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九百九十五 外臣部·交侵

冊府元龜 作者:(宋)王欽若


  ◎外臣部·交侵

  昔龜錯有言曰: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蓋言其同類自相攻擊不煩華夏之兵亦御戎之良策而雜霸之善利也。蓋夫裔夷殊俗天性忿鷙氣類不一嗜欲靡同故先王不以臣畜之而置於度外然其種族斯眾區(qū)落實繁恃氣力以相高專戰(zhàn)斗而為務以至強陵弱大侵小稱兵構亂迭為冠掠侮亡攻昧更相吞噬雖復保塞內附參於屬國守約求援聞于有司然亦荒忽之無常但可羈縻而不絕。又豈足煩王師之赴救。

  漢高祖初匈奴冒頓單于立東胡強聞冒頓殺父自立乃使使謂冒頓曰:欲得頭曼時號千里馬冒頓問群臣皆曰:此匈奴寶馬也。勿予冒頓曰:柰何與人鄰國愛一馬乎!遂與之頃之東胡以為冒頓畏之使使謂冒頓曰:欲得單于一閼氏冒頓復問左右左右皆怒曰:東胡無道乃求閼氏請擊之冒頓曰:柰何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遂取所愛閼氏予東胡東胡王愈驕西侵與匈奴中間有棄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邊為甌脫(甌脫作土室以伺也。境上候望之處。若今之伏宿舍也。)東胡使使謂冒頓曰:匈奴所與我界甌脫外棄地匈奴不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頓問群臣,或曰:此棄地予之,於是冒頓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柰何予人諸言與者斬之,於是冒頓上馬令國中有後者斬遂東襲擊東胡東胡初輕冒頓不為備及冒頓以大兵破滅東胡王。又攻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韋昭日飲器?卑?也。晉灼曰:飲器虎子屬也,或曰:飲酒之器也。匈奴傳云:以所破月氏王飲血盟然則飲酒之器是也。韋云:?卑?晉云:獸子皆非也。?卑?即今褊?所以盛酒爾非用飲者也。獸子藥器所以溲便者也。)月支乃遠去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

  武帝建元三年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使人告急於時帝年未二十以問太尉田??以為越人相攻擊其常事。又數(shù)反覆不足煩中國往救也。自秦時棄不屬(言不臣屬於中華),於是嚴助詰?曰: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誠能何故棄之。且秦舉咸陽而棄之何但越也。(舉總也。言總天下乃至京師皆棄也。)今小國以窮困來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振舉也。起也。安焉也。)。又何以子萬國乎?。ㄗ又^畜為臣子也。)帝曰:太尉不足與計遂令嚴助發(fā)兵浮海救東甌未至閩越罷去閩越王郢興兵擊南粵邊邑粵使人上?!稌吩唬簝苫浘銥檗嘉闵门d兵相攻擊今東粵擅興兵侵臣臣不敢興兵唯天子詔之,於是天子多南粵義(多猶與也。)守職約(守蕃臣之職而不逾約制)為興師遣兩將軍討閩粵兵未逾嶺閩越王弟馀善殺郢以降,於是罷兵。

  昭帝時烏桓漸強乃發(fā)匈奴先單于冢墓以報冒頓之怨,於是壺衍朐?單于大怒發(fā)二萬騎東擊破烏桓至宣帝時西域城郭共擊匈奴車師國(城郭謂諸國為城居者)得其王及人眾而去單于復以車師王昆弟兜莫為車師王牧其馀民東徙不敢居故地時匈奴虛閭權渠單于怨諸國共擊車師遣左右將軍各萬馀騎屯田右地欲以侵迫烏孫西域後丁令比三歲入盜匈奴殺略人民數(shù)千驅馬畜匈奴遣萬馀騎往擊之無所得平帝時漢既班四條後護烏桓使者告烏桓民毋得復與匈奴皮布稅匈奴以故事遣使者責烏桓稅(故時常稅是以求之)匈奴人民婦女欲賈販者皆隨往焉烏桓距曰:奉天子詔條不當予匈奴稅匈奴使怒收烏桓酋豪縛倒懸之酋豪昆弟怒共殺匈奴使及其官屬收略婦女馬牛單于聞之遣使發(fā)左賢王兵入烏桓責殺使者因攻擊之烏桓分散或走上山或東保塞匈奴頗殺人民驅婦女弱小。且千人去置左地告烏桓曰:持馬畜皮布來贖之烏桓見略者親屬二千馀人持財畜往贖匈奴受留不遣。

