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焙我灾恳云涮幖艺咧H籼幖业米镉诩议L(zhǎng),猶有鄰家所避逃之;然且親戚、兄弟、所知識(shí),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惡有處家而得罪于家長(zhǎng)而可為也?”非獨(dú)處家者為然,雖處國(guó)亦然。處國(guó)得罪于國(guó)君,猶有鄰國(guó)所避逃之;然且親戚、兄弟、所知識(shí),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誰亦有處國(guó)得罪于國(guó)君而可為也?”此有所避逃之者也,相儆戒猶若此其厚,況無所逃避之者,相儆戒豈不愈厚,然后可哉?且語言有之曰:“焉而晏日焉而得罪(2) ,將惡避逃之?”曰:“無所避逃之。”夫天,不可為林谷幽門無人,明必見之;然而天下之士君子之于天也,忽然不知以相儆戒。此我所以知天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也。
然則天亦何欲何惡?天欲義而惡不義。然則率天下之百姓,以從事于義,則我乃為天之所欲也。我為天之所欲,天亦為我所欲。然則我何欲何惡?我欲福祿而惡禍祟。若我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然則我率天下之百姓,以從事于禍祟中也。然則何以知天之欲義而惡不義?曰: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有義則富,無義則貧;有義則治,無義則亂。然則天欲其生而惡其死,欲其富而惡其貧,欲其治而惡其亂。此我所以知天欲義而惡不義也。曰:且夫義者,政也(3) 。無從下之政上,必從上之政下。是故庶人竭力從事,未得次己而為政(4) ,有士政之;士竭力從事,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將軍、大夫政之;將軍、大夫竭力從事,未得次己而為政,有三公、諸侯政之;三公、諸侯竭力聽治,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天子政之;天子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天政之。天子為政于三公、諸侯、士、庶人,天下之士君子固明知;天之為政于天子,天下百姓未得之明知也。故昔三代圣王禹、湯、文、武,欲以天之為政于天子,明說天下之百姓(5) ,故莫不◆牛羊,豢犬彘,潔為粢盛酒醴,以祭祀上帝鬼神,而求祈福于天。我未嘗聞天下之所求祈福于天子者也,我所以知天之為政于天子者也。
故天子者,天下之窮貴也,天下之窮富也。故于富且貴者(6) ,當(dāng)天意而不可不順。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然則是誰順天意而得賞者?誰反天意而得罰者?子墨子言曰:“昔三代圣王禹、湯、文、武,此順天意而得賞也;昔三代之暴王桀、紂、幽、厲,此反天意而得罰者也。”然則禹、湯、文、武,其得賞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愛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愛,兼而愛之;我所利,兼而利之。愛人者此為博焉,利人者此為厚焉。’故使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業(yè)萬世子孫(7) ,傳稱其善,方施天下,至今稱之,謂之圣王。”然則桀、紂、幽、厲,得其罰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詬天,中詬鬼,下賊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愛,別而惡之;我所利,交而賊之。惡人者,此為之博也;賤人者(8) ,此為之厚也?!适共坏媒K其壽,不歿其世,至今毀之,謂之暴王。”然則何以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何以知其兼而明之?以其兼而有之。何以知其兼而有之?以其兼而食焉。何以知其兼而食焉?四海之內(nèi),粒食之民,莫不◆牛羊,豢犬彘,潔為粢盛酒醴,以祭祀于上帝鬼神。天有邑人,何用弗愛也?且吾言殺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殺無辜者誰也?則人也。予之不祥者誰也?則天也。若以天為不愛天下之百姓,則何故以人與人相殺,而天予之不祥?此我所以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也。
