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元通制(節(jié)文)

元代法律資料輯存 作者:


說明:此件錄自陳元靚編《事林廣記》(題名全稱為《新編纂圖增類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別集卷三《刑法類》,元至順(一三三○—一三三二)刻本的中華書局一九六三年影印本。校以同時期的西園精舍刊本,未見異文。從標(biāo)題及內(nèi)容看,此件當(dāng)系《大元通制》節(jié)略文字。原文不協(xié)之處,據(jù)《通制條格》、《元典章》和《元史》相關(guān)文字勘正,并出校記。 五刑 獄具 取受贓賄 十惡條令惡條令 諸條格 ○五刑 笞刑一十下決七下。二十至三十,決一十七下。四十至五十,決二十七下。 杖刑六十至七十,決三十七下。八十至九十,決四十七下。一百,決五十七下。 徒刑一年一年半,決六十七下。二年二年半,決七十七下。三年,決八十七下。 四年,決九十七下。五年,決一百七下。 【諸犯罪人,年七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及篤廢殘疾不任責(zé)者,每杖一下贖至元鈔貳佰文。】 流刑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 死刑絞刑。斬刑。 ○獄具 笞杖大頭徑二分七厘,小頭徑一分七厘。 杖大頭徑三分二厘,小頭徑二分二厘。 訊囚杖大頭徑四分五厘,小頭徑三分五厘。 【杖皆削去節(jié)目,用荊柴條為之,各長三尺五寸,不得用觔膠諸物裝釘。應(yīng)決者,并用小頭決之。其笞及杖者,臀受之。凡拷訊罪囚,臀腿分受?!?枷各長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闊一尺四寸以上,一尺六寸以下,厚二寸以下,一寸八分以上。皆以干木為之,長短輕重刻志其上。 死囚重廿五斤,徒囚重廿斤,杖罪十五斤。 杻械長一尺六寸以上,二尺以下,闊三寸,厚一寸。 鐵鎖長八尺以上,一丈二尺以下,鐐連镮重三斤。 有司決斷定例五十七以下司縣斷決,八十七以下散府州郡斷決,一百七以下各路總管府?dāng)鄾Q。應(yīng)輕重罪囚,經(jīng)廉訪司審錄無寃,重刑依例結(jié)案,輕罪所屬決斷。 ○取受贓賄 枉法一貫至十貫決四十七下,十貫至廿貫決五十七下,廿貫至五十貫決七十七下,五十貫至一百貫決八十七下,一百貫之上決一百七下 【決一百七下,原文作夾注小字,今據(jù)《元史》卷一百二《刑法志二職制上》與《元典章》卷四十六,刑部卷八,《諸贓一取受贓罪條例》改?!?。 不枉法一貫至廿貫四十七下,廿貫以上至五十貫五十七下,五十貫以上至一百貫六十七下,一百五十貫以上至二百貫八十七下,二百貫以上至三百貫九十七下,三百貫以上一百七下 【一百七下,原文作夾注小字,今據(jù)[一]揭文字改?!?。 【已上應(yīng)官吏,除受勅外,其余合準(zhǔn)吏人科斷。吏人犯贓,終身不敘。無祿之人,減一等科斷。】 ○十惡條令惡條令 【惡條令三字,疑衍?!? 一曰謀反謂謀危社稷。 二曰謀大過謂謀[毀] 【據(jù)《元史》卷一百二《刑法志一名例十惡》相應(yīng)文字(《唐律疏議》、宋《刑統(tǒng)》同)補?!?宗廟、山陵及宮闕。 三曰謀叛謂謀背國從偽。 四曰惡逆謂毆 【毆,原文作歐,據(jù)[四]揭相應(yīng)文字改。】 