  宣帝時烏孫上書言連為匈奴所侵削昆彌愿發(fā)國半精兵人馬萬匹盡力擊匈奴唯天子垂哀本始二年漢發(fā)五將軍兵十馀萬騎出塞及校尉?;菔棺o發(fā)兵烏孫西域昆彌自將翕侯以下五萬馀騎從西方入五將軍皆無功惠與烏孫兵至右谷蠡庭獲單于父行及嫂居與驅同居次名犁汗都尉千長將以下三萬九千馀級虜馬牛羊驢騾橐駝七十馀萬,於是匈奴遂衰耗怨烏孫其冬單于自將數(shù)萬馀騎擊烏孫頗得老弱欲還會天大雨雪一日深丈馀人戶畜產凍死還者不能什一,於是丁令乘弱攻其北烏桓入其東烏孫擊其西凡三國所殺數(shù)萬級馬數(shù)萬匹牛羊甚眾。

  成帝河平中夜郎王興與鉤町王禹漏臥侯俞(漏臥夷邑名後為縣)更舉兵相攻(更迭也。)?羊?可太守請發(fā)兵誅興等議者以為道遠不可擊乃遣大中大夫蜀郡張正持節(jié)和解興等不從命。

  哀帝建平二年烏孫庶子卑援?翕侯人等入匈奴西界寇盜牛畜頗殺其民單于聞之遣左大當戶烏夷冷將五千騎擊烏孫殺數(shù)百人略千馀人驅牛畜去。

  後漢光武建武二十一年車師鄯善焉耆等十八國俱遣子入侍愿得都護漢還其侍子是時莎車王賢欲并兼西域攻擊益甚諸國聞都護不出而侍子皆還大憂恐乃與敦煌太守檄愿留侍子以示莎車言侍子見留都護尋出冀。且息其兵太守裴遵以狀聞天子許之二十二年賢知都護不至遂遺鄯善王安書令絕通漢道安不納而殺其使賢大怒發(fā)兵攻鄯善安迎戰(zhàn)兵敗亡入山中賢殺略千馀人而去其冬賢復攻殺龜茲王遂兼其國鄯善焉耆諸國侍子久留敦煌愁思皆亡歸賢見漢不出都護益橫媯塞王自以國遠遂殺賢使者賢擊滅之立其國貴人駟?為媯塞王賢。又自立其太子則羅為龜茲王賢以則羅年少乃分龜茲為烏壘國徙駟?為烏壘王。又更以貴人為媯塞王數(shù)歲龜茲國人共殺則羅駟?而遣使匈奴更請立王匈奴立龜茲貴人身毒為龜茲王龜茲繇是屬匈奴賢以大宛貢稅減少自將諸國兵數(shù)萬人攻大宛大宛王延留迎降賢因將還國徙拘彌王橋塞提為大宛王而康居數(shù)攻之橋塞提在國歲馀亡歸賢復以為拘彌王而遣延留還大宛使貢獻如常賢。又徙于闐王俞林為驪歸王立其弟位侍為于闐王歲馀賢疑諸國欲畔召位侍及拘彌姑。《墨子》合王盡殺之不復置王但遣將軍鎮(zhèn)守其國明帝永平中于闐將休莫霸反莎車自立為于闐王休莫霸死兄子廣德立後遂滅莎車其國轉盛從兵精絕西北至疏勒十三國皆服從。

  二十二年匈奴國亂烏桓乘弱擊破之匈奴轉北徙數(shù)千里漠南地空。

  二十三年哀牢夷王賢栗遣兵乘??公南下江漢擊附塞夷鹿{艸多}鹿{艸多}人弱為所擒獲,於是震雷疾雨南風飄起水為逆流翻涌二百馀里??公沉沒哀牢之眾溺死數(shù)千人賢栗復遣其六王將萬人以攻鹿{艸多}鹿{艸多}王與戰(zhàn)殺其六王哀牢耆老共埋六王夜虎復出其尸而食之馀眾驚怖引去。

  二十四年遣其左賢王擊破北匈奴卻地千馀里。

  二十六年南匈奴前畔五骨都侯子復將其眾三千人歸南部北單于使騎追擊悉獲其眾南單于遣兵拒之逆戰(zhàn)不利。

  燒當王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種小人貧而先零卑湳并皆強富數(shù)侵犯之滇良父子積見陵易憤怒而素有恩信於種中,於是集會附落及諸雜種乃從大榆入掩擊先零卑湳大破之殺三千人掠取財畜奪居其地大榆中繇是始強。

  明帝永平十六年北匈奴聞漢通西域車師始復內屬乃遣兵擊之。

  順帝陽嘉四年春北匈奴呼衍王率兵侵後部以車師六國接近北虜為西域蔽?乃令敦煌太守發(fā)諸國兵及玉門關候伊吾司馬合六千三百騎救之掩擊北虜於動山漢軍不利秋呼衍王復將三千人攻後部破之。

