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風(fēng)門
?。ㄖ酗L(fēng)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附傷風(fēng))
[卷之一\風(fēng)門] 中風(fēng)(附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
脈脈訣云∶浮為中風(fēng)。又云∶陽浮而滑。陰濡而弱者。為中風(fēng)。寸浮而滑者為痰。微而弱者為虛。緩而澀者為血虛。微而遲或沉者為氣虛。浮大為風(fēng)。浮數(shù)為熱。浮遲為寒。浮緩而澀為皮膚不仁。浮滑散大為癱瘓。浮弦急數(shù)為驚風(fēng)發(fā)搐。大抵六經(jīng)之脈。亦與傷寒同。但少瘥耳。
癥內(nèi)經(jīng)曰∶風(fēng)之傷人也。或為熱中。或為寒中?;驗槠?。(半身不遂是也)或為癘風(fēng)?;驗轶@搐。皆風(fēng)之所為也。抑考風(fēng)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之異。中腑者。面如五色。惡風(fēng)惡寒。拘急不仁?;蛑猩碇?。或中身之前。皆易治。中臟者。唇吻不收。舌卷不轉(zhuǎn)而失音。鼻不聞香臭。眼昏耳聾。大小便閉皆難治。中血脈者。口眼歪斜。語言謇澀??谕孪涯?。又有寒中熱中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之類。此皆屬濕熱?;蛱祷鸺嫜撘?。亦有氣中。因七情所傷。與中風(fēng)相似。
若作風(fēng)治。殺人多矣。蓋中風(fēng)者身溫。且多痰涎。中氣者身涼。而無痰涎。有此不同。丹溪云。真中風(fēng)邪者甚少。若陰虛陽乏。痰火內(nèi)熾?;騼?nèi)傷飲食。變?yōu)樽浔┙┢椭?。類乎中風(fēng)。則常有之。世醫(yī)不分。悉以風(fēng)治。殺人多矣。又云。真中風(fēng)邪。西北人有。東南之人。只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fēng)也。張仲景云。風(fēng)之為病。當(dāng)半身不遂。經(jīng)絡(luò)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辟不仁。邪在于絡(luò)。肌膚不仁。在經(jīng)則重不勝。入腑則不識人。入臟則吐沫難言。劉河間云。中風(fēng)者。非為肝木之風(fēng)實甚而卒中之。
亦非外中于風(fēng)。由乎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蒸熱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或因喜怒思悲恐。五志過極。皆為火甚故也。李東垣云。中風(fēng)者非外來風(fēng)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蛞驊n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之。若壯歲體肥。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所致。亦有賊風(fēng)襲虛而傷者。說者謂昔人主乎風(fēng)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丹溪主乎濕。而有昔人三子各得其一之說。殊不知河間之論實具于火類之下。而不以風(fēng)言。且別注中風(fēng)論治甚詳。東垣謂自內(nèi)傷氣。且曰亦有襲虛挾風(fēng)。而分在腑在臟之異。丹溪謂因于濕熱。必曰外中者亦有。三子何嘗偏于火氣濕而言無中風(fēng)也耶。愚謂風(fēng)者乃六淫之一。流行于四時。浩蕩于天地。上下八方。無所不至。人居其中猶魚在水。水淡則魚瘦。氣乖則人病。體之虛者即感而傷之。但所受淺深不同。八方虛實有異耳。
治東垣云。中腑者多著四肢。有表癥而脈浮。惡風(fēng)寒。拘急不仁?;蛑?jié)廢。治宜汗之。中臟者。多滯九竅。唇緩失音。耳聾鼻塞。目瞀。大便秘結(jié)。或氣塞涎上。不語昏危多致不救。治宜下之。中血脈則口眼歪斜。三者治各不同。若中血脈而外有六經(jīng)。之形癥則從小續(xù)命湯加減以發(fā)其表。調(diào)以通圣辛涼之劑。若中腑而內(nèi)有便溺之阻隔。肢不能舉??诓荒苎浴4酥薪?jīng)也。宜大秦艽湯。羌活愈風(fēng)湯。補血以養(yǎng)筋。癱瘓者。有虛有實經(jīng)謂土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此膏粱之疾。非肝腎之虛。宜瀉之。令土平而愈。三化湯調(diào)胃承氣湯選而用之。脾虛亦令人四肢不舉。治以十全四物。去邪以留正也。至于子和用汗吐下三法治之。蓋吐者如水郁則達之。謂吐之令其條達也。汗者風(fēng)隨汗出也。下者推陳致新也。失音悶亂??谘弁嵝闭摺R匀ド⑼轮?。如牙關(guān)緊急者。鼻內(nèi)灌之。吐出涎沫。口自開也。次用涼膈散調(diào)之。大抵風(fēng)本為熱。熱勝則風(fēng)動。宜靜勝其燥。以養(yǎng)陰血為主。陰血旺則風(fēng)熱無由而作矣。須按此法治須少汗。亦須少下。多汗則傷其衛(wèi)。多下則損其榮。故經(jīng)有汗下之戒。尤宜審之。丹溪云。中風(fēng)大率主血虛。有痰?;驋痘鹋c濕熱。治法以順氣、祛痰、清熱、疏風(fēng)、發(fā)散、吐下、之類為先。
補養(yǎng)次之。更以傷、中、感三者辨別輕重為治乃妙。在左屬死血。四物加杏仁紅花之類。甚者桃仁承氣湯下之。在右屬痰與氣。二陳加南星貝母姜汁竹瀝之類。氣用烏藥順氣散。痰壅盛者?;蚩谘弁嵝辈荒苎哉Z。皆用吐法。瓜蒂藜蘆汁之類。詳輕重用之。氣虛卒倒。用參補之。挾虛濃煎參湯。加竹瀝姜汁。血虛宜四物補之。挾痰亦加姜汁竹瀝。半身不遂。在左在右。治法如前氣血二藥。并加姜汁竹瀝。癘風(fēng)是受天地間不正之氣。得之者。須分上下。氣受之則在上。血受之則在下。氣血俱受。則上下皆然。蓋皆不外乎陽明一經(jīng)。陽明者。胃與大腸也。治宜先瀉濕熱之劑清之。在血補血。在氣補氣。治用疏風(fēng)散毒藥治之。婦人胎產(chǎn)驚風(fēng)。乃血虛生內(nèi)熱。熱則生風(fēng)。因七情所觸而動也。宜四物湯。隨癥加減。益母丸。烏金丸。辟巽錠子。皆可選用。小兒驚風(fēng)。有急有慢。慢驚屬脾虛。所主宜溫補。參術(shù)湯?;轮焐鞍采裢?。急驚屬痰熱。宜涼瀉。以牛黃清心丸?;蚶@丸主之。七情氣中者。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初得便覺涎潮雍塞。牙關(guān)緊急。宜以蘇合香丸灌之。使醒。然后隨證調(diào)之。辟巽錠子亦好。用者觸類而長之。思過半矣。
方小續(xù)命湯治諸風(fēng)中風(fēng)。四時加減通用。
麻黃(一錢去節(jié)根)人參(五分去蘆)黃(一錢)當(dāng)歸(一錢酒洗)川芎(八分)杏仁(八分去尖)防己(八分)附子(八分炮)官桂(六分)防風(fēng)(一錢五分去蘆)甘草(三分)白芍藥(一錢)上用姜五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去渣。食前熱服。
太陽經(jīng)中風(fēng)。有汗。加桂枝湯、無汗。加麻黃湯。
陽明經(jīng)中風(fēng)。加葛根湯。
少陽經(jīng)中風(fēng)。加羌活、柴胡(各一錢)、或小柴胡湯。
太陽經(jīng)中風(fēng)。加干姜(八分)、倍附子。
少陰經(jīng)中風(fēng)。加桂枝(八分)、倍附子。
厥陰經(jīng)中風(fēng)。加連翹、羌活(各八分)胎前中風(fēng)。加荊芥穗、天麻、桑寄生(各一錢),去桂附。
產(chǎn)后中風(fēng)。加荊芥穗(各一錢)、桃仁、紅花、澤蘭葉(各八分)。
中風(fēng)無汗而拘急者。加羌活、白芷、蒼術(shù)(各一錢),去桂附。
中風(fēng)汗多而恍惚。加黃(一錢)、茯神(一錢)、遠志(七分),去麻黃、杏仁、桂附。
四肢拘急疼。加大麻、秦艽、羌活(各八分)。
痰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姜汁(一盞)、竹瀝(二盞)。
春月。宜倍用麻黃、川芎。
夏月。宜加石膏、倍用黃芩。
秋月。宜倍用當(dāng)歸,加生地黃(姜汁浸三日焙干)。
冬月。宜倍用附子,加干姜(七分)。
又方防風(fēng)通圣散四時通用。治諸風(fēng)熱。
防風(fēng)(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川歸(一錢)白芍藥(一錢)白術(shù)(一錢二分)麻黃(一錢二分)石膏(一錢)滑石(八分)桔梗(八分)連喬(八分)黃芩(八分)梔子(八分)荊芥(七分)薄荷(七分)大黃(二錢看虛實)芒硝(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熱服。
風(fēng)痰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天麻、白附子(各七分)。
熱痰。加二陳湯,入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虛卒倒。加參(各一錢五分),去麻黃、石膏、滑石、桔梗、連翹、梔子、薄荷、芒硝、大黃。
口干有熱。加柴胡葛根、天花粉(各八分)。
頭痛。加用川芎、石膏(各一倍)、半夏(一錢五分)。
半身不遂。在右者。加痰藥、在左者。加血藥,并用姜汁竹瀝。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傳送。
抽搐。加天麻、白芷(各一錢)、僵蠶、全蝎(各七分)。
肢節(jié)寒濕疼痛。加羌活、蒼術(shù)(各一錢)、桂(少五分)。
肌肉蠕動。加天麻、羌活、白芷(各一錢)、蝎梢(五分)。
七情所傷。成氣中者。中烏藥、枳殼、香附、紫蘇(各一錢),去麻黃、石膏、滑石、連翹、芒硝、大黃。
飲酒被風(fēng)。頭痛如破。加黃連、葛粉、半夏、蒼術(shù)(各八分),去麻黃、滑石、連翹芒硝、大風(fēng)傷于肺。喘急咳嗽,加半夏、貝母、杏仁、金沸草、款冬花(各八分),去硝、黃、滑石。
利氣血。驅(qū)逐風(fēng)邪。本方煎調(diào)羌活末、全蝎末(各一錢)。
諸風(fēng)潮搐。小兒急慢驚風(fēng)。大便秘結(jié)。邪熱暴甚。腸胃干燥。寢汗切牙。目睛上攛。ht語不安。轉(zhuǎn)筋驚悸。本方倍大黃、梔子、煎調(diào)茯苓末、全蝎末(各一錢)。
腰脅走注疼痛。本方加硝石、羌活末(各一錢)、煎調(diào)車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錢)、木香末(五分)。
打挾傷損。肢節(jié)疼痛。腹中瘀血不下。加當(dāng)歸、大黃(倍用)、桃仁、煎調(diào)乳香、沒藥(各一錢)。
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加黃連、辛夷、薄荷、煎服(內(nèi)經(jīng)曰。膽多熱于腦。則辛鼻淵濁涕下不已也。)。
氣逆者。本方去活石、連翹、硝黃,加枳殼煎調(diào)木香末(一錢)。
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木通、車前子(各一錢)、煎調(diào)木香末(五分)。
大便結(jié)燥。或秘。去麻黃、桔梗。加桃仁、麻仁、枳殼、倍當(dāng)歸、生癮疹。或赤或白。加麻黃、蔥白(三根)、升麻(七分)、牛蒡子、連翹(各一錢)、出汗即愈。去芒硝、以其咸走血而肉凝、不得汗故也。
解利四時傷寒。內(nèi)外所傷者。本方一兩、對益原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姜半兩、水一大碗、煎五七沸、溫服一半、以筋探吐。吐罷。后熱服一半。汗出立解。
癘風(fēng)。加牛蒡子、苦參(各一錢五分)、全蝎天麻、羌活、白芷(各八分)、蘄蛇肉(二錢),去冒風(fēng)癥。(右關(guān)弦而緩帶浮者是)本方去硝、黃、黃芩、連喬、石膏、活石、麻黃、桔梗、荊芥、薄荷,加人參、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風(fēng)湯也。
諸瘡瘍。清熱散毒。加牛蒡子、苦參、金銀花(各一錢)。
婦人吹乳。加金銀花、木通、貝母、蒲公英(各一錢二分)、穿山甲、青皮(各五分)、甘草節(jié)(六分)。
楊梅瘡與便毒。初起或誤服輕粉。用此散熱解毒。加木通、白蘚皮、五加皮、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或一錢)、土茯苓(二兩)、芭蕉根(三錢)。
又方開關(guān)散治諸中風(fēng)。中痰中氣。牙關(guān)緊急。痰涎壅盛者。先用此散灌之。然后隨癥用藥。
荊芥穗(一兩)、皂角(去皮弦子一錢五分)、麝香(一字另研)。共為末、每服方寸匕、姜湯調(diào)灌下。
又方辟巽錠子治大人諸風(fēng)。小兒急慢驚風(fēng)。四時皆可用。
防風(fēng)(五錢去蘆)天麻(五錢)膽南星(七錢)白附子(炮五錢)川烏(炮五錢)干姜(煨三錢)川芎(五錢)白芷(五錢)白茯神(五錢去木)人參(五錢去蘆)白術(shù)(五錢)木香(五錢)薄荷(五錢去梗)僵蠶(二十一個)全蝎(二十一個)牛黃(三錢)片腦(五分)朱砂(一兩半另研為衣)麝香(二錢)上件除朱砂起。以下五樣。各另研。余藥為細末。用麻黃一斤。甘草四兩。蜜二兩。熬作膏子。稀稠得宜。將藥末和勻。印作錠子。金箔為衣?;蛲?。如龍眼大。蠟包尤好。藏久。每服用一錠。隨癥根據(jù)后引下。
治大人中風(fēng)。中痰。中氣。厥癥。并用姜湯調(diào)灌下。
左癱右瘓。荊芥湯下。
風(fēng)狂顛癇。金銀湯下。
大人小兒。傷寒。傷風(fēng)。傷濕。并姜蔥湯熱調(diào)下。得微汗即解。
破傷風(fēng)。溫酒調(diào)下。
小兒急驚風(fēng)。薄荷湯下。
小兒慢驚風(fēng)。濃棗湯下。
婦人產(chǎn)后驚風(fēng)。益母草湯下。
