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于江南之{土},思君念國,憂心罔極,故復(fù)作《九章》,章者,著也,明也。言己所陳忠信之道,甚著明也。卒(《釋文》作)不見納,委命自沈,楚人惜而哀之,世論其詞以相傳焉。
○惜誦
惜誦以致兮,
惜,貪也。誦,論也。致,至也。,病也。言己貪忠信之道,可以安君,論之于心,誦之于口,至于身以疾病而不能忘,一作愍(汲古閣本作閔)。徐仁甫謂惜當(dāng)為昔字之形增。誦訓(xùn)諫?!爸^昔日諫君以致愍也”。
發(fā)憤以杼情。
憤,懣也。杼,渫也。言己身雖疲病,猶發(fā)憤懣作此辭賦,陳列利害,渫己情思以諷諫君也。杼一作舒。
所作忠而言之兮,
言己所陳忠信之道,先慮于心,合于仁義,乃敢為君言之也。作一作非,一本忠下有心字。
指蒼天以為正。
春曰蒼天。正,平也。設(shè)君謂己作言非邪,愿上指蒼天使平正之也。夫天明察無所阿私,惟德是輔,惟惡是去,故指之以為誓也。
令五帝以中兮,
五帝,謂五方神也。東方為太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猶分也。言己復(fù)命五方之帝分言是與非也。一本作析中。
戒六神與鄉(xiāng)服;
六神,六宗之神也?!渡袝贰褒溆诹凇薄`l(xiāng),對也。服,事也。言己愿復(fù)令六宗之神對聽己言事可行與否也。一云以鄉(xiāng)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
俾,使也。御,侍也。
命咎繇使聽直。
咎繇,圣人也。言己復(fù)愿令山川之神備列而處,使御知己志,又使圣人咎繇聽我之言忠直與否也。夫神明昭人心,圣人達人情,故屈原動以神圣自證明也。命一作會,使一作以。
竭忠誠以事君兮,
竭,盡。一本君下有子字。
反離群而贅尤。
群,眾也。贅尤,過也。言己竭盡忠信以事君,若人之有贅尤之病,與眾別異,以得罪謫也。
忘儇媚以背眾兮,
儇,佞也。媚,愛也。背,違也。言己行正直,忘為佞媚之行,違亻背眾人而見憎惡也。
待明君其知之。
須賢明之君則知己之忠也?!稌吩唬骸爸藙t哲?!鼻乜姽e由余,齊桓公任管仲,知人之君也。一本無明字。
言與行其可跡兮,
出口為言,所履為跡。
情與貌其不變。
志愿為情,顏色為貌變,易也。言己吐口陳辭,言與行合,誠或循跡;情貌相副,內(nèi)外若一,終不變易也。
故相臣莫若君兮,
言相視臣下,忠之與佞,在君知之明也。
所以證之不遠。
證,驗也。言相臣動作應(yīng)對,察言觀行,則知其善惡,所證驗之跡,近取諸身而不遠也。一本之下有而字。
吾誼先君而后身兮,
言我執(zhí)忠信仁義者,誠先安君父,然后乃及于身也。夫君安則己婁,君危則己危也。
羌眾人之所仇;
羌,然辭也。怒耦曰仇。言在位之臣營私為家,己獨先君而后身,其義相反,故為眾人所仇怨。一本羌下有然字,一本仇下有也字。
專惟君而無他兮,
惟一作思,一作為。《姜?!分^“作思者,王逸訓(xùn)惟為思,因而誤也;作為者,聲近而誤也”。
又眾兆之所讎。
兆,眾也。百萬為兆,父怨為讎。言己專心思欲竭忠情以安于君,無有他志,不與眾同趨,故為眾所怨讎,欲殺己也。兆一作人,一本讎下有也。
壹心而不豫兮,
豫,猶豫也。孫詒讓謂豫訓(xùn)詐。
羌不可保也;
保,知也。言己專壹忠信以事于君,雖為眾人所惡,志不猶豫,顧君心不可保知,易傾移也。一本此句與下文皆無也字。
疾親君而無他兮,
疾,惡。
有招禍之道也。
招,召也。言己疾惡讒佞欲親近君側(cè),眾人悉來害己,有招禍之道,將遇咎也。聞氏《校補》謂“有當(dāng)為又”。
思君其莫我忠兮,
言眾人思君皆欲自利,無若己欲盡忠信之節(jié)。引忠一作知。
忽忘身之賤貧。
言己憂國念君,忽忘身之賤貧,猶愿自竭。
事君而不貳兮,
貳,二也。而一作其。
迷不知寵之門。
迷,惑也。言己事君竭盡信誠,無有二心,而不見用,意中迷惑,不知得遇寵之門戶,當(dāng)何由之也。
忠何罪以遇罰兮,
罰,刑。
亦非余心之所志。
言己履行忠直,無有罪過,而遇放逐,亦非我本心宿營志所望于君也。一本此句末與下文皆有也字。
行不群以巔越兮,
巔,殞;越,墜。
又眾兆之所ㄉ。
ㄉ,笑也。楚人謂相啁笑曰ㄉ。言己行度不合于俗語,身以巔墮,又為人之所笑也?;蛟槐娬字?,言己被放而巔越,昔行與眾異也。
紛逢尤以離謗兮,
紛,亂貌也。尤,過也。
謇不可釋。
謇,辭也。釋,解也。言己逢遇亂君而被罪過,終不可復(fù)解釋而說也,一本句末有也字。
情沈抑而不達兮,
沈,沒也。抑,按也。
又蔽而莫之白。
言己懷忠貞之情,沈沒胸臆,不得白達,左右壅蔽,無肯白達己心也。一本句末有也字。
心郁邑余傺兮,
郁邑,愁貌也。,猶堂堂立貌也。傺,住也。楚人謂失志悵然住立為傺也。心一作。聞氏《校補》謂“心疑為之壞字”,《屈原集校注》謂“‘心’當(dāng)作‘’”。
又莫察余之中情。
言己懷忠不達,心中郁邑,惆悵住立,失我本志,曾無有察我之中情也?!吨熳ⅰ吩唬骸爸星橐皂嵢~之,當(dāng)作善惡,而惡字又當(dāng)去聲讀。由騷經(jīng)一句差誤?!甭勈稀缎Qa》謂疑此句上下或有脫簡。
固煩言不可結(jié)詒兮,
詒,遺也?!对姟吩弧霸r我德音”也。固一作故,一本結(jié)下有而字。
愿陳志而無路。
愿,思也。路,道也。言己積思累日,其言煩多,不可結(jié)續(xù)以遺于君,欲見君陳己志,又無道路也。
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言己放棄,所在幽遠,眾無知己之情也。
申傺之煩惑兮,
申,重也。言眾人無知己之情,思念惑亂,故重傺,悵然失意也。
中悶瞀之。
悶,煩也。瞀,亂也。,憂貌也。言己憂心煩悶,然無所舒也。中一作心。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杭,度也?!对姟吩唬骸耙蝗敽贾??!被暌蛔齄裕家蛔骱?。聞氏《校補》謂無杭作亡杭,“疊韻連語,即茫沆,魂氣浮動貌也”
吾使厲神占之兮,
厲神,
曰:“有志極而無旁?!?旁,輔也。言厲神為屈原占之曰:人夢登天無以渡,猶欲事君無其路也。俁有勞極心忘(汲古閣本作志),終無輔佐。
“終危獨以離異兮?”
言己行忠直,身終危殆,與眾人異行之故也。
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恃,怙也。言君誠可思念,為竭忠謀,顧不可怙恃,能實任己與不也。
故眾口其鑠金兮,
鑠,銷也。言眾口所論,萬又(汲古閣本作人)所言,金性堅剛,尚為銷鑠。以喻讒言多使君亂惑也。
初若是而逢殆。
殆,危也。言己志行忠信正直,性若金石,故為讒人所危殆。
懲于羹者而吹兮,
言人有ヱ羹而中熱,心中懲,見則恐而吹之,言易改移也。獨己執(zhí)守忠直,終不可移也。
何不變此志也?
