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至元新格輯存

元代法律資料輯存 作者:



說明:何榮祖所編《至元新格》頒行于元至元二十八年五月,全書已佚。今見于《元典章》與《通制條格》者,凡九十六條。其中九十三條見于《典章》,內(nèi)有五十六條并見于《條格》殘卷;而另有三條則僅可在《條格》遺文中見到。此外,《典章》中還有若干條重出文字及節(jié)該文字。今以居多的《典章》原文為基礎(chǔ)整理此件。凡《典章》、《條格》兩見者,用《典章》原文,而以《條格》進(jìn)行??薄!兜湔隆吩挠姓`,據(jù)《條格》改正出校;其余異文,除相通之字外,概出校記。僅見于《條格》者,采用《條格》原文。又,同條凡有重出或節(jié)文者,列出參見之處,個別地方并以參見文字校訂原文出校。輯存條文,一一新加標(biāo)點。在編次方面,參照了日本學(xué)者植松正的《匯輯〈至元新格〉并解說》,并采用了陳恒照在《蒙古治下的中國法統(tǒng)》(英文)一書中的一條補正。

至元新格序
一、公規(guī)(十二條)
二、選格(十二條)
三、治民(十條)
四、理財(四條)
五、賦役(十條)
六、課程(十條)
七、倉庫(十二條)
八、造作(十一條)
九、防盜(六條)
十、察獄(九條)

○至元新格序

蘇天爵
國家以神武定天下,寛仁御兆民。省臺既立,典章憲度,簡易明白,近世煩文苛法為民病者,悉置而不用。嗚呼,斯其所以祈天永命、奠丕丕之基者歟!故平章政事廣平何公榮祖,明習(xí)章程,號識治體,當(dāng)至元二十八年,始為新格一編,請于世廟,頒行多方。惟其練達(dá)老成,故立言至切;惟其思慮周密,故制事合宜,雖宏綱大法,不數(shù)千言,擴(kuò)而充之,舉今日為治之事,不越乎是矣。蓋昔者先王慎于任人,嚴(yán)于立法,議事以制,不專刑書,是以訟簡政平,海宇清謐,其皆以是為則歟!是書舊版漫滅,省府命重刊之。覽者當(dāng)體先朝寛仁之治,慎勿任法煩苛為尚哉。 【(《滋溪文稿》卷六)】