婦人產(chǎn)后。血暈昏迷。童便煎姜湯下。
[卷之一\風(fēng)門] 傷風(fēng)
脈人迎與右寸浮大而緩。兩關(guān)尺。浮緩而澀。脈訣云。傷風(fēng)之脈。陽浮而緩。陰濡而弱。
。惡風(fēng)。又云。傷風(fēng)則惡風(fēng)。理必然也。蓋風(fēng)喜傷衛(wèi)。衛(wèi)者陽氣也。風(fēng)邪客之。則腠理反疏。不能衛(wèi)護。故自汗而惡風(fēng)也。外癥。頭疼。肢熱??人?。鼻塞聲重?;蛄髑逄?。或鼻塞不聞香臭者。是也。
治大抵傷風(fēng)屬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熱、降氣、行痰為主。先用解表清熱。姜蔥紫蘇葉黃芩葛根之類。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貝母款冬花前胡之類。若汗出。ht寒。而加頭項強痛者。桂枝葛根湯主之。若無汗。煩躁不解。無表癥者。雙解散主之。
方芎芷葛蘇散春夏傷風(fēng)宜服。
川芎白芷干葛蘇葉陳皮半夏(各一錢)桔梗前胡淡豆豉(各七分)甘草(三分)上用水一鐘半。生姜三片。蔥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后熱服。微汗即解。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
頭疼甚。加石膏(一錢)、細辛(五分)、升麻(三分)。
巔頂痛。加羌活、本(各八分)。
眉棱痛。加防風(fēng)、蔓荊子(各七分)。
肩背痛。因風(fēng)邪者。加防風(fēng)、羌活、當(dāng)歸(各一錢)。
胸脅不利。加枳殼、香附(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氣壅。加麻黃、石膏(各二錢五分)、杏仁、枳殼(各八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蘇梗(各八分)、細辛(五分)。
又方參蘇散秋冬秋冬傷風(fēng)宜服。
人參蘇藥桔梗葛根前胡淡豆豉陳皮半夏茯苓枳殼甘草(減半)金沸草加黃芩(各等分)桂枝(五分)杏仁(七分)上用姜三片。蔥白三根。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后熱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貝母(各八分)、天門冬、栝蔞仁(各一錢)。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黃芩、石膏、麥門冬、五味子(各等分)。
喘急氣壅。加蘇子、麻黃、杏仁、石膏(各一錢)。
頭疼。加川芎(一錢)、細辛(五分)。發(fā)熱。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潮熱惡寒。加麻黃(一錢)、桂枝(七分)。
嘔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悶。加枳實、白術(shù)、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當(dāng)歸、烏藥(各八分)。
汗出ht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無汗。煩躁不解。加麻黃(一錢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蔥三根。
挾食者。加白術(shù)、陳皮、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風(fēng)、羌活、蒼術(shù)(各八分)。
房勞傷風(fēng)。加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
痰多。嗽不止。加貝母、南星、栝蔞仁、杏仁(各八分)。
[卷之一] 寒門
(傷寒中寒瘟疫大頭病附內(nèi)傷脾胃附)
[卷之一\寒門] 傷寒
脈人迎脈必緊盛?;蚋』蚓o。無汗。太陽尺寸俱浮。陽明尺寸俱長。少陽尺寸俱弦。太陰尺寸俱沉細。少陰尺寸俱沉。厥陰尺寸俱微緩。又浮大。屬陽。沉細屬陰。傷寒熱盛。脈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脈訣云。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變?yōu)闇丿?。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于風(fēng)。變?yōu)轱L(fēng)濕。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更遇濕熱。變?yōu)闈穸?。病發(fā)熱。脈沉細。表得太陽。名曰。(有剛?cè)岫N、有汗名柔、無汗名剛、)病太陽。關(guān)節(jié)即痛而煩。脈沉。名曰濕痹病太陽。身熱疼痛。名曰中。病。發(fā)汗身內(nèi)熱。名曰風(fēng)溫。其癥脈陰陽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癥謹按內(nèi)經(jīng)曰。凡傷于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dāng)一二日發(fā)。以其脈上連風(fēng)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也。尺寸俱長者。
陽明受病也。當(dāng)二三日發(fā)。以其脈挾鼻。絡(luò)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dāng)三四日發(fā)。以其脈循脅。絡(luò)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經(jīng)受病。未入于府者??珊苟?。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dāng)四五日發(fā)。以其脈布胃中。絡(luò)于嗌。
故腹?jié)M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dāng)五六日發(fā)。以其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dāng)六七日發(fā)。以其脈循陰器。絡(luò)于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陰經(jīng)皆受病。已入于府??上露?。若更感異氣變?yōu)樗?。?dāng)依舊壞癥病而治之。若兩感于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
即與大陰俱病。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wèi)不行。臟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傷寒論曰。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當(dāng)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于四時之氣者。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癘之氣也。自霜降后。至春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病J且孕量嘀?。春夏多溫?zé)岵≌摺=杂啥瑫r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若春時應(yīng)暖而反寒。夏時應(yīng)熱而反涼。秋應(yīng)涼而反熱。冬應(yīng)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
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若天令溫暖而感之。是為冬溫。如春時天令溫暖而壯熱為病者。乃溫病也。如天氣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傷寒。若春末夏秋之間。天氣暴寒。而感之為病者。此乃時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壯熱脈洪者。謂之熱病也。然又有溫瘧。風(fēng)溫。溫毒。溫疫。中寒。中風(fēng)。傷風(fēng)。中濕。中暑。中。濕毒。濕溫。痰癥。
腳風(fēng)。內(nèi)傷。食積。虛煩。陰虛陽乏。亦皆發(fā)熱。狀似傷寒。故世俗不辨。悉以傷寒治之。
殺人多矣。且溫病熱病。乃因伏寒而變。既變。不得復(fù)言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與冬時嚴寒。又有輕重不同。時氣是天行疫癘之氣。又非寒比也。溫病乃山澤蒸氣。暑乃炎日之火。風(fēng)乃天之賊邪。皆傷于人者也。有中者為重。傷者猶輕也。溫瘧。風(fēng)溫。又系傷寒壞癥。更感異氣所變。治亦不同。且諸癥似傷寒者。各有其因。豈可通謂傷寒而混治之耶。且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尚不正。豈可以言治乎。幸東垣發(fā)內(nèi)外傷辨之論。救千古無窮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東垣內(nèi)外傷辨曰。夫傷寒者。其寒邪多傷于太陽之經(jīng)。而后傳變。故先頭疼身痛而發(fā)熱。其脈見于左手。人迎脈必緊盛。或浮緊而無汗。其寒熱齊作而無間。晡時必劇。乃邪氣盛。潮作之時。精神有余。語言壯厲??诒侵畾饩闶?。手背熱而手心不熱。乃邪氣勝此為有余。當(dāng)瀉不當(dāng)補也。內(nèi)傷則見于右手。氣口脈必緊盛。手心熱而手背不熱。燥作寒已不相并。
但有間耳。日晡時必減。乃胃氣得令。潮作之時。精神困倦。少氣懶語。身無大熱。脈不緊數(shù)。但大而無力。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nèi)熱。是陽虛也。此為不足。宜補不宜瀉也。若勞心好色。內(nèi)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yōu)榛鹨印J菫殛幪摶饎?。或盜汗遺精。咳嗽寒熱?;蛴谖绾蟀l(fā)熱。身無痛處。惟覺困倦。其脈細數(shù)無力。宜補陰降火。
傷食者。因飲食停滯而發(fā)熱。氣口脈亦緊盛。或右關(guān)短滑。太抵傷食則惡食。理必然也。又或噫氣吞酸。或惡食氣?;蛴虏煌隆;驉盒钠?。按之則痛?;蛭缚谧魈邸;蛲J扯鴱?fù)感寒者。則氣口人迎之脈俱大也。亦頭痛發(fā)熱。惡寒拘急。中脘痞悶?;蛲禄驀I?;蛲凑?。為傷食也。若發(fā)熱脈浮緩而有汗者。謂之傷風(fēng)也。必口氣粗。合口不開。面光不慘。惡風(fēng)不惡寒也。虛煩者。謂虛熱。心中郁郁不安。故謂之煩。但只不惡寒。頭身不痛。脈不緊數(shù)。此為異耳。痰癥者。乃停痰留飲。凝結(jié)中脘。亦令人寒熱。狀如傷寒。若痰在上焦。則寸沉滑?;虺练?。痰在中焦。則右關(guān)滑大。兼氣郁。則沉而滑。挾食則短而滑也。凡關(guān)脈滑大者。
膈上有痰??赏轮?。香港腳之癥。亦發(fā)寒熱?;驀I逆?;蚺e體轉(zhuǎn)筋。足脛赤而腫者。是有瘀血。癥為跌撲損傷。初時不覺。過七八日或十余日。則寒熱始作。但脅下及小腹必疼。手不可近。若血上沖。而昏迷不省。良久復(fù)蘇。此瘀血也。溫病者春時地天道和暖。若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溫病也。若夏至以后。時令炎暑?;級褵釤┛识粣汉?。熱病也。時氣乃天行溫疫。四時不正之氣。人感之。則長幼一般病也。亦與傷寒相似。蓋傷寒因寒而得之。此乃瘟疫之氣。不可與傷寒同論也。寒疫者。乃天之暴寒為病。四時之中?;蛴酗L(fēng)寒之作。感而即病者。寒疫也。亦與傷寒相似。但略輕耳。冬溫者。因冬時有非節(jié)之暖。實時行之氣也。
若發(fā)斑者。亦曰溫毒也。中。即中熱也。蓋傷大陽經(jīng)與傷寒相似。故曰中。必汗出身熱而渴?;蛏碇囟垡?。中暑者。熱傷于心脾之經(jīng)。而不在大陽。其候面垢。自汗。身熱。煩渴。脈虛?;虮澄⒑Iw暑喜傷心。心不受邪。則包絡(luò)受之。包絡(luò)本相火也。以火助火。故熱甚而昏也?;蛐”悴焕??;驀I吐頭疼。胸膈痞滿?;蚋雇?。又有傷暑之癥。雖屬外感。卻類內(nèi)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余之癥。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乃不足之癥。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nèi)過取涼風(fēng)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熱解表?;蛐翜乩碇兄畡s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風(fēng)濕者。春夏之交。病如傷寒。肢體重痛。轉(zhuǎn)側(cè)則難。小便不利。因陰雨畢濕?;蛞嫸唷S写税Y。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瘡瘍者。凡瘡瘍初生。必寒熱交作。必須視其身體有無瘡頭。仔細詳辨。不可便作傷寒治之。凡脈浮數(shù)。當(dāng)發(fā)熱而漉浙惡寒。若飲食如常。而有痛處。必生惡瘡。常見俗醫(yī)。妄名流注。傷寒褊考諸書。并無此名。何其謬哉。凡此之類外形相似。內(nèi)實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必須審其果為溫病。熱病。
