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拳譜 戴龍邦
戴龍邦之序拳譜
明義理識時務方為俊杰
知進退能屈伸便是英雄
六合自古無雙傳
多少玄妙在其間
學者若得通神處
盡在動靜兩字間
序
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學術有二:曰文,曰武。然武之所重者,技藝也。況國家講理有法,搜苗獼狩,各有其時,而其間精微奧妙,更有不容率意忘陳者。余嘗擬著為論,公諸同好,特恐言語不精,反誤后
世,此心耿耿,曷其有報,茲見岳武穆王拳譜,意概純粹,語亦明暢,急錄之,以志余愛慕之忱。云:
王諱飛,字鵬舉,河北楊州湯陰人也。王父早卒,侍母最孝,少貧節(jié)氣優(yōu),將略剛毅多謀,家貧求學,尤好左氏春秋,其技勇絕倫超群,當時名將無匹。及長應募于東京,留守宋澤與談兵曰:“如將軍者,方可與言孫吳。”屢立戰(zhàn)功,遂成大將,善以少擊眾,自帥八百人破王善等五十萬眾于南董門;八千人破曹城十余萬于桂嶺;其戰(zhàn)兀術于順昌,則背峁八百騎,破金兵于朱仙鎮(zhèn);五百人破金兵十余萬。凡有所舉,必先謀定而后戰(zhàn),故有勝而無敗。猝遇敵不動,故敵謂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將軍難。張俊常問用兵之術于王,王曰:“信、仁、智、勇、嚴,缺一不可?!逼缴觅t禮士,博覽經書,雅歌投壺,拘拘然書
生。每戰(zhàn)勝必辭功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倍覒嵓ち遥h論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禍,余為宋深惜之。
當武穆童子時,受業(yè)于名師,精通槍法,脫槍為拳,自立一法,以教將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測,蓋古來未有之技也。王以后金、元、明數代,鮮有其技,獨我姬公,名際可,字隆豐者,生于明末清初,為蒲東諸馮人氏,訪名師于終南山,遇異人,得岳武穆王拳譜,揣練數載,盡悟其奧妙,后授余師曹繼武先生于秋蒲(今安徽至德),無人不知其勇,先生學武十有二年,技勇大成。清康熙癸酉年,科舉聯捷三元,欽命為陜西靖遠總鎮(zhèn)大都
督,致仕歸藉。余游至池州(今安徽貴池),先生以此拳授余,學有十易寒署,先生喜曰:“子武勇成矣?!庇嗷貢x至洛陽,遇學禮馬公,談勢甚洽,囑余為序,余不善文,焉能為序。
但見世有勇敢之士,未嘗無兼人之力,及觀其藝,再叩其學,手不應心,語不合道者何也?不得個中真?zhèn)鞴室?。所謂真?zhèn)髡撸m曰武,其實貴和。和者,智與勇順成之謂也。視近世捉拿勾打,封閉閃展,逞其跳躍,悅人耳目者可比。其意拳之大要,不外陰陽、五行、動靜、虛實、起落、進退而其妙矣。又需六合者,手與足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謂之外三合;眼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謂之內三合。茍能日就月將,智無不圓,勇無不生,得乎智之理,會乎智之精,自然能去能就,能弱能強,能進能退,能柔能剛,不動如山岳,難知如陰陽,無窮于天地,充足于太倉,浩渺如滄海,元耀如三光,以此視近世演武者,異乎不異乎,同乎不同乎?學者可不詳辨歟!是為序。
時在乾隆十五年歲次庚午荷月
書于河南洛陽馬公書屋
虢筱非校注
本篇采自曹本。董本也有此序。從內容看,此篇系戴氏于池州從曹繼武學,藝成返晉途經洛陽時,應同門馬學禮之請而為其拳譜所作之序,后移于自抄譜。董本篇末將戴款易為:“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六月下旬,山西太谷董秀生錄于省垣之寄廬。”另李慎澤據傳抄本將此序粗加整理,刊發(fā)于《精武》年第期(后簡稱《精武》)。三個版本文字稍有出入。
此序為心意拳最早文字資料之一,然其存疑處有五,尚有待進一步考證:一、序言戴氏拳藝親受曹繼武,然今人考證曹與心意拳無涉,如屬實,則戴氏所述有誤,然戴氏怎會記錯本師姓名?二、序言曹于康熙癸酉科聯捷三元,然清《圣祖實錄》載,并無癸酉一科,曹所中為甲戌科,且授職和主要事跡與序言不合,查康熙一朝另無同姓同名中武科者,所記如即此曹繼武者,則曹卒于年,戴生于年,彼此如何授受拳藝?三、形意傳人中傳抄有《十法摘要》一篇,云系曹繼武所撰,且曹于六合真?zhèn)鳌暗弥仍敗保傲囊越毯筮M之人”,如系確鑿,戴氏作此序為何只字未提及曹法?四、序言姬際可授藝曹繼武,然姬卒于年曹生于年其間相距僅十三年,直接授受顯然困難,而曹于其《十法摘要》序中卻言受自鄭師,為姬再傳,拳譜作序是一件十分鄭重之事,戴氏所述傳承上溯僅兩代,年代未遠,為何有誤?五、戴氏得藝,初秘不外傳,此序雖為馬學禮拳譜而撰,然存于其家傳舊譜中,理應不會杜撰史實蒙蔽其后人,那么是否為戴氏后人所撰而假托戴龍邦之名呢?
“蒐苗彌狩”曹本作“搜苗彌狩”,《精武》作“彌蒐獀狩”。按“蒐苗彌狩”古時分別指春、夏、秋、冬四季之獵。“蒐”音搜,“蒐”與“獀”通,二字讀音亦同,均指春季之獵?!吨芏Y?夏官?大司馬》:“遂以蒐田。”鄭玄注:“春田為蒐?!薄八选睘椤蔼v”之誤抄。苗《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是月也,驅獸毋害五谷,毋大田獵。”注:“夏獵曰苗,正為驅獸之害禾苗者耳,與三時之大獵自不同。”彌,音顯。《周禮?春官?肆師》:“彌之曰蒞卜來歲之戒。”鄭玄注:“秋田為彌”。狩:音受,意指冬季打獵?!吨芏Y?夏官?大司馬》:“中冬教大閱??????遂以狩田?!?br /> “更有不容率意忘陳者”董本“”更作“”各?!毒洹贰安蝗荨弊鳌疤烊荨?。
“特恐言語不精,反貽后世”?!疤亍薄毒洹纷鳌皶r”?!胺促O后世”曹本及《精武》作“貽誤后世”。據董本改。
“茲見岳武穆王拳譜,意既精純,語亦明暢”。據今見史料記載,戴氏作此序前,已有雍正十一年。河南李氏(佚名)作《六合心意拳譜》,雍正十三年新安王自成作《拳論質異序》。戴氏之后有乾隆十九年汝州王琛琳、乾隆四十四年汝州馬定振為此拳譜作序,由此可見,假托武舟名下的此拳譜,在清初即幾經傳抄,并多有增益?!罢Z亦明暢”:《精武》作“譜未明暢”,別本作“譜文明暢”。
形意拳的起源,充滿了傳說付會的色彩,達摩、岳武穆、張三豐都曾被奉為開派祖師,然“代遠年湮,傳說非一,俱無文獻足征,未敢據為信史”(寶顯庭語)。此序言是訖今關于形意拳起源的最早資料,即持岳武穆說然亦不足確信,蓋因岳是民族英雄,后人喜喜其忠勇,卯其氣節(jié),將拳假托其名,以文流傳,此為古拳師慣用手法。對于前輩授受系統,確鑿可考者,僅能斷自明末姬際可,姬公以前,遠紹無據,姬公以后,則世系昭然,多屬可信,近世拳家乃多奉姬際可為創(chuàng)始人。
“急錄之,以志余愛慕之忱”,董本作“余愛慕之忱,急錄之為志”,語意稍嫌不通?!毒洹贰俺馈弊鳌扒椤?。
“河北相州湯陰人也”。曹本、董本均此,《精武》作“河南湯陰人也”,湯陰宋時隸屬河北西路相州,今屬河南,顯系后人之改。《宋史》載為“相州湯陰人”。此序所記岳飛一段,部分詞句直接錄自《宋史?岳飛傳》其史實來源應亦為該史。
岳飛(—),北宋末年投軍,初任秉義郎(下級軍官)。高宗時,隨宗澤守開封,澤死,從杜充南下。建炎年,金兀朮渡江南進,他移軍文德、宜興,堅決抵抗,次年金兵北撤,飛攻其后隊,收復建康。紹興四年,大破金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jié)度使。紹興十年,兀朮進兵河南,他出兵反擊,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敗金軍,時高宗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后追謚“武穆”。
“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從曹本、董本?!毒洹窡o此句。《宋史》載“(岳飛)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br /> “左氏春秋”:古代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作,故名。
“志”,《精武》作“智”?!捌ァ?,董本作比。
“應募于東京,留守宗澤與談兵曰”,曹本及別本均此,但董本作“應募于東京留守,與宗澤談兵曰”?!毒洹贰皯肌弊鳌皯嚒薄?br /> “孫吳”,古代兵家孫武和吳起的合稱,此處借指兵法。
