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博濟(jì)方

博濟(jì)方 作者:宋·王袞



  博濟(jì)方 宋 王袞

  提要

  博濟(jì)方五卷,宋王袞撰。袞,太原人。其仕履未詳,惟郎簡原序,稱其嘗為錢塘酒官而已。此書諸家書目皆著于錄,惟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俱作三卷,晁公武讀書志,作五卷。稍有不同,蓋三五字形相近,傳寫者有一訛也,公武又稱,袞于慶歷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余萬。擇其善者,為此書。名醫(y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fēng)、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驗。今案袞自序有云,KT 侍家君之任滑臺,道次得疾,遇醫(yī)之庸者又言公武輯編比,奇效夏姬妄不

  原序

  大鈞播物,融結(jié)而為萬類,其最靈最貴者惟人,人之所稟,賢不肖雖異,然莫不自重其性命,所不免者疾苦也。古之君子居位行道,曷嘗不以周人之急,除民之瘼為心哉,人而無食乎,可賑而飽之也,人而無衣乎,可解而溫之也,至于一脈內(nèi)潰,五管生舋, 瞀亂,號呼楚毒,謦咳間有不可生之意。當(dāng)是時,非妙診靈劑,可以起廢保命,則雖有金玉 其室,骨肉環(huán)其前,割慈忍愛,痛心疾首,又何補(bǔ)救哉。予歷宦不啻數(shù)十載,或遘奇杰,或韜巾衍,所得方錄,較然神異者,用以濟(jì)人。至今未嘗少懈,居常患不能家至戶曉,使天下之人,皆獲其利。以是汲汲然有不足者,今春錢塘酒官王君惠然見過,出方書三編示予,且曰袞平素喜醫(yī)診,所摭精要方若干首,不敢自愛,欲刊摹以周四方,冀人人得遂其生,予樂聽所云,頓起夙昔之愿,稱嘆者久之。雅聞其人好奇博涉之士也,因自錄素所奇異方,有驗于人者。

  得三十余通,請附于類例之內(nèi),以助成一家。噫救災(zāi)恤患,陽秋之大誼也。博施濟(jì)眾,仁者之首善也。惟冀一圓一劑,有瘳有喜,使幅員之眾無札瘥,無疵癘。胥考終命,是所愿也。

  予既嘉其惠心,贊厥美事,粗舉崖略,庸紀(jì)于末郎簡序。

  自序

  天地之間,營運而生成者,非五行乎,人稟五行之秀而生,故具之于形,稟之于氣也,其在天則四時六氣運乎外。一失其道,則為災(zāi)為 焉,其在人,則五味七情攻乎內(nèi),一失其理,則為疾為疹焉,時候乖,有德者和之,疾疹生,善醫(yī)者治之。蓋醫(yī)之興,其來浸久,軒后著之于書,周禮明列其職,皆所以重人命也。然人之疾狀多端,醫(yī)道又不可一涂取也。方書藥錄,其數(shù)實繁,故自姬漢而下,沿及于今,雖巨賢博識,編聯(lián)周施者甚眾,然不能盛行于世,何也,亦非采擇不精。治療無準(zhǔn),蓋明其術(shù)者,即深秘其隱要,昧于道者,乃不詳其證候,迨乎臨用,有誤十全。

  袞KT 侍家君之任滑臺,道次得疾,遇醫(yī)之庸者,不究其脈理,妄投湯劑,而疾竟不瘳,凡者形今之人有得一妙方,獲一奇術(shù),乃緘而秘之。惕惕然惟恐人之知也。是欲獨善其身,而非仁人泛愛之心也,袞嘗念人之有疾苦,若己父母有之。汲汲然欲其痊也,故竭精研慮,編次成集,傳諸好事,斯亦博濟(jì)之一端也,故目之曰王氏博濟(jì)方,王袞序。

  卷一傷寒

  人參煮散

  治內(nèi)傷寒冷、外傷寒氣、嘔吐煩熱、頭疼、身不疼、及氣虛傷寒。

  人參(一兩) 白術(shù)(三分) 陳橘皮(去白) 干姜(炮) 杏仁(去皮尖甘草(炙) 枳殼(各半兩) 芍藥(三分) 蠻姜(一分,圣濟(jì)總錄作高良姜上九味同為末,每服二錢,生姜五片,棗二枚,水一盞,煎至七分,熱服,再以稀粥助之,汗出瘥。

  卷一傷寒

  金沸草散

  治傷寒壯熱、風(fēng)氣壅盛、頭目心胸不利,婦人血風(fēng)朝發(fā)、丈夫風(fēng)氣上攻,狀如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疼、項筋緊急,時發(fā)寒熱,皆類傷風(fēng),有寒氣則出汗,如風(fēng)盛則荊芥穗(四兩) 旋復(fù)花(三兩) 前胡(三兩) 半夏(一兩,洗凈,姜汁略浸) 赤芍藥(一兩) 麻黃(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姜棗同煎,至六分,熱服,如汗出,并三服,陳自明管見良方,但頭不疼,項不強(qiáng),為異耳。

  卷一傷寒

  石膏散

  治傷寒,頭疼不可忍者。

  石膏(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 何首烏(五錢) 干葛(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一片,水一盞同煎,至八分溫服。

  卷一傷寒

  太一散

  治傷寒頭痛。

  大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甘草(半兩,生 石葦半兩,去毛) 石膏(二兩) 滑石(二兩)

  上五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二錢,蔥白薄荷茶調(diào)下。

  卷一傷寒

  人參訶子散

  治傷寒氣不順,食嘔,胸膈不利,有時泄瀉。

  人參 干葛 濃樸(去皮) 地黃(各二分) 丁香(一分) 訶子(七枚) 豆蔻(一個,去皮。)

  上七味,同為末,水一盞,末二錢,入生姜棗同煎,熱服。

  卷一傷寒

  沉香散

  治傷寒嘔,結(jié)痞,心胸真氣虛弱,脈息沉細(xì),正氣補(bǔ)元奪命。

  沉香 舶上茴香 青橘皮(去皮) 蓽澄茄 胡椒 川楝子 陳橘皮(去白,各一兩。

  上七味,同生杵為末,如患者。但得心頭有氣,未斷亦服之,每服二錢,蔥白三莖,各長一寸,擘破,入酒,并童子小便。各半盞,煎至六分,放溫和滓服,患重者,不過三兩服,氣正脈生。

  卷一傷寒

  柴胡散

  治傷寒日數(shù)過多,心中氣悶,或發(fā)疼痛,狂言不定,煩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一兩,去苗) 大黃(一兩) 樸硝(一兩) 甘草(半兩) 枳殼(一兩,去穣。)

  上五味為末,每服三大錢,水三盞,煎至六分溫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或當(dāng)此候,吃下毒瓦斯藥,通利,即不用服柴胡散,或狂言須服大有奇效。

  卷一傷寒

  陷胸散

  治心胸悶結(jié),喘不定,服之自汗出。

  大黃(一兩半) 甘草(半兩) 枳殼(半兩,去穣上三味為末,每服三錢,水七分盞,煎二三沸,溫和滓服,汗出為度,六日內(nèi),多使此散,如無證不用。

  卷一傷寒

  豆蔻散

  治兩感傷寒、結(jié)胸,壯熱惡寒,飲食不下,大小腸秘塞,陰毒昏沉,臍下水結(jié),撮痛,四肢逆冷,心躁,不省人事,食癥結(jié)聚,心下逆滿,坐臥不省。

  肉豆蔻(二枚) 麻黃(去根,一分) 木香(一分) 緙 (五個,糯米炒令黃,去米) 吳茱萸(一銖) 白術(shù)(一分) 干姜(二銖,炮 大黃八銖,濕紙裹,煨 訶黎勒二枚,炮) 茯苓(去皮,八銖)

  七片) 桂心(三銖) 檳榔(二枚) 當(dāng)歸(一分)

  上一十六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棗三枚,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后熱服,蓋覆。若胸腹內(nèi)痛,空心服必效,如稍溏利,無妨。

  卷一傷寒

  金針丸

  治傷寒結(jié)胸氣逆,并手足冷,吐嘔不定。

  陽起石 不灰木 阿魏(各半兩) 巴豆(二十五粒,去皮心,不去油) 杏仁(二十五枚,去皮尖)

  上五味同為細(xì)末,用軟粟米飯為丸如彈子大。每服取一丸,穿一眼子,于燈上燒,煙絕為末,以生姜米飲調(diào),服之,以利為效。

  仙茅丸 治傷寒結(jié)胸,及惡候者,大效。

  仙茅(一分) 貫眾(半兩) 黑附子(半兩,去皮) 蓽茇(一分) 干姜(半兩) 甘草(少許) 巴豆(去皮上七味,同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下結(jié)胸,生姜棗湯,下一丸,五七日患者,更打破一丸,同前湯下。如常傷寒,只用冷漿水下,如轉(zhuǎn)后,須用順氣微表藥服之,汗出瘥

  卷一傷寒

  人參散

  治傷寒,和氣溫中,安神魂(五日內(nèi)服。

  人參 茯苓(去皮) 白術(shù)(米泔浸一宿) 陳橘皮(各一兩)

  上四味,杵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鐘,生姜二片,煎至六分,溫服之,每日三服。

  卷一傷寒

  順氣散

  治傷寒脾胃氣不和,汗前汗后,嘔逆腹脹,虛氣攻刺,心脅疼痛,及治咳嗽。(見羅適傷寒救俗方。

  濃樸(去粗皮,姜汁浸炒黃) 茴香(炒) 陳皮(浸,去穣,焙) 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炒) 枳殼(湯浸去穣,麩炒黃) 川芎(炒) 桔梗 杏仁(去皮尖,炒) 白芷(炒)

  甘草(炙) 麻黃(去節(jié))

  上各等分為末,杏仁別研,一處和勻,每服二錢,蔥白三寸,姜二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此藥調(diào)理傷寒汗后氣虛,甚有奇效,凡病患若手足指節(jié)逆冷,嘔惡,有陰毒傷寒之證,急并三五服,自然回陽,順氣,汗出,如服了覺身熱,汗久未行,卻并服金沸散表之。年老傷寒,不問陰陽二毒,并先服順氣散,三兩服后,方服金沸散,表汗。少壯者若是陽毒,并先表汗,后用此藥調(diào)氣,若被風(fēng)雨逼濕,并宜服之。

  卷一傷寒

  返陰丹

  治傷寒厥逆。

  太陰元精石(一兩) 硫黃(一兩) 硝石(一兩,各為末) 膩粉(半兩)

  上四味,依次第布在干熨斗內(nèi),用紙蓋覆,慢火煨久,候藥上有黃芽生起,便止,傾乳缽內(nèi),閉氣,細(xì)研五七百下,用蒸餅為丸,如皂子大,若傷寒脈候微細(xì),四肢冷逆者,及曾經(jīng)轉(zhuǎn)瀉者,煎艾湯約一盞,先熱吃艾湯一半,細(xì)嚼一丸,以湯下之,須臾汗出便瘥,重者二丸必愈,神妙。

  卷一傷寒

  正元散

  解傷寒圣濟(jì)總錄云:治傷寒陰證,脈候沉細(xì)。

  麻黃(去節(jié)) 陳皮(去白炙) 大黃(生) 甘草(炙) 干姜(炮) 茱萸 官桂(去粗皮) 芍藥(生) 附子(炮,去皮臍) 半夏(湯洗七遍上十味,唯麻黃多于眾藥一倍,余藥減用一半,同搗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生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熱服,如出汗,須候汗干,可去蓋覆。凡才覺傷寒,四肢頭目骨節(jié)疼痛,便服此藥,如人行五里許,再服,或連吃三服,立見汗出,便瘥。若患陰毒傷寒,更入退陰散半錢,同煎,或傷冷傷食,頭昏氣滿,及心腹諸疾,服之無有不見效者。

  卷一傷寒

  退陰散

  川烏頭(炮) 干姜(各半兩上二味,同為粗散,炒令轉(zhuǎn)色,放冷,再搗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捻,煎半盞,去滓,溫服。此藥大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息沉細(xì),頭痛腰重,連吃三服。若小小傷冷,每服一匙,入正元散,鹽一捻,若陰毒傷寒咳逆,煎一服,細(xì)細(xì)熱呷,立止。

  卷一傷寒

  奪命丹

  治陰陽二毒沖心。

  朱砂(二兩) 金箔(八十片) 膩粉(半兩) 黃蠟(三兩) 巴豆(八十個紙裹,出油。)

  上五味,同為末,煉蠟和丸如雞豆大,每服以膩粉一錢,米飲一盞調(diào)下,如人行一里,藥性動,下惡物,如藥在其中,取出,掘一地坑,埋三伏時,取出,除卻上面黑物,以麝香裹養(yǎng)之,如更用時,擘為兩處,重為丸。一??莎熚迤呷?,神圣之功,卒難序述。

  卷一風(fēng)證

  燒肝散

  治三十六種風(fēng),二十四般冷,五勞七傷,一切痢疾,脾胃久虛,不思飲食,四肢無力,起止甚難,小便赤澀,累年口瘡,久醫(yī)不瘥,俱依此法服之,必愈。

  茵陳 犀角 石斛 柴胡(去苗) 白術(shù) 芍藥(各半兩) 干姜 防風(fēng) 紫參 白蕪荑桔梗 人參 胡椒 吳茱萸 官桂(去皮,各一兩上一十五味,同為末,以羊肝一具,如無,即 豬肝代之,分作三分,凈洗,去血脈脂膜,細(xì)切,用末五錢,蔥白一莖,細(xì)切,相和,以濕紙三五重裹之,后掘地坑,內(nèi)以火燒令香熟,每日空心,生姜湯下,大段,冷勞不過三服見效。

  卷一風(fēng)證

  骨碎補(bǔ)丸

  治風(fēng)虛攻疰,遍身筋骨疼痛,坐臥不能,飲食減少,行步無力,元氣耗損。

 ?。雌弑?,半膝(一兩) 地龍(一分,去土) 縮砂上一十二味,同搗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臨臥空心,茶酒任下,服至十日,于皮膚間,覺微微行,是藥效,婦人以醋湯或當(dāng)歸酒下。

  卷一風(fēng)證

  馬蘭花煎丸

  治元臟虛風(fēng)壅熱,上攻下疰,香港腳等證。

  馬蘭花(一兩) 大附子(一兩,泡去皮臍,切同馬蘭花,以水一升半煮,水干,焙) 巴豆(春夏二十二粒,秋冬三十八粒,擘破和殼,同芫花,和醋一升半拌,煮醋干,焙) 芫花(一兩)

  兩,去瓤) 羌活(一兩)

  上十味為末,醋面糊為丸如桐子大,食前服,或臥時空心加減,自五丸加服,丈夫艾鹽湯下,婦人橘皮湯下。

  卷一風(fēng)證

  草還丹

  治風(fēng)順氣,調(diào)利三焦,明耳目,益真元,肚筋骨,駐顏容,保生延壽。

  仙茅 川羌活 防風(fēng)(去頭) 金毛狗脊(去毛) 紫花白術(shù) 茯苓(去皮,各一兩) 干姜九節(jié)石菖蒲 白丑(各一兩半) 葳靈仙(二錢) 何首烏 蒼術(shù)(各一兩上十二味,各要新好者,洗擇凈焙干,并生用,細(xì)杵為末,以白生砂蜜和為劑,再入臼,杵三千下,煉熟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冷水下,不嚼,婦人月候不通,紅花酒下,半月見效。

  卷一風(fēng)證

  牛膝煎丸

  大治下元氣虛,冷氣流注,腳膝無力,行步不能,狀似軟風(fēng),補(bǔ)益真陽。

  川烏頭(五兩,逐日三度換水,浸令透軟,去皮臍,細(xì)切,用好酒三升,漸漸下熬成膏,更細(xì)研) 木瓜(三個,下面剜去,取瓤核,將好艾先熟,杵為末,入在木瓜內(nèi),填實,蒸熟,鹽(細(xì)研) 青橘皮(去白)

  上一十味,焙干,杵羅為末,以前二味膏,攪和令勻,相度莫令硬,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十丸,勿嚼。

  卷一風(fēng)證

  牛膝海桐皮煎丸

  治腎臟風(fēng),并腎俞氣,有時上攻耳目頭,而背膊,及流注手臂腰腳,筋絡(luò)頑麻,疼痛,或時無力,耳作蟬鳴,以至重聽,大壯筋骨,補(bǔ)元氣。

  牛膝(半斤) 海桐皮(半斤,二味細(xì)銼,杵為末,用好酒五升,于銀石器內(nèi),熬成膏)

  附子(加皮(一兩) 虎腦骨(四兩,涂酥,炙令黃色) 大黃(二兩半) 桃仁(二兩,去皮尖,以麩炒黃色) 赤芍藥(一兩) 肉桂(一節(jié)) 地龍(一兩,去土微炒) 川芎(二兩) 木香 獨活 沒藥(研) 乳香(研) 防風(fēng)(去蘆) 骨碎補(bǔ) 麒麟竭 舶上茴香 沉香 干蝎 天南星(生用,各一兩,研,飛過) 麝香(半兩,研上二十九味,修事凈,同為末,再研令勻細(xì),后入前膏內(nèi),和勻,再杵三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或鹽湯下十丸,忌生冷油膩毒物等。

  卷一風(fēng)證

  天雄沉香煎丸

  治下元積冷、傷憊、陽事不能、筋骨無力,或成下墜,及小腸氣痛,并腎臟風(fēng)毒攻疰,脾胃不和,腰腳沉重。

  天雄(四兩,生用,銼碎) 防風(fēng)(二兩,生用) 緊小黑豆(二兩,凈拭,生用) 漢椒(四兩) 草烏頭(四兩,生用) 附子(四兩,生用) 牛膝(二兩) 沉香 天麻(各二兩,生用,以上九味以無灰香木香 羌活 干姜(各一兩) 官桂(三兩,去皮) 肉蓯蓉(三兩,酒浸,去土,炙熟) 紫巴戟(二兩,去心上一十六味,同杵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此藥兼明耳目,雄氣海,駐顏色。

  卷一風(fēng)證

  金粉丸

  治風(fēng),冷氣流疰,腳膝疼痛,行步艱難,久患不瘥。

  川烏頭(一兩,每個擘開作兩片) 牛膝(一兩,去苗,酒浸,細(xì)切之) 何首烏(一兩,擘破)

  上三味,用大豆一斗,淘揀凈,先入一半,在甑內(nèi),次下此三味在內(nèi),更用余大豆蓋之,蒸可半日許,取出藥,于篩子內(nèi),陰干為末。別入地黃、金粉一兩拌,和勻,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招摹⒛竟暇葡露瑁寥?。

  卷一風(fēng)證

  紫金丹

  治腎臟風(fēng),上攻下疰,虛腫疼痛,補(bǔ)暖丹田,大進(jìn)飲食,及療婦人血風(fēng),血氣流注,筋骨疼痛,或發(fā)寒熱,口苦舌干,四肢煩倦,血海久虛,兼化痰涎。

  黑附子(半兩,炮,去皮臍) 丁香(半兩) 砂(半兩) 縮砂(半兩,去皮) 當(dāng)歸(半兩) 天南星(半兩,炮) 半夏(半兩) 肉豆蔻(五個) 自然銅(一兩,火 ,于醋內(nèi)淬七遍) 木香(半兩) 防葵(半兩) 青葙子(半兩) 朱砂(半兩) 水銀(一分)

  上一十四味,先將水銀朱砂 砂三味,同細(xì)研,余即一處為細(xì)末,和勻,以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薄荷茶下十丸,或薄荷酒下,亦可日二服。

  卷一

  勞證

  夫勞者牢固也,勞傷也。經(jīng)曰:五勞六極七傷,皆因營衛(wèi)不調(diào),血氣虛損或房、或酒、或大病愈后有失調(diào)理,因變證候,其狀極多,不能備舉,大抵春夏劇,秋冬瘥。

  卷一勞證

  鹿茸丸

  治虛勞傷憊,腰腳疼痛少力,精神不爽,飲食減退,駐顏益氣。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鹿茸(二兩,去毛,涂酥,炙微黃)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巴戟(一兩,去心微炒) 萆 (三分,銼) 桂心(三兩,微炒) 當(dāng)歸(一兩) 羌活(三分) 牛膝(一兩,去上一十七味,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卷一勞證

  鱉甲散

  治五心煩熱,飲食減少,狀似勞氣。

  鱉甲(一兩半,醋炙) 常山(一兩,生) 大黃(一兩,炮) 甘草(三分,半生,半熟) 柴胡(一兩,去蘆焙) 石膏(一兩)

  上六味,杵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小麥一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卻將二服滓,再煎作一服,神效。

  卷一勞證

  神效喝起散

  治丈夫女人背胛勞倦,肢節(jié)酸疼多困少力,飲食無味,面黃體瘦,或發(fā)寒鱉甲(洗凈,醋炙令黃) 柴胡(去苗) 秦艽 牡丹皮 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上五味,同為末,每服三錢,用 豬石子一個,去筋膜,以蔥白一寸椒末一錢,同研如糊,入 ,與藥相和,用童子小便一小盞,煎三五沸,入藥末,攪勻,盞蓋子蓋之,放溫服。

  人參半夏丸 治患勞氣,心胸?zé)?,痰涎壅塞,不思飲食,頭目昏眩。

  半夏(一兩,湯洗二七遍) 大腹皮(二枚) 人參(三分) 枇杷葉(三分,去毛炙)

  鱉甲(三分,醋炙令黃) 柴胡(三分,去苗) 茯苓(一兩,去皮) 前胡(三分,去苗)

  橘皮(三分,去白) 芍藥(半兩)

  上一十味,同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溫服。

  卷一勞證

  羌活煮散

  治風(fēng)勞攻疰四肢,背胛酸痛,上焦虛熱,心胸躁悶,面無顏色四肢昏沉,多困少力,元藏虛憊,腰腳沉重,日漸羸瘦,冷氣時攻腸脅,癘刺脹滿,酒后痰唾稠多,(圣濟(jì)總錄,作羌活湯,用棗二枚,蔥白二寸)

  羌活(二兩) 荊芥(二兩,去梗) 附子(二兩,去皮臍) 秦艽(二兩,去蘆) 人參(一兩) 麻黃(二兩,去節(jié)) 茯苓(一兩,去皮) 牛膝(二兩,酒浸一宿) 白蒺藜(二兩,酒浸一宿,焙) 沉香(一兩) 鹿茸酥(炙) 萆 (二兩,姜汁浸) 甘草(一兩) 當(dāng)歸(一兩) 牡丹皮(一兩) 漢防己 官桂(各一兩,去皮) 半夏(一兩,姜汁浸一宿)

  上一十八味,同搗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棗一枚,蔥白一寸,煎至七分,溫服,空心午前臨臥各一服,忌動風(fēng)物。

  卷一勞證

  沉香鱉甲煮散

  治脾腎風(fēng),勞氣攻疰背膊,四肢煩倦,百骨節(jié)酸疼,吃食減少,心胸不快,涕唾稠粘,多困少力,面色黑黃,肌膚瘦瘁。

  沉香 木香 人參 黃 紫巴戟(去心) 牛膝(去苗) 秦艽(去蘆) 柴胡(去蘆) 茯苓 川當(dāng)歸 荊芥(各半兩) 半夏(生姜汁浸二宿,炒令黃色,半兩) 羌活(三分) 肉豆蔻(四枚,去殼) 附鱉甲(一兩,醋炙令黃) 干地黃(三分) 干蝎(一分,生。)

  上件洗擇,焙干,杵羅為末,每服二錢,用水一大盞,蔥白二寸,姜三片,棗二枚,同煎七分,空心、夜臨、日午、食前、各一服,忌毒物。

  卷一勞證

  金花丸

  治急熱勞煩躁,羸,面目痿黃,頭痛目澀,多困少力。

  黃芩 黃連(宣州者) 川大黃(各一兩)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后,溫水下十五丸二十丸。治鬼交多饒驚魘。

  川楝子(十個,炮) 胡蘆巴(一分) 舶上茴香(一兩) 柴胡(半兩) 附子(一個,炮,去皮臍) 鱉甲(一個,醋炙令黃) 宣連(半兩)

  上件同杵為末,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茶酒任下。

  卷一勞證

  青蒿煎丸

  治骨蒸勞。

  青蒿(一斤,切,凈洗去土) 甘草(一兩,炙黃色,為末)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另研) 柴胡(一兩,去蘆為末,銀州者) 鱉甲(一兩,去裙,醋浸,炙令黃赤色,為末) 蜜(二合)

  上先用童子小便五升,煎青蒿,取一升,去蒿滓,入小凈鍋子內(nèi),再煎,如稀餳,入酥少許,及蜜,藥末等,熬成膏,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忌豬肉、面、毒物。

  卷一勞證

  橘皮煎丸

  治冷勞、瘦疾、目暗、手足攣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脹不能納食、食物無味、面黃力弱、積年腸風(fēng)、痔疾、 癖氣,一切勞病。女人血癥氣塊、赤白帶下、子宮冷甚、宿水露血、治五種膈氣、冷膈、熱膈、氣膈、思憂膈、四肢無力、饒睡。此藥大能通利五藏,明目,出一切風(fēng)冷。

  陳橘皮(一斤,去白) 官桂(去皮) 干姜(炮) 川當(dāng)歸(炙,以上四味,另研,細(xì)) 荊三棱(炮) 附子(炮,去皮臍) 萆 (以上三味另杵羅) 神曲(各六兩) 烏頭(炮,水煮三五沸) 木香(各一兩) 川椒(去子,炒出汗,一兩) 大麥 (四兩) 濃樸(去皮,姜汁炙,以上六味,另杵羅,留出半兩 末。)

  上件,用無灰好酒四升先煎上四味,如人行十里,更下次三味,又如人行十里,次入下六味,又添酒兩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麥 末相和勻,再搗一千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茶酒任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午時再服,忌生蔥、豆豉。此藥煎,若用銀石砂鍋,極妙。如無,即取好熟使鐺,凈刷,洗無油膩。先于鐺抹真酥,次下酒,及下藥,用慢火煎,不住以銀匙攪直候如膏,取出,于凈盤中勻攤,候硬軟得所,搗好,眾手為丸,曬干。此藥如久服,即補(bǔ)氣、壯真元、駐顏色、進(jìn)飲食。

  卷一勞證

  燒肝散

  治丈夫女人、五勞七傷、胸膈滿悶、飲食少味、腳膝無力、大腸虛滑、即或口內(nèi)生瘡、牙齒宣露、及遍療婦人風(fēng)血氣塊者。

  肉豆蔻(三個,和皮) 官桂(三分,去皮) 香白芷(半兩) 當(dāng)歸 人參 破故紙 茯苓桔梗(上八味為末,每服四錢,羊肝四兩,批作片子,摻藥在上令勻,以刀背微槌,以南粉涂濕紙裹,文武火燒令香熟為度,放冷,用米飲嚼下。

  卷一勞證

  沉香散

  治丈夫女人、五勞七傷、熱無力、小便黃赤、吃食無味、心多驚悸、骨節(jié)酸疼、心胸痞悶、兩脅疼痛、散滯氣。

  沉香 檳榔 大附子(炮,去皮尖) 人參 茯苓(去皮) 當(dāng)歸(去蘆) 官桂(去皮) 前胡 黃 枳殼(麩炒) 干姜(炮,各半兩) 柴胡(去苗,一兩) 訶子(炮,去核) 甘草 五味子(各一兩) 雀小片子,焙干用之) 草豆蔻(三分,炮,去皮。)

  卷一勞證

  柴胡膏

  治五勞七傷、肢體煩倦、日漸消瘦、行步稍難、飲食不進(jìn)。

  柴胡(半兩) 赤芍(一兩一分) 白蒺藜根(一兩一分) 川附子(炮) 青皮 吳茱萸 陳皮(各半兩) 青木香(一分) 烏雞(一只,凈去骨皮毛腸肚,唯擇肉。)

  上八味為末,入烏雞肉內(nèi),再杵成膏,于瓷器內(nèi)收貯,每食前,用鹽酒一盞,膏一匙頭,調(diào)服,常令患人有酒容,只服兩日,便見效驗。

  卷一勞證

  大柴胡鱉甲散

  柴胡 秦艽 常山 貝母 山梔子 甘草 烏梅 豉心 鱉甲(醋拌炙) 黃芩(各一兩) 生姜(半兩) 大黃(半兩) 桃枝 柳枝 蔥白 薤白(各一握) 糯米(半合。)

  上一十七味,杵為末,分作八貼,用水一升,酒一盞,同煎,至八分,作三服,早、午、晚,日三服,兩貼滓并煎作一服,此方累醫(yī)較人大段瘦者,即吃藥大效。

  卷一勞證

  炙肝散

  治男子五勞七傷、手足酸疼、四肢煩倦、多患口瘡、咽喉不利、心胸痞滿、不思飲食、久積瀉痢、腳膝浮腫、日漸消瘦。

  柳桂 吳白芷 羌活(溫水洗,浸過) 獨活 芍藥(各一兩) 訶子皮(七個,好者)

  白術(shù)(半兩上杵為末,每服用 豬肝一具,凈除筋膜,切如柳葉狀,換水七遍,控干,用藥末十錢,鹽一分,同拌令勻,作丸,串子,以慢火炙熟,空心任意服之,以生姜粥下之。

  卷一勞證

  延壽散

  治男子女人少童等,傳尸諸勞,嗽、寒、熱、百般變候,并宜出卻蒸汗勞蟲,牡丹皮 附子(炮,去皮臍) 柴胡(去苗) 秦艽 鱉甲(酒浸,炙令赤色,各半兩。)

  上五味,同為細(xì)末,入人中白半兩,同研,以瓷器盛之,每服,用豬石子一枚,蔥白椒末,同一處,細(xì)銼如膏,入藥末三錢匙,拌和,以童便一盞,水半盞同煎令沸溫服,其患人帖體著皂紗衫一領(lǐng),服后,衣物蓋覆,令惡汗出,粘膩盡出,仍脫皂衫、揩拭、身干、避風(fēng)將息。每七、一度、服后、汗輕即住,皂衣遂以皂角湯泡洗,安息香烘干,末后用了,即棄于十字路中,或長流水內(nèi),永瘥。

