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首二 進表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作者:清·永瑢


多羅質(zhì)郡王臣永瑢等為奉敕編纂《四庫全書》告成謹(jǐn)奉表上進者:

伏以天璣甄度,書林占五緯之祥。帝鏡懸光,藝苑定千秋之論。立綱維于鰲極,函列云珠。嫓刪述于龍蹲,契昭虹玉。理符心矩,絜三古以垂謨。道葉神樞,匯九流而證圣。治資鑒古,德洽敷文。臣等誠歡誠忭,稽首頓首上言:竊惟神霄九野,太清耀東壁之星。懸圃三成,上帝擴西昆之府。文章有象,翠媯遂吐其天苞。繪畫成形,白阜肇圖其地絡(luò)。書傳蒼頡,初征雨粟之祥。箓授黃神,始貯靈蘭之典。洞庭秘簡,稽大禹所深藏。柱下叢編,付老聃以世守。秦操金策,圣籍雖焚。漢理珠囊,遺經(jīng)故在。儒生密寶,維孔鮒之承家。謁者旁求,見陳農(nóng)之奉使。蝌文以后,篇章自是滋多。麟閣所儲,條目于焉漸備。杖吹藜火,夜仇別錄之編。衣染爐香,坐校中經(jīng)之簿。王仲寶區(qū)其流別,定新志之九條。阮孝緒撮其叢殘,括舊傳之五部??睍町?,世摹展氏之圖卷。幔飛仙史,載隋宮之跡。唐武德訖乎天寶,鈿軸彌增。宋景祐繼以淳熙,牙簽再錄。南征俘玉,元遷三館之廚。北極營都,明運十艘之櫝。莫不前征遂古丹壺,溯合雒之蹤,毖發(fā)空林青簡,羾頻斯之篆。西州片札,辨點漆于將磨。南雍殘文,檢穿絲于巳斷。竹編未朽,名認(rèn)師春,瓠本猶攜,稾存班固。爬羅纖碎,或得諸玉枕石函。掇拾畸零均給以螺丸。麻紙精镠,廣購一篇增十疋之酬。華贉重絳,三品別兩廂之等。凡以窮搜放失,獵文林辨囿之精?;ョR瑕瑜,立圣域賢關(guān)之訓(xùn)。結(jié)德輿而輨轄軌順經(jīng),涂傃學(xué)海以沿波源通道筏。然而掇余易匱,四千卷旣丐殘膏。騖廣彌蕪,百兩篇更珍贗鼎。丹青失實,或貽誚于王充。朱紫相淆,孰齊蹤于鄭默。甚乃別風(fēng)淮雨,惜奇字而偏留?;蛉缭S綠紂紅踵,駁文而莫悟。蘭臺庋貯,多如賄改漆經(jīng)。棗板摹傳,遂至誤尊閣本。故秘書總目,鄭夾漈復(fù)議校讎。而文苑英華,彭叔夏重加辨證。從未有重熙累洽,雯華懸紫極之庭。稽古崇儒,冊府辟丹宸之館。彌綸宙合,識大識小之無遺。榮鏡登閎,傳信傳疑之有準(zhǔn)。金模特建,寶思周融如今日者也。欽惟皇帝陛下,瑞席蘿圖,神凝松棟。播威棱于十曲,響震靈夔。洽文德于四溟,兆開神鷟。帝媯歌詠巳題九萬瓊箋,臣向編摩更緝?nèi)殸?,博收竹素,仍沿天祿之名。珍比琳瑯,永付長恩之守。乃猶尋端竟委,溯支絡(luò)于詞源,緯地經(jīng)天,探精微于義海。昭陽韶歲,特紬翰府之藏。永樂遺編,俯檢文樓之帙。例取諸吳興韻海,割裂雖多。體宏于孟蜀書林,搜羅終當(dāng)。榛楛宜翦,命刊削其讕言。瀝液堪珍,剌比排其墜簡。焦桐漆斷,重膠百衲之琴。古罍銅斑,合鑄九金之鼎。復(fù)以羽陵蠹剩,或有存留,宛委藏余不無佚漏,十行丹詔遍征汲古之家,七錄緗囊廣啟獻書之路。逸經(jīng)斷策,出自大航,雜卦殘篇,發(fā)從老屋。錦帆捩舵,孟家東路之舡玉軚,飛鈴吳氏西齋之軸,鱗排玉字多王棨之所未聞,笱束金繩,率張華之所莫識。光明繭紙,朱題蕓帙之名。蟠屈鸞章,紫認(rèn)槐廳之印。紅梨隔院,曹司對設(shè)于東西。青鏤濡香,品第詳分其甲乙。

