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

外治壽世方 作者:


卷一

  [卷一\傷寒] 點眼角法
  粉甘草(六分)頂上梅花冰片(四分)共研極細末。凡病起一日至六日。用此藥點眼分男左女右。出汗即愈。如過七日。不論男女兩眼并點。神效。

  [卷一\傷寒] 蔥姜熨法

  治傷寒胸膈不寬作痛。一切寒結(jié)。熱結(jié)。食結(jié)。痰結(jié)。痞結(jié)。水結(jié)。等癥。并中不堪攻擊者。以此法熨之。則滯行邪散。其效如神。

  連須蔥頭一大把。老生姜二大塊。生蘿卜四五個。(如無以蘿卜子一合代之)三味共搗爛炒熟如數(shù)

  [卷一\傷寒] 蔥熨法

  寒中三陰??卩涫б簟K闹珡娭?。攣急疼痛。兩手無脈。似乎中風者?;蜇誓娲角嘧幽I囊縮入。婦人乳頭縮入?;蚰袐D交合后氣絕等癥。俱用蔥白(一斤)微搗炒熱。分換。熨肚臍下久久。俟暖氣透入自愈。并以蔥白三寸搗爛。酒煎灌之。陽氣即回。此急方也。或用罐裝熱火?;蜓b滾水。放炒熱蔥上熨之更妙。病重者更以艾丸如豆大。

  穴。(臍下一寸五分)。關元穴(臍下三寸)各七次。則脈漸現(xiàn)。手足漸溫??傻蒙?。

  [卷一\傷寒] 紫蘇熨法

  傷寒內(nèi)傷積食蓄血。小腹硬脹。大小便不通。不能言語。神思欲脫。兩目直視。手直。證候危篤。難以下藥者。用紫蘇(半斤)煎濃湯。將大手巾折數(shù)層。蘸透熱絞略干。

  攤病患肚上至臍以下。用手在巾上旋摩。冷則再換。如此數(shù)次。候暖氣透入。其一切宿塊積血自下。其效如神。如肛門秘結(jié)不通。須以蜜糖和豬膽。熬煉成條。插入糞門。導通。但積糞須用藥調(diào)理。

  [卷一\傷寒] 阮河南蒸法

  薪火燒地。良久掃除去火。可以水小灑。取蠶砂。若桃葉。桑柏葉。諸禾糠及可。取用易得者。牛馬糞亦可。用但臭耳。桃葉欲落時??梢媸杖「芍?。以此等物令濃二三寸。布席臥上溫覆。用此發(fā)汗。汗皆出。若過熱當細審消息。大熱者可周身。輒便止。當以溫粉粉身。勿令遇風。

  [卷一\傷寒] 野芋頭擦法

  野芋頭切片。磨擦背上第三骨節(jié)。如覺痛癢者。即非傷寒。若不知痛癢即是。

  仍用野芋頭片。周身骨節(jié)。用力擦勻。并用芋片炒熱。煎濃汁服。二三次即愈,忌食葷并飯老油松冷易。視蛋黑為驗。收盡陰氣自愈。

  又方用煮雞蛋去殼。

  乘熱滾擦。亦能變陰為陽。名蛋熨法。用吳茱萸(一升)搗碎。酒拌濕布袋二個分包。甑蒸透可。冷傷寒表未解。寒邪挾濕。身目發(fā)黃。濕盛于熱。則黃色晦。熱盛于濕。則黃色明?;揸帯C鳛殛?。用生姜汁和茵陳汁點眼。遍身黃者。并擦胸前四肢。周身汗解?;蛴渺薪g和香油點眼。又陰黃。用丁香和茵陳。擦如上法。又濕熱發(fā)黃?;璩敛皇?。雄雞破背。

  血合胸。又治發(fā)黃。用赤小豆、瓜蒂、黃米同研末吹鼻。或綿裹塞鼻各竅。出黃水愈。

  深入。

  [卷一\傷寒] 傷寒無汗

  紫蘇煎濃湯。熏頭面及腿彎。又麻黃去節(jié)。同甘草研末。加冰片點兩眼角。暖蓋避風自汗。不汗熱湯催之。又胡椒天麻銀朱棗肉丸握掌心?;蛴煤范∠阃績烧菩?。夾腿內(nèi)側(cè)取汗。治陰寒癥皆宜。又代赭石、干姜(等分)為末。熱醋調(diào)涂兩合掌握定。夾于大腿內(nèi)側(cè)。溫覆汗出乃愈。

  傷寒汗出不均。腹背手足搐搦。川烏、海蛤、炮山甲(各一兩)酒丸彈大。置足心。別劈蔥白

  [卷一\傷寒] 傷寒結(jié)胸停食

  陳香糟(六兩)生姜、水菖蒲(各四兩)鹽(二兩)共搗勻。炒熱為餅。貼胸前痛處。以火熨之。內(nèi)向即去。如口渴。任其飲水吃茶。大便利下惡物即愈。名糟蒲餅。

  傷寒發(fā)散未透。余毒積于經(jīng)絡。其癥耳后紅腫。頭重體倦。名發(fā)頤。在腮曰穿腮。在地閣曰靛又赤豆、側(cè)柏葉、雞子清搗涂。又絲瓜燒存性。雞子清調(diào)敷。又醋調(diào)壁土敷。又大黃、五倍傷寒發(fā)狂。目不識人?;蛞姽砩?。用癩蝦蟆。貼心上最妙。又譫語。熬鹽熨。又狂走者。

  炭亦效斑刮出青蝦蟆肝。

  煎水服之。并用煮熟雞蛋去殼。于刮傷處。乘熱滾擦隨滾隨換。其病頓減。有起死回生之功食肝上。

  [卷一\傷寒] 傷寒感冒

  生姜、蔥白、核桃、細茶、黑豆煎湯。沖熏頭面。名五虎茶。得汗解。又生姜搗裹擦天庭。(并治中風痰結(jié))又令兩人各持姜一團。擦兩手足心。兩臂彎。前胸后背解。(并治夏月霍亂寒中三陰吊腳痧等癥)傷寒誤服補藥。閉邪于內(nèi)。虛不可表者。用大藥店整包細辛。中黃土。煎盆湯。坐熏。

  得微

  [卷一\傷寒] 傷寒衄血

  井水磨黃芩。白芨涂山根。又白芨磨本人鼻血。涂山根。又紙浸白芨水。貼眉心白芨片。貼眉心。又茶調(diào)決明貼胸。以清肺熱。又延胡索塞耳。左衄塞右。右衄塞左泥搭囟門。頸后及脊上。均是血路。又醋和黃土。涂腎囊。又黃酒浸足。衄久。用牛貼山根發(fā)際。

  [卷一\傷寒] 傷寒吐血

  醋調(diào)大黃掩臍。又白芷黑山梔煎熨胸口。清胃熱(治衄研末吹鼻內(nèi))又韭汁童便綿蘸擦背。又蒜泥裹足。引熱下行。(并治衄血)少陰誤汗。熱逼血出九竅。名下厥涼水之。

  傷寒大病后。熱毒攻目。煮蜂房洗之。日六七度。又冷水漬青布掩目。傷寒舌出巴豆(一搽

  [卷一\傷寒] 傷寒腹痛

  蔥白炒覆臍上。砂壺盛熱湯熨之。又切蔥白如碗粗一束。高寸許。放臍上。熨斗蔥爛再易。先放胡椒末或麝香丁香末于臍內(nèi)。再熨更妙。并治陰癥。

  中寒四肢厥冷。肚腹疼痛。并治陰癥腹痛。吳茱萸(一升)酒拌濕布包。二個分包。飯甑蒸熱

  [卷一\傷寒] 陰癥腹痛

  剝熱雞皮貼。又腹痛厥逆。用芥菜子末。溫水調(diào)貼臍上。

  [卷一\傷寒] 陰癥傷寒

  男女交合后。或外受風寒?;騼?nèi)食生冷等物。以致肚腹疼痛。男子腎囊內(nèi)縮。婦內(nèi)縮?;蚴肿銛伹虾?。甚則牙緊氣絕。謂之陰癥傷寒。又名夾色傷寒。急用磚燒紅數(shù)層。在肚腹上熨之?;蛘涨笆[熨法治之。輕則用前蛋熨法治之。

