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老子道德經校釋 作者:老子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

  紀昀曰:永樂大典“絕圣”二句在“絕仁”二句之下。

  武內義雄曰:遂州本“民”作“人”,蓋避唐諱。

  魏稼孫曰:“絕圣棄智”,御注“智”作“知”。

  謙之案:遂州本、傅、范本亦作“知”,范本“棄”作“棄”,下二句同。又莊子胠篋篇“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在宥篇“絕圣棄知,而天下大治”,皆作“知”?;茨系缿栆献幼鳌爸恰薄?br />
  絕民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揽删唬骸敖^民”,各本作“絕仁”。

  謙之案:“民”字涉上下文“民”字而誤。

  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魏稼孫曰:御注“為”上有“以”字。  羅振玉曰:景龍、景福二本均無“以”字。

  武內義雄曰:遂本“此三者言為”,景本“此三者為”,敦本“此三言為”。

  謙之案:范本無“此”字,傅本“不”作“未”,傅、范本“足”下有“也”字。又群書治要卷三十四引“盜賊無有”下,即接“以為文不足,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無“此三者”與“故令有所屬”八字,疑此為旁記之言,傳寫者誤入正文。  于省吾曰:按“為”“偽”古通。書堯典“平秩南偽”,史記五帝紀作“南為”。禮記月令“毋或作為淫巧”,注:“今月令‘作為’為‘詐偽’。”“文”,讀荀子儒效“取是而文之也”之“文”,文,飾也?!按巳摺?,謂圣智、仁義、巧利?!耙詡挝牟蛔恪保砸詡卧p文飾其所不足也。下言“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皆不以偽詐文飾為事,絕之于彼,而屬之于此,此老子本義也。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謙之案:“樸”字,河上、顧、范與此石同。王弼、傅奕作“樸”,御注作“撲”。畢沅曰:“‘樸’,或作‘樸’,同。”  劉師培曰:按“私”當作“思”。韓非子解老篇曰:“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思”“欲”并言。又文選謝靈運鄰里相送方山詩李注引老子曰:“少思寡欲?!贝斯疟咀鳌八肌敝C,即釋此“少思”也。

  謙之案:“私”本作“思”。唐王真論兵要義述,及強思齊本,宋陳象古本,元大德三年陜西寶雞縣磻溪宮道德經幢,“私”均作“思”,此其證也。惟莊子山木篇“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語同此石。河上注“少私”曰:“正無私也?!迸c經文七章“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義合。以老解老,知劉說雖可通,而未可據以為定論也?!  敢繇崱勾苏陆享嵶x:倍、慈、有韻(之部,倍音痞,慈,上聲)。足、屬、樸、欲韻(侯部)。姚文田、鄧廷楨同。高亨謂“絕學無憂”句應屬此章,以足、屬、樸、欲、憂為韻。案憂,幽部,與侯部通諧。鄧廷楨曰:倍、慈、有為韻?!鹇?、茲聲、有聲之字,古音隸之部。詩瞻卬“如賈三倍”,與“婦無公事”為韻。

  右景龍碑本四十四字,敦煌本同,河、王、范本四十五字,傅本四十七字。河上本題“還淳”王本題“十九章”,范本題“絕圣棄智章第十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