  卷一勞證

  養(yǎng)正膏

  治傳尸出汗,取辟蟲邪。

  鱉甲(一兩,醋浸,炙令黃,凈去根,杵碎) 天靈蓋(用七匙頭大一片,凈洗,酥涂,炙令黃色) 桃柳桑枝(各七莖,長各七寸許) 桃仁(四十九個,去皮尖) 安息香(一分) 青蒿 淡豉(三七粒) 蔥白(二莖。)

  上八味,隔夜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取半升,再以童便半升同煎,取四合,又用檳榔一個為末,麝香一錢,將所煎藥去滓,調(diào)下,至日高二丈時,放溫,頓服,以衣蓋汗出,審看十指,汗出如藕絲,五色,臭穢,汗出后,仍瀉下蟲狀惡物盡,甚者,旬日再服,永效。

  卷一勞證

  延齡膏

  治一切勞。

  蝦蟆 鶴骨 丁香 棗葉 鰻鱺 木香 豬牙皂角(各等分) 麝香(另研細(xì),少許。)

  上為末,用羊腸大者盛之,縛定兩頭,于飯甑上,蒸熟為度,取出,候冷,以竹刀子割開,同腸研細(xì),再入麝香,同研令勻,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到辰巳間,用茅香熟水吞下一百丸,更看病患強(qiáng)弱,漸漸服之,須得一度吃盡一百丸,后以衣被蓋之,出汗,病甚者略露面,其蟲逡巡后汗出,尸蟲如麥麩大,余者皆,微壯,出盡汗后,病患其身體輕快。十去三四也,候汗干后,即一時換卻原著衣服,并臥物等,初服藥,見當(dāng)時隨藥便盡吐出,并不住,即難療。或一百丸存六七十丸,猶可醫(yī),別以新藥補(bǔ)數(shù),如藥全住,疾無不退,服藥后忌一切動勞等物。此藥,病甚者吃及兩服,至三服,即永除根本,一服后,別用吃無觸忌,治勞煮散三五服為妙,初出汗,頻換手帕揩之,約兩炊飯久,腸勞隨瀉下,一度,別用盆一個盛之,其蟲皆微壯,浮在上面動,服藥后如不吐,甚妙也。一生永忌觸犯藥,苦參、人參、空青、麥門冬、烏頭、切忌服之。

  卷一勞證

  鬼哭飲子

  治一切勞。

  阿魏(一分,使童便磨一處) 東引桃枝(小者一大握,槌碎) 甘草 青蒿(一大握,如用其子,只用一兩半) 檳榔(一兩,為末) 蔥白(二寸,連根。)

  上用童便二升,浸桃枝、甘草、青蒿、蔥白、四味。一宿,來日五更初,煎取六合,去滓,然后入阿魏,更煎兩沸,分為二服,每服臨吃時,入檳榔末半兩,同服,如覺心頭惡,必吐,吐后更進(jìn)第二服,如是服前一服后,心頭安穩(wěn),即須進(jìn)二服,必然通轉(zhuǎn)當(dāng)下,必見惡物,服時仍不得令人與患者面對,恐惡蟲飛入人口鼻內(nèi)。

  此藥如是女人患,須是男子面向北與煎,如男子患,卻須女人向北與煎,仍忌貓狗見,患者春吃二服,秋吃三服,每年五服,勞蟲并盡,即去病根。

  卷一血證

  順中散

  治肺臟壅熱毒,則胸膈壅滯,血與氣皆逆行,上于肺,肺壅不利,故令人吐血不止,朝夕不住,發(fā)寒熱,氣喘促,紅物至多,頻頻嘔吐,漸至勞劣。

  檳榔好者一枚 大黃半兩 甘遂半兩 木香半兩 茴香半兩 白牽牛子半兩 青皮半兩,湯浸,去白,焙。

  上件同杵為細(xì)末,每服一錢,用木香煎湯下,或木香酒下,亦得,如作常服,茶酒任下一字。如曾中藥毒,嘔逆,黑血至多,不能飲食,服此順中散,亦能解毒止血。

  卷一血證

  治暴吐血不止方

  用人參一味為末,每服一大錢,以雞子青投新水半盞,調(diào)下。

  卷一血證

  雌黃丸

  治吐血衄血。

  雌黃一兩,用小瓷合子內(nèi)盛,上用不灰木末一錢,云母末一錢,蚯蚓糞一錢,水飛黃丹一錢,滴水和勻,作餅子,蓋頭,石脂鎖口灰半碗,蓋合子上,用三斤炭燒,如不聞藥香,未得住火,如聞香即住火,為度,放冷取出,凈去上面 子藥滓,令凈,研細(xì)末入下二味。

  馬兜鈴子(去皮) 甘草(此二味,候雌黃燒下,秤約及錢許,余只各用四錢半。)

  上件同研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以綿裹一丸,含化。

  卷一血證

  漢防己散

  治咯血。

  漢防己 萬州黃柏(各一兩一。

  上件同細(xì)搗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小麥二十粒,同煎,七分,食后溫服。

  卷一血證

  煎麥散

  治營衛(wèi)不調(diào),夜多盜汗,四肢煩疼,飲食進(jìn)退,肌瘦面黃。

  大鱉甲(二兩,醋煮三五十沸后,凈去裙 ,另用好醋,煮令香) 銀州柴胡(二兩,去苗) 大川烏頭(一兩,炮制,去皮臍) 元參(三兩) 干漆(一兩,炒) 干葛(一兩) 秦艽(二兩去土) 人參(一兩) 茯苓(一兩)

  上件為末每服二錢,先用小麥三七粒,煎湯一盞去麥,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后或臨臥時服之,如久患后,亦宜服此以退其勞倦,調(diào)順經(jīng)絡(luò)。

  卷一血證

  如智散

  治五心虛煩,夜多盜汗,面色黃瘁,四肢少力,多困饒睡,飲食不進(jìn)。

  萎蕤 川芎 青皮(去白) 肉桂(去皮) 木鱉子 當(dāng)歸(去須) 羌活 秦艽 柴胡(去苗) 烏梅上同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青蒿頭子七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若冬月無青蒿,以姜棗代煎之。

  卷一血證

  地骨皮散

  治骨蒸壯熱,肌肉減瘦,多困少力,夜多盜汗。

  地骨皮(水洗) 秦艽水(洗凈) 柴胡(去蘆) 枳殼(去白,面炒) 知母(生用)

  當(dāng)歸(去須) 鱉甲(去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桃柳枝頭各七個,生姜三片,烏梅一個,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每日空心臨臥各一服。

  卷二上焦證

  人參荊芥散

  治上焦壅滯,頭目昏眩,涕唾稠粘,心胸?zé)M。

  人參 柴胡(去苗) 羌活 荊芥 旋復(fù)花 甘菊 桑白皮(各等分。

  上七味,同杵為丸,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后臨臥溫服。

  卷二上焦證

  利膈散

  治上焦風(fēng)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

  荊芥穗子(青干凈好者) 鼠粘子(各一兩) 甘草(三分,炮過) 白丑(二兩,炒令香熟。)

  上為末,每服一錢,入鹽點,兼治風(fēng)牙痛,以三末入川椒一粒,鹽二錢,煎熱,熱含,冷吐出。

  卷二上焦證

  白蒺藜散

  治上焦虛熱,頭目昏疼,或眼赤腫,心胸?zé)灐?br />
  地骨皮(去土) 白蒺藜(去皮) 旋復(fù)花 山茵陳 白菊花(以上各半兩) 鼠粘子石膏(各一上七味,并生,同杵為末,每服一錢,食后茶清調(diào)下,日進(jìn)三服。

  卷二上焦證

  金花散

  治心腹壅熱,重蒸上焦,致口氣生瘡,連年不瘥。

  黃連(半兩,炒令稍焦,赤色,如年少,即加一分許) 人參(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上五味為末,每服一錢,生姜三片,煎六分,食后臨臥溫服。

  白龍丹 治上焦風(fēng)壅,化痰涎,利胸膈逐風(fēng)秘。

  雷丸(末二錢) 甘遂(末三錢) 牽牛(一兩,杵取末六錢,不用再羅者) 龍腦(少杵) 粉霜(四錢內(nèi),煨令熱,放冷,再上同為細(xì)末,研令勻,入青州棗,煮熟,取肉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溫漿水下。如一切風(fēng)癇驚搐涎滯,并以漿下七丸,及至十丸。如小兒痰熱,及渴不止,頭疼,但頻少與服,自然消除。大人風(fēng)氣壅盛,上焦不利,最宜服此,更在臨時酌其加減。

  卷二上焦證

  香芎散

  治上焦風(fēng)壅,中脘有痰,頭目昏暗,心煩口干,利膈,化痰涎。

  旋復(fù)花(一兩) 細(xì)辛(一兩,去葉) 川芎(二兩) 甘草(半兩,炙) 獨活 羌活(各半兩) 皂角(二挺,燒存性。)

  上七味,同杵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后臨臥熱服。

  卷二上焦證

  犀角散

  治上焦壅熱,咽膈腫痛,不利。

  鼠粘子(一兩,銚子內(nèi),以文武火,隔紙炒令香,為度) 甘草(一分) 荊芥(半兩。

  上三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五分一盞,煎令沸,去滓,溫服,大利胸膈。

  卷二中焦證

  沉香散

  治脾元氣不和,中焦痞悶,氣滯噎寒,進(jìn)食和氣。

  沉香 木香 青橘(去白) 郁李仁(湯浸去皮,另研) 陳橘(去白) 人參(各用一兩) 豆蔻 檳榔 肉桂(去皮) 甘草(炙) 干姜(炮制,各半兩。

  上十一味,同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不以時候。

  卷二中焦證

  四倍散

  治脾元氣不和,大補(bǔ)虛損。

  訶子(一兩,煨) 人參(二兩) 白茯苓(四兩,去皮) 白術(shù)(半斤。)

  上四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姜棗子,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空心食前服。如早晨常服,有大功效。

  卷二中焦證

  白豆蔻散

  補(bǔ)中益氣,調(diào)順脾元,心胸滿悶,不思飲食,上熱下冷。

  白豆蔻仁(半兩) 肉豆蔻(三個) 白術(shù)(一兩) 濃樸(姜汁炙,半兩) 甘草(三分,炙) 肉桂(半兩) 青皮(半兩)

  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二片,粟米少許,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大妙。

  卷二中焦證

  木香通真散

  治中脘氣不和,心胸滿悶,氣刺脅肋,飲食無味,和氣。

  木香(半兩) 人參(一兩) 官桂(一兩半,去皮) 川芎(一兩) 陳皮(二兩,去皮) 茯苓(一兩) 青皮(一兩,去白) 神曲(一兩) 濃樸(一兩半,用生姜汁,涂炙令黃) 茴香(一兩,用舶上者) 檳榔(半兩,女人吃即入也) 桃仁(一兩,麩炒,去皮尖。)

  上十二味,除桃仁另研外,余并搗羅為末,入桃仁,拌和令勻,每服一錢,水一盞,鹽少許,同煎七分,溫服。不拘時候,大能和順脾元氣。

  卷二中焦證

  賺氣散

  治氣調(diào)中,和脾胃。御藥院云:治心胸痞悶,腹脅虛脹,飲食減少,氣不宣通荊三棱(五兩) 白術(shù)(三兩) 蓬莪術(shù)(五兩,煨熟,杵末) 枳殼(去白,一兩,麩炒) 木香(半兩。若解傷寒,并三兩服汗出立瘥。

  卷二下焦證

  燒石子茴香散

  治下焦虛冷,臍腹撮疼,心胸痞脹,和元氣,進(jìn)飲食。

  舶上茴香 川附子(炮,去皮臍) 官桂(去皮) 木香 紫白戟(去心) 胡椒 陳皮(去白) 川椒上一十味,同為細(xì)末,每服用 豬石子一對,洗去筋膜,切作薄片,以末二錢,入蔥絲少許,鹽半錢,濕紙裹,煨熟,餌訖,以酒或粥飯壓之,須臾臍下暖,甚妙。

  卷二下焦證

  牛膝煎丸

  治男子下元虛冷傷憊,筋骨衰弱,遍身癮疹,及風(fēng)氣上攻下疰,疼痛不可忍牛膝(五兩,去苗,切作細(xì)段,用好酒浸三日,取出細(xì)研,如面糊,用酒于銅銀瓷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為度) 附子(炮,去皮臍) 川芎 虎骨(酥炙黃色,各三兩) 破故紙 葫蘆巴 蓯蓉(酒浸三日,細(xì)切,焙,各四兩) 巴戟(去心,生用) 仙靈脾(去莖干,生用各一兩。)

  上八味,各修事凈,一處杵為細(xì)末,用牛膝膏和,合入臼,杵令軟硬得所,丸如小彈子,如是難丸,更入少多熟蜜同丸,每日早晨及夜臥,溫酒化下一丸,嚼下亦得志意服一月,永無風(fēng)氣攻疰及癮疹,自然肢體安暢。

  卷二下焦證

  補(bǔ)骨脂丸

  治脾腎久冷,積氣成塊,或發(fā)疼痛,補(bǔ)暖。

  大木瓜(一個,去皮瓤入 砂一兩,去砂石,蒸令熟,研爛極) 補(bǔ)骨脂(炒) 薯蕷 官桂(去皮) 青皮 木香 懷香子 檳榔(以上各一兩) 荊三棱(半兩,醋浸一宿,炒令黃) 肉豆蔻(半上九味為末,用木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鹽湯下二十丸,溫酒亦可。

  卷二下焦證

  砂丸

  治男子元臟虛憊積冷(圣濟(jì)總錄名骨煎丸,治腎臟虛冷不思飲食,倦怠,無巴戟,有白術(shù)) 羊脛骨(一條,去凈肉,用 砂二兩,醋二升同煎,旋煎旋蘸,骨炙焦黃,以醋盡為度,焙干) 木香 白檳榔 官桂(去皮) 人參 牛膝 茯苓 郁李仁 附子炮 巴戟(去心) 薯蕷 丁香 沉香 蓯蓉(以上各一兩) 石斛(半兩) 阿魏(半兩,用面三兩,先將醋化,溲作餅子,炙黃。)

  上十六味,并杵羅為末,用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鹽酒或鹽湯,下二十丸。

  卷二三焦總治

  麻仁丸

  治三焦不和,臟腑虛冷,胸膈疰悶,大便秘澀。

  麻仁(四兩,先以溫水浴,懸在井中五日,令生芽,日曬,退皮取仁) 大黃(四兩,二兩蒸熟,二兩生用) 白檳榔(一兩,半煨,半生) 山茱萸(一兩半) 薯蕷(一兩半)

  官桂(去皮,一兩半) 車前子 枳殼麩(炒) 防風(fēng)(各一兩半) 羌活(一兩半) 木香(二兩) 菟絲子(一兩半,上十三味,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臨臥溫水下。

  卷二三焦總治

  三焦散

  治三焦不和,營衛(wèi)不調(diào),肢體煩倦,頭目昏疼,飲食無味,多困少力,寒熱痰前胡 柴胡(各去苗) 桔梗 羌活 獨活 人參 枳殼(麩炒) 鱉甲(去裙 醋浸,炙黃,各上十一味為細(xì)末,每服一錢半,至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解傷寒發(fā)汗,入麻黃一兩,去節(jié),同杵為末。如上焦多壅熱,入地骨皮一兩半。

  卷二三焦總治

  麥門冬散

  治三焦不利,心肺多壅,痰涎并積,口舌干燥,咽嗌腫疼,肌體黃瘁,氣血麥門冬(去心,半兩) 桔梗 半夏(各一分) 貝母 升麻(各半兩) 蔓荊子(一分) 甘草(半兩)

  分) 五味子(一分,用新者) 赤芍藥(半兩) 菊花(一分)

  上十六味,各洗擇令凈,焙,杵,羅為末,食后夜臥,各進(jìn)一服,每服二錢,水七分盞,生姜一片,同煎,至三分,去滓,溫服,大益心肺。

  卷二三焦總治

  牛黃甘露丸

  治三焦渴疾,飲水無度,舌上皴裂,肌肉黃瘦,精神減退,小便多,腹脅朱砂(一兩,成塊者) 牛黃(一分) 鐵粉(半兩) 犀角(半兩,銼) 丁香(半兩) 胡桐淚(半兩) 葳蕤(半兩) 麝香(一分) 銀箔(五十片) 地龍(半兩) 檳榔牡蠣 苦參 石膏 錫蘭紙 甘草(炙) 白 豆(各半兩,慢火炒) 鉛白霜(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知母(半兩) 宣連(一兩) 金箔(一百五十片) 生栝蔞根(一兩,杵研細(xì)。)

  上二十三味,除栝蔞根,另杵同為細(xì)末,煉蜜和,臨和時即入金箔,及生栝蔞根,一處和勻,為丸如豌豆大??招?,金箔三片,銀箔三片,碎研,米飲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飯后臨臥各一服,日近輕者,當(dāng)日止,重者三日止,十日后,只空心一服,夜后一服,用金銀箔各一片,一月日外只用溫漿水下五十丸其藥合二月至九月,即用生栝蔞根,九月后只用煉蜜和為丸亦得,忌咸酸炙爆魚酒等。

  卷二三焦總治

  利膈丸

  治三焦不順,胸膈壅塞,頭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牽牛子(四兩,一半生,一半熟) 不蛀皂角(涂酥,炙令香熟用,二兩。

  上二味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荊芥姜湯下。

  卷二三焦總治

  神妙沉香丸

  消化滯氣,調(diào)順三焦,空胸膈,理脾元,大能化酒食毒。

  丁香(一分) 沉香(一分) 乳香(一錢半) 阿魏(少許) 肉桂(半兩,去粗皮)

  舶上茴香(半兩,炒兩) 巴豆(十五個,去皮心,不出油上為細(xì)末,研入巴豆阿魏令勻,煮白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湯下。如胸膈氣不和,及元臟冷氣上攻,迷悶,加至十丸,溫酒下。常服,茶湯任下,要微動,以意加服之。

  卷二三焦總治

  橘香散

  調(diào)順三焦,平和胃氣,順氣。

  白術(shù)(四兩,米泔浸一宿,洗凈) 陳皮(二兩,去白) 茯苓(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兩,炮) 干姜(半兩,炮。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姜二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溫服,如覺傷寒,入荊芥煎服。

  卷二五臟證治

  茯神丸

  治心肺壅熱,口苦舌干,涕唾稠粘,胸膈煩悶,不思飲食,肢體倦怠,或發(fā)煩熱,狀似骨蒸。

  茯神(二兩,去皮木) 柴胡(一兩半,去苗) 黃 (一兩半) 生干地黃(二兩) 桔梗鱉甲(二兩,醋炙黃色) 人參 白前(各一兩) 枳殼(一兩半,炙去白) 赤芍藥(一兩半上十味,杵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生姜湯下十丸,臨時更加減服。

  卷二五臟證治

  金花散

  治心肺積熱,咽喉不利,口舌生瘡,心胸?zé)灒迪巡⒍唷?br />
  綠豆粉(四兩) 雄黃(三分) 甘草(末七錢) 樸硝(五錢) 甜硝(五錢) 白豆蔻(半兩) 生腦子(半錢) 麝香(半錢上八味,杵為末,旋滴生蜜少許,研令勻,入瓷器內(nèi)收貯,每服半錢,用薄荷水調(diào)下,小兒驚亦宜服之。

  卷二五臟證治

  潤肺散

  治肺氣壅滯,咳嗽不已。

  甜葶藶(一兩,銚子內(nèi),紙襯,慢火內(nèi)炒熱) 肉桂(一兩) 馬兜鈴(大者二枚,微炒用。)

  上三味,杵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放溫,食后時時呷一口,可自早至午服盡,或臨臥溫水調(diào),一字或半字,亦可。

  卷二五臟證治

  黃散

  治肺臟壅塞,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

  黃 (去蘆,蒸出擘破,于槐砧上碎銼一兩) 山梔子(一兩,如雀腦者,去皮,以甘草水浸一宿,焙用) 茯苓赤者(以水中澄去浮者,炒用,一兩) 秦艽(一兩,須是于腳下左交裂者為秦,以布拭卻毛) 柴胡(一兩,去蘆以布拭去土凈,銼勿犯鐵器) 地骨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上十味,同杵為末,以瓷器內(nèi)盛貯,每服三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后服之。

  卷二五臟證治

  蛤蚧散

  治患肺痿,咳嗽,即肺壅嗽。

  蛤蚧(一對,新好者,用湯洗十遍,慢火內(nèi)炙令香,研細(xì)末) 人參 茯苓 知母 貝母(去洗,去皮尖,爛煮令香,取出研。

  上八味同為細(xì)末,入杏仁,拌勻,卻粗羅,再篩研細(xì)為妙。每服半錢,入生姜二片,酥少許,水八分,沸熱服,如以湯點,頻服亦妙。

  卷二五臟證治

  鵝梨煎丸

  治脾肺風(fēng)攻,皮膚成瘡癬KT 癢,大化痰涎,解壅熱。

  鵝梨(十個,大者,去皮核) 薄荷(一斤) 皂莢(十挺,肥大不蛀者,以上三味,于酸漿水中同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后,另入藥末) 防風(fēng)(去蘆) 白蒺藜(微炒,去刺) 天麻(炙令通黃色,各二兩) 威靈仙(一兩,去泥) 甘草(炙,一兩上六味,杵羅為細(xì)末,入前膏內(nèi)溲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后,用溫漿水下十五丸至二十丸,臨臥時再服。

  卷二五臟證治

  救生丹

  治遠(yuǎn)年日近肺氣喘急,坐臥不能??備洠米縻U丹。

  雞內(nèi)金(三七枚,雞肫內(nèi)黃皮是也,旋取去,卻谷食,凈洗陰干,每夜露七宿) 甜葶藶(半七宿,至晚收于床下) 半夏(一分,洗凈,焙浸一宿,換水七遍,生用) 黃丹(半兩,亦如砒信制。

  上六味為細(xì)末,煮青州棗大者,十二枚,去皮核,搗和為丸,如干,即入淡醋少許,丸如綠豆大,以朱砂為衣,食后臨臥,溫蔥茶下七丸,甚者十丸,不過三五服立效,須忌大冷大熱,毒食等。

  卷二五臟證治

  杏仁丸

  治肺氣喘急者,由肺乘于風(fēng)邪,則肺脹,脹則肺不利,經(jīng)絡(luò)澀,氣道不宣,則上氣逆喘或息鳴。

  馬兜鈴 杏仁(去皮尖) 蟬蛻(各半兩,為末) 砒霜(一分)

  上為細(xì)末,煮棗二十枚,去皮核,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招谋『蓽露?,妙。

  卷二五臟證治

  紫蘇膏

  治肺痿勞嗽喘促,涕唾稠粘,咽膈不利。

  生地黃(三兩) 生姜(二兩,與地黃相和研,布絞取汁) 生天門冬(半斤) 生麥冬(一斤) 杏仁(三兩,生研入) 紫蘇子(二兩,炒研) 生牛蒡(四兩) 生元參(一斤)

  上八味,洗令凈,銼碎同研,令如泥,蘇子杏仁投于地黃汁內(nèi),更以細(xì)物濾,絞汁去滓,于銀石器內(nèi)盛,用煉蜜五兩半,真酥二兩,安于炊飯甑上,蒸一飯久,于凈器內(nèi)收,不以時候,抄一小匙,咽之,如久服大益心肺,滑潤肌膚,補(bǔ)助營衛(wèi),忌生冷豬肉。

  卷二五臟證治

  秦艽散

  治肺痿勞,咳嗽不止,時覺寒熱,涕唾稠濁。

  秦艽(炙) 柴胡(去蘆) 貝母(炮) 桔梗 麻黃(各一兩) 陳皮(一兩,去白)

  甘草(三分,炙) 訶子(一兩半,煨,去核用肉,秤。)

  上八味同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晚食前用小便一盞,烏梅一個,同煎三五沸,溫服。

  卷二五臟證治

  華蓋散

  治肺感寒氣,有痰咳嗽,久療不瘥。

  紫蘇子(炒) 麻黃(去根節(jié)) 杏仁(去皮尖) 陳皮(去白) 甘草(半兩,炙) 桑白皮 赤茯苓(去皮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后溫服。

  卷二五臟證治

  豆蔻湯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吐嘔滿悶,胸膈不利,心腹痛。

  草豆蔻肉(八兩) 生姜(和皮,切作片子,用一片) 甘草(四兩,銼碎。

  上三味,勻和入銀器內(nèi),用水過藥三指許,慢火熬令水盡,取出,焙干,杵為末,每服一錢,點之,夏月煎之,作冷湯服亦妙。

  卷二五臟證治

  十味人參散

  調(diào)理營衛(wèi),進(jìn)飲食,解利經(jīng)絡(luò),去久滯風(fēng)邪。

  人參 濃樸(姜汁炙) 官桂(去皮)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 白術(shù) 干姜(炮)

  茯苓(去皮) 麻黃(去節(jié),倍加) 陳皮(去白。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姜煎七分熱服,如才覺吹著不安,連二三服汗出立愈。

  卷二五臟證治

  平胃散

  治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

  濃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凈,二兩半) 甘草(炙,一兩半) 蒼術(shù)(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四兩) 陳皮(去白,二兩半) 人參(一兩) 茯苓(一兩)

  上六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姜棗子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服之,或杵細(xì)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鹽湯嚼下,空心服,治氣利膈,進(jìn)食平胃,丸也,如做湯,入鹽點服,亦曰白術(shù)湯,此藥本無人參茯苓二味,好事君子加之。

  卷二五臟證治

  丁沉丸

  治脾胃一切氣不和,吐逆不思飲食,霍亂不止,心腹刺痛,膨悶,胸膈噎塞,久積虛氣,傷酒痰逆,婦人血氣,及月候不調(diào),理中。

  丁香 沉香 木香 檳榔 白豆蔻 云南根(各半兩) 肉豆蔻(去皮) 甘草(炙) 青皮(去白,兩) 訶子(一兩,去核) 麝香(一錢,研) 元參(一兩半) 柳桂(一分) 干姜(一分,炮) 金釵石斛(一兩)

  上二十味,同為細(xì)末,續(xù)入麝香,和勻,煉蜜為丸,如酸棗大。每服半丸或一丸,爛嚼,炒生姜橘皮鹽湯下,溫酒亦可。婦人炒生姜橘皮,醋湯下。

  卷二五臟證治

  草豆蔻散

  治脾胃氣不和,霍亂不止,酒食所傷,兼患脾泄,能和一切冷氣。

  濃樸(二兩,去皮,用生姜三兩,取汁浸炙,汁盡為度) 草豆蔻(和皮,一兩) 干姜(一兩,炮) 白術(shù)(一兩,炮,黃色) 訶子(一兩,炮,去瓤,細(xì)切,炒,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魜y,冷米飲下,或酒調(diào)下。脾痛不可忍者,炒生姜酒下三錢。余即如湯煎服。

  卷二五臟證治

  椒樸丸

  治脾胃虛乏,伏積冷氣,吃食不消,多困羸瘦,面黃口淡,不思飲食。

  梓州濃樸(去皮,用十兩以姜汁炙令香,細(xì)銼) 漢椒(揀凈,十兩) 鹽花(十兩) 黑附子(二兩上以水十碗,于銀石器內(nèi),以文武火熬,候水盡為度,焙干,同研為末,煉蜜并糯米粉,同為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如大腸滑泄,生姜米飲下。

  卷二五臟證治

  藿香丸

  治胃氣,消食,定霍亂,止嘔逆,進(jìn)飲食,化冷痰。

  藿香(一兩) 濃樸(一兩,去粗皮,姜汁炙令香熟) 甘草(三分,炙) 官桂(半兩,去粗皮) 青皮(三分,湯去瓤,細(xì)切,面炒) 干姜(一兩,炮) 枇杷葉(一分,炙,去毛。)

  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一枚,同煎七分,服。

  卷二五臟證治

  丁香散

  暖脾助胃,止心腹痛,進(jìn)食,定嘔逆,治瀉痢。

  肉豆蔻(去皮) 人參(各半兩) 白茯苓(去皮) 蒼術(shù)(三分) 青木香(半兩) 吳茱萸 丁香(各一分) 濃樸(去皮,姜汁炙令香,半兩) 荊三棱(炮,半兩) 干姜(炮銼,半兩) 芍藥(半兩,炙) 甘草(上十二味,同杵細(xì)末,每日空心食前,米飲調(diào)下二錢。

  卷二五臟證治

  蓽澄茄散

  治脾元虛冷,氣不和,心胸不快,肚腹膨脹,氣刺氣痛,元氣 疼,不思飲食,酒色過度,面黃口淡。

  蓽澄茄(半兩,炒) 荊三棱(三兩,炮,趁熱杵) 陳皮(二兩,去白) 香附子(三兩,炒) 甘草汁炙令黃色) 蠻姜(一兩,一分)

  揀擇凈炒,研細(xì),后入) 阿魏皂子(大一塊,面裹煨,面黃為度,去面,另研細(xì),旋入諸藥。)

  上十三味,同為末,細(xì)研和令勻,每服一錢,入生姜二片,水八分盞,煎五七沸,熱吃,如作湯,入姜一錢點之,大療中酒,兼其味甚佳。

  卷二五臟證治

  香蘇散

  治肝亢風(fēng)盛,刑于脾胃,致多飧泄,調(diào)順中脘,平和胃氣。

  紫蘇葉(一分,揀擇凈,焙干) 肉豆蔻(一分,去殼) 天雄(一分,銼碎,以鹽一分,同炒令黃色,住) 青皮(去白,一分) 蠻姜(半分,炮) 白術(shù)(半兩,細(xì)銼,微炒黃色) 縮砂仁(一分) 川芎 甘草(各一分,炙。)

  上九味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五分,溫服,日進(jìn)三服。

  卷二五臟證治

  柴胡散

  治營衛(wèi)不順,體熱黃瘦,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飲食進(jìn)退。

  柴胡(二兩) 鱉甲(二兩) 甘草 知母(各一兩) 秦艽(一兩半上五味杵為末,每服二錢,水八分盞,棗二枚,煎六分,熱服。

  卷二五臟證治

  烏頭丸

  補(bǔ)暖水藏,壯筋骨,縮小便,大治風(fēng)。

  川烏頭(一斤,用東流河水浸二七日,每日三度換水,日滿,取出黑皮,并臍尖,切作柳葉片,入牽牛子一合,同炒,候香熟,去牽牛子不用) 舶上茴香(二兩,另杵為末) 青咸(五兩椒(五兩,揀去子。)

