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7-1110
甲申大雪王制喜雪詩示左右。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8-1110
十二月乙未御宣政殿引見東女眞史顯等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9-1110
庚子御重光殿南樓引見西女眞酋長等四十余人賜酒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0-1110
辛丑以尹瓘守太保門下侍中判兵部事; 崔弘嗣判吏禮部事; 金景庸為門下侍郞平章事判刑部事; 金漢忠判工部事; 吳延寵為中書侍郞平章事判三司事; 李瑋為中書侍郞判戶部事兼西京留守使; 許慶為刑部尙書樞密院使; 李資謙為殿中監(jiān)同知樞密院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1-1110
乙巳醮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2-1110
戊申幸法云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3-1110
癸丑立春百官朝于干德殿賜春幡子仍賦迎春詞二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4-1110
以帶方侯 守*大尉帶方公; 大原侯* 守*大尉; 齊安侯* 守司徒; 通義侯僑守司徒; 史榮攝戶部尙書西京知留守; 樸景綽 為左諫議大夫。 等俱上表讓職下敎不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5-1110
庚申以金商佑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6-1110
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1-1111
○(辛卯)六年春正月丙寅御干德殿頒德音犯斬絞者免刑流配流以下 赦之中外老人及鰥寡孤獨(dú)節(jié)義孝順者賜酒食幷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2-1111
戊辰遼遣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大仲宣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3-1111
丙子御宣政殿引見北鄙女眞村長三十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4-1111
癸未以判合門事柳澤為西北面兵馬使; 國子司業(yè)御史雜端洪灌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5-1111
癸巳盜入上林司殺守庫婢竊銀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6-1111
二月乙未以任申幸攝刑部尙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7-1111
丁未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8-1111
三月丙寅封源為廣平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9-1111
辛未以許慶為吏部尙書 知政事; 柳仁著為兵部尙書; 李資謙為御史大夫; 金緣為 書監(jiān)樞密院副使; 崔繼芳為戶部尙書兼三司使; 柳子維為刑部尙書; 趙仲璋為吏部侍郞知御史臺事; 金沽為禮部侍郞右諫議大夫; 樸升中為中書舍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0-1111
癸未饗庶老及節(jié)義孝順男女于宮庭國老尙書致仕林成 柳澤等于合門王親侑之觀者多感泣。 成 懷諫* 奏之凡五條皆國家大事。 平章事致仕金上琦年八十一王欲宴于內(nèi)殿以示優(yōu)禮上琦辭以老病。 特命左承宣韓 如傳宣肩輿入內(nèi)上殿勿拜上琦固辭不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1-1111
甲申日赤無光。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2-1111
夏四月己亥享于*大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3-1111
庚戌再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4-1111
甲寅右補(bǔ)闕韓 上* 言時(shí)政得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5-1111
五月甲子禱雨于廟社諸陵山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6-1111
己巳門下侍中尹瓘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7-1111
是月有箭著于都兵馬使及金剛庫屋上其鏃穿瓦。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8-1111
六月壬辰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9-1111
丁酉以林彥為翰林侍講學(xué)士; 崔弘正為給事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0-1111
庚子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1-1111
秋七月甲子親醮三淸于純福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2-1111
己卯以右散騎常侍康拯為西北面兵馬使; 右諫議大夫樸景綽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3-1111
壬午遣樞密院副使金緣少府監(jiān)林有文如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4-1111
庚寅王太后不豫移御法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5-1111
八月甲午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6-1111
太史奏: "先朝所創(chuàng)天壽寺地勢不利請毀藥師院移之。" 庚戌親幸相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7-1111
甲寅以金漢忠為樞密院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8-1111
乙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9-1111
九月己巳設(shè)重陽宴。 王賦詩令從臣和進(jì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0-1111
戊寅命侍從官射中的者賜物有差仍賜宴。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1-1111
冬十月甲午王還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2-1111
丙午遣刑部侍郞李資德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3-1111
兩府會議邊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4-1111
戊申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講仁王經(jīng)飯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5-1111
丁巳王朝太后于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6-1111
十一月庚申朔有司請停創(chuàng)天壽寺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7-1111
遣禮部侍郞李 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8-1111
乙丑幸藥師院相天壽寺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9-1111
丙子遣殿中監(jiān)金縝如遼獻(xiàn)方物禮賓少卿文公彥賀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40-1111
十二月丙午以崔弘嗣守太傅; 許慶為中書侍郞同平章事; 金漢忠為尙書左仆射; 柳仁著守司空; 李資謙檢校司空刑部尙書; 金商佑為吏部尙書; 高令臣為禮部尙書; 柳子維為工部尙書; 李載為殿中監(jiān); 洪灌為御史中丞; 崔濡李資 為侍御史; 閔世倫為殿中侍御史; 胡宗旦為右拾遺知制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41-1111
己酉遼遣橫賜使檢校司空蕭遵禮來。 辛亥受詔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42-1111
乙卯宣德鎭?zhàn)溧嵳涠ㄖ萑税住L得罪亡入女眞與謀寇邊。 珍母在元興鎭夜二鼓珍 與女眞人骨夫潛來將竊其母以去。 兵馬使遣卒捕殺之幷獲器仗賜爵賞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1-1112
○(壬辰)七年春正月辛酉遼遣永州管內(nèi)觀察使*劉 允{劉公允}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2-1112
庚辰以御史中丞洪灌為東北面兵馬使; 給事中崔弘正為西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3-1112
二月辛丑燃燈王如奉恩寺。 翼日大會王賦詩令從臣和進(jì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4-1112
庚戌諫官上* 請停創(chuàng)天壽寺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5-1112
甲寅以金景庸守太保判尙書吏部事; 吳延寵守司徒判尙書兵部事監(jiān)修國史; 李瑋守司徒修國史; 許慶檢校司徒判尙書禮部事; 柳仁著李資謙 知政事; 崔繼芳高令臣同知樞密院事; 金晙為禮賓卿樞密院知奏事; 王字之為吏部侍郞樞密院左承宣; 金黃元為翰林侍講學(xué)士; 韓 如為右承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6-1112
三月戊午朔幸長源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7-1112
壬午賜鄭之元等及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8-1112
夏四月庚寅王還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9-1112
丙申御禁內(nèi)紗樓制牧丹詩命儒臣應(yīng)制賜* {段}匹有差。 顯宗嘗手植牧丹于樓前自德宗至肅宗皆有詠花詩又有從臣應(yīng)制。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0-1112
丁酉以金至和知吏部事; 樸景綽直門下省; 趙仲璋為左諫議大夫; 林彥為禮部侍郞右諫議大夫; 金沽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1-1112
戊戌宴諸王及平章事金景庸上大將軍承宣等于賞春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2-1112
雨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3-1112
五月甲子太白晝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4-1112
乙丑禱雨于興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5-1112
戊寅集三品以上于式目都監(jiān)問御邊之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6-1112
六月丁亥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7-1112
乙未移置扶余公* 于巨濟(jì)縣行至玄風(fēng)縣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8-1112
己酉 知政事文冠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9-1112
秋七月己巳王太后柳氏薨于信樸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0-1112
丁丑以兵部侍郞李壽為西北面兵馬副使; 刑部侍郞安子恭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1-1112
八月丙申葬明懿王太后于崇陵。 王祖送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2-1112
丁酉遣殿中監(jiān)李德羽如遼告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3-1112
丙午流僧統(tǒng) 于巨濟(jì)縣。 戊申流尙書右丞金仁碩全州牧使李汝霖殿中少監(jiān)河彥碩刑部尙書任申幸大卿李仲平刑部員外郞李日肅將軍金澤臣宋英漢別將金有成知南原府事李綏寧朔鎭使李日衍崇敎寺僧資尙及仁碩汝霖申幸彥碩之子于遠(yuǎn)地。 誅資尙于中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4-1112
辛亥樂浪侯瑛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5-1112
九月丙寅以金景庸為門下侍中; 吳延寵李瑋為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許慶守司徒; 柳仁著為尙書左仆射判尙書刑部事; 李資謙守司空兵部尙書判三司事; 崔繼芳檢校司空樞密院使; 高令臣為吏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金緣為左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翰林學(xué)士承旨; 崔挺判尙書工部事; 金商佑為刑部尙書; 劉載為禮部尙書; 林有文為右散騎常侍; 康拯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6-1112
乙亥遣禮部侍郞金縝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7-1112
冬十月庚寅以宋國信龍鳳茶分賜宰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8-1112
辛卯遣工部侍郞李寵鱗如遼謝橫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9-1112
乙巳遣戶部侍郞康悅?cè)邕|謝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0-1112
壬子兩府宰臣上表請復(fù)常膳不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1-1112
十一月甲寅朔宰臣三上表請復(fù)常膳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2-1112
庚申御干德殿宣柳仁著李資謙麻制。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3-1112
丁丑王詣明懿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4-1112
己卯遣承宣韓 如于中書省問御邊之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5-1112
庚辰遣禮賓少卿崔 如遼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6-1112
辛巳御干德殿宣金景庸吳延寵李瑋麻制。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7-1112
遼東京回謝持禮使禮賓副使謝善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8-1112
壬午遣刑部侍郞許之奇如遼賀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9-1112
十二月辛丑以崔思諏守太師中書令致仕; 林干為門下侍郞同平章事致仕。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1-1113
○(癸巳)八年春正月乙卯遼遣崇祿卿張如晦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2-1113
壬申遼 祭使永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固*大常少卿王侁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3-1113
癸酉以知刑部事李載為西北面兵馬使; 太府少卿智淑延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4-1113
甲戌遼 吊使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蕭 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5-1113
丙子遼使祭太后于虞宮王詣?dòng)輰m。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6-1113
戊寅遼遣崇祿卿楊舉直來命王起復(fù)。 詔曰: "嗣 祖構(gòu)恭守王封頃哀被于茹 卽毀過于扶杖爰降釋衰之命勿辱?!≈畽?quán)當(dāng)體眷懷所宜* { }荷。" 告身曰: " 綬* 封繼先業(yè)者是謂殊私墨衰從政奪哀情者斯為變禮舉茲故典懋乃邦英。 其有毓象緯之靈*閑玄黃之氣踰鴨綠而休聲振 。 ?!×侄畹铝髀劦郎票用裰\能經(jīng)國。 方恪修于世范何遽宅于家難。 庸卜吉辰與伸起復(fù)。 前推誠奉國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守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三千戶食實(shí)封一千五百戶王 榮分弓鉞慶席山河。 桓鎭瑯瑯?biāo)厝谥仄鳌 ∶C肅生備于長材仍敎 于義方復(fù)言該于名理。 而自嗣興厥域優(yōu)纂乃勞賓王著事大之誠侯律謹(jǐn)守方之制洽辰韓之善理慕齊晉之純忠歲重貢儀率勤北面之力時(shí)堅(jiān)戎翰實(shí)寬東顧之憂。 頃者靜樹纏悲白華違養(yǎng)尙固匹夫之節(jié)擬成孝子之規(guī)。 主土分茅闕一日而不可毀容銜恤豈三載以為期是用從金革之宜飾鈿珠之命 車載駕駝紐重輝。 于 日域全疆天命重地位冠于五侯九伯秩 于四輔三公。 先臣之縟儀 器咸在今汝躬之異數(shù)備物具彰必靜鎭于一方當(dāng)表章于群岳。 勉服丕訓(xùn)永保多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7-1113
二月庚寅耶律固等將還請春秋釋例金華瀛洲集王各賜一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8-1113
置花園二于宮南西。 時(shí)宦寺競以奢侈媚王起臺 峻垣墻括民家花草移栽其中以為不足又購于宋商費(fèi)內(nèi)帑金幣不 且于京外多作寺院窮極土木。 物論喧騰旣而二園俱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9-1113
乙未以許慶檢校太尉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致仕; 崔挺檢校司徒 知政事致仕; 宋秀為神虎衛(wèi)上將軍工部尙書; 尹惟志為左右衛(wèi)上將軍攝刑部尙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0-1113
戊戌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1-1113
辛亥幸王輪寺設(shè)齋還至刑部南街獄囚望駕同聲呼萬歲。 命近臣就獄賜酒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2-1113
三月壬子朔太史奏: "*大陽當(dāng)虧密云不見。" 門下侍中金景庸率百僚表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3-1113
丙寅王不豫。 百官設(shè)大醮于會慶殿禱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4-1113
丁卯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5-1113
戊辰百官又禱于神眾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6-1113
戊寅以李資謙為尙書左仆射; 金緣為兵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柳子維為尙書右仆射; 康拯為刑部尙書; 金至和為工部尙書; 李載為御史大夫文德殿學(xué)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7-1113
夏四月己亥親饗年八十以上及孝順義節(jié)孤獨(dú)疾病者于宮庭賜物有差特命禮部尙書致仕林成 肩輿入內(nèi)宴于合門親侑食賜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8-1113
戊申禱雨于九曜堂三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9-1113
閏月辛酉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0-1113
戊辰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1-1113
庚午女眞烏羅骨實(shí)顯等來謝還九城獻(xiàn)名馬良金。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2-1113
五月乙酉王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3-1113
戊子宋都綱陳守獻(xiàn)白 。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4-1113
辛丑 知政事柳仁著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5-1113
六月庚戌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6-1113
珍島縣民漢白等八人因賣買往 羅島被風(fēng)漂到宋明州奉圣旨各賜絹二十匹米二石發(fā)還。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7-1113
己未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8-1113
己巳祈晴于社稷群望。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9-1113
甲戌以趙仲璋為殿中監(jiā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0-1113
秋七月己卯朔以崔繼芳守司空兵部尙書 知政事; 高令臣檢校司空*恭{ }知政事; 柳子維守司空; 趙仲璋同知樞密院事; 金晙為樞密院副使; 康拯為戶部尙書三司使; 金沽為左諫議大夫; 金叔平為殿中侍御史。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1-1113
乙酉以工部尙書金至和為西北面兵馬使; 御史雜端李舜諧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2-1113
癸巳奉安明懿太后眞于開國寺肅宗眞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3-1113
八月丁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4-1113
九月乙酉遣西頭供奉官安稷崇如宋。 牒宋明州云: "去年入朝金緣等同稱: '在闕下時(shí)蒙館伴張內(nèi)翰等諭來歲又當(dāng) 祀申覆國王遣使入朝以觀大禮。' 聞此已令有司方始備辦忽母氏薨逝迫以難憂今年未遑遣使入朝以達(dá)情禮請照會施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5-1113
乙巳自長源亭幸慶天寺落成。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6-1113
冬十月壬戌遣禮部侍郞李永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7-1113
甲子王還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8-1113
庚午遣禮部尙書洪灌刑部侍郞金義元如遼謝吊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9-1113
辛未設(shè)百座會于會慶殿講仁王經(jīng)三日齋僧一萬于球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0-1113
十一月庚辰遣 書少監(jiān)韓 如遼謝起復(f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1-1113
乙酉王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2-1113
丙戌遣工部侍郞李茂榮如遼謝賀生辰。 甲午遣殿中監(jiān)崔弘宰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3-1113
丙申翰林學(xué)士承旨金緣侍講學(xué)士*樸 中{樸升中}等撰進(jìn)時(shí)政策要五冊各賜犀帶編修官金富轍以下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4-1113
遣戶部侍郞李資 如遼賀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5-1113
十二月戊申朔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6-1113
丙辰以金景庸守太傅判尙書吏部事; 吳延寵守太尉判禮兵部事上柱國; 李瑋守太尉上柱國; 崔繼芳為尙書左仆射判三司事柱國; 金緣為禮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判翰林院事; 趙仲璋為兵部尙書樞密院使; 柳子維為尙書右仆射判工部事; 李資謙檢校司徒柱國; 劉載為吏部尙書; 康拯知樞密院事; 金晙為左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 金至和為刑部尙書; 史榮攝工部尙書三司使; 金若溫知尙書都省事; 樸景綽為殿中監(jiān)翰林學(xué)士; 王字之禮賓卿樞密院知奏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7-1113
甲戌遣禮賓少卿金景淸如遼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1-1114
○(甲午)九年春正月戊寅朔放朝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2-1114
西女眞將軍烏無奐等六十一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3-1114
庚辰遼遣衛(wèi)尉卿張如晦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4-1114
戊戌幸文德殿作佛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5-1114
庚子赦。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6-1114
癸卯幸神眾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7-1114
乙巳以高義和為右仆射鷹楊軍上將軍; 尹惟志為兵部尙書龍虎軍上將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8-1114
二月癸丑以三司使安子恭為西北面兵馬使; 三司副使李韶永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9-1114
己未親醮本命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0-1114
庚申燃燈王如奉恩寺辛酉以雨停大會壬戌乃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1-1114
丙寅西女眞將軍古老等六十六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2-1114
三月丁丑朔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3-1114
壬午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4-1114
癸未以劉載為尙書左仆射文德殿學(xué)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5-1114
乙酉王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6-1114
己丑以吳延寵判吏部事; 金緣為檢校司空戶部尙書 知政事判禮部事兼西京留守使; 趙仲璋檢校司空兵部尙書 知政事判刑部事; 康拯為尙書左仆射樞密院事判三司事; 金晙為禮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金至和為吏部尙書; 李載為刑部尙書延英殿學(xué)士; 史榮為工部尙書; 崔贄樸景綽為左右散騎; 林有文為御史大夫; 王字之為殿中監(jiān); 金沽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7-1114
癸巳王如奉恩寺以僧曇眞為國師; 樂眞為王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8-1114
夏四月丙午朔御干德殿覆試賜白 等及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9-1114
庚戌有司奏: "西京進(jìn)士鄭之元中壬辰年省試第一名請依*( ){舊}留王京 用。" 制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0-1114
丁巳東女眞古羅骨史顯等十二人來獻(xiàn)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1-1114
乙丑大雨雹震文德殿東廊柱。 丙寅雨雹。 御史大夫林有文等以 異引咎辭職命復(fù)視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2-1114
丁卯親醮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3-1114
庚午以金緣為禮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判翰林院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4-1114
甲戌幸外帝釋院行香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钇呷铡?br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5-1114
五月戊寅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6-1114
庚辰禱雨于群望。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7-1114
辛丑王如奉恩寺遂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8-1114
六月甲辰朔安稷崇還自宋。 帝賜王樂器。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9-1114
乙巳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0-1114
丁未遣樞密院知奏事王字之戶部郞中文公彥如宋謝賜樂。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1-1114
己酉禱雨于社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2-1114
丙辰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3-1114
乙丑 知政事致仕庾祿崇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4-1114
秋七月辛巳以工部尙書史榮為西北面兵馬使; 借戶部侍郞智祿延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5-1114
癸巳以李資謙守司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 金緣為刑部尙書判禮部事; 趙仲璋權(quán)樞密院事判 書省事; 李載為戶部尙書; 林有文為左散騎常侍兼御書檢討官; 崔贄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6-1114
八月乙卯王詣國學(xué)酌獻(xiàn)于先圣先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7-1114
丙辰宰臣率百官上表賀曰: "黃屋翠華光臨 宇高冠大帶盛集橋門慶溢臣工樂均 海。 竊以經(jīng)術(shù)所以明道而非其人則不行學(xué)校所以養(yǎng)賢而非其時(shí)則不舉發(fā)明大典允屬休辰。 伏惟圣上道極高明政由仁義若高舜之稽古體殷周之右文。 乃據(jù)舊章以興盛禮拜圣容而奠酌命博士以 經(jīng)。 君子育材乃見菁莪之雅虎臣獻(xiàn) 必成泮水之功。 不惟推美于一時(shí)抑亦播馨于千載。 伏念幸逢明時(shí)承乏天工仰咫尺之德威。 侍光明之圣學(xué)秋水時(shí)至固莫測于望洋春木之芚實(shí)知榮于援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8-1114
丙寅御東池龜齡閣閱武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9-1114
九月庚辰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0-1114
辛巳慮囚出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1-1114
庚寅設(shè)百座仁王道場于會慶殿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2-1114
冬十月丙午奉惠宗神主復(fù)入于*大廟第二室出遷成宗神主于康陵 明懿太后于肅宗室。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3-1114
己酉宴于干德殿始舉樂。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4-1114
乙卯謁英崇二陵。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5-1114
丙辰遣李鸞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6-1114
丁卯親* { }于*大廟兼用宋新樂赦。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7-1114
庚午遣梁永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8-1114
是月生女眞完顏阿骨打舉兵叛。 遼東京兵馬都部署司牒曰: "近有生女眞作過止差官領(lǐng)兵討伐仰指揮高麗國亦行就便于女眞邊界道路深入攻討應(yīng)據(jù)人口財(cái)產(chǎn)房舍收虜蕩除仍緊切防備勿令走入彼界險(xiǎn)要處所依據(jù)閃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9-1114
十一月壬申朔宴諸王宰樞于含元殿閱宋新樂。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0-1114
乙亥遼遣橫宣使耶律諮副使李碩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1-1114
戊寅作佛事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2-1114
戊子賜元子名構(gòu)仍賜禮物百官表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3-1114
十二月壬寅朔冊延德宮主李氏為王妃。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4-1114
甲辰遣衛(wèi)尉卿李壽通事舍人黃君裳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5-1114
丁未御宣政殿引見北界四關(guān)外蕃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6-1114
戊申閱射于東池。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7-1114
己酉御宣政殿南門引見東蕃使者阿只等。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8-1114
丁巳以 守太保; * 為大原公; * 檢校太保守太尉; 僑檢校太保守太尉; 李資謙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西京留守使; 金緣守司徒戶部尙書; 趙仲璋守司空判尙書刑部事; 金至和為尙書左仆射兼三司使; 史榮為吏部尙書; 李載為刑部尙書翰林學(xué)士承旨; 樸景綽為左散騎常侍; 崔璇判國子監(jiān)事; 金沽知尙書吏部事延英殿學(xué)士; 安子恭知御史臺事; 樸升中為右諫議大夫; 洪灌為文德殿學(xué)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9-1114
己巳遼遣王儆來命王落起復(fù)。
世家卷第十三。
#高麗史14卷-世家14-00-00-00-0000
世家卷第十四。 高麗史十四。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xué)知 經(jīng)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00-00-0000
睿宗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1-1115
○(乙未)十年春正月壬申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2-1115
癸酉宴遼橫宣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3-1115
乙亥宴落起復(fù)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4-1115
丙子遼遣觀察使高慶順來賀生辰。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5-1115
戊寅宴遼生辰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6-1115
戊子冊弟* 檢校太保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7-1115
己丑遣尙書李壽侍郞黃君裳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8-1115
庚寅冊弟僑檢校太保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9-1115
是月生女眞完顏阿骨打稱皇帝更名旻國號金。 其俗如匈奴諸部落無城郭分居山野無文字以言語結(jié)繩為約束。 土饒豬羊牛馬馬多駿或有一日千里者。 其人 勇。 為兒能引弓射鳥鼠及壯無不控弦走馬習(xí)戰(zhàn)為勁兵諸部各相雄長莫能統(tǒng)一。 其地西直契丹南直我境故嘗事契丹及我朝。 每來朝以 金貂皮良馬為贄我朝亦厚遺銀幣歲常如此。 或曰: "昔我平州僧今俊遁入女眞居阿之古村是謂金之先。" 或曰: "平州僧金幸之子克守初入女眞阿之古村娶女眞女生子曰古以太師古乙生活羅太師。 活羅多子。 長曰劾里缽季曰盈歌盈歌最雄杰得眾心。 盈歌死劾里缽長子*烏雅 {烏雅束}嗣位*烏雅 {烏雅束}卒弟阿骨打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0-1115
二月癸卯冊子構(gòu)為王太子。 其文曰: "古先哲王撫有方夏必立儲貳以承天序者非敢私于親愛之*閑將以系人心而固國本也。 肆朕纘服若昔大猷眷惟上嗣之良久 重明之象。 考從于龜筮咨度于臣工申擇令辰誕揚(yáng)休命。 咨爾元子構(gòu)賦中和之粹挺 之姿仁義孝友之誠發(fā)自天性篤實(shí)輝光之德通于神明。 雖在妙齡夙彰全范。 出言而合度舉足而中規(guī)不事盤游樂從善道終始典于學(xué)左右逢其源究詩書禮樂之文明父子君臣之義與夫周昌之事王季漢盈之奉高皇無以異也。 所宜據(jù)前載之言正東朝之位主之以匕 對越于祖宗。 是用遣使持節(jié)冊命爾為王太子。 于戱惟敬遜可以能盡心惟謹(jǐn)愼可以長守貴爾其嚴(yán)師傅之訓(xùn)誡宴安之娛非正人勿親非正言勿聽。 以揚(yáng)三善之風(fēng)以貞萬邦之心。 則朕之有子無愧于古先哲王矣。 尙遠(yuǎn)乃猷永膺多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1-1115
戊午行別例燃燈王御重光殿觀樂聞中書令致仕崔思諏卒罷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2-1115
丁卯聚僧讀佛經(jīng)于內(nèi)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3-1115
三月壬申以封王太子御神鳳門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4-1115
壬午宴群臣于干德殿賦萬年詞宣示左右。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5-1115
癸未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6-1115
戊子親醮于球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7-1115
戊戌以王妃延德宮主生辰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8-1115
夏四月壬寅幸妙通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9-1115
李壽等還自遼。 回詔曰: "近以邊臣弛備小寇擾民方行有罪之誅是議偏師之舉。 以卿地鄰賊境職守侯藩特諭整戎庶令逐暴卿遣馳使價(jià)來奉謝章諒茲從命之臣盡爾為忠之節(jié)。 適當(dāng)春事有慮農(nóng)妨姑務(wù)練修別期進(jìn)取。"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0-1115
癸丑召諸王宰樞于賞春亭置酒極歡制詞二 令左右和進(jìn)。 兩府宰樞表辭不允。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1-1115
甲寅王字之文公美將如宋省侍臣樞密院承制等餞于順天館樂賓亭。 王遣內(nèi)侍林景淸宣示御制詩一首兼賜酒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2-1115
乙卯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3-1115
五月戊寅雨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4-1115
己卯幸龜山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5-1115
丁亥命趙仲璋等取進(jìn)士其合格人對策頗蹈襲前人落第者訴之。 庚寅御干德殿出詩賦題覆試。 詔諸王宰樞侍臣坐殿上賜詩題'股肱良庶事康'命詞臣制進(jìn)王亦制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6-1115
六月己亥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7-1115
賜金精等及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8-1115
丙辰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9-1115
辛酉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0-1115
