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考異 張立齋
序
梁劉彥和文心雕龍乙書,自隋書經(jīng)籍志初見著錄后,原本久佚,唐寫本殘,元至正本僅見于何焯語、及孫貽讓禮札迻中所引黃丕烈校本。明以后,有弘治嘉靖萬歷諸刻,傳本始盛于世。至于何義門所謂據(jù)宋本校勘者,乃誤于明錢功甫之一言,未足信也。蓋錢氏自稱所得阮華山宋刊,實(shí)為晚出,有依托之嫌,與所稱隱秀篇四百字,同屬可疑。紀(jì)文達(dá)葉郋園均有論正,若是今世傳本,唐鈔殘缺,元鐫罕見,當(dāng)以明刻較全而差古矣。茲編所據(jù):一、英京所藏唐人寫本殘卷影片,自原道篇贊曰以下,至諧隱篇題止。二、涵芬樓影印之嘉靖本。三、萬歷楊升庵批點(diǎn)梅慶生音注本,哈佛圖書館所所藏;余前歲講學(xué)來美,得影印全書一函。四、凌云本,原刻極精,五色套印,亦哈佛所藏。五、黃叔琳集注及紀(jì)評(píng)合刻本,為道光十三年初刊于南廣節(jié)署,朱墨兩色套板,為哥大圖書館所藏。據(jù)此五種,逐篇互校、手自甄錄,旁參御覽及近世范文瀾注本,楊明照校本,王利器新書,所引諸舊刻,翻檢再三,間下已說;并補(bǔ)拙著文心注訂之所未備。惟王楊二氏校本,自述所據(jù)唐寫本以下,王凡廿三種,楊凡十七種,余則唐寫本以下,僅得其五,頗慚寒儉。但二氏之作,于校讎則每失,于論斷則頻誤。茲就唐本十余篇中,王氏失校者,有廿余條,楊氏失校者,達(dá)三百四十余條,如唐寫本辨騷篇「湯武之祇敬」句下,原脫「典誥之體也,至諷之旨也,」四句共廿二字。又銘針篇「孟臧武之論銘也,」句下原脫「曰天子令德,諸侯計(jì)功,大夫稱伐,」三句共十三字,二氏均未校出,謹(jǐn)細(xì)忽大,不見輿薪,為失之最者也。且唐寫本原為草體,娟秀有法,西陲古卷上品,蓋中唐學(xué)士大夫之筆,二氏于諸篇中之天與之,祀與祝、復(fù)與履、詰與誥、晢與晰、秘與秘、彌與珍、照與昭、祝與說、間率依稀莫辨,以意誤從,是又不識(shí)草書之過也。楊氏凡遇寫本中之觀字,皆認(rèn)為親字之誤,誠又匪伊所思矣。至于亡忘、績(jī)績(jī)、解懈、唱倡、撰選、宛婉、旁傍、曜耀、卻郗、皆于古為通之字,有典籍可按,而二氏率以應(yīng)從某從某者,何疏略至于是歟。蓋校讎之作,如仇家相對(duì),又烏可不求甚解乎。征圣篇,先王圣化句,唐本圣化作聲教,以為下章有聲教一辭,改從唐本,不知圣化本于孟子,聲教本于禹貢,何當(dāng)改從。明詩篇五子咸怨句,從范注改怨為諷,不知怨為尚書五子之歌經(jīng)本字。誄碑篇迭致文契句,別本迭致作送勢(shì),則謂送勢(shì)為六朝常語,應(yīng)改從,(亦據(jù)范說)不知迭致之本于易系辭。此皆楊氏之誤也。誄碑篇易入新切句之切,而識(shí)作麗,謂宜改從。銘針篇卿尹州牧句,謂唐寫本前上有九字,今檢唐本,切字不誤,九字本無,此又王氏之誤也。以上僅就寫本諸篇略舉而已。雜文以下,卅余篇中,二氏失誤,仍多不免,將隨章見義,以己意賓從,頗補(bǔ)其失,略正所誤。但考異之作,如掃落葉,究竟難求,況文心原本已渺,自明清以降,異本之見于著錄者,不下廿余種,加以御覽玉海諸書所引,足資取證者尤繁,搜羅艱備,闕疑難詳,今所從事,聊為引玉,用俟專家。別如范注所謂宗經(jīng)篇襲王仲宣文章志之說,即自「易惟談天,至表里之異體者也」,共二百字,則檢藝文類聚及御覽并無,是乃范氏引象山陳漢章之言,本出嚴(yán)鐵橋全漢文所誤錄。況孤證不足據(jù);而兩漢六朝之文體,風(fēng)格迥殊,故不為論列,以免厚誣古人也。此稿始于編注訂時(shí),原僅據(jù)嘉靖本及坊間黃本,客夏再度來美,所獲善本不一,乃勉為完稿。入秋偶恙初痊,再檢來稿,重校一過,且以遣日,區(qū)區(qū)之作,竟迭經(jīng)寒署矣。
成申歲除張立齋識(shí)于紐約之凝碧樓,時(shí)年七十。
原道第一
○以鋪理地之形。(此據(jù)嘉靖本下同)
梅慶生音注本(以下簡(jiǎn)稱梅本)凌云本(以下簡(jiǎn)稱凌本)黃叔琳本(以下簡(jiǎn)稱黃本)并同。王足利新書本(以下簡(jiǎn)稱王校凌本)引陳本梁本理地作地理。
立齋按:理地與上文麗天對(duì)文,理地是。
○為五行之秀人。實(shí)天地之心生。
梅本凌本黃本人生二字并無。王利器新書(以下簡(jiǎn)稱王校本)引故宮周刊載明鈔本文心書影一幀與梅本同。
立齋按:嘉靖本人字衍,心生由下文而詭。楊明照校注本(以下簡(jiǎn)稱楊校本)云:「當(dāng)作秀氣心生」四字者、非是。
○傍及萬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本引張本、孫本,傍并作旁,楊云:「
旁字是」。
立齋按:傍亦音旁,莊子齋物論、傍冒、旁傍字通,楊校非是。
○調(diào)如竽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竹瑟。王校本引明活字本御覽,作竹琴。
立齋按:禮記樂記莊子管子皆竽瑟并稱,從竽瑟是。
○肇自太極幽贊神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太作泰,贊作贊。王校本云:「舊本俱作贊,孔龢碑幽贊神明,作贊是?!?立齋按:太泰古通;贊后起字,說文無贊字。兩漢碑刻為或體俗體之源,文字之亂,自兩漢始;王校引碑文皆東漢以后之物。作贊是,王校非。
○洛書韞于九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龍豁精舍叢書本疇作章,漢書五行志作九章。」
立齋按:楊說非,依經(jīng)文作疇是。
○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始、馮本作為,御覽亦作為?!箺钚T疲骸刚魇テh(yuǎn)稱唐世則煥乎為盛,辭義與此同,可證作為是也。」
立齋按:宜從始,因下有既發(fā)亦垂句,既亦皆承始義,且以二典為古文之始,故從始,楊校非。
○益稷陳謀。
梅本謀作謨。注云:「元作謀,楊改?!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作謨。
立齋按:說文鍇注:泛議將定其謀曰謨?!箯闹兪?,楊失校。(
楊失校頗繁,以下不悉舉)。
○九序惟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惟作永。
立齋按:書大禹謨,「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棺髟伔?。
○辭繇炳曜。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耀。
立齋按:曜耀字通,見玉篇。
○褥其徽烈。
梅本褥作振。注云:「元作褥,朱改?!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正作振。
立齋按:從振是。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骨Y:「振書論于君前?!菇杂姓褡髦x。王校本誤褥為縟,縟、六經(jīng)所無。
○剬詩緝頌。
梅本同。剬下注云:「音端?!裹S本凌本并同。御覽剬作制。
立齋按:剬、古制字,見史記正義五帝紀(jì)注。剬同制,亦見說文。梅音端,亦本說文。
○雕琢情性。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性情。
○木鐸啟而千里應(yīng)。
凌本黃本御覽并同。梅本啟作起。楊校引諸本。作起。
立齋按:?jiǎn)⒈菊撜Z不憤不啟,王校據(jù)梅本從起非是。
○爰自風(fēng)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爰上有故字。
○玄圣創(chuàng)典。
梅本玄下注云:「一作元。」凌本同,黃本玄作元。
玄齋按:玄圣見莊子天道篇。凡清刊本玄皆作元,避圣祖諱也,以下不具舉。
○原道心裁文章。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作「原道心以敷文章」。注云:「以敷一作裁文,從御覽改?!褂忠苑?,御覽作而敷。
立齋按:嘉靖本以字脫,裁奪敷布也;從敷為長(zhǎng)。
○研神理而設(shè)教。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而作以。
○發(fā)輝事業(y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輝宜作揮,御覽正作揮。」
立齋按:易干文言:(六爻發(fā)揮、旁通情也?!箯膿]是。
○故知道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知字。
○旁通而無涯。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涯作滯。注云:「作涯。從御覽改?!雇跣T疲骸赴唇褚娝伪居[皆作涯?!?立齋按:無滯則通達(dá);不匱則足用,從滯為長(zhǎng)。
○湯曰鼓天下之動(dòng)。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動(dòng)下有者字,從御覽增。
立齋按:經(jīng)文有者字,御覽是。
○乃道之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乃字。
○民胥以效。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效作。
立齋按:為效之俗體。從效是。
征圣第二
○見乎文辭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文字。
立齋按:諸本文字衍,易系辭下云:「圣人之情,見乎辭矣?!固茖懕臼?。
○先王圣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圣化作聲教。
立齋按:孟子:「大而化之謂圣?!勾耸セ?。禹貢:「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勾寺暯趟尽VT家并據(jù)練字篇改從聲教者皆非。
○夫子風(fēng)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風(fēng)采作文章。
立齋按:上文已有文章句,此作風(fēng)采是。
○溢于格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于作乎。
○以立辭為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黃本立作文。
立齋按:左傳僖二三年:「吾不如襄之文也。」杜注:「有文辭也?!褂窒宥迥辍阜俏霓o不為功。」依傳文從「文」為是。除黃本皆非,揚(yáng)校誤。
○以多方舉禮。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方并作文。梅本注云:「元作方,孫改?!?立齋按:孫改是。
○此事跡貴文之征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跡作績(jī)。
立齋按:書堯典:「庶績(jī)咸熙?!箓鳎骸缚?jī)功也?!褂舟E同跡。詩小雅:「念彼不跡?!箓鳎骸覆慧E、不循道也?!苟至x殊,唐本是,王失校。
○忠足而言文。
凌本同。梅本黃本忠作志。注云:「志元作忠、謝改。」唐寫本作志。
立齋按:作志是。左傳襄二五年:「言以足志。」又而字、唐寫本作以,楊王二氏皆失校。
○妙極機(jī)神。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梅本注云:「機(jī)疑作幾?!?立齋按:莊子至樂篇:「萬事皆出于幾,皆入于幾?!勾藥鬃炙?。幾神與上日月為對(duì)文,從幾是。
○縟說以繁辭。
梅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辭作詞。
立齋按:辭詞三字互通,唐寫本辭詞互用。如詞高言中,信辭若巧,分見第一、二兩篇是也。
○書契斷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決斷。
○文章昭晰以象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晰作晢,象作效。
立齋按:從晰是??嘉?、晢二字易混,白晰之晰從析,明晢之晢從折,唐寫本草書之木手莫辨。又按離、卦名,從象是,楊校云:「
晢、俗字」者誤。
○繁略殊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形作制。
立齋按:形指體勢(shì)而言,與下文時(shí)字對(duì)文,從形是。
○變通會(huì)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適會(huì)。
立齋按:易系上:「唯變所適?!鬼n康伯注云:「變通貴于適時(shí),趣舍存乎其會(huì)。」唐寫本是。
○是以致論必征于圣,宗于經(jīng)。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是以子政論文,必征于圣;稚圭勸學(xué),必宗于經(jīng)」。注云:「子字符脫,楊補(bǔ)?!固茖懕咀鳌甘且哉撐谋卣饔谑?;窺圣必宗于經(jīng)?!?立齋按:唐寫本是。楊氏所補(bǔ),或以意為之也。
○弗為好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弗惟作不唯。
立齋按:「不、弗」、「惟、唯」,皆音義互通。不、古音弗。
○故知正言所以立辨。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作辯,唐寫本作辨。
立齋按:辨辯音義互通,說文皆作判解也。又通偏,楊校非。
○辭成無好異之尤,辨立有斷辭之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成下有則字,義作美。
立齋按:尤、過,義、宜也。意對(duì)為切,從義是。
○徒事華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莊子列御寇原作從,然徒事云者,含訾意,亦通。
○雖卻此言圣。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此言作訾,唐寫本作訾。
立齋按:作訾是。
○弗可得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弗作不,己作也。
○猶或鉆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猶作且。
○胡寧勿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胡寧作寧曰。
○睿哲惟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睿作叡。
立齋按:睿叡互通。說文睿作叡。
宗經(jīng)第三
○其書言經(jī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及唐寫本言并作曰。
立齋按:從曰是。
○效鬼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效作。
立齋按:,玉篇云:「俗效字,正韻古惟從文,無從力者?!剐?、說文象也,又通效,唐寫本誤。
○洞性靈之奧區(q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區(qū)奧。
立齋按:班固?hào)|都賦:「天下之奧區(qū)焉?!固茖懕炯胺蹲⒕`。
○大寶咸耀。
梅本凌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咸并作啟。
立齋按:大寶指群經(jīng),故曰咸。從咸是。
○義既極乎性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極并作挺,王校引明鈔本御覽極作埏。
立齋按:極字至高至大至正之義,從極是。
○辭亦匠于文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于作乎。
○圣謀卓絕。
梅本謀作謨。凌本黃本御覽及唐寫本并同。
○而吐納自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并無而字。
○易惟談天。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易上有夫字,御覽及唐寫本并同。
○人神致用。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人作入。注云:「從御覽改。」唐寫本亦作入。
○洪鍾。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閔本鍾作鐘?!?立齋按:鍾、鐘古通,酒器樂器之別,自漢以后始著。
○旨遠(yuǎn)辭高。
梅本高作文,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元作高,孫改。」,唐寫本作高。
立齋按:遠(yuǎn)與高、中與隱,辭義相協(xié),從高是。
○固哲人之驪淵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固作故。
立齋按:從固是。
○書實(shí)記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及唐寫本記并作紀(jì)。
立齋按:記、釋名:「紀(jì)也。」。紀(jì)、史記索隱:「紀(jì)者記也?!埂S?、紀(jì)訓(xùn)同而辭互相假,但經(jīng)典中義實(shí)有別。詩大雅:「綱紀(jì)四方?!箓鳎骸咐碇疄榧o(jì)?!箷骛ⅲ骸笓?jù)以記之。」傳:「使記識(shí)其過也?!箵?jù)此記言之記,宜從記。
○詁訓(xùn)茫昧。
梅本記言之下,接覽文如詭;黃本記言之下,接訓(xùn)詁茫昧,與唐寫本同。
立齋按:自此句之下,至表里之異體者也,倒錯(cuò)難讀,先逐句校定之如下。
○故子夏嘆書,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明上有代字,行上有錯(cuò)字。
○禮記立體,據(jù)事剬范。
梅本體下有弘用二字,剬作制。凌本同。黃本記作以。注云:「
一作貴?!?,體下注云:「一本有宏用二字?!固茖懕九c黃本同。
○章條纖曲,一字見義。
梅本曲下有「執(zhí)而后顯,采掇王言,莫非寶也。春秋辨理」四句。注云:「四句十六字原脫,朱按御覽補(bǔ)?!沽璞军S本王并作生,唐寫本王言作片言。
○諒以邃矣,尚書則覽文如詭。
梅本邃矣下,「此圣人之殊致,表里之異體者也」兩句。注云:「自書實(shí)記言之下,倒錯(cuò)難通,余從諸善本校定云云?!?○詩主言志,詁訓(xùn)同書。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詁訓(xùn)作義訓(xùn),唐寫本言作之。
○敢最附深衷矣。
梅本作「故附深衷」,無矣字。黃本作「故最附深衷矣」。唐寫本及御覽作「最附深衷矣」,無敢故二字。
立齋按:此句下嘉靖本作禮記立體,據(jù)事剬范,章條纖曲,下接「一字見義」。梅本作「訓(xùn)詁茫昧,通乎爾雅,文意曉然矣」,下接「禮記立體」句。唐寫本則矣字下,作「禮以立體,據(jù)事制范」句。凌本黃本并與唐寫本同。
○此圣人之殊致,表里之異體者也。
梅本凌本此二句在諒以邃矣之下。黃本唐寫本此二句則在「訪義方隱」句下。
立齋按:以上自書記言,至此二句止,信如楊氏所云:「諸本互舛,倒錯(cuò)難通」,幸有唐寫本為據(jù)。此二百字中,如言昭灼之昭,唐寫本作照;詩主言志之主,唐寫本作之;據(jù)事剬范之剬,唐寫本作制;采掇生言之生,唐寫本作片;諒以邃矣之以,唐寫本作己;圣人殊致之人,唐寫本作文;凡此異文,皆足改從,中惟照、宜從昭,此句法本左傳隱五年昭文章,與桓二年昭其儉也。至于章句叢錯(cuò)不協(xié),皆依此寫本為定,差可讀矣。茲參酌黃本唐寫本等寫定如下?!笗鴮?shí)記言,而詁訓(xùn)茫昧,通乎爾雅,則文意曉然。故子夏嘆書,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詩主言志,詁訓(xùn)同書,摛風(fēng)裁興,藻辭譎喻,溫柔在誦,故最附深衷矣。禮以立體,據(jù)事制范,章條纖曲,執(zhí)而后顯,采掇片言,莫非寶也。春秋辨理,一字見義,五石六鹢,以詳略成文;雉門兩觀,以先后顯旨,其婉章志晦,諒以邃矣。尚書則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此圣人之殊致,表里之異體者也。」
○至根底盤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至于盤固?!?○余味日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余上有而字。
○后進(jìn)追取而非曉。
梅本凌本黃本曉并作晚。注云:「晚元作曉?!固茖懕咀魍?。
立齋按:晚與下文先字對(duì)文,從晚是。
○前修文用而未先。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文一作運(yùn)?!固茖懕疚淖骶谩?立齋按:楊校從久,以對(duì)上文追取而意似可解,用運(yùn)可互通,兩句皆屬論文字而言,故寫本從久為長(zhǎng)也。
○易統(tǒng)其首。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注云:「首一作旨?!?立齋按:據(jù)下文「發(fā)其源,立其本,總其端」諸句,言源言本言端,故從首是。
○紀(jì)傳銘檄。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朱云銘當(dāng)作移?!固茖懕炯o(jì)作記,銘作盟。
立齋按:唐寫本是,春秋盟會(huì)為盛,從盟是。
○終入環(huán)內(nèi)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者也二字。
○仰山鑄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仰作即。
立齋按:史記吳王濞傳:「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顾麟[:「即,就也?!箯募词恰?○義直而不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直作貞。
立齋按:論說篇「時(shí)利而義貞」,分用易干卦語。貞,固也,從貞是。
○勵(lì)德樹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勵(lì)作邁。
立齋按:作邁是,邁同勱,書大禹謨「皋陶邁種德」句本此,楊校引左傳杜注而不及經(jīng)文,注失其本矣。
○正末歸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正末」作「極正」。
立齋按:易干文言「各正性命」句本此,唐寫本誤。
○三極道。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鈴本校云:「按三極彝訓(xùn),已見正文,此道訓(xùn)之字疑錯(cuò)置?!?立齋按:鈴說是。
○致化歸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歸作惟。
立齋按:唐寫本是。書大禹謨「惟精惟一」。
正緯第四
○神龜見而洪范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耀作耀。
立齋按:耀、耀字通,俗作曜,王校誤云「唐寫本作曜」非是。
○斯之謂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之作其。
立齋按:從之是。
○好生矯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誕作托。
立齋按:誕與訑同,疑元作訑,唐寫本由形近而訛,從誕是。
○孝論昭哲。
梅本凌本黃本哲并作。注云:「原作哲,許改?!固茖懕拘⒆骺?。
立齋按:從考從皆是,哲考并誤。
○按經(jīng)驗(yàn)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按作酌。
○緯之成經(jīng)。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云:「成疑作于?!?立齋按:緯經(jīng)有相成之勢(shì),蓋作緯者必依經(jīng)以成,引經(jīng)為說,故成字為長(zhǎng),王校疑作于者非是。
○倍擿千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擿作摘。楊校云:「宜從摘。」
立齋按:摘擿互通,擿音義同擲,楊說非。
○經(jīng)顯圣訓(xùn)也,緯隱神教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也字。
○圣訓(xùn)益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圣作世。
立齋按:作圣是。
○而今緯多于經(jī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今字。
○堯造綠圖。
黃本唐寫本并同。梅本綠作錄。
立齋按:錄,說文「金色也」,與丹書并稱,宜從錄。
○圖錄頻見。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錄作箓,唐寫本錄作綠。
立齋按:箓為錄之俗體,從錄是。
○偽既倍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倍疑作掊。」
立齋按:「倍音義與背同,韓愈韓滂墓志「滂讀書倍文,功力兼人?!棺ⅲ骸副段闹^背文,暗記也?!箙⒆局男淖⒂?,黃說非。
○原夫圖錄之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原字,圖錄作綠圖。
立齋按:唐寫本誤同前。
○乃昊休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乃作乃。
立齋按:乃同乃,昊、昦之俗體,堯典「欽若昦天」,參注訂。
○前世符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世作圣。
○伎術(shù)之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伎作技。
立齋按:伎、技古通,禮王制:「作奇技。」書泰誓:「斷斷無他技?!故酚涶T驩傳:「無他伎能?!?○必假孔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假作征,王失校。
○謂起哀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謂下有偽字。
立齋按:書洪范正義:「緯侯之書,不知誰作?!雇ㄈ擞懞?,謂緯起哀平,孔氏襲舍人語有偽字,楊校是。
○東序秘寶。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
立齋按:楊校云:「唐寫本秘作秘。」今按唐寫本元作秘,楊氏識(shí)作秘非是。
○曹褒撰讖以定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撰作選。
立齋按:撰與選同,見集韻,楊校非。
○尹敏戲其深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戲作巇?!固茖懕旧铊ψ鞲〖佟?立齋按:黃氏云「疑作巇?!共恢鶕?jù),從戲是。
○白魚赤烏之符。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烏作雀。
立齋按:白魚赤烏皆本史記周本紀(jì),如以赤雀為文王事,則應(yīng)作赤雀白魚矣,舍人原文當(dāng)作烏不作雀,此或傳寫之誤,楊校非。
○黃金紫玉之理。
梅本凌本黃本理并端。注云:「瑞元作理,孫改?!固茖懕窘鹱縻y,理作瑞。
立齋按:史記孝武紀(jì):「以風(fēng)符應(yīng)合于天地?!辜猓骸溉鹨?。」此孫氏改字所本。范校云:「金作銀」是,見禮斗威儀。
○是以后來辭人。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后作古。
立齋按:后、古皆通,但后字為長(zhǎng),指自哀平讖緯既興之后而言也,不能概之以古。楊校云「指彥和以前,宜從古」者非是。
○援摭英華
梅本凌本黃本援摭并作采摭。唐寫本作捃摭。
立齋按:捃摭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荀卿孟子韓非之徒,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褂质骂惼骸皋苻?jīng)史?!顾窘酝?,楊校失檢。
○平子恐其迷學(xu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恐作慮。
○榮河溫洛。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榮作采。
立齋按:黃注云:「尚書中侯『帝堯即政,榮光生河,休氣四塞?!蛔鞑煞恰?○糅其雕蔚。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糅作采。
立齋按: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刽圩直敬?,楊校非。云:「采其雕蔚,即篇末招摭英華之意。」非是。
辨騷第五
○小雅怨謗而不亂。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旁并作誹。注云:「元作旁,許改?!?立齋按:莊子刻意篇:「放言怨誹?!雇ㄓ?xùn)定聲:「放言曰訪,微言曰誹?!乖S改是。
○可謂兼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兼之二字。
立齋按:兼之言兼有國風(fēng)小雅之不淫不亂也,唐寫本脫。
○昆侖懸圃。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懸一作玄。」唐寫本元作玄。
立齋按:懸、玄古通。
○文辭雅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辭字。
立齋按:文辭與次句辭賦之辭犯重,從唐寫本是。
○駟虬乘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本云:「洪本翳作鹥,諸本皆誤,唯唐寫本作鹥不誤?!?○皆合經(jīng)術(shù)。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術(shù)作傳。
○楊雄諷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諷作談。
立齋按:從諷是,說文「諷、誦也?!?○謂不合傳。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鈴木云:「洪本傳下有體字。」
○鑒而弗精。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弗作不。
○翫而未核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也作矣。
○湯武之祗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禹湯。
立齋按:離騷原作湯禹。又按祗敬以下四句,唐寫本脫,諸家皆未校出。
○桀紂之猖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原脫此句。
立齋按:猖披,楚詞宋本作昌被,別本作倡披,被音義與披通,蓋古文凡披皆作被也。
○豐隆求宓紀(jì),鴆鳥媒嫁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豐上有駕字,鴆上有憑字。
立齋按:唐寫本駕憑字衍,此列舉迂怪之事,楊校非。
○夷羿蔽日。
梅本凌本黃本蔽并作彃。注云:「元作蔽,孫改?!固茖懕咀鲾?。
立齋按:楚辭天問:「羿焉彃日?!箘e本又作斃,從彃是。說文:「彃射也?!雇跣奶茖懕靖膹姆鞘?。
○木天九首。
梅本凌本黃本天并作夫。注云:「元作天,謝改」唐寫本作木夫。
立齋按:楚辭招魂:「一夫九首,拔本千些?!棺鞣蚴?。
○土伯三足。
梅本凌本黃本足并作目。注云:「目元作足,朱改?!固茖懕咀髂俊?立齋按:同前書:「土佰九約,....參目九首?!箯哪渴恰?○摘此四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摘作指。
立齋按:摘發(fā)指近也,見說文。從摘是。
○體憲于三代。
梅凌黃三本憲并作慢。注云:「慢元作憲,朱據(jù)宋本楚辭改?!固茖懕咀黧w憲。
立齋按:從慢是,參注訂。楊校語意朱闡,從憲非,詔策之體憲一詞,義有別也,王校從憲亦非。
○風(fēng)雅于戰(zhàn)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雅作雜。
立齋按:唐寫本以形近而訛,從雅是。
○取镕經(jīng)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意作旨。
○自鑄偉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趙云偉作緯。」唐寫本亦作緯。
立齋按:唐寫本誤,從偉是。
○九歌九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辯作辨。
立齋按:辨、辯字通,見前說。說文同作判解,后以引申之義,乃有考問謂之辨,巧言謂之辯也,據(jù)易干卦「問以辨之」又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望」可證。
○綺靡以傷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綺靡作靡妙。
○詭而惠巧。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惠作慧。
立齋按:惠慧字通。后漢書孔融傳:「將不爾惠乎?!棺ⅲ骸富葑骰??!?○招魂招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招魂、馮云:『楚辭本作大招?!幌略?、屈宋莫追,疑大招是?!固茖懕咀鞔笳小?立齋按:淮南小山有招隱士在續(xù)楚辭中,彥和所引不及賈誼以下諸篇;故從大招是。
○耀艷而深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深作采。
