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皇朝通志卷六十九

清朝通志 作者:清·愛新覺羅弘歷


職官略六 ○職官略六 官制六 △官制六 奉天府 奉天府 府尹【一人又特簡奉天侍郎一人兼管掌一府之政令兼轄錦州府屬初名遼陽府順治十四年改今名其首領經(jīng)歷一人奉天府縣各官向俱滿漢兼用乾隆十六年定制專用旗員】 府丞【一人掌府屬之學?!?治中【一人】 通判【一人】 (臣)等謹案奉天所屬錦州各官亦分載直省各門故不復敘 直省文職 漕運各官 河道各官 鹽政 學政 關稅各差 司道 府 直隸州 州縣 直省文職 總督【直隸一人江南江西一人福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一人四川一人陜西甘肅一人廣東廣西一人云南貴州一人掌綜治軍民統(tǒng)轄文武考核官吏修飭封疆直隸初設巡撫后加總督銜后又改為直隸總督仍管巡撫事又有三省總督兼轄山東河南又有宣大總督后俱省兩江總督初兼轄河南后改如今制湖廣總都初為川湖總督后定為湖廣總督四川初設巡撫后裁設總督陜甘總督初兼轄四川改轄山西后定為陜甘總督云貴總督初兼轄廣西后定為云貴總督又河南初設河東總督轄河南山東后省凡總督例兼右都御史銜其應否兼兵部尚書銜由吏部請旨定奪】 巡撫【直隸一人總督兼山東一人山西一人河南一人江蘇一人安徽一人江西一人福建一人浙江一人湖北一人湖南一人陜西一人甘肅一人總督兼廣東一人廣西一人云南一人貴州一人掌宣布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直隸初設順天巡撫正保巡撫宣府巡撫后并定為直隸巡撫以總督兼管江南初設盧鳳巡撫后定為安徽巡撫江西初設南贛巡撫湖北初設鄖陽巡撫后俱省湖南初設偏沅巡撫后改為湖南巡撫陜西初設延綏巡撫寧夏巡撫后俱省凡巡撫例兼右副都御史銜其應否兼兵部侍郎由吏部請旨定奪】 (臣)等謹案督撫之設雖沿有明舊制而損益得中措置咸當封疆大吏職任崇而掄擇慎我皇上勵精圖治宵旰勤求無時不以吏治民生為念慶讓予奪至正大公無不凜肅朝章交相感勵洵為郅隆之極軌矣 漕運各官 總督漕運【一人掌都理漕挽以足國儲凡收糧起運過淮抵通皆以時稽核催攢而綜其政令】 巡漕御史【淮安一人齊寧一人天津一人通州一人掌稽察所巡之地以肅漕政以科道簡充一年而代順治七年裁巡漕御史以糧道分押雍正七年復分遣御史稽察乾隆二年定制如今額】 督糧道【江南二人山東河南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各一人掌監(jiān)察兌糧督押運艘而治其政令】 (臣)等謹案福建陜西廣東云南貴州皆有糧道甘肅有巴里坤糧道皆非總漕所轄故別載司道篇中 同知道判【管轄同知山東武定一人江南江寧蘇州松江鳳陽各一人這江湖州一人通判山東濟南兗州東昌泰安曹州各一人河南歸德衛(wèi)輝懷慶各一人江南蘇州安慶寧國池州太平廬洲揚州松江鎮(zhèn)江徐州淮安各一人浙江杭州嘉興各一人江西南昌吉安臨江各一人湖北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各一人湖南長沙衡州岳州各一人押運同知通判山東一人河南一人江南七人浙江三人江西二人湖北一人湖南一人齊名有管糧押運之別而所司事則一也】 漕運武職【漕標副將一人游擊一人都司二人守備二人管理塘務一人千總四人把總十人掌催護糧艘領運守備五人衛(wèi)守備九人守御所千總十三人千總一百八十六人隨營效力武舉每幫一人掌領運漕糧】 (臣)等謹案明初行支運之法軍民并任其事其后變?yōu)閮哆\又變?yōu)殚L運雖免于輸將失業(yè)而軍民交兌不免需索之弊我朝改為官收官兌酌定贈貼官為支給軍民兩便實為良法列圣軫念民食湛恩時霈皇上恩及運丁曲加體恤運軍掛欠有寬免之條黎庶豐盈有倉相之積洵前古所莫能及也 河道各官 河道總督【江南一人山東河南一人直隸以總督兼管南河總督掌黃淮會流入海洪澤湖汕黃濟運南北運河泄水行漕及瓜州江工支河湖港疏浚堤防之事東河總督掌黃河南下汶水分流運河敘泄及支河湖港疏浚堤防之事順治初止設總河一人雍正二年河南設副總河一人七年分設如今額初俱兼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銜乾隆四十八年改給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銜】 各道【江南合庫道一人江蘇淮陽道一人直隸永定道一人專司河務直隸清河道霸昌道通永道天津道大明道各一人江南淮徐海道一人河南開歸陳許道河北道各一人以巡道兼司河務并見下文】 管河各員【同知二十七人通判二十五人州同十人州判二十人縣丞七十三人主簿六十九人巡檢二十五人吏目二人典史四人兼管河務知縣十八人各掌沿河堤堰壩閘歲修搶修及挑浚淤淺導引泉流井江防海防各工程同知以下為專司知縣為兼職】 閘官【四十三人掌司閘之啟閉以時蓄泄】 河道武職【江南河標副將二人游擊一人都司三人守備二人管理塘務一人千總八人把總十有六人河東河標副將一人游擊二人都司一人守備二人管理塘務一人千總六人把總十有二人掌催護工程巡查差操之事江南河營參將一人游擊二人守備二十人千總十有七人把總三十人葦蕩營參將一人守備二人千總二人把總二人山東黃河運河營守備一人千總五人把總二人東昌德州二衛(wèi)官河守備各一人德州運河南北兩岸管河千總各一人河南豫河懷河二營守備各一人協(xié)辦守備各一人千總四人把總二人直隸永定河河營守備一人千總九人把總十有五人皆掌河工調遣及守汛防險之事】 (臣)等謹案我圣祖仁皇帝軫念河防親臨相度如以清敵黃之法浚張福口引河筑歸仁堤疏人字亡稻諸河改中河運道而移仲莊閘于楊家莊凡所指畫悉為治河典則世宗憲皇帝命發(fā)帑金數(shù)百萬增筑高家堰利賴貽諸奕世我皇上法祖勤民于河工重務尤為厪念六舉南巡之典閱視河堤睿裁指授如堅閉高邸三壩高堰五壩定清口水志以時拆筑開陶莊引河導黃使北加甃高堰磚工接筑徐州石堤諸大興作無不條畫周詳是以弊革利興安瀾永慶自古平成之績固未有盛于今日者也 鹽政 鹽政長蘆【兩淮各一人由特旨簡用福建甘肅四川兩廣以總督兼理兩浙云貴均以巡撫管理河東以山西巡撫管理掌弊羣吏糾其征收督催之不如法者以時審其價而酌劑之國初承明制各省置巡鹽御史后定為鹽政其首領經(jīng)歷長蘆山東河南兩淮兩浙兩廣各一人知事長蘆河東兩淮兩廣各一人巡檢兩淮二人 都專鹽運使司運使長蘆山東河東兩淮兩廣各一人鹽道兩浙福建陜西四川云南各一人其余各直省營銷地方鹽法多由駐札省城守巡道兼理掌督察場民之生計與商之行息而平其鹽價初定兩浙福建運使各一人后改為道員分司運同長蘆山東河東兩廣各一人運副兩淮一人運判長蘆二人山東兩浙各一人兩淮三人掌佐運使鹽道之事】 監(jiān)掣同知【兩淮二人掌掣鹽之政令】 提舉司提舉【云南三人分轄鹽井之政】 大使【鹽課司大使長蘆山東各十人河東三人兩淮二十三人兩浙三十二人福建十五人陜西一人廣東十三人四川七人云南九人掌鹽場及池井之務鹽引批驗所太使長蘆山東兩淮各二人兩浙四人兩廣一人掌批驗鹽引之出入庫大使長蘆山東河東兩淮兩浙福建兩廣四川云南各一人掌鹽課之出納】 (臣)等謹案我朝正定鹽法特簡部院及內(nèi)務府官員兼充或定制以督撫兼理以重其任因地制宜綱維整肅復以時會計其奏課酌劑其價值之輕重與夫鹽法之更革者奏聞裁定所以制海場池井之宜以資生計于編氓者規(guī)制靡不詳備焉 學政 提督學【順天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各一人陜西甘肅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屬等官充奉天府一人以府丞充福建臺灣府一人以臺灣道充掌學校之事三人而代國初各省設督學道康熙二十三年改以京員簡用雍正四年定制各省學道皆改為學院其以部屬簡任者君翰林院編修檢討銜】 儒學【各府廳等儒學教授奉天二人直十人山東十人山西十人河南九人江蘇八人安徽八人江西十有三人福建十人浙江十有一人湖北九人湖南九人陜甘十有六人四川十有二人廣東十人廣西十有一人云南十有五人貴州十有三人各州儒學學正泰天四人直隸二十有二人山東十有一人山西十有六人河南十人江蘇六人安徽九人江西二人福建三人浙江一人湖北七人湖南七人陜甘二十三人四川十有八人廣東十人廣西十有二人云南三十人貴州十有四人各廳縣儒學教諭奉天一人直隸一百十有五人山東九十有一人山西六十有一人河南九十有八人江蘇四十有六人安徽四十有八人江西七十有五人福建五十有八人浙江七十有六人湖北五十有四人湖南五十有七人陜甘六十有四人四川八十有六人廣東七十有三人廣西四十有二人云南三十有二人貴州三十有三人各府廳州縣儒學訓導奉天四人直隸一百四十人山東一百十人山西九十有五人河南一百五人江蘇五十有九人安徽六十有四人江西九十有一人福建七十有二人浙江八十有八人湖北七十人湖南七十有七人陜西一百三十有四人四川一百二十人廣東九十有四人廣西六十有三人云南七十有三人貴州六十人掌訓迪之事】 (臣)等謹案我朝右文重道郅治光昌各省學政俱以京員簡任我皇上復加意整飭凡學政受事必訓諭諄至期以端士習而正文體壽考作入洵超越前古云 關稅各差 關稅監(jiān)督【京師崇文門正監(jiān)督一人以大臣簡充副監(jiān)督一人由內(nèi)務府奏充左翼右翼各一人以大臣簡充直隸天津關一人以鹽政兼管通州二人以坐糧廳兼管山海關一人以四五品京堂及部院內(nèi)務府司員差充張家口殺虎口各一人以部院司員差充潘桃口一人以多倫諾爾同知管理龍泉紫荊奇峯五虎固關白石倒馬茨溝插箭嶺馬水口各一人以提督兼管委參將以下監(jiān)收三座塔八溝烏蘭哈達各一人以理藩院司員充奉天失馬稅一人以部院司員差充中江一人以盛京將軍衙門章京及五部司員差充山西武元城一人以巡撫兼管委交城縣知縣監(jiān)收歸化城一人以巡撫兼管委道員監(jiān)收山東臨清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臨清州知州監(jiān)收江南海關一人以江蘇巡撫管理委松太道監(jiān)收滸墅關一人以織造兼管淮安宿遷關一人以內(nèi)務府司員充揚關一人以巡撫管理委巡道監(jiān)收龍江西新關一人以織造兼管鳳陽關一人以道員管理蕪湖關一人以安徽巡撫管理委巡道監(jiān)收江西九江關一人以道員管理贛關一人以巡撫管理委巡道監(jiān)收福建海關一人以將軍兼管關安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