丙寅以中書侍郞平章事李資謙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1-1115
秋七月戊辰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2-1115
庚辰王以明懿太后忌辰如開國寺行香。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3-1115
戊子遣吏部尙書王字之戶部侍郞文公美如宋謝恩兼進(jìn)奉仍遣進(jìn)士金端甄惟底趙奭康就正權(quán)適等五人赴大學(xué)。 表曰: "化民成俗由乎大學(xué)之風(fēng)用夏變夷藉彼先王之?dāng)湣?故呼韓遣子于漢室吐蕃請書于唐家事雖不同義則無異。 伏惟大宋之興也千齡接旦一統(tǒng)當(dāng)天發(fā)揚(yáng)大道之源掃蕩積年之弊學(xué)分三舍敎本六經(jīng)。 又開璧水搜講上儀立明堂復(fù)興盛典功成理定新制作于百年仁洽道 一車書于萬國。 顧惟弊邑夙慕華風(fēng)在乎開寶之時(shí)及至神宗之世每馳使價(jià) 遣生徒 以觀周期于變魯厥后偶因中廢。 久闕前修傳聞承習(xí)之已遙廣記備言之半脫。 士無定論學(xué)有多 混混末流寥寥幾歲。 乎法度憲章之際聲名文物之儀或歷代之遺經(jīng)或諸家之異說茍非質(zhì)疑于有識豈能成法于將來。 每及興言思遵舊貫。 今也良辰在遇素志可伸謹(jǐn)遣學(xué)生五人令隨入朝赴闕。 惟此諸生 非秀穎目不見膠庠之禮耳不聞雅頌之聲。 難可與言有類互鄉(xiāng)之童未嘗無誨蓋存闕里之仁伏望皇帝陛下愍惻深衷推明故事特下國子監(jiān)或于璧雍收管許令就便學(xué)業(yè)則容跡于諸生之末 衣于博士之前。 懷我好音庶見 鳴之變遷于喬木免同 舌之頑 令吾道以東行永荷大明之下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4-1115
丙申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許慶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5-1115
八月庚子御宣政殿南廊聽斷內(nèi)外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6-1115
遼將伐女眞遣使來請兵。 乙巳召宰樞侍臣都兵馬判官諸衛(wèi)大將軍以上問至再三卒無定議。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7-1115
壬子曲宴于長齡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8-1115
癸丑太白晝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9-1115
乙卯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0-1115
戊午幸妙通寺作佛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1-1115
庚申親饗庶老于球庭賜物有差又饗國老致仕平章事吳壽增等于合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2-1115
西北面兵馬使樸景綽陛辭改賜名景仁賜茶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3-1115
甲子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4-1115
乙丑雨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5-1115
九月丁卯召集近臣于御院閱射曲宴于賞春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6-1115
辛未王乘月微行幸處士郭輿所居純福殿淸心臺置酒與近臣論文至?xí)阅肆T。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7-1115
壬申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8-1115
丙戌親選武士于東池丁亥觀水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9-1115
冬十月己亥王以肅宗忌辰如開國寺行香。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0-1115
甲辰設(shè)百座仁王道場于會慶殿三日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1-1115
丁未親閱六道神騎將士于東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2-1115
庚戌命中書侍郞平章事金緣等大閱于東郊。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3-1115
辛亥親醮下元于純福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4-1115
癸丑遣侍御史尹彥純?nèi)邕|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5-1115
親選西京將士于東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6-1115
十一月壬申曲宴于膺干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7-1115
遣郞中金仁管如遼謝落起復(f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8-1115
庚辰設(shè)八關(guān)會王自球庭還至合門前駐 唱和久之命倡優(yōu)歌舞仗內(nèi)幾至三 。 御史大夫崔贄雜端許載進(jìn)諫王嘉納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9-1115
壬午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0-1115
甲申遼遣利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義大理少卿孫良謀來督發(fā)兵。 詔云: "昨以女眞不恭王師問罪。 自去冬而降詔 分路以進(jìn)攻雖曰整兵未能殄寇。 今則諸軍 會叩境前行。 爾兵戎早經(jīng)點(diǎn)閱便可卽時(shí)而先出毋或相應(yīng)以后時(shí)仍* {飭}使人就觀進(jìn)發(fā)勉圖忠效惟在敬從。" 仍賜* {段}匹諸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1-1115
庚寅北路兵馬使馳報(bào): "遼東京牒昨奉 旨高麗所遣生辰橫宣落起復(fù)三謝使近緣邊境多故未得入界已令還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2-1115
辛卯耶律義等詣合門欲辭以出兵之議* {久}不決不成禮而退翼日乃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3-1115
十二月庚子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4-1115
壬寅遼東京留守遣回謝持禮使禮賓副使高孝順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1-1116
○(丙申)十一年春正月丙寅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2-1116
戊辰遼遣大理卿張言中來賀生辰。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3-1116
壬午御便殿宴諸王夜分乃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4-1116
庚寅幸天壽寺巡視新創(chuàng)堂殿賞賜工匠有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5-1116
壬辰以尙書戶部侍郞李韶永為西北面兵馬副使; 借戶部侍郞李惟寅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6-1116
閏月庚子以宋秀為工部尙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7-1116
壬寅幸普濟(jì)寺聽國師曇眞說禪賜施優(yōu)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8-1116
庚戌遣 書校書郞鄭良稷稱為安北都護(hù)府衙前持牒如遼東京 知節(jié)日使尹彥純進(jìn)奉使徐昉賀正使李德允等稽留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9-1116
甲子醮三界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0-1116
二月丙寅日本國進(jìn)柑子。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1-1116
癸酉遼東京人高 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2-1116
庚辰燃燈王如奉恩寺甲申行別例燃燈御重光殿宴親王宰樞侍臣夜分乃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3-1116
丙戌 知政事致仕高令臣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4-1116
三月乙未朔王聞遼來遠(yuǎn)把州二城為女眞所攻城中食盡遣都兵馬錄事邵億送米一千石來遠(yuǎn)統(tǒng)軍辭不受。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5-1116
己亥奉安肅宗及明懿太后 容于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6-1116
壬寅鄭良稷自遼東京還時(shí)東京渤海人作亂殺留守蕭保先立供奉官高永昌僭稱皇帝國號大元建元隆基。 良稷至詐稱官銜上表稱臣以國家所遺留守土物贈永昌得厚報(bào)及還匿不奏。 事覺有司請下獄治之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7-1116
癸卯王如天壽寺設(shè)齋以落之。 彩棚伎樂連亙道路者三日。 甲辰宴群臣于寺門外至?xí)阅肆T。 乙巳還宮赦監(jiān)督官吏工匠役徒賞賚有差。 駐駕都市諸王宰樞稱觴獻(xiàn)壽。 王執(zhí)金景庸手語及先王太后泣下沾襟左右嗚咽。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8-1116
壬子以吳延寵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9-1116
乙卯幸西京。 以李瑋金緣判行從事; 李資謙趙仲璋判留守事所歷供給務(wù)從省約鹵簿儀仗悉令簡便沿路田地有不墾者必召守令責(zé)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0-1116
己未禱雨于所過祠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1-1116
夏四月甲子朔至西京置酒大同江船上扈駕諸王宰樞侍臣西京留守分司三品以上侍宴。 風(fēng)日淸和王悅 與侍臣唱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2-1116
乙丑謁太祖眞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3-1116
丙寅召見處士郭輿賜坐于常安殿后花壇親賜酒食。 時(shí)忽見東南方有白云數(shù)片其中雙鶴徘徊因命輿賦詩王亦和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4-1116
丁卯命有司 于*大廟以金上琦配宣廟; 崔思諏配肅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5-1116
幸長慶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6-1116
禱雨于山川諸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7-1116
戊辰召諸王及郭輿置酒王制詩三篇命輿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8-1116
己巳禱雨于九月山。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9-1116
庚午幸金剛興福兩寺還至永明寺御樓船宴諸王宰樞侍臣復(fù)以御制仙呂調(diào)臨江仙三 宣示臣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0-1116
金主阿骨打遣阿只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1-1116
辛未中書門下奏: "遼為女眞所侵有危亡之勢所 正朔不可行自今公私文字宜除去天慶年號但用甲子。" 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2-1116
壬申醮三界于長樂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3-1116
癸酉宴群臣于長樂殿仍宣示御制詩一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4-1116
丙子幸觀風(fēng)殿巡視太祖行在所遂御九梯宮及晩移御永明寺東閣召諸王及郭輿置酒唱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5-1116
戊寅幸九梯宮。 遼來遠(yuǎn)抱州二城流民驅(qū)羊馬數(shù)百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6-1116
己卯移御龍德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7-1116
遼流民男女二十余人來投獻(xiàn)羊二百余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8-1116
庚辰御干元殿受朝賀。 下制曰: "朕承祖宗積累之緖保有三韓懼無以稱人神之望宵 憂勞不敢遑寧。 今以日官所請徙御西都以頒新敎將以與物更始使民知?dú)w以興先王之舊業(yè)。 且彼圣賢之訓(xùn)及諸圖讖之言謂奉順陰陽尊崇佛釋明信刑罰黜陟幽明三寶之財(cái)不可妄費(fèi)四仙之跡所宜加榮依而行之不敢失也。 圓丘*大廟社稷籍田及諸園陵者國家敬重之所也其管勾員吏以時(shí)修葺無使弊虧。 所謂國仙之事比來仕路多門略無求者宜令大官子孫行之。 文武兩學(xué)國家敎化之根源。 早降指揮欲令立其兩學(xué)養(yǎng)育諸生以備將來將相之舉而有司各執(zhí)異論未有定議宜速奏定施行。 且國風(fēng)欲其儉樸而今朝廷士庶衣服華侈尊卑無等宜令禮儀詳定所據(jù)祖宗代式例沿革制定以聞?dòng)指亩ㄖ型夤僦啤?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9-1116
辛巳曲宴于干元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0-1116
壬午幸弘福寺移御唐浦古城門樓置酒歡賞名樓曰多景御制留題命詞臣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1-1116
癸未命知西京留守事戶部尙書金若溫扈駕以趙令龜攝分司戶部尙書知留守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2-1116
甲申駕發(fā)西京路上有老 進(jìn)壺酒王憐其誠一嘗因賦詩一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3-1116
丁亥駕至 嶺驛宋都綱楊明等謁于道。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4-1116
辛卯王還京都赦制曰: "巡狩之禮所以省方設(shè)敎也。 朕 襲丕基欲興景業(yè)。 俯從太史之請?jiān)感韧踔我啤∨f都落成新闕。 雖除眾弊豈無騷擾。 宜敷寬大之恩以慰遐邇之望其西京及隨駕員將軍卒及沿路州府郡縣長吏有所犯停囚應(yīng)受公徒私杖以下罪上京留守百官于駕出后凡有征贖等雜輕罪咸赦除之; 西京及所歷山川神*祗{祇}各加號; 沿路州府郡縣年八十以上者及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鰥寡孤獨(dú)篤廢疾者準(zhǔn)西京例賜物; 兩京諸處道場福田及都監(jiān)道俗員吏西京及隨駕兩班員軍人雜類諸界官迎駕長吏等職賞及稅租 除等事準(zhǔn)庚寅年南幸丁亥年西幸兩度恩制施行; 內(nèi)侍給使及諸宦者隨駕親王宮府員吏侍衛(wèi)南班員吏雜類等亦準(zhǔn)前兩度恩制施行; 西京及四道倉督迎駕諸州府郡縣凡所有時(shí)弊宜令留守官按察使臨問奏除; 新闕創(chuàng)成都監(jiān)員吏諸色匠人雜類等 準(zhǔn)西京九梯宮上京長源亭創(chuàng)成后所加恩賞例奏裁。" 時(shí)留守百官備儀仗樂部迎駕于馬川亭*大樂管弦兩部爭務(wù)奇侈以至使婦女馳馬擊球。 王命黜之其戱遂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5-1116
是月得寶玉于西京盤龍山命玉人先造祭器以* 神 宰臣表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6-1116
五月癸卯門下侍郞平章事吳延寵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7-1116
丙辰御干德殿覆試庚申賜裴佑等及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8-1116
六月甲子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9-1116
乙丑王字之文公美* {赍}詔還自宋。 王受詔于干德殿。 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上表起居事具悉。 列國稱藩表茲東海載臨時(shí)序遐 乃心靡忘報(bào)上之歸特貢履和之問。 春祺在旦福履克綏用加勤誠不忘晨夕。" 又詔曰: "省所差人進(jìn)奉御衣二對等事具悉。 撫封舊履襲慶東藩不替前修有嘉來享使 華 方物充庭惟順與忠旣嘉且旅。 永言恭恪用勸于懷。 今回賜衣著銀器等具如別錄至可領(lǐng)也。" 又奬諭設(shè)齋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奏于大相國寺楊州天寧萬壽觀抗州天竺寺閏州金山寺泗州普照王寺設(shè)齋祝壽事具悉。 使航遐 禮意有加祗載眞乘用伸報(bào)禮有嚴(yán)佛事虔祝壽祺。 緬想遐心良深注意。" 又奬諭賀冊皇太子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上表賀冊皇太子事具悉。 比立儲 預(yù)崇國本用系天下以御邦家。 惟爾東藩 聞慶典需章來賀欣 攸均。" 又奬諭別進(jìn)詔曰: "省所差人別進(jìn)事具悉。 踐修厥猷備物來享罔墜先君之履克勸方物之珍。 航海造庭實(shí) 有貢忠純益懋奬屬良深。\" 又回賜國信詔曰: "修方惟舊底貢旣嘉。 舟楫言旋匪頒在 。 禮無不* 其往*祇{祗}承。 今回賜國信兼別賜密賜特賜物色等具如別錄至可領(lǐng)也。" 又奬諭遣子弟入學(xué)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上表乞?qū)W生金端等五人下國子監(jiān)或璧雍收管許令取便學(xué)業(yè)事具悉。 紹述先猷 追三代肇興學(xué)校誕彌萬邦弦歌之聲無遠(yuǎn)不 。 惟爾雅俗有古遺風(fēng)乃遣諸生觀光上國。 盡捐宿習(xí)欲見天地之全于變?nèi)A風(fēng)亦推禮義之舊永言向慕旣用嘉嘆。" 又詔賜大晟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0-1116
乙亥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1-1116
壬午以金景庸守太師樂浪郡開國侯; 李瑋守太保門下侍中判尙書吏部事; 李資謙為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尙書兵部事; 金緣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 趙仲璋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尙書戶部事上柱國; 康拯守司空 知政事判尙書刑部事兼太子少傅; 金晙為兵部尙書樞密院使兼太子賓客; 樸景仁為刑部尙書翰林學(xué)士承旨; 韓 如為樞密院知奏事兼直學(xué)士; 樸升中為國子祭酒翰林學(xué)士左諫義大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2-1116
庚寅御會慶殿召宰樞侍臣觀大晟新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3-1116
秋七月辛丑燕射于賞春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4-1116
戊申王如天壽寺薦明懿太后冥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5-1116
己酉遣李資諒李永如宋謝賜大晟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6-1116
癸丑以右散騎常侍崔弘宰為西北面兵馬使; *大仆卿智淑延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7-1116
庚申聽斷內(nèi)外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8-1116
辛酉御宣政殿召宰樞給舍中丞以上侍臣親訪邊事又召臺省諸侍臣及兵馬判官于干德殿傳宣訪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9-1116
八月甲戌東藩使者阿伊等來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0-1116
丙子謁景靈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1-1116
丁丑幸妙通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2-1116
庚辰金將撒喝攻遼來遠(yuǎn)抱州二城幾陷其統(tǒng)軍耶律寧欲帥眾而逃王遣樞密院知奏事韓 如招諭寧以無王旨辭。 如馳奏。 王欲令樞密院具箚子送之。 宰臣諫官奏曰: "彼求王旨其意難測請止之。" 王乃遣使如金請?jiān)? "抱州本吾舊地愿以見還。" 金主謂使者曰: "爾其自取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3-1116
甲申以洪灌為淸 閣學(xué)士; 鄭克恭為直學(xué)士; 尹諧為直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4-1116
九月庚子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5-1116
冬十月甲子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6-1116
戊辰閱大晟樂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7-1116
癸酉親 *大廟薦大晟樂西都所得瑞玉祭器倂奏新制九室登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8-1116
十一月庚子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承旨樸景仁講尙書二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9-1116
以國子司業(yè)兼起居注知制誥金富佾充寶文閣待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0-1116
乙卯大雪御淸 閣召樞密院知奏事韓 如寶文閣直學(xué)士鄭克恭右副承宣文公美直寶文閣尹諧等置酒詠雪。 以前禮部郞中郭俊穆嘗輔導(dǎo)肅宗殿中內(nèi)給事金元輿潛邸舊學(xué)命召賜坐于諸學(xué)士之右。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1-1116
十二月庚申朔御淸 閣命寶文閣??备呦热嶂v書大禹謨皐陶謨益稷三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2-1116
壬午御淸 閣命內(nèi)侍良 令池昌洽講禮記中庸投壺二篇。 謂寶文閣學(xué)士等曰: "投壺古禮也廢已久矣。 宋帝所賜其器極為精備將試之卿等可纂定投壺儀幷圖以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3-1116
甲申宴淸 閣。 謂學(xué)士等曰: "朕嘗覽貞觀政要太宗曰: '但使天下*大平家給人足雖無祥瑞可比德于堯舜若百姓不足夷* {狄}內(nèi)侵縱有芝草鳳凰何異于桀紂。' 斯言至矣庶幾景行。" 遂命金緣樸景仁及寶文閣學(xué)士批注政要以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4-1116
己丑大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5-1116
是月契丹三十三人漢五十二人奚一百五十五人熟女眞十五人渤海四十四人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1-1117
○(丁酉)十二年春正月庚寅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2-1117
壬辰渤海五十二人奚八十九人漢六人契丹十八人熟女眞八人自遼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3-1117
壬子幸法王寺及神眾院還御明慶殿以僧德緣為王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4-1117
癸丑以給事中拓俊京為西北面兵馬副使; 借尙書兵部侍郞許載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5-1117
丁巳御淸 閣命韓 如講周易干卦使樸升中金富佾問難親賜酒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6-1117
二月甲子命兩府宰樞會中書宣問北邊事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7-1117
乙丑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三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8-1117
丙寅漢三人自遼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9-1117
丁卯遣中書侍郞平章事金緣措置北邊兵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0-1117
壬申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1-1117
癸酉北蕃八十一人來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2-1117
甲戌命有司行壓兵祭于東西郊。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3-1117
丁丑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4-1117
戊寅以金晙檢校司空 知政事; 金至和守司空; 李軌為樞密院使; 王字之為左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 韓 如為殿中監(jiān)樞密院副使; 安子恭為兵部尙書仍令致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5-1117
己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6-1117
三月庚寅以康拯為中書侍郞平章事仍令致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7-1117
辛卯遼來遠(yuǎn)城牒曰: "昨?yàn)樯w及東京渤海背亂致不廣收得田禾官司雖有見在谷粟所有正軍外平閑民戶闕少糧儲權(quán)時(shí) 借米貨五萬石贍濟(jì)民戶比候來秋卻具元借米貨碩斗還充必不闕少。" 王命兩府臺省侍臣知制誥文武三品都兵馬判官以上會議中書省令判兵馬事金緣等傳諭統(tǒng)軍: "若歸我兩城人物則不* {須} 借米貨" 再三往復(fù)統(tǒng)軍不肯從。 及金兵攻取遼開州遂襲來遠(yuǎn)城及大夫乞打柳白三營盡燒戰(zhàn)艦擄守船人統(tǒng)軍尙書左仆射開國伯耶律寧與來遠(yuǎn)城刺史檢校尙書右仆射常孝孫等率其官民載船一百四十 出泊江頭移牒寧德城曰: "女眞背亂幷東京渤海續(xù)有背叛道路不通統(tǒng)軍部內(nèi)田禾未收米谷踴貴致有貧寒人等。 為高麗國鄰近住坐已曾借糧推進(jìn)不行 借為此部內(nèi)人民赴里面州城 逐米粟去。 此至回來為相和事在此州幷地分交付去訖仰行交受已后準(zhǔn)宣命施行。" 以來遠(yuǎn)抱州二城歸于我遂泛海而遁。 我兵入其城收兵仗及錢貨寶物甚多。 金緣具狀馳奏王大悅。 改抱州為義州防御使以鴨江為界置關(guān)防。 甲午百官表賀。 略曰: "鴨綠舊墟 林故壤越自祖宗之世本為襟帶之防逮乎中世之陵夷頗 大遼之侵蝕非惟人怒實(shí)作神羞。" 又曰: "比因兩敵之有爭頗慮二城之所屬靺鞨之請獻(xiàn)殆從天啟鮮卑之潛遁固匪人為。 我泉我池復(fù)為內(nèi)地實(shí)藉實(shí)畝拓大中區(qū)。" 又曰: " 乏壯猷之助初聞吉語之傳刪石紀(jì)功未奏形容之頌奉觴稱壽愿伸率舞之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8-1117
辛丑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9-1117
癸丑金主阿骨打遣阿只等五人。 寄書曰: "兄大女眞金國皇帝致書于弟高麗國王。 自我祖考介在一方謂契丹為大國高麗為父母之邦小心事之契丹無道陵轢我疆域奴隸我人民屢加無名之師。 我不得已拒之蒙天之佑獲殄滅之。 惟王許我和親結(jié)為兄弟以成世世無窮之好。" 仍遺良馬一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0-1117
夏四月戊辰漢人六自遼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1-1117
庚午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2-1117
乙酉臺諫上* 請停安和寺工役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3-1117
五月戊子朔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4-1117
庚寅雨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5-1117
壬子門下侍郞平章事任懿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6-1117
丁巳李資諒還自宋進(jìn)士權(quán)適趙奭金端等偕資諒還。 帝初親策試適等于集英殿賜適等四人上舍及第特授適華貫。 及還帝賜御制親札詔。 王迎于干德殿。 詔曰: "朕仁不異違聲敎所 靡*閑內(nèi)外罔敢不* {祗}。 惟爾忠孝克篤事大制節(jié)謹(jǐn)度恭于時(shí)命。 惟土是享 追前人之光述其世美知所畏慕航海遣使受學(xué)于師。 臨御便殿試*藝于庭 以官秩用榮其歸以為爾邦之勸。 同底于道朕實(shí)汝嘉。" 康就正甄惟底二人死于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7-1117
六月戊午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8-1117
癸亥命置天章閣于禁中藏宋帝所賜親制詔書及御筆書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9-1117
丙寅尙州獻(xiàn)瑞麥兩 三穗上表以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0-1117
戊辰漢人三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1-1117
庚午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2-1117
甲戌宴親王兩府于淸 閣。 賜犀帶襲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3-1117
庚辰以金緣為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 金晙判刑部事; 金至和判工部事; 李軌判三司事; 林有文為尙書右仆射判 書省事; 樸景仁為吏部尙書; 金若溫為戶部尙書; 崔贄為刑部尙書; 崔德愷為工部尙書; 崔弘宰為御史大夫; 李壽為右散騎常侍; 金沽為大司成寶文閣學(xué)士; 樸升中為翰林學(xué)士知禮部事; 許之奇李永為左右諫議大夫; 拓俊京知御史臺事; 李資諒為刑部侍郞知奏事兼太子右諭德; 金仁揆為給事中樞密院左承宣兼太子左贊善; 金富佾為中書舍人; 文公美為殿中少監(jiān)右承宣兼太子右贊善。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4-1117
甲申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5-1117
秋七月己亥以禮賓卿智淑延為西北面兵馬使; 軍器監(jiān)李惟寅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6-1117
壬子斷內(nèi)外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7-1117
八月戊午幸南京以李資謙金緣趙仲璋留守。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8-1117
乙丑簽書樞密院事金黃元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9-1117
丁卯王至南京契丹投化人散居南京圻內(nèi)者奏契丹歌舞雜戱以迎駕。 王駐 觀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0-1117
戊辰御延興殿受朝賀制夜宴詩一絶以示群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1-1117
庚午宴諸王兩府侍臣于行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2-1117
甲戌作佛事于延興殿七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3-1117
癸未幸僧伽 及藏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4-1117
九月甲午設(shè)重陽宴于延興殿諸王宰樞侍坐。 王 甚賦詩宣示左右。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5-1117
丙申作佛事于延興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6-1117
壬寅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7-1117
癸卯王發(fā)南京丁未次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8-1117
冬十月丁巳以肅宗忌辰道場幸敬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9-1117
乙丑御齡昌閣望月賦詩宣示左右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0-1117
丙子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1-1117
丁丑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2-1117
庚辰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3-1117
十一月辛卯王召兩府宰樞曲宴于淸 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4-1117
甲午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樸升中講詩關(guān)雎。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5-1117
乙巳門下侍郞平章事李資謙落成新第。 王遣使錫予甚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6-1117
戊申御淸 閣命門下侍郞金緣講禮記起居郞胡宗旦讀書無逸及第權(quán)適趙奭金端等讀諸經(jīng)夜分乃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7-1117
十二月乙卯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吳壽增卒謚康順。 嘗以兵馬判官從東界統(tǒng)軍使文正破賊有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8-1117
庚午幸龜山寺遂幸安和寺執(zhí)役工匠賜物有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9-1117
流淮安伯沂于天安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60-1117
地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61-1117
癸酉御淸 閣命金緣講書洪范令諸王宰樞及諸學(xué)士聽講仍賜宴唱和各賜貂皮暖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62-1117
丁丑以李瑋為太傅桂陽郡開國伯; 金晙為尙書右仆射兼太子少傅; 李軌為政堂文學(xué)判翰林院事兼太子少傅; 樸景仁為戶部尙書知樞密院事判三司事兼太子賓客; 王字之為兵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韓安仁為右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翰林學(xué)士承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1-1118
○(戊戌)十三年春正月甲申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2-1118
庚子咸寧節(jié)御干德殿受賀宴群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3-1118
癸卯幸神眾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4-1118
己酉以*大仆卿李韶永為西北面兵馬使; 吏部侍郞智祿延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5-1118
辛亥御淸 閣命寶文閣學(xué)士洪瓘講書舜典宴侍坐諸學(xué)士王賦詩一首卽令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6-1118
二月壬戌御淸 閣命寶文閣待制金富佾講詩魯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7-1118
甲子親醮闕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8-1118
丙寅女眞四十一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9-1118
辛未御淸 閣命韓安仁講易泰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0-1118
丙子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1-1118
三月丁酉尙書右仆射劉載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2-1118
辛丑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3-1118
甲辰臺官不署事三日。 先是內(nèi)侍給使歐辱臺吏臺官不問又太子府內(nèi)豎犯禁著白綾襪袴 羅衫烏犀帶臺吏脫之反被囚系。 臺吏徐琰等言于臺官曰: "我輩雖卑賤皆憲官屬吏今為內(nèi)隸所辱其如臺綱何愿極論以正公道。" 臺官依違不從。 琰等十五人發(fā)憤自退無一人留者。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4-1118
壬子以李資謙判吏部事; 金緣判兵部事; 李軌為戶部尙書判禮部事; 樸景仁為禮部尙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5-1118
夏四月甲子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6-1118
丁卯重修安和寺成設(shè)齋五日以落之。 庚午親幸觀之幄 連亙伎樂塡咽士女 集。 壬申還宮下制: "董役官吏及工匠賜物有差。" 初監(jiān)督近臣務(wù)極奢侈勞費(fèi)不 又因使價(jià)如宋求妙筆書扁額。 帝聞之御筆書佛殿扁曰能仁之殿命太師蔡京書門額曰靖國安和之寺以賜之且賜十六羅漢塑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7-1118
五月癸未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8-1118
戊子賜金福允等及* {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9-1118
以李資謙判西北面兵馬事兼中軍兵馬使; 金緣判東北面兵馬事兼行營兵馬使; 樸景仁為西北面兵馬使兼知中軍兵馬事; 王字之為東北面兵馬使兼知行營兵馬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0-1118
乙未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1-1118
六月壬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2-1118
丁巳御淸 閣命寶文閣學(xué)士李永講書說命。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3-1118
丙寅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4-1118
己巳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5-1118
戊寅御宴親殿置酒餞入宋使鄭克永李之美召諸王宰樞侍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6-1118
秋七月辛巳宋遣合門祇候曹誼醫(yī)官楊宗立等七人來。 甲申迎詔于干德殿門。 詔曰: "省知明州樓 奏高麗國王世子王子王某書乞借差大方 瘡 科等共三四許人使存心醫(yī)療式廣敎習(xí)事。 朕丕冒海邦咸 壽域。 乃眷撫封之舊每 修貢之勤載諒忠誠務(wù)隆恩意。 比閱使人之請遠(yuǎn)須方術(shù)之工。 爰命國醫(yī)仍赍藥品 往資于敎習(xí)用悉保于康寧其 至懷克承殊遇。 今差秉義郞合門祗候曹誼管押翰林醫(yī)官*大醫(yī)局?jǐn)準(zhǔn)谫n紫楊宗立翰林醫(yī)諭*大醫(yī)局?jǐn)準(zhǔn)谫n紫杜舜舉翰林醫(yī)候*大醫(yī)局?jǐn)湆W(xué)成湘迪功郞試*大醫(yī)學(xué)錄陳宗仁藍(lán)茁前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7-1118
丁酉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8-1118
八月甲寅以李壽為西北面兵馬使; 許載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9-1118
戊午遣鄭克永李之美如宋謝賜權(quán)適等制科還國御筆詔書。 王親制表文手書。 其辭曰: "九重帝所頒異渥以 來一幅天書諭至懷而特厚拜承之際感涕無從。 竊惟東海之梯航世冒中天之雨露臣祖文王之述職戴元 之大恩臣父肅王之撫封及崇寧之慈澤。 念臣庸昧之質(zhì)傳家忠孝之風(fēng)享上滋恭修方且舊。 伏惟皇帝陛下虞舜聰明而稽古商湯勇智以濟(jì)時(shí)。 鑄寶鼎以奠九州島作大晟而繼六代講明堂配帝之禮嚴(yán) 雍養(yǎng)士之儀。 顧曠世以遭逢益馳誠于向慕。 遂遣子弟請入序庠通言雖托于象胥出谷企遷于喬木。 豈意包容之德加樂育于學(xué) 又令斅道之歸稍知方于儒術(shù)召宮庭而試藝 官秩以榮歸。 曲煩款密之辭仍作褒嘉之旨龍蛇落筆揮神翰之縱橫云漢回天敷睿文之高妙。 此蓋伏遇皇帝陛下畢舉圣人之能事丕承列考之遺風(fēng)。 至仁均覆于萬邦殊眷獨(dú)深于小國。 每見使者示宴勞于內(nèi)中或策諸生賜親臨于便殿因以手詔優(yōu)加寵靈臣敢不祗服訓(xùn)辭對揚(yáng)休命緘藏十襲。 不惟傳子以及孫勸勉一方期致移風(fēng)而易俗以茲薄效永* 殊私。"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0-1118