  又紋銀一塊。捶扁燒紅。如病患未絕氣。止燒滾熱。放在臍上。再用雞一只。連毛破開不去銀鍋住心胡椒(一粒搗碎)黃丹(三分)火硝(二分)男以左手心受藥。用指研勻。即將藥末封馬口按住。

  女以右令人甚效丸。著硝填臍用艾人仰其帕傷寒后交接勞復。卵腫縮腹中絞痛欲死。取交接婦人衣服。以覆男子。

  [卷一\傷寒] 陰陽易病

  傷寒初愈姜、草烏、

  [卷一\傷寒] 傷寒便秘

  見前紫蘇熨法后。又削生姜如小指。長二寸。鹽涂之內(nèi)下部中。立通。又豬膽和灌谷道中。傷寒小便不通,蝸牛(一個)用冰片(少許)點入螺內(nèi)。即化成水。滴臍中。立解。

  又皂角半大。納溺孔傷寒熱病手足腫欲脫生牛肉裹之。腫消痛止。又酒煮苦參以漬之。又螺螄入鹽少許。

  搗敷莧搗傷寒遺毒。手足腫痛欲斷。黃柏(五斤)水三升。煮漬之。

  傷寒足痛(即脫腳傷寒)樟木(一段打碎為末煎湯)遠年尿桶砂(一兩為末)和陳小粉調(diào)敷。

  在大

  [卷一] 感冒

  (此偶為風寒所感其癥較輕于前之傷寒癥故另立感冒一門或照前各方施治亦可)

  [卷一\感冒] 風寒作痛

  橘子葉、老姜、蔥頭不拘多少。和酒炒熱。用布包裹于患處。頻頻熨之。其病若

  [卷一\感冒] 感寒無汗

  水調(diào)芥子末填臍內(nèi)。以熱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

  [卷一\感冒] 發(fā)散寒邪

  胡椒、丁香(各七粒)碾細。以蔥白搗膏。和涂兩手心。合掌握定。夾于大腿側(cè)。

  汗即愈。

  傷風感寒。頭目不清。川芎藿香延胡索丹皮(各二錢)雄黃白芷皂角(各四錢)

  [卷一\感冒] 重傷風

  鵝不食草(一名移星草)研末吹鼻。涕淚出即清爽(冬月可代痧藥)

  [卷一\感冒] 風寒發(fā)汗

  蒼術、羌活、明礬、生姜汁丸。握手心。夾腿間,側(cè)臥暖蓋取汗。不汗熱湯催之暴寒中人。伏于少陰。經(jīng)旬日始發(fā)為咽痛者。俗名腎傷寒。用半夏桂枝甘草姜汁調(diào)暴寒襲入肌膚。觸之若無皮者。川椒燒酒煎。布蘸熨之。

  [卷一\感冒] 暴寒身如水冷

  用蠟溶化攤舊絹上。(綢布均可)隨患大小貼之。并裹兩手足心。冷則隨換甚熨法。

  身受風寒。心腹疼痛。飲食少進。大便閉塞。小便短澀。上下關格不通。渾身繃緊。甚至手布包愈?;?br />
  [卷一] 中風

  (癱瘓諸風二門當參看)

  [卷一\中風] 中風不語

  以苦酒煮芥子。薄頸一周。以衣包之。一周時乃解。即瘥?;蛴么字蟀捉孀臃箢i治舌本縮)又令人以溺澆其面。即醒。又用龜尿點少許于舌下。即出聲。(亦治中風舌黃防風(各數(shù)兩)煎水一大盆。放床前。使熱氣熏之。時時不斷。熏至一日。即語中風閉癥。先通關。南星薄荷半夏皂角細辛共研末搐鼻。有嚏可治。無則治。(小兒驚風亦用此試)中風昏迷不省牙皂莢(去皮弦二兩)。生明礬(一兩)二味同入水中煮化。取出曬干為嚼碎。不拘多少。

  [卷一\中風] 中風口噤

  烏梅肉、生南星、冰片擦牙?;蛴媒耗闲潜裂馈F溧渥蚤_。名開關散。(本治小兒口噤神方也)如口不開。筋絕不治。又白鹽梅揩齒即能開。并不傷齒。

  [卷一\中風] 中風發(fā)熱

  大戟苦參(各三兩)白酢漿煎洗。

  [卷一\中風] 中風逆冷

  南星、川烏二味。同黃蠟融化。攤手足心(并治驚悸)中風偏枯。表邪固結(jié)者。麻黃白芥子研。酒調(diào)。糊半身。留出竅。不敷紙蓋。得汗即去之。

  中風舌本強難轉(zhuǎn)。語不正。屬痰涎壅塞者。茯苓(一兩)蝎梢(十四個)研。酒調(diào)。擦舌。

  拓左

  [卷一\中風] 中風口眼斜

  蓖麻子(取凈肉一兩)冰片(三分)寒天加干姜末(二錢)生黑附子末(二錢)共左涂右。右涂左。今日涂明日正。俟正即宜洗去。否恐又偏于彼。又活鱔魚左斜敷右。右斜敷左。嘴正即將鱔魚并血洗凈。免口又扯斜一邊。

  屢試皆驗。又生瓜蔞絞汁。和大麥面炙熟。熨心頭。一正便止。勿令過分。又生鹿肉同生椒疹于風退風散

  [卷一\中風] 中風手足麻癢

  羌活煎湯洗。

  中風手足不仁。有濕痰死血者。川烏草烏(各六兩)膽南星(四兩)乳香沒藥(末各三熬。

  [卷一] 癱瘓

  中風癱瘓。手足不舉。穿山甲(左癱用右甲右瘓用左甲)大川烏頭紅海蛤(如棋子大)各二兩腳浸并女色

  [卷一\癱瘓] 熏藥法

  治左癱右瘓。半身不遂。手足腰肢疼痛。并酒風腳痛等癥。真降香真千年健生羊花(各一錢)生川烏(三錢)真麝香(要當門子三分)陳艾(六錢)鉆地風(五霜(即鍋底煙二錢)共研細末。攤紙上。卷成筒。用面糊緊。外用烏金紙。包好扎燃。熏患處。熏時用綿袱隔住。漸熏漸痛。痛則風濕易出。越痛越好。務宜忍住。

  熏半時后暫歇。用手在患處四圍揉捻。如有一處。捻之不甚痛者。即于此處再熏。風濕即從

  [卷一\癱瘓] 二妙湯熏洗法

  治一切風濕癱瘓。筋骨疼痛。無不神效。生甘草威靈仙(各一斤)水一石六滾。入大缸內(nèi)。用板凳坐其中。周遭用布圍住。乘熱熏之。待溫。渾身洗透。

  謹避風寒即愈。

  [卷一\癱瘓] 年久癱瘓

  用槐枝。柳枝。椿枝。楮枝。茄枝。白艾(各一斤)煎水三大桶。夏日用大盆浸洗添熱。洗后覆被取汗。忌見風三七日。如未全愈再洗。則愈神效。風癱用蓖仁。桃。柳。

  桑。槐。椿枝加茄根煎湯洗效。(一方用椿楮柳槐四枝經(jīng)冬白艾茄風癱腰腿手足疼痛。不能臥起。老楊樹蟲蛀糞干菊花(連枝葉五尺。寬二尺。取上三物鋪勻。加火燒之。以地熱為度。掃稻草鋪上。又噴酒于草。再用稻草蓋之。將病患脫盡衣褲。

  緩緩去被穿衣褲。入密室避風數(shù)日。行走如舊。

  [卷一] 諸風

  風痛木瓜麻黃海風藤草白茄根當歸防風秦艽等味。酒煎擦患處。

  又用黃風毒攻注。骨節(jié)痛。蓖麻子(凈肉研一兩)乳香(研一錢五分)生川烏(去皮五錢)三味。

  [卷一\諸風] 痛風止疼

  飛羅面(一兩)牛皮膠(三錢)姜汁(五錢)蔥汁(五錢)共融和成膏。以皮紙?zhí)?。立刻止痛。甚驗。歷節(jié)四肢疼痛用醋磨硫黃敷之?!鹩钟檬[白杵爛。炒熱熨之。

