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錄部·譴累
《傳》曰:君子不黨。又曰:君子周而不比蓋黨比者其有譴累之患乎!叔末澆競禮義陵遲愛憎之情作而黨與之風起故庠序之下?紳之間至有各樹朋徒互相譏揣干鉤黨之議?舀禁錮之法亦有結(jié)?豪俠獄起而辭及附會權(quán)貴勢窮而[C260]至親族不道以服屬而從坐交游抵禁因雅素而被譴將儆于後咸著于篇然而君子中立不倚正直不回疏不令之親絕非益之交宜乎!全身而遠害也。
漢邳離侯路博德武帝太初元年坐兄之子犯逆不道罪免。
宜鄉(xiāng)侯馮參天漢二年坐匿朝鮮亡虜下獄死。
後漢范滂汝南征羌人太守宗資請署功曹委任政事後牢修誣滂鉤黨坐系黃門北寺獄獄吏謂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賢者古之直臣知滂無罪將理之於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眾人繇此亦止獄吏將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嬰病乃請先就格遂與同郡袁忠爭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詰滂等皆三木囊頭暴於階下馀人在前或?qū)蚍裢桁夺嵩酱味M王甫詰曰:君為人臣不惟忠國而共造部黨自相褒舉評論朝廷虛構(gòu)無端諸所謀結(jié)并欲何為皆以情對不得隱飾滂對曰:臣聞仲尼之言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欲使善同其清惡同其?謂王政之所愿聞不悟更以為黨甫曰:卿更相拔舉迭為唇齒有不合者見則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修善自求多福今之?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於首陽山側(cè)上不負皇天下不愧夷齊甫愍然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導(dǎo)至縣抱詔書閉傳舍伏床而泣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即自詣獄縣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為在此滂曰: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其母就與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yǎng)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唯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fù)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欲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行路聞之莫不流涕時年三十三。
杜密為北海相去官後桓帝徵拜尚書令遷河南尹轉(zhuǎn)太仆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時人亦稱李杜焉後太傅陳蕃輔政復(fù)為太仆明年坐黨事被徵自殺。
夏馥陳留圉人桓帝初舉直言不就馥雖不交時宦官然以聲名為中官所憚遂與范滂張儉等俱被誣陷詔下州郡捕為黨魁及儉等亡命經(jīng)歷之處皆被收考辭所連引布遍天下馥乃頓足而嘆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為乃自剪須?變形入林慮山中隱匿姓名為冶家傭親突煙火形貌毀瘁積二三年人無知者後馥弟靜乘車馬載絹帛追之於涅陽市中遇馥不識聞其聲乃覺而拜之馥避不與語靜追隨至客舍共宿夜中密呼靜曰:吾以守道疾惡故為權(quán)宦所陷。且念營茍全以庇性命弟奈何載物相求是以禍見追也。明旦別去黨禁未解而卒。
魏朗為河南太守蕃所薦徵為尚書會被黨議免歸朗性矜嚴閉門整法度家人不見惰容後竇武等誅朗以黨被急徵行至牛渚自殺。
李膺為司隸校尉是時朝廷日亂綱紀頹弛膺坐黨事免歸鄉(xiāng)里頃之靈帝崩陳蕃為太傅與大將軍竇武共秉朝政連謀誅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為長樂少府及陳竇之敗膺等復(fù)廢後張儉事起收捕鉤黨鄉(xiāng)人謂膺曰:可去矣。對曰:事不辭難罪不逃刑臣之節(jié)也。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乃詣詔獄考死妻子徙邊門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錮尹勛為汝南太守上書解釋范滂袁忠等黨議禁錮尋徵拜將作大匠轉(zhuǎn)大司農(nóng)坐竇武等事下獄自殺巴肅為議郎與竇武陳蕃等謀諸閹宦武等遇害肅亦坐當禁錮中常侍曹節(jié)後聞其謀收之肅自載詣縣縣令見肅入閣解印綬與俱去肅曰:為人臣者有謀不敢隱有罪不逃刑既不隱其謀矣。又敢逃其刑乎!遂被害刺史賈琮刊石立銘以記之張升仕郎為綱紀以能出守外黃令遇黨錮去官後更見誅年四十九。
羊陟為河南尹會黨起免官禁錮卒於家。
荀叔兄子昱字伯條曇字元智昱為沛相曇為廣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惡志除閹宦其支黨賓客有在二郡者纖罪必誅昱後共將軍竇武謀中官與李膺俱死曇亦禁錮終身。
