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禮四四

宋會要輯稿 作者:清·徐松


賻贈天頭原批:「兇禮」。
國朝凡近臣及帶職事官薨卒,非詔葬者,如有喪訃及遷葬,皆賜賻贈,鴻臚寺與入內(nèi)內(nèi)侍省以舊例取旨。其嘗踐兩府或任近侍者,多增其數(shù)。熙寧七年,命官參酌舊例,著為新式,付之有司。舊例所載不備,今并其數(shù)俱存之新式。所謂三年服:父母。為人后者為所后父并繼母、慈母及所生母三年服同。期年服:第一等,父卒母嫁繼母嫁后者同。及出妻之子為母及祖父母,嫡孫為祖、庶孫為祖后,謂承重者。為曾祖、高祖后亦如之。及為祖后者,祖卒則為祖母,為曾高祖后者為曾高祖母亦如之。三年服同。為人后者為其父母為所生母服心喪同。妻;第二等,伯叔父母及兄弟及子、長子三年服及女在室同。繼父同居;第三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繼父不同居者,及兄弟之子、女在室同。父為其子之為人后者,及姑姊妹在室。大功服:從父兄弟、姊妹在室亦同。為人后者為其兄弟,及姑姊妹女子、兄弟之女子適人者,無祭主者期年服同。嫡孫、嫡曾孫、嫡玄孫長殤、中殤,嫡孫、嫡曾孫、嫡玄孫期年服同。庶孫、女在室同。子之婦、嫡婦期年服同。兄弟子之婦,及為人后者為其姑姊妹在室者,及從父兄弟、姑姊妹子、女子,兄弟之子、女子之長殤、中殤。
宰相薨各五十碩,羊五十口。樞密使帶使相同。其后龍腦并燭、香、茶、酒之類,皆仿此。 錢五百貫,絹五百疋,法酒五十瓶,秉燭、小燭各五十條,濕香三斤。新式:絹八百疋,布三百疋,生白龍腦一斤,秉燭、常料燭各五十條,濕香、蠟、面、茶各五十斤,法酒、法糯酒各五十瓶,米母、妻之喪絹五百疋,米面各三十碩或二十碩,酒三十瓶或二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兄弟子孫之喪及姑姊妹女之〔在〕室者絹三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米二十石并面二十石,或無之。殤子諸侄之

喪絹百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絹五百疋,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一百疋,酒、羊各減三之一;第二等,絹減一百疋,余同第一等;第三等,絹減五十疋,余減半。大功服,減五十疋,余同期服第三等。樞密使帶使相親并同。
參知政事薨錢五百貫,絹五百疋,米面八十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新式:絹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龍腦一斤,蠟燭各三十條,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同知樞密院事并同。母、妻之喪絹三百疋,酒二十瓶,羊一十口。男女、諸婦及伯叔姨舅之喪各二十石,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各減半;第二 絹二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絹三百疋,酒各二十瓶,米、(第)[等],絹減五十疋,余同第一等;第三等,絹減五十疋,余減半。大功服,絹減五十疋,余同期服第三等。知樞密院事親同。
樞密使薨錢五百貫,絹五百疋,酒五十瓶,秉燭、小燭各五十條,濕香三斤。新式:絹七百疋,布二百疋,龍腦一斤,燭各十條,香、茶各五十斤,酒各五十瓶,米、面各五十碩,羊五十口。使相亦同。諸女、諸婦之喪錢一百貫,絹二百疋,酒二十五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絹四百疋,酒各二十瓶,米面各二十碩,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第)[等],絹減一百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各減;第三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絹減五十疋,酒、羊各減半。使相親同。
宣徽使薨錢五百貫,絹五百疋,米、面八十碩,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新式:絹五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龍腦一斤,秉燭、小燭各三十條,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碩,羊三十口。簽書樞密院事同。男子、姑姊妹、侄、外甥之喪絹二百疋,酒二十瓶,羊一十口。堂侄之喪絹百五十疋或百疋,別加錢百貫,酒二十瓶或十瓶,羊十口或五口。侄婦之喪絹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絹二百五十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各減半;第三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半。簽書樞密院事同。
遷葬舊自宰相至宣徽使,絹三百疋,酒三十瓶,羊十口。新式:待制以上、三司副使、御史知雜、直舍人院、侍講、侍讀、崇政殿說書、知諫院、修起居注、三司開封府推判官、中書檢正公事、樞密院檢詳文字、三院御史、京朝官以上帶館職、殿前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并都虞候、四廂都指揮使及觀察使以上,并正任防御、團練、刺史、駙馬都尉、中書堂后官、

樞密院逐房副承旨以上,遷葬父母,并依父母亡例支賜。
三公仆射薨絹三百疋,米、面八十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新式:太師、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絹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碩,羊三十口。仆射、觀文殿大學士,絹減一百疋外,余并同。男女之喪錢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仆射、觀文殿大學士三年服,絹二百疋,酒各十瓶,米、面各十碩,羊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減半;第二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大功服大功服:此前原衍二十四字,其中「大功」至「第三等」與此下重,「絹減二十匹酒羊各減二」與此上重。今據(jù)文意刪。,絹減二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太師、太尉、太保、司空、司徒親,新式不載。
東宮三少薨錢五十貫,絹百疋,米、面二十碩,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絹五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太子少師、少傅、少保,絹減半,酒、米、面、羊各減二十。
三司使、鹽鐵、度支、戶部使卒錢二百貫,絹二百疋,酒二十瓶,羊五口。新式:三司使,絹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尚書、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曾任宰臣依觀文殿大學士例,翰林學士承旨,翰林、資政殿、端明殿侍讀、侍講,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學士,樞密、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同。祖父及母、妻、男女之喪錢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十五瓶或十瓶,羊五口。伯叔兄弟之喪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三年服,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第三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絹減二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尚書、觀文殿大學士,資政大學士曾任宰臣依觀文殿大學士例,翰林學士承旨,翰林、資政殿、端明殿侍讀、侍講,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學士,樞密、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親,同。
三司副使卒錢百貫,絹百疋,酒十五瓶,羊十口。新式:絹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碩,羊五口。太子賓客、給事中、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知制誥、直學士院、(侍)[待]制同。兄弟及子婦之喪錢百貫,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三年服,絹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各減一。大功服,三司副使不賜,余官絹減一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給事中、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知制誥、直學士院、(侍)[待]制親,同。
判官及判諸司者卒錢百貫,酒五瓶或三瓶,羊五口。

新式:絹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三司判官、主判官、開封府推判官、中書檢正逐房公事、樞密院檢詳逐房文字、知諫院、修起居注、京朝官以上帶館職、崇政殿說書、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jiān)察御史里行,同。祖母、母、妻之喪或遷葬錢百貫,亦有特加絹五十疋。兄弟、兄弟之妻、姑姊妹、侄之喪錢五十貫。新式:三年服,絹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各減一;第二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第二等。開封府推判官、中書檢正逐房公事、樞密院檢詳逐房文字、知諫院、修起居注、京朝官以上帶館職、崇政殿說書、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jiān)察御史里行親,同。
知開封府卒舊(關(guān))[闕]。新式同三司使。
判官、推官卒錢百貫,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同三司判官。母、妻之喪或遷葬錢百貫。兄弟、姑姊妹之喪錢五十貫。新式同三司判官親。
翰林學士、侍讀、侍講、樞密直學士卒錢二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同三司使。母、妻之喪或遷葬錢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羊一十口或五口。男女、兄弟之妻、姑姊妹、孫、伯叔、伯叔母之喪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五口。出嫁女、侄女之喪錢百貫或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同三司使親。
尚書丞郎、給諫、舍人、知制誥、待制以上、宗正卿卒絹二百疋,或一百疋加錢百貫,亦有止絹百疋者;米、面二十碩或十五碩,或無之;酒二十瓶或十瓶、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給諫、舍人、知制誥、(侍)[待]制同三司副使。父、母、妻、男之喪或遷葬錢百貫或五十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十五瓶或十瓶、五瓶,羊一十口或五口。諸婦之喪錢百貫,絹五十疋或無絹,酒十瓶或五瓶,羊一十口。伯叔、伯叔母、兄弟、侄及姑姊妹之在室者錢百貫或五十貫加絹五十疋,亦有止絹百疋者,酒十瓶或五瓶,羊五口或三口。出嫁者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新式:給諫、舍人、知制誥、待制親,同三司副使親。
御史中丞卒錢百貫,絹二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碩,羊五口。左右丞、諸行侍郎同。妻、子、兄弟、侄之喪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三年服,絹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第二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