  寒濕痹痛。麻木不仁。川烏草烏蓽茇甘松山奈(各五錢)上為末。炒熱布包。熨痛處

  [卷一\諸風] 神仙外應膏

  治筋骨疼痛。手足拘攣。川烏(一斤)為細末。隔年陳醋入砂鍋內(nèi)。慢火熬如醬處。如病有一年者。敷后一日發(fā)癢。癢時令人將手拍之。以不癢為度。先用升麻皮湯洗之。然后上藥。不可見風。

  一切手足風痛。及酒腳風。漏肩風。濕氣作痛。神效方。用蔥蒜生姜(各取自然汁一鳳仙諸風痛癢。癥瘕瘡痍。折傷效方。前胡白芷細辛官桂白術川芎(各三兩)附子

  [卷一\諸風] 走注痛

  芫花桑皮川椒桂心柳蛀屑麥麩醋炒熨之。又小芥子末和雞子清涂之。

  又姜蔥鹽麥麩酒醋炒熨。并攤席上臥。又炭灰蚓糞紅花和醋炒熨。又芫花黑腰腳濕氣作痛。不能履地。松毛燒灰布包乘熱熨之。又黃荊根(四五月間生于野地藥店少有須向生藥店采取生者)入壇中燒煙。熏兩足心及痛處。汗出即愈。

  [卷一\諸風] 治麻風

  大黃芒硝桑皮日煎洗效。有蟲加鴿糞。又長松(古松下之根也)熬水一缸。將全浸。數(shù)次自愈。

  [卷一\諸風] 麻風頭禿

  羊屎燒灰油涂。

  麻風眉毛脫落。作癢者。雄黃硫黃(各五錢)黃雞子殼內(nèi)白皮(燒存性五錢)穿山甲(炮

  [卷一\諸風] 麻風眼努

  白丁香貝母研極細末點。

  [卷一\諸風] 麻風面生紫塊疙瘩

  山甲(燒存性)川椒(炒各二兩)研末。搗生姜大黃汁調(diào)擦。

  [卷一\諸風] 麻風大爛遍身者

  杜仲蛇床子明礬寒水石硫黃(各二兩)樸硝(五錢)研末。豬油涂

  [卷一\諸風] 鵝掌風

  香樟木打碎煎湯。每日早晚溫洗三次。洗半年愈。又青鹽防風地骨皮槐條(分)煎水屢洗。至妙。又鴿屎白雄雞屎共炒研。煎水日日洗之。又青松毛瓦上焙煙起

  [卷一\諸風] 鵝掌風癬

  蘄艾和側(cè)柏葉煎湯。乘熱熏洗。一月愈。又豆腐泔水洗手。一月即愈。

  [卷一\諸風] 云頭白癜

  茄子花擦之瘥。又以花紅涂之。永不再發(fā)。

  [卷一\諸風] 白癜風

  青核。桃皮(一個)硫黃(一棗子大)研勻。日日摻之,取效。又礬石(研)硫黃(分。酢和敷之。

  [卷一\諸風] 赤白癜風

  生姜頻擦之。

  [卷一\諸風] 紫云風

  鱔血涂之。

  紫癜風(即汗斑)硫黃輕粉密陀僧斑蝥(制存性)樟腦(各等分)共研極細末。

  俟出汗時。用老姜蘸擦患處。兩三日洗去。即除根。神效。又密陀僧為末。黃瓜蒂擦之亦效

  [卷一\諸風] 白虎風

  水牛肉脯(一兩炙)伏龍肝燕窠土飛面(各二兩)砒黃(一錢)水丸。摩痛處。

  黃即生砒)

  [卷一\諸風] 瘍風

  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七升。先以皂角湯洗后。以此湯洗。如冷更作。隔日不然恐痛。

  [卷一\諸風] 雞爪風

  線雞屎花椒枯礬煎。冷洗。

  [卷一\諸風] 鬼箭風

  堆花燒酒搽患處。用手拍。見青色即愈。又野苧麻川南星同搗敷。又以桃葉亂發(fā)為擦之。又山梔子桃枝飛面為餅。貼患處。熨斗熨之。

  [卷一\諸風] 鶴膝風

  商陸草取葉。入鹽少許。搗敷患處。自愈。又甘菊花陳艾葉作護膝。常帶之??蓾癫 ?br />
  [卷一\癮疹] 風痹癮疹

  蛇床子(二升)防風(三兩)生蒺藜(二斤)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漬日四五度。又白術(三兩)戎鹽(五錢)黃連黃芩川芎細辛莽草茵芋(礬石(五錢)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洗之。日三度。又取枳實以醋漬令熱。適寒溫用。熨上即消。

  [卷一\癮疹] 癮疹百療不瘥

  景天(亦名慎火草一斤)搗絞取汁。涂上熱炙。手摩之再三。即瘥。

  [卷一\癮疹] 癮疹簡便方

  鍛石和醬水涂之瘥。又芒硝水涂之。

  [卷一\痰疾] 急救中痰

  此癥似乎中風。惟見口眼斜閉。喉內(nèi)有聲。用細辛末吹入鼻內(nèi)。得嚏即蘇。切不灌之。不救。亦不可使聞姜氣。又以小便對口射之。

  [卷一\痰疾] 痰厥死

  巴豆搗爛。綿紙包。壓取板油作燃。燒煙熏鼻中片刻。吐出痰血即愈。又生半夏末大。吹兩鼻中。

  [卷一\痰疾] 中痰厥

  生附子蒜頭醋煮。搗成餅。貼涌泉穴(即足心)。若口渴不可便飲茶。(中寒中風貼)

  [卷一\痰疾] 積痰

  頂大蔥白頭(二三十個)。略搗爛入鍋內(nèi)炒熱。俟微溫。涂于胸坎。不久積痰自出。

  [卷一\痰疾] 痰塞

  皂角(一斤)生甘草(一兩)黨參(五錢)百草霜(三錢)陳酒熬膏。臨用加姜汁調(diào)頸。名黑龍膏。

  [卷一\痰疾] 痰熱

  延胡索(二錢)牙皂(十四枚)青黛(六分)麝香(一分)清水為錠。名青金錠。

  治中風驚風乳蛾等癥)臨用水磨滴鼻。凡痰熱皆可磨涂心口。

  [卷一\痰疾] 化痰

  巴豆(一粒)研成粉。帛包。每日嗅數(shù)次。

  [卷一\痰疾] 痰火

  牛黃朱砂(各一分)冰片(五厘)麝香(三厘)將蝦蟆取膽。和前四味為末碾細。

  尖刺破點藥。其痰實時下行。妙。

  [卷一\痰疾] 諸癇

  鴨舌膽礬存性為末。每發(fā)時用一錢。以筆管吹入鼻內(nèi)。涎出即愈。

  [卷一] 黃膽

  (附黃腫黑疸)

  [卷一\黃膽] 黃膽

  身黃如金?;蚣婺[脹嘔吐?;蜓勰恳帱S。急用薄草紙以筆管卷如爆竹樣。將一頭以紙緊。用黃蠟(以銅器熔化)將紙筒四圍澆勻。不可使蠟入筒內(nèi)。令病患仰臥。將蠟筒罩肚臍(以封過一頭向下)再用灰面作圈。護住筒根。勿令倒下。勿令泄氣。筒頭上點火。燒至筒根面圈處。取出另換一筒再燒??茨氈杏悬S水如雞蛋黃者取出。輕者燒七八筒。重者數(shù)十筒。日燒二次??傄匀”M黃水為度。有患此者。身如金色。遍身腫脹。飲食入口即吐。百藥不效。照此治之。三日全愈。真仙方也。(按此癥有陰黃陽黃之分此治陰黃最妙)又苦丁香為細末。搐鼻內(nèi)。一時鼻出黃水。水盡即止。三日后再搐一次。全愈。(搐時分男左女右并治黑疸)又青背鯽魚(一尾)全用。加砂仁(一兩)洋糖(一撮)搗爛。入蚌殼內(nèi)。覆臍上。一夜見效。

