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三朝野史」四卷,原為抄本,舊題昆山顧炎武輯。因其書記福王、唐王及桂王事,而又稱清曰虜,在清代當為禁書。清季文網(wǎng)漸弛,遂有印本行世。茲即據(jù)陳漢光先生所見示之光緒戊申(三十四年)上海石印本鈔錄,并加標點,列為臺灣文獻叢刊之一。
此書分量不多,難成專冊,用自「荊駝逸史」中錄出汪光復撰「航海遺聞」一篇,作為附錄?!溉笆贰刮从涺斖醣O(jiān)國始末,此文正可補其闕也。
「野史」及「遺聞」皆間有訛誤之處,以無別本可校,只得俱仍其舊,不敢妄為竄改。(百吉)
==============================================================================
顧亭林初名絳,國變后改名炎武,字曰寧人,學者稱為亭林先生。江蘇昆山人。生明萬歷四十一年,卒清康熙二十一年,年七十。
他是一位世家子弟——江南有名的富戶。他承祖父命出繼堂叔為子。他的母親王氏,十六歲未婚守節(jié),撫育他成人。他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邊黑,性情耿介,不諧于俗,唯與同里歸玄恭(莊)為友,時有歸奇顧怪之目歸玄恭,明亡后屢次起義,晚年筑土室于叢冢間,與妻偕隱,自署門聯(lián)云:“妻太聰明夫太怪,人何寥落鬼何多。”
他少年便留心經(jīng)世之學,最喜歡抄書。遍覽二十一史,明代十二朝實錄,天下圖經(jīng),前輩文編說部,以至公移邸抄之類,有關于民生利害者,分類錄出,旁推互證。著《天下郡國利病書》,未成而國難作。清師下江南,亭林糾合同志起義兵守吳江。失敗后,他的朋友死了好幾位,他幸而逃脫。
他母親自從昆山城破之日起絕粒二十六日而死,遺命不許他事滿洲。他本來是一位血性男子,受了母親這場最后熱烈激刺的教訓,越發(fā)把全生涯的方向決定了。《亭林余集》里有一篇《王碩人行狀》,讀之便可知亭林受母親影響之程度。他初時只把母親淺殯,立意要等北京恢復,崇禎帝奉安后,才舉行葬禮。過了兩年,覺得這種希望很渺茫,勉強把母先葬,然而這一段隱痛,永久藏在他心坎中,終身不能忘卻。他后來棄家遠游,到老不肯過一天安逸日子,就是為此。
他葬母之后,隆武帝(唐王)在福建,遙授他職方司主事。他本要奔赴行在,但因為道路阻隔,去不成。他看定了東南的悍將惰卒,不足集事,且民氣柔脆,地利亦不宜于進取,于是決計北游,想通觀形勢,陰結豪杰,以圖光復。曾五謁孝陵明太祖陵,在南京),六謁思陵(明懷宗陵,在直隸昌平)。其時他的家早已破了,但他善于理財,故一生羈旅,曾無困乏。每到一地,他為有注意價值者,便在那里墾田,墾好了,交給門生或朋友經(jīng)營,他又往別處去。江北之淮安,山東之章丘,山西雁門之北、五臺之東,都有他墾田遺跡??梢娝^對的不是一位書呆子,他所提倡窮經(jīng)致用之學,并非紙上空談。若論他生平志事,本來不是求田問舍的人。原有的家產(chǎn)尚且棄而不顧,他到處經(jīng)營這些事業(yè),弄些錢做什么用處?我們試想一想。他下半世的生涯,大半消磨在旅行中。他旅行,照例用兩匹馬換著騎,兩匹騾馱帶應用書籍。到一險要地方,便找些老兵退卒,問長問短,倘若和平日所聞不合,便就近到茶房里打開書對勘。到晚年,乃定居陜西之華陰,他說:“秦人慕經(jīng)學,重處士,持清議,實他邦所少,而華陰綰轂關河之口,雖足不出戶,而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過十里之遙。若志在四方,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勢”??梢娝醋【右坏?,亦非漫無意義。他雖南人:下半世卻全送在北方,到死也不肯回家,他本是性情極厚、守禮極嚴的君子。他父母墳墓,忍著幾十年不祭掃。夫人死了,也只臨風一哭。為何舉動反常到如此田地?這個啞迷,只好讓天下萬世有心人胡猜罷了。
他北游以前,曾有家中世仆,受里豪唆使,告他“通?!?。當時與魯王、唐王通者,謂之通海。他親自把那仆人抓住投下海去!因此鬧了場大官司,幾乎送命。康熙三年,他在京,山東忽然鬧什么文字獄,牽連到他。他立刻親到濟南對簿,入獄半年。這是他一生經(jīng)過的險難。
康熙十六年開博學鴻儒科,都中闊人,相爭要羅致他。他令他的門生宣言:“刀繩具在,無速我死”。次年開明史館,總裁葉方藹又要特薦他。他給葉信說:“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清廷諸人,因此再不敢惹他。
他的外甥徐乾學、徐元文,少時由他撫養(yǎng)提拔。后來他們做了闊官,要迎養(yǎng)他南歸,他無論如何都不肯。他生平制行極嚴。有一次徐乾學兄弟請他吃飯,入坐不久,便起還寓。乾學等請終席張燈送歸,他作色道:“世間唯有淫奔、納賄二者皆于夜行之,豈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其方正類如此。