及謀殺祖父母、父母、殺 【據(jù)《元史》卷一百二《刑法志一名例十惡》相應(yīng)文字(《唐律疏議》、宋《刑統(tǒng)》同)補?!?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 【據(jù)《元史》卷一百二《刑法志一名例十惡》相應(yīng)文字(《唐律疏議》、宋《刑統(tǒng)》同)補。】 、夫之祖父母、父母。 五曰不道謂殺一家人,及支解人,造畜蠱毒,采生厭魅者。 六曰大不敬謂盜宗祀神御之物,鑾輿御服;偽造御寶;合和御藥,誤不依本方,誤封題;御造御寳,犯食禁;御幸舟車,常御之殿不牢固;指斥鑾輿,情理切害,厭呪求媚而涉鑾輿,及對捍制使,而無人臣之禮者 【此項與[四]揭相應(yīng)文字多有出入?!?。 七曰不孝謂告言罵詈祖父母、父母,及外祖父母 【及外祖父母,[四]揭相應(yīng)文字作「及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奉養(yǎng)有闕;居父母喪,不丁憂,服內(nèi)嫁娶,忘哀作樂,釋服從吉;聞父母喪匿不降哀;及詐稱父母、祖父母身死者。 八曰不睦謂謀[殺及] 【據(jù)《元史》卷一百二《刑法志一名例十惡》相應(yīng)文字(《唐律疏議》、宋《刑統(tǒng)》同)補?!?賣緦麻以上親屬毆 【毆,原文作歐,據(jù)[四]揭相應(yīng)文字改?!?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長、小功親屬者。 九曰不義謂殺本屬路府州縣官員及受業(yè)師傅,又吏卒殺本屬官長,及聞夫喪匿不舉哀,釋服從吉,及改嫁它人者。 十曰內(nèi)亂謂奸小功以上親屬及父妾繼母者 【及父妾繼母者,[四]揭相應(yīng)文字作「父祖妾及與和者」?!?。 ○諸條格 詞訟諸告人罪者,明注年月,指陳實事,不得稱疑。誣告者抵罪反坐。○元告人走了呵,被告人至一百日不生受那甚么?兩個月尚遠不見呵,或一個月或四十日不見呵,有勾當(dāng)?shù)谋愎串?dāng)去者。 犯奸諸和奸,無夫婦人,七十七下;有夫婦人,決八十七下。○諸強奸,無夫婦人,決一百七下;有夫婦人,處死。婦人不坐。強奸十歲以上幼女,決一百七下,十歲以下幼女,處死?!鹬髂甘茇斂v妾奸,決四十七下?!鸱蚴茇?,奸夫奸婦本夫各決八十七下?!鹞碳槟袐D未成,一百七下,已成,各處死。 諸強盜持杖傷人得財,皆處死。持杖不傷人得財,一百七下;不得財,一百七下。不持杖傷人者,處死;不傷人,為首者處死,為從一百七下。因盜行奸,同強盜傷人,斷處死。 諸竊盜盜系官物得財,十貫以下決六十七下,十貫之上決七十七下,四十貫之上決八十七下,六十貫之上九十七下,八十貫之上決一百七下,一百貫之上決一百七下出軍;為從,十貫決六十七下,四十貫至三百貫者各減一等;及窩主知情分贓,減正犯賊徒一等免刺科斷。各以至元鈔為則。 【以至元鈔為則,原文系夾注小字?!?○盜常人財,為首得財,十貫以下六十七下,十貫之上決六十七下,四十貫以上決七十七下,六十貫以上決八十七下,八十貫以上決九十七下,一百貫至三百貫決一百七下;為從者,各減一等刺斷。 掘墳已發(fā)墳冢,開棺槨者,比強盜,殘毀尸首,同傷人論?!鹱訉O發(fā)掘祖宗墳塋,盜取財物,貨賣墳地,驗犯輕重斷罪。移尸棄骸,不為祭祀,同惡逆結(jié)案。買地人知情,減犯人罪二等;不知情,臨事詳決。賣買祖墳樹木,牙人要罪過。 放火凡故燒官舍,比同強盜有人居止,無問大小財物多寡,決一百七下?!