羊續(xù)辟大將軍竇武府及武敗坐黨事禁錮十馀年幽居守靜及黨禁解復(fù)辟太尉府靈帝光和二年四月大赦天下諸黨人禁錮小功以下皆除之(時上祿長和海上言黨人錮及五族有乖典訓(xùn)帝從之)。
陳翔補御史中丞坐黨事考黃門北寺獄以無驗見原卒於家。
孔昱字元世太尉舉方正對策不合乃辭病去後遭黨事禁錮。
劉儒為侍中上封事十條極言得失出為任城相頃之徵拜議郎會竇武事下獄自殺。
張奐為太常與尚書劉猛刁韙衛(wèi)良同薦王暢李膺可參三公之選而曹節(jié)等彌疾其言遂下詔切責之奐等皆自囚廷尉數(shù)日乃得出并以三月俸贖罪司隸校尉王寓出於宦官欲借寵公卿以求薦舉百僚畏憚莫不許諾唯奐獨拒之寓怒因此遂?舀以黨罪禁錮歸田里。
延篤為京兆尹以病免歸後遭黨事禁錮。
何夔字叔龍漢末閹宦用事夔從父衡為尚書有直言由是在黨中諸父兄皆禁錮夔嘆曰:天地閉賢人隱故不應(yīng)宰司之命。
符融陳留浚儀人少為都官吏恥之委去州郡公府連辟皆不應(yīng)會有黨事亦遭禁錮。
魏文欽字仲。若父稷為騎將有勇力少有材武及魏諷反欽坐與諷辭語相連及下獄掠笞數(shù)百當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晉裴楷為侍中子瓚娶楊駿女及駿誅楷以姻親收付廷尉賴侍中傅祗救護得免猶坐去官。
卞粹為右軍將軍張華之誅粹以華?胥免官。
陸耽者機?之弟為平東祭酒亦有清譽與?同遇害。
劉?敫為司隸校尉長沙?討齊王冏?敫豫謀封朱虛縣公。又死坐免宋沈懷文為隋王誕後軍主簿誕嘗為廣州懷文固辭南行帝不悅弟懷遠納東陽公主養(yǎng)女王鸚鵡為妾元兇行逆坐巫蠱鸚鵡預(yù)之事泄懷文因此失調(diào)為治書侍御史。
謝述子綜約緯皆有才名綜坐與舅范曄謀反伏誅約亦坐死緯尚太祖第五女長城公主素為所憎免死徙廣州。
鄧琬為輔國將軍南海太守率軍伐蕭簡於廣州攻圍逾年乃克以臧質(zhì)反為廣州刺史宗殼所執(zhí)值赦原免弟瓊與臧質(zhì)同逆質(zhì)敗從誅琬弟環(huán)亦坐死琬在遠。又有功免死遠徙仍停廣州。
後魏李敷父順為寧西將軍高平公卒皇興初以敷貴贈太尉公高平王敷為南部尚書中書監(jiān)見侍於孝文獻文弟奕。又有寵於文明太后後為李?列其隱罪二十馀條遂誅之削順位號為庶人敷奕與從弟顯德妹夫廣平宋叔珍等皆坐開亂公私同時伏法敷長子伯和次仲良良與父俱死伯和走竄歲馀為人執(zhí)送殺之。
宋翻為河陰令弟道?先為冀州京兆王愉法曹行參軍愉反逼道?為官翻與弟世景俱囚廷尉道?後棄愉歸罪京師猶坐身死翻世景除名。
甄琛為太子少保黃門中正高肇既死琛以肇之黨與謂不宜復(fù)參朝政出為營州刺史。
李仲尚少以文學(xué)知名起家京兆王愉行參軍坐兄伯尚與咸陽王禧謀反詔賜死仲尚與弟李凱沉敏有識量坐伯尚事與母弟俱徙邊久之會赦免遂寓居於晉陽沉廢積年。
鄭思明為直閣將軍坐弟思和同咸陽王禧逆徙邊會赦卒於家鄭義為給事黃門侍郎司徒左長史以從弟思和同咸陽王禧之逆與弟通直常侍道昭俱坐緦親出禁拜太常少卿。
邢晏為司徒東閣祭酒宣武初為與廣平王懷游宴左遷鄭縣令未之官除給事中。
崔體字叔義孝莊時為尚書庫部郎坐兄<巾犬>(音弗)鑄錢事發(fā)合家逃逸數(shù)日叔義見執(zhí)獲時陽城王徽為司州牧臨淮王,或以非其身罪驟為致請徽不從乃殺之。
劉藻為黎陽太守孝靜天下坐子尚書郎洪業(yè)入關(guān)中率眾侵擾伏法。
北齊祖?字君信涉獵書史多諳雜藝位兼通直散騎常侍?為陸太姬排毀解侍中仆射出為北徐州刺史君信亦見廢免。
隋?文振為太仆卿突厥犯塞文振以行軍總管拒之遇達頭可汗於汝野擊破之文振先與王世積有舊初文振北征世積遺以馳馬北還世積以罪被誅文振坐與交關(guān)功遂不錄。
唐狄士文從妹為齊氏嬪有色齊滅後賜薛公長孫覽覽妻鄭氏妒譛之文獻后后令覽離絕士文恥之不與相見後應(yīng)州刺史唐君明居母憂聘以為妻由是君明士文并為御史所劾士文性剛在獄數(shù)日憤恚而死。
宇文善仕周官至上柱國許國公高祖受禪遇之甚厚拜其子[A13C]為上儀同及弟忻誅善及[A13C]并廢于家忻弟愷為萊州刺史有能名亦坐忻除名于家久不得調(diào)。
韓僧壽為上柱國有京兆人達奚通妾王氏能清歌朝臣多相命觀之僧壽亦豫焉坐是除名。
陸爽為太子洗馬子?!斗ㄑ浴访魧W(xué)有家風釋褐承奉郎初爽為太子洗馬嘗奏高祖云:皇太子諸子未有嘉名請依春秋之義更立名字帝從之及太子廢帝追怒爽云:我孫制名寧不自解陸爽乃爾多事扇惑於勇亦由此人其身雖故子孫并宜屏除終身不齒?!斗ㄑ浴肪棺?。
盧太翼善占候?歷之術(shù)開皇時隱於白鹿山皇太子勇聞而召之太翼知太子必不為嗣謂所親曰:吾拘逼而來不知所稅駕也。及太子廢坐法當死高祖惜其才而不害配為官奴父之乃釋其後目盲以手摸書而知其字。
高?為仆射後被誅其子盛道官至莒州刺史徙柳城而卒次宏德封應(yīng)國公晉王府記室次表仁封渤??す⑨闶窨?。
楊恭仁為吏部侍郎恭仁弟?性和厚頗有文學(xué)歷義州刺史淮南郡太守及父薨起為司隸校尉遼東之役楊玄感反其弟玄縱自帝所逃赴其兄路逢??避人偶語久之司隸劉體文奏之時恭仁將兵於外帝寢其事?憂發(fā)病而卒。
虞綽煬帝時為著作佐郎恃才任氣禮部尚書楊玄感稱為貴踞虛襟禮之與結(jié)布衣之友綽數(shù)從之游其族人虞世南誡之曰:帝性猜忌而君過厚玄感。若與絕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無咎不然終當見禍綽不從尋有告綽以禁內(nèi)兵書借玄感帝甚銜之及玄感敗後籍沒其家妓妾并入官帝因問之曰:玄感平常時與何人交往其妾以虞綽對帝令大理卿鄭善果窮治其事綽曰:羈旅薄游以玄感文酒談款實無他謀帝怒不解坐徙邊。