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傷食。及內(nèi)傷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及痰火也。
則用丹溪法。果為正傷寒例病也。則遵用仲景法。如此則庶無差誤以害人性命矣。世俗但見發(fā)熱之癥。一概認作傷寒治之。悉用汗藥以發(fā)其表。汗后不解。遽用下藥以疏其里。設(shè)是虛癥。豈不死哉。故經(jīng)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治愚考仲景治傷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無出乎表里虛實。陰陽寒熱。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則三百九十七法。了然于胸中也。何以言之。有表實。
有表虛。有里實。有里虛。有表里俱實。有表里俱虛。有表寒里熱。有表熱里寒。有表里俱熱。有表里俱寒。有陰癥。有陽癥。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而無汗者。表實也。宜麻黃湯以汗之。若脈浮緩。發(fā)熱惡風(fēng)。身疼而有汗者。表虛也。宜桂枝湯以和之。設(shè)腹中鞭滿。大便不通。譫語潮熱。脈實者。里實也。宜大柴胡大小承氣之類??刺搶嵪轮?。或腹鳴自利。有寒有熱者。里虛也。如表里俱實者。內(nèi)外皆熱也。脈浮洪。身疼無汗。宜防風(fēng)通圣散汗之。若口渴飲水。舌燥脈滑者。人參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里俱虛。自汗自利者。宜人參三白湯。或黃建中湯。加人參白術(shù)主之。脈微細。足冷者。加附子以溫之。如表寒里熱。身寒厥冷。脈滑數(shù)。口燥渴。白虎湯主之。如里寒表熱者。面赤。煩躁。身熱。自利清谷。脈沉者。以四逆湯溫之。如表里俱寒。而自利清谷。身疼惡者。此內(nèi)外皆寒也。先以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治表。如陰癥發(fā)熱。
則脈洪數(shù)而爆渴矣。大抵麻黃桂枝之類。汗而發(fā)之。葛根升麻之類因其輕而揚之。承氣陷胸之類。引而竭之。瀉心十棗之類。因中滿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半表半里者和之。表多里少者。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氣虛而脈微者溫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若表里汗下之法。一或未當(dāng)。則死生系反掌之間??刹簧钏级鞅嬖铡?br />
按陶氏傷寒啟蒙云。發(fā)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jīng)也。身熱。目痛。鼻干。
不得眠。則知病在陽明經(jīng)也。胸脅痛。耳聾。口苦。舌干。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jīng)也。腹?jié)M。咽干。手足溫?;蜃岳?。不渴?;蚋?jié)M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jīng)也。引衣倦臥。惡寒?;蛏喔煽谠?。則知病在少陰經(jīng)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jīng)也。潮熱自汗。譫語發(fā)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虬l(fā)斑黃??駚y。五六日不大便。則知病在正陽明胃府也。設(shè)若脈癥不明。誤用麻黃。令人汗多卞陽。誤用承氣。令人大便不禁。誤用姜附。令人失血發(fā)狂。正為寒涼耗其胃氣。辛熱損其汗液。燥熱助其邪熱。庸俗狐疑。莫此為甚。蓋傷寒之邪。實無定體?;蛉腙柦?jīng)氣分。則太陽為首。其脈必浮?;蛉腙幗?jīng)血分則少陰為先。其脈必沉。浮而有力無力。是知表之虛實。沉而有力無力。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是知表里緩急。脈有浮沉虛實。癥乃傳變不常。全在活法二字。不可拘于日數(shù)。但見太陽癥。在直攻太陽。但見少陰癥。在直攻少陰。但見真寒。直救真寒。見此三癥。便作主張。不必悉具。當(dāng)知如何處治。此為活法。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在表者。汗之。散之。在里者。下之。利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陷下者。升而舉之。從乎中者和解之。直中陰經(jīng)者溫補之。若解不開。不可攻里。日數(shù)雖多。但有表癥而脈浮者。尚宜發(fā)散此事不明。攻之為逆。經(jīng)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表癥解而里癥具者。不可攻表。日數(shù)雖少。但有里熱癥而弦實者。急當(dāng)下之。此事不明。禍如反掌。經(jīng)云。邪熱未除。復(fù)加燥熱。猶抱薪積火矣。如直中陰經(jīng)真寒癥。無熱惡寒。不渴。只宜溫補。切禁寒涼之藥。此事不明。殺人甚速。經(jīng)云。非從無益。而反害之。陰癥似陽者。溫之。陽癥似陰者。下之。陽毒者。分輕重下之。陰毒者。分緩急溫之。陽狂者。下之。陰厥者。溫之。濕熱發(fā)黃者。利之。下之。血癥發(fā)黃者。潰之。下之。譫語者。下之。溫之。中滿者。消之。瀉之。結(jié)胸者。解之。下之。太陽癥以少陰者。溫之。少陰癥似太陽者。汗之。衄血者。解之。止之。發(fā)喘者。汗之。下之??人哉?。利之。解之。正傷寒者。大汗之。大下之。感寒或冒寒者。微汗之。微下之。勞力感寒者。溫散之。溫極病者。微解之。大下之。此經(jīng)常之大法也。有病一經(jīng)已用熱藥。而又用寒藥如少陰癥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者。又少陰用四逆湯真武湯熱藥者。庸俗狐疑。拒能措手哉。嗚呼。能發(fā)傷寒之癥名。而得傷寒之方脈。如此視切。乃為良醫(yī)。始在寒藥如少陰。乃傳經(jīng)熱癥也。熱藥治少陰。乃直中陰經(jīng)。真寒癥也。辨名定經(jīng)。明脈識癥。驗癥用藥。真知在表而汗。真知在里而下。真知直中陰經(jīng)而溫。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辛熱之劑。投之不瘥。寒涼之藥。用之必當(dāng)。病奚逃乎。須分輕重緩急。
老少虛實。久病新發(fā)。婦人胎產(chǎn)。室女經(jīng)水。大凡有胎產(chǎn)傷寒。不與男子傷寒同治法。無胎產(chǎn)者治相同。婦人經(jīng)水適來適斷。即是熱入血室。但宜和解表里。久病者過經(jīng)不解。壞癥也。新發(fā)者。始病也。老者血氣衰。少者血氣壯。緩者病之輕。急者病之重。寒藥熱服。熱藥涼服。其中和之劑。則溫而服之戰(zhàn)汗分為四癥。要知邪正盛衰類傷寒。四癥照常法例治之。雖云發(fā)蒙。實登仲景之楷梯也。又按陶氏傷寒見癥識病條云。傷寒之邪。從表入里。里必達外。見癥之由。所屬必相應(yīng)。庶無誤也。且如頭痛項強。身熱者。太陽癥也。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頭搖者。里病也。隨癥治之。頭汗者。里有瘀血。必發(fā)黃也。犀角湯。茵陳湯。面戴陽者。下虛也。姜附湯。面慘不光。傷寒也。麻黃湯。面光不慘。傷風(fēng)也。桂枝湯。面上乍黑乍白。唇口生瘡。狐惑也。治以桃仁雄黃之類。面如錦紋者。
陽毒也。大青一物湯?;蜿柖?。升麻隨機選用。舌上有黃白胎。內(nèi)熱也。或黑者。熱極也。
并用黃連解毒湯。鼻燥。漱水不下?;蚰縣t。溺血也。犀角地黃湯。目睛黃。小腸熱也。茵陳五苓散。加木通。懊者。胃虛也。梔子豉湯微吐之。喜怒如狂。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下之。肉筋惕汗下。虛也。宜溫經(jīng)益陽。身如被杖。陰毒也。正陽散。甘草湯。一身盡痛。多眠。或微腫難轉(zhuǎn)者。風(fēng)濕也。甘草附子湯。蒼術(shù)白虎湯。身目俱黃。濕熱疸病也。茵陳五苓散。身如蟲行。表虛也。黃加桂湯。背惡寒。陰勝陽也。人參附子湯。不眠。因汗下多而神虛也。酸棗仁湯。坐而伏者。短氣也。宜補之。下利清谷。內(nèi)(寒也)、附子理中湯。咽中生瘡。上實下虛也。黃連加桂治之。舌生刺。熱甚也。黃連解毒湯。又手冒心。因汗多而血虛也。黃建中湯。腹?jié)M自利。手足溫者。邪入太陰也。理中湯。舌卷濃縮。邪入厥陰也。大便實承氣湯。手足厥。茱萸四逆湯溫之。以上乃大要耳。臨癥詳而用之。思過半矣。
方麻黃湯治太陽無汗。脈浮緊者。宜此汗之。
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一錢五分)甘草(一錢)上作一服。姜五片。蔥白三根。棗三枚。水二鐘。煎至一鐘。去上沫。熱服。以衣被蓋取汗熱。熱遍身至手足心即止。不必再服。如須臾汗未出。宜吃熱稀粥一碗。以助藥力。汗出即止。如未出。再煎一服。加淡豆豉一撮。如前汗之。三服汗不出者難治。必用蒸法。大抵此方只宜用于天令寒冷之時。若炎暑之月。則當(dāng)通變。不可執(zhí)用此方。又宜葛根、蔥白、淡豆豉、或雙解散等辛涼之劑。以發(fā)散也。
本經(jīng)頭疼。發(fā)熱。惡寒。無汗。而喘者。加川芎、防風(fēng)、羌活、白芷、蒼術(shù)、白芍藥(各一錢)。
本經(jīng)惡寒發(fā)熱。身癢面赤者。加柴胡、芍藥(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頭痛。發(fā)熱。惡寒。胸中飽悶者。加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桂枝湯治太陽癥自汗。脈浮緩者。宜服。
桂枝白芍藥(各三錢)甘草(二錢)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如汗不止。加橫(二錢)。
如喘急。加柴胡、杏仁(各一錢五分)。
如胸中飽悶。加白術(shù)(二錢)、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葛根湯治陽明經(jīng)病宜解之。陽明府。別用承氣下之。
葛根(三錢)柴胡(二錢)黃芩桂枝(各一錢五分)芍藥(二錢)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鐘。溫服。
本經(jīng)惡寒甚者。去黃芩,加麻黃(二錢)、冬春宜用麻黃。夏秋。宜用蘇藥。(一錢)。
本經(jīng)有汗而渴者。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粳米(一錢)。
本經(jīng)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五分)。
又方小柴胡湯治少陽癥。往來寒熱。胸脅痛而嘔。
柴胡(三錢)黃芩半夏人參(各二錢)甘草(炙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溫服。
本經(jīng)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錢五分)。
本經(jīng)脅痛。加青皮、枳殼(各一錢)。
本經(jīng)渴。加天花粉、知母(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嘔吐者。加姜汁(一盞)、竹茹(二錢)。
本經(jīng)嗽。加五味子(一錢)、金沸草(一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jīng)痰多。加栝蔞仁、貝母(各二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jīng)寒熱似瘧。加桂(一錢)。
本經(jīng)齒燥無津液。加麥門冬、五味子、天花粉(各半)。
本經(jīng)壞癥。加知母鱉甲(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癥。心下飽悶。未經(jīng)下者。非結(jié)胸。乃表邪傳至胸中。猶當(dāng)作表治。加枳殼、桔梗(各一錢五分),未效。本方對小陷胸湯。加枳、桔、一服豁然。此陶公之心法也。予魯用亦效。
本經(jīng)與陽明合病。加葛根(二錢)、芍藥(一錢五分)。
婦人熱入血室。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紅花(一錢)。男子加生地黃(一錢五分)。
又方大柴胡湯治陽明內(nèi)實。大便難。不惡寒。反惡熱。
柴胡(三錢)黃芩芍藥枳實(各二錢)半夏(錢半)甘草(五分)大黃(壯者五錢虛者三錢)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將諸藥先煎。將熟。再下大黃。煎四五沸。約一鐘。
熱服以微利為度。若大滿大實者。根據(jù)后加減利之。
本方加桂枝(二錢)、名桂枝大黃湯。去黃芩。
本方加芒硝(二錢)、濃樸(一錢五分),去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名大承氣湯。
只加濃樸、名小承氣湯。加桃仁(二錢)、名桃仁承氣湯。此數(shù)方皆宜量虛實斟酌用之。
又方理中湯治太陰自利不渴。實多而嘔。腹?jié)M鴨溏霍亂。
人參(二錢)白術(shù)(二錢)干姜(二錢)甘草(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服?;蛲?。名理中丸。
諸結(jié)胸?;蛱幇Y下之。胸而鞭。加黃芩(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桔梗(一錢)、寒實結(jié)胸本方加枳實。