何不改此忠直之節(jié),隨俗吹之志也。一云何不變此之志,一本自此句至又何以為此援并無也字。
欲釋階而登天兮,
釋,置也。登,上也。人欲上天而釋其階,知其無由登也。以言我欲事君而釋忠信,亦知終無以自通也。
猶有曩之態(tài)也。
曩,也。言欲使己變節(jié)而從俗,猶者欲釋階登天之態(tài)也。言己所不能履行也。猶一作又。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
伴,侶也。言己見眾人移易,意中驚駭,遂離己心,獨行忠直,身無伴侶,特立于世也。一無眾字。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路,道也。言眾人同欲極志事君,顧忠佞之行,異道而殊趨也,援,引也。言忠佞之志不相援引而同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好,愛也。申生,晉獻公太子也。體性慈孝,獻公娶后妻麗姬,生子奚齊。立為太子。因誤申生使祭其母于曲沃,歸胙于獻公。麗姬于酒肉置鴆其中,因言曰:“胙從外來,不可信?!蹦艘跃铺栊〕?,以肉食犬,皆斃。姬乃泣曰:“賊由太子。”于是申生遂自殺。故曰父信讒而不愛也。一無晉字。
行幸直而不豫兮,
幸,很也。豫一作。
玄功用而不就?!?玄,堯臣也。言玄行幸很勁直,恣心自用,不知厭足,故殛之羽山,治水之功以不成也。屈原履行忠直,終平回曲,猶玄幸很,終獲罪罰。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始吾聞為君建立忠策,必為群佞所怨,忽過之耳,以為不然,今而后信。
九折臂而成醫(y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言人九折臂,更歷方藥,則成良醫(yī),乃自知其病。吾被放棄,乃信知讒佞為忠直之害也。一云吾今而后知其然。
弋機而在上兮,
繳,射矢也。弋,亦射也?!墩撜Z》曰:“弋不射宿?!边蛔?弋隹>。
羅張而在下。
羅,捕鳥網(wǎng)也。言上有繳弋射之機,下有張施羅之網(wǎng),飛鳥走獸,動而遇害。喻君法繁多,百姓觸動刑罰也。
設(shè)張辟以娛君兮,
辟,法也。娛,樂也。
愿側(cè)身而無所。
言君法繁多,讒人復(fù)更設(shè)張峻法,以娛樂君,己欲側(cè)身竄首,無所藏匿名也。
欲亻亻回以干傺兮,
亻亻回,猶低亻回也。干,求也。傺,住也。言己意欲低亻回留待于君,求其善意,恐終不用,恨然立住。
恐重患而離尤;
尤,過也。言己欲求君之善意,恐重得患禍,逢罪過也。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罔,無也。言己欲遠集它國,君又誣罔我,言汝遠去何之乎?
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言己意欲變節(jié)易操,橫行失道,而從佞偽,心堅于石,而不忍為也。一云蓋志堅而不忍。
背膺<片半>以交痛兮,
膺,胸也。<片半>,分也。一本<片半>下有合字,一云背膺敷<片半>其交痛。
心郁結(jié)而紆軫。
紆,曲也。軫,隱也。言己不忍變心易行,則憂思郁結(jié),胸背分裂,心中交引而隱痛也。結(jié)一作約。
木蘭以矯蕙兮,
矯,猶糅也。一作搗,矯一作撟。
鑿申椒以為糧。
申,重也。言己雖被放逐,而棄居山澤,猶重鑿蘭蕙,和糅眾芳以為糧,食飲有節(jié),善不倦也。
播江離與滋菊兮,
播,種也?!对姟吩唬骸安ヘ拾冽稀!弊?,蒔也?!?愿春日以為糗芳。
糗,Я也。言己乃種江離,蒔香菊,采之為糧,以供春日之食也。
恐情質(zhì)之不信兮,
情,志也。質(zhì),性也。質(zhì)一作志。
故重著以自明。
言我修善不懈,恐君不深照己之情,故復(fù)重深陳,飲食清潔,以自著明也。
矯茲媚以自處兮,
矯,舉也。茲,此也?!夺屛摹烦C作撟橋。
愿曾思而遠身。
曾,重也。言己舉此眾善,可以事君,則愿私居遠處,唯重思而察之。聞氏《校補》謂此“二句當(dāng)互易”,《涉江》“世溷濁而莫余知兮,余方高馳而不顧”二句原在此二句下,處與顧為韻。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
奇,異也?;蛟?,奇服,好服也。
年既老而不衰。
衰,懈也。言己少好奇?zhèn)ブ闹抑敝?,至老不懈?帶長鋏之陸離兮,
長鋏,劍名也。其所握長劍,楚人名曰長鋏也。
冠切云之崔嵬。
崔嵬,高貌也。言己內(nèi)忠信之志,外帶長利之劍,戴崔嵬之冠,其高切青云也。嵬一作巍。
被明月兮寶璐。
在背曰被。寶璐,美玉也。言己背被明月之珠,要佩美玉,德寶兼?zhèn)?,行度清白也。一作佩。江有誥《楚辭韻讀》曰:“此上疑脫一句。”湯炳正謂《楚辭》自有奇句韻,故不必疑此下有脫文也。其說甚是。
世溷濁而莫余知兮,
溷,亂也。濁,貪也。一無兮字。
吾方高馳而不顧。
言時世貪亂,遭君蔽ウ,無有知我之賢,然猶高行抗志,終不回曲也。一本句末有兮字。
駕青虬兮驂白螭,
虬、螭,神獸,宜于駕乘,以喻賢人清白宜可信任也。
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
重華,舜名也。瑤,玉也。圃,園也。言己侍虞舜游玉圃,猶言遇圣帝升清朝也。游一作游。一云:瑤,石次玉也。
登昆侖兮食玉英,
猶言坐明堂受爵位。昆侖一作昆侖,食一作冫食。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言己年與天地相敝,名與日月同耀。一云同壽齊光,一云比壽齊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屈原怨毒楚俗嫉害忠良,乃曰哀哉南夷之無人知我賢也。
旦余濟乎江湘。
旦,明也。濟,渡也。言己放棄,以明旦之時始去,遂渡江湘之水。言明旦者,紀(jì)時明,刺君不明也。乎一作于。
乘鄂渚而反顧兮,
乘,登也。鄂渚,地名。
款秋冬之緒風(fēng)。
款,嘆也。緒,馀也。言己登鄂渚高岸,還望楚國,鄉(xiāng)秋冬北風(fēng)愁而長嘆,心中憂思也。
步余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
邸,舍也。方林,地名。言我馬強壯,行于山皋,無所驅(qū)馳,我車堅牢,舍于方林,無所載任也。以言己才德方壯,誠可任用,棄在山野,亦無所施也。邸一作低。
乘ぎ船余上沅兮,
ぎ船,船有窗牖者。
齊吳榜以擊汰。
吳榜,船棹也。汰,水波也。言己始去,乘窗ぎ之船,西上沅湘之水,士卒齊舉大棹而擊水波,自傷去朝堂之上而入湖澤之中也?;蛟唬糊R悲歌,言愁思也。
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疑滯。
疑,惑也。滯,留也。言上眾雖同力引棹,船猶不進,隨水回流,使己疑惑有還意也。疑一作凝。
朝發(fā)枉者兮,
枉者,地名。者一作渚?;蛟唬和?,曲也;渚,也。
夕宿辰陽。
辰陽,亦地名也。言己乃從枉者,宿辰陽,自傷去國日已遠也?;蛟唬和?,曲也;者,也。辰,時也;陽,明也。言己將去枉曲之俗而趨時明之鄉(xiāng)也。
茍余心其端直兮,
茍,誠也。其一作之。
雖僻遠之何傷!
僻,左也。言我惟行正直之心,雖在遠僻之域,猶有善稱,無疾害也。故《論語》曰“子欲居九夷”也。僻一作辟。
入溆浦余亻亻回兮,
溆浦,水名。亻亻回一作回。
迷不知吾所如。
迷,惑也。如,之也。言己思念楚國,雖循江水涯,意猶迷惑,不知所之也。一本吾下有之字。
深林杳以冥冥兮,
山林草木茂盛。一云杳杳以冥冥,杳一作晦,冥冥一作冥寞。
犭爰之所居。
非賢士之道徑。一本此句上有乃字。
山峻高蔽日兮,
言險阻危傾也。一作而。
下幽晦多雨。
言暑濕泥濘也。
霰雪紛其無垠兮,
涉冰凍之盛寒。
云霏霏而承宇。
室屋沈沒與天連也?;蛟唬喝找杂骶揭杂鞒?。霰雪以喻殘賊,云以象佞人。山峻高以蔽日者,謂臣蔽臣明也。下幽晦以多雨者,群下專擅施恩惠也。霰雪紛其無垠者,殘賊之政害仁賢也。云霏霏而承宇者,佞人并進滿朝朝廷也。
哀吾生之無樂兮,
遭遇讒佞,失官爵也。
幽獨處乎山中。
遠離親戚而斥逐也。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
終不易志,隨枉曲也。
固將愁苦而終窮!
愁思無聊,身困窮也。
接輿髡首兮,桑扈行。
接輿,楚狂接輿也。髡,剔也。首,頭也。自刑身體,避世不仕也。桑扈,隱士也。去衣裸裎,<交力>夷狄也。言屈原自傷不容于世,引此隱者以自慰也。一作裸。劉夢鵬曰:“當(dāng)作‘桑扈行兮接輿髡首’?!鄙w首韻以也?!堵勑Qa》謂“行字不入韻,依例‘接輿髡首’上當(dāng)缺二句”。游國恩亦持此說。劉永濟謂下二句“忠不必以”之以為昌字形訛,昌與行韻。沈祖綿《屈原賦證辨》曰:“考行與中窮不韻,行當(dāng)作躬?!墩f文》:躬,身也。躬,猶身也?!稘h書?陳平傳》身來。是其證?!焙蝿ρ^行本作身,身即躬字。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
以亦用也。
伍子逢殃兮,
伍子,伍子胥也。為吳王夫差臣,諫令伐越,夫差不聽,遂賜劍而自殺,越竟滅吳,故曰逢殃。
比干菹醢。
比干,紂之諸父也。紂惑妲己作糟丘酒池,長夜之飲;斷朝涉,刳剔孕婦,比干正諫,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孔?!谑悄藲⒈雀?,剖其心而觀之。故言菹醢也。一云:比干,紂之庶兄也。菹一作菹。
與前世而皆然兮,
謂行忠直而遇患害,如比干、子胥者多也。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自古有迷亂之君若紂、夫差,不用忠信,滅國亡身,當(dāng)何為復(fù)怨今之君乎?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
董,正也。豫,猶豫也。言己雖見先賢執(zhí)忠被害,猶正身直行,不猶豫而狐疑也。
固將重昏而終身。
昏,亂也。言己不逢明君,思慮交錯,心將重昏,以終年命。
亂曰:鸞鳥鳳皇,日以遠兮。
鸞、鳳,俊鳥也。有圣君則來,無德則去,以興賢臣難進易退也。
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燕雀烏鵲,多口妄鳴,以喻讒佞。言楚王愚ウ,不親仁賢而近讒佞也。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露,暴也。申,重也。叢木曰林。草木交錯曰薄。言重積辛夷,露而暴之,使死于林薄之中,猶言取賢明君子,棄之山野,使之顛墜也。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腥臊,臭惡也。御,用也。薄,附也。言不識者并甘臭惡,不知人者信任讒佞,故忠信之士不得附近而六逐也。
陰陽易位,時不當(dāng)兮。
陰,臣也。陽,君也。言楚王惑蔽群佞,權(quán)臣將代君,與之易位,自傷不遇明時而當(dāng)暗世。
懷信傺,忽乎吾將行兮!