先生講求經(jīng)世之學,究心一代掌故,考制度得失,生民利害,與前史旁推互證,而折其中于六經(jīng)。游歷所至,以騾馬載書自隨,凡西北阨塞,東南海陬,必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與平日所聞不合,即發(fā)書檢勘。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措意,則馬上默誦諸經(jīng)注疏,偶有遺忘,即又發(fā)書熟讀之。放所撰《天下郡國利病書》百二十卷,取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天下圖經(jīng),旁逮文編說部公移邸抄之類,凡有關于國計民生者隨錄之,斟酌損益,不空言泥古,務質(zhì)之今日所可行,垂二十年始就。其別有一編曰《肇域志》,則考索利病之馀合圖經(jīng)而成者。今偶獲傳本,書計百卷,密行細字,所自謂“本行不盡,則注之旁;旁又不盡,則又別為備錄”者也。惜雖造端宏大,而《郡國》僅具長編,頗疏義例;《肇域》又未遑刪定,以成一家之言。先生精于音韻之學,據(jù)遺經(jīng)以正六朝唐人之失,據(jù)唐人以正來人之失,著《音學五書》:一、《音論》三卷,分十五篇,皆引據(jù)古人之說以相證驗,持論精博。惟入聲變亂舊法,后來音韻學者,愈闡愈密,或出其所論之外。要其發(fā)明古義,則陳第后屹為正宗;二、《詩本音》十卷,主陳第詩無葉韻說,不與吳棫《補音》爭,而亦全不用棫例;列本證旁證二條,明古音原作是讀,非由遷就,故曰本音。舉南宋來隨意葉讀之謬,至是廓清。三、《易音》三卷,以其音與詩音異,又或往往不韻,乃不如詩音之確,且有附會;然考核精當處,于古音不無有裨。四、《唐韻正》二十卷,以古音正唐韻之訛,逐字以求古吉,當移出者移出之,當移入者移入之。視他家謬執(zhí)今韻言古音,但知有字之當入,而不知當出,以至今古糾牽,不可究詰;其體例特為明晰。五、《古音表》二卷,分十部——一東、冬、鐘、江;二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三魚、虞、模、侯;四真、諄、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五蕭、宵、肴、豪、幽;六歌、戈、麻;七陽、唐;八耕、清、青;九蒸、登;十侵、覃、淡、鹽、添、咸、銜、嚴——凡以平為部首三聲隨之。其移入與割并之部附見其中。考以古法,多相吻合。另《韻補表》一卷,于古音葉讀之舛誤,今韻葉讀之乖方,各為別注,得失自見。
先生兼嗜金石,當其足跡所經(jīng),荒山頹址,遇有古碑遺跡,必披蓁菅,拭斑蘚讀之,手錄其要以歸。著《求古錄》一卷,《金石文字記》六卷,《石經(jīng)考》一卷,每有歐、趙、洪、王所不及者。先生生平精詣之書,無過《日知錄》三十二卷。于經(jīng)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之屬,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謬誤,最有補于學術世道。自序云:“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逼淙ト≈斏?、空諸依傍如此。晚益篤志經(jīng)學,居華陰時有求文者,告之曰:“文不關于經(jīng)術政理之大者不足為也。韓文公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諫佛骨表》《平淮西碑》《張中丞傳敘》,而一切諛墓之文不作,豈不誠山斗乎。”排斥王派理學最力,謂“經(jīng)學即理學也。自有舍經(jīng)學以言理學者,而邪說以起?!蹦吮局熳又f,參之以黃東發(fā)回抄,所以歸咎于上蔡、橫渠、象山者甚峻,作《下學指南》一卷。凡請講學者,亦謝絕之。在關中對人曰:“諸君,關學之馀也。橫渠藍田之教,以禮為先。孔子嘗言‘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而劉康公亦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然則君子為學,告禮何由?近來講學之師,專以聚徒立幟為心,而其教不肅,方將賦茅鴟之不暇,何問其馀哉!”其宗旨所存,具見于與友人論學書云;“所謂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學于文’,曰‘行已有恥’。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國家,營學之事也;自于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士而不失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于圣人,而去之彌遠也!”
