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入近思錄者,皆依次第類為 此卷?! 〗间浭拙硭撜\、中、仁三者,發(fā)明義理,固是有許多名,只是一理,但須隨事別之,如說誠,便只是實(shí)然底道理。譬如天地之於萬物,陰便實(shí)然是陰,陽便實(shí)然是陽,無一毫不真實(shí)處;中,只是喜怒哀樂 未發(fā)之理;仁,便如天地發(fā)育萬物,人無私意,便與天地相似。但天地?zé)o一息間斷 ,「聖希天」處正在此。仁義禮智,便如四柱,仁又包括四者。如易之「元亨利貞」,必統(tǒng)於元;如時(shí)之春秋冬夏,皆本於春。析而言之,各有所指而已。謨?! 枺骸敢链ㄑ裕骸骸赶才?未發(fā)謂之中」,中也者,「寂然不動(dòng) 」是也?!荒宪幯裕骸阂链ù颂幱行〔睿^喜怒哀樂 之中,言眾人之常性;「寂然不動(dòng) 」者,聖人之道心?!挥?,南軒辨呂 與叔論中書 說,亦如此。今載近思錄如何?」曰:「前輩多如此說,不但欽夫,自五峰發(fā)此論,某自是曉 不得。今湖南學(xué)者往往守此說,牢不可破。某看來 ,『寂然不動(dòng) 』,眾人皆有是心;至『感而遂通』,惟聖人能之,眾人卻不然。蓋眾人雖具此心,未發(fā)時(shí)已自汩亂了,思慮紛擾,夢(mèng) 寐顛倒,曾無操存之道;至感發(fā)處,如何得會(huì) 如聖人中節(jié)!」宇。
「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挂链ù苏Z,與橫渠「心統(tǒng)性情」相似。淳。
伊川曰:「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主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谷舨坏盟绱苏f出,如何明得? 問:「仁既偏言則一事,如何又可包四者?」曰:「偏言之仁,便是包四者底;包四者底,便是偏言之仁?!构?jié)。
郭兄問:「偏言則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乖唬骸敢詫?言言之,則一者包四者;以偏言言之,則四者不離一者也?!棺??! ∪手牡?,猶冢宰之統(tǒng)六官。閎祖。
問:「論語中言仁處,皆是包四者?」曰:「有是包四者底,有是偏言底。如『克己復(fù) 禮為 仁』,『巧言令色鮮矣仁』,便是包四者?!构?jié)。
問:「仁何以能包四者?」曰:「人只是這一箇心,就裏面分為 四者。且以惻 隱論之:本只是這惻 隱,遇當(dāng)辭遜則為 辭遜,不安處便為 羞惡 ,分別處便為 是非。若無一箇動(dòng) 底醒底在裏面,便也不知羞惡 ,不知辭遜,不知是非。譬如天地只是一箇春氣 ,振錄作「春生之氣 」。發(fā)生之初為 春氣 ,發(fā)生得過李錄云:「長得過?!贡銥?夏,收歛便為 秋,消縮便為 冬。明年又從 春起,渾然只是一箇發(fā)生之氣 ?!构?jié)。方子、振同。
問:「仁包四者,只就生意上看否?」曰:「統(tǒng)是一箇生意。如四時(shí),只初生底便是春,夏天長,亦只是長這生底;秋天成,亦只是遂這生底,若割斷 便死了,不能成遂矣;冬天堅(jiān) 實(shí),亦只是實(shí)這生底。如穀九分熟,一分未熟,若割斷 ,亦死了。到十分熟,方割來 ,這生意又藏在裏面。明年熟,亦只是這箇生。如惻 隱、羞惡 、辭遜、是非,都是一箇生意。當(dāng)惻 隱,若無生意,這裏便死了,亦不解惻 隱;當(dāng)羞惡 ,若無生意,這裏便死了,亦不解羞惡 。這裏無生意,亦不解辭遜,亦不解是非,心都無活底意思。仁,渾淪言,則渾淪都是一箇,義禮知都是仁;對(duì) 言,則仁義與禮智一般?!勾?。寓錄云:「安卿問:『仁包四者,就初意上看?就生意上看?』曰:『統(tǒng)是箇生意。四時(shí)雖異,生意則同。劈頭是春生,到夏長養(yǎng),是長養(yǎng)那生底;秋來 成遂,是成遂那生底;冬來 堅(jiān) 實(shí),亦只堅(jiān) 實(shí)那生底。草木未華實(shí),去摧折他,便割斷 了生意,便死了,如何會(huì) 到成實(shí)!如穀有兩 分未熟,只成七八分穀。仁義禮智都只是箇生意。當(dāng)惻 隱而不惻 隱,便無生意,便死了;羞惡 固是義,當(dāng)羞惡 而無羞惡 ,這生意亦死了。以至當(dāng)辭遜而失其辭遜,是非而失其是非,心便死,全無那活底意思?!弧?br />
問「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曰:「須先識(shí)得元與仁是箇甚物事,便就自家身上看甚麼是仁,甚麼是義、禮、智。既識(shí)得這箇,便見得這一箇能包得那數(shù) 箇。若有人問自家:『如何一箇便包得數(shù) 箇?』只答云:『只為 是一箇?!弧箚栔鼻湓唬骸腹洞颂幰姷梅置鞣??」曰:「向來 看康節(jié)詩,見得這意思。如謂『天根月窟閑來 往,三十六宮都是春』,正與程子所謂『靜後見萬物皆有春意』同。且如這箇棹子,安頓得恰好時(shí),便是仁。蓋無乖戾,便是生意。窮天地?古今,只是一箇生意,故曰『仁者與物無對(duì) 』。以其無往非仁,此所以仁包四德也?!乖唬骸溉绱梭w仁,便不是,便不是生底意思。棹子安頓得恰好,只可言中,不可謂之仁。元只是初底便是,如木之萌,如草之芽;其在人,如惻 然有隱,初來 底意思便是。榦錄作:「要理會(huì) 得仁,當(dāng)就初處看。故元亨利貞,而元為 四德之首。就初生處看,便見得仁?!顾猿套又^『看雞雛可以觀仁』,為 是那嫩小底便是仁底意思在?!箻o錄作:「亦是看其初意思?!箚枺骸溉缢^『初來 底意思便是』,不知思慮之萌不得其正時(shí)如何?」曰:「這便是地頭著賊,更是那『元』字上著賊了;如合施為 而不曾施為 時(shí),便是亨底地頭著賊了;如合收斂 而不曾收斂 時(shí),便是利底地頭著賊了;如合貞靜而不能貞靜時(shí),便是貞底地頭著賊了。榦錄作:「問:『物理固如此,就人心思慮上觀之,如何?』曰:『思慮方萌,特守得定,便是仁。如思慮方萌錯(cuò)了,便是賊其仁;當(dāng)施為 時(shí)錯(cuò)了,便是賊其禮;當(dāng)收斂 時(shí)錯(cuò)了,便是賊其義;當(dāng)貞靜時(shí)錯(cuò)了,便是賊其智。凡物皆有箇如此道理?!弧挂砸簧碛^之,元如頭,亨便是手足,利便是胸腹,貞便是那元?dú)?所歸宿處,所以人頭亦謂之『元首』。穆姜亦曰:『元者,體之長也?!唤袢裟苤盟^『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利之貞』,上面一箇『元』字,便是包那四箇;下面『元』字,則是『偏言則一事』者。恁地說,則大煞分明了。須要知得所謂『元之元,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者,蓋見得此,則知得所謂只是一箇也。若以一歲之體言之,則春便是元之元;所謂『首夏清和』者,便是亨之元;孟秋之月,便是利之元;到那初冬十月,便是貞之元也,只是初底意思便是。」榦錄作:「如春夏秋冬,春為 一歲之首,由是而為 夏,為 秋,為冬 ,皆自此生出。所以謂仁包四德者,只緣四箇是一箇,只是三箇。元卻有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貞。又有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曉 得此意,則仁包四者尤明白了。」道夫曰:「如先生之言,正是程子說『復(fù) 其見天地之心』。復(fù) 之初爻,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也?!乖唬骸附裰粚?公所見,看所謂『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 發(fā)處乃情也』,觀之便見。」久之,復(fù) 曰:「正如天官冢宰,以分歲言之,特六卿之一耳;而建邦之六典,則又統(tǒng)六卿也?!沟婪?。榦錄稍異。
問:「曩者論仁包四者,蒙教以初底意思看仁。昨看孟子『四端』處,似頗認(rèn)得此意?!乖唬骸溉绾危俊乖唬骸溉收呱?,而動(dòng) 之機(jī)也。惟其運(yùn)轉(zhuǎn)流通,無所間斷 ,故謂之心,故能貫通四者。」曰:「這自是難說,他自活。今若恁地看得來 ,只見得一邊,只見得他用處,不見他體了。」問:「生之理便是體否?」曰:「若要見得分明,只看程先生說『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便分明。若更要真識(shí)得仁之體,只看夫子所謂『克己復(fù) 禮』;克去己私,如何便喚 得做仁?!乖唬骸溉羧绱丝?,則程子所謂『公』字,愈覺親切。」曰:「公也只是仁底殼 子,盡他未得在。畢竟裏面是箇甚物事?『生之性』,也只是狀 得仁之體。」道夫?! ≈鼻鋯枺骸溉拾牡拢纭涸呱浦L』。從 四時(shí)生物意思觀之,則陰陽都偏了?!乖唬骸溉绱耍瑒t秋冬都無生物氣 象。但生生之意,至此退了;到得退未盡處,則陽氣 依舊在。且如陰陽,其初亦只是一箇,進(jìn)便喚 做陽,退便喚 做陰。」道夫。
問:「仁包四者。然惻 隱之端,如何貫得是非、羞惡 、辭遜之類?」曰:「惻 隱只是動(dòng) 處。接事物時(shí),皆是此心先擁 出來 ,其間卻自有羞惡 、是非之別,所以惻 隱又貫四端。如春和則發(fā)生,夏則長茂,以至秋冬,皆是一氣 ,只是這箇生意?!箚枺骸浮浩詣t曰「愛 之理」,專 言則曰「心之德」』,如何?」曰:「偏言是指其一端,因惻 隱之發(fā)而知其有是愛 之理;專 言則五性之理兼舉而言之,而仁則包乎四者是也?!怪儭?br />
問:「仁可包義智禮。惻 隱如何包羞惡 二端?」曰:「但看羞惡 時(shí)自有一般惻 怛底意思,便可見。」曰:「仁包三者,何以見?」曰:「但以春言:春本主生,夏秋冬亦只是此生氣 或長養(yǎng),或斂 藏,有間耳?!箍蓪W(xué)。
伊川言:「天所賦為 命,物所受為 性?!估硪灰玻蕴熘x與萬物言之,故謂之命;以人物之所稟受於天言之,故謂之性。其實(shí),所從 言之地頭不同耳。端蒙。
唐傑 問:「近思錄既載『鬼神者造化之跡』,又載『鬼神者二氣 之良能』,似乎重了?!乖唬骸冈旎E是日月星辰風(fēng)雨之屬 ,二氣 良能是屈伸往來 之理?!股w卿。
人性無不善,雖桀紂之為 窮兇極惡 ,也知此事是惡 。但則是我要恁地做,不柰何,便是人欲奪了。銖。
伊川言:「在物為 理。」凡物皆有理,蓋理不外乎事物之間。「處物為 義。」義,宜也,是非可否處之得宜,所謂義也。端蒙。
「在物為 理,處物為 義。」理是在此物上,便有此理;義是於此物上自家處置合如此,便是義。義便有箇區(qū)處。?。
問「在物為 理,處物為 義」。曰:「且如這棹子是物,於理可以安頓物事。我把他如此用,便是義?!褂讶??! 枴钢倚潘赃M(jìn)德」至「對(duì) 越在天也」。曰:「此一段,只是解箇『終日乾乾』。在天之剛健者,便是天之乾;在人之剛健者,便是人之乾。其體則謂之易,便是橫渠所謂『坱然太虛,升降飛揚(yáng),未嘗止息』者。自此而下,雖有許多般,要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皆是實(shí)理。以時(shí)節(jié)分段言之,便有古今;以血?dú)?支體言之,便有人己,卻只是一箇理也?!沟婪颉?br />
「忠信所以進(jìn)德」至「君子當(dāng)終日對(duì) 越在天也」,這箇只是解一箇「終日乾乾」。「忠信進(jìn)德,修辭立誠」,便無間斷 ,便是「終日乾乾」,不必便說「終日對(duì) 越在天」。下面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云云,便是說許多事,都只是一箇天。賀孫。
問:「詳此一段意,只是體當(dāng)這箇實(shí)理。雖說出有許多般,其實(shí)一理也。」曰:「此只是解『終日乾乾』,故說此一段。從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說起。雖是『無聲無臭』,其闔闢變化之體,則謂之易。然所以能闔闢變化之理,則謂之道;其功用著見處,則謂之神;此皆就天上說。及說到『命於人,則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道則謂之教』,是就人身上說。上下說得如此子細(xì),都說了,可謂盡矣。『故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又皆是此理顯著之跡??瓷醮笫滦∈拢茧x了這箇事不得。上而天地鬼神離這箇不得,下而萬事萬物都不出此,故曰『徹 上徹 下,不過如此』。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 是此器。然謂此器則有此理,有此理則有此器,未嘗相離,卻不是於形器之外別有所謂理。?古?今,萬事萬物皆只是這箇,所以說『但得道在,不係今與後,己與人』?!故迕蓡枺骸覆怀鲞@體用。其體則謂之性,其用則謂之道?」曰:「道只是統(tǒng)言此理,不可便以道為 用。仁義禮智信是理,道便是統(tǒng)言此理?!怪鼻湓疲骸浮旱馈蛔挚磥?亦兼體、用,如說『其理則謂之道』,是指體言;又說『率性則謂之道』,是指用言。」曰:「此語上是就天上說,下是就人身上說?!怪鼻溆衷疲骸钢皇堑掠肿约骟w、用言。如通書 云:『動(dòng) 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弧乖唬骸刚抢?,雖動(dòng) 而得其正理,便是道;若動(dòng)而 不正,則不是道。和亦只是順理,用而和順,便是得此理於身;若用而不和順,則此理不得於身。故下云:『匪仁,匪義,匪禮,匪智,匪信,悉邪也?!恢皇谴死怼9视衷疲骸壕由鲃?dòng) ?!弧怪鼻鋯枺骸柑珮O圖只說『動(dòng) 而生陽,靜而生陰』,通書 又說箇『機(jī)』,此是動(dòng) 靜之間,又有此一項(xiàng)。」又云:「『智』字自與知識(shí)之『知』不同。智是具是非之理,知識(shí)便是察識(shí)得這箇物事好惡 。」又問:「神是心之至妙處,所以管攝動(dòng) 靜。十年前,曾聞先生說,神亦只是形而下者?!官R孫問:「神既是管攝此身,則心又安在?」曰:「神即是心之至妙處,滾在氣 裏說,又只是氣 ,然神又是氣 之精妙處,到得氣 ,又是粗了。精又粗,形又粗。至於說魂,說魄,皆是說到粗處?!官R孫。寓錄云:「直卿云:『看來 「神」字本不專 說氣 ,也可就理上說。先生只就形而下者說?!幌壬唬骸核阅尘托味抡f,畢竟就氣處多,發(fā)出光彩便是神?!晃兜绬枺骸荷袢绱苏f,心又在那裏?』曰:『神便在心裏,凝在裏面為 精,發(fā)出光彩為 神。精屬 陰,神屬 陽。說到魂魄鬼神,又是說到大段粗處?!弧埂 枺骸浮骸干咸熘d,無聲無臭」,其體則謂之易』,如何看『體』字?」曰:「體,是體質(zhì)之『體』,猶言骨子也。易者,陰陽錯(cuò)綜,交換代易之謂,如寒暑晝夜,闔闢往來 。天地之間,陰陽交錯(cuò),而實(shí)理流行,蓋與道為 體也。寒暑晝夜,闔闢往來 ,而實(shí)理於是流行其間,非此則實(shí)理無所頓放。猶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有此五者,而實(shí)理寓焉。故曰『其體則謂之易』,言易為 此理之體質(zhì)也。」程子解「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曰:「此道體也。天運(yùn)而不已,日往則月來 ,寒往則暑來 ,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窮,皆與道為 體?!辜⒃唬骸柑斓刂?,往者過,來 者續(xù),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辜词谴艘?。銖?! 钙潴w則謂之易」,在人則心也;「其理則謂之道」,在人則性也;「其用則謂之神」,在人則情也。所謂易者,變化錯(cuò)綜,如陰陽晝夜,雷風(fēng)水火,反復(fù) 流轉(zhuǎn),縱橫經(jīng)緯而不已也。人心則語默動(dòng) 靜,變化不測者是也。體,是形體也,賀孫錄云:「體,非『體、用』之謂。」言體,則亦是形而下者;其理則形而上者也。故程子曰「易中只是言反復(fù) 往來 上下」,亦是意也。端蒙。
「以其體謂之易,以其理謂之道」,這正如心、性、情相似。易便是心,道便是性。易,變易也,如奕碁相似。寒了暑,暑了寒,日往而月來 ,春夏為 陽,秋冬為 陰,一陰一陽,只管恁地相易。賀孫。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谷藗?謂:「陰陽闔闢,屈伸往來 ,則謂之易;皆是自然,皆有定理,則謂之道;造化功用不可測度,則謂之神?!钩套佑衷唬骸钙涿度藙t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道則謂之教,只是就人道上說?!谷藗?謂:「中庸大旨,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通人物而言;『修道之謂教』,則聖賢所以扶世立教,垂法後世者,皆是也?!瓜壬唬骸妇腿艘簧硌灾阂?,猶心也;道,猶性也;神,猶情也?!挂钊赵賳栐疲骸讣染腿松硌灾?,卻以就人身者就天地言之,可乎?」曰:「天命流行,所以主宰管攝是理者,即其心也;而有是理者,即其性也,如所以為 春夏,所以為 秋冬之理是也;至發(fā)育萬物者,即其情也?!谷藗?。?錄別出。
正淳問:「『其體則謂之易』,只屈伸往來 之義是否?」曰:「義則不是。只陰陽屈伸,便是形體?!褂謫枺骸缸蛉找蕴斓刂?、情、性在人上言之,今卻以人之心、性、情就天上言之,如何?」曰:「春夏秋冬便是天地之心;天命流行有所主宰,其所以為 春夏秋冬,便是性;造化發(fā)用便是情。」又問:「恐心大性?。俊乖唬骸复瞬豢梢孕〈笳摗H粢阅転?春夏秋冬者為 性,亦未是。只是所以為 此者,是合下有此道理。謂如以鏡子為 心,其光之照見物處便是情,其所以能光者是性。因甚把木板子來 ,卻照不見?為 他元沒這光底道理?!?。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功用則謂之鬼神?!挂资顷庩柷欤S時(shí)變易。大抵古今只是大闔闢,小闔闢,今人說易,都無著摸。聖人便於六十四卦,只以陰陽奇耦寫出來 。至於所以為 陰陽,為 古今,乃是此道理。及至忽然生物,或在此,或在彼,如花木之類驀然而出,華時(shí)都華,實(shí)時(shí)都實(shí),生氣 便發(fā)出來 ,只此便是神。如在人,仁義禮智,惻 隱羞惡 ,心便能管攝。其為 喜怒哀樂 ,即情之發(fā)用處。?。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此三句是說自然底。下面云「其命於人則謂之性」,此是就人上說。謂之「命於人」,這「人」字,便是「心」字。夔孫。
問:「此一段自『浩然之氣 』以上,自是說道。下面『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不知如何?」曰:「一段皆是明道體無乎不在。名雖不同,只是一理發(fā)出,是箇無始無終底意。」林易簡問:「莫是『動(dòng) 靜無端,陰陽無始』底道理否?」曰:「不可如此類泥著,但見梗礙耳。某舊見伊川說仁,令將 聖賢所言仁處類聚看,看來 恐如此不得。古人言語,各隨所說見意,那邊自如彼說,這邊自如此說。要一一來 比並,不得。」又曰:「文字且子細(xì)逐件理會(huì) ,待看得多,自有箇見處?!沽衷唬骸改城乙M許多疑了,方可下手做。」曰:「若要知了,如何便知得了?不如且就知得處逐旋做去,知得一件做一件,知得兩 件做兩 件,貪多不濟(jì) 事。如此用工夫,恐怕輕費(fèi)了時(shí)月。某謂,少看有功卻多,泛泛然多看,全然無益。今人大抵有貪多之病,初來 只是一箇小沒理會(huì) ,下梢成一箇大沒理會(huì) !」宇。
「明道『醫(yī)書 手足不仁』止『可以得仁之體』一段,以意推之,蓋謂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所得以為 心,則是天地人物莫不同有是心,而心德未嘗不貫通也。雖其為 天地,為 人物,各有不同,然其實(shí)則有一條脈絡(luò)相貫。故體認(rèn)得此心,而有以存養(yǎng)之,則心理無所不到,而自然無不愛 矣。才少有私欲蔽之,則便間斷, 發(fā)出來 愛 ,便有不到處。故世之忍心無恩者,只是私欲蔽錮,不曾認(rèn)得我與天地萬物心相貫通之理。故求仁之切要,只在不失其本心而已。若夫『博施濟(jì) 眾』,則自是功用,故曰何干仁事?言不於此而得也。仁至難言,亦以全體精微,未易言也。止曰『立人、達(dá)人』,則有以指夫仁者之心,而便於此觀,則仁之體,庶幾 不外是心而得之爾。然又嘗以伊川『穀種』之說推之,其『心猶穀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 發(fā)動(dòng) 乃情也』,蓋所謂『生之性』,即仁之體,發(fā)處即仁之用也。若夫『博施濟(jì) 眾』,則又是穀之成實(shí),而利及於人之謂。以是觀之,仁聖可知矣?!瓜壬疲骸负胃扇适拢^仁不於此得,則可;以為 聖仁全無干涉,則不可。」又云:「氣 有不貫,血脈都在這氣 字上。著心看,則意好?!褂衷疲骸浮汉问蚂度??』言何止是仁?必也仁之成德;猶曰何止於木?必也木之成就;何止於穀?必也穀之成禾之意耳?!苟嗣伞! ∫链ㄕZ錄中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 一體」,說得太深,無捉摸處。易傳 其手筆,只云:「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又曰:「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挂讉?只此兩 處說仁,說得極平實(shí),學(xué)者當(dāng)精看此等處。銖。
「『生之謂性』一條難說,須子細(xì)看。此一條,伊川說得亦未甚盡?!荷^性』,是生下來 喚 做性底,便有氣 稟夾雜,便不是理底性了。前輩說甚『性惡 』,『善惡 混』,都是不曾識(shí)性。到伊川說:『性即理也』,無人道得到這處。理便是天理,又那得有惡 !孟子說『性善』,便都是說理善;雖是就發(fā)處說,然亦就理之發(fā)處說。」如曰「乃若其情」,曰「非才之罪」。又曰:「『生之謂性』,如碗盛水後,人便以碗為 水,水卻本清,碗?yún)s有淨(jìng)有不淨(jìng)?!箚枺骸鸽m是氣 稟,亦尚可變得否?」曰:「然最難,須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方得。若只恁地待他自變,他也未與你卒乍變得在。這道理無他巧,只是熟,只是專 一?!官R孫。
「人生氣 稟,理有善惡 ?!勾恕咐怼棺?,不是說實(shí)理,猶云理當(dāng)如此。僩。
「人生氣 稟,理有善惡 ?!估?,只作「合」字看。端蒙。