辛未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1-1118
癸酉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2-1118
九月庚辰朔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3-1118
甲申王妃延德宮主李氏薨丁酉葬綏陵。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4-1118
全羅道按察使高進(jìn)明劾南原府使池俊判官蔡克誠文安慶等侵漁之罪罷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5-1118
癸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6-1118
己酉設(shè)藏經(jīng)道場于會慶殿。 王親行香。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7-1118
閏月甲寅宰樞詣內(nèi)殿門三表請復(fù)常膳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8-1118
癸酉親設(shè)消 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9-1118
丙子御淸 閣命韓安仁講老子。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0-1118
戊寅王太子釋喪服。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1-1118
守司空左仆射判尙書兵部事崔挺卒謚貞毅。 文宗嘗選武士挺以善射中選伐東女眞有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2-1118
庚辰命給事中崔滋盛等分道選軍。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3-1118
壬午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4-1118
乙未幸順德王后魂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5-1118
十一月己酉朔御淸 閣命韓安仁講易復(fù)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6-1118
十二月戊寅朔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1-1119
○(己亥)十四年春正月戊申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2-1119
戊辰尙書左仆射致仕高義和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3-1119
丙子以李惟寅為西北面兵馬使; 拓俊京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4-1119
二月乙未女眞來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5-1119
丙申宋曹誼等還王出干德殿附表以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6-1119
丁酉幸順德王后魂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7-1119
金主遣使來聘。 致書曰: "詔諭高麗國王。 朕興師伐遼賴皇天助順屢敗敵兵北自上京南至于海部族人民悉皆撫定。 今遣 菫朮 報(bào)諭仍賜馬一匹至可領(lǐng)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8-1119
壬寅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9-1119
三月丁未朔以金至和為左仆射 知政事; 崔贄為右仆射判御書院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0-1119
丙寅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1-1119
夏四月壬午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2-1119
甲午王弟通義侯僑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3-1119
五月壬戌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4-1119
六月丙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5-1119
甲申親醮闕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6-1119
庚寅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7-1119
甲午以金緣檢校太尉兼太子太保; 趙仲璋為太子太保; 金晙守司空; 金至和為太子少師; 李軌修國史; 樸景仁判翰林院事; 王字之為樞密院使判三司事; 韓安仁為刑部尙書兼太子賓客; 崔德 為吏部尙書; 金沽為御史大夫; 鄭克永為國子祭酒左諫議大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8-1119
秋七月辛酉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9-1119
己亥以尙書右丞李韶永為西北面兵馬使; 戶部侍郞金縝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0-1119
八月乙亥朔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樸升中講書洪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1-1119
丁丑遣中書主事曹舜舉聘于金。 其書有 彼源發(fā)乎吾土之語金主拒不受。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2-1119
乙酉幸順德王后魂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3-1119
丁亥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4-1119
丁酉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5-1119
癸卯門下侍郞平章事趙仲璋卒謚康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6-1119
契丹遣蕭公聽耶律遵慶來。 東路兵馬使都部署牒云: "準(zhǔn)樞密院奉圣旨箚字高麗近因道途阻 難通貢賀頒賜恩禮亦且累年曠隔仰差小使因便傳詔幷致所賜衣著。"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7-1119
冬十月丁丑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8-1119
癸未設(shè)百座會于內(nèi)殿齋僧于闕庭三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9-1119
十一月辛亥御淸 閣命樸升中講中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0-1119
戊辰王閱射于淸 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1-1119
壬申王閱射于重光殿中者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2-1119
十二月癸未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3-1119
是歲增筑長城三尺。 金邊吏發(fā)兵止之不從報(bào)曰修補(bǔ)舊城。 葛懶甸 菫胡刺古習(xí)顯以聞金主詔曰: "毋得侵 生事但愼固營壘廣布爾目而已。"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1-1120
○(庚子)十五年春二月丙申幸南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2-1120
夏四月癸酉至自南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3-1120
五月辛亥御干德殿覆試。 丁巳賜李之 等及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4-1120
甲子禱雨于山川社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5-1120
乙丑召王師德緣講金剛經(jīng)飯僧。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6-1120
戊辰迎入佛骨于禁中。 初王字之使還宋帝以金函盛佛*牙頭骨以賜置外帝釋院至是置于山呼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7-1120
六月庚午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8-1120
辛未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9-1120
甲戌御淸 閣命樸升中講書洪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0-1120
丙子以金晙為中書侍郞平章事; 李軌守司空左仆射 知政事; 林有文為右仆射知門下省事; 樸景仁知樞密院事; 韓安仁為禮部尙書; 崔弘宰為刑部尙書; 尹惟贄為尙書右仆射; 宋秀為兵部尙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1-1120
己卯御淸 閣命國子祭酒鄭克永講禮月令。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2-1120
甲申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3-1120
丙戌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4-1120
丁亥親醮于福源宮遂幸安和寺順德王后眞堂薦酌流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5-1120
辛卯宋商林淸等獻(xiàn)花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6-1120
丁酉御淸 閣命金緣講書*大甲{太甲}。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7-1120
秋七月甲辰遼遣樂院副使蕭遵禮來。 詔曰: "省所上表具悉。 卿東 立社北闕稱藩自二 之戎生致一方之路阻。 向祈立嗣未始行封近稔勤王又嘗敵愾。 每念至此已多憮然。 更待乘宜輒圖蕩寇。 頃頒密詔 諭茲懷道會多艱人難偕往或旋 楫莫達(dá)封函賜幣微通僅能將意謝章遽拜益驗(yàn)輸誠。 而又言出由衷心期報(bào)上。 旣增慷慨須事澄淸固在同仇是為大順。 佇觀實(shí)效續(xù)俟來音更示頒宣第思遵領(lǐng)。"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8-1120
庚戌禱雨于圓丘廟社群望。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9-1120
乙卯幸天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0-1120
以智祿延為西北面兵馬使; 李鸞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1-1120
壬戌宋遣承信郞許立進(jìn)武校尉林大容等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2-1120
乙丑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康拯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3-1120
八月自夏不雨至于是月五谷不登疫 大興。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4-1120
辛未幸外帝釋院命五部讀般若經(jīng)三日以禳疫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5-1120
甲戌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6-1120
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钇呷铡?br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7-1120
戊寅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8-1120
庚辰幸安和寺順德王后眞堂感傷久之左右有流涕者。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9-1120
辛巳左正言洪若伊上* 論時(shí)政得失嘉納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0-1120
乙酉幸西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1-1120
戊子壽星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2-1120
丁酉幸興福永明寺觀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3-1120
戊戌幸大東江登舟觀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4-1120
九月己亥朔幸永明寺觀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5-1120
癸卯以順德王后大祥飯僧于常安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6-1120
乙巳設(shè)消 道場于長樂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7-1120
戊申制曰: "朕卽位以來再巡陪京。 昔旋至而卽歸今久安而無患。 庶推小惠以慰輿情八月乙酉以后誤有所犯為所司論劾及贖銅征瓦咸除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8-1120
癸丑宴群臣于長樂殿親制壽星明詞使樂工歌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9-1120
乙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0-1120
癸亥樞密院使致仕金漢忠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1-1120
冬十月戊辰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2-1120
辛巳設(shè)八關(guān)會王觀雜戱有國初功臣金樂申崇謙偶像王感嘆賦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3-1120
十一月壬寅王至自西京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4-1120
甲辰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5-1120
癸亥御淸 閣命金富佾講詩泮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6-1120
十二月丁卯朔王以順德王后喪畢召太子及平章事李資謙知奏事李資諒等置酒極歡恩賚甚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7-1120
甲申親醮于福源宮遂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8-1120
辛卯以演檢校司徒守司空晉康伯; * { }檢校司徒守司空; 樸景仁守司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仍令致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1-1121
○(辛丑)十六年春正月丁酉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2-1121
己亥制曰: "男女之制尤重大倫帝王之興亦資內(nèi)輔。 欲家人之正位須關(guān)雎之好仇。 今將以辰韓*( ){辰韓公}長女大卿崔涌季女備之內(nèi)職有司宜據(jù)禮典定名以聞。" 禮司請: 以王氏為貴妃崔氏為淑妃。 詔可。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3-1121
辛亥王太子加元服于壽春宮百官表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4-1121
癸丑以咸寧節(jié)御干德殿受賀賜群臣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5-1121
乙卯納貴妃甲子納淑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6-1121
二月壬辰左遷中書舍人韓 為西京副留守; 左正言任元浚為殿中內(nèi)給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7-1121
三月戊戌幸彰信寺微行至綏陵。 王之將行諫官奏曰: "前古君王未有親詣后妃陵寢考之禮典亦無其文。 玄宮久掩宿草荒 至尊俯臨能無悲感。 臣子之心不勝恐懼伏望以禮自抑俯*( ){循}人望。" 不從。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8-1121
乙巳宋遣姚喜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9-1121
壬子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0-1121
甲寅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樸升中講禮月令起居注金富軾講書說命。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1-1121
夏四月乙丑朔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2-1121
戊辰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3-1121
乙亥幸妙通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4-1121
戊子幸安和寺還次李資謙山齋置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5-1121
己丑以李資謙為邵城郡開國伯。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6-1121
五月丁酉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7-1121
甲寅設(shè)消 道場于賞春亭及日月王輪高峯極樂寺三七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8-1121
乙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9-1121
癸亥百官禱雨于興國寺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0-1121
閏月甲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1-1121
丙寅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2-1121
丁卯召王師德緣禱雨于干德殿五日又禱于佛宇神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3-1121
辛未聚巫禱雨。 壬申復(fù)召德緣禱于山呼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4-1121
乙亥制曰: "天時(shí)失順旱 為 。 顧寡人否德以降殃憫庶民無辜而殞命祈禳無應(yīng)恐懼未遑。 庶幾推恩以召和氣凡在獄囚除斬絞二罪外皆原之其或官吏因緣公法苛刻作弊或以腐朽之谷強(qiáng)給取息或征荒田之租或興不急之役者令中外攸司一切禁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5-1121
丙子親醮于純福殿禱雨聚僧又禱于山呼亭及佛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6-1121
庚辰御淸 閣命樸升中講書洪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7-1121
壬午禱雨于法云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8-1121
辛卯御淸 閣命起居舍人林存講詩云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9-1121
六月癸巳朔御長齡殿命樸升中講禮月令。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0-1121
乙未設(shè)道場于文德殿三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1-1121
己亥再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2-1121
庚子命百官設(shè)羅漢齋禱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3-1121
丙午大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4-1121
辛酉左仆射 知政事致仕樸景仁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5-1121
秋七月己卯幸天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6-1121
辛巳以李壽為西北面兵馬使; 崔滋盛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7-1121
壬午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8-1121
八月戊戌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9-1121
壬寅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0-1121
丁未謁英崇二陵還次因孝院制五言詩一首令侍從文臣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1-1121
乙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2-1121
九月丁亥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3-1121
辛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4-1121
冬十月乙未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5-1121
丙申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令中外齋僧三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6-1121
壬子幸洪圓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7-1121
太白晝見經(jīng)天三十余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8-1121
十二月壬辰御淸 閣以宋帝所賜書 等物宣示宰樞侍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9-1121
辛丑幸福源宮遂幸龜山安和二寺御玉岑亭宴從官。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50-1121
庚申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1-1122
○(壬寅)十七年春正月辛酉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2-1122
癸亥以大原公* 為太保; 齊安侯* 進(jìn)爵為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3-1122
辛未幸神眾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4-1122
丁丑咸寧節(jié)御干德殿受賀賜群臣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5-1122
己卯以許載為西北面兵馬使; 李資德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6-1122
丙戌御淸 閣命中書舍人金富軾講易干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7-1122
二月庚寅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8-1122
己亥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崔弘嗣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9-1122
三月庚午以金晙守司徒判禮部事; 林有文守司空 知政事判刑部事; 王字之為吏部尙書 知政事判戶部事; 韓安仁 知政事判工部事; 崔弘宰為樞密院使判三司事; 金若溫知樞密院事; 李資諒為樞密院副使; 樸升中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 鄭克永為翰林學(xué)士; 李永知御史臺事寶文閣學(xué)士; 文公美為禮賓少卿樞密院知奏事; 拓俊京為衛(wèi)尉卿直門下省; 金仁揆為左諫議大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0-1122
丙子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1-1122
丁丑御紗樓召文臣五十六人刻燭命賦牧丹詩六韻詹事府注*薄{簿}安寶麟為* {第}一。 賜絹有差。 時(shí)康日用以能詩鳴王* 觀其作燭將盡日用 得一聯(lián)云: "頭白醉翁看殿后眼明儒老倚欄邊。" 袖其藁伏御溝中王命小黃門取視嗟賞不已。 曰: "此古人所謂: '臼頭花鈿滿面不如西施半* 。'" 慰諭而遣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2-1122
己卯親醮闕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3-1122
壬午幸順天館點(diǎn)檢接賓之事宴宰樞于香林亭忽覺背有微 促駕還宮。 癸未王不豫分遣人禱于山川神*祗{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4-1122
知政事王字之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5-1122
乙酉飯僧一萬于諸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6-1122
丙戌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7-1122
丁亥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8-1122
戊子齋僧一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9-1122
夏四月己丑朔設(shè)道場于文德宴親殿各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0-1122
制曰: "寡人*祇{祗}承天命 纘丕緖御于家邦多歷年所然臨事制宜莫知其方以致陰陽失序穹壤挺 加疾病以彌留愈憂懼而自勵(lì)冀推渙汗以謝幽明凡名山大川秩在祀典者各加名號諸有罪者除斬絞外皆原之流配者量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1-1122
庚寅設(shè)道場于宣政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2-1122
癸巳門下侍郞平章事李資謙等詣純福殿告天禱曰: "昔周武王有疾周公以至誠請命于天厥疾乃 今臣等皆以愚不肖承乏備員無政術(shù)以安于民庶無德行以媚于神*祗{祇}但以貪鄙不道為國巨 天作之 上延君父。 惟天聰明宜降疾咎于臣等之身無令元首久困沈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3-1122
乙未王疾革扶坐見宰樞曰: "朕以不德天降之 疾疹不 將何以處臣民之上摠軍國之事。 太子雖在幼少德行宿成諸公同心 輔無墜祖構(gòu)。" 群臣俯伏流涕不知所言。 王召太子曰: "予疾大漸勢不復(fù) 爰釋重任傳歸于汝。 予追思平生所行得少失多愼勿效焉。 但當(dāng)稽古圣賢之道奉我太祖之訓(xùn)不懈于位永綏庶民。" 太子 首泣不能起。 王命韓安仁取國璽以授之。 遺詔曰: "朕荷天地之景命奉祖宗之遺基奄有三韓十有八載。 扶衰救弊思與萬民而同休宵衣 食未嘗一日而暫逸。 憂勞積慮疾恙踰時(shí)有加無 遂至大漸。 權(quán)國事楷睿哲之性 自天成元良之資蔚于人望宜承末命以卽王位。 凡軍國重事 取嗣君處分。 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方鎭州牧止于本處舉哀不得擅離理所成服三日而除。 于 。 死生常道人所難逃始終得宜朕亦何憾。 尙賴廟社儲祉臣鄰 心同輔嗣君永康王室使我國祚垂于無窮。 咨爾多方當(dāng)體予意。" 丙申薨。 殯于宣政殿。 壽四十五在位十七年。 謚曰文孝廟號睿宗葬于城南陵曰裕陵。 仁宗十八年加謚明烈高宗四十年加齊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4-1122
○史臣贊曰: "睿宗天資明哲嘗在東宮禮接賢士敦行孝弟及乎卽位宵 憂勤勵(lì)精求治。 但志存拓境僥幸邊功仇隙未已歆慕華風(fēng)信用胡宗旦頗惑其言未免有所失矣。 然知用兵之難棄怨修好使鄰境感慕來服恤鰥寡養(yǎng)耆老開設(shè)學(xué)校敎養(yǎng)生員置淸 寶文兩閣日與文臣講論六經(jīng)偃武修文欲以禮樂成俗。 故韓安仁曰: '十七年事業(yè)可以貽厥后世。' 信哉!"
世家卷*(第)十四。
#高麗史15卷-世家15-00-00-00-0000
世家卷第十五。 高麗史十五。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xué)知 經(jīng)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0-0000
仁宗一。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1-0000
仁宗恭孝大王諱楷字仁表古諱構(gòu)睿宗長子母曰順德王后李氏。 睿宗四年十月己亥生。 性仁孝寬慈。 十年二月立為王太子。 十七年四月丙申睿宗薨諸弟以王幼頗有 心。 平章事李資謙奉王卽位于重光殿。 朝夕奠殯哭踴盡哀左右侍臣哀慟不能止。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2-0000
丁酉王詣景靈殿告卽位遣使告于*大廟九陵。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3-0000
甲寅葬睿宗于裕陵。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4-0000
五月庚午享于*大廟。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5-0000
辛未追尊母后為文敬王太后。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6-0000
乙亥以李資謙守太師中書令邵城侯; 金景庸為樂浪郡開國公; 李瑋為桂陽公; 林有文金晙為門下侍郞平章事; 韓安仁為中書侍郞平章事; 崔弘宰金若溫 知政事; 李資諒為樞密院使; 金沽知樞密院事; 文公美為樞密院副使。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7-0000
丙子以尹惟志為尙書左仆射; 李英闡為兵部尙書; 崔卓為戶部尙書。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8-0000
丁丑賜太后封崇執(zhí)事官吏職一級。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9-0000
戊寅以封崇太后御神鳳門赦。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0-0000
六月戊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1-0000
己亥以僧德緣為國師學(xué)一為王師。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2-0000
庚子慮囚。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3-0000
辛丑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4-0000
丁未宋持牒使進(jìn)武校尉姚喜等六十九人來。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5-0000
秋七月戊午 知政事致仕李軌卒。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6-0000
庚午親設(shè)金光經(jīng)道場于干德殿三七日。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7-0000
辛未醮于崇福殿。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8-0000
己卯親行虞祭。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9-0000
辛巳命三品以上官會都省議重刑。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0-0000
八月庚寅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1-0000
己亥賜羅景純等及第。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2-0000
壬寅親行虞祭。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3-0000
九月甲子詔改生辰安貞節(jié)為慶龍節(jié)。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4-0000
乙亥命修睿宗實(shí)錄以寶文閣學(xué)士樸升中翰林學(xué)士鄭克永寶文閣待制金富軾充編修官。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5-0000
己卯慮囚。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6-0000
冬十月壬辰設(shè)百高座道場于會慶殿齋僧三萬于中外。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7-0000
庚子冊李資謙為漢陽公。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8-0000
癸卯親行虞祭。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9-0000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0-1103
東女眞豆門恢八等九十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1-1103
乙亥以吳壽增守司空; 柳伸檢校司空; 庾祿崇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 尹瓘為吏部尙書同知樞密院事; 王 為樞密院副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2-1103
三月己丑命直史館洪灌書無逸篇于會慶殿屛風(fē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3-1103
夏四月丁巳赤虹犯日。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4-1103
庚申雨雹。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5-1103
五月辛巳以金漢忠為禮部尙書; 任懿為兵部尙書; 金景庸為戶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6-1103
六月己酉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7-1103
壬子宋遣國信使戶部侍郞劉逵給事中吳拭來賜王衣帶匹* {段}金玉器弓矢鞍馬等物。 甲寅王迎詔于會慶殿。 詔曰: "卿世紹王封地分日域奏函屢達(dá)常懷存闕之心貢 遠(yuǎn)效旅庭之實(shí)。 載嘉亮節(jié)特致隆恩輟侍從之近臣將匪頒之異數(shù)事雖用舊禮是倍常。 宜承眷遇之私益懋忠勤之報(bào)。" 幷遣醫(yī)官牟介呂昞陳爾猷范之才等四人來從表請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8-1103
丙寅遼遣報(bào)冊使邊唐英來。 詔曰: "朕承八圣之鴻休纂千齡之景祚。 永懷統(tǒng)御莫敢康寧方星歲之載移致天區(qū)之咸乂。 顧茲群 繼陳烈于奉章請以徽名愿推崇于 德。 靡遑牢讓勉循勤誠已定今年冬行冊禮。 卿慶奠侯蕃忠扶王室聞修盛禮諒 多歡。"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19-1103
丁卯以李 為西京留守使; 吳壽增判尙書戶部事; 柳伸為左仆射政堂文學(xué); 崔弘嗣為樞密院使兼太子賓客; 尹瓘知樞密院事兼翰林學(xué)士承旨; 崔 為戶部尙書; 李繼膺為左散騎常侍; 文翼為右散騎常侍。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0-1103
秋七月辛卯宋國信使劉逵等還王附表以謝兼告改名。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1-1103
宋醫(yī)官牟介等館于興盛宮敎訓(xùn)醫(yī)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2-1103
乙未東女眞酋長昆豆遣人獻(xiàn)黃毛一萬條。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3-1103
丁酉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4-1103
甲辰東女眞太師盈歌遣使來朝。 有本國醫(yī)者居完顏部善治疾。 時(shí)盈歌戚屬有疾盈歌謂醫(yī)曰: "汝能治此人病則吾當(dāng)遣人歸汝鄉(xiāng)國。" 其人果愈盈歌如約遣人送至境上。 醫(yī)者至言于王曰: "女眞居黑水者部族日強(qiáng)兵益精悍。" 王乃始通使自是來往不阻。 盈歌旣破蕭海里報(bào)捷于我。 我復(fù)使人賀之。 盈歌遣其族弟斜葛報(bào)聘王待之甚厚。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5-1103
八月庚戌憲官奏評刑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6-1103
大將軍高文蓋張洪占李弓濟(jì)將軍金子珍等潛懷逆謀。 庚申命御史臺捕之流于南極。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7-1103
九月庚辰王如國淸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8-1103
乙未召內(nèi)侍及侍從文臣于重光殿命題賦詩賜酒。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29-1103
壬寅遣李繼膺樸景綽如遼賀加上尊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0-1103
乙巳以崔思諏為門下侍中; 林干為門下侍郞平章事; 李 為中書侍郞平章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1-1103
丙午飯僧一萬。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2-1103
冬十月丁未朔制: "改錄壁上功臣職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3-1103
甲寅以崔弘嗣為西北面兵馬使兼知中軍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4-1103
丙辰以宋帝天寧節(jié)命太子設(shè)齋于奉恩寺醫(yī)官牟介等往觀之賜牟介等酒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5-1103
庚申遼東京回禮使禮賓副使高維玉等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6-1103
遣宋琳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7-1103
庚午詔: "征無等山處士殷元忠。"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8-1103
壬申幸東池閱射中鵠者賜物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39-1103
甲戌遣金國珍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0-1103
十一月乙酉遣崔繼芳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1-1103
己丑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2-1103
京城地震。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3-1103
丙申東女眞太師盈歌遣古 率夫阿老等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4-1103
丁酉遣趙卿如遼進(jìn)方物沈侯賀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5-1103
十二月戊申遼遣烏興慶來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6-1103
戊午京城地震。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8-47-1103
壬申北蕃將軍從昆阿老等四十七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1-1104
○(甲申)九年春正月辛巳東女眞男女一千七百五十三人來投。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2-1104
東女眞酋長烏雅束與別部夫乃老有隙遣公兄之助發(fā)兵攻之騎兵來屯定州關(guān)外。 癸未王以門下侍郞平章事林干判東北面行營兵馬事御宣政殿授 鉞往備之。 又以直門下省李瑋為西北面行營兵馬使; 衛(wèi)尉卿金德珍為東北面行營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3-1104
戊子西女眞從昆等三十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4-1104
二月戊申宋醫(yī)官牟介等還。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5-1104
壬子林干與女眞戰(zhàn)于定州城外敗績。 有司劾奏: "干及兵馬使左仆射黃兪顯副使大將軍宋忠戶部侍郞王公胤右承宣趙珪敗績之罪皆罷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6-1104
乙卯西女眞居羅弗麻浦等四十九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7-1104
庚申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8-1104
乙丑以樞密院使尹瓘為東北面行營兵馬都統(tǒng)御重光殿授 鉞遣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09-1104
三月丙子以李 守司空尙書右仆射。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0-1104