福州府同知監(jiān)收浙江海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道員監(jiān)收南北新關一人以織造兼管湖北武昌厥一人荊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員監(jiān)收湖南辰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辰州付監(jiān)數(shù)四川夔關一人以總督兼管委夔州府監(jiān)收打箭鐿一人以同知兼管廣東海關一人以內(nèi)務府司員簡充太平關一人以巡撫兼管委道員監(jiān)收廣西梧廠潯廠各一人以巡撫管委梧州泀州各知府監(jiān)收掌頒其禁令以安行旅通財賄爰系之稅以便诇幾以佐國家經(jīng)費凡榷百貨者為戶部分司榷竹木及船鈔者為工部分司】 (臣)等謹案我朝厘正關榷寬政頻施前代無名之繁賦芟除殆盡而浚以重臣蒞以封疆大吏關津則有親填循環(huán)稽考之簿海舶則有貿(mào)易外洋之照內(nèi)口內(nèi)河之經(jīng)歷遼遠者皆給之昭以辨奸良所以體恤商賈杜絕奸欺者規(guī)制至為詳悉蓋利用通財盡革往代無藝之征而垂億萬年永久之制也 司道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江寧蘇州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甘肅四川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各一人掌一省之政司錢谷之出納初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康熙六年去左右銜每省止設一人初以直隸近在畿甸不設藩司以口北守道兼山西布政使銜康熙八年增設直隸守道一人總司錢谷雍正二年改為布政使乾隆二十五年分江寧蘇州各一人其首領經(jīng)歷掌出納文書理問掌勘核刑名都事掌受發(fā)文移照磨掌照刷卷宗庫大使掌司庫藏之出入倉大使掌檢稽倉庾】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甘肅四川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各一人掌全省刑名按劾之事兼理驛傳初直隸不設臬司以大名巡道兼河南按察使銜通永天津道俱兼山東按察使銜霸昌井陘道俱兼山西按察使銜康熙八年增設直隸巡道一人總理刑名三十八年省井陘道雍正二年改直隸巡道為按察使其首領經(jīng)歷掌出納文書知事掌勘察刑名照磨掌照刷卷宗司獄掌管理系囚】 各道【直隸口北道霸昌道通永道天津道清河道大名道熟河道各一人山東督糧道濟東泰武臨道道登萊青道兗沂曹濟道各一人山西冀寧道河東道雁平道歸綏道一人河南開歸陳許道糧鹽道南汝光道河北道河陜?nèi)甑栏饕蝗私辖布Z諸道蘇松糧儲道常鎮(zhèn)通道松太道鹽巡道鳳廬道寧池太廣道各一人浙江督糧道鹽袪道寧紹臺道溫處道杭嘉湖道金衢嚴道各一人江西督糧道鹽法道廣饒九南道吉南贛寧道各一人福建督糧道鹽法道興泉永道延建邵道汀漳龍道臺灣道各一人湖北督糧道鹽法道荊宜施道安襄鄖道武漢黃德道各一人湖南糧儲道鹽法長寶道衡永郴桂道岳常澧道辰永沅靖道各一人陜西督糧道鹽法道潼商道漢興道延榆綏道各一人甘肅甘涼道平慶道鞏秦階道蘭州道寧夏道西寧道安肅道鎮(zhèn)迪道各一人四川鹽茶馬道松茂道川東道建昌道永寧道川北道各一人廣東督糧道惠潮嘉道肇羅道雷瓊道南韶連道高廉道各一人廣西蒼梧道左江道右江道各一人云南糧儲道鹽法道迤西道迤東道迤南道各一人貴州督糧道貴西道古州道各一人皆掌佐藩泉之事國初設布政司左右參政參護按察司副使僉事等道乾隆十八年省去參政等銜定為守巡各道職秩彌昭畫一焉其首領有庫大使倉大使等官】 