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然義政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處大國(guó)不攻小國(guó),處大家不篡小家,強(qiáng)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多詐者不欺愚。此必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三利無所不利,故舉天下美名加之,謂之圣王。力政者則與此異,言非此,行反此,猶倖馳也(9) 。處大國(guó)攻小國(guó),處大家篡小家,強(qiáng)者劫弱,貴者傲賤,多詐欺愚。此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三不利無所利,故舉天下惡名加之,謂之暴王。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guī),匠人之有矩。輪、匠執(zhí)其規(guī)、矩,以度天下之方員,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裉煜轮烤又畷?,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jì),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于仁義,則大相遠(yuǎn)也。何以知之?曰:我得天下之明法以度之?!?br />
[ 注釋] (1) 天志即天的意志。墨子認(rèn)為,天是有意志的。天喜歡義,憎惡不義;希望人們相互幫助、相互教導(dǎo),反對(duì)人們相互攻擊、相互敵視??梢?,所謂天志實(shí)即是子墨子之志。它是墨子用以和當(dāng)時(shí)統(tǒng)治者進(jìn)行斗爭(zhēng)的一種武器。(2) 前“而”通“爾”。晏:清明。(3) “政”通“正”。(4) “次”為“恣”。下同。(5) 說:勸告。(6) “于”為“欲”字之誤。(7) “業(yè)”當(dāng)為“葉”。(8) “賤”為“賊”字之誤。(9) “倖”為“偝”字之誤,同“背”。
[ 白話]
墨子說道:現(xiàn)在天下的士君子只知道小道理,而不知道大道理。怎么知道是這樣呢?從他處身于家的情況可以知道。如果一個(gè)人處在家族中而得罪了家長(zhǎng),他還可逃避到相鄰的家族去。然而父母、兄弟和相識(shí)的人們彼此相互警戒,都說:“不可不警戒呀!不可不謹(jǐn)慎呀!怎么會(huì)有處在家族中而可以得罪家長(zhǎng)的呢?”不僅處身于家的情況如此,即使處身于國(guó)也是這樣。如果處在國(guó)中而得罪了國(guó)君,還有鄰國(guó)可以逃避。然而父母、兄弟和相識(shí)的人們彼此相互警戒,都說:“不可不警戒呀!不可不謹(jǐn)慎呀!怎么會(huì)有處身于國(guó)而可以得罪國(guó)君的呢?”這是有地方可以逃避的,人們相互警戒還如此嚴(yán)重,又何況那些沒有地方可以逃避的情況呢?互相警戒難道不就更加嚴(yán)重,然后才可以嗎?而且俗語有這種說法:“在光天化日之下得了罪,有什么地方可以逃避呢?”回答是:“沒有地方可以逃避?!鄙咸觳粫?huì)對(duì)山林深谷幽暗無人的地方有所忽視,他明晰的目光一定會(huì)看得見。然而天下的士君子對(duì)于天,卻疏忽地不知道以此相互警戒。這就是我藉以知道天下的士君子知道小道理而不知道大道理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么上天也喜愛什么厭惡什么呢?上天愛好義而憎惡不義。既然如此,那么率領(lǐng)天下的百姓,用以去做合乎義的事,這就是我們?cè)谧錾咸焖鶒酆玫氖铝恕N覀冏錾咸焖矚g的事,那么上天就會(huì)做我們所喜歡的事。那么我們又愛好什么、憎惡什么呢?我們喜歡福祿而厭惡禍患,如果我們不做上天所喜歡的事,那么就是我們率領(lǐng)天下的百姓,陷身于禍患災(zāi)殃中去了。那么怎么知道上天喜愛義而憎惡不義呢?回答說:天下之事,有義的就生存,無義的就死亡;有義的就富有,無義的就貧窮;有義的就治理,無義的就混亂。既然如此,那么上天喜歡人類孳生而討厭他們死亡,喜歡人類富有而討厭他們貧窮,喜歡人類治理而討厭他們混亂。這就是我所以知道上天愛好義而憎惡不義的原因。