丁丑尹瓘與女眞戰(zhàn)斬三十余級我軍死傷陷沒者過半。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1-1104
己卯設(shè)仁王道場于會慶殿飯僧一萬于球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2-1104
庚辰召全州牧使吳延寵為樞密院左承宣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3-1104
命太子覆試進(jìn)士于干德殿甲申賜宋瑋等及第。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4-1104
丙戌以劉載文冠為左右諫議大夫。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5-1104
己丑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6-1104
夏四月甲子遼遣耶律嘉謨夏資睦來冊王。 詔曰: "朕以推尊薦號肆類告成覲群后以講儀越庶邦而同慶。 卿白茅 社玄 開疆礪山銘受國之功航海納來庭之款。 適均 澤爰議增封當(dāng)體至恩永符深 。 今差安遠(yuǎn)軍節(jié)度使耶律嘉謨等備禮往彼冊命。 其簡冊車輅幷賜衣對匹* {段}鞍馬弓箭諸物具如別錄。" 冊曰: "軒立諸侯肇分于萬國漢封異姓始建于八王。 朕祗 先猷紹隆正統(tǒng)近從眾欲勉受洪名。 在正朔之所同覃惠澤而已及。 眷言日域虔奉天朝封疆廣于七雄功烈高于五覇式當(dāng)均慶特議* 封申擇令辰誕敷休命。 咨爾特進(jìn)檢校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七千戶食實(shí)封七百戶王 夙鍾*閑氣生 元精負(fù)文武之長材知君臣之大體。 十枝若木森森聳奉日之標(biāo)九曲洪河浩浩得朝宗之勢。 從道廟慶襲王藩益恭表海之勤無喪礪山之誓一方 乂七載于茲屬成茅 之儀當(dāng)被蓼蕭之澤。 是用遣使安遠(yuǎn)軍節(jié)度使耶律嘉謨副使利州管內(nèi)觀察使夏資睦等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忠勤奉國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七千戶食實(shí)封七百戶。 于戱恩隆九錫在*予{子}旣廣于榮封業(yè)茂一匡宜汝愈勤于夾輔。 勉服丕訓(xùn)永孚于休。" 王受冊于郊壇群臣表賀。 庚午耶律師傅張織來冊太子。 王與太子如南郊。 王先受詔詔曰: "朕紹開正統(tǒng)奄宅多方俯順群情勉膺顯號內(nèi)則百官小大咸被于優(yōu)恩外則九服公侯悉加于渥名。 卿嗣延祖構(gòu)尊奬皇朝嘉茲奕世之忠勤寵爾承家之令嫡。 特遣 馭往將冊儀茲諭至懷式昭殊眷。 今差耶律師傅等備禮往彼冊命卿長子三韓國公。" 太子登壇受冊。 詔曰: "朕誕承駿命祗紹鴻圖。 膺寶冊以展儀際藩方而均慶。 卿克家毓德體國* 封翊成尊奬之勞深悉忠勤之力。 適覃恩渥申煥 章當(dāng)副至懷用昭殊眷。 今差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師傅等備禮往彼冊命。 其簡冊車輅幷別賜衣對匹* {段}鞍馬弓箭諸物具如別錄。" 冊曰: "朕荷天地之靈休席祖宗之丕構(gòu)勉膺群請方舉于尊稱思與庶邦普均于巨慶。 眷言東表夾輔皇朝累葉宣勞榮分于王爵一方述職恪服于帝猷。 載惟嫡胄之良早宅上公之貴若稽前訓(xùn)申煥 儀。 咨爾順義軍節(jié)度朔武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崇祿大夫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持節(jié)朔州諸軍事行朔州刺史上柱國三韓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shí)封五百戶王 器度淵宏風(fēng)猷 粹幼昭雅德資孝敬以奉君親夙蘊(yùn)令圖秉文武而翊軍國繇克嗣于家范 慶襲于國封。 領(lǐng)茅壇節(jié)制之權(quán)同槐府平章之寄。 會束 以崇禮宜及蕭而 恩是用遣使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師傅副使鴻 卿張織等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順義軍節(jié)度朔武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特進(jìn)檢校太尉兼侍中使持節(jié)朔州諸軍事行朔州刺史上柱國三韓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shí)封五百戶。 于戱鏤竹泥金示優(yōu)加于眷 若帶如礪當(dāng)共保于安榮爾其忠順以律躬慈和而撫眾副朕嘉命厥惟懋哉。"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7-1104
五月乙酉以門下侍中致仕邵臺輔守太師。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8-1104
甲午雨雹。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19-1104
南京宮闕成。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0-1104
六月癸卯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1-1104
甲辰以吳延寵為尙書左丞翰林侍講學(xué)士; 許慶為給事中樞密院右副承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2-1104
甲寅東北面兵馬都統(tǒng)奏: "女眞自毀場寨公兄之助等六十八人 關(guān)乞和。"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3-1104
秋七月辛巳左仆射政堂文學(xué)柳伸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4-1104
辛卯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5-1104
以李 為中書侍郞平章事判三司事太子少保; 尹瓘 知政事判尙書刑部事兼太子賓客。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6-1104
遣樞密院使崔弘嗣 書監(jiān)鄭文如宋謝恩進(jì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7-1104
戊戌幸南京平章事李 知政事吳壽增權(quán)知樞密院副使吳延寵判御史臺事任懿等扈從。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8-1104
辛丑駕次峯城縣出官錢賜群臣軍士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29-1104
八月乙巳村婦野老爭獻(xiàn)瓜果于路各賜布帛又出內(nèi)府茶香衣 施于路傍佛舍。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0-1104
丙午駕次常慈院遣侍御史崔謂* {赍}御衣茶香禱雨于三角山僧伽窟。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1-1104
辛亥駕至南京。 事皆依日官所奏不合禮制有司莫有言者。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2-1104
壬子王與內(nèi)中游覽臺 園 。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3-1104
甲寅御延興殿受中外百官朝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4-1104
乙卯設(shè)般若道場于延興殿三日。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5-1104
丁巳宋都綱周頌等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6-1104
己未宴群臣于延興殿賜幣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7-1104
辛酉以崔弘嗣 知政事; 任懿同知樞密院事; 吳延寵為樞密院副使翰林學(xué)士; 陸肇為尙書右仆射。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8-1104
癸亥車駕發(fā)南京與內(nèi)中幸僧伽窟設(shè)齋納 。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39-1104
九月辛未朔次 猊驛。 甲戌遂幸國淸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0-1104
乙亥頒德音幸長源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1-1104
己卯王賦重九詩命儒臣和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2-1104
冬十月辛亥王還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3-1104
庚午遼東京大王耶律淳遣使來聘。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4-1104
遣智寵延如遼賀天興節(jié); 文冠謝賀封冊; 崔璇謝賀生辰; 金漢公進(jìn)奉; 崔德愷賀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5-1104
十一月癸酉祈雪于宗廟社稷。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6-1104
甲申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7-1104
甲午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金先錫卒王吊祭賜謚忠簡。 先錫廉毅有吏材不事產(chǎn)業(yè)然年方乞骸尙顧戀不退時(shí)人譏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8-1104
是月遣密進(jìn)使金沽如遼。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49-1104
十二月壬寅以魏繼廷為門下侍郞平章事; 崔思諏守太保; 李 為太子少保; 王 為三司事; 李繼膺為刑部尙書; 崔公翊攝工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09-50-1104
丙辰遼遣馬直溫來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1-1105
○(乙酉)十年春正月癸丑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2-1105
命太子醮三界靈祇于球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3-1105
閏月丁丑中書侍郞平章事吳壽增致仕。 以李瑋為 書監(jiān)知尙書吏部事; 文冠為少府監(jiān)知御史臺事兼太子左庶子; 許慶為吏部侍郞樞密院左承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4-1105
三月癸卯王如國淸寺置仁睿太后愿成金塔。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5-1105
甲辰以趙藺忠為尙書右仆射; 韓瑩為刑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6-1105
夏四月己巳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7-1105
壬午幸大內(nèi)法云寺設(shè)仁王道場。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8-1105
六月丁卯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09-1105
甲戌以魏繼廷為太子太傅; 崔弘嗣檢校太尉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太子太保判尙書禮部事修國史; 尹瓘為太子少保判尙書兵部翰林院事; 李 守司徒太子少師兼西京留守使; 鄭文為刑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兼太子賓客; 任懿為樞密院使吏部尙書; 王 知樞密院使兵部尙書; 吳延寵同知樞密院事秘書監(jiān)翰林學(xué)士承旨; 金景庸判尙書工部事; 李瑋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0-1105
秋七月乙卯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1-1105
八月丁卯幸龜山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2-1105
庚午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3-1105
乙亥幸西京。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4-1105
壬午謁太祖眞于感眞殿遂謁五星殿仍御長樂殿受百官朝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5-1105
乙酉制: "以陜州守高旻翼侵漁百姓下獄鞫問。"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6-1105
戊子幸弘福寺設(shè)齋遂御南岸帳殿置酒。 太子及宰樞兩京文武大臣侍宴。 王賦詩四韻宣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7-1105
己丑閱射于昌化門庚寅亦如之。 太子中的群臣皆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8-1105
癸巳放輕系。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19-1105
九月戊戌以仁睿太后諱辰道場幸長慶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20-1105
癸卯遼霜丘來投。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21-1105
壬子御營作院門閱武士射御。
#高麗史12卷-世家12-肅宗2-10-22-1105
丙辰王不豫。 丁巳發(fā)西京。 冬十月乙丑王疾大漸次于金郊驛。 丙寅夜半發(fā)金郊至長平門外薨于輦中。 遲明到西華門發(fā)喪。 太子群臣哭 奉入迎英殿。 卽日移殯于宣德殿。 遺詔曰: "朕以涼德嗣守大業(yè)永惟萬事之統(tǒng)未遑一日之安躬覽庶政至于宵 者十有余載矣。 思與中外之人共 仁壽之域乃何憂勞成疾遂至彌留。 天命難諶任適短長之分邦基至重敢忘顧屬之言。 王太子仁義孝友本乎生知溫慈惠和副于民望宜于柩前便卽君位凡軍國大事一 嗣君處分。 方鎭州牧只于本處舉哀不得擅離理所喪服之制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于戱知始終之期逝者以之無憾講久長之策存者不可傷生。 尙賴股* {肱}大臣百 卿士同輸忠力夾輔王室使我國祚垂于無窮則朕雖瞑目心則足矣。 布告國內(nèi)明知朕懷。" 王壽五十二在位十年謚曰明孝廟號肅宗葬于松林縣陵曰英陵仁宗十八年加謚文惠高宗四十年加康正。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0-0000
睿宗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1-0000
睿宗文孝大王諱 字世民肅宗長子母曰明懿太后柳氏。 文宗三十三年正月丁丑生。 深沈有度量雅好儒學(xué)。 宣宗十一年拜檢校司空柱國累升太尉。 肅宗五年立為王太子。 冊曰: "朕纂服祖宗司牧黎庶。 臨四海之逾廣顧萬幾之寔系冀保元良之扶贊式延祚業(yè)之昌興。 咨爾長子天縱英懷日 令聞。 德行內(nèi)敏威惠外宣率土以之宅心群議以之歸美承 守器非汝而誰。 是用備 極之亞儀席震宮之寵級時(shí)從龜筮命降龍綸今遣使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王太子。 于 視膳問安奚獨(dú)稱于 世撫軍監(jiān)國足可見于茲辰善乃始終眷無怠忽。 規(guī)矩以晉室六傅左右以商山四公斥遠(yuǎn)驕奢勉強(qiáng)學(xué)問勿以極貴而恃己勿以自賢而傲人。 予有所艱加之以針?biāo)幱栌胁卉壥┲詼?zhǔn)繩佩服師訓(xùn)儆戒無射。" 九年遼遣使冊為三韓國公。 十年十月丙寅肅宗薨奉遺詔卽位于重光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2-0000
乙亥有司奏: "御諱同韻 * * * 字請改避諱。" 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3-0000
甲申葬肅宗于英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4-0000
戊子遣中書舍人金緣如遼告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5-0000
庚寅禁士庶與內(nèi)官交通干謁。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6-0000
癸巳遣刑部侍郞崔緯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7-0000
尊母柳氏為王太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8-0000
改壽寧宮曰大寧; 長慶宮曰崇德; 延平宮曰安壽。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09-0000
甲午賜: 長公主大寧宮; 二公主崇德宮; 三公主安壽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0-0000
十一月戊戌以宗室瑛守太尉; 源檢校太尉守司徒; 魏繼廷守太尉門下侍中上柱國; 崔弘嗣李 為門下侍郞同平章事; 尹瓘為中書侍郞同平章事; 任懿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 鄭文檢校司空禮部尙書; 金景庸為太子太師守司空; 王 為吏部尙書樞密院使; 吳延寵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 李緯為刑部尙書知制誥; 高令臣為 書監(jiān)直門下省; 康拯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1-0000
己亥以崔挺為尙書右仆射鷹揚(yáng)軍上將軍; 崔惟正為兵部尙書; 高義和為龍虎軍上將軍刑部尙書; 黃兪顯為興威衛(wèi)上將軍戶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2-0000
庚子以畢光贊檢校太子太師上護(hù)軍; 赫連挺為長樂殿學(xué)士判諸學(xué)院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3-0000
辛丑制: "潛邸時(shí)及卽位日侍衛(wèi)將校員吏僧徒有功勞者特加爵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4-0000
壬寅御神鳳門赦。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5-0000
甲辰詔曰: "朕聞民*閑買賣所用谷米及銀品甚惡。 故前代以來嚴(yán)法禁之而至今未見其懲戒者。 蓋奸猾之類不畏法禁惟利是求乃以沙土和米銅鐵交銀以?;笥廾裆醴翘斓厣衩髦饷裰?貪{貧}困實(shí)由于此可懲之以法。 然堯舜 衣冠民不犯法刑措不用比屋可封朕甚慕焉。 庶幾內(nèi)外軍民工商雜類改心革慮遷善遠(yuǎn)罪則自然刑罰淸而德敎洽矣富壽之業(yè)*大平之風(fēng)豈難致哉。 如有不識此意故有違犯者必罰無赦。"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6-0000
丙午御史臺奏: "刑措不用帝王盛德。 今囹圄空虛請書獄空二字揭于法司南街以示盛朝刑措之美。" 宰相表賀。 時(shí) 獄近經(jīng)大赦罪人皆放而御史以標(biāo)枋為請?jiān)紫嘁元z空賀識者譏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7-0000
戊申設(shè)八關(guān)會幸球庭觀樂。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8-0000
丁巳以王 為西北面兵馬使兼知中軍兵馬事; 吳延寵為東北面兵馬使兼知行營兵馬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19-0000
壬戌遣內(nèi)侍祗候智祿延注簿同正殷元忠司天少監(jiān)許藎卿崔資顥等巡視東界山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0-0000
是月改懷 大王謚曰恭 廟號獻(xiàn)宗。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1-0000
十二月丙寅政堂文學(xué)鄭文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2-0000
戊辰太白晝見經(jīng)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3-0000
分賜先代遺物于諸王宰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4-0000
壬申以右散騎常侍柳子維為東界加發(fā)兵馬使; 內(nèi)侍祗候崔弘正為判官。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5-0000
乙亥召宰樞于干明殿問東界邊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6-0000
己卯以吳延寵為東界行營兵馬使; 金奇鑒知兵馬使; 任申幸為兵馬副使; 林彥為別監(jiān); 金晙為判官; 智祿延金仁碩為長州分道; 郭景諶為宣德分道; 庾翼拓俊京兪瑩若為兵馬錄事; 崔資顥樸成正為軍候。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7-0000
壬午大寧宮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8-0000
甲申敎曰: "惟我祖宗經(jīng)綸草昧肇造邦家累圣持守以及寡人。 今諸道州郡司牧淸廉憂恤者十無一二慕利釣名有傷大體好賄營私殘害生民流亡相繼十室九空朕甚痛焉實(shí)由殿最不行人無勸懲之故也。 宜遣名臣巡行郡縣考守令殿最以聞。 朕方將務(wù)明賞罰其樞密大臣悉體朕懷推檢祖宗典章戒諭百僚以為程序。"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0-29-0000
辛卯以玄化寺僧德昌為王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1-1106
○(丙戌)元年春正月甲午朔王以亮陰不受賀。 宰相請御肉膳不許四上表請之乃許。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2-1106
丁酉彗見于西南月余乃滅。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3-1106
戊戌禮部奏: "兩界三京三都護(hù)八牧每當(dāng)元正冬至及至元節(jié)表賀坤成殿以為恒式。" 制可。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4-1106
以王生辰為咸寧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5-1106
甲辰設(shè)百日齋于文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6-1106
遼遣祭奠使耶律演左企弓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7-1106
丙午遼遣吊慰使耶律忠劉企常來又遣劉鼎臣命王起復(f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8-1106
辛亥東蕃公牙等十人來朝。 王引見于宣政殿賜酒食例物。 初林干之出師也酋長延蓋使之訓(xùn)等逆擊之我?guī)煍】冎潦侵?xùn)遣公牙來朝。 王欲于正殿備禮待之。 雜端崔緯等奏: "自古虜人之來未嘗于正殿引見請依舊制待于便殿。" 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09-1106
癸丑遼祭奠吊慰使祭肅宗虞宮。 王服深衣助奠。 戊午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0-1106
二月甲子朔遼橫宣使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1-1106
乙丑以弟 檢校太尉守司徒兼尙書令; * 檢校太保守司徒兼尙書令; * 僑 檢校尙書令守司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2-1106
宰相上表請納妃王以未終制不允。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3-1106
辛未以工部尙書崔公 為西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4-1106
乙亥西女眞亡閑等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5-1106
日官奏: "松獄乃京都鎭山積年雨水沙土漂流巖石暴露草木不茂宜栽植裨補(bǔ)。" 詔可。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6-1106
丙子北虜沙八等來朝。 都兵馬使奏曰: "昔我所討賊魁高守者卽沙八之父也必懷宿怨請?zhí)幹屡d館令軍校驍勇者守之。" 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7-1106
己卯北蕃酋長高亂阿于大等四十二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8-1106
戊子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19-1106
辛卯禮賓省奏: "高亂等請納遼所授官誥受國爵命。" 王從之授中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0-1106
壬辰宰相再上表請納妃不允。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1-1106
三月丙申白虹貫日。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2-1106
修東京黃龍寺遣尙書金漢忠落成。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3-1106
遼歸我軍宗志等十二人甲申之戰(zhàn)沒于東蕃逃入遼者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4-1106
丁酉命儒臣與太史官會長寧殿刪定陰陽地理諸家書編為一冊以進(jìn)賜名海東秘錄。 正本藏于御府副本賜中書省司天臺太史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5-1106
東北面兵馬使奏: "東女眞之訓(xùn)率騎二千來屯關(guān)外納款曰: '往年之戰(zhàn)非新王所知公牙之朝諭以此意厚賞遣歸上恩至渥豈敢忘背。' 愿至子孫恭勤朝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6-1106
丁未以東蕃納款召還東界加發(fā)兵馬使金德珍副使任申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7-1106
戊申都兵馬使奏: "北朝奚家軍乃哥以蕃賊霜丘之子阿主及鐵甲一副來納款。"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8-1106
乙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29-1106
戊午以金漢忠為尙書左仆射判秘書省事; 金德珍為兵部尙書兼三司使; 柳子維為戶部尙書; 高令臣文冠為左右散騎常侍; 金商佑攝御史大夫; 李資謙試御史中丞; 林干守司空致仕。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0-1106
己未以金景庸知門下省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1-1106
夏四月戊辰北蕃酋長阿于大等三十八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2-1106
作大有倉。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3-1106
己卯賜皇甫許等及第。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4-1106
丙戌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5-1106
庚寅詔曰: "頃因所司奏以西海道儒州安岳長淵等縣人物流亡始差監(jiān)務(wù)官使之安撫遂致流民漸還產(chǎn)業(yè)日盛今牛峯 山積城坡平沙川朔寧安峽僧嶺洞陰安州永康嘉禾靑松仁義金城堤州保寧余尾唐津定安萬頃富閏楊口狼川等郡縣人物亦有流亡之勢宜準(zhǔn)儒州例置監(jiān)務(wù)招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6-1106
五月丙申王賦端午詩宣示左右令和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7-1106
戊戌幸山呼亭作佛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8-1106
庚子御嘉昌樓賦詩令侍臣許慶柳仁著等十余人和進(jìn)賜帛有差又于樓前以銀椀為的命侍從將相角射中者賜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39-1106
辛丑幸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0-1106
丙辰以大雨踰旬祈晴于廟社八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1-1106
戊午設(shè)道場于宴親殿以祈太后福壽。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2-1106
六月辛酉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3-1106
壬戌納延和宮主為妃。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4-1106
乙亥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5-1106
辛巳設(shè)金剛經(jīng)道場于干德殿王逐日聽講。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6-1106
癸未幸山呼亭作佛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7-1106
丙戌詔曰: "是月以來亢旱尤甚蓋由否德所致。 日夜焦勞省躬謝過禱佛祈神無不盡心然未蒙報(bào)應(yīng)。 朕嗣位以后施為政敎多所乖戾天其或者譴告朕躬。 宜令兩府近臣及臺省諫官諸司知制誥各上封事直言時(shí)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8-1106
丁亥詔曰: "去年十一月赦前所犯流以下罪法官有所追論者皆當(dāng)除之。 今旱氣滋甚亦宜寬刑。 其內(nèi)外獄囚流以下罪 原免。"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49-1106
戊子禱雨于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0-1106
己丑御長寧殿命僧曇眞說禪祈雨。 時(shí)國家盛行街衢經(jīng)行五部人民 此各于所在里行讀行至闕西里。 適有雨王賜米帛更令行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1-1106
秋七月庚寅朔設(shè)般若道場于會慶殿召王師德昌講經(jīng)祈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2-1106
辛卯大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3-1106
癸巳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4-1106
乙未御長齡殿講華嚴(yán)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5-1106
丁酉祈雨于諸神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6-1106
己亥王率兩府臺省兩制及三品官親祀昊天上帝于會慶殿配以太祖禱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7-1106
辛丑詔曰: "朕覽兩府臺諫兩制及長齡殿 校員等封事。 其所論躬行自省奉承祖訓(xùn)者旣已存心庶幾踐行矣其四時(shí)迎氣順天行令及郊社原廟頹而可修者祭器祭服弊而可改者令有司具聞施行。 其天壽之役朕亦知可否。 然當(dāng)圣考經(jīng)始無一士敢言升遐以后眾論蜂起爭欲諫止。 朕以義思之地勢吉兇是拘忌小道曷若 追先志乎 惟今春之役是朕過也。 宜據(jù)赦文三年而后為之。 其服飾之制上下混淆者自先代未有定法近雖立制以別尊卑第緣君臣不能行儉以率眾上下無等至于此極。 故曰: '百姓不從其所令從其所好。' 又曰: '上之所行下必有甚者。' 若君臣躬行節(jié)儉不奪民利則庶民觀感尊卑有別矣。 其文武官僚無功尸祿故屢致旱蝗蓋進(jìn)賢退不肖為政之要也。 然百職至煩非朕所能盡知如有賢良在下宰相薦之奸貪竊位臺諫黜之。" 是日小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8-1106
癸卯設(shè)盂蘭盆齋于長齡殿以薦肅宗冥佑甲辰又召名僧講目蓮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59-1106
丙午醮太一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0-1106
癸丑御重光殿西樓召投化宋人郞將陳養(yǎng)譯語陳高兪坦試閱兵手各賜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1-1106
八月丁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2-1106
庚午斷中外重罪。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3-1106
丙子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4-1106
戊寅以禮部尙書李緯兵部尙書崔惟正為中軍兵馬使; 衛(wèi)尉卿張翼禮部侍郞金緣為中軍兵馬副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5-1106
辛巳王如奉恩寺謁太祖眞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6-1106
九月壬辰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7-1106
甲午幸佛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8-1106
丁酉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69-1106
戊戌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是夜親醮三界神祇于會慶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0-1106
庚子親饗年八十以上男女義夫節(jié)婦孝子順孫鰥寡孤獨(dú)篤 疾者于闕庭賜物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1-1106
丙午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2-1106
戊申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3-1106
癸丑設(shè)百高坐道場于會慶殿講仁王經(jīng)飯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4-1106
乙卯以平章事尹瓘監(jiān)督天壽寺役賜犀帶一腰諸僚佐束帛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5-1106
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6-1106
冬十月己未朔親設(shè)慈悲懺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7-1106
庚申移安肅宗神主于虞宮 容于開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8-1106
壬戌王以肅宗小祥如開國寺仍幸天壽寺董其工役還次路上回望追慕涕泣久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79-1106
庚午設(shè)般若道場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0-1106
甲戌遣侍郞金寶威郞將李璹如遼謝賜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1-1106
丁丑遣禮賓少卿崔洙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2-1106
己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3-1106
癸未王夢見先考覺而有憾賦詩三篇宣示宰樞和進(jìn)賜馬各一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4-1106
十一月戊子以李瑋同知樞密院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5-1106
辛卯西女眞于厚大等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6-1106
癸巳尹瓘吳延寵閱神騎神步軍于崇仁門外。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7-1106
丁酉遣金義方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8-1106
戊戌 知政事致仕郭尙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89-1106
辛丑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神眾院還拜百神于闕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0-1106
乙卯西女眞亡閑等三十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1-1106
十二月戊午朔日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2-1106
庚申御文德殿命平章事尹瓘講無逸知樞密院事吳延寵講禮記召平章事崔弘嗣等儒臣二十一人聽講仍賜酒饌。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3-1106
癸亥御重光殿命上大將軍以下軍士射侯中者賜馬及絹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4-1106
戊辰賜尹瓘吳延寵衣帶以褒講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5-1106
己巳彗星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6-1106
乙亥以魏繼廷守太保; 崔弘嗣為文德殿大學(xué)士上柱國; 李 為上柱國; 尹瓘為延英殿大學(xué)士; 任懿為開府儀同三司柱國; 金景庸為左仆射 知政事; 王 守司空; 吳延寵檢校司徒; 李瑋檢校司空; 李預(yù)檢校太尉刑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判御書院事仍令致仕。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7-1106
丁亥大寧宮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1-98-1106
幸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1-1107
○(丁亥)二年春正月戊子朔放朝賀。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2-1107
庚寅遼遣高存壽來賀生辰仍賜大藏經(jīng)。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3-1107
丙申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4-1107
戊戌幸神眾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5-1107
戊申設(shè)仁王道場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6-1107
辛亥又設(shè)天帝釋道場于文德殿以禳天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7-1107
以金景庸檢校太子太師守司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8-1107
癸丑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林 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09-1107
乙卯御明慶殿以僧曇眞為王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0-1107
丙辰命罷太后生日百官獻(xiàn)馬。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1-1107
二月庚申幸外帝釋院丙子又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2-1107
庚辰幸神眾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3-1107
癸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4-1107
丙戌分遣諸道安撫使。 起居郞李汝霖于楊廣忠淸州道; 大府少卿崔渭于全羅州道; 侍御史智祿延于慶尙晉州道問民疾苦察守令殿最以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5-1107
三月丁亥朔詔曰: "當(dāng)萬物發(fā)生之時(shí)不 不卵者實(shí)禮典之成規(guī)而先王之仁政也。 今諸道守令鮮克循令。 或托供膳以要上賞或厚饗使客以悅其意田獵無時(shí)或農(nóng)夫火耕延燒物命。 有乖對時(shí)育物之義足傷天地之和一切禁斷違者罪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6-1107
乙未親祭天地及境內(nèi)山川神*祗{祇}于闕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7-1107
丁酉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8-1107
己亥遣戶部侍郞柳臺樹于西北道右副承宣林彥于東北道巡視諸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19-1107
庚子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0-1107
己酉幸龜山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1-1107
乙卯醮太一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2-1107
夏四月丁巳朔始視朝于干德殿。 百官初以國恤不帶紅 至是復(fù)帶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3-1107
庚申幸妙通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4-1107
辛酉三角山國望峯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5-1107
戊辰禱雨于樸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6-1107