立齋按:耀艷、文采外發(fā)也;深華、文采內(nèi)蘊(yùn)也。外發(fā)故曰耀,內(nèi)蘊(yùn)故曰深,深者藏也??脊び洠骸歌魅吮厣钇渥Α!辜床仄渥σ?。采、采、彩互通,與耀字不協(xié),從深是,楊校非。
○遽躡其跡。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引鍾本梁本遽作遠(yuǎn)。
立齋按:從遽是。
○菀其鴻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菀作苑。
立齋按:菀苑音義互通;惟菀盛茂也,詩小雅「有菀其特?!箘t與苑有別,從菀是。菀又音郁,王校非。
○酌而不失其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真作貞。
○顧盻可以驅(qū)辭。
梅本盻作盼,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盻作眄。
立齋按:盻音系,說文「恨視貌?!古我襞校衿改亢诎追置髅??!鬼硪?,虞卿以顧眄而指相印,見前漢書班固敘傳,從唐寫本作眄是。王失校。
○壯志煙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志作采。
立齋按:騷體志郁而文盛,壯字非,從唐寫本作采是。
明詩第六
○歌永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歌作哥。
立齋按:哥、古文歌,見說文。
○圣謀所析。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謀作謨。
立齋按:從謨是。
○詩者持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持上有故字。
○有符焉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有上有信字。
○昔葛天氏樂辭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天氏二字,下無云字。
立齋按:依下文「黃帝云門,理不空弦」,上應(yīng)作「葛天樂辭,玄鳥在曲」,氏云均衍文,見玉海引「昔葛天樂辭,玄鳥在曲」可證。唐寫本脫天字。
○黃帝云門,理不空綺。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綺、朱云當(dāng)作弦?!固茖懕菊飨摇?立齋按:詩譜正義云:「既能合集,必不空弦?!瓜抑?,即是詩也;從弦是。
○大唐之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唐作章。
立齋按:大唐、大章、大巷,皆堯樂名,參注訂。
○舜造南風(fēng)之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舜作虞。
立齋按:上稱堯,下稱舜,從舜是。
○太康敗德。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太作少。
立齋按:此據(jù)史記夏本紀(jì):「帝太康失國?!棺魃俜牵倏的苏D澆者、夏后相之子也。
○五子咸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怨作諷。
立齋按:「五子咸怨」,句本尚書五子之歌,諷字非,范注楊校均誤。
○子夏監(jiān)絢素之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監(jiān)作鑒。
立齋按:監(jiān)、鑒字通。監(jiān)、察也,視也。覽本義為大盂,見說文,引申亦為視義,義屬后起,監(jiān)字是,讀平聲。
○可與言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與作以,唐寫本詩下有矣字。
立齋按:與字本論語,以字非。
○王澤殄竭。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殄作彌。
立齋按:尚書畢命:「余風(fēng)未殄?!归?、絕也,與下文輟字偶,楊校云「唐本作彌」非也,蓋行草之,往往近爾;是從非爾也,楊校誤識(shí)。
○風(fēng)人輟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輟作掇。
立齋按:從輟是。
○以為賓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為作成。
○李陵班婕妤。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并無妤字。
立齋按:婕妤、官名,古于官號(hào)多單稱,如右丞曰丞,丞相曰相,太宰曰宰,婕妤稱婕,唐寫本御覽并可從。
○見疑于后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后作前。王校云:「疑讀作擬亦通?!?立齋按:疑、擬古通,惟此則從疑為是,緣上文莫見五言句義而致后文之疑也,王校非。
○召南行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召并作邵。
立齋按:召字經(jīng)典無作邵者,唐寫本及御覽并誤。
○閱時(shí)取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證并作征。
○兩漢之作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兩上有故字,御覽上有固守。
立齋按:御覽固字是。
○婉轉(zhuǎn)附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云:「唐寫本婉作宛。」
立齋按:唐寫本正作婉、非作宛也,王校誤識(shí)。
○怊悵切情。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怊作惆。
○清曲可味。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曲并作典。梅注云:「曲,作典。」
立齋按:從典是。
○暨建安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初上有之字。
立齋按:王校于唐寫本此條脫。
○五言騰踴。
梅本凌本黃本踴并作踴,唐寫本踴作躍。
立齋按:踴經(jīng)傳皆作踴,詩邶風(fēng)「踴躍用兵?!苟Y檀弓「辟踴,哀之至也?!箯嫩x是。
○唯取昭哲之能。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哲并作晰。
立齋按:從晰是。
○唯稽旨清峻。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唐寫本旨并作志。
立齋按:王校于唐寫本此條脫。
○若乃應(yīng)璩百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一作壹。
○辭譎義貞。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貞作具。
立齋按:從貞為長(zhǎng)。
○張潘左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張左潘陸。
立齋按:時(shí)序才略諸篇皆作左潘。
○嗤笑徇務(wù)之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嗤作羞。
○或文以為妙。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析。
立齋按:從析是,為析之別體。
○崇盛亡機(jī)之談。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唐寫本亡并作忘,王校從徐曰:「當(dāng)作忘?!?立齋按:亡同忘,詩邶風(fēng):「心之憂矣,何維其亡。」古作忘,亡通無,皆一字也,無煩改從,王校非。
○辭趣一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趣作輒。
○莫與爭(zhēng)雄。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與作能。
○挺拔而為俊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俊作。
立齋按:俊通,王校云:「唐寫本作」誤。
○儷采百字之偶。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字作家,從偶為長(zhǎng)。
○清麗居宗。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唐寫本上兩句皆有則字。
○叔夜含其潤(rùn),茂先凝其清,景陽振其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含作合,御覽凝作擬。
立齋按:楊校引文鏡秘府與嘉靖本黃本并同當(dāng)從。
○鮮能通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并作圓通。
○忽之為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之并作以。
立齋按:從以是。
○自出篇什。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自出」并作「出自」。
○則明于圖讖。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明作萌,上有亦字。唐寫本同。
樂府第七
○聲依永。
梅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凌本作詠。
○既其上帝。
梅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既作暨。
立齋按:既、暨字通,但既、己也,暨與也;從暨是,楊校非。
○有娀謠乎飛燕。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引玉海改乎從于。
立齋按:上下諸句皆從于,王改是。
○殷牦思于西河。
梅本凌本黃本牦并作整。注云:「整元作牦?!褂[作整,唐寫本作厘。
立齋按:呂氏春秋元作殷整甲,河亶甲之名也,從整是。
○音聲推移,亦不一概矣。
梅本凌本并同。唐寫本音作心。
○及夫庶婦。
梅本及作匹。注云:「元作及,許改?!沽璞军S本同。唐寫本作「及疋夫庶婦」。
立齋按:諸本及下脫匹字,許改及唐寫本是。
○樂育被律。
梅本凌本黃本育并作盲。唐寫本育作胥。
立齋按:詩小雅「君子樂胥?!箯鸟闶恰?○氣變金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石作竹。
立齋按:王校云、上言皇,唐寫本作竹非。
○精之至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至作志。
立齋按:從至是。
○叔孫定其容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與作典。
立齋按:容與出離騷,與鏗鏘為對(duì)文也。容典出漢書曹褒傳,但此從與為是。
○紀(jì)其鏗鏘。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鑒并作鏗。
立齋按:作鏗是。
○武帝崇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禮作祀。
立齋按:王校不從祀是。
○朱馬以騷體制歌。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
立齋按:范注引朱改作枚非、漢書朱買臣傳言楚詞、帝甚悅之。朱字不誤。
○河間薦雅而罕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薦作篇。
立齋按:唐寫本誤,從薦是。
○詩效鹿鳴。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至宣帝雅詩,頗效鹿鳴。」
立齋按:唐寫本是。王校云:「頗效與稍廣為對(duì)文也?!?○邇?yōu)樵伞?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邇作逮。
立齋按:從逮是。
○暨后郊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后下有漢字。
立齋按:唐寫本是。
○惟雜雅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雜作新。
立齋按:從雜是。
○志不出于滔蕩。
梅本凌本唐寫并同。黃本滔作淫。
立齋按:尚書湯誥「無即慆淫?!箯膼?。
○聲節(jié)哀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哀作稍。
立齋按:哀稍并通。
○阮咸譏其離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聲作罄。
立齋按:從罄是。禮記明堂位:「垂垂和鐘,叔之離罄?!灌嵶ⅲ骸负碗x謂次序其聲懸也?!?○和樂精妙。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樂下有之字。
○晉風(fēng)所以稱遠(yuǎn)。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遠(yuǎn)作美。
○季札觀辭。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據(jù)左傳改辭為樂。
立齋按:王改是。
○怨志詄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宛詩決絕」。
立齋按:范注本認(rèn)應(yīng)作宛志決絕,非是。論語:「詩可以怨?!勾嗽怪舅?。詄絕,前漢書禮樂志:「天門開詄蕩?!乖e,逸出也。絕,離騷:「萎絕其何傷,」注:「絕、落也。」蓋詄絕狀其起落不定之勢(shì),與婉孌乃對(duì)文也,唐寫本筆誤,范注不可從。
○自此階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寫本階作偕。
立齋按:階字本詩●:「誰生勵(lì)階?!固茖懕菊`。
○詩聲曰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詩作詠。
立齋按:漢書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箯脑伿?。
○李延年間于增損古辭。
梅本凌本黃本間并作閑。唐寫本間作閑,李作左。
立齋按:左延年善鄭聲,見魏志杜夔傳,從李非、間作閑是。
○咸有佳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咸作亟。
○斬伎鼓吹。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斬、俞羨長(zhǎng)云,疑作軒,伎疑作歧?!固茖懕菊鬈幤?。
立齋按:斬伎為軒歧,形近致誤,軒轅歧伯也,見崔豹古今注及宋書樂志,黃注是,參注訂。
○而并總?cè)藰犯?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并字。
立齋按:唐寫本是。
○繆襲所致。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襲作朱,致作改。
立齋按:唐寫本誤,繆襲魏人,有鼓吹曲挽歌之作見魏志。又紀(jì)評(píng)云:「致富作制?!箍蓮?。
○以標(biāo)區(qū)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界下有也字。
詮賦第八
○昔邵公稱公卿獻(xiàn)師,師箴賦。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師下注箴瞍二字,唐寫本無卿字,箴下有瞽字,與御覽同。
立齋按:國語周語:「師箴瞍賦蒙誦?!鬼f注:「無眸子曰瞍,賦公卿列士所獻(xiàn)詩也」。從唐寫本是,瞽宜改瞍字。
○劉向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劉上有故字,向下無云字。
立齋按:云字當(dāng)存,因下句有稱字為對(duì)文。
○結(jié)言韻。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短。
立齋按:即短字之別體,集韻與短同。
○然賦也者,受命于詩人,招字于楚辭也。
梅本同。字下注云:「孫云疑是體憲?!沽璞军S本招字作拓宇,唐寫本及御覽然下有則字,人下有而字,招字并作拓宇。
立齋按:頻延年宋郊祀歌:「開拓土宇?!估钌谱⒁凉h虞詡曰:「先帝開拓土宇?!挂娎钤斞a(bǔ)注。從唐本是。
○宋玉風(fēng)鈞。
梅本凌本黃本鈞并作鉤。唐寫本鈞作均。
立齋按:宋玉有鉤賦,從鉤是。
○遂客至以首引。
梅本遂下注云:「許云:當(dāng)作述。」至字下注云:「當(dāng)作主?!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至作主,首作守。
立齋按:漢志有客主賦十八篇,至為主之誤。首引者,即言序?yàn)橘x之首引也。唐寫本守字誤。
○極貌以窮文。
梅本凌本黃本極下有聲字。注云:「聲元脫,曹補(bǔ)。」唐寫本聲作形。
立齋按:聲形并通,聲字為長(zhǎng),原道篇:「形立則章成矣,聲發(fā)則文生矣?!剐蚊餐肌<尉副久撀曌?,上言客主,下言聲貌,相對(duì)成文也。
○順流而作。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順并作循。
立齋按:順循也,從唐寫本改從為是。
○枚馬同其風(fē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同作播。御覽同作洞。
立齋按:同播洞皆通,播字為長(zhǎng)。
○皋翔己下。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皋朔以下。注云:「朔元作翔,曹改?!固茖懕菊魉?。
立齋按:朔字是,枚皋東方朔也。
○夫京殿苑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夫上并有若字。
立齋按:若字是。
○履端于倡序。
梅本凌本唐寫本及御覽并同。黃本唱作倡。
立齋按:唱導(dǎo)也,與倡通。禮樂記「望倡而三嘆。」注「并與唱通。」楊校非。
○辭以理篇。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辭并作亂。
立齋按:從亂是。
○迭致文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并作「寫送文勢(shì)」。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但文契文勢(shì)用同,皆與上理篇二字對(duì)稱也。寫送為六朝常語,迭致則為重復(fù)前言。結(jié)括全篇,如賦之亂,史之贊,皆同旨也,此蓋或?yàn)樯崛嗽井愇?,本為寫送,后又改為迭致,易系辭迭用柔剛,迭用迭致等,若楊校以為迭致二字乃送勢(shì)之誤則非矣。
○閔言稱亂。
梅本言作馬。注云:「元作焉朱改。」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言作馬。
立齋按:唐寫本是。
○殷人輯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輯作緝。
立齋按:輯、說文:「車和輯也。」詩大雅:「授幾有緝御。」輯緝二字不相通,唐寫本誤,從輯是。
○斯并鴻裁之寰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寰作環(huán)。
立齋按:寰,說文「天子封畿內(nèi)縣也?!固茖懕菊`。
○鹿品雜類。
梅本鹿作庶。注云:「元作鹿曹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正作庶。
立齋按:庶品二字本易干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物品一也?!?○觸興致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致作置。
○斯又小制之區(qū)畛。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制作制。
立齋按:制制字通,說文同訓(xùn)裁。
○事數(shù)自環(huán)。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數(shù)作義,環(huán)作懷。
立齋按:懷為環(huán)之誤。自環(huán)者,回環(huán)反復(fù),自設(shè)問答也。如荀子五賦皆此體,御覽非。
○宋發(fā)巧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巧作夸,御覽巧作夸。
立齋按:夸夸字通,夸飾篇:「自宋玉景差,夸飾始盛。」夸字是。
○致辨于情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理作衷。
○明約以雅贍。
梅本凌本黃本約并作絢。注云:「明絢元作明約,朱依御覽改?!固茖懕菊髅鹘k。
○迅拔以宏富。
梅本凌本黃本拔并作發(fā)。唐寫本及御覽并作拔。
立齋按:從拔為長(zhǎng)。
○深瑋之風(fē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瑋并作偉。
立齋按:從偉是。
○合飛動(dòng)之勢(shì)。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合作含,唐寫本作含。
立齋按:從含為長(zhǎng)。
○凡比十家,并辭賦之流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唐寫本流字并作英杰。
立齋按:王校云:「諸本英杰誤作流」而未及黃本,并未言據(jù)唐寫本校出,實(shí)為疏落。
○發(fā)端必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端作篇。
○義以明雅。
梅本以作必。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必。王校云:「御云以當(dāng)作必?!刮囱該?jù)唐寫本校出。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必是。
○物以情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觀作睹。
○畫繪之著玄黃。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著作差。
立齋按:御覽非。
○文雖新而有質(zh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新作雜,御覽質(zhì)作實(shí)。
立齋按:從唐寫本雜是。
○色雖糅而有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本一作儀?!固茖懕咀髁x。
立齋按:本字是,對(duì)質(zhì)而言,楊校從玉海引作儀非是。
○遂使繁損枝。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損作折。
立齋按:折枝出孟子,然此指繁華過實(shí),可以言損,未可以言折也。
○無貴風(fēng)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貴作實(shí),御覽作貫。
立齋按:實(shí)貫皆形近而訛,從貴是。此言損枝害骨,既風(fēng)軌之不重,而勸戒之旨亦失也。楊校云:按實(shí)字較勝者非是。
○分歧異派。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異流分派。
○滯必?fù)P。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是。
○言庸無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庸作曠。
立齋按:陸機(jī)文賦:「言曠者無隘?!箯臅缡恰?○辭翦美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稊稗。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稊稗是,語見孟子。
頌贊第九
○咸墨為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墨應(yīng)作黑?!固茖懕咀骱?。
立齋按:黃注據(jù)呂氏春秋古樂篇為說,從黑是。楊校據(jù)御覽古樂志為證,不及呂氏,失其原也。校書宜據(jù)典籍之最初見于著錄者為是。
○九韶。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韶作招。
立齋按:韶招古通。
○自商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商下有頌字,御覽引并同。
立齋按:頌字非,此言自商以下之文理允備,非專指頌而言,故下文刊舉風(fēng)雅頌各體也。唐寫本頌字衍,王失校。
○文理允備。
梅本黃本并同。凌本唐寫本理并作禮。
立齋按:從理是。
○容告神明謂之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容上并有雅字。
立齋按:雅字屬上句之末。
○風(fēng)雅序人。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人下有故字。
立齋按:唐寫本誤,兩漢以下文體,下及六朝駢儷,上下相承之句,多略介詞及連詞,楊校非是。
○魯人以公旦次編。
梅本人作國,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元脫曹補(bǔ)」。唐寫本及御覽俱無人國二字。
立齋按:曹補(bǔ)者;因下有商人句,補(bǔ)國字以為偶也。
○非饗燕之常味也。
梅本饗燕作燕饗,味作詠,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常味作恒詠。
立齋按: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xùn)恭儉,宴以示慈惠?!棺ⅲ骸?享同饗,宴同燕?!箯酿嬔嗉霸?zhàn)质恰?○晉興之稱原因。
梅本興作輿。注云:「元作興曹改?!沽璞军S本唐寫本并同。
○直言不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直不言詠」。
立齋按:直言與下句短辭相偶,唐寫本筆倒誤。
○并諜為誦。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誦作頌。
立齋按:諜牒喋互通。譜第為牒,多言為喋,此言并諜為誦者,言非直言不詠,短辭以諷者也。誦與頌同。王校改諜為謂,以意為之,失考殊非。
○浸被乎人事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乎作于。
○情采芬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情采作辭采。
○比類寓意。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寓意作屬興。
○又覃及細(xì)物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又作乃,及下有乎字。
○史岑之述僖后。
梅本僖作熹。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僖作燕。
立齋按:唐寫本誤,漢書作熹,曹改是。
○或范坰那。
梅本坰作駉。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
立齋按:駉魯頌篇名,與篇中在坰之坰,音同義殊,從駉是。
○雖深淺不同。
梅本深淺作淺深,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深淺。
○至于班傅之北征西逝。
梅本逝下注云:「疑作巡?!沽璞就?,黃本作巡,唐寫本逝作征。
○豈不褒過而謬體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過作通。
立齋按:從過是。
○馬融之廣成上林。
梅本上林下注云:「疑作東巡?!沽璞军S本唐寫本并同。
立齋按,藝文類聚及典論論文,皆有上林之稱,此不必從馬融傳改也。
○而不變旨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變作辨。
立齋按:變通辨,見莊子逍遙游。
○魏晉辨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辨作雜。
立齋按:唐寫本是。
○原夫頌惟典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雅作懿,御覽同。
○汪洋以樹義。
梅本義作儀,凌本黃本并作義。注云:「一作儀。」唐寫本作儀。
○唯纖曲巧致。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御覽唯作雖。又唐寫本作纖巧曲致,王失校。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纖巧曲致為是,神思篇有文外曲致可證。
○與情而變。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與并作興。
立齋按:從與為長(zhǎng)。
○大體所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底作宏,御覽底作弘。
立齋按:宏弘字通,通變篇:「宜宏大體?!棺骱晔?。
○贊者明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明也下有助也二字。唐寫本及御覽并有助也二字。
立齋按:贊皆宜作贊,下同,參注訂。助也宜從唐寫本補(bǔ)。
○嗟嘆以助辭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也字,御覽也上有者字。
○以倡拜為贊。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從顧校唱作言。
立齋按:漢置鴻臚,以唱名引拜于殿上以謁君為職,故云唱拜,王校從言非。
○及遷史班固書,記贊褒貶。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及史班因書托贊褒貶。御覽作及史班書記,以贊褒貶。
立齋按:遷史班書者,言遷之史記,固之漢書也。記贊褒貶者,遷附太史公曰;固附贊文也,是此贊統(tǒng)二家而言也。然舍人之文,于節(jié)中是專論贊,而之體,實(shí)始于固,故唐寫本作史班固書,御覽作史班書記,亦具此義,惟下大有紀(jì)傳后評(píng),亦同其名,是以字統(tǒng)言。若是嘉靖本作遷史固書,當(dāng)不誤則從嘉靖本為是,楊校非。又唐寫本固誤作因。
○頌體以論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以作而,辭下有也字,御覽以作而。
○又紀(jì)傳侈評(píng)。
梅本侈作后。注云:「元作侈,朱從御覽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侈作后。
立齋按:從后是。
○仲治流別。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治作洽,唐寫本同。
立齋按:洽治相混,若干寶之為干于也。
○景純注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注下有爾字。
○動(dòng)植贊之。
梅本凌本唐寫本并同。黃本作動(dòng)植必贊,御覽并作必贊。
○義兼美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義作事,御覽義作贊。
○然其為義。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唐寫本及御覽然下有本字。
立齋按:唐寫本是。
○促而不曠。
梅本凌本唐寫本并同。黃本曠作廣,御覽同。
立齋按:曠與廣通,前漢書五行志:「師出過時(shí)謂之廣?!管髯油醢云骸溉酥骱粡V焉?!箯V音曠,又見正字通。
○昭灼以送文。
凌本黃本唐寫本昭作照。黃本文作義。梅本作昭灼以述義。
立齋按:集韻照或省作昭。詩魯頌:「其音昭昭?!贯屛模骸刚?,之繞反。」是昭照同音相假也。楊校誤。
○容體底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體作德。
○縷影摛文,聲理有爛。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唐寫本文聲并作聲文。又黃本影作彩。
○年積愈遠(yuǎn)。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積作跡。
祝盟第十
○祀遍群臣。
梅本凌本黃本臣并作神。注云:「神元作臣朱改。」唐寫本正作神。
立齋按:舜典「遍于群神。」楊校云:不必?fù)?jù)今舜典改。非是。古人口授,神臣迭韻易混,循音而筆誤,從神是。
○是生黍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黍稷作稷黍。
立齋按:黍稷連詞見爾雅翼。韓非外儲(chǔ)篇:「夫黍者五谷之長(zhǎng)也?!箯氖蝠⑹?。
○伊祈始蠟。
梅本祈作耆。注云:「元作祈柳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作伊耆。
立齋按:周禮秋官,有伊耆氏。注:「古帝王號(hào)。」禮記郊特牲:「伊耆氏始為蠟?!固茖懕臼?,范注引顧校作祈非。
○土及其宅。
梅本凌本黃本及并作反。注云:「元作及許改?!固茖懕菊鞣?。
○愛在茲矣。
梅本愛作爰。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愛作曖。
立齋按:愛為爰之形近致誤,從爰是。
○四海俱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四上有與字。
