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五 五谷部

本草撮要 作者:


  [卷五五谷部] 【粳米】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和胃補中。得石膏附子。皆取其留中也。惟北粳白粳陳粳涼。赤粳新粳熱。南粳溫。且有早中晚三收。晚者得金氣多。尤能清熱。凡人嗜生米久成瘕。治以雞屎白即愈。米泔古名米沈。第二次者清而可用。清熱止煩渴。利小便涼血。

  [卷五五谷部] 【陳倉米】

  味咸。入手陽明經。功專補中益氣。得人參治脾虛泄瀉。得沉香治胃反噎塞。若一切惡瘡。百藥不效者。以陳倉米炙灰。麻油調敷即愈。

  [卷五五谷部] 【杵頭糠】

  味辛甘。入足陽明經。功專治膈氣噎塞。得人參石蓮治咽喉不利。

  [卷五五谷部] 【糯米】

  味甘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脾肺虛寒。堅大便??s小便。收自汗。發(fā)豆瘡。同龍骨牡蠣為末撲汗良。然性粘滯。病患及小兒忌之。

  [卷五五谷部] 【谷芽】

  味甘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開胃醒脾。下氣和中。消食化積。炒用。得砂仁白術能使人進食。婦人食之斷乳。

  [卷五五谷部] 【飴糖】

  味甘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中益氣。健脾化痰。潤肺止嗽。中滿吐逆。酒病牙疳咸忌。腎病尤不可服。誤吞稻芒。頻食飴即愈。按用之建中。得桂枝為良。

  [卷五五谷部] 【米】

  味甘溫。入手足太陰經。功專益氣補中。和脾養(yǎng)胃。除濕止泄。

  [卷五五谷部] 【稷】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益氣和中。宣脾利胃。即黍之不粘者。莖治通身水腫。煎湯浴效。

  [卷五五谷部] 【黍】

  味甘溫。入手足陽明太陰經。功專益氣補中。即稷之粘者。久食發(fā)熱。根治心氣疼痛。煎湯服良。

  [卷五五谷部] 【粱】

  味甘。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益氣和中除煩渴。止霍亂下利。利大小便。惟黃粱平白粱青粱微涼。黃粱尤得土氣之中和。較他谷最益脾胃。粟之大者為粱。手足生疣。白粱米粉鐵銚炒赤研細。以眾人唾和涂之。濃寸許。即消。

  [卷五五谷部] 【粟】

  味咸淡微寒。入手足太陰少陰經。功專補虛損。益丹田。開脾胃。利小便。治反胃熱痢。粱之小者為粟。小兒重舌嚼哺之效。

  [卷五五谷部] 【秫】

  味甘微寒。入手太陰經。功專治肺瘧。得半夏治不能寐。雜安胎藥中。治妊娠下黃汁。粱米粟米之粘者為秫。即糯黃米也。以為粉炒熟。用沙糖拌食。治胃弱泄。

  [卷五五谷部] 【子】

  味甘澀。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中益氣。濃腸胃。濟饑。一名龍爪粟。又名鴨爪稗。

  [卷五五谷部] 【蜀黍】

  味甘澀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粘者與黍米同功。一名高粱。一名蘆。俗名蜀秫。又名蘆粟。

  [卷五五谷部] 【玉蜀黍】

  味甘平。入手足陽明經。功專調中開胃。根葉治小便淋瀝沙石痛不可忍。一名玉高粱。

  [卷五五谷部] 【菰米】

  味甘冷。入手足陽明經。功專止渴解煩熱。調腸胃??莎燄嚒R幻?。

  [卷五五谷部] 【東墻子】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厥陰經。功專益氣輕身。久服不饑。堅筋骨。能步行??蔀轱埵场?br />
  [卷五五谷部] 【蓬草子】

  味酸澀平。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療饑。作飯食不饑。無異粳米。

  [卷五五谷部] 【草子】

  味甘寒。入手足陽明經。功專去熱。利腸胃。益氣力。久食忘饑。一名守氣生。

  [卷五五谷部] 【草子】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虛羸損乏。溫腸胃。止嘔逆。久食健人。輕身不饑。

  [卷五五谷部] 【稗】

  味甘苦微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益氣宣脾。曹植曾有芳菰精稗之稱。金瘡出血不已。搗敷或研末摻之即止。甚驗。

  [卷五五谷部] 【薏苡仁】

  味甘淡。入足陽明經。功專去寒濕筋攣。得麻黃杏仁治風濕周痹。得郁李仁治水腫喘急。以豬肺蘸末服。治肺痿肺癰??韧履撗6嗍侈踩?。令人健飯。大便燥結。因寒筋急勿用。其力緩。必須倍于他藥。炒研。

