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錄部·廢滯
孔子曰:道之將廢命也。是知志士仁人?軻蹇?沈廢不振者其命矣。夫乃。若懷才出類抗心邁俗智慮足以周物機用足以經世或回翔下位歷歲不遷寂寞衡門屢空興嘆而能含真履潔體和養(yǎng)恬介然如石安之。若命不易其操無累乎!心斯固秉大雅明哲之姿得君子進退之正者也。至或慷慨自負高亢靡屈言必忤物動皆違俗因坐事而被譴致失行之貽譏罹乎!悔尤至於顛沛流離委棄固足痛惜者哉!荀卿趙人?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
漢張釋之字李南陽堵陽人也。(堵音者)與兄仲同居以貲為騎郎(漢以貲五百得為常侍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調選也。)馮唐文帝時為郎中署長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具以實對因拜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車戰(zhàn)之士)十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武帝即位求賢良舉唐唐時九十馀不能為官。
張敞宣帝時為京兆尹與蕭望之于定國相善始敞與定國俱以諫昌邑王超遷定國為大夫平尚書事敞出為刺史時望之大行丞後望之先至御史大夫定國後至丞相敞終不過郡守。
蓋寬饒為司隸校尉好言事刺譏奸犯上意宣帝以其儒者優(yōu)容之然亦不得遷同列後進或至九卿。
劉向字子政成帝時為光祿大夫時帝元舅王鳳秉政數有災異向為洪范?!段逍袀鳌氛撟嘀坌闹蚓夜蕿轼P兄弟起此論也。然終不能奪王氏權帝數欲用向為九卿?取復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卿士所持故終不遷居列大夫官前後三十馀年。
陳咸字子康大將軍王鳳以咸有忠直節(jié)奏補長史遷持謂排難阻抑也。冀州刺史。又為東郡太守咸免官復為南陽太守咸三公子少顯名於朝廷而薛宣朱博翟方進孔光等仕宦絕在咸後皆以廉儉先至公卿而咸滯於郡守後為少府坐免頃之紅陽侯立舉咸方正為光祿大夫給事中翟方進復奏免之後數年立有罪就國方進奏歸咸故郡旋以憂死。
揚雄成帝時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并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為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談說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眾雄乃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為大夫恬於勢利。
譙玄成帝時舉詣公車拜議郎時數有災異玄?取陳其變既不省納故久稽郎官後遷太常丞以弟服去職平帝時遷中散大夫持節(jié)分行天下未及終而王莽居攝乃竄歸家。
後漢馮衍字敬通初更始時使鮑永安集河北永以衍為立漢將軍領狼孟長屯太原光武即位遣使者招永衍永衍不肯降審知更始已歿乃共罷兵幅巾降於河內帝怨衍等不時至永以立功得贖罪遂任用之而衍獨見黜建武末衍上疏自陳曰:臣伏念高祖之略而陳平之謀毀之則疏譽之則親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逮至晚世董仲舒言道德見妒於公孫弘李廣奮節(jié)於匈奴見排於衛(wèi)青此忠臣之所為常流涕也。臣衍自維微賤之臣上無無知之薦下無馮唐之說乏董生之才寡李廣之勢而欲免讒口濟怨嫌,豈不難哉!臣衍之先祖以忠貞之故成私門之禍而臣衍復遭擾攘之時值兵革之際不敢回行求時之利事君無傾邪之謀將帥無擄掠之心衛(wèi)尉陰興敬慎周密內自修敕外遠嫌疑故敢與交通興知臣之貧數欲本業(yè)之臣自維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固讓而不受之昔在更始太原執(zhí)貨財之柄居倉卒之間據位食祿二十馀年而財產歲狹居處日貧家無布帛之積出無輿馬之飾於今遭清明之時飭躬力行之秋而怨讎叢興譏議橫世蓋富貴易為善貧賤難為工也。疏遠隴畝之臣無望高闕之下惶恐自陳以救罪尤書奏猶以前過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顯志賦後與陰興陰就結交光武懲西京外戚賓客故皆以法繩之大者抵死徙其馀至貶黜衍由此得罪嘗自詣獄有詔赦不問西歸故郡閉門自保不敢復與親故通明帝即位。又多短衍以文過其實遂廢於家。
