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八百二十三 總錄部·清談蘊藉

冊府元龜 作者:(宋)王欽若


  ◎總錄部·清談

  傅曰:言談者身之文。《老子》曰:善言無瑕讠?乃。若和順內(nèi)積辭氣清越振金玉而條暢去枝葉之扶疏抵掌開談應機晤對深造至理煥發(fā)仁聲析群言之微妙為時輩之傾仰扣之不竭聽者忘倦斯皆修餙雅調(diào)敷述精義婉而成章著為令譽者也。江左相尚流風最盛非夫識度沖遠議論典正洞協(xié)名理作世模范者則無取焉。

  後漢孔?字公緒陳留人能清談尚論噓枯吹生後為豫州刺史。

  魏荀粲字奉倩潁川潁陰人也。太和初到京邑與傅嘏談嘏善名理而粲尚玄遠宗致雖同倉卒時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懷為一家騎驛頃之粲與嘏善夏侯玄亦親嘗謂嘏玄曰:子等在世涂間功名必勝我但識劣我耳嘏難曰:能勝功名者識也。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馀者邪粲曰:功名者志局之所獎也。然則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識之所獨濟也。我以能使子等為貴然未必齊子等所為也。

  管輅字公明冀州刺史裴徽檄召為文學從事一相見清論終日不覺罷倦天時炎熱移床在庭前樹下乃至雞向晨然後出。

  王弼字輔嗣少好學時淮南人劉淘善論縱橫為當時所推每與弼語嘗屈弼天才卓出當其所得莫能奪也。裴徽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見而異之問弼曰:夫無者識萬物之所資也。然圣人莫肯致焉而?!独献印飞曛疅o己者何弼曰:圣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嘗言無所不足尋亦為傅嘏所知于時何晏為吏部尚書甚奇弼嘆之曰:仲尼稱後生可畏。若斯人者可與言天人之際乎!卒於尚書郎。

  爰俞字世都清真貴素辯於論議采公孫龍之辭以談微理少有能名辟太尉府稍歷顯位。

  晉裴遐善言玄理音辭清暢冷然。若琴瑟嘗與河南郭象談論一坐嗟服為東海王越主簿。

  郭象少有才理好莊老能清言太尉王衍每言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卒於東海王太傅主簿裴?字季彥樂廣嘗與?清言欲以理服之而?辭論豐博廣笑而不言時人謂?為言談之林藪後為尚書仆射侍中為賈后所害。

  胡母輔之字彥國少擅高名王澄嘗語人曰:彥國吐言如鋸木屑霏霏不絕誠後進領袖也。後為楊武軍湘州刺史。

  王濟字武子為侍中每侍見未嘗不諮論人物及萬機得失濟善於清言修飾辭令諷議將順朝臣莫能尚焉。

  王戎善發(fā)談端賞其順朝賢嘗上已禊雒或問王濟曰:昨游有何言談濟曰:張華善說史漢裴?論前言往行袞袞可聽王戎談子房季札之間超然玄箸其為識鑒者所賞如此後為司徒。

  王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嘗自比子貢兼聲名籍甚傾動當世好善玄言惟說老莊為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更改世道口中雌黃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累居顯職後進之士莫不景慕仿效選舉登朝皆以為稱首後為太尉與石勒戰(zhàn)敗遇害。

  樂廣尤善談論每以約言折理以厭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裴楷嘗引廣共談自夕申旦雅相欽挹嘆曰:我所不如也。尚書令衛(wèi)?朝之耆舊逮與魏正始中諸名士談論見廣而奇之曰:自昔諸賢既沒嘗恐微言將絕而今乃復聞斯言於君矣。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霧而見青天也。王衍自言與人語甚簡至及見廣便覺已之煩其為識者所嘆美如此後至尚書令。

  阮瞻字千里讀書不甚研求而默識其要遇理而辨辭不足而旨有馀見司徒王戎戎問曰:圣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時謂三語掾。