馃H朔可?,比同竊盜無人居止,損壞財物及田場積聚之物,免刺驗贓,依例決斷居役,仍各追所燒物價。再犯決配役滿,遷徙千里之外。燒親屬房舍,同凡人論 【同凡人論,原文系夾注小字?!?。 毆 【毆,原文作歐,據(jù)文義改。參見《元典章》卷四十四,刑部卷六,《諸毆》。下毆字均同?!?詈凡手足毆人,決二十七下。手足傷,他物傷,各決三十七下。拔發(fā)、折指齒、破骨、毀缺耳鼻一目,決六十七下。折肋、刃傷、墮胎、眇二目,決七十七下。傷折支體、瞎一目,決八十七下。毀敗陰陽成篤疾,決一百七下?!饸河H屬、弟妻、兄妻,決二十七下。詈父、后妻燒烙前妻兒女,決七十七下,離異。弟毆傷兄,八十七下。割斷義男腳筋,決九十七下,追鈔一十定,與養(yǎng)贍,令歸宗。為首打傷親兄,手成廢疾,剜去二目成廢疾,決一百七下?!鹬洞蛘凼迥_成廢疾,遇免遷徙種田。剜損親族雙目,追鈔廿定,一目,追一十定,給付充養(yǎng)贍,徙遼陽迤東?!鸾细粦袅枧?【虐,原文作雪,據(jù)文義改。】 毆傷佃戶,同凡人科斷?!鹱孕讨\害人,決六十七下?!鸸蕷⒆訉O誣賴人,決七十七下。將男女殺害圖賴人,決六十七下。 人口誘略賣人口為奴婢者,決一百七下。○誘略奴婢,決九十七下○假以乞養(yǎng)過房為名,引領(lǐng)牙保知情者,決七十七下;貨賣為奴婢者,決九十七下,價鈔沒官,人給完聚。 聚眾祈賽立集場,唱淫詞,犯人四十七下,社長、主首、鄰佑人等二十七下?!瘌F斂錢物,聚眾妝扮,鳴鑼擊鼓,迎神賽社,為首正賽人五十七下,為從者四十七下,里正、主首、社長失覺察知而不首,決三十七下?!鹪p稱神降,妄言禍福,扇惑鄉(xiāng)民,為首者決五十七下,為從者決三十七下,社長失覺察決一十七下。婦人衣男子服神附,決五十七下。 宰殺私宰馬牛,正犯人決杖一百,仍征至元鈔二十五貫,付告人充賞;兩鄰知而不首,決廿七下;坊里正、主首、巷長、局院軍人頭目有失覺察,決五十七下。見殺馬牛人要訖錢物,決七十七下。 賭博當(dāng)日在場同賭人數(shù),諸人告捉到官,犯人,決七十七下;兩鄰知而不首,弓手、頭目人等故縱不行告捕,各決四十七下。攤場錢物沒官。仍于犯人名下均征至元鈔二十五兩,付告人充賞。賭飲食者不坐?!馃o籍之徒結(jié)黨設(shè)局,白日強騙人錢物,擬依竊盜首從例計贓斷罪,免剌,不追倍贓。其信從誘入局被騙之人,量事輕重斷罪。○撇卷賊徒即與局騙財物一體事理,擬依竊盜例計贓斷配,免剌,不追倍贓,犯人門首紅泥粉壁,開寫過名。 婚姻民間聘財,上戶金一兩、銀五兩、彩段六表里、雜用絹四十疋?!鹬袘艚鹞邋X、銀四兩、彩段四表里、雜用絹三十匹。○下戶銀三兩、彩段二表里、雜絹一十五匹。以男家為主,愿減者聽。許嫁女已報婚書及有私約,或受財輙悔者,笞三十七下;更許嫁他人者,決四十七下;已成者,決五十七下。五年無故不娶者,許經(jīng)官給據(jù),別行改嫁?!鹈晒派咳烁饕辣舅住<捌饭倭硇卸▕Z。但婚姻議立婚書文約,元議聘財,招女壻養(yǎng)老入舍年限,主婚系親媒妁人等畫字依禮成親?!鸹闀鲗懫肛敹Y物,婚主媒人各畫字,女家回書亦寫受到聘財數(shù)目,嫁主媒人亦畫字,仍將兩下親書背面大書合同字樣,各家收執(zhí)。其彝俗俚語駢儷詞語朦朧,無各各畫字合同婚書,爭告到官,即同假偽?!鹜詹坏脼榛琛鹩衅薷⑵?,雖會赦,猶離之。若求娶妾,明立婚書。○為婚已定,若女年十五以上,無故五年不成,或謂男女未及婚年甲或服制未闋之類,其間有故,前后年月并許之,及夫逃亡五年不還,并聽離,不還聘財?!鹬T棄妻犯七出:一無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竊盜,六妬忌,七惡疾。