「生之謂性」一段,當(dāng)作三節(jié)看,其間有言天命者,有言氣 質(zhì)者?!干^性」是一節(jié),「水流就下」是一節(jié),清濁 又是一節(jié)。?。
問:「『生之謂性』一段難看。自起頭至『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成兩 三截?!乖唬骸复艘欢螛O難看。但細(xì)尋 語脈,卻亦可曉 。上云『不是兩 物相對(duì) 而生』,蓋言性善也。」曰:「既言性善,下卻言『善固性也,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卻是言氣 稟之性,似與上文不相接。」曰:「不是言氣 稟之性。蓋言性本善,而今乃惡 ,亦是此性為 惡 所汩,正如水為 泥沙所混,不成不喚 做水!」曰:「適所問,乃南軒之論?!乖唬骸妇捶蜃h論出得太早,多有差舛。此間有渠論孟解,士大夫多求之者,又難為 拒之?!褂謫枺骸浮喝松o』,當(dāng)作斷 句?!乖唬骸钢皇沁B下文而『不容說』作句。性自稟賦而言,人生而靜以上,未有形氣 ,理未有所受,安得謂之性!」又問「纔說性時(shí)便已不是性」。此處先生所答,記得不切,不敢錄。次夜再問,別錄在後。又問:「『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弧豪^之者善』,如何便指作性?」曰:「吾友疑得極是。此卻是就人身上說『繼之者善』。若就向上說,則天理方流出,亦不可謂之性?!乖唬骸浮荷^性』,性即氣 ,氣 即性。此言人生性與氣 混合者。」曰:「有此氣為 人,則理具於身,方可謂之性。」又問:「向滕德粹問『生之謂性』,先生曰:『且從 程先生之說,亦好?!划?dāng)時(shí)再三請(qǐng)益,先生不答。後來 子細(xì)看,此蓋告子之言。若果如程先生之說,亦無害。而渠意直是指氣 為 性,與程先生之意不同。」曰:「程先生之言,亦是認(rèn)告子語脈不差。果如此說,則孟子何必排之?則知其發(fā)端固非矣。大抵諸儒說性,多說著氣 。如佛氏亦只是認(rèn)知覺作用為 性?!褂謫柮献⒃疲骸浮航捞K氏胡氏之說近此甚。』觀二家之說,似亦不執(zhí) 著氣 ?!乖唬骸钙淞鞅刂链恕!褂謫枺骸负险f『性不可以善惡 名』,似只要形容得性如此之大?!乖唬骸覆皇且稳荩皇且姴幻?。若見得明,則自不如此。敬夫向亦執(zhí) 此說。嘗語之云:『凡物皆有對(duì) ,今乃欲作尖邪物,何故?』程先生論性,只云『性即理也』,豈不是見得明?是真有功於聖門!」又問:「『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至程先生始分明?!乖唬骸敢郧盁o人如此說。若不是見得,安能及此!」第二夜復(fù) 問:「昨夜問『生之謂性』一段,意有未盡。不知『纔說性便不是性』,此是就性未稟時(shí)說?已稟時(shí)說?」曰:「就已稟時(shí)說。性者,渾然天理而已。纔說性時(shí),則已帶 氣 矣。所謂『離了陰陽更無道』,此中最宜分別?!褂謫枺骸浮核鞫拖隆灰葬?,此是說氣 稟否?若說氣 稟,則生下已定,安得有遠(yuǎn)近之別?」曰:「此是夾習(xí)說?!桂埍驹疲骸复耸钦f氣 ?!箍蓪W(xué)。
問:「『生之謂性』一章,泳竊意自『生之謂性』至『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是本來 之性與氣 質(zhì)之性兼說。劈頭只指箇『生』字說,是兼二者了?!乖唬骸改恰盒浴蛔謪s如何?」泳曰:「恐只是都說做性。」泳又問:「舊來 因此以水喻性,遂謂天道純?nèi)灰焕?,便是那水本?清;陰陽五行交錯(cuò)雜揉而有昏濁 ,便是那水被泥污了?;铦?可以復(fù) 清者,只緣他母子清。」曰:「然。那下愚不移底人,卻是那臭穢底水?!箚枺骸敢岔毧梢猿沃??」曰:「也減得些分?jǐn)?shù) ?!挂蜓裕骸概f時(shí)人嘗裝惠山泉去京師,或時(shí)臭了。京師人會(huì) 洗水,將 沙石在筧中,上面傾水,從 筧中下去。如此十?dāng)?shù) 番,便漸如故?!够騿枺骸赶掠抟嗫梢猿沃畏瘢俊褂驹疲骸缚炙圆豢先コ沃瘟??!乖唬骸改撬m臭,想也未至汙穢在。」問:「物如此更推不去,卻似那臭泥相似?」曰:「是如此。」又問:「自『蓋生之謂性』至『猶水流而就下也』一節(jié),是說本來 之性?!乖唬骸浮荷w生之謂性』,卻是如何?」泳曰:「只是提起那一句說?!褂謫枺骸浮喝松o以上不容說』,『人生而靜』是說那初生時(shí)。更說向上去,便只是天命了?!乖唬骸杆浴捍笤涨?!萬物資始』,只說是『誠之源也』。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方是性在?!悍踩苏f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便兼氣 質(zhì)了?!箚枺骸缚种皇羌媪饲??!乖唬骸盖楸慵尜|(zhì)了。所以孟子答告子問性,卻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 善矣』;說仁義禮智,卻說惻 隱、羞惡 、恭敬、是非去。蓋性無形影,情卻有實(shí)事,只得從 情上說入去?!箚枺骸敢蚯橐灾?,恰似因流以知源。舊聞蔡季通問康叔臨云:『凡物有兩 端。惻 隱為 仁之端,是頭端?是尾端?』叔臨以為 尾端。近聞周莊仲說,先生云,不須如此分?!乖唬骸腹绾握f?」曰:「惻 隱是性之動(dòng) 處。因其動(dòng) 處,以知其本體,是因流以知其源,恐只是尾端?!乖唬骸甘侨绱??!褂謫枴附运病怪痢溉徊豢梢詽?者不為 水也」一節(jié)。曰:「這水只是說氣 質(zhì)?!褂驹唬骸父`謂因物慾之淺深,可以見氣 質(zhì)之昏明;猶因惻 隱、羞惡 ,可以見仁義之端?!乖唬骸敢彩侨绱恕!够騿枺骸笟?清底人,自無物慾?!乖唬骸敢踩绱苏f不得??谥叮?,人人皆然。雖是稟得氣 清,纔不檢束,便流於慾去。」又問:「『如此,則人不可不加澄治之功』至『置在一隅也』一節(jié),是說人求以變化氣 質(zhì)。然變了氣 質(zhì),復(fù) 還本然之性,亦不是在外面添得。」曰:「是如此?!褂謫枺骸浮核?,則性善之謂也』至於『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一節(jié),是言學(xué)者去求道,不是外面添。聖人之教人,亦不是強(qiáng)人分外做。」曰:「『此理天命也』一句,亦可見?!购?。
或問「生之謂性」一段。曰:「此段引譬喻亦叢雜。如說水流而就下了,又說從 清濁 處去,與就下不相續(xù)。這處只要認(rèn)得大意可也。」又曰:「『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一句,又似有惡 性相似。須是子細(xì)看?!沽x剛?! 枺骸浮簮?亦不可不謂之性』,先生舊做明道論性說云:『氣 之惡 者,其性亦無不善,故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幻鞯烙衷疲骸荷茞?皆天理。謂之惡 者,本非惡, 但或過或不及,便如此。蓋天下無性外之物,本皆善而流於惡 耳。』如此,則惡 專 是氣 稟,不干性事,如何說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曰:「既是氣 稟惡 ,便也牽 引得那性不好。蓋性只是搭附在氣 稟上,既是氣 稟不好,便和那性壞 了。所以說濁 亦不可不謂之水。水本是清,卻因人撓 之,故濁 也?!褂謫枺骸赶壬鷩L云:『性不可以物譬。』明道以水喻性,還有病否?」曰:「若比來比 去,也終有病。只是不以這箇比,又不能得分曉 ?!箖g。
「『善固性也,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疑與孟子牴 牾?!乖唬骸高@般所在難說,卒乍理會(huì) 未得。某舊時(shí)初看,亦自疑。但看來 看去,自是分明。今定是不錯(cuò),不相誤,只著工夫子細(xì)看。莫據(jù) 己見,便說前輩說得不是?!褂謫枺骸覆菽九c人物之性一乎?」曰:「須知其異而不害其為 同,知其同而不害其為 異方得?!鼓局?。
正淳問:「性善,大抵程氏說善惡 處,說得『善』字重,『惡 』字輕?!乖唬骸浮荷乒绦砸?,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此是氣 質(zhì)之性。蓋理之與氣 雖同,畢竟先有此理而後有此氣 ?!褂謫柟闲詧D。曰:「『性善』字且做在上,其下不當(dāng)同以『善、惡 』對(duì) 出於下。不得已時(shí),『善』字下再寫一『善』,卻傍出一『惡 』字,倒著,以見惡 只是反於善。且如此,猶自可說?!拐局^:「自不當(dāng)寫出來 ?!乖唬骸溉??!?。
問「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一段。曰:「『人生而靜以上』,即是人物未生時(shí)。人物未生時(shí),只可謂之理,說性未得,此所謂『在天曰命』也?!豪u說性時(shí),便已不是性』者,言纔謂之性,便是人生以後,此理已墮在形氣 之中,不全是性之本體矣,故曰『便已不是性也』,此所謂『在人曰性』也。大抵人有此形氣 ,則是此理始具於形氣 之中,而謂之性。纔是說性,便已涉乎有生而兼乎氣 質(zhì),不得為 性之本體也。然性之本體,亦未嘗雜。要人就此上面見得其本體元未嘗離,亦未嘗雜耳。『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者,言性不可形容,而善言性者,不過即其發(fā)見之端而言之,而性之理固可默識(shí)矣,如孟子言『性善』與『四端』是也?!刮从行螝?,渾然天理,未有降付,故只謂之理;已有形氣, 是理降而在人,具於形氣 之中,方謂之性。已涉乎氣矣 ,便不能超然專 說得理也。程子曰「天所賦為 命,物所受為 性」;又曰「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是也。銖。
明道論性一章,「人生而靜」,靜者固其性。然只有「生」字,便帶 卻氣 質(zhì)了。但「生」字以上又不容說,蓋此道理未有形見處。故今才說性,便須帶 著氣 質(zhì),無能懸 空說得性者。「繼之者善」,本是說造化發(fā)育之功,明道此處卻是就人性發(fā)用處說,如孟子所謂「乃若其情,則可以為 善」之類是也。伊川言:「極本窮源之性,乃是對(duì) 氣 質(zhì)之性而言?!寡詺?質(zhì)之稟,雖有善惡之 不同,然極本窮源而論之,則性未嘗不善也。端蒙。 問「人生而靜以上」一段。曰:「程先生說性有本然之性,有氣 質(zhì)之性。人具此形體,便是氣 質(zhì)之性。才說性,此『性』字是雜氣 質(zhì)與本來 性說,便已不是性。這『性』字卻是本然性。才說氣 質(zhì)底,便不是本然底也?!喝松o』以下,方有形體可說;以上是未有形體,如何說?」賀孫。
曾問「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曰:「此是未有人生之時(shí),但有天理,更不可言性。人生而後,方有這氣 稟,有這物欲,方可言性。」卓。
「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此只是理;「才說性時(shí)便已不是性」,此是氣 質(zhì)。要之,假合而後成。文蔚。
「人生而靜」,已是夾形氣 ,專 說性不得。此處宜體認(rèn)??蓪W(xué)。
或問:「說『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為 天命之不已;感物而動(dòng) ,酬酢萬殊,為 天命之流行。不已便是流行,不知上一截如何下語?」曰:「『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乃天命之本體也。」人傑 ?! 枴溉松o以上」一段。曰:「有兩 箇『性』字:有所謂『理之性』,有所謂『氣 質(zhì)之性』。下一『性』字是理?!喝松o』,此『生』字已自帶 氣 質(zhì)了?!荷o以上』,便只是理,不容說;『才說性時(shí)』,便只說得氣 質(zhì),不是理也?!勾?。
「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也?!股w才說性時(shí),便是兼氣 質(zhì)而言矣。「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埂溉松o以上」,只說得箇「人生而靜」,上面不通說。蓋性須是箇氣 質(zhì),方說得箇「性」字。若「人生而靜以上」,只說箇天道,下「性」字不得。所以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便是如此。所謂「天命之謂性」者,是就人身中指出這箇是天命之性,不雜氣 稟者而言爾。若才說性時(shí),則便是夾氣 稟而言,所以說時(shí),便已不是性也。濂溪說:「性者,剛?cè)嵘茞?中而已矣?!瑰ハf性,只是此五者。他又自有說仁義禮智底性時(shí)。若論氣 稟之性,則不出此五者。然氣 稟底性,便是那四端底性,非別有一種性也。然所謂「剛?cè)嵘茞?中」者,天下之性固不出此五者。然細(xì)推之,極多般樣 ,千般百種,不可窮究,但不離此五者爾。僩?! 溉松o以上不容說」,是只說性。如說善,即是有性了,方說得善。方。
問:「近思錄中說性,似有兩 種,何也?」曰:「此說往往人都錯(cuò)看了。才說性,便有不是。人性本善而已,才墮入氣 質(zhì)中,便薰染得不好了。雖薰染得不好,然本性卻依舊在此,全在學(xué)者著力。今人卻言有本性,又有氣 質(zhì)之性,此大害理!」去偽 。
問:「『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贿@『繼』字,莫是主於接續(xù)承受底意思否?」曰:「主於人之發(fā)用處言之。」道夫。
程子云:「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孟子言『性善』是也?!挂字兴?,蓋是說天命流行處;明道卻將 來 就人發(fā)處說。孟子言「性善」,亦是就發(fā)處說,故其言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 善矣?!股w因其發(fā)處之善,是以知其本無不善,猶循流而知其源也。故孟子說「四端」,亦多就發(fā)處說。易中以天命言。程子就人言,蓋人便是一箇小天地耳。端蒙?! 阜蛩^『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勾恕咐^之者善」,指發(fā)處而言之也。性之在人,猶水之在山,其清不可得而見也。流出而見其清,然後知其本清也。所以孟子只就「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惻 隱之心」處,指以示人,使知性之本善者也。易所謂「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先;此所引「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後。蓋易以天道之流行者言,此以人性之發(fā)見者言。明天道流行如此,所以人性發(fā)見亦如此。如後段所謂「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某嘗謂,易在人便是心,道在人便是性,神在人便是情。緣他本原如此,所以生出來 箇箇亦如此。一本故也。閎祖。
問:「或謂明道所謂『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與易所謂『繼之者善』意不同。明道是言氣 質(zhì)之性亦未嘗不善,如孔子『性相近』之意?!乖唬骸该鞯勒f『繼之者善』,固與易意不同。但以為 此段只說氣質(zhì)之性,則非也。明道此段,有言氣 質(zhì)之性處,有言天命之性處。近陳後之寫來 ,只於此段『性』字下,各注某處是說天命之性,某處是說氣 質(zhì)之性。若識(shí)得數(shù) 字分明有著落,則此段儘易看?!广?。
問:「明道言:『今人說性,多是說「繼之者善」,如孟子言「性善」是也?!淮四钦f性之本體不可言,凡言性者,只是說性之流出處,如孟子言『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 矣』之類否?」先生點(diǎn)頭。後江西一學(xué)者問此。先生答書 云:「易大傳 言『繼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後?!故窍Γ瑥?fù) 語文蔚曰:「今日答書 ,覺得未是?!刮奈翟唬骸改且籽浴豪^善』,是說天道流行處;孟子言『性善』,是說人性流出處。易與孟子就天人分上各以流出處言,明道則假彼以明此耳,非如先生『未生、已生』之云?」曰:「然?!刮奈怠! 咐^之者善也」,周子是說生生之善,程子說作人性之善,用處各自不同。若以此觀彼,心有窒礙。人傑 。
問:「伊川云:『萬物之生意最可觀?!弧乖唬骸肝镏跎?,其本未遠(yuǎn),固好看。及榦成葉茂,便不好看。如赤子入井時(shí),惻 隱怵惕之心,只些子仁,見得時(shí)卻好看。到得發(fā)政施仁,其仁固廣,便看不見得何處是仁?!官n。
問:「『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淮酥皇窍壬蛩^『初』之意否?」曰:「萬物之生,天命流行,自始至終,無非此理;但初生之際,淳粹未散,尤易見爾。只如元亨利貞皆是善,而元?jiǎng)t為 善之長,亨利貞皆是那裏來 。仁義禮智亦皆善也,而仁則為 萬善之首,義禮智皆從 這裏出爾?!沟婪颉?br />
問:「『天地萬物之理,無獨(dú)必有對(duì) ?!粚?duì) 是物也,理安得有對(duì) ?」曰:「如高下小大清濁 之類,皆是?!乖唬骸父呦滦〈笄鍧?,又是物也,如何?」曰:「有高必有下,有大必有小,皆是理必當(dāng)如此。如天之生物,不能獨(dú)陰,必有陽;不能獨(dú)陽,必有陰;皆是對(duì) 。這對(duì) 處,不是理對(duì) 。其所以有對(duì) 者,是理合當(dāng)恁地?!勾?。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dú)必有對(duì) ?!箚枺骸溉绾伪阒痢翰恢种柚?,足之蹈之』?」曰:「真箇是未有無對(duì) 者??吹闷茣r(shí),真箇是差異好笑。且如一陰一陽,便有對(duì) ;至於太極,便對(duì) 甚底?」曰:「太極有無極對(duì)。 」曰:「此只是一句。如金木水火土,即土亦似無對(duì), 然皆有對(duì) 。太極便與陰陽相對(duì) 。此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便對(duì) 過,卻是橫對(duì) 了。土便與金木水火相對(duì) 。蓋金木水火是有方所,土卻無方所,亦對(duì) 得過。必大錄云:「四物皆資土故也?!购现^『善不與惡 對(duì) 』。惡 是反善,如仁與不仁,如何不可對(duì) ?若不相對(duì) ,覺說得天下事都尖斜了,沒箇是處?!贡卮箐浽疲骸负蠈W(xué)者云,善無對(duì) 。不知惡 乃善之對(duì) ,惡 者反乎善者也。」?。必大同?! 枺骸浮禾煜轮?,無獨(dú)必有對(duì) ?!挥袆?dòng) 必有靜,有陰必有陽,以至屈伸消長盛衰之類,莫不皆然。還是他合下便如此邪?」曰:「自是他合下來 如此,一便對(duì) 二,形而上便對(duì) 形而下。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對(duì) 。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內(nèi) 有外。二又各自為 對(duì) 。雖說『無獨(dú)必有對(duì) 』,然獨(dú)中又自有對(duì) 。且如碁盤路兩 兩 相對(duì) ,末梢中間只空一路,若似無對(duì) ;然此一路對(duì) 了三百六十路,此所謂『一對(duì) 萬,道對(duì) 器』也?!广??! √煜轮镂磭L無對(duì) ,有陰便有陽,有仁便有義,有善便有惡 ,有語便有默,有動(dòng) 便有靜,然又卻只是一箇道理。如人行出去是這腳,歸亦是這腳。譬如口中之氣 ,噓則為 溫 ,吸則為 寒耳。雉。
問:「陰陽晝夜,善惡 是非,君臣上下,此天地萬物無獨(dú)必有對(duì) 之意否?」曰:「這也只如喜怒哀樂 之中,便有箇既發(fā)而中節(jié)之和在裏相似?!沟婪颉! 枺骸浮禾斓刂g,亭亭當(dāng)當(dāng),直上直下,出便不是』,如何?」曰:「『喜怒哀樂 未發(fā)謂之中』,『亭亭當(dāng)當(dāng),直上直下』等語,皆是形容中之在我,其體段如此?!撼鰟t不是』者,出便是已發(fā)。發(fā)而中節(jié),只可謂之和,不可謂之中矣,故曰『出便不是』?!怪??! 枴竿ねぎ?dāng)當(dāng)」之說。曰:「此俗語也,蓋不偏不倚,直上直下之意也。」問:「敬固非中,惟『敬而無失』,乃所以為 中否?」曰:「只是常敬,便是『喜怒哀樂 未發(fā)之中』也?!沟婪颉?br />
「天地間亭亭當(dāng)當(dāng)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則不是。如此則是內(nèi) 。敬而無無失最盡?!咕泳?。方謂「居」字好。方。
問:「無妄,誠之道。不欺,則所以求誠否?」曰:「無妄者,聖人也。謂聖人為 無妄,則可;謂聖人為 不欺,則不可?!褂謫枺骸复苏^『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否?」曰:「然。無妄是自然之誠,不欺是著力去做底?!沟婪?。 「無妄之謂誠」是天道,「不欺其次矣」是人道,中庸所謂「思誠」者是也。?。
味道問「無妄之謂誠,不欺其次也」。曰:「非無妄故能誠,無妄便是誠。無妄,是四方八面都去得;不欺,猶是兩 箇物事相對(duì) 。」宇?! 』騿枴笩o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曰:「無妄,是兼天地萬物所同得底渾淪道理;不欺,是就一邊說?!褂締枺骸覆黄郏蔷腿松碚f否?」曰:「然?!购?。
無妄,自是我無妄,故誠;不欺者,對(duì) 物而言之,故次之。祖道。
問:「『沖漠無朕』至『教入塗轍』。他所謂塗轍者,莫只是以人所當(dāng)行者言之?凡所當(dāng)行之事,皆是先有此理;卻不是臨行事時(shí),旋去尋 討道理?!乖唬骸复搜晕从羞@事,先有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無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卻旋將 道理入在裏面!」又問:「『既是塗轍,卻只是一箇塗轍』,是如何?」曰:「是這一箇事,便只是這一箇道理。精粗一貫,元無兩 樣 。今人只見前面一段事無形無兆,將 謂是空蕩蕩;卻不知道『沖漠無朕,萬象森然已具』。如釋氏便只是說『空』,老氏便只是說『無』,卻不知道莫實(shí)於理。」曰:「『未應(yīng) 不是先,已應(yīng) 不是後』,『應(yīng) 』字是應(yīng) 務(wù) 之『應(yīng) 』否?」曰:「未應(yīng) ,是未應(yīng) 此事;已應(yīng) ,是已應(yīng) 此事。未應(yīng) 固是先,卻只是後來 事;已應(yīng) 固是後,卻只是未應(yīng) 時(shí)理?!刮奈?。