三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絹減一十疋,酒、羊各減一。左右丞、諸行侍郎親同。
知雜御史卒舊(關(guān))[闕]。新式:絹八十疋,酒三瓶,羊三口。龍圖閣侍講、天章閣侍講、直舍人院、朝官以上兼侍讀、中書檢正五房公事親,同。兄弟之喪錢五十貫,酒五瓶。新式:三年服,絹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各減一;第三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第二等。龍圖閣侍講、天章閣侍講、直舍人院、朝官以上兼侍讀、中書檢正五房公事親,同。
卿監(jiān)、少卿監(jiān)卒錢百貫或五十貫,絹百疋或五十疋,米、面各五石,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大卿監(jiān)、少(監(jiān))[卿]監(jiān)絹計五十疋計:此字疑當作「減」。,酒各三瓶,羊三口。
朝官直館閣、集賢或校理、檢討者卒錢百貫,絹百疋,亦有止錢百貫,或別加酒二十瓶,羊十腔。新式同三司判官、主判官。父、母、妻之喪或遷葬錢百貫,酒五瓶,羊三口,或不給羊、酒者,亦有給羊、酒而錢止五十貫者。兄弟、侄、諸婦之喪錢五十貫,酒二瓶,羊三口。新式同。三司判官、主判官親同。
任翰林侍書或御書卒錢百貫,或絹五十疋、錢五十貫,酒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不賜。
任諸王記室、侍講、翊善、教授者卒錢百貫,酒五瓶,羊五口或三口。新式不載。母、妻、男、女、伯叔母、兄弟之妻、姊妹、侄諸婦之喪錢百貫或五十貫。遷葬錢百貫或五十貫。新式不載。
京官任三館校理者卒錢五十貫,酒三瓶,羊三口。新式同。三司判官、主判官同。
任伴讀者卒錢五十貫,酒二瓶,羊二口。新式不載。
節(jié)度使卒舊闕。新式:絹五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母、妻、男之喪錢二百貫,絹二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羊二十口,亦有止絹二百疋而加米、面五十石。女及諸婦之喪錢二百貫或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羊二十口。兄弟、姑侄及妻父母之喪錢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羊二十口或十口。新式:三年服,絹二百五十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三年;第二等,絹減五十疋,酒、羊減半;第三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絹減二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
兩使留后卒舊闕。新式:絹二百五十疋,酒各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觀察使同。妻之喪錢百貫,絹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

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第三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絹減二十疋,酒、羊同觀察使親。
觀察使卒錢三百貫,絹、布各二百疋,酒五十瓶,羊五十口。新式同留后。祖母、妻、男之喪錢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面一十五石或無之,酒三十瓶或五瓶,羊二十口或五口。新式同留后親。
防御使卒舊闕。新式: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褪∈挂陨霞罢螆F練使同。父、母、妻之喪或遷葬錢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或十五瓶,十瓶,羊十五口或十口,面十五石或十石。新式:三年服,絹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等二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二)[一]等;第三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一??褪∈挂陨霞罢螆F練使親同。
團練使卒錢三百貫或百五十貫、百貫,絹二百疋或百五十疋、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十口,米、面共二十石或無之。新式同防御使。父母之喪或遷葬錢百五十貫或百貫,絹百五十疋或百疋,酒二十瓶,面十石,羊二十口或十口。妻之喪錢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二十瓶或十瓶,羊十五口。新式同防御使親。
刺史卒錢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絹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合門昭宣使以上及諸司使、帶御器械同。父母之喪或遷葬錢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十口。妻、男之喪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三年服,絹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減絹二十疋,酒、羊各減一。合門昭宣使以上親同。
侍衛(wèi)殿前都指揮使卒舊闕。新式:絹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副都指揮使親同。父母之喪或遷葬錢二百貫,絹三百疋,米面共玉十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子孫及兄弟之喪錢二百貫,絹百疋,或止絹三百疋或二百疋,或錢絹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十口。新式:三年服,絹三百疋,酒各減二十瓶,米、面各二十石,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各減半;第二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大功服」至「期年服第二等」,此前原衍此節(jié)文字,且無「期年服」三字,今刪前存后。,絹減五十疋,羊、酒同期年服第二等。副都指揮使親同。
副都指揮使卒舊闕。新式同都指揮使。父、母、妻

之喪或遷葬錢三百貫,絹二百疋,米、面共五十石,酒二十瓶,羊二十口。
都虞候卒舊闕舊闕:按前慣例,「舊闕」
下皆注新式,疑此處有脫文。。父母喪父母喪:此三字原作注文小字,今據(jù)前后通例改作正文。錢三百貫,絹三百疋,面二十石,酒五十瓶,羊二十口。或止錢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十口。遷葬錢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羊二十口。妻、子、孫之喪錢百貫,絹百疋,或止二百貫,酒二十瓶或一十瓶、五瓶,羊二十口或十口、五口。新式同都指揮使親。
殿前左右班都虞候、諸班直都虞候卒新式:殿前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虞候,絹二百五十疋,酒各一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父、母、妻之喪錢二百貫或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或無之,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遷葬錢百貫,或五十貫而加絹百疋,酒五瓶,羊十口。新式:殿前侍衛(wèi)親軍馬軍步軍都虞候親,三年服,絹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各減半;第二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半。大功服,絹減二十疋,酒、羊同期年服第三等。任防御使以下不賜。
指揮使卒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俸)[捧]日天武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絹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父母之喪及遷葬錢五十貫,或三十貫而加絹二十疋,酒六瓶或五瓶,羊計五口或無之。祖父母之喪錢五十貫或三十貫,絹二十疋。妻喪錢三十貫,絹二十疋或無之,酒五瓶或三瓶。新式:(俸)[捧]日天武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親,三年服,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第三等,絹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
諸軍廂都指揮使卒錢二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廂都指揮使絹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羊一十口。父、母、妻之喪及遷葬錢百貫,絹百疋,亦有止百貫者,酒三十瓶或十瓶,羊十口。新式:廂都指揮使父母,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羊五口;妻,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父母喪。
軍都指揮使卒錢百貫或五十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絹七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父、母、妻之喪及遷葬錢百貫,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無之。新式:父母,絹五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妻,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父母喪。
都虞候卒及父母喪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新式:殿前指揮都虞候,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羊五口;諸班直都虞候,絹減九十疋,酒、羊各減二;諸軍都虞候、諸班直指揮使,絹減半,酒、羊同;鈞容直指揮使,絹減五疋;殿前指揮使

都知,絹減十匹,酒、羊同。遷葬錢五十貫或三十貫。妻喪錢五十貫或二十貫,酒三瓶或無之。新式:殿前指揮使都虞候父母,絹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二口;妻,絹減一十疋,酒、羊同。軍都指揮使父母,絹五十疋,酒、羊同;妻,絹減一十疋,酒、羊同。諸班直都虞候父母,絹減一十五疋,酒、羊同;妻,絹減一十五疋,酒、羊同。諸軍都虞候、諸班直指揮使父母,減絹五疋,酒、羊同;妻、減絹一十疋,酒、羊同。鈞容直指揮使父母,絹、酒、羊同諸班直指揮使;妻,絹減五疋。
御前忠佐馬步都軍頭卒錢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或五口。在見任者錢或百五十貫,絹或百五十疋,亦有止五十貫、五十疋者。新式:絹八十疋,酒各三瓶,羊各三口。父、母、妻之喪及遷葬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十瓶或六瓶,羊十口或五口,或無之。新式:父母,絹七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妻,絹六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
副都軍頭卒錢百貫,酒五瓶,羊五口,亦有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八瓶、羊七口者。新式:絹三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馬軍步軍都軍頭、副都軍頭同。母母:此上似脫「父」字。、妻之喪及遷葬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新式:父母,絹二十五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妻,絹減一十疋,酒、羊同。馬軍步軍都軍頭、副都軍(副)[頭]親同。
馬軍或步軍都軍頭、副都軍頭卒新式同副都軍頭。父喪或母喪或遷葬錢五十貫,絹五十疋,亦有止錢百貫,或止錢五十貫,或絹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五口。副都軍頭亦有止錢三十貫。妻喪錢三十貫,酒五瓶或三瓶,羊三口。新式同副都軍頭親。
諸衛(wèi)上將軍卒錢百貫,絹百疋,或止絹二百疋,米、面二十石或無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不載。
大將軍卒錢百貫,或五十貫,絹百疋或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亦有加米、面共二十石者。新式:諸衛(wèi)大將軍、客省、引進、合門副使、諸司副使、帶御器械,絹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妻喪錢百貫,酒六瓶,羊五口。新式不載。
將軍卒錢五十貫,絹五十疋,或止錢一百貫,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新式:諸衛(wèi)將軍帶遙郡,絹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
橫班諸使卒錢百貫,絹百疋或五十疋,米、面共二十石或無之,酒二十瓶,羊十口。母、妻卒及遷葬錢百貫或五十貫,絹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
副使卒錢百貫,絹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母、妻、女之喪錢百貫或五十貫,亦有加絹五十疋者,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三口。
東西班諸司副使、通事舍人卒錢百貫或五十貫,絹百疋或五十疋,亦有止錢三百貫或百貫者,酒十瓶,羊十口或五口,