而有三不去,即不得去:一經(jīng)持公姑之喪,二娶時賤后富貴,三有所受無所歸。若夫妻不安諧,兩愿離棄者,不坐。其犯奸,不用此律。 田宅諸典賣田宅,取問房親鄰人。典主違限不批退,決一十七下;違限不酬價,決二十七下。典賣田宅,具情由告給公據(jù),許令成 【疑成下脫一交字。】 ,賣主買主一同赍契赴官銷照□取承□推收稅石?!鹇犛H鄰典主百日內(nèi)收贖,限外不得爭告,雖過百日,并聽依價收贖。若親鄰典主在它所者,百里之外,不在由問之限?!鹌勖劣H鄰典主故不成交,決四十七下。親鄰典主故行刁蹬,取要畫字錢物,取問是實,決二十七下。○正軍貼戶破賣田土,許相由問。○站戶典賣田土,依例許親鄰典主成交?!鹉暧滓蝠囸~同祖母賣訖田土,斷付賣主?!鹫緫粝u訖田土,先行隨地收稅。○軍人消乏賣地土,軍官奧魯官根底與文字貨賣。 債負諸借取錢債,每鈔一兩,月息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若有已還之?dāng)?shù),準(zhǔn)算。如已還訖一本一息者,雖經(jīng)倒換文契,并不準(zhǔn),使當(dāng)官追毀,債主不得將少債人私下監(jiān)收,拖拽人口頭疋?!疖姽偎絺找劳ɡ∠ⅰ!疖姽俣嗳≤娙讼㈠X,越例取息當(dāng)留人口,各決三十七下?!疖姽賹傩占险魉絺?,決二十七下?!鹋e借谷粟,依鄉(xiāng)原例,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息?!饝?yīng)解典金銀諸物,二周歲下架?!鹫`典賊贓,只宜取索,不可致罪。 戶絕承繼戶絕女幼,官為知在,候長召嫁,繼戶當(dāng)差。○寡婦無子,承夫分?!鹦值芰砑?,許令承繼?!鹜瑧袅砭?,侄許令承繼?!饝艚^田產(chǎn),同宗弟侄雖系軍民另籍,許令承繼?!鹑粲袘艚^,別無承繼之人,謂子侄弟兄之類,其田宅、浮財、人口、頭疋,盡數(shù)拘收入官,召人立租承佃。所收子粒等物,通立文簿,申報上司。若拋下男女,十歲以下,付親屬可托者撫養(yǎng),度其所需支給。雖有母招后夫,或攜以適人者,其財產(chǎn)亦官為知數(shù),如或嫁娶,或年十五,盡數(shù)給還。若母寡子幼,其母不得非理典賣田宅人口,放賤為良。若須合典賣者,經(jīng)所屬陳告,勘當(dāng)?shù)脤?,方許交易。○婦人夫亡,服闋守志者,從其所愿。若志節(jié)卓異,無可養(yǎng)贍,官為給糧存恤。如果家貧不能終制,不在此限。其夫亡,已有所出男女,拋下事產(chǎn),可以養(yǎng)贍,不守婦節(jié),輙就夫家再行招婿,破蕩前夫家私,甚犯風(fēng)化。今后有犯,如未終制,本婦、后夫、媒合、保見人等,比依服內(nèi)成親例,一體斷罪。若已服闋者,量事輕重科決,并聽離異,仍追破費前夫家業(yè)給主,元下財錢沒官。 官員公服品級諸公服,文武官同。五品以上并紫羅服,六品七品緋羅服,八品九品綠羅服。俱紅鞓偏帶,一品玉帶,二品花犀帶,三品四品荔枝金帶,五品以下至九品并烏犀角帶?!鹗谑≡矙z、提領(lǐng)案牘、都吏目、典吏、儒醫(yī)學(xué)教諭、學(xué)正、學(xué)錄、站務(wù)官,并檀褐羅窄袖衫,烏角束帶,舒腳幞頭;禮生于見設(shè)司吏內(nèi)委差一員,穿茶褐羅窄袖衫,黑角束帶,舒腳幞頭。 官民服色職官,一品二品三品服渾金花、金■〈衤答〉子,四品五品金袖襕,六品七品六花,八品九品四朵花。