康熙庚申,其妻歿于家,寄詩挽之而已。次歲,卒于華陰,年六十九。無子,自立從子衍生為后。門人奉喪歸葬昆山。所撰著除上述外,尚有《顧氏譜系考》一卷,《菰中隨筆》三卷,《救文格論》一卷,《雜錄》一卷,《亭林文集》六卷,《詩集》五卷,《馀集》一卷。高弟子吳江潘耒收其遺書,序而傳之。
其做學問的方法,第一要看他搜集資料何等精勤。亭林是絕頂聰明人,諒來誰也要承認。但他做工夫卻再笨沒有了。他從小受祖父之教,說“著書不如抄書”。(《文集》卷二《抄書自序》)他畢生學問,都從抄書入手;換一方面看,也可說他“以抄書為著書”。如《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全屬抄撮未經(jīng)厘定者。(《天下郡國利病書》自序云:歷覽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志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卷文冊之類,有得即錄,其成四十余帙。《肇域志》自序云:先取《一統(tǒng)志》,后取各省府州縣志,后取二十一史,參互書中,凡閱書一千余部。本行不盡,則注之旁行;旁行不盡,則別為一集,曰備錄。)若《日知錄》,實他生平最得意之作。我們試留心細讀,則發(fā)表他自己見解者,其實不過十之二三,抄錄別人的話最少居十之七八。故可以說他主要的工作,在抄而不在著。
雖說抄書,卻絕非如“文抄公”那樣為抄而抄,實際上是寓創(chuàng)新于抄書之中。有人問他《日知錄》又成幾卷,他答道:嘗謂今人纂輯之書,正如今人之鑄錢。古人采銅于山,今人則買舊錢名之曰廢銅以充鑄而已。所鑄之錢既已粗惡,而又將古人傳世之寶舂剉碎散,不存于后,豈不兩失之乎?承問《日知錄》又成幾卷,蓋期之以廢銅。而某自別來一載,早夜誦讀,反復尋究,僅得十余條,然庶幾采山之銅也。(《文集》卷四《與人書十》。)
你說《日知錄》這樣的書容易做嗎?他一年工夫才做得十幾條。我們根據(jù)這種事實,可以知道,不獨著書難,即抄也不容易了。須知凡用客觀方法研究學問的人,最要緊是先徹底了解一事件之真相,然后下判斷。能否得真相,全視所憑藉之資料如何。資料,從量的方面看,要求豐備;從質(zhì)的方面看,要求確實。所以資料之搜羅和別擇,實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明白這個意思,便可以懂得亭林所謂采山之銅與銅之分別何如。他這段話對于治學方法之如何重要,也可以領會了。
亭林的《日知錄》,后人多拿來比黃東發(fā)的《黃氏日抄》和王厚齋的《困學紀聞》。從表面看來,體例象是差不多,細按他的內(nèi)容,卻有大不同處。東發(fā)、厚齋之書,多半是單詞片義的隨手札記?!度罩洝凡蝗?,每一條大率皆合數(shù)條或數(shù)十條之隨手札記而始能成,非經(jīng)過一番“長編”工夫,決不能得有定稿。試觀卷九宗室、藩鎮(zhèn)、宦官各條;卷十蘇松二府田賦之重條,卷十一黃金、銀、銅各條,卷十二財用、俸祿、官樹各條,卷二十八押字、邸報、酒禁、賭博各條,卷二十九騎、驛、海師、少林僧兵、徙戎各條,卷三十古今神柯條,卷三十一長城條,則他每撰成一條,事前要多少準備工夫,可以想見。所以每年僅能成十數(shù)條,即為此。不然,《日知錄》每條短者數(shù)十字,最長亦不過一二千字,何至旬月才得一條呢?不但此也,《日知錄》各條多相銜接,含有意義。例如卷十三周末風俗、秦紀會稽山刻石、兩漢風俗、正始、宋世風俗、清議、名教、廉恥、流品、重厚、耿介、鄉(xiāng)愿之十二條,實前后照應,共明一義,剪裁組織,煞費苦心。其他各卷各條,類此者也不少。所以,如果拿閻百詩的《潛丘札記》和《黃氏日抄》《困學紀聞》相比,還有點像。顧亭林的《日知錄》,卻與他們都不像。他們的隨手札記,性質(zhì)屬于原料或粗制品,最多可以比綿紗或紡線。亭林精心結撰的《日知錄》,確是一種精制品,是篝燈底下纖纖女手親織出來的布。亭林作品的價值全在此。后來王伯申(王引之)的《經(jīng)傳釋詞》、《經(jīng)義述聞》、陳蘭甫的《東塾讀書記》都是模仿這種工作。這種工作正是科學研究之第一步,無論做何種學問都該用他。