亦有止絹百疋而米、面共二十石。婦之喪錢百貫或五十貫,絹五十疋,或止錢百貫或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遷葬錢五十貫,絹五十疋,或止錢百貫,亦有止五十貫者,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
內(nèi)殿承制、崇班及合門祗候卒錢五十貫,絹五十疋,或止錢百貫,酒四瓶,羊五口。父母喪及遷葬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三口。妻喪錢三十貫,酒五瓶,羊三口。新式:五路沿邊及廣南、川峽親民以上在任者,諸司副使以上知府州,依舊例;知州軍、路分總管、鈐轄、都監(jiān)、安撫副使、諸司使副,絹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內(nèi)殿承制、崇班,絹減三十疋,酒、羊同;逐州軍總管、鈐轄、知城寨主、都監(jiān)、軍使、同管勾安撫司公事、都同巡檢使、都巡檢、巡檢,內(nèi)該說未盡差遣系親民者,同諸司使副,絹加一十疋,酒、羊同;內(nèi)殿承制、崇班,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一。其諸司使副、客省、引進、合門副使、五路沿邊及廣南、川峽親民以上在任者,諸司副使以上知府州,依舊例。父母,絹減十疋,酒、羊同。
入內(nèi)都知、副都知、押班卒新式:入內(nèi)內(nèi)侍省、內(nèi)侍省都都知,入內(nèi)內(nèi)侍省都都知、都知、副都知,絹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押班,絹減三百疋,布減五十疋,羊、茶、酒、米、面各減一十。供奉官、殿頭,絹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高品、高班,絹減一十疋,酒、羊同。黃門,絹二十五疋。祗候殿頭、祗候高品、祗候高班、內(nèi)品、祗候內(nèi)品,絹七疋。祗候小院品、貼祗候內(nèi)品、云韶部內(nèi)品、入內(nèi)內(nèi)品、把門內(nèi)品、后苑散內(nèi)品、北班內(nèi)品,絹三疋。內(nèi)侍省內(nèi)侍左右班都知、左班都知、右班都知、左班副都知、右班副都知,絹三百疋,布一百疋,香、茶各二十斤,酒各二十瓶,米、面各二十石,羊二十口。押班,絹減半,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供奉官、殿頭,絹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高品、高班,絹一十疋,酒、羊同。黃門,絹減五疋。高品、祗候高班、內(nèi)品、祗候內(nèi)品,絹三疋。貼祗候內(nèi)品、內(nèi)品、后苑內(nèi)品、勾當事內(nèi)品、北班內(nèi)品、散內(nèi)品、后苑散內(nèi)品,絹二疋。祖父母喪錢百五十貫或百貫,絹百五十疋或百疋,或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遷(喪)[葬]錢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妻喪錢百貫,絹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入內(nèi)內(nèi)侍省、內(nèi)侍省都都知,入內(nèi)內(nèi)侍省都都知、副都知親屬,三年服,絹加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碩,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五十疋,酒、羊各減半;第二等,絹五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押班三年服,絹加二十疋,酒各二瓶,米、面各五石,羊加二口。期年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第二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內(nèi)侍省內(nèi)侍左(右)

班都知、右班都知、左班副都知、右班副都知,三年服,絹加五十疋,酒各加二瓶,米、面各加五碩,羊加二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一;第二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押班,三年服,絹加三十疋,酒、羊同。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絹減一十疋,酒、羊各減一。
樞密院都承旨卒舊闕。新式:絹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弟、侄喪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或止錢百貫。新式:三年服,絹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第二等,絹減二十疋,余同;第三等,絹減一十疋外,余同。
副承旨卒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新式:承旨、副都承旨,絹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副承旨、諸房副承旨,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二。逐房副承旨,絹減一十疋,余同。主事令史并守闕,絹一十五疋。書令史,絹五疋。又中書提點五房公事、堂后官(廉)[兼]提點五房公事,絹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堂后官減半,酒、羊各減一。(至)[主]事,絹一十五疋。妻喪及遷葬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三口。新式:承旨、副都承旨親屬,三年服,絹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第二等據(jù)前后文例,「第二等」前必脫「期年服第一等」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絹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第三等,絹三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副承旨、諸房副承旨,三年服,絹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絹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第二等,絹三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第三等,絹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逐房副承旨父母,絹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又中書提點五房公事、堂后官兼提點五房公事父母,絹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堂后官父母,絹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
司天監(jiān)判監(jiān)卒錢百貫,絹五十疋或無之,酒八瓶或五瓶,羊五口。新式:判監(jiān)絹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管勾本監(jiān)公事,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一。妻喪或遷葬錢三十貫,絹三十疋,酒五瓶,羊三口。新式:判監(jiān)父母,絹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妻,絹減二十疋。管勾本監(jiān)公事父母,絹二十疋,酒、羊同判監(jiān)父母;妻,絹一十疋。
五官正卒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三口,或止錢五十貫。新式:絹一十五疋。殿中丞、太子洗馬同。父母妻喪錢一十貫。新式:父母絹一十疋,妻絹七疋。殿中丞、太子洗馬親同。
翰林醫(yī)官使、副使卒錢五十貫,絹五十疋,或止錢百貫,酒十瓶,羊五口。新式:醫(yī)官使絹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醫(yī)官副使絹減一十疋,酒、羊各減一。醫(yī)官使父母,絹減十疋,酒、羊同。遷葬錢百貫。
尚藥奉御及醫(yī)官卒錢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或無之。新式不

載。
天文官卒錢五十貫,酒三瓶,羊三口或無之。新式:天文官絹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節(jié)級、監(jiān)生、學生,絹三疋。測驗渾儀所管勾測驗渾儀,絹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天文官父母,絹一十疋;妻,絹七疋。節(jié)級、監(jiān)生、學生父母,絹二疋。
書琴棋待詔卒錢三十貫,絹二十疋,或止錢五十貫。新式:圖畫院待詔,絹一十五疋。藝學,絹五疋。祗候?qū)W生、守闕學生,絹三疋。御書院、學士院書待詔,絹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三口。諸色待詔、書藝,絹一十疋。諸色藝學、御書祗候,絹七疋。諸色祗候,絹五疋。玉冊官、系筆祗候、諸色祗應、鐫字祗應,絹三疋。父母、妻、兄弟之喪錢二十貫或十五貫。新式:圖畫院待詔父母,絹五疋。藝學父母,緝?nèi)?。御書院、學士院書待詔父母,絹一十五疋。諸色待詔、書藝父母,絹七疋。諸色藝學、御書祗候父母,絹五疋。諸色祗候父母,絹三疋。玉冊官、系筆祗候、諸色祗應、( )[鐫]字祗應父母,絹二疋。
教坊使、副使卒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使,絹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副使,絹減三十疋,酒、羊同。
色長卒錢三十貫。新式不載。
公主男女之喪錢二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或十瓶,羊十口。婦喪錢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十口。
郡主縣主男女之喪錢百貫,絹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出降親三年服,舅、姑、夫,絹三百五十疋,燭各二十條,香、茶各二十斤,酒各二十瓶,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子長子三年服并女在室同,絹減一百疋,酒、羊各減半;第二等,夫之兄弟之女子同,絹減五十疋,酒、羊同第一等。大功服,夫之祖父母,夫之伯叔父母,夫兄弟子之婦,夫兄弟女適人者,庶孫、嫡孫、曾孫、玄孫,并期年服及嫡孫、曾孫、玄孫長殤、中殤同,孫女在室者,夫兄弟之子長殤、中殤、女子同,子長殤、中殤、女子同,子之婦嫡婦期年服同,女適人者,絹減三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小功服,外祖父母、舅、從母、姊妹之子女子同,庶母慈己者,庶母之乳養(yǎng)己者,子之下殤女(之)[子]同,嫡孫之下殤、庶孫之長殤男女同,夫兄弟之子下殤女子同,夫之叔父長殤,夫兄弟之孫,夫從父兄弟之子孫、女適人者,夫之姑姊、娣姒、妯娌,夫之兄弟、嫡孫之婦,絹減二十疋,酒、羊各減半。
駙馬都尉伯叔、伯叔母、姑姊妹、兄弟之妻、侄女之喪錢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五口。
乳母喪錢百貫,絹二百疋,酒三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絹三百五十疋,燭各二十條,香、茶各二十斤,酒各二十瓶,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絹、酒各減半,羊五口;第二等,絹減三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絹減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絹減二十疋,酒、羊各

減二。任防御使以下不賜。
宗室期年使相以上銀二千五百兩,絹二千五百疋。節(jié)度使以上各減一千。觀察使以上,絹二千疋。正任刺史以上減五百,婦減一千,所生母減二百,出適女減五十,室女減一百,女夫減五十,乳母減二十。大功使相以上銀一千五百兩,絹一千五百疋,節(jié)度使以上各減五百,觀察使以上絹一千五百疋,正任刺史以上減三百,率府副率以上減五百,婦減三百,所生母減一百五十,出適女減五十,室女減一百,女夫減四十,乳母減一十。曾孫緦麻使相(卒)[以]上銀一千兩,絹一千疋,節(jié)度使以上各減二百五十疋,觀察使以上絹一千二百疋,正任刺史以上減二百疋,率府副率以上減四百疋,所生母減一百三十疋,出適女、室女、女夫、乳母遞減一十疋。玄孫緦麻觀察使以上絹八百疋,正任刺史以上減一百疋,率府副率以上減四百五十,婦減一百七十疋,所生母減四十疋,乳母減二十疋。袒免男絹六十疋,出適女減二十疋,室女減二十,男、所生母、婦增一十疋。非袒免男絹三十疋,出適女減一十,室女、男、所生母、婦,絹一十疋。應賻贈年十一以上即支,知、判大宗正事者加三百。系銀絹者中支,未赴朝者減半。其正任刺史以上,澆奠、不澆奠并依賻贈支。內(nèi)卑屬三分支二分,宗婦澆奠加一倍,女出家入道依出適例。
特恩加賜者:內(nèi)客省使王贊建隆二年七月赴揚州,溺死,賜絹三百疋,米、面各二百石。太子太傅范質(zhì)干德二年九月,賜絹五百疋,粟、麥各一百石。偽山南節(jié)度使韓保正三年六月,賜帛二百疋,米、面各三百石。中書令、秦國公孟昶三年六月,賜羅、綾各百疋,絹五百疋,布三百疋,錢五百貫文。武平軍節(jié)度使昝居潤四年五月,賜絹百疋,米、面各五十石,羊五十口,酒五十瓶。太子太師致仕王晏四年十一月,賜絹五百疋,羊五十口,面五十石,酒五十瓶。彭州刺史王繼濤、耀州刺史高彥暉暉:原作「輝」,據(jù)《宋史》卷二五五《高彥暉傳》改。下同。五年七月,各賜其家粟、帛。全師雄作亂于綿州全:原作「金」,據(jù)《宋史》卷二五五《高彥暉傳》改。,繼濤率兵拒之,身被八創(chuàng)而卒,彥暉與戰(zhàn)于導江而

