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禮三七

宋會要輯稿 作者:清·徐松



〔帝陵〕

宋宣祖安陵

太祖干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詔改卜安陵,命樞密承旨、內(nèi)客省使王仁贍為按行使。仁贍與司天監(jiān)趙修己言,得河南府鞏縣西南四十里訾鄉(xiāng)鄧村地吉,從之。

二年正月七日,以宰臣范質(zhì)為改卜安陵使,翰林學(xué)士竇儀為禮儀使,吏部尚書張昭為鹵簿使,御史中丞劉溫叟為儀仗使,皇弟開封尹匡義為橋道頓遞使義:原作「藝」,據(jù)《宋史》卷一《太祖紀》一改。。后質(zhì)罷相,命開封尹代,兼轄五使公事。昭致仕,以樞密直學(xué)士薛居正代。

十一日,有司請新陵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臺三層正方,下層每面長九十尺。南神門至乳臺,乳臺至鵲臺,皆九十五步。乳臺高二十五尺,鵲臺增四尺。神墻高九尺五寸,周回四百六十步,各置神門、角闕。吉仗用大駕鹵簿。兇仗用大升輿、龍輴、鵝茸纛、魂車、香輿、銘旌、哀謚冊寶車、方相買道車、白幰弩、素信幡、錢山輿、黃白紙帳帳:原作「張」,據(jù)《宋史》卷一二二《禮志》二五改。、暖帳、夏帳、千味臺盤、衣輿、拂纛、明器輿明:原作「盟」,據(jù)《宋史》卷一二二《禮志》二五改。、漆梓宮、夷衾、儀槨、素翣、包牲、倉瓶、五谷輿、瓷甒、辟惡車。進皇堂有鐵帳覆梓宮,藉以木櫚褥,鐵盆、鐵山以燃漆燈。宣祖袞冕,昭憲皇后花釵、翚衣、贈玉,十二神、當(dāng)壙、當(dāng)野、祖明、祖思、地軸及留陵刻漏等。

二月十三日,禮儀使言:「宣祖謚冊寶舊藏太廟,昭憲皇太后謚冊寶遷入安陵,宣祖冊寶未審入陵以否?!固6Y院言:「按《晉

書》,武帝禪位之年追謚文帝。至太初四年,文帝王太后崩,將合葬,開崇陵,太尉司馬望奉祭,進文帝璽綬于便房神坐。望約此例遷入安陵?!箯闹?

三月二十六日,啟故安陵,奉宣祖、昭憲皇太后、孝惠皇后梓宮于幄殿。

四月九日,安陵掩皇堂。

真宗咸平三年六月五日,遣內(nèi)殿崇班麥守恩往保州,奉順祖惠元皇帝、惠明皇后、簡穆皇后神柩于西京白馬寺,令有司議修奉二陵年月。國初加上四祖陵名,欽陵、康陵、定陵并在幽州,惟安陵舊在京城東南隅。又卜改安陵,后三陵尚未修奉。真宗即位,有言順祖、翼祖葬保州者,始舉是禮。

六年二月,太常禮院議康、定二陵制度,請依改卜安陵例,詔比安陵減省制度??盗瓯劝擦隃p省外,皇堂深四十五尺,靈臺高三十三尺,四面各長七十五尺。神墻高七尺五寸,四面各長六十五步。四神門,南神門外至乳臺四十五步,乳臺高一丈五尺。乳臺至鵲臺五十五步,鵲臺高一丈九尺。簡穆皇后陵比孝明皇后減省,亦同此制。其石作比安陵減三分之一。每陵四神門外,各設(shè)獅子二。南神門外宮人二,文武官各二,石羊、石虎各四,石馬各二,并控馬者望柱石二。

景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手詔曰:「康陵、安陵,已經(jīng)迎奉迎:原作「近」,據(jù)《宋朝事實》卷一改。,將修兆域。以園寢之事,邦國大經(jīng),開國之初,已曾會議,尋建陵名,尚虛神寢。而有司抗表,屢有所陳,因以二陵因以:《宋朝事實》卷一作「有此」。按「因以」猶言「因而」,自通。,尚居清苑。朕以事關(guān)宗廟,理合審詳,周訪群言,皆云有據(jù)。朕猶存慎重,益廣咨詢,至于命中使以經(jīng)營,委藩侯而訪

僉同,式稽典禮。于是遷之梵剎,營此寢園。今則安厝有期,儀制將舉。朕偶從余暇,肆閱群編,因覽《太宗實錄》,明載二陵所在,又不指保州。眷言夙宵,未免疑惑。況奉先之事,垂事大猷,務(wù) 禮經(jīng),所宜明允??闪钪袝T下與樞密詳定以聞?!?察,繼觀來奏,咸曰無疑。復(fù)俾大臣,再陳定議,遂有迎奉之請,用慰追遠之誠。既

二十三日,中書門下、樞密院上言:「伏以尊崇祖禰,務(wù)極孝思;營奉陵園,必遵典制。今者肇基王業(yè),首舉徽章,欲行四廟之儀,尋建諸陵之號。雖未崇于兆域,已備載于冊書。向以攸司,連上封疏。述其忠 ,頗陳懇激之言;詢及宰司,亦有僉同之議。恭惟圣慮,務(wù)極精詳,密詔求詢,皆有依據(jù)。矧重雍之肇啟,當(dāng)大孝之丕承,咸秩無文,動循故實。特伸迎護特:原作「持」,據(jù)本書禮三九之二○改。信史之所標(biāo),指塋域而有異,因垂中詔,俾極參詳。敢抒群心,上酬清問。臣等共議,其迎到神寢,向期下葬,即望權(quán)停。所有二陵,伏請量加營繕,務(wù)從儉省,葬以衣冠,設(shè)其園寢,用伸朝拜之禮,以致尊祖之懷 ,將展厝安。而陛下致:原作「改」,據(jù)本書禮三九之二○改。。徐俟辯明,續(xù)伸遷奉。庶不違于古道,且旁協(xié)于人情。狂瞽之言,仰祈圣擇。」從之。

二年正月十八日,詔康陵、定陵宜令藍繼宗罷修。其迎到神柩,遂以一品禮葬于河南府河南縣,為二位。

二十七日,太常禮院言:「每歲春秋二仲,遣官于西京白馬寺行獻奠之禮。今準詔旨罷修康、定二陵,其獻奠官宜停?!箯闹?。

大中祥符四年

正月二十八日,車駕幸汾陰,次西京,遣知制誥錢惟演詣一品墳,以香幣、酒脯祭告。仍詔俟朝拜諸陵日,差官以少牢致祭。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太祖永昌陵

太祖永昌陵

【宋會要】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于萬歲殿。是日,詔:「大行皇帝山陵有期,準遺詔不勞擾百姓。宜令所司奉承先旨,應(yīng)緣山陵支費,一取官物供給;工人、役夫,并先用官〔錢〕傭顧天頭原批:「顧易雇?!拱炊滞?。?!?

二十五日,命翰林使、饒州團練使杜彥圭為山陵按行使,武德使王繼恩副之。

二十七日,命宰臣薛居正撰陵名。

十一月五日,命開封府尹、齊王廷美為山陵使,兼橋道使,翰林學(xué)士李昉為禮儀使,知制誥李穆為鹵簿使,侍御史知雜事雷德驤勾當(dāng)儀仗使事。既而又命齊王兼充頓遞使。宰臣薛居正上陵名曰永昌,詔恭依。

十四日,鹵簿使言:「諸司吉兇仗,周世宗慶陵及改卜安陵人數(shù)有異,未審何從。」(照)[詔]并依安陵例,用三千五百三十人。

二十日,少府監(jiān)言:「山陵辒辌車并諸色擎舁共五千九百五十六人,請下步軍司差?!箯闹?

四月五日,以武德使王繼恩兼永昌陵使。

五月一日,賜永昌陵執(zhí)事官器幣有差。乙卯,葬永昌陵,在河南鞏縣。附宣祖永安陵。己未,神主將至,群臣出都城奉迎,安于大明殿。自啟攢前三日至奉安神主,皆廢朝。五月己卯,祔廟,亦廢朝,仍禁京城音樂。十月死,次年四月葬。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太宗永熙陵

太宗永熙陵

【宋會要】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太宗崩于萬歲殿,遺制曰:「山陵制度,務(wù)遵儉約?!?

四月五日,以越王元份為山陵使,翰林學(xué)士承旨宋白為禮儀使,工部侍郎郭贄為鹵簿使,侍御史知雜事牛冕為儀仗使,權(quán)知開封府畢士安為橋道使,邕州觀察使劉知信為修奉山陵都護,入內(nèi)副都知衛(wèi)紹欽為都監(jiān)。

二十六日,宰臣呂端上陵名曰永熙。

二十八日,禮儀使言:「永昌陵儀仗用三千五百三十三人,考之《禮令》,全不及大駕鹵簿之半。今若全依《禮令》,則用萬八千九百三十六人,必慮道涂往復(fù)為難。今請除太仆車輅仍舊止用玉輅一、革車五外,凡用九千四百六十八人,合大駕鹵簿半數(shù)?!乖t依。

二十五日,太常寺言:「將來山陵合排 吹、儀仗,及教習(xí)挽歌、代哭諸色人等,欲于開寶寺大殿前教習(xí)?!箯闹?。命入內(nèi)副都知衛(wèi)紹欽為永熙陵使,內(nèi)殿崇班楊繼銓副之,仍置衛(wèi)兵五百人守奉。

十月六日,帝啟奠于梓宮,群臣入臨,升梓宮于龍輴。祖奠徹,帝徒步慟哭,與親王、宗室從至干元門外幄次。梓宮升轝,設(shè)遣奠。

十五日,不視朝,以未掩皇堂。

十八日,永熙陵掩皇堂。

十一月五日,德音:「兩京畿內(nèi)減死刑,釋杖罪;應(yīng)沿山陵科率,蠲復(fù)賦役;營奉、行事官量與恩澤?!?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真宗永定陵

真宗永定陵

【宋會要】

干興元年二月十九日,真宗崩于延慶殿。遺制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二十二日,命宰臣丁謂為山陵使,翰林學(xué)士承旨利瓦伊為禮儀使,御史中丞薛映為儀仗使,樞密直學(xué)士李及為鹵簿使,龍圖閣直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呂夷簡為橋道頓遞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都知藍繼宗為按行使,內(nèi)侍省押班王承勛副之,侍衛(wèi)步軍副都指揮使夏守恩為山陵修奉都護,西染院副使盧守懃為都監(jiān),入內(nèi)都知張景宗、押班雷允恭同管勾一行諸司。

二十三日,命宰臣丁謂撰陵名。

十四日,司天監(jiān)言:「山陵斬草用四月一日丙時吉?!箯闹?。

十六日,山陵按行使藍繼宗等言:「據(jù)司天監(jiān)定奪到永安縣東北六里以來地名臥龍岡,堪充山陵。」詔雷允恭覆按以聞。

二十八日,詔:「應(yīng)緣山陵一行并逐頓所用錢帛、糧草,諸般動用物色,仰三司、轉(zhuǎn)運司擘畫般撥,以官物置辦供給,不得科配擾民。仍曉示人戶知委。」

四月九日,入內(nèi)都知張景宗言山陵西北隅可以創(chuàng)造佛寺,就命監(jiān)修下宮帶御器械皇甫繼明、合門祗候郭延化兼管勾修創(chuàng)。后賜名永定禪院。

六月五日,命龍圖閣直學(xué)士呂夷簡、魯宗道,入內(nèi)押班岑保正,入內(nèi)供奉官任守忠,實時乘詣永安縣相度皇堂地,仍遣司天監(jiān)主簿侯道寧、周訥隨往,及令夷簡召京城習(xí)陰陽地理者三五人偕行。先是,藍繼宗與王承勛按行山陵封域(以)[已]定,又命雷允恭覆按。允恭乃與邢

中和輩擅移皇堂就東南,地頗峻側(cè)。眾知非便,以允恭交結(jié)丁謂,莫敢言者。開筑之際,土石相半,興作踰月,皇堂內(nèi)東北隅石脈通泉,夏守恩停役上聞役:原作「后」,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二四改。。丁謂復(fù)言,雖掘見泉水,緣已及元料,請便修筑地基。既從之,而內(nèi)侍毛昌達入奏,具言皇堂為允恭擅移向東南二十步。即詔中書審議,復(fù)請令繼宗、承勛與司天監(jiān)亟往參定,又命入內(nèi)押班楊懷玉同之。時謂欲庇允恭擅移之罪,眾皆疑懼不決,遂請命呂夷簡、魯宗道等往視焉。未幾,懷玉言翰林天文詰難中和等詰:原作「誥」,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二四改。,稱移皇堂不及元按行之地,夷簡等奏至,請移就元按行處。是日旬假,即內(nèi)出其狀,令張景宗召馮拯、曹利用而下就謂私第參議同否。始謂志在黨庇,依違群議,至是特出中旨,謂始與同列請從夷簡等奏。仍令王曾往彼責(zé)眾狀,如無同異,即興工役。曾至審驗,用元按行地止占新移處西北一角,乃從之。即遣內(nèi)侍羅崇勛就鞏縣劾允恭擅移之狀,并得隱盜官物金玉萬計,及與謂交構(gòu)賄賂之跡。詔杖死允恭,籍沒其家,而謂及于貶云。

十六日,王曾等上言:「得司天監(jiān)主簿侯道寧狀,按由吾《葬經(jīng)》,天子皇堂深九十尺,下通三泉;又一行《葬經(jīng)》,皇堂下深八十一尺,合九九之?dāng)?shù)。今請用一行之說。舊開上方二百尺,今請止百四十尺?!共闹J侨?,以內(nèi)殿承制郝照信、入內(nèi)供奉官羅自賓代雷允恭修迭兆域,藍繼宗充山陵修奉鈐轄,內(nèi)殿

承制王克讓同管勾。

二十五日,內(nèi)降《鎮(zhèn)墓法》、《五精石鎮(zhèn)墓法》、《謝墓法》,令山陵修奉司委在彼祗應(yīng)人將陰陽文字看詳,如得允當(dāng),即依逐件事理,候至?xí)r精潔鎮(zhèn)謝。

七月六日,詔陵名曰永定。初,丁謂奉詔撰陵名曰鎮(zhèn)陵。及謂貶,馮拯以三陵名上皆有「永」字,謂不遵先制,故改焉。按宣祖陵止名安陵,永安乃縣名也。又翼祖陵已名定陵,至是追改為靖陵。

十七日,禮儀院言:「山陵儀仗依永熙陵例?!?

八月十三日,禮儀院言:「啟攢宮后,百僚并服初喪服,其間軍員有近經(jīng)轉(zhuǎn)補或自外代歸、未曾給孝服者,止以公服陪位。山陵使以下至永安,并依至道故事,更不朝拜三陵?!共闹?

十五日,山陵使言:「館閣??崩钍缫巡钪劣腊部h行事,欲就差管勾隨行章表。」從之。

二十一日,召輔臣赴延慶殿東廡,觀金字模勒先帝《謝天書表》及《政要》十卷,皆將納皇堂故也。

二十四日,天書先發(fā)。既旦,帝啟奠于梓宮奠:原作「尊」,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三○改。,群臣入臨群:原作「郡」,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三○改。,升梓宮于龍輴。祖奠徹,步從以出正陽門外。梓宮升轝,設(shè)遣奠。

十月十七日,命樞密副使張士遜馳往永定陵,掩皇堂日設(shè)祭告之禮。

十三日,葬永定陵。

二十四日,德音:「兩京畿內(nèi)減死刑死:原作「肉」,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三二改。,釋杖罪;沿山陵應(yīng)奉科率,蠲復(fù)賦役;營奉、行事官量與恩澤,山陵使以下進勛封有差?!?

十月二日,宴群臣于崇德殿,酒七行,不作樂。以山陵禮畢也。

天圣元年六月八日天圣元年:原無,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三二補。,永定陵使麥守恩請守陵天武龍衛(wèi)卒日(贈)[增]菽米二升半,奉先

卒月增錢二百,俟三年罷給。從之。

十五日,河南府言:「永定陵占故杜彥珪田十八頃,凡估錢七十萬。」詔特給一百萬。

二十二日,永定陵使麥守恩請徙偃師縣巡檢于永定陵,從之。

八月五日,賜永定陵使、河南府官房廊錢日四千。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仁宗永昭陵

仁宗永昭陵

【宋會要】

嘉佑八年三月二十九日,仁宗崩于福寧殿,遺制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四月二日,詔:「大行皇帝山陵有期,所司宜奉承先旨,應(yīng)沿山陵工役,先給錢物顧召,諸費一取官物,不得差科人戶?!固崤e制造梓宮石全彬進梓宮畫樣,詔令務(wù)在堅完,不得過有華飾。三司言,乞內(nèi)藏錢百五十萬貫、紬絹二百五十萬匹、銀五十萬兩,助山陵及賞賚。從之。

三日,命入內(nèi)內(nèi)侍省副都知李允恭充按行山陵使充:原無,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三七補。,帶御器械張茂則副之。

四日,命宰臣韓琦為山陵使,翰林學(xué)士范鎮(zhèn)為禮儀使,權(quán)御史中丞王疇為儀仗使,龍(國)[圖]閣直學(xué)士周沆為鹵簿使,翰林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馮京為橋道頓遞使。

十五日,發(fā)諸路卒四萬六千七百八十人修奉山陵。

十九日,權(quán)三司使蔡襄言,山陵一用永定陵制度。詔可。于是右司諫王陶上言:「民力方困,山陵不當(dāng)以永定陵為準?!蛊浜缶┪鬓D(zhuǎn)運使吳充、楚建中、知濟州田棐繼上疏,請遵先帝遺制,山陵務(wù)從儉約,皇堂上宮除明器之外,金玉珍寶一切屏去。乃詔禮

儀院與少府監(jiān)議,唯省干興中所增明器而已,其它猶一用永定陵制度。太常禮儀院請三京、諸路軍民至卒哭,東京至祔廟,靈駕所過州縣畢山陵,文武官至三年,乃聽用樂。皆從之。

六月七日,詔皇后送大行靈駕至山陵,既葬三日而返。其后以疾不果行,又令宗室遙郡團練使以上及出嫁郡縣主隨從。

十二日,賜西京公使錢千貫,以山陵所在故也。

八月,初三陵皆置卒五百人,唯定陵后以章獻太后故,別置一指揮。至是,昭陵使甘昭吉以定陵為例,奏請置守陵奉先兩指揮,而京西轉(zhuǎn)運司請減定陵卒半以奉昭陵。詔止令選募一指揮,以五百人為額。

六日,帝啟奠于梓宮,群臣入臨,升梓宮于龍輴。祖奠徹,與皇太后步哭以從,出宣德門。梓宮升轝,設(shè)遣奠。

十五日,奉安大行梓宮于永昭陵之下宮。

二十七日,永昭陵掩皇堂。

十二日,德音:「兩京畿內(nèi)減死刑,釋杖罪;沿山陵科率,蠲復(fù)賦役;應(yīng)奉、行事官量與恩澤?!?