天潢演派,光連太史之河。卿月澄暉,彩接文昌之宿??偹拘蜾?,叨楊億之華資。分預(yù)校讎,列任宏之清秩。銀袍應(yīng)召,驤云路以彈冠。粉署征才,記仙郎而題柱。懷鉛握槧,學(xué)官愿效其一長。切線割圜,博士亦研其九術(shù)。遂乃別開書局,特分署于龍墀。增置鈔胥,競抽毫于虎仆。圖與史并陳,左右粉本鉤摹。隸與蝌兼?zhèn)?,古今絲痕竵扁。曹連什五,各屬于寫官。工辨窳良,均稽研于計簿。提綱挈領(lǐng),董成者職總監(jiān)修。補闕拾遺,覆勘者官兼詳定。庀器預(yù)儲于將作,棐幾筠簾。傳餐遍給于大官,珉糜珠饀。溫爐圍炭,紋凝鵓鴿之青朗。臨涵冰色,映玻璃之白花。甎入直地,同兠率天宮。蓮炬分行,人到嫏嬛福地。瓊箱牒送,全搜幐囊帷蓋之余。芝殿簽排,共刊木扇金華之謬。程材效技,各一一而使吹。累牘連篇,遂多多而益辦。香霏辟惡,擁書何止百城。沈漬隃糜,削槀寧惟兩屋。譬入眾香之國,目眩瞀于花光。宛游群玉之峰,神愕眙于寶氣。豈但鳩都多士,駴聞見所未曾。實令虎觀諸儒,辨妍媸而莫決。所賴恭承睿鑒,提玉尺以量才。仰稟天裁,握銀華而鑒物。初披卷軸,共掇零璣。即荷絲綸,務(wù)礱完璧。吳澄易翼辨顛倒乎陰陽,楊簡詩音斥混淆乎周漢。稗官剿說刪馬角之荒唐,譯史傳聞?wù)篑阒灝悺u凑缕砀0l(fā)凡于劉跂之詞,語錄參禪示例于齊熙之記。固巳南車指路,陟道岸而衢亨。北斗旋杓,揆文星而度正。洎乎群書大集,品雜金沙。圣訓(xùn)彌彰,鑒澄珠礫。詁經(jīng)忌鑿,黜錯簡于龜文。論史從公,溯編年于麟筆。立言乖體,四明之錄必刪。贗古誣真,五柳之名宜辨。七簽三藏,汰除釋老之編。五蠹九奸,排斥申韓之術(shù)。毒深孔雀,無容校寫其青詞。巧謝璇璣,未許增添其錦字。小山艷曲,削香奩脂盝之篇。金谷新詞,刊酒肆歌樓之句。凡皆詞臣之奏進,誤點丹黃。一經(jīng)圣主之品題,立分白黑。至于銅簽報夜,紫殿勤披玉案。開緘丹毫,親詠五家易說。岐涂附辟,其傳燈四氏。書箋余緒,兼詳乎括地。前車后鑒,陳風(fēng)雅于經(jīng)筵。斜上旁行,寓春秋于世本。廬陵處士特申僣上之防,安定門人大著尊王之義。王元杰名同讞獄,為云谷之重儓。洪咨夔跡類探囊,竊玉川之余沈。四箴誤注,寧知顏巷之心。二佛同稱,轉(zhuǎn)隘尼山之量。六經(jīng)作繪,全收諸楊甲圖中。七緯成編,知出自莊周書后。五音分配,篆文互備其形聲。二史交參,奇字各通其假借。古香馣馤,細辨班書。碎腋穿連,重刊薛史。清流肇釁,示鑒戒于東林。正統(tǒng)明尊,存綱常于西蜀。派沿洓水,袁朱之新例兼存。俗記扶余,班范之訛傳并訂。黨碑再勒,嗟揖盜而開門。權(quán)焰彌張,嗤教星而替月。西湖游跡,殊憐野老之藏名。北使賓筵,深陋詞臣之校射。宋鈔僅剩,搜舊志于臨安。金刻稀聞,寶遺聞于貞觀?;蚬セ蚴兀酱媸b之兵謀。相勝相生,未信五行之德運。建炎政草,愧彼中興。