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十四 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冊府元龜 作者:(宋)王欽若


  ◎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唐肅宗至德二年二月帝在鳳翔改?陽郡吳山為西岳增秩以祈靈助。

  乾元元年六月己酉初置太一神壇於南郊圜丘東命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攝祭。

  二年正月丁丑親祀九宮貴神宿齋於壇所。

  上元元年閏四月己卯御鳴鳳門大赦改元詔曰:自古明王圣帝名山大川并委州縣長吏擇日致祭。又詔曰:定礻固亂者必先於武德拯生靈者諒在於師貞周武創(chuàng)業(yè)克寧區(qū)夏惟師尚父實佐興王況德有可師義當禁暴稽諸古昔爰崇典禮其太公望可追封為武成王有司依文宣王置廟仍委中書門下?lián)窆沤衩麑⑷缥男脕喪ゼ笆艿认砑乐湟煌男?

  元年建子月詔曰:皇王符瑞應協(xié)於靈?典禮廢興式存於?告蓋重成命以崇祗肅朕獲嗣鴻猷敢忘處敬頃以三代正朔所尚不同百王徽號無聞異稱顧茲薄德思創(chuàng)常規(guī)爰因行慶之日將務惟新之典而建元立制冊命歷符受於天地祖宗申於百辟卿士今既循諸古法讓彼虛名革故之互已宣於臣下昭報之旨未展於郊廟因時備禮擇日陳誠克明恭已之心庶降庇人之福至誠所感其在茲乎!互取今月二十八日朝獻太清宮二十九日享太廟元獻廟來月一日祭圜丘及太一壇是月己酉皇帝謁太清宮庚戌享太廟元獻廟建丑月辛亥朔拜南郊祭太一壇禮畢還宮。

  代宗寶應二年五月丁卯改封北岳為寧天王。

  廣德二年二月乙亥親拜南郊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戊子詔五岳四瀆名山大川互令所管致祭。

  三月丙午敕曰:三代之初皆有神降監(jiān)其德也。天實啟之恭惟王業(yè)之初師及霍邑堅城未下大將阻兵連雨積旬糧儲不給有白衣老父忽詣軍門稱霍山之神謁大唐皇帝云:東南取路八月雨止助帝破敵盡如其言巖巖霍山九州之鎮(zhèn)興?致雨功已洽於生人親道輔德力更宣於王室朕纟贊承大寶膺受鴻休?兮?之間誠明可接永言幽贊茲謂有孚惟天命神據(jù)我斯意互令禮儀使判官司封員外郎薛頎即往霍山致祭正詞以薦稱朕意焉。

  永泰元年正月癸巳改元制曰:書稱咸秩詩美懷柔仰惟眾靈念茲多?其五岳四瀆名山大川互令所管牧宰精誠致祭。

  大歷元年十一月甲子日長至御含元殿大赦改元制曰:五岳四瀆名山大川祀典攸存神理昭著互以禮致祭。

  五年四月丙午命太常寺復置先農(nóng)馬祖壇依常式享祭。

  六月詔曰:五岳四瀆名山大川神明所居風雨是主互委中書門下分使致祭以達精誠。

  十一月庚寅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七年十一月辛夕卩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不視朝。

  八年十一月辛丑日長至不視朝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十一年十一月丙辰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于南郊不受朝賀。

  十二年八月增修北郊壇齋宮二十五間。

  十三年十一月丁夕卩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不視朝。

  德宗建中二年五月有司奏定張良穰苴孫武吳起樂毅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配武成王廟(先是開元十九年始于兩京置齊太公廟以張良配上元中追封齊太公為武成王令選歷代名將從祀然未之行祠宇日荒至是宰相盧杞京兆尹盧諶以盧者齊之裔乃鳩其裔孫。若盧崔丁呂之族合錢以崇飾之請擇自古名將如孔門十哲皆配享詔下史官乃定穰苴等至是始奏定焉)。

  三年閏正月甲戌令百寮謁武成王廟。

  貞元元年正月丁酉改元制天下名山大川委長吏致祭。

  十一月癸夕卩日南至帝親祀昊天上帝於圜丘。

  二年四月壬午太常寺奉祭風伯雨師祝版準開元禮凡有司攝事祝版應御署者進署訖皆北面再拜其風伯雨師本是小祀并有司行事天寶三載始升諸星為中祀亦無皇帝親祀風伯雨師之命有司自是常典不同攝祭其祝版準中祠例合進署其再拜案禮無文詔曰:風雨等師升為中祀有烈祖成命況在風雨事切蒼生今雖無文朕當屈己再拜以《申子》育萬姓之意。