桓譚王莽時為掌樂大夫更始立召拜大中大夫光武即位徵待詔上書言事失旨遂不用。
桓榮習歐陽尚書建武十九年年六十馀始辟大司徒府三十年拜為太常。
桓典為侍御史七年不調(一作十年)班固為蘭臺郎二十馀年明帝時固自以二世(二世為史彪及固)不遇位不過郎感東方朔揚雄自論以不遭蘇張范蔡之時作賓戲以自通焉後遷玄武司馬(掖宮門每門司馬一人秩比千石玄武司馬主玄武門)。
馬融安帝永初中拜校書郎中詣東觀典校秘書初元二年上廣成頌以諷諫頌奏忤鄧氏滯於東觀十年不得調因兄子喪自劾歸。
王符字節(jié)信安定臨涇人也。少好學安定俗鄙庶孽而符無外家為鄉(xiāng)人所賤自和安之後世務游宦當涂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進乃隱居著書三十馀篇。
韋義字季節(jié)為廣都長甘寧陳二縣令順帝世數上書譏劾左右貶刺竇氏言既無感而久抑不遷。
魏杜摯舉孝廉除郎中轉補校書摯與?丘儉鄉(xiāng)里相親故為詩與儉求仙人藥一丸欲以感切儉求助也。儉復答詩摯竟不得遷卒於秘書。
賈洪漢末以儒學為縣令其後馬超反超劫洪將詣華陰使作露布洪不獲已為作之司隸鍾繇在東識其文曰:此賈洪作也。及超破走太祖召洪署軍謀掾猶以其前為超作露布文故不即敘晚乃出為陰泉長。
程昱東郡東阿人少事太祖太祖嘗乏食昱略其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終於衛(wèi)尉。
楊沛漢末代張既為京兆尹文帝黃初中儒雅并進而沛本以事能見用遂以議郎冗散里巷。
蜀孟光字孝裕後主踐祚為符節(jié)令每直言無所回避為世所嫌太常廣溪钅覃承(承字公文歷郡守少府)光祿勛河東裴雋等年資皆在光後而登據上列處光之右蓋以此也。
吳韓當遼西令支人以便弓馬有膂力從孫堅征伐勤苦有功以軍旅陪隸介於英豪故爵位不加終於堅世為別部司馬。
晉褚?為縣吏年垂五十鎮(zhèn)南將軍羊祜與?有舊言於武帝始被升用官至安東將軍。
任愷武帝時為侍中愷惡賈充之為人不欲令久執(zhí)朝政或為充謀曰:宜啟令典選便得漸疏此一都令史事爾充因稱愷才宜在官人之職帝不之疑即日以愷為吏部尚書充遣尚書仆射高陽王?奏愷免官愷既失職時因朝請帝或慰諭之愷初無復言惟泣而已後起為太仆轉太常初魏舒雖歷位郡守而未被任遇愷為侍中薦舒為散騎常侍至是舒為右光祿開府領司徒帝臨軒使愷拜授舒舒雖以弘量寬簡為稱時以愷有佐世器局而舒至三公愷止守散卿莫不為之憤嘆也。
華廙字長駿弘敏有才義妻父盧毓典選難舉姻親故廙年三十五不得調晚為中書通事郎。
石喬苞之子也。苞督揚州時朝廷疑之喬為尚書郎武帝因召喬不得深疑苞反及苞至有慚色謂之曰:卿子幾破卿門苞遂廢之終身不聽仕。
秦秀性悻直與物多忤為博士前後垂二十年卒於官。
陳壽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xiāng)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沈滯者累年後為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雒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嘗謂壽曰: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戒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起為中庶子未拜而卒。
卞粹字玄仁濟陰冤句人也。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玄仁無雙弟褒嘗忤其郡將郡將怒許其門內之私粹遂以不訓見譏陵遲積年後為中書令。
江灌為桓溫所惡為侍中時以事免後為秘書監(jiān)尋復解職時溫方執(zhí)權朝廷希旨故灌積年不調溫卒後始為吳興太守。
范弘之字長文安北將軍汪之孫也。為太學博士議謝石謚法曰:襄墨公(因事有功曰:襄貪以敗官曰:墨)。又論殷浩宜加贈謚不得因桓溫之黜以為國典仍敘溫移鼎之跡時謝族方顯桓宗猶盛仆射王?溫故吏也。三怨交集故出為馀杭令將行與會稽王道子箋辭雖亮直終以桓謝之故不調卒於馀杭令。
桓秘為中書領軍時兄溫以事免秘官秘,於是廢棄遂居於墓所放志田園好游山水。
宋謝元字存宗臨川內史靈運從祖弟也。以才學見知及為尚書左丞以給太尉江夏王義恭錢二百萬為何承天所糾文帝大怒放歸田里禁錮終身。
謝惠連先受學於會稽郡吏杜德靈及居父憂贈以五言詩十馀首文行於世坐被徙廢不豫榮位元嘉七年方為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行參軍。
沈懷文吳興武康人為始興王征北參軍坐納東陽公主養(yǎng)女鸚鵡為妾徙廣州終世祖世不得還懷文雖親要屢請終不許前廢帝世流徙者并聽歸本官至武康令。