潘徽為京兆尹博士楊玄感兄弟甚重之數(shù)相來往及玄感敗凡所交關(guān)多罹其患徽以玄感故人為帝所不悅有司希旨出徽為西??ねh主簿意甚不平行至隴西發(fā)病卒。
王胄為朝散大夫禮部尚書楊玄感虛襟與交數(shù)游其第及玄感敗與虞綽俱坐徙邊胄遂亡匿潛還江右為吏所捕遂坐誅。
王仁恭為光祿大夫會楊元感作亂其兄子武賁郎將仲伯預(yù)焉仁恭由是坐免。
梁文謙領(lǐng)武賁郎將為盧龍道軍副會楊玄感作亂其弟武賁郎將玄縱光祿文謙玄感反問未至而玄縱逃走文謙不之覺坐是配防于桂林而卒。
唐房玄齡仕隋補隰城縣尉漢王諒為逆徙坐除名徙於上郡郁郁不自得唯以諷讀為務(wù)。
高士廉仕隋為奉禮郎兼通事舍人從征遼東時斛斯政為兵部侍郎當途任事尤親士廉數(shù)邀入幕同床而寢言談中多會政以猜嫌懼罪內(nèi)不自安亡奔高麗士廉與交游讠?為交?朱鳶縣主簿。
劉宏基貞觀初為并鉞將軍李希嘗長孫安業(yè)之謀逆也。坐與交游除名。
宇文節(jié)為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坐謀反伏誅遺愛弟遺直及母盧氏薛萬徹弟萬備柴令武兄哲威并以勛舊特免配流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萬備配流交州哲威流邵州尋皆卒於徙所節(jié)及特進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驍衛(wèi)大將軍駙馬都尉安國公執(zhí)失思力并坐遺愛等交結(jié)流嶺外。
張文琮為戶部侍郎從母弟房遺愛以罪貶授房州刺史文琮作詩祖餞及遺愛誅坐是出為建州刺史韋待價為左遷牛備身及江夏王道宗得罪待價即道宗之?胥也。緣坐左遷盧龍府果毅。
王勃高宗時為虢州參軍有官奴曹達犯罪為勃所匿。又恐事泄殺達以滅口事覺當死會赦除名時勃父福時為雍州司功參軍坐勃左遷交?令。
魏玄同為司列大夫西臺侍郎上官儀被誅玄同坐與儀文章屬和配流嶺外。
薛元超拜東臺侍郎歲馀西臺侍郎上官儀伏誅坐與文章款密配流?州。
鄧玄挺少解屬文有名當代歷遷比部員外郎左史與上官儀善出為頓丘令。
宗秦客為撿校內(nèi)史坐贓降授鎮(zhèn)州遵化縣尉內(nèi)史邢文偉坐附會秦客貶授珍州刺史。
賀蘭敏之天后姊子為蘭臺左侍極當時咸傾附之有罪徙嶺外尚書右丞兼撿校沛王府長史皇甫公義以?附敏之長流橫州太子中允劉懿之弟右史?之知情配?州蘄州司馬徐齊?冉前任王府椽與敏之交往左道除名長流嶺外前涇城令李善曾教敏之讀書專為左道長流?州。
綦連耀為雒州錄事參軍連耀與箕州刺史劉思禮坐謀反棄市鳳閣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孫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劉奇給事中周讠番鳳閣舍人王劇劇兄前涇州刺史勔太子司議郎路敬淳等坐與耀及思禮交結(jié)皆誅。
韋安石為左仆射留守東都妻薛氏暴虐子?胥有妾誣其厭蠱迫以捶楚投井而死憲司以聞安石坐是出為蒲州刺史。
梁涉為右庶子柳?為李林甫所構(gòu)伏誅涉及虢王巨嘗通?資糧皆坐貶官連累者十馀人。
韋堅為刑部尚書為李林甫所陷長流嶺南殺之堅弟將作少匠蘭?縣令冰兵部員外郎芝及男河南府尹曹諒皆貶遠郡尋。又分遣御史并賜死諸子悉配隸邊都唯堅妻姜氏稱素為堅輕賤特放還本宗盧從愿為刑部尚書坐子起居郎諭糶米入官有剩利為憲司所糾出為纟?州刺史。
姜慶初為太常卿駙馬都尉以?植建陵誤壞連岡賜自盡駙馬都尉仿削在身後官爵仿新平公主之子公主初出降駙馬都尉裴玲玲卒後出降慶初仿玲之子也。
韋陟為吏部尚書坐當墳?zāi)棺拥芷品ニ?賈不能禁正貶纟?郡太守。
第五琦為戶部侍郎判度支時魚朝恩伏誅與款狎出為處州刺史。
元載自作相之後選嘗擢朝官之有才學(xué)令望者一人厚遇之將以代已初引禮部侍郎劉單單卒。又引吏部侍郎薛邕邕貶引吏部侍郎楊炎炎與載同郡。又元氏之出謂載為舅遂與載合載誅貶連州司馬凡在朝坐載累貶官者諫議大夫知制誥韓洄王定諫議大夫包佶徐纟寅大理少卿裴冀太常少卿王紀起居舍人韓會等十馀人。
王縉為相元載用事縉畢附之元載得罪連坐貶處州刺史。
姚南仲為右補闕與宰相常袞善袞既貶南仲出為海州縣令。
杜亞為河中尹劉晏得罪亞坐晏貶陸州刺史。
崔造為左司員外郎劉晏敗坐與晏善貶信州刺史趙惠伯為河南尹楊炎將立家廟先有私第在東都令惠伯貨之惠伯為炎市為官廨炎罷相盧杞知炎與京兆尹嚴郢有隙引為御史大夫惠伯自河中尹受代赴闕郢奏追捕惠伯詰案杞召吏繩炎為宰相柳吏貴估其宅賤入其幣詰贓為監(jiān)主自盜罪當絞炎坐貶惠伯亦坐炎貶費州多田尉尋亦殺之。
令狐?亙前為衡州刺史列上前政戶口以為己功其後入為右庶子。又與劉太真所親善太真坐事貶?亙亦出為陜州別駕。
司正郭?為撿校工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其子鋼為朔方節(jié)度杜希全判官攝豐州刺史?慮其幼不任邊職上請罷之帝遣吏使就召之鋼懼以他事見收遂奔吐蕃?坐免官。
王亻必太尉李晟之甥為神策將晟視亻必恩寵與愿?不殊給與過之晟既為張延賞媒孽罷兵權(quán)亦不用亻必為將帥入為左衛(wèi)上將軍。
韋夏卿為給事中宰相竇參貶柳州夏卿坐與諸竇交游左遷常州刺史。
裴?為金吾將軍坐所善僧扌互法貶閬州司馬。
馬英翰為宣武軍馬軍都虞扌互以其男少游謀叛亂英翰不言於道州安置。
蘇弁為戶部侍郎判度支貶為汀州錄事參軍。又貶其兄贊善大夫袞為永州司戶參軍前京兆府士曹冕為信州司戶參軍并同正。
郭映為右庶子映坐子?胥卿侃於壽州謀亂削官于私第省過。
衛(wèi)次公過知兵部侍郎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坐與宰相鄭?厚善?罷相次公左授太子賓客。
