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
金生楊
在《易》學史上,李鼎祚《周易集解》一書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它遠承漢《易》,近紹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后啟宋明《易》學,更是清儒研究漢《易》的憑借,于義理與象數(shù)《易》學均有參考價值。李鼎祚在《易》學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由于書籍的散佚,時代的變遷,其纂集之功更受人重視。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對李鼎祚作與《周易集解》作深入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遺憾的是,人們認同了他保存古文獻的功績,卻并未過多地對其人其書加以深入研究,如朱伯昆《易學哲學史》、廖明春等《周易研究史》均只略略言及,與其他《易》學家及其著作相比,實在簡略得很。最近,臺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許維萍撰寫《李鼎祚(周易集解>略論)一文,已初步填補了這一缺憾。許氏在試圖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的同時,卻也難免顧此失彼。筆者在研究巴蜀《易》學發(fā)展史時。仍發(fā)現(xiàn)有不少可值得探討的問題,為此不揣淺陋,力圖對李鼎柞對《周易集解》的編纂及其《易》學等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望方家指正。
一、李鼎柞其人其書
李鼎祚以《周易集解》一書而知名于后世,但究其生平,雖有前輩精密的考證,卻往往為現(xiàn)實的人們忽略,而《周易集解》一書本身的篇卷及刊刻流傳,許多學者并不明晰。為此,在前人基礎上作進一步的考證說明是有必要的。
(一)李鼎祚生平事跡
李鼎祚,生卒年月不詳,唐中后期資州磐石縣人。盤石即資州治所。在州的東部有四明山,李鼎祚兄弟曾經(jīng)在山上讀書,后人因名其地為讀書臺。唐玄宗幸蜀,李鼎祚進《平胡論》,后召為左拾遺。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李鼎祚奏以山川闊遠,請割瀘、普、渝、合、資、榮等六州界,置昌州,是時仍官左拾遺。他嘗充內(nèi)供奉,又輯梁元帝及陳樂產(chǎn)、唐呂才之書,以推演六壬五行,著成《連珠明鏡式經(jīng)》十卷,又名《連珠集》,上之于朝。代宗登基(763)后,獻《周易集解》一書,其時為秘書省著作郎,仕至殿中侍御史。在宋代,李鼎祚被追贈為贊皇子。李鼎祚“以經(jīng)術稱于時”,尤以《易》學顯名于唐。劉毓崧以《周易集解》一書避太宗、高宗、肅宗諱,代宗“豫”字缺筆,而德宗嫌名不避不諱,斷其書成于代宗時。
(二)《周易集解》的篇卷
關于《周易集解》的篇卷,李氏在自序中稱十卷。晁公武說:“《唐錄》稱鼎祚書十七卷,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無所亡失,豈后人并之耶?”他所說的“唐錄”蓋指《新唐書·藝文志》。李燾不贊成此種觀點,說:“按《唐·藝文志》稱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據(jù)鼎祚自序止云十卷,又首尾俱全,初無亡失,不知唐史何所據(jù)而云十七卷也?!冻缥目偰俊?、《邯鄲圖》遂稱七篇逸,蓋承唐史之誤?!敝炷溃?挈)為《周易集解》作序也贊同此說。清翁方綱對這種卷數(shù)的差異再次作了深入的考察:“案李鼎祚注《周易》,《新唐志》十七卷,《宋志》作十卷。而《宋志》五行類又有李鼎祚《易髓》三卷、《目》一卷、《瓶子記》三卷,合之乃十七卷也。蓋《唐志》總其生平所著卷目言之,而《宋志》分析書名言之。晁公武、馬端臨、李巽巖(李燾號巽巖)之徒,或以為集注內(nèi)亡失七卷,或以為后人所并,皆未之深考耳?!秉S以周《儆季文鈔李氏周易集解校本敘》所考更為詳實:“自序其書云:凡成一十卷,《中興書目》同。《新唐書·藝文志》云十七卷,與自序異??肌端沃尽肺逍蓄愑欣疃瘛兑姿琛啡?,《目》一卷,《瓶子記》三卷,李氏自序中亦有別撰《索隱》之語。蓋《宋志》所載七卷,即所謂別撰者。是自序云一十卷者據(jù)《集解》一書言也,《唐志》云十七卷者據(jù)李氏全書言也。李氏別撰之書蓋術數(shù)家言,故《宋志》入五行類?!员彼螘r《集解》盛行,別撰之書寢廢。故《崇文總目》稱七篇逸,《郡齋讀書志》言‘《集解》止十卷,始末皆全無所亡失’,皆實錄也。但王堯臣于逸七篇不著別撰之書,晁公武又謂‘據(jù)《唐錄》十七卷,今十卷為后人所并’,未免疏舛,而后之刊是書者,或分為十七卷,或合附錄《略例》一卷,改序語一十卷為一十八卷,皆非李氏原本?!?br />
今查《宋志》所著錄者確如翁氏、黃氏所言。但兵書類還有:“李鼎祚《兵鈐手歷》一卷?!贝巳粢灶愊鄤e,似無可疑,而《新唐書·藝文志》五行類著錄:“李鼎祚《連珠明鏡式經(jīng)》十卷?!比绱?,《易髓》三卷,《目》一卷,《瓶子記》三卷是李鼎祚另撰的《索隱》,還是《連珠明鏡式經(jīng)》分析而成,并不可確斷。因此,翁方綱、黃以周之說沒有充分的證據(jù),更何況王堯臣明言七篇逸,又不著別撰之書!
《四庫全書總目》則稱:“今考序中稱:‘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jīng)注、《文言》,書之不盡,別撰《索隱》,錯綜根萌,音義兩存,詳之明矣?!圃疲瑒t《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為十一卷。尚別有《索隱》六卷,共成十七卷?!短浦尽匪d蓋并《索隱》、《略例》數(shù)之,實非舛誤。至宋而《索隱》散佚,刊本又削去《略例》,僅存《集解》十卷,故與《唐志》不符?!w自宋以來均未究序中‘別撰《索隱》’一語,故疑者誤疑,改者誤改。即辨其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唐志》稱十七卷之故,致愈說愈訛耳?!薄犊偰俊肺囱浴端饕窞楹螢榱?,僅據(jù)推測以合十七卷之數(shù),亦不可信從。胡玉縉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中以翁氏、黃氏之說以駁《總目》僅以疑攻疑而已。
以上諸說雖多不可信,但自宋以來,李鼎祚《周易集解》的卷數(shù)為十卷則無疑義。王應麟更認為是《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本身有誤。明代毛氏汲古閣重刊《周易集解》,對該書作篇章乃至字句的修改則變亂了《集解》原貌。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所載極明:“是書《新唐書·志》作十七卷,《崇文總目》、《紹興續(xù)編四庫闕書目》、《中興書目》(自注:見《玉?!?、《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及李氏自序俱作十卷,則是書自宋以來止有十卷,無十七卷,可知也。毛氏既析十卷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又改自序中一十卷為一十八卷,以合附錄《略例》一卷之數(shù),而宋以來之卷次遂不可復識矣。”由此可知,汲古閣在刊刻《周易集解》時好古求奇,將其書由一十卷改成一十七卷,合卷末王弼《略例》一卷,共十八卷。因李鼎祚自序稱:“其王氏《略例》,得失相參,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仍附經(jīng)末,式廣未聞。凡成一十卷?!彼?,又改自序“一十卷”為“一十八卷”,以與《新唐書·藝文志》的著錄相合。此后,十七卷本便廣為流傳。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所采用者即此種本子,所以鼎祚自序作“一十八卷”。疏稱:“或作一十卷,《新唐書》作《集解周易》十七卷,《中興書目》、《通考》作十卷?!苯駛鳌吨芤准狻范嘧魇呔恚纭督虼貢?、《四庫全書》、《學津討原》、《古經(jīng)解匯函》、《叢書集成初編》所收即是?!堆庞晏貌貢纷鳌独钍弦讉鳌芬彩鞘呔?。只有《秘冊匯函》所收為十卷,題名《易傳》。四庫館臣于所輯《崇文總目》卷一“周易十卷,李鼎祚注”稱:“謹按鼎祚自序稱十八卷,《唐志》作十七卷,蓋刪去所附王弼《略例》一卷?!闭婵芍^不加考訂的荒謬之說。
(三)《周易集解》的刊刻與流傳
《周易集解》在唐代玄學《易》盛行的環(huán)境中輯集成書,自然沒有引起多大反響,盡管曾上之于朝,但其流布并不太廣。宋初王旦難王昭素“七日來復之義”,注意到了李鼎祚的意見。在慶歷年間又有科舉以《周易集解》中的內(nèi)容為題者,由于其影響有限,以至賢良多下第。計用章于慶歷甲申(1044)七月序稱:“慶歷壬午(1042)相府策賢良六題,一出此書,素未嘗見,賢良多下者。.是冬予放謫北歸,復官漢東,至淮安太守平陽公館焉。公先德學士,蜀之儒宗,名為博士,因間以請,遂出先學士所藏李氏《易》本,俾予與其子彥孚習焉?!笨芍疃裰兑住酚谑裰杏袀鞅?。計用章即從蜀地大儒平陽公處得《周易集解》而習之?!皬╂诩词谧錁I(yè),且欲中都官文與先學士之意,因緘別本,屬所親眉陽孫景初募工刊刻以廣布。”慶歷本《周易集解》是目前可知的《周易集解》的最早刻本。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李氏集解》十卷”,尤袤《遂初堂書目》著錄“唐李鼎祚《易》”,當即是此種刻本。
北宋著名象數(shù)《易》學大師朱震已充分注意到了《周易集解》,并借此對漢代《易》學有相當深的研究。他對《周集解》的運用,自然將其影響進一步擴大。此外晁說之學習《京氏易》,其于《集解》當有所參考。而《崇文總目》、《邯鄲圖書志》均加著錄。
盡管《周易集解》已由平陽彥孚刊刻傳布,但在南宋時仍然少見。資中郡守鮮于侃就說:李鼎祚“所注《周易》全經(jīng),世罕傳焉”。乾道元年(1165)、二年(1166),鮮于侃假守資州,在公事之余,努力讀書,不稍停輟,晚而喜《易》,因謂李鼎祚乃資州人,自己“為其州,因斥學糧之余鏤板藏之學官,俾后之士因以知前賢通經(jīng)學古,其用力蓋非茍而已”。鮮于侃猶病該書舛脫嚴重,便向李燾借善本,但李氏之書舛脫之處仍然很多,于是以“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態(tài)度,將這種舛脫保留,不加臆改,態(tài)度十分審慎?!皩W錄鄉(xiāng)貢進士謝誨、學正新鄓縣尉侯天麟校讎,教授眉山史似董其事”。四十七年后,鮮于侃之子鮮于申之以為“板復荒老,且字小,不便于覽者”,因此用大字刻之漕司,以便將《周易集解》廣為傳播,使其學不致泯滅。嘉定壬申(1212)三月甲子鮮于申之為之作序。可以看出,鮮于申之此次重刊《周易集解》主要是將小字本改為大字本。
從后來留存的影寫本中,我們?nèi)钥芍喇敃r刻本的大體情況。清陳鱔從毛晉后代購得影寫宋本,在《宋本周易集解跋》一文中寫出道:“《周易集解》十卷,影寫宋本,首題‘易傳卷幾’,下題‘李氏集解’。今所行十七卷本作‘周易集解’,下云‘唐資州李鼎祚輯’,非其舊也。前列《易傳序》,稱‘秘書省著作郎臣李鼎祚序’。次載晁公武書,又次李燾書,又次鮮于侃書,又次侃子申之書。末附《易傳略例》,后載計用章序。每葉十六行,行十八字。自乾坤二卦以外,卦爻下俱列‘某宮一某月“二世’等字,作三行。凡遇‘貞’、‘恒’等字俱缺筆。”張金吾也曾藏過影寫宋刊本。他說:“此本《易傳》十卷,《略例》一卷,猶是宋時舊第,中遇宋諱若‘貞’、若‘殷’、若‘恒’,俱缺末筆,蓋影寫宋嘉定重刊本也?!?陸心源對此也有記載。所以,嘉定本原名《易傳》,前有李鼎柞自序、晁公武書、李燾書、鮮于侃書及鮮于申之書,末附王弼《略例》一卷,后有計用章之序。
南宋時,馮椅《厚齋易學·附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王應麟《玉海·藝文》、元俞琰《讀易舉要》、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中篇》均著錄《周易集解》十卷。
明嘉靖(1522—1566)時,宋季刻本《周易集解》“人間希有存者”,朱睦(木+挈)從李中麓處得此種刻本,并加以校勘付梓。朱氏于嘉靖丁巳冬序稱:“是編刻自宋季,人間希有存者。頃歲,予得自李中麓氏,復用校梓以傳,欲使圣人之道不致偏滯,而自漢迄唐三十家之言,亦不至埃滅弗聞也。”此本即嘉靖三十六年(1557)聚樂堂四亭氏刊本,書名《易傳集解》,后附有王弼撰,唐邢瓙注《略例》一卷。又有上海潘恩序。該書半葉八行,行十八字,注皆低一格,白口,四周雙邊,版心上方有“聚樂堂”三字,中縫題作《周易集解》夠。
萬歷時明沈士龍、胡震亨同校《秘冊匯函》本《易傳》十卷,附《易解閑錄》一卷,漢鄭玄注,明胡震亨輯補?!昂鸷鄤e從趙清常傳鈔本刊刻。有計用章后序,而無《略例》及鮮于侃與申之兩序。又附補鄭康成《易注》一卷,似較汲古閣、雅雨堂兩刻為佳”。陸心源以胡震亨刊本校影寫宋刊本,發(fā)現(xiàn)其中有許多錯訛之處。如“卷一‘用九見群龍無道吉也’,胡本作‘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等等?!按送?,句之脫落、字之訛謬,更難枚舉。凡干寶之‘干’,宋本皆作‘于’。《津逮》、《學津》兩本與胡本同,雅雨堂本與宋本多合,惟計用章序亦缺。”又用影宋本加以???,稱:“胡震亨秘冊匯函本雖分卷與自序合,奪誤最多”。