言己懷忠信不合于眾,故悵然住立,忽忘居止,將遂遠行,之它方也。一無忽字。
○哀郢
皇天之不純命兮,
德美大稱皇天,以興君也。
何百姓之震愆!
震,動也。愆,過也。言皇天不純一,其施則萬物夭,傷人君不純一,其政則百姓震動以觸罪也。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仲春,二月也,刑德合會嫁娶之時。言懷王不明,信用讒言而放逐己,正以仲春陰陽會時,徙我東行,遂與家室相失也。
去故鄉(xiāng)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遵,循也。江夏,水名也。言己東行,循江夏之水而遂流亡,無還鄉(xiāng)之期也。
出國門而軫懷兮,
軫,痛也。懷,思也。
甲之朝吾以行。
甲,日也。朝,旦也。屈原放出郢門,心痛而思,始去正以甲日之旦而行,紀(jì)時日清明者,刺君不明也。
發(fā)郢都而去閭兮,荒忽其焉極?
言己始發(fā)郢,去我閭門,愁思荒忽,安有窮極之時?一無都字,一本荒上一有怊字,其一作之。
楫齊揚以容與兮,
楫,船棹也。齊,同也。揚,舉也。
哀見君而不再得。
言己去乘船,士卒齊舉楫棹,低亻回容與,咸有還意,自傷卒去而不得再事于君也。
望長楸而太息兮,
長楸,大梓。太一作嘆。
涕淫淫其若霰。
淫淫,流貌也。言己顧望楚都,見其大道長樹,悲而太息,涕下淫淫如雨霰也。
這夏首而西浮兮,
夏首,夏水口也。船獨流為浮也。郭在貽謂西通作迅。迅,疾也。西浮,言迅浮、疾浮。其說繆。
顧龍門而不見。
龍門,楚東門也。言己從西浮而東行,過夏水之口,望楚東門,蔽而不見,自傷日以遠也。
心嬋媛而傷懷兮,
嬋媛,猶牽引也。
眇不知其所。
眇,猶遠也。,踐也。言己顧視龍門不見,則心中牽引而痛,遠視眇然,足不知當(dāng)所踐也。其一作余,一無其字,《文苑》作它。
順風(fēng)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洋洋,無所歸貌。言己憂不知所踐,則聽船順風(fēng),遂洋洋遠客而無所歸也。
凌陽侯之濫兮,
凌,乘也。陽侯,大波之神。濫一作。
忽翱翔之焉薄。
薄,止也。言己遂復(fù)乘大波而游,忽然無所止薄也。之一作而,一作兮。
心纟圭結(jié)而不解兮,
纟圭,懸。
思蹇產(chǎn)而不釋。
蹇產(chǎn),詰屈也。言己乘船蹈波,愁而恐懼,則心肝縣結(jié),思念詰屈,而不可解釋也。
將運舟而下浮兮,
運,回也。
上洞庭而下江。
言己憂愁,身不能安處也。
去終古之所居兮,
遂離先祖之宅舍也。
今逍遙而來東。
遂行游戲,涉江湖也。
羌靈之欲歸兮,
精神夢游,還故居也。羌一作羌。
何須臾而忘反。
倚柱顧望,常欲去也。
背夏浦而西思兮,
背水鄉(xiāng)家,念親屬也?!朵緦m舊事》卷三引夏作下。
哀故都之日遠。
遠離郢都,何遼遼也。
登大墳以遠望兮,
想見宮闕與廊廟也。水中高者為墳。《詩》曰:“遵彼汝墳?!?聊以舒吾憂心。
且展我情渫憂思也。
哀州土之平樂兮,
閔惜鄉(xiāng)邑之饒富也。
悲江介之遺風(fēng)。
遠涉大川,民俗異也。王念孫曰:“悲江介之遺風(fēng),亦謂風(fēng)雨之風(fēng),非風(fēng)俗之風(fēng)也。
當(dāng)陵陽之焉至兮,
意欲騰馳,道安極也。陵一作凌。洪興祖曰:“前漢丹陽有陵陽,仙人陵陽子所居也,《大人賦》云,‘反太一而從陵陽’?!?淼南渡之焉如!
淼彌望,無際極也。渡一作度。一云淼氵養(yǎng)彌望,無棲集也。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
夏,大殿也。丘,墟也?!对姟吩疲骸坝谖液跸奈萸??!睉淹跣庞米嬝?,國將危亡,曾不知其所居宮殿當(dāng)為墟也。
孰兩東門之可蕪!
孰,誰也。蕪,逋也。言郢城兩東門非先王所作邪?何可使逋廢而無路?徐仁甫謂“兩,象也,猶言想象”;“‘可蕪’謂多蕪,‘可’有多義”。
心不怡之長久兮,
怡,樂也。
憂與愁其相接。
接,續(xù)也。言己念楚國將墟,心常含戚,憂愁相續(xù),無有解也。其一作之?!吨熳ⅰ繁九c愁字作憂,引一作愁。
惟郢路之遼遠兮,
楚道逶迤,山谷隘也。
江與夏之不可涉。
分隔兩水,無以渡也。
忽若不信兮,
始從細(xì)微,遂見疑也。一本若下有去字。
至今九年而不復(fù)。
放且九歲,君不覺也。
慘郁郁而不通兮,
中心憂滿,慮閉塞也。通一作開。
蹇傺而含。
悵然住立,內(nèi)結(jié)毒也。
外承歡之氵勺約兮,
氵勺約,好貌。
諶荏弱而難持。
諶,誠也。言佞人承君歡顏,好萁諂言,令之氵勺約,然小人誠難扶持之也。
忠湛湛而愿進兮,
湛湛,重厚貌。
妒被離而鄣之。
《九辯》“紛純純之愿忠兮,妒被離而彰之”??膳c此二語參校。又,《九嘆?遠游》“妒被離而折之”,拾摭于此也。
堯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一無了字,一云杳冥冥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忄侖之美兮,
一作修。
好夫人之忄亢慨。眾妾蹀而日進兮,
妾一作躞,一作,一作,蹀一作忄。
美超遠而逾邁。
此皆解于《九辯》之中。
亂曰:曼余目以流觀兮,
曼,猶曼曼,遠貌。
冀壹反之何時!
言己放遠,日以曼曼,周流觀視,意欲一還,知當(dāng)何時也。
鳥飛反故鄉(xiāng)兮,
思故巢也。
狐死必首丘。
念舊居也。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
我以忠信獲過也。
何日夜而忘之!
晝夜念君,不遠離也。
○抽思
心郁郁之憂思兮,
怨憤結(jié)纟骨,慮煩冤也。一無心字。
獨永嘆乎增傷。
哀愁太息,損肺肝也。
思蹇產(chǎn)之不釋兮,
心中詰屈如連環(huán)也。
曼遭夜之方長。
憂不能眠,時難曉也。
悲秋風(fēng)之動容兮,
風(fēng)為政令。動,搖也。言風(fēng)起而草木之類搖動,君令下而百姓之化行也。一本云悲夫。
何回極之浮?。?回,邪也。極,中也。浮浮,行貌。懷王為回邪之政,不合道中,則其化流行群下皆效也。
數(shù)惟蓀之多怒兮,
數(shù),紀(jì)也。蓀,香草也,以喻君。蓀一作荃。
傷余心之忄店忄店。
忄店,痛貌也。言己惟思君行,紀(jì)數(shù)其過,又多忿怒,無罪受罰,故我心忄店忄店而傷痛也。
愿搖起而橫奔兮,
言己見君妄怒,無辜而受罰,則欲搖動而奔走。
覽民尤以自鎮(zhèn)。
尤,過也。鎮(zhèn),止也。言己覽觀眾民,多無過惡,而被刑罰,非獨己身,自鎮(zhèn)止而慰己也。
結(jié)微情以陳詞兮,
結(jié)續(xù)妙思,作辭賦也。
矯以遺夫美人。
舉與懷王,使覽照也。
昔君與我誠言兮,
始君與己謀政務(wù)也。誠一作成。
曰黃昏以為期。
且待日沒間靜時也。
羌中道而回畔兮,
信用讒人,更狐疑也。
反既有此他志。
謂己不忠,遂外疏也。
╂吾以其美好兮,
握持寶玩以侮余也。一無其字。
覽余以其夸。
陳列好色以示我也。覽一作鑒,一作修。
與余言而不信兮,
外若親己內(nèi)懷詐也。余言一作途言。
蓋為余而造怒。
責(zé)其非職,語橫暴也。語蓋一作盍。
愿承而自察兮,
思待清宴,自解說也。
心震悼而不敢。
志恐動悸,心中怛也。
悲夷猶而冀進兮,
意懷猶豫,幸擢拔也。
心怛傷之忄詹忄詹。
肝膽剖破,血凝滯也。劉永濟氏校忄詹忄詹為忄炎忄炎,“憂來如焚也”。
茲歷情以陳辭兮,
發(fā)此憤思,列謀謨也。一作歷茲情。
蓀詳聾而不聞。
發(fā)此憤思,列謀取謨也。蓀一作荃,詳一作佯。
固切人之不媚兮,
琢差群佞,見憎惡也。
眾果以我為患。
諂諛比己于劍戟也。
初吾所陳之耿著兮,
論說政治道明白也。
豈至今其庸亡?