  湯溫酒任下十丸,至二十丸。(牛膝雖酒浸后,爛研,與諸末拌和,恐難得細(xì),或只將牛膝浸

  卷二

  諸氣

  夫人之生,稟于營衛(wèi),人之本皆系于氣,氣若和平,邪正不能干犯,氣若盛衰,百病由是生焉,故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聚,熱則腠理開,而氣泄,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jié)。經(jīng)曰:九氣七氣,及言諸氣者,皆不出于此也,診其脈,寸口伏,胸中逆氣,是諸氣上沖胸中,故面跗腫,喘息,如脈浮大,不治,上氣脈躁而喘者,屬肺;肺脹欲作風(fēng)水,發(fā)汗即愈,其脈若虛,寧得伏匿者生,牢強(qiáng)者死,喘息低不得者,其脈滑,手足溫即生。如脈澀,及手足冷死,數(shù)者亦死,謂其形損故也。至于五積六聚,癥瘕癖塊,皆由陰陽不和,臟腑虛弱,受于風(fēng)邪,搏于臟腑之氣所為也。腑者六腑也,臟者五臟也,臟為陰,腑為陽,陽浮而動,陰沉而靜。是以五臟積癥發(fā)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窮,已聚,瘕者六腑所成,痛無常處,上下無所留止,蓋由臟腑受邪,初未能為疾,留滯不散,乃成癥瘕也。

  卷二諸氣

  丁沉香丸

  治一切氣不和,心腹疰悶,氣脹胸膈,噎塞不利,及積冷氣,或時攻沖脾胃氣逆,不思飲食,霍亂不止,臟腑滑泄,酒食所傷,醋心不消,冷痰并多,大效。

  甘草(炒) 官桂(去皮) 沉香 丁香 木香 檳榔 訶子(炮,去核,各半兩) 人參(一兩半)

  青皮(去瓤,半兩。

  上十二味,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生姜湯嚼下。

  卷二諸氣

  阿魏丸

  治男婦一切氣攻刺疼痛,呼吸不得,大腸滑泄。

  阿魏(一兩半) 當(dāng)歸(兩半,細(xì)切,醋炒) 官桂(半兩) 陳皮(半兩,去白,細(xì)切醋炒) 白芨(三香(三分) 吳茱萸(半兩,醋炒) 川芎(半兩,醋炒) 附子(半兩,炮去皮臍) 干姜(一兩,炮) 肉豆蔻 朱砂(各三分,研細(xì)末。

  右除阿魏朱砂外,同杵為細(xì)末,以頭醋半升,浸阿魏,經(jīng)宿,用生絹袋取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五丸,溫酒下,橘皮湯亦可,婦人醋湯下。

  卷二諸氣

  小丁沉丸

  治一切氣疾,開胃口,消酒食毒。

  甘草(一兩,炙) 縮砂(一兩,去皮) 白芷(一兩,炒黃) 阿魏(一兩,用醋半斤,煎為膏,入去白) 益智(一兩) 舶上茴香(半兩,入合和,經(jīng)一宿焙干) 沉香(一兩。

  上一十二味,杵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雞頭,用朱砂為衣,空心,及吃酒,或鹽姜湯,嚼下一二丸,大化酒食毒,和氣。

  卷二諸氣

  塌氣散

  治虛氣攻沖,心胸滿悶,元氣冷疼,及一切氣不調(diào)順。

  舶上茴香(炒) 枳殼(去白,麩炒) 茯苓 人參(各一兩) 陳皮(去白,二兩) 青皮(去白,二兩) 甘草(半兩,炙) 蒼術(shù)(半兩) 丁香(一分) 干姜(半兩,炮) 高良(一分。)

  上十一味同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姜棗同煎,至七分,熱服,入鹽如茶點服亦可。

  卷二諸氣

  撞氣丸

  治一切氣。

  木香(半兩) 荊三棱(一兩,炮) 青皮(一兩,去白) 胡椒(一兩) 官桂(一兩,去皮) 干姜(半兩,炮) 木瓜(末一兩) 茴香(一兩,炒) 甘草(一兩,炒) 檳榔(一兩,炮) 阿魏(一錢,用白面和,煨熟。)

  上十一味,搗羅為末,用蒸餅,先水浸過,后和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鹽湯嚼下。

  卷二諸氣

  乳香丸

  散滯氣,消酒食,利胸膈,化痰,和順元氣,止冷氣攻刺。

  乳香 沉香 沒藥 木香 朱砂(細(xì)研) 枳殼 烏頭(炮) 蓬莪術(shù) 檳榔(各一兩)

  芫花(醋炒令赤) 野狼毒(醋熬) 干漆(炒,各半兩) 阿魏(一分) 青皮(三分上一十四味,同杵為末,以 砂一兩半,用水飛過,去砂石,以川楝子肉四兩為末,同以好醋熬成膏,入在前末,和勻,為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溫酒,或姜湯鹽湯任下,亦可。

  卷二諸氣

  桂枝丸

  治氣,利胸膈,進(jìn)飲食,充肌膚,療心疼腹痛,若宿酒后服妙。

  檳榔(三個,大者) 牽牛(三兩,以一半麩內(nèi)炒,一半生用) 官桂(三兩,去皮) 青皮(二兩,去白) 陳皮(二兩,去白) 干姜(二兩,炮。

  上六味,同為細(xì)末,煮醋,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茶酒任下,如婦人心腹疼,即醋湯下。男子用茴香湯下。

  卷二諸氣

  勝金丸

  治一切氣不和及女人血氣腫,化積滯,消酒食。

  芫花 大戟 甘遂 牽牛 荊三棱 干漆 青皮 陳皮(去白) 巴豆(各半兩)

  砂膽礬(上除 砂膽礬外,余并用生姜半斤,搗碎,入好醋一升,浸一宿,取出,姜不用控干,焙令干為末,醋化 砂,并膽礬。煮面糊,攪和為丸,如豌豆大,消酒食,及常服茶酒任下,三五丸。婦人心氣痛,醋湯下。水氣及一切氣腫,并痢疾,生姜酒下。一切氣不和,生姜湯下。

  卷二諸氣

  五積散

  治一切氣。

  蒼術(shù)(二十兩) 桔梗(十兩) 陳皮(六兩,去白) 吳白芷(三兩) 濃樸(二兩,去皮) 枳殼(四兩,麩炒) 官桂(去皮,春夏用三兩,秋冬用四兩) 芍藥(一兩) 白茯苓(一兩,去皮) 當(dāng)歸(二兩) 人參(二兩) 川芎(一兩半) 甘草(三兩) 半夏)一兩,洗七遍) 干姜(春夏用一兩半,秋冬用二兩) 麻黃(去節(jié)根,春夏用二兩,秋冬用三兩上各洗擇凈,焙干,除官桂枳殼另杵外,諸藥同為粗末,分作六分,于大鐵鍋內(nèi),以文武火炒令微赤黃熟為度,不可令焦,須是勻,取出以凈紙襯,安板床下,候冷,勿令塵土侵,卻入前枳殼官桂末,和勻,密器內(nèi)收貯;若陰氣傷寒,手足逆冷,或睡裹虛驚,及虛汗不止,脈氣沉細(xì),面青,或手足冷,心多嘔逆,宜入順元散一錢,同煎,熱服;或婦人產(chǎn)前胎不安,及傷腹痛,只依常法,以末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服;如生產(chǎn)痛陣疏,及艱難,經(jīng)兩三日不生,胎死腹中,或產(chǎn)母頓無力,產(chǎn)戶干,即入順元散同煎,以水七分,酒煎數(shù)十沸,相次吃兩服,其產(chǎn)母便省有力,其血氣內(nèi)和,便自有痛陣,胎死者不至三服,其順元散多少,量產(chǎn)母虛實用之,神效;或者傷寒,遍身煩熱頭痛,每服更入蔥白一莖,豉七粒同煎服之,連吃三服,出汗,陽毒不宜;或脾胃不和,內(nèi)傷冷食,渾身疼痛,頭昏無力,或痰逆,或胸膈不利,氣壅,或多噎塞,飲食不下,及元氣攻刺,兩脅疼痛,及女人血海久冷,月候不勻,走疰腹痛,及不行者,并如常法,前服順元散。

  卷二諸氣

  順元散

  川烏頭(二兩,炮去皮臍)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天南星(一兩,炮)

  上三味,同為細(xì)末,每服入前散子用之。

  豆蔻散 和一切氣,及疏轉(zhuǎn)后,用之亦可。

  肉豆蔻(三個) 官桂(一分,去皮) 川芎(一分) 香附子(二十一個,炮過) 零陵香(一分) 陳皮(去白,一兩) 甘草(三分,炮上七味,同為散,每服一錢水一盞,姜棗同煎六分,不拘時,男婦老少并宜服之。

  卷二諸氣

  治項氣方

  豬靨(二七個,于瓦上爆干) 甘草(一兩) 桑白皮(一兩) 石榴(根皮一兩,醋炒) 刺椿(根頭皮上七味同為散,每服二錢以陳米飲調(diào)下,空心臥服,忌生冷油膩動風(fēng)物。

  卷二諸氣

  磁石丸

  治諸氣腫,大有妙效,次用補(bǔ)藥。

  羌活 陳皮 木香 澤瀉 赤茯苓(去皮 附子炮,去皮臍) 檳榔 白術(shù) 訶子(炮,去皮至極細(xì)為妙) 烏頭(炮) 桑白皮(另研羅為末,不用筋滓) 鱉甲(醋炙令黃) 官桂(去皮) 黃 (另研,取細(xì)末千下,如硬,更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焙干,空心日午,溫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切忌房室,并咸藏諸毒物,須至百日外。

  卷二諸氣

  分氣丸

  消滯氣,利胸膈,止心疼,化酒食毒,治腹脅脹滿。

  荊三棱(醋浸一宿,切作片子,焙干用) 牽牛(微炒) 大戟(各三兩,細(xì)銼,炒令紫色) 芫花(二兩,醋炒) 甘遂(二兩,槌碎,炒令黃色?。?官桂(去皮,一兩。)

  上同杵為細(xì)末,以醋煮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煎陳皮湯下,不嚼破,如大段,腹脹膨滿,氣滯,如要行動,漸加丸數(shù),并吃三兩服,以微利為度。

  卷二諸氣

  搜癥丸

  治結(jié)氣。

  砂 川烏頭 官桂 干漆(各半兩右搗為細(xì)末,用青州棗煨熟,取肉為丸如綠豆大。每棗肉一個,用巴豆五枚,一處同杵,一二千,每服五丸,木瓜酒下。

  卷二諸氣

  七圣散

  治氣。

  濃樸(四兩,去皮后銼細(xì),用姜汁浸一宿,炒令紫黑色) 生姜(二兩,洗凈,細(xì)切作片子,日曬干,另炒令紫黑色) 甘草(二兩,細(xì)銼,炒令紫黑色) 陳皮(去白,六兩,炒令勻) 曬豆蔻上各炒了,更同炒令勻,同為細(xì)末,常服二錢,入鹽少許點吃,忽患脾氣等疾,每服三錢,姜二片,棗二枚。

  水一盞同煎,至六分,溫服。婦人冷血氣,亦宜服,忽氣瀉及氣痛等疾,并宜服食。凡疏轉(zhuǎn)后,并宜以此補(bǔ)治之。

  卷二諸氣

  補(bǔ)陰丹

  治男子本臟氣,婦人血氣,一切氣疾,及產(chǎn)后一切血臟病患,宜服之。

  朱砂(去石) 砂(去石) 延胡索 木香 半夏(湯浸七遍) 芫花(醋浸,炒黃色) 斑貓(去翅足,酒浸后,炒令焦黑止,各半兩) 川苦楝子(醋浸,炒黃) 荊三棱 海蛤蓬莪術(shù) 大附子(炮,去皮臍) 舶上茴香 青皮(各一兩) 肉豆蔻(三枚 檳榔(三枚)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女用醋湯,男用溫酒或鹽湯下,空心臨臥各一服。此藥大健脾元能療小腸氣,膀胱氣刺疼痛,婦人產(chǎn)后,惡物不盡,變作血瘕者,并宜服之。

  卷二諸氣

  蔥白散

  治一切冷氣不和,及本臟膀胱氣攻沖疼痛,大治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腹痛,胎不安,或血刺者,兼能治血臟宿冷,百骨節(jié)倦疼,肌瘦,怯弱,傷勞帶癖,服久盡除,但婦人一切疾病,最宜服之。

  川芎 當(dāng)歸 枳殼(去白,麩炒) 濃樸(去白,姜汁炙) 官桂(去皮) 干姜(炮)

  芍藥 木香 青橘皮(去白) 神曲(炒) 麥 (炒) 人參 蓬莪術(shù)(醋浸一宿,焙) 舶上茴香(炒) 荊三棱(炮) 苦楝子 茯苓(去皮,各一兩) 干地黃(一兩 大黃半兩,二味酌用) 訶子(半兩,去核上二十味,同杵為末,每有患者三平錢,常服之,只須用二錢,用大蔥白二寸分中擘破用清水一盞,同煎至七分,然后入鹽半錢,和滓熱服,至方內(nèi)訶子大黃二味,或有用者,或有不用者,蓋相度病狀可入即入,不可入即不必入。蓋此二味多不全用,若須入大黃,即服時不須更入鹽也。

  卷二諸氣

  丁香煮散

  治一切冷氣攻沖,心胸不利,不思飲食,腹脅刺痛,口舌無味。

  丁香(一兩三分) 蓬莪術(shù)(二兩) 蓽澄茄(一兩半) 枳殼(一兩三分,炒令黃色)

  藿香(一兩半) 沉香(一兩) 麝香(半兩) 芍藥(半兩) 當(dāng)歸(三分) 訶子(二兩,去核) 前胡(一兩) 人參(一兩) 京芎(一兩) 木香(三分) 檳榔(七個) 豆蔻(去皮,七個。

  上一十六味,同搗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熱服,大治吐逆,及酒后嘔吐不止,胸膈悶,不思飲食。

  卷二諸氣

  沉丁煎丸(又名蓽澄茄丸)

  治心腹冷氣不和,絞刺疼痛,大效。

  蓽澄茄(新者) 沉香 木香 丁香 檳榔 肉豆蔻(去皮) 官桂(去皮) 當(dāng)歸(凈洗去土,切細(xì),焙干) 川苦楝子 高良(姜) 茴香(炒) 蓬莪術(shù)(各一兩上一十二味,杵羅為末,用附子二兩炮,烏頭二兩炮,另杵為末,用米醋五升,浸 砂一兩,經(jīng)一宿,澄去砂石,以此醋煮附子烏頭為糊溲和前藥末為劑,杵三五百下,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xì)嚼,丈夫炒生姜鹽湯下,婦人炒生姜醋湯下。有孕不可服,但腹諸疾,服之必瘥。

  卷二諸氣

  大阿魏丸

  治男子女人一切冷氣,霍亂吐瀉,元氣將脫,四肢厥冷,本臟氣上攻筑,心疼,悶絕,不知人事,及治傷冷傷寒,或氣虛夾陰氣傷寒,并見,先此用,正真氣。

  阿魏(一兩半,以醋化入白面三兩匙,同和為餅子,炙令黃) 石菖蒲(一兩半,并以泔浸一榔白術(shù)(各一青木香(一兩) 干姜(半兩,生) 附子(一兩半,炮) 當(dāng)歸(三分)

  上一十二味,除硫黃桃仁外,同細(xì)杵為末,次入硫黃桃仁同研令勻,以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鹽湯任下,女人醋湯下,并用空心服,如常服即大壯元氣,飲食駐顏。

  卷二諸氣

  理中丸

  治一切冷氣攻刺疼痛,心腹脹滿,胃冷吐逆,臍腹撮疼。

  阿魏(一分,用白面兩匙,醋和作餅子,炙令黃熟) 荊三棱(煨) 蓬莪術(shù)(煨) 甘草(炙) 青橘一兩)

  上一十味杵羅為末,用面糊為丸如櫻桃大。以好朱砂為衣,每服一丸,嚼破,煎生姜木瓜、鹽湯下。如婦人血臟氣攻刺,即用炒當(dāng)歸生姜湯,嚼下一丸,一切氣痛,但服此藥,必效。

  卷二諸氣

  順氣散

  調(diào)順冷氣,解利傷寒。

  吳茱萸(洗凈,春夏用一分,秋冬用半兩) 麻黃(一兩,去節(jié)) 人參(半兩) 甘草(一兩,炙)

  兩,去白) 干姜(半兩,炮) 大黃(三分 官桂一兩,去皮。

  上一十味同為末,每服一平錢,水一中盞,姜二片,棗一個,同煎六分通口服。如外傷風(fēng)邪,即先服此藥三服,次吃發(fā)汗丸散,必效。

  卷二諸氣

  蓽澄茄丸

  治丈夫元陽虛,冷氣上沖,心胸滿悶,腸脅雷鳴,或多攻刺,嘔逆膨脹。

  沉香 丁香 木香 舶上茴香(各半兩) 烏藥(一兩) 白芷(一兩一分) 胡蘆根(三分) 蓽澄茄(一分上八味,同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姜鹽湯嚼下。

  卷二諸氣

  砂木香丸

  治丈夫婦人一切冷氣攻刺疼痛,或成積聚,隱見不常,發(fā)則癘刺。

  巴豆(一兩,去皮,以紙出油盡為度,另研) 砂(半兩,另研細(xì),后入巴豆,入諸藥)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官桂(去皮) 茱萸(炒) 舶上茴香 荊三棱(炒) 干姜(炮) 木香 丁香(各等分)

  上一十味,同為末,用干柿一枚,洗過輕蒸令軟,和末,丸如綠豆大。取食利胸膈氣,淡茶下十丸,女人血氣及諸般氣,艾酒下,丈夫臟腑氣,蔥酒下,化痰津液下,酌其虛實,加減丸數(shù)。

  卷二諸氣

  七香丸

  消化酒食毒,破心胸冷氣,攻刺疼痛。

  丁香(二分) 官桂(一分) 青皮(半兩) 巴豆(二十粒,去皮膜,以紙出油用) 縮砂(半兩,去皮上七味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十五丸,姜湯茶酒任下。

  卷二諸氣

  勝金丸

  治冷熱氣不和,不思飲食,或腹痛癘刺。

  小梔子 川烏頭(各等分上同生杵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炒生姜湯下,如小腸氣痛,炒茴香蔥酒下二十丸。

  卷二諸氣

  沉香蓽澄茄散

  治一切冷氣不和,及膀胱小腸氣疾,常服即大妙,能補(bǔ)護(hù),四十歲以上蓽澄茄 沉香 胡蘆巴(微炒) 舶上茴香(微炒) 破故紙(微炒) 官桂(去皮) 川苦楝子(炮,槌皮尖用,二兩) 川烏頭(半兩,炮,去皮臍) 黑附子(炮制,去皮臍用,四兩。)

  上一十二味,同杵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鹽同煎至八分,溫服,又小腸一切氣痛,服之有效,如空心,入鹽點半錢,熱服。

  卷二諸積

  救生丹

  消酒食,化滯氣,空利胸膈。

  丁香(一分) 肉桂(一分去皮) 大甘草(七錢,炒存性) 面姜(半兩,燒存性) 木香(一分) 巴豆(十五個,去殼,油煎令黑色為度。)

  上六味,杵為細(xì)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茶酒送下三二丸。

  卷二諸積

  砂丸

  消久積食,治心腹腸滿,胸膈不利,痰實胃噎。

  砂(好者,秤二錢研) 野狼毒(銼碎,醋拌微炒干用,一兩) 巴豆(十五枚,去皮膜,以醋一升,煮令紫色) 鱉甲(醋炙黃香,一兩) 芫花(醋浸一宿,炒黃色,一兩) 干漆(一兩) 硫黃(一分上杵為細(xì)末,同和勻一處煮面糊為丸豌豆大。每服三丸,食后臨臥,溫生姜湯下。

  卷二諸積

  萬金丸

  消化積滯,調(diào)三焦,空利胸膈,定氣,刺疼痛,腹脅脹疼,冷氣攻疰,婦人血氣,小兒夜啼,胃冷痰涎,并宜服此。

  舶上硫黃(一分) 巴豆(去皮,秤半兩二味同以生絹袋子盛,于漿水內(nèi),用文武火煮,一伏時放冷,另研,極細(xì)) 柴胡(半兩,去蘆) 附子(一兩,炮) 干姜(半兩) 陳橘皮(去白,一分) 桔梗(一分) 青黛(半兩) 當(dāng)歸(一分)

  上九味,同為細(xì)末,以面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至三丸,溫水下。婦人血氣,醋湯下;小兒夜啼,常服一丸,溫水下;水瀉生熟水下;血淋,地榆湯下;白痢,干姜湯下;痰涎并多,生姜湯下;一切氣疾,煎生姜橘皮湯下,并不以時候服。

  卷二諸積

  三棱丸

  治積年五臟氣塊積滯。

  荊三棱 石三棱(二味,釅醋浸一宿,取出切杵為末,醋熬成膏) 青皮(去白)

  砂(以溫水皮膜,以上各半兩) 檳榔(二個,生用一個,炮用一個) 肉豆蔻(一個去殼) 干漆(一分,炒) 木香(一分)

  上一十一味為末,入于膏子內(nèi),和搗一千下,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如氣痛,茴香湯下;臍下氣塊,神曲湯下;心膈氣,禹余糧湯下;左脅塊,柴胡湯下;右脅,木香湯下;血氣塊,當(dāng)歸酒下;血氣痛,赤芍藥湯下五七丸。

  卷二諸積

  氣針丸

  治久積風(fēng)壅,疏利滯氣,空胸膈,止刺疼。

  牽牛(二兩,一半生,一半炒) 木香 青皮(去白) 川大黃(微炮) 檳榔(一兩上五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以溫水下。

  卷二諸積

  三棱丸

  治積聚氣塊,及和脾胃,或心腹?jié)M悶噎塞者。

  荊三棱(三兩,擘破,以好醋三升,用文武火煮,令盡為度,勿于鐵器中) 枳殼(去瓤,麩草(二兩,炮。)

  上七味同杵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患在膈上,即食后服之。

  卷二膈噎

  通關(guān)散

  治五膈氣,噎塞妨悶,遍身虛腫,涕唾稠濁,不下飲食。

  麥 (三錢) 馬兜鈴(三錢) 訶子(一枚) 莞花(三錢,漿水浸,微炒) 朱砂(一錢) 白丁香(三一錢上一十味,同研,令至細(xì)勻,每服一錢半,入膩粉兩文,雞蛋一個,去黃,只取清,調(diào)末,卻入雞蛋殼內(nèi),用濕紙裹,慢火煨熟,放冷,爛嚼,臘茶湯下,臨臥服之,來日,逐下黑惡物,永瘥。如小可噎閉,依法服一錢,必效。

  卷二膈噎

  半夏散

  治五膈氣噎,心胸不利,涕唾稠粘,飲食進(jìn)退。

  半夏(半兩,姜汁浸一宿,焙干) 濃樸(半兩,去皮,姜汁炙) 枇杷葉(炙去毛,半兩) 肉豆上六味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盞,煎六分,和滓熱服,酒后服,尤妙也。

  卷二膈噎

  檳榔散

  治胸膈注悶,噎塞不快,不思飲食,大治脾胃一切病,并腎膈氣,醒酒化氣。

  皮(去白) 濃樸(去以上等分上十一味,杵為末,每服點半錢,入鹽少許。如患脾胃病,并腎膈氣,每服一錢,入鹽湯服,甚妙。

  卷二膈噎

  蓽茇散

  治噎疾。

  虎頭王字骨酥炙,額骨是也 蓽茇微焙 人參 羚角屑以上各等分上四味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diào)下臨臥,食后服。

  卷三

  目疾

  目者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肝臟外候也,臟腑虛實,風(fēng)邪痰熱所乘,風(fēng)傳于肝,上沖于目,故為病多矣。若血氣充實,則瞻視分明,若營衛(wèi)虛損,則目多昏暗,風(fēng)冷則淚出勞熱則赤澀,如久不愈往往變?yōu)榇蟛?,其臟主血,足厥陰是其經(jīng)也。

  卷三目疾

  防風(fēng)散治風(fēng)毒眼,暴赤眼。

  菊花 防風(fēng) 甘草 威靈仙 黃連 牛蒡子(各三分上杵為末,每服一錢,風(fēng)眼,蔥湯下,赤目,新汲水調(diào)下,日可二服。

  卷三目疾

  撥云散治風(fēng)毒,眼目昏暗,翳膜遮障。

  菊花 防風(fēng) 白蒺藜(炒令黃) 羌活 柴胡(去蘆) 甘草(炙,各等分上六味同為末,每服一錢半,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后臨臥溫服之。

  卷三目疾

  大明散治一切風(fēng)毒瓦斯眼,翳膜昏暗,眼睛澀疼,熱淚時多。

  蟬蛻 白蒺藜 川羌活 荊芥穗 黃 烏蛇皮(各等分,蛇皮蟬蛻二味,入罐子內(nèi),蓋好口洗般過上六味同為末,研令勻,每服一錢,酒調(diào)下,日三服,神效。

  卷三目疾

  芎羌散

  治男女血風(fēng)毒眼,昏澀赤爛,丈夫腎臟風(fēng)毒瓦斯,眼癢腫疼,退翳膜,洗睛輪。

  荊芥穗(炒) 牛蒡子(炒) 木賊 蒼術(shù)(生用,各等分上用為末,每服二錢,煎荊芥湯點臘茶調(diào)下,日可三服,空心日午臨臥各一服。

  大效洗輪散 治風(fēng)毒攻疰,眼目赤疼,大退翳膜,去瘀肉,洗風(fēng)砂鐵屑磁末,因入目澀痛。

  仙靈脾(葉去梗) 秦皮 黃連 槐花(各等分) 生犀角(鎊少許)

  上五味同杵,研為細(xì)末,每服半錢,以新水調(diào),澄清洗之,砂鐵等,不三兩上,自然退在水中。如風(fēng)毒眼,即時每半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放熱洗之,每服可經(jīng)三次。

  卷三目疾

  青金丹

  治丈夫女人一切風(fēng)毒上攻,眼目赤腫昏澀,時發(fā)癢疼,或綠眶赤爛,冷淚頻多,及氣毒上攻,外障翳膜,赤筋瘀肉,并能理療,小可暴赤眼腫痛,點之立瘥。

  真銅青 蕤仁(以水浸去皮尖,與銅青一處,浸二宿,去水,爛研) 生龍腦(細(xì)研,半錢) 生犀(凈水磨,紙上飛過,秤用) 真珠母(以水磨,控干,取下秤,四味,各一兩) 海螵蛸(水飛上七味各研磨后,將銅青與蕤仁同殺,研如糊,次入白丁香研,次入下三味,后又殺研令勻細(xì),用細(xì)香墨,濃研汁,于凈器中,相度,和熱為度,丸如綠豆大。每丸用兒孩子乳汁化點之,余者且以紙蓋,如點時干,再入乳汁化之,未用者,常以生腦子,養(yǎng)在磁器中保存。

  卷三目疾

  羌活散

  治男子婦人小兒遠(yuǎn)年日近毒瓦斯上攻眼目,昏暗赤澀,瘀肉生瘡,翳膜遮障不明,及久患偏邪頭疼眼目漸小細(xì)及有夾腦風(fēng)痛,多視黑花,但有此狀,服藥五日見效。

  羌活 川芎 天麻 旋復(fù)花 青皮 天南星(炮) 本(以上各一兩) 牽牛子(六兩,杵取二兩末,余者不用,微焙干上八味,一處為末,后入牽牛末,和勻,取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食后,溫酒鹽湯米飲任下二十丸,日進(jìn)三服,不翳內(nèi)外障及暴赤眼。

  卷三目疾

  蟬蛻散

  治眼目赤疼澀腫,兼生翳膜瘡等。

  蟬蛻 地骨皮 宣連 菊花 白術(shù) 蒼術(shù) 牡丹皮 草龍膽(以上各一兩) 甜瓜子(半升)

  上九味,同杵為末,每服一錢半,瓜子荊芥同煎湯調(diào)下,每日食后臨臥各一服。大治時疾后余毒上攻眼目,甚效,忌熱面牙豆醋醬等。

  卷三目疾

  仙術(shù)散

  治眼目翳膜遮障,昏暗,退翳。

  蒼術(shù)(一兩,米泔浸,淘一兩宿) 木賊(一兩) 蟬蛻(一分,凈泥秤) 谷精草(一分) 甘草(一兩上七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一錢,空心臨臥時,冷水調(diào)下。

  卷三目疾

  磁石丸

  治內(nèi)外障翳,不問年遠(yuǎn)近,及中一切疾。

  磁石(三兩,須燒令透赤,旋投淡醋內(nèi)淬之。十遍后,搗篩過,入乳缽內(nèi),用水少許,研細(xì)泥,更入水,再研,傾于別器,要隨水飛過后,于灰上,安紙箱子三五個,便將所飛過汁,都研動,勻入紙箱子內(nèi),著盆合,卻一宿,取出后紙箱內(nèi)曬干,或焙干,與眾藥相和) 牛膝(一兩,去苗頭一寸,用醬水浸一宿時,以無灰酒煮五伏,以來,卻曬干用之) 官桂(一兩,以來,卻曬,或焙干) 干姜(一兩,炮制,去皮) 遠(yuǎn)志(一兩,去心取上粗皮用) 地骨(皮一兩,去赤皮俠白者)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蓯蓉(三兩,水洗三兩遍,用無灰酒浸,兩日后,更入燒酒,同煎三五沸來,濕切碎拌,和諸藥時入,同杵,熟為丸子) 黃 (一兩去苗,一寸生用) 復(fù)盆子(一兩,去莖葉,擇取子粒用) 防風(fēng)(一兩,去苗頭一半寸,用) 柏子仁(一兩,另研,用紙裹,壓去取上軟者秤用之,用無灰酒右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一應(yīng)丈夫女人所患者,不計年月遠(yuǎn)近,或障翳侵塞,或皮膜侵遍,空心,茶酒鹽湯任下二十丸至三十丸,雖不睹三光,服之必效,忌動風(fēng)炙爆物。