歿導:原作「道」,據(jù)《宋史》卷二五五《高彥暉傳》改。,故并恤之。建武軍節(jié)度使何繼筠開寶四年七月,賜絹五百疋。左諫議大夫邊珝太平興國六年六月,以知開封府卒,賜其家絹百疋、錢二十萬以營葬事。
孝明皇后母秦國夫人太平興國中,賜其家錢百貫,絹百疋,面十石,酒二十瓶,羊十口。云州觀察使楊業(yè)雍熙三年八月,北征陣歿,賜絹、布各百疋,粟一十石。岳州刺史賀懷浦與業(yè)同陣歿,賜錢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羊十五口。如京使高處恭三年十一月,以弟亡賜錢二百貫,酒二十瓶,羊十口。日騎軍都指揮使安朗安朗:天頭原批云:「寄案,《大典》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二作『安節(jié)』?!谷晔?,賜錢三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二十口。饒州觀察使杜彥圭四年正月,賜錢三百貫,絹百疋,布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右神武將軍、勾當水陸發(fā)運王繼升端拱元〔年〕三月,賜錢百貫,絹百疋,酒十瓶,羊十口。六日,繼升母亡,又賜錢百貫。越王府記室畢士安元年十一月母亡,常賜外,出殯日別賜錢二百貫。左諫議大夫劉蟠二年六月,賜其家錢十萬,給其葬事。孝惠皇后叔僧歸爽端拱中卒,賜錢五十貫,蠟茶二十斤。供奉官、合門祗候田承讓淳化元年四月卒,賜錢百貫,緝百疋,酒二十瓶,羊五口。供奉官杜彥升元年四月,賜錢百貫,絹五十疋,酒一十瓶。皇城使王延德二年十月,以父喪賜錢一百貫,絹二百疋,酒二十瓶,羊一十口。左千牛衛(wèi)上將軍曹翰三年五月,賜絹二百疋,米、面共二十石,酒五瓶,羊五口。太師魏國公趙普三年七月,賜其家絹、布各五百疋,米、面各五百石。靜難軍節(jié)度使行軍司馬徐鉉鉉:原作「鈜」,據(jù)《宋史》卷四四一《徐鉉傳》改。三年九月,賜其家錢二十萬以給葬事。容州觀察使劉文裕四年正月,以祖母喪賜錢二百貫,絹百疋,面十五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昭宣使王繼恩四年六月,以母喪賜錢二百貫文,絹百疋,酒一十瓶,羊二十口。東染院副使劉彥威四年九月遷葬,賜錢百五十貫,酒五瓶,羊五口。左屯衛(wèi)大將軍孫守彬至道元年三月,賜錢三百貫,酒十瓶,羊一十口。供奉官杜俊元年七月,賜錢百貫,酒五瓶,羊五口。禮部侍郎兼秘書監(jiān)賈黃中二年二月,以素貧,別賜其家錢三十萬。既葬,其母求入謝,又賜白金三百兩。故饒州防御使杜彥圭妻至道中卒,賜錢

百貫,絹百疋,酒二十瓶,面十五石,羊十口。故西京作坊使高處俊男至道中卒,賜錢五十貫,絹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故右諫議大夫劉保勛妻咸平元年二月卒,賜錢一十萬?;手段┠芷弈腹嗜曛莘烙刮涫冂髌尴唐街凶?,賜錢百貫,絹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李煜出家女明智大師覺修咸平中卒,賜錢百貫,絹五十疋,茶五十斤,燭五十條。隴州刺史李守恩三年十月知靈州,陷歿,賜其家錢百五十貫,絹百五十疋,米五石,面十石,酒十瓶,羊十口。又賜其弟守忠及男象之各錢五十貫,絹十疋,米三石,面五石,酒二瓶,羊二口。合門祗候曹繼白十月,靈州陷歿,賜錢五十貫,絹五十疋,米、面共十石,酒五瓶,羊五口。內(nèi)客省使裴濟五年三月知靈州,陷歿,賜其家錢三百貫,絹二百疋,布二百疋,米、面共四十石,酒三十瓶,羊二十口。合門祗候王從煦、內(nèi)供奉官馮文志三月,同濟陷歿,各賜錢百貫,絹五十疋,布五十疋,米、面共一十石,酒五瓶,羊五口。通判大理寺丞李德昌三月,同濟陷歿,賜錢五十貫,絹、布各三十疋,米、面共十石,酒五瓶,羊五口。鄧州觀察使錢若水六年十月,賜其母白金三百兩。贈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裴濟妻六年十二月卒,賜錢百貫,絹五十疋,酒二十瓶,羊二十口。故西京作坊使杜彥超女六年卒,賜錢五十貫,酒十瓶,羊五口。翰林侍讀學士夏侯嶠景德元年五月,賜其弟白金三百兩,給其葬事。光祿寺丞、直集賢院孫暨三年七月,賜其家錢十萬。三年八月一日,開封府俊儀縣尉房初舉賢良方正科,中書考試,辭理為優(yōu),未及殿試而卒,帝憫之,特賜錢五十貫以恤其家。齊州團練使何承矩三年十二月,賜其家錢五十萬,絹五百疋。四年七月十六日,江陵府言工部侍郎致仕朱昂卒。致仕官無賻贈之例,帝以昂舊德,深軫念之,特令有司就賜賻贈。故天雄軍節(jié)度使劉延翰妻景德中卒,賜錢三百貫,絹二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昭憲皇后父母景德中遷葬,賜西京左藏庫使杜彥遵銀千兩,錢五百貫,緝五百疋,酒八十瓶,羊五十口,燭二百條,茶五十斤,濕香五斤。故保靜軍節(jié)度使王昭遠妻景德中卒,賜錢百貫,絹五十疋,酒十瓶,羊十口。主客員外郎王拯天禧元年十一月,賜錢十萬,拯父幼英嘗事藩府故也。

秘書丞致仕李惟簡四年十一月,賜錢十萬。惟簡,故參知政事穆之子,其妻魏表言家貧不能具葬故也。比部員外郎知制誥陳知微微:原作「徽」,據(jù)《宋史》卷三○七《陳知微傳》改。明道二年十月,賜其母絹五十疋并米五十斛。天章閣待制劉隨景佑二年九月,賜其家錢六百貫。秘書監(jiān)致仕丁謂四年閏四月,賜其家錢百貫,絹百疋。將作監(jiān)丞張?zhí)魄渌哪觊c四月,賜其家錢五萬,帛五十疋,米、面千五十石。武勝軍節(jié)度使任福慶歷元年十月,詔月給錢三萬,粟、麥共四十石。將作監(jiān)丞楊寘四年二月,賜其家錢五萬,帛五十疋,米、面各五十斛。翰林侍讀學士張錫皇佑元年六月,賜其家白金三百兩。翰林學士彭乘元年九月,賜其家白金二百兩。如京使張忠四年八月,以忠廣南戰(zhàn)歿,賜其家白金四百兩,絹四百疋,布二百疋,錢二百貫。如京使、知府州折繼祖嘉佑元年十月,以改葬父賜錢五十萬。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龍圖閣學士李淑四年四月,賜其(次)[家]黃金二百兩。天章閣待制李昭遘四年五月,賜其母絹百疋。太常博士致仕胡瑗四年七月,以瑗嘗(待)[侍]經(jīng)筵,賜其家絹百疋。太子少傅致仕王舉正五年二月,賜其家黃金百兩。樞密副使王疇治平二年二月,賜其家白金三千兩。衛(wèi)州通判、虞部員外郎聶儀仲熙寧四年十二月,判大名府韓琦言:「王供埽危急供埽:原作「拱掃」,據(jù)《長編》卷二二八改。,儀仲抱疾馳赴儀:原無,據(jù)《長編》卷二二八改。,總徒修筑,因以病亡?!固刭n絹一百疋。天章閣待制齊恢天頭原批:「以下《續(xù)宋會要》?!刮迥炅?,特賜其家絹一千疋。九年,賜孫思恭、王獵家皆如例。大理寺丞、檢詳樞密院吏房文字杜純,權(quán)同判刑部杜纮五年六月,以父喪各賜絹一百疋。太子中允、館閣???、檢詳樞密院兵房文字黎侁七年五月,賜其家絹百疋。中書吏房習學公事孫諤、張元方九年,以父喪各賜絹五十疋。工部郎中、集英殿修撰吳申十年六月,式外特給絹二百疋。太子太師致仕張 :原作「升」,據(jù)《宋史》卷三一八《張 傳》改。下同。十二月, 特依見任官例支給孝贈。崇文院校書張載元豐元年五月,賜賻贈視館職給半。陜西都轉(zhuǎn)運使、尚書屯田郎中、直昭文館皮公弼二年四月,賜其家絹三百疋。