  又雄鯽魚(一尾去頭骨止用背上肉兩塊)胡椒(每歲一粒至十粒止研細)麝香(三分)右二舂。恐粘染kt上。將蛤蜊殼填滿。合病患臍上。用絹縛緊。

  一日夜即愈。又鮮虎掌草(即天南星葉)搗爛。放茶鐘內(nèi)。平口扣在臍上一寸許。汗巾縛住泡。用銀針從下面刺破。漸漸流出黃水。水盡自愈。如無鮮草

  [卷一\黃膽] 黃膽腫滿

  苦葫蘆瓤如大棗許。以童便(二合)浸一時。取酸棗大二塊。納兩鼻中。深吸氣。

  黃膽陰黃。及身面浮腫。甜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為末。吹豆許入鼻。少時黃水流出

  [卷一\黃膽] 熱病發(fā)黃

  甜瓜蒂為末。以大豆許搐入鼻中輕則半日。重則一日。流出黃水。隔一日再吹。

  濕熱發(fā)黃(或因失饑過飽或原素有濕熱汗出浴身而成者)生姜時時周身擦之。其黃自退。或加茵陳蒿尤妙。

  [卷一\黃膽] 遍身黃腫

  握新鮮百條根(一名野天門冬)洗搗敷臍上。再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用帛包住。一二日后。口內(nèi)作酒氣。則水從小便出。腫自消。(黃膽眼黃不腫黃腫如故濕熱未甚多蟲與食積所致)又燒酒調(diào)白芥子末(二錢)攤貼小腹上。起泡為度。

  黑疸明礬滑石大麥芽(各等分)研敷。

  [卷一] 勞傷

  治一切虛勞咳嗽。吐血。燒熱等癥。但脈息有神。無不應效。箭頭砂(一兩)明雄黃(五錢)共用布碗。

  調(diào)養(yǎng)一月。百無一失。不可服別藥。以免誤事。

  [卷一\勞傷] 太乙真人熏臍法

  通治勞傷失血。及陰虛。遺精。白濁。陽痿。精神倦怠。痰火。婦人赤白癥。麝香龍骨虎骨蛇骨附子木香丁香乳香沒藥雄黃朱夜明砂胡椒小茴香青鹽兩頭尖(各等分)以麝填臍眼。蕎麥圈臍外。填灸之。汗出病已。慎風寒。戒油膩生冷酒色等。如畏灸者。可加艾和藥裝袋鋪之。逼藥氣入肚。但令溫暖即止。亦有效。

  [卷一\勞傷] 濟眾熏臍法

  川烏沒藥乳香雄鼠屎續(xù)斷(各二錢)麝香(一分)食飽后。灸如前法。

  反泄真氣。每年中秋行一次。隔兩日一灸。灸至臍內(nèi)作聲。大便下涎物為止。只服白粥。黃酒助力。

  治勞病患未全虛者。水灸法。白鴿糞凈靈脂白芥末(各五錢)生甘草末(二錢)加大蒜藥末尾閭竭力

  [卷一\勞傷] 驗癆蟲法

  用乳香燒煙熏病患手背。男左女右。以綢帕蓋手掌心良久。有毛從掌中出紅者難治。黑者不治。無毛者即無癆蟲。

  [卷一\勞傷] 灸癆蟲法

  用濕紙條貼背脊上。先干者即癆蟲處。以墨點記。用老蒜切片粘貼。以艾一團放蒜片上燒埋

  [卷一\勞傷] 治癆蟲法

  鳳仙根蘸潮腦擦背?;蚣咏鹜瑩v擦。又雄精朱砂硫黃(去沙泥各一錢)麝分)各研極細末。磁罐收藏。以頂好燒酒和勻。用獨頭大蒜。去蒂蘸藥。從尾閭脊骨。

  逐節(jié)擦上。如有腫處?;驑O痛之處。即系癆蟲所在。須于腫痛處。多擦數(shù)次。其蟲自滅。

  拘新久一切癆病皆能除根。如病重者。須澤天醫(yī)吉日??傄晕鐣r擦之為妙。端午日更佳。

  戊日巳日除日。此藥能開背后三重關竅。即虛怯疰夏之人。于端午擦之。亦能神清氣爽。經(jīng)絡流通。大有裨益。此方傳自海外。屢試神效。又八月朔日。早收百草頭上露水。點膏肓穴。(在背上第四節(jié)骨左右兩旁各三寸)最為神驗。

  [卷一\勞傷] 傳尸癆

  熬商陸根。囊盛熨?;蚺鬻晗惆蚕⑾?。再用甘松元參炭屑加白蜜。和丸常燒以辟蟲。免傳染。

  [卷一] 諸血

  (凡鼻舌諸衄皆分載各本門須參看)

  [卷一\諸血] 吐血不止

  好酒(四斤)燉滾,浸兩足即止。又用藕汁或雞子清磨墨。涂胸口。韭菜汁亦可磨尤宜。

  [卷一\諸血] 一切失血眩暈

  生地塞耳鼻。

  [卷一\諸血] 九竅出血

  新汲水洗足。即止。又小薊百草霜香附蒲黃(炒)擦牙。并摻出血處。又石榴花揉塞之。效。用葉亦可。

  [卷一\諸血] 口鼻出血不止

  用陳年尿壺?;鹕虾鏌帷O虮茄?。立止如神。亦治耳鼻流血不止。

  [卷一\諸血] 毛孔出血不止

  豬瘦肉一濃片。貼之即止。豬皮亦可。又草紙燒灰候冷。敷之亦止。

  [卷一\諸血] 肌衄

  朱砂寒水石麝香研細末撲。又煮酒壇紙。揉碎如楊花攤之立止。

  瘀血在胸。不能飲食。炙肉令香。置口邊引出kt瘀。而上胸自開。名騙通法。

  [卷一] 諸汗

  自汗(常出者為自汗)郁金研末。臨臥時蜜調(diào)涂兩乳上。即止?;蛴媒蛲俊S趾问诪跄?。

  津涎五倍

  [卷一\諸汗] 自汗不止

  粳米粉絹包。頻頻研末。絹袋撲之。又牡粉汗。汗止忌豬肉。盜汗(睡中出者為盜汗)五倍子研末。用人乳調(diào)。蒸熟。丸如龍眼大。每用一丸。貼臍上。外倍子(焙)研細末。以男唾。調(diào)濃糊填臍中

  [卷一\諸汗] 陰汗腎虛陽衰者

  蛇床子(酒炒)白礬陳醬(各等分)煎湯洗之。

  [卷一\諸汗] 血汗

  發(fā)灰撲。又郁李仁研。生梨汁調(diào)敷。

  治一切虛汗。盜汗。自汗。及漏風等。汗泄不止。諸葉不效者。麻黃根白術本牡蠣龍骨(各五錢)糯米粉(二兩)冰片(五分)共研細末撲之。

  誤用麻黃。汗出不止。將病患頭發(fā)浸水。并用上撲法。

  [卷一\瘧疾] 治瘧方

  牛皮膠(二兩)熬化。加生姜(三兩)搗極爛攪勻。熬成膏聽用。于病發(fā)之先一時皂莢水洗凈背脊。拭干。再以生姜一大塊揉擦極熱。用寬長細布一大塊。將膏攤上貼之衣領處貼起)并敷兩膝蓋。過一二日即痊愈。愈后五日。方將膏藥揭去。極效。又用草手中指頂尖處。量至中指根處為止。將草摘斷。即用此草。從根量至掌。再從掌量至腕爛。敷于墨點處。用核桃殼蓋上。以布扎緊。一個時辰即去效。又胡椒硫黃(各二厘)研末。糝膏藥上。貼背脊之正對肚臍眼處。過期即愈。

  黃制附子真潮腦(各等分)為細末。于瘧未發(fā)前一時。以棉花少許。包裹藥末三鼻孔中。男左女右。塞藥后勿食湯水。睡過此時即愈。重者根據(jù)法塞二次。小兒量為減巴豆(二十粒)南星(一個)白面(少許)水調(diào)捻餅。用膏藥貼額上。及灑地金錢遍地金錢亦名破銅錢又名滿天星)清早塞兩鼻孔中。各一丸。雖三日一發(fā)之瘧。可以又桃頭(七個向天者)獨頭蒜(七個)胡椒(四十九粒)五家棕尖。五月五日午時。