  卷三目疾

  羚羊角飲子

  治斑瘡后,翳膜忽生,及風(fēng)毒暴赤等眼。

  羚羊角(用一對以索子扎縛定一處鎊,共取細(xì)末二兩,再研如粉) 車前子 決明子 防風(fēng)上九味,同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半,凡欲服藥時,先將藥末,以水浸一宿,次日以此水并藥同煎熟,卻入瓷瓶子內(nèi),用油單紙封系,垂在井中一宿,至次日取出,微暖動,臨臥時,徐徐呷,不得就枕頭睡,至明見效。如要急取功,即空心日午時各吃一服。

  卷三目疾

  秘金散

  治自幼久患疳氣上攻眼目,羞明生翳,久療不瘥,大人有翳膜遮障,但睛不損粗黃連 沙參 元精石 決明子(各一兩上為末,每服半錢,用羊子肝一具,竹刀子切作縫子,摻末于內(nèi),以線系入瓶子內(nèi),用米泔煮熟,淡吃,每個作三服。

  卷三目疾

  決明散

  治青盲眼,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若臟虛,有風(fēng)邪痰飲乘之,有熱則赤痛,無熱則內(nèi)生障,蓋臟腑血氣不營盛于目。故外狀不異,而只不見物,或加有痰熱,則生翳如蠅翅狀,覆在睛上。此方乃至人傳授大效。

  石決明 草決明 青葙子 井泉石 蛇蛻 細(xì)辛 甘草(以上,各等分上七味,修事皆不得犯鐵器,仍須用木臼中,杵細(xì),杵羅,然后用 豬肝一具,去膽膜,凈洗,瀝干后,用竹刀子,隨肝豎切,作縫子。將上件藥末,平秤一兩,逐縫子摻入藥末,畢后將麻線子細(xì)意扎縛了,卻入生絹袋內(nèi)牢縛定,用上鍋子,或瓦石鍋,亦得入,淘米濃米,泔煮之,更入青竹葉一握,枸杞根一握,黑豆三協(xié)議煮,肝熟為度,取出候冷,仍先飽吃,食后,方用竹刀子逐片切吃,旋呷元汁,送下。吃盡后,更吃豆無妨,久患者不過三兩具,見效。切記合藥時,須潔凈敬信,不得犯鐵器服,未有不驗也。

  卷三目疾

  洗頭明眼方

  鳳眼草(即椿樹上固翅也,燒灰淋水洗頭,依日洗之經(jīng)一年,明如童子眼,及加椿皮灰,尤佳。

  上用正月七日 二月八日 三月四日 四月五日 五月二日 六月四日 七月七日 八月三日 九月二十日 十月二十三日 十一月二十九日 十二月十四日。

  卷三目疾

  決明散

  治眼一切疾。

  石決明 草決明 丹丞明(又名丹丞石) 青葙子 白芷 甘草 黃柏 黃連 谷精草龍土地活(水中生下杵羅入一片子,用文武火炙,干入,候杵羅時,一七遍了盡,篩羅為度上藥每服七分,五更時披衣,以陳茶清調(diào)下,日午臨臥準(zhǔn)前服之。 小弩肉,細(xì)腫疼痛不可忍者,三五日見效。大段赤白翳膜遮睛,久不可見光明者,服一七日,減三五分,見物。至第二七日,取下眼中翳膜,如赤白濃膠,半月至三七日,其眼好安如不患時,復(fù)舊。若根枯死者不療,活者通醫(yī)。訣曰如何知活死,如有煩惱,傷酒色,遇風(fēng)雨,眼中疼痛者,即是活眼也。若或有此,無淚不疼痛者,名為無根也,更不用。此藥忌毒魚面,禁豬肉酒色等

  卷三目疾

  辰砂膏

  治一切眼疾。

  白龍腦 烏魚骨(研極細(xì),飛過用) 川硝 真麝香 牛黃 牙硝 并鹽 石膽(各少許,)惟石上等均為細(xì)末,入白砂蜜,和令得所,以銅箸點之為妙。

  卷三目疾

  通神膏

  治眼生翳膜,赤脈, 肉,澀,癢痛有淚。

  白砂蜜(四兩) 青鹽(一字) 麝香(一字) 乳香 砂(半字) 當(dāng)歸(半錢) 黃連(一錢) 白礬(半字上八味,于乳缽內(nèi)輕研破,于青竹筒內(nèi),煮半日,用綿濾去滓,瓷瓶內(nèi)收貯,每點藥時,瞑目少時,以溫湯洗,翳膜等并退。

  卷三目疾

  紫金膏

  治外障,退翳膜,療風(fēng)毒上攻,眼疼赤腫,或臉 癢爛,時多熱淚,昏澀大效槐嫩枝芽三十條(于中春采,窨干,收之,如若無收者,以嫩枝子亦可) 龍腦(少許)

  谷丹(先細(xì)研過,炒,二大錢) 宣連(堅實者七枚子,各長可二寸半) 烏魚骨(飛過,炒,二錢) 白砂蜜(四兩) 輕粉(炒,三錢) 乳香(明凈者,秤一錢許)

  上先將槐枝,并黃連,用雪水,或井花水亦得,一碗半,入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及半盞許,去滓,次乳香研碎先入,又熬之。候如一茶許,卻先將蜜熬去滓,放冷,卻入前熬者膏子,及眾末,攪勻,再熬候金漆狀乃成,入不犯水瓷器內(nèi),收之,每用少許點,大妙。

  卷三目疾

  明眼金波膏

  去瘀肉,洗翳膜。

  宣連(四兩) 蕤仁(半兩) 杏仁(四十九粒) 金州柏(三兩,以上二味槌碎,以水二碗,浸一宿,于器內(nèi)熬,取半碗,濾過上先將杏仁去尖,雙仁,以蕤仁,于口內(nèi)退皮,同杏仁,研如粉,入前藥汁內(nèi)同熬,及一大盞,更濾過,入好蜜,及藥九分,入麝香一錢,白礬一字,飛過 砂一字,空青三錢,如無,只以生青代之,略槌碎,龍腦二錢以絹袋子盛在藥內(nèi),又熬,及一半許,于冷水內(nèi),滴,直候藥在水上不散,即成,用小瓶子一個,封閉令密,于飯甑上蒸三度,逐度,于井內(nèi)拔過,及冷,為妙,瓷銀器內(nèi)收貯,點之如常法,治療功能,卒不可述。

  卷三目疾

  甘石膏

  點眼昏花,視物不明,(烏馬兒監(jiān)司經(jīng)驗方。

  爐甘石(研) 代赭石谷(醋淬七次,研) 黃丹(各四兩,水飛) 白沙蜜(半斤)

  上將二石,研為極細(xì)末,次與黃丹和合,用銅鍋將蜜煉去白沫,更添水五六碗,熬沸,下煎藥,以文武火熬,用一碗,用銅器攪,試將藥滴水中,沉下為度,方可住火,熬成用夾紙四重,濾過,用凈瓷器盛貯,密封,不要透下塵土,恐點時癮眼,如眼昏花,不時點之有驗。

  卷三目疾

  食膏

  治眼目昏花。

  井鹽(五錢,無,以青鹽代之) 訶子(一個,去核) 黃連(去須,五錢) 烏賊魚骨(二錢半,去甲) 黃丹(三兩,水飛上為細(xì)末,用好蜜一十兩,熬去白沫濾凈,入前藥末,于銀銅器內(nèi),用文武火慢熬,用槐柳條攪成膏,紫色為度,用凈瓷器盛貯于地內(nèi),埋一伏時,去其火毒,取出,每用豆大一塊,溫水化開,洗眼。

  卷三耳病

  燒腎散

  治腎虛上攻耳內(nèi)生瘡,虛鳴及聾者。

  磁石(一兩,燒赤,醋淬十遍,細(xì)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炮制,去皮臍) 巴戟(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開口者,微炒去汗)

  上四味,搗羅為末,每服用 豬石子一個,去筋膜,細(xì)切,蔥白薤白各一分,細(xì)切,入藥末一錢,鹽一字,攪和令勻,以十重濕紙裹,于 灰內(nèi)燒熟,空心,細(xì)嚼,酒解,粥下,十日內(nèi)見效。

  卷三耳病

  如圣散

  治水入耳內(nèi),膿出,疼痛,日夜不止。

  箭竿內(nèi)蛀(末如有蟲子,一處同研,令細(xì),用三錢) 麝香(一錢) 膩粉(一錢上三味,一處同研細(xì),每用先以綿杖子榐凈,然后可三剜耳子深送,以棉塞定,如覺放扎,即是惡物也。要出去棉,側(cè)耳,令汗流出,依前,腫痛甚者三服瘥。

  卷三耳病

  小膏子

  治凍耳,兼療濕癬。

  丹參(一兩) 黃蠟(半兩) 豉(一合) 蔥白(五莖) 清油(三兩)

  上先將油煎三兩沸,次入?yún)Ⅳ?,煎令焦,即濾出,然后入蠟,勻攪,入瓷合子內(nèi)盛,每患即涂之,三兩上,即瘥。

  卷三耳病

  治油蜒入耳

  川烏頭(三個) 木鱉子(七個) 白礬(五文) 豬牙皂(角一挺) 夜明砂(一文)

  白丁香(一撮) 小兒文)

  上九味,一處細(xì)搗為末,每服一字,釅醋調(diào),灌入耳內(nèi),少時蟲盡出。

  卷三

  齒須發(fā)

  齒牙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yǎng),手陽明支脈入于齒,若髓氣不足,陽明脈虛,則不能營于齒牙,為風(fēng)冷所傷,故多疼痛,既不營盛,因結(jié)為蟲,食于齒牙,則有孔,蟲居其間,又相傳受,余齒牽連疼痛,陽明既虛,則生壅熱,熱則血氣妄行,故令牙齒宣露。

  卷三齒須發(fā)

  香臍散

  治牙齒動搖,解骨槽毒瓦斯,卻令堅牢。

  香臍(十個,無香者,皮子是,細(xì)切) 牛膝(一斤,去蘆,細(xì)切) 木 (四兩) 郁李仁(二兩)

  上五味,入鐵臼內(nèi),搗成相著,握作團(tuán)子,后入罐子內(nèi),上用瓦子蓋口,留一小竅,用鹽泥固濟(jì),燒罐子通紅,候煙白色,即住,去火,以新土罨一伏時,取出,入麝香一錢,再同研細(xì),每日早晨,揩痛處牙齒,候須臾溫水漱口,臨臥,更貼少許,咽津亦無妨,和劑局方名麝臍散,無麝香,有升麻,細(xì)辛,用法并同。

  卷三齒須發(fā)

  渫牙散

  治齒牙浮動,宣露疼痛。

  荊芥(去梗) 細(xì)辛 莽草 升麻(各一兩) 木 (半兩上同杵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入槐枝十?dāng)?shù)莖,鹽二錢,同煎令濃,熱含,冷吐。

  卷三齒須發(fā)

  麝香散

  治大人小兒齒齦損爛,及走馬疳。

  麝香(一分,研) 豬牙皂(角三挺,燒存性用) 膩粉(十兩) 密陀僧(一兩) 白礬(二兩) 苦楝根白皮(一兩) 綠礬(一兩半,同白礬杵碎,入銚子內(nèi),枯了用) 水銀(十兩) 黃柏(一兩)

  上杵為末,用無灰酒三升,熬成膏,患者先凈漱口,涂之,久患者,取藥一匙,砒霜粉霜末各一錢,拌,和勻使,妙。

  卷三齒須發(fā)

  黑散子

  治牙疳及宣露。

  本 升麻 皂角(不蛀者,燒灰存性,各半兩) 石膏(一兩半上四味,杵羅為末,臨臥時,以手指蘸,揩擦齒上,微漱,存藥氣,此散大能牢牙去疳

  卷三齒須發(fā)

  黑金散

  烏髭鬢,兼治牙齒一切疾。

  麻 (二斤,細(xì)杵,不用羅) 地黃(三斤,揀擇勻停好者,然后曬干) 皂角(六挺,不蛀肥好者,每挺截作三段) 青鹽(三兩,杵碎,不用羅) 東引桃枝 柳枝 桑枝(各十五截,如大指大,各長一握) 墻頭豆(生者) 馬齒(及盛時,采一斤,采時不得令婦人雞犬見,采到,即于凈上藥用一斗三升瓦罐子新好者,將前件藥物,逐味分作三處,逐一味一重重下于罐子內(nèi),藥絕。用一新瓦片,可罐子口蓋覆,仍于蓋子中心開一竅子,出煙罐子周回,以好黃土紙,筋泥固濟(jì),候干,于凈房內(nèi),用炭火四向,慢慢燒之,須是用火得所,煙盡,撥卻火,塞眼子,卻黃土焙,一兩宿,候冷,取出藥,其色如鴉羽。于瓷器內(nèi)研細(xì),切勿犯鐵,更入升麻白芷各一兩,細(xì)研羅,入于末內(nèi),令勻,以瓷器內(nèi),收密封閉,逐漸取出一匙頭許,亦以小瓷器內(nèi)收,每日,不以旦暮或食后,揩齒,表里精細(xì)耐煩揩之。悉令周回,即合口須臾,若不倦,久長用之,髭鬢自然黑潤異常,牙齒堅白無脫落,口氣香潔,合時切忌見婦人雞犬

  卷三齒須發(fā)

  揩齒七圣散

  牢牙益齒。

  白面(四兩) 皂角(二挺,不去皮子,銼碎) 訶子(一兩) 鹽(一兩上件一處,以面裹用槐枝子燒,煙盡為度,后次入升麻細(xì)辛各一兩,同杵為末,每日早揩,須臾,漱口。

  卷三齒須發(fā)

  揩牙烏髭地黃散

  歌曰:野客自仙鄉(xiāng)。來呈變發(fā)方,南方采 草,丙地取生姜,筒漆豬牙皂,烏麻及地黃,菟絲都七味。固濟(jì)入瓷缸,火 須連日,黃烏終夜長。藥成將揩齒,功效實難量,不惟髭發(fā)黑,兼亦壽延長。

  K 草 生姜(切片,焙干) 筒子漆 烏麻子(如無,胡麻子代之) 地黃 豬牙皂角 菟絲子上各四兩,入瓶內(nèi),以黃泥固臍,火 一日后,入地一尺二寸深窖,卻三伏時取出,合子盛,露三夜,不得著日氣,羅為末,如齒藥用之。

  卷三齒須發(fā)

  烏髭鬢揩齒法

  生干地黃(十二分好者細(xì)切) 升麻(一兩,碎) 訶子(二枚,研末) 白鹽花(半分) 麻 (末,沙牛糞調(diào)之,免飛上)

  上件,都拌令勻,于一凈沙瓶中盛,密封頭,通身遍泥,陰干,七八日,待泥干,入爐中,坐之,瓶四畔,以炭火周回?zé)?,其炭續(xù)續(xù)添,盡七斤即住。其藥以為黑灰,收之,并細(xì)為末,每日夜用之揩齒。一如后法,揩齒法,欲使藥時,用生姜一塊,如杏仁大,爛嚼,須臾即吐,卻滓,以左手指揩三五遍,就濕指,點藥末,更揩十?dāng)?shù)遍,含汁不得吐,以兩手取津,涂髭發(fā)。待辛辣定,即細(xì)細(xì)咽之。此藥即兼治腳風(fēng)、腸風(fēng)、下氣、駐顏益齒,若能勤用,一生不白髭發(fā),一百日卻黑,赤者五十日黑,用藥二十日即便見效也,若能空心三遍用,更飯后用之,見效即速矣。

  卷三

  眩暈

  頭風(fēng)眩暈者,由血氣虛,為風(fēng)邪所乘也,諸陽經(jīng)脈上走于頭面,因運動勞役,陽氣發(fā)泄,腠理開疏,而受風(fēng)邪,頭風(fēng)之上頭面多汗,惡風(fēng),甚則頭疼心煩悶,或因新浴發(fā),中外風(fēng),亦為此病,久不瘥,眩暈,由風(fēng)邪流入于腦,腦轉(zhuǎn)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暈也。其脈寸口洪大而長。是也,服大效香砂丸,必愈。

  卷三眩暈

  大效香砂丸

  巴豆(生,出油,去皮) 生朱 乳香 細(xì)辛 當(dāng)歸(去苗) 丁香(少許) 官桂(少許,去皮) 龍腦(五十文) 麝香(五十文) 檳榔(少許)

  上各等分為末,以水浸蒸餅和為丸,如桐子大。發(fā)日,用好茶下一丸,須是當(dāng)門齒,與冷茶嚼下,十年只用一粒,額上汗出,即瘥。

  卷三眩暈

  獨活丸治風(fēng)毒瓦斯上攻,頭目疼痛,昏眩不快,利膈化痰。

  獨活 川芎 甘菊(各一兩) 干蝎(一分,炒) 防風(fēng)(一兩) 半夏湯(洗去滑,作餅子,炙二兩)

  至十丸,荊芥薄荷湯下。

  卷三眩暈

  伊芳祁丸

  治肝腎虛、風(fēng)上攻、頭旋、項筋急、眼有黑花、耳內(nèi)虛鳴。

  伊芳祁(半兩,點醋微炒) 穿心巴戟(糯米炒,候赤黃色,米不用) 黑附子(炮,去皮臍) 羌活 沙苑白蒺藜慢火(微炒,各一兩)

  上五味同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招柠}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臨臥米飲下

  卷三眩暈

  芎術(shù)湯

  治冒雨中濕,眩暈,嘔逆,頭重不食。

  川芎 半夏湯(泡七次) 白術(shù)(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卷三嗽喘

  華蓋散

  治咳嗽,解表,滋潤皮膚,調(diào)理,自然汗出。

  麻黃(三兩,不去節(jié)) 甘草(一兩)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

  上三味,先以前二味為粗末,后入杏仁,研細(xì),同拌令勻,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服,日三服,即愈。

  卷三嗽喘

  紫蘇飲

  治咳嗽,墜痰涎,潤肺。

  紫蘇 貝母 款冬花 漢防己(各一分上四味,研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一茶碗,煎七分,溫服。

  卷三嗽喘

  款肺散

  治寒壅相交,咳嗽不止,胸膈悶亂,痰涎并多。

  麻黃(二兩,去根節(jié),炒) 貝母 桑白皮(各一兩銼,炒) 柴胡 杏仁(一兩,去皮尖,炒)

  上七味,新好者,杵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卷三嗽喘

  阿膠散

  治久患咳嗽及勞嗽。

  阿膠(二兩,炒過,如無,以黃明膠四兩代,亦可炒過用) 人參(半兩) 杏仁(二十個,去皮尖) 黃蜀(葵花一分) 甘草(半分) 款冬花(一分)

  上六味,同杵為末,每服二錢,早晨用糯米粥一盂子,入末,熱吃,晚食前再服,如只用糯米濃飲調(diào)下亦可。

  卷三嗽喘

  黑靈丸

  治咳嗽不已,日久年深,皆效。

  羌活 獨活(各一分) 巴豆(三十粒,不去皮,半夏三十個,同入瓶子內(nèi),鹽、泥固濟(jì),炭火三斤 ,取出,入前二味)

  上同杵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以后味藥煎湯下。

  馬兜鈴(半兩) 官桂(一分) 甜葶藶(半兩,微炒上三味,同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八分,下丸子,其余飲子,時時呷,令藥香常在咽喉中。

  卷三嗽喘

  華蓋散

  治上喘咳嗽,兼治膈熱。

  桑白皮 神曲(炒) 桔梗(各一兩) 人參(三分) 百合(三分)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各半兩上七味同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后溫服。

  卷三痰飲

  辰砂丸

  治上膈風(fēng)壅有痰,結(jié)實如梅核,及稠濁者。

  辰砂(半兩,要真) 天南星(半兩) 白礬(半兩) 半夏(三兩,姜汁搗作餅,炙令黃)

  上四味,杵為末,用生姜自然汁合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以姜湯下,食后服。

  卷三痰飲

  壞涎丸

  治痰涎壅盛,服藥未退,頭重心煩,飲食不下。

  砂(二分) 寒水石(半兩,猛火燒透紅,好酒內(nèi)淬五七遍取出) 密陀僧(一大分)

  定粉(一大乳住用) 半夏(半兩,上七味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研好朱砂度過,每服一丸至二丸,生姜龍腦水下,勿嚼。

  卷三痰飲

  人參半夏丸

  墜痰化涎。

  半夏(一兩) 生姜(四兩,取汁,先以湯洗半夏七遍,浸三日后,于日內(nèi)煎干,切作片子,焙干用) 北礬(一兩,研) 人參(一兩) 赤茯苓(去皮) 天南星(半兩,生用)

  上六味,同杵為細(xì)末,篩羅,以蒸餅水浸過,卻用紙裹煨熱,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夜臥,用淡生姜湯下十五丸,開胃,生姜棗湯下。風(fēng)涎,皂角一寸,姜三片,蘿卜三片,同煎湯下。

  卷三痰飲

  旋復(fù)花散

  清頭目,利胸膈,化痰涎,解上焦風(fēng)壅,咽喉熱疼,唾如膠粘。

  菊花 旋復(fù)花 桑白皮(各三分) 地骨(皮一兩) 石膏(一兩一分) 甘草(半兩)

  蒺藜(一兩,去刺上七味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后溫服,此藥兼治頭風(fēng)有效。

  卷三痰飲

  中金丸

  治金化痰,辟邪養(yǎng)正,益津液,潤肌膚,大進(jìn)飲食,延年補(bǔ)氣。

  用蒼術(shù)不計多少,以長流水浸七日,逐日一度換,仍以竹刀旋削去粗皮,切作片,別用無灰酒浸一宿,浸可以于術(shù)上仄二指許,候滲酒盡,焙干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早晨,茶酒任下三二十丸,忌桃李雀鴿。

  卷三痰飲

  丁香丸

  治胃冷有痰。

  半夏(二兩,以水浸一七日,每日早晨換水,足取出令自干) 白礬(半兩) 丁香(一分)

  上三味,同為末,用姜汁合和,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鹽湯下,膈上有痰涎。只用三服,墜下,立效。

  卷三痰飲

  半夏煮散

  治胃冷有痰,嘔逆,不思飲食,及中酒后,大宜服此。

  半夏(十六分,湯洗十度) 木通(十六分) 前胡(六分,去頭) 旋復(fù)花(五分,去萼秤) 陳皮(六分,去粗皮 枳殼五分,面上一十味,銼羅為散,每服三錢,生姜三片,水一大盞,同煎八分,去滓,空心服,余滓再煎,日午服。

  卷三痰飲

  玉液散

  治胃虛有痰。

  半夏(一兩) 生姜(二兩,去皮,細(xì)切) 陳粟(米一合,揀令凈,約重二兩)

  上三味,一處爛搗研,曬,焙干,羅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卷三霍亂

  人參藿香散

  治霍亂、定嘔逆、止心腹刺痛、大進(jìn)飲食、化痰益氣。

  藿香(去土,二兩) 青皮 人參 茯苓 干姜 枇杷葉(布拭去毛,炙令黃色,各一兩) 半(半兩) 甘草(三分,上十一味,同杵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姜棗,同煎七分,熱服。

  卷三翻胃

  小木香散

  治翻胃病,全不下食,開胃和氣。胡氏經(jīng)效方,作定胃散。

  胡椒(二十一粒) 木香(一小塊) 糯米(一撮上三味,同炒,至米熟為度,杵末,分二服,每服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

  卷三翻胃

  定胃散

  治翻胃吐逆。仁齊作溫胃散,治久冷翻胃。

  附子(一個,去皮臍,生切,作四塊。)

  上用生姜半斤,以水一碗,同煮附子,汁盡為度,取附子焙干為末,每服一錢,冷米飲下,空心服。許叔微本事方。名附子散,治翻胃。

  卷三翻胃

  順氣散

  治平胃氣,調(diào)進(jìn)飲食。

  甘草(四兩,炙令黃) 白茯苓(四兩) 白術(shù)(八兩) 附子(二兩,炮,去皮臍) 陳皮(二兩半,去上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荊芥少許,煎至七分,熱服。

  卷三癥癖

  小三棱煎

  治食癥氣塊,及小腸氣、本臟氣、腎俞氣、膀胱氣、五膈氣、風(fēng)痰、胃口冷、脾積氣、食傷、冷氣抱心、心腹脹滿、吐逆酸水、五種虛疾、脾寒水氣。

  荊三棱 蓬莪術(shù)(各四兩,洗凈) 芫花(一兩,去枝葉上三味,同入一瓷瓶內(nèi),用米醋五升,浸滿藥,封卻瓶口,以炭火煨,覺微干,即取出荊三棱,蓬莪術(shù),便杵碎芫花,另以余醋炒微焦后,同二味猛焙干,搗羅為末,用米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用生姜鹽湯吞下,婦人醋湯下。

  卷三癥癖

  通靈丸

  治久患癖塊,或因氣不和,即發(fā)疼痛,胸多痞塞,消化痰瘕,大效。

  荊三棱 酸石榴大者(二枚) 杏仁 苦葶藶 甘遂 大戟 大黃 巴豆 芫花 五靈脂(各上一十二味,銼細(xì),用水一斗二升,入藥,于鍋內(nèi)同熬,候水盡,就鍋內(nèi)炒令黃焦色止,取出,杵羅為末,更入木香青橘末各一兩,拌勻,醋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姜湯下三五丸。心胸痞悶疼,橘皮湯下,吃酒食,飽悶,生姜湯或茶湯溫水下,亦可。

  卷三癥癖

  三圣丸

  治日久積年,血氣癥癖瘕聚,諸藥療理不瘥,至效。

  舶上硫黃(一兩) 水銀(一兩) 砂(去砂石,秤一分用上三味,乳盆內(nèi)滾研如粉,卻以生鐵銚內(nèi),用文武火熬熔成汁,以鐵火箸攪令勻。一茶久,放冷,刀鏟下,以紙裹,入地坑內(nèi),埋一宿,取出,再研令勻細(xì),卻以赤芍藥一分,當(dāng)歸一分,荊三棱一分,莪術(shù)一分,紅花一分,并生用,細(xì)銼,如法,酒一升,煎及一半,漉出于砂盆內(nèi),研,生布捩汁再熬,放冷,入飛羅,面煮糊丸如綠豆大。若因產(chǎn)后傷于飲食,結(jié)伏腹脅,少許下七丸或至十丸。若取磨癖塊,空心溫酒下三丸至五丸。所有藥滓捩了,焙干為末,另入干地黃半兩,真蒲黃一分,芫花一分,醋炒焦黃色,同研為末,以三圣丸所剩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治婦人血臟冷氣攻沖,心胸疼悶,及一切血海疾,可常服,溫酒下十丸。

  卷三癥癖

  木香砂煎丸

  消癥瘕積聚,血結(jié)刺疼。

  木香 大黃(炮) 荊三棱(生用) 巴豆(去皮膜,不出油用,細(xì)研) 官桂(去皮)

  青皮(去白) 筒子漆(炒) 蓬術(shù)(炮) 附子(炮,去皮臍) 干姜(炮,各一分) 香墨(一指節(jié)大,細(xì)研) 砂(半兩,以上將大黃末,荊三棱末,巴豆等三味,同于銀石器內(nèi),以好醋一升,煎一兩沸,次入砂,同熬成膏,次入諸藥末,和勻,再入臼,杵千百下,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傷冷食冷酒冷水,結(jié)聚腹內(nèi),氣塊疼痛,用干姜湯或橘皮湯下之。夾食傷寒,白湯下亦可。粘食不消,成氣塊,即用煮面湯下。食牛羊魚鱉肉,成氣塊不散,用所傷汁下。宿酒不消,血氣不調(diào),當(dāng)歸酒下。妊娠不服,要轉(zhuǎn),淡茶下。加至七丸,小兒三丸,常服一兩丸。

  卷三水氣

  檳榔散

  治水疾,及諸般氣腫,大效。

  白檳榔(勿用大腹子,不得見猛火,煨令微黃,用半兩) 芫花(醋拌令干) 澤瀉 甜葶藶(隔皮(去白炒,半兩)

  分,銼碎微炒)

  上件細(xì)杵為末,每服一錢,用桑白皮濃煎湯,空心調(diào)下,當(dāng)時取碧綠水,后如爛羊脂,即瘥,如未盡,隔日再服,看腫消如故,更不用服,如治水疾,忌鹽一百日。

  卷三水氣

  逐氣散

  治水疾。

  樟柳根不拘多少,去皮,薄切,陰干,日曬亦可,為末上用黃顙魚(三頭,大蒜三個,綠豆一合,以水一大碗同煮,以豆?fàn)€為度,先將豆任意吃

  卷三腳氣

  訶子散

  治香港腳疼痛,發(fā)腫,熱悶,或上攻,或即吐逆,令人不覺,大抵地方多卑濕處多,厥狀多般,有此疾。

  訶子 大腹皮(煨熱,和皮用) 木香 漢防己 沉香 紫蘇莖子 干木瓜 羌活 芍藥上十味銼為細(xì)末,分作十服,每服用水八合,煎至二合,去滓,通口服,每二服滓,并煎一服,兼大治風(fēng)氣上沖。

  卷三腳氣

  烏藥散

  治干濕香港腳。

  烏藥(一兩) 蒔蘿(一分,二味炒令黃色)

  上同為末,溫酒下二錢,若是干香港腳,用苦楝子一個,柏漿水一升,煎至五合,調(diào)下,立瘥。

  卷三小便證

  犀灰散

  治小便澀,筒管內(nèi)痛。圣濟(jì)總錄作蠶灰散。

  用蠶蛻紙,不拘多少,燒灰細(xì)研,入麝香少許,和勻,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

  卷三小便證

  姜黃散

  治血臟久冷,腹疼痛,小便濃白泔。

  姜黃(二兩) 大附子(一兩,炮) 赤芍藥(半兩) 芫花(一分,醋浸過,炒令黃色) 丹皮(一分)

  分) 木香(一分) 柳桂(半兩,去皮上一十一味,同為末,每服一大錢,如腹痛,用當(dāng)歸沒藥,酒煎服,水七分,酒三分,同煎及七分,熱服。

  卷三大便證

  白豆蔻散

  治脾胃氣不和,止脾泄瀉痢。

  白豆蔻(二兩用仁,一半生,一半熟) 枳殼(半斤,去瓤,以漿水煮軟,麩炒令香止)