「未應(yīng) 不是先,已應(yīng) 不是後」,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在這裏。不是先本無,卻待安排也?!讣仁菈T轍,卻只是一箇塗轍」,如既有君君臣臣底塗轍,卻是元有君臣之理也。升卿。
子升問「沖漠無朕」一段。曰:「未有事物之時(shí),此理已具,少間應(yīng) 處只是此理。所謂塗轍,即是所由之路。如父之慈,子之孝,只是一條路從 源頭下來 ?!鼓局?。
或問「未應(yīng) 不是先」一條。曰:「未應(yīng) 如未有此物,而此理已具;到有此物,亦只是這箇道理。塗轍,是車行處。且如未有塗轍,而車行必有塗轍之理?!官R孫。
問「沖漠無朕」一段。曰:「此只是說『無極而太極』?!褂謫枺骸赶挛摹杭仁菈T轍,卻只是一箇塗轍』,是如何?」曰:「恐是記者欠了字,亦曉 不得?!褂衷唬骸改城叭照f,只從 陰陽處看,則所謂太極者,便只在陰陽裏;所謂陰陽者,便只是在太極裏。而今人說陰陽上面別有一箇無形無影底物是太極,非也?!官鐚O。他本小異。
問:「『近取諸身,百理皆具』,且是言人之一身與天地相為 流通,無一之不相似。至下言『屈伸往來之 義,只於鼻息之間見之』,卻只是說上意一腳否?」曰:「然。」又問:「屈伸往來 ,只是理自如此。亦猶一闔一闢,闔固為 闢之基,而闢亦為 闔之基否?」曰:「氣 雖有屈伸,要之方伸之氣 ,自非既屈之氣 。氣 雖屈,而物亦自一面生出。此所謂『生生之理』,自然不息也?!沟婪?。
問:「屈伸往來 ,氣 也。程子云『只是理』,何也?」曰:「其所以屈伸往來 者,是理必如此?!阂魂幰魂栔^道?!魂庩枤?也,其所以一陰一陽循環(huán)而不已者,乃道也?!勾尽! ∶鞯姥裕骸柑斓刂g,只有一箇感應(yīng) 而已。」蓋陰陽之變化,萬物之生成,情偽 之相通,事為 之終始,一為 感,則一為 應(yīng) ,循環(huán)相代,所以不已也。端蒙。
問天下只有箇感應(yīng) 。曰:「事事物物,皆有感應(yīng)。 寤寐、語默、動(dòng) 靜亦然。譬如氣 聚則風(fēng)起,風(fēng)止則氣復(fù) 聚。」 「感應(yīng) 」二字有二義:以感對(duì) 應(yīng) 而言,則彼感而此應(yīng) ;專 於感而言,則感又兼應(yīng) 意,如感恩感德之類。端蒙。
問:「感,只是內(nèi) 感?」曰:「物固有自內(nèi) 感者。然亦不專 是內(nèi) 感,固有自外感者。所謂『內(nèi) 感』,如一動(dòng) 一靜,一往一來 ,此只是一物先後自相感。如人語極須默,默極須語,此便是內(nèi) 感。若有人自外來 喚 自家,只得喚 做外感。感於內(nèi) 者自是內(nèi) ,感於外者自是外。如此看,方周遍平正。只做內(nèi) 感,便偏頗了。」夔孫。 心性以穀種論,則包裹底是心;有秫種,有粳種,隨那種發(fā)出不同,這便是性。心是箇發(fā)出底,池本作:「心似箇沒思量底?!顾粫?huì) 生。又如服藥,喫 了會(huì) 治病,此是藥力;或溫 或敘 ,便是藥性。至於喫 了有溫 證,有敘 證,這便是情。夔孫。
履之問:「『心本善,發(fā)於思慮,則有善不善』章,如何?」曰:「疑此段微有未穩(wěn)處。蓋凡事莫非心之所為 ,雖放僻邪侈,亦是心之為 也。善惡 但如反覆手耳,翻一轉(zhuǎn)便是惡 ,止安頓不著,也便是不善。如當(dāng)惻隱而羞惡 ,當(dāng)羞惡 而惻 隱,便不是。」又問:「心之用雖有不善,亦不可謂之非心否?」曰:「然?!共?。
問:「『發(fā)於思慮則有善不善?!豢磥?不善之發(fā)有二:有自思慮上不知不覺自發(fā)出來 者,有因外誘然後引動(dòng) 此思慮者。閑邪之道,當(dāng)無所不用其力。於思慮上發(fā)時(shí),便加省察,更不使形於事為 。於物誘之際,又當(dāng)於視聽言動(dòng) 上理會(huì) 取。然其要又只在持敬。惟敬,則身心內(nèi) 外肅然,交致其功,則自無二者之病?!乖唬骸钢^發(fā)處有兩 端,固是。然畢竟從 思慮上發(fā)者,也只在外來底 。天理渾是一箇。只不善,便是不從 天理出來 ;不從天 理出來 ,便是出外底了。視聽言動(dòng) ,該貫內(nèi) 外,亦不可謂專 是外面功夫。若以為 在內(nèi) 自有一件功夫,在外又有一件功夫,則內(nèi) 外支離,無此道理。須是『誠之於思,守之於為 』,內(nèi) 外交致其功,可也?!苟嗣?。
問:「『心本善,發(fā)於思慮,則有善不善。』程子之意,是指心之本體有善而無惡 ,及其發(fā)處,則不能無善惡 也。胡五峰云:『人有不仁,心無不仁?!幌壬詾?下句有病。如顏?zhàn)印浩湫娜虏贿`仁』,是心之仁也;至三月之外,未免少有私欲,心便不仁,豈可直以為 心無不仁乎?端蒙近以先生之意推之,莫是五峰不曾分別得體與發(fā)處言之否?」曰:「只為 他說得不備 。若云人有不仁,心無不仁;心有不仁,心之本體無不仁,則意方足耳。」端蒙。
問:「『心既發(fā),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如何?」曰:「心是貫徹 上下,不可只於一處看。」可學(xué)。
「既發(fā)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此句亦未穩(wěn)。淳。
「『心,生道也?!淮司涫菑埶际逅洠捎星逢I處。必是當(dāng)時(shí)改作行文,所以失其文意。」伯豐云:「何故入在近思錄中?」曰:「如何敢不載?但只恐有闕文,此四字說不盡。」?。
「『心,生道也。人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生道也?!蝗绾??」曰:「天地生物之心是仁;人之稟賦,接得此天地之心,方能有生。故惻 隱之心在人,亦為 生道也?!怪?。
「心,生道也?!剐哪松馈!笎?隱之心,人之生道也」,乃是得天之心以生。生物便是天之心??蓪W(xué)?! 枺骸浮盒纳酪病灰欢?,上面『心生道』,莫是指天地生物之心?下面『惻 隱之心,人之生道』,莫是指人所得天地之心以為 心?蓋在天只有此理,若無那形質(zhì),則此理無安頓處。故曰:『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簧厦妾q言『繼善』,下面猶言『成性』?!乖唬骸干厦妗盒模酪病?,全然做天底,也不得。蓋理只是一箇渾然底,人與天地混合無間?!苟嗣伞?br />
「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故切哪藢?天地,未屬 我在,此乃是眾人者。至下面「各正性命」,則方是我底,故又曰:「惻 隱之心,人之生道也?!谷收撸斓厣镏?,而人物之所得以為 心。人未得之,此理亦未嘗不在天地之間。只是人有是心,便自具是理以生。又不可道有心了,卻討一物來 安頓放裏面。似恁地處,難看,須自體認(rèn)得。端蒙。
伊川云:「心,生道也。」方云:「生道者,是本然也,所以生者也?!乖唬骸甘侨藶?天地之心意?!贡疚脑啤S衷唬骸干嗍巧?。蓋有是惻 隱心,則有是形?!狗皆唬骸笣M腔子是惻隱之心?!狗?。
敬子解「不求諸心而求諸跡,以博聞強(qiáng)記巧文麗詞為 工」,以為 「人不知性,故怠於為 希聖之學(xué),而樂於 為 希名慕利之學(xué)」。曰:「不是他樂 於為 希名慕利之學(xué),是他不知聖之可學(xué),別無可做,只得向那裏去。若知得有箇道理,可以學(xué)做聖人,他豈不願(yuàn)為 !緣他不知聖人之可學(xué),『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成空過。須討箇業(yè)次弄,或?yàn)?詩,或作文。是他沒著渾身處,只得向那裏去,俗語所謂『無圖之輩』,是也?!挂蛟唬骸甘郎先f般皆下品,若見得這道理高,見世間萬般皆低。故這一段緊要處,只在『先明諸心』上。蓋『先明諸心』了,方知得聖之可學(xué);有下手處,方就這裏做工夫。若不就此,如何地做?」僩。以下第二卷。好學(xué)論入集注者,已附本章。
舜弼問:「定性書 也難理會(huì) ?!乖唬骸敢膊浑y?!憾ㄐ浴蛔?,說得也詫異。此『性』字,是箇『心』字意。明道言語甚圓轉(zhuǎn),初讀未曉 得,都沒理會(huì) ;子細(xì)看,卻成段相應(yīng) 。此書 在鄠時(shí)作,年甚少?!勾??! 该鞯蓝ㄐ詴?自胸中瀉出,如有物在後面逼逐他相似,皆寫不辨?!怪鼻湓唬骸复苏^『有造道之言』。」曰:「然。只是一篇之中,都不見一箇下手處?!跪闱湓唬骸浮簲U(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這莫是下工處否?」曰:「這是說已成處。且如今人私欲萬端,紛紛擾擾,無可柰何,如何得他大公?所見與理皆是背馳,如何便得他順應(yīng) ?」道夫曰:「這便是先生前日所謂『也須存得這箇在』?!乖唬骸敢膊挥赡愦?。此心紛擾,看著甚方法,也不能得他住。這須是見得,須是知得天下之理,都著一毫私意不得,方是,所謂『知止而後有定』也。不然,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沟婪??! 枺骸付ㄐ詴?云:『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弧乖唬骸复艘粫?,首尾只此兩 項(xiàng)。伊川文字段數(shù) 分明;明道多只恁成片說將 去,初看似無統(tǒng),子細(xì)理會(huì) ,中問自有路脈貫串將 去?!壕又畬W(xué),莫若擴(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自後許多說話,都只是此二句意。『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是說『擴(kuò)然而大公』。孟子曰『所惡 於智者,為 其鑿也』,此是說『物來 而順應(yīng) 』?!旱谀莒杜瓡r(shí)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弧哄嵬渑皇菓?yīng) 『廓然而大公』,『而觀理之是非』是應(yīng) 『物來 而順應(yīng) 』。這須子細(xì)去看,方始得。」賀孫。
明道答橫渠「定性未能不動(dòng) 」一章,明道意,言不惡 事物,亦不逐事物。今人惡 則全絕之,逐則又為 物引將 去。惟不拒不流,泛應(yīng) 曲當(dāng),則善矣。蓋橫渠有意於絕外物而定其內(nèi) 。明道意以為 須是內(nèi) 外合一,「動(dòng) 亦定,靜亦定」,則應(yīng) 物之際,自然不累於物。茍只靜時(shí)能定,則動(dòng) 時(shí)恐卻被物誘去矣。端蒙。
問:「聖人『動(dòng) 亦定,靜亦定』。所謂定者,是體否?」曰:「是。」曰:「此是惡 物來 感時(shí)定?抑善惡 來 皆定?」曰:「惡 物來 不感,這裏自不接?!乖唬骸干莆飫t如何?」曰:「當(dāng)應(yīng) 便應(yīng) ,有許多分?jǐn)?shù) 來 ,便有許多分?jǐn)?shù) 應(yīng)。 這裏自定?!乖唬骸浮鹤涌拗畱Q』,而何以見其為 定?」曰:「此是當(dāng)應(yīng) 也。須是『擴(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乖偃b此語,以為 「說得圓」。淳。
問:「聖人定處未詳?!乖唬骸浮褐苟嵊卸ā?,只看此一句,便了得萬物各有當(dāng)止之所。知得,則此心自不為 物動(dòng) ?!乖唬骸杆础禾?hào)泣于旻天』,『象憂亦憂,象喜亦喜』。當(dāng)此時(shí),何以見其為 定?」曰:「此是當(dāng)應(yīng) 而應(yīng) ,當(dāng)應(yīng) 而應(yīng) 便是定。若不當(dāng)應(yīng) 而應(yīng) ,便是亂了;當(dāng)應(yīng) 而不應(yīng) ,則又是死了?!勾?。
問:「『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xué),莫若擴(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學(xué)者卒未到此,柰何?」曰:「雖未到此,規(guī)模也是恁地。『擴(kuò)然大公』,只是除卻私意,事物之來 ,順?biāo)览響?yīng) 之。且如有一事,自家見得道理是恁地;卻有箇偏曲底意思,要為 那人,便是不公;便逆了這道理,不能順應(yīng) 。聖人自有聖人大公,賢人自有賢人大公,學(xué)者自有學(xué)者大公?!褂謫枺骸嘎}賢大公,固未敢請(qǐng)。學(xué)者之心當(dāng)如何?」曰:「也只要存得這箇在,克去私意。這兩 句是有頭有尾說話。大公是包說,順應(yīng) 是就裏面細(xì)說。公是忠,便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順應(yīng) 便是『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沟婪?。
「擴(kuò)然而大公」是「寂然不動(dòng) 」,「物來 而順應(yīng)」 是「感而遂通?!箖g。
趙致道問:「『自私者,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者,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所謂『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所謂『普萬物,順萬事』者,即『廓然而大公』之謂;『無心無情』者,即『物來 而順應(yīng) 』之謂。自私則不能『廓然而大公』,所以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物來 而順應(yīng) 』,所以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曰:「然?!广?。
明道云:「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箲?yīng) 跡,謂應(yīng) 事物之跡。若心,則未嘗動(dòng) 也。端蒙。
問:「昨日因說程子謂釋氏自私,味道舉明道答橫渠書 中語,先生曰:『此卻是舉常人自私處言之?!蝗魮?jù) 自私而用智,與後面治怒之說,則似乎說得淺。若看得說那『自私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則所指亦大闊矣?!瓜壬唬骸腹倘弧5鞯揽?cè)酥揭庋远??!刮兜烙峙e「反鑑索照」,與夫「惡 外物」之說。先生曰:「此亦是私意。蓋自常人之私意與佛之自私,皆一私也,但非是專 指佛之自私言耳?!褂衷唬骸复耸浅套右驒M渠病處箴之。然有一般人,其中空疏不能應(yīng) 物;又有一般人,溺於空虛不肯應(yīng) 物,皆是自私。若能『豁然而大公』,則上不陷於空寂,下不累於物欲,自能『物來 而順應(yīng) 』?!箯V。賀孫錄云:「漢卿前日說:『佛是自私?!晃兜琅e明道『自私用智』之語,『亦是此意。先生嘗以此自私說較粗,是常人之自私。某細(xì)思之,如「自私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亦是說得煞,恐只是佛氏之自私。』先生曰:『此說得較闊,兼兩 意。也是見橫渠說得有這病,故如此說?!毁R孫云:『「今以惡 外物之心,求照無物之地,猶反鑑而索照也」,亦是說絕外物而求定之意?!辉唬骸喝弧5^「自私而用智」,如世人一等嗜慾,也是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如異端絕滅 外物,也是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若「廓然大公,物來 順應(yīng) 」,便都不如此,上不淪於空寂,下不累於物欲?!弧?br />
問:「定性書 所論,固是不可有意於除外誘,然此地位高者之事。在初學(xué),恐亦不得不然否?」曰:「初學(xué)也不解如此,外誘如何除得?有當(dāng)應(yīng) 者,也只得順?biāo)?,便看理如何。理?dāng)應(yīng) 便應(yīng) ,不當(dāng)應(yīng) 便不應(yīng) 。此篇大綱,只在『廓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兩 句。其他引易孟子,皆是如此。末謂『第能於怒時(shí)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一篇著力緊要,只在此一句?!哄嵬渑槐闶恰簲U(kuò)然大公』,『觀理之是非』便是『物來 順應(yīng) 』。明道言語渾淪,子細(xì)看,節(jié)節(jié)有條理?!乖唬骸浮簝?nèi)外 兩 忘』,是內(nèi) 不自私,外應(yīng) 不鑿否?」曰:「是。大抵不可以在內(nèi) 者為 是,而在外者為 非,只得隨理順應(yīng) ?!勾?。
先生舉「人情易發(fā)而難制者,惟怒為 甚。惟能於怒時(shí)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舊時(shí)謂觀理之是非,才見己是而人非,則其爭愈力。後來 看,不如此。如孟子所謂:『我必不仁也。其自反而仁矣,其橫逆由是也,則曰:「此亦妄人而已矣!」』」璘。
人情易發(fā)而難制。明道云:「人能於怒時(shí)遽忘其怒,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 ,而於道亦思過半矣。」此語可見。然有一說,若知其理之曲直,不必校,卻好;若見其直而又怒,則愈甚。大抵理只是此理,不在外求。若於外復(fù) 有一理時(shí),卻難,為 只有此理故??蓪W(xué)。
問:「聖人恐無怒容否?」曰:「怎生無怒容?合當(dāng)怒時(shí),必亦形於色。如要去治那人之罪,自為 笑容,則不可。」曰:「如此,則恐涉忿怒之氣 否?」曰:「天之怒,雷霆亦震。舜誅『四兇』,當(dāng)其時(shí)亦須怒。但當(dāng)怒而怒,便中節(jié);事過便消了,更不積?!勾尽! 枺骸付ㄐ詴?是正心誠意功夫否?」曰:「正心誠意以後事。」宇。
伊川謂:「雖無邪心,茍不合正理,即妄也。」如楊 墨何嘗有邪心?只是不合正理。義剛。
先生以伊川答方道輔書 示學(xué)者,曰:「他只恁平鋪,無緊要說出一來 。只是要移易他一兩 字,也不得;要改動(dòng) 他一句,也不得?!沟婪颉?br />
問:「蘇季明以治經(jīng)為 傳 道居業(yè)之事,居常講習(xí),只是空言無益,質(zhì)之兩 先生。何如?」曰:「季明是橫渠門人,祖橫渠『修辭』之說,以立言傳 後為 修辭,是為 居業(yè)。明道與說易上『修辭』不恁地。修辭,只是如『非禮勿言』。若修其言辭,正為 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dāng)自家『敬以直內(nèi) ,義以方外』之實(shí)事,便是理會(huì) 敬義之實(shí)事,便是表裏相應(yīng) ?!壕匆灾眱?nèi) ,義以方外』,便是立誠。道之浩浩,何處下手?惟立誠才有可居之處,有可居之處則可以修業(yè)。業(yè),便是逐日底事業(yè),恰似日課一般?!褐倚潘赃M(jìn)德』,為 實(shí)下手處。如是心中實(shí)見得理之不妄,『如惡 惡 臭,如好好色』,常常恁地,則德不期而進(jìn)矣。誠,便即是忠信;修省言辭,便是要立得這忠信。若口不擇 言,只管逢事便說,則忠信亦被汩沒動(dòng) 蕩,立不住了。明道便只辨他『修辭』二字,便只理會(huì) 其大規(guī)模。伊川卻與辨治經(jīng),便理會(huì) 細(xì)密,都無縫罅?!褂衷唬骸敢链ㄒ脖嫠槐M。如講習(xí),不止只是治經(jīng)。若平日所以講習(x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與應(yīng) 事接物,有合講者,或更切於治經(jīng),亦不為 無益。此更是一箇大病痛?!官R孫?! 该献硬鸥?,學(xué)之無可依據(jù) 」,為 他元來 見識(shí)自高。顏?zhàn)硬烹m未嘗不高,然其學(xué)卻細(xì)膩切實(shí),所以學(xué)者有用力處。孟子終是粗。端蒙?! ∫链ㄔ唬骸笇W(xué)者須是學(xué)顏?zhàn)?。」孟子說得粗,不甚子細(xì);只是他才高,自至那地位。若學(xué)者學(xué)他,或會(huì)錯(cuò)認(rèn)了他意思。若顏?zhàn)诱f話,便可下手做;孟子底,更須解說方得。賀孫。
蔡問:「『孟子無可依據(jù) ,學(xué)者當(dāng)學(xué)顏?zhàn)??!蝗琊B(yǎng)氣 處,豈得為 無可依據(jù) ?」曰:「孟子皆是要用。顏?zhàn)禹毦图鹤龉し?,所以學(xué)顏?zhàn)觿t不錯(cuò)?!勾?。
問:「『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jìn)誠心』,只是教人『鞭辟近裏』。竊謂明善是致知,誠心是誠意否?」曰:「知至即便意誠,善才明,誠心便進(jìn)?!褂謫枺骸浮浩湮恼码m不中不遠(yuǎn)矣』,便是應(yīng) 那『省外事』一句否?」曰:「然。外事所可省者即省之,所不可省者亦強(qiáng)省不得。善,只是那每事之至理,文章,是威儀制度。『所守不約,汎 濫無功』,說得極切。這般處,只管將 來 玩味,則道理自然都見。」又曰:「這般次第,是呂 與叔自關(guān)中來 初見二程時(shí)說話。蓋橫渠多教人禮文制度之事,他學(xué)者自管用心,不近裏,故以此說教之。然只可施之與叔諸人。若與龜山言,便不著地頭了。公今看了近思錄,看別經(jīng)書 ,須將 遺書 兼看。蓋他一人是一箇病痛,故程先生說得各各自有精采?!沟婪颉?br />
「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jìn)誠心」,是且理會(huì)自 家切己處。明善了,又更須看自家進(jìn)誠心與未。賀孫。
「學(xué)者識(shí)得仁體,實(shí)有諸己,只要義理裁培?!棺R(shí)得與實(shí)有,須做兩 句看。識(shí)得,是知之也;實(shí)有,是得之也。若只識(shí)得,只是知有此物;卻須實(shí)有諸己,方是己物也。?。