  [卷五五谷部] 【御米殼】

  味澀平酸。入足少陰經。功專止瀉。得烏梅治久嗽不止。得陳皮烏梅治熱痢便血。瀉痢初起及風寒作嗽忌用。一名麗春花。凡使殼洗去蒂及筋膜。取薄皮醋炒或蜜炒。得醋烏梅陳皮良。

  [卷五五谷部] 【阿芙蓉】

  味酸澀。入手足太陰陽明少陰經。功專澀精固腸。得木香黃連。治久痢不止。此即嬰粟花之漿。俗作鴉片煙。貽害無窮。御米即其子。甘寒潤燥。煮粥食治反胃。加人參良。

  [卷五五谷部] 【黑大豆】

  味甘寒。色黑。入手足少陰厥陰經。功專補腎鎮(zhèn)心明目。得牯牛膽治肝虛目暗。得天花粉治腎虛消渴。得獨活治產后中風。搗涂一切腫毒。煮食利大便。緊小者入藥更佳。鹽水煮食。尤能補腎。畏五參龍膽豬肉。忌濃樸。得諸膽汁石蜜牡蠣杏仁前胡良。卒然中風不語。大豆煮汁煎稠如飴含之。并飲汁治喉痹。

  [卷五五谷部] 【黃大豆】

  味甘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腫。凡痘毒生在要處??种律須堈?。令其母嚼爛生黃豆?jié)夥笾聪?。另生他處。豆油辛甘熱微毒。涂瘡疥。解發(fā)。

  [卷五五谷部] 【白豆】

  味甘平。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五臟。暖腸胃。調中。葉煮食。利五臟。下氣。

  [卷五五谷部] 【赤小豆】

  味甘酸平。入手少陰太陽經。功專散血利水。得桑皮去濕腫。得通草能下氣。得雞子敷癰瘍。同鯉魚煮食消水腫。凡外瘍潰爛。為末敷之立效。性極粘。入苧根末則不粘。止渴解酒。通乳汁。下胞胎。久食令人瘦。半紅半黑者名相思子。一名紅豆。苦平有毒。吐心腹邪氣。風痰瘴瘧蟲蠱毒。研二十七枚服。

  [卷五五谷部] 【綠豆】

  味甘寒。入足太陰陽明。通行十二經。功專解金石草木毒。得黑大豆黑小豆治天行痘瘡。得白麻骨治不寐。功在綠皮。去皮即壅氣。去浮風而潤膚。利小便以治脹。濃腸胃以和脾。痘瘡潰爛。以豆粉撲之良。手足折傷。以豆粉新銚炒紫色。井水調。濃敷紙上貼傷處。復用杉皮扎住。其效如神。惟胃寒者忌。

  [卷五五谷部] 【豌豆】

  味甘平。入足陽明經。功專治吐逆泄痢。消渴腹脹。研末涂癰腫痘瘡。

  [卷五五谷部] 【蠶豆】

  味甘澀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中益氣。澀精實腸。發(fā)芽則全不閉澀。香甘可口。誤吞針入腹。以蠶豆同韭菜多食之。莫食別物。其針自由大便出甚驗。亦有胡桃肉同食者。取其速下也。

  [卷五五谷部] 【豇豆】

  味澀平。入手太陰經。功專散血消腫。清熱解毒。治消渴吐逆泄痢便數(shù)。解鼠莽毒。

  [卷五五谷部] 【白扁豆】

  味甘。入手太陰經。功專下氣消暑。得香薷治霍亂吐利。得天花粉消渴。炒研米湯調服。治赤白帶。傷寒邪熾者勿服。用皮勝于用肉。以皮清暑而不壅氣。若用之補脾。則皮肉全用為是。

  [卷五五谷部] 【豆】

  味苦澀溫。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健脾胃。治賊風風痹。俗名馬料豆。

  [卷五五谷部] 【刀豆】

  味甘溫。入手足陽明經。功專溫中下氣。利腸胃。益腎歸元。取子燒存性。白湯調下。治呃逆神效。

  [卷五五谷部] 【黎豆】

  味甘微苦溫有小毒。入手足太陰經。功專溫中益氣。多食發(fā)悶。一名貍豆。以豆作貍首紋故名。

  [卷五五谷部] 【淡豆豉】

  味苦寒。入手太陰經。功專泄肺清熱。下氣調中。得蔥則發(fā)汗。得山梔則吐。得鹽亦吐。得酒治風。得薤治痢。得蒜止血。炒熟又能止汗。若傷寒直中三陰與傳入陰經及熱結胸煩悶。宜下不宜汗者。均須忌服。

  [卷五五谷部] 【大豆卷】

  味甘平。入足陽明經。功專除胃中積熱。消水病脹滿。破婦人惡血。療濕痹筋攣膝痛。小兒撮口。初生豆芽。研爛絞汁。和乳灌少許即愈。

  [卷五五谷部] 【豆腐】

  味甘咸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清熱散血。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中其毒者。以萊菔子湯解之。