并且義是用來匡正人的。不能從下正上,必須從上正下。所以老百姓竭力做事,不能擅自恣意去做,有士去匡正他們;士竭力做事,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將軍、大夫匡正他們;將軍、大夫竭力做事,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三公、諸侯去匡正他們;三公、諸侯竭力聽政治國(guó),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天子匡正他們;天子不得擅自恣意去治政,有上天匡正他。天子向三公、諸侯、士、庶人施政,天下的士君子固然明白地知道;上天向天子施政,天下的百姓卻未能清楚地知道。所以從前三代的圣君禹、湯、周文王、周武王,想把上天向天子施政的事,明白地勸告天下的百姓,所以無不喂牛羊、養(yǎng)豬狗,潔凈地預(yù)備酒醴粢盛,用來祭祀上帝鬼神而向上天求得福祥。我不曾聽到上天向天子祈求福祥的。這就是我所以知道上天向天子發(fā)號(hào)施政的原因。所以說天子是天下極尊貴的人,天下極富有的人。所以想要貴富的人,對(duì)天意就不可不順從。順從天意的人,同時(shí)都相愛,交互都得利,必定會(huì)得到賞賜;違反天意的人,分別都相惡,交互都?xì)埡?,必定?huì)得到懲罰。既然這樣,那么誰順從天意而得到賞賜呢?誰違反天意而得到懲罰呢?墨子說道:“從前三代圣王禹、湯、文王、武王,這些是順從天意而得到賞賜的;從前三代的暴王桀、紂、幽王、厲王,這些是違反天意而得到懲罰的。”既然如此,那么禹、湯、文王、武王得到賞賜是因?yàn)槭裁茨??墨子說:“他們所做的事,上尊天,中敬奉鬼,下愛人民。所以天意說:‘這就是對(duì)我所愛的,他們兼而愛之;對(duì)我所利的,他們兼而利之。愛人的事,這最為廣泛;利人的事,這最為厚重?!允顾麄冑F為天子,富有天下,子子孫孫不絕,相傳而稱頌他們的美德,教化遍施于天下,到現(xiàn)在還受人稱道,稱他為圣王。”既然如此,那么桀、紂、幽王、厲王得到懲罰又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說道:“他們所做的事,對(duì)上辱罵上天,于中辱罵鬼神,對(duì)下殘害人民。所以天意說:‘這是對(duì)我所愛的,他們分別憎惡之,對(duì)我所利的,他們交相殘害之。所謂憎惡人,以此為最廣;所謂殘害人,以此為最重?!允顾麄儾坏脡劢K,不能終身。人們至今還在毀罵他,稱他們?yōu)楸┩?。”既然如此,那么怎么知道上天愛護(hù)天下的百姓呢?因?yàn)樗麑?duì)百姓能全部明察。怎么知道他對(duì)百姓全都明察呢?因?yàn)樗苋繐狃B(yǎng)。怎么知道他全部撫養(yǎng)呢?因?yàn)樗脊┙o食物。怎么知道他全都供給食物呢?因?yàn)樗暮V畠?nèi),凡是吃谷物的人,無不喂牛羊,養(yǎng)豬狗,潔凈地做好粢盛酒醴,用來祭祀上帝鬼神。天擁有下民,怎么會(huì)不喜愛他們呢?而且我曾說過,殺了一個(gè)無辜的人,必遭到一樁災(zāi)禍。殺無辜之人的是誰呢?是人。給這人災(zāi)禍的是誰呢?是天。如果認(rèn)為天不愛天下的百姓,那么為什么人與人相殺害,天為什么要降給他災(zāi)害呢?這是我所以知道天愛護(hù)天下百姓的緣故。
順從天意的,就是仁義政治;違反天意的,就是暴力政治。那么義政應(yīng)怎么做呢?墨子說:“居于大國(guó)地位的不攻打小國(guó),居于大家族地位的不掠奪小家族,強(qiáng)者不強(qiáng)迫弱者,貴人不傲視賤人,狡詐的不欺壓愚笨的。這就必然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做到這三利,就會(huì)無所不利。所以將天下最好的名聲加給他,稱他們?yōu)槭ネ?。而力政則與此不同:他們言論不是這樣,行動(dòng)跟這相反,猶如背道而馳。居于大國(guó)地位的攻伐小國(guó),居于大家族地位掠奪小家族,強(qiáng)者強(qiáng)迫弱者,貴者傲視賤者,狡詐的欺壓愚笨的。這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三者不利,就沒有什么利了。所以將天下最壞的名聲加給他,稱之為暴王?!?br />