  是月詔太常少卿裴郁等十人各就方鎮(zhèn)祭岳鎮(zhèn)海瀆等。

  三年閏五月徙風師壇于?水東。

  四年五月初復御署祭岳鎮(zhèn)海瀆祝版準開元禮每歲祭岳瀆祝版咸御署而遣之自上元元年權(quán)亭中祀巳下繇是因循不署及是太常卿董晉舉奏之帝方崇祀典乃復舊制。

  六年二月甲申復祀司中司命司人司錄及靈星。

  五月以風師武成王等樂章付所司施行之。

  六月己酉復祭五龍壇初開元中每歲以二月祭之有司行事著於新禮自上元中罷中小祀其祭遂廢及是宰臣請復之帝始以是日親祭焉。

  十一月庚午日南至帝親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九年十一月癸未帝朝獻太清宮畢事宿齋於太廟行宮甲申朝於太廟畢事齋於南郊行宮己酉日南至帝郊祀(初帝以是歲有年蠻夷朝貢思親告郊廟於祀事尤重慎及將?齋謂宰臣曰:在祀?齋歸正寢攝心奉祀不可聞外事其常務勿奏乃齋於別寢及命皇太子諸王行祭者皆受誓一日命妃媵辭於別所故事祈壇宮廟內(nèi)壇及殿庭帝步武所皆設黃道褥壇十一位。又施赤黃褥將有事皆命徹之。又故事設御史版立于郊廟咸藉以褥及是帝處?拜首于地有司奉祠者莫不惕厲)。

  順宗以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四月冊皇太子詔五岳四瀆名山大川委所在長吏量加祭祀。

  憲宗元和二年正月辛卯有事於南郊詔天下名山大川及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各令以禮致祭。

  四年十月庚寅冊皇太子詔五岳四瀆名山大川委所在長吏量加祭祀。

  七年十月庚戌制冊皇太子五岳四瀆名山大川委所在長吏量加祭祀。

  穆宗長慶元年正月辛丑親祀昊天上帝於圜丘。

  七月壬子受冊尊號禮畢詔五岳四瀆名山大川并自古忠臣烈士各令所在以禮致祭。

  敬宗寶歷元年正月辛亥親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文宗太和元年六月乙卯詔曰:依令有司約禮禱祀宗廟遍祈山川務盡莊誠以副予志。

  三年六月太常寺奏北郊祀皇地祗壇先闕齋宮請準祠例置一所可之。

  十一月甲午親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八年二月庚寅以疾瘳大赦詔曰:百靈所佑獲遂痊和處奉神休敢忘昭報其五岳四瀆天下名山大川各委所在長吏致祭仍加豐潔以副精誠。

  九年二月丁丑詔曰:王者受天地之明命續(xù)祖宗之鴻業(yè)所以祗服大事致誠嚴?盡其孝敬之心崇其郊祀之禮必在匪懈不忒粢盛豐潔古今丕訓無易於此朕嗣位十載恭臨萬邦務三時以厚生睦九族以?教每厲薄德汔茲小康中宵內(nèi)愧懼不克稱?天地之?卷佑祖宗之威靈思欲罄其精誠奉以昭報豈聿懷之敢望?如在而齋心乃聞近歲有司因循將事不恪牲?無滌具之別籩豆乏靜嘉之容鼎俎雖陳薦羞多闕祠官或怠於齊肅胥吏有至於喧呶虧禮凟神莫斯為甚永言重事用懼深衷起今已後太廟郊社齋即先事前一日委監(jiān)察御史子細點檢如有替代非正身者即宜親加推問聞奏當重科懲既責躬親須議優(yōu)獎其齋郎委中書門下商量量與減選應緣祠祭官下至齋郎及太常樂人吏等致齋日有博奕飲酒喧呼爭競者亦委御史臺纟?察聞奏其牲牢準禮循行之際合視肥瘠之互近日相承臨時取辦既乖誠敬頗失舊章委太仆寺準禮令處分如無本色牛羊速具聞奏至於酒醴醯醢?簋膳羞各委本司準禮令切加提舉凡在廟壖所互肅敬縱云:隙地豈廢?崇如有耕墾藝植者亦委御史臺纟?察聞奏攝事公卿雖約官品將朕誠敬必在得人委尚書省差定之時稍加慎選其祭器禮物中如有欠闕及濫惡須慎補改張者委太常宗正光祿太仆寺少府監(jiān)諸司速具條疏聞奏仍委中書門下即與疏理處分於戲禮崇明祀神享至誠上下茍無其違心處恭必冀於備物繇是怵惕興感齊莊致詞咨爾庶工各揚厥職式遵禮典稱朕意焉。