○一、公規(guī) 【(十二條)】

諸官府皆須平明治事,凡當(dāng)日合行商議發(fā)遣之事,了則方散。其在都官府六部視省,余視所屬上司。若公務(wù)急速及應(yīng)直宿人員,不拘此例。 【(《典章》一三,吏部卷七,官府平明治事條。參見《典章》四○,刑部卷二,禁治游街等刑條。)】
諸公事違限違例者,皆當(dāng)該檢校人員隨事舉問。失舉問者,罪亦及之。其監(jiān)察御史、肅政廉訪司常務(wù)糾彈,毋容弛慢。 【(《典章》一三,吏部卷七,公事隨事舉問條。)】
諸官司所受之事,各用日印,于當(dāng)日付絕。事關(guān)急速,隨至即付。常事五日程, 【謂不須檢覆者?!?中事七日程, 【謂須檢覆者?!?大事十日程, 【謂須計算簿帳或咨詢者?!?并要限內(nèi)發(fā)遣了事。違者,量事大小,計日遠(yuǎn)近,隨時決罰。其事應(yīng)速行、當(dāng)日可了者,即議須行。若必非常限所拘,臨時詳酌。 【(《典章》一三,吏部卷七,公事量程了畢條。參見《典章》一一,吏部卷五,給由置簿首領(lǐng)官提調(diào)條;《典章》一四,吏部卷八,承受行遣卷宗條。)】
諸應(yīng)申上司定奪之事,皆自下而上用心檢校。但有不實不盡,其所由官司即須疏駁,必要照勘完備,議擬相應(yīng),方許申呈。若事有未完,例或不當(dāng),不即疏駁而輙準(zhǔn)申呈者,各將當(dāng)該首領(lǐng)官吏究治。駁而不盡,至于再三故延其事者,亦如之。 【(《典章》四,朝綱卷一,省部減繁格例條。參見《典章》一三,吏部卷七,申事自下而上條。)】
諸公事明白,例應(yīng)處決,而在下官司 【司,《元典章》四同條作府?!?故作有疑申審;若事合申稟,而在上 【在上,《元典章》四同條作所在。】 官司不即依理與決者,各隨其事究治。仍從監(jiān)察御史并肅政廉訪司糾彈。 【(《典章》一三,吏部卷七,公事明白處決條。參見《典章》四,朝綱卷一,減繁新例條;《典章》新集,朝綱,諸衙門申稟明白區(qū)處條。)】
諸公事應(yīng)議者,皆由下而上,長官擇其所長,從正與決。若執(zhí)見不同,許申合屬上司。六部官所見有異者,赴省稟議。其事例明白、變易是非者,別行究問。 【(《典章》一三,吏部卷七,公事從正與決條。)】
諸公事稽遲,速則易改,久則難追。今后凡各掌行之事,當(dāng)該省掾每日一勾銷,都事每旬一檢舉,員外郎每月一審校。錯者依例改正,遲者隨事舉行,毋使日積月增,文繁事弊。部員外郎、主事、臺院經(jīng)歷報事,其余經(jīng)歷、檢勾文字人員并同。 【(《典章》一三,吏部卷七,稽遲隨事舉行條。)】
諸官府之眾,事務(wù)之繁,弊欲盡除,事難備舉。凡內(nèi)外官司,各須用心檢校。若事有不便、理當(dāng)更張者,聽申合屬上司,應(yīng)呈省者呈省。 【(《典章》一三,吏部卷七,官事用心檢校條。)】
諸州府司縣官掌管軍民差役一切事務(wù),責(zé)任非輕。當(dāng)該上司事有必當(dāng)委遣者,須從員多事簡去處摘差,或止獨員不許妨占。其司吏人等,若遇須合勾攝之事,責(zé)限了畢,即須發(fā)還。仍將元勾緣由、來回月日,置簿銷附。有不應(yīng)勾攝或無故停留者,從肅政廉訪司究治。 【(《典章》一四,吏部卷八,委遣從員多處條。)】
諸已絕經(jīng)刷文卷,每季一擇各具事目首尾張數(shù),皆以年月編次注籍。仍須當(dāng)該檢勾人員躬親照過,別無合行不盡事理,依例送庫,立號封題,如法架閣。后遇照用,判付檢取,了則隨即發(fā)還勾銷。 【(《典章》一四,吏部卷八,文卷已絕編類入架第二條。)】
諸 【諸,據(jù)《元典章》一四,承受行遣卷宗條補。】 吏員差除事故,其元管簿籍文卷,須與應(yīng)代之人一一交點無差,聯(lián)署呈報本屬官司照驗。后有失落,止著見管之人追尋。 【(《典章》一四,吏部卷八,人吏交代當(dāng)面交卷第二條。參見《典章》一四,吏部卷八,承受行遣卷宗條。)】
諸事應(yīng)差人給驛者,雖有元降起馬圣旨,皆須置歷開附,每季申報合屬上司。有不應(yīng)給驛而給者,隨即究問。行省差過起數(shù)咨省,雖不給驛,其不須差人可辦之事,凡于所屬官司,毋使因而煩擾。 【(《典章》三六,兵部卷三,給驛置歷開附條。)】