至正刑章,斥其左袒。李尊洛學(xué),辨道命于天原。酈注桑書,剖源流于地理。史腴詳摘,有逾漢雋之精。經(jīng)笥懸探,更勝曹倉之富。至于孔庭舊語,首定儒宗。蔡帳秘文,嚴(yán)排異說。范祖禹之帝學(xué),具有淵源。曾公亮之武經(jīng),姑存崖略。橫戈危堞,節(jié)取陳規(guī)。握策靈臺,參征蘇頌。算窮杪忽,九章研鮑瀚之藏。術(shù)雜縱橫,十卷稽趙甤之撰。楚中隱士,互權(quán)韓柳之評。婺郡名賢,不廢呂唐之學(xué)。臚登讖記,衍洪范而原非。妄議井田,托周官而更誤。錢唐遺事,深譏首鼠于宋元。曲洧舊聞,微憾操戈于洛蜀。絀聰有取,旁通方朔之言。指佞無難,慎聽韓非之說。陳思書苑,列筆陣而成圖。馬總意林,搴詞條而擢秀。黃伯思之博洽,石墨精研。孫逢吉之淹通,云龍遙溯。多知舊事,病歌舞之銷金。一洗清波,笑詞章之諛墓。太平御覽徒粉飾乎嘉名,困學(xué)紀(jì)聞偶抨彈其迂論。晚唐小史,入廚寧取乎卮言。南宋枝談,按鞠深嫌其曲筆。十七卷騷人舊制,更證以草木之名。二百年吏部清吟,特賞其煙霞之氣。兼推韓杜,續(xù)來鳳觜之膠。并采郊祁,擬以棠華之句。文恭著作,先歐尹而孤行。忠肅風(fēng)裁,抗蘇程而角立。勤王留守,呼北渡者凡三。殉節(jié)侍郎,壯南朝者惟一。學(xué)如和叔,原不限以宗朱。詩到儀卿,乃轉(zhuǎn)嫌其入墨。讀書秘閣,明詹初論古之非。從宦金淵,賞仇遠耽吟之癖。楊維楨取其辨統(tǒng)而頌莽則當(dāng)誅,劉宗周閔其完忠而吠堯為可恕。凡茲獨斷咸稟睿裁,懿此同情實孚公義。苞千齡而建極道。岀于天。綜百氏以歸型言,衷諸圣權(quán)。衡筆削事,通乎春賞秋刑。絜度方圓,法本乎干規(guī)坤矩。是以儀璘懸耀,揆景鳧趨。鏞棧先鳴,聆音麕集。鯨鐘方警,啟蓬館以晨登。鶴籥嚴(yán)關(guān),焚蘭膏以夜繼。披文計數(shù),寧止于萬七千篇。按月程功,務(wù)得夫四十五日。裁縫無跡,先成綴白之裘。傳寫相爭,齊炙汗青之竹。架羅黃卷積盈,有似于添籌。幾擁烏皮刊謬,時防其掃葉。畢升活板,漸看字是排成。曾鞏官書,巳見序稱校上。加以乾行至徤,七旬之念典彌勤。離照無遺,一字之褒譏恒審。梁騶練士,庚郵遞初寫之函。云輅巡方,乙夜展重修之卷。至三至再,戒玉楮之遲雕。數(shù)萬數(shù)千,摘金根之屢誤。坤原為釜,兼搜刊板之訛。芉或作羊,細檢鈔書之謬。毫厘不漏,戩旁添待補之戈。涂注必嚴(yán),羅上辨續(xù)加之網(wǎng)。削除不盡,時飭以妄下雌黃。輪郭空存,常指其竟同曳白。明周纖芥,共欽睿照無遺。報乏微涓,彌覺愧心生奮。若夫考勤校惰,督課雖詳。荷寵邀榮,恩慈實渥。風(fēng)云得路,先登或列于九官。雨露均滋,中考亦賜以一級。柏臺聯(lián)句,聽鳳律之新聲。蕓署題名,踵麟臺之故事。墨勻蝶翅,祖帖雙鉤。帙簇龍紋,天書五色。