明虞山毛氏汲古閣刻《津逮秘書》本《周易集解》十七卷,附陸德明《易釋文》一卷、《周易略例》一卷。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有題記和校語。耿文光稱:“毛氏《津逮書》所刻《周易集解》有李氏自序,嘉靖丁巳朱睦(木+挈)序?!痹诿系拇鄹闹?,《周易集解》的篇卷與原本有了一定的出入。
萬歷(1573—1620)中,又有重刊計用章宋本。明代還有鮑山刊十卷本。
清代漢學復興,《周易集解》成為學者們了解漢代《易》學的橋梁,所以刊刻研究該書者比比皆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德州盧見曾刊《雅雨堂叢書》,刻入《易傳》十七卷。北京圖書館藏有韓應陛校跋并錄孫堂校語一本,后附有《周易音義》一卷;又有朱邦衡跋并錄惠士奇、惠棟批注一本。盧氏序稱:“前明朱氏、胡氏、毛氏刊本流傳,然板皆迷失,又多訛字?!瓰樾U炚`,刊以行世,并附宋王伯厚所采《鄭氏易》于后,以存古義?!标懶脑从凇秲x顧堂題跋》卷l說:“雅雨堂本與宋本多合,惟計用章序亦缺。”耿文光稱:“盧氏??菚邦}‘易傳’二字,板口刻‘李氏易傳’。前有乾隆丙午盧見曾序,次李氏自序,末有慶歷甲申計用章后序,依前明朱氏、胡氏、毛氏三本校正刻入《叢書》?!庇郑骸鞍副R本改一十卷為一十八卷,蓋依明本也?!鼻鍙埡yi也稱:“盧(見曾)得宋慶歷間平陽氏刻本校正?!睆埥鹞帷稅廴站珡]藏書志》卷1中所載影寫宋刊本有計用章后序,然則盧氏本本有計用章序,蓋陸氏所見之本缺略。陸心源又作《李氏易傳?!芬痪?,稱:“近時刻本以盧見曾雅雨堂本為最善,惟分卷十七與自序不合。余舊藏抄本十卷,以宋嘉定壬申鮮于(中)[申]之刻本影寫,頗有勝盧本處。今以影宋本為正大字正書,而以盧本注于下?!崩畲茹憽盾鲗W齋日記》:“簡莊謂盧刻《周易集解》,惠定宇(棟)臆改百六十余處。如豫卦,集解于‘豫’字皆作‘逸’,本避代宗諱,而一概改之,可謂弗思之甚。案集解于‘亨’字皆開‘開’,亦避肅宗諱也,今亦多改為‘亨’。但盧刻‘豫’字經(jīng)文、《集解》皆缺筆作‘豫’,疑惠氏別據(jù)一本,與簡莊所得影宋寫本不同?!焙窨N言:“‘豫’字缺筆者為宋慶歷本,臧鏞堂《拜經(jīng)日記》有‘私改《周易集解》’一條即斥惠本?!?br />
嘉慶三年(1788)孫氏岱南閣刊巾箱本十卷,每條先列李氏《集解》,后列王弼注,又自采漢儒說附于后,補李氏所不及固。同年又有吳縣周孝垓??锰K喜墨齋張遇堯局鐫本。該本題《周易集解》,共十七卷,卷首李氏自序“一十卷”改作“一十八卷”。
張海鵬于清嘉慶十年(1805)刊照曠閣《學津討原》本,該年夏六月跋稱:“余初就汲古本校梓,繼得蘭陵孫觀察本,又心葵吳君處假雅雨堂盧氏本,互為參訂。……今從盧本,仍刻八十五卷。”
清代又有《古經(jīng)解匯函》重刻盧氏本。嘉慶丙子(1816)張紹仁校宋本,在該年季冬記稱:“此《易傳》李氏集解十卷,次第雖不繆于古本,但其中之舛錯脫訛,幾不可讀。黃堯翁近從海寧陳君仲魚(陳鰉)借來汲古閣毛褒華伯影宋大字本,余因從堯翁轉假以校此本。影宋后有王氏略例,胡刻所無,別校于程榮本?!?br />
《周易集解》刊刻次數(shù)眾多,版本情況復雜,這為我們校讎整理該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學者們的刊刻及序跋記文更充分顯示了該書應有地位和作用。
二、李鼎祚的編纂之功
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一書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編纂方法特別精到,其中也反映出許多思想內(nèi)涵,方法的得體深深影響了后人。
(一)虞、荀為主,匯聚眾家
李鼎祚在編纂《周易集解》一書時主要以匯集各家《易》說為主,在適當?shù)牡胤郊尤胱约旱囊恍┮庖?。其收集之廣,在《易》學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李氏自序稱:“集虞翻、荀爽三十余家。”《中興書目》實考察出三十二家:“集子夏、孟喜、京房、馬融、荀爽、鄭康成、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績、干寶、王肅、王弼、姚信、王弇、張璠、向秀、王凱沖、侯果、蜀才、翟玄、韓康伯、劉瓛、何妥、崔憬、沈膦士、氏、崔覲、孔穎達等凡三十余家,附以《九家易》、《乾鑿度》凡十七篇?!标斯洹犊S讀書志》同此。明朱睦(木+挈)為《周易集解》作序,又增加伏曼容、焦贛二家夠。清朱彝尊著《經(jīng)義考》雖引有朱序,卻在《中興書目》基礎之上考出伏曼容、姚規(guī)、朱仰之、彭城蔡景君四家,在《李氏周易集解跋》中又列出張倫一家。至此,除重伏曼容一家,共考出三十八家。最近,潘雨廷考出孔安國、延叔堅兩家。劉玉建考出《易軌》一家,并將所考各家以表列出。這樣,全書包括李氏本人的注解在內(nèi),共有四十二家之多。
與其他集解著作相比,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在編纂上又有很大不同。首先是他不以本人的注解為主?!坝嬋珪布兑住纷⒍甙儆喙?jié)”,而李氏所加案語一百零八節(jié)而已,約占全書《易》注的5%還弱。這充分體現(xiàn)出李鼎祚匯聚眾家,以集解為席的編纂特色。
與許多集解著作以自己的評論判斷為主軸不同,《周易集解》所錄《易》注以虞翻、荀爽為最多,而虞氏之注“獨多近一千三百節(jié)”,約占全書《易》注的50%,荀氏之注“三百余節(jié)”,約占ll%。二家《易》注所占比例如此之重,自然成為全書的核心和主軸??论繌敕Q:“李鼎祚《周易集解》,撰集漢魏以來諸家《易》說,惟采虞氏義最詳,幾得原書十之七八。故納甲十二辟卦、旁通之卦、兩象《易》之說,尚可尋其門徑。”此說是可以信據(jù)的。
(二)博采眾長,不執(zhí)己意
在集輯編錄中,李鼎祚不是取一舍一,也不是以己之意而橫加斷說。他以更寬宏的態(tài)度廣納眾說,即使互有矛盾之處,也適當保留。這就是不執(zhí)己意的作風。乾隆六十年(1795)盧文弨為李富孫所輯《李氏易解剩義》作序,稱:“李氏(鼎祚)之為此書,未嘗執(zhí)己之意,以決擇諸家而去取之也。故凡異同之說,往往并載不遺。如《夬》之九五,引荀爽說:莧陸,二菜也。又引虞翻說,謂莧,說也。陸,和睦也。‘既濟》之榆,虞翻謂夏祭也,崔憬曰春祭。如此之類,不可以遍舉。又如《小過·彖辭》引虞翻說,離為飛鳥,震為音,以‘或指卦象二陽在內(nèi),四陰在外,有似飛鳥之象’為俗說矣,乃至《彖傳》又引宋衷說,則固虞翻之所斥為俗說者,而亦具載之。若必為一家之言,則所取者轉狹,而己之所非,安知不為人之所是?設使由我削之,而遂泯焉,不復傳于后世,豈不大可惜乎?”
《小過卦》艮下震上,虞翻認為:“俗說或以卦象二陽在內(nèi),四陰在外,有似飛鳥之象,妄矣。”他的主張是:“離為‘飛鳥’,震為‘音’,艮為止?!稌x》上之三,離去震在,鳥飛而音止,故‘飛鳥遺之音’。上陰乘陽,故‘不宜上’,下陰順陽,故‘宜下大吉’?!卑从莘慕庹f,《晉》為《乾》宮游魂卦,《小過》由《晉》而來?!稌x》坤下離上,《說卦》“離為雉”,所以有“離為飛鳥”之說?!缎∵^》內(nèi)卦為震,《說卦》“震善鳴”,故“震為音”?!墩f卦》“艮以止之”,“艮,止也”,故“艮為止”。六五以柔乘剛,于義為逆,故“不宜上”。六二承九三,是以陰承陽,于義為順,故“宜下大吉”??梢娝娜∠蟛⒉皇秦援嬛?,而是源于《說卦》之象,《小過卦》本身不能說明問題時,他便根據(jù)京房八宮卦說來引申推導,迂回曲折地從《說卦》引導出卦辭、爻辭所列的物象。李鼎祚于卦辭的解說下引用了虞翻的解說,不過,在《彖辭》下,他又引用虞翻所謂的“俗說”:“宋衷曰:二陽在內(nèi),上下各陰,有似飛鳥舒翮之角,故曰‘飛鳥’?!彼沃灾馇∈怯莘磳Φ模畹榔街毖圆恢M,說:“此即虞君所謂‘俗說’?!崩疃裼诖耸遣皇鞘韬瞿兀靠磥聿皇?。其一,于虞翻之解不刪其評“俗說”之語,又在相近處引用這種“俗說”,這是極易察覺的重復和矛盾,一般學者都可以意識到。其二,李氏著作較為精練,全書引述有四十多家,并無繁雜之感,以其整體建構看,這也不是疏忽所能說明的。因此。我們認為李鼎祚于此是有意安排的。這說明什么?說明他比較客觀地看待各家之說,無門戶之見。而以理是從。另一方面,虞翻所批評的“俗說”恰好簡潔明了,符合《周易》本身,有理有據(jù),而虞氏本人所解則牽強附會,有穿鑿之弊。無疑李鼎祚在主象數(shù)時,又力圖去其無端的穿鑿。后來朱熹作《周易本義》即采用了“俗說”,稱:“卦體內(nèi)實外虛,如鳥之飛?!鼻濉队芤渍壑小芬鄰闹S诖丝梢娨话?。
(三)《序卦》雙出,所輯不同
《周易》十翼之一的《序卦》是講求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的,經(jīng)過它的論述,將六十四卦組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排除了隨意無序的淺近,賦予了經(jīng)典更深的內(nèi)涵。既然六十四卦是有序排列,何先何后各有原因,因此在注解每一卦時將《序卦》分散于各卦之前,無疑更能幫助理解《易經(jīng)》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李鼎祚在纂輯《周易集解》時便考慮到了這一點。宋代理學大師程頤對此十分欣賞,在《伊川易傳》中沿襲了這一編纂方法?!蹲x易舉要》卷4:“崇政殿說書伊川先生河南程頤正叔撰《易傳》,止解六十四卦,以序卦分置諸卦之首,蓋李鼎祚《集解》亦然?!痹趦刹恐摹兑住分挠绊懞蛶酉?,后世編纂者多沿襲不變。李鼎祚無疑是有創(chuàng)見的。
《序卦》分散于六十四卦之前,環(huán)環(huán)緊扣本是散布的六十四卦,但它削減了《序卦》本身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自然顧此失彼。為此,李鼎祚不避重復蕪雜之嫌,在卷后又將《序卦》單獨列出,其魄力確值得欽佩。與程頤《伊川易傳》沒有將《序卦》完整單獨地列在一起相比,李鼎祚的做法自然技高一籌。更為有意義的是李鼎祚對兩篇《序卦》集注并不相同,這種方式不僅更多地保存了古注,而且減輕了重復蕪雜的成分。
(四)編纂方式新穎,開啟后人經(jīng)書集解的編纂
李鼎祚編集《周易集解》是《易》學編著上的一次創(chuàng)新。他以虞、荀二家為主,羅列眾家,簡而有要,并無繁稱博引、卷帙龐大的毛病,可以說編纂方式是十分完美的。李氏在編纂體例上先列經(jīng)文,次引諸家注解,一般每條稱引一至二家,以避繁蕪。李氏自己的注解不多,均以“按”字標出,往往附于眾家解說之后。這種在認同前儒注解基礎上表述自己《易》學觀的編著方式,避免了有意異于人而強作新解之難、之嫌,對于那些態(tài)度嚴謹?shù)膶W者來說,無疑是最恰當貼切的纂著方式。李鼎祚的編纂方法是一種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同時開啟了后人經(jīng)書編纂的新路,尤其是后人編纂《周易》經(jīng)解時多有仿效。
東漢末年,鄭玄雜糅今古文經(jīng)學,打破了兩漢經(jīng)學門戶之見,于是兼采諸家之長的集解注釋方式應運而生。如何晏《論語集解》、范寧《春秋谷梁傳集解》、杜預《春秋左傳集解》等等均是。這種方式在《易》學上并不太明顯??追f達《周易正義》中引諸家之說的并不多,以至于“詮釋文句,多用空言”。盡管如此,李鼎祚《周易集解》的編纂方法多少是從這里承繼而來的。據(jù)《崇文總目》記載,陰顥有志于治《易》,陰弘道承其業(yè),“雜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之說,參定其長,合七十二篇”,著成《周易新傳疏》十卷,《崇文總目》稱其“于《易》有助”。陰弘道。史書無傳,《舊唐書·傅仁均傳》稱“貞觀初,有益州人陰弘道”,可知他是唐初人?!缎绿茣に囄闹尽に囶悺贩Q:“顥子,臨渙令。”陰弘道雜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易》學而參定其長,著成新書,本身就是一種集解體注釋方式,也可看出他在《易》學上喜好兩漢象數(shù)《易》學,至少不獨遵王弼的義理《易》學。這與當時王弼《易》學獨行的時代風氣頗為不同。李鼎祚與陰弘道同為蜀人,所著《周易集解》博引眾家,特別推崇象數(shù)《易》學,無疑受到陰弘道《周易新傳疏》的啟示。
陰弘道之書很快就佚失了,而李鼎祚之書則長期流存,影響漸增。后人對他的編纂方式很感興趣,于是仿效編著《周易》注解者也不乏其書。同為蜀人的房審權編著《周易義?!肪褪瞧渲休^為典型的一部?!鄂^埼亭集外編》卷23《高氏春秋義宗序》稱:“諸經(jīng)箋故既多,必有集大成者出而摭拾之,《周易》則李鼎祚、房審權?!彼膸祓^臣則稱:“自唐以來,惟李鼎祚《周易集解》合漢后三十五家之說,略稱該備,繼之者審權《義?!范选!?br />
房審權,宋熙寧年間蜀人。他“病談《易》諸家,或泥陰陽,或拘象數(shù),乃斥去雜學異說,摘取專明人事者百家,上起鄭元,下迄王安石編為一集,仍以孔穎達正義冠之。其有異同疑似,則各加評議,附之篇末”。李鼎祚重象數(shù),房審權則重義理,胡一桂稱:“《義海》專明人事,則象數(shù)之學必非所備矣?!苯垢f也說:“主理莫備于房審權,主象莫備于李鼎祚?!逼渚幾胄问脚c《周易集解》相去不遠,只是篇帙相形之下過于重大。正因為如此,李衡對其書作了改編,“經(jīng)、《系辭》、《說卦》、《序》、《雜》,《集解》凡五,始以家名者百,公(李衡)略其半;以卷計亦百,今十有一。第十二卷《雜論》一,是又創(chuàng)于公手,以補房生之闕者”。李衡又增益了房氏之后所出伊川程頤、東坡蘇軾、漢上朱震、龔原四家之說,最終撰成《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撮要》繼承了《集解》簡要的特點從而在流傳中取得了優(yōu)秀。宋末元初著名易學家俞琰已稱:“房氏百卷之書,則未之見也?!敝猎蕖端问贰に囄闹尽?,已不再登錄房氏《義?!芬粫?。胡一桂說:“今《宋志》載《撮要》而不登房生百卷,使湮沒無傳,亦可惜哉!”