亭林對于著述家的道德問題,極為注意。他說:“凡作書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書改竄為自作也”。(《文集》卷二《抄書自序》)又說:“晉以下人,則有以他人之書而竊為己作者,郭象《莊子注》,何法盛《晉中興書》之類是也。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書,無非竊盜而已。”《日知錄》卷十八《竊書》條)又說:“今代之人,但有薄行而無雋才,不能通作者之義,其盜竊所成之書,必不如元本,名為‘鈍賊’何辭?”(同上)他論著述的品格,謂“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必不可無者,而后為之”。(《日知錄》卷十九《著書之難條)他做《日知錄》成書后常??备?,“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削之”(《日知錄。自序》)然則雖自己所發(fā)明而與前人暗合者尚且不屑存,何況剽竊!學者必須有此志氣,才配說創(chuàng)造哩。自亭林極力提倡此義,遂成為清代學者重要之信條?!巴禃\”不復能存立于學者社會中,于學風所關非細。
大學者有必要之態(tài)度二:一曰精慎,二曰虛心。亭林著作最能表現(xiàn)這種精神。他說:“著述之家,最不利乎以未定之書傳之于人?!保ā段募肪硭摹杜c潘次耕書》)又說:“古人書如司馬溫公《資治通鑒》、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為之……后人之書,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傳。所以然者,視成書太易而急于求名也。”(《日知錄》卷十九《著書之難》條)潘次耕請刻《日知錄》,他說要再待十年。其初刻《日知錄。自序》云:“舊刻此八卷,歷今六七年。老而益進,始悔向日學之不博,見之不卓?!瓭u次增改,……而猶未敢自以為定。……蓋天下之理無窮,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故昔日之所得,不足以為矜;后日之所成,不容以自限?!保ā段募肪矶?br />
亭林說:“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自小,少也;自大,亦少也?!保ā度罩洝肪砥摺蹲砸暼弧窏l)他的《日知錄》,閻百詩駁正若干條,他一見便欣然采納。(見趙執(zhí)信所作閻墓志)他的《音學五書》,經(jīng)張力臣改正一二百處。(見《文集》卷四《與潘次耕書》)他說:“時人之言,亦不敢沒君子之謙也,然后可以進于學?!保ā度罩洝肪矶妒龉拧窏l)。這種態(tài)度,真永遠可為學者模范了。
亭林的奢述,若論專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后人。若論方面之多,氣象規(guī)模之大,則乾嘉諸老,恐無人能出其右。要而論之,清代許多學術,都由亭林發(fā)其端,而后人衍其緒。
此外著述,尚有《五經(jīng)同異》三卷,《左傳杜解補正》三卷,此外《九經(jīng)誤字》一卷,《五經(jīng)考》一卷,《求古錄》一卷,《韻補正》一卷,《二十一史年表》十卷,《歷代宅京記》二十卷,《十九陵圖志》六卷,《萬歲山考》一卷,《昌平山水記》二卷,《岱岳記》八卷,《北平古今記》十卷,《建康古今記》十卷,《營平二州史事》六卷,《官田始未考》一卷,《京東考古錄》一卷,《顧氏譜系考》一卷,《譎觚》一卷,《茀錄》十五卷,《明季實錄》一卷,《圣安皇地本紀》二卷,《救文格論》、《詩律蒙告》、《下學指南》各一卷,《當務書》六卷,《菰中隨筆》三卷,《文集》六卷,《詩集》五卷。其書或存或佚今不具注。但觀其目,可以見其影響于后此學術界者如何矣。要之,亭林在清學界之特別位置,一在開學風,排斥理氣性命之玄談,專從客觀方面研察事務條理。二曰開治學方法,如勤搜資料,綜合研究,如參驗耳日聞見以求實證,如力戒雷同剿說。如虛心改訂不護前失之類皆是。三曰開學術門類,如參證經(jīng)訓史跡,如講求音韻,如說述地理,如研精金石之類皆是。獨有生平最注意的經(jīng)世致用之學,后來因政治環(huán)境所壓迫,竟沒有傳人。他的精神,一直到晚清才漸漸復活。至于他的感化力所以能歷久常新者,不徒在其學術之淵粹,而尤在其人格之崇峻。
此書分量不多,難成專冊,用自「荊駝逸史」中錄出汪光復撰「航海遺聞」一篇,作為附錄?!溉笆贰刮从涺斖醣O(jiān)國始末,此文正可補其闕也。
「野史」及「遺聞」皆間有訛誤之處,以無別本可校,只得俱仍其舊,不敢妄為竄改。(百吉)
==============================================================================