  章帝元和元年北匈奴單于復愿與吏人合市乃驅牛馬萬馀頭來與漢賈客交易南單于聞乃遣輕騎出上郡遮略生口鈔掠牛馬驅還入塞。

  二年南匈奴單于遣兵千馀人獵至氵豕邪山卒與北匈奴溫犢王遇戰(zhàn)獲其首級而還(又云:時北虜衰耗黨眾離畔南部攻其前丁零冠其後鮮卑擊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復自立乃遠引而去)。

  章和元年鮮卑入左地擊北匈奴大破之斬優(yōu)留單于取其匈奴皮而還北庭大亂。

  和帝永元八年戊己校尉索頵欲廢車師後部王涿?而立破虜侯細致氵豕?忿前部王尉卑大賣已因反擊尉卑大獲其妻子。

  安帝元初四年遼西鮮卑休連等燒塞門寇百姓烏桓大人於秩居等與休連有宿怨共郡兵奔擊大破之斬首千三百級悉獲其生口牛馬財物。

  延光二年鮮卑王其至?自將萬馀騎入東嶺候分為數(shù)道攻南匈奴於蔓柏(縣名屬五原)殺左??日逐王戰(zhàn)死殺千馀人三年秋復冠高柳擊破南匈奴殺漸將王。

  靈帝熹平四年于闐王安國攻拘彌大破之殺其王死者甚眾戊己校尉西域長史各發(fā)兵輔立拘彌侍子定興為王。

  魏文帝黃初中鮮卑軻比能與東部鮮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爭斗更相攻擊烏丸校尉田豫和合使不得相侵五年比能復擊素利豫帥輕騎徑進犄其後比能使別小帥?奴拒豫豫進討破走之繇是懷貳乃與輔國將軍鮮于輔?!稌吩唬阂牡也蛔R文字故校尉閻柔保我於天子我與素利為讎往年攻擊之而田校尉助素利我臨陣使?奴往聞使君來即便引軍退步度根數(shù)數(shù)鈔盜。又殺我弟而誣我以鈔盜我夷狄雖不知禮義兄弟子孫受天子印綬牛馬尚知美水草況我有人心邪將軍當保明我於天子輔得書以聞帝帝復使豫招納安慰。

  南齊扶南國自晉宋世通職貢宋末扶南王姓憍陳如名?邪跋摩遣商貨至廣州天竺道人那伽仙附載欲歸國遭風至林邑掠其財物皆盡那伽仙間道得達。

  梁天監(jiān)中{艸丙}々國破丁零復其舊土先是齊永明中{艸丙}々為丁零所破更為小國而南移其居至是復焉滑國車師之別種元魏之居桑乾也?;q為小國屬{艸丙}々後稍強大征其旁國波斯盤盤?賓焉耆龜茲疏勒姑墨于闐句般等國開地千馀里。

  後魏車伊雒焉耆胡也。世為東境部落帥常修職貢伊雒。又率部眾二千馀人伐高昌討破焉耆東關七城虜獲男女二百人駝千頭馬千匹以金一百斤奉獻。

  北齊文宣天保三年二月突厥破茹王阿那瑰瑰自殺其太子?羅辰及瑰從弟登注侯利登注子庫提并擁眾奔茹茹馀眾立注次子鐵伐為主四年二月送登注及子庫提還北鐵伐尋為契丹所殺國人復立登注為主仍為其大人阿當提等所殺國人復立庫提為主十二月突厥復攻茹茹茹茹舉國南奔帝自晉陽北討突厥納茹茹乃廢其主庫提立阿那瑰子?羅辰為主置之馬邑川給其廩餼繒帛親追突厥朔州突厥請降許之而還,於是貢獻相繼。

  隋高祖時突厥沙缽略與阿波相攻先是後魏末突厥伊利可汗以兵擊鐵勒大敗之降五萬馀家遂求婚於茹茹茹茹王阿那瑰大怒遣使罵之伊利斬其使率眾襲茹茹破之弟乙息記可汗立。又擊破茹茹弟木桿可汗立。又擊滅茹茹沙缽可汗忌弟二阿波可汗驍悍忌之因其先歸襲擊其部大破之殺阿波之母阿波還無所歸西奔達頭可汗達頭者名玷突厥沙缽略之從父也。舊為西南可汗既而大怒遣阿波率兵而東其部落歸之者將十萬騎遂與沙缽略相攻。又有貪汗可汗素睦於阿波沙缽略奪其眾而廢之貪汗亡奔達頭沙缽略從弟地勤察別統(tǒng)部落與沙缽略有隙復以眾叛歸阿波至是連兵不已。