《周易義海》而后,陳李衡《撮要》之外,馮椅《厚齋易學》也是此類著作?!捌渖l采亦頗博洽。如王安石、張汝明、張弼、李椿年、李元量、李舜臣、聞邱昕、毛璞、馮時行、蘭廷瑞諸家,其全書今皆不傳,尚籍是以存梗概”。此外元董真卿《周易會通》乃至明《周易大全》等更是如此。明代好抄撮諸家之書編成一書,在《易》著上同樣如此。雖其態(tài)度不如前人嚴謹,但編纂方式多少繼承了李鼎祚。《四部叢刊》本《牧齋有學集》卷38《復方密之館文》即稱:“若夫古今學《易》者精微之旨,無過于王輔嗣、韓康伯之流,宋人一往抹殺則過也。纂集之家遠則李鼎祚,近則俞琰、熊過,近代之談《易》者自李卓吾、管東翁之外,時未免為時人講章兔園冊子?!痹谛膶W盛行之時,纂集之作也有一席之地。至清代,《周易折中》之類的《易》著,也不免有《周易集解》的氣息在里面。清李富孫甚至以諸家之說,未采入集解者尚多,于是查閱群書,搜集遺文剩義,著成《李氏易解剩義》三卷,以補李鼎祚之未及。
(五)保存文獻之功值得稱道
《周易集解》保存了漢魏至隋唐時期的《易》注,成為了解研究這一段歷史時期《易》學發(fā)展狀況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歷代學者從各個角度對李鼎祚保存文獻的功勞倍加稱贊。首先,從古代《易》學著作的存佚角度看問題,晁公武便對當時所存《易》注加以分析統(tǒng)計,《郡齋讀書志》卷1:“《隋書·經(jīng)籍志》所錄《易》類六十九部,予今所有五部而已。關朗《易》不載于目,《乾鑿度》自是緯書,焦贛《易林》又屬卜筮,子夏書或云張弧偽為。然則《隋志》所錄,舍王弼書,皆未得見也。獨鼎祚所集諸家之說,時可見其大旨?!标愓駥O《直齋書錄解題》、馬端臨《文獻通考》均采此說。《四庫全書總目》卷1《周易口訣義提要》又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加以審視:“唐以前解《易》之書?!蹲酉膫鳌芳葘賯巫?,王應麟所輯鄭玄注、姚士粦所輯陸績注,亦非完書,其實存于今者,京房、王弼、孔穎達、李鼎祚四家,及此書而五耳,固好古者所宜寶重也?!?br />
其次,從保存圣賢遺旨,由此考見古《易》的角度考慮,宋計用章《周易集解序》稱:“古之能事,亡逸者多矣,后或有惜之者。況此書圣賢之遺旨所存乎?”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卷42《李氏周易集解跋》:“由唐以前《易》義多軼不傳,藉此猶存百一,宜西亭宗正(朱睦(木+挈))猶之亟以開雕?!薄端膸烊珪偰俊肪韑《周易集解提要》亦稱:“蓋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后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此書之存耳。是真可寶之古笈也。”校讎家們對此更有深刻認識。盧文弨說:“漢儒解《易》之書至多今皆不可得見,唯唐資州李氏所著《易》傳集解中采取三十余家,后之學者猶得以見其崖略?!北R見曾《周易集解序》也說:“自孔穎達奉詔為《五經(jīng)正義》,《易》用王氏,而兩漢之學亡矣。今幸李氏《易》傳尚存?!睆埡yi則稱:“其解卦異者,家世變正,時來旁通,無義不備。漢人解畫卦之宗旨,賴以猶存,誠可寶也?!?br />
歸有光對二者均有認識:“唐貞觀間始,命諸儒粹章句為義疏,定為一是,于是前世儒者僅存之書,皆不復傳。如李氏《易解》后人僅于此見古人傳注之一二。”皮錫瑞研究經(jīng)學歷史,同樣指出:“惟李鼎祚《周易集解》多存古義,后人得以窺漢《易》之大略,考荀、虞之宗旨,賴有此書?!?br />
如果說宋元人主要是仿效《周易集解》在編撰《易》注的話,那么清代學者則是以補輯和分析眾家之注來進一步利用《周易集解》一書研究漢《易》。其中有名的如惠棟《易漢學》、《周易述》以輯補漢《易》為主,張惠言《周易虞氏義》以專研虞翻《易》學為中心。而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更充分利用原書,對漢魏《易》學作了一次全面梳理。林慶炳還對《周易集解》作補箋,成《周易集解補箋》一書,于光緒15年(1889)刻印。
三、集解為本,不廢己意
李鼎祚在編纂方式上以集解為主,博采眾長,不執(zhí)己意,但這并不能表明李氏就沒有自己的《易》學觀點。事實上,李鼎祚也在適當?shù)奈恢糜酶鞣N方式將它表述出來。
首先在編纂方法上已體現(xiàn)出李氏的《易》學觀。李鼎祚認為自孔子而后,《周易》傳注百家,“唯王、鄭相沿,頗行于近代。鄭則多參天象,王乃全釋人事。且易之道豈偏滯于天人者哉”。王弼為首的義理《易》學與鄭玄為代表的象數(shù)《易》學并沒有孰輕孰重及優(yōu)劣之別。不過,“天象遠而難尋,人事近而易習。則折楊黃華,嗑然而笑。方以類聚,其在茲乎”哪。象數(shù)深微曲折,義理淺近易懂,所以人們避難就易,舍象數(shù)而義理是務,出現(xiàn)孔穎達《正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也正是如此,李氏要“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即所著《集解》以象數(shù)為主,適當采集義理之學。從《集解》一書看,全書2700余節(jié),其中虞翻近1300節(jié),荀爽300余節(jié),而王弼57節(jié)、韓康伯58節(jié)、孔穎達53節(jié),三家總共168節(jié),只相當于荀爽一家之半略強。所以,李鼎祚在編纂中雖有義理、象數(shù)并重的觀念,但其以象數(shù)為宗的編纂宗旨并沒有改變。
從李鼎祚自己的注解上看,他多以象數(shù)作解,但又不廢棄義理。于象數(shù)《易》學,李鼎祚采用了卦變、互體、升降、卦象、卦氣等說。如《需》六四之解用互體說:“六四體坎,坎為云,又為血卦,‘血’以喻陰,陰體卑弱,宜順從陽,故曰‘需于血’?!薄锻汀ゅ琛返慕忉寗t以卦變及升降為說。他首先引荀爽之言:“物難在始生,此本坎卦也?!彪S后加以案語:“案初六升二,九二降初,是‘剛柔始交’也。交則成震,震為‘動’也,上有坎,是‘動乎險中’也。動則物通而得正,故曰‘動乎險中,大亨貞’也。”初六以陰而升二,九二以陽降初,是陰升陽降。《臨卦》為十二消息卦之一,李氏在《臨·彖》的解說中就以卦氣作解:“《臨》,十二月卦也。自建丑之月,至建申之月,凡歷八月則《否》也。否則‘天地不交,萬物不通’,是‘至于八月有兇’,斯之謂也?!敝劣诶疃褚载韵蟆⒇诚蠹拔锵蟮冉庹f《周易》的地方更多,此不贅舉。
于義理之學,李鼎祚有繼承也有發(fā)展。這一點對于長期認為李鼎祚專崇象數(shù)的傳統(tǒng)來講是應當特別受到重視的。他在《師》初六爻中以失位為說,予《履》六三《小象》談應、《訟》卦辭主卦主說等等均是基本的義理之學。對王弼總結的義例,李氏也多有贊同,稱:“王氏《略例》得失相參,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仍附經(jīng)末,式廣未聞。”李鼎祚還在鄭玄、干寶等《易》學家以史證《易》的基礎上有所進展,如《師》六五爻注稱:“六五居尊失位,在師之時,蓋由殷紂而被武王禽于鹿臺之類是也。以臣伐君,假言田獵。六五離爻體坤,離為戈兵,田獵行師之象也。”這里以殷紂與武王的史事論證六五爻所包含的義理,實與李光、楊萬里的解說接近。在李唐儒釋道三教盛行,尤重道家思想之時,李鼎祚本人從小敦尚玄學,在《集解》中便存在融會老、莊,承襲王弼、韓康伯的解經(jīng)方式。李氏自序稱:“臣少慕玄風,游心墳籍?!眽灱?,老、莊之書占據(jù)重要位置。又稱:“各列名義,共契玄宗?!彪S時以探秘索隱為務。他認為《易》之微妙實與道家之論相當,《易》有“虛室生白,吉祥至止,坐忘遺照”之妙用?!肚f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禪止止?!薄洞笞趲煛罚骸邦伝卦唬骸刈??!倌狨救辉唬骸沃^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謂坐忘?!庇帧白z照”實出自韓康伯《系辭》“陰陽不測之謂神”的注語。這些正是李氏追慕玄學的表征。李鼎祚用《莊子》之文,道家思想之極至來形容《易》之精妙,是以《周易》之妙與老、莊學說之至境相通。不過,在二者的分別上,他又以儒為宗,強調了《周易》的首尊地位。他說:“原夫權輿三教,鈐鍵九流,(《周易》)實開國承家修身之正術也。”李道平詮釋說:“謂《易》足以始三教而管九流也?!北M管如此,李鼎祚對玄理道學尤所留心,甚至對《集解》一書不便發(fā)揮之理,他也不輕易放過,更著《索隱》一書,以暢其言。稱:“至于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jīng)注文言書之不盡,別撰《索隱》?!边z憾的是,該書沒有傳承下來,就連諸家書目也未見著錄,其內(nèi)容自然不得而知。在注解中除直接征引王弼、韓康伯的玄學《易》外,李氏也引用老、莊之說作解。如《師》卦辭:“此《彖》云‘師,眾。貞,正也。能以眾正??梢酝跻印?,故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由是觀之,則知夫為王者,必大人也,豈以丈人而為王哉?故《乾·文言》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先天而天不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不違,而況于人乎’?況于行師乎?以斯而論,《子夏傳》作‘大人’是也。今王氏(弼)曲解大人為丈人,臆云‘嚴莊(即揚雄之師嚴君平)之稱’,學不師古,匪說修聞。既誤諱于經(jīng)旨,輒改正作‘大人’明矣。”李鼎祚批評王弼附會老莊之說,卻引《老子》為證,融會《易》、《老》之實并無二致。
李鼎祚在注解中所表現(xiàn)出的批判精神更顯示出他編纂《周易集解》在搜集諸家之時不廢己意的一面?!都狻分幸鲇莘慕忉屪疃啵阋娎疃駥τ菔稀兑住穼W的推崇,但他對于虞翻的解釋并未盲目信從,對其穿鑿不當之處也有所糾正。如《中孚》“豚魚吉”,李鼎祚采用了升降說:“坎為豕,訟四降初,折坎稱豚。初陰升四,體巽為魚。中,二。孚,信也。謂二變應五,化坤成邦,故信及豚魚,吉矣。虞氏以三至上體遁,便以豚魚為遁魚。雖生曲象之異見,乃失化邦之中信也?!边@里以義理為第一,而以象為其次,象不及義,并不可取。李道平解釋說:’李氏以為曲象,失化邦之中信,故不取也?!庇秩缁輻潓⒗疃駥Α捌呷諄韽汀钡慕庹f與鄭玄之注混為一談,陳壽熊批駁說:“按李氏以坤六爻、震一爻說七日,雖亦引卦氣,而與鄭義異,不宜通為一條?!笨梢娎钍弦彩怯凶约邯毺匾娊獾?。李氏獨到精深的認識也得到他人的肯定,如《經(jīng)義考》卷14崔憬《周易探玄》條即引述他對崔氏《探玄》的評價。
對于如何理解《周易》中的圣人之道,李鼎祚指出:“圣人之言連環(huán)可解,約文申義,須窮指歸?!彼⒁獾搅恕吨芤住肺淖趾x前后連貫,思想具有一致性的特征,要求解說《周易》時注意這種一以貫之的思想,而不是割裂字段,隨文釋義。他批評崔憬說:“崔氏《探玄》,病諸先達,及乎自料,未免小疵。既將八卦陰陽,以配五十之數(shù),余其天一地四,無所稟承,而云‘八卦之外,在衍之所不管’者,斯乃談何容易哉!”崔覲以王弼演天地之數(shù)所賴者五十,未釋五十從何而來,認為此乃臆度之言,非有實據(jù)。但是崔覲自己在八卦陰陽配五十之數(shù)時留下的天一地四兩數(shù)的處理上與“先達”王弼有相同的毛病,均未說明其緣由。李鼎祚認為這就是一病,而病根就在于缺乏前后文聯(lián)系,從思想的連貫性上去看待圣人之意。他認為:“此章云‘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墙Y‘大衍’之前義也。即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將五合之數(shù)配屬五行也,故云‘大衍之數(shù)五十’也?!溆盟氖芯拧撸鼫p一以交五,備設六爻之位,蓍卦兩兼,終極天地五十五之數(shù)也。自然窮理盡性,神妙無方,藏往知來,以前民用,斯之謂矣?!崩疃裰x是“大衍之數(shù)五十”并不是孤立的,后文所言“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至“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就是來說明它的,將二者割裂不恰當。
《乾》上九爻李氏注:“以人事明之,若桀放于南巢,湯有慚德,斯類是也?!边@是說賢君有陽剛之德,但不可過剛,過剛就會招致悔恨。同樣講“亢龍有悔”,在《文言》中李氏又解釋說:“此當桀紂失位之時,亢極驕盈,故致悔恨,窮斃之災禍也?!边@又是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問題,那就是不肖之君而有陽剛之德,更不可以過剛,否則就會導致災害。一正一反,均以人事將其含義合理地表達出來,起到了互補的作用?!段难浴贰爸娑恢觥币惨颉翱骸倍l(fā)。李氏解釋說:“此論人君驕盈過亢,必有喪亡。若殷紂招牧野之災,太康遘洛水之怨,即其類矣?!崩疃裨诖颂師o疑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而將重點放在了“驕盈”之上。從這里可以看出,李鼎祚始終將《周易》看做一個前后連貫的整體,在注解中總以一以貫之的思想去理解它。