戊寅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7-1107
己卯王詣肅宗虞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8-1107
辛巳幸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29-1107
甲申禱雨于松岳東神祠。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0-1107
五月丙戌朔設(shè)金剛經(jīng)道場于開國寺以禳天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1-1107
乙未禱雨于廟社群望。 庚子亦如之。 百官禱于興國寺。 壬寅又禱于法云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2-1107
乙巳醮太一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3-1107
乙卯又醮于干德殿禱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4-1107
六月壬戌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5-1107
遣考功郞中樸景伯如遼賀天興節(jié)刑部員外郞李韶永謝賀生辰起居舍人樸景中賀正侍御史河彥碩進(jì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6-1107
秋七月戊子祀廟社及群望以祈風(fēng)雨調(diào)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7-1107
乙未以門下侍郞平章事崔弘嗣權(quán)判尙書吏部事監(jiān)修國史; 中書侍郞平章事李 為文德殿大學(xué)士判尙書禮部事修國史; 知政事尹瓘為上柱國修國史; 知政事任懿判尙書刑部事; 知政事金景庸為西京留守使; 樞密院使王 判三司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8-1107
八月辛酉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39-1107
辛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0-1107
丙午北面城廊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1-1107
壬子制: "以門下侍中文忠公李靖恭配順廟 知政事景烈公王國 配肅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2-1107
冬十月壬戌幸王輪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3-1107
癸亥重修松林縣佛頂寺改名資薦以資肅宗冥佑。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4-1107
甲子醮于山呼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5-1107
丙子 設(shè)百座仁王道場于會慶殿親臨聽講又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諸州府。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6-1107
閏月庚子始置元始天尊像于玉燭亭令月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7-1107
壬寅以將伐女眞御順天館南門閱兵分賜銀布酒食以尹瓘為元帥吳延寵為副元帥。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8-1107
十一月壬子朔冬至日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49-1107
壬戌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0-1107
庚午幸西京。 時(shí)日官奏: "宜御西京以遣將帥。" 故有是行。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1-1107
癸酉駕至慈悲嶺置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2-1107
乙亥至西京。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3-1107
十二月甲申宴群臣于長樂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4-1107
丙戌御大同江龍船置酒。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5-1107
丙申尹瓘擊女眞大破之。 遣諸將定地界筑雄英福吉四州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6-1107
乙巳東女眞* 乙乃等三千二百三十人來附。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7-1107
丁未以金商佑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2-58-1107
戊申幸龜山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1-1108
○(戊子)三年春正月甲寅遼遣崇祿卿曹勇義來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2-1108
丙辰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3-1108
丁卯納給事中李資謙女為妃。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4-1108
戊寅尊母柳氏為王太后。 翌日諸王宰輔文武?!」僖陨线M(jìn)賀賜群臣宴。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5-1108
二月丙戌告奏使戶部侍郞王維如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6-1108
曲宴諸王宰樞近臣于壽春宮文武?!」偌胺鈨詧?zhí)事官亦賜酒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7-1108
辛卯御神鳳樓肆赦曰: "朕以 德謬承先王之遺命及親 之慈訓(xùn) 登大寶日愼一日* {寤}寐未遑。 近者稽于前典凡理國家者莫先務(wù)本務(wù)本莫過于孝也。 故特講冊禮尊崇親母王妃封為王太后庶幾恩澤廣及三韓: 內(nèi)外斬絞二罪除刑付處; 以下皆原之; 在流配者量移乃至 用; 曾蒙恩宥未得移免者訪問量移; 國內(nèi)名山大川神*祗{祇}各加號; 民年八十以上及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鰥寡孤獨(dú)篤 疾者賜設(shè)分物; 兩京文武兩班及南班正雜路凡有職者各加同正職; 上冊都監(jiān)員加職事人吏超一等同正職; 掌固書者初入仕; 造冊函儀仗官吏書冊文員及殿中行禮安樂道場都監(jiān)及*大廟等告祭享官道俗員吏各加師銜; 諸執(zhí)事官吏及雜類賜物有差; 西京押物使及外官持表員等加級; 坤成殿及崇明府延德明福宮員加職事人吏超一等同正職; 南班人吏準(zhǔn)職改班; 坤成殿侍衛(wèi)將相將校各加職事; 同正職給事及宮府掌固書者 士醫(yī)士初入仕; 坤成殿侍婢親侍放良; 前放良者入仕; 雜類賜物有差; 州縣進(jìn)奉長吏加一等同正職; 職滿者加武散階; 承天府進(jìn)奉戶長以上加武散階; 副戶長以下加一等職; 無職者許初職; 同府長吏許服色; 明經(jīng)制述兩大業(yè)登科人及三韓功臣子孫四祖內(nèi)有工商樂名稽留未施行者仰所司準(zhǔn)例疾速奏裁; 兩京諸領(lǐng)府庫軍人妻三十年以上不離同居守護(hù)者賜物有差; 凡蒙恩合加職而未加者不過一等; 許加或加職而所司論奏收貼者及逗留未施行者皆許職貼; 或諸犯罪配流會赦而合受職貼未還給而身亡者許還; 或蒙會赦恩而所司未點(diǎn)職身先亡者如有子息告之點(diǎn)奏給貼。"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8-1108
壬辰女眞圍雄州崔弘正開門出擊大敗之 斬八十級獲車馬兵仗無 。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09-1108
甲午以尙書柳澤為咸州大都督府使置英福雄吉四州及公 鎭防御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0-1108
乙未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1-1108
辛丑遼遣崇祿卿張 來命王落起復(f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2-1108
癸卯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3-1108
丙午遼遣蕭良李仁洽等來冊王。 詔曰: "卿越自先臣恪修常職爰及后嗣祗受舊封 經(jīng)三載之期克懋一匡之績特頒詔冊益煥寵靈式靖爾邦永服予命。 今差淸安軍節(jié)度使蕭良益州管內(nèi)觀察使李仁洽充封冊使副所有冠冕車輅衣帶匹* {段}鞍馬諸物等具如別錄。" 冊曰: "朕以王者底綏四海利建于侯封諸侯各守一邦會歸于王統(tǒng)故上必優(yōu)于爵命下克貢其忠誠。 歷古已來舊章斯在。 乃眷東土于蕃上國 樹嫡之有初寔?zhàn)敕q賴然白茅 土早裂于封圻而靑蓋駕車未膺于典冊。 爰 龜筮載考禮文涓辰孔臧賦命惟允。 咨爾高麗國王 乃祖乃父有邦有家愛政洽于隅夷忠烈銘于 鼎。 迪厥攸訓(xùn)裕于乃躬信義仁和夙成于覇器詩書禮樂敦尙于人文靜以致誠動(dòng)斯中道。 始* 公爵分土于三韓及嗣王封正名于一字而能率政以德政且又養(yǎng)民以惠民厥績著聞朕甚嘉止。 以馳 而備物 其賜策以申恩。 秩乃三階望隆于樞軸位之兩省寄重于腹心。 是用遣使持節(jié)備禮冊命爾為守太尉兼中書令加食邑。 于 善其始克有厥終篤諸中乃施于外日嚴(yán)六德以亮 永肩一心以事君咸若厥猷允孚于吉。 承之廟社而無 傳之子孫而不窮欽哉惟休以服茲命。" 王受冊于南郊。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4-1108
戊申尹瓘以平定女眞新筑六城奉表稱賀立碑于公 鎭以為界至。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5-1108
癸丑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6-1108
三月己卯女眞來屯英州城外。 官軍出戰(zhàn)敗之?dāng)亍《壂@兵仗及馬八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7-1108
庚辰尹瓘獻(xiàn) 三百四十六口馬九十六匹牛三百余頭。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8-1108
尹瓘又筑宜州通泰平戎三城徙南界民以實(shí)新筑九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19-1108
夏四月壬午以尹瓘為門下侍中判尙書吏部事知軍國重事吳延寵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遣內(nèi)侍郞中韓 如* {赍}詔書告身及紫繡鞍具廐馬二匹至雄州分賜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0-1108
癸未禱雨于諸神廟及山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1-1108
丙戌謁英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2-1108
戊子女眞設(shè)柵圍雄州城。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3-1108
己丑尹瓘吳延寵凱還。 王命具 吹軍衛(wèi)以迎之遣帶方侯 齊安侯* 勞宴于東郊。 瓘延寵詣景靈殿復(fù)命還納 鉞。 王御文德殿引瓘延寵及諸宰樞上殿親問邊事入夜乃罷。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4-1108
辛卯謁昌陵賦詩寓平女眞之意宣示扈從儒臣令和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5-1108
己亥親 于*大廟肆赦。 詔曰: "國內(nèi)名山大川神*祗{祇}加號; 諸犯公流私徒以下皆原之; 斬絞二罪除刑; 流配諸歸配者量移乃至 用; 禮都監(jiān)禮司享官冊文述寫陵直侍衛(wèi)員吏加同正職; 祭器禮服儀仗造成*大廟修營差使扈從諸道外官持表進(jìn)賀及向者親謁昌顯英陵肅宗 廟時(shí)執(zhí)事享官員吏加階; 鄉(xiāng)職掌固出役三四年者內(nèi)侍給使一二人諸王府丘史二人牽龍一人許初職; *大廟十陵侍衛(wèi)給使等放良; 其余軍人雜類賜物有差。"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6-1108
癸卯遣兵馬副元帥吳延寵授 鉞往救雄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7-1108
己酉以女眞入寇分命近臣納油香弓劍于京內(nèi)寺院以禱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8-1108
五月辛亥講藥師經(jīng)于文德殿以禳賊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29-1108
癸丑吳延寵至雄州擊女眞破走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0-1108
辛酉王率宰樞近侍文武三品以上醮昊天五方帝于會慶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1-1108
六月庚辰如奉恩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2-1108
辛巳御干德殿覆試進(jìn)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3-1108
丙戌賜盧顯庸等及第仍命侍坐宰樞臺省侍臣知制誥各制親試貢士詩以進(jìn)。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4-1108
壬辰幸普濟(jì)寺行香祈卻北寇。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5-1108
甲午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6-1108
戊戌禱雨于諸神廟山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7-1108
庚子雨。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8-1108
秋七月乙卯幸神眾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39-1108
命行營兵馬元帥門下侍中尹瓘復(fù)征女眞。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0-1108
辛酉置土山等四十一縣監(jiān)務(w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1-1108
癸亥以尙書高令臣為西北面兵馬使; 尙書崔衍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2-1108
戊辰以徐甫為左右衛(wèi)上將軍尙書右仆射; 高義和為兵部尙書; 金麗珍攝戶部尙書; 樸伸攝工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3-1108
癸酉行營兵馬判官御史申顯等以舟師擊賊于寧仁鎭斬二十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4-1108
乙亥遣刑部尙書金商佑禮部侍郞韓 如等如宋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5-1108
丙子遣使東界設(shè)文豆婁道場于鎭靜寺設(shè)四天王道場于毗沙門寺以禳邊寇。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6-1108
八月己卯御重光殿南廊與宰樞議決重刑。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7-1108
乙酉命有司制定登州長吏服色等差從行營兵馬使之請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8-1108
丁亥吳延寵還。 王引見于文德殿親問邊事賜宴以勞之。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49-1108
戊子講藥師經(jīng)于文德殿以禳邊寇。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0-1108
兵馬判官王字之拓俊京與女眞戰(zhàn)于咸英二州斬三十三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1-1108
庚寅分遣九道點(diǎn)軍使以選壯士。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2-1108
行營兵馬元帥尹瓘獻(xiàn) 三十一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3-1108
癸巳兵馬判官庾翼將軍宋忠神騎軍樸懷節(jié)等與女眞戰(zhàn)于吉州死之。 贈翼兵部侍郞知御史臺事忠上將軍兵部尙書。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4-1108
戊戌西女眞酋長奴好等二十五人來朝。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5-1108
癸卯三司奏: "浿江渡女一產(chǎn)三男據(jù)舊例賜谷四十石。" 命加賜五十石。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6-1108
九月戊申朔賜尹瓘爵鈴平縣開國伯加吳延寵攘寇鎭國功臣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7-1108
辛亥閱射于長 殿中的者賜馬及彩* {段}。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8-1108
癸亥行營兵馬判官王字之拓俊京擊女眞于沙至嶺斬二十七級擒三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59-1108
甲戌幸南京王太后率諸王公主出次興王寺大施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0-1108
冬十月庚辰遣李德羽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1-1108
以肅考忌辰設(shè)講經(jīng)法會于內(nèi)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2-1108
壬午幸僧伽窟。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3-1108
己丑讀般若經(jīng)于延興殿。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4-1108
庚寅幸梓林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5-1108
辛卯幸仁壽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6-1108
十一月庚戌遣黃元道如遼謝落起復(fù)。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7-1108
壬子王還次峯城縣置酒與侍從宰輔議邊事語及庾翼等戰(zhàn)死泣下沾襟。 群臣稱壽陳慰。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8-1108
癸丑遣崔贄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69-1108
乙卯駐 藥師院南路頒德音至 還京都。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0-1108
丙辰幸佛恩寺還謁太后于大施院。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1-1108
戊午遣徐佑如遼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2-1108
庚申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3-1108
十二月丁丑慮囚。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4-1108
戊子遼遣橫宣使檢校司徒耶律寧來。
#高麗史12卷-世家12-睿宗1-03-75-1108
辛卯宴遼使于干德殿。
世家卷第十二。
#高麗史13卷-世家13-00-00-00-0000
世家卷第十三。 高麗史十三。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xué)知 經(jīng)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0-00-0000
睿宗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1-1109
○(己丑)四年春正月丙午朔放朝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2-1109
戊申遼遣大永信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3-1109
己酉東界行營兵馬錄事王思謹(jǐn)河景澤等與女眞戰(zhàn)于咸州死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4-1109
庚戌宴遼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5-1109
丙辰幸神眾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6-1109
戊午御長齡殿引見平虜關(guān)外蕃長等五十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7-1109
丁卯冊封弟帶方侯 曲宴諸王宰樞侍從達(dá)曙而罷。 御史大夫崔繼芳酒 起舞時(shí)人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8-1109
二月庚辰御干德殿南門外閱將軍金賢林佐等軍賜酒及銀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09-1109
辛巳冊封弟大原侯* 曲宴諸王宰樞侍從達(dá)曙乃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0-1109
己丑燃燈王如奉恩寺。 庚寅大會宴諸王宰樞侍從于重光殿酒 命左右舞平章事金景庸等起舞。 承宣林彥佯醉而退曰: "東邊未寧可忍舞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1-1109
乙未親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2-1109
王引見東界進(jìn)發(fā)將軍王維忠賜所領(lǐng)將校以上酒及銀甁二事追念樸懷節(jié)戰(zhàn)死之功賜妻子銀甁二事綾羅紗絹十五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3-1109
戊戌右諫議大夫李載上* 曰: "今軍國多故黎庶未安上以封兩弟數(shù)與群臣宴樂命御史大夫崔繼芳舞又燃燈宴日高而罷命平章事金景庸舞其如禮何。 且今東蕃攻戰(zhàn)未休屯兵不去近詐遣史顯來請和好國家信之欲遣使告遼還其九城甚不可也請圣鑒裁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4-1109
己亥御宣政殿引見延州關(guān)外蕃長守弗首等七人淸塞關(guān)外蕃長歸夫等十八人平虜關(guān)外蕃長要弗等二十八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5-1109
辛丑御神鳳門外閱神騎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6-1109
以崔公 為右仆射; 金緣為右諫議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7-1109
壬寅御重光殿引見東蕃酋長果下等六十三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8-1109
癸卯遣李汝霖如遼奏新筑東界九城賜班犀帶一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19-1109
錄楊規(guī)功賜其曾孫神騎直長齊寶銀 。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0-1109
甲辰設(shè)百座會于會慶殿又令中外齋僧三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1-1109
三月戊申親醮三淸于賞春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2-1109
庚戌御重光殿閱神騎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3-1109
辛亥行營兵馬錄事長文緯等與女眞戰(zhàn)于崇寧鎭斬三十八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4-1109
壬子御神鳳門閱精弩班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5-1109
癸丑東界行營兵馬別監(jiān)承宣林彥侍郞王字之員外郞拓俊京等陛辭。 王御重光殿賜酒食賜彥鞍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6-1109
乙卯行營兵馬判官許載金義元等與女眞戰(zhàn)于吉州關(guān)外斬三十級獲其鐵甲牛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7-1109
己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8-1109
辛酉東界錄事河浚陛辭賜烏犀帶一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29-1109
丁卯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0-1109
辛未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1-1109
癸酉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2-1109
夏四月丙子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3-1109
戊寅東界兵馬副元帥吳延寵陛辭。 王詣景靈殿親授 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4-1109
己卯日色赤而無光動(dòng)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5-1109
甲申宰樞及六尙書以上各出米二石設(shè)齋于神眾院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6-1109
乙酉遣同知樞密院事許慶祭平壤木覓東明神祠又設(shè)文豆屢道場于興福永明長慶金剛等寺又遣門下侍中尹瓘樞密院副使柳仁著祭昌陵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7-1109
壬辰親設(shè)齋于奉恩彌勒兩寺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8-1109
甲午 知政事致仕孫冠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39-1109
甲辰東女眞復(fù)遣史顯款塞請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0-1109
遣近臣禱雨于樸淵及諸神廟祭瘟神于五部仍設(shè)般若道場以禳疾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1-1109
五月庚戌行營兵馬奏: "女眞寇宣德鎭殺掠人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2-1109
壬子以女眞寇邊幸法王寺行香分遣近臣禱于諸神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3-1109
癸丑王將肆赦召宰樞議崔弘嗣以為不可。 王曰: "頃以左右固請舉兵討賊。 然今賊類未殲數(shù)侵我疆掠我人民將卒疲于攻戌。 國家之急政在今日欲肆赦以安眾心卿獨(dú)何心以為不可。" 宰樞皆 懼而退。 乃下宣旨曰: "朕以涼德謬御三韓于今五載。 然政不足綏百姓威不足制多方。 故宵 憂勤未敢遑安。 此東蕃賊類自祖宗以來附托國勢多被恩賞今則背恩棄德招集遠(yuǎn)賊凌犯國境。 向于甲申年連兵拒戰(zhàn)殺我軍民其或生擒以為仆隸者不可勝數(shù)。 近來每至關(guān)城劫奪戌卒衣糧器械自恃強(qiáng)暴侵?jǐn)_邊鄙罪合行討不可安忍。 故我圣考憤然誓曰: '今若掃蕩丑類卽于賊境筑設(shè)城堡創(chuàng)寺宇恢張佛法。' 大功未就 爾升遐。 寡人嗣承先志舉義發(fā)軍置邑筑城此蓋國內(nèi)名山大川神* {祇}所助也。 然余賊尙未盡滅施設(shè)場寨來攻吉州。 欲更勵(lì)兵奮擊或愿神明更加陰助三韓功臣英靈尙在竟相扶援掃蕩殘賊邊境平安則或封崇爵位酬賽玄恩。 其宣旨前犯流以下咸自除之二罪以上除刑付處雜犯流配者量移乃至 用前代以來所犯罪狀不推鞫配入者如有父母妻子各處分居者合居一處。"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4-1109
甲寅命門下侍中尹瓘詣廟社及九陵禱兵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5-1109
丙辰設(shè)藥師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6-1109
庚申女眞圍吉州吳延寵引兵救之師大敗。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7-1109
甲子御文德殿召宰樞議邊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8-1109
乙丑遣東界兵馬元帥尹瓘于西北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49-1109
丙寅命宰樞及文武常 官議奏東邊事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0-1109
辛未將軍良善領(lǐng)兵赴東界賜銀甁二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1-1109
癸酉遣左承宣沈侯宣諭東界軍士分賜銀甁四十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2-1109
六月甲戌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3-1109
戊寅金商佑韓 如愼安之等* {赍}詔回自宋。 王迎詔于宣政殿。 起居表回詔云: "卿撫有東藩世載令譽(yù)。 遐致問安之禮恭陳事大之誠。 不替前修有加忠藎。" 告奏表回詔云: "卿尹茲東土初卽乃封山川阻修日月 邁心在王室未卽以聞。 航海奏言情文備盡。 善綏厥服永孚于休。" 祝圣壽回詔云: "卿表海稱藩使航遐 叩眞乘之妙果祝壽考之多祥歸美之誠不忘鑒寐。" 賜國信詔云: "朕 駿先猷眷懷蕃服為國外屛繼世撫封。 紹嗣之初修方惟舊嘉乃迪德率茲典常實(shí) 有頒用伸厚意。" 太后起居表回詔云: "卿初布蕃條謹(jǐn)茲侯度。 使 凌海遠(yuǎn)修職貢之勤奏牘在庭恭致宮 之問忠誠備至嘉尙兼懷。" 告奏太后表回詔云: "卿奕世有邦作我良翰。 屬纘承于舊服爰赴告于宮庭載亮忠勤益深嘉尙。" 太后祝壽回詔云: "卿遠(yuǎn)因使介恭叩佛乘祝壽考于宮 忠誠于藩服。 奏封來上眷奬殊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4-1109
乙酉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5-1109
尹瓘吳延寵引兵救吉州聞女眞請和還定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6-1109
丙戌制曰: "近者東 未靖軍馬疲斃此乃地勢衰廢之使然。 宜以陰陽 術(shù)禳之其司天太史員及散官等各上封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7-1109
戊子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8-1109
制曰: "近日邊患窘迫軍民勞苦君臣同發(fā)至誠誓告于天行祖宗訓(xùn)誡之事宜令有司奏議。" 且命近臣分禱于進(jìn)奉九龍兩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59-1109
丙申召宰相臺諫六部議還九城。 平章事崔弘嗣等二十八人皆曰可禮部郞中樸升中戶部郞中韓相曰不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0-1109
己亥東蕃使 弗史顯等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1-1109
庚子御宣政殿南門引見 弗史顯等六人宣問來由。 弗等奏曰: "昔我太師盈歌嘗言: '我祖宗出自大邦至于子孫義合歸附。' 今太師烏雅束亦以大邦為父母之國。 在甲申年*閑弓漢村人不順太師指諭者舉兵懲之國朝以我為犯境出兵征之復(fù)許修好故我信之朝貢不絶。 不謂去年大舉而入殺我 倪置九城使流亡靡所止歸。 故太師使我來請舊地若還許九城使安生業(yè)則我等告天為誓至于世世子孫恪修世貢亦不敢以瓦礫投于境上。" 王慰諭賜酒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2-1109
秋七月乙巳會宰樞及臺省諸司知制誥侍臣都兵馬判官以上文武三品以上于宣政殿宣問還九城可否皆奏曰可。 丙午御宣政殿南門引見 弗等許還九城。 弗感泣拜謝。 王賜物遣還命內(nèi)侍金珦護(hù)送境上仍詔元帥等諭以還九城之意。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3-1109
丁巳以中書侍郞平章事任懿權(quán)判東北面兵馬事兼行營兵馬使右諫議大夫金緣副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4-1109
戊午設(shè)盂蘭盆道場于長齡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5-1109
辛酉行營兵馬別監(jiān)承宣崔弘正兵馬使吏部尙書文冠諭女眞酋長居 伊等曰: "汝若請還九城宜如前約誓告于天。" 酋長等設(shè)壇咸州門外告天誓曰: "而今已后至于九父之世無有惡心連連朝貢有 此盟蕃土滅亡。" 盟訖而退。 弘正等始自吉州以次收入九城戰(zhàn)具資糧于內(nèi)地。 * {狄}人喜以其牛馬載還吾民遺棄老幼男女一無殺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6-1109
壬戌任懿等辭王御重光殿親授 鉞仍賜鞍馬衣服彩* {段}。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7-1109
是日撤東界崇寧通泰二鎭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8-1109
甲子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五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69-1109
撤英福二州眞陽鎭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0-1109
乙丑以金商佑為戶部尙書翰林學(xué)士; 劉載為左散騎常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1-1109
撤咸雄二州宣化鎭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2-1109
壬申王妃延和宮主李氏薨。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3-1109
八月甲戌神騎軍士還自東界。 王御重光殿西樓慰之曰: "東役之?dāng)浿^也朕何忘汝等之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4-1109
乙酉刑部奏內(nèi)外重刑王御宣政殿南廊與宰樞科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5-1109
丁亥王以中秋率文臣翫月于重光便殿御制詠月詩。 其末聯(lián)云: "他日吾民 富壽好酬佳節(jié)燕公卿。" 命文臣和進(jì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6-1109
甲午以戶部尙書柳子維為西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7-1109
己亥女眞使者史顯等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8-1109
九月戊申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79-1109
壬子幸妙通寺辛酉又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0-1109
乙丑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又親飯僧于闕庭命中外齋僧三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1-1109
冬十月乙亥元子構(gòu)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2-1109
幸開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3-1109
戊寅百官上表賀生元子。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4-1109
壬午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5-1109
乙酉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睢?br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6-1109
壬辰以李瑋 知政事; 柳仁著為殿中監(jiān)知樞密院事; 李資謙為禮賓卿樞密院副使; 金沽為左承宣知吏部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7-1109
十一月癸卯視朝于干德殿。 諫議大夫李載金緣御史大夫崔繼芳等出班請治尹瓘吳延寵林彥敗軍之罪不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8-1109
癸丑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89-1109
庚申東女眞酋長吳老等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0-1109
甲子御宣政殿引見平虜淸塞關(guān)外蕃長多老居夫等四十五人史顯等七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1-1109
戊辰宰相崔弘嗣李 任懿等與臺諫復(fù)請尹瓘等罪。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2-1109
十二月己卯宋敎練使明州都知兵馬使任郭等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3-1109
壬午以金晙為尙書右丞樞密院右承宣; 李壽為御史中丞。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4-1109
乙酉命有司分祭于松岳及諸神祠以禳疾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5-1109
癸巳以沂檢校司徒守司空淮安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6-1109
戊戌宴諸王宰樞于重光殿至?xí)远T。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4-97-1109
是歲遣都官郞中李國瓊?cè)邕|奏還女眞九城。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1-1110
○(庚寅)五年春正月庚子朔放朝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2-1110
昌州關(guān)外蕃長亡閑等二十八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3-1110
壬寅遼遣衛(wèi)尉卿李逢辰來賀生辰。 仍詔曰: "卿蕃衛(wèi)皇家鎭撫海表專征守職 寇有勞。 因乘勝以納降遂開疆而置壘載惟施設(shè)允 便宜。 向遣使人遠(yuǎn)馳捷奏永言歸美良用慰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4-1110
己酉李國瓊還自遼。 詔曰: "卿向討邊夷權(quán)置城堡因其防寇且務(wù)于修營旣乃請和遂從于毀撤旣 宜便。 復(fù)具奏陳載念忠虔良增嘆尙。"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5-1110
庚戌設(shè)帝釋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6-1110
乙卯御宣政殿南門引見北界蕃長三十九人各賜衣一襲。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7-1110
丁巳御宣政殿引見北界蕃長三十五人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8-1110
庚申御重光殿南樓閱神騎軍士擊球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09-1110
壬戌御重光殿南門引見北界蕃長十九人賜酒食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0-1110
甲子親醮于星宿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1-1110
二月癸未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2-1110
女眞酋長萬壽等十三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3-1110
庚寅以禎檢校司徒守司空承化伯詔賜例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4-1110
甲午王太后移御佛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5-1110
三月己酉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6-1110
辛亥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7-1110
乙卯日色如血無光。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8-1110
甲子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19-1110
以任懿守太尉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畢光贊為尙書右仆射; 李 權(quán)尙書吏部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0-1110
夏四月辛未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1-1110
甲戌司天臺奏: "今年疫 大興尸骸載路請令有司收 。" 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2-1110
丙子賜李正升等及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3-1110
甲申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4-1110
乙酉設(shè)孔雀明王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5-1110
甲午幸順天館點(diǎn)檢接賓之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6-1110