文辭尚在,可求索也。一云豈不至今其庸亡,亡一作止。劉夢鵬謂亡當(dāng)作忘。
何毒藥之謇謇兮,
忠信不美如毒藥也。一云何獨樂之謇謇兮。
愿蓀美之可完。
想君德化,可興復(fù)也。蓀一作荃,完一作光。王念孫《古韻譜》謂聞患亡完協(xié)韻。
望三五以為像兮,
三王五伯可法也。《朱注》本三五引一作前圣。
指彭咸以為儀。
先賢清白,我式之也。
夫何極而不至兮,
盡心善,獲官爵也。
故遠聞而難虧。
功名布流,長不滅也。
善不由外來兮,
才德仁義,由己出也。
名不可以虛作。
愚欲強智,不能及也。
孰無施而有報兮,
誰不自施德而蒙福。
孰不實而有?
空穗滿田,無所得也。以上言不施惠則下不竭其力,君不履信誠,則臣下偽惑也。一作獲。
少歌曰:
小金謳謠以樂志也。少一作小。姜亮夫曰:“小字是也,《荀子》‘其小歌也’,小歌猶言短歌云爾?!?,
與美人抽怨兮,
為君陳道,拔恨意也?!肚Wⅰ吩唬骸鞍赐跻葑⒃唬骸疄榫惖?,拔恨意也?!魏抟狻础樵埂猓丝勺C王本正做‘抽怨’。”
并日夜而無正。
君性不端,晝夜謬也。并一作棄。又并憾日夜無正。
╂吾以其美好兮,
示我爵位及財賄也。╂一作驕。
敖朕辭而不聽。
慢我之言而不采聽也。敖一作。
倡曰:
起倡發(fā)聲,造新曲也。
有鳥自南兮,
屈原自喻,生楚國也。
來集漢北。
雖易水土,志不革也。
好夸佳麗兮,
容貌說美,有俊德也。
<片半>獨處此異域。
背離鄉(xiāng)黨,居他邑也。<片半>一作叛,一作。姜亮夫謂<片半>獨即“紛獨一聲之轉(zhuǎn)”。
既獨而不群兮,
行與眾異,身孤特也。
又無良媒在其側(cè)。
左右疾妒,莫鬻也。
道卓遠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
卓一作。
望北山而流涕兮,
詹仰高景,愁悲泣也。北山一作南山。戴震謂作北山者非。
臨流水而太息。
顧念舊故,思親戚也。流水一作深水。
望孟夏之短夜兮,
四月之末,陰盡極也。
何晦明之若歲。
憂不能寐,常倚立也。
惟郢路之遼遠兮,
隔以江湖,幽僻側(cè)也。
一夕而九逝。
精夜歸,幾滿十也。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
忽往忽來,行亟急也。一本云:曾不知路之曲直兮魂識路之營營何靈魂之信直兮南指月與列星愿徑逝而未得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南指月與列星。
參差轉(zhuǎn)運,相遞代也。
愿徑逝而未得兮,
意欲直還,君不納也。未一作不。
魂識路之營營。
精靈主行,往來數(shù)也?;蛟唬鹤R路,知道路也。
何靈之信直兮,
質(zhì)性忠正,不枉曲也。
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我志清白,眾泥濁也。
理弱而媒不通兮,
知友劣弱,又鄙樸也。
尚不知余之從容。
未照我志之所欲也。
亂曰:長瀨湍流,溯江潭兮。
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
狂,猶遽也。娛,樂也。君不肯還己,則復(fù)遽走南行,幽藏山谷,以娛己之本志也。一無聊字。
軫石崴嵬,蹇吾愿兮。
軫,方也。故曰,軫之方也以象地。崴嵬,崔巍,高貌。言雖放棄,執(zhí)履忠信,志如方石,終不可轉(zhuǎn),行度益高,我常愿之也。
超回志度,行隱進兮。
超,越也。言己動履正直,超越回邪,志其法度,隱行忠信,日以進也?!吨熳ⅰ分^“超回不可曉”,“隱進不可曉”。湯炳正《楚辭今注》謂隱同穩(wěn),訓(xùn)遲緩。非是。
低亻回夷猶,宿北姑兮,
夷猶,猶豫也。北姑,地名。言己所以低亻回猶豫,冀君覺寤而還己也。低一作俳。
煩冤瞀容,實沛徂兮。
瞀,亂也。實,是也。
愁嘆苦神,靈遙思兮。
愁嘆苦神者,思舊鄉(xiāng)而神勞也。靈遙思者,神遠憂也。
路遠處幽,又無行媒兮。
路遠處幽者,道遠處僻也。無行媒者,無紹介也。
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
道思者,中道作頌以舒怫郁之念,救傷懷之思也。
憂心不遂,斯言誰告兮?
憂心不遂,不達也。誰告者,無所告也。
○懷沙
滔滔孟夏兮,
滔滔,盛陽貌也?!妒酚洝纷魈仗?。
草木莽莽。
言孟夏四月,純陽用事,煦成萬物,草木之類莫不莽莽盛茂,自傷不蒙君惠,而獨放棄,曾不若草木也。
傷懷永哀兮,
懷,思也。永,長也。
汩徂南土。
汩,行貌。徂,往也。言己見草木盛長,而己獨汩然放流,往居江南之土,僻遠之處,故心傷而長悲思也。土一作去。
旬兮杳杳,
旬,視貌也。杳杳,深冥貌也?!妒酚洝纷黢厚骸?孔靜幽默。
孔,甚至也?!对姟吩唬骸耙嗫字畬ⅰ!蹦瑹o聲也。言江南山高澤深,視之冥冥,野甚清凈,漠而無人聲。一云孔靜兮,《史記》默作墨。
郁結(jié)紆軫兮,
結(jié),屈也。軫,痛也。《史記》紆作冤,戴震作菀。
離ê而長鞠。
ê,痛也。鞠,窮也。言己愁思,心中郁結(jié),紆屈而痛,身遭疾病,長窮困若,恐嚇不能自全也。《史記》ê作愍,而作之。
撫情<交力>志兮,
撫,循也。<交力>,猶也。
冤屈而自抑。
抑,按也。言己身多病長窮,恐遂巔沛,撫己情意,而考心志,無有過失,則屈志自抑而不懼也。《史記》“冤屈而”作“亻免詘以”。夫容館本、黃本并作“亻免屈以”?!督鹦!分^“當(dāng)從《史記》作‘亻免詘’,或從一本作‘亻免屈’。‘屈’與‘詘’通,‘亻免詘’指低首屈身,與‘自抑’相應(yīng)”。
元刂方以為圜兮,
元刂,削。
常度未替。
度,法也。替,廢也。言人元刂削方木,欲以為圜,其常法度尚未廢也。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亦終守正而不易也。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鄙,恥也。言人遭世偶,變易初行,遠離常道,賢人君子之所恥,不忍為也。王注以“本迪”為“遠離常道”?!妒酚洝放幛搿都狻芬跻葑ⅲ骸坝?,道也?!睆埵毓?jié)《正義》引王逸注:“本,常也。鄙,恥也。言人遭世不道,變易初行,違離常道,君子所鄙?!币浴氨居伞睘椤斑`離常道”。然則“本”字無言“遠離”或“違離”之義也。朱熹曰:“易初,變易初心也。本迪,未詳?!鄙w“于其所不知則闕疑”之意耳。王夫之曰:“易,變也。初本迪,始所立志,本所率由也?!眲t以“易”字獨立成句,“初本迪”三字為句。戴震亦曰:“初之本迪,猶工有規(guī)畫繩墨矣?!蔽贾T屈賦,斷無此類句法。湯炳正曰:“洪興祖《楚辭考異》、朱熹《楚辭集注》皆謂一本無初字,易本迪,猶言改變本來的道路。”審此四句字法,無初字者實亦不可通。蔣驥曰:“易初本迪,謂改變其初時本然之道也?!标惐径Y曰:“本迪,本于先人之道?!卞X澄之曰:“本迪,本然當(dāng)行之道也?!币陨现T說所增“先人”、“當(dāng)行”諸字,皆非本文所有,實詰鞠不通。又,聞一多曰:“案本疑當(dāng)作變。變、卞古通。此蓋本作‘易初卞迪’,卞迪即變道。”姜亮夫校曰:“此句疑原作‘易由初本兮’,后人因不審易由之義,變?yōu)橐壮?,而又誤作迪也?!苯种^“易由,猶今言夷猶、夷由,謂行事不決也”。皆率意改字,亦非屈賦本意。
章畫志墨兮,
章,明也。志,念也?!妒酚洝分疽蛔髀?。
前圖未改。
圖,法也。改,易也。言工明于所畫,念其繩墨,修前人之法,不易其道,則曲木直而惡好也。以言人遵先圣之法度,修其仁義,不易其行,則德譽興而榮名立也。《史記》圖作度。
內(nèi)厚質(zhì)正兮,
《史記》作內(nèi)直質(zhì)重。
大人所盛。
言人質(zhì)性敦厚,心志正直,行無過失,則大人君子所盛美也。
巧亻垂不斫兮,
亻垂,堯巧工也。斫,斫也?!妒酚洝纷髑山常揭蛔鲾?,一作劉。
孰察其撥正?