李鼎祚發(fā)揮義理頗為獨到,如釋“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他解釋說:“此當三皇五帝禮讓之時,垂拱無為而天下治矣?!币匀饰宓鄞构盁o為而天下得到治理來闡釋,既有儒家內(nèi)圣外王的情懷,又滿足了道家無為而治的心理,解釋貼切,蘊味頗深。說它帶有道家思想是有據(jù)可依的?!肚の难浴贰捌湮ㄊト撕酰M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是對“乾元用九”這種至高境界的一種闡釋,李鼎祚則解釋說:“此則‘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言大寶圣君,若能用九天德者,垂拱無為,芻狗萬物,‘生而不有,功成不居’,‘百姓日用而不知’,豈荷生成之德者也。此則三皇五帝,乃圣乃神,保合太和,而天下自治矣。今夫子《文言》再稱‘圣人’者,嘆美用九之君,能‘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故得‘大明終始,萬國咸寧,時乘六龍,以御天也’。斯即‘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是其義也?!崩疃袷紫嚷暶鞔颂幣c前釋的一致性,接著他為了有效地說明這種境界,引用了《老子》、《周易·.系辭》等文。《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边@就是所謂的“芻狗萬物”,講任其自然。又“生而不有,功成不居”則是明引《老子》之文。而“百姓日用而不知”、“保和太和”出自《周易·乾·文言》的引文。“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乃《論語·子張》中文。無疑,李鼎祚在這里以道釋儒,儒道合流。為了說明問題,他還從反面加以論說,稱:“三王五伯揖讓風頹,專恃干戈遞相征伐。失正忘退,其徒實繁,略舉宏綱,斷可知矣?!边@又與他對“亢龍有悔”的解釋聯(lián)系了起來。所以李道平疏說:“蓋以亢陽為害,因舉圣人以為宏綱,而進退存亡不失其正之道,從可識也?!?br />
四、李鼎祚《周易集解》與時代風尚
李鼎祚編纂《周易集解》正處于唐中后期,唐詩、科舉的興盛,《五經(jīng)正義》的編修,使經(jīng)學處于衰弱之際。在《易》學上,王弼、韓康伯玄學義理《易》獨統(tǒng)天下,兩漢象數(shù)《易》學幾成絕微之熱?!吨芤准狻返木幾肱c當時經(jīng)學上少許學者的動向有相近之處,成為經(jīng)學復興、時代反動的一個表征,從歷史的大背景中仍可看出其更富深意的一面。
(一)經(jīng)學衰弱
南北朝時,經(jīng)學出現(xiàn)分野,“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氨比丝磿?。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固。自隋統(tǒng)一天下之后,經(jīng)學也開始走向統(tǒng)一。唐貞觀四年(630),唐太宗為統(tǒng)一儒學,命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jīng)義疏。貞觀十六年(642)《五經(jīng)正義》修訂完成,中再經(jīng)修改重訂,至唐高宗永徽四年(653)頒行天下。此后,《五經(jīng)正義》的經(jīng)文、訓詁、義疏被規(guī)定成為當時惟一的標準,不能有所出入,一字一義不合《正義》,就被斥為“異端邪說”,經(jīng)學發(fā)展受到阻礙。
對《五經(jīng)正義》進行深入貫徹是當時的科舉制度。唐政府采取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其中經(jīng)學發(fā)展最受影響的是明經(jīng)科。從《新唐書·選舉志》的記載來看,當時明經(jīng)科考試的主要內(nèi)容有“帖文”和“口試,問大義十條”兩項。“帖文”又稱“帖經(jīng)”,相當于今天的填空題,要求舉子填寫出一段經(jīng)文中被覆蓋的一行或幾個字。這種方式完全需要應舉者有良好的記憶能力,只要記得牢,也就不存在任何問題,其僵化死板不言而喻??谠嚧罅x主要由考官當面訪問考生經(jīng)書大義,后來又發(fā)展成為“墨義”,即以書面形式作答??疾煸u判考生回答的優(yōu)良程度是以官方編寫認可的經(jīng)文注解,尤其是孔穎達等編纂的《五經(jīng)正義》為標準的,它要求考生照章一字不改地回答。因此,口試、墨義同樣是對考生記憶能力的大檢驗,完全扼殺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力。由此被社會上有學之士輕視。
與明經(jīng)科相比,進士科則長盛不衰。明經(jīng)科只需熟讀默記經(jīng)傳及其注釋即可中式,進士科重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而錄取的名額,明經(jīng)又遠比進士為多,所以進士科比明科困難許多,當時便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之說。唐眾科之中,最貴進士科,“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詩賦的興盛使經(jīng)學相形見絀,走向衰微。
在經(jīng)學衰微的年代里出現(xiàn)與眾不同,有所創(chuàng)意的新作,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缎绿茣肪?00:“大歷時,(啖)助、(趙)匡、(陸)質以《春秋》,施士丐以《詩》,仲子陵、袁彝、韋彤、韋苣以《禮》,蔡廣成以《易》,強蒙以《論語》,皆自名其學,而士丐、子陵最卓異?!敝煲妥鹨浴蔼毼醇岸瘛睘楹?,已將李鼎祚《周易集解》與之并為一類。唐代經(jīng)學的轉變猶以啖助、趙匡、陸質的《春秋》學為重,將李鼎祚與他們并列,也就認可了李氏在《易》學上具有開一代新風的含義。全祖望對此更有深刻認識,他曾考究唐五代時的《易》學成就,將李氏《集解》別列一派,又以保存文獻之功而倍加重視。《鮚埼亭集外編》卷23《周易義序》稱:“唐人經(jīng)學最草草,見于史者不過數(shù)家,《易》只推蔡廣成一人。廣成所著《啟源》十卷,《外義》三卷,明人《一齋書目》尚列之,而予未之見。其余則陰洪道、陸希聲、東鄉(xiāng)助、高定諸家,恐皆無存者。其幸得存者,李鼎祚《集解》乃所以輯三十六家之緒言,在唐人說《易》,別為一派。其余則郭京、邢瓙之書,然則文徵《易義》足備正義以后之一種,不可聽其無傳也。五代則蒲乾貫有《易》學,亦談象數(shù)者。總之關、洛以前,儒林寥略,茍有傳者,皆當存之,以備時代,不當苛論于其間?!痹凇短平?jīng)師從祀議》一文中,全氏更對唐代經(jīng)學作了全面考察,深入細微,足資參考。其言曰:“唐之經(jīng)學可謂衰矣,初年尚有河汾教育之余風,能以經(jīng)術立言,自后詩賦日盛,而經(jīng)學之衰,日復一日,稍有講明其際者,不能以中流之一壺挽末俗。然使無此數(shù)人,則經(jīng)學將遂為啞鐘,是亦不可不稍存其學派也。……其三百年中有為兼通五經(jīng)之學者,陸氏而后曰褚無量,曰馬懷素,曰王元感,曰元行沖,專門名家之學《三禮》則魏文貞公征,其后有成伯玙,《易》則李鼎祚、蔡廣成,《春秋》則啖助、趙匡,《詩》則施士丐,斯數(shù)人者,猶能守先圣之緒言以傳之后,雖其言未必醇,而不為無功于經(jīng)言乎。……成氏、李氏、蔡氏、啖氏、趙氏其書尚存,多為后學所采,則亦不可泯其勞矣?!痹诮?jīng)學衰微的時代里,少數(shù)學者識別精明,眼光深邃,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中將經(jīng)學不斷推向前進,他們在經(jīng)學史上承上啟下,其作用自當另眼相待。全祖望認識到了這一點,他不僅再次將李鼎祚列入啖助、趙匡等開一代學術新風的學者之列,更有力地說明他們在經(jīng)學發(fā)展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以此看待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方為深切透辟。
(二)象數(shù)《易》學式微
唐初孔穎達修撰《周易正義》,他舍棄了兩漢象數(shù)《易》學,而以王弼、韓康伯的玄學《易》為基礎,再加詮釋,在官方勢力的影響下,一時義理《易》學獨攬?zhí)煜?,習學象數(shù)《易》學者寥寥無幾。宋人趙師秀(紫芝)就有“輔嗣《易》行無漢學,玄暉詩變有唐風”之句?!端膸烊珪偰俊肪韑《周易正義提要》更評論說:“至穎達等奉詔作疏,始專崇王注,而眾說皆廢。”然而“《易》道廣大,無所不包”,義理《易》學一枝獨秀,而舍棄兩漢象數(shù)《易》學的成果,不免精華與糟粕不辨而有所偏頗。李鼎祚看到了學術上的缺陷,認為象數(shù)、義理均含《易》道,不應有所偏滯。在義理《易》學橫行的時代,他矯枉難免過正,《周易》集解更多地以象數(shù)《易》學的面目出現(xiàn)?!端膸烊珪偰俊肪?《周易窺余提要》稱:“自唐人以王弼注定為《正義》,于是學《易》者專言名理。惟李鼎祚《集解》不主弼義,博采諸家,以為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而當時經(jīng)生不能盡從其學?!笨磥?,李鼎祚的努力在當時并未得到廣泛認可。
在象數(shù)《易》學式微的情況下,李鼎祚敢于獨樹異旗,別為一派,逆時而動。這看似違背《易》學發(fā)展的事,卻恰恰推動了《易》學向前發(fā)展,人們可以再次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審視象數(shù)、義理兩大派,各取所長,綜合提高。李鼎祚的努力無疑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其《集解》自然獨樹新風。
五、結論
李鼎祚與《周易集解》甲已廣為人知,但真正知曉其人生平事跡,其書篇卷流傳情況的人卻寥寥元幾。孟子講知人論世,從李鼎祚的生平及其書的刊刻流傳中更能加深人們對《周易集解》一書的認識。李鼎祚在編纂方法上以集解為主,收錄了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四十二家《易》注,而以虞翻、荀爽之注為主軸,博采眾長,不執(zhí)己意任意去取。保存了漢魏至隋唐時期一些重要的《易》注,為清人復興漢代《易》學提供了最原始最可靠的素材。李鼎祚在繼承前人基礎上所創(chuàng)新的頗富新意、優(yōu)點突出的編纂方法引來房審權、李衡、程頤等人的效仿,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
李鼎祚在編纂《集解》時雖以集解為本,但他仍以多種方式表述了自己的《易》學觀點。他義理、象數(shù)兼重,而尤以補輯象數(shù)《易》為己任,將編纂工作做得十分完美。就是在義理上,李鼎祚也有獨特的表現(xiàn),他在王弼、韓康伯的路上繼續(xù)融合《易》、《老》,在鄭玄、干寶等以史證《易》的基礎上也有所進步。李鼎祚所提出的“圣人之言連環(huán)可解。約文申義,須窮指歸”,對整體系統(tǒng)地把握儒家經(jīng)典的深刻內(nèi)涵仍有指導意義。
李鼎祚在經(jīng)學衰弱、象數(shù)《易》學式微的情況下,敢于創(chuàng)新,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下推動了易學的發(fā)展,也為經(jīng)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成為那個時代值得珍視的少數(shù)幾部經(jīng)學著作之一,從而深深影響了《易》學乃至整個經(jīng)學的歷史。
金生楊,西華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金生楊
在《易》學史上,李鼎祚《周易集解》一書占據(jù)著重要位置。它遠承漢《易》,近紹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后啟宋明《易》學,更是清儒研究漢《易》的憑借,于義理與象數(shù)《易》學均有參考價值。李鼎祚在《易》學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由于書籍的散佚,時代的變遷,其纂集之功更受人重視。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對李鼎祚作與《周易集解》作深入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遺憾的是,人們認同了他保存古文獻的功績,卻并未過多地對其人其書加以深入研究,如朱伯昆《易學哲學史》、廖明春等《周易研究史》均只略略言及,與其他《易》學家及其著作相比,實在簡略得很。最近,臺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許維萍撰寫《李鼎祚(周易集解>略論)一文,已初步填補了這一缺憾。許氏在試圖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的同時,卻也難免顧此失彼。筆者在研究巴蜀《易》學發(fā)展史時。仍發(fā)現(xiàn)有不少可值得探討的問題,為此不揣淺陋,力圖對李鼎柞對《周易集解》的編纂及其《易》學等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望方家指正。