顧亭林初名絳,國變后改名炎武,字曰寧人,學者稱為亭林先生。江蘇昆山人。生明萬歷四十一年,卒清康熙二十一年,年七十。
他是一位世家子弟——江南有名的富戶。他承祖父命出繼堂叔為子。他的母親王氏,十六歲未婚守節(jié),撫育他成人。他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邊黑,性情耿介,不諧于俗,唯與同里歸玄恭(莊)為友,時有歸奇顧怪之目歸玄恭,明亡后屢次起義,晚年筑土室于叢冢間,與妻偕隱,自署門聯(lián)云:“妻太聰明夫太怪,人何寥落鬼何多。”
他少年便留心經(jīng)世之學,最喜歡抄書。遍覽二十一史,明代十二朝實錄,天下圖經(jīng),前輩文編說部,以至公移邸抄之類,有關于民生利害者,分類錄出,旁推互證。著《天下郡國利病書》,未成而國難作。清師下江南,亭林糾合同志起義兵守吳江。失敗后,他的朋友死了好幾位,他幸而逃脫。
他母親自從昆山城破之日起絕粒二十六日而死,遺命不許他事滿洲。他本來是一位血性男子,受了母親這場最后熱烈激刺的教訓,越發(fā)把全生涯的方向決定了。《亭林余集》里有一篇《王碩人行狀》,讀之便可知亭林受母親影響之程度。他初時只把母親淺殯,立意要等北京恢復,崇禎帝奉安后,才舉行葬禮。過了兩年,覺得這種希望很渺茫,勉強把母先葬,然而這一段隱痛,永久藏在他心坎中,終身不能忘卻。他后來棄家遠游,到老不肯過一天安逸日子,就是為此。
他葬母之后,隆武帝(唐王)在福建,遙授他職方司主事。他本要奔赴行在,但因為道路阻隔,去不成。他看定了東南的悍將惰卒,不足集事,且民氣柔脆,地利亦不宜于進取,于是決計北游,想通觀形勢,陰結豪杰,以圖光復。曾五謁孝陵明太祖陵,在南京),六謁思陵(明懷宗陵,在直隸昌平)。其時他的家早已破了,但他善于理財,故一生羈旅,曾無困乏。每到一地,他為有注意價值者,便在那里墾田,墾好了,交給門生或朋友經(jīng)營,他又往別處去。江北之淮安,山東之章丘,山西雁門之北、五臺之東,都有他墾田遺跡??梢娝^對的不是一位書呆子,他所提倡窮經(jīng)致用之學,并非紙上空談。若論他生平志事,本來不是求田問舍的人。原有的家產(chǎn)尚且棄而不顧,他到處經(jīng)營這些事業(yè),弄些錢做什么用處?我們試想一想。他下半世的生涯,大半消磨在旅行中。他旅行,照例用兩匹馬換著騎,兩匹騾馱帶應用書籍。到一險要地方,便找些老兵退卒,問長問短,倘若和平日所聞不合,便就近到茶房里打開書對勘。到晚年,乃定居陜西之華陰,他說:“秦人慕經(jīng)學,重處士,持清議,實他邦所少,而華陰綰轂關河之口,雖足不出戶,而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過十里之遙。若志在四方,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勢”??梢娝醋【右坏?,亦非漫無意義。他雖南人:下半世卻全送在北方,到死也不肯回家,他本是性情極厚、守禮極嚴的君子。他父母墳墓,忍著幾十年不祭掃。夫人死了,也只臨風一哭。為何舉動反常到如此田地?這個啞迷,只好讓天下萬世有心人胡猜罷了。
他北游以前,曾有家中世仆,受里豪唆使,告他“通?!?。當時與魯王、唐王通者,謂之通海。他親自把那仆人抓住投下海去!因此鬧了場大官司,幾乎送命。康熙三年,他在京,山東忽然鬧什么文字獄,牽連到他。他立刻親到濟南對簿,入獄半年。這是他一生經(jīng)過的險難。
康熙十六年開博學鴻儒科,都中闊人,相爭要羅致他。他令他的門生宣言:“刀繩具在,無速我死”。次年開明史館,總裁葉方藹又要特薦他。他給葉信說:“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清廷諸人,因此再不敢惹他。
他的外甥徐乾學、徐元文,少時由他撫養(yǎng)提拔。后來他們做了闊官,要迎養(yǎng)他南歸,他無論如何都不肯。他生平制行極嚴。有一次徐乾學兄弟請他吃飯,入坐不久,便起還寓。乾學等請終席張燈送歸,他作色道:“世間唯有淫奔、納賄二者皆于夜行之,豈有正人君子而夜行者乎?”其方正類如此。
