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段方山問弘祖白鵲緣由,弘祖笑了笑,說道:“白鵲要見甚易,山兄且飲了一杯,待小弟慢慢的喚將來便了。”方山見弘祖說話蹊蹺,對著季龍、慕容廆道:“據(jù)劉兄說,畢竟又有一段奇文,兩位賢弟可同飲一杯,請教劉兄?!奔君埮c慕容廆,真?zhèn)€依允,滿斟一杯,一飲而盡。弘祖見他吃得爽快,也吃了一個大杯,停杯說道:“這個白鵲,說起來果然有些奇怪。二月前,小弟同著老父,在庭前閑耍,忽見一個道人走進(jìn)門來,不知他姓甚名誰,競向袖中取出一個小小的銀盒兒,遞與小弟。小弟打開一看,卻是一只絕小的石鵲兒,放在里面。老父及小弟都以為奇,遞與家母觀玩,家母喜他似活的一般,放在手掌中攧了兩攧,說他制作精巧,冉冉如活,只是不能飛騰。說時遲,那時快,忽聽得撲的一響,已變作一只大白鵲,竟自飛出大門去了?!保▊?cè)批:翻騰超忽,筆筆欲仙)季龍道:“天下有如此奇物,真是罕見的事?!蹦饺輳@道:“只可惜飛去了,想是方兄見的,就是他了。如今不知飛在何處?”弘祖道:“若是飛了去,不飛回來,這也不足為奇。這日飛去,約有一日,到晚來小弟正在庭中煩惱,自悔失此寶貝。不意半空中撲刺刺的聲響,少頃之間,翩翩躚躚,飛舞而來,集在階下,依舊是一只小小的石鵲兒?!狈缴降溃骸叭绱苏f,這石鵲依舊在兄處,何不取出來看看?”
弘祖依允,便起身走到里邊,取出那個銀盒來,放在桌上,揭去盒蓋。眾人上前一看,各各稱賞道:“好個石鵲兒,光潤潔白,競有飛騰之象,真稀世之寶也?!闭f聲未畢,只聽得一聲響,那石鵲早巳自盒中飛起筵上,撲剌剌的盤盤旋旋,飛舞不定,竟似一團(tuán)白雪,在空中圍繞。眾人看了,俱各稱贊不已。那白鵲舞了一會,忽然飛到粱上立著,只管看著門外。弘祖只怕他又飛了去,分付手下去關(guān)門,忽然門外一個人嚷將進(jìn)來(側(cè)批:奇峰插天)道:“你們的石鵲何足為異,且看我的寶貝?!北娙寺犝f,各吃一驚,將那人一看,但見:
身長七尺,肩闊三停。豹頭燕頷,不讓投筆班超;巨口胡須,何異金鞭敬德。
喝一聲,渾似霹靂,笑殺烏江霸主;走一步,還疑鶴膝,全欺稷下功臣。雖然性格粗疏,卻也才能精絕。
眾人見那人吆喝而來,有些異相,知非常人,連忙出來相迎。那人更不答話,向袖中取出一個朱紅小盒來,輕輕的打開,只見里面卻是一只像金生成的小鷹兒,見了梁上白鵲,撲的一聲,飛將上去。竟搏定那白鵲。白鵲就梁上打個滾,展開翅,與金鷹相斗。約有一個時辰,看看斗金鷹不過,轉(zhuǎn)身便飛。那金鷹不舍,隨后追來,一黃一白,在堂中團(tuán)團(tuán)飛轉(zhuǎn)。如斗如戰(zhàn),百合不止,眾人俱各拍手大笑。只有劉弘祖,恐怕壞了他的石鵲,隨忙叫道:“金鷹石鵲,本事都見,不必再斗,改日克期,以決勝負(fù)。請問尊兄高姓大名?”那人見說,便將雙手一招,依舊是一只金鷹,藏在匣內(nèi)。那白鵲不見了金鷹,也就飛下銀盒。其時堂上堂下,看的人雜沓鼓掌,俱各稱贊不已。有詩為證:
筵前白鵲慢夸能,惹得金鷹匣內(nèi)騰。
勝負(fù)暫分梁上羽,兵戈會見不時興。