一、李鼎柞其人其書
李鼎祚以《周易集解》一書而知名于后世,但究其生平,雖有前輩精密的考證,卻往往為現(xiàn)實的人們忽略,而《周易集解》一書本身的篇卷及刊刻流傳,許多學者并不明晰。為此,在前人基礎上作進一步的考證說明是有必要的。
(一)李鼎祚生平事跡
李鼎祚,生卒年月不詳,唐中后期資州磐石縣人。盤石即資州治所。在州的東部有四明山,李鼎祚兄弟曾經(jīng)在山上讀書,后人因名其地為讀書臺。唐玄宗幸蜀,李鼎祚進《平胡論》,后召為左拾遺。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李鼎祚奏以山川闊遠,請割瀘、普、渝、合、資、榮等六州界,置昌州,是時仍官左拾遺。他嘗充內(nèi)供奉,又輯梁元帝及陳樂產(chǎn)、唐呂才之書,以推演六壬五行,著成《連珠明鏡式經(jīng)》十卷,又名《連珠集》,上之于朝。代宗登基(763)后,獻《周易集解》一書,其時為秘書省著作郎,仕至殿中侍御史。在宋代,李鼎祚被追贈為贊皇子。李鼎祚“以經(jīng)術稱于時”,尤以《易》學顯名于唐。劉毓崧以《周易集解》一書避太宗、高宗、肅宗諱,代宗“豫”字缺筆,而德宗嫌名不避不諱,斷其書成于代宗時。
(二)《周易集解》的篇卷
關于《周易集解》的篇卷,李氏在自序中稱十卷。晁公武說:“《唐錄》稱鼎祚書十七卷,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無所亡失,豈后人并之耶?”他所說的“唐錄”蓋指《新唐書·藝文志》。李燾不贊成此種觀點,說:“按《唐·藝文志》稱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據(jù)鼎祚自序止云十卷,又首尾俱全,初無亡失,不知唐史何所據(jù)而云十七卷也?!冻缥目偰俊?、《邯鄲圖》遂稱七篇逸,蓋承唐史之誤?!敝炷溃?挈)為《周易集解》作序也贊同此說。清翁方綱對這種卷數(shù)的差異再次作了深入的考察:“案李鼎祚注《周易》,《新唐志》十七卷,《宋志》作十卷。而《宋志》五行類又有李鼎祚《易髓》三卷、《目》一卷、《瓶子記》三卷,合之乃十七卷也。蓋《唐志》總其生平所著卷目言之,而《宋志》分析書名言之。晁公武、馬端臨、李巽巖(李燾號巽巖)之徒,或以為集注內(nèi)亡失七卷,或以為后人所并,皆未之深考耳?!秉S以周《儆季文鈔李氏周易集解校本敘》所考更為詳實:“自序其書云:凡成一十卷,《中興書目》同。《新唐書·藝文志》云十七卷,與自序異??肌端沃尽肺逍蓄愑欣疃瘛兑姿琛啡?,《目》一卷,《瓶子記》三卷,李氏自序中亦有別撰《索隱》之語。蓋《宋志》所載七卷,即所謂別撰者。是自序云一十卷者據(jù)《集解》一書言也,《唐志》云十七卷者據(jù)李氏全書言也。李氏別撰之書蓋術數(shù)家言,故《宋志》入五行類?!员彼螘r《集解》盛行,別撰之書寢廢。故《崇文總目》稱七篇逸,《郡齋讀書志》言‘《集解》止十卷,始末皆全無所亡失’,皆實錄也。但王堯臣于逸七篇不著別撰之書,晁公武又謂‘據(jù)《唐錄》十七卷,今十卷為后人所并’,未免疏舛,而后之刊是書者,或分為十七卷,或合附錄《略例》一卷,改序語一十卷為一十八卷,皆非李氏原本?!?br />
今查《宋志》所著錄者確如翁氏、黃氏所言。但兵書類還有:“李鼎祚《兵鈐手歷》一卷?!贝巳粢灶愊鄤e,似無可疑,而《新唐書·藝文志》五行類著錄:“李鼎祚《連珠明鏡式經(jīng)》十卷?!比绱?,《易髓》三卷,《目》一卷,《瓶子記》三卷是李鼎祚另撰的《索隱》,還是《連珠明鏡式經(jīng)》分析而成,并不可確斷。因此,翁方綱、黃以周之說沒有充分的證據(jù),更何況王堯臣明言七篇逸,又不著別撰之書!
《四庫全書總目》則稱:“今考序中稱:‘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jīng)注、《文言》,書之不盡,別撰《索隱》,錯綜根萌,音義兩存,詳之明矣?!圃疲瑒t《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為十一卷。尚別有《索隱》六卷,共成十七卷?!短浦尽匪d蓋并《索隱》、《略例》數(shù)之,實非舛誤。至宋而《索隱》散佚,刊本又削去《略例》,僅存《集解》十卷,故與《唐志》不符?!w自宋以來均未究序中‘別撰《索隱》’一語,故疑者誤疑,改者誤改。即辨其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唐志》稱十七卷之故,致愈說愈訛耳?!薄犊偰俊肺囱浴端饕窞楹螢榱?,僅據(jù)推測以合十七卷之數(shù),亦不可信從。胡玉縉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中以翁氏、黃氏之說以駁《總目》僅以疑攻疑而已。
以上諸說雖多不可信,但自宋以來,李鼎祚《周易集解》的卷數(shù)為十卷則無疑義。王應麟更認為是《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本身有誤。明代毛氏汲古閣重刊《周易集解》,對該書作篇章乃至字句的修改則變亂了《集解》原貌。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所載極明:“是書《新唐書·志》作十七卷,《崇文總目》、《紹興續(xù)編四庫闕書目》、《中興書目》(自注:見《玉?!?、《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及李氏自序俱作十卷,則是書自宋以來止有十卷,無十七卷,可知也。毛氏既析十卷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又改自序中一十卷為一十八卷,以合附錄《略例》一卷之數(shù),而宋以來之卷次遂不可復識矣。”由此可知,汲古閣在刊刻《周易集解》時好古求奇,將其書由一十卷改成一十七卷,合卷末王弼《略例》一卷,共十八卷。因李鼎祚自序稱:“其王氏《略例》,得失相參,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仍附經(jīng)末,式廣未聞。凡成一十卷?!彼?,又改自序“一十卷”為“一十八卷”,以與《新唐書·藝文志》的著錄相合。此后,十七卷本便廣為流傳。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所采用者即此種本子,所以鼎祚自序作“一十八卷”。疏稱:“或作一十卷,《新唐書》作《集解周易》十七卷,《中興書目》、《通考》作十卷?!苯駛鳌吨芤准狻范嘧魇呔恚纭督虼貢?、《四庫全書》、《學津討原》、《古經(jīng)解匯函》、《叢書集成初編》所收即是?!堆庞晏貌貢纷鳌独钍弦讉鳌芬彩鞘呔?。只有《秘冊匯函》所收為十卷,題名《易傳》。四庫館臣于所輯《崇文總目》卷一“周易十卷,李鼎祚注”稱:“謹按鼎祚自序稱十八卷,《唐志》作十七卷,蓋刪去所附王弼《略例》一卷?!闭婵芍^不加考訂的荒謬之說。
(三)《周易集解》的刊刻與流傳
《周易集解》在唐代玄學《易》盛行的環(huán)境中輯集成書,自然沒有引起多大反響,盡管曾上之于朝,但其流布并不太廣。宋初王旦難王昭素“七日來復之義”,注意到了李鼎祚的意見。在慶歷年間又有科舉以《周易集解》中的內(nèi)容為題者,由于其影響有限,以至賢良多下第。計用章于慶歷甲申(1044)七月序稱:“慶歷壬午(1042)相府策賢良六題,一出此書,素未嘗見,賢良多下者。.是冬予放謫北歸,復官漢東,至淮安太守平陽公館焉。公先德學士,蜀之儒宗,名為博士,因間以請,遂出先學士所藏李氏《易》本,俾予與其子彥孚習焉?!笨芍疃裰兑住酚谑裰杏袀鞅?。計用章即從蜀地大儒平陽公處得《周易集解》而習之?!皬╂诩词谧錁I(yè),且欲中都官文與先學士之意,因緘別本,屬所親眉陽孫景初募工刊刻以廣布。”慶歷本《周易集解》是目前可知的《周易集解》的最早刻本。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李氏集解》十卷”,尤袤《遂初堂書目》著錄“唐李鼎祚《易》”,當即是此種刻本。
北宋著名象數(shù)《易》學大師朱震已充分注意到了《周易集解》,并借此對漢代《易》學有相當深的研究。他對《周集解》的運用,自然將其影響進一步擴大。此外晁說之學習《京氏易》,其于《集解》當有所參考。而《崇文總目》、《邯鄲圖書志》均加著錄。
盡管《周易集解》已由平陽彥孚刊刻傳布,但在南宋時仍然少見。資中郡守鮮于侃就說:李鼎祚“所注《周易》全經(jīng),世罕傳焉”。乾道元年(1165)、二年(1166),鮮于侃假守資州,在公事之余,努力讀書,不稍停輟,晚而喜《易》,因謂李鼎祚乃資州人,自己“為其州,因斥學糧之余鏤板藏之學官,俾后之士因以知前賢通經(jīng)學古,其用力蓋非茍而已”。鮮于侃猶病該書舛脫嚴重,便向李燾借善本,但李氏之書舛脫之處仍然很多,于是以“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態(tài)度,將這種舛脫保留,不加臆改,態(tài)度十分審慎?!皩W錄鄉(xiāng)貢進士謝誨、學正新鄓縣尉侯天麟校讎,教授眉山史似董其事”。四十七年后,鮮于侃之子鮮于申之以為“板復荒老,且字小,不便于覽者”,因此用大字刻之漕司,以便將《周易集解》廣為傳播,使其學不致泯滅。嘉定壬申(1212)三月甲子鮮于申之為之作序。可以看出,鮮于申之此次重刊《周易集解》主要是將小字本改為大字本。
從后來留存的影寫本中,我們?nèi)钥芍喇敃r刻本的大體情況。清陳鱔從毛晉后代購得影寫宋本,在《宋本周易集解跋》一文中寫出道:“《周易集解》十卷,影寫宋本,首題‘易傳卷幾’,下題‘李氏集解’。今所行十七卷本作‘周易集解’,下云‘唐資州李鼎祚輯’,非其舊也。前列《易傳序》,稱‘秘書省著作郎臣李鼎祚序’。次載晁公武書,又次李燾書,又次鮮于侃書,又次侃子申之書。末附《易傳略例》,后載計用章序。每葉十六行,行十八字。自乾坤二卦以外,卦爻下俱列‘某宮一某月“二世’等字,作三行。凡遇‘貞’、‘恒’等字俱缺筆。”張金吾也曾藏過影寫宋刊本。他說:“此本《易傳》十卷,《略例》一卷,猶是宋時舊第,中遇宋諱若‘貞’、若‘殷’、若‘恒’,俱缺末筆,蓋影寫宋嘉定重刊本也?!?陸心源對此也有記載。所以,嘉定本原名《易傳》,前有李鼎柞自序、晁公武書、李燾書、鮮于侃書及鮮于申之書,末附王弼《略例》一卷,后有計用章之序。
南宋時,馮椅《厚齋易學·附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王應麟《玉海·藝文》、元俞琰《讀易舉要》、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中篇》均著錄《周易集解》十卷。
明嘉靖(1522—1566)時,宋季刻本《周易集解》“人間希有存者”,朱睦(木+挈)從李中麓處得此種刻本,并加以校勘付梓。朱氏于嘉靖丁巳冬序稱:“是編刻自宋季,人間希有存者。頃歲,予得自李中麓氏,復用校梓以傳,欲使圣人之道不致偏滯,而自漢迄唐三十家之言,亦不至埃滅弗聞也。”此本即嘉靖三十六年(1557)聚樂堂四亭氏刊本,書名《易傳集解》,后附有王弼撰,唐邢瓙注《略例》一卷。又有上海潘恩序。該書半葉八行,行十八字,注皆低一格,白口,四周雙邊,版心上方有“聚樂堂”三字,中縫題作《周易集解》夠。
萬歷時明沈士龍、胡震亨同校《秘冊匯函》本《易傳》十卷,附《易解閑錄》一卷,漢鄭玄注,明胡震亨輯補?!昂鸷鄤e從趙清常傳鈔本刊刻。有計用章后序,而無《略例》及鮮于侃與申之兩序。又附補鄭康成《易注》一卷,似較汲古閣、雅雨堂兩刻為佳”。陸心源以胡震亨刊本校影寫宋刊本,發(fā)現(xiàn)其中有許多錯訛之處。如“卷一‘用九見群龍無道吉也’,胡本作‘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等等?!按送?,句之脫落、字之訛謬,更難枚舉。凡干寶之‘干’,宋本皆作‘于’。《津逮》、《學津》兩本與胡本同,雅雨堂本與宋本多合,惟計用章序亦缺。”又用影宋本加以???,稱:“胡震亨秘冊匯函本雖分卷與自序合,奪誤最多”。
明虞山毛氏汲古閣刻《津逮秘書》本《周易集解》十七卷,附陸德明《易釋文》一卷、《周易略例》一卷。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有題記和校語。耿文光稱:“毛氏《津逮書》所刻《周易集解》有李氏自序,嘉靖丁巳朱睦(木+挈)序?!痹诿系拇鄹闹?,《周易集解》的篇卷與原本有了一定的出入。
萬歷(1573—1620)中,又有重刊計用章宋本。明代還有鮑山刊十卷本。