  是年六月封雞翁山為侯先是翁造為興元節(jié)度使初往漢中遇大雨平地水尺馀。若不可進禱雞翁山疾風驅(qū)?即時清霽及是帝憶聞其事會造為御史大夫入見得詳言當時靈貺明日下詔封之。

  開成二年四月辛酉詔曰:每聞京師舊說以為終南山興?即必有雨。若當晴霽雖密?他至竟不霑霈況茲山北面闕庭日當恩顧修其望祀寵數(shù)互及今聞都無祠宇巖谷湫卻在命祀終南山未備禮秩湫為山屬舍大崇細深所謂闕於興?致雨之祀互令中書門下。且差官設奠宣告恩禮便令擇立廟處所回日以聞遂命有司即時建立。

  八月乙未長安縣令杜忄造奏準詔置終南山祠宇畢己酉冊終南山為廣惠公。

  武宗會昌元年正月辛亥有事於南郊。

  十二月敕取來年春依天寶三年祀九宮貴神。

  五年正月辛亥有事於南郊。

  宣宗大中七年正月有事於南郊。

  懿宗咸通元年十一月丁未有事於南郊。

  四年正月庚午有事於南郊。

  僖宗乾符元年十一月庚寅有事於南郊。

  昭宗龍紀元年十一月甲寅有事於南郊。

  哀宗天?二年六月湖南馬殷奏岳州洞庭青草二湖之側(cè)有古祠四所先以荒圯臣復修廟宇畢乞賜名額者敕旨黃陵二妃祠曰:懿節(jié)洞庭君祠曰:利涉侯青草祠曰:安流侯三閭大夫祠先以澧朗觀察使雷滿奏已封昭靈侯互依天?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敕處分。

  九月中書門下奏伏自遷都已來武成王廟并未置立今請改為武明王(避朱全忠父諱)其廟請於街西選地建立其馀修置及配享十哲七十二弟子并請準故事者從之。

  後唐莊宗初為晉王天?八年與梁軍戰(zhàn)於柏鄉(xiāng)因祃牙祀之曰:南望柏人當漢祖擒奸之地北臨高阝邑有蕭王告類之亭一則成創(chuàng)業(yè)之功一則纂中興之緒予遠提師旅將蕩妖氛假二帝之威靈救萬邦之涂炭俯詳形勝用視郊原陣?不散於長空殺氣正沖於殘孽逆溫背惠奸我同盟非厚載之所容在典刑而無赦將期剿戮以慰蒸人諒我忠勤幸資神助同光元年四月即位制曰:山林川澤祀典神祗各隨處差官崇修祭饗。

  十月德音應有百神祠宇不得有虧時祭。

  十一月辛丑敕天下州縣所有神祠本處差官告祭二年二月己巳朔有事於南郊。

  七月己酉幸龍門下雷山賽二人神北俗祃牙宜社之禮也。

  明宗天成元年八月司天奏前月二十八日夜四鼓西北雷?暴作秋事方興宜分命祠禱從之。

  二年十月甲申敕少府監(jiān)聶廷祚等以大駕巡幸告祭神祠。

  四年七月壬辰制朕自嗣守丕圖勤修庶政于茲四稔罔怠萬機上實賴於祖宗下必資於卿士卑躬克儉景行前王側(cè)席求賢追蹤往哲日懼一日雖休勿休幸致風雨不愆干戈載戢九穗之禾應瑞足表豐年兩階之舞咸賓無虧曠代敢萌矜伐漸喜隆平然而圜丘之禮未陳清廟之詩未著夙宵增懼寤寐興懷何以助天之高而報地之厚也。且天覆予為子民戴予為君茍帝道未臻則人倫焉正必須燔柴瘞玉嚴六宗虞典之?非敢刻石泥金竊萬歲嵩高之美凡在遐邇當體至懷朕取來年二月十一日有事於南郊。