弘祖見金鷹、白鵲,俱已收藏,便請那人同入席飲酒,問其姓氏,那人更不推辭,竟自坐了,說道:“小弟姓呼延名晏,號元諒,渤海人氏。近日朝廷有件大事,正是我等立功之秋,卻是非其人,不能擔(dān)當(dāng)也。前日聞得如賓鄉(xiāng),有個少年豪杰,足稱此任,所以特來相訪。卻不知有許多豪客在此,不知諸兄們尊姓大名,也有意立此功業(yè)否?”眾人見說,俱各面面相覷,競不知是什么大事,只得各通了姓名,問道:“不識有甚么大事?請?jiān)忠娊堂靼?。如何效力,無不從命。”元諒道:“諸兄們原來還不曾曉得,昨日小弟親見報來,當(dāng)今賈氏擅權(quán),賞罰任意,四方有志之士,多憤惋不平。諸兄們相貌非常,才能蓋世,倘失此不為,功出他人之手,我輩丈夫壯志,竟空生于天地之間,豈不令人羞死?”眾人聽畢,俱憤然道:“何物賈后,敢如此肆惡?”遂各推席而起,打點(diǎn)起兵。劉弘祖卻說道:“元諒兄議論,乃丈夫意氣相投,遭此機(jī)會,固當(dāng)拔劍相助,攘臂爭先。然雖今日之事,師出有名,也還要算個萬全。目下兵微將寡,諸事未備,安能出戰(zhàn)?諸兄們還宜斟酌。”季龍道:“小弟部下現(xiàn)有精兵一千五百,何患不能出戰(zhàn)?”弘祖道:“賈后鼓孽宮闈,得罪天下,我等猝然起兵,朝廷未知我心,必以重兵對壘,那時戰(zhàn)不能勝,退不能守,身名兩喪,豈非躁動寡謀之過乎?”段方山道“劉兄所言,固是老成之見,萬全之策。然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成敗利鈍,亦何足慮?”弘祖道:“非也,兵書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不知己不知彼,百戰(zhàn)百敗。若徒喪其身于不必喪之地,亦安用此虛名為哉?”
眾人正議論間,忽聽得門外馬鈴響處,家人劉全走進(jìn)來,對弘祖說道:“門外有個武士自稱姓李名雄,從上黨發(fā)鳩山而來,帶有甚么石姑的書信在此,要見小官人,乞自酌量?!焙胱娉烈鞯溃骸吧趺词猛〞庞谖?,這又奇了?!北銓⑷溃骸凹热绱?,著他進(jìn)來。”劉全依言。不一時,引李雄進(jìn)來。弘祖將他一看,只見他一表非俗,竟不像個以下的人,便不敢輕慢。與他相見了。說道:“李兄從上黨而來,不知有何見教,”李雄道:“奉有石姑的書信在此,送與劉兄?!焙胱娴溃骸靶〉芘c石姑素昧平生,何以忽頒音翰?”李雄道:“劉兄聲名遠(yuǎn)播,何處不聞?況上黨與平陽相去咫尺,那有不知?”說罷,就去袖中取出一封書來,遞與劉弘祖。弘祖接來拆開一看,看見上面寫著道:
上黨石珠斂衽拜書平陽劉元海麾下:珠聞英雄之士,名馳遠(yuǎn)邇,雖不必親覯其人,而名之所至,自足以欽
服一世,誠以英雄與英雄相契,有同心也。珠雖一女子。頗不以尋常自待,每欲建立功業(yè),自比豪杰之
士,蓋其素性然耳。茲者晉室不綱,賈后竊政,凡在有志之士,無不忿怨思奮。珠竊不自料,已集雄兵二
十萬,猛將數(shù)十員,特遣小將李雄,馳書奉聞,諒君志士,當(dāng)有同心。幸即日就道,會兵于發(fā)鳩山下,萬
不以未經(jīng)謀面之人,自生疑慮,幸甚。
弘祖看罷,不覺大喜,對李雄道:“小弟正有此志,在這里與諸兄們商量,只慮兵微將寡,難以舉事。不料石姑已早有此意,煩兄來約,正是天從人愿?!本拖蚝筇谜埑龆畏缴降人娜藖?,與李雄相見了,各問其姓氏,遞與石珠的書,眾人爭看了一遍,鼓掌大喜,且道:“石姑處既有雄兵無數(shù),我等宜即日前去,不可遲緩?!焙胱娴溃骸拔乙庖彩侨绱?,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又不宜出兵,后朝黃道吉日,就同諸兄們前行便了?!北娙司愀饕姥?,自去整頓兵戈鞍馬,不在話下。
到了后日,劉弘祖請出劉員外與封氏,拜別前行。劉員外與封氏甚是不舍,然見他一班朋友,都是當(dāng)今豪杰,料想去也無妨,只得分付了幾句說話,任他前行。那弘祖別了父母,與眾人一同出門。季龍便傳令,將軍馬分作三隊(duì),那三隊(duì):