○以六事責(zé)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責(zé)下有人字。
立齋按:唐寫本人字衍,王失校。
○則雩禜之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則作即。
○掌六祝之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祀作祝。
立齋按:王校唐寫本,誤祝為祀。
又按:周禮春官有六祝之辭,從唐寫本作祝是。范注云:「孫云唐寫本作祀,今檢唐寫本明是祝字非祀也,與王校本同其失誤也。
○夙興夜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處作寐。
立齋按:夙興夜處出儀禮士虞禮篇:「夙興夜處不寧?!官砼d夜寐,出詩小雅,此宜從夜處,因附論廟之祝,本儀禮之文也,唐寫本以夜寐習(xí)見而改之者非也,王校是。但引儀禮之文,不以不寧斷句,是誤讀也。
○言于附廟之祝。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附作祔,唐寫本亦作祔,祝作祀。
立齋按:從祔是。又按附祔古文均作,附祔皆後起字,見羅雪堂先生說。
○所以寅虔于神祇。
梅本處作虔。注云:「許改?!沽璞军S本唐寫本并同。
○春秋己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春上有自字。
○祝幣史辭。
梅本凌本黃本祀并作祝。唐寫本作祝弊。
立齋按:左傳昭十七年:「祝用幣,史用辭。」從祝是。
○至于張老成室,致善于預(yù)哭之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于作如,成室作賀宮。
立齋按:王校本于宮室失校,從唐寫本作賀宮是。又按:唐寫本善作美當(dāng)從。王校云:「禱字當(dāng)作頌,舍人蓋誤記耳。」左傳善頌善禱,頌禱皆可從,無所謂誤記,王校非。
○獲佑于筋骨之請(qǐ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佑作佑。
立齋按:佑佑古通,見集韻。楚詞天問:「驚女采薇鹿何佑。」注「佑一作佑。」
○可謂祝辭之組纚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纚麗,下有者字。
立齋按:纚,說文:「冠織也?!闺x騷:「索胡繩之纚纚?!乖娦⊙牛骸附E纚為之?!估{字不誤,王校從麗非。
○漢之群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漢上有逮字,之作氏。
立齋按:王校云,以唐本作氏為確者非是,蓋氏指晉氏族業(yè)之興衰,此二字為指事類之相屬,之字為長(zhǎng)。
○肅其旨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旨一作百?!固茖懕局甲靼佟?立齋按:唐寫本可從。
○既總碩儒之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儀作義。
立齋按:義儀古通。漢書鄒陽傳,師古注曰:「義讀曰儀。」
○侲子驅(qū)疾。
梅本驅(qū)疾作驅(qū)疫。注云:「元作歐疾王改?!沽璞军S本唐寫本并同。
○越巫之祝。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范注引孫云:「唐寫本祝作?!?立齋按:范注誤,草書之兄,上作兩橫點(diǎn),范注未辨致誤,且凡列唐寫本均引孫云云,是未見唐寫本也,作者非。王校亦誤識(shí)作說益非也。
○體失之漸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體作禮,唐寫本作體。
立齋按:從禮為長(zhǎng)。
○唯陳思誥裁以正義矣。
梅本誥下有咎字。注云:「元脫曹補(bǔ)?!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誥裁作詰咎。
立齋按:誥咎文見藝文類聚,序中有誥咎祈福句,不作詰,王校所引困學(xué)記聞作詰者非,從誥咎是,亦見曹子建集。
○若乃禮之祭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祀作祝。
○蓋引神而作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而作之,鈴木云閔本神作申。
立齋按:易系上:「引而申之?!褂稚晟窆磐?。
○然則策本書贈(zè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贈(zèng)作赗。
立齋按:作赗是,見儀禮即夕禮:「書赗于方。」左傳襄二十九年:「楚人使公,公視襚?!苟抛ⅲ骸钢T侯有使赗襚之體?!贯屛脑疲骸敢槐咀髻?zèng)?!?○因哀而為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而字。
○頌體而儀。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作祝,唐寫本同。王校云儀疑作義。
立齋按:祝古通,體質(zhì)而儀式也,從儀是,王校非。
○太史所作之贊,因周之祝文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太史作太祝,作作讀,因作固。
立齋按:因從唐寫本作固是。
○凡群言發(fā)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發(fā)作務(wù)。
立齋按:從發(fā)是,務(wù)與下句實(shí)務(wù)犯重,王校非。
○而降神實(shí)務(wù)。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實(shí)務(wù)作務(wù)實(shí),唐寫本同。
立齋按:作務(wù)實(shí)是。
○班固之祀蒙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祀作祠,蒙作涿。
立齋按:嚴(yán)可均全漢文廿六輯得涿邪山祝文四句,及文選逐邪山祝文,皆作涿,從涿是,王氏于唐寫本此條失校。
○奠祭之恭哀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奠祭作祭奠。
○骍毛白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毛作旄。
立齋按:毛旄古通,史記夏本紀(jì):「羽旄齒華?!?○以及要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以作弊,契作劫。
立齋按:下文道廢則汽始,與弊字應(yīng),舉曹毛之事,與劫字應(yīng),唐寫本是。
○臧洪歃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歃辭作唾血。
立齋按:歃、說文歃血也,盟者以血口一旁曰歃血,史記平原君傳:「王當(dāng)歃血而定從?!雇ㄗ鲉?,后漢馮衍傳:「喢血昆陽?!构湃藷o作唾血者,唐寫本誤。
○氣截云蜺。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氣作辭。
○無補(bǔ)于晉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于字,晉漢作漢晉。
立齋按:古人于時(shí)序倒置,始例有二,皆見于離騷。一曰:「湯禹之祗敬」,一曰:「湯禹儼而求同」;所以然者,先舉近以及遠(yuǎn),亦行文之便而已。稱晉漢本離騷,兩從可也。
○獎(jiǎng)忠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獎(jiǎng)下有乎字。
○故知信不由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不由作由不。
立齋按:左傳桓二年:「信不由衷,質(zhì)無益也?!固茖懕菊`倒置,王失校。
○共存亡,戮心力。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共字心字。
○宜在殷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在作存。
立齋按:唐寫本是。
○毖欽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欽明作唾血。
立齋按:唐寫本誤。
銘箴第十一
○昔帝軒刻輿幾以弼違。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引作軒轅帝。
立齋按:黃帝或稱帝軒,見帝王世紀(jì),王校語欠明。
○大禹勒筍而招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筍作簨,御覽而作以。
立齋按:福記明堂位:「夏后氏之龍簨?!贯屛模骸负嬜鬈?。」參注訂。
○題必戒之訓(xùn)。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戒作誡。
立齋按:戒誡通,正韻、與戒同。
○則先圣鑒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先圣作列圣,先上無則字。
○故銘者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省乎盛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故字、也字、正字,盛作慎。
立齋按:應(yīng)作「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慎德」。又按:楊校謂唐寫本觀器作親器。又云「凡唐寫本觀之字均作親字,」今檢唐寫本皆作觀字無作親者,楊于草書莫辨,乃有此失。
○蓋臧武仲之論銘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武字。
立齋按:唐寫本以下脫「曰,天子令德,諸侯計(jì)功,大夫稱伐」,三句,共十三字,王楊二本均未校出。
○夏鑄九牧之金鼎,用勒肅慎之楛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無鼎矢二字。
○魏顆紀(jì)勛于景銘。
梅本凌本黃本銘并作鐘。唐寫本及御覽銘并作鍾。
立齋按:鐘鍾古通,國語晉語:「其勛銘于景鐘?!棺麋娛?。
○孔悝表勒于衛(wèi)鼎。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勒并作勤。
立齋按:禮記祭統(tǒng)有「其勤公家,及勤大命施于蒸彝鼎」之語,從勤是,王失校。
○靈公有蒿里之謚。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蒿作舊,御覽作奪里。
立齋按:莊子則陽篇:「靈公奪里?!褂[是。
○吁可怪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吁作噫,矣作也。
○趙靈勒跡于番禺。
梅本禺作吾。注云:「元作禺,楊改?!沽璞军S本唐寫本并同。
○秦銘刻傳于華山。
梅本傳作博。注云:「元作傳朱改?!沽璞军S本唐寫本并同。
立齋按:從博是,參注訂。
○吁可茂矣。
梅本茂作笑。注云:「元作茂曹改?!沽璞军S本唐寫本及御覽并同。
立齋按:從笑是。
○若班固燕然之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若字,御覽若下有乃字。
○張昶華陰之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昶作旭,范注云:「古文苑十八載此文,亦作張旭。」
○序亦盛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盛作成。
○蔡邕銘思。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銘思作之銘。
○獨(dú)冠古今。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作思燭古今。
○僑公之箴。
梅本僑作橋,箴作銘,凌本同。黃本箴作鉞。唐寫本作橋公之鉞。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吐納典謨。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上有則字。
○準(zhǔn)矱戒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戒作武。
立齋按:從武是,本武王踄阼諸銘而為之也,參注訂。
○而居博奕之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中并作下。
○而在臼杵之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作杵臼。
○張采劍閣。
梅本采作載。注云:「元作采謝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采并作載。
○其才清采。
梅本凌黃本并同。唐寫本作清采其才。
○勒銘岷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勒銘作詔勒,御覽同。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諭箴石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者下有針也二字。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周之辛甲百官箴一篇,體義備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及周之辛甲,百官箴闕,唯虞箴一篇,體義備焉。」
立齋按:左襄四年,傳曰:「昔周辛甲之為大史也,命百官官針王闕,于虞人之箴曰....」即此文所本,當(dāng)從唐寫本為是。
○戰(zhàn)伐己來。
梅本凌本黃本伐作代。唐寫本作伐。
立齋按:伐宜作代,唐寫本誤。
○箴文委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委并作萎。
立齋按:從萎是,詩小雅:「無本不萎。」離騷:「雖萎絕其何傷兮。」
○鄉(xiāng)尹州牧二十五篇。
唐寫本同,梅本凌本黃本卿上并有作字。
立齋按:王校云,唐寫本州島上有九字,今檢唐寫本確作卿尹州牧,并無九字也,王校誤。
○鞶鑒可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可作有。
○信所謂追清風(fēng)于前古。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信字,所作可,御覽同。
○溫嶠傅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傅并作侍。
立齋按:嶠獻(xiàn)侍臣賦,見本傳,從侍是。
○引廣事雜。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廣一作多,雜一作寡?!固茖懕咀鳌敢喽鹿眩褂[作「引多事寡?!?○義正體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正下有而字。
○乃寘巾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履作屨。
○憲章戒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戒并作武。
立齋按:從唐寫本戒作武是,憲章于武王之諸銘也。
○名目雖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目作用。
○故文質(zhì)確切。
梅本確作確。注云:「元作確朱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亦作確。
○所以箴銘異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異作寡,御覽作實(shí)。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寡是,承上文蓋闕久論之意也。
○罕施代惟乘文君子宜酌其遠(yuǎn)大焉。
梅本作罕施于代,惟秉文君子,宜酌其遠(yuǎn)大焉。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罕施后代,唯秉文君子宜酌其遠(yuǎn)大者焉。御覽焉作矣。
立齋按:梅本之于字為旁注,凌本黃本依改。唐寫本施下作后,焉上有者字,王失校。
○銘實(shí)器表。
梅本器表作表器,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器表。
立齋按:唐寫本是,王校云,與德軌對(duì)文是也。
○警言乎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警乎立履」。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必核以辨。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梅注云:「核元作覆?!?誄碑第十二
○大夫之才。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引未本御覽大上有士字,才作材。
○誄者累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無累也二字。
立齋按:御覽非,參銘針篇針者條。
○其詳靡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詳并作辭。
立齋按:王校未及唐寫本此條,從唐寫本作辭是。
○在萬乘則稱天以誄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在上并有其字。
立齋按:從唐本是。
○逮尼父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父下有之字,御覽逮作迨。
立齋按:逮同迨,見集韻。易系辭:「水火相逮?!棺ⅲ骸赶啻⒓耙??!乖娕_(tái)南:「迨其今兮?!?fàn)栄裴層?xùn):「迨、及也。」二字音義皆同。
○觀其慭遺之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切作辭,御覽同。
○暨乎漢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乎并作于。
立齋按:王于唐寫本失校。
○文實(shí)煩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煤作繁。
○沙麓撮其要而摯疑成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摯作執(zhí),麓作鹿、御覽同。
○安有累德述尊。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累作誄。
○而他篇頗疏。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他作結(jié)。
○而改盻千金哉。
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梅本盻作盼,王于唐寫本失校。
立齋按:盼顧也,從盼是。
○傅毅所制。
梅本黃本并同。凌本唐寫本制作制。
立齋按:制制古通,以下如制制辭詞一類字不具列。
○辨絜相參。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絜作潔。
立齋按:絜潔古通,廣韻、經(jīng)典潔同絜。
○觀序如傳辭靡律調(diào)。
梅本作「觀其序事如傳」。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嘉靖脫「其序事如」四字。
○潘岳構(gòu)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意作思。
○易入新切。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云:「唐寫本及御覽切并作麗?!?立齋按:唐寫本與諸本同作切不作麗,王校誤。
○能征厥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征作徽。
立齋按:從徽為長(zhǎng)。
○工在簡(jiǎn)要。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工作貴。
○陳思叨名。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叨作功。
立齋按:從叨是。
○旨言自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旨作百,言下有而字。
○若夫殷臣誄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誄作詠,紀(jì)評(píng)云:「誄湯之說未聞?!?○蓋詩人之則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無人字,之作文。
○則觸類而長(zhǎng)。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無則字。
○雰霧杳算。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霧作霞。
○始序致惑。
梅本凌本并同。注云:「謝云疑作感?!固茖懕炯坝[惑并同感。
立齋按:從感是。
○景而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效,景作影。
立齋按:從效是,景影古通。
○彌取于功矣。
梅本功作工。注云:「元作功謝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作功。王校引未本御覽功作切,活字本御覽作巧。
立齋按:從工為長(zhǎng)。
○選言錄行。
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梅本錄上有以字,御覽同。
○曖乎若可觀。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曖作瞬。
立齋按:御覽非。
○道其哀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道作述,御覽作送。
立齋按:從道為長(zhǎng)。
○凄焉如可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如作其。
○碑者埤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埤作裨。
立齋按:埤裨古通。
○上古帝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皇作王。
○始號(hào)封禪。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唐寫本始作紀(jì)。
立齋按:從紀(jì)是。
○樹石埤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埤作裨。
○亦石碑之意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石作古,唐寫本無石字。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事正麗牲。
梅本正作止。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
立齋按:從止是。
○自后漢以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以并作已。
○句無擇言。
梅本凌本唐寫本并同。黃本句作辭,御覽同。
○周乎眾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乎作胡,御覽同。
立齋按:從胡是,周勰胡廣也。
○莫非清允。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非作不。
○其綴采也。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采作辭。
○自然而至。
梅本凌本黃本同。唐寫本及御覽至下并有矣字。
○有慕伯喈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慕作摹。
立齋按:慕摹皆通,摹字為長(zhǎng)。
○志在碑誄。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志在于碑」。
立齋按:此節(jié)專論碑,唐寫本是。
○添王卻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卻作郗。
立齋按:卻郁互通,無煩改從。
○辭多枝雜。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雜作離。
○最為辨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裁下有矣字。
○昭紀(jì)鴻懿。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昭作照。
○此碑之制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制并作致。
立齋按:作制是。
○事光于誄。
梅本光下注云:「當(dāng)作先?!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光作先。
立齋按:作先是。
○是以勒石贊勛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石作器,御覽同。
○樹碑述己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已作亡。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亡是。
○寫實(shí)追虛。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實(shí)作遠(yuǎn)。
○銘德慕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慕作纂。
○文采允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文采作光采。
○頹影豈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忒作戢。
立齋按:從忒為長(zhǎng)。
哀吊第十三
○賦憲之謚。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梅本注云:「孫云:『當(dāng)作議德?!弧?立齋按:賦憲二字,出汲周書,見紀(jì)評(píng)。
○蓋下淚之悼。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下作不,唐寫本下淚作下流,御覽作下淚。
立齋按:短者曰哀,蓋指卑者而言,故從下流。
○必施夭昏。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梅本注云:「元作天。」
立齋按:天為形近而訛,從夭是。左傳昭十九年子產(chǎn)曰:「寡君之二三臣于瘥夭昏?!股崛吮敬?。
○事均夭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橫并作枉。
立齋按:不得其死為夭,不順其理為橫,枉義與橫近,皆通。
○暨漢武封禪。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無暨字。
○霍侯暴亡。
梅本作霍子侯。注云:「元作光病,曹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侯并作嬗。
立齋按:嬗名,子侯字也。
○帝傷而作詩。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帝作哀。
○亦哀辭之類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矣作也。
○及后漢汝陽王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柔上并有降字。
立齋按:唐寫本可從,惟及字單用,篇中此例亦伙,不盡如楊校所云,及王校所改,如詮賦篇:「及靈均唱騷?!鬼炠澠骸讣叭龁栭夙灐!褂帧讣皶x魏辨頌,」「及遷史固書,」「及景純注雅,」蓋不一而足也。
○始變前戒。
梅本戒作代。注云:「元作戒謝改?!沽璞就?。黃本戒作式,黃本據(jù)梅本而梅本本作式而板刻有誤也。唐寫本正作式。
立齋按:作式是。
○然履突鬼門。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云:「唐寫本及御覽履作復(fù)?!?立齋按:今按唐寫本履不作復(fù),王校識(shí)誤,又御覽范注引孫校無此條。草書之復(fù)作汶,今唐寫本上具廠形,實(shí)履字也。
○怪而不辭。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辭作式,唐寫本辭字空格。范注引孫云:唐寫本作式。御覽同。
立齋按:王校不及御覽,而孫云唐寫本作式者非也,從式是。
○頗似歌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歌作哥,御覽謠作呤。
○亦彷佛乎漢式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彷佛作髣,武作作式,御覽同。
立齋按:唐寫本式字誤,從武是。
○至于蘇慎張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慎并作順。
立齋按:從順是。后漢蘇順著哀辭十六篇佚。
○雖發(fā)其情華。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情作精,唐寫本及御覽無情字。
立齋按:情華精華皆可通,下與心實(shí)為對(duì),唐本字脫。
○而未極心實(sh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極下有其字,御覽心作其。
立齋按:兩句似應(yīng)作:「雖發(fā)其精華,而未極其心實(shí)?!箯奶茖懕驹銎渥质?。
○實(shí)踵其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踵作鐘。王校云:左傳昭二十八年:「無鐘美于是....」今據(jù)改。
立齋按:上文言潘岳繼作,故下言實(shí)踵其美,踵字從繼字而來也,王校非,從踵是。
○觀其慮善辭變。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善并作贍。
立齋按:從贍為長(zhǎng),贍玉篇周也。
○莫之或繼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無也字。
○幼未成德。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德作性。
○故譽(yù)止于察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于作乎,王失校。
○故悼加乎膚色。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悼下有惜字,膚作容。
立齋按:譽(yù)止悼加,相對(duì)成辭,御覽惜字衍。
○觀文而屬心則體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奢作夸。
○奢體為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奢作夸。
○言神至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神下有之字。
○以至到為言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以上有亦字。
○所以不吊。
梅本凌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及黃本,吊下有矣字。
○國災(zāi)民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民作人。
○晉筑虎臺(tái)。
梅本虎作虒,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并同。
立齋按:左傳昭二十八年:「亦賀虒社也。」從虒字是。
○使蘇秦翻賀為弛。
梅本作史趙蘇奏。注云:「元脫孫補(bǔ)。」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
立齋按:史趙見左傳昭八年傳。
○虐民構(gòu)敵。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作害民構(gòu)怨。
○或驕貴而殞身。
梅本凌本黃并同。唐寫本及御覽而作以。
○或狷忿以乘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以作而,御覽忿作介。
○或美才而兼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美才作行美。
立齋按:行美對(duì)有志,王校從行美是。
○體同而事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同作周。
立齋按:從周為長(zhǎng)。
○及平章覆切。
梅本平作卒,凌本同,黃本作平。注云:「一作卒?!固茖懕炯坝[并作卒。
立齋按:下言斷而能悲,斷字即從卒章句而來,從卒是。
○揚(yáng)雄吊屈。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吊作序。
○意深文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文略作反騷。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反騷是。
