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禮四二

宋會要輯稿 作者:清·徐松


國忌
【宋會要】
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十四日,追尊四廟,內(nèi)出僖祖文獻皇帝十二月七日忌,文懿皇后六月十七日忌,顯祖惠元皇帝正月二十五日忌,惠明皇后五月二十一日忌,翼祖簡恭皇帝四月十二日忌,簡穆皇后十月二十日忌,宣祖昭武皇帝七月二十六日忌。其日禁樂廢務(wù),群臣詣佛寺行香修齋。凡大忌,中書悉集,小忌輪一員赴寺。如車駕省方,即留守自于寺院,仍不得在拜表之所。天下州、府、軍、監(jiān)亦如之。惟宣祖為天下大忌,前一日不坐,中書門下、文武百僚詣西上合門奉慰,移班奉慰皇太后,退赴佛寺行香如儀。車駕省方,在路遇忌日,皆不進名奉慰。
三年五月十一日,太常禮院言:「六月二日明憲皇太后忌,請為大忌?!箯闹?
七月二十六日,宣祖忌,以明憲皇太后在殯,令群臣止詣西上合門奉慰,移班進名慰皇后,不赴佛寺行香。
干德二年五月十八日,太常禮院言:「二十一日禘饗太廟,其日惠明皇后忌。按唐開成四年正月二十二日祀先農(nóng),與穆宗忌同日;太和七年十二月八日蠟百神,與恭宗忌同日。詔以近廟忌辰作樂非便,宜令備而不作。竊以農(nóng)、 之祭猶避廟忌而不作樂,望依禮例備而不作。」從之。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六月十六日,太常禮院言:「十月二十日太祖忌,請為大忌;孝明皇后已祔廟,其十二月七日忌亦請升為大忌?!箯闹?。


化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御史臺言:「今后國忌日,文武百官并早先行拈香畢,赴幕次茶酒,永為規(guī)式?!箯闹?。
真宗至道三年十一月三日,太常禮院言:「懿德皇后已祔廟,其十二月十九日忌亦請為大忌?!箯闹O仁?,孝明、孝惠、孝章、懿德、淑德神主在別廟,忌日但于佛寺追薦而已。
十二月十一日,太常禮院言:「請定僖祖、文懿皇后、順祖、惠明皇后、翼祖、簡穆皇后忌日依舊行香,太祖、孝明皇后、太宗、懿德皇后忌日,并前一日不坐,至日奉慰行香。宣祖、昭憲皇后忌日,請準(zhǔn)太祖、太宗在位之日奉翼祖忌辰禮,前一日更不廢務(wù)?!乖t恭依。
咸平元年三月五日,太常禮院言:「今月十二日元德皇太后忌,請準(zhǔn)禮例前一日不視事,至日群臣進名奉慰,就佛寺行香?!乖t恭依。元德祔別廟時追尊之,后始立忌。
二十六日,左巡使劉益上言:「太宗忌日,百官未審于何寺行香?!乖t詣啟圣院。先是,諸忌分詣大相國寺、太平興國寺、報慈寺行香,時啟圣院初奉安太宗圣容故也。其后諸忌亦止集大相國寺,如殿皆有道場,或集興國寺。
四年三月二日,樞密院言:「準(zhǔn)例,春季金明池習(xí)水戲,開瓊林苑,縱都人游賞,又大宴明光殿。」帝以是月太宗忌月,令有司訂詳故事以聞。史館檢討石銀等上言曰石銀:《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六作杜鎬?!赴磿x穆帝因納后用九月帝:原無,據(jù)《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六補。,是父康帝忌月,禮官荀訥議,有忌日無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時、忌歲,益無所據(jù)。當(dāng)時從訥所議。又按唐武后