猩毛擢穎,膩魚子之華箋。龍尾雕紋,融麝煤之芳氣。銀罌翠管,細縈百和之香。錦緞香羅,交映五明之扇。繡囊委佩,鋌貯朱提。珍毳豐茸,帕裁白囗。雕盤列饤果,分西域之甘。華俎嘗新瓜,勝東陵之種。自天宣賜,多非夢寐所期。無地酬恩,惟以文章為報。周賅始末,擬勒長編。別采英華,先為縮本。曩長庚之紀(jì)歲,慶葉嵩呼。屬太乙之占祥,象符奎聚。八年敬繕,挹古今四庫之精。兩部分儲,合大小二山之?dāng)?shù)。惟全書之浩博,實括群言。合眾手以經(jīng)營,倐逾數(shù)載。香薰蘭櫝,方粗就而未終。閣聳云楣,巳先成以有待。文河疏瀹,初如江別為三。筆海朝宗,繼乃瀆增以四。望洋無際,慮創(chuàng)始之為難。登岸有期,幸觀成之可冀。較刪繁之別帙,又閱兩年。勒總匯之鴻裁,巳盈一部。挿簽分帙,次按乎甲乙丙丁。列架臚函,色別其赤青白黑。經(jīng)崇世教,貴實征而賤虛談。史系人心,削誣詞而存公論。選諸子百家之粹,博收而不悖圣賢。懲十人九集之非,嚴(yán)汰而寧拘門戶。上沿虞夏,咸挹海以求珠。下采元明,各披沙而見寶。六千篋璋分圭合,延閣儲珍。二百卷部次州居,崇文列目。釋名訓(xùn)義,因李肇之解題??籍悈⑼?,近歐陽之集古。事稽其實,循文防誤于樹萓。詞取其詳,求益非同于買菜。人無全美,比量其尺短寸長。語或微疵,辨白其玉瑕珠颣。一經(jīng)采錄,真同鯉上龍門。附載姓名,亦使蠅隨驥尾。元元本本總歸圣主之持衡,是是非非盡掃迂儒之膠柱。至其盈箱積案,或汗漫而難尋。復(fù)以提要鉤元,期簡明而易覽。譬諸典謨紀(jì)事,別行小序之一篇。類乎金石成書,先列諸碑之十卷。分綱列目,見義例之有條。按籍披圖,信源流之大備。水四瀛而山五岳,侔此壯觀。前千古而后萬年,無斯巨帙。蓋非常之制作,天如留待于今。而希有之遭逢人乃躬當(dāng)其盛,叨司校錄,實忝光榮。臣等功謝囊螢,識同窺豹。鉆研文字,未能脈望之通仙。延緩歲時,僅類鞠通之食墨。仰旨訓(xùn)示,得聞六藝之源。曲荷寬容,許假十年之限。百夫決拾,望學(xué)的而知歸。一簣成山,營書巖而幸就。欣陳寶笈,對軒鏡之澄光。恭進瑤階,同羲圖之永寶。從此依模笵狀,若疊矩而重規(guī)。因之循軌知途,益輕車而熟路。先難后易,一隅可得而反三。謀始圖終,百里勉行乎半九。精心刊誤,八行細檢朱絲。協(xié)力鳩工,萬指齊磨烏玉。連綿告蕆,佇看四奏天閶。迅速先期,不待六更歲籥。人文成化,帝機運經(jīng)緯之功?;蕵O敷言,王路示會歸之準(zhǔn)。觚棱云構(gòu),嵬峨乎銀牓璇題。方策星羅,珍貴乎金膏水碧。曰淵、曰源、曰津、曰溯,長流萬古之江河。紀(jì)世、紀(jì)運、紀(jì)會、紀(jì)元,恒耀九霄之日月。并五經(jīng)以垂訓(xùn),道通乎丹書綠字之先。合六幕以同文,治超于元律蒼牙之上。臣等無任瞻天仰圣,踴躍歡忭之至,謹(jǐn)奉表恭進以聞。