五月癸卯設(shè)消 道場于會慶殿五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7-1110
己酉彗星入紫*薇{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8-1110
庚戌王朝王太后于延德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29-1110
辛亥御干德殿視朝。 宰相崔弘嗣金景庸與臺諫上* 論尹瓘吳延寵等敗軍之罪王不聽便入內(nèi)。 弘嗣等詣重光殿東紫門固請至 竟不允。 宰相諫官皆歸第不出省中一空。 王召平章事李 中書舍人李德羽等令直省中。 弘嗣等累旬不出王遣近臣敦諭起之諫官亦出視事時(shí)人譏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0-1110
乙卯彗星見凡九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1-1110
丁巳夜盜二十人入都祭庫殺庫直郞將同正金可崇竊取銀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2-1110
甲子雨雹于永康縣翌日乃消。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3-1110
六月戊辰朔王如奉恩寺。 己巳親祭天祥于是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4-1110
庚午以李瑋為刑部尙書; 金商佑為禮部尙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5-1110
辛未御干德殿召見宋明州所歸女樂二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6-1110
雨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7-1110
甲戌宋商李榮等四十八人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8-1110
丙子詔曰: "朕謬以 躬紹御三韓萬機(jī)至廣不能視聽。 刑政不中節(jié)候不調(diào)三四年*閑田谷兇荒人民饑病宵 憂勞未嘗暫已。 又干文變怪無日不見夏月以來凄風(fēng)雨雹此乃 德所致恐懼增深意欲推恩上* 天譴下慰民心召集和氣以報(bào)平安。 自宣旨前凡在獄囚犯流以下 除免之二罪以上除刑付處曾坐罪流謫者 皆量移以至 用或有所犯父母妻子分居各處者完聚一處。"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39-1110
辛巳宋遣王襄張邦昌來。 以 知政事李瑋殿中少監(jiān)左承宣韓 如為館伴。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0-1110
壬午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1-1110
癸未王受詔于會慶殿庭。 詔曰: "卿世載令聞保厘東藩。 當(dāng)襲爵之云初乃修邦而惟舊張 航海陳貢旅庭。 義有可嘉禮無不報(bào)爰命介使往 乃封用伸厚意之將示識多儀之享其恤厥若永孚于休。 今差兵部尙書王襄中書舍人張邦昌往彼賜卿衣帶* {段}匹金玉器弓箭鞍馬。" 王受訖上殿。 使副就王前傳密諭曰: "皇帝明見萬里諒?fù)踔毅≈\欲加恩數(shù)聞王已受北朝冊命南北兩朝通好百年義同兄弟故不復(fù)冊王但令賜詔已去權(quán)字卽是寵王以眞王之禮。 且此詔乃皇帝御筆親制北朝必?zé)o如此禮數(shù)文王肅王亦不曾有此等恩命。 襄等來見王迎詔甚恭他日歸奏帝必嘉悅恩數(shù)有加請王益篤誠敬以* 圣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2-1110
戊子宴宋使于會慶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3-1110
秋七月戊戌朔王襄等還王附表以謝曰: "記存特異俯 益恭 底績之蔑如 顏之無所。 伏念臣系 遐僻逢世浸昌。 子* {須}肯播于父 小固服懷于大國。 此先臣所以貽訓(xùn)而微臣資以為忠。 藩服 承方謹(jǐn)一修之貢家陪在返過蒙厚往之私徒積 兢未遑 謝豈謂皇帝陛下仁心懷遠(yuǎn)例舉非常降使 之光華將賞典之優(yōu)渥。 自祖先而拜賜雖曰有年 寵數(shù)之橫加莫如今日。 詳 墨兼奉諭音 于臣銜直去權(quán)字所謂冊立之命正朔之頒已曾 受于大遼不欲別行于上國以示酌中之義致寬顧北之憂。 睿眷稠重奚克丘山之戴丹衷戰(zhàn)栗有同 谷之臨。 唯愿傾輸免孤覆露。" 又* 密諭曰: "當(dāng)國介在東表祖先已來樂慕風(fēng)化有時(shí)入貢優(yōu)荷寵恩。 崇寧中國信使劉侍郞吳給事奉圣旨咨聞行冊禮事先考以當(dāng)國地接大遼久已 行爵命正朔所以未敢遵承上命以實(shí)懇辭舉國惶恐未之暫安。 今聞國信尙書舍人所傳密諭皇帝圣明如天日國王雖在萬里之外忠孝恭順皇帝無不鑒照常欲優(yōu)加異恩某等朝辭日備聞圣訓(xùn)以受大遼冊命南北兩朝通好百有余年義同骨肉兄弟所以不欲更加封冊今來詔書已去權(quán)字卽是寵國王以眞王之禮。 拜命之始惶駭自失意欲奉表辭免更自思惟皇帝圣恩委曲存撫祗去權(quán)字以示正名永除冊立之命欲使一方無有后慮今已依詔除權(quán)。 聞所賜詔書是御筆親制此之榮幸古未曾有感戴殊甚。 更期忠恪上* 生成所冀尙書舍人復(fù)命歸朝從容敷奏。"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4-1110
己亥宋商池貴等四十二人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5-1110
辛丑門下侍郞平章事李 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6-1110
丙寅以司宰卿李載為西北面兵馬使; 借戶部侍郞安子恭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7-1110
八月辛巳刑部奏內(nèi)外重刑王御宣政殿南廊與宰樞議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8-1110
乙酉幸王輪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49-1110
乙未祈晴于*大廟及諸神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0-1110
閏月癸卯王奉太后幸南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1-1110
壬子設(shè)般若道場于延興殿八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2-1110
辛酉幸三角山藏義寺遂幸僧伽窟命通義侯僑詣文殊窟太后及諸王宮公主各施衣 。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3-1110
九月甲戌宴諸王宰樞于天授殿達(dá)曙乃罷各賜侑幣。 王賦詩命儒臣和進(jìn)賜物有差。 有優(yōu)人因戱稱美先代功臣河拱辰王追念其功以其玄孫內(nèi)侍衛(wèi)尉注簿浚為閣門祗候仍制詩一絶賜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4-1110
己卯御南明門閱神騎軍擊球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5-1110
庚辰講金剛經(jīng)于延興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6-1110
壬辰御北寧門閱文武臣僚射中的者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7-1110
冬十月甲辰太白晝見經(jīng)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8-1110
西女眞古伋果下等九十八人來獻(xiàn)駿馬五十七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59-1110
戊申 于*大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0-1110
壬子親饗年八十以上及孝順義節(jié)鰥寡孤獨(dú)篤廢疾者于南明門外賜物有差。 中有孝子一人特加例賜為賦詩一首宣示左右。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1-1110
乙卯車駕發(fā)南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2-1110
丙辰幸神穴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3-1110
十一月乙丑朔次藥師院南路頒德音至 還京都。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4-1110
丁丑東女眞史顯等十二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5-1110
戊寅設(shè)八關(guān)會幸法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6-1110
辛巳以文冠守司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7-1110
甲申大雪王制喜雪詩示左右。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8-1110
十二月乙未御宣政殿引見東女眞史顯等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69-1110
庚子御重光殿南樓引見西女眞酋長等四十余人賜酒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0-1110
辛丑以尹瓘守太保門下侍中判兵部事; 崔弘嗣判吏禮部事; 金景庸為門下侍郞平章事判刑部事; 金漢忠判工部事; 吳延寵為中書侍郞平章事判三司事; 李瑋為中書侍郞判戶部事兼西京留守使; 許慶為刑部尙書樞密院使; 李資謙為殿中監(jiān)同知樞密院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1-1110
乙巳醮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2-1110
戊申幸法云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3-1110
癸丑立春百官朝于干德殿賜春幡子仍賦迎春詞二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4-1110
以帶方侯 守*大尉帶方公; 大原侯* 守*大尉; 齊安侯* 守司徒; 通義侯僑守司徒; 史榮攝戶部尙書西京知留守; 樸景綽 為左諫議大夫。 等俱上表讓職下敎不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5-1110
庚申以金商佑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5-76-1110
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1-1111
○(辛卯)六年春正月丙寅御干德殿頒德音犯斬絞者免刑流配流以下 赦之中外老人及鰥寡孤獨(dú)節(jié)義孝順者賜酒食幷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2-1111
戊辰遼遣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大仲宣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3-1111
丙子御宣政殿引見北鄙女眞村長三十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4-1111
癸未以判合門事柳澤為西北面兵馬使; 國子司業(yè)御史雜端洪灌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5-1111
癸巳盜入上林司殺守庫婢竊銀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6-1111
二月乙未以任申幸攝刑部尙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7-1111
丁未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8-1111
三月丙寅封源為廣平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09-1111
辛未以許慶為吏部尙書 知政事; 柳仁著為兵部尙書; 李資謙為御史大夫; 金緣為 書監(jiān)樞密院副使; 崔繼芳為戶部尙書兼三司使; 柳子維為刑部尙書; 趙仲璋為吏部侍郞知御史臺事; 金沽為禮部侍郞右諫議大夫; 樸升中為中書舍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0-1111
癸未饗庶老及節(jié)義孝順男女于宮庭國老尙書致仕林成 柳澤等于合門王親侑之觀者多感泣。 成 懷諫* 奏之凡五條皆國家大事。 平章事致仕金上琦年八十一王欲宴于內(nèi)殿以示優(yōu)禮上琦辭以老病。 特命左承宣韓 如傳宣肩輿入內(nèi)上殿勿拜上琦固辭不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1-1111
甲申日赤無光。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2-1111
夏四月己亥享于*大廟。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3-1111
庚戌再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4-1111
甲寅右補(bǔ)闕韓 上* 言時(shí)政得失。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5-1111
五月甲子禱雨于廟社諸陵山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6-1111
己巳門下侍中尹瓘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7-1111
是月有箭著于都兵馬使及金剛庫屋上其鏃穿瓦。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8-1111
六月壬辰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19-1111
丁酉以林彥為翰林侍講學(xué)士; 崔弘正為給事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0-1111
庚子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1-1111
秋七月甲子親醮三淸于純福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2-1111
己卯以右散騎常侍康拯為西北面兵馬使; 右諫議大夫樸景綽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3-1111
壬午遣樞密院副使金緣少府監(jiān)林有文如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4-1111
庚寅王太后不豫移御法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5-1111
八月甲午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6-1111
太史奏: "先朝所創(chuàng)天壽寺地勢不利請毀藥師院移之。" 庚戌親幸相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7-1111
甲寅以金漢忠為樞密院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8-1111
乙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29-1111
九月己巳設(shè)重陽宴。 王賦詩令從臣和進(jì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0-1111
戊寅命侍從官射中的者賜物有差仍賜宴。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1-1111
冬十月甲午王還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2-1111
丙午遣刑部侍郞李資德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3-1111
兩府會議邊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4-1111
戊申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講仁王經(jīng)飯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5-1111
丁巳王朝太后于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6-1111
十一月庚申朔有司請停創(chuàng)天壽寺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7-1111
遣禮部侍郞李 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8-1111
乙丑幸藥師院相天壽寺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39-1111
丙子遣殿中監(jiān)金縝如遼獻(xiàn)方物禮賓少卿文公彥賀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40-1111
十二月丙午以崔弘嗣守太傅; 許慶為中書侍郞同平章事; 金漢忠為尙書左仆射; 柳仁著守司空; 李資謙檢校司空刑部尙書; 金商佑為吏部尙書; 高令臣為禮部尙書; 柳子維為工部尙書; 李載為殿中監(jiān); 洪灌為御史中丞; 崔濡李資 為侍御史; 閔世倫為殿中侍御史; 胡宗旦為右拾遺知制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41-1111
己酉遼遣橫賜使檢校司空蕭遵禮來。 辛亥受詔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6-42-1111
乙卯宣德鎭?zhàn)溧嵳涠ㄖ萑税住L得罪亡入女眞與謀寇邊。 珍母在元興鎭夜二鼓珍 與女眞人骨夫潛來將竊其母以去。 兵馬使遣卒捕殺之幷獲器仗賜爵賞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1-1112
○(壬辰)七年春正月辛酉遼遣永州管內(nèi)觀察使*劉 允{劉公允}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2-1112
庚辰以御史中丞洪灌為東北面兵馬使; 給事中崔弘正為西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3-1112
二月辛丑燃燈王如奉恩寺。 翼日大會王賦詩令從臣和進(jì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4-1112
庚戌諫官上* 請停創(chuàng)天壽寺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5-1112
甲寅以金景庸守太保判尙書吏部事; 吳延寵守司徒判尙書兵部事監(jiān)修國史; 李瑋守司徒修國史; 許慶檢校司徒判尙書禮部事; 柳仁著李資謙 知政事; 崔繼芳高令臣同知樞密院事; 金晙為禮賓卿樞密院知奏事; 王字之為吏部侍郞樞密院左承宣; 金黃元為翰林侍講學(xué)士; 韓 如為右承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6-1112
三月戊午朔幸長源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7-1112
壬午賜鄭之元等及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8-1112
夏四月庚寅王還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09-1112
丙申御禁內(nèi)紗樓制牧丹詩命儒臣應(yīng)制賜* {段}匹有差。 顯宗嘗手植牧丹于樓前自德宗至肅宗皆有詠花詩又有從臣應(yīng)制。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0-1112
丁酉以金至和知吏部事; 樸景綽直門下省; 趙仲璋為左諫議大夫; 林彥為禮部侍郞右諫議大夫; 金沽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1-1112
戊戌宴諸王及平章事金景庸上大將軍承宣等于賞春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2-1112
雨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3-1112
五月甲子太白晝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4-1112
乙丑禱雨于興國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5-1112
戊寅集三品以上于式目都監(jiān)問御邊之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6-1112
六月丁亥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7-1112
乙未移置扶余公* 于巨濟(jì)縣行至玄風(fēng)縣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8-1112
己酉 知政事文冠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19-1112
秋七月己巳王太后柳氏薨于信樸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0-1112
丁丑以兵部侍郞李壽為西北面兵馬副使; 刑部侍郞安子恭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1-1112
八月丙申葬明懿王太后于崇陵。 王祖送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2-1112
丁酉遣殿中監(jiān)李德羽如遼告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3-1112
丙午流僧統(tǒng) 于巨濟(jì)縣。 戊申流尙書右丞金仁碩全州牧使李汝霖殿中少監(jiān)河彥碩刑部尙書任申幸大卿李仲平刑部員外郞李日肅將軍金澤臣宋英漢別將金有成知南原府事李綏寧朔鎭使李日衍崇敎寺僧資尙及仁碩汝霖申幸彥碩之子于遠(yuǎn)地。 誅資尙于中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4-1112
辛亥樂浪侯瑛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5-1112
九月丙寅以金景庸為門下侍中; 吳延寵李瑋為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許慶守司徒; 柳仁著為尙書左仆射判尙書刑部事; 李資謙守司空兵部尙書判三司事; 崔繼芳檢校司空樞密院使; 高令臣為吏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金緣為左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翰林學(xué)士承旨; 崔挺判尙書工部事; 金商佑為刑部尙書; 劉載為禮部尙書; 林有文為右散騎常侍; 康拯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6-1112
乙亥遣禮部侍郞金縝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7-1112
冬十月庚寅以宋國信龍鳳茶分賜宰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8-1112
辛卯遣工部侍郞李寵鱗如遼謝橫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29-1112
乙巳遣戶部侍郞康悅?cè)邕|謝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0-1112
壬子兩府宰臣上表請復(fù)常膳不允。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1-1112
十一月甲寅朔宰臣三上表請復(fù)常膳從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2-1112
庚申御干德殿宣柳仁著李資謙麻制。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3-1112
丁丑王詣明懿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4-1112
己卯遣承宣韓 如于中書省問御邊之策。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5-1112
庚辰遣禮賓少卿崔 如遼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6-1112
辛巳御干德殿宣金景庸吳延寵李瑋麻制。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7-1112
遼東京回謝持禮使禮賓副使謝善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8-1112
壬午遣刑部侍郞許之奇如遼賀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7-39-1112
十二月辛丑以崔思諏守太師中書令致仕; 林干為門下侍郞同平章事致仕。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1-1113
○(癸巳)八年春正月乙卯遼遣崇祿卿張如晦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2-1113
壬申遼 祭使永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固*大常少卿王侁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3-1113
癸酉以知刑部事李載為西北面兵馬使; 太府少卿智淑延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4-1113
甲戌遼 吊使泰州管內(nèi)觀察使蕭 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5-1113
丙子遼使祭太后于虞宮王詣?dòng)輰m。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6-1113
戊寅遼遣崇祿卿楊舉直來命王起復(fù)。 詔曰: "嗣 祖構(gòu)恭守王封頃哀被于茹 卽毀過于扶杖爰降釋衰之命勿辱?!≈畽?quán)當(dāng)體眷懷所宜* { }荷。" 告身曰: " 綬* 封繼先業(yè)者是謂殊私墨衰從政奪哀情者斯為變禮舉茲故典懋乃邦英。 其有毓象緯之靈*閑玄黃之氣踰鴨綠而休聲振 。 ?!×侄畹铝髀劦郎票用裰\能經(jīng)國。 方恪修于世范何遽宅于家難。 庸卜吉辰與伸起復(fù)。 前推誠奉國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守太尉兼中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三千戶食實(shí)封一千五百戶王 榮分弓鉞慶席山河。 桓鎭瑯瑯?biāo)厝谥仄鳌 ∶C肅生備于長材仍敎 于義方復(fù)言該于名理。 而自嗣興厥域優(yōu)纂乃勞賓王著事大之誠侯律謹(jǐn)守方之制洽辰韓之善理慕齊晉之純忠歲重貢儀率勤北面之力時(shí)堅(jiān)戎翰實(shí)寬東顧之憂。 頃者靜樹纏悲白華違養(yǎng)尙固匹夫之節(jié)擬成孝子之規(guī)。 主土分茅闕一日而不可毀容銜恤豈三載以為期是用從金革之宜飾鈿珠之命 車載駕駝紐重輝。 于 日域全疆天命重地位冠于五侯九伯秩 于四輔三公。 先臣之縟儀 器咸在今汝躬之異數(shù)備物具彰必靜鎭于一方當(dāng)表章于群岳。 勉服丕訓(xùn)永保多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7-1113
二月庚寅耶律固等將還請春秋釋例金華瀛洲集王各賜一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8-1113
置花園二于宮南西。 時(shí)宦寺競以奢侈媚王起臺 峻垣墻括民家花草移栽其中以為不足又購于宋商費(fèi)內(nèi)帑金幣不 且于京外多作寺院窮極土木。 物論喧騰旣而二園俱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09-1113
乙未以許慶檢校太尉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致仕; 崔挺檢校司徒 知政事致仕; 宋秀為神虎衛(wèi)上將軍工部尙書; 尹惟志為左右衛(wèi)上將軍攝刑部尙書。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0-1113
戊戌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1-1113
辛亥幸王輪寺設(shè)齋還至刑部南街獄囚望駕同聲呼萬歲。 命近臣就獄賜酒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2-1113
三月壬子朔太史奏: "*大陽當(dāng)虧密云不見。" 門下侍中金景庸率百僚表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3-1113
丙寅王不豫。 百官設(shè)大醮于會慶殿禱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4-1113
丁卯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5-1113
戊辰百官又禱于神眾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6-1113
戊寅以李資謙為尙書左仆射; 金緣為兵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柳子維為尙書右仆射; 康拯為刑部尙書; 金至和為工部尙書; 李載為御史大夫文德殿學(xué)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7-1113
夏四月己亥親饗年八十以上及孝順義節(jié)孤獨(dú)疾病者于宮庭賜物有差特命禮部尙書致仕林成 肩輿入內(nèi)宴于合門親侑食賜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8-1113
戊申禱雨于九曜堂三日。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19-1113
閏月辛酉親醮于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0-1113
戊辰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1-1113
庚午女眞烏羅骨實(shí)顯等來謝還九城獻(xiàn)名馬良金。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2-1113
五月乙酉王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3-1113
戊子宋都綱陳守獻(xiàn)白 。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4-1113
辛丑 知政事柳仁著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5-1113
六月庚戌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6-1113
珍島縣民漢白等八人因賣買往 羅島被風(fēng)漂到宋明州奉圣旨各賜絹二十匹米二石發(fā)還。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7-1113
己未慮囚。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8-1113
己巳祈晴于社稷群望。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29-1113
甲戌以趙仲璋為殿中監(jiān)。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0-1113
秋七月己卯朔以崔繼芳守司空兵部尙書 知政事; 高令臣檢校司空*恭{ }知政事; 柳子維守司空; 趙仲璋同知樞密院事; 金晙為樞密院副使; 康拯為戶部尙書三司使; 金沽為左諫議大夫; 金叔平為殿中侍御史。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1-1113
乙酉以工部尙書金至和為西北面兵馬使; 御史雜端李舜諧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2-1113
癸巳奉安明懿太后眞于開國寺肅宗眞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3-1113
八月丁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4-1113
九月乙酉遣西頭供奉官安稷崇如宋。 牒宋明州云: "去年入朝金緣等同稱: '在闕下時(shí)蒙館伴張內(nèi)翰等諭來歲又當(dāng) 祀申覆國王遣使入朝以觀大禮。' 聞此已令有司方始備辦忽母氏薨逝迫以難憂今年未遑遣使入朝以達(dá)情禮請照會施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5-1113
乙巳自長源亭幸慶天寺落成。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6-1113
冬十月壬戌遣禮部侍郞李永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7-1113
甲子王還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8-1113
庚午遣禮部尙書洪灌刑部侍郞金義元如遼謝吊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39-1113
辛未設(shè)百座會于會慶殿講仁王經(jīng)三日齋僧一萬于球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0-1113
十一月庚辰遣 書少監(jiān)韓 如遼謝起復(fù)。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1-1113
乙酉王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2-1113
丙戌遣工部侍郞李茂榮如遼謝賀生辰。 甲午遣殿中監(jiān)崔弘宰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3-1113
丙申翰林學(xué)士承旨金緣侍講學(xué)士*樸 中{樸升中}等撰進(jìn)時(shí)政策要五冊各賜犀帶編修官金富轍以下賜物有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4-1113
遣戶部侍郞李資 如遼賀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5-1113
十二月戊申朔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6-1113
丙辰以金景庸守太傅判尙書吏部事; 吳延寵守太尉判禮兵部事上柱國; 李瑋守太尉上柱國; 崔繼芳為尙書左仆射判三司事柱國; 金緣為禮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判翰林院事; 趙仲璋為兵部尙書樞密院使; 柳子維為尙書右仆射判工部事; 李資謙檢校司徒柱國; 劉載為吏部尙書; 康拯知樞密院事; 金晙為左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 金至和為刑部尙書; 史榮攝工部尙書三司使; 金若溫知尙書都省事; 樸景綽為殿中監(jiān)翰林學(xué)士; 王字之禮賓卿樞密院知奏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8-47-1113
甲戌遣禮賓少卿金景淸如遼獻(xiàn)方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1-1114
○(甲午)九年春正月戊寅朔放朝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2-1114
西女眞將軍烏無奐等六十一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3-1114
庚辰遼遣衛(wèi)尉卿張如晦來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4-1114
戊戌幸文德殿作佛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5-1114
庚子赦。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6-1114
癸卯幸神眾院。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7-1114
乙巳以高義和為右仆射鷹楊軍上將軍; 尹惟志為兵部尙書龍虎軍上將軍。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8-1114
二月癸丑以三司使安子恭為西北面兵馬使; 三司副使李韶永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09-1114
己未親醮本命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0-1114
庚申燃燈王如奉恩寺辛酉以雨停大會壬戌乃行。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1-1114
丙寅西女眞將軍古老等六十六人來朝。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2-1114
三月丁丑朔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3-1114
壬午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4-1114
癸未以劉載為尙書左仆射文德殿學(xué)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5-1114
乙酉王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6-1114
己丑以吳延寵判吏部事; 金緣為檢校司空戶部尙書 知政事判禮部事兼西京留守使; 趙仲璋檢校司空兵部尙書 知政事判刑部事; 康拯為尙書左仆射樞密院事判三司事; 金晙為禮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金至和為吏部尙書; 李載為刑部尙書延英殿學(xué)士; 史榮為工部尙書; 崔贄樸景綽為左右散騎; 林有文為御史大夫; 王字之為殿中監(jiān); 金沽知御史臺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7-1114
癸巳王如奉恩寺以僧曇眞為國師; 樂眞為王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8-1114
夏四月丙午朔御干德殿覆試賜白 等及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19-1114
庚戌有司奏: "西京進(jìn)士鄭之元中壬辰年省試第一名請依*( ){舊}留王京 用。" 制可。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0-1114
丁巳東女眞古羅骨史顯等十二人來獻(xiàn)馬。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1-1114
乙丑大雨雹震文德殿東廊柱。 丙寅雨雹。 御史大夫林有文等以 異引咎辭職命復(fù)視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2-1114
丁卯親醮闕庭。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3-1114
庚午以金緣為禮部尙書政堂文學(xué)判翰林院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4-1114
甲戌幸外帝釋院行香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钇呷铡?br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5-1114
五月戊寅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6-1114
庚辰禱雨于群望。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7-1114
辛丑王如奉恩寺遂詣太后虞宮。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8-1114
六月甲辰朔安稷崇還自宋。 帝賜王樂器。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29-1114
乙巳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0-1114
丁未遣樞密院知奏事王字之戶部郞中文公彥如宋謝賜樂。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1-1114
己酉禱雨于社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2-1114
丙辰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3-1114
乙丑 知政事致仕庾祿崇卒。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4-1114
秋七月辛巳以工部尙書史榮為西北面兵馬使; 借戶部侍郞智祿延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5-1114
癸巳以李資謙守司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 金緣為刑部尙書判禮部事; 趙仲璋權(quán)樞密院事判 書省事; 李載為戶部尙書; 林有文為左散騎常侍兼御書檢討官; 崔贄為御史大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6-1114
八月乙卯王詣國學(xué)酌獻(xiàn)于先圣先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7-1114
丙辰宰臣率百官上表賀曰: "黃屋翠華光臨 宇高冠大帶盛集橋門慶溢臣工樂均 海。 竊以經(jīng)術(shù)所以明道而非其人則不行學(xué)校所以養(yǎng)賢而非其時(shí)則不舉發(fā)明大典允屬休辰。 伏惟圣上道極高明政由仁義若高舜之稽古體殷周之右文。 乃據(jù)舊章以興盛禮拜圣容而奠酌命博士以 經(jīng)。 君子育材乃見菁莪之雅虎臣獻(xiàn) 必成泮水之功。 不惟推美于一時(shí)抑亦播馨于千載。 伏念幸逢明時(shí)承乏天工仰咫尺之德威。 侍光明之圣學(xué)秋水時(shí)至固莫測于望洋春木之芚實(shí)知榮于援手。"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8-1114
丙寅御東池龜齡閣閱武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39-1114
九月庚辰幸妙通寺。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0-1114
辛巳慮囚出輕系。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1-1114
庚寅設(shè)百座仁王道場于會慶殿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2-1114
冬十月丙午奉惠宗神主復(fù)入于*大廟第二室出遷成宗神主于康陵 明懿太后于肅宗室。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3-1114
己酉宴于干德殿始舉樂。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4-1114
乙卯謁英崇二陵。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5-1114
丙辰遣李鸞如遼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6-1114
丁卯親* { }于*大廟兼用宋新樂赦。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7-1114