  肉桂(二兩,去皮 橘皮二兩,去瓤,炒,切細(xì)) 訶子(二兩,去核,半生,半熟) 當(dāng)歸(二兩,洗水煮,去皮核,細(xì)研,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湯下十五丸。

  卷三大便證

  小草還丹

  補(bǔ)脾腎虛冷,止大腸滑泄。

  根黃(半斤,銼,炒令黑黃色) 茱萸(三兩) 青皮(去白) 萆 干姜 石榴皮(各二兩) 濃樸(一兩半,姜汁炙令黃香為度上七味為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飲下三十丸,或嚼破,生姜米飲下。

  卷三大便證

  保安丹

  治脾元虛滑,及久患瀉,服藥未效,日夜不止,臍腹冷痛,及一切氣刺氣痛,圣濟(jì)總錄,作保安丸。

  附子(炮) 當(dāng)歸 陳皮(去白) 干姜(炮,各一兩) 蜀椒(去子) 濃樸(去皮,以姜汁炙令香熟)

  上八味,同為細(xì)末,入硫黃末,和勻,以米醋和作劑,分為兩團(tuán),另用白面半斤,裹上件藥,令勻,如燒餅法。煨令面熟為度,面入臼內(nèi),杵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患一切氣痛,及宿酒食不消,炒姜鹽湯下二十丸。如患瀉痢,米飲下。

  卷三大便證

  丁香散

  治脾泄瀉。

  濃樸(半兩,去皮,用生姜汁涂,炙令香黃) 檳榔(一個,火煨過) 肉豆蔻(二個,去皮,面裹煨) 丁香(二錢,焙干)

  上四味,同杵為末,每服二錢,用米飲煎三二沸,溫湯服,以少許清粥飲沖下。

  卷三大便證

  草豆蔻散

  治胃口冷,吃食無味,及脾泄瀉不止,兼大治酒后數(shù)圊如痢,心胸不快,不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 甘草(一兩,炙) 肉桂(去皮,一兩) 陳皮(去白,一兩) 蠻姜(一兩)

  上五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一錢半,更入陳米末一錢,水一盞,棗二枚,同煎七分,溫服,其滓,再煎服之。

  卷三大便證

  橘皮煮散

  治脾元氣不和,泄痢不止,腹內(nèi)雷鳴,氣脹膨滿,冷氣刺痛,及解傷寒。

  橘皮(去白) 白術(shù)(各二兩) 訶子 干姜(炮) 官桂(去皮) 枳殼(去瓤,麩炒) 木香 人參 甘草(炙,以上各一兩) 草豆蔻(七枚,去皮) 濃樸(一兩半,姜汁涂,炙黃) 檳榔(五枚) 半夏(二分,湯洗二十度用上十三味,杵羅為末,每服二錢,生姜三片,棗子二枚,水一盞同煎七分,去滓,溫服

  卷三大便證

  神圣香姜散

  治久患脾泄瀉。

  宣連(一兩,勻銼如豆大) 生姜(四兩,勻銼如黑豆大)

  上二味一處,以慢火炒令干,姜脆,深赤色即止,去姜取出,只要黃連,研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空心臘茶清下,甚者不過兩服,即瘥。

  卷三大便證

  大圣散

  治脾元臟,冷滑不止,腹痛絞刺,和陰氣,進(jìn)食。

  川烏頭(四兩,生用) 益智仁(三兩) 生干姜(二兩) 青皮(二兩) 茴香(二兩)

  上五味同杵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鹽一捻,煎至五分溫服。如小腸氣攻刺,急煎一二服,熱吃。

  卷三大便證

  訶子散

  治脾胃虛冷,滑泄,不思飲食,和一切冷氣。

  訶子(炮) 濃樸姜(汁涂,炙黃香) 甘草(炙) 白術(shù)(炒) 草豆蔻(肉炮) 陳皮(去白,各等分)

  上六味,同杵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姜棗同煎,至七分,溫服。

  卷三大便證

  煨肝散

  治脾元虛冷,滑泄不止,口內(nèi)生瘡,腹中冷,不思飲食,暖胃,消食,止瀉。

  蕪荑(三分) 桂心(二椒(一分)

  上十一味,同杵為末,以細(xì)絹篩為散,每服以 豬肝四兩,切作片,每片用末一大錢,摻于肝上,入蔥白蒔蘿等,令有滋味,一重重布了,麩片裹之, 灰火內(nèi)煨令通熱,面焦黃色,即得,去面取肝,空心服之,其面可二分以來,或細(xì)切肝,以散拌和,如作角子,如常爆熱食之亦得,并以薄米飲下之,忌生冷毒物等。

  卷三大便證

  如圣散

  治腸風(fēng)瀉血,日夜不止。

  車螯(一合二個) 皂角刺(四十九個) 砂 朱砂 乳香(各一分,三味同研)

  上四味,入車螯,合內(nèi)以蚯蚓泥裹,用炭火六斤, ,火盡為度,取出,研為細(xì)末,空心,溫酒調(diào)下一錢。

  卷三大便證

  紫金膏

  治腸風(fēng)瀉血,兼療痔漏。

  龍腦 麝香 滴乳香 雄黃 密陀僧(以上五味各一錢) 砒霜(半分) 朱砂 阿魏(一分) 安上乳香,安息、阿魏,以熱水浸之通軟,用大碗,中以乳石研令細(xì),其有龍腦,麝香、朱砂、密陀僧、雄黃都研為末,其砒霜入綠豆粉二兩同研,令細(xì),更用巴豆三粒,去皮心膜,以水一大碗浸之,一日六度換水,取出后,用拾重紙出油,亦研細(xì),與藥都一處,研勻,方入濕藥中,全和,攤在碗中,俟通手,便丸之如豆大,空心好溫茶下一丸。心痛水瀉,生姜湯下一丸。食癥面湯下。氣痛溫酒下一丸,大妙。

  卷三大便證

  烏金散

  治遠(yuǎn)年近日,腸風(fēng),下血不止。

  枳殼(不計多少,燒成黑灰存性,便以盞子合定為細(xì)末) (羊脛炭不拘多少,為細(xì)末上二件,用枳殼末五錢,炭末三錢,和令勻,用米飲一中盞,調(diào)下,空心服,再服見效。十便良方,名黑龍散。

  卷三大便證

  敗毒散

  治脾毒下血,臟腑疼痛,頻往圊 ,后重弩咽。

  槐花(炒) 白礬燒(及八分許,存性,二味等分,是生時秤)

  上二味,同為末,每服一錢,烏梅一個,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溫服。

  卷三大便證

  芍藥散

  治非時下血,及血刺。

  赤芍(一兩半) 官桂(去皮,三兩) 甘草(半兩,炮上藥同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姜半斤,餳少許,同煎至七分,溫服。

  卷三大便證

  烏犀丸

  治腸毒,下血不止。

  用淡豆豉,大蒜,去皮苗,等分一處杵,令和勻,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鹽湯下三四十丸,久患血痢,亦宜服之。

  卷三中毒

  歸魂散

  解中藥毒,煩躁吐血,口內(nèi)如針刺者。

  北礬(一兩) 茶草(一兩上二味,同搗為細(xì)末,作一服,以新汲水調(diào)之,立解,此藥入口,其味甘甜,并不覺苦味者,是也,必并服兩服盡五更初一,服如人行三五里,再進(jìn)一服當(dāng)日見效,忌油膩毒物。

  萬靈丹解一切藥毒,及蠱毒、金蠶等毒。

  光明朱砂(一兩,令人凈潔面東,研一伏時) 大天南星(三兩,末,生用) 黃沙牛膽(一枚上以膽汁和溲,前二味,為丸,如皂子大,陰干,如有中諸毒者,但頭肚未裂,皆可救療,服時先取汁腳,以新水洗之,澄取清者半盞,入鹽,磨化一丸,頓服,續(xù)以薄粥投之,以

  卷三中毒

  保靈丹

  解蠱毒,及一切藥毒(方缺)

  卷四

  胎產(chǎn)

  大凡婦人懷孕,當(dāng)入月即當(dāng)豫備所須,及合用湯藥,仍知逐月吉兇方向,免臨時忽遽,以至不周,如產(chǎn)婦但腹痛而未腰疼者,即未產(chǎn)候也。凡生產(chǎn)有坐產(chǎn)臥產(chǎn),各須平正其身,不得稍有傴曲,即令兒生失道,如未是其時,切不可上草太早,及強(qiáng)KT 氣用力,沖擊于兒,以或分臥醋凡在一七日內(nèi),唯頻服童便醇酒各半盞,煎令沸,放溫服,日五七劑,及食白淡粥,二七日,食淡膂肉,三七日,漸食滋味,一月內(nèi),菜實、生冷、恚怒、嗔愁,并皆不可,稍染微,即成大病,一百日內(nèi),氣血未和,勿恃平寧,便為無事,往往自恣,輒成大病。凡十二月,產(chǎn)帳及藏胎衣,但向月德月空上皆可,假令正月,即月德在丙,月空在壬,壬上坐產(chǎn)婦,丙上藏胎衣,如壬位不便,即于丙上安之,亦得,但于集圣歷日上檢看,備詳也!

  卷四胎產(chǎn)

  藿香散

  安胎和氣,利胸膈,治噎塞阻食。

  藿香 人參 茯苓 白芷 威靈仙 甘草 桔梗上七味各等分杵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同煎六分,溫服。

  卷四胎產(chǎn)

  阿膠散

  治妊傷寒,安胎出汗。

  大獨頭(蒜一個,以秋瓜蔓裹了,外用黃泥固定,以炭火二斤,燒令通紅,放冷打開,取出,細(xì)研,如未有瓜蔓,但只以瓜根半兩代之) 羌活 獨活 蒼術(shù)水(泔浸一宿,去粗皮,焙) 紫菀 白術(shù) 人參 附子(炮,去皮臍) 阿膠(以上各一分) 甘草(半兩,炙)

  上一十味,都搗為細(xì)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連須蔥白一寸,同煎至七分,溫服,如人行十里許,連二服,至三服,末后一服吃了,便以冷水漱口一二十遍,漱罷,以衣微蓋,汗出,大妙。

  卷四胎產(chǎn)

  催生滑胎散

  治疼痛。

  槐子(炒) 麥 (炒) 貝母(炒) 滑石 當(dāng)歸(炒,各等分上五味同為細(xì)末,每于未產(chǎn)月十日前,每日空心,用溫酒下二錢。

  卷四胎產(chǎn)

  滑胎散

  產(chǎn)前服。

  牽牛子(一兩) 赤土(少許)

  上二味,研令極細(xì),母覺陣頻時,煎榆白皮湯,調(diào)下一錢。

  又方用臘月兔頭腦髓一個,攤于紙上均,剪作符子,于上面書生字一個,覺陣頻動時,于母釵子股上夾定,燈焰上燒灰,盞子盛了,煎丁香酒,調(diào)下。

  卷四胎產(chǎn)

  治子死胎中方

  黃明乳香(不限多少上于端午時,或歲除夜,收豬心血相和,研為丸如雞豆大,以紅絹袋盛,掛于門上,如患者,以冷酒磨下一丸。

  卷四胎產(chǎn)

  備急丹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塊等癥。

  用錦文新大黃(一兩,杵羅為末,用頭醋半斤,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颊哂脺卮诇?br />
  卷四胎產(chǎn)

  香桂散

  治產(chǎn)后,臍下疼痛不止(產(chǎn)寶諸方,作當(dāng)歸散。

  當(dāng)歸 川芎(各一分) 官桂(去皮,半兩上三味同為細(xì)末,分作三服,每服酒一盞,煎三五沸,更入童便少許,同煎至七分,溫服,甚者不過再服必瘥。

  卷四胎產(chǎn)

  金黃散

  治產(chǎn)后惡血攻心,時發(fā)躁。

  蒲黃(半兩) 延胡索(一兩) 桂心(一分)

  上三味,杵為細(xì)末,每服一錢,用烏梅湯,放冷調(diào)下。

  卷四胎產(chǎn)

  金花湯

  治逐惡物,止腹疼。

  桂心(去皮) 威靈仙 白芷 當(dāng)歸 牡丹皮(各等分)

  上五味,同杵為末,每服二錢,煎面湯調(diào)下,大凡婦人產(chǎn)后,更須常體問產(chǎn)婦,如所出惡物多,即不須再三下之,過即血虛氣極,煩悶暈亂而生病焉,如覺比常少,及不行,切須急攻之,緣血隨氣行,上掩于心,故令煩悶,而心滿急,二者為異,切在審詳,蓋產(chǎn)婦體虛,切不得妄亂進(jìn)與湯散,如別無狀候,但與調(diào)氣治血湯散,最妙。

  卷四胎產(chǎn)

  沒藥丸

  治產(chǎn)后心胸?zé)┰辏瑦簮灢豢臁?br />
  沒藥 蠻姜 延胡索 干漆 當(dāng)歸 牛膝 牡丹皮 桂心 干姜(各等分)

  上九味,同為細(xì)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桐子大,煎面湯,下十丸至十五丸不拘時服。

  卷四胎產(chǎn)

  延胡散

  治產(chǎn)后血渴不止。

  延胡索 郁金 干葛 官桂(去皮) 青皮(去白) 枳殼(各等分)

  上六味,并以好醋浸一宿,灸干,杵為細(xì)末,每服一錢,冷橘皮湯下,不過三服,瘥。

  常山飲 治產(chǎn)后血海虛,乘熱發(fā)狂,悶亂作時。

  常山 石膏 大黃(煨) 甘草(炮) 鱉甲(醋炙) 柴胡(去蘆)

  上六味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放冷服,兼治室女體熱,紅脈不行

  卷四胎產(chǎn)

  蕓苔散

  治產(chǎn)后心腹諸疾。

  蕓苔(以紙襯,炒) 當(dāng)歸 官桂 赤芍藥(各等分上四味為末,每服二錢,暖酒下,趕下惡物。

  卷四胎產(chǎn)

  蓬莪術(shù)散

  治產(chǎn)后血海氣虛,腹臟疼痛,心胸疰悶,每遇紅脈行,或多或少,及有塊積蓬莪術(shù) 當(dāng)歸(炒) 大黃紙裹(煨,慢火煨,候紙黃色,?。?桃仁(去尖,麩炒黃色,各一兩) 桂心 芎 牡丹皮 延胡索(炒) 木香 赤芍藥(各半兩上一十味,搗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午前臨臥各一服。

  卷四胎產(chǎn)

  大圣通真丸

  馬鳴蛻(二兩灰秤) 人參(一兩) 甘草(二兩,炮) 防風(fēng)(一兩一分) 當(dāng)歸(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桔梗(三兩) 石膏(二兩,研如粉) 白芷(一兩一分) 干姜(一兩,炮) 附子(一兩,炮) 芎 (一兩) 本(一兩) 澤蘭(二兩一分) 白蕪荑(一兩) 川椒(三兩,出汗,取紅) 柏子仁(一兩 石茱萸一蛻(二兩,炒) 蒼術(shù)(一兩,炒) 白薇(一兩) 白術(shù)(一兩) 濃樸(一兩一分,入生姜汁,涂炙令香熱) 木香 黃 牛膝(各一兩,本法原不用此三味,好事者加之,亦得上二十六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日空心,茶酒任下。療八風(fēng),十二脾寒氣乳風(fēng),血瘀,又治胎不安,子在腹中死,兼療,萬無不效。如胎不安,服一丸便止。如娠時臨月,日服一丸,至產(chǎn)不知楚痛,消去寒熱。如產(chǎn)后復(fù)發(fā)惡露,中風(fēng)兼?zhèn)共怀?,以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杵末,酒煎下藥丸,汗出,如多,更進(jìn)一丸,便止。腸堅積聚,朝暮進(jìn)一丸。陰中痛,月經(jīng)不定,不過三丸,即瘥。又絕產(chǎn)無子,朝暮服之,輒因有子。四肢脹滿,泄利嘔吐,不能飲食,赤白痢,如因產(chǎn),惡物積于大腸,中風(fēng),口噤不語,挑開口,研酒化一丸,灌之,即愈。男子女人萬病,悉皆治之,言有所療,說不具盡,若阻道途有疾,輕重以意服,兼治傷寒。

  卷四胎產(chǎn)

  大圣散

  治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一切疾患大能安胎和氣,或子死腹中, 刺疼痛,產(chǎn)后血暈,血癖,血滯,血崩,勞血入四肢,應(yīng)是血臟患者,并胎衣不下及傷寒嘔吐,遍身生瘡,經(jīng)候不調(diào),赤白帶下,乳生惡氣,咳嗽寒熱,氣撮四肢,室女紅脈不調(diào),并宜服之。如或子臟虛冷,頻頻墮胎,及孕娠后,乖違將攝,因依成疾,并可服之,若能常服,和悅顏色,血海安寧,飲食進(jìn)美,舉止康強(qiáng),丈夫服之,亦療五勞七傷(蘇沈良方名澤蘭散。

  蘭(九分,使嫩者,不用根) 白術(shù)(三分,米泔浸,切作片子,以麩炒,令黃色) 白芷(三分,濕紙裹,煨過) 人參(三分) 川椒(一兩,只取三分紅皮用) 濃樸(一兩,去皮,姜汁炙) 本兩,研炒令虛別杵) 細(xì)辛(一兩) 丹參(三分) 肉桂(五分,去皮,不見火) 生地干黃(一兩半) 吳茱萸(四分,洗炒) 黃 (三分) 川烏頭(三分,炮,去皮臍) 卷柏(四分,不用根) 白茯苓(一兩) 甘草(七分,炙) 石膏(二兩,研細(xì),水味子(三分) 柏子仁(一兩,生用) 防風(fēng)(一兩) 當(dāng)歸(七分) 芍藥(七分) 川芎(七分,微炒上二十九味,并揀擇令凈,分兩為末,每日空心,以熱酒調(diào)下一錢,如婦人一切疾病但請服之,神妙。蘇沈良方云:予家婦人女子,羸弱多疾者,服此藥悉瘥,往往有子。

  二十四味萬靈丸 治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諸疾,并三十六種冷血風(fēng)氣等病。

  人參(半兩) 茯苓(三分,去皮) 當(dāng)歸 官桂(去皮) 吳白芷 細(xì)辛 木香 牛膝左山寒水石 本 麻黃(去節(jié)) 甘草(炙) 蘭香菜如無菜(只用子亦得) 防風(fēng) 桔梗赤參 芎 黑附鳴蛻(一兩炙) 沉香(一分) 石茱萸(一上件,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日空心,用酒化一丸。治八風(fēng),十二疝,乳中,風(fēng)淋,血聚,并治胎不安。若死在腹中,不過三丸,生下死胎。生衣不出,一丸便出。產(chǎn)后,腹內(nèi)絞痛,繞臍下如刀刺相似者,一丸便止。產(chǎn)前產(chǎn)后,赤白痢,并帶下,及嘔逆,心氣煩滿,服一丸,立瘥。如懷胎入產(chǎn)月,但一日一服,至生產(chǎn)時,不覺痛。產(chǎn)前傷寒中風(fēng),體如板者,用熱煎麻黃湯,下一丸,立止。經(jīng)信不通,或頻并來,或白,吃食無味,瘦惡作熱,面赤唇焦,手足煩疼,遍身如黑點,生血斑,凡婦人一切疾病,但服此藥,必有功效。

  卷四胎產(chǎn)

  保生丸

  治產(chǎn)前產(chǎn)后,血氣風(fēng)冷,及是婦人所患一切疾病,并皆理療神驗。

  金釵石斛(二分,另杵) 秦艽 官桂(去皮) 干地黃 貝母 防風(fēng) 糯米 甘草(炙) 干姜(炮) 細(xì)辛(以上各一分) 當(dāng)歸 蜀椒(去目) 大麻仁 大豆卷(即黑豆皮) 黃芩(以上各二分) 石膏(明凈者) 麒麟竭 沒藥 龍腦(各一錢半上一十九味,并須州土新好者,大分細(xì)搗羅為末,煉蜜六兩,熱,須入水一分同煉,令水盡,和藥為丸,先杵五百下,后,丸如彈子大。勻可成七十二丸,用湯使治病,狀如后。

  產(chǎn)前產(chǎn)后,血氣頭旋身戰(zhàn),可用薄荷湯下。月信不通,當(dāng)歸酒下。赤白帶下,溫酒下,婦人臨產(chǎn)難產(chǎn),胎衣不下,子死腹中,橫產(chǎn)倒死,死絕不語,但看頭熱氣在,取一丸,用芎棗湯,研灌口中,但入喉立蘇,神妙。產(chǎn)后惡血不盡,臍腹疼痛,嘔吐發(fā)熱,憎寒煩悶,月候不調(diào),或多或少,皮膚虛腫,產(chǎn)血不止,虛勞,中風(fēng),口噤不語,半身不遂,產(chǎn)前產(chǎn)后,赤白痢,大便秘澀,血渴,血暈,狂語見鬼,頭痛,面色痿黃,漸成勞瘦,飲食無味。以上病狀,并無灰酒研下一丸,服之五七丸,臨產(chǎn)五臟不痛,男女易生,其神驗難述。催生,當(dāng)歸酒下。產(chǎn)后中風(fēng)血暈,生地黃汁同煎十沸,研藥一丸,灌之,立瘥。御風(fēng),但五日一度,爛嚼一丸,空心熱酒下,或浴下,嚼一丸,溫酒下。小兒天吊驚風(fēng),薄荷酒下,一丸分作三服。

  中風(fēng)不語,身忽如板,用消梨,好瓤薄荷,同研,熱服一丸,用衣被蓋覆,但汗出,相次揭衣被,盒飯風(fēng)坐臥,立瘥。其婦人身上一切諸疾,但只以溫酒及當(dāng)歸薄荷同研一丸,立瘥。

  產(chǎn)寶諸方云:忌生冷油膩魚雞等物,湯酒入口,溫?zé)岬盟?,但未產(chǎn)以前,與產(chǎn)后一臘,好依方合,一法。博濟(jì)方中,用麒麟竭、沒藥、龍腦、三味。近醫(yī)者云:血竭、沒藥、破血、產(chǎn)前不可服,若合,只依太醫(yī)局方,除此三味,合之分兩亦同,產(chǎn)前后亦可通服也,初產(chǎn)作小丸服之,一法。初產(chǎn)了五七日間,氣虛,蜜藥才下,散胸隔間,恐發(fā)虛熱,凡合一料,以糯糊丸半料,糯糊丸者,初產(chǎn)至兩臘可服,丸如桐子大,分三十六服。

  卷四胎產(chǎn)

  阿膠丸

  治產(chǎn)前產(chǎn)后神妙。

  真阿膠(四斤,火炙令熱為炒) 蛇蛻皮(一條,燒灰) 熟艾(半兩,燒灰) 敗筆(一管,用頭燒灰 大麥花少許,炙干,如無此花,以麥 上牙子代之亦可,為細(xì)末上五味一處,研令細(xì),以軟粳米飯為丸,如雞豆大,如丸時粘手,以少許面為丸。婦人有身,十個月滿足者,有諸般疾病,用井花水磨下一丸。產(chǎn)后有病,用通靈散一字,醋湯磨下一丸。此藥大安胎臟,如筑打著,及死胎在腹中,用醋湯下一丸。產(chǎn)前 噎用千金散子一字,熱水調(diào)下一丸。產(chǎn)前產(chǎn)后,被血沖心,用黃散子半錢,醋湯調(diào)下一丸。產(chǎn)后遺瀝不止,用燒鹽半錢,無灰酒下一丸。難產(chǎn)者,三日至五日,服此立下,用通靈散子,醋湯下一丸。

  如婦產(chǎn)時,衣先下,未見兒,足踏衣生,用通靈散子一字,調(diào)下一丸。如兒先下衣未見,須臾,用醋湯下一丸。如刺前后心,用通靈散子一字,調(diào)下一丸,如漿破后,經(jīng)三五日,不生用黃散子一錢,酒調(diào)下一丸。產(chǎn)前產(chǎn)后痢,醋湯下一丸。血氣,用艾枝煎湯下一丸,罌粟炒令黃為末,是千金散。真阿膠,炙令黃為末,是黃散子。蛇蛻衣燒灰為末,是通靈散子。

  卷四胎產(chǎn)

  琥珀散

  治產(chǎn)前產(chǎn)后血氣不和,及一切疾。

  當(dāng)歸(一兩,微炒) 川芎(一兩) 赤芍藥(二兩) 莪術(shù)(一兩,煨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如腰腹痛,加陳橘皮一兩,去白,干姜半兩炮,同和勻,如不吃酒,以水一盞同煎至七分,溫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白薇丸

  治婦人無子,或月水?dāng)嗬m(xù)不勻,及上焦虛熱,下部冷憊,飲食減少,肢體黃瘁,凡有心腹一切疾病,和劑局方名小白薇丸,治婦人沖任虛損,子藏受寒,久無子息,及斷續(xù)不產(chǎn),此因上熱下冷,百病滋生,或月水崩下,帶漏五色,腰腹疼重,面黃肌瘦,或因產(chǎn)乳不能將護(hù),路廁太早,或久坐濕地,并冷風(fēng)從下入,血藏既虛,風(fēng)邪內(nèi)乘,或月水當(dāng)行,失于調(diào)攝,傷動胞絡(luò),陰陽不和,上焦虛陽壅燥,下藏邪冷結(jié)伏,致使月孕不成,冷極傷敗,月水不勻,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生 ,齒搖發(fā)落,腳膝疼重,舉動少力,并宜服之白薇 干熟地黃 川椒(去目,微炒去汗) 白龍骨(各一兩) 車前子 當(dāng)歸(銼碎,炒) 芎蒲白茯苓 遠(yuǎn)志(去心) 人參 桃仁(去皮尖,麩炒黃) 卷柏(各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上二十一味,同杵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溫酒下三十丸(局方云:常服,壯筋骨,益氣血,暖下藏,除風(fēng)冷,令人有子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鱉甲丸

  治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肌肉黃瘁,脅下積氣結(jié)硬,時發(fā)刺疼,漸成勞狀。

  鱉甲(去裙 ,醋炙黃) 官桂(去皮) 荊三棱(醋淬,急炒) 川大黃(煨) 桃仁(麩炒,去皮尖)

  上一十味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煎桃仁湯下十五丸,破血癥氣塊,尤妙。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桃仁煎

  治月水不調(diào),阻滯不通。

  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二兩) 虻蟲(一兩,炒黑色,去翅足)

  上四味,同為細(xì)末,用醋五升,入銅銀鐺內(nèi),以慢火熬成膏,可丸,丸如桐子大,當(dāng)日晚不吃晚食,五更初,以溫酒吞下一丸,不嚼破,至明日午際,取下如赤豆水,或似羊肝蝦蟆衣,其病下了,即一丸分作二服,未下再服,候鮮紅即住服,仍以調(diào)氣湯散補(bǔ)之。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延胡索散

  治婦人血氣走作,疼痛不可忍者,及月水不調(diào),面色萎黃,吃食減少,及生產(chǎn)后諸疾,并皆治之。

  延胡索(生用) 荊三棱(生用) 蓬莪術(shù)(酒浸少時) 當(dāng)歸(酒洗,焙干,各一兩上四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如血氣發(fā)甚者,及月水不勻,并用童便酒,紅花同煎調(diào)下,只三服,瘥矣。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當(dāng)歸煎丸

  治婦人久積血氣時發(fā),發(fā)刺痛,肌瘦力乏,月候不調(diào)。

  川當(dāng)歸(去土,二兩) 檳榔 赤芍藥 牡丹皮 延胡索(各半兩上五味,先將當(dāng)歸,用米醋一升二合,慢火熬成膏,入眾末,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日午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澤蘭丸

  治婦人血海虛損,肌肉黃瘁,吃食進(jìn)退,月水不勻,四肢倦悶。(圣濟(jì)總錄:治乍多乍少,或斷或續(xù),或湛或濁。

  澤蘭(一兩) 附子(一兩,炮) 當(dāng)歸 牛膝 牡丹皮 芍藥(各半兩) 人參 陳皮濃樸(姜汁炒令香) 蛇床子(各一兩半) 黃 乳香 白術(shù) 蓯蓉(酒浸,炙) 官桂(去皮,各三分) 川芎(半上一十九味,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招臏鼐葡率逋瑁罪嬕嗫?。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沉香鱉甲散

  治室女營衛(wèi)不調(diào),經(jīng)候凝滯,或時頭目昏悶,上膈積涎,肢體不利,五心虛煩,飲食進(jìn)退,多困少力。

  木香(一兩) 沉香(三分) 鱉甲(九肋者一枚,凈去裙 ,醋炙令黃香用,一兩半)

  常山(一兩) 當(dāng)歸(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止) 官桂(去粗皮,一兩) 柴胡(一兩,去蘆) 人參(一兩) 白茯苓(一兩) 檳榔(三分) 甘草(炙) 青皮(一兩) 陳皮(一兩) 生地黃(一兩)

  上一十五味,同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又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各一服。御藥院方:內(nèi)有麥門冬一兩,無官桂一味。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干柿煎丸

  治沖任久虛,下漏不時,連年未止,變生多病,夜有盜汗,咳嗽痰涎,頭頂多痛,百節(jié)酸疼,血海虛冷,面生 ,臍腹刺疼,全不吃飲食,日漸瘦弱,懷妊不牢,或無娠孕,并宜服之。

  好干柿(十個,去蓋,細(xì)切) 沉香(一兩杵為末,用好酒三升,浸沉香柿子兩伏時,銀器中,文武火熬成膏,乳缽內(nèi)研如糊,次入下諸藥) 禹余糧石(四兩,紫色者不用,夾黃燒通赤,入頭醋內(nèi),淬十度,杵為末,研令細(xì),入諸藥內(nèi)) 白術(shù)(一兩) 吳茱萸(一兩,湯浸一宿,去浮)

  兩,炮) 地龍(二兩,槌碎去土,于新瓦上,慢火炒令黃色) 陳橘皮(去白,一兩)

  上七味,搗為末,入前藥膏,和令得所,入臼內(nèi),杵一二千下,取出,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溫酒下,醋湯下亦可。如患多倦少力,全不思食,粥飲下。如欲妊娠,服不過兩月必有,空心食前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人參荊芥煮散