尚書祠部郎中、同提點在京倉場劉昭遠八月,賜其家銀、絹各百,以提點沈希言其家貧故也。知瓊州俞瑊三年正月,賜其家銀五百兩,以(木)[本]路言瑊在海外六年,不得代而死,故優(yōu)恤之。梓夔路都監(jiān)王宣、戎瀘等州同都巡檢使王謹言、瀘州江安縣(注)[駐]泊都監(jiān)郭晏、前瀘州管界同巡檢孫中立、都監(jiān)司指揮楊永壽、差使王琥、散直盛赟、劉用、押馬殿侍張德、李詢、孫宗旦、孫文秀四月,詔令轉(zhuǎn)運司致祭,賜其家錢、絹有差,護送家屬至愿歸處,無親戚者,遣吏赍骸骨及財物、贈官宣 送其家。宣等與蠻賊乞弟戰(zhàn)于羅牟村,全軍敗歿故也。尚書都官員外郎、通判綿州費琦四年七月,部瀘州夫糧出界瘴死,賜其家銀二百兩。翰林侍讀學士、朝奉大夫、知審官東院錢藻五年正月卒,上遣使視其家屬貧,賜錢五十萬。西京左藏庫使、果州刺史、內(nèi)侍押班張允誠六年四月,賜錢千緡,絹百五十疋,皇太后賜錢共二百緡,推恩六人。澄海十將馬雅,歸,已推恩遷三官,未受而死,故優(yōu)恤之。 八月,詔支絹百疋,以廣南西路經(jīng)略司言,雅為交人所獲,脫身走,與追兵祁州 城縣巡檢下指使彭太七年,太因大水收救器甲溺死,詔賜其家銀二百兩。天章閣待制李大臨元佑元年四月,賜其家錢三十萬。龍圖閣直學士、知慶州高遵惠四月,賜白金五百兩。元符三年二月,又賻白金五百兩?!端问?朱長文傳》:長文未冠舉進士乙科,以病足不肯試吏足:原作「是」,據(jù)《宋史》卷四四四《朱長文傳》改。。后為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元符初卒卒:原作「年」,據(jù)《宋史》卷四四四《朱長文傳》改。,哲宗知其清,賻絹百疋。都水使者王令圖二年三月,賜其家見錢五十萬。太中大夫致仕程:原作「瑀」。天頭原批:「寄按:《大典》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二作程。」按《長編》卷四三九亦作「」,據(jù)改。五年正月,賜其家絹二百疋。龍圖閣直學士孫覺五年三月,賜其家錢五百緡。天章閣待制、國子祭酒顏復四年,賜其家錢五(千)[十]萬貫。實錄院檢討官黃庭堅六年六月丁母憂,賜絹二百疋。太子太保致仕李端愿八月,賻典加等。宣徽南院使、檢校司空、太子太保致仕馮京紹圣元年四月,賻贈加等。中書舍人朱服二年正月,復使遼未還,其母亡歿,家貧無殮具,

賜絹三百疋。保安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安定郡王世準九月,賜帛千疋,錢一百萬。資(正)[政]殿學士、知太原府王安禮三年九月,賜錢五十萬。武昌軍節(jié)度使、檢校司徒、開府儀同三(同)[司]、嗣濮王宗楚四年六月,賻贈有加。奉國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安定郡王世開元符元年四月,賻贈加等。鳳翔府戶曹參軍王之彥六月,之彥赴沒煙峽宣勞,致病死,賜其家絹二百疋?;食鞘埂⒉荽淌贩N樸二年十月,賜賻贈有加。太仆少卿趙屼三月,賜賻絹一百疋。步軍都虞候賈巖四月,賜其家常賻外,賜絹七百疋,以歿于陵所,故(憂)〔優(yōu)〕恤之。殿中侍御史龔夬十一月丁憂,賜絹三百疋。觀文殿大學士范純?nèi)式ㄖ芯竾暾?,賻贈有加。龍圖閣待制傅楫楫:原作「揖」,據(jù)《宋史》卷三四八《傅楫傳》改。崇寧元年三月,賜其家絹三百疋,以楫嘗事上潛藩故也。歸順蕃官懷遠軍節(jié)度使瞎征五月,特賜賻贈絹二百五十疋,布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米二(二)十石,小麥十石,其子與轉(zhuǎn)一官。保平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王師約閏六月,賜賻贈銀、絹各千兩疋。資政殿學士章楶八月,賻賜優(yōu)厚。贈龍圖閣直學士鍾傳鍾傳:原作「鍾傅」,據(jù)《宋史》卷三四八本傳改。大觀元年八月,賜銀、絹各五百疋兩,仍令所屬應副葬事。知淮陽軍米芾二年三月,賻以百縑。端明殿學士王祖道十月,以祖道開拓封疆,力疾自 ,特賜絹五百疋。顯謨閣待制李閌四年,賜其家絹三百疋。顯謨閣直學士致仕胡宗回政和二年五月,贈之加等。顯謨閣直學士致仕賈偉節(jié)五年六月,賻贈外賜銀、絹三百疋兩。吏部侍郎致仕霍端友七月,賻贈外賜銀、絹三百疋兩。龍圖閣待制盧航十二月,賻贈外特賜錢三百貫。翰林學士馮熙載六月丁母憂,賜絹四百疋。檢校少保、鎮(zhèn)東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蔡卞七年三月,賻贈外賜銀絹各一千疋兩。前禮部尚書姚佑四月,吏部尚書張克公奏:「佑丁母憂,家貧無以營辦,乞依馮熙載、王黼例,下兩浙運司應副葬事。仍添差男芹兩浙運司,往來照顧。」詔依馮熙載例,特賜絹四百疋,并應副白直人兵。潭州觀察使仲葩六月,賻贈外加

賜銀、絹三百疋兩。草土范致虛宣和七年八月,以母喪特賜銀絹各一千疋兩。尚書戶部侍郎虞奕二年七月丁母憂,特支絹三百疋?;臻嚅w待制致仕范坦三年六月,詔賜賻贈。觀文殿大學士張商英四年正月,以先帝簡擢,嘗位宰府,賻贈外特賜銀、絹五百疋兩。寧遠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梁子美五年五月,贈恤加等。禮部員外郎程俱六月,禮部言:「俱到任以來,管勾職事委是究心,今以家難去,無以歸葬。」詔賻贈外特賜絹、銀各一千疋兩。顯謨閣待制潘兌六年四月,賻贈外特賜銀、絹各三百疋兩?;臻嚅w直學士韓純彥四月,賻贈外特賜銀、絹各三百疋兩。龍圖閣學士致仕錢昂四月,賻贈外特賜銀、絹各三百疋兩。延康殿學士馬防四月,特賜銀、絹三百疋兩。右文殿修撰致仕孫宗鑒四月,賜銀絹各一百五十疋兩。顯謨閣待制李伯宗伯:原作「百」,天頭原批:「寄案:《大典》卷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三作伯宗。」按《宋史》卷三五四《李伯宗傳》亦作「伯」,據(jù)改。六月,賻贈外特賜銀、絹三百疋兩?;臻嚅w待制畢桓八月,賻贈外特賜銀、絹各三百疋兩。資政殿學士徐績十一月,賻贈加等。皇叔崇信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安化郡王仲營七年七月,賻禮有加。知汾州張克戩靖康元年十月,賜贈絹五百疋,銀三百兩。《宋史》列傳:孫洙為翰林學士纔余一月,得疾。時參知政事闕,帝將用之,數(shù)遣中使、尚醫(yī)勞問。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習肄拜跪肄:原作「肆」,據(jù)《宋史》卷三二一《孫洙傳》改。,僨不能興,竟卒。帝臨朝嗟惜,常賻外賜錢五十萬。又蕭振兩為成都守,威行惠孚,后卒于成都,年七十二。死之日,民無老稚相與聚哭于道。遺表至,帝悼惜之,賻銀五百兩,絹五百疋,贈四官。
凡文武臣僚及宗室、公主、(附)[駙]馬都尉與其親屬薨卒天頭原批:「以下《中興會要》?!?,皆賻贈,舊書格目載之已詳。建炎有詔,應孝贈并權(quán)住支,今所載者特恩焉。詳見《雜錄》。
吏部侍郎李若水建炎元年五月,詔:「若水忘身為國,知死不懼,忠義之節(jié),無與比倫?!官n其家銀、絹五百疋兩。武功大夫、淄州團練使、廣南西路兵馬都監(jiān)、知融州李拱七月,賜其家銀、絹、錢各一百,以拱領兵京城應援戰(zhàn)歿故也。左正言盧臣中十月,賜其家銀、絹一百疋兩,以臣中知無不言,為潰兵所害也。龍圖閣待制劉晏