神功元年,清邊大總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詣闕獻捷,軍人入城,例有軍樂,內(nèi)史王及善以國家忌月,請備而不奏。鳳閣侍郎王方慶奏:『按禮經(jīng),但有忌日,無忌月?!凰炫e樂。又按憲宗元和九年,太常博士韋公肅言:『禮無忌月禁樂,今太常教坊以正月是國家忌月,停郊廟饗宴之音,外內(nèi)庶士咸罷晏樂。伏尋經(jīng)典,竊恐乖宜?!辉t依公肅所奏。伏以忌日不樂,嘗載禮經(jīng);忌月撤懸,實無典故。況荀訥、王方慶、韋公肅皆前代通儒,咸曾論議,備存方冊,足為依據(jù)。其三月春宴及上巳日金明池苑,并合舉樂?!箯闹?。
景德元年三月,明德皇后崩,太常禮院請以其日為大忌,從之。
四月十日,太常禮院言;「十二日明德皇后禫除,同日翼祖忌,其日皇帝親行禫祭,群臣合詣萬安奉慰。又緣忌辰赴佛寺(同)[行]香,欲至日先奉慰,退赴行香?!箯闹?
十二月十八日,帝北征凱旋。翌日入京師,以懿德皇后忌,詔徹鹵簿、鼓吹,不舉樂。太常禮院議曰:「伏以班師振旅,國之大事;后之忌日,家之私事。今鑾輿凱旋旋:原作「旅」,據(jù)《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六改。,軍容宜肅。昔武王伐紂,在諒闇之中,猶前歌后舞。今詳諒闇?zhǔn)侵兀h忌是輕,以此而論,舉樂無爽。況《春秋》之義,不以家事辭王事,鑾輿還京,法駕前導(dǎo),鼓吹音樂,并請振作?!沟塾[奏,猶以為未可,批其章付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同參詳聞奏。輔臣等言:「伏以績著班師,功成飲至,愷樂咸歌于振旅,聲詩皆詠于動歸。而陛下思酌古今,恐

遺典禮,有司盡稽故事,備舉文明。況朝廷舊章,車駕行幸,國忌、假日并皆請停,伏請依禮院所奏施行?!箯闹?
二年六月十三日,詔:「今后國忌齋設(shè),西京及諸節(jié)鎮(zhèn)給錢十千,防、團州七千,刺史州五千。其使鐵錢處,(北)[比]折支給,無得率飲。」
三年三月十二日,樞密院言:「自來國忌,文武百官并赴佛寺行香,唯樞密使、副使依內(nèi)諸司例不赴,伏恐有虧嚴(yán)肅。今欲每遇大忌皇帝不視事日,隨中書門下赴大相國寺行香?!箯闹?。樞密使、副使、三司使、副使、翰林、樞密直學(xué)士并赴,自茲始也。凡奉慰者,宰臣率百官、樞密使率內(nèi)職共進名,節(jié)度使、留后、觀察使各進名。
二十四日,上封者言:「每歲太宗忌日,文武臣僚、軍員指揮使并赴啟圣院行香,宮禁皇親亦集,輿馬喧雜,似不合禮節(jié)。望令前一日樞密率武職,至日宰臣率文班行香,仍候?qū)m禁行禮哭泣聲止,即序班如儀?!沟墼唬骸父羧招虬啵诙Y非便,當(dāng)令百官入自南門,宮禁入北門?!?
四年三月,詔:「國忌行香,群臣并須赴幕次,就賜茶酒,候宰臣出方得退,乃依官次牽馬入院門。違者人從送開封府勘斷,本官容庇,亦具名聞?!?
大中祥符二年三月,駙馬都尉李遵勖言,大忌行香,乞預(yù)立班。宰臣言:「佛寺行香,百寮在列,惟駙馬都尉未有至者?!沟墼唬骸复苏埳跻姽с?,可降詔從之?!?
十月六日,詔曰:「恭以宣祖昭武皇帝、昭憲皇后夙蘊慶云,克昌基緒,載誕二圣,奄宅萬邦。猥承燕翼之

謀,深惟似續(xù)之重。每臨諱日,尤切永懷。式陳尊祖之誠,以罄奉先之禮。自今復(fù)為大忌前一日不坐,其日群臣進名行香日:原作「群」而有殘筆;香:原作「孝」。并據(jù)《宋大詔令集》卷一四三改。,禁屠宰,著于令式?!?
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車駕祀汾陰還,駐鄭州,詔以太宗忌辰罷賜酺宴。帝嘗自三月下旬至忌日不舉樂故也。群臣詣行在合門進名奉慰,行香于開元寺幄殿。
五年十月七日,詔:「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自今每國忌赴佛寺行香,依宰臣例,左右巡使、兩縣令夾階通揖;及寺庭,綴宰臣,揖百僚?!?
十一月六日,知制誥王曾言:「奉詔使契丹,其十二月七日、正月二十五日皆是朝廷忌日,如遇宴席動樂,欲以此辭?!乖壮纪醯┤眨骸冈醯檬钩贾w。比來奉使之臣未嘗有請。」帝曰:「然當(dāng)詢舊來儀制以諭之。」
【宋會要】
天禧元年八月二十八日,西京留司御史臺言:「太(容)[宗]圣容奉安應(yīng)天禪院,自來忌日就廣愛寺行香。將來忌日,欲就本院設(shè)齋,詣圣容殿行香,其諸忌仍舊廣愛寺。」從之。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詔京城諸司當(dāng)祈賽神者,無用十月二十日。時殿前司請以是日祈賽,帝以太祖忌日此下似有脫文。,今從之,因廣條制。
仁宗干興元年即位未改元。二月二十三日,禮儀院言:「三月十二日元德皇后忌,十五日明德皇后忌,皆在真宗易月禫制之內(nèi),其進名行香望權(quán)停。」從之。
十一月十四日,禮儀院言:「莊穆皇后(外)[升]祔太廟,其四