  八月丁酉大理正路毓奏竊見春秋釋奠於文宣王廟而武成廟久曠時祭國之二柄文武之宗請復常祀從之。

  九月戊辰祠部員外郎呂朋龜奏五龍祠九宮壇天地三官置醮之禮久廢請依典故?之。

  十二月中書奏今後宰臣致齋內(nèi)不押班不知印不赴內(nèi)殿起居或遇國忌行事已受誓戒宜不赴行香并不奏刑殺公事。

  長興元年二月乙卯親祀昊天上帝於圜丘。

  十二月己酉命有司祭司寒神於水井。

  二年七月福建王延均上言當?shù)郎駨R七所乞封王號敕無諸史傳有名宜封為閩越富義王其馀任自于境內(nèi)祭享是月敕天下州府應有神祠破損者仰取公使錢添修。

  三年十二月庚戌敕祠祀祭器牲帛務從精潔齊宮壇?單所司宜檢舉崇飾之。

  愍帝應順元年閏正月詔曰:朕猥以沖人獲膺大寶賴神祗之贊助顯天地之休禎夷夏駿奔式符於?卷命聲教綿遠處荷於炳靈德薄承祧憂深馭朽克奉治平之道諒繇?助之功集是殊祥敢不寅畏賴陰陽之行運致時雨以應期稼穡順成得歲功而葉望咸臻上瑞普泰兆民宜令三京諸道州府界內(nèi)名山大川祠廟有益於民者以時精處祭祀稱朕意焉。

  末帝清泰元年五月壬申詔曰:吳岳成德公昨遇享期克申幽贊宜加王號以表神功可進封靈應王其祠享官屬仍舊同五岳擇日冊命初帝在鳳翔將有沈閼之[C260]遣房?祠之有應至是欲加封爵下有司檢討奏曰:天寶十載正月封吳山為成德公與沂山會稽醫(yī)無閭同制封公至德二年十二月改吳山為岳祠享官屬視五岳今國家以靈應告祥宜示殊等故有是命(至二年四月庚午授冊于少府監(jiān)烏昭達往吳山祠封靈應王)。

  是月丙子詔諸州神祠有破壞者委所在給省錢補緝。

  十一月詔杭州護國廟改封崇德王城隍神改封順義保寧王銅官廟改封福善通靈王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成王越州城隍神封興德保?王從兩浙節(jié)度使錢元?奏也。

  二年三月庚申詔曰:祠祭國家重事功在精處。若不提撕漸成疏慢今後監(jiān)祭使每祭親視酒饌幣玉不得令饌料失於蠲潔如有所聞罪在監(jiān)祭使其壇廟墻屋勿令疏漏本司常檢舉修葺以聞。

  四月戊辰考功員外郎李慎義上言今春以來稍愆雨澤陛下念稼穡之重深宵旰之憂倍軫圣心遍走群望盈尺則告瑞於元朔如膏則潤洽於暮春祈卜豐穰動皆響應請?zhí)煜路察粲钣幸骒度苏呦卤咎幊A钚揎椉郊樾輳闹?

  晉高祖天福二年三月詔巡幸汴州中書奏車駕經(jīng)過河南府河陽鄭州汴州管界所有名山大川帝王陵廟名臣等去路十里內(nèi)者伏請下本州府各排比祗候車駕過日以酒脯醢祭告從之。

  五月湖南馬希范奏青草等四廟各乞進封敕青草廟安流侯宜進封廣利公洞庭廟利涉侯進封靈濟公磊石廟昭靈侯進封威顯公黃陵二妃廟舊封懿節(jié)廟改封昭烈廟。

  八月詔曰:負固者天地不容為逆者人神共怒永惟躬饗實有感通昨出師之時將帥處禱頗聞陰?成此戰(zhàn)功唐衛(wèi)國公宜封靈顯王其馀鄭州并汜水管內(nèi)神祠宜令長吏差官點檢如有隳損處便委量事修葺貴申嚴飾以合陰功五岳承天四瀆紀地自正當陽之位未伸望秩之儀宜令差官遍往告祭兼下逐州府量事修崇所有近廟山林仍宜禁斷樵牧。