問:「明道說『學(xué)者識(shí)得仁體,實(shí)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一段,只緣他源頭是箇不忍之心,生生不窮,故人得以生者,其流動(dòng) 發(fā)生之機(jī)亦未嘗息。故推其愛, 則視夫天地萬物均受此氣 ,均得此理,則無所不當(dāng)愛。 」曰:「這道理只熟看,久之自見如此,硬樁 定說不得。如云從 他源頭上便有箇不忍之心,生生不窮,此語有病。他源頭上未有物可不忍在,未說到不忍在。只有箇陰陽五行,有闔闢,有動(dòng) 靜;自是用生,不是要生。到得說生物時(shí),又是流行已後。既是此氣 流行不息,自是生物,自是愛 。假使天地之間淨(jìng)盡無一物,只留得這一箇物事,他也自愛 。如云均受此氣 ,均得此理,所以須用愛 ,也未說得這裏在。此又是說後來 事。此理之愛, 如春之溫 ,天生自然如此。如火相似,炙著底自然熱, 不是使他熱 也。」因舉東見錄中明道曰:「學(xué)者須先識(shí)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云云,「極好,當(dāng)添入近思錄中?!箖g。
心只是放寬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礙,便大。心大則自然不急迫。如有禍患之來 ,亦未須驚恐;或有所獲,亦未有便歡喜在。少間亦未必,禍更轉(zhuǎn)為 福,福更轉(zhuǎn)為 禍。荀子言:「君子大心則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jié)。」蓋君子心大則是天心,心小則文王之翼翼,皆為 好也;小人心大則放肆,心小則是褊隘私吝,皆不好也。賀孫。 明道以上蔡記誦為 玩物喪 志,蓋為 其意不是理會(huì)道 理,只是誇多鬥靡為 能。若明道看史不差一字,則意思自別。此正為 己為 人之分。賀孫。
問:「『禮樂 只在進(jìn)反之間,便得情性之正?!挥浽唬骸憾Y主其減,樂 主其盈。禮減而進(jìn),以進(jìn)為 文;樂 盈而反,以反為 文。』恐減與盈,是禮樂 之體本如此;進(jìn)與反,卻是用功處否?」曰:「減,是退讓、撙節(jié)、收斂 底意思,是禮之體本如此。進(jìn)者,力行之謂。盈,是和說、舒散、快滿底意思,是樂 之體如此。反者,退歛之謂。『禮主其減』,卻欲進(jìn)一步向前著力去做;『樂 主其盈』,卻須退歛節(jié)制,收拾歸裏。如此則禮減而卻進(jìn),樂 盈而卻反,所以為 得情性之正也,故曰『減而不進(jìn)則消,盈而不反則亡』也。」因問:「如此,如禮樂 相為 用矣?!乖唬骸溉弧!广?。
問:「『禮樂 只在進(jìn)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何謂也?」曰:「記得『禮減而進(jìn),以進(jìn)為 文;樂 盈而反,以反為 文』。禮,如凡事儉約,如收斂 恭敬,便是減;須當(dāng)著力向前去做,便是進(jìn),故以進(jìn)為 文。樂 ,如歌詠和樂 ,便是盈;須當(dāng)有箇節(jié)制,和而不流,便是反,故以反為 文。禮減而卻進(jìn)前去,樂 盈而卻反退來 ,便是得情性之正。」淳。
「禮主其減」者,禮主於撙節(jié)、退遜、檢束;然以其難行,故須勇猛力進(jìn)始得,故以進(jìn)為 文?!笜?主其盈」者,樂 主於舒暢 發(fā)越;然一向如此,必至於流蕩,故以反為 文。禮之進(jìn),樂 之反,便得情性之正。又曰:「主減者當(dāng)進(jìn),須力行將 去;主盈者當(dāng)反,須回顧身心?!?br />
禮樂 進(jìn)反。「禮主於減」,謂主於斂 束;然斂 束太甚,則將 久意消了,做不去,故以進(jìn)為 文,則欲勉行之?!笜?主於盈」,謂和樂 洋溢;然太過則流,故以反為 文,則欲回來 減些子。故進(jìn)反之間,便得情性之正。不然,則流矣。端蒙。
問「禮樂 進(jìn)反」之說。曰:「『禮主其減,樂 主其盈。禮減而進(jìn),以進(jìn)為 文;樂 盈而反,以反為 文?!欢Y以謙遜退貶為 尚,故主減;然非人之所樂 ,故須強(qiáng)勉做將 去,方得。樂 以發(fā)揚(yáng)蹈厲為 尚,故主盈;然樂 只管充滿而不反,則文也無收殺 ,故須反,方得。故云:『禮減而不進(jìn)則銷,樂 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bào) 而樂 有反,所以程子謂:『只在進(jìn)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弧沟婪颉?br />
「天分」,即天理也。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分,君安其君之分,臣安其臣之分,則安得私!故雖「行一不義,殺 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為 ?!官R孫。
「『論學(xué)便要明理,論治便須識(shí)體?!贿@『體』字,只事理合當(dāng)做處。凡事皆有箇體,皆有箇當(dāng)然處。」問:「是體段之『體』否?」曰:「也是如此?!褂謫枺骸溉鐬?朝廷有朝廷之體,為 一國 有一國 之體,為 州縣有州縣之體否?」曰:「然。是箇大體有格局當(dāng)做處。如作州縣,便合治告訐,除盜賊,勸 農(nóng)桑,抑末作;如朝廷,便須開言路,通下情,消朋黨;如為 大吏,便須求賢才,去贓吏,除暴斂 ,均力役,這箇都是定底格局,合當(dāng)如此做?!够騿栐圃啤T唬骸覆幌绱苏f,只怕人傷 了那大體。如大事不曾做得,卻以小事為 當(dāng)急,便害了那大體。如為 天子近臣,合當(dāng)謇諤正直,又卻恬退寡默;及至處鄉(xiāng)里,合當(dāng)閉門自守,躬廉退之節(jié),又卻向前要做事,這箇便都傷 了那大體。如今人議論,都是如此。合當(dāng)舉賢才而不舉,而曰我遠(yuǎn)權(quán) 勢(shì) ;合當(dāng)去姦惡 而不去,而曰不為 已甚。且如國 家遭汴都之禍,國 於東南,所謂大體者,正在於復(fù) 中原,雪讎恥,卻曰休兵息民,兼愛 南北!正使真箇能如此,猶不是,況為 此說者,其實(shí)只是懶 計(jì)而已!」僩。
「根本須是先培壅」,涵養(yǎng)持敬,便是栽培。賀孫。
問「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可立趨向」。曰:「此段只如『弟子入孝出第,行謹(jǐn)言信,愛 眾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之意耳。先只是從 實(shí)上培壅一箇根腳,卻學(xué)文做工夫去。」端蒙。
仲思問「敬義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曰:「最是他下得『夾持』兩 字好。敬主乎中,義防於外,二者相夾持。要放下霎時(shí)也不得,只得直上去,故便達(dá)天德。」伯羽。 「敬義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贡硌Y夾持,更無東西走作去處,上面只更有箇天德。「忠信所以進(jìn)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者,乾道也;「敬以直內(nèi) ,義以方外」者,坤道也,只是健順。又曰:「非禮勿視聽言動(dòng) 者,乾道;『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者,坤道?!褂衷唬骸腹催M(jìn)德立誠,是甚模樣 強(qiáng)健!」賀孫?! 妇戳x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怪鄙险?,無許多人欲牽 惹也。
因說敬恕,先生舉明道語云:「敬義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埂付裼幸粯?人,裏面謹(jǐn)嚴(yán) ,外面卻●苴;有人外面恁地寬恕,裏面卻都是私意了。內(nèi) 外夾持,如有人在裏面把住,一人在門外把持,不由他不上去?!官鐚O。
問:「『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jì)其功』,道、義如何分別?」曰:「道、義是箇體、用。道是大綱說;義是就一事上說。義是道中之細(xì)分別,功是就道中做得功效出來 ?!褂??! 枺骸浮赫淞x』者,凡處此一事,但當(dāng)處置使合宜,而不可有謀利占便宜之心;『明其道』,則處此事便合義,是乃所以為 明其道,而不可有計(jì)後日功效之心?!赫x不謀利』,在處事之先;『明道不計(jì)功』,在處事之後。如此看,可否?」曰:「恁地說,也得。他本是合掌說,看來 也須微有先後之序?!箖g。子蒙錄云:「或問:『正義在先,明道在後?!辉唬骸何从邢柔?。此只是合掌底意思?!弧?br />
「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jì)其功?!够蛟?,事成之謂利,所以有義;功成則是道。便不是。「惠迪吉,從 逆兇。」然惠迪亦未必皆吉??蓪W(xué)。
楊 問:「『膽欲大而心欲小』,如何?」曰:「膽大是『千萬人吾往』處,天下萬物不足以動(dòng) 其心;『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皆是膽大。心小是畏敬之謂,文王『小心翼翼』,曾子『戰(zhàn) 戰(zhàn) 兢兢,臨深履薄』是也?!箚枺骸笝M渠言『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何如?」曰:「此心小是卑陋狹隘,事物來 都沒柰何,打不去,只管見礙,皆是病。如要敬則礙和,要仁則礙義,要?jiǎng)倓t礙柔。這裏只看得一箇,更著兩 箇不得。為 敬,便一向拘拘;為 和,便一向放肆,沒理會(huì)。 仁,便煦煦姑息;義,便粗暴決裂。心大,便能容天下萬物。有這物則有這理,有那物即有那道理?!簛K行而不相悖,並育而不相害?!弧褂?。
「膽欲大而心欲小」,「戰(zhàn) 戰(zhàn) 兢兢,如臨深淵」,方能為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事。德明。
蜚卿云:「『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煌馑恼呷币徊豢伞!乖唬骸笀A而不方則譎詐,方而不圓則執(zhí) 而不通。志不大則卑陋,心不小則狂妄。江西諸人便是志大而心不小者也。」道夫?! 』騿枺骸浮褐怯麍A而行欲方?!恢怯麍A轉(zhuǎn);若行不方正而合於義,則相將 流於權(quán) 謀譎詐之中;所謂『智欲圓而行欲方』也?!乖唬骸敢彩侨绱恕!褂衷唬骸钢鞘菍?duì) 仁義禮智信而言。須是知得是非,方謂之智;不然,便是不智。」子蒙。
問「學(xué)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乖唬骸傅览肀咀詮V大,只是潛心積慮,緩緩養(yǎng)將 去,自然透熟。若急迫求之,則是起意去趕趁他,只是私意而已,安足以入道!」僩?! 枺骸浮阂暵牎⑺紤]、動(dòng) 作,皆天也,人但於中要識(shí)得真與妄耳?!徽?、妄是於那發(fā)處別識(shí)得天理人欲之分。如何?」曰:「皆天也,言視聽、思慮、動(dòng) 作皆是天理。其順發(fā)出來 ,無非當(dāng)然之理,即所謂真;其妄者,卻是反乎天理者也。雖是妄,亦無非天理,只是發(fā)得不當(dāng)?shù)仡^。譬如一草木合在山上,此是本分;今卻移在水中。其為 草木固無以異,只是那地頭不是。恰如『善固性也,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之意?!苟嗣?。
問:「視聽、思慮、動(dòng) 作,皆天之所為 。及發(fā)而不中節(jié),則是妄。故學(xué)者須要識(shí)別之。」曰:「妄是私意,不是不中節(jié)?!沟婪蛟唬骸高@正是顏?zhàn)又^『非禮』者。」曰:「非禮處便是私意。」道夫。
役智力於農(nóng)圃,內(nèi) 不足以成己,外不足以治人,是濟(jì) 甚事!賀孫。
「進(jìn)德則自忠恕」,是從 這裏做出來 ;「其致則公平」,言其極則公平也。端蒙。
問:「公只是仁底道理,仁卻是箇流動(dòng) 發(fā)生底道理。故『公而以人體之』,方謂之仁否?」曰:「此便是難說。『公而以人體之』,此一句本微有病。然若真箇曉 得,方知這一句說得好,所以程先生又曰:『公近仁?!簧w這箇仁便在這『人』字上。你元自有這仁,合下便帶 得來 。只為 不公,所以蔽塞了不出來 ;若能公,仁便流行。譬如溝 中水,被沙土罨靸壅塞了,故水不流;若能擔(dān) 去沙土罨靸,水便流矣。又非是去外面別擔(dān) 水來 放溝 中,是溝 中元有此水,只是被物事壅遏了。去其壅塞,水便流行。如『克己復(fù) 禮為 仁』。所謂『克己復(fù)禮』者,去其私而已矣。能去其私,則天理便自流行。不是克己了又別討箇天理來 放在裏面也,故曰:『公近仁?!弧褂謫枺骸浮汗阅芩。阅軔?;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愛 是仁之發(fā)處,恕是推其愛 之之心以及物否?」曰:「如公所言,亦非不是。只是自是湊合不著,都無滋味。若道理只是如此看,又更做甚麼?所以只見不長進(jìn),正緣看那物事沒滋味?!褂謫枺骸改菐?那上文『公』字說否?」曰:「然。恕與愛 本皆出於仁,然非公則安能???安能愛 ?」又問:「愛 只是合下發(fā)處便愛 ,未有以及物在,恕則方能推己以及物否?」曰:「仁之發(fā)處自是愛 ,恕是推那愛 底,愛 是恕之所推者。若不是恕去推,那愛 也不能及物,也不能親親仁民愛 物,只是自愛 而已。若裏面元無那愛 ,又只推箇甚麼?如開溝 相似,是裏面元有這水,所以開著便有水來。 若裏面元無此水,如何會(huì) 開著便有水?若不是去開溝, 縱有此水,也如何得他流出來 ?愛 ,水也;開之者,恕也。」又問:「若不是推其愛 以及物,縱有此愛 ,也無可得及物否?」曰:「不是無可得及物,若不能推,則不能及物。此等處容易曉 ,如何恁地難看!」僩。
問:「『仁之道,只消道一「公」字。公是仁之理,公而以人體之,故曰仁?!桓`謂仁是本有之理,公是克己功夫到處。公,所以能仁。所謂『公而以人體之』者,若曰己私既盡,只就人身上看,便是仁。體,猶骨也,如『體物不可遺』之『體』,『貞者事之幹 』之類,非『體認(rèn)』之『體』也。」曰:「公是仁之方法,人是仁之材料。有此人,方有此仁。蓋有形氣 ,便具此生理。若無私意間隔,則人身上全體皆是仁。如無此形質(zhì),則生意都不湊泊他。所謂『體』者,便作『體認(rèn)』之『體』,亦不妨。體認(rèn)者,是將 此身去裏面體察,如中庸『體群臣』之『體』也?!广彙?br />
問:「向日問『公而以人體之則為 仁』,先生曰:『體,作「體認(rèn)」之「體」亦不妨?!汇徦贾?,未達(dá)。竊謂有此人則具此仁。然人所以不仁者,以其私也。能無私心則此理流行,即此人而此仁在矣。非是公後,又要去體認(rèn)尋 討也?!瓜壬櫁?至之謂曰:「『仁』字,叔重說得是了,但認(rèn)『體』字未是。體者,乃是以人而體公。蓋人撐 起這公作骨子,則無私心而仁矣。蓋公只是一箇公理,仁是人心本仁。人而不公,則害夫仁。故必體此公在人身上以為 之體,則無所害其仁,而仁流行矣。作如此看,方是?!广?。
問:「『公而以人體之』,如何?」曰:「仁者心之德,在我本有此理。公卻是克己之極功,惟公然後能仁。所謂『公而以人體之』者,蓋曰克盡己私之後,就自家身上看,便見得仁也?!怪?。
「公而以人體之故為 仁?!股w公猶無塵也,人猶鏡也,仁則猶鏡之光明也。鏡無纖塵則光明,人能無一毫之私欲則仁。然鏡之明,非自外求也,只是鏡元來 自有這光明,今不為 塵所昏爾。人之仁,亦非自外得也,只是人心元來 自有這仁,今不為 私欲所蔽爾。故人無私欲,則心之體用廣大流行,而無時(shí)不仁,所以能愛 能恕。仁之名不從 公來 ,乃是從 人來 ,故曰「公而以人體之則為 仁」。端蒙。
「仁之道,只消道一『公』字」,非以公為 仁,須是「公而以人體之」。伊川自曰「不可以公為 仁」。世有以公為 心而慘刻不恤者,須公而有惻 隱之心,此功夫卻在「人」字上。蓋人體之以公方是仁,若以私欲,則不仁矣。?。
「公而以人體之為 仁。」仁是人心所固有之理,公則仁,私則不仁。未可便以公為 仁,須是體之以人方是仁。公、恕、愛 ,皆所以言仁者也。公在仁之前,恕與愛 在仁之後。公則能仁,仁則能愛 能恕故也。謨?! ±顔枺骸溉?,欲以公、愛 、恕三者合而觀之,如何?」曰:「公在仁之先,愛 、恕在仁之後?!褂謫枺骸腹匀梭w之」一句。曰:「緊要在『人』字上。仁只是箇人?!勾尽?br />
公所以為 仁。故伊川云:「非是以公便為 仁,公而以人體之。」仁譬如水泉,私譬如沙石能壅卻泉,公乃所以決去沙石者也。沙石去而水泉出,私去而仁復(fù) 也。德明。
謂仁只是公,固若未盡;謂公近仁耳,又似太疏。伊川曰:「只是一箇『公』字?!箤W(xué)者問仁,則常教他將 「公」字思量。此是先生晚年語,平淡中有意味。顯道記憶語及入關(guān)語錄亦有數(shù) 段,更宜參 之。鎬。
或問:「『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施與用如何分別?」曰:「恕之所施,施其愛 爾,不恕,則雖有愛 而不能及人也?!广?。
問:「『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施與用何以別?」曰:「施是從 這裏流出,用是就事說?!和萍簽?恕?!凰∈菑?己流出去及那物;愛 是才調(diào)恁地。愛 如水,恕如水之流。」又問:「先生謂『愛 如水,恕如水之流』,淳退而思,有所未合。竊謂仁如水,愛 如水之潤,恕如水之流,不審如何?」曰:「說得好。昨日就過了?!勾?。
問:「『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皇┡c用如何分?」曰:「恕是分俵那愛 底。如一桶水,愛 是水,恕是分俵此水何處一杓,故謂之施。愛 是仁之用,恕所以施愛 者。」銖?! 杆t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施、用」兩 字,移動(dòng) 全不得。這般處,惟有孔孟能如此。下自荀揚(yáng)諸人便不能,便可移易。昔有言「盡己之謂忠,盡物之謂恕」。伊川言:「盡物只可言信,推己之謂恕?!股w恕是推己,只可言施。如此等處,極當(dāng)細(xì)看。道夫。
或問:「『力行』如何是『淺近語』?」曰:「不明道理,只是硬行?!褂謫枺骸负我詾?『淺近』?」曰:「他只是見聖賢所為 ,心下愛 ,硬依他行。這是私意,不是當(dāng)行。若見得道理時(shí),皆是當(dāng)恁地行?!褂謫枺骸浮哼@一點(diǎn)意氣 能得幾 時(shí)了!』是如何?」曰:「久時(shí),將 次只是恁地休了?!构?jié)。
「涵養(yǎng)須用敬,進(jìn)學(xué)則在致知?!篃o事時(shí),且存養(yǎng)在這裏,提撕警覺,不要放肆。到講習(xí)應(yīng) 接時(shí),便當(dāng)思量義理。淳。
楊 子順問:「『涵養(yǎng)須用敬。』涵養(yǎng)甚難,心中一起一滅 ,如何得主一?」曰:「人心如何教他不思?如『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豈是無思?但不出於私則可?!乖唬骸改扯啾凰紤]紛擾,思這一事,又牽 走那事去。雖知得,亦自難止。」曰:「既知得不是,便當(dāng)絕斷 了?!勾?。
涵養(yǎng)此心須用敬。譬之養(yǎng)赤子,方血?dú)?未壯 實(shí)之時(shí),且須時(shí)其起居飲食,養(yǎng)之於屋室之中而謹(jǐn)顧守之,則有向成之期。才方乳保,卻每日暴露於風(fēng)日之中,偃然不顧,豈不致疾而害其生耶!大雅。
問:「伊川謂:『敬是涵養(yǎng)一事?!痪床蛔阋员M涵養(yǎng)否?」曰:「五色養(yǎng)其目,聲音養(yǎng)其耳,義理養(yǎng)其心,皆是養(yǎng)也?!官R孫?! ∮弥畣枺骸笇W(xué)者思先立標(biāo) 準(zhǔn) ,如何?」曰:「如『必有事焉而勿正』之謂。而今雖道是要學(xué)聖人,亦且從 下頭做將 去。若日日恁地比較,也不得。雖則是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若只管將 來 比較,不去做工夫,又何益!」賀孫。
問:「學(xué)者做工夫,須以聖人為 標(biāo) 準(zhǔn) ,如何卻說得不立標(biāo) 準(zhǔn) ?」曰:「學(xué)者固當(dāng)以聖人為 師,然亦何須得先立標(biāo) 準(zhǔn) ?才立標(biāo) 準(zhǔn) ,心裏便計(jì)較思量幾 時(shí)得到聖人?處聖人田地又如何?便有箇先獲底心?!侯仠Y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 者亦若是。」』也只是如此平說,教人須以聖賢自期。又何須先立標(biāo)準(zhǔn) ?只恁下著頭做,少間自有所至?!箖g。
「尹和靖從 伊川半年後,方見得西銘大學(xué)」,不知那半年是在做甚麼?想見只是且教他聽說話?!乖庾嬖疲骸敢彩浅跞肫溟T,未知次第,驟將 與他看未得?!瓜壬唬骸肛M不是如此?」又曰:「西銘本不曾說『理一分殊』,因人疑後,方說此一句。」義剛。
問:「『尹彥 明見程子後,半年方得大學(xué)西銘看』,此意如何?」曰:「也是教他自就切己處思量,自看平時(shí)箇是不是,未欲便把那書 與之讀?!乖唬骸溉绱?,則末後以此二書 併 授之,還是以尹子已得此意?還是以二書 互相發(fā)故?」曰:「他好把西銘與學(xué)者看。他也是要教他知,天地間有箇道理恁地開闊。」道夫。
「昨夜說『尹彥 明見伊川後,半年方得大學(xué)西銘看』。此意思也好,也有病。蓋且養(yǎng)他氣 質(zhì),淘潠去了那許多不好底意思。如學(xué)記所謂『未卜禘,不視學(xué),游其志也』之意。此意思固好,然也有病者,蓋天下有多少書 ,若半年間都不教他看一字,幾 時(shí)讀得天下許多書! 所以尹彥 明終竟後來 工夫少了。易曰:『盛德大業(yè),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yè)?!豁毷侨绱?,方得。天下事無所不當(dāng)理會(huì) 者,纔工夫不到,業(yè)無由得大;少間措諸事業(yè),便有欠缺,此便是病?!够蛟唬骸赶氲卯?dāng)時(shí)大學(xué)亦未成倫緒,難看在?!乖唬骸溉弧R鼜?明看得好,想見煞著日月看。臨了連格物也看錯(cuò)了,所以深不信伊川『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之說,是看箇甚麼?」或曰:「和靖才力極短,當(dāng)初做經(jīng)筵不見得;若便當(dāng)難劇 ,想見做不去。」曰:「只他做經(jīng)筵,也不柰何,說得話都不痛快,所以難。能解經(jīng)而通世務(wù)者 ,無如胡文定。然教他做經(jīng)筵,又都不肯。一向辭去,要做春秋解,不知是甚意思。蓋他有退而著書 立言以垂後世底意思,無那措諸事業(yè)底心。縱使你做得了將 上去,知得人君是看不看?若朝夕在左右說,豈不大有益?是合下不合有這『著書 垂世』底意思故也。人說話也難。有說得響感動(dòng) 得人者,如明道會(huì) 說,所以上蔡說,才到明道處,聽得他說話,意思便不同。蓋他說得響,自是感發(fā)人。伊川便不似他。伊川說話方,終是難感動(dòng)人 。」或曰:「如與東坡們說話,固是他們不是,然終是伊川說話有不相乳入處?!乖唬骸副闶钦f話難。只是這一樣 說話,只經(jīng)一人口說,便自不同。有說得感動(dòng) 人者,有說得不愛 聽者。近世所見會(huì) 說話,說得響,令人感動(dòng) 者,無如陸子靜。可惜如伯恭都不會(huì) 說話,更不可曉 ,只通寒暄也聽不得。自是他聲音難曉 ,子約尤甚。」僩。