府 知府【奉天一人直隸山東福建湖北廣東各十人陜西七人江蘇安徽各八人山西河南甘肅湖南各九人浙江廣西四川各十一人江西貴州各十三人云南十四人掌一府之政統(tǒng)轄屬縣宣理風化平其賦役聽其獄訟以教養(yǎng)百姓其首領有經(jīng)歷知事照磨司獄宣課司大使稅課司大使倉大使檢校庫大使茶引批驗所大使長官司吏目等官因地裁設各守其職同知奉天一人直隸二十四人江蘇二十三人浙江十五人安徽貴州各七人山東十二人陜西六人山西江西各十一人河東甘肅廣西各八人福建湖北廣東四川各十人湖南九人云南十三人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清軍理事?lián)崆T務通判奉天一人直隸安徽湖北各八人江蘇十六人山東河南各十一人山西浙江江西湖南各十人陜西三人甘肅廣西云南貴州各六人福建廣東各七人四川九人分掌糧運督捕水利理事諸務】 (臣)等謹案同知通判及州同以下等官其有巳見漕務河務各門者并載于此以見全數(shù) 直隸州 直隸州知州【直隸甘肅各六人江蘇廣東各三人安徽陜西各五人山東福建各二人山西十人四川九人河南湖南云南各四人江西廣西各一人掌直隸州一州之政令其規(guī)制與知府同惟無倚郭縣其所治州事即自行之其道領有吏目巡檢驛丞閘官稅課司大使等官亦因地裁設】 直隸州州同【直隸安徽四川各三人江蘇山東陜西甘肅福建各一人河南廣東各一人如同知之職】 直隸州州判【直隸五人江蘇安徽山東陜西廣東廣西各二人山西湖南各四人河南甘肅各三人江西云南各一人四川七人如通判之職】 (臣)等謹案我朝澄清吏治首重親民之任以府州為諸縣統(tǒng)率尤隆其選諸府授任之初得蒙召對訓示周詳俾守土者得以稟承而宣布之又特命書名殿扆以時省覽而察其殿最所以淬勵之者靡所不至是以吏績官方遠軼前古焉 州縣 知州【順天府五人奉天府四人直隸十二人江蘇安徽湖南各三人山東九人山西陜西谷五人河南六人甘肅湖北廣東各七人浙江江西各一人廣西二十六人四川十一人云南二十七人貴州十四人掌一州之政治其佐州同州判分掌糧馬巡捕之事其屬吏目掌輔理刑禁巡檢驛丞庫大使閘官等員各因所分地而掌其職事】 知縣【順天府十九人奉天府八人直隸一百五人江蘇六十二人安徽五十人山東九十五人山西八十八人河南九十四人陜西七十三人甘肅五十二人浙江七十六人福建六十二人江西七十五人湖北六十人湖南六十四人廣東八十一人廣西四十九人四川一百十一人云南三十九人貴州三十四人掌一縣之政令其佐縣丞主簿分掌糧馬征稅戶籍巡捕之事其屬巡檢掌捕盜賊典史掌監(jiān)察獄囚如無丞簿則兼領之驛丞典郵傳迎送閘官掌收泄啟閉事稅課大使典商稅之事河泊所官掌收魚稅】 (臣)等謹案州縣授任之初必先由吏部引見以簡其才否其在任者閱捧五年以上始許題升三年以上始許題調蒞任三年政績卓著者保題注冊間有因事引見書名存記特用為同知知府以示鼓勵所以激揚之者備至其有曠職者督撫劾奏立從黜退扶良鋤莠升降至公洵乎慎重民牧之至意也 皇朝通志卷六十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