欽定四庫全書勘閱繕校諸臣職名

總裁官職名

厯任正總裁官

皇 六 子 多 羅 質(zhì) 郡 王 臣  永 瑢

皇 八 子 多 羅 儀 郡 王 臣  永 璇

皇十一子 臣  永 瑆

經(jīng)筵日講起居注官 太子太保東閣大臣  學(xué)士管吏部刑部事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 劉統(tǒng)勛

經(jīng)筵講官 太子太?!∥臏Y閣大學(xué)士兼工部尚書 臣  劉 綸

經(jīng)筵日講起居注官 太子太?!∥溆⒌畲髮W(xué)士管臣  吏部刑部事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 文淵閣領(lǐng)閣事 舒赫德

(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臣  阿 桂

經(jīng)筵日講起居注官 太子太?!∥娜A殿大學(xué)士管戶部事臣  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 文淵閣領(lǐng)閣事世襲一等輕車都尉 于敏中

(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 臣  英 廉

經(jīng)筵講官 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 文淵閣領(lǐng)閣事 臣  程景伊

經(jīng)筵日講起居注官 太子太?!∥臏Y閣大學(xué)士臣  兼吏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文淵閣領(lǐng)閣事 嵇 璜

(字位過密 無法顯示)臣  福隆安

太子太?!∮按蟪甲h政大臣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戶部臣  尚書內(nèi)務(wù)府總管步軍統(tǒng)領(lǐng)世襲三等輕車都尉 和 珅