月十六日忌辰,請依禮例前一日不視事,(郡)[群]臣進名奉慰訖,赴佛寺行香,著為令式?!箯闹?。
天圣元年七月十一日,都官員外郎楊居簡上言:「昨知泗州,刑禁甚眾,每國忌日淹系百余人,杖罪望許忌日決罰?!瓜路ü僭斪h,審刑院上言:「按唐太和七年 ,準(zhǔn)令國忌日惟禁飲酒舉樂,至于科罰人吏,都無明文。但緣其日不合厘務(wù),官曹即不決斷刑獄,其小笞責(zé)在禮律無妨。眾官參詳前件律條,但未有指定刑名,所以不敢決遣。欲望自今后應(yīng)雜犯杖罪,并許決遣;應(yīng)入徒者,即次日?!箯闹?。
三年二月十六日,太常禮院言:「二月十九日真宗忌,準(zhǔn)禮例前一日不坐,其日不視事,群臣詣西上合門、內(nèi)東門進名奉慰,退赴佛寺行香?!?照)[詔]:先帝初忌,前后各三日不視事,不行刑罰,前后各五日禁止音樂。仍令百官赴景靈官奉真殿行香。自后每真宗忌日,皆約此制,余如太宗忌日之例。
四年二月十七日,帝問宰臣曰:「祠祭或遇大忌,何如 」王曾對曰:「祀事皆如禮,惟樂懸設(shè)而不作?!?
六年二月六日,宰臣王曾上言:「真宗忌辰,禁刑、不視事日數(shù)太多,慮有妨闕。雖孝思追慕,而歲漸遠,望差減其數(shù)?!乖t自今前后各兩日不行刑,不視事,仍禁樂。
七年三月一日,東上合門使李昭亮等言:「伏見真宗忌辰并諸大忌,臣僚有稱患請假,不赴奉慰、行香者,頗(陟)[涉]不恭。欲乞今后諸大忌,除寔患請假將治外,不許當(dāng)日請假一日。如違,合

門具姓名以聞,重行責(zé)罰。」從之。
八年十月五日,太常禮〔院〕言:「奉迎太祖御容奉安太平興國寺開先殿,所有忌辰,合依太宗忌辰禮例,群臣赴開先殿行香。緣同日簡穆皇后小忌,請其日先詣開先殿行香訖,移班赴本寺大殿行香,永為定式。」從之。
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上封者言:「伏見國忌行香,不設(shè)帝后位次,于禮不恭。望自今于佛殿備設(shè)?!箯闹?。
明道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詔:「真宗忌辰,前后各兩日不行刑,不視事,禁樂前后各三日,著為定式。」
九月十五日,引進使李昭亮言:「切見國忌日,依近降 命,就佛像前別設(shè)位牌供養(yǎng),只以粗惡齋食供奉神位,深成褻(黯)[黷]。欲乞今后一依舊例,更不奉安神位,只依舊于佛像前行香讀疏。」從之。
景佑元年二月九日,太常禮院言:「莊懿皇太后二月二十六日忌辰,欲望前后各一日不視事。其日百僚進名奉慰,退赴佛寺行香?!乖t前后各兩日不視事,各一日禁屠宰,各三日禁樂。
三月十三日,太常禮院言:「三月二十九日莊獻明肅皇太后忌辰,欲依莊懿皇太后禮例,緣同日太宗忌辰,其日百官于逐處行香,望于慈孝寺賜酒食?!箯闹?
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詔真宗、莊懿皇太后忌辰并為大忌。
二十五日,太常禮院言:「莊懿皇太后忌辰,群臣欲望依例赴景靈宮廣孝殿行香,永為定式?!箯闹?。
六月四日,太常禮院言:「詳定文武臣僚等每遇行香,并于相國寺南門入,別無妨