蘇表元和中以討淮西策干宰相武元衡元衡不見以監(jiān)察御史宇文籍舊從事使召表而訊之因與表狎後捕駙馬王承系并窮按其門客而表在焉表被鞫因言籍與往來故籍坐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又被左衛(wèi)騎曹參軍楊敬之為吉州司戶參軍右神武倉曹韋衍為溫州司倉參軍秘書省正字薛庶回為柳州司兵參軍太子正字王參元為遂州司倉參軍鄉(xiāng)貢進士楊處厚為邛州太邑尉并坐與表交游故也。左羽林將軍王翊元坐月給蘇表錢三千左授右領(lǐng)軍衛(wèi)將軍(籍為監(jiān)察御史王承宗反詔捕其弟駙馬承系之賓客其中有為誤識者坐貶江陵戶曹)。
韋處厚為禮部考功二員外早為宰相韋貫之所重時貫之以議兵不合帝旨罷處厚坐與友善出為開州刺史貫之弟虢州刺史?亦以清操為?紳所慕亦坐貫之貶簡州刺史議者惜之。
于頔子駙馬都尉季友坐罪削官爵敕戶部尚書于頔不能訓(xùn)子宜削金紫光祿大夫一階初帝意欲不坐頔但諷令因此致仕李逢吉奏曰:雖古有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之義然季友恣行非法頔不能簡馭宜薄責以示誡。又奉圣旨許其致仕臣以懸車優(yōu)禮事異繩違望待三兩月後商量為便故有此命。
馮宿從裴度東征為彰武軍節(jié)度判官淮西平拜比部郎中會韓愈論佛骨時宰疑宿草疏出為歙州刺史。
王仲舒為拾遺與京兆尹楊憑友善及憑得罪仲舒橫議及之貶為硤州刺史。
張仲方為倉部員外郎會呂溫羊士諤誣告宰相李吉甫陰事二人俱貶仲方坐呂溫貢舉門生出為金州刺史。
韋宏景為吏部郎時度支郎中張仲方貶李吉甫謚憲宗怒貶仲方宏景坐與仲方善出為綿州刺史。
趙佶為度支郎中貶永州司馬坐皇甫?之黨也。
李景儉為諫議大夫乘醉入中書面詰侮宰相貶彰州刺史兵部郎中知制誥馮宿庫部郎中知制誥楊嗣復(fù)與景儉史館同飲先起罰一季俸料。又貶尚書員外郎史館修撰獨孤朗為韶州刺史起居舍人溫造為郎州刺史司勛員外郎李肇為灃州刺史刑部員外郎王鎰為郢州刺史坐景儉同飲考功員外郎史館修撰李翱與景儉素相善景儉除諫議薦翱自代及景儉獲譴翱亦出為郎州刺史。
李師素為兵部員外郎令狐楚坐山陵事貶師素與楚親出為賓州刺史。
李逢吉為相時景宗初即位逢吉內(nèi)庭連結(jié)權(quán)傾天下惡李紳剛直與其黨共構(gòu)紳自戶部侍郎貶錦州司馬。又貶翰林學(xué)士駕部郎中知制誥龐嚴為信州刺史翰林學(xué)士司封員外郎知制誥蔣防為汀州刺史嚴防皆紳之所引。
王起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時李訓(xùn)用事訓(xùn)即起貢舉門生也。欲授起為相拜兵部侍郎判戶部事其冬訓(xùn)敗起以儒素長者人不以為累但罷判戶部事。
李同志同捷之弟也。同捷據(jù)滄景拒命不赴兗海反狀寢聞詔同志同巽委御史臺差人防守前滄州節(jié)度掌書記崔從長宜配常州安置進奏官皇測等七人并錮身分配羊閬等州其弟及將佐在城者凡十人兼節(jié)級罪之續(xù)詔貶同巽金州漢陽縣尉同志金州參軍并馳驛發(fā)遣。
李讓夷為職方員外郎充翰林學(xué)士先是薛廷老翰。
林以終日酣醉不事?lián)烀苓_於上聽故轉(zhuǎn)官罷職讓夷與之友善廷老之入讓夷實推拔之故坐是為累罷守本官。
裴誼為江西觀察使卒前吉州刺史杜師仁坐贓計絹三萬馀匹詔師仁賜死於家。又詔誼委之廉俗都下舉察宜削所贈工部尚書并御史大夫。
魏?為諫議大夫?初為李固言李玨楊嗣復(fù)所引數(shù)年之內(nèi)至諫議大夫武宗即位李德裕用事?坐李楊之黨出為汾州刺史楊李貶官?貶信州長史王凝為兵部侍郎充諸道監(jiān)鐵轉(zhuǎn)運使以所補吏贓罪授秘書監(jiān)。
孫秘為興唐少尹昭宗天?三年詔曰:秘是故崖州司戶參軍孫乘親弟其兄既處極典其弟難貸馀生宜除名配流愛州充長流百姓仍委御史臺差人所在賜自盡。
柳遜為太子賓客哀帝初詔曰:遜嘗為張?租庸判官。又王溥監(jiān)修日奏充判官授工部侍郎。又與趙崇裴贄為刎頸之交昨裴樞等得罪之時合當連坐尚矜暮齒。且俾懸車可本官致仕。
後唐史武者朱友謙之舊將也。莊宗同光四年正月敕朱友謙同惡人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楊師太王景來景仁白奉國等已當國法其家資并籍沒史武等時皆為刺史以友謙死從坐無罪族滅人士冤之。
李處徽為樞密院承旨明宗長興二年四月以處徽為忠武軍行軍司馬處徽邢州人始為郡吏為安重誨信愛之至是驟升厥職行已之道非其正也。今重誨出鎮(zhèn)故有是命。
晉楊麟為清州節(jié)度楊光遠判官少帝開運元年詔楊光遠隨幕賓從等久在樽?比資參佐當光遠始謀逆節(jié)未嘗聞極救之言及楊承勛決意歸明。又不是贊成之數(shù)但思朋附悉合誅夷尚示寬恩俾從遠竄麟流威州節(jié)度掌書記任邈流原州觀察支使徐晏流武州縱逢恩赦不在放還之限。
王詔前為平盧節(jié)度副使開運二年貶詔為慶州司馬行軍司馬周光贊為商州司馬并員外直同正員仍馳驛發(fā)遣楊光遠叛連坐故也。
漢王松為禮部尚書隱帝乾?二年敕松事因有玷誠功上章述避嫌之辭形告退之意其男仁寶雖因除名曾授偽官一昨既翦兇酋合從俘執(zhí)未明死所乃漏刑書路岐雖限於山河情愛。且關(guān)于父子便儀連坐恐失寬條以爾朝列舊臣班行宿德累有退閑之請宜引軫惻之恩特俾免官用明減等宜停見任周張昭為戶部尚書廣順元年七月以昭為太子賓客坐子陽翟薄秉陽犯法抵罪上章引咎詣閣待罪詔寬釋之逾月左授此官。
劉頊為監(jiān)察御史廣順元年七月敕頊名?通籍官列憲司凡系所為尤宜知禁不能為子諍父而乃離局侵官宜謫掾於方州俾省愆于終日頊父濤為中書舍人令頊代直草辭責授少府少監(jiān)分司西京故頊責授復(fù)州司戶參軍。
王敏為工部侍郎世宗顯德三年八月詔敏停任敏嘗薦子?胥陳南金為曹孟二鎮(zhèn)掌記南金奉職有闕遂連坐焉。