二十日,賜山陵行事官器幣有差。

九年四月十一日,增置永昭陵巡檢一員。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英宗永厚陵

英宗永厚陵

【宋會要】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英宗崩于福寧殿,遺制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九日,詔:「大行皇帝山陵有期,準遺命不得勞擾百姓。應(yīng)緣山陵一行合役工人、役夫,并須先給錢物顧召天頭原批「『顧』易『雇』?!?;諸雜費用,一切官物供給,不得差遣人戶,科配

州縣?!?

同日,命入內(nèi)內(nèi)侍省副都知石全育、張茂則都大管勾山陵事,入內(nèi)副都知李繼和為山陵按行使,帶御器械李若愚副之。

十日,命宰臣韓琦為山陵使,龍圖閣直學(xué)士李柬之為禮儀使,知制誥韓維為鹵簿使,權(quán)御史中丞彭思永為儀仗使,龍圖閣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傅求為橋道頓遞使。后思永知太平州,以權(quán)御史中丞王陶代;陶知陳州,以權(quán)御史中丞司馬光代;柬之致仕,以知制誥宋敏求代;維知汝州,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張掞代。以侍衛(wèi)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宋守約為山陵都護,內(nèi)侍押班張若水為山陵軡轄。入辭日,守約賜窄衣、金帶、銀鞍轡馬,若水賜窄衣、金束帶。

十八日,三司言:「修奉山陵,欲乞依例于內(nèi)藏庫給見錢三十萬貫充用?!箯闹?

二十三日,山陵使言:「嘉佑八年山陵所役卒四萬六千四百四十人,(令)[今]只乞差三萬五千人,諸路轉(zhuǎn)運司和顧石匠四千人和:原作「知」,據(jù)本書禮二九之四九改。。」從之。

二十四日,宰臣韓琦上陵名曰永厚,詔恭依。

二十五日,按行使李繼和等上所按地圖,命翰林學(xué)士王珪、入內(nèi)內(nèi)侍省副都知張茂則覆按之。

二月二十一日,王珪等言,覆定陵地如初按,從之。

二十四日,詔山陵地內(nèi)有墳?zāi)拐撸⒌鹊诮o錢遷葬,無主者以官錢徙于官地而葬之。

三月四日,以入內(nèi)內(nèi)省侍副都知石全育為永厚陵使,文思副使王保常副之。

閏三月五日,詔給田十頃、房錢日一千賜永定昭孝禪院。

七日,詔永

厚陵別置奉先第七指揮,以五百人為額。

二十日,永厚陵封山斬草。

,填隧道兵士緡錢,執(zhí)儀仗柴炭等。 五月四日,賜修奉山陵兵匠緡錢有差。后又賜編欄、巡檢、修道路兵士布衫

八月八日,上啟奠于梓宮,百官入臨,升梓宮于龍輴。祖奠徹,步哭以從,出宣德門。梓宮升轝,設(shè)遣奠,讀哀冊。

十三日,德音:「兩京、鄭州、河陽減死刑,釋杖罪;緣山陵科率,蠲復(fù)賦役;應(yīng)奉、行事官量與德澤?!?

十六日,詔河南府撥官房錢日一貫三百,充永厚陵酌獻。

十月二十六日,賜《英宗皇帝石記文》于昭孝禪院:「英宗憲文肅武宣孝皇帝生于壬申,蓋天圣十年之正月三日;崩于丁未,蓋治平四年之正月八日;葬于永厚陵,蓋其年之八月二十七日。永厚陵南至永定陵七里一百三十一步,東至永昭陵九十步。其令永定昭孝禪院為二陵追福,仍賜良田十頃,房錢日一千,歲度童行二名、僧一人紫衣于院。」

元豐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保章正馮士安、魏成象等言:「臣聞祖宗朝嘗于永熙陵東西三男位筑堤以鎮(zhèn)土,已獲感應(yīng)。今可于永厚陵及濮安懿王園東寅、卯、辰三位天柱壽山行鎮(zhèn)土之術(shù),仍乞于鎮(zhèn)土堤逐方位,以珍寶玉石為獸埋之。宜因鄆王舉葬,祭告諸陵,斬草之日興動土工,可無妨忌?!乖t送提舉司天監(jiān)所集官定,本所奏于陰陽書及國音別無妨礙奏:原作「奉」,據(jù)本書禮二九之五六改。。從之。其鎮(zhèn)土事,令眾官詳定申中書。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神宗永裕陵

神宗永裕陵

元豐八年三月五日,神宗崩于福寧殿,遺制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六日,命入內(nèi)副都知石得一都大管勾山陵事。

七日,命宰臣王珪為山陵使,禮部尚書韓忠彥為禮儀使,兵部侍郎許將為鹵簿使,御史中丞黃履為儀仗使,龍圖閣待制、權(quán)知開封府蔡京為橋道頓遞使。

九日,西京左藏庫使、高州刺史竇仕宣為山陵按行副使。

十九日,禮部言:「大行皇帝山陵,宜依治平四年故事,靈駕所經(jīng)由地及西京城內(nèi),俟神主到京日,方許開樂?!箯闹?

四月八日,詔內(nèi)侍省內(nèi)侍押班劉有方都大管勾一行山陵事。

十一日,禮部言:「治平故事,山陵掩皇堂畢,宗正卿行虞祭之禮。官制行,太廟舊儀悉隸太常寺。將來虞祭,乞改太常卿行事?!箯闹?。

十二日,入內(nèi)副都知石得一等言:「奉詔按行大行皇帝山陵,于永安縣南鳳臺鄉(xiāng)固縣村得地?!乖t遣禮部侍郎李常、內(nèi)侍省押班趙世良覆視。

五月六日,宰臣王珪上陵名曰永裕陵,詔恭依。

十七日,詔右仆射蔡確權(quán)領(lǐng)山陵使事,以王珪病故也。

二十八日,命尚書左仆射蔡確為山陵使。

二十一日,兵部尚書王存為山陵鹵簿使。

二十六日,詔石得一為永裕陵使,宋用臣副之。

十二日,步軍副都指揮使、容州觀察使苗授為山陵都護。

十月一日,禮部言:「靈駕發(fā)引,三日一遣使宣問,于皇太后以表,皇太妃以箋。群臣準此。」從

之。

三日,夏國遣芭良、巍名濟、賴昴聶、張圭正進助山陵馬。

六日,啟奠,升梓宮于龍輴。徹祖奠,太皇太后哭送出垂拱殿門,上與皇太后、皇太妃哭以從,出宣德門。梓宮升轝,上遣奠,中書侍郎、攝中書令張璪讀哀冊。

二十四日,葬于永裕陵。

十日,德音:「應(yīng)兩京、河陽減死刑,釋杖罪;緣山陵科率,蠲復(fù)賦役;應(yīng)奉、行事官量與恩澤?!?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哲宗永泰陵

哲宗永泰陵

【宋會要】

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哲宗崩于福寧殿,遺制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十三日,命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章惇為山陵使,尚書吏部侍郎徐鐸為禮儀使,尚書兵部侍郎黃裳為鹵簿使,御史中丞安惇為儀仗使,知開封府吳居厚為橋道頓遞使,尚書度支郎中王詔兼權(quán)京西路轉(zhuǎn)運使,應(yīng)奉山陵。

四月二十四日,命禮部侍郎趙挺之為山陵禮儀使,代徐鐸;御〔史〕中丞豐稷為儀仗使,代安惇;尚書兵部侍郎陳軒為鹵簿使,代黃裳。

同日,以入內(nèi)內(nèi)侍省副都知吳靖方、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藍從熙為都大管勾山陵事,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馮世寧提舉制造梓宮,兼按行山陵使,內(nèi)侍省內(nèi)侍押班閻安副之,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賈 、內(nèi)侍省押班宋用臣為修奉山陵都護。

十四日,賈 卒,以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虞候、知代州王崇極管勾馬軍司,充修奉山陵都護,仍令乘驛徑赴山陵所,候事畢赴闕供職。

十五日,宋用臣卒,以宣

慶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副都知梁從政為修奉山陵鈐轄。

十五日,命宰臣章惇撰陵名。

三十日,太史局言山陵斥土用四月四日吉,從之。詔山陵制度,并依元豐八年例施行。

二月二十六日,按行山陵使馮世寧言于河南府永安縣得地,詔侍從官一人及入內(nèi)內(nèi)侍省副都知梁從政覆視。

三月二日,命梁從政為山陵使,左藏庫使羅允和副之。

二十三日,以檢校司空、保靜軍節(jié)度使高公繪為山陵行宮使,侍衛(wèi)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曹誦為山陵總管,入內(nèi)內(nèi)侍省東頭供奉官李遇裁定山陵車馬人從食錢等。

四月一日,宰臣章惇上陵名曰永泰。

五月十五日,以羅允和為永泰陵副使,代藍從熙。

二十二日,罷吳靖方山陵都大管勾,以馮世寧代之。

六月九日,命內(nèi)侍省押班樂士宣為山陵行宮四方巡檢。

八月一日,御史中丞豐稷、殿中侍御史龔夬奏:「哲宗皇帝大升轝至鞏縣,陷泥淖中不能出,次日方至幄殿?!乖t稷劾治頓遞使以下聞奏。

同日,奉安梓宮于永泰陵之下宮。

九月四日,德音:「兩京畿內(nèi)、河陽、鄭州管內(nèi)減死刑,釋杖罪;沿山陵科率,蠲復(fù)賦役;應(yīng)奉、行事官量與恩澤?!?

十月二日,御史臺制勘所奏:「橋道頓遞使吳居厚、提舉修治橋道承議郎宋喬年、通直郎盧 、奉議郎李公年等,為道路不治,致哲宗皇帝靈駕陷于泥淖,暴露經(jīng)宿?!乖t龍圖閣學(xué)士、左中散大夫、新知永興軍吳居厚落職知和州,喬

年等各降一官, 仍沖替。

八年四月十一日,左正議大夫、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韓忠彥

為右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曾布為左光祿大夫,左正議大夫、門下侍郎李清臣為右光祿大夫,中書侍郎許將為右銀青光祿大夫,右正議大夫、尚書右丞黃履為左正議大夫,通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蔣之奇為右正議大夫,宰臣用曾公亮例遷兩官,并以永泰陵復(fù)土也。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徽宗永佑陵

徽宗永佑陵

【宋會要】

紹興五年四月二十一日,道君太上皇帝崩于金。

八年十一月十三日,太常寺言:「檢會山陵故事,梓宮發(fā)引日,皇帝于宣德門外奉辭,百僚于板橋奉辭。其掩皇堂日,奏請神靈上虞主訖,埋重于皇堂隧道。

九年正月十七日,禮部、太常寺言:「國朝山陵故事,升遐后制皇堂,命宰臣上陵名。昨聞徽宗圣文仁德顯孝皇帝、顯肅皇后升遐,即與國朝故事不同,故未建陵名。今已將及大祥,雖未置皇堂,若不先建陵名,則春秋二仲有妨薦獻行事。欲乞詳酌,不候修制皇堂,先次命宰臣上陵名。自大祥后仲春之月為始,每遇薦獻及非泛奏告諸陵,添設(shè)徽宗圣文仁德顯孝皇帝、顯肅皇后位,以稱欽崇之意?!乖t差尚書右仆射秦檜。已而檜言:「臣伏以荊鼎告成,永絕持髯之望;漢陵尚儉,猶勤治霸之圖。茲揭令名,是伸孝志。恭惟徽宗皇帝道該眾妙,心同太虛。視富貴如 糠,

等死生如晝夜。越之南,燕之北,惟推而后行;澗水東,瀍水西,將歸于其室。岡重嶺復(fù),近列圣以相依;地久天長,彌萬年其不朽?;兆诨实哿昝?,伏請為永固陵?!乖t恭依。其后改曰永佑。

紹興九年四月十三日,詔:「將來梓宮至東京,權(quán)于龍德宮安奉,于西京修奉陵寢。」

五月六日,宗正少卿、三京淮北宣諭官方庭實言:「比緣使事至西洛,因得瞻覲祖宗陵寢。竊見宣祖皇帝永安陵、太祖皇帝永昌陵、孝明、孝惠、孝章皇后陵,制度極為簡古。臣以此知太祖、太宗皇帝親歷民間疾苦,念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奉先之孝,所當(dāng)自竭;而愛惜民力,猶務(wù)儉約。是以深仁厚澤,被于四海,使斯民至今不忘宋德。欲將來徽宗皇帝、顯肅皇后山陵,只乞依永安、永昌并孝明、孝惠皇后諸陵制度,并從簡儉?!乖t依。

六月七日,宰執(zhí)進呈禮部、太常寺討論徽宗山陵故事。上曰:「山陵事務(wù)從儉約,金玉之物斷不以一毫置其中。前世厚葬之害,可以為鑒。」臣檜等曰:「此非陛下博覽今古,灼見利害之實,孰敢輕議 圣諭所及,足為后世法?!?

二十三日,兵部侍郎、兼史館修撰張燾言:「伏見宣諭官方廷實有請,乞?qū)硐鹊凵搅暌灰烙腊擦甑戎贫取3紖^(qū)區(qū)愚忠,愿明詔有司,異時永固陵,凡金玉珍寶盡斥不用,播告天下,咸使聞知。如是,自然可保無虞,與天無極。惟陛下精思遠慮,斷而行之?!股霞渭{之。

七月五日,詔黃冕充山園陵按行使。

十五日,詔吏部侍郎

周綱充按行使,梁邦彥副之。先是,梁邦彥既被差充山園陵按行使,邦彥言:「省記故例,山園陵按行使差近上臣僚充,內(nèi)侍為副。事干典禮,付委至重?!乖t令禮部、太常討論,至是太常寺言:「太祖(廟)[朝]昭憲皇后園陵,命樞密副使趙普為按行使,內(nèi)客省使王贊副之。神宗朝慈圣光獻皇后山陵光:原作「元」,據(jù)本書禮三一之三一改。參《宋史》卷二四二《慈圣光獻曹皇后傳》。,命龍圖閣直學(xué)士韓縝為按行使,入內(nèi)副都知王中正副之。參用文臣,于體為重。所有按行使,欲差侍從或前執(zhí)政?!构视惺敲?

紹興十二年六月十四日,紹興府申:「繳到知會稽山龍瑞宮事潘道璋陳獻會稽山龍瑞圖本,可以為攢宮?!乖t萬俟前去按行,俟見得可否,續(xù)具奏聞。

七月十一日,詔:「徽宗皇帝、顯肅皇后、懿節(jié)皇后攢宮吉地,令臨安府召人陳獻,將來優(yōu)與酬賞。」

十三日,詔資政殿學(xué)士、左朝奉郎、提舉醴泉觀、兼侍讀鄭億年充永固陵攢宮復(fù)按使,內(nèi)侍省押班兼提點吳國長公主宅李珪充永固陵攢宮復(fù)按副使。先是,御史中丞兼侍讀、攢宮按行使萬俟等言:「奉旨前來按行攢宮,道士潘道璋所獻會稽山龍瑞宮地,即與國音姓利相違。泰寧寺青山園地在昭慈圣獻皇后攢宮之東,其地系天柱壽山,低怯,亦不可用。臣等今別按視到昭慈圣獻皇后攢宮西北地段壽命主山三男子孫之位,形勢高大,林木郁茂,土色黃潤,一帶王氣秀聚。宜于此地卜穴修制攢宮,庶幾山岡順于國音,風(fēng)水便于地里,

乃為圣宋萬世之利。又據(jù)太常寺禮直官王彥能等狀,稱:『元得旨,昭慈圣獻皇后攢宮禁地四至各一百步,若于禁地外別立永固陵攢宮籬寨,即無妨礙。今來西、北百步禁地之外地形低下,不可安穴,分立神圍。欲近北壁偏西五十步內(nèi),自南分別立永固陵外籬寨;次北偏西安穴,隨地之宜,分立神圍,各立內(nèi)外籬寨?!怀嫉攘罾张刑肪謪菐燁伒认囹?,其地可以使用。所據(jù)太常寺禮直官王彥能等狀,稱:『若于昭慈圣獻皇后攢宮西、北百步禁地之外,別立永固陵攢宮籬寨,緣百步之外地形低下,不可安穴,分立神圍,乞于禁地五十步內(nèi)分穴,尚離昭慈圣獻皇后神圍五十步外。更乞下太常寺看詳?!槐舅陆駲z會宮陵儀制,永定陵南侵三陵禁地一里九十步。并檢會陵寢地圖,永厚陵東籬寨與永昭陵西禁地相侵,永泰陵東籬寨亦與永裕陵西禁地相侵。今看詳,按視到永固陵攢宮地段,雖在昭慈圣獻皇后攢宮禁地百步之內(nèi),若比附上件故事,即于典禮無妨礙,可差官復(fù)按之。」故有是命。

八月二日,攢宮修奉都護楊存中等言:「國朝山園陵神臺、神圍,雖各有制度,緣昨來昭慈圣獻皇后攢宮系隨宜修奉,(命)[今]來永固陵攢宮除神圍籬寨遠近步數(shù),依按行使司所標(biāo)札遠近步數(shù)外,其修奉一節(jié),欲并依昭慈圣獻皇后(標(biāo))[攢]宮制度?!乖t依。

二十七日,禮部侍郎施坰等言:「迎護徽宗皇帝、顯肅皇后、

懿節(jié)皇后梓宮到龍德宮殿攢,以俟修奉,未有發(fā)引月日。況喪事即遠,有進無退,儻或尚淹時月,久稽安奉,不唯于禮非當(dāng),亦慮非寧(禮)[神]妥靈之義。欲乞隨宜稱禮,以一月為期,擇日發(fā)引掩攢,庶幾梓宮早安窀穸。伏望下太史局,于十月半以前選發(fā)引、掩攢日分?!箯闹?。于是太史局選到殿攢日宜用九月九日戊戌,時宜用巽時吉。殿攢方位宜于正東偏北田地,時前祭并吉。啟攢日宜用九月二十六日乙卯,時宜用艮時吉。發(fā)引日宜用九月二十六日乙卯,時宜用坤時吉。掩攢宮日宜用十月七日丙寅,興梓宮時宜用乙時吉,掩攢宮時宜用丁時吉。詔依。

同日,詔二十八日、二十九日早晚御膳并進素。

同日,太常寺言:「昭慈圣獻皇后靈駕赴攢宮,發(fā)引日,皇帝親行啟奠、祖奠、遣奠禮,讀哀冊,奉辭,吉服還內(nèi),衰服并焚之。俟至攢宮,有司攝事,行遷奠并掩攢宮之禮。將來梓宮發(fā)引至攢宮,欲依故事?!共闹?