四年五月,特依格支賻贈,以晏于宣州討賊,身先士卒,力戰(zhàn)而死,忠義可嘉故也。中侍大夫、奉國軍承宣使、帶御器械、權(quán)同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質(zhì)紹興元年正月,賜其家錢五百貫,絹三百疋。知濟州張存張存:天頭原批:「寄案《大典》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三作張存?!菇癜醋鳌复妗故牵督ㄑ滓詠硐的暌洝肪硭模骸笣菔爻紡埓媛使倮羰棵駝襁M」,即此人。。四月,賜其家錢三百貫,以存在任日應辦大元帥一行事務無闕誤故也。刪定官孔仲京七月,賜其家錢三百貫,以仲京刪定條令有勞故也。資政殿大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呂好問十月,賜其家絹五百疋,以好問嘗任吏部侍郎、兵部尚書、尚書右丞,除罷恩例、支賜皆辭免,至是家貧不能辦棺殮故也。既而臣僚論(例)[列],有旨減作三百疋。通議大夫、試兵部尚書、兼侍讀胡直孺十一月,賜其家絹二百疋。翊衛(wèi)大夫、泉州觀察使、神武軍統(tǒng)制陳思恭十二月,賜其家絹三百疋,以思恭討賊立功而死。故贈承事郎陳東十二月,賜其家錢五百貫。中奉大夫、直秘閣、知宣州李彥卿二年三月,賜其家錢一千貫,以招撫使李光言,彥卿潔己公勤,久任沿江差遣,累經(jīng)寇盜,守御城池,卒免殘破故也。承議郎、顯謨閣直學士、提舉建隆觀、兼侍讀鄭億年三月,以億年昨被虜未回,其妻韓氏流寓臺州身故,賜錢一千貫給其家。左奉議郎、守尚書屯田員外郎汪廷直閏四月,賜其家銀一百兩,以廷直家貧,鄉(xiāng)里遙遠,無力津送故也?;茨蠔|路宣撫使劉光世五月,以聞父延慶喪,詔賜銀、絹一千疋兩。給事中廖剛五月,以剛母亡賜銀一百兩。武當軍承宣使王殖七月,賜其家銀、絹一百疋兩,以殖系秦魏國惠和大長公主之子也。慶遠軍節(jié)度使充醴泉觀使邢煥三年正月,賜其家銀、絹各一千兩疋。端明殿學士、左朝議大夫權(quán)邦彥二月,賜其家銀、絹各一千疋兩,以邦彥簽書密院事致仕薨故也。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朱勝非四月,母魯國太夫人楊氏特依格支賻贈。先是,入內(nèi)內(nèi)侍省言:依格,在京臣僚親屬薨卒,宰臣三年服父母絹五百疋,酒六十瓶,米三十石,麥十五石,錢三十貫。緣有建炎二年二月十九日詔權(quán)住支,故特有是命。大理卿馬咸五月,賜其家錢三百貫。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呂庭問八月,賜其家銀一百兩。庭問系故相

夷簡之后,前任金部郎中,因患乞外補,未朝辭間卒,墳墓田園皆在江北,家貧狼狽,故有是命也。左中大夫、充徽猷閣待制、提舉臺州崇道觀洪炎十一月,特賜銀、絹各一百疋兩,給付本家。先是,有詔令州郡量事應副葬事,至是官僚論之,上曰:「炎以文學稱,其死有恤典,蓋用舊制。今既致言者,當罷之。炎,黃庭堅甥也。然其家甚貧,可如胡直孺等例支與銀絹。」資政殿學士、左中大夫、知衢州謝克家四年十月,賻贈外更賜其家絹五百疋,以克家嘗任參知政事也。安定郡王令畤畤:原作「時」,據(jù)《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一改。九月,特賜其家銀、絹各一百疋兩。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李大有十月,賜其家銀、絹各一百疋兩。以左司員外郎晏敦復等言,大有點檢明堂大禮事務究心,感疾而死,乞褒贈故也。顯謨閣直學士辛炳五年二月,特賜其家銀、絹各二百疋兩,令福州于上供內(nèi)支給。以炳曾任中執(zhí)法,操行清修,貧無以葬故也。贈承信郎、荊州(宣)白身董宣等三名二月,各賜其家絹三十疋,以金人侵犯淮西,血戰(zhàn)歿也。吏部員外郎王純、李元瀹李元瀹:原作「李淪」,據(jù)《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七改。,金部員外郎吳并吳并:天頭原批:「寄按,《大典》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二作『吳升』?!谷?,詔依屯田員外郎汪廷直例,各賜其家銀一百兩。以純等三人同時身故,戶部尚書章誼言其家貧,無以營辦喪事,援例陳乞故也。龍圖閣直學士、左朝請大夫致仕楊時六月,賜其家銀、絹各二百疋兩。大理少卿元袞七月,賜其家銀一百兩。殿中侍御史張絢八月,以祖母安人王氏亡,賜錢三百貫。少保、武成感德軍節(jié)度使、淮南東路宣撫使韓世忠八月,以妻秦國夫人梁氏亡,賜銀、絹五百疋兩。中書舍人潘良貴六年正月,以良貴丁父憂,貧無以葬,賜錢五百貫。武勝定國軍節(jié)度使、檢校少保、湖北京西路安撫副使岳飛四月,以母亡贈銀、絹一千疋兩。左朝散大夫、充徽猷閣待制、樞密都(丞)[承]旨郭執(zhí)中八月,賜其家銀、絹各二百疋兩,以執(zhí)中在都督行府供職,往來淮甸措置軍期事務,沖冒暑濕身亡故也。龍圖閣直學士、左朝散大夫耿延 八月,賜其家銀、絹二百疋兩,以延 任元帥府屬官也。左承議郎、行(大)[太]常博士李弼直八月,賜其家銀一百兩。以太常少卿柯愨

言,弼直宣和間任太常博士,緣主張元佑學術(shù)坐廢非辜,近自瀘南被旨遠來賜對除受,萬里一身,遽致殞沒故也。端明殿學士、降授左太中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觀董耘七年二月,賜其家銀、絹各二百疋兩,以耘舊系元帥府屬官也。奉議郎、建康府通判楊邦乂乂:原作「義」,據(jù)《宋史》卷四四七《楊邦乂傳》改。四月,賜其家銀、絹一百疋兩。建炎三年(度)[渡]江,邦乂以死守城,不屈于賊,竟遇害也。知樞密院事沈與求六月,依例支賻贈。兵部尚書呂祉八月,賜其家銀、絹五百疋兩,祉以叛將迫虜渡淮,死于忠義也。嗣濮王仲湜九月,賜其家銀、絹五百疋兩。左朝散郎、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胡安國八年五月,賜其家銀、絹各二百疋兩。知臺州鄒炳五月,賜其家絹一百疋。中書言炳忠賢之裔,貧無以歸葬故也。翰林學士朱震六月,賜其家銀、絹各二百疋兩。左通議大夫、提舉亳州明道宮章誼九月,賜其家銀、絹各三百疋兩。起居舍人薛徽言九年正月,賜其家絹一百疋。吏部員外郎黃珪四月,賜其家銀一百兩。保平靜難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吳玠七月,詔支賻贈絹一千疋。十一日又詔:「吳玠保守四川,忠 顯著,除已褒贈外,可特賜(銀)[錢]三萬貫,令四川都轉(zhuǎn)運司給付其家?!箼z校少傅、保信軍節(jié)度使、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汪伯彥十一年六月,賜其家銀、絹各一千疋兩,伯彥嘗任尚書右仆射故也。長行兵士白安等一百九十七人七月,各賜其家絹二十疋,以金人侵犯淮西,安等隨逐張俊收復和州等處,立功陣亡故也。資政殿學士、左中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顏岐十二年八月,特依格支給賻贈。以岐嘗任元帥府參議官,歷尚書左丞、門下侍郎故也。中書舍人王鉌三月,賜其家銀、絹各一百五十疋兩?;臻嚅w待制致仕尹焞十一月,詔令紹興府支賻贈錢三百貫。左朝請郎、荊湖北路提刑劉冠八月,詔與比附通判以上因干辦公事致死例,特賜其家銀五百兩。以冠奉旨差往鄂州推勘公事畢,巡歷本路州縣,在路身亡故也。左朝奉郎、敷文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李易十三年正月,賜其家錢三百貫。