名枳實理中湯。
腹?jié)M下利。加附子(二錢)名附子理中湯。
動氣。左右上下。加桂(二錢),去水。
吐多者。加生姜,去術(shù)、下多者。倍術(shù)。
小便不利。加茯苓(二錢)。
渴。加烏梅(三個)。
腹痛。加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二錢)。
又方四逆湯治直中陰經(jīng)寒癥。以此溫之。
附子(五錢)干姜(四錢)甘草(二錢)上作一服。水煎溫服。附子若加至一兩。
名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附子加至六七片、痢止。脈不出。加人參(三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一錢)。
上仲景先生正傷寒方也。六經(jīng)正治。宜根據(jù)此加減用之。兼有變癥。須參全書。茲不備錄。
又方易老九味羌活湯治春夏秋傷寒通用。太陽陽明經(jīng)藥也。
羌活防風(fēng)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川芎白芷黃芩(各一錢)細辛(五分)生地黃(八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蔥白三根。水二鐘。煎熱服。夏月。本方加石膏、知母、名神術(shù)散不作汗。本方加蘇葉、喘而惡寒。身熱。加杏仁、生地黃、汗后不解。宜服。汗下兼行。本方加大黃、如釜底抽薪之法。
其春夏秋。感冒非時傷寒。亦有頭疼身熱惡寒之癥。脈浮緩。自汗。宜實表。本方去蒼術(shù)。
加白術(shù)、汗不止。加黃(一錢五分)、再不止。以小柴胡,加桂枝芍藥(各一錢)、如神。
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去生地黃(結(jié)胸加同)。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五分)、倍黃芩。
燥渴。加石膏、知母(各一錢五分)、粳米(一撮)。夾內(nèi)傷。加白術(shù)、陳皮、半夏、藿香、濃樸(各一錢),去生地黃、潮熱似瘧。加柴胡(一錢五分)、青皮(八分)。
發(fā)狂。加黃連、石膏(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去生地細辛。
發(fā)黃。加茵陳(一錢五分)、茯苓、山梔(各一錢二分),去細辛、生地。
濕癥。加五苓散、倍蒼術(shù),去生地、細辛、小便不利。加減同。
大便秘。五六日不大便,加濃樸、枳實(各八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去細辛。
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去細辛、倍蒼術(shù)。
寒濕。腰腿膝痛。加杜仲、牛膝、木瓜、防己,去川芎、細辛。
又方香蘇散春月用。治傷寒傷風(fēng)。
紫蘇葉(二錢)香附子(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蔥白三根。水一鐘半。煎八分。熱服。
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散。
頭痛如斧劈。加石膏(二錢)、蔥頭連須(三根)。
偏正頭痛。加石膏(二錢)、薄荷、細辛(各七分)。
太陽穴痛。加荊芥穗(一錢)、石膏(一錢五分)。
傷風(fēng)自汗。加桂枝(一錢)、無汗。加麻黃、干葛、薄荷(各一錢)。
傷風(fēng)發(fā)熱惡寒。加柴胡、黃芩、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
咳嗽不止。加半夏、茯苓、貝母、杏仁(各一錢)。
胸膈痞塞。加黃連、枳實、桔梗(各八分)。
傷寒鼻塞聲重。咽膈不利。加苦梗、旋復(fù)花(各八分)。
傷寒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各一錢)。
鼻塞不聞香臭。加羌活、荊芥穗(各一錢)。
傷風(fēng)寒。蘊熱。吐血。衄血。加麥門冬、黃芩、黃麻(各一錢)。
傷風(fēng)寒。中脘寒。不思飲食。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砂仁、青皮(各七分)。
嘔吐惡心不止。加干姜、砂仁(各八分)、半夏(一錢五分)。
飲食不能消化。加砂仁(七分)、山楂、麥芽(各一錢)、青皮(八分)。
傷風(fēng)寒時作寒栗。加桂枝(八分)。
傷風(fēng)寒后。時作虛熱不退。加柴胡、知母、人參(各一錢),去蘇葉。
傷風(fēng)寒一向不解。作潮熱。白日至暮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知母、當(dāng)歸、人參初感時。頭痛作熱。鼻塞聲重。或惡風(fēng)寒。加防風(fēng)、羌活、川芎、白芷(各一錢二分)。
感風(fēng)寒。頭項強急。渾身痛。不能轉(zhuǎn)側(cè)。加羌活、當(dāng)歸、赤芍、紫荊皮(各一錢)、官桂(七分)。
傷風(fēng)寒。肚腹或小腹疼痛不可忍。加木香、干姜、吳茱萸(各七分)。
婦人被氣所苦。胸痞脅痛。小腹急疼。加木香砂仁、枳殼、官桂(各八分)。
傷食腹疼。嘔吐泄瀉。加白術(shù)、白茯苓、半夏、藿香、干姜、砂仁、濃樸(各七分)、木香心卒痛者。加玄胡(一錢五分)、木香、桂(各五分)。
飲酒大過?;虮樯戆l(fā)疽?;騼赡炕椟S。加茵陳(一錢五分)、山梔、赤茯苓(各一錢)。
傷酒嘔吐。加黃連、扁豆、葛根、半夏、藿香、蒼術(shù)(各一錢),去蘇葉。
婦人產(chǎn)后。感風(fēng)頭痛。壯熱。惡寒。不能轉(zhuǎn)側(cè)。加生料五積散。
產(chǎn)后感寒。頭痛發(fā)熱。加不換金正氣散。(一半)。
婦人產(chǎn)后。發(fā)熱不退。煩渴。加人參、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
產(chǎn)后虛熱不退。加人參、黃、麥門冬(各一錢)。
產(chǎn)后腰痛不已。加當(dāng)歸、官桂(各一錢)、木香(三分)。
感風(fēng)后。日久。冷嗽不已。加杏仁(一錢)、五味子、干姜(各六分)。
細辛(五分)。
香港腳。加木瓜、牛膝、紫金皮、吳茱萸、川楝子、黃柏、蒼術(shù)(各一錢)、木香(五分)。
又方柴藿湯治春末夏初傷寒。挾內(nèi)傷者。宜用。此太陽少陽陽明太陰藥也。
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一錢)藿香(一錢)甘草(三分)半夏(一錢)白術(shù)(一錢)陳皮參(八分)白茯苓(八分)濃樸(八分)蒼術(shù)(一錢)川芎(八分)白芷(八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熱服。春初挾感寒者。加紫蘇葉、防風(fēng)、干葛(各八分)。
凡感寒無汗。加紫蘇葉、淡豆豉(各一錢)、蔥白(三根)、有汗勿加。
熱甚。燥渴。加石膏(一錢五分)、知母、粳米(各一錢)、烏梅(二個)。
瘧疾。加草果、青皮(各八分)、烏梅(二個),欲截。再加常山(一錢五分)、檳榔(七分)傷食發(fā)熱。胸滿嘔吐。加山楂、神曲、砂仁(各八分)。
傷酒發(fā)熱。頭痛嘔吐。加干葛、黃連、扁豆(各八分),去柴胡、春夏肚腹作痛。加白芍藥、山錢)、干姜炭、薄桂(各五分)。
夏至后感寒。加石膏(一錢五分)、桂枝(三分)。
暑月遠行受熱。加香薷(一錢五分)、扁豆(一錢)、滑石(八分),去柴胡、白芷。
霍亂轉(zhuǎn)筋。兩腳冷。汗出。上吐下瀉。日間感熱。夜間感冷。邪氣正氣。兩不分也。加木瓜、八分)、干姜(五分)、澤瀉、青皮(各七分)。
又方雙解散治夏月傷寒傷風(fēng)通用。
防風(fēng)(一錢二分)川芎當(dāng)歸白芍白術(shù)(一錢)蒼術(shù)(各一錢)黃芩(七分)石膏(一石(一錢五分)連翹山梔(各八分)荊芥穗薄荷(各六分)桔梗(各六分)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鐘。稍熱服。無汗。加麻黃、淡豆豉(各一錢)、不用。
大便結(jié)燥。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瘟疫發(fā)散。加防風(fēng)(五分)、羌活(一錢五分)、葛根、白芷(各一錢)。
其余雜癥。與防風(fēng)通圣散加減同。茲不備錄。
又方參蘇飲治秋月傷寒傷風(fēng)通用。(方見傷風(fēng)類)。
又方五積散治冬月傷寒宜用。此太陽陽明太陰少陰藥也。若挾有內(nèi)傷?;蚣?zhèn)L(fēng)者。
遵仲景法治。
川芎當(dāng)歸白芍藥蒼術(shù)(各一錢)半夏陳皮濃樸白茯苓枳殼(各八分)白芷姜(炒)薄桂(各七分)麻黃(一錢五分或二錢無汗用。有汗去之。)上作一服。姜五片。棗二枚。淡豆豉半合、水二鐘。煎鐘。食遠熱服。
潮熱。加柴胡、黃芩(各一錢)。
頭痛。加羌活(二錢)、細辛(五分)。
嘔吐。加藿香(一錢)、丁香(七粒)。
胃脘痛。加木香、吳茱萸(各六分)、香附(一錢)。
食積痛。加白術(shù)(一錢)、枳實、山楂、神曲(各八分)、木香、檳榔、砂仁(各五分)。
一身盡痛如被杖。加羌活、獨活(各一錢)、柴、荊、皮(八分)。
香港腳。加羌活、獨活、防風(fēng)、木瓜、牛膝、漢防己(各八分)。
咳嗽。加杏仁、款冬花(各八分)、五味子(五分),去姜桂。
痰嗽。加栝蔞仁、貝母、百合(各一錢),去姜桂。
嗽而聲啞。加天門冬(一錢)、百藥箭(八分)、烏梅(二個),去姜桂。
產(chǎn)后感寒。加柴胡、黃芩(各一錢)、人參(八分)。
經(jīng)水感寒。加柴胡、荊芥穗、防風(fēng)(各一錢)、生地、紅花(各六分)。
上以上方。皆非正傷寒藥。乃劉張李諸公所立。治非時傷寒?;驋秲?nèi)傷者?;驋妒??;蚣骘L(fēng)減用。若正傷寒。仍遵仲景六經(jīng)傳變施治。庶無誤也。
[卷之一\寒門] 中寒
脈六脈沉微而伏。重按至骨乃見?;蜻t而澀。挾風(fēng)則帶浮。眩運不仁。兼濕則帶濡。而四脈多沉細而微。四肢厥。而手足爪甲青。
癥集成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也。非比傷寒。邪從外循經(jīng)而入。以麻桂輩微表而安。
寒則倉猝感受。因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難分經(jīng)絡(luò)。無熱可散。溫補自為寒所中。則昏不知人事??卩涫б簟K闹┲?。
及臍腹疼痛。此皆中寒之候治蘊要云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宜理中湯。加附子。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宜五積散脈沉足冷者。四逆加吳茱萸。厥陰則小腹疼痛。宜當(dāng)歸四逆湯加吳茱萸。
脈濃縮藥。急用茱萸一合。煎濃湯灌下亦妙。大抵寒者溫之。治宜姜附等藥。以不治。
方附子理中湯治中寒及一切寒癥。隨癥加減用。
人參(二錢)白術(shù)(二錢)甘草(五分)干姜(炮二錢)附子(面包煨二錢)上用水一鐘半。煎至八分。食遠服。
寒中太陰。根據(jù)本方。
寒中少陰。加吳茱萸(二錢)。
寒中厥陰。加當(dāng)歸、芍藥、桂枝(各一錢五分)、吳茱萸(二錢)。
沉寒痼冷。加丁香(一錢)、官桂(一錢五分)、沉香(七分)。
心腹冷痛。加官桂、吳茱萸、白芍藥、玄胡索(各一錢五分)、木香(一錢)。
胃寒咳逆。加丁香(一錢)、柿蒂(一錢五分)。
婦人血虛寒。加當(dāng)歸、官桂、艾葉、吳茱萸(各一錢五分)、益志(一錢)。
男婦下元冷極。久不孕育。加鹿茸、官桂、茱萸(各一錢五分)、蘄艾(一錢)、沉香(一錢)。
小兒冷瀉。加肉豆蔻(一錢五分)、丁香(七分)。
腳膝冷痛。加鹿茸、牛膝、官桂(各等分)、或丸?;蚣?。
腰冷如冰。加鹿茸、杜仲、破故紙、肉蓯蓉(各等分)、或丸亦可。
精清如水。精冷如冰。加肉蓯蓉、韭子、鹿茸(各等分)、海狗腎(一具)。
[卷之一\寒門] 溫疫(大頭病附)
脈脈訣云。瘟病之脈。散而難名。如太陽脈浮。陽明脈長。少陽脈弦。太陰脈細。少陰脈又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yōu)槲烈?。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更遇溫?zé)帷W優(yōu)槲炼菊呶?。凡瘟病大熱脈沉澀細小足冷難治。洪大有力。或浮大者。可治。脈不浮者為傳染。若左寸浮大。右寸宜補中帶表而治之。
癥夫瘟疫之癥。多由房勞太過。腠理閉泄。少陰不藏。觸冒冬時殺癘之氣。嚴寒之毒。
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槲敛?。至夏變?yōu)闊岵∫?。又有時行不秋應(yīng)涼而反熱。冬應(yīng)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疫也。外癥頭痛。壯熱。
治丹溪云。治法有三。有宜補。宜散。宜降。人參、白術(shù)、防風(fēng)、羌活、蒼術(shù)、并大黃、活石、人中黃之類主之。又吳氏云。凡尺寸脈浮者。發(fā)于太陽也。宜汗之。或有自汗身疼者。九味羌活湯主之。尺寸數(shù)者。少陽也。宜小柴胡考瘟病。先因傷寒熱未除。更感時行之氣。而為瘟疫也。治與傷寒不同。蓋瘟病因春時溫氣乃郁熱自內(nèi)而發(fā)于外。故宜辛平之劑以發(fā)散之。況時令已暖。不可用麻黃。如時令尚寒。少佐之亦可。凡瘟病發(fā)于三陽者多。三陰者少。若發(fā)于三陰者。必有所因也。或食寒物內(nèi)傷太陰而得之。或因過欲先傷少陰而得之。治制皆與傷寒各條同。惟發(fā)表不同耳。又有大頭天行病。乃濕熱在高巔之上。并陽明邪熱大甚。資實少陽相火而為之。
視其腫勢在何部。隨經(jīng)治之。用防風(fēng)、羌活、酒芩、酒蒸、大黃、隨病加減治之。不可用降藥。
方人參敗毒散治瘟疫及大頭病初感。服此藥散之。