十月十九日,詔:「紹興府應(yīng)辦修奉徽宗皇帝、顯肅皇后、懿節(jié)皇后攢宮,有勞民力,理宜寬恤??梢老马棧盒薹钣拦塘陻€宮占用過人戶山地,仰紹興府委通判躬親前去打量,據(jù)地段優(yōu)支值直,豁除地內(nèi)合輸稅賦,仍與推恩。昨修奉昭慈圣獻皇后攢宮用過人戶山地,當(dāng)時雖已支還值直,訪聞止依空閑地段估計,致曾有陳訴。仰守臣相度,特與添還價錢。如有愿添還價錢、愿補名目者,許經(jīng)尚書省自陳。其修奉攢宮,紹興

府屬縣于民間買到磚瓦、竹木、石段,并排頓犒設(shè)買過物色,逐急借用錢物、陳設(shè)器皿什物之類,并仰守臣限五日當(dāng)官逐一支還,毋令欺弊及妄作名目占留。應(yīng)緣修奉攢宮差顧民戶工役,并采取石段、蓋造席屋、修治堰閘橋梁道路、搬運磚瓦石段之類,仰本府守臣取見逐縣實曾被差應(yīng)辦人戶,酌度工力等第,各具本戶下合減放上供苗稅數(shù)目,申尚書省取旨除放。應(yīng)梓宮經(jīng)由去處,應(yīng)辦官司借人戶屋舍,仰計日優(yōu)支賃直。應(yīng)合還人戶價錢,仰先將本府元樁備錢物支還。如不足,于合發(fā)上供經(jīng)總制錢內(nèi)貼支,具數(shù)申尚書省。其合支還錢物,仰守臣覺察,如有阻節(jié)欺弊,按劾聞奏,官當(dāng)遠竄,人吏決配。仍出榜曉諭,〔許〕人戶越訴。應(yīng)緣修奉應(yīng)辦事務(wù)違慢官吏,見被體量取勘者,并特與放免。應(yīng)諸處差到修奉工役、逃走兵級,限一月許令首身,與免罪收管。限滿不首,復(fù)罪如初。鄰近州縣民間如有應(yīng)辦過事務(wù),令兩浙轉(zhuǎn)運司比類條具,申尚書省取旨施行?!?

十一月四日,詔:修奉攢宮掩攢了畢,萬俟、鄭億年、宋唐卿、李珪各轉(zhuǎn)兩官;一行官屬、人吏、諸色人,等第推恩有差。

同日,詔:橋道頓遞使司官屬排辦并無闕誤,第一等轉(zhuǎn)一官,減二年磨勘;第二等轉(zhuǎn)一官資。修堰閘官減半,選人比類施行。

二十五日,知紹興府樓照言:「奉詔打量攢宮,用過人戶山地共計二百一十九畝五十七步。除數(shù)內(nèi)五

十七(步)[畝]三角一十三步,昨系人戶潛昊、韓俊良、韓遂良獻充昭慈圣獻皇后攢宮禁地,先支還價錢,每畝三貫五伯文足,今來將上件地段充徽宗皇帝、顯肅皇后神圍并禁地訖。其余一百六十一畝一角四十四步,系潛升等九名地段,充懿節(jié)皇后神圍安奉御下宮禁地。其合給值直,欲依昨來買過昭慈圣獻皇后攢宮地段價直上各增兩倍,每畝計作一十貫五伯文足。及潛升地內(nèi)元有蔭木養(yǎng)樟林木大小一千五百七十八株,估值錢一千一百二十二貫一百文足;潛杲地內(nèi)有大小林木一千一百七十五株,估價錢七百二貫四百七十五文足。欲依數(shù)支還。其先用過已買潛昊、韓俊良地五十七畝三角一十三步,每畝價值亦乞依此添給。內(nèi)韓俊良、韓遂良、潛升、潛(旻)[昊]地段,并依充徽宗皇帝、顯肅皇后、懿節(jié)皇后神圍。」詔價錢令紹興府先次支給,韓俊良、韓遂良、潛杲、潛(旻)[昊]、潛升各與補州助教。韓忠(怒)[恕]父宗顏與贈將仕郎,以忠恕故父宗顏系敕授揚州助教,乞?qū)⑺I地不愿添支價錢,別贈故父名目故也。

十三年二月一日,詔:徽宗皇帝攢宮了畢,委后省官看詳陵名陵:原無,據(jù)后文所述補。,令侍從官同共擬定聞奏。既而權(quán)戶部尚書張澄等言,欲擬「永佑」二字,不犯歷代陵名。詔恭依。先是,有詔于西京修奉陵寢,有司擬陵名永固,既而梓宮權(quán)攢紹興府會稽,故改今名。

五月一日,詔:「永佑陵攢宮司都監(jiān)、巡檢任滿,并

依昭慈圣獻皇后攢宮司已得旨推恩?!?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欽宗永獻陵

欽宗永獻陵

【宋會要】

紹興三十一年,淵圣皇帝兇問至,以六月舉哀成服。七月,宰相陳康伯等率百官詣南郊請謚,廟號欽宗。其余并如徽宗典禮。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高宗永思陵

高宗永思陵

【宋會要】

淳熙十四年十月八日,大行太上皇帝崩于德壽宮,遺誥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九日,詔:「攢宮遵遺誥務(wù)從儉約,凡修營百費,并從內(nèi)庫及封樁錢物,毋侵有司經(jīng)常之費。諸路監(jiān)司、州、軍、府、監(jiān)(上)[止]進慰表,其余禮〔物〕并免,仍不得以進奉攢宮為名,(所有)[有所]貢獻?!?

十一日,以少保、安德軍節(jié)度使、充萬壽觀使、滎陽郡王伯圭為攢宮總護使,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兼侍講、兼修國史洪邁為橋道頓遞使,吏部尚書、兼侍讀蕭燧為按行使,安慶軍承宣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吳回副之。燧等言:「相視到(太)[大]行太上皇帝神穴地段,系在徽宗皇帝攢殿籬圍之外正西北,顯仁皇后攢殿近上正西向南,乞差官覆按施行?!乖t戶部侍郎葉翥充覆按使。

十一月十一日,命左丞相王淮擬撰大行太上皇帝陵名。明年二月二十八日,宰臣王淮上陵名曰永思,詔恭依。

十六日,詔知臨安府韓彥質(zhì)同橋道頓遞使措置梓宮渡江。

十二月十八日,攢宮修奉使司言:「攢宮石藏,利害至重。二浙土薄地卑,易為見水,若不

措置,深恐未便。謹別彩畫石藏圖子一本,兼照得廂壁離石藏外五尺,別置石壁一重,中間用膠土打筑,與石藏一平,雖工力倍增,恐可御濕。」從之。

二十二日,詔:「皇堂內(nèi)槨令有司用沙版隨宜修制,候?qū)硌诨侍脮r,先下槨底版,俟進梓宮于槨底版上定正訖,然后安下槨身,次將天盤曩網(wǎng)于槨上安設(shè)。槨宮已有牙腳,止用平底,可就修奉攢宮處制造。」

三十日,檢察宮陵所言:「乞于行在步軍司差撥禁軍一百人,部轄人員、節(jié)級在內(nèi),赴攢宮上下周圍擺鋪,防守巡警。其擘歷并節(jié)序特賜(太)[大]禮

賞給。及日后有逃亡事故名闕,并依照永佑陵攢宮已得指揮施行。」從之。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孝宗永阜陵

孝宗永阜陵

【宋會要】

紹熙五年六月九日熙:原作「興」,據(jù)本書禮三○之一改。,至尊壽皇圣帝崩于重華宮重華殿,遺誥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同日,詔大行至尊壽皇圣帝陵名,命少保、左丞相留正擬撰。

十八日,詔:「大行至尊壽皇圣帝山陵,當(dāng)遵遺誥,務(wù)從儉約。凡修營百費,并從內(nèi)庫支降,如或不足,即以封樁錢貼支,免侵有司經(jīng)常之費。諸路監(jiān)司、州、府、軍、監(jiān)等,止進慰表,其余禮物并令免進,仍不得以助修奉攢宮為名?!?

八月十三日,攢宮修奉使司言:「修奉攢宮故例,其石藏利害至重。緣二浙土薄地卑,易為見水,若不預(yù)行措置,竊慮水脈津潤,于久未便。乞于廂壁石藏外五尺別置石壁一重,中間用

膠土打筑,與石藏一平。雖功力倍增,恐可御濕?!箯闹?。

十六日,按行使副孫逢吉、吳回言:「荊大聲等相視大行至尊壽皇圣帝神穴在永佑陵下宮之西南,永思陵下宮之東南,那趲向南石板路上,乞差官覆按施行?!乖t權(quán)工部侍郎、兼侍講黃艾充覆按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續(xù)康伯副之入內(nèi)內(nèi)侍?。涸撘弧竷?nèi)」字,據(jù)本書禮三○之一○補。。先是,按行使趙彥逾言:「判太史局荊大聲等相視神穴,合在永思之西。緣其地土肉淺薄,雖民有獻者,又皆窄狹,與國音相妨。乞于永思之西向南近上安建?!钩⑽匆詾槿?,彥逾請別命官按行,于是軍器監(jiān)(薄)[簿]、按行使司準備使喚王恬被旨審度相視,乃言乞就昭慈永佑下宮安建,比之大聲所定高六尺三寸。改命孫逢吉按行,乞那趲向南石版路上,比前所定增上一尺,委實高厚,可以安建。既而艾等覆按為是,乃從之。

二十四日,詔右丞相趙汝愚擬撰大行至尊壽皇圣帝陵名。紹熙五年,宰相趙汝愚等上陵名曰永阜。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光宗永崇陵

光宗永崇陵

【宋會要】

慶元六年八月八日,圣安壽仁太上皇帝崩于壽康宮壽康殿,遺誥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十五日,詔右丞相謝深甫擬撰陵名,深甫上陵名曰永崇。

二十二日,禮部、太常寺言:「檢照典故,山陵皇堂、神臺及上宮等不同,今來系修奉(趲)[攢]宮,乞依高宗皇帝、孝宗皇帝禮例施行?!箯闹?。

二十四日,按行使副韓邈、黃鑒言:「判太史局荊大聲

等相視得大行太上皇帝神穴,系在永阜陵西、永思陵下空閑地段,委是國音王氣秀聚之地,依得尊卑次序,可以安建。乞差官覆按?!乖t吏部尚書、兼侍讀袁說友充覆按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盧安仁副之。既而說友等亦以為是,乃從之。

十一月六日,攢宮修奉司言:「今來修奉攢宮,所有下宮俟標(biāo)定上宮地段畢,依永阜陵禮例,于上宮之后隨地修蓋?!箯闹?。

八日,攢宮修奉司言:「將來鋪砌皇堂石藏,照得高宗皇帝、孝宗皇帝石藏里明長一丈六尺二寸,闊一丈六尺,深九尺,今乞依上件高低深闊丈尺修奉施行?!箯闹?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帝陵〕 寧宗永茂陵

寧宗永茂陵

【宋會要】

嘉定十七年閏八月三日,寧宗皇帝崩于福寧殿,遺詔曰:「山陵制度,務(wù)從儉約。」

同日,禮部、太常寺言,檢會國朝山陵故事下有脫文。。

十月二十九日十月:原無,據(jù)本書禮三○之八三補。,按行使副楊燁、鄭俁言:「判太史局周奕等相視得泰寧山形勢起伏,龍虎掩抱,依經(jīng)書于此創(chuàng)建大行皇帝神穴,亦合隨即補治,乞差官覆按施行?!乖t寶謨閣直學(xué)士、樞密都承旨聶子述充覆按使,昭慶軍承宣使、帶御器械、符寶郎羅舜舉副之。先是,太史局周奕等于永崇陵之下相視,迫溪,無地可擇,繼至泰寧寺標(biāo)建,故命使、副覆按。既而子述等言:「恭惟大行皇帝僊馭上賓,神宮定卜,而有泰寧寺者,素擅形勢之區(qū),名為絕勝之境。岡巒懷抱巒:原作「蠻」,據(jù)本書禮三○之八三改。,氣脈隱藏,朝揖分明,落勢特

達。是乃天造地設(shè),儲之?dāng)?shù)百年以俟今日之用。非大臣閱歷之久,主張之力,上以開陳兩宮,下以鎮(zhèn)壓群議,則僧徒寧保其不為動搖哉!今此神穴坐壬向丙壬:原作「任」,據(jù)本書禮三○之八三改。,亦與國音為利益。伏望明飭有司,早嚴修奉?!股现^使、副曰:「泰寧與昭慈相去多少 」使、副奏曰:「昭慈陵側(cè)僅一里許,往來最便?!股显唬骸干跎啤!鼓藦闹?。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宋緣陵裁制 上

宋緣陵裁制上

【宋會要】

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十三日,命內(nèi)侍梁令玢與宗正寺計度增修安陵陵臺、鵲臺、宮闕,及展引地位,仍先繪圖取旨。

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詔:「安陵在開封縣界,每年二仲朝拜,其縣令、主簿宜兼充陵臺令、丞,至?xí)r陪位行禮?!?

開寶八年十月,安陵守當(dāng)高品皇甫玉言,請禁民庶不得近陵闕穿土,及于三五里外葬埋。詔太常禮院詳定,禮院言:「按喪葬令,去陵一里內(nèi)不得葬埋。」從之。

太宗雍熙二年五月,宗正少卿趙安易言:「鞏縣令、丞例兼掌陵寢公事,別無明降 旨,以此多有虧闕,望別置陵令一員?!乖t流內(nèi)銓自今注鞏縣令兼陵臺令事。

至道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詔于永熙陵下宮置殿,奉安太宗圣容。置衛(wèi)兵五百人守奉,朝暮上食,四時祭饗。

真宗景德元年六月十二日,詔:「先置永安軍士專奉陵寢,頗聞河南府多它役使,宜遣使押赴陵下,仍葺營以居之。守當(dāng)使臣等先給職田,亦聞以耕種

為名,多占兵充役,宜別加給賜,以田并賜永安院?!?

二十一日,詔:「永安縣諸陵園松柏,宜令守當(dāng)使臣等督課奉陵 子戶,每年以時收 子,于濱河隙地布種。俟其滋茂,即移植以補其闕。民間園林不得輒有侵取,違者論如律?!瓜仁?,帝以園林松 舊于旁側(cè)山林移植,頗甚擾人,故約之。

二年六月九日,修奉園陵藍繼宗等言:「永熙陵神御物素不著籍,請月具帳上于三司?!沟墼唬骸干裼锇驳眉谌?自今歲終具帳上宗正寺,俾檢察之。」

三年正月九日,以諸陵側(cè)地形洼下積水,乃遣武勝軍節(jié)度使、駙馬都尉吳元扆為監(jiān)修諸陵澗道都總管,內(nèi)侍省左班副都知閻承翰副之。又遣工部尚書王化基先詣奏告。

二月二十一日,吳元扆等言:「近陵域地,頃來民或開掘,望降詔禁止,仍令多植嘉木。新定兆域內(nèi)居人、官廨、倉庫,請徙置三百步外?!共闹?。居人當(dāng)徙者優(yōu)加給賜,仍令河南府具闌入兆域條制揭牓告諭。

二十七日,詔諸陵側(cè)近林木禁公私樵采,令吳元扆標(biāo)記合行禁止處告示。

四月十二日,以修塞安陵下撅澗畢工,命知制誥周起祭告三陵,直昭文館陳充祭告嵩岳。

十月,司天監(jiān)言:「三陵皇親祔葬稍多,今安王墳后有地,乞因明德皇后園陵,悉遷厝于彼。」帝以其祔葬不可改,命隨明德園陵(卑)[畢]喪,別置兆域。

四年正月二十九日,詔永安鎮(zhèn)特建為縣,隸河南府,同赤縣,委

本府與轉(zhuǎn)運使割就近稅戶隸焉。夏秋二稅正輸縣倉,不得移撥。常賦之外,免其它役。以永熙陵副使江守訓(xùn)充三陵副使,仍鑄印賜之。守當(dāng)都監(jiān)白承睿充三陵都監(jiān)當(dāng):原作「訓(xùn)」,據(jù)《長編》卷六五改。,賜永安寺僧師號二人,紫方袍五人,仍許歲度僧五人。

七月二日,詔:「訪聞諸陵使、副常遣人出入兆域,芟薙草木,神道貴靜,甚非便也。自今令遵典故,每歲春秋二仲巡陵,春除枯朽,秋芟繁蕪,自余非時薙剪悉罷之?!?