“于南薰門”,曹本原作“南董門”,董本作“與南董門”,據別本及《宋史》載為“南薰門”。此句中“自帥八百人”,《精武》作“自師八百人”顯誤。
“八千人破曹成等十萬眾于桂嶺”。曹本原作“八千人破曹城十余萬眾于桂嶺”。董本作“八千人破曹需等十余眾于桂嶺”,《精武》作“八十人破曹城十余萬眾于極嶺”,綜合諸本改?!肮饚X”,《精武》作作“極嶺”另有別本作“峻嶺”,《宋史》載為“桂嶺”?!安艹伞敝T本均作“曹城”,然《宋史》載為“曹成”,從《宋史》。
“穎昌”諸本皆作“順昌”,據宋史改。
“則背蒐八百騎”,董本作“則皆后蒐,八百騎大破金兵于朱仙陣”,“陣”就為“鎮(zhèn)”之筆誤,且此句斷句有誤,與后一句誤邊。
“背蒐”古大將之親隨軍,曹本及別本作“背峁”,據《宋史》改?!鞍税衮T”,《精武》作“八百余”。
“破金兵于朱仙鎮(zhèn),五百人破金兵十余萬”,曹本在“朱仙鎮(zhèn)”后斷為“:”,董本則在“五百人”前加“又帥”二字,皆理解和斷句有誤?!毒洹窡o此句。此段史實,《宋史》載為:“方郾城再捷,飛謂云曰:賊屢敗,必還攻穎昌,汝宜速援王貴,既而兀朮累至,貴將游奕、云將背蒐戰(zhàn)于城西,云以騎后八百挺前決戰(zhàn)??????兀朮遁去。??????飛進軍朱仙鎮(zhèn),距卞京四十五里,與兀朮對田壘而陣,遣驍將以背蒐騎五百奮擊,大破之。”
“凡”,董本無此字?!毒洹窡o“凡有所學,必先謀定而后戰(zhàn)”一句。
“為”,曹本及別本作“謂”。董本、《精武》作“為”,從之?!罢Z”,《精武》作“言”。
“張俊”,《精武》作“張浚”。張浚與張俊,同為宋高宗時將帥,故易混淆。
“博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然如書生”,“博覽經書”:曹本原作“博覽經書”,董本作“博覽經典”,據《精武》及《宋史》改。
“雅歌投壺”:形容舉止文雅,語出《后漢書?祭遵傳》“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薄巴秹亍保汗糯鐣Y制,也是一種游戲,方法是以盛酒的壺口作目標,用矢投入,以投中多少決勝負,負者須飲酒。
“而忠憤激烈“,”忠憤“前董本無“而”字。曹本及《精武》均此。“好賢禮士”至“卒以此得禍”幾句,系直接采至《宋史》,僅個別字眼稍有出入。
“王當童子時,受業(yè)于名師”,曹本原作“當武穆童子時,受業(yè)于名師”。董本作“王當童子時,受業(yè)于少林侗大禪師”,《宋史》載:“(飛)學射于周同,盡其術?!本C合二本改?!毒洹访摗巴酢薄懊倍?。
二十“鮮明其技”,兩樣本原作“鮮有其技”,《精武》作“鮮有其技也”,董本作“鮮明其技”?!坝小迸c“明”字義上有微妙差別,從上下文義分析,從董本。
“龍峰”,曹本原作“隆豐”,董本、《精武》作“隆風”,《姬氏族譜》載為“龍峰”。隆豐、隆風,當為龍峰之音訛。從《姬氏族譜》。
姬際可,字龍峰,山西蒲州人氏,生性豪邁好武,刻苦用功,初精大槍術。姬族譜說他“技勇絕倫,晚年破流冠于村西,手列殲渠魁,人號神槍。”而其手搏之技是否另有傳承,雖傳說不一,但也傳下來的武功,經其手整理裁創(chuàng),應屬事實。姬際可的拳法以心意為主,注重心意的融貫,強調內外的結合,手眼身法必求渾然天成,因此初名“六合心意拳”。
“國初”曹本、董本均作“清初”,不合清人稱呼本朝口吻,顯系后人之改?!毒洹纷鳌皣酢?。
“終南山”,位于陜西長安附近。文中不一定是確指,可理解陜西一境。
“揣練數載,盡悟其奧妙”,董本及《精武》無此句。
“后授余師曹繼武先生于秋蒲”,曹繼武《十法摘要》序道:“余幸得學于鄭師之門,以接姬老師之傳也?!眲t為姬授鄭師,再傳曹繼武。另據今人考證,曹與心意拳無關,更非該拳傳人?!扒锲选保喊不粘刂莞?,今屬安徽貴池。
“無人”,董本、《精武》作“時人”,戴氏從池州藝成返晉,途經洛陽時撰此序,談及曹繼武事,理應不會稱“時人”。故仍從曹本。
“康熙癸酉科聯捷三元,欽命為陜西靖遠總鎮(zhèn)大都督”,記載與史實不合,或是戴氏僅據口述而撰。《清實錄》載:曹繼武中武狀元為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武科。另據貴池地方志載:曹中狀元后,被授三等侍衛(wèi),值禁中??滴跞?,隨駕征厄魯,特著勤奮勞,屢被內萱蟒衣酒果之賜。后遷陜西靖遠衛(wèi)副將,長興安大都督。時漢江暴漲,督軍士晝夜巡防,感寒疾,卒年三十六歲。另說曹晚年引退,在池州、洛陽等地傳拳,弟子甚多。
“致士歸籍”,董本作“到釬歸籍”。
“學之十易寒暑”,曹本原作“學有十易寒暑”,董本作“學三十自寒暑”,顯系傳抄之誤。從《精武》改。
“先生曰:子武勇成矣”?!跋壬苍唬骸游溆鲁梢??!倍咀鳌跋壬唬骸铀嚦梢印?,《精武》作“先生曰:‘子勇成矣?!比詮牟鼙荆ハ沧?,蓋因與戴氏自述本事口吻稍嫌不合。
“余回晉”,董本作“命余回晉”,似非。
“談藝甚洽,屬余為序”,曹本原作“談藝甚洽,囑余為序?!倍咀鳌皶墩剟萆跚ⅲ瑖谟酁樾颉?。“書於”二字顯系傳抄多出。戴至洛陽遇同門馬學禮,交流所學,據常理推測,更多的是比劃拳勢,故“藝”“勢”二字中從“勢”?!皣凇薄皩佟毕嗤?,但古文中一般作屬,據別本改。
“余不文”,曹本原作“余不善文”,據董本、《精武》改。(對于此句,我個人認為應仍為“余不善文”為妥?!坝嗖簧莆摹笔潜硎咀约旱闹t虛,但絕不是不識字。而“余不文”,則是說純粹沒有文化,是一個不識字的大老粗,怎么能寫序言呢?——曹文)。
“個中真?zhèn)鳌保咀鳌皞€中正真?zhèn)鳌?,“正”字系誤抄。
“和者,智與勇順,成自然之理也”。和,即和順,為心意拳之要旨,指外在形式與內中神氣和順一體?!缎囊馊V》曰:“武式者言其法式和合也,而和合之中智勇備焉?!贝司洹毒洹纷鳌昂驼撸桥c勇,順成自然之謂也?!睌嗑渖喜灰?。
“豈世傳”,曹本原作“視近世傳”,稍似。董本作“而非近世所習”,《形意拳研究》(山西形意拳協會會刊,內部刊物)作“豈近世所習”,均系后人添改。據《精武》改。
“不外陰陽五行、動靜虛實、起落進退”,董本作“不外五行、陰陽、起落、進退、動靜、虛實”,《精武》排序亦有不同。然從曹本及別本。
“而其妙又須六合”,曹本原作“而其妙矣。又須六合者”,別本作“而其妙矣,又須六合?!睆亩尽ⅰ毒洹犯?。
“六合者,何也?”曹本、《精武》無“何也?”從董本及別本加。
關于“六合”的解釋:岳武穆《九要論》作:“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內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此為六合?!鄙倭秩g中亦有“六合”一說,如梁寶貴《少林寺內外功真?zhèn)鳌芬粫凶鳎骸傲现ǎ盒呐c身合,身與眼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氣與力合,此乃為之六合?!钡买渡倭治湫g氣功》作:“六合練身法: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與眼合,勇與意合,氣與力合??????”可參考。
“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謂之外三合;眼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謂之內三合”,董本作“分內三合,外三合。內三合:眼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外如一,稱其六合”。從行文上看,不及曹本通順。仍從曹本,并據董本加“內外如一,稱其六合”?!毒洹贰靶呐c意合,意與氣合”作“心與氣合,氣與力合”,且無“是謂之外三合”“是謂之內三合”“內外如一,稱其六合”幾句。
“會乎和之精”,曹本原作“會乎智之精”,從董本改。此句《精武》作“得乎知之理,會乎知之情”。
“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岳,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此句語出《三國演義》第一百回“漢兵劫塞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漢丞相,、武鄉(xiāng)侯諸葛亮,致書于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另岳武穆《九要論》中亦有此句。“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曹本、董本均作“能去能就,能弱能強,能進能退,能柔能剛”,語序有所不同。“難測”曹本、董本作“難知”?!盁o窮”董本作“無穹”非也?!榜贰睂V咐诳铡!俺鋵崱保鼙尽啊倍驹鞒渥?。“四?!保鼙驹鳌皽婧!保咀鳌敖!?,系抄誤?!把j住?,曹本原作“元曜”,《精武》作“光曜”,別本作“炫曜”皆非;董本作“眩曜”為是?!把j住币鉃楣獠蕣Z目?!把!蓖ā办拧?。上術諸處均據《三國演義》改正。