清代漢學復興,《周易集解》成為學者們了解漢代《易》學的橋梁,所以刊刻研究該書者比比皆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德州盧見曾刊《雅雨堂叢書》,刻入《易傳》十七卷。北京圖書館藏有韓應陛校跋并錄孫堂校語一本,后附有《周易音義》一卷;又有朱邦衡跋并錄惠士奇、惠棟批注一本。盧氏序稱:“前明朱氏、胡氏、毛氏刊本流傳,然板皆迷失,又多訛字?!瓰樾U炚`,刊以行世,并附宋王伯厚所采《鄭氏易》于后,以存古義?!标懶脑从凇秲x顧堂題跋》卷l說:“雅雨堂本與宋本多合,惟計用章序亦缺。”耿文光稱:“盧氏??菚邦}‘易傳’二字,板口刻‘李氏易傳’。前有乾隆丙午盧見曾序,次李氏自序,末有慶歷甲申計用章后序,依前明朱氏、胡氏、毛氏三本校正刻入《叢書》?!庇郑骸鞍副R本改一十卷為一十八卷,蓋依明本也?!鼻鍙埡yi也稱:“盧(見曾)得宋慶歷間平陽氏刻本校正?!睆埥鹞帷稅廴站珡]藏書志》卷1中所載影寫宋刊本有計用章后序,然則盧氏本本有計用章序,蓋陸氏所見之本缺略。陸心源又作《李氏易傳?!芬痪?,稱:“近時刻本以盧見曾雅雨堂本為最善,惟分卷十七與自序不合。余舊藏抄本十卷,以宋嘉定壬申鮮于(中)[申]之刻本影寫,頗有勝盧本處。今以影宋本為正大字正書,而以盧本注于下?!崩畲茹憽盾鲗W齋日記》:“簡莊謂盧刻《周易集解》,惠定宇(棟)臆改百六十余處。如豫卦,集解于‘豫’字皆作‘逸’,本避代宗諱,而一概改之,可謂弗思之甚。案集解于‘亨’字皆開‘開’,亦避肅宗諱也,今亦多改為‘亨’。但盧刻‘豫’字經(jīng)文、《集解》皆缺筆作‘豫’,疑惠氏別據(jù)一本,與簡莊所得影宋寫本不同?!焙窨N言:“‘豫’字缺筆者為宋慶歷本,臧鏞堂《拜經(jīng)日記》有‘私改《周易集解》’一條即斥惠本?!?br />
嘉慶三年(1788)孫氏岱南閣刊巾箱本十卷,每條先列李氏《集解》,后列王弼注,又自采漢儒說附于后,補李氏所不及固。同年又有吳縣周孝垓??锰K喜墨齋張遇堯局鐫本。該本題《周易集解》,共十七卷,卷首李氏自序“一十卷”改作“一十八卷”。
張海鵬于清嘉慶十年(1805)刊照曠閣《學津討原》本,該年夏六月跋稱:“余初就汲古本校梓,繼得蘭陵孫觀察本,又心葵吳君處假雅雨堂盧氏本,互為參訂。……今從盧本,仍刻八十五卷。”
清代又有《古經(jīng)解匯函》重刻盧氏本。嘉慶丙子(1816)張紹仁校宋本,在該年季冬記稱:“此《易傳》李氏集解十卷,次第雖不繆于古本,但其中之舛錯脫訛,幾不可讀。黃堯翁近從海寧陳君仲魚(陳鰉)借來汲古閣毛褒華伯影宋大字本,余因從堯翁轉假以校此本。影宋后有王氏略例,胡刻所無,別校于程榮本?!?br />
《周易集解》刊刻次數(shù)眾多,版本情況復雜,這為我們校讎整理該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學者們的刊刻及序跋記文更充分顯示了該書應有地位和作用。
二、李鼎祚的編纂之功
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一書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編纂方法特別精到,其中也反映出許多思想內(nèi)涵,方法的得體深深影響了后人。
(一)虞、荀為主,匯聚眾家
李鼎祚在編纂《周易集解》一書時主要以匯集各家《易》說為主,在適當?shù)牡胤郊尤胱约旱囊恍┮庖?。其收集之廣,在《易》學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李氏自序稱:“集虞翻、荀爽三十余家。”《中興書目》實考察出三十二家:“集子夏、孟喜、京房、馬融、荀爽、鄭康成、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績、干寶、王肅、王弼、姚信、王弇、張璠、向秀、王凱沖、侯果、蜀才、翟玄、韓康伯、劉瓛、何妥、崔憬、沈膦士、氏、崔覲、孔穎達等凡三十余家,附以《九家易》、《乾鑿度》凡十七篇?!标斯洹犊S讀書志》同此。明朱睦(木+挈)為《周易集解》作序,又增加伏曼容、焦贛二家夠。清朱彝尊著《經(jīng)義考》雖引有朱序,卻在《中興書目》基礎之上考出伏曼容、姚規(guī)、朱仰之、彭城蔡景君四家,在《李氏周易集解跋》中又列出張倫一家。至此,除重伏曼容一家,共考出三十八家。最近,潘雨廷考出孔安國、延叔堅兩家。劉玉建考出《易軌》一家,并將所考各家以表列出。這樣,全書包括李氏本人的注解在內(nèi),共有四十二家之多。
與其他集解著作相比,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在編纂上又有很大不同。首先是他不以本人的注解為主?!坝嬋珪布兑住纷⒍甙儆喙?jié)”,而李氏所加案語一百零八節(jié)而已,約占全書《易》注的5%還弱。這充分體現(xiàn)出李鼎祚匯聚眾家,以集解為席的編纂特色。
與許多集解著作以自己的評論判斷為主軸不同,《周易集解》所錄《易》注以虞翻、荀爽為最多,而虞氏之注“獨多近一千三百節(jié)”,約占全書《易》注的50%,荀氏之注“三百余節(jié)”,約占ll%。二家《易》注所占比例如此之重,自然成為全書的核心和主軸??论繌敕Q:“李鼎祚《周易集解》,撰集漢魏以來諸家《易》說,惟采虞氏義最詳,幾得原書十之七八。故納甲十二辟卦、旁通之卦、兩象《易》之說,尚可尋其門徑。”此說是可以信據(jù)的。
(二)博采眾長,不執(zhí)己意
在集輯編錄中,李鼎祚不是取一舍一,也不是以己之意而橫加斷說。他以更寬宏的態(tài)度廣納眾說,即使互有矛盾之處,也適當保留。這就是不執(zhí)己意的作風。乾隆六十年(1795)盧文弨為李富孫所輯《李氏易解剩義》作序,稱:“李氏(鼎祚)之為此書,未嘗執(zhí)己之意,以決擇諸家而去取之也。故凡異同之說,往往并載不遺。如《夬》之九五,引荀爽說:莧陸,二菜也。又引虞翻說,謂莧,說也。陸,和睦也。‘既濟》之榆,虞翻謂夏祭也,崔憬曰春祭。如此之類,不可以遍舉。又如《小過·彖辭》引虞翻說,離為飛鳥,震為音,以‘或指卦象二陽在內(nèi),四陰在外,有似飛鳥之象’為俗說矣,乃至《彖傳》又引宋衷說,則固虞翻之所斥為俗說者,而亦具載之。若必為一家之言,則所取者轉狹,而己之所非,安知不為人之所是?設使由我削之,而遂泯焉,不復傳于后世,豈不大可惜乎?”
《小過卦》艮下震上,虞翻認為:“俗說或以卦象二陽在內(nèi),四陰在外,有似飛鳥之象,妄矣。”他的主張是:“離為‘飛鳥’,震為‘音’,艮為止?!稌x》上之三,離去震在,鳥飛而音止,故‘飛鳥遺之音’。上陰乘陽,故‘不宜上’,下陰順陽,故‘宜下大吉’?!卑从莘慕庹f,《晉》為《乾》宮游魂卦,《小過》由《晉》而來?!稌x》坤下離上,《說卦》“離為雉”,所以有“離為飛鳥”之說?!缎∵^》內(nèi)卦為震,《說卦》“震善鳴”,故“震為音”?!墩f卦》“艮以止之”,“艮,止也”,故“艮為止”。六五以柔乘剛,于義為逆,故“不宜上”。六二承九三,是以陰承陽,于義為順,故“宜下大吉”??梢娝娜∠蟛⒉皇秦援嬛?,而是源于《說卦》之象,《小過卦》本身不能說明問題時,他便根據(jù)京房八宮卦說來引申推導,迂回曲折地從《說卦》引導出卦辭、爻辭所列的物象。李鼎祚于卦辭的解說下引用了虞翻的解說,不過,在《彖辭》下,他又引用虞翻所謂的“俗說”:“宋衷曰:二陽在內(nèi),上下各陰,有似飛鳥舒翮之角,故曰‘飛鳥’?!彼沃灾馇∈怯莘磳Φ模畹榔街毖圆恢M,說:“此即虞君所謂‘俗說’?!崩疃裼诖耸遣皇鞘韬瞿兀靠磥聿皇?。其一,于虞翻之解不刪其評“俗說”之語,又在相近處引用這種“俗說”,這是極易察覺的重復和矛盾,一般學者都可以意識到。其二,李氏著作較為精練,全書引述有四十多家,并無繁雜之感,以其整體建構看,這也不是疏忽所能說明的。因此。我們認為李鼎祚于此是有意安排的。這說明什么?說明他比較客觀地看待各家之說,無門戶之見。而以理是從。另一方面,虞翻所批評的“俗說”恰好簡潔明了,符合《周易》本身,有理有據(jù),而虞氏本人所解則牽強附會,有穿鑿之弊。無疑李鼎祚在主象數(shù)時,又力圖去其無端的穿鑿。后來朱熹作《周易本義》即采用了“俗說”,稱:“卦體內(nèi)實外虛,如鳥之飛?!鼻濉队芤渍壑小芬鄰闹S诖丝梢娨话?。
(三)《序卦》雙出,所輯不同
《周易》十翼之一的《序卦》是講求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的,經(jīng)過它的論述,將六十四卦組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排除了隨意無序的淺近,賦予了經(jīng)典更深的內(nèi)涵。既然六十四卦是有序排列,何先何后各有原因,因此在注解每一卦時將《序卦》分散于各卦之前,無疑更能幫助理解《易經(jīng)》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李鼎祚在纂輯《周易集解》時便考慮到了這一點。宋代理學大師程頤對此十分欣賞,在《伊川易傳》中沿襲了這一編纂方法?!蹲x易舉要》卷4:“崇政殿說書伊川先生河南程頤正叔撰《易傳》,止解六十四卦,以序卦分置諸卦之首,蓋李鼎祚《集解》亦然?!痹趦刹恐摹兑住分挠绊懞蛶酉?,后世編纂者多沿襲不變。李鼎祚無疑是有創(chuàng)見的。
《序卦》分散于六十四卦之前,環(huán)環(huán)緊扣本是散布的六十四卦,但它削減了《序卦》本身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自然顧此失彼。為此,李鼎祚不避重復蕪雜之嫌,在卷后又將《序卦》單獨列出,其魄力確值得欽佩。與程頤《伊川易傳》沒有將《序卦》完整單獨地列在一起相比,李鼎祚的做法自然技高一籌。更為有意義的是李鼎祚對兩篇《序卦》集注并不相同,這種方式不僅更多地保存了古注,而且減輕了重復蕪雜的成分。
(四)編纂方式新穎,開啟后人經(jīng)書集解的編纂
李鼎祚編集《周易集解》是《易》學編著上的一次創(chuàng)新。他以虞、荀二家為主,羅列眾家,簡而有要,并無繁稱博引、卷帙龐大的毛病,可以說編纂方式是十分完美的。李氏在編纂體例上先列經(jīng)文,次引諸家注解,一般每條稱引一至二家,以避繁蕪。李氏自己的注解不多,均以“按”字標出,往往附于眾家解說之后。這種在認同前儒注解基礎上表述自己《易》學觀的編著方式,避免了有意異于人而強作新解之難、之嫌,對于那些態(tài)度嚴謹?shù)膶W者來說,無疑是最恰當貼切的纂著方式。李鼎祚的編纂方法是一種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同時開啟了后人經(jīng)書編纂的新路,尤其是后人編纂《周易》經(jīng)解時多有仿效。
東漢末年,鄭玄雜糅今古文經(jīng)學,打破了兩漢經(jīng)學門戶之見,于是兼采諸家之長的集解注釋方式應運而生。如何晏《論語集解》、范寧《春秋谷梁傳集解》、杜預《春秋左傳集解》等等均是。這種方式在《易》學上并不太明顯??追f達《周易正義》中引諸家之說的并不多,以至于“詮釋文句,多用空言”。盡管如此,李鼎祚《周易集解》的編纂方法多少是從這里承繼而來的。據(jù)《崇文總目》記載,陰顥有志于治《易》,陰弘道承其業(yè),“雜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之說,參定其長,合七十二篇”,著成《周易新傳疏》十卷,《崇文總目》稱其“于《易》有助”。陰弘道。史書無傳,《舊唐書·傅仁均傳》稱“貞觀初,有益州人陰弘道”,可知他是唐初人?!缎绿茣に囄闹尽に囶悺贩Q:“顥子,臨渙令。”陰弘道雜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易》學而參定其長,著成新書,本身就是一種集解體注釋方式,也可看出他在《易》學上喜好兩漢象數(shù)《易》學,至少不獨遵王弼的義理《易》學。這與當時王弼《易》學獨行的時代風氣頗為不同。李鼎祚與陰弘道同為蜀人,所著《周易集解》博引眾家,特別推崇象數(shù)《易》學,無疑受到陰弘道《周易新傳疏》的啟示。
陰弘道之書很快就佚失了,而李鼎祚之書則長期流存,影響漸增。后人對他的編纂方式很感興趣,于是仿效編著《周易》注解者也不乏其書。同為蜀人的房審權編著《周易義?!肪褪瞧渲休^為典型的一部?!鄂^埼亭集外編》卷23《高氏春秋義宗序》稱:“諸經(jīng)箋故既多,必有集大成者出而摭拾之,《周易》則李鼎祚、房審權?!彼膸祓^臣則稱:“自唐以來,惟李鼎祚《周易集解》合漢后三十五家之說,略稱該備,繼之者審權《義?!范选!?br />
房審權,宋熙寧年間蜀人。他“病談《易》諸家,或泥陰陽,或拘象數(shù),乃斥去雜學異說,摘取專明人事者百家,上起鄭元,下迄王安石編為一集,仍以孔穎達正義冠之。其有異同疑似,則各加評議,附之篇末”。李鼎祚重象數(shù),房審權則重義理,胡一桂稱:“《義海》專明人事,則象數(shù)之學必非所備矣?!苯垢f也說:“主理莫備于房審權,主象莫備于李鼎祚?!逼渚幾胄问脚c《周易集解》相去不遠,只是篇帙相形之下過于重大。正因為如此,李衡對其書作了改編,“經(jīng)、《系辭》、《說卦》、《序》、《雜》,《集解》凡五,始以家名者百,公(李衡)略其半;以卷計亦百,今十有一。第十二卷《雜論》一,是又創(chuàng)于公手,以補房生之闕者”。李衡又增益了房氏之后所出伊川程頤、東坡蘇軾、漢上朱震、龔原四家之說,最終撰成《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撮要》繼承了《集解》簡要的特點從而在流傳中取得了優(yōu)秀。宋末元初著名易學家俞琰已稱:“房氏百卷之書,則未之見也?!敝猎蕖端问贰に囄闹尽?,已不再登錄房氏《義?!芬粫?。胡一桂說:“今《宋志》載《撮要》而不登房生百卷,使湮沒無傳,亦可惜哉!”