六(月)[日],詔曰:「朕以(烈)[列]圣在天,因時永感,仰瞻陵域,肇建官司,咨擇朝閨之臣,仍兼宰邑之務(wù)。式嚴充奉,用著典彝。宜以殿中丞黃昭益知陵臺令、兼永安縣事,仍就陵令公宇增修縣廨。」

大中祥符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判宗正寺趙稹上言:「諸陵兆域,先準依故事,除春秋二仲外不得非時薙草。緣經(jīng)涉盛夏,庶草滋長,望許逐時芟治?!箯闹?。

二年四月,京西轉(zhuǎn)運司言:「準詔相視移兩京驛路由永安縣過,竊恐車馬往來,喧黷陵寢,乞不修移。永安縣租稅,準 只于本縣送納,緣本縣除永安兩指揮外別無屯兵,乞益屯兵。仍下司天監(jiān)相度置營方位,擇日興工?!箯闹?。

三年二月十日,召(甫)[輔]臣至龍圖閣瞻宣祖、太宗圣容。既而命內(nèi)侍省副都知竇神寶扶侍,赴安陵、永昌陵下宮奉安,以天武兵士五十人服儀注衣護送,令內(nèi)侍朱允中一行都大管勾。三陵副使江守訓(xùn)請遣僧備道具迎于界上,從之。先是,命允中就繼照堂

傳寫,至是遣使奉安。

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詔三陵所管軍士有罪者止得棰罰,當(dāng)杖者送永安縣。

五月七日,祀汾陰經(jīng)度制置使陳堯叟言:「永安縣居民闕汲水用,若導(dǎo)南山下青龍澗水泉循山以入縣城,可濟乏闕?!乖t諸陵都監(jiān)江守訓(xùn)相度,守訓(xùn)言可以開修,帝以近陵寢,慎于興工,命司天監(jiān)集官定議。司天監(jiān)亦稱其便,始從之。

十月,詔河南府預(yù)置三陵首冬寒節(jié)合燒紙贈上等堪好者架閣收管,候合使時,皇城司據(jù)數(shù)報府,搬送赴陵。白團紙一千三百五十三束,羅錦七百六十一束,雜彩一千七百一十四束,金銀七千三百四十鋌,金銀錢一千六百二十四辮,馱馬車檐六千五百一十四事。

五年四月,詔:「汝州秦王等諸墳 子戶數(shù)少,可增五戶?!?

九月十八日,詔:「永安院近在陵邑,如聞士庶之家不敢輒入,宜令度地別構(gòu)堂皇,許其齋設(shè)聚會?!?

十月,三陵副使言:「山門、角闕、乳臺、鵲臺勾攔損腐,宜用 木制換。」帝以用木為之不久,命悉以磚代之。

七年六月,詔河南府制造永安諸陵所闕祭器。

八年五月七日,詔諸陵寢申防火之禁。

二十五日,詔:「三陵封地,令三陵副使、都監(jiān)常切檢校,稍有損缺,即勒奉先兵士完葺,逐月條析以聞。仍遣靈臺郎一員往彼祗應(yīng)擇日,一年與替。三陵副使、都監(jiān)公宇并在下宮內(nèi),慮不謹火禁,可移于宮外?!?

九年四月六日,降洛苑使、高州團練使

藍繼宗為如京使,入內(nèi)殿頭康仁遇及壕寨軍校工匠趙欽以下,各降一資。以先修筑莊穆皇后陵隧不如法,致其頹壞故也。

天禧元年九月,合門祗候秦文德言:「奉詔往三陵按視盜發(fā)處,今勘得軍賊劉榮等,其干連知情受贓者兵八人,乞移配遠處。又永安縣去三陵約一十余里,最處闃靜,望徙本縣尉廨宇于三陵側(cè),及令三陵副使、本縣監(jiān)押、縣尉每日夜互相警巡?!乖t干連知情等八人并刺配遠處牢城,其徙置縣廨,委河南府規(guī)度以聞。

二年八月,三陵副使郝昭信等請于永安縣建營,徙軍士二指揮就糧。從之。

仁宗景佑元年五月二十四日,中書門下言:「永定陵歲時薦獻名目稍多,徒取喧黷,不近典禮,此后并乞停罷。」從之。

二年八月二十一日,上封者言:「伏見永定陵青龍山北已斷采樵,山南乞西京禁止采獵,及令于青龍山子孫位上添種林木?!?語)[詔]三陵副使等相度以聞。三陵副使張懷則言:「青龍山一帶子孫位栽種林木,見是人戶稅地,乞取買入官?!?詞)[詔]司天監(jiān)詳定。本監(jiān)言:「青龍山子孫位籬外系民稅地,合市入官?!乖t河南府優(yōu)給直收買,如頃畝數(shù)多,即許指射官田對換。既而懷則又言:「永定陵東至青龍山腳下二千一百八十步,系人戶趙守堅稅地,收買入官?!乖t河南府依前旨。

四年七月三日,上封者言:「諸陵及會圣宮見占 子戶稍多,并是上等人戶,影庇差役,乞行相度

減省。」詔三陵 子戶各存留四十人,永定陵五十人,會圣宮一十人,宜令河南府從上等戶內(nèi)減放歸農(nóng)。

康定二年七月五日,端明殿學(xué)士、翰林侍讀學(xué)士李淑上言:「昨使永安回,伏見陵邑利害上陳。永安縣本鞏縣之鎮(zhèn),景德四年始建為縣,充奉陵邑。其時敕榜,二稅不得支撥別處,常(服)[賦]外仍免雷同差役。自后〔不〕惟應(yīng)(舉)[奉]陵宮取索及充 子戶,并匠裁松 ,市笆越、車材、食羊,皆出本縣,惟免支撥、雷同二事。自景佑四年因減定 子戶歸農(nóng),除存留數(shù)外,依舊應(yīng)副色役。本府誤認詔語,遂將本縣抽差色役,科折和買調(diào)率,皆與它邑一例。又應(yīng)奉陵宮詔葬,凡百費率特倍余處,民力不易,亦有詣闕列訴。欲乞自今一依景德敕榜處分。諸陵 子戶舊額,安陵、永昌陵、永熙陵各八十人,永定陵一百人,會圣宮二十二人。昨景佑四年七月臣僚上言,四陵各減半,會圣宮只留十人。伏緣陵寢地闊,芟治少人,縱有奉先軍士,多別系役。臣以謂陵邑充奉,耘除園域,縱以一縣奉之亦未為過,但前占多近上戶等,遂至人言。欲乞應(yīng) 子戶并依舊額添足,凡有闕補,只得差第三等已下戶。如此,則地蕪可以修奉,戶豪不能庇役。」詔并從之。

慶歷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詔西京諸陵所有祠羊毋得抑配人戶。

皇佑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詔更造諸陵祭器,于陵所置庫貯之。

八月十一日,知河南府張奎言:「本府每

歲櫻筍花果只進永定陵,自今欲并進(之)[三]陵?!箯闹?。

英宗治平元年八月十六日,詔修真宗及章穆、章獻、章懿三后陵臺。為大雨所摧故也。以上《國朝會要》。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宋緣陵裁制 下

宋緣陵裁制下

【宋會要】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未改元。正月九日,三司言:「河北等路封樁錢物,欲借為山陵賞賚?!箯闹?。

閏三月二十一日,詔:「今后諸陵使、副、都監(jiān),不得輒離本所迎送往來官員。」

五月六日,三陵副使石守正言:「西路祔葬增廣墳地內(nèi)有居民舍屋、丘墓,欲令起移?!乖t從之,民田優(yōu)給其直,丘墓無主者官為徙之。

神宗熙寧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詔:「三陵永定陵副使、都監(jiān),今后年滿得替,只與減二年磨勘。其永昭陵、永厚陵副使、都監(jiān),以栽植林木未完,且依舊例,候及十年依此?!?

九年五月十四日,同知太常禮院林希言:「伏見陵宮奉祀,牙 、祭器等,祀畢但置于獻殿內(nèi),暴露日久,易致腐剝。況諸陵宮門各有東西闕庭,請以東闕庭專藏牙 、祭器,遇行禮畢即收藏?!箯闹?

元豐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司天冬官正楊茂先言:「永昭陵東北山口路當(dāng)三男之位,乞禁民居、耕鑿?!瓜滤咎毂O(jiān)參定,請如茂先言,乃從之。內(nèi)有百姓地,給錢,或別給官地易之。

三年正月九日,上批:「聞陵下役兵至今未得特支,及使臣添支亦過時不給臣:原作「官」,據(jù)《長編》卷三○二改。,致有質(zhì)賣衣物者??上戮┪鞅甭诽狳c刑獄司體量「可」原作「又」,「京西」原倒,并據(jù)《長編》卷三○二改、乙。,有實,即

劾當(dāng)職官吏以聞?!?

二十四日,詔永昭、永厚陵奉先兵士特免二年差出。

九月三日,詔:「定州東安村宣祖皇帝祖墳,四至各益地五頃,守園人十戶?!?

六年八月二十一日,禮部言禮部言:原無,據(jù)《長編》卷三三八補。:「朝奉郎胡宗炎言:『永安陵畢工,又增修永昌諸陵,竊聞陵寢無修造法,乞?qū)嬃T?!粶食剂畋静?、太常寺、秘書省、太史局詳議。檢會唐故事,有修營之理,今永安陵下宮修造,更自朝廷詳酌?!乖t依前降指揮修造。

七年二月五日,詔諸陵三巡檢下土兵,各以百人為額為額:原無,據(jù)《長編》卷三四三補。。

三月二十二日,詔:「永安縣六陵干當(dāng)香火內(nèi)品等,自來承例遠離陵寢將迎使客,自今一切禁止。非準朝命輒離陵所者,論如擅去官守法?!?

元佑元年四月四日,工部言:「京西轉(zhuǎn)運司奏,北使經(jīng)由道路近為浮橋解拆,改入京西路,務(wù)要不見山陵。今相度得河陽南至偃師東,由鳳臺、孝義次鞏縣,最為順便,皆有亭驛,止是望見山陵林木,恐不須回避?!箯闹?

五年二月四日,禮部請諸陵修飾前一月申太常寺,俟差官告畢興工。神臺諸殿及廊垣五十工以下,聽本陵擇日,都監(jiān)監(jiān)視。從之。

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六年:原作「六十年」,據(jù)《長編》卷四六七刪「十」字。,詔:「京西南北路提刑司,每歲將朝廷封樁錢物、糧草等依實直紐計,共作二十萬貫,支撥與轉(zhuǎn)運司,應(yīng)奉陵寢支費。有余,許轉(zhuǎn)運司支用?!?

紹圣元年三月十七日,三省、樞密院言:「入內(nèi)供奉官鄭居簡奏,準差永裕陵酌獻,奉旨因便相視陵寢里外有無未盡事。尋

躬親相視,數(shù)內(nèi)園子外,東南王方合封禁地,道路往來絡(luò)繹,地面坑鸰損缺,若遽欲修崇,而工計浩大,力有未能。若委之有司,先治所急,余以漸營,可期久利?!乖t差高遵惠領(lǐng)陰陽官同往按視,(今)[令]河南(官)[府]依已降指揮施行。

四月十八日,太府卿高遵惠言:「永裕陵東有路當(dāng)封禁,今尚有車馬往來,及居民八十余戶當(dāng)遣。乞下太史局選定日時,下河南府永安縣起移?!箯闹?

二十四日,三省〔言〕:「永裕陵三里內(nèi)系禁山,而民墳一千三百余,當(dāng)遷去以便國音?!股显唬骸笁?zāi)股醣姡崾怪w,得無擾乎 不遷可也。宜再問太史,不(害)[遷]亦無所害,則毋令遷。如于國音果非便,多給官錢,以資改(藏)[葬]之費?!?

二年二月十六日,禮部言:「永定、昭、厚、裕陵使、副、都監(jiān)三十月滿替,無遺闕,與減磨勘一年八月;監(jiān)當(dāng)資序大使臣三年任滿,與減磨勘二年?!箯闹?。

元符元年二月十二日,三省言:「京西路轉(zhuǎn)運判官周純按視到永裕陵東北角新展禁地長闊步畝,拘占官私田土及標(biāo)禁妨礙去處,乞下有司再行集議?!乖t禮部、秘書省勾集太史、天文局、渾天儀象所官,同定奪以聞。

三月二日,秘書省言:「依敕命勾集到太史、天文局、渾天儀象所官,同定永裕陵禁地,乞選差太史局官三兩員覆按,及相驗禁地內(nèi)補治?!乖t差判太史局官二員,天文局官一員,余依奏。

五月二十八日,詔永裕陵添展封禁,艮角斜長二百三十五步,至白虎澗

西垠。

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禮部言:「今后諸陵歲時合系內(nèi)人朝拜,因事不赴者,于酌獻日辰,本陵官一面酌獻?!箯闹?。

四月五日,提舉補治所言:「永裕陵三男陽氣子孫位合瘞埋玉獸,重迭鎮(zhèn)助?!箯闹?

五月二日,太常博士周常言:「伏見厚、裕以上諸陵寢中,器物止涂金,衣裳服用無珠玉之飾,蓋先帝時常有訓(xùn)誡,務(wù)在質(zhì)素。惟裕陵洎宣仁圣烈皇后寢中,所藏珠玉寶器尚多,欲乞收其器服,納諸原廟,以遵遺誡?!乖t令逐陵差官赍納奉宸庫。

十三日,朝請郎、充京西轉(zhuǎn)運判官曾孝廣京西:原倒,據(jù)《長編》卷五一○乙。,入內(nèi)內(nèi)侍省東頭供奉官、勾當(dāng)內(nèi)東門司劉友益,以補治永裕陵畢工轉(zhuǎn)一官,劉友益仍寄資。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二月三日,戶部侍郎王古言:「山園陵支費,舊例儲峙過多,而其用不及十之三,今請倍實支之?dāng)?shù)以待匱?!箯闹?

十三日,詔:「將來追尊皇太后靈駕啟行,止用樂家岡舊路,路廣二丈,解拆竿杖而行,依過鄭門例?!钩酰瑢⒆魃俦O(jiān)李士京請治道廣三丈五尺,毀墳?zāi)沽儆嗨I峡謹_民,故有是詔。

崇寧二年四月五日,陵井監(jiān)言:「本監(jiān)仁壽縣管下永安禪寺并永安鎮(zhèn)、永安院、永安里等四處,合回避陵名。今相度,欲改永安鎮(zhèn)為大安鎮(zhèn),永安禪寺改為九華禪寺,永安院改為蘭池院,永安里改為仁義里。」從之。

大觀元年五月三十日,手詔:「薦獻宗廟陵寢,當(dāng)極天下之奉。比聞開德府信武殿帟幕歲久不

易,河南府會圣宮器皿率皆故弊,至武信殿薦新限以百錢。比嘗給十萬緡以供歲用,而菲薄若此??闪畋O(jiān)司躬詣省閱以聞。三省具薦獻 數(shù)、新舊更易費用之?dāng)?shù),立為成法?!褂谑侨⊙裕骸笗m諸陵旦望節(jié)日薦獻,當(dāng)如景靈宮。其會圣宮制度樸素,宜加修飾,應(yīng)陳設(shè)器皿之類,并三年一易。令提點京西路刑獄及提舉常平司歲給十萬緡充?!?

十二月十六日,上批:「訪聞保州墳陵歲時薦獻,器皿之奉,臨祭視成,率皆草具,甚不足以稱孝享之意??闪钣兴疽乐T陵例置造頒下,仍委知、通專掌,不許他用,及不得張皇。」

三年正月八日,臣僚上言:「京畿提刑司準朝旨體量鄭州官吏于園陵頓下縱人游觀,又于幕殿側(cè)用妓樂筵會等事,乞重行貶黜?!乖t應(yīng)有罪官吏并先次放罷,令提點刑獄司取勘,限十日具案聞奏。

十五日,詔:「濮安懿王園寢,山川氣象得地之勝,(接)[與]陵廟形勢相連,而其子孫祔者不已,穿泄地脈,已踰千數(shù),甚非尊祖奉先之意??勺越褡谑腋慌阍?,改祔 谷之原?!?