○二、選格 【(十二條)】

諸職官,隨朝以三十個月日為任滿,在外以三周歲為任 【《條格》無任字?!?滿,錢谷之官以得代為滿 【《條格》官下多一各字。】 ,吏員須以九十個月方得出職。由職官轉(zhuǎn)補者同職官例。若未及任滿,本管官司不得輙動公文越例保升 【升,《條格》作申。】 。果才干不凡有事跡可考者,從御史臺察舉,其非常選所拘。若急闕,擇人才識相應(yīng)者,臨時定奪。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官員雖已經(jīng) 【《條格》無經(jīng)字。】 任滿得代,本身若有侵借系官錢糧,見任官司直須追納到官,方許給由,聽其求仕。 【(《典章》一一,吏部卷五,給由類,《條格》卷六。)】
諸官員解由已有定式,凡當(dāng)該給由官司,并須依式勘會,別無不盡不實事理,方得保申。有詐冒不實并勘當(dāng)未盡者,所由上司隨即究問,察官刷卷日,更須加意檢校。但不應(yīng)給由而循情濫給,并理應(yīng)出給而刁蹬留難者,并聽糾彈。 【(《典章》一一,吏部卷五,給由類;《條格》卷六。參見《典章》一一,吏部卷五,給由置簿首領(lǐng)官提調(diào)條。)】
諸在流品人員,凡能任繁劇,善理錢谷,明達(dá)吏事,深識治體,或器非一用、無施不可者,吏部考其功狀,加之訪察,以類注籍,時備選擇之用。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銓注官員,品類不一,用宜相參。惟文資一員任其簿書計數(shù)之責(zé),凡于總管官司,不許有闕。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官員入選,視其元系是何出身,歷過是何職任,參以才器大小,年齒衰壯 【《條格》壯作狀?!?,宜于何等闕內(nèi)銓注,不可強(qiáng)其所短,因廢人之所長。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官員功罪并送吏部標(biāo)注,到選之日,于應(yīng)得資品上,視其功罪,斟酌議擬。有蔽匿其罪、增飾其功者,從監(jiān)察御史糾彈。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品官若犯贓黜降或廉能升遷,事跡昭著者皆下隨處照會,其使在官之人共知勸戒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官員子孫應(yīng)合承蔭之人,比及入仕以來,預(yù)使學(xué)習(xí)政事,不致將來曠廢其職。到選之日,如本路官司保其才能,及問以政事應(yīng)對可取者,本等人內(nèi)量與從優(yōu)。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歲貢吏員,皆當(dāng)該官司于見役人內(nèi),不限名次,公同選舉。以性行純謹(jǐn)、儒吏兼通者為上,才識明敏、吏事熟閑者次之。若月日雖多、行能無取者,不許呈貢。到部之日,公座試驗,必說事明白、行遣閑熟者,為中。如或不應(yīng),并擬發(fā)還元役官司,其當(dāng)該濫貢人員仍須究問。 【(《條格》卷六。)】
諸兩廣福建地面或有全闕正官去處,比及朝廷選官到任,合 【合,《條格》作雖?!?須使人權(quán)攝其事。今后先于側(cè)近可以摘那見任官內(nèi)選差,無則許于任滿得代、聽除官內(nèi)選差,又無聽于本省或宣慰司見役請俸人內(nèi)選差。白身之人,不許委用。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諸行省管轄官員若有多歲不經(jīng)遷,過時不到任,及久曠未注,或緊急闕官,即須照勘明白,咨省定奪。其到任下任例合標(biāo)附人員,每月通行類咨。直隸省部路分準(zhǔn)此。 【(《典章》八,吏部卷二,選格類;《條格》卷六。)】

○三、治民 【(十條)】

諸理民之務(wù),禁其擾民者,此最為先。凡里正、公使人等 【貼書亦同】 ,從各路總管府?dāng)M定合設(shè)人數(shù)。其令司縣選留廉能 【能,《條格》作干?!?無過之人,多者罷去。仍須每事設(shè)法關(guān)防,毋致似前侵害百姓。 【(《典章》六○,工部卷三,祗候人類;《條格》卷一六。)】
諸村主首,使佐里正催督差稅,禁止違法。其坊村人戶鄰居之家,照依舊例以相檢察,勿造非違。 【(《典章》六○,工部卷三,祗候人類;《條格》卷一六。)】
諸社長本為勸農(nóng)而設(shè),近年以來多以差科干擾,大失元立社長之意。今后凡催差辦集,自有里正、主首。其社長使專勸課,凡農(nóng)事未喻者,教之,人力不勤者,督之,必使農(nóng)盡其功,地盡其利。官司有不復(fù) 【《條格》無復(fù)字。】 遵守妨廢勸農(nóng)者,從肅政廉訪司究治。 【(《典章》二三,戶部卷九,立社類;《條格》卷一六。參見《典章》二三,戶部卷九,社長不管余事條。)】
諸州縣官勸農(nóng)日,社內(nèi)有游蕩好閑、不務(wù)生業(yè) 【業(yè),《條格》作理?!?、累勸不改者,社長須得對眾舉明,量行 【行,《條格》作示?!?懲戒。其社長若年小德薄,不為眾人信服,即聽詢舉深知農(nóng)事高年純謹(jǐn)之人易換。 【(《典章》二三,戶部卷九,立社類;《條格》卷一六。參見《典章》二三,戶部卷九,社長不管余事條。)】
諸假托靈異、妄造妖言、佯修善事、夜聚明散,并凡官司已行禁治事理,社長每季須一誡諭,使民知恐,毋陷刑憲。 【(《條格》卷一六。參見《典章》二三,戶部卷九,社長不管余事條。)】
諸遇災(zāi)傷缺食,或能不恡己物,勸率富有之家,協(xié)同周濟(jì)困窮,不致失所者,從本處官司保申上司,申部呈省。 【(《典章》三,圣政卷二,救災(zāi)荒類;《條格》卷一六。)】
諸義倉本使百姓豐年貯蓄,歉歲 【歲,《條格》作年?!?食用,此已驗良法。其社長照依元行,當(dāng)復(fù)修舉。官司敢有拘檢煩擾者,從肅政廉訪司糾彈。 【(《典章》三,圣政卷二,救災(zāi)荒類;《條格》卷一六。)】
諸富戶依托見任官員影避差役者,所在肅政廉訪司官常須用心禁察,毋使循習(xí)舊弊,靠損貧民。違者,其官與民并行治罪。 【(《條格》卷一六。)】
諸論訴婚姻、家財、田宅、債負(fù),若不系違法重事,并聽社長以理諭解,免使妨廢農(nóng)務(wù),煩紊 【紊,《條格》作擾。】 官司。 【(《典章》五三,刑部卷一五,聽訟類;《條格》卷一六。)】
諸應(yīng)系官荒地,貧民欲愿開種者,許赴所在官司,入狀請射,每丁給田百畝。官豪勢要人等,不請官司,無得冒占。年終照勘已給數(shù)目,開申合屬上司,類冊申部。 【(《典章》一九,戶部卷五,荒地許赴官請射條。)】