察,知也。撥,治也。言亻垂不以斤斧斫斫,則曲木不治,誰知其工巧者乎?以言君子不居爵位,眾莫知其賢能也?!妒酚洝纷鬓裾P煊⒅^當(dāng)從《史記》作揆正。
玄文處幽兮,
玄,墨也。幽,冥也?!妒酚洝诽幱淖饔奶??!堵勑Qa》謂“當(dāng)從《史記》作‘幽處’?!模ㄚぃ┯奶帯c下文‘離婁微睇’文相偶,處睇皆動詞,幽微皆副詞也”。
蒙瞍謂之不章。
蒙,盲者也。《詩》云:“蒙瞍奏工?!闭?,明也。言孫玄墨之文,居幽冥之處,則蒙瞍之徒以為不明也。言持賢知之士居于山谷,則眾愚以為不賢也。瞍一作,《史記》無瞍字。
離婁微睇兮,
離婁,古明目者也?!睹献印吩唬骸半x婁之明?!表?,眄之也。郭在貽謂微作<見微>。
瞽以為無明。
瞽,盲者也?!对姟吩疲骸坝蓄蓄!毖噪x婁明目無所不見,微有所眄,盲人輕之,以為無明也。言賢遭困厄,俗人侮之,以為癡也。
變白以為黑兮,
世以濁為清也?!妒酚洝芬宰鞫7蛉蒺^本、黃本以作而。
倒上以為下。
俗人以愚為賢也。
鳳皇在{奴}兮,
{奴},籠落也。徐廣曰:{奴}一作郊。
雞鶩翔舞。
言圣人困厄,小人得志也?!妒酚洝氟F作雉。
同糅玉石兮,
賢愚雜錯。
一而相量。
忠佞不異。
夫惟黨人鄙固兮,
楚俗狹陋。鄙一作交,《史記》云夫黨人之鄙妒兮。徐仁甫曰:“‘夫惟’當(dāng)作‘惟夫’,《史記?屈原列傳》有‘夫’無‘惟’,可見‘夫黨人’三字連文,中間不當(dāng)插一‘惟’字?!峨x騷》‘惟黨人之偷樂兮’,六臣本《文選》‘惟’下有‘夫’字,亦可證‘夫黨人’當(dāng)連文?!?,
羌不知余之所臧。
莫照我之善意?!妒酚洝吩魄疾恢崴?。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
陷,沒也。濟,成也。言己才力盛壯,可任重載,而身放棄,陷沒沈滯,不得成其本志。
懷瑾握瑜兮,
在衣為懷,在手為握。瑾、瑜,美玉也。
窮不知所示。
示,語也。言己懷持美玉之德,遭世ウ惑,不別善惡,抱寶窮困而無所語也。《史記》云窮不得余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毀賢智者,亦以其行度異,故群而謗之也。一云邑犬群兮吠所怪也,《史記》無之字,一本此句與下文無也字。
非俊疑杰兮,
千人才為俊,一國高為杰?!妒酚洝纷髡u駿疑桀。
固庸態(tài)也。
庸,廝賤之人也。言眾人所謗非杰異之士,斯庸夫惡態(tài)之人也。何者?德高者不合于眾,行異者不合于俗,故為犬之所吠,眾人之所訕也。
文質(zhì)疏內(nèi)兮,
《史記》疏作束,金陵書局本《史記》亦作疏
眾不知余之異采。
采,文采也。言己能文能質(zhì),內(nèi)以疏達,眾人不知我有異藝之文采也?!妒酚洝酚嘧魑?。徐廣曰異一作奧。朱季海謂當(dāng)作奧。
材樸委積兮,
條直為材,壯大為樸?!妒酚洝窐阕鳂悖e作質(zhì)。
莫知余之所有。
言材木委積,非魯班則不能別其好丑,國民眾多,非明君則不知我之能也。
重仁襲義兮,
重,累也。襲,及也。湯炳正謂重作纟重,“本指衣物絲絮層疊,此借作重積仁德”。
謹(jǐn)厚以為豐。
謹(jǐn),善也。豐,大也。言眾人雖不知己,猶復(fù)重累仁德及與禮義,修行謹(jǐn)善以自廣大也。
重華不可兮,
,逢。一作<辶Ф>,《史記》作牾。
孰知余之從容?
從容,舉動也。言圣辟重華不可逢遇,誰得知我舉動,欲行忠信也。
古固有不并兮,
并,俱。
豈知其何故?
言往古之世,忠佞之臣不可俱并事君,必相克刂害,故曰豈知其何故。一本此與下句末皆有也字,《史記》云豈知其故也。陸時雍《楚辭疏》無何字,《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索隱引《楚辭》作“莫知其何故”。
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
慕,思也。言殷湯、夏禹圣德之君,明于知人,然去久遠,不可思慕而得事之也?!妒酚洝吩棋悴豢赡揭病=练蛑^“湯禹”為“禹湯”之倒乙。
懲連改忿兮,
懲,止也。忿,恨也?!妒酚洝愤B作違。夫容館本、黃本連作違。
抑心而自強。
抑,按也。言己知湯禹不可得,則止己留連之心,改其忿恨,按慰己心,以自強勉也?!妒酚洝窂娮鳓狻?離ê而不遷兮,
ê,病也。遷,徙也?!妒酚洝法鹤鳟?,一作閔。
愿志之有像。
像,法也。言己自勉修善,身雖遭病,心終不徙,愿志行流于后世,為人法也。《史記》像作象。
進路北次兮,
路,道也。次,舍也。
日昧昧其將暮。
昧,冥也。言己思念楚國,愿得君命,進道北行,以次舍止,冀遂還歸,日又音樂會暮,不可去也。
舒憂娛哀兮,
娛,樂?!妒酚洝纷骱瑧n虞哀。
限之以大故。
限,度也。大故,死亡也。言己自知不遇,聊作詞賦以舒展憂思,樂己悲愁,自度死亡而已,終無它志也。
亂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浩浩,廣大貌也。汩,流也。言浩浩廣大乎沅湘之水,分汩而流,將歸乎海,傷己放棄,獨無所歸也。《史記》此句末至明告君子并有兮字,分一作汾?!堵勑Qa》謂分作汾,通作湓,言湓涌而流。
路幽蔽,道遠忽兮。
,長也。言己雖在湖澤之中,幽深蔽ウ,道路甚遠且久長也?!妒酚洝繁巫鞣?,自道遠忽兮以下有曾金恒悲兮永嘆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四句。
懷質(zhì)抱情,獨無匹兮。
匹,雙也。言己懷敦篤之質(zhì),抱忠信之情,不與眾同。故孤煢獨行,無的雙匹也?!妒酚洝吩茟亚楸з|(zhì)。
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伯樂,善相馬者也。程,量也。言騏驥不遇伯樂,則無所程量其才力也。以言賢臣不遇明君,則無所施其智能也?!妒酚洝窙]作歿,焉上有將字。
萬民之生,各有所樂兮。
錯,安也。言萬民稟受天命,生而各有所錯,安其志,或安于忠信,或字于詐偽,其性不同也。一云民生有命,《史記》民作人,一云民生稟命。
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
言己既安于忠信,廣我志意,當(dāng)復(fù)何懼乎,威不能動,法不能恐也。王駕吾《楚辭校錄》謂“畏懼”當(dāng)“懼畏”之倒乙,畏、喟為韻。
曾傷爰哀,永嘆喟兮。
爰,于也。喟,息也。言己所以心中重傷,于是嘆息,自恨懷道不得施用也。曾一作增?!吨熳ⅰ分^此以下四句,“若依《史記》移著上文‘懷質(zhì)抱情’之上,而以下章‘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承‘余何畏懼’之下,文意尤通貫,恐后人因校誤加也”。
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也。
謂,猶說也。言己遭遇亂世,眾人不知我賢,亦不可戶告人說。一云念不可謂兮,《史記》云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謂兮,一云世溷莫知不可謂兮。
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
讓,辭也。言人知命將終,可以建忠伏節(jié)死義,愿勿辭讓而自愛惜之也。
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告,語也。類,法也?!对姟吩疲骸坝厘a爾類?!毖约簩?zhí)忠死節(jié),故以此明白告諸君子,宜以我為法度。
○思美人
思美人兮,
言己憂思念懷王也。
攬?zhí)槎鴣许簟?佇立悲哀,涕交橫也。
媒絕路阻兮,
良友隔絕,道壞崩也。一云媒絕而道路阻,《文苑》作路絕而媒阻。