  丸。雄黃為衣。扎肚臍內(nèi)。一周時即愈。又常山草果丁香(少許)用上好酒半煎數(shù)滾。盛鐘內(nèi)。熱熏鼻孔即愈。又老生姜(四兩)搗爛。于未發(fā)先一時。敷膝上女右。用油紙藍布包裹緊扎好。勿令汁流出。立效。又斑蝥(一個)用膏藥貼于印堂一日貼。一周時即效。又馬齒莧搗。扎手寸口。男左女右。又三次之后。臨發(fā)前一魚醒草一握搗爛。絹包周身摩擦。得睡有汗即愈。又桃仁(半片)放內(nèi)關穴上將獨頭爛罨之??`住。男左女右。即止。又蛇蛻塞兩耳。即愈。又生黃丹(五錢)生白錢)胡椒(一錢五分為末)麝香(五厘)共研末。臨發(fā)時對日坐定。將好米醋調(diào)藥左女右。縛手心。外加絹帕緊扎。待藥力熱方行。出汗為度。如無太陽。腳下用火。

  料。能治三人。年老身弱。怕服藥者用之。又當歸川芎防風甘草陳皮蒼仲檳榔草果半夏常山荊芥知母(各一錢)真烏梅(五錢燒熟打碎)將藥共放內(nèi)。炒熱。于未發(fā)時。用稀布包裹。捆扎臍上。臍內(nèi)先以藥末三分填滿。其發(fā)必輕。再炒捆。無有不效。間日瘧更效。輕則一服。重則兩服。年老人不肯服藥者。用此尤妙。又貝母(一片)放膏藥上。男左女右。貼大膀灣軟處。不與人知。立愈。又常山草果川烏草烏陳皮甘草(各一錢)將絹袋盛之。聞于鼻間。即止。(只聞香氣不可煎食)又綠礬少許。摻棉花上扎緊。男左女右。塞鼻內(nèi)。又桂心(一分)麝香(三厘)川椒(七粒)雄黃(七厘)共研極細末。納臍中。外以膏藥貼之。虛寒瘧更效。孕婦忌貼。又大棗肉(兩個去皮核)斑蝥(兩個焙研)同研勻。加熟豬油(少許)搗成餅子。指頭大貼在兩眉中間印堂上。一周時即止。胎瘧忌貼。

  [卷一\瘧疾] 隔日瘧方

  旱蓮草(研碎)如黃豆大。以紫蘇葉裹之。男左女右。塞鼻孔內(nèi)。半日即出涕淚。

  愈。重者漸次而愈?;蛘找陨细鞣街沃?br />
  [卷一\瘧疾] 治瘧發(fā)汗法

  柴胡(一握)搗爛。絹包擦周身。得睡有微汗解。又柴胡當歸知母穿山分)煎湯。新棉花或布蘸熨背。

  [卷一\瘧疾] 瘧疾脅痛

  青皮炒熨痛處。

  [卷一\瘧疾] 瘧疾化痰

  姜汁貝母半夏為丸。擦胸背。

  [卷一\瘧疾] 久瘧成痞(胸脅高起者是又名瘧母)

  毛腳芹菜大蒜銀朱同搗爛。涂患處。以油紙蓋上扎出。其塊自消。又大蒜(一個曬干研細末)樸硝(三錢研末)獨頭蒜共捶融成膏。貼自消。又獨頭蒜(一個)黃丹(一錢)番木鱉(焙為末五分)共搗成即去之。內(nèi)自消矣。

  [卷一\瘧疾] 小兒久瘧不愈

  赭石(三錢燒紅醋淬)朱砂(五分)砒霜(一豆大)各藥用紙包七層。水浸濕末。加麝香(五厘)香油調(diào)搽鼻尖。眉心。及手足心。神效。

  [卷一\瘧疾] 久瘧人虛

  嗅甜肉桂。或塞鼻。則寒自退。熱自輕。神爽氣清。思食而愈。

  [卷一\瘧疾] 截瘧方

  叩頭蟲(一個)安眉心。蟲頭向上。膏藥蓋住。過時自愈。又名貼臍截瘧丸。胡椒精(各等分)研末。將飯研爛為丸。如桐子大。外以朱砂為衣。將一丸放在臍中。外用膏上。瘧即止。神驗。

  [卷一\瘧疾] 禳瘧法

  用紅紙包米一撮。茶葉一撮。銅錢三十文。包時斷不可令人見。亦不可令人知。包次日于清晨出門。直走所向之方。不可回頭。暗拋路旁。亦忌人見。拋后頭直走。不顧。由別路歸家。其病如脫。又未發(fā)前。抱大雄雞一只。著懷中。時時驚動。令作大無不瘥。

  [卷一\瘟疫] 辟瘟方

  名太乙流金散。雄黃(三兩)雌黃(六兩)礬石鬼箭羽(各一兩五錢)羚羊角二兩)上五味治下篩。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并掛門戶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月旦布。裹一刀圭。中庭燒之。瘟病患亦用此燒熏之。又名雄黃散。雄黃(五兩)朱砂蒲鬼臼(各二兩)上四味。搗篩末。以涂五心。額上。鼻。人中及耳門。又馬骨一塊裝紅布小袋內(nèi)。佩帶身旁。男左女右。又向東桃枝煎湯。日浴二次。自然不染。又黑一撮。暗投水缸。忌人見。又貫眾(一個)白礬(一塊)放水缸內(nèi)。亦效。又艾炷密熏床四角。不令人知。又蒼術為君(倍用)羌活獨活白芷香附大黃甘松山柰箭雄黃(各等分)為末。同糊丸。如彈子大。黃丹為衣。曬干焚之。又蒼術雄黃參桔梗白術川芎白芷藜蘆菖蒲荑(各三錢)以上俱用生料。曬干研末燒熏??蓛汕衅?共燒煙熏??擅馕翚?。又蒼術(末)時疫傳染。又凡入病家。用香油調(diào)雄黃蒼術飲雄黃酒一杯。決無傳染。又雄黃研細末。

  真神方也。

  [卷一\瘟疫] 治瘟方

  凡聞病患汗氣。入鼻透腦。即散布經(jīng)絡。初覺頭疼。即用芥菜子研末。溫水調(diào)填肚隔布一二層。上以壺盛熱水熨之。至汗出而愈。又蒼術良姜枯礬(各等分)為末一錢。以蔥白一大個搗勻。涂手心。男左女右。掩肚臍手須高起勿使藥著臍。又以一外腎。女子掩住前陰。煎綠豆湯一碗飲之。點線香半炷。久可得汗。如無汗。再飲綠之。汗出自愈。(并治大頭瘟)

  [卷一\瘟疫] 瘟疫心腹疼痛

  白烏骨雞殺之破開去腸雜。撲心上即愈?;蛴醚啃纳?。亦可。(并用雞肉或用癩蝦蟆破開。撲心上。亦效。愈后須戒殺放生。免再傳染。

  [卷一\瘟疫] 酒熨法

  治瘟疫。傷寒。時癥?;蝻埡髿鈵馈P目诿洂?。填塞不舒。用上好燒酒燉熱。將布蘸酒。自胸向下搽抹。布冷再換熱布。輪替搽抹。如此數(shù)次。其氣自通而愈。

  [卷一\瘟疫] 羊毛瘟

  凡男婦大小。陡然腹痛。不過一二時即死。醫(yī)藥不及。用針灸不及施。惟有速往十心或十字路心。于眾人日逐往來之處。挖泥土數(shù)升。以冷水和丸。如雞子大。即在病患及心窩內(nèi)外。磨擦良久。俟泥丸稍熱。破開看之。如丸中有羊毛。是其癥無疑。另換擦。以不見羊毛為度。雖已氣絕。身未冷者皆可治。若擦之并無羊毛。即非此癥。當用蕎面照上法治之。更妙。

  [卷一\瘟疫] 蝦蟆瘟

  側(cè)柏葉搗自然汁。調(diào)蚯蚓泥敷之。

  [卷一\瘟疫] 大頭瘟

  此癥頭面腫大。咽喉閉塞。急用延胡索(一錢五分)皂角川芎(各一錢)藜蘆(躑躅花(二分五厘)共為末。用紙捻蘸藥。堆入鼻孔中取嚏。日三五次。甚效。嚏更妙。無嚏者難治。左右看病之人。用此取嚏。亦不傳染。又扁柏葉搗爛。雞子蚯蚓(十余條又名曲)以白糖拌入。碗盤蓋好。半日即化為水。(至遲一日必又燕子窩連泥帶糞捶融。醋調(diào)敷立愈。又吳茱萸研末。醋調(diào)敷足心。一周時取下即消如未愈。再敷一周時。必效。又馬蘭頭一把搗汁。將鵝毛搽上。一日五六次。熱氣頓出。