  阮修字宣子好易老善清言王衍當時談宗自以論易略盡然有所未了研之終莫悟每云:不知比沒當見能通之者不衍族子敦謂衍曰:阮宣子可與言衍曰:吾亦聞之但未知其??之處何如及與修談言寡而旨暢衍乃嘆服焉後為太子洗馬被害。

  衛(wèi)?好言玄理其後多病體羸毋嘗禁其語遇有勝日親友時請一言無不咨嗟以為入微瑯琊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聞?言?取嘆息絕倒故時人為之語曰:衛(wèi)?談道平子絕倒謝鯤先雅重?相見欣然言論彌日王敦謂鯤曰:昔王輔嗣吐金聲於中朝此子復玉振於江表微言之緒絕而復續(xù)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當復絕倒為太子洗馬卒。

  祖納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義可觀後除光祿大夫。

  潘京荊州人舉秀才到雒尚書令樂廣與京同舟共談累日深嘆其才謂京曰:君天才過人恨不學耳。若學必為一代談宗京感其言遂勤學不倦時武陵太守戴昌亦善談論與京共談京假借之昌以為不如已笑而遣之令過其子。若思京方極其言論昌竊聽之乃嘆服曰:才不可假遂父子俱屈焉。

  孫盛字安國博學善言名理于時殷浩擅名一時與抗論者惟盛而已盛嘗詣浩談論對食舊擲麈尾毛悉落飯中食冷而復暖者數(shù)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累遷秘書監(jiān)加給事中。

  郄超有重名時沙門支遁以清談著名于時風流勝貴莫不崇敬意為造微之功足參諸正始而遁嘗重超以一時之雋甚相知賞後為司徒左長史。

  殷浩識度清遠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與叔父融俱好老易融與浩口談則辭屈著論則融勝浩由是為風流談論者所宗後至中軍將軍。

  謝安字安石弱冠詣王?清言良久既去?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曰:此客??為來逼人王導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嘗與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謂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思自效而虛談廢務虛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邪後至太保贈太傅。

  張憑有志氣為鄉(xiāng)閭所稱舉孝廉負其才自謂必參時彥初欲詣劉忄炎鄉(xiāng)里及同舉者共笑之既至忄炎處之下坐神意不接憑欲自發(fā)而無端會王?就忄炎清言有所不通憑於末坐判之言旨深遠足暢彼我之懷一坐皆驚忄炎延之上坐清言彌日留宿至旦遣之憑既還船須臾忄炎遣傳教覓張孝廉船便召與同載遂言之於簡文帝帝召與語嘆曰:張憑勃?為理窟。

  謝萬字萬石工言論簡文帝作相召為從事中郎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既見與帝共談移日為豫州刺史謝朗字長度善言玄理文義眢發(fā)總角時病新起體甚羸未堪勞於叔父安前沙門支遁講論遂至相苦其母王氏再遣信令還安欲留使竟論王氏因出云:新婦少遭難一生所寄惟在此兒遂流涕攜朗去終於東陽太守。

  殷仲堪能清言每云:三日不讀道德經(jīng)便覺舌本間強其談理與韓康伯齊名士咸慕愛之後為荊州刺史。

  王?為司徒左長史善清談謝安嘗稱美?至長史語甚不多可謂令音(又云:?恬暢能言名理)宋張敷性整貴文韻端雅好玄言善屬文初父邵使與高陽宗少文談系象往復數(shù)番少文每欲屈拂麈尾嘆曰:吾道東矣,於是名價日重卒於司徒左長史袁豹善言雅俗每商較古今兼以誦詠聽者忘疲為太尉長史。