言不可結(jié)而詒。
秘密之語難傳誦也。一無而字。
蹇蹇之煩冤兮,
忠謀盤紆,氣盈胸也。冤一作惋。
陷滯而不發(fā)。
含辭郁結(jié),不得暢也。陷一作滔。
申旦以舒中情兮,
誠欲日日陳己心也。以一作不。
志沈菀而莫達。
思念沈積,不得通也。一無志字。
愿寄言于浮云兮,
思要媒于神靈也。
遇豐隆而不將。
云師徑游,不我聽也。
因歸鳥而致辭兮,
思附鴻雁,達中情也。
羌宿高而難當(dāng)。
飛集山林,道徑異也。一云羌迅高而難寓。
高辛之靈盛兮,
帝嚳之德茂神靈也。盛一作晟,一作威。
遭玄鳥而致詒。
嚳妃吞燕卵以生契也。言殷契合神靈之祥知而生,于是性的仁賢,為堯三公。屈原亦得天地正氣而生,自傷不遭圣主而遇亂世也。
欲變節(jié)以從俗兮,
念改忠直,隨讒佞也。
鬼易初而屈志。
{斬心}恥本行,中回傾也。
獨歷年而離兮,
德累歲,身疲病也。
羌馮心猶未化。
憤懣守節(jié),不易性也。
寧隱閔而壽考兮,
懷智佯愚,終壽考也。
何變易之可為。
心不改更,死忠正也。一云何變初而可為。
知前轍之不遂兮,
比干子胥,蒙禍患也。轍一作道。
未改此度。
執(zhí)心不回,志彌固也。
車既覆而馬顛兮,
君國傾側(cè),任小人也。車以喻君,馬以喻臣,言車覆者,君國危也。馬顛仆者,所任非人。
蹇獨懷此異路。
遭逢艱難,思忠臣也。
勒騏驥而更駕兮,
舉用才德,任俊賢也。
造父為我操之。
御民以道,須明君也。
遷逡次而勿驅(qū)兮,
使臣以禮,得中和也?!逗檠a》曰:“遷逡,猶逡巡,行不進貌?!?聊假日以須時。
綦月考功,知德化也。
指れ冢之西隈兮,
澤流山野,被流沙也。れ冢,山名?!渡袝罚骸挨熠?dǎo)漾?!壁褚蛔饔?。
與黃以為期。
待間靜時與賢謀也。黃,蓋黃昏時也。一作曛。
開春發(fā)歲兮,
承陽施惠,養(yǎng)百姓也。
白日出之悠悠。
君政溫仁,體光明也。
吾將蕩志而愉樂兮,
滌我憂愁,弘佚豫也。將一作且。
遵江夏以娛憂。
循兩水涯,以娛志也。
攬大薄之芳ぇ兮,
欲援芳ぇ,以為佩也。攬一作。
搴長洲之宿莽。
采取香草,用飾己也。楚人名冬生草曰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
生后殷湯周文王也。惜一作然,一云古之人。
吾誰與玩此芳草?
誰與竭節(jié)盡忠厚也。此一作斯?!堵勑Qa》據(jù)《哀時命》“誰可與玩斯遺芳”,校改芳草作遺芳。其說可參。
解薄與雜菜兮,
,畜也。雜菜,雜香之菜。
備以為交佩。
交,合也。言己解折蓄,雜以香菜,合而佩之,言修飾彌盛也。備一作。
佩繽紛以繚轉(zhuǎn)兮,
德行純美,能絕異也。以一作其。
遂萎絕而離異。
終以放斥,而見疑也。
吾且亻亻回以娛憂兮,
聊且游戲,樂所志也。亻亻回一作徘徊。
觀南人之變態(tài)。
覽察楚俗,化改易也?!堵勑Qa》謂南人當(dāng)作南夷之訛。
竊快在中心兮,
私懷僥亻幸,而欣喜也。一無在字,一云吾竊快在其中心兮,一無吾字。
揚厥憑而不。
思舒憤懣,無所待也。
芳與澤其雜糅兮,
正直溫仁,德茂盛也。
羌芳華自中出。
生含天姿,不外受也。游國恩據(jù)以四句為節(jié)之韻例,謂“當(dāng)是脫二句無疑”。
紛郁郁其遠承兮,
法度文辭,行四海也。一云:行度文辭,流四海也。
滿內(nèi)而外揚。
修善于,名譽起也。
情與質(zhì)信可保兮,
言行相副,無表里也。
羌居蔽而聞?wù)隆?雖在山澤,名宣布也。居一作重,一云居重蔽而聞?wù)隆?令薜荔以為理兮,
意欲升高,事貴戚也。以一作而。
憚舉趾而緣木。
憚,難也。誠難抗足,屈也。
因芙蓉而為媒兮,
意欲下求,從風(fēng)俗也。因一作用。
憚褰裳而濡足。
又恐汗浞,被垢濁也。足一作之。
登高吾不說兮,
事上得位,我不好也。
入下吾不能。
隨俗顯榮,非所樂也。
固朕形之不服兮,
我性幸直,不曲撓也。
然容與而狐疑。
俳亻回進退,觀眾意也。
廣遂前畫兮,
恢廓仁義,弘圣道也。
未改此度也。
心終不變,內(nèi)自守也。一無也字。
命則處幽吾將罷兮,
受祿當(dāng)窮,身勞苦也。一無則字。劉夢鵬謂“罷讀作疲”。
愿及白日之未暮。
思得進用,先年老也。
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惜往日
惜往日之曾信兮,
先時見仕,身親近也。
受命詔以昭詩。
明告屈原,明典文也。詩一作時。
奉先功以照下兮,
承宣祖業(yè)以示民也。
明法度之嫌疑。
草創(chuàng)憲度,定眾難也。
國富強而法立兮,
楚以熾盛,無盜奸也。
屬貞臣而日矣。
委政忠良而游息也。矣一作娛。
秘密事之載心兮,
天災(zāi)地變,乃存念也。秘一作移。
雖過失而弗治。
臣有過差,放貰寬也。弗一作不。
心純而不泄兮,
素性敦厚,慎語言也。泄一作貰。
遭讒人而嫉之。
遭退靳尚及上官也。嫉之一作佞嫉。
君含怒而待臣兮,
上懷忿恚,欲刑殘也。
不清澈其然否。
內(nèi)弗省察,其侵冤也。澈一作。
蔽晦君之聰明兮,
專擅維恩,握主權(quán)也。
虛惑誤又以欺。
欺罔戲弄,若轉(zhuǎn)丸也。一云惑虛言又以欺。
弗參驗以考實兮,
不審窮其端原也。
遠遷臣而弗思。
放逐徙我,不肯還也。
信讒諛之溷濁兮,
聽用邪偽,自亂惑也。溷濁一作浮說。
盛氣志而過之。
呵罵遷怒,妄誅戮也。盛,古作成。
何貞臣之無{自辛}兮,
忠正之行,少愆忒也。{自辛}一作罪。
被離謗而見尤。
虛蒙誹訕,獲過愆也。離一作ゥ。
{斬心}光景之誠信兮,
質(zhì)性謹(jǐn)厚,貌純愨也。
身幽隱而備之。
雖處草野,行彌篤也。聞氏謂備當(dāng)為避,聲誤字。
臨沅湘之玄淵兮,
觀視流水,心悲惻也。沅一作江。
遂自忍而沈流。
遂赴深水,自害賊也。遂一作不。
卒沒身而絕名兮,
姓字?jǐn)嘟^,形體沒也。一云:名字?jǐn)嘟^,形朽腐也。沒身一作沈身。
惜壅君之不昭。
懷王壅蔽,不覺悟也。古本壅皆作ń。沈祖綿謂昭當(dāng)作皓,字之訛。流皓幽聊為韻。
君無度而弗察兮,
上無檢柙,以知下也。
使芳草為藪幽。
賢人放竄,棄草野也。
焉舒情而抽信兮,
安所展思,拔愁苦也。
恬死亡而不聊。
忍不貪生而顧老也。
獨鄣壅而蔽隱兮,
遠放隔塞,在裔土也。鄣一作彰,壅一作雍。
使貞臣為無由。
欲竭忠節(jié),靡其道也。為一作而。
聞百里之為虜兮,
沈祖綿曰:“百里奚無為虜事,虜當(dāng)作豎?!?伊尹烹于庖廚。呂望屠于朝歌兮,寧戚歌而飯牛。
見《騷經(jīng)》、《天問》。
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吳信讒而弗味兮,
宰阿諛,甘如蜜也。弗一作不。徐復(fù)校味為昧,弗昧,“言微明亦不可得也”。非是。
子胥死而后憂。
竟為越國所誅滅也。
介子忠而立枯兮,
介子,介子推也。
文君寤而追求。
文君,晉文公也。寤,覺也。昔文公被麗姬譖,出奔齊楚,介子推從行,道乏糧,割股肉以食文公。文公得國,賞諸從行者,失忘子推。子推遂逃介山隱。文公覺悟,追而求之。子推遂不肯出。文公因燒其山,子推抱樹燒而死,故言立枯也?!镀咧G》中推自割而食君,亦解此也。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yōu)游。
言文公遂以介山之民封子推,使祭祀之,又禁民不得有言燒死,以報其德,憂游其靈也。一無而字。
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
言文公思子推親自割其身,恩義尤篤,因為變服,悲而哭之也。
或忠信而死節(jié)兮,
仇牧荀息與梅伯也。
或讠也謾而不疑。
張儀欺詐,不能誅也。讠也一作。
弗省察而按實兮,
君不參錯而思慮也。
聽讒人之虛辭。
諂諛毀訾,而加誣也。
芳與澤其雜糅兮,
質(zhì)性香潤,德之厚也。
孰申旦而別之?