“學者可不詳辨歟。是為序”,《精武》無此句,董本作“是為論”。
四把英雄非等閑五行六合變勢難
學者要得真消息全在動靜兩字間
訪友到江邊,日升近午天,
伏羲畫八卦,諸葛歸西川,
鄉(xiāng)前男兒孝,城后女子賢。
子規(guī)啼哭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東風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
意拳目錄
斬截、裹挎、挑頂、云領;出勢虎撲,起手鷹捉,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
踐躦法
一寸——進步也二踐——腿靈快也
三鉆——縮身也四蹴——束身也
五夾——如剪刀形打也六合——內外合一也
七疾——毒也八正——直也
九脛——摩也十警——警起四稍也
十一起落——起打落也打也十二進退——步也
十三陰陽——氣之上下也十四五行——一氣也
十五動靜——作用也十六虛實——精靈也
寸,是寸身、寸步、寸勁也。前足進,后足跟,后足不進也是空。身在寸發(fā),勁在寸絕;身要寸絕,勁要寸絕,一絕無所不絕,方為之寸也。
踐,是腿也。前足虛,后足重,前足順,后足橫,前后明了足步靈。
躦,是身也,縮也。出似吐,回似吞,吞吐明了是龍身。
蹴,是束身也。打人如親嘴,打人如吃奶,如蛇吸食,上下束而為一也。
夾,是剪形也。兩腿行如剪刀,兩手形如夾剪也。
合,是內外六合為一也。
疾,是毒也。心要毒,眼要毒,手要毒,三毒具齊,方能敵也。
正,是直也,中也。過陰不及,過陽不力,看斜是正,看正是斜,正中有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方為之正也。
脛,是手摩內五行也,摩脛摩勁,意氣響連聲。
警,是警起四稍也,火機一發(fā),有物必落。
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也打,落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方為真起落也。
進退,何為進退,退步高,進步低,不知進退枉學藝。
陰陽,何為陰陽,看陰而變陽,看陽而變陰,天地陰陽相合能下雨,拳之陰陽相合方能成其訣,皆為陰陽之氣也。
五行,是內五行要動,外五行要隨。內變乃外變之源,外變?yōu)閮茸冎谩?br /> 動靜,內之動靜為本修,自能作用于外也。若言其靜,未露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于正發(fā)未發(fā)之間,為之動靜也。
虛實,虛是精,實是靈,精靈皆有,方成其虛實。
精養(yǎng)靈根氣養(yǎng)神,養(yǎng)功養(yǎng)道見其真,
丹田養(yǎng)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
六合拳論
六合自古無雙傳,多少玄妙在其間;
設若妄傳無義人,招災惹禍損壽年。
武藝都言無定形,隨心變化勢無窮;
果能悟得達摩理,打遍天下是真能。
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墻倒容易推,天塌最能擎。雨打塵灰凈,風吹霧云拖,熊出洞,虎離窩,勇若穿山越大河。黎正其項,將有所去;虎避其勢,將有所取。勢正者不上,勢遠者不上,知遠知近,知老知嫩,知實知詐,上下相連。心動身不動則枉然,身動心不動也枉然。一戰(zhàn)要把勢來變,閃展騰挪足底隨,明這八勢就打去,方才算得真武藝。問爾何所據,曰:我的心中有主意?;虬鸦蛉?,望著就是隨高打高,隨低打低,打遍天下即如老雞。行如槐蟲,起如挑擔,若遇人多,我便是三搖兩旋。
起手橫拳勢難招,展開四平前后稍,望眉斬截反見背,如虎搜山截手炮,俱行如風,鷹捉四平,足下隨從身進步,踩打莫容情,搶上搶下十字立,剪子股勢如擒拿。進步不勝,必有寒師法之心。打人如走路,視人如蒿草,但上如風響,起落似箭鉆,遇敵要取勝,四稍俱要齊。手去足不去則枉然,足起手不起也枉然,未起存摘字,未落存墜字,三意不相連,必定藝兒淺。拳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用兵行詭道,槍扎似射箭,出拳先用氣,戰(zhàn)畢始剎氣,無不取勝。
君與臣,將與兵,合一氣,蓋乾坤,并無反意。遠近一大步,位立兩頭,回轉寸為先。早知回轉這條路,近在眼前一寸中。守住一心行正道,小路雖好車難行。拳打遍身是法,足踏渾身是空,遠去不發(fā)足,發(fā)足不打人,見空不打,見空不上,先打顧法后打人,先用顧法,渾身是法,俱打的是本身,隨機應變。手起足不要望空落,閃戰(zhàn)兩邊,提防左右,強退者往后跟,急連緊追。隨高打高,隨低打低。起為橫落為順,橫若蛇行撥草,順若射箭穿林,為其正法。心不勇,手不疾;搐不止,多出拙。三存者不上,心里可悟,原來是本心不明四稍。上節(jié)不明,無依無宗;中節(jié)不明,渾身是空,氣無神變神受;下節(jié)不明,動輒跌傾,多出七十二盤跌。
有反意必有反氣,有反氣必有反力,面笑眉喜不動唇,隨心防他,必有伶俐之能。知其來意,觀其五行,無不可推矣。見識不是隨時意,遇事無有不到頭。姬壽云:文武古今乃治國強民之大興,上有益于社稷,下能趨兇避禍,此生不可缺也。
今之武者,專論架勢,封閉之法不知,日間了然在目,還可運用,若在黑夜之中,伸手不見手,如何用之?必自誤其身,悔何及哉!惟剛之大氣,養(yǎng)之有素,而忽然于一旦,依本心本性,直撲上去,隨左打左,隨右打右,不怕身大力勇者,一動而即敗也。夫于其深察否!
手足法
心要狠,手要毒,眼要奸。眼有鑒察之明,手有撥草之能,足有行程之功。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出洞入洞緊隨身,乘其無備而攻之,因其不意而擊之。兩足全憑后足蹬,后足緊接寸步跟。頭為一拳,背尾為一拳,膝為一拳,肩為一拳,肘為一拳,把為一拳,胯為一拳,足為一拳。足踏中門搶他位,就是神手也難防;肩打一陰返一陽,兩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憑蓋勢取,束長二字一命亡。肘打去,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撲羊,或往里胯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胯打中節(jié)并相連,陰陽交合必自然,外胯好似魚打挺,里胯搶步變勢難。背尾打落不見形,猛虎坐臥藏洞中,背尾全憑精靈氣,起落二字自分明。膝打幾處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籠,和風展轉不停勢,左右明撥任意行。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后足蹬,與人交手莫息力,去意好似卷地風,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精然,氣浮心意隨時用,硬打硬碰無遮攔。起無形,落無蹤,起如蜇龍登天,落如霹靂擊地,上下左右十四處用法,具不脫丹田之精。丹田久煉靈根本,五行合一見其真。
后足趕前足,前足踩腿彎;前足趕后足,撩陰往里鉆。把打把落頭手擋,降龍伏虎霹靂閃,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藝相戰(zhàn)閉日光。終有千招熟,不如一招精,早知此應驗,過后見識淺。手足去似快如風,妙在眼前一寸中,疾上更加疾,打倒過嫌慢。天地交合,云遮日月,武藝相斗,蔽住五行,三起不見,三進不見,踩定中門去打人,如蛇吸食,外示安然,內食精神,見之如婦,豈知如虎,形氣與神齊,縱橫往來,目不及瞬,形似儒弱之士,犯如猛虎之威,架梁內孔不載重,一稱打起千百斤,藝不在多而在精,力不在大而在巧,較勇宜放膽莫慮,慮者寸步難行。血稍發(fā)自足心,直上至天門,牙骨肉稍仔細評(品——曹文注),評(品——曹文注)出道理是一通。筋骨一氣,要明天地,陰陽一通,百脈皆通。氣之復萬物皆復,哪見浪跡,何有阻隔乎!