  張鏡少與光祿大夫顏延之鄰居談義飲酒喧呼不絕而鏡靜嘿無言聲後鏡與客談延之從籬邊聞之取胡床坐聽辭義清玄延之心服謂客曰:彼有人焉由是不復酣叫卒於新安太守。

  宗炳字少文精於言理累徵太子庶子不應。

  南齊張緒吐納風流聽者皆忘饑疲見者肅然如在宗廟雖終日與居莫能測焉後至光祿大夫。

  徐嗣伯字叔紹有孝行善清言位正員郎諸府佐。

  劉繪為後進領袖敏悟多能時張融以言辭辯捷周?彌為清綺而繪音采不贍麗雅有風則時人為之語曰:三人共宅夾清漳張南周北劉中央言其處二人間也。後為大司馬從事中郎。

  張融字思光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白黑談論鮮能抗拒後為司徒左長史。

  周?每賓友會同?虛席晤語辭韻如流聽者忘倦兼善老易與張融相遇?取以玄言相滯彌日不解清貧寡欲日長蔬雖有妻子獨處山舍甚機辯衛(wèi)將軍王儉謂?曰:卿山中何所食?曰:赤米白鹽綠菜紫葵文惠太子問?菜食何味最甚?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何胤亦精信佛法無妻太子。又問?卿精進如何胤對曰:三涂八難共所未免然各有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對曰:周妻何肉其言辭應變?nèi)绱宿D(zhuǎn)國子博士兼著作太學諸生慕其風爭事華辨始著四聲切韻行於時。

  梁張卷字令遠少以知理著稱能清言位至都官尚書。

  伏曼容仕宋為尚書外兵郎嘗與袁粲罷朝相會言玄理時論以為一臺二絕子?亙幼傳父業(yè)能言玄理張充能清言與從叔稷俱有令譽後為金紫光祿大夫。

  張嵊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後為吳興太守。

  范縝性質(zhì)直好危言高論不為士友所安惟與外弟蕭琛相善琛名曰:口辦每服縝簡詣為國子博士卒官。

  何朗字石明早有才思上清言周舍每與共談服其精理歷官散騎侍郎。

  到洽美容質(zhì)善談吐武帝嘗問待詔丘遲曰:到洽如何沆溉遲曰:正情過於沆文章不減溉加以清奇殆將難及後為潯陽太守。

  嚴植之少善莊老能玄言累遷中撫軍記室參軍。

  陳周弘正少通。《老子》、《周易》叔父侍中舍每與談論?取異之後為右仆射領國子祭酒弘正善清談梁末為玄宗之冠。

  龔孟舒善談名理位至大中大夫。

  後魏閻慶裔博識洽聞善於談論聽其言說不覺忘疲為敷城太守卒。

  崔孝芬為吏部尚書博聞口辦善談論愛好後進終日忻然?確古今間以嘲謔聽者忘疲。

  唐陸德明受學於周弘正善言玄理為國子博士卒房?好賓客善談論為宰相無匪懈之意俱與庶子劉秩諫議李何忌等高談虛論說釋氏因果。《老子》虛無而洽沆溉之從父兄也。已後罷相久之為刑部尚書卒。

  楊綰雅尚玄言凡所知友皆一時名士或造之者清談終日未嘗及名或有客欲以世務干者見綰言必玄遠不敢發(fā)詞內(nèi)?鬼而退後為中書侍郎平

  ◎總錄部·蘊藉

  傳云:和順積中英華發(fā)外。又云:進退可度容止可觀斯蘊藉之謂也。豈徒天資淑茂吟韻清婉蓋亦習尚書云:矜持舉措與塵游而不雜在?鬼夷而不爭周旋君子之儀縹緲有神仙之稱者矣。若夫進對溫雅談論調(diào)暢陟降軒陛側(cè)媚于天子回翔表著則郁為士范型王言之嘉獎聳朝論之欣慕至乃釋慍怒為悅豫去鄙吝為夷曠加以服用玩好奢素各擅其所宜飲食宴集風流遂成于故事?雅自喜姿致可觀內(nèi)無?鬼于方人外有名於競爽本其源出職自禮官逮漢官之肇興頗餙以儒雅南朝浸盛冠絕向時元魏以還氣裕遷卓然其風標峻爽詞調(diào)明朗規(guī)矩誠設從容以和者亦何嘗冫民沒於鄉(xiāng)曲間哉!

