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賈仲明

全元曲 作者:


賈仲明   賈仲明(一三四三——一四二二),元明之際著名雜劇作家。亦作賈仲名,自號云水散人。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天性明敏好學。博覽群書,善吟詠,尤精于詞曲、隱語。曾侍明成祖朱棣于燕王邸,湯式、楊訥等甚得寵愛,宴會應制之作備受稱賞。其交游也十分廣泛,當時“天下名士大夫”如楊訥、汪元亨(一作享)、朱(一作邾)經(jīng)、陸進之以及羅貫中等等,“咸與之相友”。其所作傳奇戲曲、樂府甚多,駢麗工巧,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錦帷瓊筵”。后徙官蘭陵(今山東棗莊市),“因而家焉”。著有《云水遺音》、《錄鬼簿續(xù)編》。

  所作雜劇十六種,今存《玉梳記》、《菩薩蠻》、《玉壺春》、《金童玉女》、《升仙夢》等。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表現(xiàn)出兩種傾向:一是神仙道化,二是兒女愛戀。前者如《升仙夢》等,在他以后出現(xiàn)的《誠齋樂府》及諸神仙度脫劇,大都脫胎于此。后者如《菩薩蠻》雜劇,劇中刻畫了女主角蕭淑蘭在婚姻愛情上主動追求書生張世英,較有特色。其雜劇也反映出元末明初雜劇在藝術形式上進行革新的勢態(tài),如《升仙夢》中正末與正旦的對唱,以及音樂上的南北合套等等。

  對于賈仲明來說,有關雜劇的著作權問題是必須指出的。第一是關于《玉壺春》。臧晉叔《元曲選》將該劇作者署為武漢臣,這實際上是混淆了《玉壺春》與《玉堂春》的區(qū)別。莊一拂《古曲戲曲存目匯考》、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已分別就此進行過詳細的考辨,皆認為“此劇應為賈作無疑”。第二是關于《裴度還帶》。脈望館鈔校本《山神廟裴度還帶》一劇題關漢卿撰,而曹楝亭刊本《錄鬼簿》關漢卿名下的著錄則為《晉國公裴度還帶》。所以莊一拂《匯考》指出,關氏《晉國公裴度還帶》“劇中鋪敘至裴封贈晉國公終結,決非鈔校本山神廟以狀元及第完姻為終結。且此本關目,既與明代沈鯨《裴度香山還帶記》傳奇相仿佛,與賈氏《山神廟》并不相同,鈔校本系于關作疑誤,應歸入賈名下,與此當屬二本”。即是說關漢卿《晉國公裴度還帶》一劇實際早已佚失。但是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中認為將觀存《裴度還帶》判歸賈氏,“證據(jù)不充分”,所以堅持系于關漢卿名下。顯然,該劇著作權的真正歸屬,目前仍是一大遺案。

  賈仲明還曾為鐘嗣成《錄鬼簿》中所載從關漢卿到高安道的八十二人撰寫了〔凌波仙〕曲,以之為憑吊。曲詞中對這些雜劇作者的性格才具、生平經(jīng)歷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材料和線索,這對今人研究的裨益確實是不可多得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