  神效。

  [卷一] 中暑

  (宜與霍亂痧癥兩門參看)夏天道路受熱。忽然昏倒。名中熱。切不可誤用冷水噴灌。一受寒冷。則不可救。急用稻又草紙卷成筒。點火向口鼻間熏之即活。甚效。又用布蘸滾水更換熨臍與臍下三寸。醒后仍忌飲冷水。飲之復死。

  [卷一\中暑] 中暑暴昏

  大蒜搗爛。調(diào)冷水小半杯。取茶匙挑灌于鼻孔中立蘇。又凡熱行道中。自覺頭不能支持。速伏道上??诒窍蛲亮⑿?。

  中熱口渴面赤。煩躁欲死。掘地深尺余。取凈黃土以新汲水調(diào)化。敷胸口及臍上。

  [卷一\中暑] 中暑挾虛昏絕

  沉香檀香燒熏。令香氣滿室以達其竅。即醒。

  [卷一\中暑] 暑風手足搐搦

  以蘇合丸擦之。并用香薷黃連煎水拓胸。

  暑癥身熱頭疼。狀如傷寒。煩渴嘔吐?;钀灢皇?。硫黃硝石(各一兩)明礬雄黃滑石(各五錢)白面(四兩)井水調(diào)敷腹。

  [卷一\中暑] 暑天怕風

  鵝不食草陰干。好燒酒浸一宿。日干。夜間又浸。如此七次。若右邊痛。將草塞左痛。塞左鼻。一時許。鼻流冷水盡即愈。

  [卷一\中暑] 受暑大小便不通

  用田螺(三枚)搗爛。入青鹽(三分一作青黛)攤膏貼臍下一寸。(一作一寸

  [卷一] 霍亂

  (與中暑痧癥參看)

  [卷一\霍亂] 治霍亂方

  細看病患背上。如有黑點。用針一一挑破。出血即愈。若遲一日。則不能救矣。

  鹽填臍內(nèi)。用艾放臍上燒之。以燒至止痛病醒為度。已死而心頭微溫者。亦可活。

  [卷一\霍亂] 霍亂腹痛

  大蒜搗如泥。涂心上立效。又鹽(二斤)炒熱。用青布包。兩包更換。熨腹上。

  透即愈。又吐瀉腹痛。用蒼術藿香陳皮半夏青皮桔梗枳殼蘇葉濃草節(jié)(各五錢)原蠶砂(二兩)生姜蔥白(各三錢)炒熱。布包熨。甚妙?;魜y腹痛。兩腿轉(zhuǎn)筋。芥菜子研細末。填臍內(nèi)立效。又蒜鹽敷臍。又用熱醋煮青布。

  膝。冷復易之。又蒜泥加黃蠟。涂足心。又皂角末吹一豆大入鼻。取嚏即醋調(diào)涂兩足心。又如轉(zhuǎn)筋已死。心下尚溫者。用朱砂(二錢)黃蠟(三兩)口鼻并臍。更貼手足取汗。又轉(zhuǎn)筋而肢冷者。用燒酒摩拓患處效。又男子向上。女子以手牽其乳向兩旁。即愈。(亦治尋常轉(zhuǎn)筋)

  [卷一\霍亂] 腳麻腹瀉疼痛熨臍方

  倭硫黃上肉桂吳茱萸丁香(各一錢)麝香(三分)共研細末。每勻。置臍中。外貼一小膏藥。炒熱麩皮熨之。不可誤入口中。(一方無茱等分摻暖臍膏貼臍上)并治吊腳痧。

  脾元虛損?;魜y不吐瀉。腹脹如鼓。心胸痰塞。丁香(七粒)菖蒲根(五錢)甘草(炙一

  [卷一\痧癥(與霍亂參看)] 刮痧法

  擇一光滑細口磁碗。另用熱水一鐘。入香油一二匙。將碗口蘸油水。令其緩而且滑手覆執(zhí)其碗。于病患背心上。輕輕向下順刮。(切忌倒刮)以漸加重。碗干則蘸油水。再久。覺胸中脹滯下行。始能出聲。頃之腹中大響。大瀉如注。其痛遂減。睡后通身搔癢發(fā)出疙瘩遍身而愈。今有于頸臂刮痧者。亦能治病。然五臟之系。咸附于背。向下刮之氣隨降。故毒深病重者。非刮背不可也。此為痧癥起死回生簡便良方。最靈最穩(wěn)。(吾用銅錢蘸香油或水刮痧者似較簡便)又擦法。以食鹽一握。揉擦兩手腕。兩脅。兩足并心窩。背心八處。擦出紫紅點許多。自然漸漸松快而愈。一切痧脹。及中暑霍亂等癥垂死亦活。真良方也。又方嫩車前草(七根)揉軟。塞鼻孔內(nèi)。男左女右。烏痧脹(即干霍亂)凡暑熱痧脹。將燒酒半鐘。用頭發(fā)一團。蘸燒酒向胸前揩擦。以酒盡為度用老姜汁點眼角內(nèi)。男左女右。汗出即愈。

  [卷一\痧癥(與霍亂參看)] 絞腸痧陰癥

  吳茱萸食鹽(各四兩)炒熱。用布分作兩包。輪熨其臍腹。效。陰癥時痧。水(即今之吊腳痧)硫黃肉桂(各二錢五分)炮姜朱砂(各二錢)黑附子(五錢)(二兩)和勻。布包放臍上。熨斗熨之。又辣蓼草(八兩搗爛)宣木瓜(四兩)上二味福珍酒(二斤)加水煎湯。乘熱揩洗手足及遍身。即愈。又樟腦(兩許一塊)布包好。浸酒令透。由背脊順擦至尾閭。數(shù)十次即松。又如癥輕者用燒酒姜汁擦手足。

  [卷一\痧癥(與霍亂參看)] 羊毛痧

  此因天氣郁勃。潮濕酷熱。夜不能睡。將曙露體。乘涼風中。有絲乘虛易入。無論手足胸背猝入。則滿身刺痛。一刻緊一刻。痛至半夜。白皮入心。咆哮跳躍。面色漸黃而治法不用針刮。將現(xiàn)藏燒酒甕上泥頭敲碎。水調(diào)捻成泥團。向周身滾轉(zhuǎn)幾遍。剝開泥團有絲如羊毛色亮。則邪氣滾出。自然平愈。此仙法也。(案此與瘟疫門中羊毛瘟相似當

  [卷一\鼓脹] 試鼓法

  用鹽(四兩)炒熱。絹包放臍上。水鼓鹽化水。若食鼓鹽紅色。血鼓紫色。氣鼓黑色氣虛中滿。鹽水不改。必用白鹽試驗。

  [卷一\鼓脹] 治水鼓方

  (手按之下陷不起者是)輕粉(二錢)巴豆(四錢去油)生硫黃(一錢)共研成餅藥餅當臍按之。外用布捆緊。如人行五六里自瀉下。候三五度患者隔日方去藥餅。愈后忌飲涼水。此方治水鼓如神。其余鼓草煎湯。傾入盆內(nèi)。先坐盆上熏之。待湯溫方洗其腹。小便隨余鼓脹亦可用此法治。惟功稍緩耳又杜蒺藜或地骨皮。照水鼓小便不通(小便通者亦可治)大田螺(四個去殼)大蒜(五個去衣)車前子(三錢研末)根蔥

  [卷一\鼓脹] 治氣鼓方

  (按之隨手即起者是)多年瓦油盞頭連垢膩?;饍?nèi)燒熱。合臍上。良久自落。垢膩黑脅痛者用大麥芽炒熨。

  [卷一\鼓脹] 血鼓小腹脹有血絲

  (通身老黑色皮內(nèi)有紫黑斑點者是)酒煎荷葉洗。

  [卷一\鼓脹] 婦人血鼓

  劉寄奴或馬鞭草。煎湯熏洗。

  食鼓。噯氣作酸。飽脹。蘿卜子炒熱熨。

  [卷一\鼓脹] 治實鼓方

  甘遂巴霜木香(各等分)研細末。填臍中。

  [卷一\鼓脹] 治五鼓琥珀散

  大黃(二兩)巴豆(五錢)牙皂(一兩五錢)枳殼蘿卜子(炒各四兩)琥沉香(五錢)姜皮搗汁丸。臨用研末摻膏貼(凡治脹皆取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旁一切鼓脹肚飽發(fā)虛小便不通者。臍內(nèi)先填麝香(一分)再用甘遂(末)雄黃(各一錢)田螺