問:「謝氏說『何思何慮』處,程子道『恰好著工夫』,此是著何工夫?」曰:「人所患者,不能見得大體。謝氏合下便見得大體處,只是下學(xué)之功夫卻欠。程子道『恰好著工夫』,便是教他著下學(xué)底工夫?!勾?。
「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挂链ù苏Z,與橫渠「心統(tǒng)性情」相似。淳。
伊川曰:「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主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谷舨坏盟绱苏f出,如何明得? 問:「仁既偏言則一事,如何又可包四者?」曰:「偏言之仁,便是包四者底;包四者底,便是偏言之仁?!构?jié)。
郭兄問:「偏言則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乖唬骸敢詫?言言之,則一者包四者;以偏言言之,則四者不離一者也?!棺??! ∪手牡?,猶冢宰之統(tǒng)六官。閎祖。
問:「論語中言仁處,皆是包四者?」曰:「有是包四者底,有是偏言底。如『克己復(fù) 禮為 仁』,『巧言令色鮮矣仁』,便是包四者?!构?jié)。
問:「仁何以能包四者?」曰:「人只是這一箇心,就裏面分為 四者。且以惻 隱論之:本只是這惻 隱,遇當(dāng)辭遜則為 辭遜,不安處便為 羞惡 ,分別處便為 是非。若無一箇動(dòng) 底醒底在裏面,便也不知羞惡 ,不知辭遜,不知是非。譬如天地只是一箇春氣 ,振錄作「春生之氣 」。發(fā)生之初為 春氣 ,發(fā)生得過李錄云:「長得過?!贡銥?夏,收歛便為 秋,消縮便為 冬。明年又從 春起,渾然只是一箇發(fā)生之氣 ?!构?jié)。方子、振同。
問:「仁包四者,只就生意上看否?」曰:「統(tǒng)是一箇生意。如四時(shí),只初生底便是春,夏天長,亦只是長這生底;秋天成,亦只是遂這生底,若割斷 便死了,不能成遂矣;冬天堅(jiān) 實(shí),亦只是實(shí)這生底。如穀九分熟,一分未熟,若割斷 ,亦死了。到十分熟,方割來 ,這生意又藏在裏面。明年熟,亦只是這箇生。如惻 隱、羞惡 、辭遜、是非,都是一箇生意。當(dāng)惻 隱,若無生意,這裏便死了,亦不解惻 隱;當(dāng)羞惡 ,若無生意,這裏便死了,亦不解羞惡 。這裏無生意,亦不解辭遜,亦不解是非,心都無活底意思。仁,渾淪言,則渾淪都是一箇,義禮知都是仁;對(duì) 言,則仁義與禮智一般?!勾?。寓錄云:「安卿問:『仁包四者,就初意上看?就生意上看?』曰:『統(tǒng)是箇生意。四時(shí)雖異,生意則同。劈頭是春生,到夏長養(yǎng),是長養(yǎng)那生底;秋來 成遂,是成遂那生底;冬來 堅(jiān) 實(shí),亦只堅(jiān) 實(shí)那生底。草木未華實(shí),去摧折他,便割斷 了生意,便死了,如何會(huì) 到成實(shí)!如穀有兩 分未熟,只成七八分穀。仁義禮智都只是箇生意。當(dāng)惻 隱而不惻 隱,便無生意,便死了;羞惡 固是義,當(dāng)羞惡 而無羞惡 ,這生意亦死了。以至當(dāng)辭遜而失其辭遜,是非而失其是非,心便死,全無那活底意思?!弧?br />
問「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曰:「須先識(shí)得元與仁是箇甚物事,便就自家身上看甚麼是仁,甚麼是義、禮、智。既識(shí)得這箇,便見得這一箇能包得那數(shù) 箇。若有人問自家:『如何一箇便包得數(shù) 箇?』只答云:『只為 是一箇?!弧箚栔鼻湓唬骸腹洞颂幰姷梅置鞣??」曰:「向來 看康節(jié)詩,見得這意思。如謂『天根月窟閑來 往,三十六宮都是春』,正與程子所謂『靜後見萬物皆有春意』同。且如這箇棹子,安頓得恰好時(shí),便是仁。蓋無乖戾,便是生意。窮天地?古今,只是一箇生意,故曰『仁者與物無對(duì) 』。以其無往非仁,此所以仁包四德也?!乖唬骸溉绱梭w仁,便不是,便不是生底意思。棹子安頓得恰好,只可言中,不可謂之仁。元只是初底便是,如木之萌,如草之芽;其在人,如惻 然有隱,初來 底意思便是。榦錄作:「要理會(huì) 得仁,當(dāng)就初處看。故元亨利貞,而元為 四德之首。就初生處看,便見得仁?!顾猿套又^『看雞雛可以觀仁』,為 是那嫩小底便是仁底意思在?!箻o錄作:「亦是看其初意思?!箚枺骸溉缢^『初來 底意思便是』,不知思慮之萌不得其正時(shí)如何?」曰:「這便是地頭著賊,更是那『元』字上著賊了;如合施為 而不曾施為 時(shí),便是亨底地頭著賊了;如合收斂 而不曾收斂 時(shí),便是利底地頭著賊了;如合貞靜而不能貞靜時(shí),便是貞底地頭著賊了。榦錄作:「問:『物理固如此,就人心思慮上觀之,如何?』曰:『思慮方萌,特守得定,便是仁。如思慮方萌錯(cuò)了,便是賊其仁;當(dāng)施為 時(shí)錯(cuò)了,便是賊其禮;當(dāng)收斂 時(shí)錯(cuò)了,便是賊其義;當(dāng)貞靜時(shí)錯(cuò)了,便是賊其智。凡物皆有箇如此道理?!弧挂砸簧碛^之,元如頭,亨便是手足,利便是胸腹,貞便是那元?dú)?所歸宿處,所以人頭亦謂之『元首』。穆姜亦曰:『元者,體之長也?!唤袢裟苤盟^『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利之貞』,上面一箇『元』字,便是包那四箇;下面『元』字,則是『偏言則一事』者。恁地說,則大煞分明了。須要知得所謂『元之元,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者,蓋見得此,則知得所謂只是一箇也。若以一歲之體言之,則春便是元之元;所謂『首夏清和』者,便是亨之元;孟秋之月,便是利之元;到那初冬十月,便是貞之元也,只是初底意思便是。」榦錄作:「如春夏秋冬,春為 一歲之首,由是而為 夏,為 秋,為冬 ,皆自此生出。所以謂仁包四德者,只緣四箇是一箇,只是三箇。元卻有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貞。又有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曉 得此意,則仁包四者尤明白了。」道夫曰:「如先生之言,正是程子說『復(fù) 其見天地之心』。復(fù) 之初爻,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也?!乖唬骸附裰粚?公所見,看所謂『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 發(fā)處乃情也』,觀之便見。」久之,復(fù) 曰:「正如天官冢宰,以分歲言之,特六卿之一耳;而建邦之六典,則又統(tǒng)六卿也?!沟婪?。榦錄稍異。
問:「曩者論仁包四者,蒙教以初底意思看仁。昨看孟子『四端』處,似頗認(rèn)得此意?!乖唬骸溉绾危俊乖唬骸溉收呱?,而動(dòng) 之機(jī)也。惟其運(yùn)轉(zhuǎn)流通,無所間斷 ,故謂之心,故能貫通四者。」曰:「這自是難說,他自活。今若恁地看得來 ,只見得一邊,只見得他用處,不見他體了。」問:「生之理便是體否?」曰:「若要見得分明,只看程先生說『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便分明。若更要真識(shí)得仁之體,只看夫子所謂『克己復(fù) 禮』;克去己私,如何便喚 得做仁?!乖唬骸溉羧绱丝?,則程子所謂『公』字,愈覺親切。」曰:「公也只是仁底殼 子,盡他未得在。畢竟裏面是箇甚物事?『生之性』,也只是狀 得仁之體。」道夫?! ≈鼻鋯枺骸溉拾牡拢纭涸呱浦L』。從 四時(shí)生物意思觀之,則陰陽都偏了?!乖唬骸溉绱耍瑒t秋冬都無生物氣 象。但生生之意,至此退了;到得退未盡處,則陽氣 依舊在。且如陰陽,其初亦只是一箇,進(jìn)便喚 做陽,退便喚 做陰。」道夫。
問:「仁包四者。然惻 隱之端,如何貫得是非、羞惡 、辭遜之類?」曰:「惻 隱只是動(dòng) 處。接事物時(shí),皆是此心先擁 出來 ,其間卻自有羞惡 、是非之別,所以惻 隱又貫四端。如春和則發(fā)生,夏則長茂,以至秋冬,皆是一氣 ,只是這箇生意?!箚枺骸浮浩詣t曰「愛 之理」,專 言則曰「心之德」』,如何?」曰:「偏言是指其一端,因惻 隱之發(fā)而知其有是愛 之理;專 言則五性之理兼舉而言之,而仁則包乎四者是也?!怪儭?br />
問:「仁可包義智禮。惻 隱如何包羞惡 二端?」曰:「但看羞惡 時(shí)自有一般惻 怛底意思,便可見。」曰:「仁包三者,何以見?」曰:「但以春言:春本主生,夏秋冬亦只是此生氣 或長養(yǎng),或斂 藏,有間耳?!箍蓪W(xué)。
伊川言:「天所賦為 命,物所受為 性?!估硪灰玻蕴熘x與萬物言之,故謂之命;以人物之所稟受於天言之,故謂之性。其實(shí),所從 言之地頭不同耳。端蒙。
唐傑 問:「近思錄既載『鬼神者造化之跡』,又載『鬼神者二氣 之良能』,似乎重了?!乖唬骸冈旎E是日月星辰風(fēng)雨之屬 ,二氣 良能是屈伸往來 之理?!股w卿。
人性無不善,雖桀紂之為 窮兇極惡 ,也知此事是惡 。但則是我要恁地做,不柰何,便是人欲奪了。銖。
伊川言:「在物為 理。」凡物皆有理,蓋理不外乎事物之間。「處物為 義。」義,宜也,是非可否處之得宜,所謂義也。端蒙。
「在物為 理,處物為 義。」理是在此物上,便有此理;義是於此物上自家處置合如此,便是義。義便有箇區(qū)處。?。
問「在物為 理,處物為 義」。曰:「且如這棹子是物,於理可以安頓物事。我把他如此用,便是義?!褂讶??! 枴钢倚潘赃M(jìn)德」至「對(duì) 越在天也」。曰:「此一段,只是解箇『終日乾乾』。在天之剛健者,便是天之乾;在人之剛健者,便是人之乾。其體則謂之易,便是橫渠所謂『坱然太虛,升降飛揚(yáng),未嘗止息』者。自此而下,雖有許多般,要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皆是實(shí)理。以時(shí)節(jié)分段言之,便有古今;以血?dú)?支體言之,便有人己,卻只是一箇理也?!沟婪颉?br />
「忠信所以進(jìn)德」至「君子當(dāng)終日對(duì) 越在天也」,這箇只是解一箇「終日乾乾」。「忠信進(jìn)德,修辭立誠」,便無間斷 ,便是「終日乾乾」,不必便說「終日對(duì) 越在天」。下面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云云,便是說許多事,都只是一箇天。賀孫。
問:「詳此一段意,只是體當(dāng)這箇實(shí)理。雖說出有許多般,其實(shí)一理也。」曰:「此只是解『終日乾乾』,故說此一段。從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說起。雖是『無聲無臭』,其闔闢變化之體,則謂之易。然所以能闔闢變化之理,則謂之道;其功用著見處,則謂之神;此皆就天上說。及說到『命於人,則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道則謂之教』,是就人身上說。上下說得如此子細(xì),都說了,可謂盡矣。『故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又皆是此理顯著之跡??瓷醮笫滦∈拢茧x了這箇事不得。上而天地鬼神離這箇不得,下而萬事萬物都不出此,故曰『徹 上徹 下,不過如此』。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 是此器。然謂此器則有此理,有此理則有此器,未嘗相離,卻不是於形器之外別有所謂理。?古?今,萬事萬物皆只是這箇,所以說『但得道在,不係今與後,己與人』?!故迕蓡枺骸覆怀鲞@體用。其體則謂之性,其用則謂之道?」曰:「道只是統(tǒng)言此理,不可便以道為 用。仁義禮智信是理,道便是統(tǒng)言此理?!怪鼻湓疲骸浮旱馈蛔挚磥?亦兼體、用,如說『其理則謂之道』,是指體言;又說『率性則謂之道』,是指用言。」曰:「此語上是就天上說,下是就人身上說?!怪鼻溆衷疲骸钢皇堑掠肿约骟w、用言。如通書 云:『動(dòng) 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弧乖唬骸刚抢?,雖動(dòng) 而得其正理,便是道;若動(dòng)而 不正,則不是道。和亦只是順理,用而和順,便是得此理於身;若用而不和順,則此理不得於身。故下云:『匪仁,匪義,匪禮,匪智,匪信,悉邪也?!恢皇谴死怼9视衷疲骸壕由鲃?dòng) ?!弧怪鼻鋯枺骸柑珮O圖只說『動(dòng) 而生陽,靜而生陰』,通書 又說箇『機(jī)』,此是動(dòng) 靜之間,又有此一項(xiàng)。」又云:「『智』字自與知識(shí)之『知』不同。智是具是非之理,知識(shí)便是察識(shí)得這箇物事好惡 。」又問:「神是心之至妙處,所以管攝動(dòng) 靜。十年前,曾聞先生說,神亦只是形而下者?!官R孫問:「神既是管攝此身,則心又安在?」曰:「神即是心之至妙處,滾在氣 裏說,又只是氣 ,然神又是氣 之精妙處,到得氣 ,又是粗了。精又粗,形又粗。至於說魂,說魄,皆是說到粗處?!官R孫。寓錄云:「直卿云:『看來 「神」字本不專 說氣 ,也可就理上說。先生只就形而下者說?!幌壬唬骸核阅尘托味抡f,畢竟就氣處多,發(fā)出光彩便是神?!晃兜绬枺骸荷袢绱苏f,心又在那裏?』曰:『神便在心裏,凝在裏面為 精,發(fā)出光彩為 神。精屬 陰,神屬 陽。說到魂魄鬼神,又是說到大段粗處?!弧埂 枺骸浮骸干咸熘d,無聲無臭」,其體則謂之易』,如何看『體』字?」曰:「體,是體質(zhì)之『體』,猶言骨子也。易者,陰陽錯(cuò)綜,交換代易之謂,如寒暑晝夜,闔闢往來 。天地之間,陰陽交錯(cuò),而實(shí)理流行,蓋與道為 體也。寒暑晝夜,闔闢往來 ,而實(shí)理於是流行其間,非此則實(shí)理無所頓放。猶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有此五者,而實(shí)理寓焉。故曰『其體則謂之易』,言易為 此理之體質(zhì)也。」程子解「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曰:「此道體也。天運(yùn)而不已,日往則月來 ,寒往則暑來 ,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窮,皆與道為 體?!辜⒃唬骸柑斓刂?,往者過,來 者續(xù),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辜词谴艘?。銖?! 钙潴w則謂之易」,在人則心也;「其理則謂之道」,在人則性也;「其用則謂之神」,在人則情也。所謂易者,變化錯(cuò)綜,如陰陽晝夜,雷風(fēng)水火,反復(fù) 流轉(zhuǎn),縱橫經(jīng)緯而不已也。人心則語默動(dòng) 靜,變化不測者是也。體,是形體也,賀孫錄云:「體,非『體、用』之謂。」言體,則亦是形而下者;其理則形而上者也。故程子曰「易中只是言反復(fù) 往來 上下」,亦是意也。端蒙。
「以其體謂之易,以其理謂之道」,這正如心、性、情相似。易便是心,道便是性。易,變易也,如奕碁相似。寒了暑,暑了寒,日往而月來 ,春夏為 陽,秋冬為 陰,一陰一陽,只管恁地相易。賀孫。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谷藗?謂:「陰陽闔闢,屈伸往來 ,則謂之易;皆是自然,皆有定理,則謂之道;造化功用不可測度,則謂之神?!钩套佑衷唬骸钙涿度藙t謂之性,率性則謂之道,修道則謂之教,只是就人道上說?!谷藗?謂:「中庸大旨,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是通人物而言;『修道之謂教』,則聖賢所以扶世立教,垂法後世者,皆是也?!瓜壬唬骸妇腿艘簧硌灾阂?,猶心也;道,猶性也;神,猶情也?!挂钊赵賳栐疲骸讣染腿松硌灾?,卻以就人身者就天地言之,可乎?」曰:「天命流行,所以主宰管攝是理者,即其心也;而有是理者,即其性也,如所以為 春夏,所以為 秋冬之理是也;至發(fā)育萬物者,即其情也?!谷藗?。?錄別出。
正淳問:「『其體則謂之易』,只屈伸往來 之義是否?」曰:「義則不是。只陰陽屈伸,便是形體?!褂謫枺骸缸蛉找蕴斓刂?、情、性在人上言之,今卻以人之心、性、情就天上言之,如何?」曰:「春夏秋冬便是天地之心;天命流行有所主宰,其所以為 春夏秋冬,便是性;造化發(fā)用便是情。」又問:「恐心大性?。俊乖唬骸复瞬豢梢孕〈笳摗H粢阅転?春夏秋冬者為 性,亦未是。只是所以為 此者,是合下有此道理。謂如以鏡子為 心,其光之照見物處便是情,其所以能光者是性。因甚把木板子來 ,卻照不見?為 他元沒這光底道理?!?。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功用則謂之鬼神?!挂资顷庩柷欤S時(shí)變易。大抵古今只是大闔闢,小闔闢,今人說易,都無著摸。聖人便於六十四卦,只以陰陽奇耦寫出來 。至於所以為 陰陽,為 古今,乃是此道理。及至忽然生物,或在此,或在彼,如花木之類驀然而出,華時(shí)都華,實(shí)時(shí)都實(shí),生氣 便發(fā)出來 ,只此便是神。如在人,仁義禮智,惻 隱羞惡 ,心便能管攝。其為 喜怒哀樂 ,即情之發(fā)用處。?。
「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此三句是說自然底。下面云「其命於人則謂之性」,此是就人上說。謂之「命於人」,這「人」字,便是「心」字。夔孫。
問:「此一段自『浩然之氣 』以上,自是說道。下面『說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不知如何?」曰:「一段皆是明道體無乎不在。名雖不同,只是一理發(fā)出,是箇無始無終底意。」林易簡問:「莫是『動(dòng) 靜無端,陰陽無始』底道理否?」曰:「不可如此類泥著,但見梗礙耳。某舊見伊川說仁,令將 聖賢所言仁處類聚看,看來 恐如此不得。古人言語,各隨所說見意,那邊自如彼說,這邊自如此說。要一一來 比並,不得。」又曰:「文字且子細(xì)逐件理會(huì) ,待看得多,自有箇見處?!沽衷唬骸改城乙M許多疑了,方可下手做。」曰:「若要知了,如何便知得了?不如且就知得處逐旋做去,知得一件做一件,知得兩 件做兩 件,貪多不濟(jì) 事。如此用工夫,恐怕輕費(fèi)了時(shí)月。某謂,少看有功卻多,泛泛然多看,全然無益。今人大抵有貪多之病,初來 只是一箇小沒理會(huì) ,下梢成一箇大沒理會(huì) !」宇。
「明道『醫(yī)書 手足不仁』止『可以得仁之體』一段,以意推之,蓋謂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所得以為 心,則是天地人物莫不同有是心,而心德未嘗不貫通也。雖其為 天地,為 人物,各有不同,然其實(shí)則有一條脈絡(luò)相貫。故體認(rèn)得此心,而有以存養(yǎng)之,則心理無所不到,而自然無不愛 矣。才少有私欲蔽之,則便間斷, 發(fā)出來 愛 ,便有不到處。故世之忍心無恩者,只是私欲蔽錮,不曾認(rèn)得我與天地萬物心相貫通之理。故求仁之切要,只在不失其本心而已。若夫『博施濟(jì) 眾』,則自是功用,故曰何干仁事?言不於此而得也。仁至難言,亦以全體精微,未易言也。止曰『立人、達(dá)人』,則有以指夫仁者之心,而便於此觀,則仁之體,庶幾 不外是心而得之爾。然又嘗以伊川『穀種』之說推之,其『心猶穀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 發(fā)動(dòng) 乃情也』,蓋所謂『生之性』,即仁之體,發(fā)處即仁之用也。若夫『博施濟(jì) 眾』,則又是穀之成實(shí),而利及於人之謂。以是觀之,仁聖可知矣?!瓜壬疲骸负胃扇适拢^仁不於此得,則可;以為 聖仁全無干涉,則不可。」又云:「氣 有不貫,血脈都在這氣 字上。著心看,則意好?!褂衷疲骸浮汉问蚂度??』言何止是仁?必也仁之成德;猶曰何止於木?必也木之成就;何止於穀?必也穀之成禾之意耳?!苟嗣伞! ∫链ㄕZ錄中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 一體」,說得太深,無捉摸處。易傳 其手筆,只云:「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又曰:「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挂讉?只此兩 處說仁,說得極平實(shí),學(xué)者當(dāng)精看此等處。銖。
「『生之謂性』一條難說,須子細(xì)看。此一條,伊川說得亦未甚盡?!荷^性』,是生下來 喚 做性底,便有氣 稟夾雜,便不是理底性了。前輩說甚『性惡 』,『善惡 混』,都是不曾識(shí)性。到伊川說:『性即理也』,無人道得到這處。理便是天理,又那得有惡 !孟子說『性善』,便都是說理善;雖是就發(fā)處說,然亦就理之發(fā)處說。」如曰「乃若其情」,曰「非才之罪」。又曰:「『生之謂性』,如碗盛水後,人便以碗為 水,水卻本清,碗?yún)s有淨(jìng)有不淨(jìng)?!箚枺骸鸽m是氣 稟,亦尚可變得否?」曰:「然最難,須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方得。若只恁地待他自變,他也未與你卒乍變得在。這道理無他巧,只是熟,只是專 一?!官R孫。
「人生氣 稟,理有善惡 ?!勾恕咐怼棺?,不是說實(shí)理,猶云理當(dāng)如此。僩。
「人生氣 稟,理有善惡 ?!估?,只作「合」字看。端蒙。
「生之謂性」一段,當(dāng)作三節(jié)看,其間有言天命者,有言氣 質(zhì)者?!干^性」是一節(jié),「水流就下」是一節(jié),清濁 又是一節(jié)。?。