拳以和為始,復以和為終。明天地,知吾之心藝,亦察敵人之虛實,逢強智取,遇弱強攻,彼柔而我剛,彼剛而我柔。目中要不時常輪轉,行坐要不時常用心,耳中要不時常報應,語中要不時常調和。調和者何也?萬物萬事,吉與兇矣。吾有培樹之心、育苗之意,奈其人心不知松柏四時常青。牡丹花開雖好,皆一時之艷。松柏雖常綠,何嚴霜不打,皆因根盛心實。人心若得人心意,竟思之時不回頭,武藝但掃世不平,路途結交要小心。夜間須防備,萬事莫放松,逢橋須下馬,遇波莫先爭,一人莫上舟,搬重宜停行,寧走高崗十里遠,莫走低凹古路行。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為天,黑夜烈風休行路,十人易把一人擒,人若參透這些理,萬事有吉并無兇。
武藝古來有三教三不教、三怕三不怕。何謂三教?孝弟忠信者教,有剛柔者教,機謀靈通者教。何謂三不教?賊盜者不教,愚魯者不教,無義者不教。又有三怕三不怕,何謂三怕?能服尊長者怕,高手有德者怕,耍笑孩童者怕。何謂三不怕?稍長大者不怕,力勇者不怕,藝高者不怕。
十二形練法
十二形者,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臺)、鷹、熊是也。龍有束骨之法,沖天之雄,三曲之才,含蓄之技;虎有撲食之勇,抖毛之威,利爪之疾,掀尾之功;猴有縱山之能,跳澗之技,登枝之巧,閃忽之妙;馬有蹟蹄之功,撞澗之勇,穿奔之技,行程之能;鼉有浮水之靈,翻江之力,倒海之勁;雞有獨立之功,欺斗之勇,抖翎之威,抓登之法;鷂有穿林之巧,并翅之法,翻身之技,旋轉之能;燕有抄水之巧,展翅之捷,起落無常、轉動無息之妙;蛇有曲行之能,撥草之技,首尾相應,蟠纏之靈;(鳥臺)有起落之疾,豎尾之才;鷹有利爪之功,察物之敏,捉拿之技,急轉之巧;熊有腰膀之勁,豎項之力,封固之技,推山之功。
人以身形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總要束身而起,藏身而落。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松。論身法不可前栽后仰,不可左歪右斜,往前一直而出,往后一直而落。論步法,寸步、墊步、剪步、踐步、快步不可缺。論足法,足起而鉆,足落而翻,不鉆不翻,以寸為先。肩要催肘,肘要催手,胯要催膝,膝要催足,腰要催肩胯。
五行合一處
遠踐近鉆進合膝,沾身縱力。手起如鋼銼,落手似鉤竿,磨脛磨勁,意氣響連聲,心一動渾身俱動,心動如飛劍,肝動舅火焰,肺動成雷聲,脾動大力攻,腎動快如風,五行合一處,放膽必成功。起落二字自身平,蓋世一字是中身,身似弩弓,拳如藥箭,能要不思莫要停,蜇龍未起雷先動,拳打三節(jié)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能在一思進,莫在一時存,能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后。起橫不見橫,落順不見順。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為高,高之中望為低,起落二字與心齊。明了四稍永不怕,閉住五行永無兇;明了四稍多一精,明了三節(jié)多一力,明了五行多一氣,三回九轉是一勢。何為四稍乎?舌為肉稍,牙為骨稍,發(fā)為血稍,指為筋稍。渾身毛孔亦為血稍。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手足去似卷地風,出洞入洞緊隨身。與人交戰(zhàn)須明三前,即眼前、手前、足前是也。眼前宜明虛實奸詐,手前宜明橫順變化,足前宜明閃展騰挪。踩定中門去打人,如蛇吸食,內提精神,外示安佚,見之如婦,豈知如虎,神不外露,意不外泄,克敵致命,近在眼前。
三拳三棍
三拳者,鉆拳、裹拳、踐拳是也。鉆拳似閃電,裹拳類虎踐,踐拳似馬奔,連環(huán)一氣演。鉆拳無空不入,裹拳無堅不摧,踐拳無遠不近。三棍者,崩棍、炮棍、反背棍是也。崩棍只要猛,炮棍似風行,反背疾如矢,真乃在其中。
拳棍贊
三拳三棍非尋常,緊陣圓滿是正方,
習得若至通神處,武藝之中狀元郎。
五行相克
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意,其性屬金,金止于劈;崩拳似箭,有穿林透物之意,其性屬木,木止于崩;鉆拳似電,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其性屬水,水止于鉆;炮拳似炮,猶如暴突之猛,其性屬火,火止于炮。
金克木,故劈拳能破崩拳;木克土,故崩拳能破橫拳;土克水,故橫拳能破鉆拳;水克火,故鉆拳能破炮拳;火克金,故炮拳能破劈拳。此乃五行相克之義。
五行相生
金能生水,故劈拳能變鉆拳;水能生木,故鉆拳能變崩拳;木能生火,故崩拳能變炮拳;火能生土,故炮拳能變橫拳;土能生金,故橫拳能生劈拳。然萬物皆生于土,故橫拳能變諸拳,此乃五行相生之義。
五絕
五絕者踏、撲、裹、舒、絕是也。踏者,如踏毒物也;撲者,如貓虎之撲也;裹者,如包裹之不露也;舒者,舒展其力也;絕者抖也。踏要絕,撲要絕,裹要絕,舒要絕,絕要絕,一絕要所不絕也。
內外相見合一家
朱雀玄武南北分,震龍兌虎各東西,戊己之土中宮位,
意為媒引相配成。眼耳口鼻外五行,手足四稍并頂心,
久練內外如一氣,迅雷電雨起暴風。拳無拳來意無意,
無意之中是真意,誠心煉養(yǎng)精氣神,心死神活活死人,
養(yǎng)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固靈根而養(yǎng)性者,修道也。
心仁肝義肺禮腎智脾信
夫將才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悉其勞苦,此謂之仁將;臨危無茍色,不為利繞,有死而榮,無生以辱,此之謂義將;貴而不驕,勝而不特,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其變不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進有原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足輕戎馬,氣蓋千秋,善用短兵,長于劍戟,此之謂步將;登高履險,馳射若飛,進則先行,退為后殿,此之謂騎將;氣高三軍,志高強敵,怯于小戰(zhàn),勇于大敵,此之謂猛將;賢而不忌,從順如流,寬而能剛,簡而能譯,此之謂大將也。
游藝引
盤棍三步豈無因,配合分明天地人,
要把此身高位置,先從本實練精神。
心肝脾肺腎
母指屬火為心,食指屬木為肝,中指屬土為脾,無名指屬金為肺,小指屬水為腎。心沉,肝吹,脾入,肺凜,腎敵。
用氣訣法
眼上翻屬陰,陽氣落在枕骨上;鼻一縐屬陽,陽氣落在腭角上。脾氣緊,心氣沉,肝氣一弩落腎終,心沉一氣自然成。
武藝雖精竅不通,費盡心機枉勞神,
祖師留下真妙術,得藝不可忘傳人。
學藝二勤
一曰腿勤,人之學藝均有常師,但如有比吾藝高者,也要不恥而下問,只要誠心求教于人,而人未有不誠心教我者,此乃一處投師百處學藝也。然心不誠,意不堅,爾虞吾詐,言乖意奸,得藝逆師,甚至欺師滅祖,須防爾輩之禍也。
學藝三知
一曰知明手,或比槍、比棍、刀、劍、拳時,真正勇猛知毒,一見之間便退三舍;二曰知明眼,大凡見人比刀、槍、棍劍、拳時,或十目不合,或于十三格言有違,即急為之指點,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也;三曰知明師,何為明師?乃其于歷代刀槍棍劍拳得之于心,應之于手,其理講究真正有始有終,有本有末,有證有據,不覺使人豁然曉暢,如在夢中蘇醒也。
精拳者必精于道,精道者必精于醫(yī)。
理不通則藝不精,豈能為之明師乎!