經(jīng)筵講官協(xié)辦大學(xué)士吏部尚書兼管國子監(jiān)事務(wù) 臣  蔡 新

經(jīng)筵講官 太子少傅戶部尚書 臣  王際華

經(jīng)筵講官 太子少傅工部尚書 臣  裘日修

厯任副總裁官

經(jīng)筵講官 太子少傅戶部尚書教習(xí)庶吉士 臣  梁國治

經(jīng) 筵 講 官 禮 部 尚 書 臣  曹秀先

都 察 院 左 都 御 史 臣  張若溎

內(nèi) 閣 學(xué) 士 兼 禮 部 侍 郎 臣  劉 墉

吏部侍 郎 臣  王 杰

吏部侍 郎 臣  彭元瑞

戶部侍 郎 臣  金 簡

經(jīng) 筵 講 官 戶 部 侍 郎 臣  董 誥

經(jīng) 筵 講 官 戶 部 侍 郎 臣  曹文埴

兵 部 侍郎 臣  沈 初

經(jīng) 筵 講 官 刑 部 侍 郎 臣  錢汝誠

工 部 侍郎 臣  李友棠

翰林院勘閱編輯四庫全書官員職名

總纂官

文淵閣直閣事兵 部 侍 郎 臣  紀(jì) 昀

文淵閣直閣事大 理 寺 卿 臣  陸錫熊

太常寺少卿 臣  孫士毅

提調(diào)官

日講起居注官司經(jīng)局洗馬 臣  夢 吉

翰林院編修 臣  祝德麟

掌 河 南 道 監(jiān) 察 御 史 臣  劉錫嘏

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 臣  王仲愚

文淵 閣 ?!±怼『擦衷壕幮蕖〕? 百 齡

日講起居注官 文淵閣校理翰林院侍讀 臣  張 燾

翰林院編修 臣  宋 銑

翰林院編修 臣  蕭際韶

日講起居注官 文淵閣校理翰林院侍讀 臣  德 昌

翰林院編修 臣  黃瀛元

翰林院編修 臣  曹 城

日講起居注官 文淵閣校理翰林院侍講 臣  瑞 保

翰林院編修 臣  陳崇本

文 淵 閣校理翰林院檢討 臣  五 泰

翰林院檢討 臣  運 昌

軍機處行走工科給事中 臣  章寶傳

軍 機處行走 鴻 臚 寺 卿 臣  馮應(yīng)榴

軍機處行走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臣  孫永清

軍機處行走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 臣  史夢琦

軍 機處行走 戶 部 郎 中 臣  劉謹(jǐn)之

軍 機處行走 工 部 郎 中 臣  蔣謝庭

軍 機處行走翰林院修撰 臣  戴衢亨

協(xié)勘總目官

文淵閣校理原任洗馬?補侍講 臣  劉權(quán)之

文淵閣校理翰林院編修 臣  汪如藻

翰 林院編 修 臣  程晉芳

翰 林院編 修 臣  李 潢

翰林院庶吉 士 臣  梁上國

禮部?補主 事 臣  任大椿

國 子監(jiān)助 教 臣  張羲年

纂修官

日講起居注官 文淵閣校理左春坊左庶子 臣  鄒奕孝

右春坊 右庶子 臣  平 恕

翰 林院侍 講 臣  劉亨地

文 淵 閣 校理翰林院侍講 臣  莊承篯

文 淵 閣 校理翰林院侍講 臣  吳壽昌

文 淵 閣 校理司經(jīng)局洗馬 臣  翁方綱

右春坊右 中 允 臣  劉校之

翰林院編修 臣  勵守謙

翰林院編修 臣  朱 筠

翰林院編修 臣  藍應(yīng)元

翰林院檢討 臣  蕭 芝

翰林院編修 臣  鄒玉藻

翰林院編修 臣  王嘉曾

翰林院編修 臣  劉躍云

翰林院編修 臣  姚 頤

翰林院編修 臣  黃良棟

翰林院編修 臣  陳昌圖

翰林院修撰 臣  陳初哲

翰林院編修 臣  劉 湄

翰林院編修 臣  鄭際唐

翰林院編修 臣  吳 典

翰林院檢討 臣  左 周

司經(jīng)局洗馬 臣  黃 軒

翰林院編修 臣  王 增

翰林院編修 臣  范 衷

翰林院編修 臣  王爾烈

翰林院編修 臣  閔思誠

翰林院編修 臣  林樹蕃

文淵閣校理翰林院編修 臣  陳昌齊

翰林院編修 臣  孫辰東

翰林院編修 臣  俞大猷

文淵閣校理翰林院編修 臣  李堯棟

翰林院編修 臣  鄒炳泰

文淵閣校理翰林院編修 臣  莊通敏

翰林院編修 臣  黃壽齡

翰林院編修 臣  莫瞻菉

翰林院檢討 臣  王坦修

翰林院編修 臣  許兆椿

翰林院編修 臣  于 鼎

翰林院編修 臣  王春煦

翰林院編修 臣  吳鼎雯

翰林院編修 臣  吳省蘭

翰林院修撰 臣  汪如洋

翰林院編修 臣  陳萬青

翰林院編修 臣  余 集

翰林院編修 臣  邵晉涵

翰林院編修 臣  周永年

翰林院檢討 臣  谷際岐

翰 林院 庶 吉士 臣  蔡廷舉

翰 林 院 庶 吉士 臣  楊昌霖

翰林院 庶 吉士 臣  戴 震

翰 林 院 庶 吉士 臣  祝 堃

刑部 郎 中 臣  姚 鼐

天文算法纂修官

欽天監(jiān) 中 官正 臣  郭長發(fā)

欽 天監(jiān) 靈 臺郎 臣  陳際新

算 學(xué) 錄 臣  倪廷梅

收掌官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安盛額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文 英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富 廉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舒明阿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白 瑛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英璽德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榮 安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明 福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博 良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恒 敬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那 善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長 亮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經(jīng) 德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慶 明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盛 文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張純賢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br />
翰 林院筆 帖 式 臣  承 露