南齊蔡仲熊執(zhí)經論議往往與時宰不合亦終不改操求同故坎壈不進歷年方至尚書左丞當時恨其不遇。
任?初為太子步兵校尉管東宮書記時明帝既廢郁林王始為侍中中書監(jiān)錄尚書事使?具表草意惡其辭旨甚慍?由是終建武中位不過列校。
梁王筠出為貞威將軍臨海太守在郡被訟不調累年。
伏?亙父曼容與樂安任瑤皆?匿於齊太尉王儉瑤子?及?亙并見知頃之?才遇稍盛齊未?已為司徒右長史?亙猶滯於參軍事及其終也。名位略相侔。
陳蔡凝為給事黃門侍郎後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尋遷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郁郁不得志乃喟然嘆曰:天道有廢興夫子云:樂天知命斯理,庶幾可達因制小室賦以見志甚有辭理後魏高允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授中散恬退淡靜不競勢利十八年不易官後為中書侍郎領著作郎初與允同徵游雅等多至通官封侯及部下吏百數十人亦至刺史二千石而允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
程靈虬秘書令駿從祖弟伯達之子也。伯達早亡靈虬幼孤頗有文才而久淪末役在吏職十馀年坐事免會駿臨終啟請得擢為著作佐郎後坐稱在京無緦親而孝文知其與駿子公義為始族故致譴免至雒無官貧病久之補徐州梁郡太守嗜酒。又失官。
張彝為秦州刺史為仆射高肇所譖彝雖無過見代還雒猶停廢數年因得偏風手腳不便然志性不移善自將攝稍能朝拜久之除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辛雄涉書史好刑名不妄交友為給事中十年不遷職乃以病免。
劉桃符為中書舍人以勤明見知久不遷職宣武謂之曰:揚子?為黃門頓歷三世卿居此任始十年不足辭也。
北齊李繪字文宣天保初為司徒右長史繪質性方重未嘗趨事權勢以此久沈屈。
荀士孫好學有思理為文清典見賞知音魏武定末舉司馬秀才迄天保十年不調後為中書侍郎。
蘇瓊天保中為南清河太守人庶懷之四表列為尤最遭憂解職尋起為司直廷尉正朝士嗟其屈尚書辛述曰:既直。且正名以定體不慮不申。
後周李季明為著作佐郎勤於所職著述不怠然性尤專固不合於時是以一為史官十年不調。
隋李德林開皇初為內史令德林少以文學見知及位望稍高頗傷自任爭名之徒更相譖毀所以運屬興王功參佐命十馀年間竟不徙級。
王孝籍少好學博覽群言頗有文翰開皇中召入秘書助王邵修國史邵不之禮在省多年而不免輸稅孝籍郁郁不得志奏記於吏部尚書牛弘弘亦知其有學業(yè)而竟不得調後歸鄉(xiāng)里以教授為業(yè)卒於家劉炫河間人也。少以聰敏見稱為郡禮曹從事以吏?知名奉敕與著作郎王邵同修國史俄直門下省以待顧問。又與諸術者修天文律歷兼於內史省考定群言內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禮之炫雖遍直三省竟不得官為縣司責其賦役炫自陳於內史送詣吏部尚書韋世康問其所能炫自為狀曰:?!吨芏Y》禮記毛詩尚書公羊?!蹲髠鳌沸⒔?。《論語》孔鄭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雖義有精粗并堪講授。《周易》儀禮?梁用功差少子史文集嘉言美事咸誦於心天文律歷窮?微妙至於公私文翰未嘗假手吏部竟不詳試然在朝知名之士十馀人保明炫所陳不謬,於是除殿內將軍。
龐晃為右衛(wèi)將軍性剛悍時廣平王雄當涂用事勢傾朝廷晃每陵侮之嘗於軍中臥見雄不起雄甚銜之復與高?有隙二人屢譖晃由是宿衛(wèi)十馀年官不得進。
辛德源初仕周為宣納上士會尉遲迥作亂遂亡去高祖受禪不得調者久之隱於林慮山郁郁不得志著幽居賦以自寄。
盧思道為武功太守開皇初以母老表請解職優(yōu)詔許之思道自恃才地多所凌轢由是官涂淪滯既而。又著勞生論指切當時。
裴肅初仕周為御正下大夫屬高祖為丞相肅聞而嘆曰:武帝以雄才定六合墳土未乾而一朝遷革豈天道歟高祖聞之甚不悅由是廢於家。
唐顏萬字師古齊黃門侍郎之推之孫也。初仕隋為安養(yǎng)尉尋坐事免歸長安十年不得調家貧以教授為業(yè)太宗時為秘書少監(jiān)物論稱其納賄出為柳州刺史將行太宗惜其才復其職師古既負其才。又早見驅策冀被任用及頻遭罪譴意甚喪沮退朝後闔門杜絕人事巾褐裙帔蕭如也。
陳叔達字子聰陳宣帝第十六子也。善容止頗有才學在陳為義陽王歷丹陽尹侍中陳滅入隋久不得調後入唐為禮部尚書。
韋思謙為監(jiān)察御史以中書令褚遂良賤市中書譯語人地思謙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復用思謙不得進出為清水令謂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權觸機便發(fā)固宜為身災也。大丈夫當正色之地必明目張膽以報國恩終不能為碌碌之臣保妻子爾。