《傳》曰:君子不黨。又曰:君子周而不比蓋黨比者其有譴累之患乎!叔末澆競禮義陵遲愛憎之情作而黨與之風起故庠序之下?紳之間至有各樹朋徒互相譏揣干鉤黨之議?舀禁錮之法亦有結(jié)?豪俠獄起而辭及附會權(quán)貴勢窮而[C260]至親族不道以服屬而從坐交游抵禁因雅素而被譴將儆于後咸著于篇然而君子中立不倚正直不回疏不令之親絕非益之交宜乎!全身而遠害也。
漢邳離侯路博德武帝太初元年坐兄之子犯逆不道罪免。
宜鄉(xiāng)侯馮參天漢二年坐匿朝鮮亡虜下獄死。
後漢范滂汝南征羌人太守宗資請署功曹委任政事後牢修誣滂鉤黨坐系黃門北寺獄獄吏謂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賢者古之直臣知滂無罪將理之於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眾人繇此亦止獄吏將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嬰病乃請先就格遂與同郡袁忠爭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詰滂等皆三木囊頭暴於階下馀人在前或?qū)蚍裢桁夺嵩酱味M王甫詰曰:君為人臣不惟忠國而共造部黨自相褒舉評論朝廷虛構(gòu)無端諸所謀結(jié)并欲何為皆以情對不得隱飾滂對曰:臣聞仲尼之言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欲使善同其清惡同其?謂王政之所愿聞不悟更以為黨甫曰:卿更相拔舉迭為唇齒有不合者見則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修善自求多福今之?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於首陽山側(cè)上不負皇天下不愧夷齊甫愍然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導(dǎo)至縣抱詔書閉傳舍伏床而泣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即自詣獄縣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為在此滂曰: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其母就與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yǎng)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唯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fù)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欲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行路聞之莫不流涕時年三十三。
杜密為北海相去官後桓帝徵拜尚書令遷河南尹轉(zhuǎn)太仆黨事既起免歸本郡與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時人亦稱李杜焉後太傅陳蕃輔政復(fù)為太仆明年坐黨事被徵自殺。
夏馥陳留圉人桓帝初舉直言不就馥雖不交時宦官然以聲名為中官所憚遂與范滂張儉等俱被誣陷詔下州郡捕為黨魁及儉等亡命經(jīng)歷之處皆被收考辭所連引布遍天下馥乃頓足而嘆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為乃自剪須?變形入林慮山中隱匿姓名為冶家傭親突煙火形貌毀瘁積二三年人無知者後馥弟靜乘車馬載絹帛追之於涅陽市中遇馥不識聞其聲乃覺而拜之馥避不與語靜追隨至客舍共宿夜中密呼靜曰:吾以守道疾惡故為權(quán)宦所陷。且念營茍全以庇性命弟奈何載物相求是以禍見追也。明旦別去黨禁未解而卒。
魏朗為河南太守蕃所薦徵為尚書會被黨議免歸朗性矜嚴閉門整法度家人不見惰容後竇武等誅朗以黨被急徵行至牛渚自殺。
李膺為司隸校尉是時朝廷日亂綱紀頹弛膺坐黨事免歸鄉(xiāng)里頃之靈帝崩陳蕃為太傅與大將軍竇武共秉朝政連謀誅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為長樂少府及陳竇之敗膺等復(fù)廢後張儉事起收捕鉤黨鄉(xiāng)人謂膺曰:可去矣。對曰:事不辭難罪不逃刑臣之節(jié)也。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乃詣詔獄考死妻子徙邊門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錮尹勛為汝南太守上書解釋范滂袁忠等黨議禁錮尋徵拜將作大匠轉(zhuǎn)大司農(nóng)坐竇武等事下獄自殺巴肅為議郎與竇武陳蕃等謀諸閹宦武等遇害肅亦坐當禁錮中常侍曹節(jié)後聞其謀收之肅自載詣縣縣令見肅入閣解印綬與俱去肅曰:為人臣者有謀不敢隱有罪不逃刑既不隱其謀矣。又敢逃其刑乎!遂被害刺史賈琮刊石立銘以記之張升仕郎為綱紀以能出守外黃令遇黨錮去官後更見誅年四十九。
羊陟為河南尹會黨起免官禁錮卒於家。
荀叔兄子昱字伯條曇字元智昱為沛相曇為廣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惡志除閹宦其支黨賓客有在二郡者纖罪必誅昱後共將軍竇武謀中官與李膺俱死曇亦禁錮終身。