人參(一錢五分)白術(shù)(二錢)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羌活(一錢五分)防風(fēng)(一錢五分)柴胡(一錢五分)前胡(一錢)黃芩(一錢)枳殼(八分)蒼術(shù)(一錢二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熱服微汗為度。
又方三黃石膏湯治疫癥燥渴。將欲發(fā)狂者。
石膏(三錢)黃芩黃連黃柏(各一錢五分)麻黃(一錢五分寒用多暖用共之)山梔(一錢)熱甚者加大黃(三錢)上用水二鐘。粳米一撮。煎服。連進三五服即愈。
又方普濟消毒飲子。治瘟疫熱毒。清熱解毒。大頭病。頭面腫。亦可服。
柴胡(一錢五分)黃連(炒)黃芩(炒)玄參生甘草桔梗連翹鼠粘子白芷馬勃川當(dāng)歸(各一錢)僵蠶(七分)升麻(七分)板藍根(一錢如無以藍葉代之或真青代亦可)如虛。加人參(一錢五分)、大便秘。加酒蒸大黃(二錢)。
又方辟瘟丹凡春夏秋間預(yù)服。以免疫氣傳染?;虺醺小7怂?。得小汗亦愈。
防風(fēng)(去蘆一兩五錢)川芎當(dāng)歸白芍藥白術(shù)麻黃石膏滑石黃芩連翹梔子(各一兩)桔梗荊芥薄荷(各八分)玄胡粉(一兩五錢)大黃(煨二兩)鬼箭羽馬勃管仲(各一兩二錢)上為細末。臘雪水?;虮疄橥?。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姜蔥湯下。得周身微汗即解。此藥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蚨僚D日。焚香禮斗。至誠修合。無不應(yīng)驗。合時忌與婦人雞犬孝子見之。
[卷之一\寒門] 內(nèi)傷(脾胃附)
脈脈大而無力為內(nèi)傷。氣口脈大于人迎二倍。或三倍。其急大而數(shù)。重按無力。為勞后內(nèi)傷。右關(guān)脈弦滑而沉。或弦大而數(shù)?;蚋』舱?。為飲食內(nèi)傷也。右關(guān)弱甚?;螂[而不見者。為脾胃虛損也。左關(guān)脈緩。右關(guān)脈弦者。為肝木乘脾土也。右關(guān)脈數(shù)。為胃熱。弦滑為胃寒。脈結(jié)為思傷脾也。
癥謹按東垣論。人迎脈大于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于人迎為內(nèi)傷。外傷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nèi)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傷惡寒。雖近烈火不能除。內(nèi)傷惡寒。得就溫暖則解。外傷惡風(fēng)。乃不禁一切風(fēng)寒。內(nèi)傷惡風(fēng)。惟惡些小賊風(fēng)。外傷癥顯在鼻。故鼻氣不利而壅盛有力。
內(nèi)傷癥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傷則邪氣有余。故發(fā)言壯厲。且先輕而后重。
內(nèi)傷則元氣不足。出言懶怯。且先重而后輕。外傷手背熱。手心不熱。內(nèi)傷則手心熱。手背不熱。東垣辨法。大略如此。有內(nèi)傷而無外感。有外感而無內(nèi)傷。以此辨之。則判然矣。又王節(jié)齋云。東垣以飲食勞倦傷。為內(nèi)傷不足之病。謂因傷饑失飽。傷損脾胃所致。蓋人之所藉以生者脾胃為本。必賴飲食滋養(yǎng)。若調(diào)養(yǎng)失宜。勞后過傷。失其所養(yǎng)。則脾胃氣虛。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nèi)熱。非有飲食停蓄者也。故用補中益氣等藥。若飲食停積不化。郁發(fā)為熱。乃是不足之中。繼之有余。此為飲食所傷。宜消導(dǎo)之。又或先因飲食而后犯于房勞?;蛳纫騽谝鄱蠓赣陲嬍?。此皆不足之中。兼之有余。須于數(shù)者之間。審察明白也。
治丹溪云世之病此者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感者。有熱郁于內(nèi)而發(fā)者。有飲食所傷者。皆以補元氣為主??此鶔抖嬗盟?。挾痰者。補中益氣。加半夏。以姜汁竹瀝傳送。挾外感者。補中益氣。加發(fā)散。如防風(fēng)羌活白芷之類。挾食者。補中益氣。加消導(dǎo)。如山楂枳實之類。氣虛熱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之功。又盧氏云。若內(nèi)傷外感兼病而相合者。則其脈癥必并見而難辨。尤宜細密求之。若顯內(nèi)癥多者。則是內(nèi)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yǎng)為先。
而發(fā)散次之。若顯外癥多者。則外感重而內(nèi)傷輕。宜以發(fā)散為急。而補養(yǎng)次之。此東垣未之及也。因并贅于此。用者詳之。
方補中益氣湯治勞役所傷。時作虛熱。四肢無力。怠惰嗜臥。
人參(去蘆一錢五分)黃(一錢五分蜜炙)甘草(五分)陳皮(八分)當(dāng)歸(一錢二分)白術(shù)(一錢二分)升麻(四分)柴胡(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棗一枚。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氣血虛甚者。加熟附子(一錢五分)、以竹參之功(陽旺則生陰也)。
挾外感。加防風(fēng)、羌活(各一錢五分)、干葛、白芷、川芎(各八分)、倍柴胡。
挾痰者。加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兼郁熱者。加川芎、山梔、香附(各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一錢二分)、官桂(六分)。
腹中惡寒冷痛者。加桂心(五分)。
腹中惡熱喜寒而痛者。加白芍藥(一錢二分)、黃芩(八分)。
夏月腹痛。不惡熱。加炒黑干姜(七分)、藿香(一錢)、薄、桂(三分)。
天時熱腹痛者。加白芍藥、山梔(各一錢)、桂(三分)。
天時寒腹痛。加半夏(一錢)、益智仁(八分)、干姜(五分)、桂(三分)。
頭痛。加蔓荊子、川芎(各八分)、細辛(五分)。
頂腦痛。加本(七分)、諸頭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臍下痛甚者。加熟地黃(一錢)、其痛立止。如不止者。乃大寒也。更加桂心(五分)。
咽干。加葛根(七分)、麥門冬(一錢)。
心下刺痛。加香附(一錢)、當(dāng)歸(倍用)。
精神短少。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七分)、夏月亦加。救天暑傷庚金。
有痰。嗽。加貝母、杏仁、栝蔞仁、款冬花(各一錢),去參。虛者勿去。
咳嗽。春。加款冬花、佛耳草(各一錢)、川芎(五分)、夏。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五分或七分)、秋冬。加連節(jié)、麻黃(一錢)、久嗽肺中伏火。去人參、黃,加石膏(一錢五分)、黃芩(一錢)、食不下。乃胸中有寒?;驓鉂瓬?。加青皮(七分)、木香(五分)、陳皮(一錢)、冬月。更加草豆蔻、益志(各五分)、夏月。更加姜炒芩連(各七分)、秋月。更加檳榔、砂仁(各五分)、春月。更加川芎、藿香(各七分)。
心下痞滿。加枳實、黃連(各八分)、白芍藥(一錢)、桂(二分)。
腹脹。加枳實(八分)、木香、砂仁(各五分)、濃樸(七分)、秋月。加干姜、肉桂(各五分),去甘草。
脅痛?;蚣笨s。春月。乃肝木盛以致生火。加青皮、枳殼(各一錢)、倍柴胡、余月。加山梔、蒼術(shù)、香附、貝母(各一錢)、青皮、枳殼、黑干姜(各五分)。
大便秘。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桃仁(一錢)、大黃(煨二錢)。
腳軟乏力?;蛲?。加黃柏、防己(各一錢)、桂(三分)。
時時發(fā)熱。乃下元陰火蒸發(fā)也。加生地黃(一錢)、黃柏(八分)大便虛坐?;蛄硕涣恕8怪衅燃?。氣虛血澀也。加木香、檳榔(各五分)、倍用當(dāng)歸。
身熱沉重。雖小便多。亦加茯苓、澤瀉(各七分)、黃柏(五分)、蒼術(shù)(一錢)。
脾胃不和。加茯苓、半夏(各八分)、砂仁、扁豆(各六分)、生姜(三片)。
注夏。加白芍藥、茯苓、黃柏(各八分)、濃樸、蒼術(shù)(各一錢),去柴胡升麻。
痰厥頭痛。此太陰脾經(jīng)所作也。加半夏、石膏(各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姜汁(二匙)、蔥汁(二匙)。
若挾外感。重以本方。加本經(jīng)發(fā)散之藥治之。如見太陽癥。加羌活、本、桂枝(各等分)、如見陽明癥。加葛根(一錢)、倍升麻、如見少陽癥,加黃芩、半夏(各一錢)、川芎(八分)、倍加柴胡(一錢)、如見大陰癥。加枳實、濃樸(各一錢)、如見少陰癥。加栝蔞根(一錢)、生甘草(五分)、如見厥陰癥。加川芎(一錢)、若變癥發(fā)痰。加玄參、干葛(各一錢)、倍升麻。
思慮傷心脾。神氣不安。夜臥不眠。加茯神(八分)、遠志(六分)、麥門冬、酸棗仁(各一錢)、辰砂(七分為末臨服投入)、圓眼(五個)、自汗。加桂枝(七分)、浮麥(一撮)。
盜汗。加知母、麥門冬、麻黃根(各一錢)。
骨蒸勞熱。日久虛損。加牡丹皮、地骨皮、黃柏、知母、熟地黃(各八分)、倍柴胡,去升麻、久患冷瀉冷痢?;蛟獨庀旅撜?。加干姜(炒黑五分)、熟附(八分)、肉果(一錢)、如身有疼痛。及身腫或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者。加羌活、防風(fēng)、本(各一錢)、升麻、蒼術(shù)(各八分)、勿用五苓散、所以然者。蓋風(fēng)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如病去勿再服。蓋風(fēng)藥能損人元氣故也。
如心下痞脈遲。緩加半夏黃連、枳實(各八分)。
如脈弦。四肢滿閉。便難。而心下痞。加柴胡、黃連(各八分)、青皮(五分)。
心下痞而嘔逆。加生姜、二片、黃連、陳皮(八分)、冬月。加藿香、丁香(七分)。
心下痞。腹中氣上逆者。是衛(wèi)脈逆也。加黃柏(五分)、黃連(五分)。
中脘當(dāng)心痛。加草豆蔻仁(冬一錢夏五分)。
多吐白沫。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八分)。
如救胸水瀉伏火。加白芍藥(一錢)、黃連(五分)、秋冬不用。
男婦發(fā)熱?;驋兄”頍嵴?。此表癥也。只服本方二三服。得微汗則涼矣。
又方香砂養(yǎng)胃湯。治飲食所傷。脾胃不和。四肢困倦。發(fā)熱。
人參(一錢)白術(shù)(一錢五分)茯苓(八分)陳皮(八分)半夏(八分)甘草(三分)濃樸(八分)蒼術(shù)(八分)藿香(八分)砂仁(七分)枳殼(八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姜二片。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服。傷酒。頭痛。嘔吐。加黃連、扁豆、川芎(各八分)、葛根(一錢二分)。
傷肉食。加草果、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砂仁(五分)。
傷豆粉面食辛辣濕熱之物。加黃連、連翹、山楂、麥芽(各八分)、神曲(八分)、砂仁(六傷生冷西瓜乳酪寒濕之物。加川烏、防風(fēng)(各五分)、砂仁、白豆蔻仁(各七分)、丁香(四分)、干姜(五分)、山楂(一錢)。
飲食間著惱悶不快。加香附(一錢)、木香、青皮、檳榔(各五分)。
濕痞滿悶。加澤瀉、蘿卜子(各八分)。
病后多食心煩。加山梔(一錢)、黃連、枳實(各五分)。
食積作痛或痞積氣塊。加三棱、莪術(shù)(各八分)、枳實、官桂、白芍藥、香附(各一錢)、木香、檳榔(各五分)。
翻胃。吐后作痛。加半夏曲、大腹皮、木香、干姜(二味減半)、扁豆、茱萸、炒過黃連(各一錢)、青皮(五分)。
又方平胃散去濕。強脾健胃。
濃樸(一錢)蒼術(shù)(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紅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服。
濕傷脾胃?;蚓脼a久痢。胃弱者。加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
四時泄瀉。加茯苓(一錢)、澤瀉、訶子肉果(各八分)、冬月加干姜(五分)。
四時赤白痢疾。加木香、檳榔(各七分)、黃連、枳殼、肉果(各八分)、四時瘧疾。加白術(shù)、人參、半夏、柴胡、黃芩(各一錢)、檳榔、草果、青皮、烏藥(各八分)、烏梅(三個)、欲截。再加恒山(一錢二分)。
風(fēng)痰加南星、半夏(各一錢)、荊芥、細辛(各七分)。
頭風(fēng)?;蛐\。加半夏、天麻(各一錢)、白芷、本(各八分)。
冷淚。及眼上風(fēng)熱。加木賊、荊芥、甘菊花(各等分)。
小便赤澀。加赤茯苓、荊芥、山梔、木通(各等分)。
氣塊。或痞。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枳實、二棱、莪術(shù)(各一錢)。
水氣腫滿。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木通(各等分)。
冷熱氣痛。加茴香、木香(各八分)、山梔、香附(各一錢)、干姜(炒黑)、桂(各五分)。
腸風(fēng)下血。加黃芩、枳殼、川續(xù)斷、荊芥穗(各等分)。
素有痰涎。加半夏、茯苓(各一錢)。
腰痛。加杜仲、八角茴香(各一錢)。
膝痹。加菟絲子、羌活、桑寄生(各一錢)。
酒傷脾胃。加藿香、砂仁(各七分)、扁豆、黃連、半夏(各八分)、干葛(一錢)。
傷食。加豆蔻仁、砂仁、枳實、山楂(各八分)、白術(shù)(一錢)。
遇久雨水濕。加白術(shù)、茯苓、澤瀉(各八分)、桂(四分)。
胃寒。加干姜、肉桂(各六分)、丁香(三分)。
濕傷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
傷寒時疫頭痛。加防風(fēng)、羌活、川芎(各一錢)、蔥汁(一盞)、藿香、半夏(各八分)。
渾身拘急。有熱。加地骨皮、麥門冬(各一錢)。