  [卷五五谷部] 【蒸餅】

  味甘平。入足太陰陽明經。功專消谷利水。得大蒜淡豆豉為丸。治久淋。

  [卷五五谷部] 【小麥】

  味甘微寒。入手少陰經。功專養(yǎng)心鎮(zhèn)肝。得通草治老人五淋。得海藻消項下癭氣。麩醋拌蒸。散血止痛。熨腰腳折傷風濕痹痛。寒濕香港腳。五易至汗出良。浮小麥味咸涼。止虛汗盜汗。勞熱骨蒸。即水淘浮起者焙用。麥奴即麥將熟。穗上有黑霉。其黑霉名麥奴。取之治陽毒溫毒??薀岚l(fā)狂。以及溫瘧甚效。陳麥柴堆在露天者最好。用三五根洗凈泥。剪寸許長。煎服。治難產神效。

  [卷五五谷部] 【大麥】

  味甘咸微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補虛勞。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益氣調中。除熱止泄。療消渴?;仁?。石蜜為使。面平胃寬胸。下氣消積。療纏喉風作粥食良。得針砂沒石子能染須桿。得豆荸薺煮食。治春夏受濕漸成胸悶肚大如鼓神效。

  [卷五五谷部] 【麥芽】

  味咸。入足太陰少陰厥陰經。功專消食下氣。產后退乳。得川椒干姜治谷勞嗜臥。得蜜能下胎乳脹欲成癰。單用一二兩炒煎服立消。并消果食積。

  [卷五五谷部] 【麥粉】

  味甘涼。入手足太陰厥陰經。功專和五臟。調經絡。醋熬成膏。消一切癰腫。湯火傷。俗名小粉。面筋味甘涼。性粘濘。食之難消。炒煎熏炙。助火傷陰。病患及小兒宜忌。

  [卷五五谷部] 【麥】

  味甘微寒。入手足太陰經。功專補中除熱。久服力健。

  [卷五五谷部] 【蕎麥】

  味甘寒。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專降氣寬腸。治腸胃沉積。泄痢帶濁。敷痘瘡潰爛湯火傷。虛寒者忌食。以荸薺汁同蕎麥調敷腳雞眼三日。雞眼疔即拔出甚驗。頭風風眼蕎麥粉作餅貼眼四角。以米大艾炷灸之神效。

  [卷五五谷部] 【胡麻】

  味甘辛。入足少陰手陽明經。功專潤燥。得桑葉逐風濕。堅筋骨。得苦參蒺藜。治大瘋疥癩屢驗。皮肉俱黑者良。精氣不固者宜忌。一名脂麻。一名巨勝子。又有所謂壁虱胡麻者。一名亞麻。治大瘋疥癩。以此為最。

  [卷五五谷部] 【大麻仁】

  味甘。入手陽明足太陰經。功專緩脾潤燥。得當歸濃樸等辛藥。乃能利大腸。卒被毒箭。搗爛煮汁飲。赤游丹以之涂敷均效。并能催生通乳。惟腸滑者忌服。畏牡蠣白薇茯苓。一名火麻。

  [卷五五谷部] 【神曲】

  味甘辛。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運積滯。得麥芽杏仁。治胃虛不克。得蒼術能壯脾進飲食。得茱萸治暴泄不止。得木香消糕粽積。脾陰虛。胃火盛。及有孕者忌服。

  [卷五五谷部] 【紅曲】

  味甘溫。入營而破血。燥胃消食。忌同神曲。陳者良。

  [卷五五谷部] 【醬】

  味咸冷利。入手足太陰陽明少陰經。功專殺百藥及熱湯火毒。并一切魚肉菜蔬蕈毒。入藥當用豆醬。陳者佳。

  [卷五五谷部] 【醋】

  味酸苦溫。入足厥陰經。功專散瘀。治產后血逆。得芍桂枝。治黃汗。得麻黃清酒治黃膽。得木香治心痛。得黃柏治口瘡。調荔枝核末涂瘰結核。殺魚肉毒。多食損筋骨。米醋良。一名苦酒。衣沾藥汁。以醋洗之即去。

  [卷五五谷部] 【酒】

  味甘苦淡。入手足太陰陽明厥陰經。功專升散。和藥煎服。用為向導??梢酝ㄐ幸簧碇?。引藥至極高之分。熱飲傷肺。溫飲和中。少飲和血。行氣壯神御寒。辟邪逐穢。暖水臟。行藥力。過飲傷神耗血。損胃爍精。動火生痰。發(fā)怒助欲。及生濕熱諸癥。燒酒之損人尤烈。醇而無灰陳久者佳。畏綠豆粉枳子葛花咸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