○并敏于致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語作詰。
立齋按:王校唐寫本詰誤作詰。
○胡阮之吊夷齋。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胡上衍故字。
○褒而無聞。
梅本聞作文,凌本黃本并作聞。唐寫本聞作間。御覽聞作文。聞字非。
○仲宣所制。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制并作制。
○王子傷其隘。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王校引明鈔御覽隘作溢。
○各志也。
梅本各下有其字,各其二字小字夾行,凌本黃本并作各志也,唐寫本作各其志也,御覽同。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序巧而文繁。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序作辭。
○而華辭未造。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鈴本云:「未為末字之訛?!?立齋按:鈴說是。
○割褒貶。
梅本十作析,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剖,御覽作析割。
○辭定所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辭之所哀」。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迷方告控。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告作失。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雜文第十四
○辭盈乎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辭作辨。
立齋按:從辭是。
○氣實(shí)使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之作文。
立齋按:從文是。
○故曰新殊致。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新下有而字,王失校。
○腴辭云構(gòu)。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作構(gòu)。
立齋按:從構(gòu)是,集韻構(gòu)音鉤,牽也。與從木者別為一字。楊校云,「構(gòu)乃構(gòu)之別體」非是。
○本麗風(fēng)駭。
梅本本作夸,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并同。
立齋按:從夸是。
○楊雄覃思文闊。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覃作淡。
立齋按:覃、深廣也。書孔安國序:「研精覃思?!固茖懕菊`,參注訂。漢書揚(yáng)雄傳:「校書天祿閣上?!辜o(jì)評(píng)云:「作文閣?!褂忠娎钤斞a(bǔ)注,當(dāng)從。
○及此三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凡三此文?!褂[無「凡三者」三字。
立齋按:唐寫本三此誤倒。
○為連珠其辭雖小而明潤(rùn)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重連珠二字。
立齋按:唐寫本連珠二字重為衍文,王失校。
○文章之枝派。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派作流。
○暇豫之末造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并豫作預(yù)。
立齋按:預(yù)豫同,經(jīng)典通作豫,王失校。
○自對(duì)問以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以后」作「已下?!?○效而廣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效作。
立齋按:效字是,見前說。
○雜以詣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謔作調(diào)。
立齋按:唐寫本誤。
○吐典言之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裁作式。
○張衡應(yīng)問。
梅本凌本唐寫本并同。黃本問作間。
立齋按:從問是。
○景純客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景純作郭璞。
立齋按:景純、郭璞字也。
○庾凱客咨。
梅本凱作敳。注云:「字子嵩,元作凱,欽改?!固茖懕緞P作敳,咨作諮。
立齋按:從敳從諮是。
○意榮而文粹。
梅本粹作悴,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正作悴。
立齋按:從悴是。
○無所取裁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裁作才。
○原茲文之設(sh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以作而。
○時(shí)屯寄于情泰。
梅本于作乎,唐寫本同,凌本黃本并作于,與嘉靖本同。
○此立本之大要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本作體。
立齋按:從體是,立體分見宗經(jīng)書記等篇。
○自七發(fā)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以作已,王失校。
○植義純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植作指,御覽作植。
立齋按:從植是。
○壯語畋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畋作田。
立齋按:田、畋古通,易曰:「田無禽?!故瑁骸柑镎攉C也?!乖姡骸甘逵谔??!箓鳎骸柑铩⑷∏菀??!诡薄⒄f文平田也。書多方:「畋田?!褂謴V韻:「取禽獸也。」書王子之歌:「畋于有洛之表?!?○甘意搖骨體。
梅本體下注云:「楊云當(dāng)作髓?!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體作髓,御覽同。
立齋按:作髓是。
○艷詞洞魂。
梅本凌本黃本洞并作動(dòng)。唐寫本作洞,御覽同。
立齋按:王于唐本失校。動(dòng),洞皆通,從洞為長(zhǎng)。
○而終之以居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并無而字。
○先騁鄭衛(wèi)之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作騁聲,無先衛(wèi)二字。
立齋按:此節(jié)漢書司馬相如傳贊之語為句,猶騁鄭衛(wèi)之聲,曲終而奏雅,王校是。
○曲終而奏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雅下衍樂字。
○唯七厲敘賢。
梅本唐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厲作例,王校云:「唐寫本無唯字?!?立齋按:厲字本論語:「聽其言也厲?!估址牵茖懕驹形ㄗ?,王校誤。
○里配捧心。
梅本配作丑。注云:「元作配謝改?!沽璞军S本并同。唐寫本及御覽并作丑字。
○不關(guān)西施之嚬矣。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施作子,嚬作顰。
立齋按:嚬通顰,見正字通。又與矉通,莊子天運(yùn)篇:「西施病心矉?!雇跏!?○唯士衡運(yùn)思,理新文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唯士衡思新文敏?!?○裁章置句。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并同。御覽置作致。
○豈慕珠仲四寸之珰乎。
梅本珠作朱,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仲作中,御覽珰作璠。
立齋按:列仙傳作朱仲。珰、耳珠也。見廣韻。璠、美玉也。見逸論語及左傳定五年注。此言四寸則非珠屬,當(dāng)從御覽作璠是。
○磊磊自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磊磊作落落。
○故不曲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述下有也字。
○學(xué)堅(jiān)多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多作才。
立齋按:從才是。
○嘒若參昂。
梅本昂作昴,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嘒作彗。
立齋按:詩召南:「嘒彼小星?!箓鳎骸竾G、微也,彗星名?!固茖懕菊`。
○慕嚬之心于焉祇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唐寫本作慕嚬之徒,心焉祇攪。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諧隱第十五
○諧讔讔。
梅本讔作隱,凌本黃本唐寫本并作隱。
立齋按:唐寫本自諧隱篇題以下缺。讔與隱通。呂氏春秋重言篇:「荊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箘⑾蛐滦颍骸庚R宣王發(fā)隱書而讀之?!闺[即讔。
○蠶解鄙諺。
梅本解作懈,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解懈古通。呂覽恃君篇:「大解陵魚大人之居?!雇跣T啤钢T本懈作解誤,」非是。
○昔齊宣王酣樂。
梅本宣作威。注云:「元作宣許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史記淜稽列傳載齊威王喜隱,好為淫樂長(zhǎng)夜之飲。許改是。
○本體不雜。
梅本雜作雅,凌本黃本并同。注云:「雅作雜」。
立齋按:不雜則純,不得謂其流易弊矣,從雅是。
○詆嫚媒弄。
梅本媒作媟,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媟是,漢書枚乘傳:「其子皋為賦好嫚?wèi)?,以致得媟貴幸?!?○至魏大因俳說以著茂書。
梅本茂作笑。注云:「元作茂孫改。」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據(jù)下文魏文陳思約而密之語,知大宜從文。據(jù)句內(nèi)之俳說,所著必為笑書,知宜從笑矣。
○雖抃推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疑誤?!?立齋按:忭猶今之鼓掌也,抃下疑脫笑字,下文有忭笑一詞可證。如云,雖抃笑推席,只供謔浪,本無益于時(shí)用也。推席者,推席而起歡喜之態(tài),王校改推為衽者誤,以意作解也。
○尤相效之。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相作而。注云:「一作相。」
立齋按:尤而效之,見左傳僖二十四年傳,相字非。
○豈非溺者之妄茂。
梅本凌本黃本茂并作笑。注云:「元作茂,朱改?!?立齋按:呂氏春秋大樂篇:「溺者非不笑也?!怪旄氖?。
○昔還楊求極于誓師。
梅本凌本黃本楊并作社。注云:「元作揚(yáng),拯元作極?!?立齋按:從社。從拯是。
○錄之歌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漢書藝文志、雜賦十二家,隱書居其末,歌末當(dāng)作賦末,見李詳補(bǔ)注。
○君子隱化為謎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君字下注云:「子嘲二字?!?立齋按:宜作君子嘲隱,化為謎語,語意始全。
○纖巧以弄忠。
梅本凌本黃本忠并作思。注云:「元作忠,謝改。」
立齋按:思改是,忠不可弄也。
○則髡袒而入室。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袒而疑作朔之。」
立齋按:髡袒本史記滑稽列傳中有羅襟盡解而言也。
史傳第十六
○史載筆左右使之記已者。
梅本左右下有「史者使也,執(zhí)筆左右」八字。注云:「八字符脫。」胡孝轅本補(bǔ)己作也,者字無,御覽黃本并同。凌本無左右二字。立齋按:左右衍,下補(bǔ)八字是。
○左史記事者,右史記言者。
梅本左上有古字。注云:「元脫孫補(bǔ)。」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兩者字。
立齋按:御覽是。
○言經(jīng)則尚書,事經(jīng)則春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二則字,下有也字。
○商夏被于誥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改正作夏商。
立齋按:商夏本離騷之湯禹、說見前,王校改正為夏商非。
○洎周命惟新。
黃本同。梅本凌本洎并作自,惟并作維。
立齋按:嘉靖本作洎,王校末見嘉靖本無煩據(jù)改。又惟維互通,六經(jīng)中惟維唯三字互通,率作語辭,累見毛詩左傳論語均如此。又訓(xùn)獨(dú)也。朱子云:「惟以心思也。唯從口應(yīng)辭也,古皆通用?!褂忠婍崟?huì)。楊校云、奏啟篇之「唯新日用」,時(shí)序篇、「武帝惟新」,二惟字當(dāng)改作維。按據(jù)楊校則六經(jīng)中可改者多矣,殊非。
○紬三正以班歷。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歷作歷,楊校云:「歷說文所無,當(dāng)作歷為是?!?立齋按:歷歷互通,古文作麻,北宋小字本說文日部:「麻象也,從日麻聲?!故酚浡首鳉v,五經(jīng)中歷歷互見,楊校非。
○天子閔王道之缺。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上有昔者二字,御覽同。黃本注云:「二字從御覽增?!褂[閔作。
立齋按:從御覽增者是,廣韻聰也,與閔別。正字通,閔互通者非,御覽作閔者非。
○然睿旨子亡幽隱。
梅本亡字下注云:「二字衍。」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存亡二字,隱作秘。
○于是就大師以正雅頌。
梅本凌本黃本大并作太。御覽作大,楊校云、按作大字是,論語八修作大,范寧谷梁傳集解序、于是就大師而正雅頌,因魯史而修春秋。舍人遣詞出此。
立齋按:大、太古通,經(jīng)吏太率作大,如大極、大宰,論語大廟、大師皆讀如太也,楊校非是,蓋大皆讀作太也,王失校。
○丘明同時(sh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時(shí)作恥。
○轉(zhuǎn)受經(jīng)旨以授其后。
梅本凌本黃本其并作于。御覽受作授。
立齋按:受承也,論語:「君子不可以不知而可大受也?!故?、付也。詩鄭風(fēng):「還予授子之粲兮?!褂[非。
○至縱橫之世。
梅本凌本黃本至上有及字。注云:「從御覽增?!?○錄而弗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弗敘作不序。
○故節(jié)簡(jiǎn)而為名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節(jié)作即,御覽無而字。
○爰及太史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太字。
○子長(zhǎng)繼至。
梅本凌本黃本至并作志。注云:「元作至胡改?!褂[正作志。
立齋按:志是字,言子長(zhǎng)繼父志為書也。
○甄序帝績(j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銅活字本御覽績(jī)作績(jī),宋本御覽誤作續(xù)?!?立齋按:績(jī)、玉篇功也,通作績(jī)。
○十表以譜年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本篇不言世家,恐有脫誤,當(dāng)據(jù)班彪史記論,世家以總公侯,列傳以錄卿士。」立齋按:范注可從。
○觀司馬遷之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司馬遷作史遷。
立齋按:從御覽是。
○至于宗經(jīng)矩圣之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矩作規(guī)。
○遺親攘美之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美作善。
○并違經(jīng)實(shí)。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違經(jīng)失實(shí),」無并字,注云:「元脫朱補(bǔ)?!?○張衡同史。
梅本凌本黃本、同并作司。
立齋按:司字是。
○而或同遷固。
梅本凌本黃本或并作惑。
之齋按:惑字是,此譏平子欲為元后立紀(jì)也。
○何有于三后哉。
梅本凌本黃本三并作二。
立齋按:如三字是,似指呂后及元平二后,如二字是,似指元平二后;如三或作王字,則指元帝王后為是,若折衷而言,應(yīng)從上文作二后為長(zhǎng)也。
○司馬彪之詳實(shí)。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司上有若字,注云:「自御覽補(bǔ)。」
○記傳互出。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互作并。
○或疏闊寡耍。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并同。
○非妄至譽(yù)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無至字。
○系乎著作。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系作繁,鈴木云:「繁當(dāng)作系。」
立齋按:系、繁并通。
○干寶述紀(jì)。
梅本凌本黃本干并作于。
立齋按:從晉書作干是。
○以審正得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得作明。
○舉例發(fā)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引明鈔本御覽凡作目。
○自史漢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自字。
○莫有準(zhǔn)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有作不。
○至鄧晉紀(jì)。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璨。御覽同。
立齋按:從晉書作璨是。
○又撮略漢魏。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從御覽改撮略為擺落。
立齋按:撮略舉其要,擺落刪其繁其,紀(jì)體條例,兩存其善,從撮略為長(zhǎng),略亦含擺落義也。
○雖湘州典學(xué)。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州島作川。
○亦有心典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心下有放字。
○及交國立例。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交并作安。
立齋按:從安是。
○必貫乎百姓。
梅本凌本黃本姓并作民。注云:「元作姓梅改。」
○欲其詳悉于國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玉海體下有也字?!?○然紀(jì)傳為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紀(jì)傳作傳紀(jì)。
○編年綴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綴作經(jīng)。
○文非泛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泛作記。
○總會(huì)之為難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會(huì)作合。
○而數(shù)人分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而字。
○則病于不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病作漏。
○故張衡摘史班之舛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摘作擿。
立齋按:摘、擿通,說見前。
○公羊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高作皋。
○荀況稱錄遠(yuǎn)略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況作悅。
立齋按:此撮用荀子非相篇之語意而變其詞耳,御覽非。
○莫顧實(shí)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實(shí)理作理實(shí)。
○欲詳其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跡作跡。
立齋按:跡跡通。
○我書則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傳作博。
○至于記編時(shí)同多詭。
梅本時(shí)下有一時(shí)字。注云:「元脫胡補(bǔ)?!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正有時(shí)字。
○動(dòng)勞之家。
梅本勞作榮,凌本黃本并同。
○迍敗之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迍作屯。
○雖令德而嗤,理欲吹霜噴霧,寒暑筆端。
梅本凌本黃本噴并作煦,御覽理作埋,無常字欲字。
立齋按:此數(shù)句應(yīng)作「雖令德而常嗤,吹霜煦露,寒暑筆端,」理欲二字似衍。
○此入同時(shí)之枉可嘆息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入作又,枉下有可為二字,御覽枉下有論字。
立齋按:從御覽是,嘉靖本入為又之訛,脫可為二字。
○欲述遠(yuǎn)則誣矯如彼。
梅本凌本黃本欲作故。注云:「元作欲朱改?!褂[欲作故。
○記近則回邪如此。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記作略。
立齋按:從記是。
○唯素心乎。
梅本凌本黃本心并作臣。注云:「元作心,今改謂左丘明也?!?立齋按:王校據(jù)紀(jì)評(píng)從素心者非是,蓋素心自有出處,然檢下文固尼父之句,則作素臣為是,此梅本注云所以稱左丘明也。
○負(fù)海內(nèi)之責(z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諸本責(zé)作貴。
立齋按:從責(zé)是。王校非。
○而贏是非之尤。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贏作嬴。
立齋按:梅本實(shí)作贏,不作嬴也,王校誤,作贏是。
諸子第十七
○入道見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入玉海作述?!?立齋按:下文言篇述者,又「子自肇始,莫先于茲,」則玉海引作述者為有據(jù)矣。下又云,「述道言治」,尤可證,從述是。
○昔風(fēng)后力牧伊尹。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風(fēng)后元脫,曹補(bǔ)?!?○戰(zhàn)代所記者。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代作伐。
立齋按:戰(zhàn)代為文心常語,黃本誤,從代是。
○子自肇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紀(jì)評(píng)云:「子自當(dāng)作子之,則文從字順矣,然自字亦不失旨?!谷魪姆蹲⒏臑樽幽?,似專論書故稱目,則失之膠柱乎,不可從。又按楊校引玉海作諸子肇始,但上文只舉鬻子一人,則又不可言諸矣,子自肇始,或子之肇始,皆為可從。
○尸狡兼總于雜術(shù)。
梅本狡作佼。注云?「元作狡,柳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尸子名佼、魯人,見漢志,本篇兩引尸佼,從佼是?!?○逮漢成普思。
梅本凌本黃本普并作留。注云「留一作普?!?○流鱗萃止。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九流鱗萃。」
立齋按:「九流鱗萃」,與上句「七略芬菲」為偶,梅本是。
○言兼存。
梅本作讕。注云:「元作,朱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誣言相加謂之讕,或作,從朱改是。
○然繁辭雖積。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辭謝補(bǔ)。
○踳駁者出規(guī)。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駁作駁。
立齋按:駁字是,下文踳駁之類也正同,王失校。
○是以世疾諸混洞虛誕。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洞作同,范注云:「諸下脫子字。」王校云:「世疾諸子,混洞虛誕?!乖緹o子字,今據(jù)補(bǔ)。立齋按:諸下稱子字,范說是,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洞字是。
○羿斃十日。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斃作弊。
立齋按:楚詞元作彃,別本作斃,黃本作弊非。
○姮娥奔月。
梅本凌本黃本姮并作嫦,鈴木云:「玉海作嫦?!?立齋按:嫦娥之作恒娥,見淮南子覽冥訓(xùn),羿請(qǐng)不死之藥于王母,恒娥竊以奔官,后以避漢文諱,易恒為常,見漢書地理志張晏注,則恒娥為嫦娥矣,姮娥說文皆無其字,蓋俗體也,姮音恒,見廣韻。
○殷湯如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湯疑作易?!?立齋按:斃日奔月之說,皆據(jù)歸藏,則湯為易之誤,從易是。
○轅藥之。
梅本凌本黃本轅并作轘。
立齋按:轅誤,車裂為轘也。
○魏牟比之鸮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鸮鳥當(dāng)作井?!?立齋按:黃注以莊子秋水篇為據(jù)是也,鸮鳥或?yàn)樯崛酥`引,以史記魯仲連語歸之魏牟耳。楊校謂:「則魏牟之比公孫,亦乃爾云云」,是以意為之,非是。
○鬼谷渺渺。
梅本凌本黃本渺渺并作眇眇。
立齋按:渺、眇音同。渺訓(xùn)水長(zhǎng),眇訓(xùn)深遠(yuǎn)。莊子庚桑楚:「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古c下文每環(huán)奧義旨合,從眇是,王失校。
○而辭氣文之大略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無文字,梅本氣下有空格。
立齋按:嘉靖文字衍。
○若夫陸賈典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孫貽讓札迻,典語應(yīng)作新語。
立齋按:典語非誤,下有新書字,故上稱典語。
○呂氏鑒遠(yuǎn)而體周,淮南泛采而文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楊校云:「泛采二字當(dāng)乙,始能與鑒遠(yuǎn)相對(duì)?!故庹`。
○咸敘經(jīng)典。
梅本凌本咸作或,黃本作咸,一作或。
立齋按:梅校從或是,余篇不一其例。
○體勢(shì)浸弱。
梅本凌本黃本浸并作漫。楊校云:「諸本多作浸?!箻犯匝怕暯?,亦其旁證。
立齋按:楊說可從。
○難明于坦途。
梅本凌本黃本難并作雖,于并作乎。注云:「雖乎二字符作難于,朱改?!?立齋按:朱改是,此本莊子秋水篇,明乎坦途。
○大夫處世。
梅本凌本大作丈,黃本作大。鈴木云:大當(dāng)作丈。
立齋按:丈夫成人之稱,大夫仕者之稱,此言處世是泛舉,從丈夫是。
○懷實(shí)挺秀。
梅本凌本黃本實(shí)并作寶。
立齋按:從實(shí)是,禮月令:「季春為民社麥實(shí)。」注謂「于食秀成」,蓋實(shí)秀相承為辭,舍人本此,未可拘于論語之懷寶也,楊校從寶非。
○辨雕萬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當(dāng)作辯。」
立齋按:楊校非,余說見前。
論說第十八
○圣世彝訓(xùn)曰經(jīng)。
梅本凌本黃本,世并作哲。注云:「元作世,朱據(jù)玉海改?!?立齋按:朱改是。
○倫理有無圣意不墜。
梅本凌本黃本有無并作無爽,圣字上有則字。注云:「無爽元作有無,圣上無則字,從御覽增御覽理作禮?!?立齋按:御覽禮字非,周禮冬官考工記:「折干必倫?!棺ⅲ骸?順其理也?!估碜植徽`。
○故仰其經(jīng)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仰作抑。
立齋按:抑者不徑言經(jīng)而名論語,故從抑是。
○始盛玄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如作乃。
○而研一理者。
梅本研下有精字。注云:「元脫朱補(bǔ)」。御覽有精字。
立齋按:朱補(bǔ)是,上言彌綸,下言研精,相對(duì)成文。
○至石渠論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至下有如字。
○白虎通講聚述圣言通經(jīng)綸家之正體也。
梅本作「白虎講聚述圣通經(jīng),論家之正體也?!褂[通講作講聚,下無聚言二字。梅本虎字與圣字下皆剜去一格,凌本黃本并同嘉靖本。
立齋按:宜從梅本及御覽應(yīng)作「白虎講聚,述圣通經(jīng),論家之正體也」。又御覽正字作政為非。
○嚴(yán)允三將。
梅本允作尤。注云:「元作允,朱改?!沽璞军S本并同。覽允作左,王校引玉海引作尤。
立齋按:嚴(yán)尤三將論見漢書王莽傳,朱改是。
○何晏之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何上有而字。
○始盛玄論。
梅本凌本及明鈔本御覽并同。黃本玄作元。
立齋按:凡清刊本玄皆作元,避清圣祖諱也。
○詳觀蘭碩之才性。
梅本碩作石,凌本黃本并同。
○仲宣之去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代作伐。
立齋按:御覽是,隋書經(jīng)籍志、儒家去伐論三卷,王粲撰,見札迻。
○鋒{精密。
梅本凌本御覽并同。黃本{作穎,王失校。
立齋按:黃本穎從禾是,從示穎之俗體也。詩大雅:「實(shí)穎實(shí)粟?!箓鳎骸复狗f也?!?○人倫之英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人字,倫作論,玉海同。
立齋按:人倫之英、是論人,論之英,是論文,本皆可通,緣下文言,「原夫論之為體,及是以論為析薪」,皆指論言而不及于人也,從御覽是。
○至如李康運(yùn)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如作乃。
○陸機(jī)辨正。
梅本凌本黃本正并作亡。注云:「亡元作正謝改」。
立齋按:陸機(jī)辨亡論,言吳之所以亡也,見文選,從正誤。
○然其美矣。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然下有亦字,御覽矣作哉。
○次及宋代郭蒙。
梅本代作岱,蒙作象。注云:「岱元作代,象元作蒙,朱據(jù)舊本改?!?立齋按:代蒙皆因形近致訛,宋岱郭象并見晉書。
○銳思于機(jī)神之區(qū)。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機(jī)作幾。
立齋按:征圣篇妙極機(jī)神,嘉靖本亦作機(jī),梅本注云:「機(jī)疑作幾?!拱匆紫瞪希骸肝◣滓玻誓芴煜轮畡?wù)。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箮咨穸直敬?。又易系下,傳云:「幾者動(dòng)為微,告之先見者過?!挂淄拓裕骸妇訋?。」疏曰:「凡幾微者,從向有,其有未見,乃為幾也。」文言傳疏曰:「幾者,去無入有,有理而未形之時(shí)?!箵?jù)此義,機(jī)神應(yīng)作幾神也。楊校謂黃氏肊改為幾非是者,誠淺見之說,甚誤。
○韻似排說。
梅本凌本黃本排并作俳。
立齋按:俳字是,韻為頗之形誤、哀吊篇、「卒章五言,頗似歌謠」,句相似,上言頗似,下言但談,當(dāng)從改,楊校是。
○才不持論寧如其已。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言不持正,論如其已」。注云:「言不持正以下,汪本作才不持論,事如其已?!?立齋按:才不持正者,才能如不持重守正,則不如其已也?!赋终摗挂姖h書東方朔贊,嘉靖本是。
○窮有數(shù)追無形。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窮于有數(shù),追于無形?!棺⒃?,:「兩于字從江本改?!?立齋按:此汪本據(jù)御覽改從,御覽元有兩于字也,黃本改是,別本御覽兩于字又并作及。
○跡堅(jiān)求通。
黃本凌本并同。梅本跡作鉆,御覽同。
立齋按:鉆堅(jiān)見論語子罕篇,與下文鈞深為對(duì),從鉆是。
○辭忌枝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碎下有也字。