問:「『生之謂性』一段難看。自起頭至『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成兩 三截?!乖唬骸复艘欢螛O難看。但細(xì)尋 語脈,卻亦可曉 。上云『不是兩 物相對(duì) 而生』,蓋言性善也。」曰:「既言性善,下卻言『善固性也,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卻是言氣 稟之性,似與上文不相接。」曰:「不是言氣 稟之性。蓋言性本善,而今乃惡 ,亦是此性為 惡 所汩,正如水為 泥沙所混,不成不喚 做水!」曰:「適所問,乃南軒之論?!乖唬骸妇捶蜃h論出得太早,多有差舛。此間有渠論孟解,士大夫多求之者,又難為 拒之?!褂謫枺骸浮喝松o』,當(dāng)作斷 句?!乖唬骸钢皇沁B下文而『不容說』作句。性自稟賦而言,人生而靜以上,未有形氣 ,理未有所受,安得謂之性!」又問「纔說性時(shí)便已不是性」。此處先生所答,記得不切,不敢錄。次夜再問,別錄在後。又問:「『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弧豪^之者善』,如何便指作性?」曰:「吾友疑得極是。此卻是就人身上說『繼之者善』。若就向上說,則天理方流出,亦不可謂之性?!乖唬骸浮荷^性』,性即氣 ,氣 即性。此言人生性與氣 混合者。」曰:「有此氣為 人,則理具於身,方可謂之性。」又問:「向滕德粹問『生之謂性』,先生曰:『且從 程先生之說,亦好?!划?dāng)時(shí)再三請(qǐng)益,先生不答。後來 子細(xì)看,此蓋告子之言。若果如程先生之說,亦無害。而渠意直是指氣 為 性,與程先生之意不同。」曰:「程先生之言,亦是認(rèn)告子語脈不差。果如此說,則孟子何必排之?則知其發(fā)端固非矣。大抵諸儒說性,多說著氣 。如佛氏亦只是認(rèn)知覺作用為 性?!褂謫柮献⒃疲骸浮航捞K氏胡氏之說近此甚。』觀二家之說,似亦不執(zhí) 著氣 ?!乖唬骸钙淞鞅刂链恕!褂謫枺骸负险f『性不可以善惡 名』,似只要形容得性如此之大?!乖唬骸覆皇且稳荩皇且姴幻?。若見得明,則自不如此。敬夫向亦執(zhí) 此說。嘗語之云:『凡物皆有對(duì) ,今乃欲作尖邪物,何故?』程先生論性,只云『性即理也』,豈不是見得明?是真有功於聖門!」又問:「『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至程先生始分明?!乖唬骸敢郧盁o人如此說。若不是見得,安能及此!」第二夜復(fù) 問:「昨夜問『生之謂性』一段,意有未盡。不知『纔說性便不是性』,此是就性未稟時(shí)說?已稟時(shí)說?」曰:「就已稟時(shí)說。性者,渾然天理而已。纔說性時(shí),則已帶 氣 矣。所謂『離了陰陽更無道』,此中最宜分別?!褂謫枺骸浮核鞫拖隆灰葬?,此是說氣 稟否?若說氣 稟,則生下已定,安得有遠(yuǎn)近之別?」曰:「此是夾習(xí)說?!桂埍驹疲骸复耸钦f氣 ?!箍蓪W(xué)。
問:「『生之謂性』一章,泳竊意自『生之謂性』至『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是本來 之性與氣 質(zhì)之性兼說。劈頭只指箇『生』字說,是兼二者了?!乖唬骸改恰盒浴蛔謪s如何?」泳曰:「恐只是都說做性。」泳又問:「舊來 因此以水喻性,遂謂天道純?nèi)灰焕?,便是那水本?清;陰陽五行交錯(cuò)雜揉而有昏濁 ,便是那水被泥污了?;铦?可以復(fù) 清者,只緣他母子清。」曰:「然。那下愚不移底人,卻是那臭穢底水?!箚枺骸敢岔毧梢猿沃??」曰:「也減得些分?jǐn)?shù) ?!挂蜓裕骸概f時(shí)人嘗裝惠山泉去京師,或時(shí)臭了。京師人會(huì) 洗水,將 沙石在筧中,上面傾水,從 筧中下去。如此十?dāng)?shù) 番,便漸如故?!够騿枺骸赶掠抟嗫梢猿沃畏瘢俊褂驹疲骸缚炙圆豢先コ沃瘟??!乖唬骸改撬m臭,想也未至汙穢在。」問:「物如此更推不去,卻似那臭泥相似?」曰:「是如此。」又問:「自『蓋生之謂性』至『猶水流而就下也』一節(jié),是說本來 之性?!乖唬骸浮荷w生之謂性』,卻是如何?」泳曰:「只是提起那一句說?!褂謫枺骸浮喝松o以上不容說』,『人生而靜』是說那初生時(shí)。更說向上去,便只是天命了?!乖唬骸杆浴捍笤涨?!萬物資始』,只說是『誠之源也』。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方是性在?!悍踩苏f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便兼氣 質(zhì)了?!箚枺骸缚种皇羌媪饲??!乖唬骸盖楸慵尜|(zhì)了。所以孟子答告子問性,卻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 善矣』;說仁義禮智,卻說惻 隱、羞惡 、恭敬、是非去。蓋性無形影,情卻有實(shí)事,只得從 情上說入去?!箚枺骸敢蚯橐灾?,恰似因流以知源。舊聞蔡季通問康叔臨云:『凡物有兩 端。惻 隱為 仁之端,是頭端?是尾端?』叔臨以為 尾端。近聞周莊仲說,先生云,不須如此分?!乖唬骸腹绾握f?」曰:「惻 隱是性之動(dòng) 處。因其動(dòng) 處,以知其本體,是因流以知其源,恐只是尾端?!乖唬骸甘侨绱??!褂謫枴附运病怪痢溉徊豢梢詽?者不為 水也」一節(jié)。曰:「這水只是說氣 質(zhì)?!褂驹唬骸父`謂因物慾之淺深,可以見氣 質(zhì)之昏明;猶因惻 隱、羞惡 ,可以見仁義之端?!乖唬骸敢彩侨绱恕!够騿枺骸笟?清底人,自無物慾?!乖唬骸敢踩绱苏f不得??谥叮?,人人皆然。雖是稟得氣 清,纔不檢束,便流於慾去。」又問:「『如此,則人不可不加澄治之功』至『置在一隅也』一節(jié),是說人求以變化氣 質(zhì)。然變了氣 質(zhì),復(fù) 還本然之性,亦不是在外面添得。」曰:「是如此?!褂謫枺骸浮核?,則性善之謂也』至於『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一節(jié),是言學(xué)者去求道,不是外面添。聖人之教人,亦不是強(qiáng)人分外做。」曰:「『此理天命也』一句,亦可見?!购?。
或問「生之謂性」一段。曰:「此段引譬喻亦叢雜。如說水流而就下了,又說從 清濁 處去,與就下不相續(xù)。這處只要認(rèn)得大意可也。」又曰:「『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一句,又似有惡 性相似。須是子細(xì)看?!沽x剛?! 枺骸浮簮?亦不可不謂之性』,先生舊做明道論性說云:『氣 之惡 者,其性亦無不善,故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幻鞯烙衷疲骸荷茞?皆天理。謂之惡 者,本非惡, 但或過或不及,便如此。蓋天下無性外之物,本皆善而流於惡 耳。』如此,則惡 專 是氣 稟,不干性事,如何說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曰:「既是氣 稟惡 ,便也牽 引得那性不好。蓋性只是搭附在氣 稟上,既是氣 稟不好,便和那性壞 了。所以說濁 亦不可不謂之水。水本是清,卻因人撓 之,故濁 也?!褂謫枺骸赶壬鷩L云:『性不可以物譬。』明道以水喻性,還有病否?」曰:「若比來比 去,也終有病。只是不以這箇比,又不能得分曉 ?!箖g。
「『善固性也,然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疑與孟子牴 牾?!乖唬骸高@般所在難說,卒乍理會(huì) 未得。某舊時(shí)初看,亦自疑。但看來 看去,自是分明。今定是不錯(cuò),不相誤,只著工夫子細(xì)看。莫據(jù) 己見,便說前輩說得不是?!褂謫枺骸覆菽九c人物之性一乎?」曰:「須知其異而不害其為 同,知其同而不害其為 異方得?!鼓局?。
正淳問:「性善,大抵程氏說善惡 處,說得『善』字重,『惡 』字輕?!乖唬骸浮荷乒绦砸?,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也』,此是氣 質(zhì)之性。蓋理之與氣 雖同,畢竟先有此理而後有此氣 ?!褂謫柟闲詧D。曰:「『性善』字且做在上,其下不當(dāng)同以『善、惡 』對(duì) 出於下。不得已時(shí),『善』字下再寫一『善』,卻傍出一『惡 』字,倒著,以見惡 只是反於善。且如此,猶自可說?!拐局^:「自不當(dāng)寫出來 ?!乖唬骸溉??!?。
問「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一段。曰:「『人生而靜以上』,即是人物未生時(shí)。人物未生時(shí),只可謂之理,說性未得,此所謂『在天曰命』也?!豪u說性時(shí),便已不是性』者,言纔謂之性,便是人生以後,此理已墮在形氣 之中,不全是性之本體矣,故曰『便已不是性也』,此所謂『在人曰性』也。大抵人有此形氣 ,則是此理始具於形氣 之中,而謂之性。纔是說性,便已涉乎有生而兼乎氣 質(zhì),不得為 性之本體也。然性之本體,亦未嘗雜。要人就此上面見得其本體元未嘗離,亦未嘗雜耳。『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者,言性不可形容,而善言性者,不過即其發(fā)見之端而言之,而性之理固可默識(shí)矣,如孟子言『性善』與『四端』是也?!刮从行螝?,渾然天理,未有降付,故只謂之理;已有形氣, 是理降而在人,具於形氣 之中,方謂之性。已涉乎氣矣 ,便不能超然專 說得理也。程子曰「天所賦為 命,物所受為 性」;又曰「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是也。銖。
明道論性一章,「人生而靜」,靜者固其性。然只有「生」字,便帶 卻氣 質(zhì)了。但「生」字以上又不容說,蓋此道理未有形見處。故今才說性,便須帶 著氣 質(zhì),無能懸 空說得性者。「繼之者善」,本是說造化發(fā)育之功,明道此處卻是就人性發(fā)用處說,如孟子所謂「乃若其情,則可以為 善」之類是也。伊川言:「極本窮源之性,乃是對(duì) 氣 質(zhì)之性而言?!寡詺?質(zhì)之稟,雖有善惡之 不同,然極本窮源而論之,則性未嘗不善也。端蒙。 問「人生而靜以上」一段。曰:「程先生說性有本然之性,有氣 質(zhì)之性。人具此形體,便是氣 質(zhì)之性。才說性,此『性』字是雜氣 質(zhì)與本來 性說,便已不是性。這『性』字卻是本然性。才說氣 質(zhì)底,便不是本然底也?!喝松o』以下,方有形體可說;以上是未有形體,如何說?」賀孫。
曾問「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曰:「此是未有人生之時(shí),但有天理,更不可言性。人生而後,方有這氣 稟,有這物欲,方可言性。」卓。
「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此只是理;「才說性時(shí)便已不是性」,此是氣 質(zhì)。要之,假合而後成。文蔚。
「人生而靜」,已是夾形氣 ,專 說性不得。此處宜體認(rèn)??蓪W(xué)。
或問:「說『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為 天命之不已;感物而動(dòng) ,酬酢萬殊,為 天命之流行。不已便是流行,不知上一截如何下語?」曰:「『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乃天命之本體也。」人傑 ?! 枴溉松o以上」一段。曰:「有兩 箇『性』字:有所謂『理之性』,有所謂『氣 質(zhì)之性』。下一『性』字是理?!喝松o』,此『生』字已自帶 氣 質(zhì)了?!荷o以上』,便只是理,不容說;『才說性時(shí)』,便只說得氣 質(zhì),不是理也?!勾?。
「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也?!股w才說性時(shí),便是兼氣 質(zhì)而言矣。「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埂溉松o以上」,只說得箇「人生而靜」,上面不通說。蓋性須是箇氣 質(zhì),方說得箇「性」字。若「人生而靜以上」,只說箇天道,下「性」字不得。所以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便是如此。所謂「天命之謂性」者,是就人身中指出這箇是天命之性,不雜氣 稟者而言爾。若才說性時(shí),則便是夾氣 稟而言,所以說時(shí),便已不是性也。濂溪說:「性者,剛?cè)嵘茞?中而已矣?!瑰ハf性,只是此五者。他又自有說仁義禮智底性時(shí)。若論氣 稟之性,則不出此五者。然氣 稟底性,便是那四端底性,非別有一種性也。然所謂「剛?cè)嵘茞?中」者,天下之性固不出此五者。然細(xì)推之,極多般樣 ,千般百種,不可窮究,但不離此五者爾。僩?! 溉松o以上不容說」,是只說性。如說善,即是有性了,方說得善。方。
問:「近思錄中說性,似有兩 種,何也?」曰:「此說往往人都錯(cuò)看了。才說性,便有不是。人性本善而已,才墮入氣 質(zhì)中,便薰染得不好了。雖薰染得不好,然本性卻依舊在此,全在學(xué)者著力。今人卻言有本性,又有氣 質(zhì)之性,此大害理!」去偽 。
問:「『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贿@『繼』字,莫是主於接續(xù)承受底意思否?」曰:「主於人之發(fā)用處言之。」道夫。
程子云:「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孟子言『性善』是也?!挂字兴?,蓋是說天命流行處;明道卻將 來 就人發(fā)處說。孟子言「性善」,亦是就發(fā)處說,故其言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 善矣?!股w因其發(fā)處之善,是以知其本無不善,猶循流而知其源也。故孟子說「四端」,亦多就發(fā)處說。易中以天命言。程子就人言,蓋人便是一箇小天地耳。端蒙?! 阜蛩^『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勾恕咐^之者善」,指發(fā)處而言之也。性之在人,猶水之在山,其清不可得而見也。流出而見其清,然後知其本清也。所以孟子只就「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惻 隱之心」處,指以示人,使知性之本善者也。易所謂「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先;此所引「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後。蓋易以天道之流行者言,此以人性之發(fā)見者言。明天道流行如此,所以人性發(fā)見亦如此。如後段所謂「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某嘗謂,易在人便是心,道在人便是性,神在人便是情。緣他本原如此,所以生出來 箇箇亦如此。一本故也。閎祖。
問:「或謂明道所謂『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與易所謂『繼之者善』意不同。明道是言氣 質(zhì)之性亦未嘗不善,如孔子『性相近』之意?!乖唬骸该鞯勒f『繼之者善』,固與易意不同。但以為 此段只說氣質(zhì)之性,則非也。明道此段,有言氣 質(zhì)之性處,有言天命之性處。近陳後之寫來 ,只於此段『性』字下,各注某處是說天命之性,某處是說氣 質(zhì)之性。若識(shí)得數(shù) 字分明有著落,則此段儘易看?!广?。
問:「明道言:『今人說性,多是說「繼之者善」,如孟子言「性善」是也?!淮四钦f性之本體不可言,凡言性者,只是說性之流出處,如孟子言『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 矣』之類否?」先生點(diǎn)頭。後江西一學(xué)者問此。先生答書 云:「易大傳 言『繼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後?!故窍Γ瑥?fù) 語文蔚曰:「今日答書 ,覺得未是?!刮奈翟唬骸改且籽浴豪^善』,是說天道流行處;孟子言『性善』,是說人性流出處。易與孟子就天人分上各以流出處言,明道則假彼以明此耳,非如先生『未生、已生』之云?」曰:「然?!刮奈怠! 咐^之者善也」,周子是說生生之善,程子說作人性之善,用處各自不同。若以此觀彼,心有窒礙。人傑 。
問:「伊川云:『萬物之生意最可觀?!弧乖唬骸肝镏跎?,其本未遠(yuǎn),固好看。及榦成葉茂,便不好看。如赤子入井時(shí),惻 隱怵惕之心,只些子仁,見得時(shí)卻好看。到得發(fā)政施仁,其仁固廣,便看不見得何處是仁?!官n。
問:「『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淮酥皇窍壬蛩^『初』之意否?」曰:「萬物之生,天命流行,自始至終,無非此理;但初生之際,淳粹未散,尤易見爾。只如元亨利貞皆是善,而元?jiǎng)t為 善之長,亨利貞皆是那裏來 。仁義禮智亦皆善也,而仁則為 萬善之首,義禮智皆從 這裏出爾?!沟婪颉?br />
問:「『天地萬物之理,無獨(dú)必有對(duì) ?!粚?duì) 是物也,理安得有對(duì) ?」曰:「如高下小大清濁 之類,皆是?!乖唬骸父呦滦〈笄鍧?,又是物也,如何?」曰:「有高必有下,有大必有小,皆是理必當(dāng)如此。如天之生物,不能獨(dú)陰,必有陽;不能獨(dú)陽,必有陰;皆是對(duì) 。這對(duì) 處,不是理對(duì) 。其所以有對(duì) 者,是理合當(dāng)恁地?!勾?。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dú)必有對(duì) ?!箚枺骸溉绾伪阒痢翰恢种柚?,足之蹈之』?」曰:「真箇是未有無對(duì) 者??吹闷茣r(shí),真箇是差異好笑。且如一陰一陽,便有對(duì) ;至於太極,便對(duì) 甚底?」曰:「太極有無極對(duì)。 」曰:「此只是一句。如金木水火土,即土亦似無對(duì), 然皆有對(duì) 。太極便與陰陽相對(duì) 。此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便對(duì) 過,卻是橫對(duì) 了。土便與金木水火相對(duì) 。蓋金木水火是有方所,土卻無方所,亦對(duì) 得過。必大錄云:「四物皆資土故也?!购现^『善不與惡 對(duì) 』。惡 是反善,如仁與不仁,如何不可對(duì) ?若不相對(duì) ,覺說得天下事都尖斜了,沒箇是處?!贡卮箐浽疲骸负蠈W(xué)者云,善無對(duì) 。不知惡 乃善之對(duì) ,惡 者反乎善者也。」?。必大同?! 枺骸浮禾煜轮?,無獨(dú)必有對(duì) ?!挥袆?dòng) 必有靜,有陰必有陽,以至屈伸消長盛衰之類,莫不皆然。還是他合下便如此邪?」曰:「自是他合下來 如此,一便對(duì) 二,形而上便對(duì) 形而下。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對(duì) 。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內(nèi) 有外。二又各自為 對(duì) 。雖說『無獨(dú)必有對(duì) 』,然獨(dú)中又自有對(duì) 。且如碁盤路兩 兩 相對(duì) ,末梢中間只空一路,若似無對(duì) ;然此一路對(duì) 了三百六十路,此所謂『一對(duì) 萬,道對(duì) 器』也?!广??! √煜轮镂磭L無對(duì) ,有陰便有陽,有仁便有義,有善便有惡 ,有語便有默,有動(dòng) 便有靜,然又卻只是一箇道理。如人行出去是這腳,歸亦是這腳。譬如口中之氣 ,噓則為 溫 ,吸則為 寒耳。雉。
問:「陰陽晝夜,善惡 是非,君臣上下,此天地萬物無獨(dú)必有對(duì) 之意否?」曰:「這也只如喜怒哀樂 之中,便有箇既發(fā)而中節(jié)之和在裏相似?!沟婪颉! 枺骸浮禾斓刂g,亭亭當(dāng)當(dāng),直上直下,出便不是』,如何?」曰:「『喜怒哀樂 未發(fā)謂之中』,『亭亭當(dāng)當(dāng),直上直下』等語,皆是形容中之在我,其體段如此?!撼鰟t不是』者,出便是已發(fā)。發(fā)而中節(jié),只可謂之和,不可謂之中矣,故曰『出便不是』?!怪??! 枴竿ねぎ?dāng)當(dāng)」之說。曰:「此俗語也,蓋不偏不倚,直上直下之意也。」問:「敬固非中,惟『敬而無失』,乃所以為 中否?」曰:「只是常敬,便是『喜怒哀樂 未發(fā)之中』也?!沟婪颉?br />
「天地間亭亭當(dāng)當(dāng)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則不是。如此則是內(nèi) 。敬而無無失最盡?!咕泳?。方謂「居」字好。方。
問:「無妄,誠之道。不欺,則所以求誠否?」曰:「無妄者,聖人也。謂聖人為 無妄,則可;謂聖人為 不欺,則不可?!褂謫枺骸复苏^『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否?」曰:「然。無妄是自然之誠,不欺是著力去做底?!沟婪?。 「無妄之謂誠」是天道,「不欺其次矣」是人道,中庸所謂「思誠」者是也。?。
味道問「無妄之謂誠,不欺其次也」。曰:「非無妄故能誠,無妄便是誠。無妄,是四方八面都去得;不欺,猶是兩 箇物事相對(duì) 。」宇?! 』騿枴笩o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曰:「無妄,是兼天地萬物所同得底渾淪道理;不欺,是就一邊說?!褂締枺骸覆黄郏蔷腿松碚f否?」曰:「然?!购?。
無妄,自是我無妄,故誠;不欺者,對(duì) 物而言之,故次之。祖道。
問:「『沖漠無朕』至『教入塗轍』。他所謂塗轍者,莫只是以人所當(dāng)行者言之?凡所當(dāng)行之事,皆是先有此理;卻不是臨行事時(shí),旋去尋 討道理?!乖唬骸复搜晕从羞@事,先有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無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卻旋將 道理入在裏面!」又問:「『既是塗轍,卻只是一箇塗轍』,是如何?」曰:「是這一箇事,便只是這一箇道理。精粗一貫,元無兩 樣 。今人只見前面一段事無形無兆,將 謂是空蕩蕩;卻不知道『沖漠無朕,萬象森然已具』。如釋氏便只是說『空』,老氏便只是說『無』,卻不知道莫實(shí)於理。」曰:「『未應(yīng) 不是先,已應(yīng) 不是後』,『應(yīng) 』字是應(yīng) 務(wù) 之『應(yīng) 』否?」曰:「未應(yīng) ,是未應(yīng) 此事;已應(yīng) ,是已應(yīng) 此事。未應(yīng) 固是先,卻只是後來 事;已應(yīng) 固是後,卻只是未應(yīng) 時(shí)理?!刮奈?。
「未應(yīng) 不是先,已應(yīng) 不是後」,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在這裏。不是先本無,卻待安排也?!讣仁菈T轍,卻只是一箇塗轍」,如既有君君臣臣底塗轍,卻是元有君臣之理也。升卿。