賀知章與族姑子陸象先特相友善知章長於象先景?二年象先自中書侍郎加平章事。又加二品知章始引為四門博士及太常博士身猶衣碧後二十馀年象先為少保知章授銀青光祿大夫。
李揆肅宗乾元初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後貶萊州刺史司正累年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晉卿累薦元載為重官揆自恃門望以載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戲晉卿曰:龍章鳳姿之士不可見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載銜恨頗深及載登庸因揆當徙職遂試秘書監(jiān)江淮養(yǎng)疾既無俸祿家復貧匱孀居百口乞食取給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怠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馀州焉元載以罪誅除揆睦州刺史。
蔣沇代宗朝為刑部郎中兼御史領渭橋河運出納使時元載秉政潔廉守道者多不更職沇以故滯於郎位久不徙官。
劉?大歷末為權知兵部侍郎屬楊炎盧杞為相意多?鬼正以故五歲不遷德宗建中四年夏但拜真而已。
裴遵慶纟?州聞喜人世襲冠冕以門蔭從仕累授潞府司法參軍時年已衰邁未為人所知隨調吏部授大理寺丞。
柳登少嗜學年近六十方從官累官至膳部郎中杜黃裳德宗貞元中累為中書裴延齡所惡十年不遷後終河中晉纟?等州節(jié)度使。
唐次為禮部員外貞元中坐黨竇參出為開州刺史次以工文知名在開州十年不得進用後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請次為副德宗使諭皋罷之次自悲以為怨謗之所積也。乃采古之君子遭罹讒謗放逐至死而君終不寤者著辯謗略三篇以獻德宗猶恚之謂左右曰:次乃方吾於古之昏主何自喻如此後改夔州刺史。
盧景亮為右補闕德宗朝以廷諍得失貶朗州司馬凡遷謫二十年憲宗初中和州別駕始徵還拜駕部郎中。
歸登為右補闕起居舍人凡三任十五年同列當出其下者多以馳騖至顯官而登與右拾遺蔣武退然自守不以淹速介意。
徐晦為刑部兵部二侍郎出為同州刺史性狂直不阿隨當官正惟嗜酒太過晚年喪明遂至委廢。
李商隱以文宗開成二年登進士第為弘農尉以書判拔萃王茂元鎮(zhèn)河陽辟為掌書記得侍御史茂元愛其才以子妻之茂元雖讀儒書然本將家子李德裕秉政用為河陽帥德裕與李宗閔楊嗣復令狐楚大相讎怨商隱既為茂元從事宗閔黨大薄之時令狐楚已卒子?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怒其無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會給事中鄭亞廉察桂州請為觀察判官檢校水部員外郎宣宗大中初白敏中執(zhí)政令狐?在內署立排李德裕逐之亞坐德裕黨亦貶循州刺史商隱隨亞在嶺表累年三年入朝京兆尹盧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箋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隱屢啟陳情?不之省弘正鎮(zhèn)徐州。又徙為掌記書府罷入朝復以文章干?乃補太學博士會河南尹柳仲郢鎮(zhèn)東蜀辟為節(jié)度使判官仲郢坐專殺左遷商隱廢罷還鄭州未幾病卒商隱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與太原溫庭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文思清麗庭筠過之而俱無特操多詭激為當涂者所薄名宦不進坎壈終身。
鄭畋以書判拔萃授渭南尉直史館事未行父亞出桂州畋隨侍左右大中朝白敏中令狐?相繼秉政十馀年素與德裕相惡凡德裕親舊多廢斥之畋久不偕於士伍。
張仲方以開成元年五月自華州刺史入為秘書監(jiān)外議以鄭覃黨李德裕排擯仲方覃恐涉朋黨因紫宸奏事覃啟曰:丞郎闕人臣欲用張仲方文宗曰:中臺丞郎朝廷華選仲方作牧守無政安可以丞郎處之累加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曲江縣伯邑七百戶二年四月卒仲方貞確自立綽有祖風?謚之後為德裕之黨擯斥坎坷而歿人士悲之。
後唐蕭希甫初為莊宗推官莊宗即位將以希甫知制誥時有詔定內宴樞密使坐宴否希甫以為不可由是樞密使張居翰馬紹宏等切齒怒之宰相豆盧革等亦希旨排斥乃以希甫為駕部郎中忽忽不得志。
周李建崇後唐同光中為龍武捧璽都指揮使出為襄秦徐京兆都指揮使建崇性純厚處身任理不能巧宦以至久滯偏礻卑。