馬戰(zhàn)槍法分劈、對鐙、摸揪
頭趟,翼德神槍左為先,后留一尺倒坐鞭;二趟,虎牢關外戰(zhàn)呂布;三趟,二郎擔山換轉肩;四趟,崔抒都好漢;五趟,翼德神槍誰敢擋;六趟,萬馬營中闖大隊;七趟,金鋼前劄進步槍;八趟,霸王舉鼎抖威風,雙手先找頂門心;九趟,太公執(zhí)起釣魚竿,專等鯉魚把食饞,魚兒不識其中意,一槍挑在鬼門關。
六合大槍一套
懷中抱月,崩槍,鷂子撲鵪鶉,貍貓撲鼠,萬馬營中闖大隊,張飛闖帳,群戰(zhàn)槍。
云龍拳
青龍擺尾將水戲,匹馬立功在當前,巧猱就把桃來取,
速似狂風折柳翻,鷂子出林疾如電,捉擒進退霎時旋,
蛟龍出水云中躍,隨心升降變多端,返躬回首登海岸,
獅吼雷聲上九天,駕云騰霧骨法變,學此無愧大力仙,
隨著觀音合掌相,收心斂氣站立端。
飛虎拳
跨虎登山似風忙,斜身繞步逞剛強,上挑癸花式,下踢系馬樁,喜鵲登枝沿邊躍,金雞獨立站中央,霸王舉鼎千斤勢,童子翻身一爐香,回頭再作騎馬勢,隨身變幻自主張。
戴龍邦之序拳譜
明義理識時務方為俊杰
知進退能屈伸便是英雄
六合自古無雙傳
多少玄妙在其間
學者若得通神處
盡在動靜兩字間
序
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學術有二:曰文,曰武。然武之所重者,技藝也。況國家講理有法,搜苗獼狩,各有其時,而其間精微奧妙,更有不容率意忘陳者。余嘗擬著為論,公諸同好,特恐言語不精,反誤后
世,此心耿耿,曷其有報,茲見岳武穆王拳譜,意概純粹,語亦明暢,急錄之,以志余愛慕之忱。云:
王諱飛,字鵬舉,河北楊州湯陰人也。王父早卒,侍母最孝,少貧節(jié)氣優(yōu),將略剛毅多謀,家貧求學,尤好左氏春秋,其技勇絕倫超群,當時名將無匹。及長應募于東京,留守宋澤與談兵曰:“如將軍者,方可與言孫吳。”屢立戰(zhàn)功,遂成大將,善以少擊眾,自帥八百人破王善等五十萬眾于南董門;八千人破曹城十余萬于桂嶺;其戰(zhàn)兀術于順昌,則背峁八百騎,破金兵于朱仙鎮(zhèn);五百人破金兵十余萬。凡有所舉,必先謀定而后戰(zhàn),故有勝而無敗。猝遇敵不動,故敵謂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將軍難。張俊常問用兵之術于王,王曰:“信、仁、智、勇、嚴,缺一不可?!逼缴觅t禮士,博覽經書,雅歌投壺,拘拘然書
生。每戰(zhàn)勝必辭功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倍覒嵓ち遥h論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禍,余為宋深惜之。
當武穆童子時,受業(yè)于名師,精通槍法,脫槍為拳,自立一法,以教將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測,蓋古來未有之技也。王以后金、元、明數代,鮮有其技,獨我姬公,名際可,字隆豐者,生于明末清初,為蒲東諸馮人氏,訪名師于終南山,遇異人,得岳武穆王拳譜,揣練數載,盡悟其奧妙,后授余師曹繼武先生于秋蒲(今安徽至德),無人不知其勇,先生學武十有二年,技勇大成。清康熙癸酉年,科舉聯捷三元,欽命為陜西靖遠總鎮(zhèn)大都
督,致仕歸藉。余游至池州(今安徽貴池),先生以此拳授余,學有十易寒署,先生喜曰:“子武勇成矣?!庇嗷貢x至洛陽,遇學禮馬公,談勢甚洽,囑余為序,余不善文,焉能為序。
但見世有勇敢之士,未嘗無兼人之力,及觀其藝,再叩其學,手不應心,語不合道者何也?不得個中真?zhèn)鞴室?。所謂真?zhèn)髡撸m曰武,其實貴和。和者,智與勇順成之謂也。視近世捉拿勾打,封閉閃展,逞其跳躍,悅人耳目者可比。其意拳之大要,不外陰陽、五行、動靜、虛實、起落、進退而其妙矣。又需六合者,手與足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謂之外三合;眼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謂之內三合。茍能日就月將,智無不圓,勇無不生,得乎智之理,會乎智之精,自然能去能就,能弱能強,能進能退,能柔能剛,不動如山岳,難知如陰陽,無窮于天地,充足于太倉,浩渺如滄海,元耀如三光,以此視近世演武者,異乎不異乎,同乎不同乎?學者可不詳辨歟!是為序。
時在乾隆十五年歲次庚午荷月
書于河南洛陽馬公書屋
虢筱非校注
本篇采自曹本。董本也有此序。從內容看,此篇系戴氏于池州從曹繼武學,藝成返晉途經洛陽時,應同門馬學禮之請而為其拳譜所作之序,后移于自抄譜。董本篇末將戴款易為:“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六月下旬,山西太谷董秀生錄于省垣之寄廬。”另李慎澤據傳抄本將此序粗加整理,刊發(fā)于《精武》年第期(后簡稱《精武》)。三個版本文字稍有出入。
此序為心意拳最早文字資料之一,然其存疑處有五,尚有待進一步考證:一、序言戴氏拳藝親受曹繼武,然今人考證曹與心意拳無涉,如屬實,則戴氏所述有誤,然戴氏怎會記錯本師姓名?二、序言曹于康熙癸酉科聯捷三元,然清《圣祖實錄》載,并無癸酉一科,曹所中為甲戌科,且授職和主要事跡與序言不合,查康熙一朝另無同姓同名中武科者,所記如即此曹繼武者,則曹卒于年,戴生于年,彼此如何授受拳藝?三、形意傳人中傳抄有《十法摘要》一篇,云系曹繼武所撰,且曹于六合真?zhèn)鳌暗弥仍敗保傲囊越毯筮M之人”,如系確鑿,戴氏作此序為何只字未提及曹法?四、序言姬際可授藝曹繼武,然姬卒于年曹生于年其間相距僅十三年,直接授受顯然困難,而曹于其《十法摘要》序中卻言受自鄭師,為姬再傳,拳譜作序是一件十分鄭重之事,戴氏所述傳承上溯僅兩代,年代未遠,為何有誤?五、戴氏得藝,初秘不外傳,此序雖為馬學禮拳譜而撰,然存于其家傳舊譜中,理應不會杜撰史實蒙蔽其后人,那么是否為戴氏后人所撰而假托戴龍邦之名呢?
“蒐苗彌狩”曹本作“搜苗彌狩”,《精武》作“彌蒐獀狩”。按“蒐苗彌狩”古時分別指春、夏、秋、冬四季之獵。“蒐”音搜,“蒐”與“獀”通,二字讀音亦同,均指春季之獵?!吨芏Y?夏官?大司馬》:“遂以蒐田。”鄭玄注:“春田為蒐?!薄八选睘椤蔼v”之誤抄。苗《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是月也,驅獸毋害五谷,毋大田獵。”注:“夏獵曰苗,正為驅獸之害禾苗者耳,與三時之大獵自不同。”彌,音顯。《周禮?春官?肆師》:“彌之曰蒞卜來歲之戒。”鄭玄注:“秋田為彌”。狩:音受,意指冬季打獵?!吨芏Y?夏官?大司馬》:“中冬教大閱??????遂以狩田?!?br /> “更有不容率意忘陳者”董本“”更作“”各?!毒洹贰安蝗荨弊鳌疤烊荨?。
“特恐言語不精,反貽后世”?!疤亍薄毒洹纷鳌皶r”?!胺促O后世”曹本及《精武》作“貽誤后世”。據董本改。
“茲見岳武穆王拳譜,意既精純,語亦明暢”。據今見史料記載,戴氏作此序前,已有雍正十一年。河南李氏(佚名)作《六合心意拳譜》,雍正十三年新安王自成作《拳論質異序》。戴氏之后有乾隆十九年汝州王琛琳、乾隆四十四年汝州馬定振為此拳譜作序,由此可見,假托武舟名下的此拳譜,在清初即幾經傳抄,并多有增益?!罢Z亦明暢”:《精武》作“譜未明暢”,別本作“譜文明暢”。
形意拳的起源,充滿了傳說付會的色彩,達摩、岳武穆、張三豐都曾被奉為開派祖師,然“代遠年湮,傳說非一,俱無文獻足征,未敢據為信史”(寶顯庭語)。此序言是訖今關于形意拳起源的最早資料,即持岳武穆說然亦不足確信,蓋因岳是民族英雄,后人喜喜其忠勇,卯其氣節(jié),將拳假托其名,以文流傳,此為古拳師慣用手法。對于前輩授受系統,確鑿可考者,僅能斷自明末姬際可,姬公以前,遠紹無據,姬公以后,則世系昭然,多屬可信,近世拳家乃多奉姬際可為創(chuàng)始人。
“急錄之,以志余愛慕之忱”,董本作“余愛慕之忱,急錄之為志”,語意稍嫌不通?!毒洹贰俺馈弊鳌扒椤?。
“河北相州湯陰人也”。曹本、董本均此,《精武》作“河南湯陰人也”,湯陰宋時隸屬河北西路相州,今屬河南,顯系后人之改。《宋史》載為“相州湯陰人”。此序所記岳飛一段,部分詞句直接錄自《宋史?岳飛傳》其史實來源應亦為該史。
岳飛(—),北宋末年投軍,初任秉義郎(下級軍官)。高宗時,隨宗澤守開封,澤死,從杜充南下。建炎年,金兀朮渡江南進,他移軍文德、宜興,堅決抵抗,次年金兵北撤,飛攻其后隊,收復建康。紹興四年,大破金金傀儡偽齊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jié)度使。紹興十年,兀朮進兵河南,他出兵反擊,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敗金軍,時高宗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后追謚“武穆”。