礙。」依奏。
三年二月二十五日,〔詔〕莊獻明肅皇太后忌為大忌。
四年十月七日,太常禮院言:「莊惠皇太后請如孝惠皇后例,不立忌?!箯闹?
慶歷六年三月六日,詔:「自今祖宗、元德、章憲、明肅、章懿皇后
忌辰行香,臣僚并破素食?!箯氖逃吠跗剿垺?
七年九月六日,判尚書刑部、金部員外郎、崇文院檢討孫瑜,太常博士、秘閣校理晁仲衍并沖(簪)[替],都官員外郎高賦特罰銅三十斤。初,賦為定州監(jiān)當(dāng),二月十九日嘗過同郡官,遇其令軍士作砌臺之戲。既坐罪十余年,始求雪于刑部,瑜等因為奏辨之。帝以其日蓋真宗大忌,怒而重黜之。
二十五日,景靈宮使李用和言:「自來祖宗忌辰例立班,臣僚并破素食壹千二百分。管勾使臣更下寺院造,準(zhǔn)備食不少,不曾供應(yīng),虛有煩費。望只造一千二百分。」從之。
八年正月十二日,詔:「自來諸州軍每遇朝拜行香國忌日,官吏已下并赴,今后只令知州、通判、職官行香,主兵官員更不赴?!?
皇佑三年三月二十四日,詔:「今后應(yīng)大忌行香,臣僚并破素食?!?
四年十二月四日,權(quán)知開封府呂公綽言:「相國寺、啟圣院、慈孝寺國忌行香,應(yīng)皇親、諸臣僚并逐寺院殿門外下馬,惟興國寺未有定制,并入殿庭,就幕次前下馬。欲乞今后興國寺行香及非時開寺,皇親、諸臣僚并依相國寺例,殿門外下馬?!乖t御史臺詳定,臺司言:「今后興國寺行香及非時開寺,依相國寺體例,百官并不得乘馬

入殿庭。宰臣、樞密、皇親正刺史以上,學(xué)士、節(jié)度使、大小兩省(侍)[待]制以上文武百官,并許入寺東門上下馬?;视H遙郡大將軍以下至率府、副率府,自東門慰班退,于東華門或左掖門上馬。從御街直南赴寺,入南西偏門,至寺庭西門外上下馬?!箯闹?。
五年四月二日,詔:「每遇大忌供食寺院,今后更不支絹,并支與見錢。」
六年正月二十二日,詔太常禮院,孝惠、孝章、淑德、章懷皇后、章惠皇太后、溫成皇后皆立小忌,尋罷之。
【宋會要】
外,更令諸禪院供造素食,虛破 嘉佑四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司詳定所言:「大小忌辰,宰臣、百官赴寺院行香,翰林司破酒(物)[錢]?!箯闹?外,自余忌辰并只破酒 物,搔擾僧寺。請自今除三月二十九日于啟圣院、慈孝寺行香,于一處破食并酒
七年八月一日,詔:「廟祭與忌日同,樂懸而不作,其與別廟諸后忌同者作之。若祠天地、日月、九宮、太一及 百神,并作樂。社稷以下諸祠卑于廟,則樂亦不為。」議具緣祀裁制。
英宗治平三年三月二十六日,詔:「仁宗初忌不御前后殿,至四月三日,令開封(初)[府]停決大辟及禁屠宰十日?!?
三年八月,詔濮安懿王并三夫人忌辰,于景云院道場供養(yǎng)。
十月,詔濮安懿王忌辰,依諸陵例齋僧。
四年神宗即位未改元。十月四日,太常禮院言:「僖祖文獻睿和皇帝、文懿皇后神主祧遷于西夾室,合依典故。