劉詞後唐同光初為效節(jié)軍使轉劍直指揮使尋以忤於權臣出為汝州小校凡留滯十馀年。
孔子曰:道之將廢命也。是知志士仁人?軻蹇?沈廢不振者其命矣。夫乃。若懷才出類抗心邁俗智慮足以周物機用足以經世或回翔下位歷歲不遷寂寞衡門屢空興嘆而能含真履潔體和養(yǎng)恬介然如石安之。若命不易其操無累乎!心斯固秉大雅明哲之姿得君子進退之正者也。至或慷慨自負高亢靡屈言必忤物動皆違俗因坐事而被譴致失行之貽譏罹乎!悔尤至於顛沛流離委棄固足痛惜者哉!荀卿趙人?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
漢張釋之字李南陽堵陽人也。(堵音者)與兄仲同居以貲為騎郎(漢以貲五百得為常侍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調(調選也。)馮唐文帝時為郎中署長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具以實對因拜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車戰(zhàn)之士)十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武帝即位求賢良舉唐唐時九十馀不能為官。
張敞宣帝時為京兆尹與蕭望之于定國相善始敞與定國俱以諫昌邑王超遷定國為大夫平尚書事敞出為刺史時望之大行丞後望之先至御史大夫定國後至丞相敞終不過郡守。
蓋寬饒為司隸校尉好言事刺譏奸犯上意宣帝以其儒者優(yōu)容之然亦不得遷同列後進或至九卿。
劉向字子政成帝時為光祿大夫時帝元舅王鳳秉政數有災異向為洪范?!段逍袀鳌氛撟嘀坌闹蚓夜蕿轼P兄弟起此論也。然終不能奪王氏權帝數欲用向為九卿?取復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卿士所持故終不遷居列大夫官前後三十馀年。
陳咸字子康大將軍王鳳以咸有忠直節(jié)奏補長史遷持謂排難阻抑也。冀州刺史。又為東郡太守咸免官復為南陽太守咸三公子少顯名於朝廷而薛宣朱博翟方進孔光等仕宦絕在咸後皆以廉儉先至公卿而咸滯於郡守後為少府坐免頃之紅陽侯立舉咸方正為光祿大夫給事中翟方進復奏免之後數年立有罪就國方進奏歸咸故郡旋以憂死。
揚雄成帝時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并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為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談說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眾雄乃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為大夫恬於勢利。
譙玄成帝時舉詣公車拜議郎時數有災異玄?取陳其變既不省納故久稽郎官後遷太常丞以弟服去職平帝時遷中散大夫持節(jié)分行天下未及終而王莽居攝乃竄歸家。
後漢馮衍字敬通初更始時使鮑永安集河北永以衍為立漢將軍領狼孟長屯太原光武即位遣使者招永衍永衍不肯降審知更始已歿乃共罷兵幅巾降於河內帝怨衍等不時至永以立功得贖罪遂任用之而衍獨見黜建武末衍上疏自陳曰:臣伏念高祖之略而陳平之謀毀之則疏譽之則親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逮至晚世董仲舒言道德見妒於公孫弘李廣奮節(jié)於匈奴見排於衛(wèi)青此忠臣之所為常流涕也。臣衍自維微賤之臣上無無知之薦下無馮唐之說乏董生之才寡李廣之勢而欲免讒口濟怨嫌,豈不難哉!臣衍之先祖以忠貞之故成私門之禍而臣衍復遭擾攘之時值兵革之際不敢回行求時之利事君無傾邪之謀將帥無擄掠之心衛(wèi)尉陰興敬慎周密內自修敕外遠嫌疑故敢與交通興知臣之貧數欲本業(yè)之臣自維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固讓而不受之昔在更始太原執(zhí)貨財之柄居倉卒之間據位食祿二十馀年而財產歲狹居處日貧家無布帛之積出無輿馬之飾於今遭清明之時飭躬力行之秋而怨讎叢興譏議橫世蓋富貴易為善貧賤難為工也。疏遠隴畝之臣無望高闕之下惶恐自陳以救罪尤書奏猶以前過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顯志賦後與陰興陰就結交光武懲西京外戚賓客故皆以法繩之大者抵死徙其馀至貶黜衍由此得罪嘗自詣獄有詔赦不問西歸故郡閉門自保不敢復與親故通明帝即位。又多短衍以文過其實遂廢於家。