○四、理財 【(四條)】

諸應(yīng)支錢糧,腹里路分皆憑省部勘合理算。其有申準(zhǔn)諸支明文、例應(yīng)倒除者,每季照勘所支數(shù)目,抄連合用文憑,檢校一切完備,須要不過次季仲月中旬,開申合干部分,照勘相應(yīng),隨即除破。各處行省所轄路分應(yīng)申倒除者,準(zhǔn)此。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支類。)】
諸錢糧等物,戶部立式,其使諸處每季一報到部,委官檢較,但有不應(yīng),隨即追理,年終通行照算,務(wù)要實行,毋為文具。行省準(zhǔn)上咨省。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支類。)】
諸 【諸,原文作請,徑改?!?照算須勾人吏者,皆當(dāng)官置局,自入局為始,各以文字大小,斟酌立限,每五日考其次第,了則隨即發(fā)還。其攢報有常、收支有例、可以立式取勘者,不須勾攝人吏赴都。諸司于所屬亦準(zhǔn)此。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歲終季報錢糧條。)】
諸錢谷之計,其各處行省每歲須一檢較。凡理財之法,或有未盡,蠹財之弊,或有未去,生財之道,或有未行,逐一議擬咨省。戶部該管去處準(zhǔn)此。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五、賦役 【(十條)】