  開皇六年契丹與突厥相侵先是契丹當後魏時為高麗所侵部落萬馀口求內附止于白<豸?>河其後為突厥所逼。又以萬家寄於高麗至是與諸部相攻擊久不止。

  仁壽元年西突厥泥利可汗及葉護俱被鐵勒所敗步迦尋亦大亂奚?五部內徙步迦奔吐谷渾。

  ??帝大業(yè)元年西突厥處羅可汗擊鐵勒諸部厚稅斂其物。又猜忌薛延陀等恐為變遂集其魁帥數(shù)百人盡誅之繇是一時反叛拒處羅遂立俟利發(fā)俟斤契弊歌楞為易勿真莫何可汗居貪汗山復立薛延陀內俟斤字也。?為小可汗處羅侯每從巡幸江都之亂隨化及至河北化及將敗奔歸京師為北藩突厥所害。

  十二年真臘國遣使貢獻其國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數(shù)與林邑陀桓二國戰(zhàn)爭其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

  唐高祖武德末突厥阿史那社爾入侵中國歸而遇延陀回紇等部皆叛攻破欲谷設社爾擊之復為延陀所敗遂率其馀眾保于西偏依可汗浮圖後遇頡利滅而西蕃葉護。又死奚利必阝吐陸可汗兄弟爭國社爾陽言降之引兵西上因襲破西蕃半有其國得眾十馀萬自稱都富可汗謂其諸部曰:首為背叛破我國者延陀之罪也。今我據(jù)有西方大得兵馬不平延陀而自取安樂是忘先可汗為不孝也。何以為突厥之主乎!必先平延陀然後安居爾。若天命不捷死亦無恨其酋長咸諫曰:今新得西方須留鎮(zhèn)壓。若即棄去遠擊延陀祗恐葉護子孫必來復國社爾不從親率五萬馀騎討延陀於磧北連兵百馀日遇我行人劉善因立同娥設為?利始可汗社爾部。又苦兵役多委之逃去延陀因縱擊敗之復保高昌國其舊兵在者才萬馀家。又與西蕃結隙不能復振繇是率眾入貢處其部落于靈州之北。

  西突厥賀魯者成曳步利設射匱特勒越之子也。初阿使那步真既來歸國咄陸可汗乃立賀魯為葉護以繼步真居於多邏斯水南去西州十五日行統(tǒng)處因處密始蘇歌羅祿卑失五姓之眾咄陸西走乃呼賀魯欲立之以為可汗遣兵逼逐賀魯二三年間遂相侵掠不常厥居執(zhí)舍地處木昆婆鼻二姓以賀魯無罪往請射匱射匱怒欲討執(zhí)舍地繇是三姓率部落隨賀魯有數(shù)千人。

  太宗貞觀十五年十一月癸酉薛延陀盡其甲騎并發(fā)同羅仆骨回紇??奚?等眾各二十萬率一人馬四匹度漢屯白道川據(jù)善陽嶺以擊思摩之部思摩引其種落走朔州留精騎以戰(zhàn)延陀乘之及塞詔營州都督張儉統(tǒng)所部騎兵及奚?契丹等壓其東境。

  是年突厥咄陸可汗與沙缽羅葉護可汗頻相攻擊咄陸于時兵眾漸強西域諸國復來歸附未幾咄陸遣石國吐屯攻葉護擒之送於咄陸尋為所殺咄陸可汗既并其國弩矢畢諸姓心不服咄陸皆叛之咄陸復率兵擊吐火羅破之初咄陸以泥孰啜自擅取部物斬之以狥
尋為泥孰啜部將胡祿屋所襲眾多亡逸其國大亂。

  十七年新羅王遣使上言高麗百濟累相攻襲亡失數(shù)十城乞偏師救助詔遣司農丞相里元獎赍璽書往諭賜高麗曰:新羅委命國家不闕朝獻爾與百濟宜即戢兵新羅蓋蘇文謂元獎曰:高麗新羅怨隙已久往者隋室相侵新羅乘[C260]奪高麗五百里之地城邑新羅皆據(jù)有之自非反地還城此兵恐未能已元獎曰:既往之事焉可追論蘇文竟不從。