子升問「沖漠無朕」一段。曰:「未有事物之時(shí),此理已具,少間應(yīng) 處只是此理。所謂塗轍,即是所由之路。如父之慈,子之孝,只是一條路從 源頭下來 ?!鼓局?。
或問「未應(yīng) 不是先」一條。曰:「未應(yīng) 如未有此物,而此理已具;到有此物,亦只是這箇道理。塗轍,是車行處。且如未有塗轍,而車行必有塗轍之理?!官R孫。
問「沖漠無朕」一段。曰:「此只是說『無極而太極』?!褂謫枺骸赶挛摹杭仁菈T轍,卻只是一箇塗轍』,是如何?」曰:「恐是記者欠了字,亦曉 不得?!褂衷唬骸改城叭照f,只從 陰陽處看,則所謂太極者,便只在陰陽裏;所謂陰陽者,便只是在太極裏。而今人說陰陽上面別有一箇無形無影底物是太極,非也?!官鐚O。他本小異。
問:「『近取諸身,百理皆具』,且是言人之一身與天地相為 流通,無一之不相似。至下言『屈伸往來之 義,只於鼻息之間見之』,卻只是說上意一腳否?」曰:「然。」又問:「屈伸往來 ,只是理自如此。亦猶一闔一闢,闔固為 闢之基,而闢亦為 闔之基否?」曰:「氣 雖有屈伸,要之方伸之氣 ,自非既屈之氣 。氣 雖屈,而物亦自一面生出。此所謂『生生之理』,自然不息也?!沟婪?。
問:「屈伸往來 ,氣 也。程子云『只是理』,何也?」曰:「其所以屈伸往來 者,是理必如此?!阂魂幰魂栔^道?!魂庩枤?也,其所以一陰一陽循環(huán)而不已者,乃道也?!勾尽! ∶鞯姥裕骸柑斓刂g,只有一箇感應(yīng) 而已。」蓋陰陽之變化,萬物之生成,情偽 之相通,事為 之終始,一為 感,則一為 應(yīng) ,循環(huán)相代,所以不已也。端蒙。
問天下只有箇感應(yīng) 。曰:「事事物物,皆有感應(yīng)。 寤寐、語默、動(dòng) 靜亦然。譬如氣 聚則風(fēng)起,風(fēng)止則氣復(fù) 聚。」 「感應(yīng) 」二字有二義:以感對(duì) 應(yīng) 而言,則彼感而此應(yīng) ;專 於感而言,則感又兼應(yīng) 意,如感恩感德之類。端蒙。
問:「感,只是內(nèi) 感?」曰:「物固有自內(nèi) 感者。然亦不專 是內(nèi) 感,固有自外感者。所謂『內(nèi) 感』,如一動(dòng) 一靜,一往一來 ,此只是一物先後自相感。如人語極須默,默極須語,此便是內(nèi) 感。若有人自外來 喚 自家,只得喚 做外感。感於內(nèi) 者自是內(nèi) ,感於外者自是外。如此看,方周遍平正。只做內(nèi) 感,便偏頗了。」夔孫。 心性以穀種論,則包裹底是心;有秫種,有粳種,隨那種發(fā)出不同,這便是性。心是箇發(fā)出底,池本作:「心似箇沒思量底?!顾粫?huì) 生。又如服藥,喫 了會(huì) 治病,此是藥力;或溫 或敘 ,便是藥性。至於喫 了有溫 證,有敘 證,這便是情。夔孫。
履之問:「『心本善,發(fā)於思慮,則有善不善』章,如何?」曰:「疑此段微有未穩(wěn)處。蓋凡事莫非心之所為 ,雖放僻邪侈,亦是心之為 也。善惡 但如反覆手耳,翻一轉(zhuǎn)便是惡 ,止安頓不著,也便是不善。如當(dāng)惻隱而羞惡 ,當(dāng)羞惡 而惻 隱,便不是。」又問:「心之用雖有不善,亦不可謂之非心否?」曰:「然?!共?。
問:「『發(fā)於思慮則有善不善?!豢磥?不善之發(fā)有二:有自思慮上不知不覺自發(fā)出來 者,有因外誘然後引動(dòng) 此思慮者。閑邪之道,當(dāng)無所不用其力。於思慮上發(fā)時(shí),便加省察,更不使形於事為 。於物誘之際,又當(dāng)於視聽言動(dòng) 上理會(huì) 取。然其要又只在持敬。惟敬,則身心內(nèi) 外肅然,交致其功,則自無二者之病?!乖唬骸钢^發(fā)處有兩 端,固是。然畢竟從 思慮上發(fā)者,也只在外來底 。天理渾是一箇。只不善,便是不從 天理出來 ;不從天 理出來 ,便是出外底了。視聽言動(dòng) ,該貫內(nèi) 外,亦不可謂專 是外面功夫。若以為 在內(nèi) 自有一件功夫,在外又有一件功夫,則內(nèi) 外支離,無此道理。須是『誠之於思,守之於為 』,內(nèi) 外交致其功,可也?!苟嗣?。
問:「『心本善,發(fā)於思慮,則有善不善。』程子之意,是指心之本體有善而無惡 ,及其發(fā)處,則不能無善惡 也。胡五峰云:『人有不仁,心無不仁?!幌壬詾?下句有病。如顏?zhàn)印浩湫娜虏贿`仁』,是心之仁也;至三月之外,未免少有私欲,心便不仁,豈可直以為 心無不仁乎?端蒙近以先生之意推之,莫是五峰不曾分別得體與發(fā)處言之否?」曰:「只為 他說得不備 。若云人有不仁,心無不仁;心有不仁,心之本體無不仁,則意方足耳。」端蒙。
問:「『心既發(fā),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如何?」曰:「心是貫徹 上下,不可只於一處看。」可學(xué)。
「既發(fā)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此句亦未穩(wěn)。淳。
「『心,生道也?!淮司涫菑埶际逅洠捎星逢I處。必是當(dāng)時(shí)改作行文,所以失其文意。」伯豐云:「何故入在近思錄中?」曰:「如何敢不載?但只恐有闕文,此四字說不盡。」?。
「『心,生道也。人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生道也?!蝗绾??」曰:「天地生物之心是仁;人之稟賦,接得此天地之心,方能有生。故惻 隱之心在人,亦為 生道也?!怪?。
「心,生道也?!剐哪松馈!笎?隱之心,人之生道也」,乃是得天之心以生。生物便是天之心??蓪W(xué)?! 枺骸浮盒纳酪病灰欢?,上面『心生道』,莫是指天地生物之心?下面『惻 隱之心,人之生道』,莫是指人所得天地之心以為 心?蓋在天只有此理,若無那形質(zhì),則此理無安頓處。故曰:『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簧厦妾q言『繼善』,下面猶言『成性』?!乖唬骸干厦妗盒模酪病?,全然做天底,也不得。蓋理只是一箇渾然底,人與天地混合無間?!苟嗣伞?br />
「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故切哪藢?天地,未屬 我在,此乃是眾人者。至下面「各正性命」,則方是我底,故又曰:「惻 隱之心,人之生道也?!谷收撸斓厣镏?,而人物之所得以為 心。人未得之,此理亦未嘗不在天地之間。只是人有是心,便自具是理以生。又不可道有心了,卻討一物來 安頓放裏面。似恁地處,難看,須自體認(rèn)得。端蒙。
伊川云:「心,生道也。」方云:「生道者,是本然也,所以生者也?!乖唬骸甘侨藶?天地之心意?!贡疚脑啤S衷唬骸干嗍巧?。蓋有是惻 隱心,則有是形?!狗皆唬骸笣M腔子是惻隱之心?!狗?。
敬子解「不求諸心而求諸跡,以博聞強(qiáng)記巧文麗詞為 工」,以為 「人不知性,故怠於為 希聖之學(xué),而樂於 為 希名慕利之學(xué)」。曰:「不是他樂 於為 希名慕利之學(xué),是他不知聖之可學(xué),別無可做,只得向那裏去。若知得有箇道理,可以學(xué)做聖人,他豈不願(yuàn)為 !緣他不知聖人之可學(xué),『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成空過。須討箇業(yè)次弄,或?yàn)?詩,或作文。是他沒著渾身處,只得向那裏去,俗語所謂『無圖之輩』,是也?!挂蛟唬骸甘郎先f般皆下品,若見得這道理高,見世間萬般皆低。故這一段緊要處,只在『先明諸心』上。蓋『先明諸心』了,方知得聖之可學(xué);有下手處,方就這裏做工夫。若不就此,如何地做?」僩。以下第二卷。好學(xué)論入集注者,已附本章。
舜弼問:「定性書 也難理會(huì) ?!乖唬骸敢膊浑y?!憾ㄐ浴蛔?,說得也詫異。此『性』字,是箇『心』字意。明道言語甚圓轉(zhuǎn),初讀未曉 得,都沒理會(huì) ;子細(xì)看,卻成段相應(yīng) 。此書 在鄠時(shí)作,年甚少?!勾??! 该鞯蓝ㄐ詴?自胸中瀉出,如有物在後面逼逐他相似,皆寫不辨?!怪鼻湓唬骸复苏^『有造道之言』。」曰:「然。只是一篇之中,都不見一箇下手處?!跪闱湓唬骸浮簲U(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這莫是下工處否?」曰:「這是說已成處。且如今人私欲萬端,紛紛擾擾,無可柰何,如何得他大公?所見與理皆是背馳,如何便得他順應(yīng) ?」道夫曰:「這便是先生前日所謂『也須存得這箇在』?!乖唬骸敢膊挥赡愦?。此心紛擾,看著甚方法,也不能得他住。這須是見得,須是知得天下之理,都著一毫私意不得,方是,所謂『知止而後有定』也。不然,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沟婪??! 枺骸付ㄐ詴?云:『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弧乖唬骸复艘粫?,首尾只此兩 項(xiàng)。伊川文字段數(shù) 分明;明道多只恁成片說將 去,初看似無統(tǒng),子細(xì)理會(huì) ,中問自有路脈貫串將 去?!壕又畬W(xué),莫若擴(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自後許多說話,都只是此二句意。『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此是說『擴(kuò)然而大公』。孟子曰『所惡 於智者,為 其鑿也』,此是說『物來 而順應(yīng) 』?!旱谀莒杜瓡r(shí)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弧哄嵬渑皇菓?yīng) 『廓然而大公』,『而觀理之是非』是應(yīng) 『物來 而順應(yīng) 』。這須子細(xì)去看,方始得。」賀孫。
明道答橫渠「定性未能不動(dòng) 」一章,明道意,言不惡 事物,亦不逐事物。今人惡 則全絕之,逐則又為 物引將 去。惟不拒不流,泛應(yīng) 曲當(dāng),則善矣。蓋橫渠有意於絕外物而定其內(nèi) 。明道意以為 須是內(nèi) 外合一,「動(dòng) 亦定,靜亦定」,則應(yīng) 物之際,自然不累於物。茍只靜時(shí)能定,則動(dòng) 時(shí)恐卻被物誘去矣。端蒙。
問:「聖人『動(dòng) 亦定,靜亦定』。所謂定者,是體否?」曰:「是。」曰:「此是惡 物來 感時(shí)定?抑善惡 來 皆定?」曰:「惡 物來 不感,這裏自不接?!乖唬骸干莆飫t如何?」曰:「當(dāng)應(yīng) 便應(yīng) ,有許多分?jǐn)?shù) 來 ,便有許多分?jǐn)?shù) 應(yīng)。 這裏自定?!乖唬骸浮鹤涌拗畱Q』,而何以見其為 定?」曰:「此是當(dāng)應(yīng) 也。須是『擴(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乖偃b此語,以為 「說得圓」。淳。
問:「聖人定處未詳?!乖唬骸浮褐苟嵊卸ā?,只看此一句,便了得萬物各有當(dāng)止之所。知得,則此心自不為 物動(dòng) ?!乖唬骸杆础禾?hào)泣于旻天』,『象憂亦憂,象喜亦喜』。當(dāng)此時(shí),何以見其為 定?」曰:「此是當(dāng)應(yīng) 而應(yīng) ,當(dāng)應(yīng) 而應(yīng) 便是定。若不當(dāng)應(yīng) 而應(yīng) ,便是亂了;當(dāng)應(yīng) 而不應(yīng) ,則又是死了?!勾?。
問:「『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xué),莫若擴(kuò)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學(xué)者卒未到此,柰何?」曰:「雖未到此,規(guī)模也是恁地。『擴(kuò)然大公』,只是除卻私意,事物之來 ,順?biāo)览響?yīng) 之。且如有一事,自家見得道理是恁地;卻有箇偏曲底意思,要為 那人,便是不公;便逆了這道理,不能順應(yīng) 。聖人自有聖人大公,賢人自有賢人大公,學(xué)者自有學(xué)者大公?!褂謫枺骸嘎}賢大公,固未敢請(qǐng)。學(xué)者之心當(dāng)如何?」曰:「也只要存得這箇在,克去私意。這兩 句是有頭有尾說話。大公是包說,順應(yīng) 是就裏面細(xì)說。公是忠,便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順應(yīng) 便是『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沟婪?。
「擴(kuò)然而大公」是「寂然不動(dòng) 」,「物來 而順應(yīng)」 是「感而遂通?!箖g。
趙致道問:「『自私者,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者,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所謂『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所謂『普萬物,順萬事』者,即『廓然而大公』之謂;『無心無情』者,即『物來 而順應(yīng) 』之謂。自私則不能『廓然而大公』,所以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物來 而順應(yīng) 』,所以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曰:「然?!广?。
明道云:「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箲?yīng) 跡,謂應(yīng) 事物之跡。若心,則未嘗動(dòng) 也。端蒙。
問:「昨日因說程子謂釋氏自私,味道舉明道答橫渠書 中語,先生曰:『此卻是舉常人自私處言之?!蝗魮?jù) 自私而用智,與後面治怒之說,則似乎說得淺。若看得說那『自私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則所指亦大闊矣?!瓜壬唬骸腹倘弧5鞯揽?cè)酥揭庋远??!刮兜烙峙e「反鑑索照」,與夫「惡 外物」之說。先生曰:「此亦是私意。蓋自常人之私意與佛之自私,皆一私也,但非是專 指佛之自私言耳?!褂衷唬骸复耸浅套右驒M渠病處箴之。然有一般人,其中空疏不能應(yīng) 物;又有一般人,溺於空虛不肯應(yīng) 物,皆是自私。若能『豁然而大公』,則上不陷於空寂,下不累於物欲,自能『物來 而順應(yīng) 』?!箯V。賀孫錄云:「漢卿前日說:『佛是自私?!晃兜琅e明道『自私用智』之語,『亦是此意。先生嘗以此自私說較粗,是常人之自私。某細(xì)思之,如「自私則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 自然」,亦是說得煞,恐只是佛氏之自私。』先生曰:『此說得較闊,兼兩 意。也是見橫渠說得有這病,故如此說?!毁R孫云:『「今以惡 外物之心,求照無物之地,猶反鑑而索照也」,亦是說絕外物而求定之意?!辉唬骸喝弧5^「自私而用智」,如世人一等嗜慾,也是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如異端絕滅 外物,也是不能「以有為 為 應(yīng) 跡」。若「廓然大公,物來 順應(yīng) 」,便都不如此,上不淪於空寂,下不累於物欲?!弧?br />
問:「定性書 所論,固是不可有意於除外誘,然此地位高者之事。在初學(xué),恐亦不得不然否?」曰:「初學(xué)也不解如此,外誘如何除得?有當(dāng)應(yīng) 者,也只得順?biāo)?,便看理如何。理?dāng)應(yīng) 便應(yīng) ,不當(dāng)應(yīng) 便不應(yīng) 。此篇大綱,只在『廓然而大公,物來 而順應(yīng) 』兩 句。其他引易孟子,皆是如此。末謂『第能於怒時(shí)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一篇著力緊要,只在此一句?!哄嵬渑槐闶恰簲U(kuò)然大公』,『觀理之是非』便是『物來 順應(yīng) 』。明道言語渾淪,子細(xì)看,節(jié)節(jié)有條理?!乖唬骸浮簝?nèi)外 兩 忘』,是內(nèi) 不自私,外應(yīng) 不鑿否?」曰:「是。大抵不可以在內(nèi) 者為 是,而在外者為 非,只得隨理順應(yīng) ?!勾?。
先生舉「人情易發(fā)而難制者,惟怒為 甚。惟能於怒時(shí)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舊時(shí)謂觀理之是非,才見己是而人非,則其爭愈力。後來 看,不如此。如孟子所謂:『我必不仁也。其自反而仁矣,其橫逆由是也,則曰:「此亦妄人而已矣!」』」璘。
人情易發(fā)而難制。明道云:「人能於怒時(shí)遽忘其怒,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 ,而於道亦思過半矣。」此語可見。然有一說,若知其理之曲直,不必校,卻好;若見其直而又怒,則愈甚。大抵理只是此理,不在外求。若於外復(fù) 有一理時(shí),卻難,為 只有此理故??蓪W(xué)。
問:「聖人恐無怒容否?」曰:「怎生無怒容?合當(dāng)怒時(shí),必亦形於色。如要去治那人之罪,自為 笑容,則不可。」曰:「如此,則恐涉忿怒之氣 否?」曰:「天之怒,雷霆亦震。舜誅『四兇』,當(dāng)其時(shí)亦須怒。但當(dāng)怒而怒,便中節(jié);事過便消了,更不積?!勾尽! 枺骸付ㄐ詴?是正心誠意功夫否?」曰:「正心誠意以後事。」宇。
伊川謂:「雖無邪心,茍不合正理,即妄也。」如楊 墨何嘗有邪心?只是不合正理。義剛。
先生以伊川答方道輔書 示學(xué)者,曰:「他只恁平鋪,無緊要說出一來 。只是要移易他一兩 字,也不得;要改動(dòng) 他一句,也不得?!沟婪颉?br />
問:「蘇季明以治經(jīng)為 傳 道居業(yè)之事,居常講習(xí),只是空言無益,質(zhì)之兩 先生。何如?」曰:「季明是橫渠門人,祖橫渠『修辭』之說,以立言傳 後為 修辭,是為 居業(yè)。明道與說易上『修辭』不恁地。修辭,只是如『非禮勿言』。若修其言辭,正為 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dāng)自家『敬以直內(nèi) ,義以方外』之實(shí)事,便是理會(huì) 敬義之實(shí)事,便是表裏相應(yīng) ?!壕匆灾眱?nèi) ,義以方外』,便是立誠。道之浩浩,何處下手?惟立誠才有可居之處,有可居之處則可以修業(yè)。業(yè),便是逐日底事業(yè),恰似日課一般?!褐倚潘赃M(jìn)德』,為 實(shí)下手處。如是心中實(shí)見得理之不妄,『如惡 惡 臭,如好好色』,常常恁地,則德不期而進(jìn)矣。誠,便即是忠信;修省言辭,便是要立得這忠信。若口不擇 言,只管逢事便說,則忠信亦被汩沒動(dòng) 蕩,立不住了。明道便只辨他『修辭』二字,便只理會(huì) 其大規(guī)模。伊川卻與辨治經(jīng),便理會(huì) 細(xì)密,都無縫罅?!褂衷唬骸敢链ㄒ脖嫠槐M。如講習(xí),不止只是治經(jīng)。若平日所以講習(x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與應(yīng) 事接物,有合講者,或更切於治經(jīng),亦不為 無益。此更是一箇大病痛?!官R孫?! 该献硬鸥?,學(xué)之無可依據(jù) 」,為 他元來 見識(shí)自高。顏?zhàn)硬烹m未嘗不高,然其學(xué)卻細(xì)膩切實(shí),所以學(xué)者有用力處。孟子終是粗。端蒙?! ∫链ㄔ唬骸笇W(xué)者須是學(xué)顏?zhàn)?。」孟子說得粗,不甚子細(xì);只是他才高,自至那地位。若學(xué)者學(xué)他,或會(huì)錯(cuò)認(rèn)了他意思。若顏?zhàn)诱f話,便可下手做;孟子底,更須解說方得。賀孫。
蔡問:「『孟子無可依據(jù) ,學(xué)者當(dāng)學(xué)顏?zhàn)??!蝗琊B(yǎng)氣 處,豈得為 無可依據(jù) ?」曰:「孟子皆是要用。顏?zhàn)禹毦图鹤龉し?,所以學(xué)顏?zhàn)觿t不錯(cuò)?!勾?。
問:「『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jìn)誠心』,只是教人『鞭辟近裏』。竊謂明善是致知,誠心是誠意否?」曰:「知至即便意誠,善才明,誠心便進(jìn)?!褂謫枺骸浮浩湮恼码m不中不遠(yuǎn)矣』,便是應(yīng) 那『省外事』一句否?」曰:「然。外事所可省者即省之,所不可省者亦強(qiáng)省不得。善,只是那每事之至理,文章,是威儀制度。『所守不約,汎 濫無功』,說得極切。這般處,只管將 來 玩味,則道理自然都見。」又曰:「這般次第,是呂 與叔自關(guān)中來 初見二程時(shí)說話。蓋橫渠多教人禮文制度之事,他學(xué)者自管用心,不近裏,故以此說教之。然只可施之與叔諸人。若與龜山言,便不著地頭了。公今看了近思錄,看別經(jīng)書 ,須將 遺書 兼看。蓋他一人是一箇病痛,故程先生說得各各自有精采?!沟婪颉?br />
「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進(jìn)誠心」,是且理會(huì)自 家切己處。明善了,又更須看自家進(jìn)誠心與未。賀孫。
「學(xué)者識(shí)得仁體,實(shí)有諸己,只要義理裁培?!棺R(shí)得與實(shí)有,須做兩 句看。識(shí)得,是知之也;實(shí)有,是得之也。若只識(shí)得,只是知有此物;卻須實(shí)有諸己,方是己物也。?。
問:「明道說『學(xué)者識(shí)得仁體,實(shí)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一段,只緣他源頭是箇不忍之心,生生不窮,故人得以生者,其流動(dòng) 發(fā)生之機(jī)亦未嘗息。故推其愛, 則視夫天地萬物均受此氣 ,均得此理,則無所不當(dāng)愛。 」曰:「這道理只熟看,久之自見如此,硬樁 定說不得。如云從 他源頭上便有箇不忍之心,生生不窮,此語有病。他源頭上未有物可不忍在,未說到不忍在。只有箇陰陽五行,有闔闢,有動(dòng) 靜;自是用生,不是要生。到得說生物時(shí),又是流行已後。既是此氣 流行不息,自是生物,自是愛 。假使天地之間淨(jìng)盡無一物,只留得這一箇物事,他也自愛 。如云均受此氣 ,均得此理,所以須用愛 ,也未說得這裏在。此又是說後來 事。此理之愛, 如春之溫 ,天生自然如此。如火相似,炙著底自然熱, 不是使他熱 也。」因舉東見錄中明道曰:「學(xué)者須先識(shí)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云云,「極好,當(dāng)添入近思錄中?!箖g。