  十月丙戌命使祠五岳四瀆。

  六年正月戊寅詔曰:全晉奧區(qū)興王重鎮(zhèn)唐叔之英靈未冫民臺駘之古廟猶存朕頃在并門長承陰助永言正直宜用封崇唐叔虞宜封興安王臺駘宜封昌寧公。又詔曰:岳鎮(zhèn)司方海瀆紀地載諸祀典咸福蒸民將保豐穰宜申處敬俾加崇飾以奉神明其岳鎮(zhèn)海瀆廟宇等宜令各修葺仍禁樵蘇。

  七年二月敕唐州湖陽縣蓼山神祠宜賜名為蓼山顯圣之神仍下本州修葺廟宇(元襄州安從進作逆舉軍北來東京教坊使充南面先鋒都監(jiān)陳思讓進軍南行與從進相遇接蓼山列陣俗以蓼與了字同音遂傳為不祥後祈戰(zhàn)勝奏立廟額從進既敗行營都部署高行周以狀奏聞因有是敕)。

  少帝以天福七年六月即位十月封襄州利市廟為順正王。

  十一月敕天地宗廟社稷及諸祠祭等訪聞自前所司承寬多不精潔宜令三司豫支一年諸司合請祠祭禮料物色等於太廟置庫仍差宗正丞石載仁專主掌監(jiān)察御史宋彥?監(jiān)庫兼差供奉官陳審?往雒京於太廟內(nèi)穩(wěn)便處擘畫修庫屋五間候奉修畢催促所支禮料物色監(jiān)送到庫交付宋彥?石載仁并同點檢入庫交付訖供奉官陳審?赍交領(lǐng)文狀歸闕每有祠祭諸司各請禮料至時委監(jiān)庫御史宋彥?宗正丞石載仁旋給付逐司其大祠中祠兼令監(jiān)察使點檢饌料一一須得精潔如或更致慢易本司當準格律科罪其祭服祭器未有者?制已有者更仰雅飾。

  漢隱帝乾?三年八月以蒙州城隍神為靈感王從湖南請也。時海賊攻州城州人禱於神城得不陷故有是請希廣。又言永州有杏將軍祠郡人水旱祈禱有應乞賜封崇敕宜賜太保。

  周太祖廣順元年正月即位制曰:國之大事在祠為先茍不潔蠲深為瀆慢如聞自前祠祭牢饌頗虧肅敬今後委監(jiān)察御史嚴加覺察必須豐潔庶達精誠稍,或不恭國有常典。

  二年五月親征兗州遣樞密院直學士陳觀祭堯廟翰林學士竇儀祭東岳廟。

  三年三月西京留司太子少師楊凝式言諸祠祀之所并無齋宮遣前染院使周重興監(jiān)造與留司計會具料度事件以聞其太廟郊社要補葺處仍便檢計十月戊申內(nèi)出御札曰:王者應運開基子民育物罔不承天事地尊祖敬宗燔柴於泰壇用昭乾德瘞玉於方澤以答坤靈朕受命上玄宅心下土時已歷於三載漸至小康禮未展於二儀深虧大典夙宵愧畏不敢遑寧宜葉蓍龜式陳籩豆庶展吉蠲之禮用傾昭事之誠朕以來年正月一日於東京有事於南郊宜令所司各備儀注務從省約無致勞煩凡有供需并用官物府縣不得因便差配諸道州府不得以進奉南郊為名輒有率斂庶俾嚴靜以奉郊?中外臣僚當體予意。

  顯德元年正月丙子朔太祖親祀圜丘。

  世宗以顯德元年正月丙申即位八月丁未以風雨時。若遣官分祭群祠。

  二年七月丙子帝謂侍臣曰:朕聞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近代以來急於戎事祭祀之禮幾如墜地。且牲牢之具?簋之數(shù)蓋主誠信誠信不至神何享焉今後宜令所司各舉其職務在豐潔。

  八月乙丑詔曰:今後諸處祠祭應有牲牢香幣饌料供具等仰委本司官吏躬親檢校務在精至行事儀式依禮經(jīng)大祠祭合用樂者仍須祀前教習凡關(guān)祀事宜令太常博士及監(jiān)察御史用心點檢稍或因循必行朝典先是以太常禮院上言郊壇宗廟禮物多闕故有是命。

  四年二月庚午詔有司添修祭器法物等先是帝以郊廟祭器皆繇所司相承制造年代浸遠式樣訛舛乃令國子博士聶崇義檢閱禮書模晝其樣以聞至是故有是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