  [卷一\腫滿] 卒患腫滿

  以蒴莖葉埋熱灰中。令極熱。以敷腫上。冷再易。一日夜盡消。

  [卷一\腫滿] 通身水腫

  黍莖掃帚煮湯浴之。

  [卷一\腫滿] 水腫面浮甚

  土狗(一個)輕粉(二分五厘)為末。每搐少許。入鼻內(nèi)。黃水出盡為妙。

  水腫從腳起。入腹能殺人。赤豆(一升)煮爛取汁。溫漬足膝。

  [卷一\腫滿] 水腫但兩足腫

  銼蔥葉煮令爛以漬之。日三四度良。

  [卷一\腫滿] 身體暴腫如吹

  巴豆(三十枚)合皮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綿納汁中。以拭腫上。隨五六拭。勿近目及陰。

  [卷一\腫滿] 腹中脹滿

  綿裹煨姜。納下部。冷即易之。

  上氣咳嗽。腹?jié)M。體腫。楸葉(三升)煮三十沸。去滓煎??白魍枞缧椬哟蟆R灾裢布{下

  [卷一\痞積] 治痞方

  吳茱萸(酒炒)布包。走逐熨之?!鹩智{菜。不拘紅白均可。(十斤)洗去泥。不必去以河水煎湯兩大缽。用活甲魚(一個重十二三兩者)不必切碎。入莧菜湯連骨煮爛如膏。

  將甲魚膏薄攤曬干研末。用麻油(八兩)熬至滴水成珠。下甲魚膏。(四兩)如甲魚膏不鉛粉添配攪勻。成膏收之。用青布褙紙一層。量塊大小攤貼。七日即消。重者貼至兩不再發(fā)。屢驗。又用水紅花新鮮者。同老蒜打爛。量入皮硝。(一二兩)捏成餅。比一團。放痞上。用袱包扎緊。待干再換。則痞自消。又水紅花子熬膏。入麝香(少又紅芥菜子(即豬血芥)不拘多少。生姜汁浸一宿。大約芥子一酒杯。加麝香(一錢)同搗極爛如膏藥。攤青布上。貼患處。外用汗巾扎緊。一宵貼過。斷無不豬胞。麝香(一錢)阿魏(三錢)水紅花子大黃歸尾甘遂急性子上為細末。用豬尿胞。(一個)量痞塊大小。用尿胞大小。裝入干燒酒半胞。

  將前藥末放入胞內(nèi)。緊扎住口。用白布將胞兜扎于患處。俟塊化盡即去之。不可遲也。又桌椿樹皮。(在上中者佳)要一大束。去粗大。止用白皮。(二斤)切碎入鍋內(nèi)。水熬。瀝去渣。用文武火熬膏。薄攤布上。先以生姜搓出垢膩。后以膏藥在錫茶壺烘熱。貼痞塊上。其初微痛。半日后即不痛。候其自落。一張即好。永不再發(fā)。貼膏時微撒麝香少許于膏上。然后貼之。粘貼膏藥。周遭破壞出水即愈。雖脹滿腹硬過臍者。貼一二張亦見效。孕婦忌用。

  又雄黃白礬(各一兩)為末。面糊調(diào)膏。攤布上貼之。俟大便脹滿而極多者即愈。此秘方也患處

  [卷一\痞積] 治諸積及氣血食

  三鼓白馬糞。同大蒜搗敷。

  [卷一\痞積] 治卒暴癥方

  蒜(十片去皮取五月五日戶上者)伏龍肝(鴨蛋大一枚)桂心(一尺二寸)右搗。以陳酒和之如泥。涂著布上。掩患處。三日即消。又腹中暴癥。有物如石。痛不治。百日死。用商陸根搗汁或蒸之。以布藉腹上。以藥鋪布上。以衣覆之。冷即易勿息。

  [卷一\痞積] 治鱉癥

  陳醬茄(燒存性)入麝香輕粉(各少許)脂油調(diào)貼。奇效。

  [卷一\痞積] 治積塊龜鱉癥

  白馬尿同白僵蠶搗敷。

  [卷一\痞積] 治發(fā)癥

  (乃由人因食而入久即胸胃間如有蟲去來惟欲飲油)油(一升)以香澤煎之。安病患頭當叫喚取飲。不得與之。必疲極眠見癥。以灰粉手捉癥抽出。須臾抽形亦如之。無忌。又(胸喉間日不食。張口而臥。將油蔥豉

  [卷一\食積] 治食積

  凡飲食停滯。胸隔脹滿?;虼蟊悴煌ā;虼蟊阈篂a。或年老。或體虛。難以攻擊內(nèi)用亂發(fā)(一團剪斷)酒曲(一個小者二三個亦可)蔥白(七個)老姜(二錢)胡椒(雞蛋(一個)破殼。傾入碗中。將各藥搗融。和入調(diào)勻。用隔夜燈油煎成一餅。

  貼病患心口下胃脘處。(先用燈油于胃脘處順擦十次再貼如嫌太熱用紙隔貼亦可)用布帶束住。冷則煎熱再貼。約一二時。似覺松動。即便取去。其病立愈。屢試神

  [卷一\食積] 食積血痞

  蔥白搗和蜜攤布上。貼患處。用熨斗微火熨之。

  治積聚。及老人虛寒便秘。巴霜干姜良姜白芥子硫黃甘遂檳榔(各等分)飯治老人傷冷。及難化之物。生姜或紫蘇煎湯。揉擦心胃肚腹。氣通即食自化?;蚣鍦珒A浴

  [卷一\噎隔] 開隔方

  用牛口涎(以鹽涂??诩从邢?狗涎(吊狗一腳即有涎出)童便煮大附子一個。先于掌心。俟附子臍發(fā)時。取弄嗅之。并嗅其湯。亦能開關。又雄雞破洗。置大碗內(nèi)糊飯上蒸熟戳孔。以筆管插入含吸之。俟熱氣沖入。喉自開。

  [卷一\噎隔] 開關丹

  膽星(一個)瓦楞白降丹(各五分)白貼。

  [卷一\咳嗽] 咳嗽熏法

  天南星款冬花石鐘乳郁金雄黃(各等分)為末。以生姜一片含舌上。用艾含煙入喉中。取效。

  [卷一\咳嗽] 久嗽不止

  鶯粟殼末或五倍子末。摻膏貼臍上。又咳從臍下起者用破故紙末摻膏貼。納氣止。

  [卷一\咳嗽] 干咳嗽

  火郁也。姜汁和蜜擦背佳。

  胸膈脹滿。咳嗽不安。宮粉香油入鐵器內(nèi)。熬數(shù)滾離火。用頭發(fā)一團蘸粉。擦胸膈數(shù)次勞嗽?;鹚?。久嗽。干嗽。食積嗽。酒嗽。用青黛栝蔞貝母研末。和白蜜為丸。

  擦之

  [卷一\咳嗽] 咳嗽嗆逆

  雄黃(一錢研細)黃紙(三張)用雞蛋白將雄黃調(diào)勻。搽黃紙上曬干。卷成紙管。

  管或煙筒內(nèi)。燒燃吸之如吃煙樣。少頃嘔吐嗽止。一日一次。忌食諸物七日。惟食白嫌氣味難受。食白煮豬肉即解。

  [卷一\哮喘] 治哮吼妙法

  (喉內(nèi)有聲而氣喘者是)病發(fā)先一時。用鳳仙花。(又名指甲花)連根帶葉熬出濃洗。冷則隨換。以擦至極熱為止。(無則用生姜擦之)再用白錢)共研為末。蜂蜜調(diào)勻作餅?;鹕虾鏌?。貼背心第三節(jié)骨根。務必極力忍耐。切勿輕易揭去。冷則將藥餅啟下。烘熱再愈未愈。多備藥餅換貼。不可間斷。輕則貼一二日。重則貼三雖患此數(shù)十年者。貼至數(shù)日斷根。無論寒熱虛實鹽醬醋酒哮吼痰氣結(jié)胸及咳嗽痰喘)