二月十四日,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王薦言:「臣忝系靖和皇后近屬,欲乞?qū)砗彻?jié),許詣園陵朝拜。及乞今后每遇寒食節(jié)、十月朔,與男并侄男等輪一員詣園陵朝拜。往回并乞理為在任月日,支破諸般請給等。仍乞依條差破馬遞鋪兵士。」從之。

四年二月十日,靈臺使司言:「諸陵、會圣宮供帳、器皿、陳設(shè)計數(shù)浩大,

已分四季檢視。若三年盡數(shù)一易,不唯難以辦集,緣已換創(chuàng)新之物,亦復(fù)虛棄。計量功力,望依舊條,乞令逐時檢視換造,更不三年一易。」從之。

政和二年十月四日,臣僚上言:「近奉詔循行陵寢,契勘諸陵下各有內(nèi)外巡檢二員,惟會圣宮不曾專置。至今止緣舊例,以(洛)[河]南洛陽、永安、鞏縣等五縣巡檢下兵級十?dāng)?shù)人兼守御而已。臣竊惟會圣宮系崇奉祖宗冠冕之所,借謂宮垣之外別無禁地幾察,遂闕巡邏之官,然七殿供奉神御等物實在諸陵,理合嚴護,豈得不擬諸陵置一巡檢乎 況洛水之北,山勢聳邃,南望諸陵,所距闊遠,防警之力,卒難相及。又浮橋適當(dāng)宮下,亦緣無專管之官,頗圮弊不葺。伏望睿旨專置會圣宮巡檢一員,仍令兼管宮下浮橋,庶宮之內(nèi)外有所警衛(wèi)?!乖t置巡檢兩員,余依奏。

三年三月十七日,大宗正司言:「勘會崇恩太后依例有嘉國夫人并鄞王、蔡國公主、涇國公主、華國公主及西南兩路祔葬諸喪,并合依園陵斬草、大葬日月時刻前去祔葬,合依故例施行。詔依。勘會今來西南兩路合行祔葬,所有 刷喪數(shù)及西南兩路外宗正司一行事務(wù),并裝寫入墳官告、修撰行狀等,欲依大觀二年十月十六日故例施行?!箯闹?。

九月二十六日,詔:「會圣宮陵臺使、副張官置司,總率官屬,專奉陵寢。近年以來,京西漕、憲諸司歲時供億類多稽違,甚者積欠數(shù)年,未敷元額,致屢

申飭督責(zé)。兼陵官多不肅戢,蓋緣使、副位卑權(quán)輕,人無畏憚??稍诰﹦e置檢察措置一司,專轄使、副洎諸陵大小使臣、人吏等,每歲四季月躬詣點檢不如法式事件。仍以知入內(nèi)內(nèi)侍省楊震充,應(yīng)合條陳事件,仰限半月申尚書省,將上取旨?!?

六年十月二十九日,監(jiān)察御史李回言:「被旨詣諸陵及園廟點檢,竊見濮安懿王園內(nèi)縛木為屋,覆以竹席,下設(shè)幾案,以奉神位,為奠拜之所。詢諸官吏,云初未嘗有獻堂。望詔禮官詳加考議,以合恩禮之稱。」詔依所請,擇日營繕,以稱禮典。

宣和三年九月十七日,明達、明節(jié)皇后陵寺等提舉所言:「奉詔,明達、明節(jié)皇后園陵棘寨內(nèi)擅動土,許人告捕,賞錢五百貫,以犯人家財充,先以官錢代給,罪以違御筆論?!?

四年七月十日,永裕陵治溝堰,以曾孝蘊提舉,相視山川形勢,作華觜堰以捍潢潦。以上《續(xù)國朝會要》。

高宗紹興元年六月二十一日,攢宮都監(jiān)兼香火馮覲言:「昭慈獻烈皇太后攢宮,候祔廟畢,改作昭慈獻烈皇后攢宮司為名。生日、忌辰、旦望、節(jié)序等,應(yīng)合排辦事件,并依天章閣見排辦諸后體例。攢宮火禁、門戶,并依皇城法,百步內(nèi)不許損斫窠木,動土服土厥之類,令修奉所隨宜添置禁止。界至封堠已種窠木遇有死損,合行補種。及攢宮圍墻等經(jīng)霖雨有損壞,并報所屬排辦,差官奏告。其窠木物料等,報越州收買應(yīng)副。寶山證慈禪院附近攢宮,每

遇生辰節(jié)序等,就差本院僧二十一人作道場一永日。其花果、香茶、蠟燭、紙贈、齋襯等錢,從本宮應(yīng)副?!箯闹?。

七月二十一日,禮部言:「越州寶山證慈禪院已充昭慈獻烈皇太后攢宮修奉香火,未經(jīng)賜額、度僧?!乖t以(奉)[泰]寧寺為額,每歲度僧一名。

八月六日,(詔)[昭]慈獻烈皇太后攢宮司言:「泰寧寺已改作昭慈獻烈皇太后修奉香火(等)[寺],依諸陵故例,隸屬都監(jiān)?!固K驴丛敚雀街T陵體例,隸屬昭慈獻烈皇太后攢宮司。從之。

敵事故陣亡外,見僅千人。望令鎮(zhèn)撫使翟興 九月二十八日,河南府孟汝唐州鎮(zhèn)撫使司干辦公事任直清言:「西京系祖宗發(fā)祥之地,陵寢所在,去大河不遠,一水之隔,便是虜營,保護灑掃,全藉人力。緣奉先、奉園等指揮官兵元額約七千余人,自捍御(邦)[那]融錢糧,招填所闕人數(shù)?!乖t依。其守陵官兵令學(xué)士院降 書撫諭。

二年正月二十九日,(詔)[昭]慈獻烈皇后攢宮司言:「諸陵依條例每歲春秋補種諸陵窠木,系入內(nèi)內(nèi)侍省降香,學(xué)士院修撰表文,太史局選日,河南府排辦千盤食、酒果、蠟燭,差太祝禮生、本陵都監(jiān)充奏告官行事。今昭慈獻烈皇后攢宮人口依前項條例「人口」二字疑是「合」字之訛,蓋一字誤拆為二字。?!箯闹?。

十二月二十五日,昭慈獻烈皇后攢宮司言:「修整圍墻并屋宇 漏,及補種窠木,依條例奏告了日,下手補種修整。」詔依。其人匠、物料,令紹興府量度應(yīng)副。自是凡遇補種、修葺,并循此例。

九年十一月十六日,禮部、太常

寺言:「永固陵歲中每遇節(jié)序、月旦等,合依諸陵禮例,取降香表。乞依春秋二仲薦獻舊例,權(quán)于永安寺院設(shè)位行禮?!箯闹?

十年三月十七日,禮部言:「池州銅陵縣丞呂和問進《宮陵儀制》,望付太常寺,以備檢照。仍錄一本下永安軍陵臺令司收掌。」從之。

十月五日,河南府言:「近緣蕃賊占據(jù)本府及永安軍等處,今已收復(fù),遂委知軍詣諸陵逐位,檢視得除永定、永昭、永厚、永裕、永泰陵廟并無損動,內(nèi)永安、永昌、永熙陵神臺釁裂,斫損枳橘 株,未敢一面擅行補飾?!固K驴丛?,若行補修,合就差所委修飾官奏告行禮。詔令河南府委官如法補飾,不得滅裂。

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禮部、太常寺言:「將來郊祀禮畢,合奏謝諸陵,昭慈圣獻皇后攢宮、永佑陵攢宮,已差官行禮。內(nèi)諸陵權(quán)于臨安府法慮寺設(shè)位望祭,仍令大宗正司差南班宗室二員行禮?!箯闹?

二十年正月二十五日,臣僚言:「陵廟之祭,月薦新,著在令典。方今宗廟久已遵奉,唯是永佑諸陵闕而未講,望令有司討論,舉而行之。」太常寺討論,欲依《政和五禮新儀》典故,令兩攢宮遵依,每月檢舉,差官行禮。其新物,逐官預(yù)行關(guān)報紹興府排辦。從之。

二十四年十月八日,尚書省言:「永佑陵及昭慈圣獻皇后攢宮,見用幃幕供設(shè)之類,皆已故弊,并種植窠木亦多損缺。」詔令紹興府趙士粲躬親前去檢察,應(yīng)副修葺、換易、補種。

二十七年六

月九日,詔永佑陵及昭慈圣獻皇后攢宮檢察承受,以檢察宮陵所為名。

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知紹興府王師心言:「本府崇奉昭慈圣獻皇后攢宮、永佑陵攢宮,逐月旦望、節(jié)序薦新,春秋奏告等,會計一年合用錢八千四百一十一貫三百文;并逐年修造費用不等,且以酌中一年會計,約用錢五千貫。二項總計一萬三千四百余貫,而系省所入有限,支遣不行。欲望許于經(jīng)總制錢內(nèi)量行取撥應(yīng)副。其逐月合用生料、酌獻物色,就本府專置司局,選委通判或職官一員主管,庶得如法?!乖t如上供錢不足,于經(jīng)總制錢內(nèi)貼支。余依。

二十九年八月五日,詔:「紹興府會稽縣昭慈圣獻皇后、永佑陵攢宮前后買過民地,其人戶舊管稅賦,切慮州縣尚行催理。可令常平司取見的確買過地段頃畝合納稅賦,照驗簿籍審實,申尚書省除豁?!?

三十年九月十五日三十年:原作「三十九年」,據(jù)《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六刪「九」字。,吏部言:「奉詔,紹興府會稽知縣依仿陵臺令典故,于階銜內(nèi)帶『兼主管攢宮事務(wù)』,量加優(yōu)異。今欲將會稽知縣闕作堂除,仍許借服色?!箯闹?。

十一月二十九日,主奉益王祭祀居廣言:「春秋二仲望祭諸陵,位牌以白木黃紙為之,帷帟椅卓器皿之屬,大率弊舊,于禮未至。望下有司看詳,粢盛供具之類,別行制造,務(wù)合禮度?!箯闹?

三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檢察宮陵所言:「攢宮修整神帳,遷神御出帳,各就本殿向前安奉,合奏告告遷。乞依

每年補種、修整殿宇等禮例,下紹興府及攢宮司排辦,差官行禮?!箯闹?。以上《中興會要》。

孝宗紹興三十二年即位未改元。六月十三日,登極赦文:「訪聞紹興府?dāng)€宮每歲修葺,諸色人戶交納竹木,多被攢宮官吏邀阻。自今并畫時受納,如違,許人戶越訴,當(dāng)議重寘典憲。每季朝陵,使命往來,多是縣道差近鄉(xiāng)及沿路人戶迎送應(yīng)辦,極為勞弊。仰本府條具合寬恤事件以聞?!估^而本府上言:「會稽縣等十七、十八、十九三都比近攢宮,每歲應(yīng)辦修奉,理宜寬恤。乞下有司檢照(宋)[本]朝陵寢典故施行。」戶部檢會到《宮陵儀制》節(jié)文,景德四年詔永安縣二稅不得支移,常賦外特免雷同差役。詔會稽縣三都人戶準此。

十月六日,禮部、太常寺、檢察宮陵所言:「追冊皇后攢堂元攢于南山修吉院。欲改為攢殿,即佛殿為神御殿。乞下臨安府給錢別修蓋僧舍,專充資薦道場。興工前依禮例祭告于攢宮?!箯闹?。

九日,檢察宮陵所言:「追冊皇后攢宮乞參酌昭慈、永佑陵攢宮體例,置都監(jiān)一員,提轄守衛(wèi)軍兵使臣一員,兩攢宮系差巡檢,今止置提轄。并下步軍司差軍兵七十(八)[人]守衛(wèi)。兩攢宮共差三百人。上下宮合用崇奉器皿、什物、供事、衣幃、陳設(shè)、簾幕并四季供設(shè)御衣等,乞照應(yīng)體例,報御前局所制造。每遇生忌辰、旦望節(jié)序,并日常應(yīng)合用排辦酌獻食味等,乞從(監(jiān))[臨]安府排辦供送。修設(shè)齋襯錢,亦乞依例下本府,歲供錢二百千赴宮支使?!乖t器皿、什物、供事、衣幃、

陳設(shè)、簾幕、四季御衣等,令文思院制造,余從之。

十四日,殿中侍御史張震(之)[言]已降指揮,追冊皇后攢殿上并兩廊,見有士民攢葬去處,給錢起移。竊慮籬墻四至之內(nèi),亦必有士庶墳穴,而未有明降指揮。檢會永佑攢宮之役,凡禁地內(nèi)丘墓幾千穴。臺臣汪澈相視,見得四隅墳家除挑外,尚存七百六十余穴。于是澈奏:『檢會《宋宮陵儀制》所載,諸陵封堠界內(nèi)舊墳,不許開故合祔,愿遷出者聽。乞依《宮陵儀制》?!惶匣实蹚钠渌?,恩及朽骨。今來亦乞檢會《宮陵儀制》明下所屬,曉諭民戶?!箯闹?。 :「伏

隆興元年六月二十四日,詔撥賜南山修吉院水陸田,如所占本院地段之?dāng)?shù)。以本院援紹興府?dāng)€宮泰寧寺例為言,下禮、戶部勘當(dāng),從所請也。

七月二十五日,臣僚奏:「紹興府諸陵防守官吏務(wù)營私計,每歲小修,三歲一大修,率斂民戶,取辦(八巴)[入己]。微有損漏,即毀拆相連,斤(釜)[斧]掘鑿,非安妥神靈之意。創(chuàng)造之(郎)[初],務(wù)為速壞。所須良材若已入賂,則收其下色,科差舟船,至有一舟而載一竹者。臣愿痛革積弊,下紹興府專委帥臣及通判躬行閱實,方得修換。已修隨壞,則督役官吏置之典憲。仍乞罷逐年、三年修造之制?!箯闹?。

干道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檢察宮陵所言:「據(jù)安穆、安恭皇后攢宮司申:本宮有步軍司差撥到守衛(wèi)軍兵百人,乞照昭慈、永佑陵攢宮禮例,遇有名闕,止將逐家子弟刺填。」從之。

五年

二月十五日,檢察宮陵所言:「兩攢宮各有損爛木植,合行修換,有妨逐殿神御,欲權(quán)遷出安奉?!固K驴丛?,合先奏告告遷,俟修整畢,奏告告遷,還殿奉安。從之。凡修造當(dāng)奉遷神御者準此。

十二月十八日,詔:「會稽知縣兼陵臺令,到任一考減一年磨勘,任滿日無違闕,再減一年?!钩踔眉媪昱_令,已與堂除,借服色。至是,紹興府再為陳請,故有是命。

歸正官承信郎劉湛、右迪功郎劉師顏父子等保護陵寢忠義事節(jié),臣頃在蜀,已聞其風(fēng)。按湛父子、師旬、師顏與其親黨幾五十人,絕在異域,乃能深念祖宗德澤,共結(jié)一死,以支逆虜之盜伐,連年系獄,子死婦亡。適遭王師克復(fù)其州,偶一二人得脫歸朝。今其事具在有司,皆是虜中鞫勘獄詞真本,逮今累年不報。」詔劉湛特轉(zhuǎn)二官,劉師顏特與改右承務(wù)郎,升擢差遣。秦世輔特轉(zhuǎn)一官,升充正將。仍宣付史館。 六年八月二十八日,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王之奇言:「伏世輔,湛與共事者。

十二月十五日,詔:「兩浙東路兵馬鈐轄專一管干昭慈、永佑陵攢宮修造,馮邦正前后五任修奉攢宮,委有勞績,可特與轉(zhuǎn)遙郡刺史?!?

九年閏正月十八日,詔:「永佑陵攢宮焚修香火泰寧寺,特與每歲度僧一名。」先是,紹興初,本寺得旨歲許度僧二名,后皆住罷。至是,本寺陳請,故有是命。

六月九日,兩浙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攢宮監(jiān)修李儼言:「伏見安恭皇后攢宮甫及七年,山坡甃石三

經(jīng)修換,當(dāng)中八層其危已甚。若從高拆裂,去皇堂咫尺,豈免覆壓 若盡去客土,別以粗石筑壘,可免仍歲工役?!乖t下兩浙漕臣、臨安府守臣相度。既而太史局言:「山(破)[坡]開裂處,正是國音天柱主山,及連接青龍陽氣之位,依經(jīng)止宜補治,不當(dāng)開掘?!箯闹?。以上《干道會要》。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宋昭憲皇后陵

〔后陵〕

宋昭憲皇后陵

【宋會要】

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皇太后崩于滋德殿,遺令曰:「園陵制度,務(wù)從儉省,勉從予志,勿用煩勞?!?