羊續(xù)辟大將軍竇武府及武敗坐黨事禁錮十馀年幽居守靜及黨禁解復(fù)辟太尉府靈帝光和二年四月大赦天下諸黨人禁錮小功以下皆除之(時上祿長和海上言黨人錮及五族有乖典訓(xùn)帝從之)。
陳翔補御史中丞坐黨事考黃門北寺獄以無驗見原卒於家。
孔昱字元世太尉舉方正對策不合乃辭病去後遭黨事禁錮。
劉儒為侍中上封事十條極言得失出為任城相頃之徵拜議郎會竇武事下獄自殺。
張奐為太常與尚書劉猛刁韙衛(wèi)良同薦王暢李膺可參三公之選而曹節(jié)等彌疾其言遂下詔切責之奐等皆自囚廷尉數(shù)日乃得出并以三月俸贖罪司隸校尉王寓出於宦官欲借寵公卿以求薦舉百僚畏憚莫不許諾唯奐獨拒之寓怒因此遂?舀以黨罪禁錮歸田里。
延篤為京兆尹以病免歸後遭黨事禁錮。
何夔字叔龍漢末閹宦用事夔從父衡為尚書有直言由是在黨中諸父兄皆禁錮夔嘆曰:天地閉賢人隱故不應(yīng)宰司之命。
符融陳留浚儀人少為都官吏恥之委去州郡公府連辟皆不應(yīng)會有黨事亦遭禁錮。
魏文欽字仲。若父稷為騎將有勇力少有材武及魏諷反欽坐與諷辭語相連及下獄掠笞數(shù)百當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晉裴楷為侍中子瓚娶楊駿女及駿誅楷以姻親收付廷尉賴侍中傅祗救護得免猶坐去官。
卞粹為右軍將軍張華之誅粹以華?胥免官。
陸耽者機?之弟為平東祭酒亦有清譽與?同遇害。
劉?敫為司隸校尉長沙?討齊王冏?敫豫謀封朱虛縣公。又死坐免宋沈懷文為隋王誕後軍主簿誕嘗為廣州懷文固辭南行帝不悅弟懷遠納東陽公主養(yǎng)女王鸚鵡為妾元兇行逆坐巫蠱鸚鵡預(yù)之事泄懷文因此失調(diào)為治書侍御史。
謝述子綜約緯皆有才名綜坐與舅范曄謀反伏誅約亦坐死緯尚太祖第五女長城公主素為所憎免死徙廣州。
鄧琬為輔國將軍南海太守率軍伐蕭簡於廣州攻圍逾年乃克以臧質(zhì)反為廣州刺史宗殼所執(zhí)值赦原免弟瓊與臧質(zhì)同逆質(zhì)敗從誅琬弟環(huán)亦坐死琬在遠。又有功免死遠徙仍停廣州。
後魏李敷父順為寧西將軍高平公卒皇興初以敷貴贈太尉公高平王敷為南部尚書中書監(jiān)見侍於孝文獻文弟奕。又有寵於文明太后後為李?列其隱罪二十馀條遂誅之削順位號為庶人敷奕與從弟顯德妹夫廣平宋叔珍等皆坐開亂公私同時伏法敷長子伯和次仲良良與父俱死伯和走竄歲馀為人執(zhí)送殺之。
宋翻為河陰令弟道?先為冀州京兆王愉法曹行參軍愉反逼道?為官翻與弟世景俱囚廷尉道?後棄愉歸罪京師猶坐身死翻世景除名。
甄琛為太子少保黃門中正高肇既死琛以肇之黨與謂不宜復(fù)參朝政出為營州刺史。
李仲尚少以文學(xué)知名起家京兆王愉行參軍坐兄伯尚與咸陽王禧謀反詔賜死仲尚與弟李凱沉敏有識量坐伯尚事與母弟俱徙邊久之會赦免遂寓居於晉陽沉廢積年。
鄭思明為直閣將軍坐弟思和同咸陽王禧逆徙邊會赦卒於家鄭義為給事黃門侍郎司徒左長史以從弟思和同咸陽王禧之逆與弟通直常侍道昭俱坐緦親出禁拜太常少卿。
邢晏為司徒東閣祭酒宣武初為與廣平王懷游宴左遷鄭縣令未之官除給事中。
崔體字叔義孝莊時為尚書庫部郎坐兄<巾犬>(音弗)鑄錢事發(fā)合家逃逸數(shù)日叔義見執(zhí)獲時陽城王徽為司州牧臨淮王,或以非其身罪驟為致請徽不從乃殺之。
劉藻為黎陽太守孝靜天下坐子尚書郎洪業(yè)入關(guān)中率眾侵擾伏法。
北齊祖?字君信涉獵書史多諳雜藝位兼通直散騎常侍?為陸太姬排毀解侍中仆射出為北徐州刺史君信亦見廢免。
隋?文振為太仆卿突厥犯塞文振以行軍總管拒之遇達頭可汗於汝野擊破之文振先與王世積有舊初文振北征世積遺以馳馬北還世積以罪被誅文振坐與交關(guān)功遂不錄。
唐狄士文從妹為齊氏嬪有色齊滅後賜薛公長孫覽覽妻鄭氏妒譛之文獻后后令覽離絕士文恥之不與相見後應(yīng)州刺史唐君明居母憂聘以為妻由是君明士文并為御史所劾士文性剛在獄數(shù)日憤恚而死。
宇文善仕周官至上柱國許國公高祖受禪遇之甚厚拜其子[A13C]為上儀同及弟忻誅善及[A13C]并廢于家忻弟愷為萊州刺史有能名亦坐忻除名于家久不得調(diào)。
韓僧壽為上柱國有京兆人達奚通妾王氏能清歌朝臣多相命觀之僧壽亦豫焉坐是除名。
陸爽為太子洗馬子?!斗ㄑ浴访魧W(xué)有家風釋褐承奉郎初爽為太子洗馬嘗奏高祖云:皇太子諸子未有嘉名請依春秋之義更立名字帝從之及太子廢帝追怒爽云:我孫制名寧不自解陸爽乃爾多事扇惑於勇亦由此人其身雖故子孫并宜屏除終身不齒?!斗ㄑ浴肪棺?。
盧太翼善占候?歷之術(shù)開皇時隱於白鹿山皇太子勇聞而召之太翼知太子必不為嗣謂所親曰:吾拘逼而來不知所稅駕也。及太子廢坐法當死高祖惜其才而不害配為官奴父之乃釋其後目盲以手摸書而知其字。
高?為仆射後被誅其子盛道官至莒州刺史徙柳城而卒次宏德封應(yīng)國公晉王府記室次表仁封渤??す⑨闶窨?。
楊恭仁為吏部侍郎恭仁弟?性和厚頗有文學(xué)歷義州刺史淮南郡太守及父薨起為司隸校尉遼東之役楊玄感反其弟玄縱自帝所逃赴其兄路逢??避人偶語久之司隸劉體文奏之時恭仁將兵於外帝寢其事?憂發(fā)病而卒。
虞綽煬帝時為著作佐郎恃才任氣禮部尚書楊玄感稱為貴踞虛襟禮之與結(jié)布衣之友綽數(shù)從之游其族人虞世南誡之曰:帝性猜忌而君過厚玄感。若與絕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無咎不然終當見禍綽不從尋有告綽以禁內(nèi)兵書借玄感帝甚銜之及玄感敗後籍沒其家妓妾并入官帝因問之曰:玄感平常時與何人交往其妾以虞綽對帝令大理卿鄭善果窮治其事綽曰:羈旅薄游以玄感文酒談款實無他謀帝怒不解坐徙邊。
潘徽為京兆尹博士楊玄感兄弟甚重之數(shù)相來往及玄感敗凡所交關(guān)多罹其患徽以玄感故人為帝所不悅有司希旨出徽為西??ねh主簿意甚不平行至隴西發(fā)病卒。