心下痞滿不快。加木香(七分)、枳實(一錢),去甘草。
咳嗽。飲食減少。加黃、白術(shù)、歸身(各一錢)。
脈緩病急。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虼蟊阈篂a。此濕勝也。加人參、白術(shù)、黃(各一錢)、升麻(三分)、防風(fēng)(五分)。
男婦脾胃不和。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啞吞酸。面黃體重。怠惰嗜臥。骨節(jié)煩疼。自利。完谷不化。易飽易饑?;魜y。五噎八痞。反胃膈氣。加白術(shù)、半夏曲、黃連、吳茱萸(炒過各一錢五分)、木香(五分)、砂仁(五分)。
婦人腹痛。加木香(一錢五分)、烏藥、當(dāng)歸、白芍藥(各一錢)、官桂(五分)。
赤白帶下。加川歸、黃柏、黃、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
小兒嘔吐泄瀉。面黃肌弱。加山楂、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為末。米湯調(diào)下。每服二錢。
小兒吐逆頻并。手足心熱。不進乳食。加半夏曲、神曲、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山楂(二錢)為末。每一錢。棗湯調(diào)下。
又方參苓白術(shù)散和中。健脾。消食。
人參(去蘆一兩五錢)白術(shù)(炒二兩)砂仁(炒一兩)甘草(炙五錢)白扁豆(炒一兩)山藥(一兩五錢)薏苡仁(炒一兩五錢)桔梗(炒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五錢)蓮子(去心一兩五錢)上為末。每服二三錢。食遠清米湯調(diào)下?;蛎弁枰嗫伞1痉揭唤?。加山楂末半斤。名二妙調(diào)脾散。治大人小兒食積傷脾。瀉痢。膨脹。嘔吐。脾胃不和等癥。有效。(此蕪湖夏小兒家傳方)血不和。加當(dāng)歸(一兩五錢)、香附(一兩)。
氣不和。加陳皮(一兩)、木香(五錢)脾胃不快。嘔吐。加藿香、半夏曲(各一兩)。
胃寒。加干姜(一兩)、內(nèi)桂(五錢)、丁香(三錢)瀉后調(diào)理脾胃。加濃樸、蒼術(shù)、陳皮(各一兩)。
病后調(diào)理脾胃。加黃連、吳萸(炒一兩)、木香(五錢)、石蓮肉(一兩)。
瘧后調(diào)理脾胃。加陳皮、白芍藥(各一兩)、青皮(五錢)。
產(chǎn)后調(diào)理脾胃。加炒黑干姜(七錢)、當(dāng)歸、香附(各一兩)。
膈癥。脾胃虛損。加牛胎(一具為末)蘆柴根搗汁、打淮安口子末糊為丸、紅棗湯下、魯試有效。
又方枳術(shù)丸一運一動。一補一消。乃理脾之圣藥也。
白術(shù)(四兩陳土炒過去土不用)、枳實(去穣麩炒二兩)。
上為末。荷葉包老米飯煨熟。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遠清米湯送下。
有痰在膈上。滿悶不快。加陳皮(去白一兩)、半夏(姜制二兩)、名橘半枳術(shù)丸。
破滯氣。消積。開胃。進飲食。加木香(一兩五分)、名木香枳術(shù)丸。
飲食太過。或食間著惱。以致心腹?jié)M悶不快。加香附(一兩童便進炒)、神曲、蒼術(shù)、山梔、撫芎(各一兩五錢)、木香(五錢)、名越鞠枳術(shù)丸。
傷肉食濕面辛辣味濃之物。加黃連、大黃、黃芩(三味俱酒蒸妙)、山楂、神曲、陳皮(各二兩)、木香(一兩),名三黃枳術(shù)丸。
傷生冷并冷物。加蒼術(shù)、半夏、陳皮(各二兩)、草豆蔻、砂仁(各一兩)、木香(五錢)、丁香(三錢)。
若元氣素弱。食飲難化。食已即腹內(nèi)不和。疼痛泄瀉。此胃虛有寒也。加人參、白芍藥、陳皮、山楂、神曲(各二兩)、木香、砂仁(各一兩)。
素有痰火。胸膈郁塞?;蛲趟嵬滤帷I吐嘈雜。或酒積。或泄瀉結(jié)痛。此皆濕熱也。加木香(各五錢)、黃連(吳萸炒)、白芍藥、陳皮(各二兩)、生甘草(五錢)、夏。加石膏冬。加干姜(七錢炒)。
有食積痞塊。堅硬在腹內(nèi)者。加山楂(二兩)、黃連、濃樸、莪術(shù)。阿魏。昆布。(各一兩)、木香(五錢)、檳榔(八分)。
痞積氣塊在腹脅者。加黃連(吳萸炒一兩五錢)、木香(一兩)、莪術(shù)、阿魏(各一兩五錢)、瓦龍子(一兩)、鱉甲(一兩)。
勉強多食。致心腹痞悶不快。加山楂、神曲、陳皮(各一兩五錢)、濃樸、砂仁(各一兩)濕熱痞悶。加茯苓、澤瀉、連翹、蘿卜子(炒各一兩五錢)。
心口胃脘痛。加干姜、砂仁(各一兩)、丁香(四錢)。
素有痰火人。加半夏、橘紅(各一兩五錢)、白茯苓、黃芩、黃連(各一兩)。
若胸膈不利。服辛香燥藥。以致上焦受傷。胃脘干燥。而嘔噎膈等癥作矣。加黃連(吳萸炒)、山梔(姜汁炒)、白芍藥、當(dāng)歸(各一兩五錢)、石膏、桔梗(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明粉(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若能食好食。但食后反飽難化。此胃旺脾陰虛也。
加白芍藥(酒炒二兩)、人參、黃連、香附(各一兩五錢)、石膏(一兩)、生甘草、木香(各五錢)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七錢)、升麻、甘草(各五錢)、此老人常服之藥也。
瀉痢后虛膨。加人參、白茯苓、陳皮(各一兩五錢)、木香(五錢)。
小兒瀉痢不止。加山楂(二兩)、訶子肉果、黃連(燒酒浸炒各一兩)、木香(五錢)。
小兒疳積。加胡黃連、使君肉、山楂(各二兩)、蕪荑(一兩)。
小兒久瘧。左脅有塊。加山楂。鱉甲(各二兩)、青皮、白芥子(各一兩)。
?。ㄖ酗L(fēng)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附傷風(fēng))
[卷之一\風(fēng)門] 中風(fēng)(附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
脈脈訣云∶浮為中風(fēng)。又云∶陽浮而滑。陰濡而弱者。為中風(fēng)。寸浮而滑者為痰。微而弱者為虛。緩而澀者為血虛。微而遲或沉者為氣虛。浮大為風(fēng)。浮數(shù)為熱。浮遲為寒。浮緩而澀為皮膚不仁。浮滑散大為癱瘓。浮弦急數(shù)為驚風(fēng)發(fā)搐。大抵六經(jīng)之脈。亦與傷寒同。但少瘥耳。
癥內(nèi)經(jīng)曰∶風(fēng)之傷人也。或為熱中。或為寒中?;驗槠?。(半身不遂是也)或為癘風(fēng)?;驗轶@搐。皆風(fēng)之所為也。抑考風(fēng)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之異。中腑者。面如五色。惡風(fēng)惡寒。拘急不仁?;蛑猩碇?。或中身之前。皆易治。中臟者。唇吻不收。舌卷不轉(zhuǎn)而失音。鼻不聞香臭。眼昏耳聾。大小便閉皆難治。中血脈者。口眼歪斜。語言謇澀??谕孪涯?。又有寒中熱中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之類。此皆屬濕熱?;蛱祷鸺嫜撘?。亦有氣中。因七情所傷。與中風(fēng)相似。
若作風(fēng)治。殺人多矣。蓋中風(fēng)者身溫。且多痰涎。中氣者身涼。而無痰涎。有此不同。丹溪云。真中風(fēng)邪者甚少。若陰虛陽乏。痰火內(nèi)熾?;騼?nèi)傷飲食。變?yōu)樽浔┙┢椭?。類乎中風(fēng)。則常有之。世醫(yī)不分。悉以風(fēng)治。殺人多矣。又云。真中風(fēng)邪。西北人有。東南之人。只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fēng)也。張仲景云。風(fēng)之為病。當(dāng)半身不遂。經(jīng)絡(luò)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辟不仁。邪在于絡(luò)。肌膚不仁。在經(jīng)則重不勝。入腑則不識人。入臟則吐沫難言。劉河間云。中風(fēng)者。非為肝木之風(fēng)實甚而卒中之。
亦非外中于風(fēng)。由乎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蒸熱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或因喜怒思悲恐。五志過極。皆為火甚故也。李東垣云。中風(fēng)者非外來風(fēng)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蛞驊n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之。若壯歲體肥。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所致。亦有賊風(fēng)襲虛而傷者。說者謂昔人主乎風(fēng)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丹溪主乎濕。而有昔人三子各得其一之說。殊不知河間之論實具于火類之下。而不以風(fēng)言。且別注中風(fēng)論治甚詳。東垣謂自內(nèi)傷氣。且曰亦有襲虛挾風(fēng)。而分在腑在臟之異。丹溪謂因于濕熱。必曰外中者亦有。三子何嘗偏于火氣濕而言無中風(fēng)也耶。愚謂風(fēng)者乃六淫之一。流行于四時。浩蕩于天地。上下八方。無所不至。人居其中猶魚在水。水淡則魚瘦。氣乖則人病。體之虛者即感而傷之。但所受淺深不同。八方虛實有異耳。
治東垣云。中腑者多著四肢。有表癥而脈浮。惡風(fēng)寒。拘急不仁?;蛑?jié)廢。治宜汗之。中臟者。多滯九竅。唇緩失音。耳聾鼻塞。目瞀。大便秘結(jié)。或氣塞涎上。不語昏危多致不救。治宜下之。中血脈則口眼歪斜。三者治各不同。若中血脈而外有六經(jīng)。之形癥則從小續(xù)命湯加減以發(fā)其表。調(diào)以通圣辛涼之劑。若中腑而內(nèi)有便溺之阻隔。肢不能舉??诓荒苎浴4酥薪?jīng)也。宜大秦艽湯。羌活愈風(fēng)湯。補血以養(yǎng)筋。癱瘓者。有虛有實經(jīng)謂土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此膏粱之疾。非肝腎之虛。宜瀉之。令土平而愈。三化湯調(diào)胃承氣湯選而用之。脾虛亦令人四肢不舉。治以十全四物。去邪以留正也。至于子和用汗吐下三法治之。蓋吐者如水郁則達之。謂吐之令其條達也。汗者風(fēng)隨汗出也。下者推陳致新也。失音悶亂??谘弁嵝闭摺R匀ド⑼轮?。如牙關(guān)緊急者。鼻內(nèi)灌之。吐出涎沫。口自開也。次用涼膈散調(diào)之。大抵風(fēng)本為熱。熱勝則風(fēng)動。宜靜勝其燥。以養(yǎng)陰血為主。陰血旺則風(fēng)熱無由而作矣。須按此法治須少汗。亦須少下。多汗則傷其衛(wèi)。多下則損其榮。故經(jīng)有汗下之戒。尤宜審之。丹溪云。中風(fēng)大率主血虛。有痰?;驋痘鹋c濕熱。治法以順氣、祛痰、清熱、疏風(fēng)、發(fā)散、吐下、之類為先。
補養(yǎng)次之。更以傷、中、感三者辨別輕重為治乃妙。在左屬死血。四物加杏仁紅花之類。甚者桃仁承氣湯下之。在右屬痰與氣。二陳加南星貝母姜汁竹瀝之類。氣用烏藥順氣散。痰壅盛者?;蚩谘弁嵝辈荒苎哉Z。皆用吐法。瓜蒂藜蘆汁之類。詳輕重用之。氣虛卒倒。用參補之。挾虛濃煎參湯。加竹瀝姜汁。血虛宜四物補之。挾痰亦加姜汁竹瀝。半身不遂。在左在右。治法如前氣血二藥。并加姜汁竹瀝。癘風(fēng)是受天地間不正之氣。得之者。須分上下。氣受之則在上。血受之則在下。氣血俱受。則上下皆然。蓋皆不外乎陽明一經(jīng)。陽明者。胃與大腸也。治宜先瀉濕熱之劑清之。在血補血。在氣補氣。治用疏風(fēng)散毒藥治之。婦人胎產(chǎn)驚風(fēng)。乃血虛生內(nèi)熱。熱則生風(fēng)。因七情所觸而動也。宜四物湯。隨癥加減。益母丸。烏金丸。辟巽錠子。皆可選用。小兒驚風(fēng)。有急有慢。慢驚屬脾虛。所主宜溫補。參術(shù)湯?;轮焐鞍采裢?。急驚屬痰熱。宜涼瀉。以牛黃清心丸?;蚶@丸主之。七情氣中者。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初得便覺涎潮雍塞。牙關(guān)緊急。宜以蘇合香丸灌之。使醒。然后隨證調(diào)之。辟巽錠子亦好。用者觸類而長之。思過半矣。
方小續(xù)命湯治諸風(fēng)中風(fēng)。四時加減通用。
麻黃(一錢去節(jié)根)人參(五分去蘆)黃(一錢)當(dāng)歸(一錢酒洗)川芎(八分)杏仁(八分去尖)防己(八分)附子(八分炮)官桂(六分)防風(fēng)(一錢五分去蘆)甘草(三分)白芍藥(一錢)上用姜五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去渣。食前熱服。
太陽經(jīng)中風(fēng)。有汗。加桂枝湯、無汗。加麻黃湯。
陽明經(jīng)中風(fēng)。加葛根湯。
少陽經(jīng)中風(fēng)。加羌活、柴胡(各一錢)、或小柴胡湯。
太陽經(jīng)中風(fēng)。加干姜(八分)、倍附子。
少陰經(jīng)中風(fēng)。加桂枝(八分)、倍附子。
厥陰經(jīng)中風(fēng)。加連翹、羌活(各八分)胎前中風(fēng)。加荊芥穗、天麻、桑寄生(各一錢),去桂附。
產(chǎn)后中風(fēng)。加荊芥穗(各一錢)、桃仁、紅花、澤蘭葉(各八分)。
中風(fēng)無汗而拘急者。加羌活、白芷、蒼術(shù)(各一錢),去桂附。
中風(fēng)汗多而恍惚。加黃(一錢)、茯神(一錢)、遠志(七分),去麻黃、杏仁、桂附。
四肢拘急疼。加大麻、秦艽、羌活(各八分)。
痰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姜汁(一盞)、竹瀝(二盞)。
春月。宜倍用麻黃、川芎。
夏月。宜加石膏、倍用黃芩。
秋月。宜倍用當(dāng)歸,加生地黃(姜汁浸三日焙干)。
冬月。宜倍用附子,加干姜(七分)。
又方防風(fēng)通圣散四時通用。治諸風(fēng)熱。