桓譚王莽時為掌樂大夫更始立召拜大中大夫光武即位徵待詔上書言事失旨遂不用。
桓榮習歐陽尚書建武十九年年六十馀始辟大司徒府三十年拜為太常。
桓典為侍御史七年不調(一作十年)班固為蘭臺郎二十馀年明帝時固自以二世(二世為史彪及固)不遇位不過郎感東方朔揚雄自論以不遭蘇張范蔡之時作賓戲以自通焉後遷玄武司馬(掖宮門每門司馬一人秩比千石玄武司馬主玄武門)。
馬融安帝永初中拜校書郎中詣東觀典校秘書初元二年上廣成頌以諷諫頌奏忤鄧氏滯於東觀十年不得調因兄子喪自劾歸。
王符字節(jié)信安定臨涇人也。少好學安定俗鄙庶孽而符無外家為鄉(xiāng)人所賤自和安之後世務游宦當涂者更相薦引而符獨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進乃隱居著書三十馀篇。
韋義字季節(jié)為廣都長甘寧陳二縣令順帝世數上書譏劾左右貶刺竇氏言既無感而久抑不遷。
魏杜摯舉孝廉除郎中轉補校書摯與?丘儉鄉(xiāng)里相親故為詩與儉求仙人藥一丸欲以感切儉求助也。儉復答詩摯竟不得遷卒於秘書。
賈洪漢末以儒學為縣令其後馬超反超劫洪將詣華陰使作露布洪不獲已為作之司隸鍾繇在東識其文曰:此賈洪作也。及超破走太祖召洪署軍謀掾猶以其前為超作露布文故不即敘晚乃出為陰泉長。
程昱東郡東阿人少事太祖太祖嘗乏食昱略其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終於衛(wèi)尉。
楊沛漢末代張既為京兆尹文帝黃初中儒雅并進而沛本以事能見用遂以議郎冗散里巷。
蜀孟光字孝裕後主踐祚為符節(jié)令每直言無所回避為世所嫌太常廣溪钅覃承(承字公文歷郡守少府)光祿勛河東裴雋等年資皆在光後而登據上列處光之右蓋以此也。
吳韓當遼西令支人以便弓馬有膂力從孫堅征伐勤苦有功以軍旅陪隸介於英豪故爵位不加終於堅世為別部司馬。
晉褚?為縣吏年垂五十鎮(zhèn)南將軍羊祜與?有舊言於武帝始被升用官至安東將軍。
任愷武帝時為侍中愷惡賈充之為人不欲令久執(zhí)朝政或為充謀曰:宜啟令典選便得漸疏此一都令史事爾充因稱愷才宜在官人之職帝不之疑即日以愷為吏部尚書充遣尚書仆射高陽王?奏愷免官愷既失職時因朝請帝或慰諭之愷初無復言惟泣而已後起為太仆轉太常初魏舒雖歷位郡守而未被任遇愷為侍中薦舒為散騎常侍至是舒為右光祿開府領司徒帝臨軒使愷拜授舒舒雖以弘量寬簡為稱時以愷有佐世器局而舒至三公愷止守散卿莫不為之憤嘆也。
華廙字長駿弘敏有才義妻父盧毓典選難舉姻親故廙年三十五不得調晚為中書通事郎。
石喬苞之子也。苞督揚州時朝廷疑之喬為尚書郎武帝因召喬不得深疑苞反及苞至有慚色謂之曰:卿子幾破卿門苞遂廢之終身不聽仕。
秦秀性悻直與物多忤為博士前後垂二十年卒於官。
陳壽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xiāng)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沈滯者累年後為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雒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嘗謂壽曰: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戒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起為中庶子未拜而卒。
卞粹字玄仁濟陰冤句人也。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玄仁無雙弟褒嘗忤其郡將郡將怒許其門內之私粹遂以不訓見譏陵遲積年後為中書令。
江灌為桓溫所惡為侍中時以事免後為秘書監(jiān)尋復解職時溫方執(zhí)權朝廷希旨故灌積年不調溫卒後始為吳興太守。
范弘之字長文安北將軍汪之孫也。為太學博士議謝石謚法曰:襄墨公(因事有功曰:襄貪以敗官曰:墨)。又論殷浩宜加贈謚不得因桓溫之黜以為國典仍敘溫移鼎之跡時謝族方顯桓宗猶盛仆射王?溫故吏也。三怨交集故出為馀杭令將行與會稽王道子箋辭雖亮直終以桓謝之故不調卒於馀杭令。
桓秘為中書領軍時兄溫以事免秘官秘,於是廢棄遂居於墓所放志田園好游山水。
宋謝元字存宗臨川內史靈運從祖弟也。以才學見知及為尚書左丞以給太尉江夏王義恭錢二百萬為何承天所糾文帝大怒放歸田里禁錮終身。
謝惠連先受學於會稽郡吏杜德靈及居父憂贈以五言詩十馀首文行於世坐被徙廢不豫榮位元嘉七年方為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行參軍。
沈懷文吳興武康人為始興王征北參軍坐納東陽公主養(yǎng)女鸚鵡為妾徙廣州終世祖世不得還懷文雖親要屢請終不許前廢帝世流徙者并聽歸本官至武康令。