  二十年六月乙亥鐵勒仆骨同羅共擊薛延陀多彌可汗大敗之。

  二十一年五月西蕃咄陸可汗為郭葛吐鴟俟利發(fā)所破奔于波斯。

  二十二年六月乙卯吐蕃來獻天竺之捷。

  九月己丑新羅為百濟所攻破其一十三城。

  高宗永徽元年六月新羅王金真德大破百濟之眾遣使以聞。

  五年五月大食引兵擊波斯及米國皆破之波斯五伊嗣侯為大食兵所殺伊嗣侯之子卑路期走投吐火羅遣使來告難上以路遠不能救之尋而大食兵退吐火羅遣兵援立之而還。

  十月高麗遣其將安固率高麗??兵侵契丹松漠都督李窟哥發(fā)騎御之戰(zhàn)于新城?會大風高麗放箭風吹并回因而陳亂契丹乘之斬首五百級獲馬七百馀匹高麗敗走草乾風勁契丹。又縱火迫之飚焰飛起燒殺人馬甚眾契丹聚其尸筑為京觀遣使來告捷帝使宣其露布於朝以示百僚。

  六年二月乙丑遣營州都督程元振左衛(wèi)中郎將蘇定方等發(fā)兵以討高麗以侵掠新羅故也。時新羅王金春秋表言高麗與百濟??相連侵其北境已奪三十三城乞兵救援故遣元振等經(jīng)略之。

  顯慶元年三月先是百濟發(fā)兵伐新羅新羅拒戰(zhàn)破之殺三千馀人至是新羅王金春秋遣使來告捷十二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一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zhàn)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馀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龍朔中吐蕃欽陵與吐谷渾不和迎相表奏各論曲直國家依違未為與奪吐蕃怨怒遂叛以兵臨吐谷渾告急高宗令將薛仁貴郭待封等率眾十馀萬伐之軍至大非川為欽陵等所敗遂滅吐谷渾。

  麟德二年閏三月疏勒弓月兩國共引吐蕃之兵以侵于闐詔西川都督崔知辯及左武衛(wèi)將軍曹繼叔率兵救之。

  玄宗開元八年七月南天竺國王尸利那羅僧伽摩請以戰(zhàn)象兵馬討大食及吐蕃仍求有以名其軍制玄宗嘉之名為懷德軍。

  十四年契丹落刺史普固都及將軍?哥皆獻戎捷授固都將軍?哥郎將各賜帛百疋放還蕃。

  德宗貞元七年九月回鶻遣使獻敗吐蕃葛祿於北庭所捷及其俘畜先是吐蕃入靈州及為回鶻所敗夜焚攻城之械而退。

  十二月甲午回鶻遣殺支將軍獻得吐蕃俘大首領尚結心帝御延喜門觀之。

  十年正月南詔蠻異牟尋大破吐蕃於神川使來獻捷初吐蕃因北庭與回鶻大戰(zhàn)死傷頗眾乃徵兵於牟尋須萬人牟尋既定計歸我因其徵兵以襲之乃陽示寡弱謂吐蕃曰:蠻軍素少僅可發(fā)三千人吐蕃少之請益至五千乃許牟尋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將數(shù)萬踵其後晝夜兼行乘其無備大破吐蕃於神川鐵橋遣使告捷。且請韋皋使閱其所虜獲及城堡以取信焉。

  三月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奏南詔異牟尋擊破吐蕃收鐵橋已來城壘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眾十萬馀口。

  憲宗元和四年九月豐州奏吐蕃萬騎至大石谷掠奪回鶻之還國者。

  文宗太和五年九月豐州刺史李公政奏黨項於黑山去刂掠歸國回鶻差兵馬使仆固全等七人為賊射殺。

  七年三月己酉安南奏蠻去年十二月三十日於界內金龍洲下營當管生獠國出兵殺賊千馀騎赤珠落國亦出兵助討。

  開成三年八月甲辰安南奏得?州狀申水真臘國差王子領兵馬攻伐環(huán)王國今差兵士赴?州防遏後唐莊宗同光二年七月幽州奏偵得阿保機東攻渤海。

  九月庚戍有自契丹部降者上言女真回鶻黃頭室韋合勢侵契丹召北部酋長御捍。

  四年正月北面招討使李紹真奏北來奚首領云:契丹阿保機寇渤海國。

  明宗天成元年十一月青州霍彥威奏得登州狀申契丹先發(fā)諸部攻逼渤海國自阿保機身死雖已抽退尚留兵馬在渤海扶馀城今渤海王弟部領兵士攻圍扶馀城契丹。

  長興元年正月青州奏羌人押渤海王憲一行歸本國被黑水剽劫今得黑水兀兒狀及將印紙一張進呈。

  晉高祖天福二年二月新州翟璋奏契丹點發(fā)新毅蔚等州軍馬與契丹討奚族達刺于今已歸服。

  五年四月辛亥北京奏契丹于越王進寧掠山後諸蕃退止於青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