十九日,有司言,請以今年十月十六日祔葬安陵。從之。

十四日,命宰臣王溥為山陵使,太常卿邊光范為禮儀使,御史中丞劉溫叟為儀仗使,兵部尚書李濤為鹵簿使,端明殿學(xué)士、知開封府事呂余慶為橋道頓遞使。又詔王溥攝太尉,持節(jié)導(dǎo)梓宮,題冊寶,監(jiān) 玄宮;工部尚書竇儀攝司徒,率捧梓宮官奉升大升輿,又引梓宮即玄宮,又攝司空復(fù)土九鍤;左諫議大夫崔頌攝侍中,奏請靈駕御龍輴及沿路奏進發(fā),及陵所奏翟車進發(fā);中書舍人扈蒙攝中書令讀哀冊文,攝禮部侍郎奉謚冊寶、哀冊等案案:原作「按」,據(jù)本書禮三一之三改。;(大)[太]常丞呂端、著作郎馮正、右贊善大夫辛文悅、安守鏻,輿策舉冊;秘書監(jiān)張鑄授哀冊、謚冊;太府卿衛(wèi)融奉幣;太子詹事尹拙攝少府監(jiān),進龍輴,陳明器、幡翣,又攝將作監(jiān)捧梓宮登龍輴,兼 玄宮;太常少卿馮吉帥執(zhí)翣者障梓宮;太常丞呂端攝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 玄宮;太常博士和峴、通事舍人王信,并分引行事;尚輦奉御寧仁裕押腰輿,又攝尚衣奉御,奉衣箱置輿中;宗正卿趙矩充九虞及掩玄宮、饗宮;少卿趙洙祭望 城及陵左后土;著作郎馮正題虞主;中書舍人扈蒙題神主。

二十七日,

藩侯郡守以山陵有期,各貢物來助。

十月十五日,帝啟奠于梓宮,百官入臨,升梓宮于龍輴。祖奠徹,帝從出明德門,百官敘班。梓宮升輿,設(shè)遣奠。

十六日,葬安陵。

干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設(shè)改卜安陵于河南府鞏縣。事見安陵門。

四月九日,安陵掩皇堂。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孝章皇后陵

孝章皇后陵

【宋會要】

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日,開寶皇后宋氏崩。五月十四日,太常禮院言:「權(quán)攢日,請依恭孝太子權(quán)殯禮例,輟朝一日, 臣進名奉慰?!箯闹3踝h卜陪葬永昌陵,司天言是歲在未,陰陽所忌,故權(quán)攢于沙臺。

二十九日,太常禮院言:「來年發(fā)引應(yīng)經(jīng)過橋道及十里內(nèi)神祠,并合差官祭告。園陵畢,神主回,行九虞祭?!箯闹?。

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太常禮院言:「孝章皇后、故許王及夫人李氏、魏王夫人王氏、楚王夫人馮氏、皇太子亡妻莒國夫人潘氏、將軍惟正亡妻裴氏,以來年正月二十日陪葬永昌陵。謹按故事,孝章陵皇堂、陵臺、神墻、乳臺、鵲臺,并如孝明園陵制度,其許王贈皇太子,按唐禮合以陵為名。又緣淳化四年出葬之時,止用親王鹵簿,今請墳高一丈八尺,墓田方九十步。其王氏、馮氏、潘氏并用親王一品例,裴氏比三品例,墳高一丈四尺,墓田方七十步。其志文緣既改遷,望重修撰。其許王合用親王鹵簿,緣陪從孝章靈駕,已有中宮鹵簿儀仗前導(dǎo),更望不施設(shè)。其楚

王夫人馮氏,仍令依裴氏例,安葬在莒國夫人之下?!箯闹?。

三年正月二日,啟攢,八日發(fā)引,并輟視朝, 臣詣合門奉慰。

二十日,祔葬永昌陵之北。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元德皇后陵

元德皇后陵

【宋會要】

真宗至道三年十二月五日,制曰:「朕獲纂洪圖,仰懷慈訓(xùn),式遵茂典,誕舉徽章。太宗皇帝賢妃李氏輔佐先朝,發(fā)揮內(nèi)則,柔明垂范,圖史傳芳。顧惟涼薄之資,敢忘劬勞之德 追崇禮秩,用慰孝思。追上尊號為皇太后。」

十七日,太常禮院上言:「準制追尊故賢妃為太后,改奉園陵,請令司天監(jiān)卜地揆日,宗正寺于皇后廟別立廟室。」從之。

二月一日,司天監(jiān)言:「準詔改卜園陵,請以三年庚子三月二十日啟攢宮,二十五日發(fā)引,四月八日掩皇堂,祔葬永熙陵。」從之。

三年二月七日,太常禮院言:「啟攢發(fā)引赴園陵,合用挽歌,請下文班各撰二首,下太常寺(敖)[教]習(xí)?!箯闹?。

八日,宗正卿趙安易言:「請因元德皇太后山陵之時,并懿德、淑德、莊懷皇后各就舊位塋園改卜陵臺?!顾咎毂O(jiān)狀:「《葬范》云因兇亦可大葬諸喪,今因園陵增修陵臺,并吉?!乖t可。

九日,命宰臣李沆為園陵使,翰林侍讀學(xué)士夏侯嶠為禮儀使,御史中丞魏庠為儀仗使,刑部侍郎郭贄為鹵簿使,工部侍郎、權(quán)知開封府錢若水為橋道頓遞使。初,禮官請如孝章故事差監(jiān)護使一員,特命三使。

十一日,太常禮院言:「靈駕發(fā)引,舊例自京至陵

下十頓?!?

四月八日,祔葬永熙陵。初,上命使按行園陵地,議立陵名。禮官言:「周顯德末,都省集議故事,帝后同陵謂之合葬,同塋謂之附葬。漢呂氏陵在長陵西百余步,以同塋兆而無名號。又唐穆宗二后,王氏生恭宗,蕭氏生文宗,并附葬光陵之側(cè)光:原作「完」。按唐穆宗陵名光陵,見《舊唐書》本紀,據(jù)改。。今園陵鵲臺在永熙陵封地之內(nèi),恐不須別建陵號?!箯闹?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明德皇后陵

明德皇后陵

【宋會要】

真宗景德元年三月十五日,皇太后崩于萬安宮之滋德殿,遺誥曰:「園陵制度,務(wù)在儉省,勉從予志,勿事煩勞?!?

二十八日,司天監(jiān)言:「準詔與翰林天文 擇陰陽官,以諸家葬書同選定園陵歲月、方位。緣今年歲在甲辰,不利動土,須俟丙午年十月方吉。請止于今年閏九月二十二日,就西北壬地權(quán)攢?!乖t下尚書省集文班百官,與翰林學(xué)士并朝官自來與免及不赴集議者,并令赴省詳定以聞。

四月四日,判太常禮院孫何等言:「準詔詳定園陵月日者。伏以宗廟之儀,饗祀為大,若三年不祭,則闕孰甚焉!今司天監(jiān)言丙午歲方利大葬,今歲止可于壬地權(quán)攢,仍勿動土。臣等再三詢問,復(fù)有論列,安敢以禮官、博士之議,拒馮相、保章之說 況事系園寢,理要便宜。今參詳喪葬之義,古有變禮,合附自乎姬旦,始墨由乎晉襄,書之簡編,亦無譏誚。謹按《禮》云:『葬者,藏也,欲人不得見也?!患炔挥縿油?,則莫若便就司天監(jiān)所擇

地,依《喪記》王后之殯,居棺以龍輴,攢木題湊,象槨上四注,如屋以覆,蓋盡涂之,所合埋重。若不欲入土,即至?xí)r焚之焚:原作「菆」,據(jù)《長編》卷五七改。。如此,即是用攢禮而存葬名,所冀稍合經(jīng)典經(jīng)典:原倒,據(jù)《長編》卷五七乙。眾議,明德皇太后閏九月二十二日于壬地權(quán)攢,依禮例埋重,升附神主。臣今以為未可埋重,預(yù)升附神主,瀆亂陵廟,唐突祖宗也。況諸廟既及七月,即合依時薦饗。臣當(dāng)職分,審合奏陳。伏望下尚書都省或御史臺,集京百司官 ,便可升祔神主。九虞之祭,至日可行;七廟之尊,三年獲薦?!沟墼唬骸戈庩柧屑桑按蝗?。今且依典禮而行,不煩定議?!乖壮祭钽斓茸啵骸附昊首謇^有悲慘,又母后上仙,圣心過有哀毀,陰陽之說亦有所疑,恐須避忌。若如禮官所請,則于國家之事得合便宜,宗廟之祠亦無曠闕?!箯闹W谡溱w安易上言:「伏(史)[吏]、太常禮院等,(今)[令]檢勘等帳分析,向來祗奉帝后,如委是六室,先止陵,后附廟,則將來靈座發(fā)引,乞約孝章近例,徑于壬地權(quán)攢,未立神主,升附兇儀,一切祗奉,俟丙午年靈駕西去園陵,東回附廟。如此則免顛倒,不利國家。」詔禮院詳定以聞。判院孫何等言:「據(jù)安易狀言:『禮云既虞作主。虞者,已葬設(shè)吉祭也,明未葬則未立虞主及神主。所以周制但鑿木為懸重,以主神靈。王后七月大葬,則埋懸重,掩玄宮。兇仗辒辌車、龍輴之屬焚于 城訖,始可立虞主。吉仗還京,備其九祭,復(fù)埋虞主,然后立神主,升廟室。自曠古至

皇朝,上奉祖宗陵廟,遵行此禮。何以今日乃違典章,茍且升附 方權(quán)攢妄立神主,未大葬輒埋懸重,奈棺柩未歸園陵,則神靈豈入太廟 祭 城未焚兇仗,則兇穢唐突祖宗』者。本院先按《晉書》,羊太后崩,廢一時之祀,天地、明堂去樂不上胙。又按《禮》王后崩,五祀之祭不行,既殯而祭。所言『五祀不行』,則天地之祭不廢。遂議以園陵年月不便,須至變禮從宜。又緣先準禮文,候神主升附畢方行饗祀,若俟丙午歲,則三年不祭宗廟,于禮文既有所闕,在孝思抑亦不為。況明德皇太后德配先朝,禮合升祔。遂與史館檢討同參詳,以為廟未祔則神靈不至,伏恐祭祀難行;攢既畢則梓宮在郊,可以葬禮比附。遂按《禮》云:『葬者,藏也,欲人不得而見也?!患炔挥縿油良龋涸鳌妇汀梗瑩?jù)《長編》卷五七改。 官顛倒,奉明德皇太后獨先附廟,后園陵』者。本院詳當(dāng)時先山陵、后 官盡公,奉二帝諸后并先山陵,后附廟;今日 ,則龍輴攢木題湊,象槨上四注,如屋以覆,蓋涂之,所合埋重,一依近例,便可升附神主。中書門下以為國家之事得合便宜,宗廟之祠免于曠闕,用茲定議,實亦無嫌,議允所奏下有司,尋蒙詔可。伏以宗廟之事,至重至嚴,誠非職司所敢輕議。詳此,蓋安易本不知書,直謂未升附間,諸廟既及七月,即合依時薦饗,所以妄逞瞽言,謂兇仗為兇穢,目 官為顛倒,指梓宮直名棺柩,令百司分析園陵,浼瀆圣聽,誣罔臣下。又云『昔日

附廟,蓋為年月便順,別無陰陽拘忌。孝章皇后乃太宗嫂氏,不妨宗廟祭饗。今既年月未便,禮合從宜。未埋重則禮文不備,未升附則廟祭猶闕,須從變禮,以合圣情。夫三王不相襲禮,五帝不相沿樂,愚夫則執(zhí)而守之,妄生異議。況已經(jīng)中書參定,詔命頒行,兼明德皇太后將赴權(quán)攢,而安易所稱『 城未焚兇仗,則兇穢唐突祖宗』。本院按《檀弓》云:『喪之朝也,順?biāo)勒咧⑿囊??!秽嵭⒃疲骸褐^遷柩于廟?!挥衷疲骸浩浒щy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廟而后行。商朝殯于祖,周朝而遂葬?!唤褚噙b辭宗廟,豈可以禮經(jīng)所出目為顛倒,吉兇具儀謂之唐突 又云:『孝章皇后至道元年崩,亦緣有所嫌避,未赴園陵。出京權(quán)攢之時,不立神主入廟。直至至道三年西去園陵禮畢,然后奉虞主還京,易神主附廟,以合經(jīng)典經(jīng)典:原倒,據(jù)《長編》卷五七乙。?!槐驹簷z詳當(dāng)時文籍,孝章為太宗嫂氏,上僊之時止輟五日視朝,百官不曾成服,已與今來不同,從初亦無詔命令住廟饗。今明德皇太后母儀天下,主上孝極曾、顏,上僊之初,即有遺命權(quán)停饗祀。按于禮文,固合如此。安易荒唐庸昧,妄有援引,以大功之親比三年之制,欺罔君上,乃至于斯!本院所議,并明稱典故,旁考時宜,雖曰從權(quán),粗亦稽古。在宗廟則不乖祭祀,于園陵則無失便安。昔墨衰起于晉襄,搢紳不議;合附出于姬旦,賢達無譏。孝章配世祖于更衣,見稱范史;叔孫作原廟于復(fù)道,載美班書。豈不以

為所慮者遠圖,所成者大事 務(wù) 通人之論,不妨近俗之譏。就而酌中,雅合權(quán)變,顛倒茍且,孰為而然!究經(jīng)詢議,而爽丕式。伏請一依本院狀施行?!乖t可。

五月二十五日,按行使劉承珪言:「得司天監(jiān)史序狀,園陵宜在元德皇太后陵西安葬。其周王墳先葬孝章皇后陵北,亦無妨礙。其地南神門外去永熙陵地百二十一步熙:原作「西」,據(jù)本書禮三一之三四改。,東神門外去元德陵西去:原脫,據(jù)本書禮三一之三四補。,于神門外封地侵卻十五步,余二十五步分作兩陵封地。其地西稍高,地勢不平。按一行《地里經(jīng)》:『地有龐不平,擁塞風(fēng)水,宜平治之?!徽谟牢趿耆傻兀缲烎~之形。」從之。時又令承珪等并按行安王、周王塋域,帝閱其地圖,謂宰臣曰:「乃以周王附永熙陵,而安王處于外,少長失序,此尤非便。宜別度地以聞?!?

二十七日,以宰臣李沆為園陵使,翰林學(xué)士承旨宋白為禮儀使,御史中丞呂文仲為儀仗使,吏部侍郎郭贄為鹵簿使,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梁顥為橋道頓遞使。沆卒,宰臣畢士安代;顥卒,光祿卿、權(quán)知開封府陳省華代華:原作「葉」,據(jù)本書禮三一之三五改。。

六月一日,禮儀使言:「請就安肅門外浚儀縣旌孝鄉(xiāng)程趙村沙臺設(shè)攢宮,用 塹籠帳。靈駕由西上合門、朝堂門、右升龍門出干元門、閶闔門,過白鵑橋,出安肅門,至普濟院東。神主回日入右掖門、右承天門,于萬安宮奉安。」從之。

二年正月十七日,遣西京作坊副使藍繼宗修奉園陵坊:原作「妨」,據(jù)本書禮三一之四○改。。

八月十四日,樞密院上言:「園陵吉兇儀仗步騎五千三十一

人,望以拱圣天武軍充天:原作「大」,據(jù)本書禮三一之四二改。?!箯闹?。帝慮有司以頓遞廣有須索擾人,乃詔內(nèi)侍取宮掖諸王院一行人數(shù)付御廚、翰林儀鸞司,除本司祗備外,具所須什物畫一以聞,即詔州縣供給。仍諭所至非有宣 ,不得應(yīng)付,揭榜以示民。后以風(fēng)雪賜役卒錢,令休息之。

二十九日,以掩皇堂不視朝。

三年五月,賜園陵使王旦等器帛有差。應(yīng)祗奉園陵沿路置頓遞地,復(fù)來年夏租,陵所役人并優(yōu)賜之。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莊懷皇后陵

莊懷皇后陵

【宋會要】

至道三年。真宗即位未改元。六月十三日,制曰:「朕仰荷慶靈,嗣守基構(gòu)。永言懷舊之感,再稽追遠之文。聿舉徽章,用旌幽隧。故莒國夫人潘氏早以華胄,殯于沖人,克遵圖史之規(guī),茂著河洲之德。正名中壸,允極哀榮??勺穬詾榛屎??!?

至道三年正月,陪孝章皇后葬永昌陵西北。

八月三日,朱昂上陵名曰保泰,本廟舞名曰《永和》。從之。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章穆皇后陵

章穆皇后陵

【宋會要】

真宗景德四年四月十五日,皇后郭氏崩于萬歲殿之后寢。

二十一日,司天監(jiān)上言:「選定園陵月日,宜在卒哭之內(nèi)舉葬,請以五月二十九日啟攢宮,六月八日發(fā)引,二十一日掩皇堂?!沟墼唬骸复艘啾阌谑?,雖不取七月之期,于義無嫌。但每事務(wù)從簡儉,是所宜也?!鼓嗣鼉?nèi)侍左班副都知閻承翰為園陵按行使,入內(nèi)副都知藍繼宗副之。承翰等言:「永安縣陵臺側(cè)有地三處,司天監(jiān)并云地

位不廣,無可選擇?!沟哿罡皆禄侍罅臧苍?,但可安厝,不必更要寬廣。其棺槨等物,無得鐫刻花樣,務(wù)令堅固。仍令減省工作,給時服、緡錢、麻屨及公使錢,務(wù)令優(yōu)足。又以密邇諸陵,神貴安靜,其役徒不得輒令喧鬧及率眾唱號。當(dāng)此暑熱,每至日中,各令 歇。或風(fēng)雨飄暴,亦須權(quán)停。諸陵松 ,無令傷動。兼慮此盛暑,少屋宇 泊,速諭三司,以船運 席、竹竿三二萬數(shù)往彼。

二十五日,殯于萬安宮之西階,命入內(nèi)副都知藍繼宗、內(nèi)殿崇班張繼能、三陵都監(jiān)康仁遇、高品閻文度同監(jiān)修園陵,步軍都虞候鄭誠為都鈐轄,孫正辭副之。

二十九日,以宰臣王旦為園陵使,翰林學(xué)士晁迥為禮儀使,御史中承王嗣宗為儀仗使,工部侍郎魏庠為鹵簿使,樞密直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李浚為橋道頓遞使。

七月二十七日,賜園陵大禮使宰臣王旦休假三日,禮儀使而下行事官各三日,應(yīng)園陵行事官器帛有差。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章懿皇后陵

章懿皇后陵

【宋會要】

仁宗明道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宸妃李氏薨,攢涂于嘉慶院。三月十四日,葬于洪福禪院之西北隅。命翰林學(xué)士馮元攝鴻臚卿,與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盧守懃盧:原作「慮」,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一五改。、上御藥張懷德監(jiān)護葬事,三司使司:原作「公」,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一五改。、尚書兵部侍郎晏殊撰墓銘。

二年四月十五日,詔中書門下曰:「朕哀制之中,未遑議政,皇太后謂朕曰:『宸妃早事先帝,尤推懿恭,膺降誕之

符,守謙沖之德。至于奉侍陵寢,聿周禫祥,歸奉母儀,克勤輔佐。興居合禮,言動有常。兩朝徽音,九御承憲。奄悲淪謝,俄歷歲華,權(quán)厝梵宮,未崇位號。當(dāng)遵舊典,祗上尊名,別卜寢園,用光世范。況今(太)[大]行太后方議山陵,宜因茲時,式便修奉?!浑扪龀写戎迹枘钲緞?,愴慕之懷,夙宵罔措,敢忘祗翼,以奉誨言!宜令中書門下依先朝追榮元德皇后禮典,追崇宸妃尊謚、位號,及營奉園陵?!?