世無明智,惑賢愚也。
何芳草之早夭兮,
賢臣被讒,命不久也。夭一作夭。
微霜降而下戒。
嚴(yán)刑卒至,死有時也。下一作不。
諒聰不明而蔽壅兮,
君知淺短,無所照也。一云不聰明。洪興祖《補注》曰:“《易?噬嗑》《》卦皆曰:‘聰不明也。’”蓋謂本作“聰不明”。聞氏《校補》謂聰訓(xùn)聽,“聰不明”者,即聽不明也。又據(jù)洪氏所引,謂“聰不明”古之恒語。聞?wù)f非是。此當(dāng)作“不聰明”者是也??肌盁o所照”即釋“不聰明”之意也。王本作“不聰明”也。考聰字古有二訓(xùn):一曰聽也。一曰明也。若以前一解言之,則此信乎宜同《易象》,作“聰不明”者是也。若以后一解言之,則當(dāng)作“不聰明”也。然三覆之,此當(dāng)屬后者。且“聰明”二字連文,蓋平列復(fù)語耳。本篇上云“蔽晦君之聰明兮”,劉向《九嘆?沈江》“愿悉心之所聞兮,遭值君之不聰。”王逸注曰:“聽遠曰聰。言己欲盡忠竭其所聞,陳列政事,遭值懷王ウ不聰明,鴯不見納也?!鄙w亦同此。考郭店楚墓竹簡文《五行篇》曰:“不聰不明,不圣不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樂,不樂亡德。”又曰:“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未嘗見賢人謂之不明?!眲t皆“不聰”與“不明”為對舉,聰,亦明之意也。此當(dāng)可為作“不聰明”之旁證。又,《左傳》昭二七年:“去朝吳,出蔡侯朱,喪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耳目,使不聰明?!薄稘h書》卷七二《貢禹傳》:“臣禹犬馬之齒八十一,血氣衰竭,耳目不聰明,非復(fù)能有補益,所謂素餐尸祿ㄜ朝之臣也?!薄安宦斆鳌保胖烧Z也。
使讒諛而日得。
佞人位高,家富饒也。家一作蒙。
自前世之嫉賢兮,
憎惡忠直,若仇怨也。
謂蕙若其不可佩。
賤棄仁智,言難用也。
妒佳冶之芬芳兮,
嫉害美善之婉容也。佳一作娃。
母姣而自好。
丑嫗自飾以粉黛也。
雖有西施之美容兮,
世有好女之異貌也。
讒妒入以自代。
眾惡推遠,不附近也。
愿陳情以白行兮,
列己忠心,所趨務(wù)也。
得罪過之不意。
譴怒橫異,無宿戒也。
情冤見之日明兮,
行度清白,皎如素也。冤一作宛。
如列宿之錯置。
皇天羅宿,有度數(shù)也。
乘騏驥而馳騁兮,
如駕駑馬而長驅(qū)也?!吨熳ⅰ吩唬骸膀U驥,王逸解為駑馬。又詳下文,恐當(dāng)作駑駘?!标戀┤缰^“此蓋因《離騷》‘乘騏驥以馳騁’句而誤,當(dāng)改從朱說”。游國恩亦持此說。
無轡銜而自載;
不能制御,乘車將仆。
乘氵付以下流兮,
乘舟船而涉渡也。編竹木曰氵付,秦人曰發(fā)也。
無舟楫而自備。
身將沈沒而危殆也。楫一作。
背法度而心治兮,
背棄圣制,用愚意也。治一作殆。
辟與此其無異。
若乘船車,無轡棹也。辟一作譬。
寧溘死而流亡兮,
意欲淹沒,隨水去也。
恐禍殃之有再。
罪及父母與親屬也。
不畢辭以赴淵兮,
陳言未終,遂自投也。
惜壅君之不識。
哀上愚蔽,心不照也。識一作明。
○桔頌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后,后土也;皇,皇天也。服,習(xí)也。言皇天后土生美橘樹,異于眾木,來服習(xí)南土,便其風(fēng)氣,屈原自喻才德如橘樹,亦異于眾也。便其風(fēng)氣,一云便且遂也,一云便其性也。湯炳正《楚辭今注》謂后當(dāng)作侯,發(fā)語詞。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南國,謂江南也。遷,徒也。言橘受天命生于江南,不可移徙,種于北地則化為枳也。屈原自比志節(jié)如橘,亦不可移徙。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屈原見橘根深堅固,終不可徙,則專己志,守忠信也。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綠,猶青也。素,白也。言橘青葉白華,紛然盛茂,誠可喜也。以言己行清白可信任也。榮一作華。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剡,利也。棘,橘枝刺若棘也。摶,圜也。楚人名圜為摶。言橘枝重累,又有利棘,以象武也。其實摶,又象文也。以喻己有文武,能方圓也。圓果一作圜果,摶一作專。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以言己敏達道德,亦爛然有文章也。糅一作揉。
精色內(nèi)白,類可任兮。
精,明也。類,猶貌也。言橘實赤黃,其色精明,內(nèi)懷潔白,以言賢者亦然,外有精明之貌,內(nèi)有潔白之志,故可任以道而事用之也。一云類任道兮。
紛宜,夸而不丑兮。
紛,盛貌;丑,惡也。言橘類紛而盛,如人宜修飾,形容盡好,無有丑惡也。一作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爾,汝也。幼,小也。言嗟乎眾臣,女少小之人,其導(dǎo)易徙,有異于橘也。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屈原言己之行度,獨立堅固,不可遷徙,誠可喜也。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蘇,寤也。言屈原自知為讒佞所害,心中覺寤,然不變節(jié),猶行忠直,橫立自持,不隨俗人也。陸時雍《楚辭疏》謂蘇當(dāng)作疏。蓋言疏遠之意。湯炳正《楚辭今注》亦謂蘇即疏,疏世,言“遠離世俗”。其說可參。
閉心自慎,不終失過兮。
言己閉心捐欲,敕慎自守,終不敢有過失也。一云終不過兮,一云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秉,執(zhí)也。言己執(zhí)履忠信,行無私阿,故參配天地,通之神明,使知之也。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謝,去也。言己愿與橘同心并志,歲月雖去,年且衰老,長的朋友,不相遠離也。徐仁甫曰:“并與屏通,屏猶放去,與謝訓(xùn)去為同義詞?!?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淑,善也。梗,強也。言己雖設(shè)與橘離別,猶善持己行,梗然堅強,終不淫惑而失義也。朱季海謂淑離當(dāng)作陸離,言美好貌。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言己年雖幼小,言有法則,行有節(jié)度,齋可師用,長老而事之。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像,法也。伯夷,孤竹君之子也。父欲立伯夷,伯夷讓弟叔齊。叔齊不肯受,兄弟棄國,俱去之首陽山下。周武王伐紂,伯夷、叔齊扣馬諫之曰:‘父死不葬,謀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左右欲殺之,太公曰:‘不可?!ブ?,遂不食周粟而餓死。屈原亦自以飾潔白之行,不容于世,將餓餒而終,故曰以伯夷為法也。
○悲回風(fēng)
悲回風(fēng)之搖蕙兮,
回風(fēng)為飄。飄風(fēng)回邪,以興讒人。
心冤結(jié)而內(nèi)傷。
言飄風(fēng)動搖芳草,使不得安。以言讒人亦別離忠直,使得罪過也。故己見之,中心冤結(jié)而傷痛也。冤一作宛。
物有微而隕性兮,
隕,落也。言芳草為物,其性笥眇,易以隕落。言賢者用事精微,亦易傷害也。
聲有隱而先倡。
倡,始也。言讒人之言,隱匿其聲,先倡導(dǎo)君使惑亂也。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暨,與也。《尚書》曰:“讓于稷契暨皋陶。”介,節(jié)也。言己見讒人倡君為惡,則思念古世彭咸,欲與齊志節(jié)而不能忘也。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
蓋,覆也。言讒人長于巧詐,情意萬變,轉(zhuǎn)易其辭,前后反復(fù),如明君察之,則知其態(tài)也。一云萬變情豈其可蓋兮。
孰虛偽之可長?