先生講求經(jīng)世之學,究心一代掌故,考制度得失,生民利害,與前史旁推互證,而折其中于六經(jīng)。游歷所至,以騾馬載書自隨,凡西北阨塞,東南海陬,必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與平日所聞不合,即發(fā)書檢勘。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措意,則馬上默誦諸經(jīng)注疏,偶有遺忘,即又發(fā)書熟讀之。放所撰《天下郡國利病書》百二十卷,取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天下圖經(jīng),旁逮文編說部公移邸抄之類,凡有關于國計民生者隨錄之,斟酌損益,不空言泥古,務質(zhì)之今日所可行,垂二十年始就。其別有一編曰《肇域志》,則考索利病之馀合圖經(jīng)而成者。今偶獲傳本,書計百卷,密行細字,所自謂“本行不盡,則注之旁;旁又不盡,則又別為備錄”者也。惜雖造端宏大,而《郡國》僅具長編,頗疏義例;《肇域》又未遑刪定,以成一家之言。先生精于音韻之學,據(jù)遺經(jīng)以正六朝唐人之失,據(jù)唐人以正來人之失,著《音學五書》:一、《音論》三卷,分十五篇,皆引據(jù)古人之說以相證驗,持論精博。惟入聲變亂舊法,后來音韻學者,愈闡愈密,或出其所論之外。要其發(fā)明古義,則陳第后屹為正宗;二、《詩本音》十卷,主陳第詩無葉韻說,不與吳棫《補音》爭,而亦全不用棫例;列本證旁證二條,明古音原作是讀,非由遷就,故曰本音。舉南宋來隨意葉讀之謬,至是廓清。三、《易音》三卷,以其音與詩音異,又或往往不韻,乃不如詩音之確,且有附會;然考核精當處,于古音不無有裨。四、《唐韻正》二十卷,以古音正唐韻之訛,逐字以求古吉,當移出者移出之,當移入者移入之。視他家謬執(zhí)今韻言古音,但知有字之當入,而不知當出,以至今古糾牽,不可究詰;其體例特為明晰。五、《古音表》二卷,分十部——一東、冬、鐘、江;二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三魚、虞、模、侯;四真、諄、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五蕭、宵、肴、豪、幽;六歌、戈、麻;七陽、唐;八耕、清、青;九蒸、登;十侵、覃、淡、鹽、添、咸、銜、嚴——凡以平為部首三聲隨之。其移入與割并之部附見其中。考以古法,多相吻合。另《韻補表》一卷,于古音葉讀之舛誤,今韻葉讀之乖方,各為別注,得失自見。
先生兼嗜金石,當其足跡所經(jīng),荒山頹址,遇有古碑遺跡,必披蓁菅,拭斑蘚讀之,手錄其要以歸。著《求古錄》一卷,《金石文字記》六卷,《石經(jīng)考》一卷,每有歐、趙、洪、王所不及者。先生生平精詣之書,無過《日知錄》三十二卷。于經(jīng)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之屬,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謬誤,最有補于學術世道。自序云:“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逼淙ト≈斏?、空諸依傍如此。晚益篤志經(jīng)學,居華陰時有求文者,告之曰:“文不關于經(jīng)術政理之大者不足為也。韓文公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諫佛骨表》《平淮西碑》《張中丞傳敘》,而一切諛墓之文不作,豈不誠山斗乎。”排斥王派理學最力,謂“經(jīng)學即理學也。自有舍經(jīng)學以言理學者,而邪說以起?!蹦吮局熳又f,參之以黃東發(fā)回抄,所以歸咎于上蔡、橫渠、象山者甚峻,作《下學指南》一卷。凡請講學者,亦謝絕之。在關中對人曰:“諸君,關學之馀也。橫渠藍田之教,以禮為先。孔子嘗言‘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而劉康公亦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然則君子為學,告禮何由?近來講學之師,專以聚徒立幟為心,而其教不肅,方將賦茅鴟之不暇,何問其馀哉!”其宗旨所存,具見于與友人論學書云;“所謂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學于文’,曰‘行已有恥’。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國家,營學之事也;自于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士而不失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于圣人,而去之彌遠也!”