  荊芥穗(四兩) 柴胡(去蘆) 秦艽(洗去泥) 肉豆蔻(去殼) 白芷 黃 (各二兩) 當(dāng)歸(洗一兩)

  麥門冬(去心) 酸棗仁 海桐皮 芍藥 人參 茯苓 甘草(炙) 干地黃 枳殼(麩炒,去瓤) 木香(各一兩) 沉香(半兩) 檳榔(半兩)

  服,一日二服。如覺臟腑熱,即空心服。小便多,即食后臥時服。如患有氣塊血塊,立得消,亦治丈夫風(fēng)勞病,其功不可盡述。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香甲散

  治婦人血風(fēng)虛勞,四肢少力,肌肉黃瘁,多困減食,遍身酸疼,真邪相擊,心木香(三分) 鱉甲(去皮肉,醋炙令香,二兩) 牡丹皮 赤芍 陳皮(去白) 官桂(去皮) 人參 茯苓 秦艽 柴胡(去蘆) 白術(shù) 當(dāng)歸(炒) 熱干地黃 黑附子(炮制,去皮臍,各一兩) 干姜(三分,炮) 甘草(半兩,炙)

  上一十六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入生姜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如煩渴心躁,更入烏梅一兩,同杵為末。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大香甲散

  治婦人血臟風(fēng)虛冷氣,肌肉黃瘦,飲食進(jìn)退,經(jīng)候不勻,心腹多脹,漸變?nèi)鐒?,補(bǔ)血海,調(diào)氣。

  沉香(半兩) 鱉甲(湯浸去裙 ,炙令黃香用,一兩) 柴胡(半兩) 人參(半兩)

  桔梗(半兩) 茯苓 川芎 藿香(各半兩,葉) 羌活 木香(各半兩) 陳皮(去白) 牡丹皮 安息香(各半兩) 當(dāng)歸(半兩) 濃樸(半兩,姜汁,炙令香) 荊三棱(半兩,炮) 官桂(去皮) 附子(炮,去皮臍) 牛膝(各半兩) 桃仁(湯浸去皮尖,半兩) 和皮大腹子(一分)

  上二十一味,各洗凈擇,焙干為末,分一半,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姜黑梅各少許,同煎至八分,溫服,余一半更入。

  干漆(一分) 阿魏(半兩) 赤芍藥(一分)

  上同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煎烏梅地黃湯下,與散子相間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金花散

  治室女骨蒸熱勞。

  藿香 零陵香(各一分) 蓮子心(二分) 延胡索 芍藥 香白芷 川芎 當(dāng)歸 官桂(去皮,上一十味,同搗羅為散,每服,溫酒調(diào)下一錢,一日二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枳殼飲子

  治婦人手足煩熱,夜臥多汗,肌肉黃瘁,經(jīng)候不勻,四肢煩倦,心胸滿悶,狀似勞氣。

  枳殼(二兩,去皮,麩炒)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以生姜汁浸三宿用,麩炒令黃) 紅芍藥上五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一塊,擘破,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候五心煩熱,及身體壯熱,潮熱,退,方住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當(dāng)歸散

  治婦人血風(fēng)攻疰,百骨節(jié)酸疼,皮虛腫,筋脈拘急,或生癮疹,寒熱不時,飲延胡索 當(dāng)歸 蒲黃(炒) 京芎 滑石(炒,先研細(xì)) 干地黃 天麻 地榆(醋炒,焙干) 肉桂(去皮) 澤蘭 蓬莪術(shù)(炮) 赤芍藥上一十一味皆等分,唯地榆減諸藥之半,各依法修制了,杵羅為細(xì)末,每服一錢半,溫酒調(diào)下,或薄荷茶清調(diào)下亦可。如手腳冷,卒患血氣奔心撮痛,炒生姜,酒調(diào)下二錢。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牡丹皮散

  治婦人血氣攻疰,頭目疼痛,遍身煩疼,口苦舌干,多困少力,或發(fā)寒熱,牡丹皮 赤芍藥(各二兩) 川芎 羌活(各一兩半) 甘菊 防風(fēng)(各二兩) 半夏一兩(半,湯浸洗七度,炒令黃) 甘草(一兩,炙)

  上八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薄荷十葉,煎至七分,稍熱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野狼毒丸

  治婦人血氣攻疰,腰腳及背膊疼痛,四肢煩倦,麻痹,兼療丈夫元臟風(fēng)攻遍身痛,筋脈拘急,腰腳無力。

  天南星 野狼毒 海桐皮 黑附子(炮,各等分,又一法,更加牛膝一味,焙用之,以酒浸上四味各用童便浸,安著盞子四只內(nèi),浸一宿,漉出,控干,杵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 豬膽汁十余滴,炒,蔥一根,簽酒下二十丸,只酒亦可,如有孕不可服之。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牡丹皮散

  治婦人臟冷,氣不和,心胸?zé)?,不思飲食,四肢無力,頭昏,身體痛。

  牡丹皮 芍藥 白芷 干姜(各一分) 當(dāng)歸 延胡索 陳皮(去白) 官桂(去皮) 烏藥苦枝上十二味,并生杵為末,每服一錢半,用生姜二片,酒水各半盞,同煎至七分,溫服。

  如初生產(chǎn)后,每日三服,一七日后,漸減服數(shù),如服藥后,腹內(nèi)些小疼痛,請不怪,如吃至盈月,永無病生。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赤芍藥散

  治婦人氣血不和,心胸?zé)?,不思飲食,四肢少力,頭目昏眩,身體疼痛。

  牡丹皮 白茯苓 赤芍藥 吳白芷 甘草(各一兩) 柴胡(三兩,去蘆上六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姜棗,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后臨臥各一服。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勝金丹

  治婦人血海虛冷,臍腹冷疼,肌肉黃瘦,飲食進(jìn)退,時多困倦,四肢發(fā)煩,產(chǎn)前產(chǎn)后諸疾,但依法服食,大效。

  大黃(三兩,用米醋浸兩宿,以竹刀子細(xì)切,于甑上蒸九度,研為糊) 地龍(去土,醋內(nèi)炒,過半兩) 芫花(一分,醋炒令黃色,于銀器內(nèi)炒,不得犯鐵器) 蓬莪術(shù)(半兩,炮) 川芎(半兩) 當(dāng)歸(半兩) 蒲黃 延胡索(半兩,于銀器內(nèi)炒 杜牛膝半兩) 官桂(去皮) 赤芍藥(各半兩) 干上十二味并同為末,傾入大黃膏內(nèi),溲和為丸,如雞豆大,每日早晨臨臥,用溫酒化下一丸。如產(chǎn)后有疾,以炒生姜酒化下一丸,產(chǎn)后只用溫酒化下一丸,月數(shù)未多,即且莫服此藥。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黑靈散

  治婦人遠(yuǎn)年血氣甚者。

  穿山甲(半個) 黑鯉魚皮(半個) 小兒發(fā)(半兩) 皂莢(不蛀者,三錢上四味,同入于磁瓶子內(nèi),用鹽泥固濟(jì),先用文武火燒,次用大火 之令赤熱,放冷,取出,研細(xì),每服半錢,溫酒調(diào)下。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順氣木香丸

  治婦人血氣攻刺,手足疼痛冷痹,心腹久積,掙凈刺,口吐冷涎,面目青黃色,發(fā)歇有時。

  黃莞花(一兩) 巴豆(七個用醋半碗浸一宿,銚子內(nèi)煮盡,醋炒紫色) 延胡索 秦艽桑蛾(各半兩) 官桂(一分) 木香(一分)

  上七味為末,醋煮,面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熱酒下。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沒藥散

  治婦人急血氣,疼痛不可忍者。

  沒藥 紅花(揀凈) 延胡(索洗) 當(dāng)歸(洗,各等分)

  上四味為細(xì)末,每服二錢,以酒半盞童便半盞相和勻,赤燒稱錘,或小鈴子,淬過后,調(diào)下,常服,只用溫酒一錢亦可。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伏龍散

  治婦人赤白帶下,久患不瘥,肌瘦黃瘁,多困乏力。

  棕櫚(不拘多少,燒灰,才火著,急以盆蓋,陰令火?。?屋梁上塵(縣長者,如無,以灶頭取赤土,炒上三味等分,研和勻,令入龍腦麝香各少許,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鹽醋湯亦可,患十年者,可半,即瘥。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大琥珀丸

  治婦人百病。

  木香(二兩,細(xì)切,微炒) 琥珀(二兩,生用) 北亭(一兩,以熱湯化為水,澄去砂石,取青者,白瓷器內(nèi),熬成粉) 京芎(二兩,炒) 官桂(一兩,去皮) 當(dāng)歸(一兩,略炒) 白僵蠶(一兩,揀直者,去絲,取凈用,生自然汁,于白碗內(nèi),焙干)

  沒藥(一兩,生用) 姜黃(一兩,略炒) 蟬殼(一兩,去土爪面,洗凈用之)

  上一十味,并依法修事,秤定分兩,一處為末,別以乳香一兩,用水磨盡,香在水內(nèi),入少白面為糊,丸如綠豆大,以好生朱砂一兩半,麝香一錢,為衣,將朱砂麝香末,分為三度,上之,貴色勻也,治婦人室女百病,常服五丸,溫酒湯亦得,久病,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兩服。赤白帶下,煎荊芥酒下。經(jīng)脈不通,虎杖京芎蜜同煎,酒下。心氣痛不可忍,生姜醋湯下,上喘咳嗽,訶子人參煎湯下。五勞,烏梅鱉甲蔥白煎,酒下。血邪發(fā)狂,磨刀水磨生犀下,用鉛白霜亦得。四肢瘙癢,遍體生瘡及五痔,何首烏煎酒下。血海積冷,腹中絞痛,食后氣脹,腰腳無力,炒姜酒下。血暈悶亂,童便酒各半盞,煎沸,放溫下。血山崩,白艾葉煎酒下。臨產(chǎn)作陣,血閉悶亂,胎息不順,子死腹中,生衣不下,及要催生,并用生雞子清一個,熱酒調(diào)下。小產(chǎn)產(chǎn)后,敗血奔心,口噤舌強(qiáng),寒熱發(fā)渴,頭面浮腫,坐臥不得,百節(jié)酸疼,用生地黃生姜汁各少許,入童便半盞,同煎三五沸,去滓溫服下。產(chǎn)后中風(fēng),用川烏頭二個,炮制,去皮臍,白僵蠶少許,一處為末,酒煎半盞下。產(chǎn)后淋瀝不止,口苦盜汗,干荷葉阿膠煎酒下。頭面及四肢腫痛,伸縮拘急,延胡索酒下。血癥結(jié)塊,刺痛難忍,當(dāng)歸煎酒下。赤白等痢,熱陳米飲下。有孕不得服之。

  卷四經(jīng)氣雜證

  二十六味牡丹煎丸

  治婦人血刺血 上搶,血塊走注,心胸疼痛,血海虛冷,臍下膨脹,小腹?jié)M悶,腿膝無力,血多血少,背膊悶倦,血皴裂,手足麻痹,身體振掉,腰脊傴僂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清或濁,赤白帶下,血山崩漏,面色痿黃,身生癮疹,腹內(nèi)虛鳴,面生 ,手足熱疼,并筋攣骨疼,兩筋攀急,起坐托壁,腰背牽掣,舒卷不得。陳自明管見良方云:治婦人沖任本虛,小腹挾寒,或因產(chǎn)勞損子臟,風(fēng)寒搏于血氣,結(jié)生瘕聚,塊硬發(fā)歇,背項強(qiáng)急,手足麻痹,或疼,滯澀悶血,小腹疼痛,寒熱盜汗,四體酸痛,羸乏少力,心多驚悸,不能飲食。

  牡丹皮(一兩) 黑附子(一兩,包) 牛膝酒(浸一宿,一兩) 龍骨(二兩,細(xì)研,水飛過) 五味子(一兩,生) 官桂(去皮,一兩) 人參(一兩) 檳榔(二兩) 白術(shù)(一兩) 白茯苓(一兩) 當(dāng)歸(一兩)

  兩) 延胡索(半兩) 羌活(二兩) 本(去土,用細(xì)梢,一兩) 干熟地黃(二兩) 赤芍藥(一兩) 干姜(半兩) 山茱萸(半兩) 干薯蕷(一兩) 縮砂仁(半兩) 石斛(三兩) 萆 (一兩末同炒熟) 白芷(一兩)

  上二十六味,并各州土新好者,洗凈,令焙干,杵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如是血熱及夜多煩躁,不用附子,山茱萸,萆 ,干姜,此四味,卻入柴胡,黃連,甘草,牽牛子四味,柴胡去苗,一兩,甘草一兩,余各半兩,為末,同和,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酒下,醋湯亦可,空心臨臥各一服,不嚼,并無所忌。

  卷四驚癇

  安神丸

  治小兒驚風(fēng)搐搦,化涎鎮(zhèn)神。

  使君子(兩枚以面裹于慢火中煨,候面熟為度,去面,只用使君子) 水銀(一錢,結(jié)砂子)

  竺黃(半錢) 青黛(半錢) 蝎梢(三錢半) 真熊膽(半錢)

  上十四味,同研令勻細(xì),滴水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薄荷蜜水化下,如小兒稍覺驚著,化半丸與吃,若能常服,永無驚疾。

  卷四驚癇

  延壽散

  治小兒驚搐不定,或因驚風(fēng),已經(jīng)取下,此病再作,氣粗喘促。

  雞舌香大者(三枚) 朱砂(半錢) 五靈脂(一錢半) 黃 (一錢半)

  上四味,同研為細(xì)末,每服半錢,用研糯米泔調(diào)下,如孩子小,只服一字。

  卷四驚癇

  神效龍腦膏

  治小兒驚風(fēng)搐搦,痰塞在心,戴眼直視,或眼不開,口噤,四肢或冷或熱,大便或秘或泄。

  生龍腦(一錢,用柳木槌子研,以熟腦代,亦得) 膩粉(一分) 水銀(半兩,用臘茶半錢,好酥一塊,如棗大以水銀一處揩磨調(diào)和殺研之) 天南星(二錢,先去皮臍,濕紙裹熟灰內(nèi)煨,炮和調(diào),硬軟得所)

  上四味為末,以石腦油和丸如綠豆大,一歲二歲三歲四歲一服一丸二丸,煎乳香湯下,不得化破,服后,三五頓食久,取下惡物痰涎,大有奇功。

  桃紅(丸) 治小兒(慢驚,墜涎安蟲,其狀多因久患脾胃虛弱,風(fēng)邪中入而作此疾。)

  綠礬(一兩半) 赤腳烏(半兩)

  上二味同為細(xì)末,作稠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用溫米飲下三丸,次吃補(bǔ)虛丸。

  卷四驚癇

  補(bǔ)虛丸

  新羅白附子一兩,湯洗,去皮 大半夏一兩上二味,各用白湯浸三日,每日換水三度,取出,焙干為末,以生姜自然汁著兩錢姜末煮,糊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粟米飲下。

  卷四驚癇

  牛黃朱砂丸

  治小兒慢驚風(fēng),搐搦,及天 似癇者。

  蝎梢(二七個) 牛黃(半錢) 麝香(半兩) 雄黃(少許) 朱砂(一錢) 黑附子尖(三個) 巴豆(一粒,上七味,一處研,令勻,如粉,以蒜蒸餅和為丸,如蘿卜子大,濃煎荊芥湯,下一丸,以衣被蓋,少時汗出,可愈。如天 搐搦,開口不得者,便用若柳草蒜入鹽同杵,涂藥一丸在兒后心上,以前蒸蒜下餅子蓋之,用手帛子系定后,更服一丸,化破入麝香少許,以煎湯下之,覺內(nèi)蒜氣,渾身汗出立愈,用端午日合,忌雞犬婦人見。

  卷四驚癇

  如圣青金丸

  治小兒體熱,忽發(fā)吐逆,夜驚啼,荏苒不解,或秘或泄,變成慢驚,或為疳疾等狀,定搐搦,療疳病,墜痰涎,鎮(zhèn)心神。

  龍腦(一錢) 麝香(一分) 香墨(一錢半) 膩粉(一錢) 白面(三錢) 使君子(兩個,以白面裹,慢上九味同研令細(xì),滴井水和丸如雞豆大,患慢驚,用薄荷水化下一丸,服訖,須臾便睡,睡立愈,后更服兩三服,如些須小驚者,及急驚,只服半丸以下,慢驚隨大便取下涎一合以來,神效。

  卷四驚癇

  睡驚丸

  治小兒慢驚風(fēng),身體壯熱,手足微螈。(見棲真子嬰童寶鑒。

  白龍腦 朱砂(各一錢,末) 香墨末 青黛末 蘆薈末(各一錢) 膩粉(一錢) 使君子(二個)

  上件以寒食面為糊,丸如桐子大,用薄荷水化一丸。

  卷四驚癇

  濃樸散

  治小兒外傷風(fēng)冷,解肌。

  濃樸(去皮,以姜汁涂,炙令香) 蒼術(shù) 陳皮(去白,各一兩) 干姜(三分) 甘草(半兩)

  上件同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姜二片,棗一枚,同煎至六分,熱服。

  卷四驚癇

  鉛白霜丸

  治小兒驚風(fēng),傷寒,四五日未得汗,搖頭撲手,上竄,多啼叫,不睡,吃水鉛白霜(半兩) 山梔子(一兩) 甘草(炙,半兩) 馬牙硝 朱砂 人參 天竺黃(各半兩)

  上七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冷熱蜜湯化下。

  卷四驚癇

  青黛丸

  治小兒驚食哽氣。

  青黛(一分) 木香 豆蔻 檳榔(各一分) 麝香(一錢) 續(xù)隨子(一兩,去皮) 蝦?。ㄈ齻€,燒存性)

  上七味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薄荷湯下。

  卷四驚癇

  紫霜散

  治小兒驚涎壅熱,睡中驚搐,驚叫,解心臟,安神魂。

  朱砂(一兩半,好者) 鐵粉(半錢) 鉛霜(一錢) 天竺黃(一錢) 龍腦(半錢,以上五味,并同細(xì)研) 甘草(一錢,炙) 人參(一分) 使君子(一錢,面裹,煨)

  上后三味先研為末,細(xì)羅了,卻入前五味,同研令極細(xì),和勻后,以銀器或新瓷器內(nèi)貯之,服一字,蜜水調(diào)下,看小兒大小,加減用之。

  卷四驚癇

  真珠丸

  治小兒驚熱有痰,及多溫肚,夜臥不穩(wěn),吃食過多。

  天南星(研末,一錢) 巴豆(二十四枚,去心膜,以水浸一宿,研細(xì),不出油用上二味先研巴豆,令熟,次下南星,以糯米粥和為丸,如綠豆大,隨兒年歲服之。瀉痢,用米飲下。取食,蔥湯下,如膈上有食,即吐出,如在中腕,即瀉下。驚悸,薄荷荊芥湯下。

  卷四驚癇

  金化散

  治小兒驚熱,化痰利膈。

  川大黃(濕紙裹,煨) 干葛 甘草(炙) 川甜硝(另研細(xì),各等分上同為細(xì)末,每服半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后溫服。

  小朱砂丸 治小兒驚積,鎮(zhèn)心臟,化痰涎。

  朱砂(一錢,研細(xì)) 巴豆(三十粒,去皮膜,出油盡) 半夏湯(洗七遍,研為末炒,二大錢)

  上四味同研為細(xì)末,以面糊和丸如綠豆大,二歲只服一丸,荊芥薄荷湯下,三歲加一丸五歲服三丸。如有驚伏在,即行盡仍舊藥出,如無驚,藥丸更不下,甚妙而復(fù)穩(wěn)。

  辰砂丸 治小兒壯熱,驚積在內(nèi),壅并痰涎,及奶癖取虛,中積轉(zhuǎn)驚。

  辰砂(一兩) 定粉(半錢) 粉霜(一錢半) 膩粉(一錢) 麝香(少許) 白丁香(半字)

  上六味,同研為細(xì)末,用粟米飯,和為丸如綠豆大,捻作餅子,慢火內(nèi)微炮令紫色,用粟米飯飲化下一丸,微利為度。

  卷四驚癇

  錢湯丸

  治小兒驚積壯熱。

  豬牙皂角(灰一錢) 朱砂(一錢) 天南星(末半錢) 滑石(末一錢) 輕粉(一錢,好者) 巴豆(二十四粒,去皮尖上六味同研至細(xì),以寒食面為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歲二歲二丸,三歲三丸,煎錢湯下,臨臥服。

  卷四驚癇

  延壽丹

  治小兒驚癇,及大人卒中惡風(fēng),涎潮昏重,口眼歪斜。

  辰錦砂 膩粉 鐵焰粉 白附子(各二兩) 蛇黃(用醋浸少時,以大火 過) 大附子(炮,各日后,以紙裹,壓出油) 牛膝(酒浸,焙) 蝎梢(各三兩) 生金 生銀(各另研,一分) 麝香 真牛黃(各另研,一兩一上一十五味同研,和為細(xì)末,以蜜和粟米飲溲和為丸。如雞豆大,每中惡風(fēng) 緩,及五般癇疾,薄荷酒磨下一丸。老人半丸,小兒驚癇,十歲以上,一丸分四服,四歲以下,一丸分五服,新生孩兒,一丸分七服,并用蜜水磨下。如中風(fēng)者,發(fā)直,面如桃花色,口眼俱閉,喉中作聲,汗出如油,及汗出不流,多要下泄或瀉血者并是惡候,更不用服,唯口噤眼開者,藥下,立差。如患纏喉風(fēng),壅塞,氣息不通將絕者,急化一丸,生姜薄荷酒下,必效。

  雙丸子 治小兒癱瘓,一切風(fēng)痰傷寒,小兒驚風(fēng)等。

  天麻輕(炙) 天南星(炮) 蠶蛾 生犀末 朱砂(另研) 羚羊角末 藿香葉 白檀香 蝎梢(須(各半兩) 牛黃(一分) 雄黃(一只,去嘴爪腸肚,于瓦罐內(nèi),燒為灰,另研,羅入諸藥末內(nèi))

  上一十七味,并揀擇凈,分兩秤足,依法修制,搗細(xì),研令勻,煉蜜和,硬軟得所,卻于石上捶三百下,用 器盛,每服二丸,薄荷湯下,大人白豆大,小兒綠豆大,卒患,并三服。癱瘓中風(fēng),用膩粉三大錢,水調(diào),同藥化下。小兒驚風(fēng),金銀薄荷湯下。婦人血風(fēng),并產(chǎn)前產(chǎn)后中風(fēng),手足彎曲,當(dāng)歸紅花酒下,傷寒,豆淋酒下三五丸。

  卷四驚癇

  透冰丹

  治一切風(fēng)毒上攻,心胸不利,口舌干澀,風(fēng)虛痰壅,不思飲食,及風(fēng)毒下注,脾虛體黃,腎敗骨弱,疏痰利膈,治癱瘓等一切風(fēng)疾,小兒驚風(fēng)。

  川大黃 益智子(去皮) 茯苓 茯神(去皮木) 蔓荊子(去花葉) 威靈仙(去土)

  天麻 仟靈脾(去梗) 吳白芷 山梔子(七棱,小者為上,去皮,各一兩) 麝香(一分,另研) 細(xì)墨(一分,另研,太醫(yī)局方,燒用醋淬研) 川烏頭(四兩,生用,去皮臍,太醫(yī)局方用河水浸半月,三日一換水,切作片,焙干,鹽一兩,炒黃去鹽上并生為末,入麝香墨拌勻,蜜溲和,入臼內(nèi),杵一萬下,丸如桐子大。每服,薄荷汁溫酒下二丸。如卒中,研四丸,用皂角白礬溫水下,立效。癱瘓風(fēng),每日服三五丸,常服一丸,茶酒任下。小兒驚風(fēng),入膩粉少許,薄荷汁化半丸,灌之。瘰 ,蔥茶清下一丸,忌動風(fēng)毒物。

  卷四驚癇

  神寶丹

  治大人小兒一切風(fēng)疾,但服此藥,無不應(yīng)效。

  自然銅(半斤) 金星礬石 禹余糧石 石膏(以上各一兩上四味,用炭火 通赤,傾在釅醋內(nèi)淬,如此凡一七度,放干后,都搗羅為末,入在瓷盆內(nèi),以湯淘洗二十度,候浮盡,上面黑汁澄凈了,只收在底真實藥,于瓷器內(nèi)慢火逼盡水脈后細(xì)研,乃用諸藥如后。

  蔓荊子 威靈仙 茯苓 天竺黃 天仟藤 白僵蠶 鉛白霜 蜥(去毒尖,炒) 白蒺藜 旋復(fù)花 莽草 犀角銼 半夏(湯洗,去涎七度,面炒令黃色) 藿香(以上各一分)

  桑螵蛸脊烏蛇(酒浸去皮骨,炙黃,用肉,一兩) 真虎骨(一兩,酒浸,炙黃) 白龍砂(以白犬,先系定,將粟米 三日,取其第三日糞,淘取粟米,焙干用之,一兩)

  上件修制,搗羅,再用下項藥。

  好朱(砂一兩,飛) 牛黃 龍腦(各一兩) 麝香 膩粉 乳香(各少許)

  上六味,研如塵,用前藥攪和令勻,用槐膠水煮面,糊和得所,入鐵臼搗熟,丸如彈子大。焙干,每一粒,豆淋酒磨下,作十服,每五服后,浸皂角水磨下,服之,小兒患,量大小以意加減與服,用薄荷金銀湯磨下,神效不可具述。

  卷四驚癇

  神效雄黃丸

  治小兒五般癇,牛癇即牛聲,馬癇即馬嘶,狗癇即狗吠,羊癇即羊鳴,雞癇即雞鳴,五癇病者,五臟相引,邪氣盈,起寒厥,反張,手顫,口吐涎沫,須臾如蘇,復(fù)作。此方與錢氏五色丸同,但博濟(jì)水銀用八分耳,五色丸。

  朱砂(半兩) 水銀(一分,一作二兩) 真珠(一兩,研末) 鉛(三兩,同水銀熬右煉蜜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煎金銀薄荷湯下。

  卷四疳積

  金瓜圓

  治小兒疳熱,身多壯熱,黃瘦,久服,肥孩兒,解肌。

  黃連 黃柏 甘草(微炙) 青皮(去白,各等分上四味,同為細(xì)末,研,入麝香少許,和勻,以 豬膽和,卻入膽內(nèi)盛,用線子系定,于石器內(nèi),漿水煮五七沸,取出,風(fēng)頭釣一宿,取出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漸加至十丸。

  卷四疳積

  至圣青金丹

  治小兒一十五種風(fēng)疾,五般疳氣,變蒸寒熱,便痢棗花糞,腳細(xì)肚脹,肚上青筋,頭發(fā)稀疏,多吃泥土, 眉毛,咬指甲,四肢羸瘦,疳蛔咬心,瀉痢頻并,饒驚多嗽,疳蝕口鼻,赤白瘡,疳眼雀目。此悉皆治療,入口大有神效。

  青黛(上細(xì)好者,二分,研) 雄黃(二分,研) 龍腦(少許,研) 熊膽(一分,用溫水入化藥) 胡黃連(二分) 麝香(五分,研) 膽酥(一皂子大) 水銀(一皂子大) 鉛霜 白附子(二枚) 蘆薈(一分,研) 朱砂(一錢,研) 膩粉(一分)

  上十三味,細(xì)研,杵羅為末后,再都入乳缽內(nèi),細(xì)研令勻,用 豬膽一枚,取汁熬過,浸蒸餅少許,為丸如黃米大,曝干,于瓷器內(nèi)收密封,或要,旋取,每服二丸,各依湯使,如后。小兒患驚風(fēng)天 ,戴上眼睛,手足搐搦,狀候多端,但取藥一丸,用溫水化破,滴入鼻中,令嚏噴三五遍后,眼睛自然放下,搐搦亦定,更用薄荷湯化下二丸。久患五疳,四肢小,肚高, 眉吃土,咬指甲,發(fā)稀疏,肚上青筋,粥飲下二丸。小兒變蒸寒熱,薄荷湯下二丸,化破服。小兒久患瀉痢,米飲下二丸。小兒久患疳蛔咬心苦楝子煎湯下二丸。小兒患鼻下赤爛,口齒疳蟲并口瘡等,用兒孩子奶汁,研二丸,涂在患處。小兒患疳眼雀目,用白羊子肝一枚,以竹刀子批開,內(nèi)藥二丸,在羊肝子內(nèi),以麻縷子纏定,用淘米泔水內(nèi),煮令熟,空腹吃下,仍令乳母常忌毒魚大蒜雞鴨豬肉等。此藥,小兒常隔三兩日吃一服,永無病,不染橫夭之疾,凡有患但與服,必有功效。

  蚵 黃連丸治小兒疳食氣,頭面虛腫,腹內(nèi)泄瀉,面色痿黃,頭發(fā)作穗,心腹脹滿,疥蝦蟆(十枚,洗去腹肚,以酒浸,炙令黃香,即住火,用) 木香(一分) 胡黃連(半兩) 黃存性,用) 木鱉(半兩,燒令煙盡,并以紙裹,用重物,壓去油,再研如面,止)

  丸至三丸,忌粘滑物。

  卷四疳積

  方

  治小兒走馬疳,蝕透損骨者,及小可攻蝕,用之必有效。

  用大天南星一枚,當(dāng)心,剜作坑子,安好雄黃一塊在內(nèi),用麥面裹,火內(nèi)燒,候雄黃熔作汁,以盞子合定,出火毒,一宿去面,研為細(xì)末,入好麝香少許,掃在瘡上。

  卷四疳積

  秋霜散

  治小兒走馬疳,蝕唇頰,齒牙浮動宣露,口臭,至妙。

  信砒(一分) 粉霜(半錢) 膩粉(半錢) 麝香(少許)

  上四味,同研令細(xì)如粉,每用時,以指頭拈一粟米許,揩在患處牙齦上,立效。

  卷四疳積

  麝香丸

  治小兒疳熱,化食壓驚。

  麝香 青黛 雷丸 鶴虱 管仲 黃連(各一兩) 扁豆(一十四個,油煎去皮)

  上七味,除麝香青黛外,一處杵羅為細(xì)末,于乳缽內(nèi),再研和勻,用 豬膽汁和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日午米飲下,看兒大小加減,如常服,尤妙。