謹(jǐn)按《禮記 檀弓》曰:『舍故而諱新?!蛔ⅲ骸簽楦咦嬷府?dāng)遷者也?!弧短茣酚阑斩辏笃蜕溆谥緦幯裕骸阂馈抖Y》舍故而諱新,故謂親盡之祖。今(洪)[弘]農(nóng)府君神主上遷,請依禮不諱。』從之。又元和十年太常禮院言:『睿宗神主祧遷,其六月二十日忌并昭成皇后忌,準(zhǔn)禮合廢?!粡闹?。今僖祖皇帝神主祧遷,準(zhǔn)禮不諱,其十二月七日僖祖皇帝忌,六月十七日文懿皇后忌,亦請依唐故事廢罷。」詔恭依。
十一日,詔:「應(yīng)國忌大會齋錢內(nèi),貳分給見錢,壹分折絹?!古f給見錢千貫,慶歷后遂折以絹,至(自)[是]僧請如舊制,故稍增之。
神宗熙寧元年三月六日,太常禮院言:「仁宗大忌,請前后各三日不視事,應(yīng)臣僚等見、謝、辭正衙并放,前后各五日禁屠宰,及大辟罪不行刑?!箯闹?。
二年十月十九日,濮國公宗樸言:「濮安懿王并三夫人忌辰,乞依舊齋薦道場。」從之。
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侍御史張紀(jì)言:「太祖忌辰,興國寺行香,宰臣、百官出入行馬并至殿庭,上下諠雜,頗失朝儀。請今后凡國忌行香,文武百官并于逐處寺門外上馬,其知雜御史并兩制、皇親武臣正任已上至宰臣,許寺庭門里上馬?!乖t御史臺、合門詳定。既而請興國寺依開封府編 ,景靈宮于承禧、昌福門出入,啟圣院自來并于大門里,慈孝寺依以來立牌處上下馬。合門、御史臺檢舉,違者紏彈之。
三年十一月,編修 令所刪定到:每遇國忌前一日,牒三司取齋錢、香等,合門輪

差軍將于左藏庫請領(lǐng),送僧錄司齋僧。順祖、翼祖、惠明、簡穆皇后四忌,各齋錢二十千、香十兩;宣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昭憲、孝明、明德、懿德、元德、章穆、章憲明肅、章懿皇后十五忌十五忌:按以上只十四忌,疑有脫誤。,各齋僧錢二十五千、香二斤。錢并以黃絹充折。仁宗忌齋錢分送道錄司。
十二月八日,太常禮院言:「仁宗忌辰,其日不作樂,前后一日不視事。來年英宗忌辰,請準(zhǔn)禮例。」從之。
元豐元年閏正月二十二日,御史臺、合門言:「忌日神御殿行香,群臣班殿下,宰相一員升殿跪爐?!箯闹?。先是,三司使李成之言:「伏見神御殿酌獻,設(shè)皇帝位于庭下,升降再拜,而忌日兩府例于殿上,未安?!构试t御史臺、合門詳定,著為令。
三年三月十二日三年:原作「二月」,據(jù)《長編》卷三○三改。,元德皇后忌,罷奉慰行香,以慈圣光獻皇后虞主在道也。
十五日,明德皇后忌,罷奉慰行香,以奉安慈圣光憲皇后虞主也。
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御史王桓上言:「啟圣院、相國寺忌辰行香儀,左右巡使、兩赤縣令于中門相向分列,俟宰臣至立位前,直省官通揖官通:原倒,據(jù)《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六乙。。按此儀推行雖久,無所據(jù)依,大意推崇宰司,故令立班迎候。日者極追遠之奉于景靈宮,禮文咸秩,前事之失,義當(dāng)是正。方百官就列,祗見祖宗,恐非大小之臣交相致恭之時時:原作「誠」,據(jù)《長編》卷三三一改。,望寢罷?!箯闹?
六年五月一日,詔:「大忌日,六曹諸司不為假「諸」下原有「不」字,據(jù)《長編》卷三三五刪。,執(zhí)政官早出,諸司官不得隨出?!?
七月十三日,詔孝惠、孝章、淑德、懷章四后忌日,依大忌例。
八年二月二