言讒人虛造成人過,其行邪偽,不可久長,必遇禍也。
鳥獸鳴以號群兮,
號,呼也。
草苴比而不芳。
生曰草,死曰苴。比,合也。言飛鳥走獸群鳴相呼,則芳草合其莖葉,芬芳以不暢也。以言讒口眾多,盈君之耳,亦令忠直之士失其本志也。
魚葺鱗以自別兮,
葺,累也。
蛟龍隱其文章。
言眾魚張其尾,葺累其鱗,則蛟龍隱其文章而避之也。言俗人朋黨,恣其口舌,則賢者亦伏匿而深藏也。
故荼薺不同<畝人>兮,
二百四十步為<畝人>。言枯草荼薺不同畝而俱生,以言忠佞亦不同朝而俱用也。薺一作若,若一作苦。
蘭ぇ幽而獨芳。
以言賢人雖居深山,不失其忠正之行。ぇ一作芷。
惟佳人之永都兮,
佳人,謂懷、襄王也。邑有先君之廟曰都也。
更統(tǒng)世而自貺。
更,代也。貺,與也。言己念懷王長居郢都,世統(tǒng)其位,父子相舉,今不任賢,亦將危殆也。
眇遠志之所及兮,
言己常眇然高志,執(zhí)行忠直,冀上及先賢也。
憐浮云之相羊。
相羊,無所據(jù)依之貌也。言己放棄若浮云之氣,東西無所據(jù)依也。
介眇志之所惑兮,
介,節(jié)也。言己能守耿介之眇節(jié),以自惑誤,不用于世也。
竊賦詩之所明。
賦,鋪也。詩,志也。言己守高眇之節(jié)不用于世,則鋪陳其志以自證明也。
惟佳人之獨懷兮,
懷,思。
折若椒以自處。
處,居也。言己獨念懷王,雖見放逐,猶折香草以自修饣芳,行善終不怠也。若一作芳。
曾欷之嗟嗟兮,
欷,啼貌。曾一作增。
獨隱伏而思慮。
言己思念懷王,悲啼欷,雖獨隱伏,猶思道德,欲輔助之也。伏一作居。
涕泣交而凄凄兮,
凄凄,流貌。一云交下而凄凄,下一作流。
思不眠以至曙。
曙,明也。朱季海謂至當(dāng)作極。
終長夜之曼曼兮,
曼曼,長貌。
掩此哀而不去。
心常悲慕。
寤從容以周流兮,
覺立徙倚而行步也。以一作而。
聊逍遙以自恃。
且徐游戲,內(nèi)自娛也。
傷太息之愍憐兮,
憂悴重嘆,心辛苦也。愍憐一作愍嘆。
氣于邑而不可止。
氣逆憤懣,結(jié)不下也。
纟思心以為纟襄兮,
纟,戾也。纟襄,佩帶也。一作襄。
編愁苦以為膺。
編,結(jié)也。膺,胸也。結(jié)胸者,言動以憂愁自系結(jié)也。一注云:膺,胸者也。
折若木以蔽光兮,
光,謂日光。
隨飄風(fēng)之所仍。
仍,因也。言己愿折若木以蔽日,使之稽留,因隨群小以游戲也。
存方弗而不見兮,
方弗,謂形貌也。一云不得見。
心踴躍其若湯。
言己設(shè)欲隨從群小,存其形貌,察其情志,不可得知,故中心沸熱若湯也。踴躍一作沸怒。
撫衽以案志兮,
整饣芳衣裳,自寬慰也。
超惘惘而遂行。
失志惶遽,而直逝也。
歲其若頹兮,
年歲轉(zhuǎn)去而流沒也。
時亦冉冉而將至。
春秋更到,與老會也。
蘅槁而節(jié)離兮,
喻己年衰,齒隨落也。一云蘅,一云蘩。
芳以歇而不比。
志意已盡,知慮闕也。以一作已。
憐思心之不可懲兮,
履信被害,志不也。
證此言之不可聊。
明己之謀,不空設(shè)也。
寧逝死而流亡兮,
意欲終命,心乃快也。逝一作溘。
不忍為此之常愁。
心情ぉぉ,常如愁也。一云此心之常愁。
孤子金而扌文淚兮,
自哀煢獨,心悲愁也。扌文一作收。
放子出而不還。
遠離父母,無依歸也。
孰能思而不隱兮,
誰有悲哀而不憂也。
照彭咸之所聞。
睹見先賢之法則也。照一作昭,《朱注》作昭,引一作照。夫容館本、黃本并作昭。劉夢鵬謂作照者非是。
登石巒以遠望兮,
彼高山,瞰楚國也。
路眇眇之默默。
郢道遼遠,居僻陋也。
入景響之無應(yīng)兮,
竄在山野,無人域也。響一作鄉(xiāng)。
聞省想而不可得。
目視耳聽,嘆寂默也。
愁郁郁之無快兮,
中心煩冤,常懷忿也。之一作而,快一作決。
居戚戚而不可解。
思念憔悴,相連接也?!犊籍悺分^《古詩十九首》注引居誤作君。
心幾羈而不形兮,
肝膽系結(jié),難解釋也。形一作開。
氣繚轉(zhuǎn)而自締。
思念緊卷而成結(jié)也。緊卷一作繾綣。
穆眇眇之無垠兮,
天與地合,無垠形也。
莽芒芒之無儀。
草木彌望,容貌盛也。
聲有隱而相感兮,
鶴鳴九皋,聞于天也。
物有純而不可為。
松柏冬生,稟氣純也。
藐蔓蔓之不可量兮,
八極道理,難計也。一作邈漫漫。
縹綿綿之不可紆。
細(xì)微之思難斷絕也。
愁悄悄之常悲兮,
憂心慘慘常涕泣也。
翩冥冥之不可娛。
身處幽冥,心不樂也。
凌大波而流風(fēng)兮,
意欲隨水而自退也。
彭咸之所居。
從古賢俊,自沈沒也。
上高巖之峭岸兮,
升彼山古之峻峭也。峭一作肖。
處雌之標(biāo)顛。
乘風(fēng)氣,游天際也。
據(jù)青冥而攄虹兮,
上至玄冥,舒光耀也。
遂忽而捫天。
所至高眇,不可逮也。
吸湛露之浮源兮,
湛,厚也?!对姟吩唬骸罢空柯端?。”
漱凝霜之。
,霜貌也。言己雖青冥,猶能食霜露之精,以自潔也。
依風(fēng)穴以自息兮,
伏聽天命之緩急也。
忽傾寤以嬋媛。
心覺自傷,又痛惻也。嬋媛一作撣援,一作擅徊。
馮昆侖以瞰霧兮,
遂處神山,觀濁亂之氣也。一云瞰霧露,一云霧露。
隱山以清江。
隱,伏也。山,江所出也?!渡袝吩唬骸傍綄?dǎo)江。”言己雖遠游戲,猶依神山而止,欲清澄邪惡者也。一作,一作汶。
憚涌湍之兮,
憚,難也。涌湍,危阻也,以興讒賊危害賢人也。
聽波聲之洶洶。
水得風(fēng)而波,以喻俗人言也。己欲澄清邪惡,復(fù)為讒人所危,俗人所謗訕也。
紛容容之無經(jīng)兮,
言己欲隨眾容容,則無經(jīng)緯于世人也。
罔芒芒之無紀(jì)。
又欲罔然芒芒,與眾同志,則無立紀(jì)綱,垂號謚也。
軋洋洋之無從兮,
言欲軋氵勿己心,仿佯立功,則其道無從至也。
馳委移之焉止?
雖欲長驅(qū),無所及也。一作馳逶蛇之焉至。
漂翻翻其上下兮,
登山入水,周六合也。漂一作飄,翻一作幡,一作潘。
翼遙遙其左右。
雖遠念君在旁側(cè)也。
其前后兮,
思如流水,游楚國也。
伴張之信期。
伴,俱也。,毀也。言己思君念國,而眾人俱共毀己,言內(nèi)無誠信,不可與期也。
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炎氣,南方火也。煙上天為云,云出湊液而為雨也。相仍者,相從也。煙液所積者,所聚也。
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聲之相擊。
言己上觀炎陽煙液之氣,下視霜雪江潮之流,憂思在心,而無所告也。
借光景之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
黃棘,棘刺也。枉,曲也。言己愿借神光電景,飛注征來,施黃棘之刺,以為馬策,言其利用急疾也。洪補曰:言己所以假延日月,往來天地之間,無以自處者,以其君施黃棘之枉策故也。初,懷王二十五年入與秦昭王盟約于黃棘,其后為秦所欺,卒客死于秦。今頃襄王信任奸回,將至七國,是復(fù)施行黃棘之枉策也。黃棘,地名。
求介子之所存兮,
介子,推也。
見伯夷之放跡。
伯夷,叔齊兄也。放,遠也。跡,行也。一云:放,放逐也。
心調(diào)度而弗去兮,
弗一作不。
刻著志之無適。
無適,言己思慕子推、伯夷清白之行,克心遵樂,志無所復(fù)適也。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
冀,幸也。言己怨往古以邪事君,而幸蒙富貴也。一無昔字。
悼來者之{狄心}々。
{狄心}{狄心},欲利貌也。言傷今世人見利{狄心}{狄心}然,欲競之也。{狄心}{狄心}一作逖逖。
浮江湘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適,之。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
申徒狄也。遇ウ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驟諫君而不聽兮,
驟,數(shù)也。一本作而君?!肚Wⅰ分^此句當(dāng)作“驟諫而君不聽”。
重任石之何益?
任,負(fù)也。百二十年為石。言己數(shù)諫君而不見聽,雖欲自任以重石,終益于萬分也。一云任重石,石一作古。
心纟圭結(jié)而不解兮,
纟圭,懸。纟圭結(jié)一作結(jié)纟圭。
思蹇產(chǎn)而不釋。
蹇產(chǎn),詰屈也。言己乘水蹈波,乃愁而恐懼,則心懸結(jié),詰屈而不可解。一本無此二句。聞氏《校補》曰:“陸侃如云:二句本《哀郢》文,后人誤加于此。依章句例,凡已注者皆不再注。本篇若原有此二句,則注當(dāng)云‘皆己解于《哀郢》中’。今則逐字加注,且與《哀郢》注同,可證此文及注皆自《哀郢》移此?!逼湔f是也。以韻言,釋,古屬鐸部,亦不當(dāng)與上文錫部之益、跡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