“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從曹本、董本?!毒洹窡o此句。《宋史》載“(岳飛)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br /> “左氏春秋”:古代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作,故名。
“志”,《精武》作“智”?!捌ァ?,董本作比。
“應募于東京,留守宗澤與談兵曰”,曹本及別本均此,但董本作“應募于東京留守,與宗澤談兵曰”?!毒洹贰皯肌弊鳌皯嚒薄?br /> “孫吳”,古代兵家孫武和吳起的合稱,此處借指兵法。
“于南薰門”,曹本原作“南董門”,董本作“與南董門”,據別本及《宋史》載為“南薰門”。此句中“自帥八百人”,《精武》作“自師八百人”顯誤。
“八千人破曹成等十萬眾于桂嶺”。曹本原作“八千人破曹城十余萬眾于桂嶺”。董本作“八千人破曹需等十余眾于桂嶺”,《精武》作“八十人破曹城十余萬眾于極嶺”,綜合諸本改?!肮饚X”,《精武》作作“極嶺”另有別本作“峻嶺”,《宋史》載為“桂嶺”?!安艹伞敝T本均作“曹城”,然《宋史》載為“曹成”,從《宋史》。
“穎昌”諸本皆作“順昌”,據宋史改。
“則背蒐八百騎”,董本作“則皆后蒐,八百騎大破金兵于朱仙陣”,“陣”就為“鎮(zhèn)”之筆誤,且此句斷句有誤,與后一句誤邊。
“背蒐”古大將之親隨軍,曹本及別本作“背峁”,據《宋史》改?!鞍税衮T”,《精武》作“八百余”。
“破金兵于朱仙鎮(zhèn),五百人破金兵十余萬”,曹本在“朱仙鎮(zhèn)”后斷為“:”,董本則在“五百人”前加“又帥”二字,皆理解和斷句有誤?!毒洹窡o此句。此段史實,《宋史》載為:“方郾城再捷,飛謂云曰:賊屢敗,必還攻穎昌,汝宜速援王貴,既而兀朮累至,貴將游奕、云將背蒐戰(zhàn)于城西,云以騎后八百挺前決戰(zhàn)??????兀朮遁去。??????飛進軍朱仙鎮(zhèn),距卞京四十五里,與兀朮對田壘而陣,遣驍將以背蒐騎五百奮擊,大破之。”
“凡”,董本無此字?!毒洹窡o“凡有所學,必先謀定而后戰(zhàn)”一句。
“為”,曹本及別本作“謂”。董本、《精武》作“為”,從之?!罢Z”,《精武》作“言”。
“張俊”,《精武》作“張浚”。張浚與張俊,同為宋高宗時將帥,故易混淆。
“博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然如書生”,“博覽經書”:曹本原作“博覽經書”,董本作“博覽經典”,據《精武》及《宋史》改。
“雅歌投壺”:形容舉止文雅,語出《后漢書?祭遵傳》“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薄巴秹亍保汗糯鐣Y制,也是一種游戲,方法是以盛酒的壺口作目標,用矢投入,以投中多少決勝負,負者須飲酒。
“而忠憤激烈“,”忠憤“前董本無“而”字。曹本及《精武》均此。“好賢禮士”至“卒以此得禍”幾句,系直接采至《宋史》,僅個別字眼稍有出入。
“王當童子時,受業(yè)于名師”,曹本原作“當武穆童子時,受業(yè)于名師”。董本作“王當童子時,受業(yè)于少林侗大禪師”,《宋史》載:“(飛)學射于周同,盡其術?!本C合二本改?!毒洹访摗巴酢薄懊倍?。
二十“鮮明其技”,兩樣本原作“鮮有其技”,《精武》作“鮮有其技也”,董本作“鮮明其技”?!坝小迸c“明”字義上有微妙差別,從上下文義分析,從董本。
“龍峰”,曹本原作“隆豐”,董本、《精武》作“隆風”,《姬氏族譜》載為“龍峰”。隆豐、隆風,當為龍峰之音訛。從《姬氏族譜》。
姬際可,字龍峰,山西蒲州人氏,生性豪邁好武,刻苦用功,初精大槍術。姬族譜說他“技勇絕倫,晚年破流冠于村西,手列殲渠魁,人號神槍。”而其手搏之技是否另有傳承,雖傳說不一,但也傳下來的武功,經其手整理裁創(chuàng),應屬事實。姬際可的拳法以心意為主,注重心意的融貫,強調內外的結合,手眼身法必求渾然天成,因此初名“六合心意拳”。
“國初”曹本、董本均作“清初”,不合清人稱呼本朝口吻,顯系后人之改?!毒洹纷鳌皣酢?。
“終南山”,位于陜西長安附近。文中不一定是確指,可理解陜西一境。
“揣練數載,盡悟其奧妙”,董本及《精武》無此句。
“后授余師曹繼武先生于秋蒲”,曹繼武《十法摘要》序道:“余幸得學于鄭師之門,以接姬老師之傳也?!眲t為姬授鄭師,再傳曹繼武。另據今人考證,曹與心意拳無關,更非該拳傳人?!扒锲选保喊不粘刂莞?,今屬安徽貴池。
“無人”,董本、《精武》作“時人”,戴氏從池州藝成返晉,途經洛陽時撰此序,談及曹繼武事,理應不會稱“時人”。故仍從曹本。
“康熙癸酉科聯捷三元,欽命為陜西靖遠總鎮(zhèn)大都督”,記載與史實不合,或是戴氏僅據口述而撰。《清實錄》載:曹繼武中武狀元為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武科。另據貴池地方志載:曹中狀元后,被授三等侍衛(wèi),值禁中??滴跞?,隨駕征厄魯,特著勤奮勞,屢被內萱蟒衣酒果之賜。后遷陜西靖遠衛(wèi)副將,長興安大都督。時漢江暴漲,督軍士晝夜巡防,感寒疾,卒年三十六歲。另說曹晚年引退,在池州、洛陽等地傳拳,弟子甚多。
“致士歸籍”,董本作“到釬歸籍”。
“學之十易寒暑”,曹本原作“學有十易寒暑”,董本作“學三十自寒暑”,顯系傳抄之誤。從《精武》改。
“先生曰:子武勇成矣”?!跋壬苍唬骸游溆鲁梢??!倍咀鳌跋壬唬骸铀嚦梢印?,《精武》作“先生曰:‘子勇成矣?!比詮牟鼙荆ハ沧?,蓋因與戴氏自述本事口吻稍嫌不合。
“余回晉”,董本作“命余回晉”,似非。
“談藝甚洽,屬余為序”,曹本原作“談藝甚洽,囑余為序?!倍咀鳌皶墩剟萆跚ⅲ瑖谟酁樾颉?。“書於”二字顯系傳抄多出。戴至洛陽遇同門馬學禮,交流所學,據常理推測,更多的是比劃拳勢,故“藝”“勢”二字中從“勢”?!皣凇薄皩佟毕嗤?,但古文中一般作屬,據別本改。
“余不文”,曹本原作“余不善文”,據董本、《精武》改。(對于此句,我個人認為應仍為“余不善文”為妥?!坝嗖簧莆摹笔潜硎咀约旱闹t虛,但絕不是不識字。而“余不文”,則是說純粹沒有文化,是一個不識字的大老粗,怎么能寫序言呢?——曹文)。
“個中真?zhèn)鳌保咀鳌皞€中正真?zhèn)鳌?,“正”字系誤抄。
“和者,智與勇順,成自然之理也”。和,即和順,為心意拳之要旨,指外在形式與內中神氣和順一體?!缎囊馊V》曰:“武式者言其法式和合也,而和合之中智勇備焉?!贝司洹毒洹纷鳌昂驼撸桥c勇,順成自然之謂也?!睌嗑渖喜灰?。
“豈世傳”,曹本原作“視近世傳”,稍似。董本作“而非近世所習”,《形意拳研究》(山西形意拳協會會刊,內部刊物)作“豈近世所習”,均系后人添改。據《精武》改。
“不外陰陽五行、動靜虛實、起落進退”,董本作“不外五行、陰陽、起落、進退、動靜、虛實”,《精武》排序亦有不同。然從曹本及別本。
“而其妙又須六合”,曹本原作“而其妙矣。又須六合者”,別本作“而其妙矣,又須六合?!睆亩尽ⅰ毒洹犯?。
“六合者,何也?”曹本、《精武》無“何也?”從董本及別本加。
關于“六合”的解釋:岳武穆《九要論》作:“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內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此為六合?!鄙倭秩g中亦有“六合”一說,如梁寶貴《少林寺內外功真?zhèn)鳌芬粫凶鳎骸傲现ǎ盒呐c身合,身與眼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氣與力合,此乃為之六合?!钡买渡倭治湫g氣功》作:“六合練身法: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與眼合,勇與意合,氣與力合??????”可參考。
“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謂之外三合;眼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謂之內三合”,董本作“分內三合,外三合。內三合:眼與心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外如一,稱其六合”。從行文上看,不及曹本通順。仍從曹本,并據董本加“內外如一,稱其六合”?!毒洹贰靶呐c意合,意與氣合”作“心與氣合,氣與力合”,且無“是謂之外三合”“是謂之內三合”“內外如一,稱其六合”幾句。
“會乎和之精”,曹本原作“會乎智之精”,從董本改。此句《精武》作“得乎知之理,會乎知之情”。