十二日,禮部言禮部言:原作「詔」,據(jù)《長編》卷三五一、《宋史 禮志》二六補改。:「順祖及惠明皇后遷主,既藏于夾室,罷忌日行香,請仿僖祖忌日于景靈宮天興殿東設(shè)幄故事,遇忌日于永昌院佛殿之東張幄,齋設(shè)追薦。」詔:「僖祖、翼祖并后六位,遇忌日并于永昌院設(shè)幄追薦?!?
哲宗元佑元年正月十二日,禮部言:「翼祖皇帝、簡穆皇后神主奉藏夾室,所有翼祖皇帝忌、簡穆皇后忌,伏請依禮不忌?!乖t恭依。
二月十二日,詔:「每遇忌辰,臣僚赴西上合門奉慰訖,詣內(nèi)東門奉慰太皇太后?!箯亩Y部奏請也。
三年三月二日,以神宗皇帝初忌,不御前后殿六日,開封府停決大辟,禁屠宰十日。
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御史臺、合門言:「孝惠、孝章、淑德、章懷皇后忌辰,于天興殿西夾庫屋設(shè)位行禮?!箯闹?。以先帝升祔太廟,而景靈宮未及享故也。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未改元。二月十一日,三省言:「請于皇太妃忌日前后殿不坐?!箯闹?。輔臣初以崇奉皇太妃于母后有嫌,然難于開陳。及進呈,適符上意。尋詔皇太妃忌日止坐崇政殿,上意推隆太后,猶欲避此,故追改前詔。
建中靖國元年四月二日,禮部言:「將來六月二十八日欽慈皇后忌辰,緣已系三年除服之后,如宣仁圣烈皇后故事,合依大忌例,乞頒降天下?!箯闹?
崇寧四年正月二十六日,(神)[禮]部言:「奉(禧)[僖]祖神主為太廟始祖,其(禧)[僖]祖忌并文懿皇后忌,至今因循理例,未曾參考奉慰行香之禮。及近降詔旨,翼祖皇帝、簡恭皇后神主、簡穆皇后神主

復(fù)還本室,其忌辰亦合依舊。」詔并恭依。
政和元年十一月二日,禮部言:「將來惠恭皇后忌,即乞依章穆皇后故事,內(nèi)外禁樂一日。」從之。
【宋會要】
宣和三年七月三日,禮部、太常寺言:「祖宗朝諸后神御殿分建于在京寺殿,每遇忌辰,并請寺院行香。至元豐中,廣原廟之制,告遷赴景靈宮諸殿安奉,所有文懿、簡穆、孝惠、孝章、章懷皇后諸位于保寧閣。遇忌辰,張次于閣西,遷神位于次,事畢而復(fù)。今來明節(jié)皇后候過大祥忌日,就保寧閣張次設(shè)位行禮。昨來惠恭皇后、明達皇后忌日,除百官不奉慰,有司不進牌,皇帝不易服外,余依諸后例?!箯闹?。
四年十二月十日,饒州(奉)[奏]:「逐時遇國忌,系在僧寺行香,辦齋一分供獻。今降御筆指揮,并赴圣祖殿,即未審合與不合依僧寺辦齋,于圣祖殿供獻?!乖t依舊供獻,諸路依此。
五年六月九日,詔西上合門,遇欽慈皇后忌,故陳祁王宅內(nèi)外親屬有職事人,特與給假一日,趁赴行香。
【宋會要】
高宗建炎二年八月十三日,詔:「應(yīng)諸路州軍見屯軍馬,統(tǒng)兵官每遇朝拜國忌行香,并權(quán)時免赴?!?br />【宋會要】
紹興七年二月一日,禮部、太常寺言:「《國朝會要》,干興元年三

月十二日元德皇后忌三月十二日:原作「五月十六日」,據(jù)本卷前文改。,十五日明德皇后忌。禮官言:『二忌皆在真宗皇帝以日易月禫制之內(nèi),其進名、行香,望權(quán)停?!粡闹?。今來二月九日昭懷皇后忌,十六日欽成皇后忌,十九日真宗皇帝忌,其行香緣皆在道君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易月禫制之內(nèi),乞依故事權(quán)停?!箯闹?
二十三日,詔:「今后遇道君太上皇帝本命日,更不設(shè)獄,如遇忌辰即設(shè)。」先是,有詔遇道君太上皇帝本命設(shè)獄,至日訃音至,有司申審故也。
【宋會要】
十年十一月二日,禮部言:「章懷皇后、昭懷皇后、昭慈圣獻皇后、顯恭皇后、顯肅皇后五位忌辰,除(昭)[章]懷皇后以(后)[外],四位已得旨各設(shè)獄二日。所有章懷皇后忌辰,典故別無(設(shè))[該]載,今欲比附章懿皇后忌辰設(shè)獄一日?!箯闹?。
【宋會要】
十三年正月十一日,御史臺言:「正月十三日,欽圣憲肅皇后忌日,其日立春。準(zhǔn)令,諸臣僚及將校立春日賜幡勝,遇稱賀等拜表等:原作「稱」,據(jù)《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六改。、忌辰奉慰退即戴退即:原倒,據(jù)《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六乙。。欲乞候十三日忌辰行香退,即行插戴?!箯闹?。
【宋會要】
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部)[禮]部、太常寺言:「二十六日顯恭皇后忌辰,系在大行皇太后以日易月服制之內(nèi),欲乞依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孝章皇后忌辰例,權(quán)免百