諸科差稅,皆司縣正官監(jiān)視人吏置局科攤,務(wù)要均平,不致偏重。據(jù)科定數(shù)目,依例出給花名印押由帖,仍于村坊各置粉壁,使民通知。其比上年元科分?jǐn)?shù)有增損不同者,須稱元因 【稱元因,《條格》作據(jù)緣由。】 明立案驗,準(zhǔn) 【準(zhǔn),《條格》作以?!?備照勘。 【(《典章》三,圣政卷二,均賦役類;《條格》卷一七。)】
諸差科戶 【原文無諸字,據(jù)《條格》補。戶,《條格》作夫?!?br /> 役,先富強(qiáng)后貧弱,貧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開具花戶姓名,自上而下,置簿挨次。遇有差役,皆須正官當(dāng)面點定該當(dāng)人數(shù),出給印押文引,驗數(shù)勾差,無致公吏、里正人等放富差貧,那移作弊。其差科簿仍須長官封收,長官差故,次官封收。 【(《典章》三,圣政卷二,均賦役類;《條格》卷一七。)】
諸稅石,嚴(yán)禁官吏勢要人等,不得結(jié)攬。若近下戶計去倉地遠(yuǎn),愿出腳錢就令近民帶納者,聽。其總部稅官,斟酌各處地里,定立先后運 【運,原文作還,據(jù)《條格》改?!?次,約以點集處所,覷得別無輕赍攬納之?dāng)?shù),令分部官管押入倉,依數(shù)交納,得訖朱鈔,即日發(fā)還。惟總部官直須州縣納盡,方許還職。 【(《典章》二四,戶部卷一○,下戶帶納者聽條;《條格》卷一七。)】
諸水旱災(zāi)傷,皆隨時檢覆得實,作急申部。十 【拾,原文作體,據(jù)《條格》改?!?分損八以上,其稅全免;損七以下,止免所損分?jǐn)?shù);收及六分者,稅既全征,不須申檢。雖及合免分?jǐn)?shù)而時可改種者,但存堪信顯跡,隨宜改種,勿 【勿,《條格》作毋?!?失其時。 【(《典章》二三,戶部卷九,水旱災(zāi)傷隨時檢覆條;《條格》卷一七。)】
諸差科 【原文無諸字,據(jù)《條格》補。差科,《條格》作科差?!?,皆用印押公文,其口傳言語科斂者,不得應(yīng)副 【副,《條格》作付?!?。違者,所取雖公,并須治罪。 【(《典章》三,圣政卷二,均賦役類;《條格》卷一七。)】
諸和雇腳力,皆盡行車之家,少則聽于其余近上有車戶內(nèi)和雇。仍須置簿輪轉(zhuǎn)立 【立,《條格》作有?!?法,無致司吏、里正、公使人等那攢作弊。 【(《典章》二六,戶部卷一二,腳價類;《條格》卷一七。)】
諸年例支持對象,用時有緩急,備時有難易。其當(dāng)該官吏,凡合置備之?dāng)?shù),各須以時點校,預(yù)為舉呈,毋得急闕,公私不便。 【(《典章》二六,戶部卷一二,和買類。)】
諸和買物,須驗出產(chǎn)停蓄去處,分俵均買。其官吏不能先以賤直拘收,掯勒人戶,多添價錢,轉(zhuǎn)買送納。違者,痛行斷罪,計其余價,依數(shù)追還。 【(《典章》二六,戶部卷一二,和買類。)】
諸和買,須于收物處榜示見買物色、各該價錢 【錢,沈刻本作鈔?!?。物既到官,鈔即給主。仍須正官監(jiān)臨置簿,凡收物支價,開寫某人納到某物多少,支訖價錢若干,就令物主于上畫字。其監(jiān)臨之官仍以印牌關(guān)防,以備檢勘。 【(《典章》二六,戶部卷一二,和買類。)】
諸街市貨物,皆令行人每月一平其直。其比前申有甚增減者,各須稱說增減緣由,自司縣申府州,由本路申戶部,并要體度是實,保結(jié)申報。凡年例必于本處和買之物,如遇物多價少,可以趁賤收買者,即具其直,另狀飛申。 【(《典章》二六,戶部卷一二,物價類。)】

○六、課程 【(十條)】

諸院務(wù)課程,當(dāng)該上司常須設(shè)法關(guān)防,每月體度。若課額輕省而所增分?jǐn)?shù)不及者,隨即窮問,仍委廉干正官監(jiān)辦。行省、戶部,凡在所屬路分,每季通行比較,須要盡實到官,不致欺隱。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茶鹽課程,已有成法。其行省、戶部檢會元降例條,凡近年官吏違犯禁條、營謀私利、侵損官課、阻礙商人者,逐一出榜,嚴(yán)行禁治。仍須選差廉干人員不時暗行體察,務(wù)要茶鹽通行,公私便利。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場鹽袋,皆判官監(jiān)裝,須要觔重均平,無有余欠,運使以下,分轉(zhuǎn)檢較。仍于袋上書寫監(jiān)裝檢較職位姓名,以千字文為號,如法編垛。凡遇商客支請,驗其先后,從上給付。行省、戶部差官不測體驗,但有答帶余鹽,或克除觔重,及支給失次、刁蹬鹽商者,隨即追問是實,各依所犯輕重理罪。仍聽察官糾彈。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灶戶中鹽到場,皆須隨時兩平收納,不得留難。其合給工本,運官一員監(jiān)臨給付。若鹽司官吏因而有所克減、或以他物移易準(zhǔn)折者,計其多少論罪,仍勒陪償。每給工本時,肅政廉訪司差人暗行體察。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場積垛未樁鹽數(shù),須于高阜水潦不能侵犯去處,如法安置,仍委運官時至點檢。若積垛不如法、防備不盡心以致?lián)p敗者,并勒陪償。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院務(wù)官,大者不過三員,其攢攔合干人等,依驗所辦課額斟酌存設(shè),多者罷去,無使冗濫,侵削百姓,盜食官錢。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轉(zhuǎn)運司并提點官吏,凡于管下院務(wù)取借錢物者,以盜論。與者,其罪同。即應(yīng)稅之物,不經(jīng)依例抽分,使訖稅印者,亦如之。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鹽司,凡承告報私鹽,皆須指定煎藏處所詳審明白,計會所在官司同共搜捉。非承告報,其巡鹽人員止許依例用心巡捕,不得妄入人家搜捉。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捉獲私鹽酒曲,取問是實,依條追沒。其所犯情由,并追到錢物,皆須明立案驗,另附文歷,每月開申合屬上司。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諸鹽法,并須見錢賣引,必價鈔入庫,鹽袋出場,方始結(jié)課。其運司官,如每事盡心,能使鹽額有余、官吏守法、商賈通便、課程增多者,聞奏升賞。 【(《典章》二二,戶部卷八,課程類。)】