王胄為朝散大夫禮部尚書楊玄感虛襟與交數(shù)游其第及玄感敗與虞綽俱坐徙邊胄遂亡匿潛還江右為吏所捕遂坐誅。
王仁恭為光祿大夫會楊元感作亂其兄子武賁郎將仲伯預(yù)焉仁恭由是坐免。
梁文謙領(lǐng)武賁郎將為盧龍道軍副會楊玄感作亂其弟武賁郎將玄縱光祿文謙玄感反問未至而玄縱逃走文謙不之覺坐是配防于桂林而卒。
唐房玄齡仕隋補隰城縣尉漢王諒為逆徙坐除名徙於上郡郁郁不自得唯以諷讀為務(wù)。
高士廉仕隋為奉禮郎兼通事舍人從征遼東時斛斯政為兵部侍郎當途任事尤親士廉數(shù)邀入幕同床而寢言談中多會政以猜嫌懼罪內(nèi)不自安亡奔高麗士廉與交游讠?為交?朱鳶縣主簿。
劉宏基貞觀初為并鉞將軍李希嘗長孫安業(yè)之謀逆也。坐與交游除名。
宇文節(jié)為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坐謀反伏誅遺愛弟遺直及母盧氏薛萬徹弟萬備柴令武兄哲威并以勛舊特免配流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萬備配流交州哲威流邵州尋皆卒於徙所節(jié)及特進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左驍衛(wèi)大將軍駙馬都尉安國公執(zhí)失思力并坐遺愛等交結(jié)流嶺外。
張文琮為戶部侍郎從母弟房遺愛以罪貶授房州刺史文琮作詩祖餞及遺愛誅坐是出為建州刺史韋待價為左遷牛備身及江夏王道宗得罪待價即道宗之?胥也。緣坐左遷盧龍府果毅。
王勃高宗時為虢州參軍有官奴曹達犯罪為勃所匿。又恐事泄殺達以滅口事覺當死會赦除名時勃父福時為雍州司功參軍坐勃左遷交?令。
魏玄同為司列大夫西臺侍郎上官儀被誅玄同坐與儀文章屬和配流嶺外。
薛元超拜東臺侍郎歲馀西臺侍郎上官儀伏誅坐與文章款密配流?州。
鄧玄挺少解屬文有名當代歷遷比部員外郎左史與上官儀善出為頓丘令。
宗秦客為撿校內(nèi)史坐贓降授鎮(zhèn)州遵化縣尉內(nèi)史邢文偉坐附會秦客貶授珍州刺史。
賀蘭敏之天后姊子為蘭臺左侍極當時咸傾附之有罪徙嶺外尚書右丞兼撿校沛王府長史皇甫公義以?附敏之長流橫州太子中允劉懿之弟右史?之知情配?州蘄州司馬徐齊?冉前任王府椽與敏之交往左道除名長流嶺外前涇城令李善曾教敏之讀書專為左道長流?州。
綦連耀為雒州錄事參軍連耀與箕州刺史劉思禮坐謀反棄市鳳閣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孫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劉奇給事中周讠番鳳閣舍人王劇劇兄前涇州刺史勔太子司議郎路敬淳等坐與耀及思禮交結(jié)皆誅。
韋安石為左仆射留守東都妻薛氏暴虐子?胥有妾誣其厭蠱迫以捶楚投井而死憲司以聞安石坐是出為蒲州刺史。
梁涉為右庶子柳?為李林甫所構(gòu)伏誅涉及虢王巨嘗通?資糧皆坐貶官連累者十馀人。
韋堅為刑部尚書為李林甫所陷長流嶺南殺之堅弟將作少匠蘭?縣令冰兵部員外郎芝及男河南府尹曹諒皆貶遠郡尋。又分遣御史并賜死諸子悉配隸邊都唯堅妻姜氏稱素為堅輕賤特放還本宗盧從愿為刑部尚書坐子起居郎諭糶米入官有剩利為憲司所糾出為纟?州刺史。
姜慶初為太常卿駙馬都尉以?植建陵誤壞連岡賜自盡駙馬都尉仿削在身後官爵仿新平公主之子公主初出降駙馬都尉裴玲玲卒後出降慶初仿玲之子也。
韋陟為吏部尚書坐當墳?zāi)棺拥芷品ニ?賈不能禁正貶纟?郡太守。
第五琦為戶部侍郎判度支時魚朝恩伏誅與款狎出為處州刺史。
元載自作相之後選嘗擢朝官之有才學(xué)令望者一人厚遇之將以代已初引禮部侍郎劉單單卒。又引吏部侍郎薛邕邕貶引吏部侍郎楊炎炎與載同郡。又元氏之出謂載為舅遂與載合載誅貶連州司馬凡在朝坐載累貶官者諫議大夫知制誥韓洄王定諫議大夫包佶徐纟寅大理少卿裴冀太常少卿王紀起居舍人韓會等十馀人。
王縉為相元載用事縉畢附之元載得罪連坐貶處州刺史。
姚南仲為右補闕與宰相常袞善袞既貶南仲出為海州縣令。
杜亞為河中尹劉晏得罪亞坐晏貶陸州刺史。
崔造為左司員外郎劉晏敗坐與晏善貶信州刺史趙惠伯為河南尹楊炎將立家廟先有私第在東都令惠伯貨之惠伯為炎市為官廨炎罷相盧杞知炎與京兆尹嚴郢有隙引為御史大夫惠伯自河中尹受代赴闕郢奏追捕惠伯詰案杞召吏繩炎為宰相柳吏貴估其宅賤入其幣詰贓為監(jiān)主自盜罪當絞炎坐貶惠伯亦坐炎貶費州多田尉尋亦殺之。
令狐?亙前為衡州刺史列上前政戶口以為己功其後入為右庶子。又與劉太真所親善太真坐事貶?亙亦出為陜州別駕。
司正郭?為撿校工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其子鋼為朔方節(jié)度杜希全判官攝豐州刺史?慮其幼不任邊職上請罷之帝遣吏使就召之鋼懼以他事見收遂奔吐蕃?坐免官。
王亻必太尉李晟之甥為神策將晟視亻必恩寵與愿?不殊給與過之晟既為張延賞媒孽罷兵權(quán)亦不用亻必為將帥入為左衛(wèi)上將軍。
韋夏卿為給事中宰相竇參貶柳州夏卿坐與諸竇交游左遷常州刺史。
裴?為金吾將軍坐所善僧扌互法貶閬州司馬。
馬英翰為宣武軍馬軍都虞扌互以其男少游謀叛亂英翰不言於道州安置。
蘇弁為戶部侍郎判度支貶為汀州錄事參軍。又貶其兄贊善大夫袞為永州司戶參軍前京兆府士曹冕為信州司戶參軍并同正。
郭映為右庶子映坐子?胥卿侃於壽州謀亂削官于私第省過。
衛(wèi)次公過知兵部侍郎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坐與宰相鄭?厚善?罷相次公左授太子賓客。