“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岳,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此句語出《三國演義》第一百回“漢兵劫塞破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漢丞相,、武鄉(xiāng)侯諸葛亮,致書于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另岳武穆《九要論》中亦有此句。“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曹本、董本均作“能去能就,能弱能強,能進能退,能柔能剛”,語序有所不同。“難測”曹本、董本作“難知”?!盁o窮”董本作“無穹”非也?!榜贰睂V咐诳铡!俺鋵崱保鼙尽啊倍驹鞒渥?。“四?!保鼙驹鳌皽婧!保咀鳌敖!?,系抄誤?!把j住?,曹本原作“元曜”,《精武》作“光曜”,別本作“炫曜”皆非;董本作“眩曜”為是?!把j住币鉃楣獠蕣Z目?!把!蓖ā办拧?。上術諸處均據《三國演義》改正。
“學者可不詳辨歟。是為序”,《精武》無此句,董本作“是為論”。
四把英雄非等閑五行六合變勢難
學者要得真消息全在動靜兩字間
訪友到江邊,日升近午天,
伏羲畫八卦,諸葛歸西川,
鄉(xiāng)前男兒孝,城后女子賢。
子規(guī)啼哭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東風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
意拳目錄
斬截、裹挎、挑頂、云領;出勢虎撲,起手鷹捉,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
踐躦法
一寸——進步也二踐——腿靈快也
三鉆——縮身也四蹴——束身也
五夾——如剪刀形打也六合——內外合一也
七疾——毒也八正——直也
九脛——摩也十警——警起四稍也
十一起落——起打落也打也十二進退——步也
十三陰陽——氣之上下也十四五行——一氣也
十五動靜——作用也十六虛實——精靈也
寸,是寸身、寸步、寸勁也。前足進,后足跟,后足不進也是空。身在寸發(fā),勁在寸絕;身要寸絕,勁要寸絕,一絕無所不絕,方為之寸也。
踐,是腿也。前足虛,后足重,前足順,后足橫,前后明了足步靈。
躦,是身也,縮也。出似吐,回似吞,吞吐明了是龍身。
蹴,是束身也。打人如親嘴,打人如吃奶,如蛇吸食,上下束而為一也。
夾,是剪形也。兩腿行如剪刀,兩手形如夾剪也。
合,是內外六合為一也。
疾,是毒也。心要毒,眼要毒,手要毒,三毒具齊,方能敵也。
正,是直也,中也。過陰不及,過陽不力,看斜是正,看正是斜,正中有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方為之正也。
脛,是手摩內五行也,摩脛摩勁,意氣響連聲。
警,是警起四稍也,火機一發(fā),有物必落。
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也打,落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方為真起落也。
進退,何為進退,退步高,進步低,不知進退枉學藝。
陰陽,何為陰陽,看陰而變陽,看陽而變陰,天地陰陽相合能下雨,拳之陰陽相合方能成其訣,皆為陰陽之氣也。
五行,是內五行要動,外五行要隨。內變乃外變之源,外變?yōu)閮茸冎谩?br /> 動靜,內之動靜為本修,自能作用于外也。若言其靜,未露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于正發(fā)未發(fā)之間,為之動靜也。
虛實,虛是精,實是靈,精靈皆有,方成其虛實。
精養(yǎng)靈根氣養(yǎng)神,養(yǎng)功養(yǎng)道見其真,
丹田養(yǎng)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
六合拳論
六合自古無雙傳,多少玄妙在其間;
設若妄傳無義人,招災惹禍損壽年。
武藝都言無定形,隨心變化勢無窮;
果能悟得達摩理,打遍天下是真能。
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墻倒容易推,天塌最能擎。雨打塵灰凈,風吹霧云拖,熊出洞,虎離窩,勇若穿山越大河。黎正其項,將有所去;虎避其勢,將有所取。勢正者不上,勢遠者不上,知遠知近,知老知嫩,知實知詐,上下相連。心動身不動則枉然,身動心不動也枉然。一戰(zhàn)要把勢來變,閃展騰挪足底隨,明這八勢就打去,方才算得真武藝。問爾何所據,曰:我的心中有主意?;虬鸦蛉?,望著就是隨高打高,隨低打低,打遍天下即如老雞。行如槐蟲,起如挑擔,若遇人多,我便是三搖兩旋。
起手橫拳勢難招,展開四平前后稍,望眉斬截反見背,如虎搜山截手炮,俱行如風,鷹捉四平,足下隨從身進步,踩打莫容情,搶上搶下十字立,剪子股勢如擒拿。進步不勝,必有寒師法之心。打人如走路,視人如蒿草,但上如風響,起落似箭鉆,遇敵要取勝,四稍俱要齊。手去足不去則枉然,足起手不起也枉然,未起存摘字,未落存墜字,三意不相連,必定藝兒淺。拳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用兵行詭道,槍扎似射箭,出拳先用氣,戰(zhàn)畢始剎氣,無不取勝。
君與臣,將與兵,合一氣,蓋乾坤,并無反意。遠近一大步,位立兩頭,回轉寸為先。早知回轉這條路,近在眼前一寸中。守住一心行正道,小路雖好車難行。拳打遍身是法,足踏渾身是空,遠去不發(fā)足,發(fā)足不打人,見空不打,見空不上,先打顧法后打人,先用顧法,渾身是法,俱打的是本身,隨機應變。手起足不要望空落,閃戰(zhàn)兩邊,提防左右,強退者往后跟,急連緊追。隨高打高,隨低打低。起為橫落為順,橫若蛇行撥草,順若射箭穿林,為其正法。心不勇,手不疾;搐不止,多出拙。三存者不上,心里可悟,原來是本心不明四稍。上節(jié)不明,無依無宗;中節(jié)不明,渾身是空,氣無神變神受;下節(jié)不明,動輒跌傾,多出七十二盤跌。
有反意必有反氣,有反氣必有反力,面笑眉喜不動唇,隨心防他,必有伶俐之能。知其來意,觀其五行,無不可推矣。見識不是隨時意,遇事無有不到頭。姬壽云:文武古今乃治國強民之大興,上有益于社稷,下能趨兇避禍,此生不可缺也。
今之武者,專論架勢,封閉之法不知,日間了然在目,還可運用,若在黑夜之中,伸手不見手,如何用之?必自誤其身,悔何及哉!惟剛之大氣,養(yǎng)之有素,而忽然于一旦,依本心本性,直撲上去,隨左打左,隨右打右,不怕身大力勇者,一動而即敗也。夫于其深察否!
手足法
心要狠,手要毒,眼要奸。眼有鑒察之明,手有撥草之能,足有行程之功。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出洞入洞緊隨身,乘其無備而攻之,因其不意而擊之。兩足全憑后足蹬,后足緊接寸步跟。頭為一拳,背尾為一拳,膝為一拳,肩為一拳,肘為一拳,把為一拳,胯為一拳,足為一拳。足踏中門搶他位,就是神手也難防;肩打一陰返一陽,兩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憑蓋勢取,束長二字一命亡。肘打去,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撲羊,或往里胯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胯打中節(jié)并相連,陰陽交合必自然,外胯好似魚打挺,里胯搶步變勢難。背尾打落不見形,猛虎坐臥藏洞中,背尾全憑精靈氣,起落二字自分明。膝打幾處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籠,和風展轉不停勢,左右明撥任意行。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后足蹬,與人交手莫息力,去意好似卷地風,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精然,氣浮心意隨時用,硬打硬碰無遮攔。起無形,落無蹤,起如蜇龍登天,落如霹靂擊地,上下左右十四處用法,具不脫丹田之精。丹田久煉靈根本,五行合一見其真。
后足趕前足,前足踩腿彎;前足趕后足,撩陰往里鉆。把打把落頭手擋,降龍伏虎霹靂閃,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藝相戰(zhàn)閉日光。終有千招熟,不如一招精,早知此應驗,過后見識淺。手足去似快如風,妙在眼前一寸中,疾上更加疾,打倒過嫌慢。天地交合,云遮日月,武藝相斗,蔽住五行,三起不見,三進不見,踩定中門去打人,如蛇吸食,外示安然,內食精神,見之如婦,豈知如虎,形氣與神齊,縱橫往來,目不及瞬,形似儒弱之士,犯如猛虎之威,架梁內孔不載重,一稱打起千百斤,藝不在多而在精,力不在大而在巧,較勇宜放膽莫慮,慮者寸步難行。血稍發(fā)自足心,直上至天門,牙骨肉稍仔細評(品——曹文注),評(品——曹文注)出道理是一通。筋骨一氣,要明天地,陰陽一通,百脈皆通。氣之復萬物皆復,哪見浪跡,何有阻隔乎!