庚午遣梁永如遼謝賀生辰。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8-1114
是月生女眞完顏阿骨打舉兵叛。 遼東京兵馬都部署司牒曰: "近有生女眞作過止差官領(lǐng)兵討伐仰指揮高麗國亦行就便于女眞邊界道路深入攻討應(yīng)據(jù)人口財(cái)產(chǎn)房舍收虜蕩除仍緊切防備勿令走入彼界險(xiǎn)要處所依據(jù)閃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49-1114
十一月壬申朔宴諸王宰樞于含元殿閱宋新樂。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0-1114
乙亥遼遣橫宣使耶律諮副使李碩來。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1-1114
戊寅作佛事于文德殿。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2-1114
戊子賜元子名構(gòu)仍賜禮物百官表賀。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3-1114
十二月壬寅朔冊延德宮主李氏為王妃。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4-1114
甲辰遣衛(wèi)尉卿李壽通事舍人黃君裳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5-1114
丁未御宣政殿引見北界四關(guān)外蕃長。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6-1114
戊申閱射于東池。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7-1114
己酉御宣政殿南門引見東蕃使者阿只等。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8-1114
丁巳以 守太保; * 為大原公; * 檢校太保守太尉; 僑檢校太保守太尉; 李資謙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西京留守使; 金緣守司徒戶部尙書; 趙仲璋守司空判尙書刑部事; 金至和為尙書左仆射兼三司使; 史榮為吏部尙書; 李載為刑部尙書翰林學(xué)士承旨; 樸景綽為左散騎常侍; 崔璇判國子監(jiān)事; 金沽知尙書吏部事延英殿學(xué)士; 安子恭知御史臺事; 樸升中為右諫議大夫; 洪灌為文德殿學(xué)士。
#高麗史13卷-世家13-睿宗2-09-59-1114
己巳遼遣王儆來命王落起復(fù)。
世家卷第十三。
#高麗史14卷-世家14-00-00-00-0000
世家卷第十四。 高麗史十四。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xué)知 經(jīng)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00-00-0000
睿宗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1-1115
○(乙未)十年春正月壬申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2-1115
癸酉宴遼橫宣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3-1115
乙亥宴落起復(fù)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4-1115
丙子遼遣觀察使高慶順來賀生辰。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5-1115
戊寅宴遼生辰使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6-1115
戊子冊弟* 檢校太保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7-1115
己丑遣尙書李壽侍郞黃君裳如遼謝橫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8-1115
庚寅冊弟僑檢校太保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09-1115
是月生女眞完顏阿骨打稱皇帝更名旻國號金。 其俗如匈奴諸部落無城郭分居山野無文字以言語結(jié)繩為約束。 土饒豬羊牛馬馬多駿或有一日千里者。 其人 勇。 為兒能引弓射鳥鼠及壯無不控弦走馬習(xí)戰(zhàn)為勁兵諸部各相雄長莫能統(tǒng)一。 其地西直契丹南直我境故嘗事契丹及我朝。 每來朝以 金貂皮良馬為贄我朝亦厚遺銀幣歲常如此。 或曰: "昔我平州僧今俊遁入女眞居阿之古村是謂金之先。" 或曰: "平州僧金幸之子克守初入女眞阿之古村娶女眞女生子曰古以太師古乙生活羅太師。 活羅多子。 長曰劾里缽季曰盈歌盈歌最雄杰得眾心。 盈歌死劾里缽長子*烏雅 {烏雅束}嗣位*烏雅 {烏雅束}卒弟阿骨打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0-1115
二月癸卯冊子構(gòu)為王太子。 其文曰: "古先哲王撫有方夏必立儲貳以承天序者非敢私于親愛之*閑將以系人心而固國本也。 肆朕纘服若昔大猷眷惟上嗣之良久 重明之象。 考從于龜筮咨度于臣工申擇令辰誕揚(yáng)休命。 咨爾元子構(gòu)賦中和之粹挺 之姿仁義孝友之誠發(fā)自天性篤實(shí)輝光之德通于神明。 雖在妙齡夙彰全范。 出言而合度舉足而中規(guī)不事盤游樂從善道終始典于學(xué)左右逢其源究詩書禮樂之文明父子君臣之義與夫周昌之事王季漢盈之奉高皇無以異也。 所宜據(jù)前載之言正東朝之位主之以匕 對越于祖宗。 是用遣使持節(jié)冊命爾為王太子。 于戱惟敬遜可以能盡心惟謹(jǐn)愼可以長守貴爾其嚴(yán)師傅之訓(xùn)誡宴安之娛非正人勿親非正言勿聽。 以揚(yáng)三善之風(fēng)以貞萬邦之心。 則朕之有子無愧于古先哲王矣。 尙遠(yuǎn)乃猷永膺多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1-1115
戊午行別例燃燈王御重光殿觀樂聞中書令致仕崔思諏卒罷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2-1115
丁卯聚僧讀佛經(jīng)于內(nèi)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3-1115
三月壬申以封王太子御神鳳門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4-1115
壬午宴群臣于干德殿賦萬年詞宣示左右。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5-1115
癸未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6-1115
戊子親醮于球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7-1115
戊戌以王妃延德宮主生辰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8-1115
夏四月壬寅幸妙通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19-1115
李壽等還自遼。 回詔曰: "近以邊臣弛備小寇擾民方行有罪之誅是議偏師之舉。 以卿地鄰賊境職守侯藩特諭整戎庶令逐暴卿遣馳使價(jià)來奉謝章諒茲從命之臣盡爾為忠之節(jié)。 適當(dāng)春事有慮農(nóng)妨姑務(wù)練修別期進(jìn)取。"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0-1115
癸丑召諸王宰樞于賞春亭置酒極歡制詞二 令左右和進(jìn)。 兩府宰樞表辭不允。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1-1115
甲寅王字之文公美將如宋省侍臣樞密院承制等餞于順天館樂賓亭。 王遣內(nèi)侍林景淸宣示御制詩一首兼賜酒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2-1115
乙卯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3-1115
五月戊寅雨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4-1115
己卯幸龜山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5-1115
丁亥命趙仲璋等取進(jìn)士其合格人對策頗蹈襲前人落第者訴之。 庚寅御干德殿出詩賦題覆試。 詔諸王宰樞侍臣坐殿上賜詩題'股肱良庶事康'命詞臣制進(jìn)王亦制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6-1115
六月己亥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7-1115
賜金精等及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8-1115
丙辰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29-1115
辛酉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0-1115
丙寅以中書侍郞平章事李資謙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1-1115
秋七月戊辰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2-1115
庚辰王以明懿太后忌辰如開國寺行香。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3-1115
戊子遣吏部尙書王字之戶部侍郞文公美如宋謝恩兼進(jìn)奉仍遣進(jìn)士金端甄惟底趙奭康就正權(quán)適等五人赴大學(xué)。 表曰: "化民成俗由乎大學(xué)之風(fēng)用夏變夷藉彼先王之?dāng)湣?故呼韓遣子于漢室吐蕃請書于唐家事雖不同義則無異。 伏惟大宋之興也千齡接旦一統(tǒng)當(dāng)天發(fā)揚(yáng)大道之源掃蕩積年之弊學(xué)分三舍敎本六經(jīng)。 又開璧水搜講上儀立明堂復(fù)興盛典功成理定新制作于百年仁洽道 一車書于萬國。 顧惟弊邑夙慕華風(fēng)在乎開寶之時(shí)及至神宗之世每馳使價(jià) 遣生徒 以觀周期于變魯厥后偶因中廢。 久闕前修傳聞承習(xí)之已遙廣記備言之半脫。 士無定論學(xué)有多 混混末流寥寥幾歲。 乎法度憲章之際聲名文物之儀或歷代之遺經(jīng)或諸家之異說茍非質(zhì)疑于有識豈能成法于將來。 每及興言思遵舊貫。 今也良辰在遇素志可伸謹(jǐn)遣學(xué)生五人令隨入朝赴闕。 惟此諸生 非秀穎目不見膠庠之禮耳不聞雅頌之聲。 難可與言有類互鄉(xiāng)之童未嘗無誨蓋存闕里之仁伏望皇帝陛下愍惻深衷推明故事特下國子監(jiān)或于璧雍收管許令就便學(xué)業(yè)則容跡于諸生之末 衣于博士之前。 懷我好音庶見 鳴之變遷于喬木免同 舌之頑 令吾道以東行永荷大明之下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4-1115
丙申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許慶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5-1115
八月庚子御宣政殿南廊聽斷內(nèi)外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6-1115
遼將伐女眞遣使來請兵。 乙巳召宰樞侍臣都兵馬判官諸衛(wèi)大將軍以上問至再三卒無定議。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7-1115
壬子曲宴于長齡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8-1115
癸丑太白晝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39-1115
乙卯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0-1115
戊午幸妙通寺作佛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1-1115
庚申親饗庶老于球庭賜物有差又饗國老致仕平章事吳壽增等于合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2-1115
西北面兵馬使樸景綽陛辭改賜名景仁賜茶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3-1115
甲子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4-1115
乙丑雨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5-1115
九月丁卯召集近臣于御院閱射曲宴于賞春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6-1115
辛未王乘月微行幸處士郭輿所居純福殿淸心臺置酒與近臣論文至?xí)阅肆T。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7-1115
壬申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8-1115
丙戌親選武士于東池丁亥觀水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49-1115
冬十月己亥王以肅宗忌辰如開國寺行香。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0-1115
甲辰設(shè)百座仁王道場于會慶殿三日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1-1115
丁未親閱六道神騎將士于東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2-1115
庚戌命中書侍郞平章事金緣等大閱于東郊。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3-1115
辛亥親醮下元于純福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4-1115
癸丑遣侍御史尹彥純?nèi)邕|賀天興節(ji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5-1115
親選西京將士于東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6-1115
十一月壬申曲宴于膺干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7-1115
遣郞中金仁管如遼謝落起復(f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8-1115
庚辰設(shè)八關(guān)會王自球庭還至合門前駐 唱和久之命倡優(yōu)歌舞仗內(nèi)幾至三 。 御史大夫崔贄雜端許載進(jìn)諫王嘉納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59-1115
壬午曲宴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0-1115
甲申遼遣利州管內(nèi)觀察使耶律義大理少卿孫良謀來督發(fā)兵。 詔云: "昨以女眞不恭王師問罪。 自去冬而降詔 分路以進(jìn)攻雖曰整兵未能殄寇。 今則諸軍 會叩境前行。 爾兵戎早經(jīng)點(diǎn)閱便可卽時(shí)而先出毋或相應(yīng)以后時(shí)仍* {飭}使人就觀進(jìn)發(fā)勉圖忠效惟在敬從。" 仍賜* {段}匹諸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1-1115
庚寅北路兵馬使馳報(bào): "遼東京牒昨奉 旨高麗所遣生辰橫宣落起復(fù)三謝使近緣邊境多故未得入界已令還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2-1115
辛卯耶律義等詣合門欲辭以出兵之議* {久}不決不成禮而退翼日乃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3-1115
十二月庚子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0-64-1115
壬寅遼東京留守遣回謝持禮使禮賓副使高孝順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1-1116
○(丙申)十一年春正月丙寅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2-1116
戊辰遼遣大理卿張言中來賀生辰。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3-1116
壬午御便殿宴諸王夜分乃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4-1116
庚寅幸天壽寺巡視新創(chuàng)堂殿賞賜工匠有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5-1116
壬辰以尙書戶部侍郞李韶永為西北面兵馬副使; 借戶部侍郞李惟寅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6-1116
閏月庚子以宋秀為工部尙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7-1116
壬寅幸普濟(jì)寺聽國師曇眞說禪賜施優(yōu)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8-1116
庚戌遣 書校書郞鄭良稷稱為安北都護(hù)府衙前持牒如遼東京 知節(jié)日使尹彥純進(jìn)奉使徐昉賀正使李德允等稽留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09-1116
甲子醮三界于內(nèi)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0-1116
二月丙寅日本國進(jìn)柑子。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1-1116
癸酉遼東京人高 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2-1116
庚辰燃燈王如奉恩寺甲申行別例燃燈御重光殿宴親王宰樞侍臣夜分乃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3-1116
丙戌 知政事致仕高令臣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4-1116
三月乙未朔王聞遼來遠(yuǎn)把州二城為女眞所攻城中食盡遣都兵馬錄事邵億送米一千石來遠(yuǎn)統(tǒng)軍辭不受。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5-1116
己亥奉安肅宗及明懿太后 容于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6-1116
壬寅鄭良稷自遼東京還時(shí)東京渤海人作亂殺留守蕭保先立供奉官高永昌僭稱皇帝國號大元建元隆基。 良稷至詐稱官銜上表稱臣以國家所遺留守土物贈永昌得厚報(bào)及還匿不奏。 事覺有司請下獄治之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7-1116
癸卯王如天壽寺設(shè)齋以落之。 彩棚伎樂連亙道路者三日。 甲辰宴群臣于寺門外至?xí)阅肆T。 乙巳還宮赦監(jiān)督官吏工匠役徒賞賚有差。 駐駕都市諸王宰樞稱觴獻(xiàn)壽。 王執(zhí)金景庸手語及先王太后泣下沾襟左右嗚咽。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8-1116
壬子以吳延寵守太尉。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19-1116
乙卯幸西京。 以李瑋金緣判行從事; 李資謙趙仲璋判留守事所歷供給務(wù)從省約鹵簿儀仗悉令簡便沿路田地有不墾者必召守令責(zé)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0-1116
己未禱雨于所過祠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1-1116
夏四月甲子朔至西京置酒大同江船上扈駕諸王宰樞侍臣西京留守分司三品以上侍宴。 風(fēng)日淸和王悅 與侍臣唱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2-1116
乙丑謁太祖眞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3-1116
丙寅召見處士郭輿賜坐于常安殿后花壇親賜酒食。 時(shí)忽見東南方有白云數(shù)片其中雙鶴徘徊因命輿賦詩王亦和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4-1116
丁卯命有司 于*大廟以金上琦配宣廟; 崔思諏配肅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5-1116
幸長慶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6-1116
禱雨于山川諸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7-1116
戊辰召諸王及郭輿置酒王制詩三篇命輿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8-1116
己巳禱雨于九月山。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29-1116
庚午幸金剛興福兩寺還至永明寺御樓船宴諸王宰樞侍臣復(fù)以御制仙呂調(diào)臨江仙三 宣示臣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0-1116
金主阿骨打遣阿只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1-1116
辛未中書門下奏: "遼為女眞所侵有危亡之勢所 正朔不可行自今公私文字宜除去天慶年號但用甲子。" 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2-1116
壬申醮三界于長樂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3-1116
癸酉宴群臣于長樂殿仍宣示御制詩一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4-1116
丙子幸觀風(fēng)殿巡視太祖行在所遂御九梯宮及晩移御永明寺東閣召諸王及郭輿置酒唱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5-1116
戊寅幸九梯宮。 遼來遠(yuǎn)抱州二城流民驅(qū)羊馬數(shù)百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6-1116
己卯移御龍德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7-1116
遼流民男女二十余人來投獻(xiàn)羊二百余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8-1116
庚辰御干元殿受朝賀。 下制曰: "朕承祖宗積累之緖保有三韓懼無以稱人神之望宵 憂勞不敢遑寧。 今以日官所請徙御西都以頒新敎將以與物更始使民知?dú)w以興先王之舊業(yè)。 且彼圣賢之訓(xùn)及諸圖讖之言謂奉順陰陽尊崇佛釋明信刑罰黜陟幽明三寶之財(cái)不可妄費(fèi)四仙之跡所宜加榮依而行之不敢失也。 圓丘*大廟社稷籍田及諸園陵者國家敬重之所也其管勾員吏以時(shí)修葺無使弊虧。 所謂國仙之事比來仕路多門略無求者宜令大官子孫行之。 文武兩學(xué)國家敎化之根源。 早降指揮欲令立其兩學(xué)養(yǎng)育諸生以備將來將相之舉而有司各執(zhí)異論未有定議宜速奏定施行。 且國風(fēng)欲其儉樸而今朝廷士庶衣服華侈尊卑無等宜令禮儀詳定所據(jù)祖宗代式例沿革制定以聞?dòng)指亩ㄖ型夤僦啤?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39-1116
辛巳曲宴于干元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0-1116
壬午幸弘福寺移御唐浦古城門樓置酒歡賞名樓曰多景御制留題命詞臣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1-1116
癸未命知西京留守事戶部尙書金若溫扈駕以趙令龜攝分司戶部尙書知留守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2-1116
甲申駕發(fā)西京路上有老 進(jìn)壺酒王憐其誠一嘗因賦詩一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3-1116
丁亥駕至 嶺驛宋都綱楊明等謁于道。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4-1116
辛卯王還京都赦制曰: "巡狩之禮所以省方設(shè)敎也。 朕 襲丕基欲興景業(yè)。 俯從太史之請?jiān)感韧踔我啤∨f都落成新闕。 雖除眾弊豈無騷擾。 宜敷寬大之恩以慰遐邇之望其西京及隨駕員將軍卒及沿路州府郡縣長吏有所犯停囚應(yīng)受公徒私杖以下罪上京留守百官于駕出后凡有征贖等雜輕罪咸赦除之; 西京及所歷山川神*祗{祇}各加號; 沿路州府郡縣年八十以上者及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鰥寡孤獨(dú)篤廢疾者準(zhǔn)西京例賜物; 兩京諸處道場福田及都監(jiān)道俗員吏西京及隨駕兩班員軍人雜類諸界官迎駕長吏等職賞及稅租 除等事準(zhǔn)庚寅年南幸丁亥年西幸兩度恩制施行; 內(nèi)侍給使及諸宦者隨駕親王宮府員吏侍衛(wèi)南班員吏雜類等亦準(zhǔn)前兩度恩制施行; 西京及四道倉督迎駕諸州府郡縣凡所有時(shí)弊宜令留守官按察使臨問奏除; 新闕創(chuàng)成都監(jiān)員吏諸色匠人雜類等 準(zhǔn)西京九梯宮上京長源亭創(chuàng)成后所加恩賞例奏裁。" 時(shí)留守百官備儀仗樂部迎駕于馬川亭*大樂管弦兩部爭務(wù)奇侈以至使婦女馳馬擊球。 王命黜之其戱遂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5-1116
是月得寶玉于西京盤龍山命玉人先造祭器以* 神 宰臣表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6-1116
五月癸卯門下侍郞平章事吳延寵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7-1116
丙辰御干德殿覆試庚申賜裴佑等及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8-1116
六月甲子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49-1116
乙丑王字之文公美* {赍}詔還自宋。 王受詔于干德殿。 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上表起居事具悉。 列國稱藩表茲東海載臨時(shí)序遐 乃心靡忘報(bào)上之歸特貢履和之問。 春祺在旦福履克綏用加勤誠不忘晨夕。" 又詔曰: "省所差人進(jìn)奉御衣二對等事具悉。 撫封舊履襲慶東藩不替前修有嘉來享使 華 方物充庭惟順與忠旣嘉且旅。 永言恭恪用勸于懷。 今回賜衣著銀器等具如別錄至可領(lǐng)也。" 又奬諭設(shè)齋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奏于大相國寺楊州天寧萬壽觀抗州天竺寺閏州金山寺泗州普照王寺設(shè)齋祝壽事具悉。 使航遐 禮意有加祗載眞乘用伸報(bào)禮有嚴(yán)佛事虔祝壽祺。 緬想遐心良深注意。" 又奬諭賀冊皇太子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上表賀冊皇太子事具悉。 比立儲 預(yù)崇國本用系天下以御邦家。 惟爾東藩 聞慶典需章來賀欣 攸均。" 又奬諭別進(jìn)詔曰: "省所差人別進(jìn)事具悉。 踐修厥猷備物來享罔墜先君之履克勸方物之珍。 航海造庭實(shí) 有貢忠純益懋奬屬良深。\" 又回賜國信詔曰: "修方惟舊底貢旣嘉。 舟楫言旋匪頒在 。 禮無不* 其往*祇{祗}承。 今回賜國信兼別賜密賜特賜物色等具如別錄至可領(lǐng)也。" 又奬諭遣子弟入學(xué)詔曰: "使人王字之等至省所上表乞?qū)W生金端等五人下國子監(jiān)或璧雍收管許令取便學(xué)業(yè)事具悉。 紹述先猷 追三代肇興學(xué)校誕彌萬邦弦歌之聲無遠(yuǎn)不 。 惟爾雅俗有古遺風(fēng)乃遣諸生觀光上國。 盡捐宿習(xí)欲見天地之全于變?nèi)A風(fēng)亦推禮義之舊永言向慕旣用嘉嘆。" 又詔賜大晟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0-1116
乙亥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1-1116
壬午以金景庸守太師樂浪郡開國侯; 李瑋守太保門下侍中判尙書吏部事; 李資謙為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尙書兵部事; 金緣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 趙仲璋守司徒中書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尙書戶部事上柱國; 康拯守司空 知政事判尙書刑部事兼太子少傅; 金晙為兵部尙書樞密院使兼太子賓客; 樸景仁為刑部尙書翰林學(xué)士承旨; 韓 如為樞密院知奏事兼直學(xué)士; 樸升中為國子祭酒翰林學(xué)士左諫義大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2-1116
庚寅御會慶殿召宰樞侍臣觀大晟新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3-1116
秋七月辛丑燕射于賞春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4-1116
戊申王如天壽寺薦明懿太后冥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5-1116
己酉遣李資諒李永如宋謝賜大晟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6-1116
癸丑以右散騎常侍崔弘宰為西北面兵馬使; *大仆卿智淑延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7-1116
庚申聽斷內(nèi)外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8-1116
辛酉御宣政殿召宰樞給舍中丞以上侍臣親訪邊事又召臺省諸侍臣及兵馬判官于干德殿傳宣訪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59-1116
八月甲戌東藩使者阿伊等來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0-1116
丙子謁景靈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1-1116
丁丑幸妙通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2-1116
庚辰金將撒喝攻遼來遠(yuǎn)抱州二城幾陷其統(tǒng)軍耶律寧欲帥眾而逃王遣樞密院知奏事韓 如招諭寧以無王旨辭。 如馳奏。 王欲令樞密院具箚子送之。 宰臣諫官奏曰: "彼求王旨其意難測請止之。" 王乃遣使如金請?jiān)? "抱州本吾舊地愿以見還。" 金主謂使者曰: "爾其自取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3-1116
甲申以洪灌為淸 閣學(xué)士; 鄭克恭為直學(xué)士; 尹諧為直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4-1116
九月庚子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5-1116
冬十月甲子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6-1116
戊辰閱大晟樂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7-1116
癸酉親 *大廟薦大晟樂西都所得瑞玉祭器倂奏新制九室登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8-1116
十一月庚子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承旨樸景仁講尙書二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69-1116
以國子司業(yè)兼起居注知制誥金富佾充寶文閣待制。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0-1116
乙卯大雪御淸 閣召樞密院知奏事韓 如寶文閣直學(xué)士鄭克恭右副承宣文公美直寶文閣尹諧等置酒詠雪。 以前禮部郞中郭俊穆嘗輔導(dǎo)肅宗殿中內(nèi)給事金元輿潛邸舊學(xué)命召賜坐于諸學(xué)士之右。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1-1116
十二月庚申朔御淸 閣命寶文閣??备呦热嶂v書大禹謨皐陶謨益稷三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2-1116
壬午御淸 閣命內(nèi)侍良 令池昌洽講禮記中庸投壺二篇。 謂寶文閣學(xué)士等曰: "投壺古禮也廢已久矣。 宋帝所賜其器極為精備將試之卿等可纂定投壺儀幷圖以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3-1116
甲申宴淸 閣。 謂學(xué)士等曰: "朕嘗覽貞觀政要太宗曰: '但使天下*大平家給人足雖無祥瑞可比德于堯舜若百姓不足夷* {狄}內(nèi)侵縱有芝草鳳凰何異于桀紂。' 斯言至矣庶幾景行。" 遂命金緣樸景仁及寶文閣學(xué)士批注政要以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4-1116
己丑大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1-75-1116
是月契丹三十三人漢五十二人奚一百五十五人熟女眞十五人渤海四十四人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1-1117
○(丁酉)十二年春正月庚寅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2-1117
壬辰渤海五十二人奚八十九人漢六人契丹十八人熟女眞八人自遼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3-1117
壬子幸法王寺及神眾院還御明慶殿以僧德緣為王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4-1117
癸丑以給事中拓俊京為西北面兵馬副使; 借尙書兵部侍郞許載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5-1117
丁巳御淸 閣命韓 如講周易干卦使樸升中金富佾問難親賜酒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6-1117
二月甲子命兩府宰樞會中書宣問北邊事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7-1117
乙丑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三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8-1117
丙寅漢三人自遼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09-1117
丁卯遣中書侍郞平章事金緣措置北邊兵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0-1117
壬申燃燈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1-1117
癸酉北蕃八十一人來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2-1117
甲戌命有司行壓兵祭于東西郊。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3-1117
丁丑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4-1117
戊寅以金晙檢校司空 知政事; 金至和守司空; 李軌為樞密院使; 王字之為左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 韓 如為殿中監(jiān)樞密院副使; 安子恭為兵部尙書仍令致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5-1117
己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6-1117
三月庚寅以康拯為中書侍郞平章事仍令致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7-1117
辛卯遼來遠(yuǎn)城牒曰: "昨?yàn)樯w及東京渤海背亂致不廣收得田禾官司雖有見在谷粟所有正軍外平閑民戶闕少糧儲權(quán)時(shí) 借米貨五萬石贍濟(jì)民戶比候來秋卻具元借米貨碩斗還充必不闕少。" 王命兩府臺省侍臣知制誥文武三品都兵馬判官以上會議中書省令判兵馬事金緣等傳諭統(tǒng)軍: "若歸我兩城人物則不* {須} 借米貨" 再三往復(fù)統(tǒng)軍不肯從。 及金兵攻取遼開州遂襲來遠(yuǎn)城及大夫乞打柳白三營盡燒戰(zhàn)艦擄守船人統(tǒng)軍尙書左仆射開國伯耶律寧與來遠(yuǎn)城刺史檢校尙書右仆射常孝孫等率其官民載船一百四十 出泊江頭移牒寧德城曰: "女眞背亂幷東京渤海續(xù)有背叛道路不通統(tǒng)軍部內(nèi)田禾未收米谷踴貴致有貧寒人等。 為高麗國鄰近住坐已曾借糧推進(jìn)不行 借為此部內(nèi)人民赴里面州城 逐米粟去。 此至回來為相和事在此州幷地分交付去訖仰行交受已后準(zhǔn)宣命施行。" 以來遠(yuǎn)抱州二城歸于我遂泛海而遁。 我兵入其城收兵仗及錢貨寶物甚多。 金緣具狀馳奏王大悅。 改抱州為義州防御使以鴨江為界置關(guān)防。 甲午百官表賀。 略曰: "鴨綠舊墟 林故壤越自祖宗之世本為襟帶之防逮乎中世之陵夷頗 大遼之侵蝕非惟人怒實(shí)作神羞。" 又曰: "比因兩敵之有爭頗慮二城之所屬靺鞨之請獻(xiàn)殆從天啟鮮卑之潛遁固匪人為。 我泉我池復(fù)為內(nèi)地實(shí)藉實(shí)畝拓大中區(qū)。" 又曰: " 乏壯猷之助初聞吉語之傳刪石紀(jì)功未奏形容之頌奉觴稱壽愿伸率舞之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8-1117
辛丑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19-1117
癸丑金主阿骨打遣阿只等五人。 寄書曰: "兄大女眞金國皇帝致書于弟高麗國王。 自我祖考介在一方謂契丹為大國高麗為父母之邦小心事之契丹無道陵轢我疆域奴隸我人民屢加無名之師。 我不得已拒之蒙天之佑獲殄滅之。 惟王許我和親結(jié)為兄弟以成世世無窮之好。" 仍遺良馬一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0-1117
夏四月戊辰漢人六自遼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1-1117
庚午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2-1117
乙酉臺諫上* 請停安和寺工役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3-1117
五月戊子朔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4-1117
庚寅雨雹。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5-1117
壬子門下侍郞平章事任懿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6-1117
丁巳李資諒還自宋進(jìn)士權(quán)適趙奭金端等偕資諒還。 帝初親策試適等于集英殿賜適等四人上舍及第特授適華貫。 及還帝賜御制親札詔。 王迎于干德殿。 詔曰: "朕仁不異違聲敎所 靡*閑內(nèi)外罔敢不* {祗}。 惟爾忠孝克篤事大制節(jié)謹(jǐn)度恭于時(shí)命。 惟土是享 追前人之光述其世美知所畏慕航海遣使受學(xué)于師。 臨御便殿試*藝于庭 以官秩用榮其歸以為爾邦之勸。 同底于道朕實(shí)汝嘉。" 康就正甄惟底二人死于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7-1117
六月戊午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8-1117
癸亥命置天章閣于禁中藏宋帝所賜親制詔書及御筆書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29-1117
丙寅尙州獻(xiàn)瑞麥兩 三穗上表以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0-1117
戊辰漢人三來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1-1117
庚午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2-1117
甲戌宴親王兩府于淸 閣。 賜犀帶襲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3-1117
庚辰以金緣為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 金晙判刑部事; 金至和判工部事; 李軌判三司事; 林有文為尙書右仆射判 書省事; 樸景仁為吏部尙書; 金若溫為戶部尙書; 崔贄為刑部尙書; 崔德愷為工部尙書; 崔弘宰為御史大夫; 李壽為右散騎常侍; 金沽為大司成寶文閣學(xué)士; 樸升中為翰林學(xué)士知禮部事; 許之奇李永為左右諫議大夫; 拓俊京知御史臺事; 李資諒為刑部侍郞知奏事兼太子右諭德; 金仁揆為給事中樞密院左承宣兼太子左贊善; 金富佾為中書舍人; 文公美為殿中少監(jiān)右承宣兼太子右贊善。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4-1117
甲申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5-1117
秋七月己亥以禮賓卿智淑延為西北面兵馬使; 軍器監(jiān)李惟寅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6-1117
壬子斷內(nèi)外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7-1117
八月戊午幸南京以李資謙金緣趙仲璋留守。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8-1117
乙丑簽書樞密院事金黃元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39-1117
丁卯王至南京契丹投化人散居南京圻內(nèi)者奏契丹歌舞雜戱以迎駕。 王駐 觀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0-1117
戊辰御延興殿受朝賀制夜宴詩一絶以示群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1-1117
庚午宴諸王兩府侍臣于行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2-1117
甲戌作佛事于延興殿七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3-1117
癸未幸僧伽 及藏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4-1117
九月甲午設(shè)重陽宴于延興殿諸王宰樞侍坐。 王 甚賦詩宣示左右。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5-1117
丙申作佛事于延興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6-1117
壬寅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7-1117
癸卯王發(fā)南京丁未次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8-1117
冬十月丁巳以肅宗忌辰道場幸敬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49-1117
乙丑御齡昌閣望月賦詩宣示左右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0-1117
丙子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1-1117
丁丑慮囚放輕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2-1117