○斯其要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明鈔本御覽斯作期。
立齋按:從斯是。
○論如析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御覽如作辟?!?○而檢跡如妄。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及御覽如并作知。
立齋按:從知是。
○若秦君延之注堯典。
梅本延下注云:「楊云注疏作近君?!裹S本君延作延君。注云:「延君元作君延楊改?!褂窈R髑匮泳?。
立齋按:據(jù)漢書及桓譚新論作延君是。
○差學(xué)章句。
本差作羞。注云:「元作差,朱改?!沽璞军S本并同。玉海差作羞。
立齋按:從羞是。
○若毛公之訓(xùn)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玉海引無四之字。
○可謂式矣。
梅本謂作為,凌本黃本并同。玉海謂作為。
○說者悅也。
梅本此句下有兌為口舌四字,凌本黃本并同。嘉靖本脫此四字。
○言咨悅懌。
梅本凌本黃本言上并有故字。鈴本云:「咨疑作資。」
立齋按:咨嘆之詞,又與諮同。釋文、咨本亦作諮,諮、問也,言咨猶言語也,鈴本說非。
○故舜驚讒說。
嘉靖本無此五字,梅本凌本黃本并有。
○辨士云踴。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踴當(dāng)作涌。
立齋按:紀(jì)評(píng)作涌是,涌涌互通,洶涌澎湃,見司馬相如上林賦。說文涌騰也。踴、詩邶風(fēng):「踴躍用兵?!拐f文跳也。此言云,當(dāng)從紀(jì)評(píng)作涌是,楊校非。
○樓護(hù)唇舌。
梅本凌本樓作婁,黃本作樓。
○抵噓公卿之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本注云:「抵噓疑作抵戲?!箺钚?jù)鬼谷篇目,以為當(dāng)為之誤。
立齋按:楊校非,上言頡頑者,行止上下萬乘之階也;下言抵噓者,言論吐納于公卿之席也。贊云,呼吸阻勸者,即為抵噓注腳。
○敬通鮑卿。
梅本通字下有「之說」二字。注云:「元脫孫補(bǔ)。」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梅本是。
○陰陽莫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貳當(dāng)作忒,禮緇衣:「其儀不忒?!惯?,釋文「忒本或作貳、」
立齋按:忒貳皆通,據(jù)釋文之說,何必改從,王校非是。
詔策第十九
○皇帝御。
梅本同,凌本黃本作寓,御覽御作馭。
立齋按:同字,荀子賦篇:「充盈乎大?!棺⒃疲骸概c宇同。」籀文字作,從寓非。御馭互通,經(jīng)典率作御。
○淵嘿黼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黼作負(fù)。
立齋按:禮明當(dāng)位:「天子負(fù)斧扆,南卿而立?!棺ⅲ骸肛?fù)之言背也?!箯挠[是,楊校非
○唯詔策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唯上有其字。
○其在三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代任王。
立齋按:戎字是,見班固典引蔡注,「戎事曰誓。」
○誓以訓(xùn)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戎作誡。
○故授管錫胤。
梅本凌本并同。注云:「管疑作官?!裹S本作官,胤作允。鈴本云:「允當(dāng)作胤?!?立齋按:黃本避清諱改也。
○并稱曰令命者使也。
梅本令作命,凌本黃本并作令,御覽令作命。
立齋按:據(jù)下文「改命曰制」,及「命有四品」,皆言命,從御覽是。
○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儀則下疑衍一則字。」御覽作「漢初定儀,則有四品。」
立齋按:紀(jì)評(píng)云:「上則字作法程解,非衍文?!箺钚R詾榱愓叻且?,御覽無則命二字,句義賅備可從。
○戒州邦。
梅本凌本黃本并作「戒州部」。御覽邦作郡。
立齋按:飭互通,易噬嗑:「先王以明罰法?!刮┯衼硪?,訓(xùn)皆同,誡也,又正韻:「天子制書曰。」
○詔誥百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誥作告。
○制施赦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赦命作令。
立齋按:從御覽是。
○君子以制數(shù)度。
梅本凌本黃本數(shù)度并作度數(shù)。
立齋按:易節(jié)卦作「數(shù)度,議德行」,從數(shù)度是。
○故兩漢詔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誥作令。
○詔體浮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新作雜。
立齋按:從御覽是。
○文同訓(xùn)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訓(xùn)典作典訓(xùn)。
○觀戒淵雅。
梅本觀作勸。注云:「元作觀,謝改?!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正作勸。
○制誥嚴(yán)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黃丕烈云,誥當(dāng)作詔?!?立齋按:王校是。
○責(zé)博士陳遂。
梅本作賜太守陳遂。注云:「元作責(zé)博士,因考漢書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紀(jì)評(píng)云:「當(dāng)作償博進(jìn)為長(zhǎng),漢書原有此三字。」又孫貽讓札迻曰:「按疑當(dāng)作責(zé)博于陳遂?!箤O說為長(zhǎng),當(dāng)從。
○逮光武撥亂。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逮作及。
○留意斯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斯文作辭采。
○明帝崇學(xu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帝作章。
立齋按:從御覽是。
○惟詔間初。
梅本惟作雅。注云:「元作惟,朱改。」御覽正作雅。
立齋按:從雅是。
○安和政。
梅本入弛。鈴本云:「作和安政?!?○衛(wèi)凱禪誥。
梅本凱作覬。注云:「元作凱,孫改?!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作覬。
○符命炳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命作采。
立齋按:符命正緯篇一見。余多作符采,王校據(jù)改從非是。
○弗可加也。
梅本也作己,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弗作不。
○自魏晉誥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誥策作策誥。
○牙管斯任。
梅本牙作互,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牙管作管于。
立齋按:互字是,共張華劉放而言。
○施命發(fā)號(hào)。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命作令。
立齋按:從御覽是。
○魏文帝下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魏文以下」。
○故中書。
梅本故下有「引入」二字。注云:「元脫朱按御覽補(bǔ)?!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引入中書」與史合。
○自斯以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以作已。
○體慮風(fēng)流。
梅本慮作憲。注云:「元作慮朱改?!褂[正作憲。
○則氣含風(fēng)雨之潤(rùn)。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風(fēng)作云。
立齋按:御覽非,易系上:「潤(rùn)之以風(fēng)雨?!?○治戎燮伐。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治作啟。
○則聲有洊雷之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御覽有改為存。
○周穆命鄧父受敕憲。
梅本鄧作郊。注云:「元作鄧,朱考穆天子傳改?!沽璞军S本并同。
○魏武稱作戒當(dāng)指事而誥。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誥作語,御覽誥作語。
立齋按:從語是。
○在三同極。
梅本同作罔。注云:「元作同,許改。」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罔。
立齋按:楊校云:「同極」據(jù)晉語:「事之如一」之意者非是,罔極者,言君子師三者之恩,固罔極也。
○漢高祖之敕太子。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祖字。
○及馬援已下各貽眾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己作以。
立齋按:楊校舉劉向誡子書,謂舍人小誤者非,以馬書傳世稱著而言。
○足稱母師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也作矣。
○教者效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效作效。
立齋按:御覽非,效俗體通效,說前見。
○文教麗而罕于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罕下有施字。
立齋按:王校刪「于理」二字,指理為政理,故下言治體乘也。北海文麗而理乘,故敗也。王校云:「乃施誤為于辭,不可通,乃加理以足之」....云云,誠無此理也。以意刪之,而以意說之也,殊誤。
○若諸葛孔明之詳約。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約作酌。
○辭之善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及御覽辭作教。
○有命在天明為重也。
梅本作「有命自天,明命為重」,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梅本是。
○師氏詔王為輕命。
黃本同。梅本王下有「明詔為輕」四字,凌本同。
立齋按:宜作「師氏詔王,明為輕也」。
○兆民尹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尹當(dāng)作式?!箺钚T疲骸府?dāng)作伊。」圖書集成一三七引正作伊。
立齋按:楊??蓮摹?檄移第二十
○昔有虞始戒于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虞下有氏字。
立齋按:此句與下句六字為偶,御覽非。
○周將交刃而誓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而字。
○古有威讓之令令有文告之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明鈔本御覽該作儀,無令字,告作誥。
立齋按:據(jù)周語讓字不誤,下令字衍。
○懼?jǐn)掣シ?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弗作不。
○劉獻(xiàn)公之所謂。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之字。
○董之以師武者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師武作武師,御覽正作武師。
立齋按:御覽是,武師猶兵眾也。
○齊桓征楚告菁茅之闕。
梅本告作誥,菁作苞,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菁。
立齋按:左傳作苞茅,谷梁作菁茅。
○檄者皦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明鈔本御覽皦作皎。
立齋按:皦見詩王風(fēng):「有如皦日?!桂ㄒ娫婈愶L(fēng):「月出皎兮?!拱墶ㄗ滞?,見玉篇。
○宣露于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露作布,王校據(jù)御覽玉海補(bǔ),蓋露報(bào)不封,播諸視聽者也。
○龔行天罰。
梅本凌本黃本龔并作恭。
立齋按:恭龔古通。
○諸侯御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御作御。
○亦且厲辭為武。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亦且作抑且。
○衡風(fēng)所系。
梅本凌本黃本衡并作沖。系并作擊。注云:「沖元作衡,系元作系?!?立齋按:楚辭河伯:「沖風(fēng)起兮水橫波?!箾_風(fēng)與欃槍對(duì):擊與掃對(duì),從擊沖是。
○懲其惡稔之時(shí)。
梅本凌本黃本主同。王校御覽懲作征,范注引孫云懲作乘。
立齋按:懲征互通,荀子正論篇:「惡且征其來也。」又與征通,史記三王世家:「非教士不得從征?!雇跣8膽蜑檎?,非是。
○搖奸宄之膽訂信慎之心。
梅本慎作順,凌本黃本并作慎。御覽奸宄作奸兇,慎作順。
立齋按:書舜典「寇賊奸宄汝作士」周禮秋官司刑注,「由內(nèi)為奸,起外為宄,」從奸宄是。
○有其三逆。
梅本有作布,凌本黃本御覽并同。
立齋按:從布是。
○而辭切事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宋御覽辭作意。
○陳琳之檄壯有骨鯁。
梅本檄下有豫州二字。注云:「豫州元脫?!褂[無豫州二字,有作于。
○章密太甚。
梅本密作實(shí),凌本黃本并作密。御覽密作實(shí)。
立齋按:章易垢卦:「品物咸章?!拐隆⒚饕?,章密者、猶揭其隱私也。密指其發(fā)兵摸金而言。章其不可告入密也,故云太甚,密字是,王校據(jù)改從,實(shí)非是。
○發(fā)兵模金。
梅本模作摸,凌本黃本并同,王失校。
立齋按:模誤。
○誣過其虛。
梅本虛作虐,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作虐是。
○皦然露骨矣。
梅本露骨作露布。注云:「孫改,一本作暴露?!姑繁玖璞居[并同。御覽無矣字。
○敢指曹公之鋒幸哉免袁黨之戮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孫云,御覽無敢止二字?!辜o(jì)評(píng)云:「指當(dāng)作攖?!雇跣T疲骸赣[無此二句?!?立齋按:此二句當(dāng)置「誣過其虐」之下然字之上,幸哉之哉衍文,王校非。
○桓公檄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桓溫。
○或述此休或敘彼苛虐。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或述休明,或敘否剝。」
立齋按:從御覽述此敘彼四字為長(zhǎng)。
○算強(qiáng)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算作驗(yàn)。
○凡此眾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宋本御覽條作作。
○莫或違之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之字在莫字下。
○無所取才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才當(dāng)作材?!?立齋按:才材古通。
○言約而事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約作簡(jiǎn)。
○煩命資移。
梅本煩作順。注云:「元作煩,曹改?!沽璞军S本御覽并同。命御覽作眾。
○堅(jiān)用符契。
梅本用作同,注云,「元作用,曜改,」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同作明。
立齋按:下句亦有同字,以御覽作明是。
○而體義大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義字無,同下有也字。
立齋按:應(yīng)作「意則小異,而體乃大同」。
○三驅(qū)馳剛。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剛疑作綱。」
立齋按:紀(jì)評(píng)是。
○推壓鯨鯢。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推作惟。
立齋誥:推壓與下文抵落為偶,黃本誤。
○移寶易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寶、王校引徐云,作風(fēng)。黃本注云:「寶一作實(shí)?!?立齋按:王校從風(fēng)字,若是「移風(fēng)易俗」,與下「草偃風(fēng)邁」,嫌重似非,而寶實(shí)二字又欠解,存疑為是。
封禪第二十一
○綠圖。
梅本凌本黃本綠并作錄,紀(jì)評(píng)云:「錄當(dāng)作綠?!?立齋按:正緯篇:「堯造綠圖,昌制丹書?!咕G圖見河圖挺左輔,丹書見大戴記,范注謂紀(jì)說無考非是。
○夷吾譎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本注云:「陳當(dāng)作諫?!辜o(jì)評(píng)云:「陳訓(xùn)敷陳,不必改諫?!?立齋按:陳諫皆通,諫本詩大序,主文而譎諫。陳本書咸有一德,乃陳戒于德。
○距以怪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閔本作拒?!?立齋按:距拒古通,荀子法行篇:「欲來者不距?!棺⒃疲骸概c拒同。」
○銘號(hào)之秘祝。
梅本銘作名。注云:「元作銘,朱改。」祀作祝。注云:「元脫朱補(bǔ)?!辜o(jì)評(píng)云:「銘字不誤?!?立齋按:銘說文,記誦也,故言「銘號(hào)。」紀(jì)云,銘字不誤,本此,朱改非。秘祀從秘祝是,古有秘祝之官,見史記孝文紀(jì)。周禮春官有大祝掌六祝之辭,祀為形誤。
○天之壯觀。
梅本作「祀天之壯觀矣」,凌本黃本并同。
○秦始皇銘岱。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作秦皇。
立齋按:明詩篇,秦皇滅典,與此同,始字衍。
○請(qǐng)德銘勛。
梅本請(qǐng)作讄。注云:「元作請(qǐng)?!沽璞军S本請(qǐng)并作誦。
立齋按:梅本作讄,音壘,說文禱也。王校誤從誦非。又讄今作誄。
○文字張純。
梅本字作自。注云:「字符作自?!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上文,文自李斯,梅本改是。
○敘離分。
梅本分作合。注云:「元脫許補(bǔ)?!沽璞就S本分作離。注云:「元脫許補(bǔ)?!挂槐咀骱?,黃本所據(jù)梅本或異。
立齋按:分為合之形近致訛,從合是。亂亦可通,蓋下言武功,上言離亂,有亂必勘,自相偶屬也。
○骨掣靡密辭貫圓通。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制原作掣,義不可通,今改,且疑骨亦體之壞文?!?立齋按:掣,牽取也,靡密猶致密,骨取其靡密,而辭貫其圓通,骨與辭,亦具表里內(nèi)外之意。掣字亦見爾雅,句本甚協(xié),而王校率意,非是。
○雅有懿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乎當(dāng)作采?!?立齋按:從采是。
○麗而不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麗當(dāng)作靡?!?立齋按:典引序原作靡,楊校是。
○風(fēng)末力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風(fēng)末當(dāng)作風(fēng)昧?!?立齋按:范注改昧字甚誤,史記韓安國傳:「風(fēng)末力衰也」之句,實(shí)舍人所本,出處甚明。參注訂,檄移篇注。
○文理煩序。
梅本煩作順。注云:「曹改?!沽璞军S本并同。楊校云:「按煩頗形近,故曹學(xué)佺改為頗,黃氏英聲,為舍人所本。
立齋按:今檢梅本曹改,明明為順字,黃本據(jù)之不誤。夫順者,序當(dāng)以順為歸。爾雅釋古云:「舒業(yè)順敘也。」疏「順本不逆而有敘也,」敘通序,宜從順序?yàn)槭牵瑮钚V^黃本失據(jù),失檢甚誤。
○而日新其來者。
梅本來作采,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采是。
○聲英克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聲英二字當(dāng)乙,始能與上逖聽句相對(duì)。」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蜚英聲,為舍人所本。
立齋按:楊校云,聲英二字當(dāng)乙,實(shí)謬誤之甚,聲英出處甚明而贊文為四字韻文,若乙去二字尚可讀乎。
章表第二十二
○伊尹書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誡作戒。
立齋按:戒誡古通,易系上:「小懲而大誡?!?○又作書以纘。
梅本纘下注云:「當(dāng)作贊?!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作纘。
立齋按:贊、囋、贊互通,纘,詩書皆作訓(xùn)繼,御覽非。囋見荀子,贊則后起字,王失校。
○言事于王。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及御覽王并作主。
立齋按:據(jù)「降及七國」句,則王字是。左傳昭廿八年:「成鮒對(duì)魏紓曰,主之舉也,近文德也矣?!勾蠓蛑挤Q其大夫亦可曰主也,主是泛稱,則此從王是。
○漢定禮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明鈔本御覽作「漢初定儀」,另本定儀作定制。
立齋按:漢初定制,與上文秦初定制句重,則依王校從鈔本御覽非。蓋「漢定禮儀」,已見史記漢高命張蒼等定禮儀,則有明文也。
○四曰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議上有駁字。
立齋按:議始見于易節(jié)卦:「君子以制度數(shù)議德行?!褂种芄伲骸缸h事以制?!柜g議指議中之執(zhí)異者而言,見蔡邕獨(dú)斷,是駁議屬于議之一體也。
○奏以按劾。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按作案。
立齋按:按案互通,亦通作桉見正韻。
○表以陳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請(qǐng)作情。
○赤白曰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赤白作青赤。
立齋按:赤白日章,見考工記,楊校是。
○表者標(biāo)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標(biāo)作摽。
立齋按:摽、拊心貌。詩邶風(fēng):「寤身有摽。」又說文:「擊也?!古c標(biāo)殊旨,于表無涉,御覽非。
○謂德見儀。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見下有于字,與御覽同。
○章表之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章表作表章。
○經(jīng)國之樞機(j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之字,樞機(jī)作樞要。
○而在職司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布在職司也。」
○左雄奏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奏作表。
○胡廣章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奏作表。
○昔晉文受冊(cè)三從命。
梅本下有辭字。注云:「元脫朱補(bǔ)。」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冊(cè)作策。
○曹公稱為表不止三讓。
御覽同,梅本止作必,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據(jù)曹本傳作「不止」是。
○所以魏初表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表章作章表。
○則未足美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美字。
○至于文舉之薦彌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于作如。
○志盡文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暢作壯。
○則其標(biāo)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標(biāo)作摽。
立齋按:左哀十二年:「無不摽也。」又詩臺(tái)南:「摽有梅?!箵袈渲x,御覽非。
○應(yīng)物掣巧。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掣作制、紀(jì)評(píng)云:「制字是」。
○逮晉初筆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逮作迨。
○則張華為儔。
梅本儔作。注云:「元作儔?!褂[儔作,曹學(xué)佺云:「儔字亦通?!?○世珍鷦鷯莫顧章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此八字。
○信美于往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載一作冊(cè)?!褂[作載。
立齋按:載,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注:「視群臣有功者,記載之?!箯妮d是。
○序志顯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顯作聯(lián)。
立齋按:書泰誓:「天類顯道,厥類惟張。」顯類二字本此,御覽非。
○原夫章表文為用也。
梅本文作之。注云:「元作文謝改。」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文作之,無也字。
○表以致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禁作策。
○以為本者也。
梅本以下有文字,凌本同。黃本以下有章字,注云:「元脫一作文?!褂[同。王校云:「梅本補(bǔ)章字,未可從。」
立齋按:此章并章表而言,循名課實(shí),當(dāng)以文為本,故下有雅義清文之言,從文是。今梅本以作文,注云,元脫,何來補(bǔ)章字乎,補(bǔ)字見于黃本,王校誤。
○要而非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要作典。
立齋按:要字是,體要也,與略字對(duì)舉,典則旨不協(xié)。王失校。
○表體多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包作苞。
○情偽屬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偽作位。
立齋按:從御覽是。
○清文以馳其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馳作驅(qū)。
○然懇愜者。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愜作惻。注云:「元作愜?!褂[正作惻。
立齋按:詩國風(fēng)氓。鄭箋云:「言其懇惻誠?!股崛吮敬耍瑥挠[是。
○情為出使。
梅本凌本作「情為文屈」,黃本作「情為文使」,御覽作「情為文出?!?○繁約得正。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上有一使字在一空格下,御覽上有「必使」二字。
立齋按:應(yīng)從御覽增「必使」二字為是。
○一辭意也。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一作以。
○麗以黼黻。
梅本以作于,凌本黃本并同。
奏啟第二十三。
○昔唐虞之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唐虞作陶唐。
○秦漢之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之輔作附之。
○劾僭謬。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僭作愆,御覽同。
立齋按:僭亂也,詩小雅:「以鑰以僭?!褂植钜?,書大誥:「
天命弗僭?!古c愆音義皆同,不煩改從。
○言敷于下,情近于上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言敷于下情,進(jìn)乎上也」。
立齋按:言敷,本虞書:「敷奏以言為辭?!箯挠[是。
○秦始言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始下有皇宇。
立齋按:秦始者,言秦始立奏也,不作始皇,御覽非。
○事略而意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徑作極。
立齋按:從御覽是。
○政無膏潤(rùn)。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政作故,王失校。
○晁錯(cuò)之兵卒。
梅本卒作事。注云:「元作卒,孫改。」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卒作術(shù)。
立齋按:事術(shù)并通,從孫改是。
○王吉之觀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觀作勸。
立齋按:漢書王吉本傳:「上書愿與大臣及儒臣,述舊禮,明王制?!勾藙t勸禮之旨,從御覽是。
○谷永之諫仙。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諫作陳。
立齋按:從諫是。
○辭亦通明。
梅本明作暢,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明作辨,鈴木云:「御覽作明。」
○后漢群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賢作臣。
○張衡指摘于史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職作讖。
立齋按:職讖并通,史職指論元后立傳事;識(shí)指論圖緯事,俱見漢書,楊校非。
○黃觀教學(xué)。
梅本凌本并同。梅本注云:「魏志作王觀?!裹S本黃作王,御覽作黃觀。
立齋按:從黃觀是,見李詳補(bǔ)注。
○甌毅考課。
梅本甌作甄。注云:「元作甌,朱改」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正作甄。
立齋按:從甄是,見李詳補(bǔ)注。
○災(zāi)屯流移。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作「世交屯移,」御覽同。
○溫嶠懇切。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切作惻,御覽同。
○若乃按劾之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按作案。
○秦之御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之作有。
○位在摯擊。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摯作鷙。
立齋按:摯與鷙通,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故瑁骸笓椿⒗侵畬佟?。又儒行:「鷙蟲攫搏?!故瑁骸赶x是鳥獸之名。」但獸摯從手,鳥鷙從鳥,不煩改從。
○傅盛勁直。
梅本盛作咸。注云:「元作盛」。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徑直作果勁。
立齋按:從咸是,見晉書。
○各其志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其作有。
○然函人欲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御覽函誤甲。
○惟新日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按論說篇有雖有日新語,今據(jù)改作雖。」
立齋按:惟新日用不誤,王以意改為雖非是。
○勢(shì)必深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勢(shì)入剛峭」。
○禮嫉無禮。
梅本凌本黃本嫉并作疾。
○目以豕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豕作羊。
○既其如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茲作此。