八日,詔大行皇太后山陵五使、修奉都監(jiān)、總管總:原作「秘」,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一五改。,并兼園陵之名。命翰林學(xué)士馮元議謚號,西京作坊副使張永和為園陵按行使西:原作「四」,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一六改。。余同章獻明肅皇太后。

十月五日,葬于永定陵之西。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章獻明肅皇后陵

章獻明肅皇后陵

【宋會要】

仁宗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夜三 ,皇太后崩于寶慈殿,遷座于皇儀殿。遺詔曰:「園陵制度,務(wù)遵儉省,勉從吾志,勿事勞煩?!?

三月三十日,詔(外)[升]園陵為山陵,命宰臣呂夷簡為山陵使,翰林學(xué)士盛度為禮儀使,章得象為儀仗使,權(quán)御史中丞蔡齊為鹵簿使,權(quán)知開封府程琳為橋道頓遞使,入內(nèi)內(nèi)侍押班盧守懃、右班副都知閻文應(yīng)為山陵按行使,東染院使岑守素為山陵修奉都監(jiān),馬軍副都指揮使高繼勛為山陵一行都總管管:原作「等」,據(jù)本書禮三二之四改。。守懃等亦兼領(lǐng)園陵之名。

四月十日,太常禮院言:「準詔同司天監(jiān)詳定山陵制度?;侍蒙钗迨叱摺I駢Ω咂叱呶?br />
寸,四面各長六十五步。乳臺高一丈九尺。至南神門四十五步。鵲臺高二丈三尺,至乳臺四十五步。」詔下宮更不修蓋,余依。石門一,合二段,長一丈二尺五寸,闊六尺,厚二尺。越額一,長一丈八尺,高四尺五寸,厚二尺五寸。直額一,長一丈八尺,闊四尺,厚二尺五寸。挾二,長一丈二尺,闊二尺五寸,厚二尺。門砧二,長五尺,闊二尺五寸,厚二尺。門砌三,闊、厚二尺二寸,長六尺。一長三尺。榼 柱一,長一丈三尺五寸寸:原作「尺」,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五改。,闊二尺,厚一尺。漆燈盆一,座盆高四尺五寸,徑三尺;座方二尺五寸,厚一尺。臘燈燭臺一,座高二尺,徑一尺五寸。宮人二,高八尺,闊二尺五寸寸:原作「尺」,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五改。,厚二尺;土襯二,長四尺,闊三尺五寸,厚六寸;座二,長三尺五寸,闊三尺,厚八寸。文武官四,身高九尺五寸,闊二尺五寸,厚二尺;土襯四,各長四尺,闊三尺,厚六寸;座四,長三尺五寸,闊二尺五寸,厚八寸。羊四,高六尺五寸,闊六尺,厚二尺五寸;土襯四,長七尺,闊三尺五寸,厚六寸;座四,長六尺五寸,闊二尺五寸,厚八寸?;⑺?,高六尺五寸,闊五尺,厚三尺;土襯四,長六尺五寸,闊四尺,厚六寸;座四,長六尺,闊三尺五寸,厚八寸。馬二,長一丈,頭高六尺,厚三尺五寸;土襯四,長七尺五寸,闊四尺五寸,厚八寸;座二,長七尺,闊四尺,厚八寸。馬官四,高八尺五寸,闊二尺五寸,厚二寸;土襯四,長五尺五寸,闊三尺,厚六寸;座四,長五尺,闊二尺五寸,厚八寸。望柱二,長一丈四尺,

徑二尺五寸;土襯二,方四尺五寸,厚六寸;座二,方三尺。師子八,高六尺五寸,闊五尺,厚三尺;土襯八,長六尺五寸,闊五尺,厚六寸;座八,長六尺,闊四尺五寸,厚八寸。

十一日,小祥, 臣入臨、釋服、奉慰如儀。

十八日,山園使言:「往回程頓,欲依干興例,自京至陵所十程,自陵所回京五程。」詔可。

二十七日,以宰臣張士遜為山園使,御史中丞范諷為鹵簿使。

五月十三日,賜內(nèi)藏庫錢三十萬給山園用度。

十四日,禮儀使言:「準明德皇太后園陵禮例,儀仗二千三百三十四人,今山園欲如例?!乖t可。

六月二十一日,司天監(jiān)言,宜用十月五日丁時安葬吉,詔可。

二十五日,賜山園役兵布背搭、手巾。

七月二日,太常禮院言:「山園合用花釵禮衣各一副,請下少府監(jiān)修制。按干興禮例,齋郎六十人攝挽郎行事,欲依明德皇太后園陵例不用?!共闹?

九日太常寺言:「山園各排鹵簿儀仗,合用《導(dǎo)引》、《六州》、《十二時》歌詞樂章,請下學(xué)士撰,付寺教習(xí)?!箯闹?

十四日,賜山園役兵、工匠、和顧百姓布袍天頭原批:「『顧』易『雇?!弧埂㈩^巾、麻屨。

八月二十三日八月:原脫,據(jù)本書禮三二之八補。,太常禮院言:「山園發(fā)引長行所排吉兇儀仗,慮上路交雜,欲望至板橋合為一處排列,前引莊懿皇太后靈駕先次進發(fā),莊獻明肅皇太后靈駕以次進發(fā)。掩皇堂日,各于逐陵排列,候神主至宿頓幄殿,卻合為一處。次日進發(fā),莊獻明肅皇太后神主先行,莊懿皇太后神主以次而行懿:原作「獻」,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一○改。?!乖t依。

二十八日,禮儀使言:「將

來十月五日下事已前,各自丙地幄殿奉遷梓宮至隧道前幄帳下,行事臣寮并諸色祗應(yīng)人等并吉服,候莊懿皇后掩皇堂畢,其服孝服者權(quán)改吉服立班。題神主畢,卻服孝服。俟莊獻明肅皇太后掩皇堂畢,并改吉服?!乖t依詔:原脫,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一一補。。

九月四日,太常禮院言:「山園五使依干興例,更不朝拜諸陵。將來靈駕發(fā)引, 臣至板橋奉辭,次日西上合門進名奉慰。掩皇堂畢,并神主到京,皇儀殿奉安訖,及附廟禮畢, 臣并詣西上合門進名奉慰訖退。五使已下俟掩皇堂訖,進表奉慰?!共闹?。

十月五日,葬永定陵之西北隅。

十日,虞主至京, 臣奉迎于瓊林苑。帝服靴袍,導(dǎo)迎于皇儀殿門導(dǎo):原作「遵」,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一四改。,奉安于皇儀殿。有詔,賜山園五使休假三日,百官一日。

二十一日,德音:「兩京、畿內(nèi)釋徒罪;應(yīng)沿山園科率,并蠲復(fù)賦役?!?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章惠皇太后陵

章惠皇太后陵

【宋會要】

仁宗景佑三年十一月五日景佑:原作「明道」,據(jù)《長編》卷一一九、《宋史 仁宗紀》二改。,保慶皇太后上僊于保慶殿,遷殯于皇儀殿。

六日,命吏部侍郎、知樞密院事王隨為園陵監(jiān)護使,入內(nèi)都知王惟忠為園陵都監(jiān),入內(nèi)押班劉從愿為同都監(jiān),侍衛(wèi)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鄭守忠為修奉總管。仍令從愿往永安四陵側(cè)近按行園陵。

十一日,大斂,成服, 臣奉慰。劉從愿言,同司天監(jiān)官按行到永定陵都俸地一段,堪充園陵。詔可。

四年正月十三日,詔二月六日掩皇堂,命右諫議大夫?qū)O沖祭告「命右諫議」至下條「二月六日」,原無,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二四、二七補。。

二月六日,葬于永定陵之西北隅。

十七日,

德音:「兩京、畿內(nèi)釋杖罪;應(yīng)沿園陵應(yīng)奉科率,并蠲復(fù)賦役。沿路道場看經(jīng)僧道,并賜紫衣?!?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張皇后陵

張皇后陵

【宋會要】

明道二年十月三十日,詔故美人張氏追冊為皇后。天圣六年九月二十日薨,殯咸宜坊之別第,葬奉先〔院〕西北隅。

十一月十一日,詔遣內(nèi)侍相視陵園地步,太常禮院詳定儀式以聞,務(wù)從簡儉。

十六日,命內(nèi)園使、帶御器械岑守素管勾修葺陵園。

景佑元年正月九日元年:原作「九年」。按景佑無九年,又后文提及「乙亥年」,而乙亥為景佑二年,則此處當(dāng)為元年,因改。,司天監(jiān)言:「準詔,太常禮院定到陵臺制度,修展墻圍,移正門戶,石作墻外據(jù)地步置棘圍,獻堂安鴟尾,別無妨礙。興修年月,至乙亥年二月八日利便。」從之。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郭皇后陵

郭皇后陵

【宋會要】

仁宗景佑二年十一月八日,金庭教主、沖靜元師郭氏薨,治喪于嘉慶院。二十五日,詔以后禮葬,太常禮院詳定儀式以聞。

二十九日,太常禮院言:「參詳故郭氏出葬日吉兇鹵簿儀仗,欲望比孝章皇后例,墳園陵臺依張皇后例?!?

十二月十八日,命知制誥丁度、內(nèi)侍省內(nèi)侍押班藍元用同護葬事,建陵臺于奉先院之東北隅。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溫成皇后陵

溫成皇后陵

【宋會要】

仁宗至和元年正月八日,貴妃張氏薨,治喪于皇儀殿。

七月六日,詔以溫成皇后舊宅立廟,參定四時享祀之制。太常禮院言:「檢詳國朝孝惠皇后,太祖嫡配,止即陵

所置祠殿以安神主,四時設(shè)常饌,無薦饗之禮。今宜就葬所立祠殿,參酌孝惠故事施行。仍請題葬所曰溫成園。」復(fù)詔詳議以聞,禮院上言:「準詔就葬所立祠殿,請廟南設(shè)一門請:原作「清」,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五改。,用二十四戟,其殿間室并石鸰、神主制度,并乞依皇后廟一室制?!箯闹?。

九月十日,太常禮院言:「葬所請稱溫成皇后園陵。」從之。

二十五日,啟攢。

二十七日,詔監(jiān)護使宰臣劉沆為園陵監(jiān)護使,石全彬、劉保信并園陵都監(jiān)。先是,權(quán)御史中丞孫抃中丞:原無,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五補。、侍御史范師道、毋湜言:「劉沆既為宰相,不當(dāng)領(lǐng)監(jiān)護使?!共粓?。翌日,有是命。后知諫院范鎮(zhèn)言:「臣伏見太常議溫成皇后葬禮,前謂之溫成園,后謂之園陵;宰臣劉沆前謂之監(jiān)護使,后謂之園陵使。如聞此議,皆出于禮官,禮官前日是則今日非,今日是則前日非,必有一非于此矣。而朝廷略不加問,使中外之共惑之也。夫禮典素定而不可輕變者也,禮官議論異同如此,是為禮官而以禮自舞者。古之法吏舞文,而今世禮官舞禮,若不加詰問,恐朝廷典章寖寖弛壞而不可救也。乞下臣章,問禮官前后同異狀,以正中外之惑?!共粓?。已而又奏:「臣竊聞溫成皇后壙中皆以鏤金為飾,又為錦繡珠翠金玉衣服什物,以備焚瘞者甚多。此等事于死有益,于生無損,猶為不可,況于死無益而于生有損乎 今壙中之飾,已然之事,不可改已,其錦繡〔珠〕翠金玉之物以備焚瘞者天頭原批:「『繡』字下增『珠』字?!?,愿發(fā)明詔,一切停減,以代下

戶租賦,非惟上益圣德,亦溫成皇后遺惠之無窮也?!?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慈圣光獻皇后陵

慈圣光獻皇后陵

【宋會要】

神宗元豐二年十月二十日二年:原作「三年」,據(jù)本書禮三二之三○、《宋史》卷二四二本傳改。,太皇太后崩于慶壽宮,遺誥曰:「園陵制度,務(wù)遵儉省,勉從吾志,勿事煩勞?!?

二十四日,命韓縝為山陵按行使,昭宣使、入內(nèi)副都知王中正副之。

二十五日,詔:「山陵修奉,深慮有司過有煩勞,枉費人力,不能仰承遺誥務(wù)遵儉省之意??稍ソ淙荆遄棉D(zhuǎn)移應(yīng)付,毋得寬剩計置。除京西路轉(zhuǎn)運司自合供辦,其諸道非拋降,毋得妄有進助?!?

二十六日,大殮,命宰臣王珪為山陵使,判太常寺陳薦為禮儀使,御史中丞李定為儀仗使,知開封府錢藻為橋道頓遞使,同判太常寺陳襄為鹵簿使。后襄辭疾,以翰林學(xué)士蒲宗孟代之。又命入內(nèi)副都知李憲為山陵都大主管,入內(nèi)東頭供奉官、寄六宅使宋用臣為都大提舉修奉皇堂。

同日,太常禮院言:「昭憲明德皇太后故事內(nèi)有年歲深遠,禮制不全,欲乞參詳,比類山園陵案例申請施行。」從之。

二十七日,命權(quán)主管侍衛(wèi)馬步軍司燕達為山陵修奉總管,??偨o役,宋用臣專令總役兵修奉,兩司毋得侵越。

十一月二十日,山陵按行使韓縝等言:「永昭陵北稍西地二百十步內(nèi),取方六十五步,可為山陵?!乖t依。又以陵域迫隘,問縝可與不可增展??b言:「若增十步作七十五步為陵域,合征火相生及中五之?dāng)?shù)?!乖t增十步。

三年

正月二十二日,詔靈駕發(fā)引,行宮四面增差天成一指揮。

二十六日,差禁兵二百人守陵。

三月六日,靈駕至陵所。

十日,葬于永昭陵。

二十五日,德音:「兩京、畿內(nèi)、河陽減死刑,釋杖罪;沿山陵科率,蠲復(fù)賦役;應(yīng)奉、行事官量與恩澤?!?

二十七日,詔六宅使宋用臣修皇堂有勞,于見寄使額上遷五資。

五月八日,宰臣王珪言:「弟尚書職方郎官珫昨主管山陵使司箋表,乞推恩?!乖t以珫為蔡河撥發(fā)。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宣仁圣烈皇后陵

宣仁圣烈皇后陵

【宋會要】

元佑八年九月三日,太皇太后崩于崇慶宮之壽康殿,遺誥曰:「園陵制度,務(wù)遵儉省,勉從吾志,勿事煩勞?!?

八日,命宰臣呂大防為山陵使,戶部尚書李清臣為禮儀使,御史中丞李之純?yōu)閮x仗使,權(quán)兵部侍郎韓宗師為鹵簿使,龍圖閣直學(xué)士、權(quán)知開封府錢勰為橋道頓遞使,侍衛(wèi)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姚麟為修奉山陵都護「山陵」下原有「使」字,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九刪。,入內(nèi)內(nèi)侍省都知張茂則為山陵都大管勾。

十四日,樞密院都承旨范純禮、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梁惟簡奏:「臣等準 差充太皇太后山陵按行使、副,未審陵圍依慈圣光獻太皇太后陵作七十五步未:原作「來」,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一○改。,或只依故事以六十五步標(biāo)定 」詔依慈圣光獻太皇太后封標(biāo)。

十七日,詔曰:「朕恭以太皇太后保祖宗之基命,定社稷之永圖,德參二儀,功冠千古。今普天喪恃,四海同哀,雖筑陵高于泰山,

備禮殫于萬物,顧無以報,亦未(惟)[為]多。惟遵奉于訓(xùn)言,益光昭于儉德,以對在天之盛烈,以揚愛物之遺仁。緣山(林)[陵]非久修奉,慮有司過有煩勞,枉費人力,不能仰承遺誥務(wù)遵儉省之意。其令尚書戶部斟酌應(yīng)副,毋得寬剩計置。除京西路轉(zhuǎn)運司自合供辦,其諸道非拋降,毋得妄有進助。咨爾中外,當(dāng)體朕懷?!?

十月七日,尚書戶部郎中郭茂恂兼權(quán)京西路轉(zhuǎn)運使,應(yīng)副山陵事務(wù)。

十一日,詔:「正任觀察使已上見無疾病者,宜令隨從靈駕至山陵,余宗室、宗女、宗婦并特與免行?!?

紹圣元年正月一日, 臣及遼國使、副詣西上合門進名奉慰。

五日,侍衛(wèi)馬軍都虞候呂真充靈駕都總管。詔元豐庫支錢十萬緡、絹七萬匹,應(yīng)奉山(林)[陵]支費。從戶部請也。又詔賜山陵修奉兵士等特支錢有差。

十八日,賜山陵修奉、提舉、采石官以下錢絹,修奉總管以下銀絹,各有差。

二十九日,山陵使司言:「虞主至京,入瓊林苑,依迎入右掖門例,量排香燈、腰輿、傘扇、細仗導(dǎo)引入苑?!箯闹?。

同日,開封府言:「請依元豐三年慈圣光獻皇后掩皇堂,禁屠宰三日?!箯闹?。

三十日,賜京西轉(zhuǎn)運司、西京、河陽、鄭州山陵應(yīng)奉官銀絹有差。

三月一日,中書省言:「山陵使司奏,應(yīng)緣山陵用度,欲依故事,差戶部郎官郭茂恂、右通直郎呂由誠會計編錄,具冊以聞?!箯闹?

五日,葬于永厚陵,掩皇堂。

二十四日,山陵了畢,五使以下管勾等官祔廟畢,宰臣以下

應(yīng)奉、行事官,并賜器帛有差。兩該賜者從壹多給多:原作「名」,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二○改。。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欽圣憲肅皇后陵

欽圣憲肅皇后陵

【宋會要】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正月十三日夜,皇太后崩于慈德殿。翌日,召百官入班殿庭,尚書左仆射韓忠彥宣遺誥于殿之西階,曰:「園陵制度,務(wù)從儉省,勉從吾志,勿事煩勞?!?