庚辰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齋僧一萬于闕庭二萬于州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3-1117
十一月辛卯王召兩府宰樞曲宴于淸 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4-1117
甲午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樸升中講詩關(guān)雎。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5-1117
乙巳門下侍郞平章事李資謙落成新第。 王遣使錫予甚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6-1117
戊申御淸 閣命門下侍郞金緣講禮記起居郞胡宗旦讀書無逸及第權(quán)適趙奭金端等讀諸經(jīng)夜分乃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7-1117
十二月乙卯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吳壽增卒謚康順。 嘗以兵馬判官從東界統(tǒng)軍使文正破賊有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8-1117
庚午幸龜山寺遂幸安和寺執(zhí)役工匠賜物有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59-1117
流淮安伯沂于天安府。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60-1117
地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61-1117
癸酉御淸 閣命金緣講書洪范令諸王宰樞及諸學(xué)士聽講仍賜宴唱和各賜貂皮暖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2-62-1117
丁丑以李瑋為太傅桂陽郡開國伯; 金晙為尙書右仆射兼太子少傅; 李軌為政堂文學(xué)判翰林院事兼太子少傅; 樸景仁為戶部尙書知樞密院事判三司事兼太子賓客; 王字之為兵部尙書知樞密院事; 韓安仁為右散騎常侍同知樞密院事翰林學(xué)士承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1-1118
○(戊戌)十三年春正月甲申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2-1118
庚子咸寧節(jié)御干德殿受賀宴群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3-1118
癸卯幸神眾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4-1118
己酉以*大仆卿李韶永為西北面兵馬使; 吏部侍郞智祿延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5-1118
辛亥御淸 閣命寶文閣學(xué)士洪瓘講書舜典宴侍坐諸學(xué)士王賦詩一首卽令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6-1118
二月壬戌御淸 閣命寶文閣待制金富佾講詩魯頌。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7-1118
甲子親醮闕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8-1118
丙寅女眞四十一人來獻(xiàn)土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09-1118
辛未御淸 閣命韓安仁講易泰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0-1118
丙子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1-1118
三月丁酉尙書右仆射劉載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2-1118
辛丑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3-1118
甲辰臺官不署事三日。 先是內(nèi)侍給使歐辱臺吏臺官不問又太子府內(nèi)豎犯禁著白綾襪袴 羅衫烏犀帶臺吏脫之反被囚系。 臺吏徐琰等言于臺官曰: "我輩雖卑賤皆憲官屬吏今為內(nèi)隸所辱其如臺綱何愿極論以正公道。" 臺官依違不從。 琰等十五人發(fā)憤自退無一人留者。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4-1118
壬子以李資謙判吏部事; 金緣判兵部事; 李軌為戶部尙書判禮部事; 樸景仁為禮部尙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5-1118
夏四月甲子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6-1118
丁卯重修安和寺成設(shè)齋五日以落之。 庚午親幸觀之幄 連亙伎樂塡咽士女 集。 壬申還宮下制: "董役官吏及工匠賜物有差。" 初監(jiān)督近臣務(wù)極奢侈勞費(fèi)不 又因使價(jià)如宋求妙筆書扁額。 帝聞之御筆書佛殿扁曰能仁之殿命太師蔡京書門額曰靖國安和之寺以賜之且賜十六羅漢塑像。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7-1118
五月癸未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8-1118
戊子賜金福允等及* {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19-1118
以李資謙判西北面兵馬事兼中軍兵馬使; 金緣判東北面兵馬事兼行營兵馬使; 樸景仁為西北面兵馬使兼知中軍兵馬事; 王字之為東北面兵馬使兼知行營兵馬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0-1118
乙未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1-1118
六月壬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2-1118
丁巳御淸 閣命寶文閣學(xué)士李永講書說命。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3-1118
丙寅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4-1118
己巳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5-1118
戊寅御宴親殿置酒餞入宋使鄭克永李之美召諸王宰樞侍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6-1118
秋七月辛巳宋遣合門祇候曹誼醫(yī)官楊宗立等七人來。 甲申迎詔于干德殿門。 詔曰: "省知明州樓 奏高麗國王世子王子王某書乞借差大方 瘡 科等共三四許人使存心醫(yī)療式廣敎習(xí)事。 朕丕冒海邦咸 壽域。 乃眷撫封之舊每 修貢之勤載諒忠誠務(wù)隆恩意。 比閱使人之請遠(yuǎn)須方術(shù)之工。 爰命國醫(yī)仍赍藥品 往資于敎習(xí)用悉保于康寧其 至懷克承殊遇。 今差秉義郞合門祗候曹誼管押翰林醫(yī)官*大醫(yī)局?jǐn)準(zhǔn)谫n紫楊宗立翰林醫(yī)諭*大醫(yī)局?jǐn)準(zhǔn)谫n紫杜舜舉翰林醫(yī)候*大醫(yī)局?jǐn)湆W(xué)成湘迪功郞試*大醫(yī)學(xué)錄陳宗仁藍(lán)茁前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7-1118
丁酉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8-1118
八月甲寅以李壽為西北面兵馬使; 許載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29-1118
戊午遣鄭克永李之美如宋謝賜權(quán)適等制科還國御筆詔書。 王親制表文手書。 其辭曰: "九重帝所頒異渥以 來一幅天書諭至懷而特厚拜承之際感涕無從。 竊惟東海之梯航世冒中天之雨露臣祖文王之述職戴元 之大恩臣父肅王之撫封及崇寧之慈澤。 念臣庸昧之質(zhì)傳家忠孝之風(fēng)享上滋恭修方且舊。 伏惟皇帝陛下虞舜聰明而稽古商湯勇智以濟(jì)時(shí)。 鑄寶鼎以奠九州島作大晟而繼六代講明堂配帝之禮嚴(yán) 雍養(yǎng)士之儀。 顧曠世以遭逢益馳誠于向慕。 遂遣子弟請入序庠通言雖托于象胥出谷企遷于喬木。 豈意包容之德加樂育于學(xué) 又令斅道之歸稍知方于儒術(shù)召宮庭而試藝 官秩以榮歸。 曲煩款密之辭仍作褒嘉之旨龍蛇落筆揮神翰之縱橫云漢回天敷睿文之高妙。 此蓋伏遇皇帝陛下畢舉圣人之能事丕承列考之遺風(fēng)。 至仁均覆于萬邦殊眷獨(dú)深于小國。 每見使者示宴勞于內(nèi)中或策諸生賜親臨于便殿因以手詔優(yōu)加寵靈臣敢不祗服訓(xùn)辭對揚(yáng)休命緘藏十襲。 不惟傳子以及孫勸勉一方期致移風(fēng)而易俗以茲薄效永* 殊私。"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0-1118
辛未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1-1118
癸酉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2-1118
九月庚辰朔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3-1118
甲申王妃延德宮主李氏薨丁酉葬綏陵。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4-1118
全羅道按察使高進(jìn)明劾南原府使池俊判官蔡克誠文安慶等侵漁之罪罷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5-1118
癸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6-1118
己酉設(shè)藏經(jīng)道場于會慶殿。 王親行香。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7-1118
閏月甲寅宰樞詣內(nèi)殿門三表請復(fù)常膳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8-1118
癸酉親設(shè)消 道場于文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39-1118
丙子御淸 閣命韓安仁講老子。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0-1118
戊寅王太子釋喪服。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1-1118
守司空左仆射判尙書兵部事崔挺卒謚貞毅。 文宗嘗選武士挺以善射中選伐東女眞有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2-1118
庚辰命給事中崔滋盛等分道選軍。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3-1118
壬午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4-1118
乙未幸順德王后魂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5-1118
十一月己酉朔御淸 閣命韓安仁講易復(fù)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3-46-1118
十二月戊寅朔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1-1119
○(己亥)十四年春正月戊申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2-1119
戊辰尙書左仆射致仕高義和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3-1119
丙子以李惟寅為西北面兵馬使; 拓俊京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4-1119
二月乙未女眞來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5-1119
丙申宋曹誼等還王出干德殿附表以謝。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6-1119
丁酉幸順德王后魂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7-1119
金主遣使來聘。 致書曰: "詔諭高麗國王。 朕興師伐遼賴皇天助順屢敗敵兵北自上京南至于海部族人民悉皆撫定。 今遣 菫朮 報(bào)諭仍賜馬一匹至可領(lǐng)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8-1119
壬寅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09-1119
三月丁未朔以金至和為左仆射 知政事; 崔贄為右仆射判御書院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0-1119
丙寅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1-1119
夏四月壬午王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2-1119
甲午王弟通義侯僑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3-1119
五月壬戌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4-1119
六月丙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5-1119
甲申親醮闕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6-1119
庚寅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7-1119
甲午以金緣檢校太尉兼太子太保; 趙仲璋為太子太保; 金晙守司空; 金至和為太子少師; 李軌修國史; 樸景仁判翰林院事; 王字之為樞密院使判三司事; 韓安仁為刑部尙書兼太子賓客; 崔德 為吏部尙書; 金沽為御史大夫; 鄭克永為國子祭酒左諫議大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8-1119
秋七月辛酉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19-1119
己亥以尙書右丞李韶永為西北面兵馬使; 戶部侍郞金縝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0-1119
八月乙亥朔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樸升中講書洪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1-1119
丁丑遣中書主事曹舜舉聘于金。 其書有 彼源發(fā)乎吾土之語金主拒不受。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2-1119
乙酉幸順德王后魂堂。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3-1119
丁亥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4-1119
丁酉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5-1119
癸卯門下侍郞平章事趙仲璋卒謚康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6-1119
契丹遣蕭公聽耶律遵慶來。 東路兵馬使都部署牒云: "準(zhǔn)樞密院奉圣旨箚字高麗近因道途阻 難通貢賀頒賜恩禮亦且累年曠隔仰差小使因便傳詔幷致所賜衣著。"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7-1119
冬十月丁丑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8-1119
癸未設(shè)百座會于內(nèi)殿齋僧于闕庭三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29-1119
十一月辛亥御淸 閣命樸升中講中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0-1119
戊辰王閱射于淸 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1-1119
壬申王閱射于重光殿中者賞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2-1119
十二月癸未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4-33-1119
是歲增筑長城三尺。 金邊吏發(fā)兵止之不從報(bào)曰修補(bǔ)舊城。 葛懶甸 菫胡刺古習(xí)顯以聞金主詔曰: "毋得侵 生事但愼固營壘廣布爾目而已。"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1-1120
○(庚子)十五年春二月丙申幸南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2-1120
夏四月癸酉至自南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3-1120
五月辛亥御干德殿覆試。 丁巳賜李之 等及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4-1120
甲子禱雨于山川社稷。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5-1120
乙丑召王師德緣講金剛經(jīng)飯僧。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6-1120
戊辰迎入佛骨于禁中。 初王字之使還宋帝以金函盛佛*牙頭骨以賜置外帝釋院至是置于山呼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7-1120
六月庚午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8-1120
辛未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09-1120
甲戌御淸 閣命樸升中講書洪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0-1120
丙子以金晙為中書侍郞平章事; 李軌守司空左仆射 知政事; 林有文為右仆射知門下省事; 樸景仁知樞密院事; 韓安仁為禮部尙書; 崔弘宰為刑部尙書; 尹惟贄為尙書右仆射; 宋秀為兵部尙書。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1-1120
己卯御淸 閣命國子祭酒鄭克永講禮月令。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2-1120
甲申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3-1120
丙戌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4-1120
丁亥親醮于福源宮遂幸安和寺順德王后眞堂薦酌流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5-1120
辛卯宋商林淸等獻(xiàn)花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6-1120
丁酉御淸 閣命金緣講書*大甲{太甲}。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7-1120
秋七月甲辰遼遣樂院副使蕭遵禮來。 詔曰: "省所上表具悉。 卿東 立社北闕稱藩自二 之戎生致一方之路阻。 向祈立嗣未始行封近稔勤王又嘗敵愾。 每念至此已多憮然。 更待乘宜輒圖蕩寇。 頃頒密詔 諭茲懷道會多艱人難偕往或旋 楫莫達(dá)封函賜幣微通僅能將意謝章遽拜益驗(yàn)輸誠。 而又言出由衷心期報(bào)上。 旣增慷慨須事澄淸固在同仇是為大順。 佇觀實(shí)效續(xù)俟來音更示頒宣第思遵領(lǐng)。"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8-1120
庚戌禱雨于圓丘廟社群望。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19-1120
乙卯幸天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0-1120
以智祿延為西北面兵馬使; 李鸞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1-1120
壬戌宋遣承信郞許立進(jìn)武校尉林大容等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2-1120
乙丑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康拯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3-1120
八月自夏不雨至于是月五谷不登疫 大興。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4-1120
辛未幸外帝釋院命五部讀般若經(jīng)三日以禳疫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5-1120
甲戌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6-1120
設(shè)佛頂?shù)缊鲇谖牡碌钇呷铡?br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7-1120
戊寅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8-1120
庚辰幸安和寺順德王后眞堂感傷久之左右有流涕者。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29-1120
辛巳左正言洪若伊上* 論時(shí)政得失嘉納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0-1120
乙酉幸西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1-1120
戊子壽星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2-1120
丁酉幸興福永明寺觀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3-1120
戊戌幸大東江登舟觀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4-1120
九月己亥朔幸永明寺觀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5-1120
癸卯以順德王后大祥飯僧于常安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6-1120
乙巳設(shè)消 道場于長樂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7-1120
戊申制曰: "朕卽位以來再巡陪京。 昔旋至而卽歸今久安而無患。 庶推小惠以慰輿情八月乙酉以后誤有所犯為所司論劾及贖銅征瓦咸除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8-1120
癸丑宴群臣于長樂殿親制壽星明詞使樂工歌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39-1120
乙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0-1120
癸亥樞密院使致仕金漢忠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1-1120
冬十月戊辰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2-1120
辛巳設(shè)八關(guān)會王觀雜戱有國初功臣金樂申崇謙偶像王感嘆賦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3-1120
十一月壬寅王至自西京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4-1120
甲辰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5-1120
癸亥御淸 閣命金富佾講詩泮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6-1120
十二月丁卯朔王以順德王后喪畢召太子及平章事李資謙知奏事李資諒等置酒極歡恩賚甚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7-1120
甲申親醮于福源宮遂幸安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5-48-1120
辛卯以演檢校司徒守司空晉康伯; * { }檢校司徒守司空; 樸景仁守司空尙書左仆射 知政事仍令致仕。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1-1121
○(辛丑)十六年春正月丁酉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2-1121
己亥制曰: "男女之制尤重大倫帝王之興亦資內(nèi)輔。 欲家人之正位須關(guān)雎之好仇。 今將以辰韓*( ){辰韓公}長女大卿崔涌季女備之內(nèi)職有司宜據(jù)禮典定名以聞。" 禮司請: 以王氏為貴妃崔氏為淑妃。 詔可。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3-1121
辛亥王太子加元服于壽春宮百官表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4-1121
癸丑以咸寧節(jié)御干德殿受賀賜群臣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5-1121
乙卯納貴妃甲子納淑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6-1121
二月壬辰左遷中書舍人韓 為西京副留守; 左正言任元浚為殿中內(nèi)給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7-1121
三月戊戌幸彰信寺微行至綏陵。 王之將行諫官奏曰: "前古君王未有親詣后妃陵寢考之禮典亦無其文。 玄宮久掩宿草荒 至尊俯臨能無悲感。 臣子之心不勝恐懼伏望以禮自抑俯*( ){循}人望。" 不從。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8-1121
乙巳宋遣姚喜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09-1121
壬子幸外帝釋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0-1121
甲寅御淸 閣命翰林學(xué)士樸升中講禮月令起居注金富軾講書說命。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1-1121
夏四月乙丑朔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2-1121
戊辰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3-1121
乙亥幸妙通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4-1121
戊子幸安和寺還次李資謙山齋置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5-1121
己丑以李資謙為邵城郡開國伯。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6-1121
五月丁酉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7-1121
甲寅設(shè)消 道場于賞春亭及日月王輪高峯極樂寺三七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8-1121
乙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19-1121
癸亥百官禱雨于興國寺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0-1121
閏月甲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1-1121
丙寅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2-1121
丁卯召王師德緣禱雨于干德殿五日又禱于佛宇神祠。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3-1121
辛未聚巫禱雨。 壬申復(fù)召德緣禱于山呼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4-1121
乙亥制曰: "天時(shí)失順旱 為 。 顧寡人否德以降殃憫庶民無辜而殞命祈禳無應(yīng)恐懼未遑。 庶幾推恩以召和氣凡在獄囚除斬絞二罪外皆原之其或官吏因緣公法苛刻作弊或以腐朽之谷強(qiáng)給取息或征荒田之租或興不急之役者令中外攸司一切禁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5-1121
丙子親醮于純福殿禱雨聚僧又禱于山呼亭及佛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6-1121
庚辰御淸 閣命樸升中講書洪范。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7-1121
壬午禱雨于法云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8-1121
辛卯御淸 閣命起居舍人林存講詩云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29-1121
六月癸巳朔御長齡殿命樸升中講禮月令。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0-1121
乙未設(shè)道場于文德殿三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1-1121
己亥再雩。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2-1121
庚子命百官設(shè)羅漢齋禱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3-1121
丙午大雨。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4-1121
辛酉左仆射 知政事致仕樸景仁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5-1121
秋七月己卯幸天和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6-1121
辛巳以李壽為西北面兵馬使; 崔滋盛為東北面兵馬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7-1121
壬午王如興王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8-1121
八月戊戌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39-1121
壬寅幸普濟(jì)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0-1121
丁未謁英崇二陵還次因孝院制五言詩一首令侍從文臣和進(jìn)。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1-1121
乙卯幸長源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2-1121
九月丁亥還宮。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3-1121
辛卯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4-1121
冬十月乙未王如天壽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5-1121
丙申設(shè)百座道場于會慶殿令中外齋僧三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6-1121
壬子幸洪圓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7-1121
太白晝見經(jīng)天三十余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8-1121
十二月壬辰御淸 閣以宋帝所賜書 等物宣示宰樞侍臣。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49-1121
辛丑幸福源宮遂幸龜山安和二寺御玉岑亭宴從官。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6-50-1121
庚申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1-1122
○(壬寅)十七年春正月辛酉朔放朝賀。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2-1122
癸亥以大原公* 為太保; 齊安侯* 進(jìn)爵為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3-1122
辛未幸神眾院。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4-1122
丁丑咸寧節(jié)御干德殿受賀賜群臣宴。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5-1122
己卯以許載為西北面兵馬使; 李資德為東北面兵馬副使。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6-1122
丙戌御淸 閣命中書舍人金富軾講易干卦。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7-1122
二月庚寅朔日食。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8-1122
己亥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崔弘嗣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09-1122
三月庚午以金晙守司徒判禮部事; 林有文守司空 知政事判刑部事; 王字之為吏部尙書 知政事判戶部事; 韓安仁 知政事判工部事; 崔弘宰為樞密院使判三司事; 金若溫知樞密院事; 李資諒為樞密院副使; 樸升中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 鄭克永為翰林學(xué)士; 李永知御史臺事寶文閣學(xué)士; 文公美為禮賓少卿樞密院知奏事; 拓俊京為衛(wèi)尉卿直門下省; 金仁揆為左諫議大夫。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0-1122
丙子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1-1122
丁丑御紗樓召文臣五十六人刻燭命賦牧丹詩六韻詹事府注*薄{簿}安寶麟為* {第}一。 賜絹有差。 時(shí)康日用以能詩鳴王* 觀其作燭將盡日用 得一聯(lián)云: "頭白醉翁看殿后眼明儒老倚欄邊。" 袖其藁伏御溝中王命小黃門取視嗟賞不已。 曰: "此古人所謂: '臼頭花鈿滿面不如西施半* 。'" 慰諭而遣之。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2-1122
己卯親醮闕庭。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3-1122
壬午幸順天館點(diǎn)檢接賓之事宴宰樞于香林亭忽覺背有微 促駕還宮。 癸未王不豫分遣人禱于山川神*祗{祇}。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4-1122
知政事王字之卒。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5-1122
乙酉飯僧一萬于諸寺。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6-1122
丙戌慮囚。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7-1122
丁亥設(shè)消 道場于干德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8-1122
戊子齋僧一萬。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19-1122
夏四月己丑朔設(shè)道場于文德宴親殿各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0-1122
制曰: "寡人*祇{祗}承天命 纘丕緖御于家邦多歷年所然臨事制宜莫知其方以致陰陽失序穹壤挺 加疾病以彌留愈憂懼而自勵(lì)冀推渙汗以謝幽明凡名山大川秩在祀典者各加名號諸有罪者除斬絞外皆原之流配者量移。"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1-1122
庚寅設(shè)道場于宣政殿五日。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2-1122
癸巳門下侍郞平章事李資謙等詣純福殿告天禱曰: "昔周武王有疾周公以至誠請命于天厥疾乃 今臣等皆以愚不肖承乏備員無政術(shù)以安于民庶無德行以媚于神*祗{祇}但以貪鄙不道為國巨 天作之 上延君父。 惟天聰明宜降疾咎于臣等之身無令元首久困沈 。"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3-1122
乙未王疾革扶坐見宰樞曰: "朕以不德天降之 疾疹不 將何以處臣民之上摠軍國之事。 太子雖在幼少德行宿成諸公同心 輔無墜祖構(gòu)。" 群臣俯伏流涕不知所言。 王召太子曰: "予疾大漸勢不復(fù) 爰釋重任傳歸于汝。 予追思平生所行得少失多愼勿效焉。 但當(dāng)稽古圣賢之道奉我太祖之訓(xùn)不懈于位永綏庶民。" 太子 首泣不能起。 王命韓安仁取國璽以授之。 遺詔曰: "朕荷天地之景命奉祖宗之遺基奄有三韓十有八載。 扶衰救弊思與萬民而同休宵衣 食未嘗一日而暫逸。 憂勞積慮疾恙踰時(shí)有加無 遂至大漸。 權(quán)國事楷睿哲之性 自天成元良之資蔚于人望宜承末命以卽王位。 凡軍國重事 取嗣君處分。 喪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方鎭州牧止于本處舉哀不得擅離理所成服三日而除。 于 。 死生常道人所難逃始終得宜朕亦何憾。 尙賴廟社儲祉臣鄰 心同輔嗣君永康王室使我國祚垂于無窮。 咨爾多方當(dāng)體予意。" 丙申薨。 殯于宣政殿。 壽四十五在位十七年。 謚曰文孝廟號睿宗葬于城南陵曰裕陵。 仁宗十八年加謚明烈高宗四十年加齊順。
#高麗史14卷-世家14-睿宗3-17-24-1122
○史臣贊曰: "睿宗天資明哲嘗在東宮禮接賢士敦行孝弟及乎卽位宵 憂勤勵(lì)精求治。 但志存拓境僥幸邊功仇隙未已歆慕華風(fēng)信用胡宗旦頗惑其言未免有所失矣。 然知用兵之難棄怨修好使鄰境感慕來服恤鰥寡養(yǎng)耆老開設(shè)學(xué)校敎養(yǎng)生員置淸 寶文兩閣日與文臣講論六經(jīng)偃武修文欲以禮樂成俗。 故韓安仁曰: '十七年事業(yè)可以貽厥后世。' 信哉!"
世家卷*(第)十四。
#高麗史15卷-世家15-00-00-00-0000
世家卷第十五。 高麗史十五。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xué)知 經(jīng)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0-0000
仁宗一。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1-0000
仁宗恭孝大王諱楷字仁表古諱構(gòu)睿宗長子母曰順德王后李氏。 睿宗四年十月己亥生。 性仁孝寬慈。 十年二月立為王太子。 十七年四月丙申睿宗薨諸弟以王幼頗有 心。 平章事李資謙奉王卽位于重光殿。 朝夕奠殯哭踴盡哀左右侍臣哀慟不能止。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2-0000
丁酉王詣景靈殿告卽位遣使告于*大廟九陵。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3-0000
甲寅葬睿宗于裕陵。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4-0000
五月庚午享于*大廟。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5-0000
辛未追尊母后為文敬王太后。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6-0000
乙亥以李資謙守太師中書令邵城侯; 金景庸為樂浪郡開國公; 李瑋為桂陽公; 林有文金晙為門下侍郞平章事; 韓安仁為中書侍郞平章事; 崔弘宰金若溫 知政事; 李資諒為樞密院使; 金沽知樞密院事; 文公美為樞密院副使。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7-0000
丙子以尹惟志為尙書左仆射; 李英闡為兵部尙書; 崔卓為戶部尙書。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8-0000
丁丑賜太后封崇執(zhí)事官吏職一級。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09-0000
戊寅以封崇太后御神鳳門赦。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0-0000
六月戊子朔王如奉恩寺。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1-0000
己亥以僧德緣為國師學(xué)一為王師。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2-0000
庚子慮囚。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3-0000
辛丑王受菩薩戒于干德殿。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4-0000
丁未宋持牒使進(jìn)武校尉姚喜等六十九人來。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5-0000
秋七月戊午 知政事致仕李軌卒。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6-0000
庚午親設(shè)金光經(jīng)道場于干德殿三七日。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7-0000
辛未醮于崇福殿。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8-0000
己卯親行虞祭。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19-0000
辛巳命三品以上官會都省議重刑。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0-0000
八月庚寅御宣政殿決重刑。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1-0000
己亥賜羅景純等及第。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2-0000
壬寅親行虞祭。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3-0000
九月甲子詔改生辰安貞節(jié)為慶龍節(jié)。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4-0000
乙亥命修睿宗實(shí)錄以寶文閣學(xué)士樸升中翰林學(xué)士鄭克永寶文閣待制金富軾充編修官。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5-0000
己卯慮囚。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6-0000
冬十月壬辰設(shè)百高座道場于會慶殿齋僧三萬于中外。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7-0000
庚子冊李資謙為漢陽公。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8-0000
癸卯親行虞祭。
#高麗史15卷-世家15-仁宗1-00-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