翰 林 院 孔 目 臣  熊志契

翰 林 院 待 詔 臣  馬 蓁

武英殿繕寫校正四庫全書官員職名

總閱官

經(jīng)筵講官禮部尚書兼管樂部太常寺鴻臚寺事務(wù) 臣  德 保

兵部 尚書 臣  周 煌

經(jīng) 筵 講 官 吏 部 侍 郎 臣  謝 墉

禮部侍郎 臣  莊存與

禮部侍郎 臣  達 椿

署 工 部 侍 郎 臣  汪廷玙

工部侍郎 臣  胡高望

內(nèi) 閣 學(xué) 士 兼 禮 部 侍 郎 臣  汪永錫

內(nèi) 閣 學(xué) 士 兼 禮 部 侍 郎 臣  金土松

內(nèi) 閣 學(xué) 士 兼 禮 部 侍 郎 臣  尹壯圖

內(nèi) 閣 學(xué) 士 兼 禮 部 侍 郎 臣  李 綬

宗 人 府 府 丞 臣  竇光鼐

通 政 使 司 通 政 使 臣  吉夢熊

太常寺卿 臣  倪承寬

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 臣  李汪度

日講起居注官 文淵閣直閣事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 臣  朱 圭

總校兼提調(diào)官

日講起居注官 文淵閣直閣事詹事府少詹事 臣  陸費墀

提調(diào)官

日講起居注官 文淵閣直閣事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 臣  彭紹觀

翰林院編修 臣  查 瑩

翰林院編修 臣  劉種之

文淵閣校理左春坊左贊善 臣  韋謙恒

翰林院檢討 臣  彭元珫

翰林院編修 臣  吳裕德

翰林院編修 臣  關(guān) 槐

翰林院編修 臣  周興岱

覆校官

中 允 銜 翰 林 院 編 修 臣  王燕緒

翰 林 院 編修銜 臣  朱 鈐

翰林院檢討 臣  何思鈞

翰 林 院 庶 吉 土 銜 臣  倉圣脈

分校官

日講起居注官右春坊右中允 臣  張書勛

文淵閣校理右春坊右中允 臣  季學(xué)錦

翰林院修撰 臣  錢 棨

翰林院修撰 臣  金 榜

翰林院編修 臣  張秉愚

翰林院編修 臣  項家達

翰林院編修 臣  楊壽楠

翰林院編修 臣  裴 謙

翰林院編修 臣  張能照

翰林院編修 臣  汪學(xué)金

翰林院編修 臣  嚴(yán) 福

翰林院編修 臣  孫希旦

翰林院編修 臣  羅修源

翰林院編修 臣  朱 攸

翰林院編修 臣  邱庭漋

翰林院編修 臣  錢 樾

翰林院編修 臣  周 瓊

翰林院編修 臣  吳錫麒

翰林院編修 臣  蔡廷衡

翰林院編修 臣  翟 槐

翰林院編修 臣  施培應(yīng)

翰林院編修 臣  吳舒帷

翰林院編修 臣  何 循

翰林院編修 臣  顏崇溈

翰林院編修 臣  張九鐔

翰林院編修 臣  王天祿

翰林院編修 臣  馮敏昌

翰林院編修 臣  朱 紱

翰林院編修 臣  閔惇大

翰林院編修 臣  劉汝謩

翰林院編修 臣  高棫生

翰林院編修 臣  范來宗

翰林院編修 臣  馬啟泰

翰林院編修 臣  戴聯(lián)奎

翰林院編修 臣  方 煒

翰林院編修 臣  徐如澍

翰林院編修 臣  戴心亨

翰林院編修 臣  戴均元

翰林院編修 臣  許 烺

翰林院編修 臣  沈?qū)O漣

翰林院編修 臣  盧 應(yīng)

翰林院編修 臣  錢 栻

翰林院編修 臣  胡 榮

翰林院編修 臣  程昌期

翰林院編修 臣  何西泰

翰林院編修 臣  王嘉曾

翰林院編修 臣  盧 逐

翰林院編修 臣  沈清藻

翰林院檢討 臣  孫玉庭

翰林院檢討 臣  洪其紳

翰林院檢討 臣  李奕疇

翰林院檢討 臣  溫常綬

翰林院檢討 臣  王福清

翰林院檢討 臣  德 生

翰林院檢討 臣  李鼎元

翰林院檢討 臣  張 位

翰林院檢討 臣  蕭廣運

翰林院檢討 臣  蕭九成

翰林院檢討 臣  王允中

翰林院檢討 臣  龔大萬

翰林院檢討 臣  羅國俊

翰林院檢討 臣  錢世錫

翰林院檢討 臣  饒慶捷

翰林院檢討 臣  汪 泉

翰林院檢討 臣  郭 寅

翰林院檢討 臣  王汝嘉

翰林院檢討 臣  王鐘健

翰 林 院 庶 吉 士 臣  馮 培

翰 林 院 庶 吉 士 臣  李廷敬

翰 林 院 庶 吉 士 臣  吳蔚光

翰 林 院 庶 吉 士 臣  徐文干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曾廷橒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祖之望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范 鏊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胡必達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陳 墉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陳文樞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王 受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王朝梧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蔡共武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潘紹觀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蔣予蒲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馮集梧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曾 燠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吳紹浣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鐘文韞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俞廷掄

翰 林 院庶吉士 臣  侍 朝

吏部員外郎 臣  張慎和

起居注 主 事 臣  牛稔文

文淵閣檢閱宗人府主事 臣  呂云棟

刑 部 主 事 臣  胡 敏

文淵閣檢閱工部主事 臣  王慶長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龔敬身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張 培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李 楘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汪日章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吳 俊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方維甸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王 瑸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吳紹昱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毛上炱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盛惇崇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杜兆基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雷 純