命婦服渾金、金褡子、銷金并金紗答子,一品至五品首飾金珠寶玉,六品至九品許用金,惟耳環(huán)許珠玉。諸職官致仕,與見任同。解降者,依應(yīng)得品級。不敘,與庶人同?!鹇毠佘囕浀炔挥谬堷P文并帳幙不用赭黃外,一品二品三品車輿間金,妝飾銀螭頭、繡帶、青幔,鞍轡飾以金,器皿用金玉。四品五品用刺繡紗羅帳幙,車輿素獅頭、繡帶、青幔,鞍轡飾以銀,酒器臺盞用金,余用銀。六品以下用素紗羅帳幙,車輿素云頭、素帶、青幔,臺盞鍍金,余用銀?!鹗四信坏糜娩N金并赭黃,并笠帽不許用金玉,靴不得裁制花樣,許服暗花纻 【纻,原文作紸,據(jù)《通制條格》卷九《衣服服色》相應(yīng)文字改,見本叢刊點校本第一三六頁?!?絲紬綾羅毛毳。首飾用翠毛、金釵篦一事,耳環(huán)用金珠碧甸,余并用銀。酒器 【器下當(dāng)脫用或許用。參見[一七]揭相應(yīng)文字?!?銀壺瓶、臺盞、盂旋,余皆禁止。 流官封贈等第正從一品封贈三代,爵國公,勛正上柱國、從柱國,母妻并國夫人。正從二品封贈二代,爵郡公,勛正上護軍、從護軍,母妻郡夫人。正從三品封贈二代,爵郡侯,勛正上輕車都尉從輕車都尉。正從四品封贈父母,爵郡伯,勛正上騎都尉、從騎都尉,母妻并封郡 【原文郡下顯衍一郡字,今刪。參見《元史》卷八十四《選舉志四》,頁二一一五?!?君。正從五品封贈父母,爵正縣子,勛驍騎尉,從縣男,勛飛騎尉,母妻并縣君。正從六品封贈父母,父爵用散官,母恭人。正從七品父用散官,母妻并宜人。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正妻歿,繼室亦止封一人。婦人因夫子得封,不許再嫁。失節(jié)婦人,不得封贈。 居官丁憂例諸職官不奔父母喪,決四十七下,解見任,期年后降一等敘用,標(biāo)附過名。○官吏不奔父喪,遇革除名不敘。詐稱母亡奔喪,職官遇革不敘。官吏父母喪亡,丁憂終制,實二十七個月,方許敘仕?!鸸倮舳n,籍記先令詮注?!鸱簿痈改竼?,宴飲、婚姻、作樂,皆非孝道。除蒙古色目人宜從本俗,余違治罪。 官民墳地禁限一品,四面各三百步。二品,二百五十步。三品,二百步。四品五品,一百五十步。六品以下,一百步。庶人及寺觀各三十步。若地內(nèi)安坑墳塋,并免稅賦。 品官葬儀一品用石人四事,石柱二事,石虎、石羊各二事。二品三品用石人、石柱、石虎、石羊各二事。四品五品用石人、石虎、石羊各二事。 停柩不葬皇慶元年三月,中書省刑部呈:徐勝傅陳言,江南風(fēng)俗,但有親喪,故將尸棺經(jīng)年暴露,不肯埋葬,合準(zhǔn)禁治。都省準(zhǔn)呈。 官民儀禮諸公筵不得令女人及無官人預(yù)坐。 諸色回避應(yīng)諸人姓名,并合回避古王、周公、孔子名諱。若同音及復(fù)名單名復(fù)犯者,不在此限。諸人犯官稱及龍字,其書簡內(nèi)不得用萬福等字,及銘旌牌上不許雕刊皇考妣字樣。諸軍民公吏在途遇職官,須用下馬回避。諸行路街道,皆須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來避去。 民俗雜禁諸民間并不得祈賽迎引土神,及用龍鳳旗幟、真兵仗儀從等?!鹗兴敛坏每椩熵涃u紕薄窄短段疋里絹鹽絲藥綿稀疎狹布,違犯之人,決五十七下,其物沒官。止理見發(fā)之家?!鹦袘羧说炔坏盟皆祯烦映?,違犯之人,決五十七下。止坐見發(fā)之家。 禁斷紅門除寺觀、五岳、四瀆、孔子廟許紅門外,余并禁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