南齊蔡仲熊執(zhí)經論議往往與時宰不合亦終不改操求同故坎壈不進歷年方至尚書左丞當時恨其不遇。
任?初為太子步兵校尉管東宮書記時明帝既廢郁林王始為侍中中書監(jiān)錄尚書事使?具表草意惡其辭旨甚慍?由是終建武中位不過列校。
梁王筠出為貞威將軍臨海太守在郡被訟不調累年。
伏?亙父曼容與樂安任瑤皆?匿於齊太尉王儉瑤子?及?亙并見知頃之?才遇稍盛齊未?已為司徒右長史?亙猶滯於參軍事及其終也。名位略相侔。
陳蔡凝為給事黃門侍郎後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用也。尋遷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郁郁不得志乃喟然嘆曰:天道有廢興夫子云:樂天知命斯理,庶幾可達因制小室賦以見志甚有辭理後魏高允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授中散恬退淡靜不競勢利十八年不易官後為中書侍郎領著作郎初與允同徵游雅等多至通官封侯及部下吏百數十人亦至刺史二千石而允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
程靈虬秘書令駿從祖弟伯達之子也。伯達早亡靈虬幼孤頗有文才而久淪末役在吏職十馀年坐事免會駿臨終啟請得擢為著作佐郎後坐稱在京無緦親而孝文知其與駿子公義為始族故致譴免至雒無官貧病久之補徐州梁郡太守嗜酒。又失官。
張彝為秦州刺史為仆射高肇所譖彝雖無過見代還雒猶停廢數年因得偏風手腳不便然志性不移善自將攝稍能朝拜久之除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辛雄涉書史好刑名不妄交友為給事中十年不遷職乃以病免。
劉桃符為中書舍人以勤明見知久不遷職宣武謂之曰:揚子?為黃門頓歷三世卿居此任始十年不足辭也。
北齊李繪字文宣天保初為司徒右長史繪質性方重未嘗趨事權勢以此久沈屈。
荀士孫好學有思理為文清典見賞知音魏武定末舉司馬秀才迄天保十年不調後為中書侍郎。
蘇瓊天保中為南清河太守人庶懷之四表列為尤最遭憂解職尋起為司直廷尉正朝士嗟其屈尚書辛述曰:既直。且正名以定體不慮不申。
後周李季明為著作佐郎勤於所職著述不怠然性尤專固不合於時是以一為史官十年不調。
隋李德林開皇初為內史令德林少以文學見知及位望稍高頗傷自任爭名之徒更相譖毀所以運屬興王功參佐命十馀年間竟不徙級。
王孝籍少好學博覽群言頗有文翰開皇中召入秘書助王邵修國史邵不之禮在省多年而不免輸稅孝籍郁郁不得志奏記於吏部尚書牛弘弘亦知其有學業(yè)而竟不得調後歸鄉(xiāng)里以教授為業(yè)卒於家劉炫河間人也。少以聰敏見稱為郡禮曹從事以吏?知名奉敕與著作郎王邵同修國史俄直門下省以待顧問。又與諸術者修天文律歷兼於內史省考定群言內史令博陵李德林甚禮之炫雖遍直三省竟不得官為縣司責其賦役炫自陳於內史送詣吏部尚書韋世康問其所能炫自為狀曰:?!吨芏Y》禮記毛詩尚書公羊?!蹲髠鳌沸⒔?。《論語》孔鄭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雖義有精粗并堪講授。《周易》儀禮?梁用功差少子史文集嘉言美事咸誦於心天文律歷窮?微妙至於公私文翰未嘗假手吏部竟不詳試然在朝知名之士十馀人保明炫所陳不謬,於是除殿內將軍。
龐晃為右衛(wèi)將軍性剛悍時廣平王雄當涂用事勢傾朝廷晃每陵侮之嘗於軍中臥見雄不起雄甚銜之復與高?有隙二人屢譖晃由是宿衛(wèi)十馀年官不得進。
辛德源初仕周為宣納上士會尉遲迥作亂遂亡去高祖受禪不得調者久之隱於林慮山郁郁不得志著幽居賦以自寄。
盧思道為武功太守開皇初以母老表請解職優(yōu)詔許之思道自恃才地多所凌轢由是官涂淪滯既而。又著勞生論指切當時。
裴肅初仕周為御正下大夫屬高祖為丞相肅聞而嘆曰:武帝以雄才定六合墳土未乾而一朝遷革豈天道歟高祖聞之甚不悅由是廢於家。
唐顏萬字師古齊黃門侍郎之推之孫也。初仕隋為安養(yǎng)尉尋坐事免歸長安十年不得調家貧以教授為業(yè)太宗時為秘書少監(jiān)物論稱其納賄出為柳州刺史將行太宗惜其才復其職師古既負其才。又早見驅策冀被任用及頻遭罪譴意甚喪沮退朝後闔門杜絕人事巾褐裙帔蕭如也。
陳叔達字子聰陳宣帝第十六子也。善容止頗有才學在陳為義陽王歷丹陽尹侍中陳滅入隋久不得調後入唐為禮部尚書。
韋思謙為監(jiān)察御史以中書令褚遂良賤市中書譯語人地思謙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復用思謙不得進出為清水令謂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權觸機便發(fā)固宜為身災也。大丈夫當正色之地必明目張膽以報國恩終不能為碌碌之臣保妻子爾。