墨子說道:“ 我們有了上天的意志,就好象制車輪的有了圓規(guī),木匠有了方尺。輪人和木匠拿著他們的規(guī)和尺來量度天下的方和圓,說:‘符合二者的就是對(duì)的,不符合的就是錯(cuò)的?!F(xiàn)在天下的士君子的書籍多得載不完,言語多得不能盡計(jì),對(duì)上游說諸侯,對(duì)下游說有名之士,但他們對(duì)于仁義,則相差很遠(yuǎn)。怎么知道呢?回答說:我得到天下的明法來衡量他們?!?/div>
然則天亦何欲何惡?天欲義而惡不義。然則率天下之百姓,以從事于義,則我乃為天之所欲也。我為天之所欲,天亦為我所欲。然則我何欲何惡?我欲福祿而惡禍祟。若我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然則我率天下之百姓,以從事于禍祟中也。然則何以知天之欲義而惡不義?曰: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有義則富,無義則貧;有義則治,無義則亂。然則天欲其生而惡其死,欲其富而惡其貧,欲其治而惡其亂。此我所以知天欲義而惡不義也。曰:且夫義者,政也(3) 。無從下之政上,必從上之政下。是故庶人竭力從事,未得次己而為政(4) ,有士政之;士竭力從事,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將軍、大夫政之;將軍、大夫竭力從事,未得次己而為政,有三公、諸侯政之;三公、諸侯竭力聽治,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天子政之;天子未得次己而為政,有天政之。天子為政于三公、諸侯、士、庶人,天下之士君子固明知;天之為政于天子,天下百姓未得之明知也。故昔三代圣王禹、湯、文、武,欲以天之為政于天子,明說天下之百姓(5) ,故莫不◆牛羊,豢犬彘,潔為粢盛酒醴,以祭祀上帝鬼神,而求祈福于天。我未嘗聞天下之所求祈福于天子者也,我所以知天之為政于天子者也。
故天子者,天下之窮貴也,天下之窮富也。故于富且貴者(6) ,當(dāng)天意而不可不順。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然則是誰順天意而得賞者?誰反天意而得罰者?子墨子言曰:“昔三代圣王禹、湯、文、武,此順天意而得賞也;昔三代之暴王桀、紂、幽、厲,此反天意而得罰者也。”然則禹、湯、文、武,其得賞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愛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愛,兼而愛之;我所利,兼而利之。愛人者此為博焉,利人者此為厚焉。’故使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業(yè)萬世子孫(7) ,傳稱其善,方施天下,至今稱之,謂之圣王。”然則桀、紂、幽、厲,得其罰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詬天,中詬鬼,下賊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愛,別而惡之;我所利,交而賊之。惡人者,此為之博也;賤人者(8) ,此為之厚也?!适共坏媒K其壽,不歿其世,至今毀之,謂之暴王。”然則何以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何以知其兼而明之?以其兼而有之。何以知其兼而有之?以其兼而食焉。何以知其兼而食焉?四海之內(nèi),粒食之民,莫不◆牛羊,豢犬彘,潔為粢盛酒醴,以祭祀于上帝鬼神。天有邑人,何用弗愛也?且吾言殺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殺無辜者誰也?則人也。予之不祥者誰也?則天也。若以天為不愛天下之百姓,則何故以人與人相殺,而天予之不祥?此我所以知天之愛天下之百姓也。