○七、倉庫 【(十二條)】

諸出納之法,須倉庫官面視稱量檢數(shù),自 【自,《條格》誤作目。】 提舉、監(jiān)支納以下,攢典合干人以上,皆得互相覺察,有盜詐違法者,陳首到官,量事理賞。其有侵盜錢糧并濫偽之物,若犯人逃亡,及雖在無財可追者,并勒同界官典、司庫、司倉人等一體均陪。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支納錢糧一切官物,勘合已到倉庫,應(yīng)納者經(jīng)十日不納,應(yīng)支者經(jīng)一月不支,并須申報元發(fā)勘合官司,隨即理會。其物已到倉庫未得勘合者亦如之。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官物出給,先盡遠(yuǎn)年。其見在數(shù)多,用處數(shù)少,不堪久貯者,速申當(dāng)該上司作急支發(fā),毋致?lián)p敗。違者究治。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行用庫,凡遇諸 【諸,原文無,據(jù)《條格》補,參見《元典章》新集戶部,提調(diào)鈔法條?!?br /> 人以昏鈔易換料鈔,皆須庫官監(jiān)視司庫對倒,鈔人眼同辨驗檢數(shù)。如不系接補挑剜偽鈔,當(dāng)面用訖退印,昏鈔入庫,料鈔付主。當(dāng)該上司委官時至檢校,違者究治。 【(《典章》二○,戶部卷六,昏鈔類;《條格》卷一四。)】
諸路收受差發(fā),自開庫日為始,本路正官一員輪番檢察,并要兩平收受,隨時出給官戶朱鈔,無使刁蹬停留人難。諸州置庫去處并同。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倉收受米糧,并要干圓潔凈。當(dāng)該上司各取其樣,驗同封記,一付本倉收掌,一于 【于,《條格》作為?!?當(dāng)司存留。仍須正官時至檢校,其收支但與元樣不同,隨即究治。 【應(yīng)攢運者,比驗樣料相同裝發(fā)。其至下卸,亦驗樣料相同交收?!?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庫藏并八作司所收物內(nèi),其有名數(shù)而無用者,開申合干部分,勘驗是實,委官檢估出賣。無人買者,量宜支遣,不致?lián)p敗。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倉庫錢物,監(jiān)臨官吏取借侵使者,以盜論;與者,其罪同。若物不到官而虛給朱鈔者,亦如之。仍于倉庫門首出榜,常川禁治。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倉庫赤歷單狀,當(dāng)該上司月一查照。但開 【開,《條格》誤作鬧?!?附不明,收支有差,隨事 【事,沈刻本作時?!?究問。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倉庫局院疏漏,速申修理。霖雨不止,常須檢視,隨宜備御,不致官物損壞。若收貯不如法,防備不盡心,曝曬不以時,致有損敗者,各以其事輕重論罪。所壞之物,仍勒陪償。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倉庫局院,凡關(guān)防搜檢巡宿禁治事理,其當(dāng)該上司正官每月分輪點視,常須謹(jǐn)嚴(yán),無 【無,《條格》作毋。】 致弛廢。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諸倉庫官新舊交代,在都本管上司委官監(jiān)視,在外各路正官監(jiān)視, 【直屬省部州府亦同。】 沿河倉分漕運司官監(jiān)視。凡應(yīng)干收支 【收支,《條格》作支收。】 文憑,合有見在官物,皆須照算交點明白,別無短少濫偽之?dāng)?shù)。舊官具數(shù)關(guān)發(fā),新官驗數(shù)收管,仍須同署申報合屬上司照會。既給交關(guān)之后,若有短少濫偽之物,并于新官名下追理。 【(《典章》二一,戶部卷七,倉庫類;《條格》卷一四。)】