  [卷一\哮喘] 治寒哮

  白果麻黃(各等分)搗塞鼻。

  [卷一\哮喘] 治遠年近日哮喘痰嗽

  蟬蛻(去足)輕粉馬兜鈴(各一兩)生靈脂生雄黃杏仁生砒(四十九粒)以生姜葶藶自然汁丸如黃豆大亦可。以姜汁化一丸。臨臥

  [卷一\哮喘] 痰實氣喘

  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各等分)炒熨。

  [卷一\哮喘] 痰喘上氣

  南星或白芥子用姜汁調(diào)敷足心。

  治肺熱悶不止。胸中喘急。驚悸??蜔醽砣ビ?。不堪服藥。泄胸中喘氣方桃皮芫花

  [卷一\哮喘] 定喘方

  巴霜姜汁為丸。橘皮裹塞鼻。

  [卷一] 嘔吐

  治嘔吐。噎膈。反胃。通用方。胡椒(八分)酒藥(一個)蔥頭(五根)捶融。有熱用茶炒嘔吐。面赤。手足心熱者。竹茹生姜絞汁。綿浸擦胸口。

  治嘔吐。并治噯氣。痞氣。及哮喘有聲。金沸草代赭石土朱(各等分)研末。醋調(diào)涂胸

  [卷一\嘔吐] 大吐不止

  附子煎湯抹足。

  聞藥即吐。百治不效。取家中灶心土(藥店買者不真則不效)水為丸。塞兩鼻孔。即不吐

  [卷一\呃逆(呃一作咳)] 陰寒呃逆

  明雄黃(二錢)燒酒(一杯)煎七分。急令病患。嗅其熱氣即止。又好硫黃乳艾(各二錢)為細末。用好酒一鐘。煎數(shù)沸。乘熱氣使患者用鼻嗅之。外用生姜擦胸效。又黃蠟燒煙。熏二三次即止。

  [卷一\呃逆(呃一作咳)] 虛寒呃逆

  麻黃酒煎。嗅其熱氣?;驘辄S煙嗅。又羌活附子茴香木香干姜分)布包。烘熱熨之。又如陰火上沖者。用龜版熟地(各四兩)黃柏知母(油熬。黃丹收。攤貼臍下。

  [卷一\呃逆(呃一作咳)] 久病呃逆

  姜汁白蜜和勻。擦背。

  [卷一\呃逆(呃一作咳)] 偶然呃逆

  紙捻通鼻。取嚏即止。

  [卷一\瀉痢] 治寒泄

  胡椒末和飯作餅。敷貼臍上。又熱柴灰布包敷。又炒鹽敷。又糯米酒糟和鹽又酒炒艾絨作餅敷。又胡椒大蒜作餅敷。又艾葉灶心土門斗灰吳茱萸醋炒敷。均效。(以上各方均敷貼臍上)又車前子肉桂(各等分)研末納臍。

  [卷一\瀉痢] 治熱泄

  車前子搗汁。調(diào)甘草(末)滑石(末各等分)敷臍。

  [卷一\瀉痢] 氣虛暴泄

  硫黃枯礬朱砂(各等分)研細末。丸納臍。瀉不止。用艾一斤坐身下。以火

  [卷一\瀉痢] 久泄不止

  大蒜搗貼足心?;蛸N臍中。又大蒜須加銀朱搗融。敷臍眼內(nèi)。立止如神。又(半個)母丁香(四粒)麝香(一分)共為細末??谒{(diào)為丸。如黃豆大。納臍中。

  外用不拘。小膏藥貼之立止。(并治痢疾)小兒水瀉。不能服藥。巴豆(三粒)黃蠟(三錢)共搗爛成膏貼臍上。用絹帕縛住。半日即疾)又香白芷干姜(各一錢)共研細末。

  烘熱。熨膏上。氣通即愈。

  [卷一\瀉痢] 寧和堂暖臍膏

  治水瀉白痢神效。孕婦忌貼。香油(一斤一方用麻油)生姜(切片一斤)八兩)熬膏攤布。再加紅藥丸貼臍上。紅葉丸方。硫黃(三錢)母丁香(一分)加獨蒜(數(shù)枚一方不用)搗如泥。入前三味。研勻為丸。如桐子大。飛過

  [卷一\瀉痢] 四時暴患瀉痢

  (四肢臍腹俱冷者)煎百沸湯。令患者坐深湯中。浸至膝上為度。生陽之藥。

  無速于此。(按百沸初出恐不能即坐或者先熏俟其稍涼方坐浸耳)

  [卷一\瀉痢] 治痢方

  胡椒(一歲一粒打碎)大鯽魚(一個去頭尾骨腸)入椒末搗濃。敷臍上。甚效。

  草(一握)煎水浸兩足底又梧桐葉(三四斤)煎水洗足。又巴豆(一粒)綠豆胡椒(粒)布包捶碎。用紅棗(二枚)搗為丸。敷臍上。痢即止。止后即去藥。又川椒(五錢麝香(一分)大棗(一枚去皮核)將二藥末摻棗上。放入肚臍。不拘何等膏藥蓋之

  [卷一\瀉痢] 痢疾點眼法

  初胎小兒糞(瓦上焙干一錢)雄黃(四分)梅花冰片(五厘)為極細末。水調(diào)角。無論紅白痢。及噤口痢危篤者。皆神效。

  [卷一\瀉痢] 紅白痢

  蔥(二十四根連須不見水用布拭去泥)真麻油(十二兩)鉛粉(四兩)將蔥入油熬渣。入鉛粉收膏。油紙攤貼肚臍。一周時一換。三張全愈。孕婦忌貼。又吳茱萸黃連香(各等分)研細末敷臍。

  [卷一\瀉痢] 瀉痢至于脫肛

  石榴皮陳壁土加明礬(少許)濃煎熏洗。再用五倍子炒研細末。敷托而上

  [卷一\瀉痢] 痢后脫肛

  五倍子(三錢研末)白礬(一塊)水煎洗。并可研末涂少許于肛門四旁又五倍為末。放熱鞋底上熨之。又經(jīng)霜浮萍草。新瓦焙干為末。熱鞋底上熨之。

  [卷一\瀉痢] 噤口痢

  田螺(一個)搗碎入麝香(少許)罨臍中。引熱下行即效。又細辛(五錢)牙皂(蔥(三根)酒藥子(半個)大田螺(一個)共搗成泥。敷臍中。候干即去藥。自然新大附子(一個)切片。貼于新鍛石上。灑之以水。俟熱即取附子片貼臍上。冷再次愈。又雄黃巴豆朱砂蓖麻子麝香(各等分)搗為細末。和蜜為丸。

  收好不可泄氣。放眉心。以膏藥蓋之。一炷香久。腹內(nèi)自響。即思飲食。去藥而百發(fā)百中可以預合濟人)又黃瓜藤(經(jīng)霜者更效燒存性)香油調(diào)敷肚臍上。又吳醋調(diào)敷兩足心極效。(此亦引熱下行之法)又木鱉子仁(六個)分作二分。用面分作兩半只。用半餅作一劑。納在內(nèi)。乘熱覆在病患臍上。一時再換半個熱餅思飲食。又蒼術甘草陳皮濃樸(各等分)為粗末。用布包之。放在肚布上。逼藥氣入腹。病者覺腹中爽快。即將藥放枕頭下。以受藥氣。一日連熨痢漸止。即能飲食矣。又真烏梅(一斤)打碎。熬水十數(shù)碗入一桶內(nèi)。令病患堵塞。不令出氣。使熱氣沖上糞門。如溫即洗。其人即睡去。隨扶令安臥待醒以粥湯半盞食之。少頃再食。不宜飽餐。當漸漸加增。小兒烏梅減半用之。神錘(或磚石)燒紅。放瓦盆內(nèi)。好醋淬入。令病患聞之。一日數(shù)次。甚效。冷熬令黃。搗為末。和臘月豬脂更搗。令熟為丸。綿裹如棗許大。納下部中。因者。不過三度即瘥。

  [卷一\瀉痢] 療疳法

  男婦小兒久痢。百方不效。此方最驗。用丁香麝香黃連(各等分)搗為末。似大。取竹筒吹入下部。小兒取核子。量力減之。不過三四度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