十五日,中書省言:「園陵修奉,深慮有司不能仰承遺誥務(wù)從儉省之意?!乖t令戶部并依往例,斟酌的確合用之物的確:原倒,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二二乙。,不得過有寬剩。除西京轉(zhuǎn)運司供辦外,不得于別路須索別:原脫,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二二補。。

十六日,詔曰:「恭以大行皇太后逮事英宗,輔佐神考,保佑先帝,遭國變故,首建大策,援立朕躬。艱難之初,暫同聽斷,月日未幾,遽欲復(fù)辟。朕固請不獲,勉徇慈旨。退處宸闈,游心道妙,謙尊鮮儷,沖靜自居。惟功隆德,福被天下,永言圖報,未知所從。今遺命陵號仍重有貶損,曷以仰酬慈德,以慰塞中外之望乎!可詔有司,易園陵曰山陵,余恭依遺誥施行?!?

同日,命尚書右仆射曾布為山陵使,吏部尚書陸佃為禮儀使,兵部侍郎何執(zhí)中為鹵簿使,吏部侍郎張舜民權(quán)儀仗使,給事中、兼權(quán)開封府溫益權(quán)橋道頓遞使。舜民、益候差正官日罷。延福宮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都知梁從政為山陵修奉都監(jiān),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徐和為山陵修奉總管,延福宮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副都知馮世寧為按行山陵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閻安、入內(nèi)內(nèi)侍省東頭供奉官管勾御藥院閻守

懃,并都大管勾山陵事。尚書都官郎中曾孝序、提調(diào)孳生馬監(jiān)高偉,并為采石官。

二十五日,罷梁從政山陵修奉,以閻守懃為山陵鈐轄,仍許往來照管。

二十七日,命權(quán)尚書刑部侍郎岑象求為覆按山陵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劉瑗副之。

二月五日,詔:「靈駕發(fā)引日,宗室節(jié)度使以上從行,余悉免?!谷z會故事,慈圣光獻皇后山陵從者二十一人,宣仁圣烈皇后山陵從者六人。近以覃恩,正任員多,而節(jié)度使止六人,故有是詔。

二月八日,山陵按行使馮世寧言,得地于河南府永安縣鳳臺鄉(xiāng),詔遣內(nèi)侍赍圖示覆按所。

十三日,太常寺言:「大行皇太后山陵一行法物,欲依元豐二年慈圣光獻皇后山陵故事。」

十四日,太常寺言:「故事,葬先輕而后重,祭先重而后輕。追尊皇太后宜以五月六日寅時掩皇堂,大行皇太后宜以巳時掩皇堂皇太后:原作「太皇后」,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二六乙。?!箯闹?。

十九日,封山斬草。

二十二日二十:原作「二日」,據(jù)本書禮三三之二六改。,詔何執(zhí)中入國日,令徐績兼權(quán)兵部侍郎,充山園陵鹵簿使。

三月十八日,太史局言:「園陵斥土宜用二月十九日,發(fā)引用四月十七日,大葬用五月六日?!箯闹?

二十日,詔皇堂視大行皇太后制度修奉。

二十七日,命權(quán)尚書刑部侍郎岑象求為覆按山陵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押班劉瑗副之。

四月五日,啟菆宮,進大升轝,發(fā)引赴多慶院,俟車駕親詣行禮訖,靈駕赴普安院權(quán)奉安。

同日,詔以四月四日多慶院追尊皇太后啟菆,須慈德殿大行皇太

后啟菆禮畢乃可出。宜以五日啟菆宮,權(quán)赴多慶院宿頓,俟車駕行遣奠禮畢,赴普安院奉安。

二十七日,奉安靈駕于永裕之下宮。

同日,靈駕至陵所, 臣奉慰。

五月六日,葬于永裕陵,掩皇堂, 臣詣西上合門奉慰。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欽成皇后陵

欽成皇后陵

【宋會要】

徽宗崇寧元年二月十六日,圣瑞皇太妃朱氏薨。

十七日,命中書侍郎許將為園陵監(jiān)護使,延福宮使、入內(nèi)內(nèi)侍省都知馮世寧為園陵都監(jiān),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張存為園陵修奉總管,尚書禮部侍郎周常為禮儀使,尚書兵部侍郎鄒浩為儀仗使,尚書工部侍郎龔原為鹵簿〔使〕天頭原批:「『簿』字下增『使』字?!梗袝滩渴汤啥懦闃虻李D遞使,將作監(jiān)許幾為提舉采石官。尚書祠部郎中王詔權(quán)尚書度支郎中兼京西路轉(zhuǎn)運使「祠部」下原有「侍」字,據(jù)本書禮三三之四四刪。,候園陵事畢還闕。

二十八日,太史局選到追尊皇太后斬草破地宜用四月六日庚寅吉,時宜用當(dāng)日辰初四刻。先自皇堂下手,刻期趁辦大葬外,神門闕角等繼續(xù)修蓋。從之。

三月二十日,禮部言:「追尊皇太后園陵修奉所狀:『準尚書省札子,今來園陵皇堂用四十五尺,依朝旨參酌增損丈尺等。其修砌皇堂地宮、鹿巷、廂壁、火口、土闇在四十五尺內(nèi),并依去年皇堂故例,開深六十九尺,打筑六尺,的用六十三尺。』今來陰陽官胡晟等狀,依經(jīng)法開掘五十三尺,打筑八尺外,的用四十五尺。今來既用石地宮,若依修奉所狀內(nèi)

事理,除別無典禮該載外,取到太史局狀:『看詳胡晟等狀內(nèi)所定皇堂下深并填筑丈尺,即別無妨礙。內(nèi)看詳神墻高一丈,即未合經(jīng)法。若用九尺或一丈一尺,及神臺等若依去年故例修制,各別無妨礙?!粌?nèi)參酌增損丈尺名件,即陰陽經(jīng)書不載,若依所請,即無妨礙。又取到太常寺狀,勘會建中靖國元年園陵神墻用一丈三尺。」詔用一丈一尺,余依修奉所申。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顯仁皇后園陵

顯仁皇后園陵

【宋會要】

高宗皇帝紹興二十九年九月二十日,皇太后崩于慈寧宮之慈寧殿。

二十一日,文武百官赴慈寧殿聽宣皇太后遺誥,曰:「園陵制度,務(wù)從儉省,毋事煩勞。」

十月一日,禮部、太常寺言:「大行皇太后攢宮已依典故差按行使、副,檢照國朝典故,園陵并系祔葬,止差按行使,不曾差覆按。昨隆佑皇太后攢宮系創(chuàng)始營奉,及顯肅皇后攢宮系與徽宗皇帝同時遷奉,曾差覆按使,事體不同。今來大行皇太后攢宮合祔永佑陵,依典故自不合差覆按使?!箯闹?。以得旨令有司檢照典故,至是討論來上。

四日,太常寺討論大行皇太后攢宮合用典禮下項:一、國朝典故,園陵皇堂、神臺下深丈尺不同,及園陵上宮合置四神門,南門乳臺、鵲臺石作宮人等。今來止系修奉攢宮,欲并依昨昭慈圣獻皇后、顯肅皇后攢宮禮例修奉施行。

十二日,按行使葉義問等言:「今相視永佑陵顯

肅皇后攢殿正西有地一段,土色黃潤,林木榮盛,宜于此地安穴,堪充修制大行皇太后攢宮,即與國音并陰陽經(jīng)書并無妨礙。今來永佑陵籬寨內(nèi),顯肅皇后神圍正西約一十九步以來,安立大行皇太后神圍,內(nèi)安穴即無妨礙。所有顯肅皇后攢殿之西,分(摯)[擘]大行皇太后神圍外,除豁二十五步安立內(nèi)籬寨。西外籬寨有三十五步,緣正西俯及居民行路并昭慈圣獻皇后攢宮司防守營寨,其元來西壁內(nèi)籬寨至大籬寨封堠禁地七十九步,今來止有三十五步,所有增展四壁外籬寨,封堠禁地,更乞申明朝廷,下太常寺看詳施行。」本寺看詳,今若于永佑陵籬寨內(nèi)顯肅皇后神圍正西按視到大行皇太后攢宮神圍地段,及增展西壁外籬寨、封堠地等,即于典禮別無妨礙。詔依。

同日,禮部、太常寺言:「太史局選到大行皇太后攢宮興工日分,宜用十月十八日戊辰吉,時用其日巳時八刻后丙時吉。又今來于攢宮興工,緣俯近昭慈圣獻皇后攢宮,依禮例合行奏告。」從之。

十八日,禮部、太常寺言:「攢宮橋道頓遞使董蘋等言,躬親相視將來大行皇太后梓宮發(fā)引門戶,太史局官供報狀并圖。一、甲方系國音福德利方,其地系在候潮門之南。看詳此路自水步至江次,經(jīng)隔清水渾水閘,地步稍遠,今來冬月,竊慮潮水不應(yīng)。一、丙方系國音利方,無兇神,其地約在嘉會門左右。看詳此路至江道路稍

遠,兼窄狹迂曲,竊慮措置費力。一、乙方不系國音利方,無兇神,其地約在便門之南??丛敶寺放c今來橋道頓遞司畫到圖兩橋之間開城處相去不遠,若令太史局官指定乙方地步,令橋道頓遞司、臨安府從便措置,開城取路,直至跨浦橋次,極為快便。又緣太史局雖稱其方無兇神,又稱不系國音利方,有此疑慮。今議定所具三路互有利害,緣事干國音,合取自圣裁?!乖t用乙方,令太史局日下標(biāo)定地步,報橋道頓遞使司、臨安府措辦道路。

二十一日,大行皇太后攢宮修奉使司言:「檢照昨顯肅皇后攢〔宮〕故例,其石藏利害至重。緣二浙土薄地卑,易為見水,若不預(yù)行措辦,竊慮水脈津潤,于久未便,輒別彩畫石藏圖子一本。雖功力倍增,恐可御濕。本司欲依上件故例制造。」從之。

二十六日,禮部、太常寺言:「將來大行梓宮啟攢、發(fā)引、掩攢宮,太史局依奉圣旨,選到啟攢宜于十一月九日己丑,發(fā)引宜用十一月十八日戊戌,掩攢宜用十一月二十六日丙午,并用其日辰時八刻后巽吉時。」詔大行皇太后發(fā)引用十一月十六日,其時刻令太史局選定,余依本局所申。既而本局選定其日辰時八刻后巽時吉。以宰臣湯思退等奏:「臣等按《統(tǒng)元歷》,發(fā)引用十六日丙申吉。又謹按《太祖實錄》,建隆二年六月皇太后崩,以丙申成服。《真宗國史》,至道三年十二月丙申,追尊帝母為皇太后。并嘗用丙申日。」故也。

二十九日,詔:「梓宮舟船經(jīng)由河道,近岸居民屋宇妨礙,時暫去拆及剪伐窠木去處,并攢宮修奉側(cè)近侵占民田,令橋道頓遞使司、修奉使司優(yōu)計價直,報都大監(jiān)領(lǐng)所支錢給還?!?

二十六日,顯仁皇太后梓宮掩攢。

二十七日,詔:「昭慈圣憲皇后永佑陵攢宮舊用『攢』字,《禮》菆涂用輴攢,音義一同。本朝明德皇后攢宮系用『攢』字,可令有司依本朝故事改正?!?

十二月十八日,詔:「兩攢宮禁地內(nèi)有遷去士庶墳冢、屋宇及收買士庶田產(chǎn)、山林地段,專委守臣同檢察宮陵所措置告諭,先令合干人估定實直,報檢察宮陵所,于慈寧宮兌便錢內(nèi)倍數(shù)支還,當(dāng)官給付。仍取人收領(lǐng),毋令人吏乞覓搔擾?!?

二十八日,宗正寺主簿、兼權(quán)太常丞吳曾等言:「太史局楊彥名狀:『檢照昭慈圣獻皇后攢宮指揮,禁地內(nèi)有墳四所,令依舊;并永佑陵攢亦依昭慈圣獻皇后已得旨施行,小墳六所不曾改遷。今按視西北及東系是國音,一百一穴依經(jīng)合行挑去。其余七百四十六穴相去稍遠,崗壟遮映,欲依前項指揮與免挑移?!怀嫉冉駲z照故實,諸陵界內(nèi)舊墳不許開。今欲依宮陵故實不許開之文。其西北一百一穴,臣等即非陰陽伎術(shù)之流,禮經(jīng)不載,難以定奪?!乖t依,余一百一穴令紹興府更切相度,如系崗壟遮映,稍遠處亦免挑移。

四月二十三日,殿中侍御史汪澈言:「竊惟攢宮之地舊占百步,去冬新立四隅,四隅之內(nèi)回環(huán)

不啻二十里,居民悉已遷徙,屋廬悉已毀撤,寸土尺木率歸于官,今皆為禁地,而士庶丘墓錯雜其中。陰陽家流或謂盡宜挑去,以肅靜陵域,且有內(nèi)將外從、天柱天門、三男方位之說;或謂暫為攢宮,不必挑去。是以致上貽圣慮,命臣躬親前去看定。臣遵奉睿訓(xùn),周視四隅,見得士庶墳冢元計九百三十八穴,除近已挑去一百七十二穴外,有七百六十六穴見存。竊以攢宮經(jīng)今三十余年,無有議其非者,今二十里之內(nèi)乃云盡合挑移,始有紛紛之論。太史局各守其說,皆虛誕淫誣,不可取信。臣請以史傳及祖宗故事明之。秦樗里子死,葬于渭南章臺之東,曰:『后百歲,是當(dāng)有天子之宮夾我墓?!恢翝h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直其墓。且以天子之宮密邇,而當(dāng)時不聞遷其墓也。以今觀之,一百七十二穴業(yè)已挑去而筑塞之,無可奈何,而見存七百六十六穴,累累相望,雖山林掩蔽,而皆在禁地,若一旦悉令挑去,恐頓泄地氣,兼于人情有所未安。欲下紹興府,專委守臣出榜,備坐《宮陵儀制》內(nèi)所載曉諭民間。如封界內(nèi)舊墳有愿遷出者,仰召保開說,經(jīng)府自陳,令巡尉監(jiān)視,聽其遷出。如不愿者,仍舊。」從之。先是,知紹興府王師心稱根刷得攢宮四隅之內(nèi)有墳冢通約一千余處,太史局官李繼宗等互說不同,有詔令澈將帶兩次太史局按視人前去看定,至是來上。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七 〔后陵〕 憲圣慈烈皇后陵

憲圣慈烈皇后陵

【宋會要】

慶元三年十一月六日,壽圣隆慈備福光佑太皇太后崩于慈福宮之慈福殿,遺誥曰:「陵寢制度,務(wù)從儉省,毋事煩勞。仍依顯仁皇后故事施行。」

七日,詔:「大行太皇太后陵寢,當(dāng)遵遺誥,務(wù)從儉省。應(yīng)營奉等費,并以慈福宮錢物支給,免侵有司經(jīng)常之費?!?

九日,禮部、太常寺言:「討論典故,園陵皇堂、神臺下深丈尺不同,上宮合置四神門,南門置乳鵲臺、石作宮人等。今來系修奉攢宮,乞比附顯仁皇后體例施行。」從之。

十九日,詔:「皇堂內(nèi)槨,可令有司用沙板隨宜修制。候?qū)硌诨侍脮r,先下槨底板,俟進梓宮于槨底板上定正訖,然后安下槨身。次將天盤〔曩〕網(wǎng)于槨上安設(shè)。梓宮已有牙腳,止用平底。可就修奉攢宮處制造?!?

二十三日,禮部、太常寺言:「大行太皇太后山陵,已差按行使,檢照顯仁皇后祔葬永佑陵典故,即不合差覆按。」從之。

十二月八日,修奉使司言:「今來修奉攢宮,并依顯仁皇后體例施行。所有皇堂石藏,省記得顯仁皇后石藏里明長一丈四尺八寸八分,闊一丈三寸,深九尺。若依此鋪砌,竊恐至期安下神殺外槨,室分窄狹室分:本書禮三四之二九記作「空分」,似是。,事屬利害。照得高宗皇帝石藏里明長一丈六尺二寸,闊一丈六寸,深九尺,欲乞依上件丈尺修奉施行。」從之。

十七日,按行使、副錢象祖等言:「判太史局吳澤等狀:按行大行太皇太后神穴,系在永思陵正北偏西祔

攢。相視其地土肉黃潤,三男旺盛,秀氣所聚,委是高阜,依得昭穆次序,可以安建?!箯闹?

十九日,禮部、太常寺言:「今參酌禮例,條具:一、啟攢發(fā)引,百僚并服初喪之服初:原作「將」,據(jù)本書禮三四之三○改。。一、發(fā)引日,總護、頓遞使、都大主管就幄次朝辭管:原作「長」,據(jù)本書禮三四之三○改。,余并免。一、鼓吹、警場、挽郎,于發(fā)引前二日系總護、頓遞使同都大主管官、禮部、太常寺官就貢院按閱官:原作「言」,據(jù)本書禮三四之三○改。?!共闹?。

二十二日,禮部、太常寺言:「今來靈駕前所立重,乞依典禮,將來發(fā)引日捧擎至攢宮,令太史局選利方,至掩攢日埋瘞?!箯闹?。

二十八日,按行使司言:「攢宮地段分立神圍,緣永思陵鋪屋窠木等有礙,乞行奏告去拆?!箯闹?。

四年二月十一日四年二月:原無,據(jù)本書禮三四之三七、三九補。,詔將來靈駕發(fā)引,帥捧梓宮奉升大升轝,又引梓宮即攢宮,攝少保復(fù)土九鍤,差權(quán)工部尚書錢象祖按視。

十二日,掩皇堂。

禮 宋會要輯稿 禮三八 守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