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然義政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處大國(guó)不攻小國(guó),處大家不篡小家,強(qiáng)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多詐者不欺愚。此必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三利無所不利,故舉天下美名加之,謂之圣王。力政者則與此異,言非此,行反此,猶倖馳也(9) 。處大國(guó)攻小國(guó),處大家篡小家,強(qiáng)者劫弱,貴者傲賤,多詐欺愚。此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三不利無所利,故舉天下惡名加之,謂之暴王。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guī),匠人之有矩。輪、匠執(zhí)其規(guī)、矩,以度天下之方員,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裉煜轮烤又畷?,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jì),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于仁義,則大相遠(yuǎn)也。何以知之?曰:我得天下之明法以度之?!?br />
[ 注釋] (1) 天志即天的意志。墨子認(rèn)為,天是有意志的。天喜歡義,憎惡不義;希望人們相互幫助、相互教導(dǎo),反對(duì)人們相互攻擊、相互敵視??梢?,所謂天志實(shí)即是子墨子之志。它是墨子用以和當(dāng)時(shí)統(tǒng)治者進(jìn)行斗爭(zhēng)的一種武器。(2) 前“而”通“爾”。晏:清明。(3) “政”通“正”。(4) “次”為“恣”。下同。(5) 說:勸告。(6) “于”為“欲”字之誤。(7) “業(yè)”當(dāng)為“葉”。(8) “賤”為“賊”字之誤。(9) “倖”為“偝”字之誤,同“背”。
[ 白話]
墨子說道:現(xiàn)在天下的士君子只知道小道理,而不知道大道理。怎么知道是這樣呢?從他處身于家的情況可以知道。如果一個(gè)人處在家族中而得罪了家長(zhǎng),他還可逃避到相鄰的家族去。然而父母、兄弟和相識(shí)的人們彼此相互警戒,都說:“不可不警戒呀!不可不謹(jǐn)慎呀!怎么會(huì)有處在家族中而可以得罪家長(zhǎng)的呢?”不僅處身于家的情況如此,即使處身于國(guó)也是這樣。如果處在國(guó)中而得罪了國(guó)君,還有鄰國(guó)可以逃避。然而父母、兄弟和相識(shí)的人們彼此相互警戒,都說:“不可不警戒呀!不可不謹(jǐn)慎呀!怎么會(huì)有處身于國(guó)而可以得罪國(guó)君的呢?”這是有地方可以逃避的,人們相互警戒還如此嚴(yán)重,又何況那些沒有地方可以逃避的情況呢?互相警戒難道不就更加嚴(yán)重,然后才可以嗎?而且俗語有這種說法:“在光天化日之下得了罪,有什么地方可以逃避呢?”回答是:“沒有地方可以逃避?!鄙咸觳粫?huì)對(duì)山林深谷幽暗無人的地方有所忽視,他明晰的目光一定會(huì)看得見。然而天下的士君子對(duì)于天,卻疏忽地不知道以此相互警戒。這就是我藉以知道天下的士君子知道小道理而不知道大道理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么上天也喜愛什么厭惡什么呢?上天愛好義而憎惡不義。既然如此,那么率領(lǐng)天下的百姓,用以去做合乎義的事,這就是我們?cè)谧錾咸焖鶒酆玫氖铝恕N覀冏錾咸焖矚g的事,那么上天就會(huì)做我們所喜歡的事。那么我們又愛好什么、憎惡什么呢?我們喜歡福祿而厭惡禍患,如果我們不做上天所喜歡的事,那么就是我們率領(lǐng)天下的百姓,陷身于禍患災(zāi)殃中去了。那么怎么知道上天喜愛義而憎惡不義呢?回答說:天下之事,有義的就生存,無義的就死亡;有義的就富有,無義的就貧窮;有義的就治理,無義的就混亂。既然如此,那么上天喜歡人類孳生而討厭他們死亡,喜歡人類富有而討厭他們貧窮,喜歡人類治理而討厭他們混亂。這就是我所以知道上天愛好義而憎惡不義的原因。