第一隊(duì)李雄、呼延晏。第二隊(duì)劉弘祖、石宏。第三隊(duì)段琨、慕容廆。
六員猛將,一千五百軍馬,一路上扯起帥字旗,飄飄揚(yáng)揚(yáng),離了如賓鄉(xiāng),竟往上黨進(jìn)發(fā)。逢山開路,遇水疊橋,所過秋毫無犯,村夫俱袖手而觀,毫不驚動。劉弘祖在馬上,口占一絕道:
如賓鄉(xiāng)內(nèi)書生出,躍馬提鞭橫九州。
顧盼群賢多不賤,功成應(yīng)在太平秋。
弘祖吟罷,迤邐而行。在路非止一日,已是到了發(fā)鳩山界。
弘祖便令李雄先去通報,隨將兵馬扎住山下。不多時,只聽得金鼓震天,響應(yīng)山谷。眾人抬頭一看,只見繡旗開處,當(dāng)先兩員女將,滿身戎裝,騎著兩匹異獸,飛奔出來。后面卻隨著兩員大將,都是戎服怪獸。你說那女將與兩員大將是誰?原來是:
神機(jī)大元帥陸松庵,騎的是墨頂珠。
神機(jī)副元帥袁玉鑾,騎的是金毛吼。
前軍將軍桐凌霄,騎的是駭雞犀。
鎮(zhèn)軍大將軍劉宣,騎的是騄耳。
當(dāng)下四個大將,沖出門來。劉弘祖一行人見了,暗暗夸贊,連忙出營相見。一齊入洞,一層層進(jìn)了敘義門,只見石珠早已領(lǐng)了眾將,一齊迎出殿來,彼此相見。進(jìn)了鳳儀殿,一一相見已畢,通了姓名,石珠就要尊劉弘祖為主,聽他約束。劉弘祖不肯,說道:“強(qiáng)賓不壓主,我等原為慕義而來,要立殊功;豈可并無寸效,竟自為主?況石姑兵強(qiáng)人眾,物望歸心,正當(dāng)為主,我等聊備驅(qū)策可也?!笔玫溃骸爸槭且粋€女子,僭稱元帥,已大過分,安敢妄稱為王?必得劉君居此大位,方不負(fù)我等平素之愿?!眲⒑胱娴溃骸拔业瘸醯剑o寸功,豈可妄自尊大?必欲相強(qiáng),只得告別?!奔君埳锨罢f道:“元海兄立志,想不可強(qiáng),石姑不必固讓,等待有功之后,另行定議可也。”石姑見說,便不再強(qiáng)。當(dāng)下鳳儀殿排下盛宴,歡宴眾人,自不消說。
至明日,石珠集眾將商量起兵。除鳳儀殿眾將已封官爵之外,新來五將并加封號:
劉元海,總督棲賢洞各處兵馬副元帥。
石季龍,鎮(zhèn)軍大將軍。
段方山,龍驤大將軍。
慕容道將,左將軍。
呼延晏,右將軍。
其現(xiàn)在鳳儀殿諸將封號:
石珠,總督棲賢各寨兵馬大元帥。
陸松庵,神機(jī)大元帥。
袁玉鑾,神機(jī)副元帥。
侯有方,侍謀贊善護(hù)軍軍師。
稽有光,副軍師。
陸云閑,驃騎大將軍。
劉宣,鎮(zhèn)軍大將軍。
姚仲弋,冠軍大將軍。
齊萬年,車騎大將軍。
張方,衛(wèi)將軍。
桐凌霄,前軍將軍。
喬晞,后軍將軍。
王子春,運(yùn)糧都護(hù)。
王浚,巡哨游擊。
李雄,督軍長史。
其馀將佐,都有封號,其給事鳳儀殿者:
謝蘭玉,起居司郎中。
賀玉容,營善司郎中。
侯倩,殿司郎中。
顧暉,賓客司。
桓靖,翰墨司。
桓廉,儀禮司。
方仲山,監(jiān)刑使。
褚誠,巡察使。
劉萇,廄馬使。
還有職掌天文一名,及專管祭祀、醫(yī)官二名:
林天競,欽天監(jiān)學(xué)士。
陳敏,主祭司郎中。
謝芝,司醫(yī)監(jiān)。
其馀職銜尚多,不須煩敘,已儼然是偏霸一方氣象。其時石珠便集眾將商量,擇日祭旗出軍。正是:
不因晉室多擾攘,未必中州離亂生。
畢竟不知石珠出兵,勝負(fù)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