  漢司馬相如蜀郡成都人也。車騎雍容?雅甚都(雅之稱也。)終文園令。

  薛廣德為御史大夫為人溫雅有蘊藉。

  後漢馬援為伏波將軍援為人明白須?眉目如畫閑於進對尤善述前事每言及三輔長者至閭里少年皆可觀聽皇太子諸王聞者莫不屬耳忘倦。

  虞延字子大陳留人光武東巡路過小黃高帝母昭靈后園陵在焉時延為部督郵詔呼問園陵事進止從容跽拜可觀帝善之。

  鄧衍為新野功曹以小子侯每預朝會容姿趨步有出於眾明帝目之曰:朕之容貌豈。若此人特賜與焉袁紹為冀州牧容貌端正威儀進止動見仿效。

  郭泰?!蹲至帧纷谂e有道不應善談論美音制褒衣博帶周游郡國嘗於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一角以為林宗巾。

  魏孟達自蜀來歸文帝既至譙進見?雅才辯過人眾莫不屬目終新城太守。

  蜀劉琰字威碩魯國人也。先主在豫州辟為從事其宗姓有風流善談論厚親待之遂隨從周旋嘗為賓客車服飲食號為侈靡侍婢數(shù)十皆能為聲樂。又悉教誦讀魯靈光殿賦。

  吳滕胤為人白?威儀可觀每正朔朝賀修謹在位大臣見者莫不嘆賞終衛(wèi)將軍。

  晉樂廣與王衍俱?心事外名重於時故天下言風流者謂王樂為稱首焉廣終尚書令。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風姿詳雅妙善玄言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位至太尉尚書令。

  何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帝為王太子邵為中庶子及即位轉(zhuǎn)散騎常侍甚見親待邵雅有姿望遠客朝見必以邵侍直每諸方貢獻帝?取賜之而觀其占謝焉。

  溫嶠字太真風儀秀整美於談論見者皆愛悅之後為驃騎將軍鎮(zhèn)武昌卒。

  庾亮為中書令以蘇峻之亂奔陶侃侃與亮談宴終日亮啖薤因留白侃問曰:安用此為亮云:故可以種侃,於是尤相稱嘆云:非惟風流兼有為政之實後鎮(zhèn)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樓俄而不覺亮至諸人將起避之亮徐曰:諸君少住?!独献印缝洞颂幣d復不淺便據(jù)胡床與浩等談課。

  何充字次道風韻淹雅文義見稱能飲酒雅為劉忄炎所貴忄炎每見次道飲曰:令人欲傾家釀言其能溫克也。充為侍中錄尚書事。

  謝萬弱冠辟司徒掾遷右西屬不就簡文帝作相聞其名為撫軍從事中郎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既見帝共談移日。

  車武子善於賞會當時每有盛坐而武子不在皆云:無車公不樂謝安游集之日?取開筵待之武子終吏部尚書。

  王裒陽城營陵人少禮操非禮不動非法不言身長八尺四寸容貌絕異音聲清亮辭氣韶雅隱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

  王恭美姿儀人多愛悅或目之曰:濯濯如春月柳嘗被鶴氅裘涉雪而行孟?窺見之嘆曰:此真神仙中人也。恭後為平北將軍假節(jié)鎮(zhèn)京口。

  王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困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終中書令。

  王?字仲祖與沛國劉忄炎齊名友善忄炎嘗稱?性至通而自然有節(jié)?每云:劉君知我勝我自知時人以忄炎方荀奉倩?比袁曜卿凡稱風流者舉忄炎為宗焉?為司徒左長史。

  王?為衛(wèi)將軍加散騎常侍以疾辭職歲馀卒桓玄與會稽王道子?!稌吩唬?神情朗悟經(jīng)史明徹風流之美公私所寄忽爾喪失嘆悼之深。

  顧愷之每食甘蔗嘗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官至散騎常侍。

  宋張敷特善音儀盡詳緩之致與人別執(zhí)手曰:念相聞馀響久之不絕張氏後進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終司徒左長史。