○世人為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世人作近世。
○次骨為戾。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次作刺。
立齋按:次骨者入于骨也,周禮宮伯:「八次八舍?!棺ⅲ骸冈趦?nèi)為次?!故酚浛崂魝鳎骸竿鈱拑?nèi)深次骨。」御覽非。
○復(fù)以善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罵作詈。
○然后踰垣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垣作墻。
○快捷方式者滅趾。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趾作跡。
○話病為切哉。
梅本話作詬。注云:「元作話謝改?!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切作巧。
○總法家之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式作裁。
○氣流墨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流作留。
○直方之舉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耳作也。
○取其義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取作蓋。
○至魏國箋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箋作箋。
○如云啟聞。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如作始,御覽同。
○或謹(jǐn)密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作「或云謹(jǐn)啟」,御覽同。
立齋按:密啟見晉書山濤傳:「凡用人行政,皆先密啟,然后公奏。」舍人本此,楊校王校皆非。
○必?cái)匡喨胍?guī)也。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飭作徹,御覽無斂徹以下八字,楊校云:「
御覽亦作徹?!?○讜者偏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偏上疑有脫字?!狗蹲⒃疲骸杆飘?dāng)云讜者正偏也?!?立齋按:鈴說是。疑脫無字,下言有偏者,為言以申其義也,故應(yīng)作無偏為是。書洪范:「無黨無偏,王道蕩蕩?!瓜卵杂衅詿o對(duì),此舍人所本。范注作正偏,則不典,楊校是。
○王道有偏乖乎蕩蕩其偏故曰讜言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蕩下注云:「下有脫字?!雇跣Rx校蕩蕩下補(bǔ)矯正二字。
立齋按:謝補(bǔ)是。
○孝成稱班伯之讜言貴直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言下增補(bǔ)一言字。
立齋按:讜言為一讀,貴直也為一讀,文本不誤,增一言為贅,王校非。
○自漢置八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據(jù)后漢書禮樂志改儀作能。
立齋按:周禮小司寇有八儀,儀為議之誤,參注訂。范注非,王校據(jù)范注亦改作能尤非。
○還士便宜后代便宜。
梅本凌本黃本士并作上。注云;「按馮本無此四字?!?立齋按:從上是。
○皂飭司直。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注云:「活字本飭作飾。」
立齋按:從飾是,皂飾,言司直之服也。
議對(duì)第二十四
○周爰諮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諮作咨。
立齋按:諮與咨通,詩小雅:「周爰咨謀。」釋文咨本亦作諮。楊校云,咨已從口,無庸再加言旁,及王校改諮為咨均非。
○宅揆之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宅作百。
立齋按:舜典:「使宅百揆?!拐运又?,從宅是,楊校非。
○舜疇五人。
梅本凌本人并作臣,黃本作人。注云:「一作臣?!褂[同。
○魯桓務(wù)議。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務(wù)作預(yù),御覽作預(yù)議。
立齋按:應(yīng)作魯僖預(yù)議,事見魯僖、非魯桓也。參注訂。
○而甘龍交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辨作辯。
立齋按:辨辯古通,說見辨騷篇,
○迄今有漢。
梅本今作至,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至。
○始立駁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駁作駁。
立齋按:御覽作駁非,說已見前。
○雜議不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雜字,王失校。
○至如主父之駁挾弓。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并同。注云:「主父當(dāng)作吾兵?!?立齋按:此因吾兵壽王與主父偃同傳,載漢六十四卷中,因而致誤,作吾兵是。
○賈捐之陳于朱崖。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作「賈捐之之陳于朱崖」,御覽無二之字。
立齋按:御覽非,賈捐之為名,下之字與上下句法同,黃本是,朱當(dāng)作珠。
○劉歆之辨于祖宗。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之字。
立齋按:御覽非。
○程曉之駁校事。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并同。梅本注云:「程元作陳。」
○秦秀定賈充之謐。
梅本梅本謐作謚,注云:「元作謐?!沽璞军S本并同。御覽作謚。
立齋按:謐謚并非,應(yīng)作謚。謚音示,說文行之跡也。謐,音蜜,說文靜語也。謚音益,說文笑貌也。
○仲瑗博古。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瑗作遠(yuǎn),御覽瑗作援。
立齋按:,從劉寬碑文作瑗是,見洪適隸釋,王校非。
○而銓貫以敘。
梅本以作有,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有是。
○腴辭弗翦。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腴作諛,翦作剪,御覽作腴。
立齋按:紀(jì)評(píng)云:「諛當(dāng)作腴」是,剪為翦之俗體。
○亦各有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各有作有其。
○采故實(shí)于前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宋本及活字本御覽「采故」作「顧事」,明鈔本作「采事?!?立齋按:顧事與采故實(shí)同旨而前者字句較潔練,但與下句觀通變句法則不協(xié),是從采故實(shí)為長(zhǎng)。
○又郊祀必洞于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又作其。
○戎事必練于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必一作要?!褂[必作宜。
○佃谷先曉于農(nóng)。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及御覽佃并作田。
立齋按:田、佃、畋古通。又通甸、音同。詩齋風(fēng):「無田甫田?!棺ⅲ骸柑镏^耕治之也。」通作畋。
○不以深隱為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深作環(huán)。
立齋按:從深是。
○空騁其華。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王校本引諸本,空上有功字或乃字者,不可從。
○亦為游辭所理。
梅本理作埋,凌本黃本并同。黃本下有矣字,御覽游作浮、理作埋。
立齋按:易系下:「誣善之人其辭游?!箯挠螐穆袷恰?○從文衣之媵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無者字。
○楚珠鬻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宋本御覽作「楚鬻珠于鄭?!?○復(fù)在于茲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在作存。
○古之造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之作者。
○觀晁氏之對(duì)驗(yàn)古今。
梅本凌本黃本驗(yàn)上并有證字。鈴本校云:「玉海作驗(yàn)古明今。」
立齋按:應(yīng)從之對(duì)為句,證字是,與下文仲舒之對(duì),公孫之對(duì)皆合。
○及后漢魯平。
梅本平作丕。注云:「元作平,朱改。」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丕是,后漢書有魯丕傳。
○并明代之明范也。
梅本凌本黃本明代并作前代。
立齋按:從梅本是。
○斷理必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本云:「綱疑作剛?!?立齋按:鈴說是,上言必剛,下言無懦,相對(duì)為文也。
○洽體高秉。
梅本洽作治,凌本黃本
立齋按:從治是。
書記第二十五
○總為尚書尚書之為體。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無二書字,皆作之字,御覽與嘉靖本同。
○君子小人可見矣。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無可字,御覽同。
○陳之簡(jiǎn)牘。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陳作染。
立齋按:從染為長(zhǎng)。
○取象乎史。
梅本史作夬,凌本黃本乎作于,御覽作乎。
立齋按:從夬是,參注訂。
○書介彌盛。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介作令。
立齋按:書介者,以書為紹介也。史記魯仲連傳:「勝請(qǐng)為紹介?!褂[非。
○子家與趙宣以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與作吊。
立齋按:左傳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zhí)訊而與之書?!箯呐c是。
○巫臣之遺子產(chǎn)。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遺作責(zé)。
○子服敬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據(jù)禮記檀弓服改為叔字。
立齋按:范改是。
○固知行人之挈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固作故,挈作絜。
立齋按:挈通絜,又通契。史記作絜,漢書作挈,見張湯傳,楊校非。王校云,挈御覽誤絜,亦非。
○多被翰墨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矣字。
○詭麗輻湊。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湊作輳,御覽作湊。
立齋按:湊通輳,史記張儀傳:「四通輻湊?!骨皾h書、叔孫通傳:「四方輻輳?!箺钚7恰S职凑f文車部無輳字?;茨贤跣g(shù)訓(xùn)「群臣輻輳,」凡四見。高注,若輻之湊轂,故曰輻輳。輳為后起字,因輻之連用,易水為車也,非俗體,楊說誤,王校亦非。
○辭氣紛紜。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氣作旨。
○東方朔之難公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難作謁,朔字無。
立齋按:謁字非,見李詳補(bǔ)注。
○志氣盤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盤作盤。
立齋按:盤說文承盤也,或從金,或從皿,楊校非,王失校。
○留意辭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辭翰作翰辭。
○趙至贈(zèng)離。
梅本贈(zèng)作敘,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至作壹,敘作贈(zèng)。
立齋按:趙書非贈(zèng)別之言,乃敘離之作,王校據(jù)本傳改是。
○乃少年之激切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激作昂。
○尺牘之偏才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斯皆尺牘之文也?!?立齋按:此句與「少年之激切也」為對(duì)文,御覽非。
○詳總書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總作諸。
○言以散郁陶。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言作所。
○托風(fēng)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托作詠。
立齋按:托字為長(zhǎng),托者寄意而非涵詠也。
○故宜條暢以任氣優(yōu)柔以懌懷。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條作滌。注云:「條暢作滌蕩。」又柔御覽作游,故作固。
立齋按:滌暢任氣,所以盡情,優(yōu)游懌懷,所以適意,從御覽為長(zhǎng)。
○戰(zhàn)國以前。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戰(zhàn)上有自字,以作己。
○其義美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其義美矣哉。」
○而郡將奏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奏作奉,箋下有也字。
立齋按:御覽也字衍。
○識(shí)表其情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及御覽并作表識(shí)。
○黃香奏箋于江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奏作奉。
○子桓弗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弗作不。
○陸機(jī)自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理作敘。
○箋之為善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為字。
立齋按:箋之善者也,與文之美也,表之英也,見章表篇。辭之善也,見詔策篇等句法同,從御覽是。
○清美以惠其才。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美作靡。
立齋按:美字是,詩齊風(fēng):「美自清矣?!骨迕辣敬?。
○則有方術(shù)占式。
梅本凌本黃本式并作試。
立齋按:從式是。
○則有關(guān)剌解牒。
梅本凌本黃本牒并作諜。
立齋按:從牒是,參注訂。
○故謂譜者普也。
梅本凌本并無「故謂」二字。
立齋按:以下分說諸類。故謂可刪。
○九章積征。
梅本凌本黃本征并作微。
立齋按:從微是。
○精觀書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精疑作登?!?立齋按:左僖五年:「公既視朔,遂登觀臺(tái),以望而書?!箯牡鞘恰?○五音以正音以正。
梅本刪下「音以正」三字,注云:「三字衍?!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三字刪是,以從梅本。壬校云黃本刪者是未見梅本也。
○八刑克平。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刑作辟。
○管仲下命。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命作令。
○符者厚也。
梅本凌本黃本厚并作孚。注云:「孚元作厚,謝改?!褂[作孚。
立齋按:孚說文信也。詩大雅:「成王之孚。」注:「成王之信于天下也?!箯闹x改是。
○易以書翰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易作代。
○其遺風(fēng)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歟作也。
○負(fù)販記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販作版。
立齋按:曲禮:「雖負(fù)販者,必有尊也?!箯呢?zhǔn)?,王失?!?○則券之楷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楷作諧。
立齋按:楷諧皆通。
○關(guān)閉由審。
梅本由作當(dāng),凌本黃本并同。注云:「當(dāng)亦作由?!?立齋按:當(dāng)字是。
○孫亶四圣相也。
梅本四作回。注云:「元作四,朱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朱改是,韓非子作公孫亶回,此省公字。
○短簡(jiǎn)編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此四字,鈴本云:「御覽短簡(jiǎn)四字在議字上?!?○如葉在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枝下有也字。
○議政未定故短牒咨謀。
梅本凌本御覽議字上有「短簡(jiǎn)為牒」四字,又政并作事,咨作諮。
○謂之為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為字。
○簽者簽密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下簽字并作纖。
立齋按:從纖是,禹貢:「厥篚玄纖縞?!灌嵶ⅲ骸咐w、細(xì)也?!估w細(xì)猶纖密也,又作孅。
○禮貌本原。
梅本禮作體,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禮字非,行狀屬體也,從體是。
○喪言亦不及交。
梅本凌本黃本交并作文。注云:「元作交?!?立齋按:表言不文,見情采篇,交字誤。
○囊漏儲(chǔ)中。
梅本凌本黃本漏并作滿。注云:「滿汪本作漏。」
立齋按:漏字是,賈誼新書及宋書范泰傳,皆作漏,見黃氏札記。
○觀此四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四疑作數(shù)?!狗蹲⒃疲骸杆臈l疑作六條?!箺钚M跣=宰鞅姟?立齋按:諸校皆非,篇中列舉總二十四條,疑四字不誤,或上脫廿字或念有二字,王校謂四本眾字壞文,錄者偶脫,但無脫半字之理,王說非,故應(yīng)作念四,或念有二字。
神思第二十六
○馴致以繹辭。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繹作懌,注云:「懌一作繹。」
立齋按:繹陳也,書君陳:「庶言同則繹。」傳:「眾言同則陳而布之。」禮射儀:「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瑁骸咐[、陳也?!箲?,說文悅也,書康誥:「則予一人以懌?!箯睦[是。
○王充氣竭而思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群書通要改思為沈。
立齋按:王校是。
○阮禹據(jù)案而制書。
梅本案下注云:「疑作鞍?!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馬上具草,宜作鞍是。
○是以臨篇綴慮。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慮作翰。
○理郁者苦貧。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苦作始。
立齋按:苦字與下文傷字對(duì)文,從苦是。
○然則博聞為饋貧之糧。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聞作見,注云:「見一作聞?!褂[作見。
○拙辭或孕于巧義庸事或萌于新意。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于義意二字旁注有,「上為意,下為義。」
立齋按:梅擬改巧義、新義為新意也,蓋義無巧而意可新也,宜從改是,王失校。
○雖云未費(fèi)。
梅本作「未貴」,旁注有未費(fèi)二字,凌本黃本并作未費(fèi)。鈴木云:「張本作貴。」
立齋按:「從費(fèi)是。」
○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伊摯輪扁出莊子大宗師,楊校謂本于史通敘事篇者非。
○心以理應(yī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汪本應(yīng)作勝。」
立齋按:勝字重韻,從應(yīng)是。
體性第二十七
○并性情所爍。
梅本爍作鑠,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爍與鑠通,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為刃?!贯屛模骸噶x當(dāng)作鑠?!故酚洀垉x傳:「眾口鑠金?!拐f文銷也。
○馥采典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疑典作曲。
立齋按:典文經(jīng)典之文也;說文五帝之書也。書舜典:「經(jīng)也典。」王校非。
○經(jīng)理玄宗者也。
楊本凌本并同。黃本玄作元,楊校云:「按玄字是云云?!?立齋按:清版書玄皆作元,避圣祖諱也,楊校凡遇黃本作元者皆云云似不知清諱之誤。
○繁縟者博喻釀采。
梅本凌本黃并同。王校云:「釀元作醲,今改。」
立齋按:釀猶其精也,下應(yīng)煒燁一詞,諸本皆同,王氏以意擅改非。
○仲宣躁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楊校改銳為競(jìng)。
立齋按: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棺ⅲ骸镐J精也。」又方言:「銚、銳亦猶躁銳也?!雇跣钚>恰?○故童子雕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孫氏本琢作瑑。」王校云:「作瑑不可據(jù)?!?立齋按:琢瑑互通,前漢書董仲舒?zhèn)鳎骸噶加癫滑?。」王校失檢不可從。
○文體繁詭。
梅本凌本黃本體并作辭。王校云:「體性對(duì)言:所以敷篇體之旨,作辭者誤?!?立齋按:因才性異區(qū),故文辭繁詭,從辭不誤,下句辭字應(yīng)作體,膚根乃體而非辭也,王氏所謂敷篇體之旨,在此不在彼也。
○辭為膚根。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膚根當(dāng)作膚葉?!雇跣T疲骸府?dāng)作肌膚,今據(jù)改?!?立齋按:辭為膚根,所以言體,志實(shí)骨髓,所以論性,表里分述,無煩意改,范注王校皆非。
○習(xí)亦凝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本凝下注云:「一作疑?!辜o(jì)評(píng)云:「疑字是?!雇跣T疲骸盖f子達(dá)生篇,乃疑于神,正作疑字,后人或作凝,或作擬,皆不知妄改。」
立齋按:疑凝古通,已見前說,「習(xí)亦疑真」者,據(jù)朱紫而言,疑紫成習(xí)以作朱也,紀(jì)評(píng)是。至如王氏所引莊子乃疑于神者,蓋不知此疑乃同凝也。王校未解莊、失檢誤從,實(shí)非。
風(fēng)骨第二十八
○則文風(fēng)清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清一作生。」
立齋按:駿爽則清,從清為長(zhǎng)。
○索課乏風(fēng)。
梅本凌本黃本作「索莫乏氣?!棺⒃疲骸改髡n,楊改;氣元作風(fēng),楊改?!?立齋按:索莫者,蕭索寂寞也,莫通寞,風(fēng)字連用犯重,作氣是。
○乃其骨髓峻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峻作畯。
立齋按:峻、說文高也,畯、說文農(nóng)夫也,峻可通駿,不可通畯,黃本誤。
○則云時(shí)有濟(jì)氣。
梅本凌本黃本濟(jì)并作齊。
立齋按:從齊是。
○則云時(shí)有逸氣。
梅本凌本并同。王校云:「時(shí)字黃注本刪?!?立齋按:時(shí)字當(dāng)有,沿上文句法,楊校膠柱原文,黃本元脫而王校曰刪,皆非。又按:古人之作,凡征引前世典籍,固不若是之拘也,上自史記漢書,下至李善之注文選,其例固不勝枚舉也。
○夫翚翟備色翾翥百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翾作翔,上有而字。
立齋按:小飛曰翾,回飛曰翔,義皆可通,但下文已有高翔句,則從翾為長(zhǎng)。
○鷹隼乏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乏作無。
○唯藻耀而高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唯作若,耀作曜。
立齋按:曜耀互通,耀為俗體,說見前。
立齋按:從齊是。
○則云時(shí)有逸氣。
梅本凌本并同。王校云:「時(shí)字黃注本刪?!?立齋按:時(shí)字當(dāng)有,沿上文句法,楊校膠柱原文,黃本元脫而王校曰刪,皆非。又按:古人之作,凡征引前世典籍,固不若是之拘也,上自史記漢書,下至李善之注文選,其例固不勝枚舉也。
○夫翚翟備色翾翥百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翾作翔,上有而字。
立齋按:小飛曰翾,回飛曰翔,義皆可通,但下文已有高翔句,則從翾為長(zhǎng)。
○鷹隼乏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乏作無。
○唯藻耀而高翔。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唯作若,耀作曜。
立齋按:曜耀互通,耀為俗體,說見前。
立齋按:禮記聘義、鄭注:「特達(dá)謂以朝聘也?!拐x:「行聘之時(shí)唯珪璋?!棺髌甘?。
通變第二十九
○綆短者御渴。
梅本凌本黃本御并作銜。
立齋按:御為銜之訛體,口含心感皆謂之銜。詩豳風(fēng),「勿士行枚?!构{云:「初無行陳銜枚之事。」又管子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從銜是,王失校。
○臭味晞陽而畢品矣。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晞作睎。鈴木云:「睎當(dāng)作晞?!?立齋按:鈴說是。
○志合文財(cái)。
梅本財(cái)作則。注云:「元作財(cái),許無念改。」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許改是,易有「天則」見干卦,書有「王則」見無逸。則法也,文則,文之法也。
○則文于唐時(shí)。
梅本則字旁注:「元無則字也。」凌本黃本并有則字。
○魏之薦制。
梅本凌本薦并作篇。梅本篇字旁注一策字。注云:「元作薦,許無念改?!裹S本薦作策。
立齋按:從篇為長(zhǎng),明詩篇江左篇制,楊校是。
○夏歌雕墻。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玉海百六引雕作雕,與書五子之歌合。」
立齋按:雕雕古通,廣韻雕又作雕,楊校非。
○確而論之。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確作榷。
立齋按:從黃本是。
○風(fēng)味氣衰也。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味作末,黃本注云:「一作末?!?立齋按:從末是,史記韓安國傳:「沖風(fēng)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狗蹲⒎恰?○故練青濯錦。
梅本錦作絳,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廣輿記,錦江一名汶江、織錦濯此則麗,似可從錦,但上文青生于藍(lán)、絳生于倩,此總上文而言,則從絳不誤矣,王失校。
○因無端涯。
梅本因作固。注云:「元作因,按頌文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從固是。
○楊雄校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校當(dāng)作羽,獵當(dāng)作賦?!?立齋按:從梅本改是。
○日出東沼月生西陂。
梅本凌本并同。楊校云:「當(dāng)依上林賦作入乎西陂。」
立齋按:日出月生,日初出于東,月始見于西也,故言東沼西陂,楊校非。
○象扶桑于蒙汜。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于應(yīng)作與,見西京賦,王失校。
○毛若長(zhǎng)離之振翼。
梅本凌本黃本毛并作光。注云:「光元作毛,曹改?!?立齋按:從光是,與上采偶。
○變則其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其下注云:「疑作可。」楊校云:「其應(yīng)作甚。王校從吳校作堪?!?立齋按:從可從堪皆通,從甚則非。
○乘機(jī)無法。
梅本法作跲,凌本黃本并作怯。注云:「一作跲?!雇跣T疲簭埍咀鳙恕?立齋按:法字誤,跲躓也,、行不進(jìn)也,怯、多畏也,義皆可通也,從怯為長(zhǎng)。
定勢(shì)第三十
○澗曲文回。
梅本凌本黃本文并作湍。注云:「湍元作文,王性凝按本贊改?!?立齋按:王改是。
○效驗(yàn)命篇者。
梅本凌本黃本驗(yàn)并作騷。注云:「騷元作驗(yàn),王改?!?立齋按:王改是。
○斷辭辨約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斷一作斲。」
立齋按:斲字非,「斷辭則備」見征圣篇。
○類乏醞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宜從諸本作籍」,王失校。
立齋按:藉音借,易大過「薦藉于物?!骨Y:「執(zhí)物有其藉者則揚(yáng)?!箖x禮聘禮注:「藉謂繅也,繅所以蘊(yùn)藉玉。」又狼藉、音與籍同、籍字始見左傳昭十五年傳,司晉之典籍,后人多藉籍相混,此作蘊(yùn)藉是,音借不音籍,楊校誤。
○切在詮別。
梅本凌本黃本切并作功。注云:「一作切,從御覽改?!?立齋按:從御覽是。
○則準(zhǔn)的乎雅頌。
梅本凌本黃本雅頌并作典雅。注云:「典雅一作雅頌,從御覽改。」
立齋按:頌字與上文章表奏議不合,從御覽是。
○則師范于核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師作軌。
立齋按:軌、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管壷\法度也,范軌同旨,通變及才略二篇,用師范皆指師前賢而言,此從軌為長(zhǎng),御覽是,楊校非。
○此循體而成勢(sh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循作修。
立齋按:凡言勢(shì)者,皆自體而來,故言循言成。又本贊云:「形生勢(shì)成?!拱葱卧隗w也,今言循與上隨字協(xié),從循是。
○或好離言辨白。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白應(yīng)作句。」
立齋按:上言煩文則博采之,下言離言則辨白之,白猶辨別之,王校非。
○文之體指實(shí)強(qiáng)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氏札記云:「文之體指實(shí)強(qiáng)弱句有誤,疑此句當(dāng)作文之體指貴強(qiáng),下衍弱字。」
立齋按:增貴衍弱,以就己說黃氏札記似非,當(dāng)作「文之體指,虛實(shí)強(qiáng)弱,使其辭已盡而勢(shì)有余也,」王校據(jù)徐引謝在杭云:「增一虛字為是」。
○故文反正為之。
梅本凌本黃本之并作乏。注云:「乏元作之。」
立齋按:乏字是。
○必顛倒文向。
梅本凌本黃本向并作句。注云:「句元作向,王改?!?立齋按:王改是。
○狂轡學(xué)步。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狂作枉,楊校云:「據(jù)諧讔篇,未免枉轡句,宜作枉是?!?立齋按:諧讔用枉轡,從上句無益時(shí)用而來,有微詞也,此言學(xué)步狂轡,據(jù)下文力止壽陵可證也,狂字不誤,楊校非。
○力止襄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謝云襄當(dāng)作壽?!狗蹲⒁櫺W鲏邸?立齋按:作壽是。
情采第三十一
○木體實(shí)而華振。
梅本凌本黃本華并作花。
立齋按:后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dòng)色,草過歲而發(fā)花?!勾嘶ㄖ家娨?。又下與華字并用,而由魏晉以后,始有花字,后人承之,遂為古今字,但如繁華、浮華,蓋不用花,亦自然有別。
○五情發(fā)而為辭章。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情疑作性?!?立齋按:形文承以五色,聲文承以五音,情文承以五性,故知五情應(yīng)作五性,當(dāng)改情為性為是。