康熙庚申,其妻歿于家,寄詩挽之而已。次歲,卒于華陰,年六十九。無子,自立從子衍生為后。門人奉喪歸葬昆山。所撰著除上述外,尚有《顧氏譜系考》一卷,《菰中隨筆》三卷,《救文格論》一卷,《雜錄》一卷,《亭林文集》六卷,《詩集》五卷,《馀集》一卷。高弟子吳江潘耒收其遺書,序而傳之。
其做學問的方法,第一要看他搜集資料何等精勤。亭林是絕頂聰明人,諒來誰也要承認。但他做工夫卻再笨沒有了。他從小受祖父之教,說“著書不如抄書”。(《文集》卷二《抄書自序》)他畢生學問,都從抄書入手;換一方面看,也可說他“以抄書為著書”。如《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全屬抄撮未經(jīng)厘定者。(《天下郡國利病書》自序云:歷覽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志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卷文冊之類,有得即錄,其成四十余帙。《肇域志》自序云:先取《一統(tǒng)志》,后取各省府州縣志,后取二十一史,參互書中,凡閱書一千余部。本行不盡,則注之旁行;旁行不盡,則別為一集,曰備錄。)若《日知錄》,實他生平最得意之作。我們試留心細讀,則發(fā)表他自己見解者,其實不過十之二三,抄錄別人的話最少居十之七八。故可以說他主要的工作,在抄而不在著。
雖說抄書,卻絕非如“文抄公”那樣為抄而抄,實際上是寓創(chuàng)新于抄書之中。有人問他《日知錄》又成幾卷,他答道:嘗謂今人纂輯之書,正如今人之鑄錢。古人采銅于山,今人則買舊錢名之曰廢銅以充鑄而已。所鑄之錢既已粗惡,而又將古人傳世之寶舂剉碎散,不存于后,豈不兩失之乎?承問《日知錄》又成幾卷,蓋期之以廢銅。而某自別來一載,早夜誦讀,反復尋究,僅得十余條,然庶幾采山之銅也。(《文集》卷四《與人書十》。)
你說《日知錄》這樣的書容易做嗎?他一年工夫才做得十幾條。我們根據(jù)這種事實,可以知道,不獨著書難,即抄也不容易了。須知凡用客觀方法研究學問的人,最要緊是先徹底了解一事件之真相,然后下判斷。能否得真相,全視所憑藉之資料如何。資料,從量的方面看,要求豐備;從質(zhì)的方面看,要求確實。所以資料之搜羅和別擇,實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明白這個意思,便可以懂得亭林所謂采山之銅與銅之分別何如。他這段話對于治學方法之如何重要,也可以領會了。
亭林的《日知錄》,后人多拿來比黃東發(fā)的《黃氏日抄》和王厚齋的《困學紀聞》。從表面看來,體例象是差不多,細按他的內(nèi)容,卻有大不同處。東發(fā)、厚齋之書,多半是單詞片義的隨手札記?!度罩洝凡蝗?,每一條大率皆合數(shù)條或數(shù)十條之隨手札記而始能成,非經(jīng)過一番“長編”工夫,決不能得有定稿。試觀卷九宗室、藩鎮(zhèn)、宦官各條;卷十蘇松二府田賦之重條,卷十一黃金、銀、銅各條,卷十二財用、俸祿、官樹各條,卷二十八押字、邸報、酒禁、賭博各條,卷二十九騎、驛、海師、少林僧兵、徙戎各條,卷三十古今神柯條,卷三十一長城條,則他每撰成一條,事前要多少準備工夫,可以想見。所以每年僅能成十數(shù)條,即為此。不然,《日知錄》每條短者數(shù)十字,最長亦不過一二千字,何至旬月才得一條呢?不但此也,《日知錄》各條多相銜接,含有意義。例如卷十三周末風俗、秦紀會稽山刻石、兩漢風俗、正始、宋世風俗、清議、名教、廉恥、流品、重厚、耿介、鄉(xiāng)愿之十二條,實前后照應,共明一義,剪裁組織,煞費苦心。其他各卷各條,類此者也不少。所以,如果拿閻百詩的《潛丘札記》和《黃氏日抄》《困學紀聞》相比,還有點像。顧亭林的《日知錄》,卻與他們都不像。他們的隨手札記,性質(zhì)屬于原料或粗制品,最多可以比綿紗或紡線。亭林精心結撰的《日知錄》,確是一種精制品,是篝燈底下纖纖女手親織出來的布。亭林作品的價值全在此。后來王伯申(王引之)的《經(jīng)傳釋詞》、《經(jīng)義述聞》、陳蘭甫的《東塾讀書記》都是模仿這種工作。這種工作正是科學研究之第一步,無論做何種學問都該用他。