右司員外郎游損六月,賜其家錢三百貫。右通直郎、試尚書兵部侍郎司馬樸九月,賜其家絹、銀三百疋兩,以樸忠跡顯著故也。少保、感德軍節(jié)度使、充萬壽觀使高世則十四年十一月,賜其家銀、絹各一千疋兩。德慶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皇城司錢愐十六年正月,賜其家銀、絹各五百疋兩。寶文閣學士、右通奉大夫、提舉萬壽觀使王 十七年十月,賜其家銀、絹五百疋兩。敷文閣直學士、右中大夫、知廣州王鈇十九年六月,特賜其家銀、絹各五百疋兩,以鈇帥司宣力,染瘴身亡故也。右武大夫、果州觀察使、添差兩浙東路馬步軍副總管馬秦七月,賜其家銀、絹各五十疋兩。初以偽知宿州歸(王)[正]補官,至是卒。端明殿學士、左朝奉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何若二十年八月,支賻贈外,更與絹五百疋,以若嘗任簽書樞密院事故也。寶文閣學士、右宣奉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楊興祖二十一年八月,賜其家銀、絹各三百疋兩。平海軍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士珸二十二年閏十二月,詔賻贈特與依節(jié)度使例。太尉、武當軍節(jié)度使、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充利州東路安撫使、知興元府楊政二十七年四月,賜賻贈銀、絹一千疋兩。大理少卿陳章九月三日,賜其家銀、絹一百疋兩。左武大夫、武康軍承宣使、知揚州劉綱三十年十月,賜其家銀、絹一百疋兩?;什蕝峭鮼嘏蕢劭ぶ髭w氏八月,賜其家銀、絹一百疋兩。左朝請郎、太常少卿都民望九月,詔民望任諫官,家貧無以歸葬,特賜銀、絹一百疋兩。太尉、威武軍節(jié)度使、提舉萬壽觀劉锜三十二年閏二月,特賜其家賻贈銀、絹各三百疋兩?!端问?薛徽言傳》:高宗朝,徽言為起居舍人。時秦檜與金人議和金:原作「舍」,據(jù)《宋史》卷三七六《薛徽言傳》改。,徽言上疏爭之。一日,檜于上前論和,徽言直前引義固爭,反復數(shù)刻,中寒疾卒。高宗念之,賻絹百匹,特與遺表恩。
文武臣及其親屬亡天頭原批:「以下《干道會要》?!梗腺庂浧分?、數(shù)目,見干道重修格。

今所書給賜者,皆出特恩。
諫議大夫任古紹興三十二年,以古家無余貲,賜銀、絹三百疋兩,從宰執(zhí)請也。檢校少保、安德軍節(jié)度使、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張子蓋隆興元年正月,賜其家銀、絹三百疋兩,仍給本色。時方軍興,例罷臣下支賜,上以子蓋戰(zhàn)功,特有是命。武節(jié)大夫、建康府前軍統(tǒng)領官王珙六月,賜其家銀三百兩,以珙戰(zhàn)歿故也。檢校少保、威塞軍節(jié)度使蕭琦母十二月,賜銀、絹五百疋兩。初,琦歸朝,母在北界,至是聞訃,乃有是命,仍賜設齋錢二千貫。從都督江淮軍馬張浚之請也。龍圖閣學士、贈端明殿學士張闡二年九月,賜其家銀、絹二百疋兩。果州團練使、贈寧國軍節(jié)度使魏勝十一月,賜其家銀、絹一千疋兩,以勝戰(zhàn)歿故也。少師、觀文殿大學士、魯國公陳康伯干道元年三月,賜其家銀、絹各二千疋兩,錢五千貫。右仆射蔣芾母四年七月,詔司農(nóng)寺取小麥十五石,六年九月,又以白粳米三十石,并充賻贈。
檢校少保、威塞節(jié)度使蕭琦閏十一月,以琦卒(格)[給]賜其家,仍給本色。太傅、奉國軍節(jié)度使、利州東路安撫使、新安郡王吳璘干道三年六月,賜其家銀、絹一千疋兩,錢五千貫。諫議大夫單時五年十一月,賜其家銀、絹三百疋兩。武泰軍節(jié)度使、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建康府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兼知廬州郭振十一月,賜其家銀、絹三百疋兩,仍給本色。右正言許克昌七年八月,賜其家銀、絹各三百疋兩。國子祭酒芮燁五月,賜其家錢五百貫。太子詹事王十朋七月,賜其家銀、絹三百疋兩。兵部侍郎翟紱八年六月,賜其家銀、絹二百疋兩。起居郎劉季裴九年正月,賜其家銀、絹三百疋兩。
賻贈雜錄
【宋會要】

太祖建隆元年十月十四日,詔:「應揚州城下役夫內(nèi),有死于矢石者,人給絹三疋,仍復其家三年,長吏倍加安撫。尸骼暴露者,仍令使臣收瘞?!埂洞蟮洹芬蝗f四千九百九。又一萬九千二百三十三此小注據(jù)天頭批注移入。后彷此。。
干德三年五月六日,詔:「諸軍校疾歿者,比各賜物,有絕嗣及孤幼不能申請者,自今命內(nèi)臣就家賜之?!雇稀?
真宗咸平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宰臣呂蒙正言:「近臣期功之喪,所給賻贈乞令寢罷。」不許。同上。
景德四年九月十一日景德四年:原無,據(jù)本卷第三○頁補。,翰林學士晁迥等言:「奉 與龍圖閣待制戚綸議定鴻臚寺賻贈條件。今請應職官喪亡賜賻贈,五品以上,內(nèi)侍省于學士院請詔書,差官押賜;

六品已下,差官傳宣押賜。臣僚薨亡,如無恩旨 葬及五服內(nèi)親喪及遷葬合有賻贈者,下鴻臚寺檢會體例,牒報內(nèi)侍省取旨?!箯闹!洞蟮洹芬蝗f四千九百九。
十一月三日,詔:「自今將帥偏裨當?shù)觅庂浾撸顦忻茉杭慈障氯雰?nèi)內(nèi)侍省給賜。」先是, 臣賻物皆鴻臚寺定例以聞,至有已襄事而未賜者,其軍校賻物亦有所差降,故令促之而復其往例。
二十二日,詔:「應管軍及內(nèi)職軍員,如戍邊亡歿,合賜賻贈者,并委入內(nèi)內(nèi)侍省取旨支賜,更不下鴻臚寺?!雇稀?
二十九日,入內(nèi)內(nèi)侍省言:「今后支賜賻贈,未委依近詔內(nèi)侍省差官押賜,為復依舊當省差使宣賜?!乖t晁迥等覆加詳定。迥等上言:「近翰林學士李宗諤妹亡,入內(nèi)內(nèi)侍省雖引景德元年翰林學士宋白弟亡例為言,終以無正例不行。今請應五服內(nèi)親喪亡而無正例者,委鴻臚寺移牒禮院,比類服紀遠近奏取旨;其無例及在外亡歿者,更申中書門下。昨定五品以上詔書押賜,六品以下傳宣押賜,今請除五品以上官正身喪亡即降詔書,自余親喪亦止傳宣。仍并委入內(nèi)內(nèi)侍省施行。」從之。仍詔會同鴻臚寺、太常禮院,俱不得過二百。
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五日,入內(nèi)內(nèi)侍省言:「得鴻臚寺牒,取索景德四年十一月以后賻贈則例。伏緣當省每有賜賚,即旋取旨,今如盡以為例,授之有司,竊慮非便。望下本寺,如合有給賜者,止具官位報當省取裁?!箯闹!洞蟮洹芬蝗f四千九百九。又一萬九千二百三十三。
仁宗慶歷二年七月九日,詔:「自今陣亡軍校無子孫者,賜其家

錢:指揮使七萬,副指揮使六萬,軍使、都頭、副兵馬使、副都頭五萬。」同上。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未改元。四月二十七日天頭原批:「寄案,《大典》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三作『二十六日』。」,樞密院言:「諸司使副至內(nèi)殿崇班外任,與在路身亡及諸司使副父母亡,合該孝贈,自來札下入內(nèi)內(nèi)侍省差使臣取索宣賜。緣逐官未到京,或外處居住者,支賜未得。今后請依孝贈則例,在京亡者入內(nèi)內(nèi)侍省宣賜,余下本任見在處支賜?!箯闹M?。
熙寧元年五月二日,詔致仕大將軍已上身亡支賜孝贈,將軍更不支賜。
四年二月十七日,中書門下言:「臣僚有親戚之喪,除二府外合給式假者,聽依條在假,申御史臺,令御史臺奏知。仍勘會合支孝贈施行?!箯闹?。
七年十二月十八日,詔頒新式:諸一喪兩人以上各該支賜孝贈,只就數(shù)多者給;官與職各該賻贈者,從多給;差遣權(quán)并同權(quán)發(fā)遣,并與正同。時暫權(quán)者不賜。諸兩府、使相、宣徽使并前任宰臣,問疾或澆奠已賜,不愿 葬者,并宗室不經(jīng)澆奠支賜,雖不系 葬,并支賻贈。余但經(jīng)問疾或澆奠支賜或 葬者,更不支賻贈。前兩府如澆奠只支賻贈,仍加絹一百,布一百,羊、酒、米、面各一十。諸支賜孝贈,在京羊每口支錢一貫,以折第二等絹充,每疋折錢一貫三百文,余支本色。茶、酒、香、燭依式內(nèi)色額,銀版錠、雜白絹折第二等布,川路白熟堪好米、上色白 ,每石折支次色小麥五,龍腦以次色第一等充。在外米支白 米,面每石支小麥五,如無本色,以本處合支色額充。酒支細色。余依價錢。絹每疋一貫三百文,布每疋九百文,羊每口一貫三百文,