○知君子嘗言未嘗質(zhì)也。
梅本凌本黃本上嘗字并作常。
立齋按:上嘗字應(yīng)作常字是。
○艷采辯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據(jù)韓非子「艷乎辨說」、宜從改。
○研味孝老。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孝作李。紀(jì)評(píng)云:「李當(dāng)作孝?!?立齋按:上文有孝經(jīng)重典,下文引老莊、故言研味孝老,作李非。
○盻倩生于淑姿。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盻作盼。
立齋按:盻、恨視貌,音盻,從盼是。盼顧也,音攀去聲。見詩衛(wèi)風(fēng)碩人,此舍人所本,王失校。
○心幾務(wù)。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據(jù)征圣篇銳思于機(jī)句,當(dāng)作機(jī)是。」
立齋按:書皋陶謨:「一日二日萬幾?!箓鳎骸府?dāng)戒懼萬事之微。」此幾務(wù)二字所本,蓋機(jī)者生發(fā)謂之機(jī),見說文,楊校非。
○將欲明理。
梅本理作經(jīng),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明經(jīng)是據(jù)上文,故情者文之經(jīng),又文能宗經(jīng)而言也,從經(jīng)是,王校非。
○設(shè)謨以位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謨下注云:「謝云當(dāng)作模。」
立齋按:從模是,說文法也。徐云:「以木為規(guī)模也?!箯埡鈿w田賦:「陳三五之軌模?!股涎晕?,下言置,故曰模曰地,從謨則失義。
○蕣英徒艷。
梅本凌本黃本蕣并作舜。
立齋按:蕣、舜古通,蕣、花之易落者。又與瞬同義。
镕裁第三十二
○二意兩出。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二作一。
立齋按:作一是,二字誤,義不可通。
○是以草創(chuàng)鳴筆。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鳴作鴻。紀(jì)評(píng)云:「當(dāng)作鳴,該鳴筆之徒可證?!?立齋按:楊校王校并從鴻非,鴻筆常辭,鳴字下,先標(biāo)三準(zhǔn)句,義{而辭活,紀(jì)評(píng)是。
○獻(xiàn)贊節(jié)文。
梅本贊作替。注云:「元作贊,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獻(xiàn)替有興廢取舍之義,故曰節(jié)文,從替是。
○條貫始序。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始作統(tǒng)。
○次討定句。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定作字。
立齋按:從字是。
○適分所好。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適作隨,鈴木云:「諸本作適。」
立齋按:彥和善用適字,征圣篇曰會(huì)適,明詩養(yǎng)氣等篇曰適分,與此正同,從適是。
○辭殊而義顯。
梅本凌本黃本義并作意。注云:「意汪本作義。」鈴木云:「玉海嘉靖本王本岡本并作義?!?立齋按:從義為是。
○張俊以為艾繁而不可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俊下注云:「當(dāng)作駿。」
立齋按:俊駿古通,史記屈原傳:「誹駿疑杰?!辜衮E為俊,俊字并通畯峻,此當(dāng)依晉書作駿是。
○乃情苦繁也。
梅本作芟。注云:「元作」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為支之誤,支古文作,又為希之或體,形近而訛,當(dāng)作苦朽支繁,非苦于芟也,故為支之誤,而非必贊中之有芟繁,便從而易之也,楊王所校皆非。
聲律第三十三
○聲含宮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閣本岡本含并作合。」
立齋按:上言本于人聲,故下言含,含本內(nèi)發(fā),合由外鑠,從含是。
○聲非學(xué)器者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學(xué)下注云:「當(dāng)作效。」
立齋按:朱子曰「學(xué)之為言效也?!箤W(xué)效義同,無煩改從,楊校王校均非。
○文章神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侃云:「文章下脫二字?!狗蹲⒃疲骸肝恼孪乱擅撽P(guān)鍵二字?!?立齋按:梅本楊氏句讀為、「文章神明,樞機(jī)吐納,律呂唇吻而已」,意自可協(xié),無煩以意增改。
○夫商征響高宮羽聲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改商為征,改羽為宮。
立齋按:此黃侃論之甚詳,宜作宮商響高,征羽聲下。且古之所謂宮商,決非后世之謂平仄,分為四聲則可,便稱等于宮商則非矣,王校殊非。
○摘文乖張。
梅本凌本黃本摘并作摛。
立齋按:摛風(fēng)見宗經(jīng)篇,摛文見詮賦篇,從摛是。
○良由外聽難為聰也。
梅本凌本黃本外并作內(nèi)。注云:「內(nèi)元作外,王改?!狗蹲⒃疲骸更S叔琳曰、由字下王捐仲本有「外聽易為口而」六字,按或是巧字。」
立齋按:從內(nèi)是,范注補(bǔ)六字作巧可從,王校從力則非。
○響有動(dòng)靜。
梅本凌本黃本動(dòng)靜并作雙迭,梅本注云:「雙迭二字符脫?!箺钤啤赣凶窒轮T本皆遺翕散二字?!怪x云:「據(jù)下文當(dāng)作雙迭二字?!雇跣R溺R秘府論及玉海并作雙迭。
立齋按:動(dòng)靜當(dāng)作雙迭,梅本是。
○迭韻雜句而必暌。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文鏡秘府改雜為離。
立齋按:雜字對(duì)上句隔字而言,隔離雜混也,此二句啟下文,異音相從,同聲相應(yīng)之意也。蓋雙聲必母子相諧,迭韻必上下相承,而后無舛睽之病也。相諧相承,必雜混相合而后成聲也,且隔字睽字,亦具離義,王校從離殊非。
○并轆轤交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引校文鏡秘府論四聲作鹿盧。
立齋按:鹿盧即轆轤,見西京賦,轆轤乃后起字。
○其際會(hu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當(dāng)作迕?!箺钚R溺R秘府亦作迕。
立齋按:迂迕皆協(xié),迕字為長(zhǎng)。
○往蹇來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文鏡秘府論四聲作「往蹇來替」此語用易蹇卦六四爻辭,替字非是。
立齋按:往來二字本于蹇卦,而蹇替二字,則本于離騷:「余雖好修姱以羈鞿兮,蹇朝窣而夕替?!股崛吮敬?,從替是,王校非。
○其為疾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文鏡秘府疾作疹。
○聲畫妍媸寄在吟詠吟詠?zhàn)涛读饔谙戮錃饬ΩF于和韻。
梅本凌本黃本下吟詠二字無,有空格二,下作字,「以滋味流于字句」為讀。梅本注云:「字符作下,商孟和改。」又云:「孫云,氣力上當(dāng)復(fù)有字句二字。」楊校云:「文鏡秘府引正作聲畫姘媸,滋味流于字句,氣力窮于和韻。」
立齋按:據(jù)諸說當(dāng)作「聲畫姘媸,寄在吟詠、滋味流于下句,氣力窮于和韻,」下句與和韻為對(duì)也。
○故余聲易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文鏡秘府玉海故并作則?!雇跏?。
○故遺響難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岡本遺作遣?!?立齋按:上句用易遣,此當(dāng)作遺,岡本誤。
○屬筆易巧選和至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引諸本云:「選上有而字?!?立齋按:舍人凡用而字,皆轉(zhuǎn)折相背,如本篇中用而字皆同此意,如「而每舛、」「而必睽、」「而尋右、」「而未備、」「而乖貳、」「而不壹」,別篇亦率如此,若此句易巧與至難,似增而字為是。
○雖纖意曲變。
梅本意作毫,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纖意當(dāng)作纖毫?!?立齋按:據(jù)上文揚(yáng)、難契、易巧、至難,此應(yīng)作毫,紀(jì)評(píng)是。
○文賦亦稱知楚不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文賦原作「取足不易,」據(jù)黃氏所校,知楚字為涉上文而訛,宜從改。
○勢(shì)若轉(zhuǎn)圓。
梅本圓作圜,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玉海作圓?!?立齋按:圜同圓,前漢梅福傳:「高祖從諫轉(zhuǎn)圜。」注:「與圓同。」此轉(zhuǎn)圜所本。又韻會(huì):「古方圓之圓皆作圜?!菇窠宰鲌A。
○疏識(shí)闊略。
梅本疏識(shí)作識(shí)疏,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汪本作疏識(shí),宜從。疏識(shí)闊略,詞性始能相偶云云?!雇跣R嘣疲骸甘枳R(shí)與闊略與對(duì)文。從汪本云云?!?立齋按:疏識(shí)與識(shí)疏一也,闊略所以狀疏識(shí),無所謂相偶與對(duì)文耳。
○若長(zhǎng)風(fēng)之過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注引王惟儉本有「流水之浮花,鄭人之買櫝」二句。楊校云:「二句皆以音喻,流水浮花,頗不相類,疑淺人所增?!?立齋按:楊校是。
○東郭之吹竽耳。
梅本凌本黃本東并作南。注云:「元作東、葉循父改?!?立齋按:東郭見韓子,南郭見莊子,東郭南郭皆可通。
○其可忘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王本忘作忽?!?立齋按:忘忽同旨。
章句第三十四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者為章積章而成篇。
梅本凌本黃本為并作成。
立齋按:曰生曰為曰成,含義各殊,從嘉靖本是。
○句之清英。
梅本黃本并同。凌本清作青。
立齋按:釋名「清青也?!沽x可通而字異,從清是。
○追勝前句之旨。
梅本勝作媵。注云:「元作勝謝改。」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謝改是。媵,送也,附會(huì)篇有媵句憔悴之句,從媵為長(zhǎng)。
○若辭失其明。
梅本明作朋。注云:「元作明?!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梅改是。下句羈旅而無友,及飄寓而不安,皆承朋字而來,從朋是。
○若夫筆句無常而字有條數(shù)。
梅本黃本并同。凌本條作常。鈴木云:「閔本條亦作常。」
立齋按:常字犯重,從條是。
○而體之篇成于兩漢。
梅本凌本而作兩,下空二格,下兩字作西。黃本而下注云:「疑有脫字,」楊失校。范注謂疑當(dāng)作二體之篇,二體指上六言七言,蓋六七言雜出詩騷,未有全篇用之者。
立齋按:篇中述二言曰肇,三言曰興,四言曰廣,五言曰見,六言七言曰雜出詩騷,至而□體之篇曰成,成總也全也,至兩漢而諸體備,故曰成也,然脫字應(yīng)作五,不應(yīng)為二,不然應(yīng)為諸或眾字,于義可通,則梅本范注皆不可從,王校從梅范據(jù)改亦誤。
○若乃改韻從調(diào)。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從疑作徙?!?立齋按:據(jù)下文兩韻輒易,則鈴木疑作徙可從。
○昔魏武論賦。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引顧云:「玉海賦作詩?!?立齋按:賦為六義之一,詩賦可通稱也。
○而善于資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玉海資作貿(mào)。
立齋按:資,取也,亦通。
○則唇吻告勞。
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唇作唇。
立齋按:章表篇嘉靖本作「唇吻不滯」,唇從口,此又從月。集韻,唇音唇義同。又音真,警也。唇唇互通,其義以音別也。楊校云,當(dāng)作唇,是未深考也。
○字出于句外。
梅本凌本黃本并無于字。王校據(jù)謝云:「當(dāng)作出于句外?!?立齋按:補(bǔ)于字殊贅,王校非。
○尋兮字承句。
梅本承作成,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承字固通,凡語句余聲,用兮承句,而指歸有未竟,氣韻有未結(jié),不得言成也,從承為是。
○乎哉矣也。
梅本黃本并同。凌本矣作已。鈴木云:「閔本作已?!雇跣T疲骸敢沧窒聫男毂狙a(bǔ)者字。」
立齋按:儷句之作,率如此,補(bǔ)者字非。
○辭忌告朋。
梅本告作失。注云:「元作告謝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篇中有「辭失其朋,」則羈旅而無友,即贊語所本,從失是。
○環(huán)情草調(diào)。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草下注云:「孫云當(dāng)作節(jié)?!雇跣T疲骸赴床葑肿x如詔策篇視草,神思篇草奏、練字篇草律之草,不煩改從?!?立齋按:王校是。后漢書陳寵傳:「蕭何草律」即草字所本。
○離同合異。
梅本作離合同異,凌本黃本并同。
麗辭第三十五
○皋陶贊文。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文作云。
立齋按:作云是。
○則八句相銜。
梅本作「句句相銜,」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八指序卦之辭,如「受之以屯」,屯者盈也,上下共八句之謂也。句句者,與下文字字為偶,從句句為是。
○率然對(duì)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本作「自然對(duì)耳,」未言所本,于率然二字只云,汪、余、張、馮諸本爾作耳,殊為失校。
立齋按:耳語止辭,爾、助語辭,世多通用,然于古無征。古詩焦仲妻作諾諾復(fù)爾耳,蓋有別也。后世之爾作耳者,以其音同義近而筆省也,惟耳古又音仍,如耳孫是。
○宋畫吳冶。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冶元作治?!怪煸疲骸杆萎媴且?,語出淮南子。」
立齋按:朱改是。宋畫見莊子;吳冶見吳越春秋,又見淮南修務(wù)篇。
○割毫析厘。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割作剖。注云:「剖一作割。」
立齋按:割剖一也,據(jù)西京賦,則作剖是。
○長(zhǎng)卿上林。
梅本凌本黃本林下并有賦字。注云:「元脫補(bǔ)?!箺钚T疲骸竿ㄗ兤狭衷?,事類篇相如上林云,并無賦字。」
立齋按:楊校是。
○微人之學(xué)。
梅本微作征,旁注一擬字,注云:「元作擬?!箤W(xué)下注云:「當(dāng)作譽(y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事對(duì)皆有所征,從征是。
○并貴共心。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貴當(dāng)作肩?!?立齋按:紀(jì)評(píng)是。曰并肩,曰共心,指用事行文而言。范注以高祖光武皆帝王,宜作「并貴」非。
○又以事對(du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應(yīng)作言對(duì)事對(duì)。又言對(duì)事對(duì)二句,當(dāng)在止類而求二句之下,于文乃順?!?立齋按:從紀(jì)評(píng)是。
○劉琨詩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言元在詩字上?!?立齋按:梅本是。
○西狩涕孔丘。
梅本凌本黃本涕并作泣。楊校云:「四庫諸本并作涕?!?立齋按:說文泣,無聲出涕也。又涕,泣也,義同。王失校。
○若兩事相配。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兩事當(dāng)作兩言?!?立齋按:紀(jì)評(píng)仍以文論,但下言優(yōu)劣,則以事分,故事字不誤。
○踸踔而行也。
梅本踸作今,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東方朔七諫、陸機(jī)文賦,皆作踸踔。今字說文無,新附有踸字,當(dāng)據(jù)改。」
立齋按:莊子秋水篇:「吾以一足踔而行?!拐嵲疲骸浮裢{,音瀋綽?!箺钚7恰?○精未兼裁。
梅本未作味,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味是。
比興第三十六
○詩文弘奧。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弘作宏。鈴木云:「宏當(dāng)作弘。」
立齋按:宏訓(xùn)深大之屋也。古人閎宏通用。弘、弓聲也。易坤卦「含弘光大。」黃本作宏,避清諱也。
○豈不以風(fēng)通而賦同。
梅本通作異。凌本黃本并作通。注云:「一作異。」
立齋按:彥和體標(biāo)比興而不及風(fēng)賦者,以風(fēng)通而賦同也。通作常解當(dāng)不誤。梅本改作異者,以異同對(duì)顯隱也。
○與則環(huán)譬以寄諷。
梅本凌本寄并作托。黃本寄作記。注云:「一作托?!?立齋按:從寄是。
○比則畜慣以斥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畜當(dāng)作蓄,音之誤也?!?立齋按:通志六書略:「蓄通作畜。畜有數(shù)音,昌六反音觸,喜郁反音緒。」后人取緒音常作蓄,楊校非。
○蓋寫物以附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意疑當(dāng)作理。」
立齋按:意指理之所歸。切事附意而后理得,故上文言附理,此言附意也,鈴校非。
○卷席以方志固。
梅本卷席作席卷,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上言澣衣,下言卷席,從卷席為是。
○襄楚信纔。
梅本襄作衰,凌本同。黃本作楚襄。
立齋按:衰楚對(duì)下炎漢,從衰是。
○詩刺道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引譚云:「疑詩刺當(dāng)作諷刺?!?立齋按:詩字承上依詩句而言。疑當(dāng)作諷刺者,誤以興義與銷亡句相偶也。然此文宜四句一氣讀,均兩用故字,上言詩刺,下言此體,所以說明炎漢雖盛,而辭人夸毗也。范注非。
○信舊章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信疑作倍,倍即背也?!雇跣T疲骸赴概f章謂漢以來賦頌。信舊章矣,猶言由來久矣?!?立齋按:范注疑作倍者,因上有炎漢雖盛,而辭人夸毗。又興義銷亡,此體雜,是反乎舊章也,故疑從倍,義自可通。但王校云云,指舊章為漢以來賦頌之體誤一。信舊章之信,解作誠然是舊章之是從,則與上諸句不協(xié),誤二。再引詮賦篇信字句與此句法相同,則自炎漢雖盛,至舊章矣,概不可通,誤三。王校三誤,所謂引喻失義者也,不可從。
○如慈父之愛子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本賦作畜字?!?立齋按:文選洞蕭賦本作畜字,畜始養(yǎng)也。此或旁注誤入始養(yǎng)之義,有愛存焉。
○馬融賦云。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賦作長(zhǎng)笛二字。
立齋按:上下皆具作者篇名,依例當(dāng)改。
○范蔡說之。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作范蔡之說也。
立齋按:黃本是。
○璽抽緒。
梅本凌本黃本璽抽并作璽曳。注云:「元作璽抽,據(jù)本賦改?!?○莫不纖綜比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纖疑作織。」
立齋按:楊子方言:「纖、小也,繒帛之細(xì)者謂之纖?!估w綜所以諷兩漢之賦,近于靡麗之謂,王校非。
○季鷹雜詩云。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引顧校雜作春。
立齋按:從春者,以其詩為詠春草也。然目為雜詩者,雜體中有寫春之句也,從雜是。
○刻鶴類鶩。
梅本凌本黃本鶴并作鵠。注云:「鵠元作鶴,謝改?!?立齋按:謝改是。
夸飾第三十七
○風(fēng)格訓(xùn)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引顧校及黃丕烈引馮本,格并作俗。
立齋按:風(fēng)格承詩書雅言,風(fēng)俗則失其指歸,從俗非。
○孟軻所說。
梅本所作云,說連下讀,凌本同。黃本作孟軻所云,說連下讀。
立齋按:從梅本是。
○鷦鷯俱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按本賦作焦明。」
○驗(yàn)理則理無不驗(yàn)。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不驗(yàn)當(dāng)作可驗(yàn)?!?立齋按:紀(jì)評(píng)是。
○子云校獵。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校當(dāng)作羽,」楊校云:「諸本并作校,以通變篇出入日月,天與地沓二句而標(biāo)為校獵證之,此亦當(dāng)依諸本作校,始能前后一律?!?立齋按:校獵見司馬長(zhǎng)卿上林賦:「天子校獵?!褂謼钭釉朴皤C賦序:「故聊因校獵,賦以風(fēng)之?!勾诵+C二字所本。且以羽獵兩見,故此用校也。所以別下句張衡羽獵也,非如楊校所云,更與出入日月二句無關(guān)。而校獵區(qū)區(qū)一辭非羽即校,皆有所本,又何必前后一律乎。王右軍蘭亭序之字不同,歐陽永叔醉翁亭記,也字連篇,前后一律與否皆成妙品,又何拘乎。楊校非。
○欒彼洛神既非魑魅;惟此水怪,亦非魑魅。
梅本凌本黃本欒并作孌。魑魅并作罔兩。怪并作師。楊校引諸本并作怪。
立齋按:梅本作罔兩是。因魑魅犯重。怪作師非。說文「怪、異也?!寡种直咀骺?,傀音同怪,世俗沿用怪而傀疏。梅本師字旁并墨注怪字,當(dāng)為楊氏之筆,作怪是。又欒作孌是。詩曹風(fēng)「婉兮孌兮?!?○此欲夸其威而其事義睽刺也。
梅本凌本黃本其上并有飾字。注云:「元脫,下有闕字?!?立齋按:梅本補(bǔ)飾字是。
○騰躑而羞局步。
梅本凌本黃本躑并作擲。楊校云:「諸本并作躑。按躑為蹢之后起字,擲又躑字俗體。」
立齋按:躑古文作蹄,近作躑。說文無躑字,始見于荀子禮論篇。釋文蹢又作躑。擲、躑古通,非俗體,楊氏說誤。
事類第三十八
○陳正典之訓(xùn)。
梅本凌本黃本正并作政。黃本注云:「案馮本顧校政作正?!?立齋按:政、正古通。詩小雅:「今茲之正。」王校非。
○君子以多識(shí)前言往行。
梅本旁注行字下有「以畜其德此」五字,凌本黃本俱無。
立齋按:當(dāng)從梅本補(bǔ),王失校。
○及楊雄六官箴。
梅本六作百。注云:「元作六。」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楊雄百官箴,為未竟之作,故只有廿五箴,胡廣補(bǔ)之。作百者用其成數(shù)。曰六者,指六官之制而言也。范注謂百官箴起自胡廣者非。
○相如上林撮引李斯之書。
梅本林下旁注一賦字,書旁注一旨字。凌本黃本并同嘉靖本。
立齋按:梅補(bǔ)是。王失校。
○華實(shí)布護(hù)。
梅本護(hù)作濩,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布濩流衍之意,作護(hù)者誤。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作大濩,護(hù)與濩音同而不相通,通者皆俗訛也。楊注非。
○夫姜桂同地。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同作因。
立齋按:御覽是。
○文章由學(xu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由作沿。
○能在天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資作才。
○才自內(nèi)發(f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才上有故字。
○有飽學(xué)而才餒者,有才富而學(xué)貧者。
梅本無兩者字,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者字衍。
○此內(nèi)外之殊分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分作方,楊校宋本御覽作分。
立齋按:因才自內(nèi)發(fā),學(xué)以外成,故內(nèi)外殊分也。
○屬意立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立作于。
立齋按:禮冠義:「而后禮義立。」立成也。屬意成文,較于字為長(zhǎng)。又文與言同。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其次立言。」立文猶立言也,從立是。
○才為盟主,學(xué)為輔佐,主佐合德。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無主佐二字,德作得。
立齋按:德得古通。合德言主與佐合也。御覽非,王失校。
○載藉浩汗。
梅本汗作瀚,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司馬相如上林賦:「采色浩汗?!棺钟肿麇娀茨蟼m真篇。浩浩瀚瀚,是汗瀚古通也。楊注云,汗瀚音同得通,不言所據(jù)。
○必裂膏腴。
梅本凌本黃本裂并作列。注云:「汪本作裂?!?立齋按: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分列天下?!贡R綰傳:「故得列地。」?jié)h書作「咸得裂地。」列、裂古通。又說文段注,裂、殘也。古作裂、通作列。楊校云,是二字誼并得通,前以音同得通,此以義得通,皆妄說也。
○雞跖必?cái)?shù)千而飽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數(shù)千似當(dāng)作數(shù)十?!?立齋按:血流可以漂杵,一食何妨千跖,皆在夸飾之列,況呂氏之作可征乎。范注非。
○捃理須核。
梅本理作摭,旁注一理字,凌本同。黃本理字下注云:「一作摭?!?立齋按:綜學(xué)、取事、校練、捃理、四句一貫,故下言眾美,指此四事也,從理是。
○眾美輻湊。
梅本凌本黃本湊并作輳。
立齋按:湊輳古通,說見前。
○表里發(fā)輝。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輝作揮。
立齋按:從揮是,說見前。
○劉邵趙都賦客云。
梅本都下空一格,旁注一客字。凌本黃本并作趙都賦云。
○置于閑。
梅本凌本黃本閑下并有散字。
立齋按:嘉靖本脫散字。
○乃相如接人。
梅本同,旁注推之二字。注云:「疑當(dāng)作推之二字?!辜o(jì)評(píng)云:「接人二字疑或增入之訛?!?立齋按:梅本疑作推之者,據(jù)下文推三成萬而言也。紀(jì)評(píng)疑作增入者,據(jù)上文唱和千萬人而言也,俱通可以,姑兩存之。
○曹仁之謬高唐。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文選為曹洪與文帝書,改仁為洪」。
立齋按:范注是。
○引事為謬。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為字旁墨注一實(shí)字。
○文梓并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引顧校采作采。
立齋按:從采是。
練字第三十九
○周禮保章氏掌教六書。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無章字。
立齋按:周禮、保氏:「掌諫五惡,而養(yǎng)國之道,乃教之六藝、五曰六書?!贡緹o章字,此衍文也。
○漢初章律。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章作草。
立齋按:蕭何草律見漢志。黃本是。
○宣成二帝。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漢自孝宣至孝平,頗重小學(xué),張敞楊雄諸作皆在此時(shí)。歷孝宣、元、成、平諸帝,作輟不一。漢志所載,未必為全。而本文所指,概言其略,故曰宣成。楊校疑成為平之誤,膠柱之見也,非是。
○鳴筆之徙。
梅本凌本黃本鳴作鴻。注云:「鴻元作鳴,朱改?!?立齋按:鳴鳩之善鳴者也,鳴筆言文之善者也。假筆墨以出之故曰鳴筆。韓退之曾本之為文,是征鳴字之用較鴻為長(zhǎng),朱改非是。
○孔徒之所慕。
梅本凌本黃本慕作纂。注云:「纂元作慕,許改?!?立齋按:許改是。
○雅以淵源誥訓(xùn)。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誥作詁。
立齋按:黃本是。
○諷頌則續(xù)在宮商。
梅本凌本黃本續(xù)并作績(jī)。
立齋按:從績(jī)是。
○必須練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徐校云,練當(dāng)作揀?!?立齋按:練字不誤。前漢禮樂志:「練時(shí)日?!咕氄哌x也。王校非。
○三權(quán)重幽。
梅本幽作出。注云:「元作幽,欽愚公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從出是。
○曹攄詩稱。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攄作據(jù)。
立齋按:曹攄、晉人,字顏遠(yuǎn)。作據(jù)非。
○鉏铦為瑕。
梅本鉏铦作齟齬。注云:「元作鉏铦,朱改?!?立齋按:朱改是。齬又從金。
○詩驗(yàn)通會(huì)。
梅本驗(yàn)作騷,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梅改是。
○黯默而篇闇。
梅本默作黕。注云:「元作默朱改?!沽璞军S本并作黮。
立齋按:從黮是。參注訂。又按黮與黕,皆音膽,義同,字可互通。
○雖文不必有而體例不無。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體例不無似當(dāng)作而體非不有?!?立齋按:范意以非字偶上不字,而不知上句必有,而下句不有,有字犯重,而音節(jié)不勁。上言不有,下對(duì)不無,句法協(xié)律,范注殊非。
○于穆不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孫貽讓扎迻云:「祀當(dāng)作似。」
立齋按:祀似音近易混,遂訛為祀,宜從孫改。
○三豕渡河。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按河下當(dāng)有者字?!?立齋按:者字若上刪,則下可增,下增則上自可存矣。
○己用淮雨,固知愛哥之心,古今一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顧校補(bǔ)淮雨下、元長(zhǎng)作序,亦用別雨二句?!?立齋按:宜從顧校增入二句為是,此據(jù)慮文弨文心雕龍輯注書后所引吳本而言。
○字靡異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氏扎記云:「異當(dāng)作易?!?立齋按:從易是。據(jù)下難字為偶,于義亦通。
隱秀第四十
○是以文之英蕤。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吟窗雜錄英作精。
○義生文外。
梅本凌本黃本生并作主。紀(jì)評(píng)云:「生字是?!?立齋按:文內(nèi)以意為主,闡發(fā)引申,則屬之文外則義見,故從生也。紀(jì)評(píng)是。
○秘響傍通。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傍作旁。
立齋按:秘正字通:「俗從禾作秘訛?!褂职础忠娫娦⊙牛骸竿跏掳??!辜嵅⑼ㄅ裕嘟?、宜作旁。易干卦旁通情也、為舍人所本。王失校。
○譬爻象之變玄體。
梅本凌本黃本玄并作互。注云:「互元作玄,元改?!棺笫隙抛ⅲ骸噶辰杂凶凅w;又有互體,圣人隨其義而論之?!?立齋按:玄互形近易訛,作互是。下文贊曰:「辭生互體,有似變爻。」足證。
○涼風(fēng)動(dòng)秋草。
梅本凌本敘風(fēng)作敘飆。黃本敘作朔。鈴木云:「王本同?!姑繁鹃h本作敘飆。
立齋按:敘、朔、敘飆皆通。朔風(fēng)見曹子建詩、敘風(fēng)見禮記月令。
○非研慮之所果也。
梅本凌本黃本果并作求。注云:「求之作果,謝改?!箺钚T疲骸敢杀咀髡n,王校從課?!?立齋按:楊校王校皆非,從謝改作求是。
○或有雕削取巧。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有字下增「晦塞為深,雖奧非隱」八字。鈴木校云:「嘉靖本梅本岡本并無晦塞以下八字。」
立齋按:此八字為傳鈔誤脫,上二句應(yīng)「文隱以復(fù)意為工」而發(fā),下二句系應(yīng)「秀以卓絕為巧」而發(fā),非淺筆偽增,宜補(bǔ)入。
○英華曜樹。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曜耀不同,當(dāng)改其一?!?立齋按:曜耀古通,玉篇耀字注云:「與曜同?!褂陉鬃肿⒃疲骸敢嘧饕??!箺钚Jz非。
指瑕第四十一