  卷四疳積

  青黛散

  治小兒疳熱,殺蟲。

  青黛(好者,細(xì)研,半兩) 宣連(一錢半,為末) 苦楝根(三兩,細(xì)切,炮干,為末) 雄黃(一(半兩,細(xì)銼,蒸三度,焙干上九味為細(xì)末,每服,看兒大小服一錢半錢,如若用蜜水調(diào)下,日再服,米飲調(diào)下亦可,此宜常服。

  卷四疳積

  萬金散

  治小兒疳 咬心痛,面伏地臥,口吐清水痰涎。

  白檳榔(半分) 苦楝根 石榴(根皮) 鶴虱 藜蘆上五味同為末,空心熱茶調(diào)下一錢,更臨時看見大小加減,藥,忌餳糖粘滑食,凡疳在內(nèi)即脹澀肚脹,痢色無定,或如靛青,日漸瘦弱,此乃內(nèi)疳之候。若鼻下赤爛,自揉鼻,頭上有瘡,瘡不著痂,漸漸繞耳生瘡,頭大項細(xì),此腦疳之候。若唇被蝕,齒作五色,或峭黑,口下疳白瘡,上 孔子,口中臭氣,唇齒稿爛,此乃口疳之候。若下部開張,痢下膿血,有時赤爛,痛不可忍,痢下又無度,臭不可聞,此是患疳之候。

  卷四疳積

  萬壽方

  治小兒疳氣羸瘦,腹大頸小,頭發(fā)稀疏,臟腑不調(diào),或瀉秘。

  干蝸牛(半兩) 干蚯蚓(半兩) 蛇蛻皮(一分) 干蝦蟆(三個) 使君子(五個,炮) 沒食子(五個,右上四味入罐子內(nèi),封閉口,炭火燒通紅,同后三味研細(xì),取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米飲下,一日二服。

  卷四疳積

  胡連丸

  治小兒疳瀉痢等極妙。

  胡黃連 丁香 密陀僧各半兩 肉豆蔻一個上件同研細(xì),入麝香一分,和勻,次入綠豆末少許,同水和為丸如麻子大,兒三歲以下一丸,三歲以上五丸。孩子腦疳,鼻癢及赤爛,黃連湯下。脾虛,羸瘦泄痢,四肢虛腫,青州棗湯下。肝疳,眼澀生瘡,甘草湯下。骨疳,冷地臥,愛食土,紫蘇茶湯調(diào)下。常服,米飲下。肺疳,上氣急喘,橘皮湯下。筋疳瀉血,鹽湯下。蟲疳,及瀉無定,生姜湯下。

  卷四雜病

  真珠散

  治小兒吐奶,及霍亂吐瀉不止。

  石亭(脂炒,一錢七) 白滑(石炒,三錢七上二味同研千余遍,看兒大小,生姜糯米泔調(diào)下一字,立瘥。

  卷四雜病

  乳香丸

  治小兒霍亂吐瀉不定。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生姜汁炒黃) 乳香 砂仁(各一錢,研上三味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米飲下,日三服。

  卷四雜病

  方

  治小兒未及周歲,吐瀉不止,此乳母,氣血動營,或熱奶傷胃,致有痰涎。

  雄黃(好者,少許) 大黃 五靈脂(各等分)

  上三味同研為細(xì)末,每服一字,磨刀水調(diào)下。

  香樸散 治小兒脾痛,兼和氣止瀉,及腹肋刺痛,起止疼痛,不思飲食。

  濃樸(一兩) 木香(一分) 麥 (一分,炒) 神曲(一分,炒) 青皮(去白,一分) 陳皮(去白,一分)

  上六味,同為細(xì)末,每服半錢,溫水調(diào)下。

  卷四雜病

  金液丹

  治小兒三五歲患無辜,瀉痢,亦可服。

  硫黃一名石葶脂,一名金液,取三五兩至十兩,并 ,得舶上黃為第一,余黃并使得,但無夾雜為上,碎碾入罐子內(nèi),可及八九分,無妨。

  上件藥,取 藥罐子一個,盛藥在內(nèi),下蓋子了,采狗蹄草一大握(本名石龍芮) 木鑒草一大握(稻田中生,一莖四花,如田字,亦名水田草,獨莖生)將二草入鐵臼內(nèi),爛搗,更入掬黃土同杵,勻如泥(若無上件二草,且只使益母草代之,亦可)便將裹藥罐子底下,并周匝可濃五六分,只至口縫不裹,然后置于平地上,四面簇炭五六斤,上面安熟火一斤以來,燒之,直候火燒,藥罐子九分來通赤,專看口縫處,有碧焰子起,便急手撥炭火,急將柴灰三斗,都蓋勿令氣焰出,直候冷,撥灰取出,刮去泥土(以上是 一度該也,度度依此之)第二度,依前法,杵藥草裹固, 之如前法, 五度,若火候得所, 出如熟雞子香,即是候也,若急要服,只 兩度,亦可服之( 度數(shù)多者為妙) 度數(shù)足,便于凈地上埋爐子一宿(出火毒,凡逐度 了,刮去下面砂石,尤妙)又取出爐子,于銚子著水,煮一二十沸,然后敲破爐子,取藥杵爛,更入乳缽內(nèi)點,煎水研爛如泥,并無粗者,卻研令干,每一兩藥,用蒸餅一兩以來,浸握出水了,入藥內(nèi)和合,更于茶臼內(nèi)杵令勻,如面,可丸如梧桐子大,日曬干,孩子留末子研細(xì),以米飲調(diào),以盂子灌之,夜啼心驚,奶傷有痰涎者,并速研藥一分以來,令服之,日二服,自然便放逐,下積物,多多與服,并無忌,若三五歲,患無辜瀉痢,并服得。

  卷四雜病

  金液丹

  治小兒三五歲患無辜,瀉痢,亦可服。

  硫黃一名石葶脂,一名金液,取三五兩至十兩,并 ,得舶上黃為第一,余黃并使得,但無夾雜為上,碎碾入罐子內(nèi),可及八九分,無妨。

  上件藥,取 藥罐子一個,盛藥在內(nèi),下蓋子了,采狗蹄草一大握(本名石龍芮) 木鑒草一大握(稻田中生,一莖四花,如田字,亦名水田草,獨莖生)將二草入鐵臼內(nèi),爛搗,更入掬黃土同杵,勻如泥(若無上件二草,且只使益母草代之,亦可)便將裹藥罐子底下,并周匝可濃五六分,只至口縫不裹,然后置于平地上,四面簇炭五六斤,上面安熟火一斤以來,燒之,直候火燒,藥罐子九分來通赤,??纯诳p處,有碧焰子起,便急手撥炭火,急將柴灰三斗,都蓋勿令氣焰出,直候冷,撥灰取出,刮去泥土(以上是 一度該也,度度依此之)第二度,依前法,杵藥草裹固, 之如前法, 五度,若火候得所, 出如熟雞子香,即是候也,若急要服,只 兩度,亦可服之( 度數(shù)多者為妙) 度數(shù)足,便于凈地上埋爐子一宿(出火毒,凡逐度 了,刮去下面砂石,尤妙)又取出爐子,于銚子著水,煮一二十沸,然后敲破爐子,取藥杵爛,更入乳缽內(nèi)點,煎水研爛如泥,并無粗者,卻研令干,每一兩藥,用蒸餅一兩以來,浸握出水了,入藥內(nèi)和合,更于茶臼內(nèi)杵令勻,如面,可丸如梧桐子大,日曬干,孩子留末子研細(xì),以米飲調(diào),以盂子灌之,夜啼心驚,奶傷有痰涎者,并速研藥一分以來,令服之,日二服,自然便放逐,下積物,多多與服,并無忌,若三五歲,患無辜瀉痢,并服得。

  卷四雜病

  使君子丸

  治小兒臟腑虛滑,及疳瘦下痢腹脹,不思飲食。

  使君子(一兩,面裹煨,以面黃為度) 甘草(半兩,炙) 濃樸(半兩,去皮,姜汁炙令香) 陳皮(去白,一分) 青黛(半兩,如是夾驚及帶熱瀉,即入此一味,如只是臟腑不調(diào),不用此一味) 訶子(半兩,半生半煨,去核用上件同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小雞豆大,三歲以上,每服一丸,米飲化下,兒年百日以上,三歲以下,每服半丸,乳汁或清米飲化下。

  卷四雜病

  胡黃連丸

  治小兒疳痢瀉痢等,極妙。

  胡黃連(半兩) 肉豆蔻(一個) 檳榔(一枚) 訶子(二枚,以一枚煨,一枚生用)

  丁香(半兩) 紅雪(一兩) 密陀僧(半兩)

  上七味,同研細(xì)末,入麝香一分和勻,次入綠豆末少許,同水和為丸,如麻子大,兒三歲以下一丸,三歲以上五丸。孩子腦疳鼻癢,及爛,黃連湯下。脾胃羸瘦,泄痢,四肢虛腫,青州棗湯下。肝疳眼澀生瘡,甘草湯下。骨疳,冷地臥,愛食土,紫蘇茶調(diào)下,常服,米飲下。肺疳,上氣急喘,橘皮湯下。筋疳,瀉血鹽湯下。蟲疳及瀉無定,生姜湯下。

  卷四雜病

  如圣散

  治小兒多時瀉痢,眼生翳膜,并疳眼,退翳。

  蛇蛻皮(二條,各長二尺,用紙燭燒炭,研) 谷精草(一兩,去根土) 黑附子(末,二錢,去臍子) 蟬殼(一分,去足) 石決明(一分) 定粉(四錢)

  上件,前三味先搗羅為末,次入諸藥,研為散,每服一字半,羊子肝一具,切破,摻末,用麻皮線纏,米泔煮熟,先熏眼,后與吃如未能吃食,研汁灌之。

  卷四雜病

  木香丸

  治小兒,調(diào)中順氣補(bǔ)虛。

  草豆蔻(五個,和皮) 人參 茯苓 防風(fēng) 藿香 陳橘皮(去白,各一兩上六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一字減半錢姜鹽公丈飲調(diào)下。

  卷四雜病

  葶藶丸

  治小兒奶食沖脾,傷風(fēng),咳嗽,墜涎。

  甜葶藶(一兩,紙上炒過) 牽牛子(一兩, 熟) 漢防己(一兩, 熟) 大杏仁(一兩,去皮尖,炒熟,研上三味,先搗羅為末,入杏仁同研用,煮棗肉,再杵為劑,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淡生姜湯吞下,一日二服。

  卷四雜病

  燒青丸

  治小兒奶癖食癖,每至午后時作寒熱,微有咳嗽,脅肋癖硬。

  輕粉(二錢) 元精石(一分) 粉霜(一錢) 砂(一錢) 白面(三兩)

  上五味同細(xì)研,滴水和為餅子,以文武火燒熟為度,再研,滴水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七丸,漿水下,三歲以下服五丸。

  卷四雜病

  肉湯丸

  治小兒瘕呷咳不止。

  銅青 大黃 豬牙皂角(各為末,各炒一錢)

  上三味同研令細(xì),用油餅面和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煎豬肉湯,忌酸咸。

  卷四雜病

  龍腦膏

  治小兒風(fēng)熱,咽喉腫疼,塞悶生瘡,搔頭躁悶,及蟲咬心痛。

  龍腦(半錢) 白礬(一分,銚子內(nèi)煉過,煎卻礬汁,泣干為度) 蟬殼(三十個,去足,研末,炒) 牛黃(研半字) 蛇蛻皮(一條,長二尺,鐵器上爆焦為度,除下黑者生者再爆,須緊按實著上六味,一處煉研,入砂糖,少許,和為劑,丸桐子大,冷水化一丸。

  卷四雜病

  方

  治小兒牙宣,常有鮮血不止,牙齦臭爛者。

  雌黃(炒,一大錢) 麝(半錢,炒)

  上件同研至細(xì),先用紙條子,以生油涂之,然后摻末在上,少用末,翦作小片子尖,看大小用,插在爛動處,一服,瘥。

  卷四雜病

  丹砂丸

  消除積滯,化胃久伏積聚。

  巴豆(一分,去皮,以米醋煮一二十沸,卻入新水內(nèi),洗七遍,凈,去膜并心,及乳缽內(nèi),一向,研如粉,出油) 豆蔻(四個,為末) 木香 朱砂(研細(xì),各一分)

  上同研,令細(xì),以面糊和為丸如菘菜子大,每服三五丸,小兒一丸,酒食所傷,鹽湯下,溫水亦可。小兒疳氣,肚脹,腹聚,米飲下。

  卷四雜病

  抵圣丸

  治下虛中積久,曾取轉(zhuǎn)不得者。

  犀角(末,二錢) 蝎稍(三七個) 銀末 朱砂(各一兩) 巴豆(二十八枚,去皮膜) 芫花(二錢,同巴豆用好醋一盞,煮令醋盡,揀出巴豆,以冷水浸洗,控干,再炒令干,搗末,取二分用)

  兒因驚積聚粘滑,毒物在于脾胃,累曾取下,變成虛積,棗湯下。體熱困悶眼合不開,黃連、甘草、薄荷、桃仁湯、化膩粉,一字許,下。一歲以上,三歲以下二丸,小可只一丸,米飲下。大人吃食吐逆,心腹脹滿,夜有盜汗,日漸羸瘦,用姜棗湯下。婦人血氣,米醋湯下五七丸,更在臨時約其虛實,加減用之,張氏家傳方名紫金丹。

  卷四雜病

  香葛根

  治小兒上焦虛熱,吃水不止。

  枇杷子(炒) 干姜 胡黃連 甘草 黑參 麥門冬(各等分)

  上六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姜一片,煎至七分后,更入蜜少許,再煎至五分,放溫,食后服。

  卷四雜病

  犀角散

  治小兒骨熱,晚后多發(fā)熱,面赤,五心煩悶,四肢無力,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色痿黃。

  犀角末 柴胡(去蘆) 枳殼面(炒) 麥門冬(去心) 茯苓(去皮) 芍藥 大黃 桑白皮 人參(以上十一味同為細(xì)末,每服半錢,用桃仁九個,漿水煮麥門冬一十九個,去心,其桃仁同研令細(xì),入水一盞,與藥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早晚各一服,亦治大人盜汗。

  卷四雜病

  靈砂丹

  治眾疾,及小兒 風(fēng)。

  朱砂(半兩) 大附子(炮) 青皮 杏仁(去皮尖,各一兩) 巴豆(以水五升,慢火煮三十沸,春冬用一百個,秋夏用五十枚上先將巴豆,以水五升煮令油出,水盡為度,細(xì)研。與眾藥末和,以粳米飯和為丸如豌豆大。小兒 風(fēng),桃柳枝一握,煎下。小兒肚脹,石榴湯下。小兒及患人,相度虛實加減服。一方用面姜一兩,炮。

  卷四雜病

  金旋散

  治大人小兒眾疾。

  白附子(炮) 木香 肉豆蔻(去皮) 豬牙皂角(去皮,生) 桔梗 吳茱萸(麩炒)

  肉桂(取心) 大豆(去皮,日日換湯,僵蠶(二分,直者) 黃連(取凈上十八味,同杵羅為細(xì)末,入巴豆,于乳缽內(nèi)同研令勻,然后入瓷器中密封,候至一七日后,每用一字,湯使,如后,卒中風(fēng),羊髓酒下,頭旋,菊花酒下,血淋,大黃湯下,腰膝痛,醋湯下,吐血,竹茹湯下腸風(fēng)背陰,繁柳草自然汁,入熱酒,又槲葉燒灰,調(diào)酒下,寸白蟲,先吃牛脯,后以蕪荑湯下,霍亂吐瀉,新汲水下,肺氣喘,杏仁湯下,小兒一切疾米飲下,小兒 ,蜜湯下,小兒誤吞錢,膩粉湯下,小兒天 風(fēng),以蟬殼燒灰,入小便調(diào)下

  卷四雜病

  靈寶丸

  治小兒瘡疥,及三十六種風(fēng)疾,服之必愈。

  天麻洗 天南星 白附子 獨活 白僵蠶 川烏頭(炮) 羌活洗 干蝎(合者,各一兩) 牛黃 龍腦(各一分,細(xì)研) 麝香(半兩,細(xì)研,旋入眾藥上十一味,各要上好藥,凈洗,日內(nèi)曬干,不用近火,杵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豌豆大,諸色風(fēng)疾,薄荷溫酒下五丸,女人血風(fēng),更入少當(dāng)歸末,溫酒下,如癱瘓風(fēng),下床不得,先用白礬半兩為末,蔥十莖,煎湯溫浴,后用薄荷汁溫酒下三十丸,衣被蓋出汗,別服補(bǔ)藥,如是男子婦人疥癬瘰 ,并須依前法洗浴,服三十丸,出汗,當(dāng)日必瘥,小兒瘡疥,亦須如常浴,每一歲一丸,并須出汗,并瘥,忌食面豬肉魚毒等物。

  卷四雜病

  治斑瘡方

  用臘月兔兒活血,以蒸餅相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無根水送下,食乳者,乳汁送下。

  卷四雜病

  解毒必勝散

  治瘡 將出,未能勻遍透肌。

  用牛蒡子不限多少,炒令熟,杵為細(xì)末,每服一錢,入荊芥二穗,水一盞同煎至七分,放溫與服,如瘡疹已出,更與服,亦妙。

  卷五

  瘡科

  癰疽者,五臟六腑不和所生也,五臟主里,氣行經(jīng)絡(luò)而沉,六腑主外,氣行經(jīng)絡(luò)而浮,若喜怒不常,飲食不節(jié),陰陽不調(diào),冷熱相干,則臟腑氣虛,氣虛則腠理開疏,寒邪客于經(jīng)脈之間,為寒所折,則營衛(wèi)稽留于脈,營者血也,衛(wèi)者氣也,血營得寒則澀而不行,衛(wèi)氣從之,與寒邪相搏,故壅遏不通,氣者陽也,陽氣蘊積則生熱,寒熱不散,故積聚成癰疽也。

  癰之狀,毒瓦斯浮淺,皮薄以澤,疽之證,皮濃似牛領(lǐng)之皮,毒瓦斯深也,久則熱勝于寒,熱氣淳盛蓄積,故傷肉而敗肌,肉壞則化為膿血,癰患屬表,骨髓不枯,易為治療,疽患屬臟,傷骨爛筋,則難理。經(jīng)曰一寸二寸為癰,三寸四寸為癰,五寸至一尺為疽,一尺至二尺三尺曰竟體疽,疽成圓竅,皆出諸氣,人有憤郁不遂志欲者,血氣畜積,亦多發(fā)此疾,凡痤癤者是六腑受邪,經(jīng)絡(luò)壅滯而發(fā),熱毒浮淺,不能為害,但出膿血時,令盡不爾則再攻為瘡,愈盛矣。

  治一切癰腫未破,疼痛令內(nèi)消。

  用生地黃杵如泥,隨腫大小,攤于布上,糝木香末于中,又再攤地黃一重,貼于腫上,不過三五度。

  卷五瘡科

  抵圣丸

  治骨疽瘡,及冷漏久不合者。

  滴乳香 膩粉 白礬(燒存性,各等分上三味,同為細(xì)末,每遇患者,先用鹽醬水洗之,以津唾調(diào)之,貼瘡上,必效。

  卷五瘡科

  殘霞膏

  治風(fēng)毒流注惡瘡熱疼,生肌化毒。

  烏蛇(四兩) 五倍子(一兩半) 蛇皮(半兩以上,生使,銼碎) 巴豆(二十個,去殼) 雄黃 牙硝(各一兩,研碎) 麝香續(xù)添(一錢)

  上件,依法修事,于銚子內(nèi),入油二斤半煎,聞油香,入前藥熬,候藥并巴豆焦黑色,漉出諸藥不用,卻入黃蠟一兩半,慢火養(yǎng)成膏,以瓷器內(nèi)盛,但有風(fēng)毒瘡,以小紙攤貼,妙

  卷五瘡科

  羚羊角湯

  治丈夫婦人風(fēng)毒攻沖頭面,生瘡虛腫等。

  羚羊角 犀角 羌活 檳榔 人參(以上各一兩) 當(dāng)歸(少許)

  上件,銼碎,略焙,杵過,分作四貼,每貼用水一升,煎至四合,分作兩服,空心臨臥分服,其每貼兩服,滓更用水半升,煎至七分,又作一服,吃之,溫服立瘥。

  卷五瘡科

  敗風(fēng)膏

  治本臟風(fēng)毒攻疰生瘡,及熱毒瓦斯流注赤癢。

  白芨(半兩) 白蘞(半兩) 白礬(一兩) 翦草(一兩半,凈洗細(xì)銼) 吳茱萸(一分) 水銀豌豆大上七味為末,相和,先用油半盞以下,瓷碗內(nèi)盛,以慢火熬令沸,更入蠟一分,同煎三五沸,卻安冷處,入前藥末,調(diào)和自然成膏,或者瘡,以鹽湯洗,后以貼在瘡上。

  卷五瘡科

  四白散

  治腎臟風(fēng)毒攻疰,四肢頭面生瘡,遍身瘙癢。

  白花蛇(一兩半,酒浸一宿,炙令香,去皮骨秤) 新羅白附子 白僵蠶(微炒) 白蒺藜(微炒,去刺各一兩上四味同杵為末,早晚空心,溫酒下二錢。

  卷五瘡科

  檳榔散

  治腎臟風(fēng),攻疰生瘡,兼療惡瘡。

  甘草 黃連 密陀僧(各一分) 檳榔(一斤,泡) 木香上五味同杵為末,先以溫鹽漿水洗過瘡,挹干,以唾調(diào)貼之,止痛生肌。

  卷五瘡科

  烏犀膏

  治皂角及惡水入瘡口內(nèi),熱痛不止。

  皂角子不計多少,燒灰存性,用一二分上先研皂角子絕細(xì),續(xù)入砂糖,和勻如膏,貼于瘡,立效。

  卷五瘡科

  黑神散

  治腸風(fēng)痔疾。

  羌活(去蘆) 黃 蔓荊子 狗脊火燎(去毛) 枳殼(麩炒去瓤) 檳榔KT(以盛盡藥為度,上等分杵羅為末,入 KT 中,盛以砂盒,或瓦罐子內(nèi),鹽泥都封涂之,火 通赤,候冷荊芥子 白蕪荑(二味,與前等分) 木香(減半)

  上同前藥,杵羅為末,空心茶酒調(diào)下一錢,日三服,別無忌。

  卷五瘡科

  治痔方

  黃柏 黃連 黃丹 膩粉 白礬上為末,各用三錢,都一處和令勻,患者先煎蔥湯洗,后用藥末一錢涂之,久患不過三度,理之大有效,楊 家藏方:無膩粉,名三黃散。

  卷五瘡科

  乳香散

  治風(fēng)毒痔瘡。

  乳香 豬牙皂角 穿山甲(各二兩) 蛇蛻(一條,頭尾全者) 箬葉(四兩,去兩頭粗硬尖者)

  上都入在砂罐子內(nèi),蓋口,用鹽泥固濟(jì),曬干,用十斤炭火 ,候碧焰子出,去火,放冷,取出細(xì)研,每服二錢,用胡桃肉一個,細(xì)研,以酒半盞入藥,同調(diào),空心服,五服后見效。

  卷五瘡科

  追毒膏

  治瘰 ,神效。

  丁香(七個) 麝香(一錢) 莨菪(五十粒) 雄鼠糞(七粒,兩頭尖者,以麥麩兩匙同炒,候麩黑黃時,去麩用) 斑蝥(三個,去翅足,以糯米炒令黃,去米用) 槲皮(三斤,去粗皮了,槌碎細(xì)銼,以水二斗,煎取四升,濾過重熬,候成膏,然后入諸項藥上六味同杵為末,候槲皮煎溫和乃入諸藥,攪令勻,貯于瓷器內(nèi),每服空心,以溫酒一盞調(diào)下三匙以來,臨時更看人大小及肥瘦,加減斟酌用之,吃了,更以清溫酒下之,便仰臥,須臾即吐出,若病根年深者,如蝦蟆衣魚腸相似,近者若蜆肉,吐了,以溫水漱口,粟米淡粥補(bǔ),如無粟米亦可,忌一切十毒物,月余。

  卷五瘡科

  血竭散

  治瘰 已破,膿水不止者。

  青州棗(二十個,燒為灰) 干地黃(半兩,別杵為末) 血竭(炒,二錢半上三味,都細(xì)研如粉,以津唾調(diào)貼瘡上。

  卷五瘡科

  治瘰滿項不破,及腫疼痛方。

  用不蛀皂子三百個,酒一升半,化 砂一兩,同浸皂兒七日,以文武火熬成,候酒盡為度,每至臨臥,含化三粒,限半月必瘥。

  卷五瘡科

  逐邪散

  瘰 者,由風(fēng)邪毒瓦斯客于肌肉,隨虛而停,結(jié)為瘡,如李梅棗核大小,兩三相連皮肉間,時發(fā)寒熱,是也,久則潰膿,連屬而生,久不愈,則為瘰 ,不以年遠(yuǎn),服之必皂子(不計多少,以絹袋盛,入廁中浸三七日,取凈,安地坎中,剜蓋出毒,一宿,焙干上用皂子末二錢匕,斑蝥末一錢匕,水銀粉二錢,生雞卵一個,取白,傾盞內(nèi),更入飯飲半盞,并藥一處打勻,四更初服,至五更取下毒物,或從小便中下出,如有些小澀痛,不妨,或患及五年,只三服,三年只二服,二年只一服,忌口,只用燒鹽,吃五七日,其方曾經(jīng)親驗,甚有神效。

  卷五瘡科

  生犀丸

  次日服,消毒,化結(jié)聚。

  生犀(半分鎊) 生龍腦(半分) 真麝香(半分) 紅娘子(二十個) 斑蝥(二十一個,去頭翅,同紅娘子,著豆面,炒焦黃為度)

  上五味,并為末,用豆面糊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日午夜臥,用臘茶放溫酒下一丸,服至十日,加至二丸,除淡飯燒鹽外,余并忌一月,日食切忌暈腥。

  卷五瘡科

  木香散

  斂瘡口。

  木香(一分) 檳榔(七個) 白芨(半兩,銼) 白蘞(半兩,銼) 雞內(nèi)(金一兩,焙干) 根子黃皮(一上九味,一時焙干為末,研細(xì),看瘡口大小,逐漸滴水,調(diào)成膏,于熟絹上貼,每日一度換,總治一切瘡,止痛生肉,并皆用之妙。

  卷五瘡科

  醉仙散

  治大風(fēng)痰,遍身癮疹KT 癢。

  胡麻子 牛蒡子 枸杞子 蔓荊子(四味藥,揀凈洗,各半兩,一處同炒,令煙出為度)

  苦參(半兩) 栝蔞根 防風(fēng)(去蘆,各半兩) 白蒺藜(半兩)

  上八味,同杵為末,每十五錢藥末,入輕粉二錢,一處拌勻,每服一錢,生末調(diào)茶下,空心日午臨臥各一服,服藥后五七日間,先于齒牙縫內(nèi),出臭黃涎,渾身疼痛,次后,便利下膿血,此是病根,其疾永瘥。

  卷五瘡科

  治疥癬滿身,瘡不可療者。

  何首烏 艾各等分,銼為末。

  右相度瘡多少,用藥,并水煎令濃,盆內(nèi)盛洗,甚解痛生肌。

  卷五瘡科

  巴戟散

  治元臟虛冷,上攻,口瘡。

  紫巴戟(穿心者一兩,以陳粟米同炒令黃色,佳) 香白芷(半兩,銼碎,微炒) 蠻姜(末炒,一錢,總錄作高良姜)

  上三味,同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用豬石子一對,去筋膜,每石子一個,入末一錢,用濕紙裹,煨熟,趁熱去紙,先以口承石子熱氣,口中有涎即吐出,候冷,即可細(xì)細(xì)嚼服之。

  卷五瘡科

  紫金霜

  治大人小兒口瘡。

  黃柏如兩指大二片,以蜜慢火炙紫色 訶子一枚,燒過,盞子蓋少時 麝香少許 膩粉少許上件搗羅為末,每服二字許,糝于舌上,立瘥。

  卷五瘡科

  如圣散

  治一切刀斧所傷,并久患惡瘡。

  龍骨(半兩) 虎骨(半兩) 黃丹(五文,放熨斗內(nèi),以火燒令通赤) 朱砂(一錢)

  膩粉(一錢) 麝香(二十文) 乳香(一塊,好者皂子大上件同研為細(xì)末,應(yīng)是一切瘡,以黃連湯或鹽湯拭干,糝在瘡上,不得以衣物粘著瘡口

  卷五瘡科

  八效虎骨散

  治血風(fēng)遍疰疼痛,丈夫筋骨疼,及打撲損疼痛甚者。

  虎骨酥(炙) 敗龜(炙) 當(dāng)歸 官桂(去皮) 地龍(去皮) 牛膝(去苗) 漏蘆威靈仙 自然銅(燒上一十味,各等分,同杵羅為細(xì)末,每服一錢,用熱酒調(diào)下,每日一服。

  卷五瘡科

  療瘡

  穿山甲 虎脛骨(各一兩,燒為灰) 雞舌香(一枚,生用) 麝香(少許)

  上件,同研令至細(xì),每半錢,看所患大小,以黃米粥攤在紙上,候溫和得所,然后糝末在藥上,封裹所傷處,疼痛立止,隔日換貼之。

  卷五瘡科

  五傷接骨膏

  治一切傷折,及驢馬傷墮,并打撲閃肭著,疼痛不可忍者。

  沒藥(一兩,好者,生用) 乳香(一分,好者,生用) 川椒(一兩,揀擇去子,生用) 芍藥(一兩,揀擇生用) 川芎(一兩,好者,生用) 川當(dāng)歸(一兩,揀擇凈,洗過,細(xì)切,炒令干) 自然銅(一兩半,用火燒令赤,候冷,杵研,令細(xì),用水飛過,紙上襯,于灰上吸干,取一兩)

  上件都搗羅為末,入自然銅末,拌和令勻,用黃蠟三兩半,于銚子內(nèi)熔為汁,次入藥末,不住手?jǐn)?,令勻,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好酒一盞同煎,煎散藥丸為度,候通口呷訖,就痛處,臥些小,只可一服止,大段疼痛者,兩丸至三丸,永瘥。