防風(fēng)(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川歸(一錢)白芍藥(一錢)白術(shù)(一錢二分)麻黃(一錢二分)石膏(一錢)滑石(八分)桔梗(八分)連喬(八分)黃芩(八分)梔子(八分)荊芥(七分)薄荷(七分)大黃(二錢看虛實)芒硝(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熱服。
風(fēng)痰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天麻、白附子(各七分)。
熱痰。加二陳湯,入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虛卒倒。加參(各一錢五分),去麻黃、石膏、滑石、桔梗、連翹、梔子、薄荷、芒硝、大黃。
口干有熱。加柴胡葛根、天花粉(各八分)。
頭痛。加用川芎、石膏(各一倍)、半夏(一錢五分)。
半身不遂。在右者。加痰藥、在左者。加血藥,并用姜汁竹瀝。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傳送。
抽搐。加天麻、白芷(各一錢)、僵蠶、全蝎(各七分)。
肢節(jié)寒濕疼痛。加羌活、蒼術(shù)(各一錢)、桂(少五分)。
肌肉蠕動。加天麻、羌活、白芷(各一錢)、蝎梢(五分)。
七情所傷。成氣中者。中烏藥、枳殼、香附、紫蘇(各一錢),去麻黃、石膏、滑石、連翹、芒硝、大黃。
飲酒被風(fēng)。頭痛如破。加黃連、葛粉、半夏、蒼術(shù)(各八分),去麻黃、滑石、連翹芒硝、大風(fēng)傷于肺。喘急咳嗽,加半夏、貝母、杏仁、金沸草、款冬花(各八分),去硝、黃、滑石。
利氣血。驅(qū)逐風(fēng)邪。本方煎調(diào)羌活末、全蝎末(各一錢)。
諸風(fēng)潮搐。小兒急慢驚風(fēng)。大便秘結(jié)。邪熱暴甚。腸胃干燥。寢汗切牙。目睛上攛。ht語不安。轉(zhuǎn)筋驚悸。本方倍大黃、梔子、煎調(diào)茯苓末、全蝎末(各一錢)。
腰脅走注疼痛。本方加硝石、羌活末(各一錢)、煎調(diào)車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錢)、木香末(五分)。
打挾傷損。肢節(jié)疼痛。腹中瘀血不下。加當(dāng)歸、大黃(倍用)、桃仁、煎調(diào)乳香、沒藥(各一錢)。
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加黃連、辛夷、薄荷、煎服(內(nèi)經(jīng)曰。膽多熱于腦。則辛鼻淵濁涕下不已也。)。
氣逆者。本方去活石、連翹、硝黃,加枳殼煎調(diào)木香末(一錢)。
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木通、車前子(各一錢)、煎調(diào)木香末(五分)。
大便結(jié)燥。或秘。去麻黃、桔梗。加桃仁、麻仁、枳殼、倍當(dāng)歸、生癮疹。或赤或白。加麻黃、蔥白(三根)、升麻(七分)、牛蒡子、連翹(各一錢)、出汗即愈。去芒硝、以其咸走血而肉凝、不得汗故也。
解利四時傷寒。內(nèi)外所傷者。本方一兩、對益原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姜半兩、水一大碗、煎五七沸、溫服一半、以筋探吐。吐罷。后熱服一半。汗出立解。
癘風(fēng)。加牛蒡子、苦參(各一錢五分)、全蝎天麻、羌活、白芷(各八分)、蘄蛇肉(二錢),去冒風(fēng)癥。(右關(guān)弦而緩帶浮者是)本方去硝、黃、黃芩、連喬、石膏、活石、麻黃、桔梗、荊芥、薄荷,加人參、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風(fēng)湯也。
諸瘡瘍。清熱散毒。加牛蒡子、苦參、金銀花(各一錢)。
婦人吹乳。加金銀花、木通、貝母、蒲公英(各一錢二分)、穿山甲、青皮(各五分)、甘草節(jié)(六分)。
楊梅瘡與便毒。初起或誤服輕粉。用此散熱解毒。加木通、白蘚皮、五加皮、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或一錢)、土茯苓(二兩)、芭蕉根(三錢)。
又方開關(guān)散治諸中風(fēng)。中痰中氣。牙關(guān)緊急。痰涎壅盛者。先用此散灌之。然后隨癥用藥。
荊芥穗(一兩)、皂角(去皮弦子一錢五分)、麝香(一字另研)。共為末、每服方寸匕、姜湯調(diào)灌下。
又方辟巽錠子治大人諸風(fēng)。小兒急慢驚風(fēng)。四時皆可用。
防風(fēng)(五錢去蘆)天麻(五錢)膽南星(七錢)白附子(炮五錢)川烏(炮五錢)干姜(煨三錢)川芎(五錢)白芷(五錢)白茯神(五錢去木)人參(五錢去蘆)白術(shù)(五錢)木香(五錢)薄荷(五錢去梗)僵蠶(二十一個)全蝎(二十一個)牛黃(三錢)片腦(五分)朱砂(一兩半另研為衣)麝香(二錢)上件除朱砂起。以下五樣。各另研。余藥為細末。用麻黃一斤。甘草四兩。蜜二兩。熬作膏子。稀稠得宜。將藥末和勻。印作錠子。金箔為衣?;蛲?。如龍眼大。蠟包尤好。藏久。每服用一錠。隨癥根據(jù)后引下。
治大人中風(fēng)。中痰。中氣。厥癥。并用姜湯調(diào)灌下。
左癱右瘓。荊芥湯下。
風(fēng)狂顛癇。金銀湯下。
大人小兒。傷寒。傷風(fēng)。傷濕。并姜蔥湯熱調(diào)下。得微汗即解。
破傷風(fēng)。溫酒調(diào)下。
小兒急驚風(fēng)。薄荷湯下。
小兒慢驚風(fēng)。濃棗湯下。
婦人產(chǎn)后驚風(fēng)。益母草湯下。
婦人產(chǎn)后。血暈昏迷。童便煎姜湯下。
[卷之一\風(fēng)門] 傷風(fēng)
脈人迎與右寸浮大而緩。兩關(guān)尺。浮緩而澀。脈訣云。傷風(fēng)之脈。陽浮而緩。陰濡而弱。
。惡風(fēng)。又云。傷風(fēng)則惡風(fēng)。理必然也。蓋風(fēng)喜傷衛(wèi)。衛(wèi)者陽氣也。風(fēng)邪客之。則腠理反疏。不能衛(wèi)護。故自汗而惡風(fēng)也。外癥。頭疼。肢熱??人?。鼻塞聲重?;蛄髑逄?。或鼻塞不聞香臭者。是也。
治大抵傷風(fēng)屬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熱、降氣、行痰為主。先用解表清熱。姜蔥紫蘇葉黃芩葛根之類。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貝母款冬花前胡之類。若汗出。ht寒。而加頭項強痛者。桂枝葛根湯主之。若無汗。煩躁不解。無表癥者。雙解散主之。
方芎芷葛蘇散春夏傷風(fēng)宜服。
川芎白芷干葛蘇葉陳皮半夏(各一錢)桔梗前胡淡豆豉(各七分)甘草(三分)上用水一鐘半。生姜三片。蔥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后熱服。微汗即解。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
頭疼甚。加石膏(一錢)、細辛(五分)、升麻(三分)。
巔頂痛。加羌活、本(各八分)。
眉棱痛。加防風(fēng)、蔓荊子(各七分)。
肩背痛。因風(fēng)邪者。加防風(fēng)、羌活、當(dāng)歸(各一錢)。
胸脅不利。加枳殼、香附(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氣壅。加麻黃、石膏(各二錢五分)、杏仁、枳殼(各八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蘇梗(各八分)、細辛(五分)。
又方參蘇散秋冬秋冬傷風(fēng)宜服。
人參蘇藥桔梗葛根前胡淡豆豉陳皮半夏茯苓枳殼甘草(減半)金沸草加黃芩(各等分)桂枝(五分)杏仁(七分)上用姜三片。蔥白三根。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后熱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貝母(各八分)、天門冬、栝蔞仁(各一錢)。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黃芩、石膏、麥門冬、五味子(各等分)。
喘急氣壅。加蘇子、麻黃、杏仁、石膏(各一錢)。
頭疼。加川芎(一錢)、細辛(五分)。發(fā)熱。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潮熱惡寒。加麻黃(一錢)、桂枝(七分)。
嘔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悶。加枳實、白術(shù)、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當(dāng)歸、烏藥(各八分)。
汗出ht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無汗。煩躁不解。加麻黃(一錢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蔥三根。
挾食者。加白術(shù)、陳皮、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風(fēng)、羌活、蒼術(shù)(各八分)。
房勞傷風(fēng)。加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
痰多。嗽不止。加貝母、南星、栝蔞仁、杏仁(各八分)。
[卷之一] 寒門
(傷寒中寒瘟疫大頭病附內(nèi)傷脾胃附)
[卷之一\寒門] 傷寒
脈人迎脈必緊盛?;蚋』蚓o。無汗。太陽尺寸俱浮。陽明尺寸俱長。少陽尺寸俱弦。太陰尺寸俱沉細。少陰尺寸俱沉。厥陰尺寸俱微緩。又浮大。屬陽。沉細屬陰。傷寒熱盛。脈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脈訣云。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變?yōu)闇丿?。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于風(fēng)。變?yōu)轱L(fēng)濕。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更遇濕熱。變?yōu)闈穸?。病發(fā)熱。脈沉細。表得太陽。名曰。(有剛?cè)岫N、有汗名柔、無汗名剛、)病太陽。關(guān)節(jié)即痛而煩。脈沉。名曰濕痹病太陽。身熱疼痛。名曰中。病。發(fā)汗身內(nèi)熱。名曰風(fēng)溫。其癥脈陰陽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癥謹按內(nèi)經(jīng)曰。凡傷于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dāng)一二日發(fā)。以其脈上連風(fēng)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也。尺寸俱長者。
陽明受病也。當(dāng)二三日發(fā)。以其脈挾鼻。絡(luò)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dāng)三四日發(fā)。以其脈循脅。絡(luò)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經(jīng)受病。未入于府者??珊苟?。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dāng)四五日發(fā)。以其脈布胃中。絡(luò)于嗌。
故腹?jié)M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dāng)五六日發(fā)。以其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dāng)六七日發(fā)。以其脈循陰器。絡(luò)于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陰經(jīng)皆受病。已入于府??上露?。若更感異氣變?yōu)樗?。?dāng)依舊壞癥病而治之。若兩感于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
即與大陰俱病。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wèi)不行。臟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傷寒論曰。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當(dāng)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于四時之氣者。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癘之氣也。自霜降后。至春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病J且孕量嘀?。春夏多溫?zé)岵≌摺=杂啥瑫r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若春時應(yīng)暖而反寒。夏時應(yīng)熱而反涼。秋應(yīng)涼而反熱。冬應(yīng)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
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若天令溫暖而感之。是為冬溫。如春時天令溫暖而壯熱為病者。乃溫病也。如天氣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傷寒。若春末夏秋之間。天氣暴寒。而感之為病者。此乃時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壯熱脈洪者。謂之熱病也。然又有溫瘧。風(fēng)溫。溫毒。溫疫。中寒。中風(fēng)。傷風(fēng)。中濕。中暑。中。濕毒。濕溫。痰癥。