《周易義海》而后,陳李衡《撮要》之外,馮椅《厚齋易學》也是此類著作?!捌渖l采亦頗博洽。如王安石、張汝明、張弼、李椿年、李元量、李舜臣、聞邱昕、毛璞、馮時行、蘭廷瑞諸家,其全書今皆不傳,尚籍是以存梗概”。此外元董真卿《周易會通》乃至明《周易大全》等更是如此。明代好抄撮諸家之書編成一書,在《易》著上同樣如此。雖其態(tài)度不如前人嚴謹,但編纂方式多少繼承了李鼎祚。《四部叢刊》本《牧齋有學集》卷38《復方密之館文》即稱:“若夫古今學《易》者精微之旨,無過于王輔嗣、韓康伯之流,宋人一往抹殺則過也。纂集之家遠則李鼎祚,近則俞琰、熊過,近代之談《易》者自李卓吾、管東翁之外,時未免為時人講章兔園冊子?!痹谛膶W盛行之時,纂集之作也有一席之地。至清代,《周易折中》之類的《易》著,也不免有《周易集解》的氣息在里面。清李富孫甚至以諸家之說,未采入集解者尚多,于是查閱群書,搜集遺文剩義,著成《李氏易解剩義》三卷,以補李鼎祚之未及。
(五)保存文獻之功值得稱道
《周易集解》保存了漢魏至隋唐時期的《易》注,成為了解研究這一段歷史時期《易》學發(fā)展狀況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歷代學者從各個角度對李鼎祚保存文獻的功勞倍加稱贊。首先,從古代《易》學著作的存佚角度看問題,晁公武便對當時所存《易》注加以分析統(tǒng)計,《郡齋讀書志》卷1:“《隋書·經(jīng)籍志》所錄《易》類六十九部,予今所有五部而已。關朗《易》不載于目,《乾鑿度》自是緯書,焦贛《易林》又屬卜筮,子夏書或云張弧偽為。然則《隋志》所錄,舍王弼書,皆未得見也。獨鼎祚所集諸家之說,時可見其大旨?!标愓駥O《直齋書錄解題》、馬端臨《文獻通考》均采此說。《四庫全書總目》卷1《周易口訣義提要》又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加以審視:“唐以前解《易》之書?!蹲酉膫鳌芳葘賯巫?,王應麟所輯鄭玄注、姚士粦所輯陸績注,亦非完書,其實存于今者,京房、王弼、孔穎達、李鼎祚四家,及此書而五耳,固好古者所宜寶重也?!?br />
其次,從保存圣賢遺旨,由此考見古《易》的角度考慮,宋計用章《周易集解序》稱:“古之能事,亡逸者多矣,后或有惜之者。況此書圣賢之遺旨所存乎?”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卷42《李氏周易集解跋》:“由唐以前《易》義多軼不傳,藉此猶存百一,宜西亭宗正(朱睦(木+挈))猶之亟以開雕?!薄端膸烊珪偰俊肪韑《周易集解提要》亦稱:“蓋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后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此書之存耳。是真可寶之古笈也。”校讎家們對此更有深刻認識。盧文弨說:“漢儒解《易》之書至多今皆不可得見,唯唐資州李氏所著《易》傳集解中采取三十余家,后之學者猶得以見其崖略?!北R見曾《周易集解序》也說:“自孔穎達奉詔為《五經(jīng)正義》,《易》用王氏,而兩漢之學亡矣。今幸李氏《易》傳尚存?!睆埡yi則稱:“其解卦異者,家世變正,時來旁通,無義不備。漢人解畫卦之宗旨,賴以猶存,誠可寶也?!?br />
歸有光對二者均有認識:“唐貞觀間始,命諸儒粹章句為義疏,定為一是,于是前世儒者僅存之書,皆不復傳。如李氏《易解》后人僅于此見古人傳注之一二。”皮錫瑞研究經(jīng)學歷史,同樣指出:“惟李鼎祚《周易集解》多存古義,后人得以窺漢《易》之大略,考荀、虞之宗旨,賴有此書?!?br />
如果說宋元人主要是仿效《周易集解》在編撰《易》注的話,那么清代學者則是以補輯和分析眾家之注來進一步利用《周易集解》一書研究漢《易》。其中有名的如惠棟《易漢學》、《周易述》以輯補漢《易》為主,張惠言《周易虞氏義》以專研虞翻《易》學為中心。而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更充分利用原書,對漢魏《易》學作了一次全面梳理。林慶炳還對《周易集解》作補箋,成《周易集解補箋》一書,于光緒15年(1889)刻印。
三、集解為本,不廢己意
李鼎祚在編纂方式上以集解為主,博采眾長,不執(zhí)己意,但這并不能表明李氏就沒有自己的《易》學觀點。事實上,李鼎祚也在適當?shù)奈恢糜酶鞣N方式將它表述出來。
首先在編纂方法上已體現(xiàn)出李氏的《易》學觀。李鼎祚認為自孔子而后,《周易》傳注百家,“唯王、鄭相沿,頗行于近代。鄭則多參天象,王乃全釋人事。且易之道豈偏滯于天人者哉”。王弼為首的義理《易》學與鄭玄為代表的象數(shù)《易》學并沒有孰輕孰重及優(yōu)劣之別。不過,“天象遠而難尋,人事近而易習。則折楊黃華,嗑然而笑。方以類聚,其在茲乎”哪。象數(shù)深微曲折,義理淺近易懂,所以人們避難就易,舍象數(shù)而義理是務,出現(xiàn)孔穎達《正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也正是如此,李氏要“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即所著《集解》以象數(shù)為主,適當采集義理之學。從《集解》一書看,全書2700余節(jié),其中虞翻近1300節(jié),荀爽300余節(jié),而王弼57節(jié)、韓康伯58節(jié)、孔穎達53節(jié),三家總共168節(jié),只相當于荀爽一家之半略強。所以,李鼎祚在編纂中雖有義理、象數(shù)并重的觀念,但其以象數(shù)為宗的編纂宗旨并沒有改變。
從李鼎祚自己的注解上看,他多以象數(shù)作解,但又不廢棄義理。于象數(shù)《易》學,李鼎祚采用了卦變、互體、升降、卦象、卦氣等說。如《需》六四之解用互體說:“六四體坎,坎為云,又為血卦,‘血’以喻陰,陰體卑弱,宜順從陽,故曰‘需于血’?!薄锻汀ゅ琛返慕忉寗t以卦變及升降為說。他首先引荀爽之言:“物難在始生,此本坎卦也?!彪S后加以案語:“案初六升二,九二降初,是‘剛柔始交’也。交則成震,震為‘動’也,上有坎,是‘動乎險中’也。動則物通而得正,故曰‘動乎險中,大亨貞’也。”初六以陰而升二,九二以陽降初,是陰升陽降。《臨卦》為十二消息卦之一,李氏在《臨·彖》的解說中就以卦氣作解:“《臨》,十二月卦也。自建丑之月,至建申之月,凡歷八月則《否》也。否則‘天地不交,萬物不通’,是‘至于八月有兇’,斯之謂也?!敝劣诶疃褚载韵蟆⒇诚蠹拔锵蟮冉庹f《周易》的地方更多,此不贅舉。
于義理之學,李鼎祚有繼承也有發(fā)展。這一點對于長期認為李鼎祚專崇象數(shù)的傳統(tǒng)來講是應當特別受到重視的。他在《師》初六爻中以失位為說,予《履》六三《小象》談應、《訟》卦辭主卦主說等等均是基本的義理之學。對王弼總結的義例,李氏也多有贊同,稱:“王氏《略例》得失相參,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仍附經(jīng)末,式廣未聞。”李鼎祚還在鄭玄、干寶等《易》學家以史證《易》的基礎上有所進展,如《師》六五爻注稱:“六五居尊失位,在師之時,蓋由殷紂而被武王禽于鹿臺之類是也。以臣伐君,假言田獵。六五離爻體坤,離為戈兵,田獵行師之象也。”這里以殷紂與武王的史事論證六五爻所包含的義理,實與李光、楊萬里的解說接近。在李唐儒釋道三教盛行,尤重道家思想之時,李鼎祚本人從小敦尚玄學,在《集解》中便存在融會老、莊,承襲王弼、韓康伯的解經(jīng)方式。李氏自序稱:“臣少慕玄風,游心墳籍?!眽灱?,老、莊之書占據(jù)重要位置。又稱:“各列名義,共契玄宗?!彪S時以探秘索隱為務。他認為《易》之微妙實與道家之論相當,《易》有“虛室生白,吉祥至止,坐忘遺照”之妙用?!肚f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禪止止?!薄洞笞趲煛罚骸邦伝卦唬骸刈??!倌狨救辉唬骸沃^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謂坐忘?!庇帧白z照”實出自韓康伯《系辭》“陰陽不測之謂神”的注語。這些正是李氏追慕玄學的表征。李鼎祚用《莊子》之文,道家思想之極至來形容《易》之精妙,是以《周易》之妙與老、莊學說之至境相通。不過,在二者的分別上,他又以儒為宗,強調了《周易》的首尊地位。他說:“原夫權輿三教,鈐鍵九流,(《周易》)實開國承家修身之正術也。”李道平詮釋說:“謂《易》足以始三教而管九流也?!北M管如此,李鼎祚對玄理道學尤所留心,甚至對《集解》一書不便發(fā)揮之理,他也不輕易放過,更著《索隱》一書,以暢其言。稱:“至于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jīng)注文言書之不盡,別撰《索隱》?!边z憾的是,該書沒有傳承下來,就連諸家書目也未見著錄,其內(nèi)容自然不得而知。在注解中除直接征引王弼、韓康伯的玄學《易》外,李氏也引用老、莊之說作解。如《師》卦辭:“此《彖》云‘師,眾。貞,正也。能以眾正??梢酝跻印?,故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由是觀之,則知夫為王者,必大人也,豈以丈人而為王哉?故《乾·文言》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先天而天不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不違,而況于人乎’?況于行師乎?以斯而論,《子夏傳》作‘大人’是也。今王氏(弼)曲解大人為丈人,臆云‘嚴莊(即揚雄之師嚴君平)之稱’,學不師古,匪說修聞。既誤諱于經(jīng)旨,輒改正作‘大人’明矣。”李鼎祚批評王弼附會老莊之說,卻引《老子》為證,融會《易》、《老》之實并無二致。
李鼎祚在注解中所表現(xiàn)出的批判精神更顯示出他編纂《周易集解》在搜集諸家之時不廢己意的一面?!都狻分幸鲇莘慕忉屪疃啵阋娎疃駥τ菔稀兑住穼W的推崇,但他對于虞翻的解釋并未盲目信從,對其穿鑿不當之處也有所糾正。如《中孚》“豚魚吉”,李鼎祚采用了升降說:“坎為豕,訟四降初,折坎稱豚。初陰升四,體巽為魚。中,二。孚,信也。謂二變應五,化坤成邦,故信及豚魚,吉矣。虞氏以三至上體遁,便以豚魚為遁魚。雖生曲象之異見,乃失化邦之中信也?!边@里以義理為第一,而以象為其次,象不及義,并不可取。李道平解釋說:’李氏以為曲象,失化邦之中信,故不取也?!庇秩缁輻潓⒗疃駥Α捌呷諄韽汀钡慕庹f與鄭玄之注混為一談,陳壽熊批駁說:“按李氏以坤六爻、震一爻說七日,雖亦引卦氣,而與鄭義異,不宜通為一條?!笨梢娎钍弦彩怯凶约邯毺匾娊獾?。李氏獨到精深的認識也得到他人的肯定,如《經(jīng)義考》卷14崔憬《周易探玄》條即引述他對崔氏《探玄》的評價。
對于如何理解《周易》中的圣人之道,李鼎祚指出:“圣人之言連環(huán)可解,約文申義,須窮指歸?!彼⒁獾搅恕吨芤住肺淖趾x前后連貫,思想具有一致性的特征,要求解說《周易》時注意這種一以貫之的思想,而不是割裂字段,隨文釋義。他批評崔憬說:“崔氏《探玄》,病諸先達,及乎自料,未免小疵。既將八卦陰陽,以配五十之數(shù),余其天一地四,無所稟承,而云‘八卦之外,在衍之所不管’者,斯乃談何容易哉!”崔覲以王弼演天地之數(shù)所賴者五十,未釋五十從何而來,認為此乃臆度之言,非有實據(jù)。但是崔覲自己在八卦陰陽配五十之數(shù)時留下的天一地四兩數(shù)的處理上與“先達”王弼有相同的毛病,均未說明其緣由。李鼎祚認為這就是一病,而病根就在于缺乏前后文聯(lián)系,從思想的連貫性上去看待圣人之意。他認為:“此章云‘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墙Y‘大衍’之前義也。即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將五合之數(shù)配屬五行也,故云‘大衍之數(shù)五十’也?!溆盟氖芯拧撸鼫p一以交五,備設六爻之位,蓍卦兩兼,終極天地五十五之數(shù)也。自然窮理盡性,神妙無方,藏往知來,以前民用,斯之謂矣?!崩疃裰x是“大衍之數(shù)五十”并不是孤立的,后文所言“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至“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就是來說明它的,將二者割裂不恰當。