官趁赴行香?!箯闹?br />【宋會要】
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權(quán)禮部侍郎金安節(jié)言:「六月二日昭憲皇后忌,淑德皇后忌,懿節(jié)皇后忌,并六月十七日文懿皇后忌辰日分,系在孝慈淵圣皇帝以日易月服制之內(nèi),百官難以趁赴行香,依禮例合權(quán)停?!乖t依。
【宋會要】
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內(nèi)內(nèi)侍省言:「安恭皇后忌辰,準(zhǔn)太常寺關(guān)差官設(shè)獄,于典禮無戾。乞依□懿皇后例,令御藥院差官施行?!箯闹?br />【宋會要】
孝宗淳熙元年十一月十五日,詔:「文武百官詣景靈宮國忌立班行香,自今如遇宰執(zhí)俱致齋不趁赴外,于東班從上引官一員升殿跪爐行香,以次官一員詣西班行香?!瓜仁牵祥T得旨:「國忌行香,宰執(zhí)致齋不赴,其西壁武臣闕官押班,已降指揮差使相或太尉、節(jié)度使等押班,可令文武班內(nèi)上一員東壁押班,止令西壁散香,今后準(zhǔn)此?!怪潦?,禮部、太常寺重別指定來上,故有是命。
【宋會要】
九年十月五日,侍御史張大經(jīng)奏:「比來國忌行香日分,合赴官員多托疾在告,以免夙興拜跪之勞。乞自今如遇行香日,有稱疾托故不赴者,從本臺奏彈,乞置典憲?!?br />
從之。
十年六月二十三日,臣僚言:「朝散郎、監(jiān)六部門潘旦每遇行香日分,稱疾托故,乞與旦在外宮觀差遣?!箯闹?。
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禮部、太常寺言:「十月二十日太祖皇帝、慈圣光獻皇后忌,系在今來大行太上皇帝以日易月服制之內(nèi),百官難以趁赴行香,乞依禮例權(quán)停?!箯闹?。
十一月十一日,禮部、太常寺言:「十二月七日僖祖皇帝、孝明皇后忌,系大行太上皇帝以日易月百官釋服之外,其上件忌辰上香日分,百官合服常服、黑帶,趁赴立班。」從之。
十六年七月十四日,禮部、太常寺言:「十月初八日,高宗皇帝大祥。國朝故事,大祥后次年,合于歷日內(nèi)箋注忌辰?!箯闹?
寧宗慶元元年六月十八日,禮部、太常寺言:「孝宗皇帝立忌,國朝故事,大祥后次年,歷日內(nèi)箋注忌辰。今乞于慶元三年六月九日歷日內(nèi)箋注?!箯闹?。憲圣慈烈皇后、慈懿皇后、光宗皇帝、恭淑皇后、成肅皇后崩,禮、寺并如故事申請。
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禮部、太常寺言:「仁懷皇后朱氏立忌,乞下太史局,于次年歷日內(nèi)九月二十五日箋注忌辰?!箯闹?。從后族合門舍人朱龜年言,上僊乃紹興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故也。
六年六月十三日,禮部、太常寺言:「《國朝會要》:『元豐三年三月十二日,元德皇后忌,罷奉慰行香,以慈圣光獻皇后虞主在道也。三月十五日明德皇后忌,罷奉慰行香,以奉安慈圣光獻皇后虞主也?!唤駚砹露巳眨瑲J慈皇后忌辰,緣其日系大行壽仁太上皇后以日易月大祥,皇

帝親行祭奠之禮,文武百官并合陪位,即無相妨,于禮別無似此一般典故。今欲比效文武百官在散齋之內(nèi)禮例,是日專差侍從官一員,詣景靈宮跪爐行香。其余宰執(zhí)、文武百僚,并赴壽康宮慈儀殿陪位。」詔依,跪爐官差權(quán)兵部侍郎趙介。
嘉定九年正月二十六日,詔:「憲圣慈烈皇后本以慶元三年十一月二日上僊,其后忌辰乃用六日,今改用二日為大忌?!?br /> 禮 宋會要輯稿 禮四三 攢 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