心只是放寬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礙,便大。心大則自然不急迫。如有禍患之來 ,亦未須驚恐;或有所獲,亦未有便歡喜在。少間亦未必,禍更轉(zhuǎn)為 福,福更轉(zhuǎn)為 禍。荀子言:「君子大心則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jié)。」蓋君子心大則是天心,心小則文王之翼翼,皆為 好也;小人心大則放肆,心小則是褊隘私吝,皆不好也。賀孫。 明道以上蔡記誦為 玩物喪 志,蓋為 其意不是理會(huì)道 理,只是誇多鬥靡為 能。若明道看史不差一字,則意思自別。此正為 己為 人之分。賀孫。
問:「『禮樂 只在進(jìn)反之間,便得情性之正?!挥浽唬骸憾Y主其減,樂 主其盈。禮減而進(jìn),以進(jìn)為 文;樂 盈而反,以反為 文。』恐減與盈,是禮樂 之體本如此;進(jìn)與反,卻是用功處否?」曰:「減,是退讓、撙節(jié)、收斂 底意思,是禮之體本如此。進(jìn)者,力行之謂。盈,是和說、舒散、快滿底意思,是樂 之體如此。反者,退歛之謂。『禮主其減』,卻欲進(jìn)一步向前著力去做;『樂 主其盈』,卻須退歛節(jié)制,收拾歸裏。如此則禮減而卻進(jìn),樂 盈而卻反,所以為 得情性之正也,故曰『減而不進(jìn)則消,盈而不反則亡』也。」因問:「如此,如禮樂 相為 用矣?!乖唬骸溉弧!广?。
問:「『禮樂 只在進(jìn)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何謂也?」曰:「記得『禮減而進(jìn),以進(jìn)為 文;樂 盈而反,以反為 文』。禮,如凡事儉約,如收斂 恭敬,便是減;須當(dāng)著力向前去做,便是進(jìn),故以進(jìn)為 文。樂 ,如歌詠和樂 ,便是盈;須當(dāng)有箇節(jié)制,和而不流,便是反,故以反為 文。禮減而卻進(jìn)前去,樂 盈而卻反退來 ,便是得情性之正。」淳。
「禮主其減」者,禮主於撙節(jié)、退遜、檢束;然以其難行,故須勇猛力進(jìn)始得,故以進(jìn)為 文?!笜?主其盈」者,樂 主於舒暢 發(fā)越;然一向如此,必至於流蕩,故以反為 文。禮之進(jìn),樂 之反,便得情性之正。又曰:「主減者當(dāng)進(jìn),須力行將 去;主盈者當(dāng)反,須回顧身心?!?br />
禮樂 進(jìn)反。「禮主於減」,謂主於斂 束;然斂 束太甚,則將 久意消了,做不去,故以進(jìn)為 文,則欲勉行之?!笜?主於盈」,謂和樂 洋溢;然太過則流,故以反為 文,則欲回來 減些子。故進(jìn)反之間,便得情性之正。不然,則流矣。端蒙。
問「禮樂 進(jìn)反」之說。曰:「『禮主其減,樂 主其盈。禮減而進(jìn),以進(jìn)為 文;樂 盈而反,以反為 文?!欢Y以謙遜退貶為 尚,故主減;然非人之所樂 ,故須強(qiáng)勉做將 去,方得。樂 以發(fā)揚(yáng)蹈厲為 尚,故主盈;然樂 只管充滿而不反,則文也無收殺 ,故須反,方得。故云:『禮減而不進(jìn)則銷,樂 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bào) 而樂 有反,所以程子謂:『只在進(jìn)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弧沟婪颉?br />
「天分」,即天理也。父安其父之分,子安其子之分,君安其君之分,臣安其臣之分,則安得私!故雖「行一不義,殺 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為 ?!官R孫。
「『論學(xué)便要明理,論治便須識(shí)體?!贿@『體』字,只事理合當(dāng)做處。凡事皆有箇體,皆有箇當(dāng)然處。」問:「是體段之『體』否?」曰:「也是如此?!褂謫枺骸溉鐬?朝廷有朝廷之體,為 一國 有一國 之體,為 州縣有州縣之體否?」曰:「然。是箇大體有格局當(dāng)做處。如作州縣,便合治告訐,除盜賊,勸 農(nóng)桑,抑末作;如朝廷,便須開言路,通下情,消朋黨;如為 大吏,便須求賢才,去贓吏,除暴斂 ,均力役,這箇都是定底格局,合當(dāng)如此做?!够騿栐圃啤T唬骸覆幌绱苏f,只怕人傷 了那大體。如大事不曾做得,卻以小事為 當(dāng)急,便害了那大體。如為 天子近臣,合當(dāng)謇諤正直,又卻恬退寡默;及至處鄉(xiāng)里,合當(dāng)閉門自守,躬廉退之節(jié),又卻向前要做事,這箇便都傷 了那大體。如今人議論,都是如此。合當(dāng)舉賢才而不舉,而曰我遠(yuǎn)權(quán) 勢(shì) ;合當(dāng)去姦惡 而不去,而曰不為 已甚。且如國 家遭汴都之禍,國 於東南,所謂大體者,正在於復(fù) 中原,雪讎恥,卻曰休兵息民,兼愛 南北!正使真箇能如此,猶不是,況為 此說者,其實(shí)只是懶 計(jì)而已!」僩。
「根本須是先培壅」,涵養(yǎng)持敬,便是栽培。賀孫。
問「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可立趨向」。曰:「此段只如『弟子入孝出第,行謹(jǐn)言信,愛 眾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之意耳。先只是從 實(shí)上培壅一箇根腳,卻學(xué)文做工夫去。」端蒙。
仲思問「敬義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曰:「最是他下得『夾持』兩 字好。敬主乎中,義防於外,二者相夾持。要放下霎時(shí)也不得,只得直上去,故便達(dá)天德。」伯羽。 「敬義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贡硌Y夾持,更無東西走作去處,上面只更有箇天德。「忠信所以進(jìn)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者,乾道也;「敬以直內(nèi) ,義以方外」者,坤道也,只是健順。又曰:「非禮勿視聽言動(dòng) 者,乾道;『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者,坤道?!褂衷唬骸腹催M(jìn)德立誠,是甚模樣 強(qiáng)健!」賀孫?! 妇戳x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怪鄙险?,無許多人欲牽 惹也。
因說敬恕,先生舉明道語云:「敬義夾持直上,達(dá)天德自此?!埂付裼幸粯?人,裏面謹(jǐn)嚴(yán) ,外面卻●苴;有人外面恁地寬恕,裏面卻都是私意了。內(nèi) 外夾持,如有人在裏面把住,一人在門外把持,不由他不上去?!官鐚O。
問:「『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jì)其功』,道、義如何分別?」曰:「道、義是箇體、用。道是大綱說;義是就一事上說。義是道中之細(xì)分別,功是就道中做得功效出來 ?!褂??! 枺骸浮赫淞x』者,凡處此一事,但當(dāng)處置使合宜,而不可有謀利占便宜之心;『明其道』,則處此事便合義,是乃所以為 明其道,而不可有計(jì)後日功效之心?!赫x不謀利』,在處事之先;『明道不計(jì)功』,在處事之後。如此看,可否?」曰:「恁地說,也得。他本是合掌說,看來 也須微有先後之序?!箖g。子蒙錄云:「或問:『正義在先,明道在後?!辉唬骸何从邢柔?。此只是合掌底意思?!弧?br />
「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jì)其功?!够蛟?,事成之謂利,所以有義;功成則是道。便不是。「惠迪吉,從 逆兇。」然惠迪亦未必皆吉??蓪W(xué)。
楊 問:「『膽欲大而心欲小』,如何?」曰:「膽大是『千萬人吾往』處,天下萬物不足以動(dòng) 其心;『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皆是膽大。心小是畏敬之謂,文王『小心翼翼』,曾子『戰(zhàn) 戰(zhàn) 兢兢,臨深履薄』是也?!箚枺骸笝M渠言『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何如?」曰:「此心小是卑陋狹隘,事物來 都沒柰何,打不去,只管見礙,皆是病。如要敬則礙和,要仁則礙義,要?jiǎng)倓t礙柔。這裏只看得一箇,更著兩 箇不得。為 敬,便一向拘拘;為 和,便一向放肆,沒理會(huì)。 仁,便煦煦姑息;義,便粗暴決裂。心大,便能容天下萬物。有這物則有這理,有那物即有那道理?!簛K行而不相悖,並育而不相害?!弧褂?。
「膽欲大而心欲小」,「戰(zhàn) 戰(zhàn) 兢兢,如臨深淵」,方能為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事。德明。
蜚卿云:「『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煌馑恼呷币徊豢伞!乖唬骸笀A而不方則譎詐,方而不圓則執(zhí) 而不通。志不大則卑陋,心不小則狂妄。江西諸人便是志大而心不小者也。」道夫?! 』騿枺骸浮褐怯麍A而行欲方?!恢怯麍A轉(zhuǎn);若行不方正而合於義,則相將 流於權(quán) 謀譎詐之中;所謂『智欲圓而行欲方』也?!乖唬骸敢彩侨绱恕!褂衷唬骸钢鞘菍?duì) 仁義禮智信而言。須是知得是非,方謂之智;不然,便是不智。」子蒙。
問「學(xué)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乖唬骸傅览肀咀詮V大,只是潛心積慮,緩緩養(yǎng)將 去,自然透熟。若急迫求之,則是起意去趕趁他,只是私意而已,安足以入道!」僩?! 枺骸浮阂暵牎⑺紤]、動(dòng) 作,皆天也,人但於中要識(shí)得真與妄耳?!徽?、妄是於那發(fā)處別識(shí)得天理人欲之分。如何?」曰:「皆天也,言視聽、思慮、動(dòng) 作皆是天理。其順發(fā)出來 ,無非當(dāng)然之理,即所謂真;其妄者,卻是反乎天理者也。雖是妄,亦無非天理,只是發(fā)得不當(dāng)?shù)仡^。譬如一草木合在山上,此是本分;今卻移在水中。其為 草木固無以異,只是那地頭不是。恰如『善固性也,惡 亦不可不謂之性』之意?!苟嗣?。
問:「視聽、思慮、動(dòng) 作,皆天之所為 。及發(fā)而不中節(jié),則是妄。故學(xué)者須要識(shí)別之。」曰:「妄是私意,不是不中節(jié)?!沟婪蛟唬骸高@正是顏?zhàn)又^『非禮』者。」曰:「非禮處便是私意。」道夫。
役智力於農(nóng)圃,內(nèi) 不足以成己,外不足以治人,是濟(jì) 甚事!賀孫。
「進(jìn)德則自忠恕」,是從 這裏做出來 ;「其致則公平」,言其極則公平也。端蒙。
問:「公只是仁底道理,仁卻是箇流動(dòng) 發(fā)生底道理。故『公而以人體之』,方謂之仁否?」曰:「此便是難說。『公而以人體之』,此一句本微有病。然若真箇曉 得,方知這一句說得好,所以程先生又曰:『公近仁?!簧w這箇仁便在這『人』字上。你元自有這仁,合下便帶 得來 。只為 不公,所以蔽塞了不出來 ;若能公,仁便流行。譬如溝 中水,被沙土罨靸壅塞了,故水不流;若能擔(dān) 去沙土罨靸,水便流矣。又非是去外面別擔(dān) 水來 放溝 中,是溝 中元有此水,只是被物事壅遏了。去其壅塞,水便流行。如『克己復(fù) 禮為 仁』。所謂『克己復(fù)禮』者,去其私而已矣。能去其私,則天理便自流行。不是克己了又別討箇天理來 放在裏面也,故曰:『公近仁?!弧褂謫枺骸浮汗阅芩。阅軔?;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愛 是仁之發(fā)處,恕是推其愛 之之心以及物否?」曰:「如公所言,亦非不是。只是自是湊合不著,都無滋味。若道理只是如此看,又更做甚麼?所以只見不長進(jìn),正緣看那物事沒滋味?!褂謫枺骸改菐?那上文『公』字說否?」曰:「然。恕與愛 本皆出於仁,然非公則安能???安能愛 ?」又問:「愛 只是合下發(fā)處便愛 ,未有以及物在,恕則方能推己以及物否?」曰:「仁之發(fā)處自是愛 ,恕是推那愛 底,愛 是恕之所推者。若不是恕去推,那愛 也不能及物,也不能親親仁民愛 物,只是自愛 而已。若裏面元無那愛 ,又只推箇甚麼?如開溝 相似,是裏面元有這水,所以開著便有水來。 若裏面元無此水,如何會(huì) 開著便有水?若不是去開溝, 縱有此水,也如何得他流出來 ?愛 ,水也;開之者,恕也。」又問:「若不是推其愛 以及物,縱有此愛 ,也無可得及物否?」曰:「不是無可得及物,若不能推,則不能及物。此等處容易曉 ,如何恁地難看!」僩。
問:「『仁之道,只消道一「公」字。公是仁之理,公而以人體之,故曰仁?!桓`謂仁是本有之理,公是克己功夫到處。公,所以能仁。所謂『公而以人體之』者,若曰己私既盡,只就人身上看,便是仁。體,猶骨也,如『體物不可遺』之『體』,『貞者事之幹 』之類,非『體認(rèn)』之『體』也。」曰:「公是仁之方法,人是仁之材料。有此人,方有此仁。蓋有形氣 ,便具此生理。若無私意間隔,則人身上全體皆是仁。如無此形質(zhì),則生意都不湊泊他。所謂『體』者,便作『體認(rèn)』之『體』,亦不妨。體認(rèn)者,是將 此身去裏面體察,如中庸『體群臣』之『體』也?!广彙?br />
問:「向日問『公而以人體之則為 仁』,先生曰:『體,作「體認(rèn)」之「體」亦不妨?!汇徦贾?,未達(dá)。竊謂有此人則具此仁。然人所以不仁者,以其私也。能無私心則此理流行,即此人而此仁在矣。非是公後,又要去體認(rèn)尋 討也?!瓜壬櫁?至之謂曰:「『仁』字,叔重說得是了,但認(rèn)『體』字未是。體者,乃是以人而體公。蓋人撐 起這公作骨子,則無私心而仁矣。蓋公只是一箇公理,仁是人心本仁。人而不公,則害夫仁。故必體此公在人身上以為 之體,則無所害其仁,而仁流行矣。作如此看,方是?!广?。
問:「『公而以人體之』,如何?」曰:「仁者心之德,在我本有此理。公卻是克己之極功,惟公然後能仁。所謂『公而以人體之』者,蓋曰克盡己私之後,就自家身上看,便見得仁也?!怪?。
「公而以人體之故為 仁?!股w公猶無塵也,人猶鏡也,仁則猶鏡之光明也。鏡無纖塵則光明,人能無一毫之私欲則仁。然鏡之明,非自外求也,只是鏡元來 自有這光明,今不為 塵所昏爾。人之仁,亦非自外得也,只是人心元來 自有這仁,今不為 私欲所蔽爾。故人無私欲,則心之體用廣大流行,而無時(shí)不仁,所以能愛 能恕。仁之名不從 公來 ,乃是從 人來 ,故曰「公而以人體之則為 仁」。端蒙。
「仁之道,只消道一『公』字」,非以公為 仁,須是「公而以人體之」。伊川自曰「不可以公為 仁」。世有以公為 心而慘刻不恤者,須公而有惻 隱之心,此功夫卻在「人」字上。蓋人體之以公方是仁,若以私欲,則不仁矣。?。
「公而以人體之為 仁。」仁是人心所固有之理,公則仁,私則不仁。未可便以公為 仁,須是體之以人方是仁。公、恕、愛 ,皆所以言仁者也。公在仁之前,恕與愛 在仁之後。公則能仁,仁則能愛 能恕故也。謨?! ±顔枺骸溉?,欲以公、愛 、恕三者合而觀之,如何?」曰:「公在仁之先,愛 、恕在仁之後?!褂謫枺骸腹匀梭w之」一句。曰:「緊要在『人』字上。仁只是箇人?!勾尽?br />
公所以為 仁。故伊川云:「非是以公便為 仁,公而以人體之。」仁譬如水泉,私譬如沙石能壅卻泉,公乃所以決去沙石者也。沙石去而水泉出,私去而仁復(fù) 也。德明。
謂仁只是公,固若未盡;謂公近仁耳,又似太疏。伊川曰:「只是一箇『公』字?!箤W(xué)者問仁,則常教他將 「公」字思量。此是先生晚年語,平淡中有意味。顯道記憶語及入關(guān)語錄亦有數(shù) 段,更宜參 之。鎬。
或問:「『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施與用如何分別?」曰:「恕之所施,施其愛 爾,不恕,則雖有愛 而不能及人也?!广?。
問:「『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施與用何以別?」曰:「施是從 這裏流出,用是就事說?!和萍簽?恕?!凰∈菑?己流出去及那物;愛 是才調(diào)恁地。愛 如水,恕如水之流。」又問:「先生謂『愛 如水,恕如水之流』,淳退而思,有所未合。竊謂仁如水,愛 如水之潤,恕如水之流,不審如何?」曰:「說得好。昨日就過了?!勾?。
問:「『恕則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皇┡c用如何分?」曰:「恕是分俵那愛 底。如一桶水,愛 是水,恕是分俵此水何處一杓,故謂之施。愛 是仁之用,恕所以施愛 者。」銖?! 杆t仁之施,愛 則仁之用。」「施、用」兩 字,移動(dòng) 全不得。這般處,惟有孔孟能如此。下自荀揚(yáng)諸人便不能,便可移易。昔有言「盡己之謂忠,盡物之謂恕」。伊川言:「盡物只可言信,推己之謂恕?!股w恕是推己,只可言施。如此等處,極當(dāng)細(xì)看。道夫。
或問:「『力行』如何是『淺近語』?」曰:「不明道理,只是硬行?!褂謫枺骸负我詾?『淺近』?」曰:「他只是見聖賢所為 ,心下愛 ,硬依他行。這是私意,不是當(dāng)行。若見得道理時(shí),皆是當(dāng)恁地行?!褂謫枺骸浮哼@一點(diǎn)意氣 能得幾 時(shí)了!』是如何?」曰:「久時(shí),將 次只是恁地休了?!构?jié)。
「涵養(yǎng)須用敬,進(jìn)學(xué)則在致知?!篃o事時(shí),且存養(yǎng)在這裏,提撕警覺,不要放肆。到講習(xí)應(yīng) 接時(shí),便當(dāng)思量義理。淳。
楊 子順問:「『涵養(yǎng)須用敬。』涵養(yǎng)甚難,心中一起一滅 ,如何得主一?」曰:「人心如何教他不思?如『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豈是無思?但不出於私則可?!乖唬骸改扯啾凰紤]紛擾,思這一事,又牽 走那事去。雖知得,亦自難止。」曰:「既知得不是,便當(dāng)絕斷 了?!勾?。
涵養(yǎng)此心須用敬。譬之養(yǎng)赤子,方血?dú)?未壯 實(shí)之時(shí),且須時(shí)其起居飲食,養(yǎng)之於屋室之中而謹(jǐn)顧守之,則有向成之期。才方乳保,卻每日暴露於風(fēng)日之中,偃然不顧,豈不致疾而害其生耶!大雅。
問:「伊川謂:『敬是涵養(yǎng)一事?!痪床蛔阋员M涵養(yǎng)否?」曰:「五色養(yǎng)其目,聲音養(yǎng)其耳,義理養(yǎng)其心,皆是養(yǎng)也?!官R孫?! ∮弥畣枺骸笇W(xué)者思先立標(biāo) 準(zhǔn) ,如何?」曰:「如『必有事焉而勿正』之謂。而今雖道是要學(xué)聖人,亦且從 下頭做將 去。若日日恁地比較,也不得。雖則是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若只管將 來 比較,不去做工夫,又何益!」賀孫。
問:「學(xué)者做工夫,須以聖人為 標(biāo) 準(zhǔn) ,如何卻說得不立標(biāo) 準(zhǔn) ?」曰:「學(xué)者固當(dāng)以聖人為 師,然亦何須得先立標(biāo) 準(zhǔn) ?才立標(biāo) 準(zhǔn) ,心裏便計(jì)較思量幾 時(shí)得到聖人?處聖人田地又如何?便有箇先獲底心?!侯仠Y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 者亦若是。」』也只是如此平說,教人須以聖賢自期。又何須先立標(biāo)準(zhǔn) ?只恁下著頭做,少間自有所至?!箖g。
「尹和靖從 伊川半年後,方見得西銘大學(xué)」,不知那半年是在做甚麼?想見只是且教他聽說話?!乖庾嬖疲骸敢彩浅跞肫溟T,未知次第,驟將 與他看未得?!瓜壬唬骸肛M不是如此?」又曰:「西銘本不曾說『理一分殊』,因人疑後,方說此一句。」義剛。
問:「『尹彥 明見程子後,半年方得大學(xué)西銘看』,此意如何?」曰:「也是教他自就切己處思量,自看平時(shí)箇是不是,未欲便把那書 與之讀?!乖唬骸溉绱?,則末後以此二書 併 授之,還是以尹子已得此意?還是以二書 互相發(fā)故?」曰:「他好把西銘與學(xué)者看。他也是要教他知,天地間有箇道理恁地開闊。」道夫。
「昨夜說『尹彥 明見伊川後,半年方得大學(xué)西銘看』。此意思也好,也有病。蓋且養(yǎng)他氣 質(zhì),淘潠去了那許多不好底意思。如學(xué)記所謂『未卜禘,不視學(xué),游其志也』之意。此意思固好,然也有病者,蓋天下有多少書 ,若半年間都不教他看一字,幾 時(shí)讀得天下許多書! 所以尹彥 明終竟後來 工夫少了。易曰:『盛德大業(yè),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yè)?!豁毷侨绱?,方得。天下事無所不當(dāng)理會(huì) 者,纔工夫不到,業(yè)無由得大;少間措諸事業(yè),便有欠缺,此便是病?!够蛟唬骸赶氲卯?dāng)時(shí)大學(xué)亦未成倫緒,難看在?!乖唬骸溉弧R鼜?明看得好,想見煞著日月看。臨了連格物也看錯(cuò)了,所以深不信伊川『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之說,是看箇甚麼?」或曰:「和靖才力極短,當(dāng)初做經(jīng)筵不見得;若便當(dāng)難劇 ,想見做不去。」曰:「只他做經(jīng)筵,也不柰何,說得話都不痛快,所以難。能解經(jīng)而通世務(wù)者 ,無如胡文定。然教他做經(jīng)筵,又都不肯。一向辭去,要做春秋解,不知是甚意思。蓋他有退而著書 立言以垂後世底意思,無那措諸事業(yè)底心。縱使你做得了將 上去,知得人君是看不看?若朝夕在左右說,豈不大有益?是合下不合有這『著書 垂世』底意思故也。人說話也難。有說得響感動(dòng) 得人者,如明道會(huì) 說,所以上蔡說,才到明道處,聽得他說話,意思便不同。蓋他說得響,自是感發(fā)人。伊川便不似他。伊川說話方,終是難感動(dòng)人 。」或曰:「如與東坡們說話,固是他們不是,然終是伊川說話有不相乳入處?!乖唬骸副闶钦f話難。只是這一樣 說話,只經(jīng)一人口說,便自不同。有說得感動(dòng) 人者,有說得不愛 聽者。近世所見會(huì) 說話,說得響,令人感動(dòng) 者,無如陸子靜。可惜如伯恭都不會(huì) 說話,更不可曉 ,只通寒暄也聽不得。自是他聲音難曉 ,子約尤甚。」僩。
問:「謝氏說『何思何慮』處,程子道『恰好著工夫』,此是著何工夫?」曰:「人所患者,不能見得大體。謝氏合下便見得大體處,只是下學(xué)之功夫卻欠。程子道『恰好著工夫』,便是教他著下學(xué)底工夫?!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