《乾》上九爻李氏注:“以人事明之,若桀放于南巢,湯有慚德,斯類是也?!边@是說賢君有陽剛之德,但不可過剛,過剛就會招致悔恨。同樣講“亢龍有悔”,在《文言》中李氏又解釋說:“此當桀紂失位之時,亢極驕盈,故致悔恨,窮斃之災禍也?!边@又是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問題,那就是不肖之君而有陽剛之德,更不可以過剛,否則就會導致災害。一正一反,均以人事將其含義合理地表達出來,起到了互補的作用?!段难浴贰爸娑恢觥币惨颉翱骸倍l(fā)。李氏解釋說:“此論人君驕盈過亢,必有喪亡。若殷紂招牧野之災,太康遘洛水之怨,即其類矣?!崩疃裨诖颂師o疑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而將重點放在了“驕盈”之上。從這里可以看出,李鼎祚始終將《周易》看做一個前后連貫的整體,在注解中總以一以貫之的思想去理解它。
李鼎祚發(fā)揮義理頗為獨到,如釋“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他解釋說:“此當三皇五帝禮讓之時,垂拱無為而天下治矣?!币匀饰宓鄞构盁o為而天下得到治理來闡釋,既有儒家內(nèi)圣外王的情懷,又滿足了道家無為而治的心理,解釋貼切,蘊味頗深。說它帶有道家思想是有據(jù)可依的?!肚の难浴贰捌湮ㄊト撕酰M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是對“乾元用九”這種至高境界的一種闡釋,李鼎祚則解釋說:“此則‘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言大寶圣君,若能用九天德者,垂拱無為,芻狗萬物,‘生而不有,功成不居’,‘百姓日用而不知’,豈荷生成之德者也。此則三皇五帝,乃圣乃神,保合太和,而天下自治矣。今夫子《文言》再稱‘圣人’者,嘆美用九之君,能‘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故得‘大明終始,萬國咸寧,時乘六龍,以御天也’。斯即‘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是其義也?!崩疃袷紫嚷暶鞔颂幣c前釋的一致性,接著他為了有效地說明這種境界,引用了《老子》、《周易·.系辭》等文。《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边@就是所謂的“芻狗萬物”,講任其自然。又“生而不有,功成不居”則是明引《老子》之文。而“百姓日用而不知”、“保和太和”出自《周易·乾·文言》的引文。“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乃《論語·子張》中文。無疑,李鼎祚在這里以道釋儒,儒道合流。為了說明問題,他還從反面加以論說,稱:“三王五伯揖讓風頹,專恃干戈遞相征伐。失正忘退,其徒實繁,略舉宏綱,斷可知矣?!边@又與他對“亢龍有悔”的解釋聯(lián)系了起來。所以李道平疏說:“蓋以亢陽為害,因舉圣人以為宏綱,而進退存亡不失其正之道,從可識也?!?br />
四、李鼎祚《周易集解》與時代風尚
李鼎祚編纂《周易集解》正處于唐中后期,唐詩、科舉的興盛,《五經(jīng)正義》的編修,使經(jīng)學處于衰弱之際。在《易》學上,王弼、韓康伯玄學義理《易》獨統(tǒng)天下,兩漢象數(shù)《易》學幾成絕微之熱?!吨芤准狻返木幾肱c當時經(jīng)學上少許學者的動向有相近之處,成為經(jīng)學復興、時代反動的一個表征,從歷史的大背景中仍可看出其更富深意的一面。
(一)經(jīng)學衰弱
南北朝時,經(jīng)學出現(xiàn)分野,“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氨比丝磿?。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固。自隋統(tǒng)一天下之后,經(jīng)學也開始走向統(tǒng)一。唐貞觀四年(630),唐太宗為統(tǒng)一儒學,命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jīng)義疏。貞觀十六年(642)《五經(jīng)正義》修訂完成,中再經(jīng)修改重訂,至唐高宗永徽四年(653)頒行天下。此后,《五經(jīng)正義》的經(jīng)文、訓詁、義疏被規(guī)定成為當時惟一的標準,不能有所出入,一字一義不合《正義》,就被斥為“異端邪說”,經(jīng)學發(fā)展受到阻礙。
對《五經(jīng)正義》進行深入貫徹是當時的科舉制度。唐政府采取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其中經(jīng)學發(fā)展最受影響的是明經(jīng)科。從《新唐書·選舉志》的記載來看,當時明經(jīng)科考試的主要內(nèi)容有“帖文”和“口試,問大義十條”兩項。“帖文”又稱“帖經(jīng)”,相當于今天的填空題,要求舉子填寫出一段經(jīng)文中被覆蓋的一行或幾個字。這種方式完全需要應舉者有良好的記憶能力,只要記得牢,也就不存在任何問題,其僵化死板不言而喻??谠嚧罅x主要由考官當面訪問考生經(jīng)書大義,后來又發(fā)展成為“墨義”,即以書面形式作答??疾煸u判考生回答的優(yōu)良程度是以官方編寫認可的經(jīng)文注解,尤其是孔穎達等編纂的《五經(jīng)正義》為標準的,它要求考生照章一字不改地回答。因此,口試、墨義同樣是對考生記憶能力的大檢驗,完全扼殺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力。由此被社會上有學之士輕視。
與明經(jīng)科相比,進士科則長盛不衰。明經(jīng)科只需熟讀默記經(jīng)傳及其注釋即可中式,進士科重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而錄取的名額,明經(jīng)又遠比進士為多,所以進士科比明科困難許多,當時便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之說。唐眾科之中,最貴進士科,“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詩賦的興盛使經(jīng)學相形見絀,走向衰微。
在經(jīng)學衰微的年代里出現(xiàn)與眾不同,有所創(chuàng)意的新作,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缎绿茣肪?00:“大歷時,(啖)助、(趙)匡、(陸)質以《春秋》,施士丐以《詩》,仲子陵、袁彝、韋彤、韋苣以《禮》,蔡廣成以《易》,強蒙以《論語》,皆自名其學,而士丐、子陵最卓異?!敝煲妥鹨浴蔼毼醇岸瘛睘楹?,已將李鼎祚《周易集解》與之并為一類。唐代經(jīng)學的轉變猶以啖助、趙匡、陸質的《春秋》學為重,將李鼎祚與他們并列,也就認可了李氏在《易》學上具有開一代新風的含義。全祖望對此更有深刻認識,他曾考究唐五代時的《易》學成就,將李氏《集解》別列一派,又以保存文獻之功而倍加重視。《鮚埼亭集外編》卷23《周易義序》稱:“唐人經(jīng)學最草草,見于史者不過數(shù)家,《易》只推蔡廣成一人。廣成所著《啟源》十卷,《外義》三卷,明人《一齋書目》尚列之,而予未之見。其余則陰洪道、陸希聲、東鄉(xiāng)助、高定諸家,恐皆無存者。其幸得存者,李鼎祚《集解》乃所以輯三十六家之緒言,在唐人說《易》,別為一派。其余則郭京、邢瓙之書,然則文徵《易義》足備正義以后之一種,不可聽其無傳也。五代則蒲乾貫有《易》學,亦談象數(shù)者。總之關、洛以前,儒林寥略,茍有傳者,皆當存之,以備時代,不當苛論于其間?!痹凇短平?jīng)師從祀議》一文中,全氏更對唐代經(jīng)學作了全面考察,深入細微,足資參考。其言曰:“唐之經(jīng)學可謂衰矣,初年尚有河汾教育之余風,能以經(jīng)術立言,自后詩賦日盛,而經(jīng)學之衰,日復一日,稍有講明其際者,不能以中流之一壺挽末俗。然使無此數(shù)人,則經(jīng)學將遂為啞鐘,是亦不可不稍存其學派也。……其三百年中有為兼通五經(jīng)之學者,陸氏而后曰褚無量,曰馬懷素,曰王元感,曰元行沖,專門名家之學《三禮》則魏文貞公征,其后有成伯玙,《易》則李鼎祚、蔡廣成,《春秋》則啖助、趙匡,《詩》則施士丐,斯數(shù)人者,猶能守先圣之緒言以傳之后,雖其言未必醇,而不為無功于經(jīng)言乎。……成氏、李氏、蔡氏、啖氏、趙氏其書尚存,多為后學所采,則亦不可泯其勞矣?!痹诮?jīng)學衰微的時代里,少數(shù)學者識別精明,眼光深邃,在困難的環(huán)境中將經(jīng)學不斷推向前進,他們在經(jīng)學史上承上啟下,其作用自當另眼相待。全祖望認識到了這一點,他不僅再次將李鼎祚列入啖助、趙匡等開一代學術新風的學者之列,更有力地說明他們在經(jīng)學發(fā)展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以此看待李鼎祚及其《周易集解》方為深切透辟。
(二)象數(shù)《易》學式微
唐初孔穎達修撰《周易正義》,他舍棄了兩漢象數(shù)《易》學,而以王弼、韓康伯的玄學《易》為基礎,再加詮釋,在官方勢力的影響下,一時義理《易》學獨攬?zhí)煜?,習學象數(shù)《易》學者寥寥無幾。宋人趙師秀(紫芝)就有“輔嗣《易》行無漢學,玄暉詩變有唐風”之句?!端膸烊珪偰俊肪韑《周易正義提要》更評論說:“至穎達等奉詔作疏,始專崇王注,而眾說皆廢。”然而“《易》道廣大,無所不包”,義理《易》學一枝獨秀,而舍棄兩漢象數(shù)《易》學的成果,不免精華與糟粕不辨而有所偏頗。李鼎祚看到了學術上的缺陷,認為象數(shù)、義理均含《易》道,不應有所偏滯。在義理《易》學橫行的時代,他矯枉難免過正,《周易》集解更多地以象數(shù)《易》學的面目出現(xiàn)?!端膸烊珪偰俊肪?《周易窺余提要》稱:“自唐人以王弼注定為《正義》,于是學《易》者專言名理。惟李鼎祚《集解》不主弼義,博采諸家,以為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而當時經(jīng)生不能盡從其學?!笨磥?,李鼎祚的努力在當時并未得到廣泛認可。
在象數(shù)《易》學式微的情況下,李鼎祚敢于獨樹異旗,別為一派,逆時而動。這看似違背《易》學發(fā)展的事,卻恰恰推動了《易》學向前發(fā)展,人們可以再次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審視象數(shù)、義理兩大派,各取所長,綜合提高。李鼎祚的努力無疑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其《集解》自然獨樹新風。
五、結論
李鼎祚與《周易集解》甲已廣為人知,但真正知曉其人生平事跡,其書篇卷流傳情況的人卻寥寥元幾。孟子講知人論世,從李鼎祚的生平及其書的刊刻流傳中更能加深人們對《周易集解》一書的認識。李鼎祚在編纂方法上以集解為主,收錄了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四十二家《易》注,而以虞翻、荀爽之注為主軸,博采眾長,不執(zhí)己意任意去取。保存了漢魏至隋唐時期一些重要的《易》注,為清人復興漢代《易》學提供了最原始最可靠的素材。李鼎祚在繼承前人基礎上所創(chuàng)新的頗富新意、優(yōu)點突出的編纂方法引來房審權、李衡、程頤等人的效仿,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
李鼎祚在編纂《集解》時雖以集解為本,但他仍以多種方式表述了自己的《易》學觀點。他義理、象數(shù)兼重,而尤以補輯象數(shù)《易》為己任,將編纂工作做得十分完美。就是在義理上,李鼎祚也有獨特的表現(xiàn),他在王弼、韓康伯的路上繼續(xù)融合《易》、《老》,在鄭玄、干寶等以史證《易》的基礎上也有所進步。李鼎祚所提出的“圣人之言連環(huán)可解。約文申義,須窮指歸”,對整體系統(tǒng)地把握儒家經(jīng)典的深刻內(nèi)涵仍有指導意義。
李鼎祚在經(jīng)學衰弱、象數(shù)《易》學式微的情況下,敢于創(chuàng)新,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下推動了易學的發(fā)展,也為經(jīng)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成為那個時代值得珍視的少數(shù)幾部經(jīng)學著作之一,從而深深影響了《易》學乃至整個經(jīng)學的歷史。
金生楊,西華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