蘇表元和中以討淮西策干宰相武元衡元衡不見以監(jiān)察御史宇文籍舊從事使召表而訊之因與表狎後捕駙馬王承系并窮按其門客而表在焉表被鞫因言籍與往來故籍坐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又被左衛(wèi)騎曹參軍楊敬之為吉州司戶參軍右神武倉曹韋衍為溫州司倉參軍秘書省正字薛庶回為柳州司兵參軍太子正字王參元為遂州司倉參軍鄉(xiāng)貢進士楊處厚為邛州太邑尉并坐與表交游故也。左羽林將軍王翊元坐月給蘇表錢三千左授右領(lǐng)軍衛(wèi)將軍(籍為監(jiān)察御史王承宗反詔捕其弟駙馬承系之賓客其中有為誤識者坐貶江陵戶曹)。
韋處厚為禮部考功二員外早為宰相韋貫之所重時貫之以議兵不合帝旨罷處厚坐與友善出為開州刺史貫之弟虢州刺史?亦以清操為?紳所慕亦坐貫之貶簡州刺史議者惜之。
于頔子駙馬都尉季友坐罪削官爵敕戶部尚書于頔不能訓(xùn)子宜削金紫光祿大夫一階初帝意欲不坐頔但諷令因此致仕李逢吉奏曰:雖古有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之義然季友恣行非法頔不能簡馭宜薄責以示誡。又奉圣旨許其致仕臣以懸車優(yōu)禮事異繩違望待三兩月後商量為便故有此命。
馮宿從裴度東征為彰武軍節(jié)度判官淮西平拜比部郎中會韓愈論佛骨時宰疑宿草疏出為歙州刺史。
王仲舒為拾遺與京兆尹楊憑友善及憑得罪仲舒橫議及之貶為硤州刺史。
張仲方為倉部員外郎會呂溫羊士諤誣告宰相李吉甫陰事二人俱貶仲方坐呂溫貢舉門生出為金州刺史。
韋宏景為吏部郎時度支郎中張仲方貶李吉甫謚憲宗怒貶仲方宏景坐與仲方善出為綿州刺史。
趙佶為度支郎中貶永州司馬坐皇甫?之黨也。
李景儉為諫議大夫乘醉入中書面詰侮宰相貶彰州刺史兵部郎中知制誥馮宿庫部郎中知制誥楊嗣復(fù)與景儉史館同飲先起罰一季俸料。又貶尚書員外郎史館修撰獨孤朗為韶州刺史起居舍人溫造為郎州刺史司勛員外郎李肇為灃州刺史刑部員外郎王鎰為郢州刺史坐景儉同飲考功員外郎史館修撰李翱與景儉素相善景儉除諫議薦翱自代及景儉獲譴翱亦出為郎州刺史。
李師素為兵部員外郎令狐楚坐山陵事貶師素與楚親出為賓州刺史。
李逢吉為相時景宗初即位逢吉內(nèi)庭連結(jié)權(quán)傾天下惡李紳剛直與其黨共構(gòu)紳自戶部侍郎貶錦州司馬。又貶翰林學(xué)士駕部郎中知制誥龐嚴為信州刺史翰林學(xué)士司封員外郎知制誥蔣防為汀州刺史嚴防皆紳之所引。
王起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時李訓(xùn)用事訓(xùn)即起貢舉門生也。欲授起為相拜兵部侍郎判戶部事其冬訓(xùn)敗起以儒素長者人不以為累但罷判戶部事。
李同志同捷之弟也。同捷據(jù)滄景拒命不赴兗海反狀寢聞詔同志同巽委御史臺差人防守前滄州節(jié)度掌書記崔從長宜配常州安置進奏官皇測等七人并錮身分配羊閬等州其弟及將佐在城者凡十人兼節(jié)級罪之續(xù)詔貶同巽金州漢陽縣尉同志金州參軍并馳驛發(fā)遣。
李讓夷為職方員外郎充翰林學(xué)士先是薛廷老翰。
林以終日酣醉不事?lián)烀苓_於上聽故轉(zhuǎn)官罷職讓夷與之友善廷老之入讓夷實推拔之故坐是為累罷守本官。
裴誼為江西觀察使卒前吉州刺史杜師仁坐贓計絹三萬馀匹詔師仁賜死於家。又詔誼委之廉俗都下舉察宜削所贈工部尚書并御史大夫。
魏?為諫議大夫?初為李固言李玨楊嗣復(fù)所引數(shù)年之內(nèi)至諫議大夫武宗即位李德裕用事?坐李楊之黨出為汾州刺史楊李貶官?貶信州長史王凝為兵部侍郎充諸道監(jiān)鐵轉(zhuǎn)運使以所補吏贓罪授秘書監(jiān)。
孫秘為興唐少尹昭宗天?三年詔曰:秘是故崖州司戶參軍孫乘親弟其兄既處極典其弟難貸馀生宜除名配流愛州充長流百姓仍委御史臺差人所在賜自盡。
柳遜為太子賓客哀帝初詔曰:遜嘗為張?租庸判官。又王溥監(jiān)修日奏充判官授工部侍郎。又與趙崇裴贄為刎頸之交昨裴樞等得罪之時合當連坐尚矜暮齒。且俾懸車可本官致仕。
後唐史武者朱友謙之舊將也。莊宗同光四年正月敕朱友謙同惡人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楊師太王景來景仁白奉國等已當國法其家資并籍沒史武等時皆為刺史以友謙死從坐無罪族滅人士冤之。
李處徽為樞密院承旨明宗長興二年四月以處徽為忠武軍行軍司馬處徽邢州人始為郡吏為安重誨信愛之至是驟升厥職行已之道非其正也。今重誨出鎮(zhèn)故有是命。
晉楊麟為清州節(jié)度楊光遠判官少帝開運元年詔楊光遠隨幕賓從等久在樽?比資參佐當光遠始謀逆節(jié)未嘗聞極救之言及楊承勛決意歸明。又不是贊成之數(shù)但思朋附悉合誅夷尚示寬恩俾從遠竄麟流威州節(jié)度掌書記任邈流原州觀察支使徐晏流武州縱逢恩赦不在放還之限。
王詔前為平盧節(jié)度副使開運二年貶詔為慶州司馬行軍司馬周光贊為商州司馬并員外直同正員仍馳驛發(fā)遣楊光遠叛連坐故也。
漢王松為禮部尚書隱帝乾?二年敕松事因有玷誠功上章述避嫌之辭形告退之意其男仁寶雖因除名曾授偽官一昨既翦兇酋合從俘執(zhí)未明死所乃漏刑書路岐雖限於山河情愛。且關(guān)于父子便儀連坐恐失寬條以爾朝列舊臣班行宿德累有退閑之請宜引軫惻之恩特俾免官用明減等宜停見任周張昭為戶部尚書廣順元年七月以昭為太子賓客坐子陽翟薄秉陽犯法抵罪上章引咎詣閣待罪詔寬釋之逾月左授此官。
劉頊為監(jiān)察御史廣順元年七月敕頊名?通籍官列憲司凡系所為尤宜知禁不能為子諍父而乃離局侵官宜謫掾於方州俾省愆于終日頊父濤為中書舍人令頊代直草辭責授少府少監(jiān)分司西京故頊責授復(fù)州司戶參軍。
王敏為工部侍郎世宗顯德三年八月詔敏停任敏嘗薦子?胥陳南金為曹孟二鎮(zhèn)掌記南金奉職有闕遂連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