并且義是用來匡正人的。不能從下正上,必須從上正下。所以老百姓竭力做事,不能擅自恣意去做,有士去匡正他們;士竭力做事,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將軍、大夫匡正他們;將軍、大夫竭力做事,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三公、諸侯去匡正他們;三公、諸侯竭力聽政治國(guó),不得擅自恣意去做,有天子匡正他們;天子不得擅自恣意去治政,有上天匡正他。天子向三公、諸侯、士、庶人施政,天下的士君子固然明白地知道;上天向天子施政,天下的百姓卻未能清楚地知道。所以從前三代的圣君禹、湯、周文王、周武王,想把上天向天子施政的事,明白地勸告天下的百姓,所以無不喂牛羊、養(yǎng)豬狗,潔凈地預(yù)備酒醴粢盛,用來祭祀上帝鬼神而向上天求得福祥。我不曾聽到上天向天子祈求福祥的。這就是我所以知道上天向天子發(fā)號(hào)施政的原因。所以說天子是天下極尊貴的人,天下極富有的人。所以想要貴富的人,對(duì)天意就不可不順從。順從天意的人,同時(shí)都相愛,交互都得利,必定會(huì)得到賞賜;違反天意的人,分別都相惡,交互都?xì)埡?,必定?huì)得到懲罰。既然這樣,那么誰順從天意而得到賞賜呢?誰違反天意而得到懲罰呢?墨子說道:“從前三代圣王禹、湯、文王、武王,這些是順從天意而得到賞賜的;從前三代的暴王桀、紂、幽王、厲王,這些是違反天意而得到懲罰的。”既然如此,那么禹、湯、文王、武王得到賞賜是因?yàn)槭裁茨??墨子說:“他們所做的事,上尊天,中敬奉鬼,下愛人民。所以天意說:‘這就是對(duì)我所愛的,他們兼而愛之;對(duì)我所利的,他們兼而利之。愛人的事,這最為廣泛;利人的事,這最為厚重?!允顾麄冑F為天子,富有天下,子子孫孫不絕,相傳而稱頌他們的美德,教化遍施于天下,到現(xiàn)在還受人稱道,稱他為圣王。”既然如此,那么桀、紂、幽王、厲王得到懲罰又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說道:“他們所做的事,對(duì)上辱罵上天,于中辱罵鬼神,對(duì)下殘害人民。所以天意說:‘這是對(duì)我所愛的,他們分別憎惡之,對(duì)我所利的,他們交相殘害之。所謂憎惡人,以此為最廣;所謂殘害人,以此為最重?!允顾麄儾坏脡劢K,不能終身。人們至今還在毀罵他,稱他們?yōu)楸┩?。”既然如此,那么怎么知道上天愛護(hù)天下的百姓呢?因?yàn)樗麑?duì)百姓能全部明察。怎么知道他對(duì)百姓全都明察呢?因?yàn)樗苋繐狃B(yǎng)。怎么知道他全部撫養(yǎng)呢?因?yàn)樗脊┙o食物。怎么知道他全都供給食物呢?因?yàn)樗暮V畠?nèi),凡是吃谷物的人,無不喂牛羊,養(yǎng)豬狗,潔凈地做好粢盛酒醴,用來祭祀上帝鬼神。天擁有下民,怎么會(huì)不喜愛他們呢?而且我曾說過,殺了一個(gè)無辜的人,必遭到一樁災(zāi)禍。殺無辜之人的是誰呢?是人。給這人災(zāi)禍的是誰呢?是天。如果認(rèn)為天不愛天下的百姓,那么為什么人與人相殺害,天為什么要降給他災(zāi)害呢?這是我所以知道天愛護(hù)天下百姓的緣故。
順從天意的,就是仁義政治;違反天意的,就是暴力政治。那么義政應(yīng)怎么做呢?墨子說:“居于大國(guó)地位的不攻打小國(guó),居于大家族地位的不掠奪小家族,強(qiáng)者不強(qiáng)迫弱者,貴人不傲視賤人,狡詐的不欺壓愚笨的。這就必然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做到這三利,就會(huì)無所不利。所以將天下最好的名聲加給他,稱他們?yōu)槭ネ?。而力政則與此不同:他們言論不是這樣,行動(dòng)跟這相反,猶如背道而馳。居于大國(guó)地位的攻伐小國(guó),居于大家族地位掠奪小家族,強(qiáng)者強(qiáng)迫弱者,貴者傲視賤者,狡詐的欺壓愚笨的。這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三者不利,就沒有什么利了。所以將天下最壞的名聲加給他,稱之為暴王?!?br />
墨子說道:“ 我們有了上天的意志,就好象制車輪的有了圓規(guī),木匠有了方尺。輪人和木匠拿著他們的規(guī)和尺來量度天下的方和圓,說:‘符合二者的就是對(duì)的,不符合的就是錯(cuò)的?!F(xiàn)在天下的士君子的書籍多得載不完,言語多得不能盡計(jì),對(duì)上游說諸侯,對(duì)下游說有名之士,但他們對(duì)于仁義,則相差很遠(yuǎn)。怎么知道呢?回答說:我得到天下的明法來衡量他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