○八、造作 【(十一條)】

諸營造,皆須視其時月,計其工程,日驗月考,毋使有廢。惟夫匠疾病 【疾病,《條格》作病疾。】 、雨雪妨工者除之。其監(jiān)造官仍須置簿常切拘檢,當(dāng)該上司時至點校,不致虛延月日 【月日,《條格》作日月?!?,久占夫工。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造作物料,須選信實通曉造作人員,審較 【較,《條格》作校。】 相應(yīng),方許申索。當(dāng)該官司體覆者亦如之。有冒破不實,計其多少為罪,已入己者驗數(shù)追償。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造作官物,工畢之日,其元給物料雖經(jīng)覆實而但有所余者,須限十日呈解納 【納,《條格》作還?!?官。限外不納者,從隱盜官錢法科。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局分課定合造物色,不許輙自變移。有上位處分改造者,即以見造生活比算元關(guān)物料,少則從實關(guān)撥,多則依數(shù)還官。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局分造作,局官每日躬親遍歷巡視,工部每月委官點檢,務(wù)要造作如法,工程不虧。違者隨即究治。其在外局分,本路正官依上提點,每季各具工程次第,申宣慰司,移關(guān)工部照會。工部通行比較,季一呈省,比及年終,俱要了畢,毋致虧欠。行省管下局分準(zhǔn)此。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營建官舍,其所委監(jiān)造人員皆須躬親指畫,必要每事如法,一切完牢。若歲月不多,未應(yīng)損壞而有損壞者,并將監(jiān)造人員、當(dāng)該工匠檢舉究治。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官司器物損壞不堪修理者,差官相驗是實,方許易換。若已給新物,其故物十日以里即須還官,發(fā)下合屬隨宜備用。不堪作數(shù)者,赴官呈驗,不須開寫名色,虛掛文籍。 【銅鐵之器作銅鐵收,竹木之器作 【柴,原文作以,據(jù)《條格》改。】 柴薪用。】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造作支破錢物,工畢之日,其親臨總司即須拘集當(dāng)該官吏一一照算完備,本司檢勘無差,合除破者依例開申除破,合還官者從實解納還官,毋使隔越歲時,致難理算。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者;《條格》卷三○。)】
諸營造合用諸物,先盡官有見在,其不足之?dāng)?shù),有可代支而價不虧官者,申稟折支。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隨路如遇橫造軍器諸物,其一切所須,必要明立案驗,選差好人,置簿掌管。工畢之日,隨即照算元收、已支、見在數(shù)目,本路正官體校是實,開申合干部分照會。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諸隨路每年該值水害,凡可疏通閉塞修完去處,當(dāng)該上司須于農(nóng)隙之時,委官預(yù)為踏視,相其地宜,料其工物。若役人數(shù)少,不動官錢,聽差近民隨即修理。必支錢動眾者,速申合屬上司,比至來年春作之前,并工須要了畢。其 【其,原文無,據(jù)《條格》改?!?余修作應(yīng)動民力者,準(zhǔn)此 【《條格》準(zhǔn)前多一亦字。】 。其事須急差,不拘此例。 【(《典章》五八,工部卷一,造作類;《條格》卷三○。)】

○九、防盜 【(六條)】

諸管軍官職當(dāng)鎮(zhèn)守,其要盜賊不生;管民官職當(dāng)撫治,其要安靜不擾。今后行省行院,凡于所屬,若管民官撫治不到,以致百姓逃亡,管軍官鎮(zhèn)守不嚴(yán),以致盜賊滋盛,即須審其所由,依則究治。 【(《典章》五一,刑部卷一三,防盜類;《條格》卷一九。)】
諸行院到任,取會所管地分見有草賊起數(shù),相其事宜,嚴(yán)諭 【諭,原文作論,據(jù)《條格》改。】 諸處軍官,各使鎮(zhèn)守有法,招捕得宜,期于盜息而已。仍將見有起數(shù),先行報院,今后每季具已未招捕起數(shù),并有無續(xù)生賊人,咨院呈省。 【(《典章》五一,刑部卷一三,防盜類;《條格》卷一九。)】
諸盜賊相聚,初非同心,或被嚇從,或為誑誘。其行省行院,常須多出文榜,許令自相首捕。若始謀未行,隨即告發(fā),或已相結(jié)聚,能自捕獲者,量其事功理賞。 【(《典章》五一,刑部卷一三,盜賊許相首捕條;《條格》卷一九。)】
諸盜賊生發(fā),當(dāng)該地分人等速報應(yīng)捕官司,隨即追捕。如必當(dāng)會合鄰境者,承報官司即須應(yīng)期而至,并力捕逐,勿以彼疆此界為限。違者究治。 【(《典章》五一,刑部卷一三,捕盜勿以疆界條;《條格》卷一九。)】
諸草賊招捕既平之后,仍須區(qū)處得宜,防備周密,嚴(yán)責(zé)合干官司,常令用心,毋致疏失 【毋致疏失,《條格》作無致疏慢?!?。 【(《典章》五一,刑部卷一三,防盜類;《條格》卷一九。)】
諸捕盜官如能巡警盡心,使境內(nèi)盜息者,為上;雖有失過起數(shù),而限內(nèi)全獲者,為次;其因失盜累經(jīng)責(zé)罰,未獲數(shù)多者,為下。到選之日,考其 【其,《條格》作以?!?實跡,定其升降。即目 【《條格》及《元典章》五一,捕盜官到選考跡條,均脫目字?!?南方見有草 【草,《條格》作盜。】 賊去處,若平治有法,使盜清民安者,另議聞奏升擢。 【(《典章》一一,吏部卷五,捕盜官給由例條;《條格》卷一九。參見《典章》五一,刑部卷一三,捕盜官到選考跡條。)】