  卷五瘡科

  定痛膏

  治大段傷折疼痛。

  白檳榔(二枚) 肉豆蔻(一枚) 官桂(半兩) 柳桂(一分) 當(dāng)歸(一兩) 木鱉子(二十個) 香白芷(二附子(大者一個) 黃蠟(臨時不定)

  上一十二味,都為末,一兩蠟,用藥末一兩,同于鐺內(nèi)煎,直候紫色花上來,藥方熟,后用井泉水一盞,將鐺內(nèi)藥,傾入水盆內(nèi),然后以手控干其藥,直須熱炙,更不得分毫結(jié)梗,捻為餅子,裹在傷處,其藥三日后,卻將藥重于火上炙團(tuán)一處,依舊捻餅子,裹舊傷損處

  卷五瘡科

  返魂神白散

  治打撲損及傷中,大效。

  花乳石五斤,槌碎,如皂子大 硫黃槌碎,如皂子大上用瓷盒子一個,先入乳石一重次入硫黃一重,重重鋪盡,浮上,用鴨舌草獨掃,是也,赤石脂和涂盒子口縫,又用鹽泥固濟(jì),勿令有小縫紋用新磚一口,四面書金木水火字,中央書土字,上安盒子,用炭火二斤 之,耗及三分,漸漸去之,取去盒子,地坑內(nèi)埋一宿,細(xì)研為末,但是刀傷損至死者,于傷處糝藥,其血化為黃水,更糝藥,其人便活,更不疼痛。如婦人產(chǎn)后血暈至死,但心頭暖,即以童小便調(diào)下一錢,取下惡血如豬肝片,終身不患血風(fēng)等癥,若鬲上有血,化為黃水吐出,及隨小便出,便瘥。若牛抵人,腸出不損者,急納入,以桑白皮縫合,于縫上糝藥立活,封裹不可有縫。如內(nèi)痛,血入臟腑,熱煎童子小便,及入酒少許,調(diào)一錢服之。此藥真神仙所傳,如逢德行者,可以令博救,共獲陰功。

  卷五瘡科

  黑龍散

  治傷折手腳,骨髓沖出,補(bǔ)碎續(xù)筋。

  穿山甲(四兩) 虎頭骨(四兩) 洛粉(三兩,炒帶黃色為度) 麝香(一錢) 龍腦(一錢) 丁香(一兩,好者,新瓦焙,微見火氣上先用瓦罐子一個,投虎骨在罐子內(nèi),燒令煙起,次入穿山甲同燒,煙焰起為度,取出,放冷,同前藥杵羅令細(xì),用小黃米一大合,水二盞,煎成稠粥,續(xù)入藥末一字,醋一小杓子,再煎,攪勻后,于損處,先著手帕子一條,攤上面覆裹,勿令透氣,再著紙裹三五重,井油單,都裹角,即一伏時一度換,依前法,忌冷水溫面,不得針灸,服自然銅沒藥治之,如無黃米,即以糯米代之。

  卷五瘡科

  蓬莪散

  治傷撲疼痛。

  蓬莪術(shù) 白僵蠶(各一兩) 蘇木(一兩) 沒藥(半兩)

  上四味,同杵羅為細(xì)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日三五服。

  卷五瘡科

  當(dāng)歸散

  治驢馬傷墜,他物傷折,痛楚不可忍者。

  川當(dāng)歸(三分,熬令香) 芎(一兩,半熬令黃) 桂心(二分,去皮) 甘草(三分,炒令黃) 附子(一分,泡) 澤蘭(一分,炒令香) 蜀椒(一分)

  上七味搗為散,每服酒調(diào)方寸匕,日三服,如傷折叫喚,痛聲不絕,服食,良久不間,不復(fù)痛,十日可筋骨相連,或小兒奔車所損,臂膝皮肉決,見骨木,叫喚聲不絕,服數(shù)日,便能行動,其效如神。

  卷五丹藥

  張果老先生服杏仁法

  夫人受命于天,放形于地,以日為魂,以月為魄,一生以后,更不合死,皆是飲食養(yǎng)育不致殞絕矣,藥在籬根之下,凡人未必盡知,冠冕之流,貴耳賤目,只重吳蜀之空名不知咫尺之可取以為用,可期必致。殊不知長生之秘,服之則可延年,世上單服一味藥,而得延年者,黃精,枸杞,藥中為妙品,猶有生頭痛病而難服,彭祖夏姬,商山四皓,煉杏仁為丹,以致仙宮,而王子晉丁令威等并不去世事,畜妻子,服生杏仁,服之久遠(yuǎn),仙來迎候,乘龍駕鶴,以致升騰者,只服杏仁矣。服之生五臟,補(bǔ)筋骨,添血髓,益精神,強(qiáng)記,目明視徹千里,消痰癖,變凡為仙。若王子晉服經(jīng)四十年,不覺身飛騰空,丁令威服經(jīng)二十年,不覺身飛,此二子者不服諸藥,惟服生杏仁,凡有此神驗,不須煉熟,氣生力全,若煉熟,則減其半。杏仁共有十名,一曰長生元二名千歲元,三名化白令少元,四名卻老元,五名通神萬歲元,六名定精元,七名蓋精元,八名超升元,九名換骨輕身元,十名煉杏仁金丹元,其人服之,一一經(jīng)歷矣。

  杏仁,性不冷亦不熱,無一切忌觸,亦不與諸藥相妨,惟忌不淘白粳米甜水粥,邂逅吃者,有少不安,須臾即可,或客行在路,只恐不及,如法,若逢不淘白粳米甜水粥,但放令冷,任食多少無妨害,惟忌此粥,外并不妨。

  杏仁性溫平,有少苦味,久即甘美,服之三年,更不覺有苦氣,惟覺甘美,性不下氣,能去膈上熱,肚腰□,服者當(dāng)自知之。

  取生杏仁,去皮尖雙仁,服黃色者尤妙,于平旦時,空腹,未漱口時二七枚,口中退皮尖,熟嚼,令津液半口,可咽之,訖,如行一里。任吃諸食,如單覓延年者,任食肉及葷辛,如欲升騰者,即不得食一切肉及葷辛,任畜妻子,營養(yǎng)傭作也,肉者易敗壞之物。所以不益于身,葷辛品味,仙家忌之,能斷諸肉,即仙道易成,或服生杏仁一年,百病自除,二年,身輕,目明徹視千里,但得延命五十年,服經(jīng)六年,骨內(nèi)換盡,面若桃紅,延年七紀(jì)。服經(jīng)七年,行及奔馬,換舊齒重生,服八年,玉女侍衛(wèi)延得一百五十年,服經(jīng)九年。時聞仙宮鐘磬,延命五百年,服經(jīng)十年,命與日月齊。如食五辛及血食,則不得聞也。經(jīng)服二十年,身騰空虛而無所歸,服經(jīng)三十年,仙宮來迎,若斷妻子、血味、五辛營養(yǎng)者,服之二十年,眾仙來迎,白日升天,如斷血味營養(yǎng),只畜妻子者,四十年,一朝不覺自受眾仙來迎,余性好射獵,血肉為本,今登六十游恒山頂上,得此方,便于山拾杏仁服之,經(jīng)十年,自覺身輕目明,便踴躍無睡,服二十年,余已八十矣,本亦只營一百年,即擬自理,實不敢希望延年。忽有三十余人,從恒山頂上來,余欲避之不得,便卓然立,只迎去半里,便即禮拜,不敢正視。有童子先來相引,忽然莫識何處,須臾間知是仙宮,非人凡世,余故留此方,遺后明者勿輕之,勿與凡流之輩徒傳必輕之以為口實也。

  張先生服生杏仁慎忌損益法,契圣寺原師處得此法,原師于王屋山揚行真處得此本,每日旦朝空腹,取杏仁二七枚,去皮尖雙仁者,面向東南,未漱口前,熟嚼,令口中津液有半口,便即咽卻。如人行一里,當(dāng)任意食之,恐減藥力,杏仁取效,服三七日,四七日,即覺泄氣過常時三倍,服三個月,腳熱如火,腹中搜病不覺自愈。服經(jīng)八個月,肺臟調(diào)和,搜病永斷,有如嬰兒之視。至十六個月,臟腑更新,胸膈通泰,上氣永斷,癖病消散,服經(jīng)二十四個月,肝臟鮮明,肝上有瘕,皮不覺自脫落,眼目精明,眼病永除,目能遠(yuǎn)視,服經(jīng)三十二個月,脾藏疏暢,胃脘開通,常自搖動,脾氣永消,腹胃通快,服經(jīng)四十個月,腎臟端正,去黑皮,氣無壅滯,腰臍之間,結(jié)冷永盡,房屋少壯,服初滿二年百害不傷,服經(jīng)三年,百神覆護(hù),三年谷氣破散,臍中疼痛,忽然出生血一千片,忽驚怪,此是藥來即就,止此是上上應(yīng)延年之效,如三年內(nèi)大腸中血不下者,亦是次上上之喜,應(yīng)延年之象,如滿四年無不下者,到五年內(nèi),其血更亦不來矣。如依前更來,是谷氣濃重,藥力未加,而藥腸未來,當(dāng)須加杏仁至四十七枚,乃可破得谷腸,必被藥力沖破,亦同延年必仙之效耳,凡服杏仁,血下一日,不嫌飲食,二日平旦瀉血,瀉血之后,便聞飲食惡氣,耳聞眼見,即生嘔逆,如有能忍饑得七日者,是上仙如不能忍饑者。任食煮白粳米粥汁飲之,以時為之,是次仙,三日五日七日,并下血一升,皆聞食臭,八日平旦下血后,聞飲食美,任意食之,若食即須少,食之多,即令人滿悶,七日別一度下血一升,到八日以上,平旦血三升二升半,八日九日十日十一日并同,至十二日以上,即兩日三度下血,至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并同,至十六日別一度下血六升,或五升,十六十七十八十九日并同,至二十日以上,兩日三度下血,三升四升,至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并同,至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并同,至二十八日以上,兩日一度,下血四升或五升,至二十九日三十日并同,從此之后,從四日減一日,其血少于尋常三升二升,有似身輕。喻若上重檐,脫靴而行服之者當(dāng)自知之矣。恰一百日,不覺血定,谷腸并被換遍,如世人只圖瘥病,不要長生者,血下之后,三日,即須取桑椹或桑上青椹,杵作散,一如煎茶,服一兩碗,其血即止。如無椹子末者,取藍(lán)汁及刺薊汁一碗,服即止其血,至?xí)r無度微肚疼,少時許,即是,可明也。

  卷五丹藥

  吳真君服椒法

  夫椒性稟五行,情通六義,葉青應(yīng)于甲乙,皮赤在于丙丁,花黃與戊己為容,膜白兆庚辛之色,子之呈質(zhì)應(yīng)乎坎方,熱不止蒸,暖及丹府,傍通血脈,中助真元,又能消酒食之毒,又能辟溫邪之氣,安和五臟,調(diào)暢三焦,陽草之中,功不可比。每金州川椒一斤,揀令凈者,去目及合口者,仍于鐺銚內(nèi),炒令透,于地上鋪紙兩重,以椒在上,用新盆內(nèi)合定,周回以黃土焙之,半日許,其毒成汗,取出曬干,木臼輕杵,取紅皮四五兩,再入鐵臼,杵為末,以木蜜為丸如桐子大。候干,以紗絹袋子盛,掛通風(fēng)處,每日空心,茶酒任下,十丸至十五丸,半年加之二十丸,一年后加之二十五丸,并無所忌。又歌曰其椒應(yīng)五行,其仁通六義,欲知先有功,夜間且不起,服之半年內(nèi),腳心汗如水,四時去煩勞,五臟無風(fēng)氣,明目腰不疼,身輕心健記,別更有異能,三年精自秘,顏色如童子,精爽又少睡,但服此神效,一生瘧疾已,若能志心服,三尸自然棄,更有九般蟲,各各自回避,倘逢此色人,第一書傳意,雖未遇神仙,初緣已得地。

  卷五丹藥

  至人傳授神仙服餌雄黃丸

  夫雄黃千載變?yōu)辄S金,服餌莫若真人,此法微妙,不傳凡世,今但錄此方,久服即身輕益氣,悅澤顏色,去三尸,辟百毒,遠(yuǎn)疫癘,鎮(zhèn)心神,奇功最妙,卒莫紀(jì)陳,每擇雄黃如雞冠血色,不雜砂石者,不限多少,搗羅令細(xì),以松脂和,杵為丸,如彈子大,每旦以酒研下一丸,服至十日,腹中三尸百蟲,自下面上,紫黑皆除,除及一月,百病自瘥,耳目聰明,久服即可至神仙,常須潔凈,不損藥力,尤佳。

  煉松脂法,用桑柴灰淋汁,將松脂同于鍋內(nèi),或土石器中,煉成汁后,用稷皮濾過灰汁,內(nèi)勁者,以水澤如雪白者用,如未精,依前法再煉之,每合前藥,以和勻為服。

  卷五丹藥

  枸杞煎

  明目駐顏,行步康健,壯元氣,潤悅肌膚。

  采枸杞子不計多少,先去蒂子,然后用清水洗凈,淘出,控干后,夾布袋子一個,入枸杞子在內(nèi),于凈砧上取自然汁,澄一宿,去其清水,入石器內(nèi),慢火煎成膏子,取出,入瓷器內(nèi)收,每限半匙頭,以溫酒調(diào)下,久服神妙大有所益,如合時天色稍暖,其 下汁更不用經(jīng)宿,其膏煎下,三兩載,并不損壞,如永遠(yuǎn)服多煎下亦無妨。

  卷五丹藥

  服九節(jié)菖蒲法

  駐顏延年明耳目,去風(fēng)氣,通關(guān)竅,安神益智。

  九節(jié)菖蒲,不計多少,惟生于山澗石上東流水中者,采取為妙,若是少得時,只石上水中生者亦得,不可用陂澤中生者,于八月內(nèi),采取得,去根須,凈擇了,以淘米汁浸三日三夜,每日換米泔,取出,控干,以硬竹削為片子,如錢濃,以布袋盛,貯于長流水中,浸三伏時,更用井花水凈洗,擇。如蒸飯九度,每蒸后,曬一日,候數(shù)足,不得犯鐵器,于木石臼子內(nèi),細(xì)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初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四十丸五十丸,用鹽湯下,茶酒亦可,忌羊血,若有余者,以紙袋盛貯,掛在風(fēng)口,如服盡,更取末合,或酒煮,糊和丸亦得。

  卷五丹藥

  金液丹訣

  硫黃(一名石亭脂,一名金液,取三五兩至十兩,并 得舶上硫黃為第一,余黃并使得,但無夾雜為上,碎研入罐子內(nèi),可及八九分,無妨上件,取 藥罐子一個,盛藥在內(nèi),下蓋子了,采狗蹄草一大握(木名五龍芮)大鑒草一大握(稻田中生,一莖四花,如田字,亦名水田草,獨莖生)將二草入鐵臼內(nèi),搗爛,更入一掬黃土,同杵勻如泥(若無二件草,且只將益母草代之,亦可)更將裹藥罐子,底下并周匝,可濃五六分,只至口縫不裹,然后置于平土上,四面簇炭五六斤,上面安熱火一斤來,燒之,直候火燒罐子九分來通赤,尋開口縫處有碧焰子起,便急手撥炭火,急將柴灰三斗都蓋,勿令氣焰出,直候冷,撥灰取出,刮去泥土(以上是 一度訣也,度度依此 之)第二度法,依前法,取藥草裹,因 之如前法, 五度,若火候得所, 出如熟雞子香,即是候也,若要急服,只 兩度亦可服( 度數(shù)足者妙) 煉數(shù)足,便于地上埋爐子,一宿,出火毒,凡逐度 了,刮去下面砂石妙,又取出爐子,于銚子內(nèi),著水,煮一二十沸,然后敲破爐子,取藥杵爛,更入乳缽內(nèi),點煎水研爛如泥,并無粗者,卻研令干,每二錢用蒸餅一兩以來,湯浸,握出水了,入藥內(nèi)和合,更入茶臼內(nèi),杵勻如面,可丸梧桐子大,日曬干,收服,法如后。

  一每遇患者,才腹臟稍秘,及飲食減少,似有作寒作熱狀候,即服此,便即效也,瘥了,日只可一服。一無患,逐日早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諸疾永不生。一但遇有患,更不問疾之冷熱,但取藥服之,以效為度,自然見神功,別藥更不宜雜藥,亦不得著別藥,吐瀉。此藥自然補(bǔ)瀉,與常不同,不問丈夫婦人老小,有患,并服無忌。一孩子,留末子細(xì)研,以米飲調(diào),以盂子灌之,夜啼,心驚,奶傷,有痰涎者,并速研藥一分以來,令服之,日二服,自然便效,逐下積物,多多與服,并無忌,若三五歲,患亦無。一瀉痢不止,以黃連貝母二味,煎湯下藥,恐嫌苦,杵藥羅入等分,蒸餅,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一若患腸風(fēng)痔疾,入白前末等分,依前法丸服,米飲下。一切瘡頑瘡,以末敷之。一應(yīng)久患風(fēng)氣疾,肺疾,積冷病患,忽患傷寒瘧疾,胸膈不利,頭疼,肚熱,并宜依前法多服。一只如傷寒,多被醫(yī)人誤下,轉(zhuǎn)藥,或發(fā)汗,不依前后,反卻陰陽,遂致患疾難起,今后如有患才覺中著傷寒,便多取藥服,令日吃一二百丸,逐下,若得瀉,勿為怪,直候瀉盡,病自然復(fù)平,屢曾如此醫(yī)人,其驗無比。一此藥可療眾病,更臨時看疾深淺,加減丸數(shù)服食,若皮膚之疾,可以針治藥恐難到。此藥至靈無比,只為世人多妄傳。云有毒畏忌不服,到有疾難療,枉有所傷,予親傳此法,以此方救療的有依憑,倘已病痊,不須多服。

  卷五丹藥

  金鏃散

  療眾疾。

  白附子(泡取心,半兩) 木香(半兩) 地龍(三分) 肉豆蔻(半兩,去皮) 干蝎(三十個) 肉桂(取兩) 吳茱萸(半兩,麩炒) 芍藥(半兩) 川芎(半兩,凈) 知母(半兩) 白僵蠶(三分,直者) 白蕪荑(取仁,半兩) 白茯苓(半兩) 當(dāng)歸(半兩)

  一個生,一個熟) 豬牙皂角(半兩,生去皮) 人參(半兩) 巴豆(二兩,去皮,逐日換上二十味,同杵,羅為細(xì)末,次入巴豆,于乳缽內(nèi)同研令勻,然后入瓷器中密封,于暖處,候至一七日后,每服一字,湯使如后。卒中風(fēng),羊髓酒,不頭旋,菊花酒下;血淋,大黃湯下;腰膝疼,醋湯下;子死胎,桂心水銀湯下,二服,取下;吐血,竹茹湯下;腸風(fēng)背陰,繁柳草自然汁入熟酒,又槲葉燒灰調(diào)酒下;寸白蟲,先吃牛脯,后以蕪荑湯下;霍亂吐瀉,新汲水下;肺氣喘,杏仁湯下;小兒一切疾,米飲下;酒食,姜棗湯下;婦人血氣,暖酒下;冷血,艾湯下;眼痛,菊花湯下;疝氣,茴香湯下;五淋,木通湯下;瘧疾,蒜酒湯下;久冷,椒湯下;月脈不通,熱酒下;赤帶痢,豆湯下;白帶,艾湯下;食癥,橘皮湯下;疰痛,桃仁湯下;產(chǎn)后,溫酒下,難產(chǎn)同;驚風(fēng),蝎梢湯入小便少許下;疳等,米飲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湯下;白痢,白術(shù)湯下;赤痢,地榆湯下;中熱,麻黃湯下;鬼箭,桃符湯下;小兒 ,蜜湯下;漆瘡,椒湯下;虎風(fēng)足筋骨痛,畫獅子燒灰,調(diào)湯下;精神恍惚,金銀湯下;婦人淋,葵菜湯下;赤眼,甘草湯下;腰膝疼痹,牛膝湯下;吃噎,橘皮湯下;肺氣,蛤蚧湯下;寒熱,柳枝湯下;小兒誤吞錢,膩粉湯下;水疾苦,葫蘆湯下;膈上食,淡竹葉湯下;熱毒風(fēng),山梔子湯下;腰宣,姜棗湯調(diào)半錢;誤吃水銀粉,泄不止,煎黑鉛湯下;婦人血勞黃瘦病,桂心湯服后,下黑血瘥、鮮血不瘥、五勞、豬膽湯服七日后,鼻中出鮮血瘥,黑血不可治。小兒天 風(fēng),以蟬殼燒灰,入小便,調(diào)下。

  卷五丹藥

  神仙太一丹

  治諸病,皆醫(yī)藥所不及者。

  朱砂(一兩,辰州者為上不用夾砂石者) 紫石英(一兩) 鐵引粉(一兩) 雄黃(一兩) 砒霜(半兩,用信州者) 銀箔(二十片) 金箔(二十片) 太陰元精(半兩) 麝香(一兩,別研) 端午日南行豬糞上一十味,先將難研者研細(xì)后,于端午日侵早,更各細(xì)研了,卻一處同研,令極勻,候午時,用三五家粽子尖,其粽子須用端午日求取,面向南溲劑,為丸如雞豆大,凡遇大患時,每丸可療兩人,小可疾病,每丸可分為三服。

  卷五丹藥

  舶上硫黃(一兩,研令碎)水銀

  上先將未曾經(jīng)使者銚子一個,坐于文武火上,令暖,入水銀在內(nèi),片時后,入硫黃,用柳木槌子,研令熔勻后,拈下銚子,放冷,取出,細(xì)研,卻入前藥同研令勻,和溲。此藥本謂之龍虎太一丹,蓋用此二味故也,時多隱之。此藥經(jīng)久不壞,其功益盛,收時以金銀器,或器內(nèi)盛貯,仍以朱砂同入,合收之,其湯使如后;凡草木蟲魚鳥獸菌蕈等毒,并用溫酒,和童子小便,磨下;一切藥毒鬼毒,如前下;金石毒,炒雞鴨糞,淋酒,磨下;瘟疫,用炒生姜湯下;狂走不識人者,生姜蜜水磨下;麻豆瘡,生姜蜜湯磨下;陰陽二毒傷寒,三日后,煨蔥酒磨下;五般瘴氣,犀角末調(diào)酒磨下;五般蠱毒,炒烏雞糞一合,并灶心土末三錢,同用酒煎十?dāng)?shù)沸,去滓,磨藥,五更初服,腳不得著地,于床上垂腳坐服之;鬼交狐魅,丈夫心神迷惑,婦人則情意狂亂,或懷鬼孕,用桃仁七個,去皮尖,細(xì)研酒調(diào)下;丈夫婦人鬼瘧并用豬膽酒下;飛尸遁尸,煎桃柳枝酒下;尸疰鬼疰,麝香酒下;藥箭毒,桑白皮酒下;中虎毒,沙虱毒,磨犀角黃連酒下;鱉癥龜背,磨犀角麝香酒下;蛇咬虎傷,炒烏雞糞淋酒下;驢涎馬汗馬血入肉,悶絕欲死者,水蛭末,調(diào)酒下;心躁氣壅,金銀煎酒下;心疼氣絕,炒生姜鹽酒下;大便不通,煨蔥白酒下;小便不通,煎通草湯下;腫毒入肚,磨犀角酒下;香港腳沖心,豆淋酒下;銅銀冶爐煙入腹,煨蔥白酒下;婦人血刺血暈,煎當(dāng)歸酒下;丈夫婦人中急風(fēng),炒烏雞糞淋酒下(如是牙關(guān)噤,開口不得,用生半夏末,揩牙齦,并涂兩牙關(guān),則口開便灌藥)心風(fēng),用活地龍一條,納于生蔥管內(nèi),同研,令爛,少酒投之,取清者,一盞下;頭風(fēng),煎枸杞酒磨下;喉閉壅塞,薄荷酒磨下,細(xì)細(xì)咽之;一百二十般風(fēng)痛,以鼠粘子酒下,要除根本,一丸分兩服,空心臨臥各一服;如有人卒暴死,牛馬糞清磨下,如未醒,再用童便和酒下;驚怖死者,麝香酒下;如魘魅欲死者,新汲水,調(diào)灶心土磨下,更以吹,鼻散納鼻中,不得叫喚,有燈即不得吹滅,如無燈即不得點上;中熱死,口鼻血流,用牛黃酒下,又以小便沃熱灰,擁心上,冷則易之;溺死者,放水出后,以新汲水和半夏末二丸,安鼻內(nèi),后以艾灰酒下;自縊死者,緩緩解下,不得割斷繩子,酒和雞冠血,并童子小便磨下,男子雌雞冠血,女子雄雞冠血下,仍用雞冠血,磨丹涂喉上,次以四人將小竹筒子,于兩耳鼻內(nèi)齊吹,如活后,更服藥十日;凡一切惡疾至死者,但心頭暖,雖久可救,下藥扶起令藥行,即相次活矣,一右須皆空心面東服之,疾甚者,不過再服,若急疾有病,且以溫酒和童子小便磨下服之,然后依所患湯使服之,或病勢深重,須吐瀉者,則服一丸;如吐瀉過多,則以綠豆末一錢,水調(diào)服之立止,忌熱食白牛肉,一切臭穢物;如孕婦不可服之

  卷五丹藥

  青金丹

  治眾疾。

  巴豆(二兩,先去心膜皮,用頭醋煮之,干,更用硫黃煮一伏時,取出,不用硫黃,杵二三百杵,研如膏) 木香 青橘皮(去瓤) 吳茱萸 附子(以上各半兩,并一半生,一半熟)

  上件同為細(xì)末,入巴豆膏,煉蜜三兩,入青黛半兩,研細(xì),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至十丸,服餌如后;丈夫遠(yuǎn)年氣疼,醋湯下;丈夫背氣痛,橘皮湯下;五般瘧疾,艾湯下;咳嗽,杏仁湯下;一切風(fēng)冷,柳枝湯下;痢疾,烏梅湯下;大便不通,大麻子湯下;心痛,胡椒湯下;婦人血氣不通,當(dāng)歸湯下;赤白痢,黃連湯下;赤眼,梔子湯下;血污,蔥湯下;中毒,桔梗湯下;赤白帶,芍藥湯下;霍亂,木瓜湯下;水瀉不止,米飲下;宣轉(zhuǎn),生姜湯下。

  卷五丹藥

  靈砂丹

  治眾疾。

  朱砂(半兩) 大附子(一兩,泡去皮臍) 青橘皮(去白,一兩) 面姜(一兩,泡)

  杏仁(一兩,去上先將以巴豆,水五升,煮令油出水盡為度,細(xì)研,與眾藥末和勻,以粳米飲和為丸,如豌豆大。其治療如右,常服,消酒食,以酒下,或溫湯下;氣痢,生姜湯下;痔漏,腸風(fēng)胡荽湯下;大風(fēng)痰,梔子湯下;心痛,熱酒下;疏利滯氣,津液下;瘧疾,醋湯下;肺病及一切勞疾,桃柳枝各一握,煎湯下;腰疼,膝痛,酒下;水瀉,新汲水下;小兒 風(fēng),桃柳枝一握,煎湯下;小便秘,燈心湯下;腰腳風(fēng),蔥湯下;霍亂,木瓜湯下;發(fā)汗,麻黃湯下;臂腰疼,生姜湯下;懷胎氣沖心酒下;一切風(fēng),防風(fēng)湯下;陰毒傷寒,熱酒下;止瀉,黃連湯下;蛇蟲咬傷,冷水下;宿食不消,白湯下;頭痛不止,白湯下;痹氣膨脹,茶下;痹,丁香湯下;五勞七傷,楮實湯下;口瘡,棗湯下;香港腳上沖胸,熱湯下;心痛打損,酒下;傷食,各隨原色湯下;敗血不散,米飲下;難產(chǎn),黃葉湯下;小便澀,大黃湯下;肺氣咳嗽,杏仁湯下;眼昏黑花,黑豆湯下;牙疼,茱萸湯下;小兒肚脹,石榴湯下;乍寒乍熱,桃心湯下;懷胎不安,芎 湯下;口吐酸水,訶子湯下;產(chǎn)前瀉痢,艾湯下;小兒五疳,乳汁下;脅腹疼痛,芍藥湯下;大人服五丸,小兒及患人,相度虛實,加減丸數(shù)服之。

  卷五

  修制藥法

  予今選集名方,以防疾苦,然博文之士,不在具陳,行路之間亦慮遺忘,今略書其修合節(jié)度,列之如右。

  凡藥有酸堿甘辛苦之五味,寒熱溫涼四氣,有毒、無毒、陰干、曝干,收采各順歲時,新陳別其真假,凡將修合,并須精細(xì)。

  凡藥有分劑斤兩,輕重多少,不可妄有增減,若用得其宜,與病相會,入口必愈。

  凡藥有宜丸者,宜服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亦有不可入湯酒,不可犯火氣,并如本法,不可改易。

  凡搗羅藥竟,恐有鐵屑,以好磁石攪 取之。

  凡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后食,在四肢血脈者,宜空心服,在骨髓者宜飽滿臨臥,并依本法,次第服之。

  凡藥須要酒服者,以助其勢,飲服者直攻其疾,有冷有暖,有疏有數(shù),并有本方,不可妄服。

  凡藥須去苗去核,有燥有濕,將欲杵合,再秤取合足,分兩或差,應(yīng)病必誤。

  凡篩散藥竟,即須再羅,貴其勻細(xì)。

  凡和合丸藥成團(tuán),必須再杵千百下,視其色和同,亦須易為丸KT 。

  凡云蜜劑,取藥末分兩算,乃蒸煉其蜜合和,滋潤,全勝火熬法用生蜜自如本方。

  凡蒸藥,常用微火煎令小沸,用水多少,煎及分?jǐn)?shù),并依本方。

  凡修合,本方自有修制,切在依稟,不可更變。

  凡藥有三品,稟性不同,攻病既除,不必盡劑。

  凡服藥有先有后,有早有晏,蓋相須而相使,或相反而相制,但從本方,不宜更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