亭林對于著述家的道德問題,極為注意。他說:“凡作書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書改竄為自作也”。(《文集》卷二《抄書自序》)又說:“晉以下人,則有以他人之書而竊為己作者,郭象《莊子注》,何法盛《晉中興書》之類是也。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書,無非竊盜而已。”《日知錄》卷十八《竊書》條)又說:“今代之人,但有薄行而無雋才,不能通作者之義,其盜竊所成之書,必不如元本,名為‘鈍賊’何辭?”(同上)他論著述的品格,謂“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必不可無者,而后為之”。(《日知錄》卷十九《著書之難條)他做《日知錄》成書后常??备?,“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削之”(《日知錄。自序》)然則雖自己所發(fā)明而與前人暗合者尚且不屑存,何況剽竊!學者必須有此志氣,才配說創(chuàng)造哩。自亭林極力提倡此義,遂成為清代學者重要之信條?!巴禃\”不復能存立于學者社會中,于學風所關非細。
大學者有必要之態(tài)度二:一曰精慎,二曰虛心。亭林著作最能表現(xiàn)這種精神。他說:“著述之家,最不利乎以未定之書傳之于人?!保ā段募肪硭摹杜c潘次耕書》)又說:“古人書如司馬溫公《資治通鑒》、馬貴與《文獻通考》,皆以一生精力為之……后人之書,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傳。所以然者,視成書太易而急于求名也。”(《日知錄》卷十九《著書之難》條)潘次耕請刻《日知錄》,他說要再待十年。其初刻《日知錄。自序》云:“舊刻此八卷,歷今六七年。老而益進,始悔向日學之不博,見之不卓?!瓭u次增改,……而猶未敢自以為定。……蓋天下之理無窮,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故昔日之所得,不足以為矜;后日之所成,不容以自限?!保ā段募肪矶?br />
亭林說:“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自小,少也;自大,亦少也?!保ā度罩洝肪砥摺蹲砸暼弧窏l)他的《日知錄》,閻百詩駁正若干條,他一見便欣然采納。(見趙執(zhí)信所作閻墓志)他的《音學五書》,經(jīng)張力臣改正一二百處。(見《文集》卷四《與潘次耕書》)他說:“時人之言,亦不敢沒君子之謙也,然后可以進于學?!保ā度罩洝肪矶妒龉拧窏l)。這種態(tài)度,真永遠可為學者模范了。
亭林的奢述,若論專精完整,自然比不上后人。若論方面之多,氣象規(guī)模之大,則乾嘉諸老,恐無人能出其右。要而論之,清代許多學術,都由亭林發(fā)其端,而后人衍其緒。
此外著述,尚有《五經(jīng)同異》三卷,《左傳杜解補正》三卷,此外《九經(jīng)誤字》一卷,《五經(jīng)考》一卷,《求古錄》一卷,《韻補正》一卷,《二十一史年表》十卷,《歷代宅京記》二十卷,《十九陵圖志》六卷,《萬歲山考》一卷,《昌平山水記》二卷,《岱岳記》八卷,《北平古今記》十卷,《建康古今記》十卷,《營平二州史事》六卷,《官田始未考》一卷,《京東考古錄》一卷,《顧氏譜系考》一卷,《譎觚》一卷,《茀錄》十五卷,《明季實錄》一卷,《圣安皇地本紀》二卷,《救文格論》、《詩律蒙告》、《下學指南》各一卷,《當務書》六卷,《菰中隨筆》三卷,《文集》六卷,《詩集》五卷。其書或存或佚今不具注。但觀其目,可以見其影響于后此學術界者如何矣。要之,亭林在清學界之特別位置,一在開學風,排斥理氣性命之玄談,專從客觀方面研察事務條理。二曰開治學方法,如勤搜資料,綜合研究,如參驗耳日聞見以求實證,如力戒雷同剿說。如虛心改訂不護前失之類皆是。三曰開學術門類,如參證經(jīng)訓史跡,如講求音韻,如說述地理,如研精金石之類皆是。獨有生平最注意的經(jīng)世致用之學,后來因政治環(huán)境所壓迫,竟沒有傳人。他的精神,一直到晚清才漸漸復活。至于他的感化力所以能歷久常新者,不徒在其學術之淵粹,而尤在其人格之崇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