  羊欣少靜默無競於人善言笑美容止可觀官至中散大夫。

  江夷美風儀善舉止歷任以和簡著稱位至湘州刺史。

  龔祈字孟道武陵人風姿端雅容止可觀中書郎范述見而嘆曰:此荊楚仙人也。祈時或賦詩言不及世事不應徵辟。

  袁粲清整有風操自遇甚厚嘗著妙德先生傳以續(xù)嵇康?!陡呤總鳌芬宰詻r後為中書監(jiān)領司徒宅宇平素器物取給好飲酒善吟諷獨酌園庭以此自?居負南郭時杖策獨游素寡往來門無雜客。

  南齊褚淵美儀貌善容止俯仰進退咸有風則每朝會百僚遠國莫不延首目送之宋明帝嘗嘆曰:褚淵能遲行緩步便持此得宰相矣。位至司徒。

  檀超字悅祖高平人為國子博士兼左丞超嗜酒好言詠舉止和靡自以晉郗超為高平二超謂人曰:猶覺我為優(yōu)也。太祖賞愛之。

  庾杲之為黃門郎風范和潤善音吐武帝令對魏使兼侍中帝每嘆其風器之美王儉在座曰:杲之為蟬冕所照更生風采陛下故當與其即真帝意未用也。王儉為仆射兼領祭酒十日一還學監(jiān)試諸生申引在庭劍衛(wèi)令史儀容甚盛作解散{髟告}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與仿效儉嘗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蓋自比也。

  江?湛孫也。為丹陽丞時袁粲為尹見?嘆曰:風流不墜正在江郎數(shù)與宴賞流連日夜。

  封孝琰為通直散騎常侍孝琰文筆不高但以風流自立善於談謔威儀?雅容止進退人皆慕之。

  張緒為尚書令益州獻蜀柳數(shù)株條甚長枝大。若絲縷時舊宮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於太昌靈和殿前嘗賞玩咨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少年時其見賞愛如此。