○其固匪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諸本匪作非、按作非與金樓子立言下篇合?!?立齋按:非匪義同。說文一曰非也。音亦同、集韻、非音斐。史記平準(zhǔn)書:「作腹非?!棺⒃疲骸阜亲x曰誹?!故嵌忠袅x皆通也,楊校非。
○慮動(dòng)難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圓金樓子立言下作固,固疑周訛?!?立齋按:圓即周;諸本作圓不誤,王校非。
○群才之峻也。
梅本峻作俊,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王校引金樓子又作。
立齋按:俊古通。
○圣體浮輕。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浮輕作輕浮。
○永蟄頗疑于昆蟲。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注云:「疑金樓子作擬,按擬字是,上云似,此云擬?!?立齋按:疑、擬古通。易文言:「陰疑于陽?!挂伞M也。集韻云:「疑同擬?!苟Y射義:「而以大夫?yàn)橘F賓為疑也?!故瑁骸敢?、擬也?!故窃谙卤葦M于上也。楊校非。
○豈其當(dāng)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豈作不、當(dāng)作蚩。
立齋按:蚩當(dāng)皆通,此別本異文,兩存為是。
○若夫君子擬人必于其倫。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注云:「按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灌嵶ⅲ骸竷尓q比也?!勾水?dāng)作儗,始與曲禮合。
立齋按:疑、擬、儗古皆通。易系詞上、儗之而后言。楊注非。
○雖寧降無濫。
梅本降作僭。注云:「元作降,孫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孫改是。
○然高原之詩不類甚矣。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原作厚。
立齋按:左襄十六年傳:「齊高厚之詩不類?!裹S本是。
○終無撫叩酬即之語。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即謝云、當(dāng)作酢?!光從驹疲骸笇咀骷闯辍!?立齋按:撫叩即酬,相協(xié)而言,岡本為長(zhǎng)。
○比語求蚩。
楊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岡本蚩作媸?!?立齋按:蚩、媸互通。陸機(jī)文賦:「姘蚩好惡?!跪考存室病?○若排人美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排王本作掠?!?立齋按:排、推也,掠、取也。左昭十四年傳:「掠美為昏?!箯穆邮恰?○車兩而馬疋疋兩稱目。
梅本凌本黃本并掠。梅本注云:「下疋元脫、楊補(bǔ)?!?立齋按:楊補(bǔ)是。
○亦配義也。
梅本凌本黃本、也并作矣。
○夫辯言而數(shù)筌歸。
梅本筌作首。注云:「首元作筌?!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上文有或量首數(shù)蹄,此從首是。
○可以無于千載也。
梅本作慚,凌本作愧,黃本同。
立齋按:慚一字,慚愧一義也。
養(yǎng)氣第四十二
○戰(zhàn)代枝詐。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岡本枝作技?!?立齋按:技、枝形近而訛,從技是。即莊子天下篇所謂各得一察之旨。
○同乎牛山之木。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胡本木作伐?!?立齋按:上言波,下言木,實(shí)字相偶,從木是。牛山之木,見孟子告子上。
○恒惕之盛疾。
梅本凌本黃本恒并作怛。注云:「一作成?!?立齋按:怛惕見孟子。恒字形近而訛,梅本是。又按成、盛古通。左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棺ⅲ骸甘ⅰ⒁舫?、本或作成?!?○至如仲任。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髓作鯁。
立齋按:黃本桍字衍。
○敬通懷筆以專業(yè)。
梅本敬作叔,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叔元作敬,孫無撓改?!?立齋按:敬通、馮衍字,叔通曹褒字。因褒傳有沈吟專思之語,從孫改是。
○夫?qū)W業(yè)在勤,故有錐骨自厲志于文也則申寫郁滯。
梅本勤字下有「功庸弗怠」四字,厲字下有「和熊以苦之人則申」八字。范注引盧文弨文心雕龍輯注書后,養(yǎng)氣篇故有「錐骨自厲,和熊以苦之人?!拱赶铝謪潜緹o,當(dāng)本脫四字,不學(xué)者妄增成之,而妄其年代之不合也。
立齋按:功庸四字似原脫。兩朝文體及四六,率雙起雙收,無功庸句;則不免夔足之譏。下面和熊句以原缺,后人妄加,曲引失時(shí)。紀(jì)評(píng)云:「志當(dāng)作至。」邐評(píng)似有未安,因志字、是由上學(xué)業(yè)中單提文章一項(xiàng),均言志也。王校刪功庸二句,而存錐骨句非是。
○雖非胎息之萬術(shù)。
梅本萬作邁;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邁為長(zhǎng)。
附會(huì)第四十三
○才量學(xué)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量作童。楊注:「按童學(xué)極是,量其形誤也?!雇跣?jù)體性養(yǎng)志二篇中有童子句,與楊說同。
立齋按:量字不誤、字沿上句裁衣、與下句裁厥中而來、童量形近而訛、楊王二氏皆非。
○事義為骨髓。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髓作鯁。
立齋按:文心屢用骨鯁,義含梗介。此用骨髓者,骨外指事,髓內(nèi)指義,精義內(nèi)含,均可曰髓,與他文所指有殊。楊校取例失旨,非是,從髓是。
○然后品藻玄黃。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玄作元,御覽作玄。楊校云:「原道篇銓賦篇,皆以玄黃連文,此固不應(yīng)作元也。
立齋按:黃本玄字皆作元,避清諱也。楊云不應(yīng)作元殊非。說見前。
○斯綴思之常數(shù)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常作恒,御覽同。
立齋按:恒字漢文避諱改為常,后人遂沿用恒?;ネāUf見前。
○銳精細(xì)乃。
梅本乃作巧,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梅本從巧是。
○夫文變無方。
梅本凌本黃本無并作多。注云:「汪作無?!褂[引亦作無。
立齋按:無方與多方旨同,從多從無皆通,無煩改從,楊校王校皆非。
○率故多尤。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率作變。
立齋按:從變?yōu)殚L(zhǎng),變字承上文無方來。
○需為事賦。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需作而,賦作賤。
立齋按:句本左哀十二年:「需事之賊也。」御覽誤。
○或片接以寸附。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片作尺。
立齋按:從尺是;上言首尾;此言尺寸正合。
○夫能懸識(shí)湊理。
梅本凌本黃本御覽并同。王校從兩京本湊作腠。
立齋按:說文無腠字。儀禮鄉(xiāng)飲酒:「禮進(jìn)腠。」注:「膚理也?!褂譁愓f文水上人所會(huì)也。又聚也。此言湊理,據(jù)下文節(jié)文二字,是聚會(huì)眾理之意;宜從湊是。別如湊、腠、揍、輳、皆為后起通假,釋文作進(jìn)奏。注云:「又作腠同。」王校改誤,不可從。
○文節(jié)自會(huì)。
梅本凌本黃本文節(jié)并作節(jié)文。注云:「一作文節(jié)?!褂[作節(jié)文。
立齋按:從節(jié)文為長(zhǎng)。
○豆之合黃。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作「石之合玉。」
立齋按:豆之合黃,未詳,石之全玉,似后人改作。黃侃據(jù)呂氏春秋「白之所以為堅(jiān),黃之所以為初也,黃白雜則堅(jiān)且牣」,豆疑當(dāng)作白。似可從。
○是以駟壯異力,而六轡如琴。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御覽駟作四。
立齋按:從四是,詩小雅、四牡騑騑、四牡癸骙。
○馭文之法。
梅本馭上有「并駕齊驅(qū)而一軗統(tǒng)輻」九字,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舊本俱無?!褂[亦無,今據(jù)刪。
立齋按:下二句宜存,蓋四句統(tǒng)演馭文之馭字義,王校刪非。
○若夫絕筆斷章,譬乘舟之振楫,克終底績(jī),寄在寫以遠(yuǎn)送。
梅本楫下有「會(huì)詞切理,如引轡以揮鞭?!埂缚私K底績(jī)」下作「
寄深寓遠(yuǎn),」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嘉靖本四句本協(xié),梅本因所據(jù)原本底績(jī)以上均缺,故為校補(bǔ),當(dāng)有所本,如補(bǔ)作必有注明。
總術(shù)第四十四
○今之常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今元作令商改?!?○若筆不言文,不得云經(jīng)典非筆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不,黃侃云:不字為為字之誤」今按不字乃果字草書形近之誤,此承頻說而為言也,故改為果字,序志贊「文果載心,」句法同。
立齋按:此二句反轉(zhuǎn)為言以見義,以若字為重,無關(guān)于為之與果也,不可因黃氏之疑,便擅改從。且果字何據(jù)稱草書形近之誤乎?今按此二句原無誤字,且意無隔閡,詞句亦協(xié),黃氏疑之者誤,而王氏改從者亦非也。
○分經(jīng)以典奧為不利。
梅本凌本黃本利并作刊。分字下黃注云:「疑有脫誤。」王校引黃侃云:「分當(dāng)作六?!拱更S說是,今改。
立齋按:分之為言者;經(jīng)分為六,或辨經(jīng)之文,以典奧為不刊也,黃侃言當(dāng)作六,及王校從改皆非。
○九變之實(shí)匪躬。
梅本實(shí)作貫。注云:元作實(shí)。楊云:「漢書引逸書,九變復(fù)貫,如言之選。匪躬作匪窮。注云:「匪窮元作躬,孫改。」
立齋按:漢武帝詔書有詩云:「九辨復(fù)貫,知言之選?!箲?yīng)邵曰:「逸詩也。」師古注:「貫事也?!姑繁咀饕輹`,從貫從窮是。
○落落之玉,或亂乎石;碌碌之石,時(shí)似乎玉。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按老子卅九章,不欲碌碌若玉,落落如石?!勾宋牡摰撀渎洌僧?dāng)互易。
立齋按:落落又作珞珞,句出老子不誤,王校云互易者非。
○無者亦繁。
梅本凌本黃本無并作蕪。梅注云:「元作無,朱改?!?立齋按:朱改是。
○詭者亦典。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詭典文不成義今改。
立齋按:典疑作異。后漢書班固傳:「殊形跪,制?!棺ⅲ骸冈帯愐?。」與上文淺露句可協(xié),王校非。
○不必盡窕槬之中。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槬下有桍字。
立齋按:黃本桍字衍。
○動(dòng)用揮之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扇當(dāng)作羽,說詳注訂。
○豈能控引清源。
梅本清下注云:「當(dāng)作情。」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情是。
○無術(shù)任心。
梅本無作棄。注云:「元作筑?!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無筑皆通,筑字誤。
○及多少之非惑。
梅本凌本黃本非并作并。梅本注云:「元作非許改?!?立齋按:許改是。
○何妍蚩之能制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蚩當(dāng)作媸?!?立齋按:蚩媸互通,說見前,王校改非。
○纆牽忌長(zhǎ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元作纏,許改。」
立齋按:梅本改是。
時(shí)序第四十五
○政阜民暇。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法言、「殷民阜財(cái)?!垢南緸橐?。
立齋按:政阜民暇,孟子有今國家閑暇,堯有擊壞之歌,為民暇之所本,似無可疑。王校據(jù)法言改定非是。
○詩于元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波震于下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者下當(dāng)有也字?!?立齋按:范注是。
○嘆兒寬之凝奏。
梅本凌本黃本兒并作倪,凝并作擬。
立齋按:梅本是。
○笑玉屑之諫。
梅本凌本黃本笑并作美。梅本注云:「笑當(dāng)作美?!怪G下注云:「當(dāng)作談?!?立齋按:從美是。
○班彪?yún)⒖家匝a(bǔ)令。
梅本表作奏。注云「元作表,張度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張據(jù)后漢書班彪傳改是。
○及明帝迭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改帝作章,王校從之。
立齋按:明帝承光武之緒,以發(fā)耀儒術(shù),故曰迭耀。蓋起辟雍者光武,而蒞臨以講學(xué)迎三老者,為明帝,是是明帝迭耀之所本,故帝字不誤。范改王從皆非。
○賈逵給禮于端頌。
梅本禮作札,端作瑞。注云:「元作禮張改?!褂郑骸冈鞫藦埜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梅本改是。
○自安和以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安和依時(shí)序當(dāng)作和安。
○子俶德祖之侶。
梅本子俶作子叔,注云:「邯鄲淳字,元作子俶。」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梅改是。
○應(yīng)傅三張之徒。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徒下注云:「元作從?!?立齋按:從梅本是。
○劉刀禮吏。
梅本凌本黃本刀并作刁。
立齋按:刁協(xié)也,梅改是。
○逮明帝東哲。
梅本束哲作秉哲。注云:「元作束?!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梅本是。
○庾以筆才逾親。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逾親當(dāng)入愈親?!?立齋按:范注是。逾有進(jìn)越之義,惟經(jīng)典多作愈。
○孫于之輩。
梅本凌本黃本于并作干。
立齋按:干寶也,從干是。
○故治文變?nèi)竞跏狼椤?梅本治作知,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知是。
○自明以下。
梅本明下有帝字。注云「元脫?!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梅本補(bǔ)是。惟自明以下,猶自安和以下,及越昭及宣,諸句法同,皆單稱謚號(hào),或元未必脫也。
○英采云構(gòu)。
梅本凌本黃本構(gòu)并作構(gòu)。王失校。
立齋按:焦循孟子正義、構(gòu)與構(gòu)通。雷復(fù)說文外篇構(gòu)構(gòu)為南宋人避諱字。說文有構(gòu)無構(gòu),構(gòu)為后起字,從構(gòu)是。
○緝遐景祚。
梅本遐下注云,「疑作熙?!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詩大雅,「于緝熙敬正?!箯奈跏?。
○文思充被。
梅本充下注云:「一作光。」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堯典:「聰明文思,光被天下?!褂帧腹獗凰谋怼?。從光是。
○曖焉如面。
梅本曖作曠,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從曖。
立齋按:曖字見廣韻、隱也。又見楚詞,王注暗也。說文曠明也。曖、曠義皆可通從曠為長(zhǎng),王校非。
物色第四十六
○物色篇第四十六。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本篇當(dāng)移在附會(huì)篇之下,總術(shù)篇之上?!?立齋按:序志篇載,自崇替于時(shí)序以下,言才略、言知音、言程器,言序志,共五篇,每卷五篇,而物色篇不在內(nèi),而時(shí)序,在九卷五篇中,是物色篇之位,當(dāng)移出十卷以外而時(shí)序當(dāng)移入十卷之中也,故時(shí)序篇依彥和自序次第當(dāng)無可疑。惟據(jù)總術(shù)篇云,「多少之非惑,何姘媸之能制,及按部整伍,以待情會(huì)。」四句,意既秉總術(shù)之旨,還須物色之也,是物色之必繼總術(shù)以發(fā)之也,故物色篇當(dāng)在總術(shù)篇之下為宜。且以兩篇次序緊接,易致顛倒,若遠(yuǎn)移于總術(shù)之上或非也,范氏之疑則是,而位置似不可從。
○是以獻(xiàn)歲發(fā)春,悅豫之情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春與深字旁注有冰與深各一字。
○瀌瀌擬雨雪之狀。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瀌瀌當(dāng)作麃麃?!雇跣T疲骸缸鳛d瀌者古文詩,作麃麃者今文詩也,不必改字。」
立齋按:詩小雅:「雨雪瀌瀌?!?fàn)钣暄┲?。鄭風(fēng):「駟介麃麃?!果侞佄涿?。兩字音近而義殊,不知王校所云今文從麃,古文從瀌。何所據(jù)乎。鈴木失檢而王校臆說,均非也,瀌字是。
○兩字連形。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連作窮。
立齋按:連窮并通,窮字從下句情貌無遺句來,從窮為長(zhǎng)。
○印字而知時(shí)也。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本注云:「印疑作即?!?立齋按:印字從上文印泥而來,此練句法也。見征圣篇,「辭成無好異之尤」句法,作即可通。但印字或不為誤,王校從改非。
○且詩騷所摽。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摽作標(biāo)。
立齋按:摽、標(biāo)古通。后漢書皇甫嵩傳:「黃巾為標(biāo)識(shí)?!箻?biāo)假為摽,王失校。
○物色雖繁而折辭尚簡(jiǎn)。
梅本折作,旁墨注云,折節(jié)二字。凌本黃本折并作析。
立齋按:從析是,王失校。
才略第四十七
○薳教擇楚國之令典。
梅本凌本黃本教并作敖。梅本注云:「元作教,曹改?!?立齋按:左襄十二年:「蒍敖為宰。」薳音義同蒍,曹改是。
○趙襄以文勝從饗。
梅本凌本黃本襄并作衰。梅本注云:「元作襄曹改?!?立齋按:左僖廿三年傳:「偃不如衰之文也。」曹改是。
○公孫翚善于辭令。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翚作揮。
立齋按:從揮是。左傳作揮。注云:「字子羽?!褂拄斢泄恿?,音同揮。
○樂毅報(bào)書辨以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據(jù)徐云,從當(dāng)作而?!?立齋按:從而是。
○賦孟春而選典誥。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孫詒讓云:「選典誥當(dāng)作進(jìn)典誥?!?立齋按:孫說是,當(dāng)據(jù)改。
○議揠而賦清。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揠作愜。
立齋按:從愜是。
○覆取精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范注云:「覆當(dāng)作核。」
立齋按:范注非。周禮冬官考工記注:「詳察曰覆。」集韻:「
覆,審也?!雇跣姆蹲?jù)改非。
○辭人最深。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人下注云:「疑誤?!狗蹲⒃疲骸溉水?dāng)作義。」
立齋按:人疑當(dāng)作入。玉篇入進(jìn)也。與下竭才以鉆旨合。人入形近易訛,范注非。
○故知長(zhǎng)于諷論。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徐云:「論當(dāng)作諭?!?立齋按:論字不誤。王校非。
○能世厥風(fēng)者矣。
梅本能作龍。注云:「后漢書崔骃傳,贊云:「崔為文宗,世禪雕龍。」凌本黃本并同作能。
立齋按:能龍并通,可兩存。
○跡其為才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無也字。王校云:「也據(jù)舊本補(bǔ)?!?立齋按:也字衍。此句與下句義屬一貫,王校非。
○李充賦銘。
梅本凌本黃本充并作尤。梅本注云:「元作充王改?!?立齋按:尤在和帝時(shí),拜蘭臺(tái)令吏,有函谷諸賦,梅本改是。
○思洽登高。
梅本凌本黃本登并作識(shí)。
立齋按:從識(shí)是。
○多俊才而不課學(xué)。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今從史通雜說下引,改俊作役?!?立齋按:從役是。
○雄向以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史通作向雄。
立齋按:王校改是。
○仲宣溢才。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徐云:「溢才疑作清。」又云:「疑作異。」
立齋按:溢才猶才溢也,溢字不誤。如王校疑作清作異,何不可疑作俊、作茂,作逸、雅、瑰……等字均可,將不勝其改矣。王校非。
○稽康師心以遣論。
梅本遣下注云:「疑作造」。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遣字不誤,字義為長(zhǎng)。
○左思立才。
梅本立作奇,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立奇并通,從立為長(zhǎng)。
○辭自和暢。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本注云:「自疑作旨。」
立齋按:上稱敏給,承自字亦是,不煩改從。
○士龍朗陳。
梅本凌本黃本陳并作練。梅本注云:「元作陳,王青蓮改?!?立齋按:梅本是。
○孟陽景福。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福作陽。梅本福下注有殿賦二字,王失校。
立齋按:張載字孟陽,弟協(xié)字景陽,黃改是。孟陽未聞?dòng)芯案5钯x之作。
○并杶干之實(shí)才。
梅本凌本黃本杶并作楨。
立齋按:杶楨見禹貢,楨干見費(fèi)誓。杶為琴材也,并有所本,楊校非。
○孫盛子實(shí)。
梅本子實(shí)作干寶。注云:「元作子實(shí)?!?立齋按:梅本是。
○殷仲文之孤興。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注云:「孤疑作秋?!箺钚T疲骸肝倪x殷仲文詩,獨(dú)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作秋字是。」
立齋按:上有獨(dú)有一辭,孤字不誤。
○遺風(fēng)藉甚。
梅本凌本黃本藉并作籍。楊校云:張本作籍,按藉字非是。史記陸賈傳,名聲籍甚。此籍甚二字所而出也。」
立齋按:籍亦作藉,見廣韻。史記作蘊(yùn)藉,漢書作溫籍,二字古通,并詳前說,楊校誤。
知音第四十八
○魏氏以夜光為怪石。
梅本氏作民,凌本黃本并同。王失校。
○醞藉者見密而多蹈。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藉作籍,王校云:「藉紀(jì)本誤籍?!?立齋按:藉籍古通,說見前。王校云誤者非也。
○酌滄波以喻畎。
梅本作澮,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字書無字,從澮是。
○患識(shí)照之目淺耳。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目作自,王失校。
○然而俗監(jiān)之迷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監(jiān)宜作鑒。」王校云:「按鈴木說是,今據(jù)改。」
立齋按:監(jiān)、察也、領(lǐng)也、攝也。韻會(huì)通作鑒鑒。禮王制:天子使其大夫?yàn)橹O(jiān),監(jiān)于方伯之國。」上監(jiān)讀去,下監(jiān)讀平。又書酒誥:「人無于水監(jiān),當(dāng)于民監(jiān)?!光從菊f非,而王校據(jù)改,未加深考、尤非也。
○其事浮淺,亦可知矣。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按其下疑奪不字?!狗蹲⒃疲骸?疑省作不事浮淺?!雇跣T疲骸府?dāng)省作事其浮淺。」
立齋按:范??蓮模跣7?。
○深識(shí)鑒奧。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云:「深識(shí)疑當(dāng)作識(shí)深?!?立齋按:王校可從。
○翫澤方美。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黃注云:「澤王本作懌?!?立齋按:澤與上媚字為對(duì)文,服之媚,書之澤也,作懌非。
程器第四十九
○垣墉立而雕朽附。
梅本凌本朽并作墁。黃本朽作杇。鈴本云:「嘉靖本梅本杇作朽?!?立齋按:鈴木誤。檢梅本元作墁不作朽??夹酁闁g之形誤,墁與杇誼同。論語集解引王曰,杇鏝也,皇侃本鏝作墁。梅本是。
○古今文人之類不護(hù)細(xì)行。
梅本之下注云:「之字衍?!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語出魏文與吳質(zhì)書,作「類不護(hù)細(xì)行」,無之字。
○仲宣輕脆以躁競(jìng)。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據(jù)王粲傳疑作輕侻。
立齋按:左思魏都賦:「稟質(zhì)遳脆?!躬q輕脆也。與輕侻皆簡(jiǎn)易之貌,脆字不誤,王校非。
○敬通之不循廉隅。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楊校云,循蓋修之誤,古書中多有此例,引漢書揚(yáng)雄傳不修廉隅為證。
立齋按:循說文行順也。爾雅釋詁,率循也。史記循吏列傳,奉職循理亦可為治。廣雅循述也。與修字義近而用同。且循修二字有輕重深淺程度之略別,循字不誤,楊校非。
○孔璋惚恫以麤疏。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惚作,王失校。
立齋按:惚為之俗體。類篇,謥詷急言。后漢書皇后紀(jì):「輕薄謥詷?!棺⒃疲骸负鲥嵋?,音同?!挂摄倍伯?dāng)作謥詷。又按:惚見老子,恫見詩大雅。惚有微妙不測(cè)之意,而恫有呻吟意,故從謥詷為是。
○潘岳詭禱于愍懷。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禱作诪。
立齋按:此指潘岳草禱神之文,受賈后之旨,以害愍懷太子也。詭禱本此,禱字不誤。又诪音詶,見說文。書無逸,诪張為患。又與籌通,玉篇诪張誑也。黃本作诪非,王校從黃本改尤非。
○孫楚佷愎而治府。
梅本佷作狼,凌本黃本并作狠。
立齋按:佷又作很,狠為很之俗體。梅本作狼為形近之訛,從很是,俗不作狠。
○璇沖不塵乎竹林。
梅本璇作浚,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王戎字浚沖,見晉書,從浚是。
○固宜蓄素以剛中。
梅本剛作,凌本黃本并作弸。
立齋按:從弸是,見楊子法言君子篇。說文弸,弓強(qiáng)貌。剛亦通。
○散悉以彪外。
梅本悉作采。注云:「元作悉,龔仲和改?!沽璞军S本并同。
立齋按:上言蓄素,此言散采,從梅本是。
○負(fù)重必在任棟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注云:「棟梁元作賢,龔改?!?序志第五十
○文心者。
梅本凌本黃本文上并有夫字。
○故用之。
梅本凌本黃本之下并有焉字。
○豈效鄒奭之群言雕龍也。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效作取。
立齋按:言豈取者,是用雕龍一辭,而非效法雕龍之體,從取為長(zhǎng)。
○拔萃出穎。
梅本{作類,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出{」本國策,「出類」本孟子,并通。
○黎獻(xiàn)紛雜。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兩京本黎作文。
立齋按:黎獻(xiàn)見書益稷。王校非。
○夫有肖貌天地。
梅本有作自。注云:「曹改?!沽璞就S本有字下注云:「衍。」鈴本云:「梅本有作自,校云曹改?!沽簳凶肿宰植o。
立齋按:梁書刪是。
○稟性五行。
梅本行下注云:「一作才?!沽璞静⑼?。黃本行作才。
立齋按:程器篇:「人稟五材?!共耐?,從才是。
○形同草木之脆。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同下注云:「梁書作甚。」
○余生七齡,乃夢(mèng)彩云若錦,則攀而采之。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梅本之下注云:「梁書無七齡以下十四字?!?○則常夢(mèng)。
梅本凌本黃本常并作嘗,嘗下并有夜字,梁書無則字。
立齋按:從梅本是。又按嘉靖本自夢(mèng)字至索源句上,原脫三百三十三字,王校云:「汪本張本兩京本無執(zhí)「丹漆」至「觀瀾而」三百三十二字?!?○莫若注經(jīng)。(此據(jù)梅本)
凌本黃本注并作注。
○就有深解未足立家。(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御覽無此二句?!?○實(shí)經(jīng)典枝條。(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御覽典下有之字,枝條作條枝。
○五禮資以以成。(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御覽成下有文字。
○六典因之致用。(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御覽之下有以字。
○莫非經(jīng)典。(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梁書于作如。
○仲治別流。(梅本)
凌本黃本治作洽。鈴本云:「黃氏原本洽作治?!姑繁就醣緦就簳髑?。
立齋按:從梁書作洽是
○應(yīng)論華而疏略。(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梁本疏作疏。
立齋按:正韻疏同疏。
○流別精而少巧。(梅本)
凌本黃本并同。梁書巧作功。王校云:「據(jù)史記自序,勞而少功,今據(jù)改?!?立齋按:巧、功并通,惟史記勞而少功,不足據(jù)改,蓋勞可言功,而精巧可論,故從巧為長(zhǎng)。
○云奕極矣。(以下仍據(jù)嘉靖本)
梅本云:亦作「亦云」,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梅本是。
○若論文敘筆。
梅本若下有乃字,凌本黃本并同。王校引兩京本筆作志。
○則品別區(qū)分。
梅本品作囿,凌本黃本并同。注云:「汪本作品?!雇跣R齼删┍酒纷髋?。
○原始以表時(shí)。
梅本始作如,時(shí)作末,凌本黃本作「原始以表末」注云:「顧校作時(shí)?!?立齋按:從「原始以表末」為是。
○一篇以上。
梅本一作上,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梅本作上是。
○剖情析釆。
梅本剖作割,凌本黃本并同。鈴木云:「梁書割作表」。
立齋按:割剖并通,表字誤。
○必籠圈條貫。
梅本無必字,凌本黃本并同。
○摛神性。
梅本黃本并同。凌本性作往。
○以包會(huì)通,以閱聲字。
梅本包作苞,黃本同。凌本包上有幽遠(yuǎn)二字。
立齋按:苞、包古通。郭忠恕佩集云:「草名之苞,當(dāng)通厥包之包?!箯陌恰?○怡暢于知音。
梅本怡暢作怊悵。注云:「元作怡暢,王性凝改。」
○崇替于時(shí)序。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梁書替作贊,王校引汪本畬本亦同作贊。
立齋按:贊字非。時(shí)序篇:「崇替在選?!箛Z楚語下:「唯獨(dú)居思念,前世之崇替者。」從替是。
○環(huán)絡(luò)藻繪之府。
梅本環(huán)上有而字,凌本同。黃本無而字。
○雖復(fù)輕采毛發(fā)。
梅本凌本黃本并同。注云:「復(fù)一作或。」
立齋按,從復(fù)是,下文已有或字。
○前圣所難。
梅本前作人,凌本黃本并同。
○識(shí)在瓶管。
梅本瓶作鉼,黃本作缾,凌本同。
立齋按:從梁書是。矩矱見離騷,「求矩矱之所能?!?○既沈余聞。
梅本沈下注云:「沈亦作洗。」凌本黃本并同。紀(jì)評(píng)云:「洗字是。」
立齋按:沈于所聞,見國策趙策二,從沈是。
○渺渺來世。
梅本渺渺作眇眇,凌本黃本并同。
立齋按:從渺是。管子:「渺渺乎如窮無極?!鬼?,一目視也。又細(xì)小也。王校從,眇字從目,不從耳,王校非。
○諒塵彼觀
梅本凌本并同。黃本諒作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