○十、察獄 【(九條)】

諸杖罪,五十七以下,司、縣斷決 【《元典章》四,司前有并聽二字。】 ;八十七 【《元典章》四,七后有下字?!?以下,散府、州、軍斷決;一百七下以下,宣慰司、總管府?dāng)鄾Q;配流、死罪,依例勘審?fù)陚?,申關(guān)刑部待報,申扎魯火赤者亦同。 【(《典章》三九,刑部卷一,罪名府縣斷隸條。參見《典章》四,朝綱卷一,省部減繁格例條;《典章》四○,刑部卷二,諸衙門杖數(shù)笞杖等第條;《典章》新集刑部,推官不許獨員遍歷斷囚條。)】
諸所在重刑,皆當(dāng)該官司公廳圓座,取訖服辨,移牒肅政廉訪司,審覆無冤,結(jié)案待報。若犯人翻異,家屬稱冤,聽牒本路移推。其賊驗已明及不能指論抑屈情由者,不在移推之例。 【(《典章》四○,刑部卷二,犯人翻異移推條。)】
諸見禁罪囚,各處正官每月分輪檢視,凡禁系不廉、淹滯不決、病患不治、并合給囚糧依時不給者,并須隨事究問。肅政廉訪司官所在之處,依上審察。其在都罪囚,中書刑部、御史臺、扎魯火赤各須委官季一審理,冤者辨明,遲者催問,輕者斷遣,不致冤滯。 【(《典章》四○,刑部卷二,審察不致寃滯條。參見《典章》新集刑部,巡尉司囚月申條。)】
諸鞫問罪囚,必先參照元發(fā)事頭,詳審本人詞理,研窮合用證佐,追究可信顯跡。若或事情疑似,贓仗已明,而隱諱不招,須與連職官員,立案同署,依法拷問。其告指不明、無證驗可據(jù)者,先須以理推尋,不得輙加拷掠。 【(《典章》四○,刑部卷二,鞫囚以理推尋條。參見《典章》四○。刑部卷二,禁治游街等刑條;《典章》四○,刑部卷二,不得法外枉勘條。)】
諸獄訟,原告明白,易為窮治,其當(dāng)該官司凡受詞狀,即須仔細(xì)詳審。若指陳不明、及無證驗者,省會別具的實文狀,以憑勾問。其所告事重、急應(yīng)掩捕者,不拘此例。 【(《典章》五三,刑部卷一五,聽訟類。)】
諸民訟之繁,婚田為甚。其各處官司,凡媒人,各使通曉不應(yīng)成婚之例;牙人,使知買賣田宅違法之例;寫詞狀人,使知應(yīng)告不應(yīng)告言之例。仍取管不違甘結(jié)文狀,以塞起訟之源。 【(《典章》五三,刑部卷一五,聽訟類。)】
諸詞訟,若證驗無疑,斷例明白,而官吏看循、故有枉錯者,雖事已改正,其元斷情由,仍須究治。 【(《典章》五三,刑部卷一五,聽訟類。)】
諸系囚聽訟事理,當(dāng)該官司自始初勾問,及中間施行,至末后歸結(jié),另置簿朱銷。其肅政廉訪司專以照刷,無致淹滯。 【(《典章》五三,刑部卷一五,聽訟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