龍腦每斤七十六貫,香每斤四百,秉燭每條四百文,常料燭每條一百五十文,茶每斤五百文。諸文臣卿監(jiān)以上,武臣原系諸司使以上,分司、致仕身亡者,其賻贈并依見任官三分中給二,限百日內(nèi)經(jīng)所在官司投狀,召命官保關(guān)申,限外不給。待制、觀察使以上更不召保。
元豐二年四月七日,詔:「昨安南從軍士卒因病寄留后不知存亡者,除籍給賻?!箯膹V西經(jīng)略司請也?!洞蟮洹芬蝗f四千九百九。又一萬九千二百三十三。
五年十一月十一日,詔:「鄜延路沒于王事、有家屬見今在本路欲歸鄉(xiāng)者,給賻外,其大使臣以上更支行李錢百千,小使臣五十千,差使、殿侍三十千。其余比類支給?!雇?。
哲宗元佑四年七月十二日,詔:「內(nèi)外文武官及宗室、內(nèi)侍官應支賜賻贈,絹、布、米、麥、錢、羊并四分減一。應官員丁憂亡歿、令式無賻贈者,不得引舊例陳乞,所屬亦不得奏請?!箯膽舨恐堃?。
亡歿,仰監(jiān)司、守臣疾速審實,依條支給孝贈?!?徽宗宣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詔〕:「兩浙、江東遇賊及防托守御去處,所差人兵、弓手等,如因戰(zhàn)
十月二十日十月:天頭原批:「寄案,《大典》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三作十二月?!?,詔:「王羲仲已贈徽猷閣待制,所有致仕及遺表恩澤、賻贈、應副葬事、借官屋居住等,依昨朝奉郎、將作監(jiān)陳奇體例施行?!?
七年五月九日,(制)德音:「京東、河北路州縣,應戰(zhàn)沒軍人、保甲等未經(jīng)支賜孝贈者,仰安撫司疾速勘會支給。」
欽宗靖康元年五月九日,制:「應歿于王事使臣、將校、命官等,各特賜與贈恤,其子孫等并與推恩。未給孝贈者,仰所屬疾速支給?!?
六月十

八日,詔:「應支賜賻贈并減半,候邊事寧息日依舊?!?
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十六日,德音:「應隨從官員沿路遭殺戮及身亡者,仰所在官司保明詣寔聞奏,當議優(yōu)加贈恤」。自此以下《中興會要》。
十九日,詔:「除行在一行官吏、軍兵等日支食料等許行支給(付)[外],其余應干公使、花果、房臥、生(白)[日]、身亡孝贈錢物,并權(quán)住支。」從戶部尚書葉夢得之請也。
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德音:「應出戰(zhàn)收捕盜賊戰(zhàn)歿,未經(jīng)贈恤之人,緣本家無長立兒男,或父母老弱,未曾陳乞,(計)[許]所在州縣具名申乞,統(tǒng)制官司保奏,當議依格賻贈,以為死事之勸。」
三月十六日,詔:「福州將官郝振,依戰(zhàn)歿賻贈例減半,余路州軍有似此去處,依此施行?!挂哉耦I本州島將兵戍荊南,(面)[而]在路遇賊被害故也。
紹興六年正月一日,臣僚言:「乞?qū)硗鲂①洐?quán)行住支,候邊事〔寧〕息、財賦豐羨日依舊?!箯闹?。
十一年九月九日,詔:「諸宗室環(huán)衛(wèi)官身亡,緦麻親支錢三百貫三百貫:天頭原批:「寄案,《大典》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三作二百貫?!?,袒免親支錢二百貫,其余不系環(huán)衛(wèi)宗室即不許援例?!瓜仁桥?太)[大]宗正事、齊安郡王士言:「環(huán)衛(wèi)宗室亡歿,例有賻贈,昨已住支。今來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和州刺史仲壬久疾不起,既歿之后,棺槨衣衾不具,望檢舉祖宗典故,特賜放行賻贈?!褂性t支錢三百貫,給付仲壬本家,其典故令戶部檢舉。既而本部看詳:「宗室環(huán)衛(wèi)官身亡賻贈,別無格法,兼官員差借支賜、朝辭分物、身亡孝贈,得旨并各權(quán)行住支,候邊事寧息、財賦豐羨日依舊。其宗室服屬環(huán)衛(wèi)官,仲字緦麻親,士字系袒免親。今仲壬系緦麻親,已支三百貫。欲今后環(huán)衛(wèi)宗室身亡之人,若許行特支錢,比擬仲壬則例支給。」故有是命。
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詔:「今后命官實因干辦公事邂逅非理致死者,并遵依舊法,所

有李光申請于紹興條內(nèi)添注日限指揮更不施行。」命官因干辦公事身亡,舊法邂逅非理致死,謂焚溺墜壓之(之)類,通判以上賜銀五百兩,余三百兩,職司已上取旨。紹興二年五月,吏部侍郎李光申明,立定折趺骨五十余日,三十日內(nèi)身亡之人,并支前項銀數(shù)。至是,戶部侍郎宋貺言:「自立定日限后來,多是因他病身故之人子弟規(guī)圖賞給,計會所屬,旋作差出名目,陳乞保奏,誠為欺罔?!构视惺敲?。
孝宗隆興二年三月十一日,宰執(zhí)進呈監(jiān)察御史袁綜奏,以病篤,母老子幼,身后失所。上曰:「此不合得恩澤耶 」宰臣湯思退等奏:「袁綜系奉議郎,不得,故有是請?!顾纪说纫蜃嘌云浼邑毶酰按擞艺远济裢?,嘗賜銀、絹。上曰:「恐自此為例。」思退等奏:「前此任朝官有死者,堂中亦例送錢物,欲以三百千與之?!股显唬骸干鹾?。」思退等退,相與言曰:「上雖微末支賜亦不肯為例,可謂節(jié)儉之至也。」《大典》一萬四千九百九。
干道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詔:「修筑廬州城,因病亡官兵,就廬州公廳設水陸道場祭供。其家各給錢五千,令逐將隊交領,就其家給散?!雇?。

近臣期功之喪所給賻贈,乞令寢罷。不許此條仍真宗咸平六年殘文,已見本卷第二四頁。按自此以下二片殘文,據(jù)原稿中縫及屠寄眉批,乃錄自《大典》卷一萬九千一百三十三。其中大部份與本卷第二四、二五頁、又第二七頁重復,僅景德三年八月、四年七月、熙寧十年六月、十二月四條為前文所無。其重出之條缺誤特甚,今不再一一細校,讀者自可對勘。。
景德三年八月一日,開封府浚儀縣尉房初舉賢良方正科,中書考試,辭理為優(yōu),未及殿試而卒,帝憫之,特賜錢五十貫以恤其家。
四年七月十六日,江陵府言,工部侍郎致仕朱昂卒。致仕官無賻贈之例,帝以昂舊德,深軫念之,特令有司就賜賻贈。
九月十一日,翰林學士晁迥等言:「奉 與龍圖閣待制戚綸議定鴻臚寺賻贈條件,今請應職官喪亡賜賻贈,五品以上內(nèi)侍省于學士院請詔書,差官押賜,六品以下差官傳宣押賜。臣僚薨亡,如無恩旨 葬及五服內(nèi)親喪及遷葬合有賻贈者,下鴻臚寺檢會體例,牒報內(nèi)侍取旨。」從之。
十一月三日,詔:「自今將帥、偏(禪)[裨]當?shù)觅庂浾?,令樞密院即日下入?nèi)內(nèi)侍省給賜?!瓜仁牵?臣賻物皆鴻臚寺定例以聞,□襄事而未賜者,其軍校賻物□□□□□□□□□□□□□□□□令是之西復其往例。
二十二日,詔:「應管軍及內(nèi)職軍員,如□□□□□賜賻贈者,并委入□□□□取旨及□□□□鴻臚寺。」
二十九日,入內(nèi)內(nèi)侍省言:「今后特賜賻贈□□□□近詔內(nèi)侍省差官押贈□□□賜?!乖t晁迥等覆加詳定,迥等言:「近翰□□李宗諤妹亡,入(曰)[內(nèi)]內(nèi)侍省雖□□□□□學士宋白弟亡例為言,終以無正例不□?!鯌宸?nèi)親喪亡而無正例者,委鴻臚寺□□□禮院,比類服紀遠近奏取旨;其無例及□□歿者,更申中書門下。昨定五品以上詔書押賜,六品以下傳宣押賜,今請除五品以上□□□喪亡即降詔書,自余親喪亦止傳宣押賜,牒報〔入〕內(nèi)內(nèi)侍省施行?!箯闹H栽t會問鴻臚寺、□□□院,俱〔不〕得過二百。
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五日,入內(nèi)內(nèi)侍省。右條原粘在本卷第二十五后半頁,接「不得過二百」之下。
狀召命官保關(guān)申,限外不給。待制、觀察(司)[使]以上更不召保此乃熙寧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條殘文,見本卷第二六至二七頁。。
〔熙寧〕十年六月十七日,詔工部(部)郎中、集賢殿修撰吳申式外特賜絹二百疋。
十二月五日,詔故太子太師致仕張(升)[ ]特依見任官例支給孝贈。
元豐二年四月。右條原粘在本卷第二十七前半頁,接「元豐二年」上。
禮 宋會要輯稿 禮四五 宴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