  王儉為尚書令丹陽尹時諸令史問訊有一令史善俯仰進止可觀儉賞異之問曰:卿與誰共事?云:十馀歲在張令門下儉目送之時尹丞殷?在坐曰:是康成門人也。

  胡諧之為左衛(wèi)將軍加給事中諧之風采環(huán)潤善自居處兼以舊恩見遇朝士多與交游。

  徐孝嗣為太子右衛(wèi)率轉(zhuǎn)長史兼侍中善趨步?容止與太宰褚淵相埒武帝深加待遇。

  梁謝顥宋末為豫章太守至石頭遂白服登烽火樓坐免官謁齊高帝自占謝言辭清麗容儀端雅左右為之傾目宥而不問。

  臧盾為尚書中兵郎盾美風姿善舉止每趨奏高祖甚悅焉。

  到沆美風神容止可悅天監(jiān)初遷征虜主簿高祖初臨天下收扶賢俊甚愛其才。

  到溉字茂灌美風儀善容止終於散騎常侍。

  賀琛為尚書左丞參禮儀事每見高祖與語嘗移晷刻故省中為之語曰:上殿不下有賀琛容止都雅故時人呼之。

  何昌?少而清凈幽獨不群所交者必當世清名是以風流籍甚位至侍中領驍騎將軍。

  陳蕭允少知名神彩凝遠通達有識鑒容止蘊藉動合規(guī)矩起家邵陵王法曹參軍。

  謝哲字[A13C]預陳郡陽夏人美風儀舉止蘊藉而襟情豁然為士君子所重官至散騎常侍中書令領前將軍。

  王??司空沖之第十二子也。沉靜有器局美風儀舉止蘊藉梁大同中起家秘書郎。

  陸繕為太子中庶子領步兵校尉掌東宮管記繕儀表端麗進退?雅世祖使太子諸王咸取則焉其超步躡履令習繕規(guī)矩。

  後魏張濟字士度涉獵書傳清辨美儀容道武愛之引侍左右與公孫表等俱為行人拜散騎侍郎。

  崔朗美容貌涉獵經(jīng)史少溫厚有風俗以軍功起家震威將軍。

  畢祖彥涉獵書傳風度?雅為時所知為光祿大夫王誦字國章融之子學涉有文才神氣清雋風流甚美位至給事黃門侍郎。

  李諧字虔和風流?潤博學有文辨當時才士咸相欽賞終於秘書監(jiān)。

  劉藻字彥先涉獵群籍美談笑善與人交為太尉司馬。

  裴粲沉重美風儀歷正平弘農(nóng)二郡太守高陽王雍曾以事屬粲不從雍甚為恨後因九日馬射敕畿內(nèi)太守皆赴京師雍時為州牧粲往修謁雍含怒待之粲神情?邁舉止抑揚雍目之不覺解顏及坐定謂粲曰:相愛舉動可更為一行粲便下席為行從容而出坐事免官後宣武聞粲善自樹置欲觀其風度忽令傳詔就家急召之須臾之間使者相屬合家恐懼不測所以粲更恬然神色不變帝嘆異之。

  北齊高乾性明悟俊偉有智略美音容進止都雅為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

  崔陵狀貌偉麗善於容止少有名望為當時所知為東兗州刺史。

  楊?幼聰敏好學及長能清言美風神俊悟容止可觀人士見之莫不敬異有識者多以遠大許之後為驃騎大將軍開封府王。

  裴讓之字士禮為文襄主簿兼中書舍人文襄嘗入朝讓之導引容儀蘊藉文襄目之曰:士禮佳舍人遷長史兼中書侍郎領舍人。

  王昕北海劇人為銀青光祿大夫判祠部尚書事生九子并風流蘊藉世號王氏九龍。

  盧昌衡衛(wèi)尚書左仆射道虔之子尚書王昕以雅談獲罪諸弟尚守而不墜自茲以後此道浸微昌衡與頓丘李。若彭城劉珉河南陸彥師隴西辛德源太原王循并為後進風流之士。

  沈靖有才識風儀蘊藉容止可觀為尚書郎後與柳機少有令譽風儀辭令為當世所推官至華州刺史獨孤信武川人美容儀風度弘雅善騎射以北邊喪亂避地中山為葛榮所獲信既少年好自修餙服章有殊於眾軍中號為獨孤郎以軍功拜安南將軍為秦州刺史時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cè)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側(cè)帽焉其為眾庶所重如此。

  周惠達幼有志操好讀書美容貌進退可觀見者莫不重之為儀同三司。

  王褒字子淵識量淹通志懷沉靜美風儀善談笑終於宜州刺史。

  柳霞幼而聰邁神采嶷然梁西昌侯琛藻鎮(zhèn)雍州霞時年十二以民禮修謁風儀端肅進止詳雅琛藻美之試遣左右踐霞衣裾欲觀其舉措霞徐步稍前曾不顧盻終於霍州刺史。

  楊雄初名惠美姿容器度雍容閑雅進止可觀官至江陵總管。

  隋柳謇之字公正身長七尺五寸儀容甚奇風神爽亮進止可觀轉(zhuǎn)守廟下士周武帝有事太廟謇之讀祝文音韻清雅觀者屬目帝善之擢為宣納上士。

  元善雒陽人以風流蘊藉俯仰可觀音韻清朗聽者忘倦由是為後進所歸開皇初拜內(nèi)史侍郎高祖每望之曰:人倫表儀也。凡有敷奏詞氣抑揚觀者矚目唐杜如晦少聰悟美風調(diào)精彩絕人及長雍容儒雅好談文史每以風流自命官終尚書左仆射。

  崔日用美容止善談笑少舉進士為并州長史。

  李紓為吏部侍郎厚自奉養(yǎng)?馬極鮮明以放達蘊藉稱於時。

  韋夏卿有風韻善談宴與人相親終年而喜慍不形於色為太子少保卒。

  李迥秀為鳳閣鸞臺平章事雅有文才飲酒斗馀廣接賓朋當時稱為風流之士。

  權德輿自貞元元和三十年間羽儀朝行性真亮寬恕動作語言一無外飾蘊藉風流為時稱鄉(xiāng)官終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

  周和凝字成績幼而聰敏姿狀秀拔神彩射人性好修整自釋褐至登臺輔車服仆從必加華楚進退容止偉人也。位至太子太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