文淵閣檢閱內(nèi)閣侍讀 臣  宋 镕

文淵閣檢閱內(nèi)閣侍讀 臣  裘行簡

文 淵 閣 檢 閱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李斯詠

文 淵 閣 檢 閱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方大川

文 淵 閣 檢 閱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金光悌

文 淵 閣 檢 閱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劉圖南

內(nèi)閣中書 臣  李 荃

內(nèi)閣中書 臣  胡紹基

內(nèi)閣中書 臣  董聯(lián)轂

內(nèi)閣中書 臣  程 炎

內(nèi)閣中書 臣  王學(xué)海

內(nèi)閣中書 臣  楊世綸

內(nèi)閣中書 臣  閔思毅

內(nèi)閣中書 臣  邱桂山

內(nèi)閣中書 臣  馬猶龍

內(nèi)閣中書 臣  甄松年

內(nèi)閣中書 臣  沈 琨

內(nèi)閣中書 臣  鮑之鐘

內(nèi)閣中書 臣  王 照

內(nèi)閣中書 臣  王中地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費振勛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沈叔埏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顧宗泰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楊 揆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洪 梧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江 璉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孫 球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徐秉敬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秦 瀛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黃秉元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張敦培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潘奕雋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張曾效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石鴻翥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趙秉淵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劉 英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沈鳳輝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溫汝適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賈 錟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章 煦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毛鳳儀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葉 菼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郭 晉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竇汝翼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張 塤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汪師曾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言朝標(biāo)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趙懷玉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徐步云

內(nèi) 閣 中 書 臣  宋枋遠

中書科中書 臣  吳翼成

中書科中書 臣  李元春

候 補 中 書 科 中 書 臣  劉源溥

國子監(jiān)助教 臣  陳 木

國子監(jiān)助教 臣  周 鋐

國子監(jiān)助教 臣  卜維吉

國子監(jiān)助教 臣  金學(xué)詩

國子監(jiān)助教 臣  黃昌禔

國子監(jiān)助教 臣  汪錫魁

內(nèi) 閣 典 籍 臣  袁文邵

詹事府主簿 臣  汪日贊

國子監(jiān)監(jiān)丞 臣  金兆燕

國子監(jiān)監(jiān)丞 臣  張曾炳

國子監(jiān)學(xué)正 臣  沈 培

國子監(jiān)學(xué)正 臣  蔡 鎮(zhèn)

國子監(jiān)學(xué)正 臣  吳 垣

國子監(jiān)學(xué)錄 臣  ?!⊙?br />
國子監(jiān)學(xué)錄 臣  李 巖

候 補 國 子 監(jiān) 學(xué) 正 臣  張志楓

通政司經(jīng)厯 臣  劉光第

太常寺典簿 臣  劉景岳

太常寺博士 臣  郭祚熾

進 士 臣  柴 模

進 士 臣  吳樹萱

篆隸分校官

翰 林 院庶 吉士 臣  王念孫

國子監(jiān)學(xué)正 臣  謝登雋

繪圖分校官

工部員外郎 臣  門應(yīng)兆

編次黃簽考證官

候 補 國 子 監(jiān) 司 業(yè) 臣  王太岳

候 補 國 子 監(jiān) 司 業(yè) 臣  曹錫寶

督催官

翰林院編修 臣  祥 慶

內(nèi)務(wù)府郎中 臣  董 椿

翰 林院 筆 帖 式 臣  楚維寧

收掌官

中書科中書 臣  田起莘

中書科中書 臣  吳應(yīng)霞

武英殿收掌官

奉宸院筆帖式 臣  阿克敦

筆帖式 臣  敷注禮

筆 帖 式 臣  德 光

筆 帖 式 臣  廣 傅

七 品 庫 掌 臣  陸達塞

七 品 庫 掌 臣  ?!?br />
七 品 庫 掌 臣  準(zhǔn)提保

七 品 庫 掌 臣  伊昌阿

委 署 庫 掌 臣  海 福

委 署 庫 掌 臣  德 明

柏 唐 阿 臣  ?!c

柏 唐 阿 臣  永 清

柏 唐 阿 臣  惠 保

營造司庫守 臣  八 十

武英殿監(jiān)造官

內(nèi) 務(wù) 府 郎 中 兼 佐 領(lǐng) 臣  劉 淳

武英殿 監(jiān)造 臣  紹 言

武英殿 監(jiān)造 臣  伊靈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