拳以和為始,復以和為終。明天地,知吾之心藝,亦察敵人之虛實,逢強智取,遇弱強攻,彼柔而我剛,彼剛而我柔。目中要不時常輪轉,行坐要不時常用心,耳中要不時常報應,語中要不時常調和。調和者何也?萬物萬事,吉與兇矣。吾有培樹之心、育苗之意,奈其人心不知松柏四時常青。牡丹花開雖好,皆一時之艷。松柏雖常綠,何嚴霜不打,皆因根盛心實。人心若得人心意,竟思之時不回頭,武藝但掃世不平,路途結交要小心。夜間須防備,萬事莫放松,逢橋須下馬,遇波莫先爭,一人莫上舟,搬重宜停行,寧走高崗十里遠,莫走低凹古路行。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為天,黑夜烈風休行路,十人易把一人擒,人若參透這些理,萬事有吉并無兇。
武藝古來有三教三不教、三怕三不怕。何謂三教?孝弟忠信者教,有剛柔者教,機謀靈通者教。何謂三不教?賊盜者不教,愚魯者不教,無義者不教。又有三怕三不怕,何謂三怕?能服尊長者怕,高手有德者怕,耍笑孩童者怕。何謂三不怕?稍長大者不怕,力勇者不怕,藝高者不怕。
十二形練法
十二形者,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臺)、鷹、熊是也。龍有束骨之法,沖天之雄,三曲之才,含蓄之技;虎有撲食之勇,抖毛之威,利爪之疾,掀尾之功;猴有縱山之能,跳澗之技,登枝之巧,閃忽之妙;馬有蹟蹄之功,撞澗之勇,穿奔之技,行程之能;鼉有浮水之靈,翻江之力,倒海之勁;雞有獨立之功,欺斗之勇,抖翎之威,抓登之法;鷂有穿林之巧,并翅之法,翻身之技,旋轉之能;燕有抄水之巧,展翅之捷,起落無常、轉動無息之妙;蛇有曲行之能,撥草之技,首尾相應,蟠纏之靈;(鳥臺)有起落之疾,豎尾之才;鷹有利爪之功,察物之敏,捉拿之技,急轉之巧;熊有腰膀之勁,豎項之力,封固之技,推山之功。
人以身形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總要束身而起,藏身而落。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松。論身法不可前栽后仰,不可左歪右斜,往前一直而出,往后一直而落。論步法,寸步、墊步、剪步、踐步、快步不可缺。論足法,足起而鉆,足落而翻,不鉆不翻,以寸為先。肩要催肘,肘要催手,胯要催膝,膝要催足,腰要催肩胯。
五行合一處
遠踐近鉆進合膝,沾身縱力。手起如鋼銼,落手似鉤竿,磨脛磨勁,意氣響連聲,心一動渾身俱動,心動如飛劍,肝動舅火焰,肺動成雷聲,脾動大力攻,腎動快如風,五行合一處,放膽必成功。起落二字自身平,蓋世一字是中身,身似弩弓,拳如藥箭,能要不思莫要停,蜇龍未起雷先動,拳打三節(jié)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能在一思進,莫在一時存,能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后。起橫不見橫,落順不見順。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為高,高之中望為低,起落二字與心齊。明了四稍永不怕,閉住五行永無兇;明了四稍多一精,明了三節(jié)多一力,明了五行多一氣,三回九轉是一勢。何為四稍乎?舌為肉稍,牙為骨稍,發(fā)為血稍,指為筋稍。渾身毛孔亦為血稍。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手足去似卷地風,出洞入洞緊隨身。與人交戰(zhàn)須明三前,即眼前、手前、足前是也。眼前宜明虛實奸詐,手前宜明橫順變化,足前宜明閃展騰挪。踩定中門去打人,如蛇吸食,內提精神,外示安佚,見之如婦,豈知如虎,神不外露,意不外泄,克敵致命,近在眼前。
三拳三棍
三拳者,鉆拳、裹拳、踐拳是也。鉆拳似閃電,裹拳類虎踐,踐拳似馬奔,連環(huán)一氣演。鉆拳無空不入,裹拳無堅不摧,踐拳無遠不近。三棍者,崩棍、炮棍、反背棍是也。崩棍只要猛,炮棍似風行,反背疾如矢,真乃在其中。
拳棍贊
三拳三棍非尋常,緊陣圓滿是正方,
習得若至通神處,武藝之中狀元郎。
五行相克
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意,其性屬金,金止于劈;崩拳似箭,有穿林透物之意,其性屬木,木止于崩;鉆拳似電,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其性屬水,水止于鉆;炮拳似炮,猶如暴突之猛,其性屬火,火止于炮。
金克木,故劈拳能破崩拳;木克土,故崩拳能破橫拳;土克水,故橫拳能破鉆拳;水克火,故鉆拳能破炮拳;火克金,故炮拳能破劈拳。此乃五行相克之義。
五行相生
金能生水,故劈拳能變鉆拳;水能生木,故鉆拳能變崩拳;木能生火,故崩拳能變炮拳;火能生土,故炮拳能變橫拳;土能生金,故橫拳能生劈拳。然萬物皆生于土,故橫拳能變諸拳,此乃五行相生之義。
五絕
五絕者踏、撲、裹、舒、絕是也。踏者,如踏毒物也;撲者,如貓虎之撲也;裹者,如包裹之不露也;舒者,舒展其力也;絕者抖也。踏要絕,撲要絕,裹要絕,舒要絕,絕要絕,一絕要所不絕也。
內外相見合一家
朱雀玄武南北分,震龍兌虎各東西,戊己之土中宮位,
意為媒引相配成。眼耳口鼻外五行,手足四稍并頂心,
久練內外如一氣,迅雷電雨起暴風。拳無拳來意無意,
無意之中是真意,誠心煉養(yǎng)精氣神,心死神活活死人,
養(yǎng)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固靈根而養(yǎng)性者,修道也。
心仁肝義肺禮腎智脾信
夫將才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悉其勞苦,此謂之仁將;臨危無茍色,不為利繞,有死而榮,無生以辱,此之謂義將;貴而不驕,勝而不特,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其變不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進有原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足輕戎馬,氣蓋千秋,善用短兵,長于劍戟,此之謂步將;登高履險,馳射若飛,進則先行,退為后殿,此之謂騎將;氣高三軍,志高強敵,怯于小戰(zhàn),勇于大敵,此之謂猛將;賢而不忌,從順如流,寬而能剛,簡而能譯,此之謂大將也。
游藝引
盤棍三步豈無因,配合分明天地人,
要把此身高位置,先從本實練精神。
心肝脾肺腎
母指屬火為心,食指屬木為肝,中指屬土為脾,無名指屬金為肺,小指屬水為腎。心沉,肝吹,脾入,肺凜,腎敵。
用氣訣法
眼上翻屬陰,陽氣落在枕骨上;鼻一縐屬陽,陽氣落在腭角上。脾氣緊,心氣沉,肝氣一弩落腎終,心沉一氣自然成。
武藝雖精竅不通,費盡心機枉勞神,
祖師留下真妙術,得藝不可忘傳人。
學藝二勤
一曰腿勤,人之學藝均有常師,但如有比吾藝高者,也要不恥而下問,只要誠心求教于人,而人未有不誠心教我者,此乃一處投師百處學藝也。然心不誠,意不堅,爾虞吾詐,言乖意奸,得藝逆師,甚至欺師滅祖,須防爾輩之禍也。
學藝三知
一曰知明手,或比槍、比棍、刀、劍、拳時,真正勇猛知毒,一見之間便退三舍;二曰知明眼,大凡見人比刀、槍、棍劍、拳時,或十目不合,或于十三格言有違,即急為之指點,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也;三曰知明師,何為明師?乃其于歷代刀槍棍劍拳得之于心,應之于手,其理講究真正有始有終,有本有末,有證有據,不覺使人豁然曉暢,如在夢中蘇醒也。
精拳者必精于道,精道者必精于醫(yī)。
理不通則藝不精,豈能為之明師乎!
馬戰(zhàn)槍法分劈、對鐙、摸揪
頭趟,翼德神槍左為先,后留一尺倒坐鞭;二趟,虎牢關外戰(zhàn)呂布;三趟,二郎擔山換轉肩;四趟,崔抒都好漢;五趟,翼德神槍誰敢擋;六趟,萬馬營中闖大隊;七趟,金鋼前劄進步槍;八趟,霸王舉鼎抖威風,雙手先找頂門心;九趟,太公執(zhí)起釣魚竿,專等鯉魚把食饞,魚兒不識其中意,一槍挑在鬼門關。
六合大槍一套
懷中抱月,崩槍,鷂子撲鵪鶉,貍貓撲鼠,萬馬營中闖大隊,張飛闖帳,群戰(zhàn)槍。
云龍拳
青龍擺尾將水戲,匹馬立功在當前,巧猱就把桃來取,
速似狂風折柳翻,鷂子出林疾如電,捉擒進退霎時旋,
蛟龍出水云中躍,隨心升降變多端,返躬回首登海岸,
獅吼雷聲上九天,駕云騰霧骨法變,學此無愧大力仙,
隨著觀音合掌相,收心斂氣站立端。
飛虎拳
跨虎登山似風忙,斜身繞步逞剛強,上挑癸花式,下踢系馬樁,喜鵲登枝沿邊躍,金雞獨立站中央,霸王舉鼎千斤勢,童子翻身一爐香,回頭再作騎馬勢,隨身變幻自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