賀知章與族姑子陸象先特相友善知章長於象先景?二年象先自中書侍郎加平章事。又加二品知章始引為四門博士及太常博士身猶衣碧後二十馀年象先為少保知章授銀青光祿大夫。
李揆肅宗乾元初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後貶萊州刺史司正累年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晉卿累薦元載為重官揆自恃門望以載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戲晉卿曰:龍章鳳姿之士不可見獐頭鼠目之子乃求官載銜恨頗深及載登庸因揆當徙職遂試秘書監(jiān)江淮養(yǎng)疾既無俸祿家復貧匱孀居百口乞食取給萍寄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怠則。又移居故其遷徙者蓋十馀州焉元載以罪誅除揆睦州刺史。
蔣沇代宗朝為刑部郎中兼御史領渭橋河運出納使時元載秉政潔廉守道者多不更職沇以故滯於郎位久不徙官。
劉?大歷末為權知兵部侍郎屬楊炎盧杞為相意多?鬼正以故五歲不遷德宗建中四年夏但拜真而已。
裴遵慶纟?州聞喜人世襲冠冕以門蔭從仕累授潞府司法參軍時年已衰邁未為人所知隨調吏部授大理寺丞。
柳登少嗜學年近六十方從官累官至膳部郎中杜黃裳德宗貞元中累為中書裴延齡所惡十年不遷後終河中晉纟?等州節(jié)度使。
唐次為禮部員外貞元中坐黨竇參出為開州刺史次以工文知名在開州十年不得進用後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請次為副德宗使諭皋罷之次自悲以為怨謗之所積也。乃采古之君子遭罹讒謗放逐至死而君終不寤者著辯謗略三篇以獻德宗猶恚之謂左右曰:次乃方吾於古之昏主何自喻如此後改夔州刺史。
盧景亮為右補闕德宗朝以廷諍得失貶朗州司馬凡遷謫二十年憲宗初中和州別駕始徵還拜駕部郎中。
歸登為右補闕起居舍人凡三任十五年同列當出其下者多以馳騖至顯官而登與右拾遺蔣武退然自守不以淹速介意。
徐晦為刑部兵部二侍郎出為同州刺史性狂直不阿隨當官正惟嗜酒太過晚年喪明遂至委廢。
李商隱以文宗開成二年登進士第為弘農尉以書判拔萃王茂元鎮(zhèn)河陽辟為掌書記得侍御史茂元愛其才以子妻之茂元雖讀儒書然本將家子李德裕秉政用為河陽帥德裕與李宗閔楊嗣復令狐楚大相讎怨商隱既為茂元從事宗閔黨大薄之時令狐楚已卒子?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怒其無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會給事中鄭亞廉察桂州請為觀察判官檢校水部員外郎宣宗大中初白敏中執(zhí)政令狐?在內署立排李德裕逐之亞坐德裕黨亦貶循州刺史商隱隨亞在嶺表累年三年入朝京兆尹盧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箋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隱屢啟陳情?不之省弘正鎮(zhèn)徐州。又徙為掌記書府罷入朝復以文章干?乃補太學博士會河南尹柳仲郢鎮(zhèn)東蜀辟為節(jié)度使判官仲郢坐專殺左遷商隱廢罷還鄭州未幾病卒商隱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與太原溫庭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文思清麗庭筠過之而俱無特操多詭激為當涂者所薄名宦不進坎壈終身。
鄭畋以書判拔萃授渭南尉直史館事未行父亞出桂州畋隨侍左右大中朝白敏中令狐?相繼秉政十馀年素與德裕相惡凡德裕親舊多廢斥之畋久不偕於士伍。
張仲方以開成元年五月自華州刺史入為秘書監(jiān)外議以鄭覃黨李德裕排擯仲方覃恐涉朋黨因紫宸奏事覃啟曰:丞郎闕人臣欲用張仲方文宗曰:中臺丞郎朝廷華選仲方作牧守無政安可以丞郎處之累加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曲江縣伯邑七百戶二年四月卒仲方貞確自立綽有祖風?謚之後為德裕之黨擯斥坎坷而歿人士悲之。
後唐蕭希甫初為莊宗推官莊宗即位將以希甫知制誥時有詔定內宴樞密使坐宴否希甫以為不可由是樞密使張居翰馬紹宏等切齒怒之宰相豆盧革等亦希旨排斥乃以希甫為駕部郎中忽忽不得志。
周李建崇後唐同光中為龍武捧璽都指揮使出為襄秦徐京兆都指揮使建崇性純厚處身任理不能巧宦以至久滯偏礻卑。
劉詞後唐同光初為效節(jié)軍使轉劍直指揮使尋以忤於權臣出為汝州小校凡留滯十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