腳風(fēng)。內(nèi)傷。食積。虛煩。陰虛陽乏。亦皆發(fā)熱。狀似傷寒。故世俗不辨。悉以傷寒治之。
殺人多矣。且溫病熱病。乃因伏寒而變。既變。不得復(fù)言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與冬時嚴寒。又有輕重不同。時氣是天行疫癘之氣。又非寒比也。溫病乃山澤蒸氣。暑乃炎日之火。風(fēng)乃天之賊邪。皆傷于人者也。有中者為重。傷者猶輕也。溫瘧。風(fēng)溫。又系傷寒壞癥。更感異氣所變。治亦不同。且諸癥似傷寒者。各有其因。豈可通謂傷寒而混治之耶。且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尚不正。豈可以言治乎。幸東垣發(fā)內(nèi)外傷辨之論。救千古無窮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東垣內(nèi)外傷辨曰。夫傷寒者。其寒邪多傷于太陽之經(jīng)。而后傳變。故先頭疼身痛而發(fā)熱。其脈見于左手。人迎脈必緊盛。或浮緊而無汗。其寒熱齊作而無間。晡時必劇。乃邪氣盛。潮作之時。精神有余。語言壯厲??诒侵畾饩闶?。手背熱而手心不熱。乃邪氣勝此為有余。當(dāng)瀉不當(dāng)補也。內(nèi)傷則見于右手。氣口脈必緊盛。手心熱而手背不熱。燥作寒已不相并。
但有間耳。日晡時必減。乃胃氣得令。潮作之時。精神困倦。少氣懶語。身無大熱。脈不緊數(shù)。但大而無力。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nèi)熱。是陽虛也。此為不足。宜補不宜瀉也。若勞心好色。內(nèi)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yōu)榛鹨印J菫殛幪摶饎?。或盜汗遺精。咳嗽寒熱?;蛴谖绾蟀l(fā)熱。身無痛處。惟覺困倦。其脈細數(shù)無力。宜補陰降火。
傷食者。因飲食停滯而發(fā)熱。氣口脈亦緊盛。或右關(guān)短滑。太抵傷食則惡食。理必然也。又或噫氣吞酸。或惡食氣?;蛴虏煌隆;驉盒钠?。按之則痛?;蛭缚谧魈邸;蛲J扯鴱?fù)感寒者。則氣口人迎之脈俱大也。亦頭痛發(fā)熱。惡寒拘急。中脘痞悶?;蛲禄驀I?;蛲凑?。為傷食也。若發(fā)熱脈浮緩而有汗者。謂之傷風(fēng)也。必口氣粗。合口不開。面光不慘。惡風(fēng)不惡寒也。虛煩者。謂虛熱。心中郁郁不安。故謂之煩。但只不惡寒。頭身不痛。脈不緊數(shù)。此為異耳。痰癥者。乃停痰留飲。凝結(jié)中脘。亦令人寒熱。狀如傷寒。若痰在上焦。則寸沉滑?;虺练?。痰在中焦。則右關(guān)滑大。兼氣郁。則沉而滑。挾食則短而滑也。凡關(guān)脈滑大者。
膈上有痰??赏轮?。香港腳之癥。亦發(fā)寒熱?;驀I逆?;蚺e體轉(zhuǎn)筋。足脛赤而腫者。是有瘀血。癥為跌撲損傷。初時不覺。過七八日或十余日。則寒熱始作。但脅下及小腹必疼。手不可近。若血上沖。而昏迷不省。良久復(fù)蘇。此瘀血也。溫病者春時地天道和暖。若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溫病也。若夏至以后。時令炎暑?;級褵釤┛识粣汉?。熱病也。時氣乃天行溫疫。四時不正之氣。人感之。則長幼一般病也。亦與傷寒相似。蓋傷寒因寒而得之。此乃瘟疫之氣。不可與傷寒同論也。寒疫者。乃天之暴寒為病。四時之中?;蛴酗L(fēng)寒之作。感而即病者。寒疫也。亦與傷寒相似。但略輕耳。冬溫者。因冬時有非節(jié)之暖。實時行之氣也。
若發(fā)斑者。亦曰溫毒也。中。即中熱也。蓋傷大陽經(jīng)與傷寒相似。故曰中。必汗出身熱而渴?;蛏碇囟垡?。中暑者。熱傷于心脾之經(jīng)。而不在大陽。其候面垢。自汗。身熱。煩渴。脈虛?;虮澄⒑Iw暑喜傷心。心不受邪。則包絡(luò)受之。包絡(luò)本相火也。以火助火。故熱甚而昏也?;蛐”悴焕??;驀I吐頭疼。胸膈痞滿?;蚋雇?。又有傷暑之癥。雖屬外感。卻類內(nèi)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余之癥。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乃不足之癥。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nèi)過取涼風(fēng)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熱解表?;蛐翜乩碇兄畡s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風(fēng)濕者。春夏之交。病如傷寒。肢體重痛。轉(zhuǎn)側(cè)則難。小便不利。因陰雨畢濕?;蛞嫸唷S写税Y。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瘡瘍者。凡瘡瘍初生。必寒熱交作。必須視其身體有無瘡頭。仔細詳辨。不可便作傷寒治之。凡脈浮數(shù)。當(dāng)發(fā)熱而漉浙惡寒。若飲食如常。而有痛處。必生惡瘡。常見俗醫(yī)。妄名流注。傷寒褊考諸書。并無此名。何其謬哉。凡此之類外形相似。內(nèi)實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必須審其果為溫病。熱病。
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傷食。及內(nèi)傷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及痰火也。
則用丹溪法。果為正傷寒例病也。則遵用仲景法。如此則庶無差誤以害人性命矣。世俗但見發(fā)熱之癥。一概認作傷寒治之。悉用汗藥以發(fā)其表。汗后不解。遽用下藥以疏其里。設(shè)是虛癥。豈不死哉。故經(jīng)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治愚考仲景治傷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無出乎表里虛實。陰陽寒熱。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則三百九十七法。了然于胸中也。何以言之。有表實。
有表虛。有里實。有里虛。有表里俱實。有表里俱虛。有表寒里熱。有表熱里寒。有表里俱熱。有表里俱寒。有陰癥。有陽癥。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而無汗者。表實也。宜麻黃湯以汗之。若脈浮緩。發(fā)熱惡風(fēng)。身疼而有汗者。表虛也。宜桂枝湯以和之。設(shè)腹中鞭滿。大便不通。譫語潮熱。脈實者。里實也。宜大柴胡大小承氣之類??刺搶嵪轮?。或腹鳴自利。有寒有熱者。里虛也。如表里俱實者。內(nèi)外皆熱也。脈浮洪。身疼無汗。宜防風(fēng)通圣散汗之。若口渴飲水。舌燥脈滑者。人參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里俱虛。自汗自利者。宜人參三白湯。或黃建中湯。加人參白術(shù)主之。脈微細。足冷者。加附子以溫之。如表寒里熱。身寒厥冷。脈滑數(shù)。口燥渴。白虎湯主之。如里寒表熱者。面赤。煩躁。身熱。自利清谷。脈沉者。以四逆湯溫之。如表里俱寒。而自利清谷。身疼惡者。此內(nèi)外皆寒也。先以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治表。如陰癥發(fā)熱。
則脈洪數(shù)而爆渴矣。大抵麻黃桂枝之類。汗而發(fā)之。葛根升麻之類因其輕而揚之。承氣陷胸之類。引而竭之。瀉心十棗之類。因中滿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半表半里者和之。表多里少者。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氣虛而脈微者溫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若表里汗下之法。一或未當(dāng)。則死生系反掌之間??刹簧钏级鞅嬖铡?br />
按陶氏傷寒啟蒙云。發(fā)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jīng)也。身熱。目痛。鼻干。
不得眠。則知病在陽明經(jīng)也。胸脅痛。耳聾。口苦。舌干。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jīng)也。腹?jié)M。咽干。手足溫?;蜃岳?。不渴?;蚋?jié)M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jīng)也。引衣倦臥。惡寒?;蛏喔煽谠?。則知病在少陰經(jīng)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jīng)也。潮熱自汗。譫語發(fā)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虬l(fā)斑黃??駚y。五六日不大便。則知病在正陽明胃府也。設(shè)若脈癥不明。誤用麻黃。令人汗多卞陽。誤用承氣。令人大便不禁。誤用姜附。令人失血發(fā)狂。正為寒涼耗其胃氣。辛熱損其汗液。燥熱助其邪熱。庸俗狐疑。莫此為甚。蓋傷寒之邪。實無定體?;蛉腙柦?jīng)氣分。則太陽為首。其脈必浮?;蛉腙幗?jīng)血分則少陰為先。其脈必沉。浮而有力無力。是知表之虛實。沉而有力無力。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是知表里緩急。脈有浮沉虛實。癥乃傳變不常。全在活法二字。不可拘于日數(shù)。但見太陽癥。在直攻太陽。但見少陰癥。在直攻少陰。但見真寒。直救真寒。見此三癥。便作主張。不必悉具。當(dāng)知如何處治。此為活法。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在表者。汗之。散之。在里者。下之。利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陷下者。升而舉之。從乎中者和解之。直中陰經(jīng)者溫補之。若解不開。不可攻里。日數(shù)雖多。但有表癥而脈浮者。尚宜發(fā)散此事不明。攻之為逆。經(jīng)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表癥解而里癥具者。不可攻表。日數(shù)雖少。但有里熱癥而弦實者。急當(dāng)下之。此事不明。禍如反掌。經(jīng)云。邪熱未除。復(fù)加燥熱。猶抱薪積火矣。如直中陰經(jīng)真寒癥。無熱惡寒。不渴。只宜溫補。切禁寒涼之藥。此事不明。殺人甚速。經(jīng)云。非從無益。而反害之。陰癥似陽者。溫之。陽癥似陰者。下之。陽毒者。分輕重下之。陰毒者。分緩急溫之。陽狂者。下之。陰厥者。溫之。濕熱發(fā)黃者。利之。下之。血癥發(fā)黃者。潰之。下之。譫語者。下之。溫之。中滿者。消之。瀉之。結(jié)胸者。解之。下之。太陽癥以少陰者。溫之。少陰癥似太陽者。汗之。衄血者。解之。止之。發(fā)喘者。汗之。下之??人哉?。利之。解之。正傷寒者。大汗之。大下之。感寒或冒寒者。微汗之。微下之。勞力感寒者。溫散之。溫極病者。微解之。大下之。此經(jīng)常之大法也。有病一經(jīng)已用熱藥。而又用寒藥如少陰癥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者。又少陰用四逆湯真武湯熱藥者。庸俗狐疑。拒能措手哉。嗚呼。能發(fā)傷寒之癥名。而得傷寒之方脈。如此視切。乃為良醫(yī)。始在寒藥如少陰。乃傳經(jīng)熱癥也。熱藥治少陰。乃直中陰經(jīng)。真寒癥也。辨名定經(jīng)。明脈識癥。驗癥用藥。真知在表而汗。真知在里而下。真知直中陰經(jīng)而溫。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辛熱之劑。投之不瘥。寒涼之藥。用之必當(dāng)。病奚逃乎。須分輕重緩急。
老少虛實。久病新發(fā)。婦人胎產(chǎn)。室女經(jīng)水。大凡有胎產(chǎn)傷寒。不與男子傷寒同治法。無胎產(chǎn)者治相同。婦人經(jīng)水適來適斷。即是熱入血室。但宜和解表里。久病者過經(jīng)不解。壞癥也。新發(fā)者。始病也。老者血氣衰。少者血氣壯。緩者病之輕。急者病之重。寒藥熱服。熱藥涼服。其中和之劑。則溫而服之戰(zhàn)汗分為四癥。要知邪正盛衰類傷寒。四癥照常法例治之。雖云發(fā)蒙。實登仲景之楷梯也。又按陶氏傷寒見癥識病條云。傷寒之邪。從表入里。里必達外。見癥之由。所屬必相應(yīng)。庶無誤也。且如頭痛項強。身熱者。太陽癥也。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頭搖者。里病也。隨癥治之。頭汗者。里有瘀血。必發(fā)黃也。犀角湯。茵陳湯。面戴陽者。下虛也。姜附湯。面慘不光。傷寒也。麻黃湯。面光不慘。傷風(fēng)也。桂枝湯。面上乍黑乍白。唇口生瘡。狐惑也。治以桃仁雄黃之類。面如錦紋者。
陽毒也。大青一物湯?;蜿柖?。升麻隨機選用。舌上有黃白胎。內(nèi)熱也。或黑者。熱極也。
并用黃連解毒湯。鼻燥。漱水不下?;蚰縣t。溺血也。犀角地黃湯。目睛黃。小腸熱也。茵陳五苓散。加木通。懊者。胃虛也。梔子豉湯微吐之。喜怒如狂。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下之。肉筋惕汗下。虛也。宜溫經(jīng)益陽。身如被杖。陰毒也。正陽散。甘草湯。一身盡痛。多眠。或微腫難轉(zhuǎn)者。風(fēng)濕也。甘草附子湯。蒼術(shù)白虎湯。身目俱黃。濕熱疸病也。茵陳五苓散。身如蟲行。表虛也。黃加桂湯。背惡寒。陰勝陽也。人參附子湯。不眠。因汗下多而神虛也。酸棗仁湯。坐而伏者。短氣也。宜補之。下利清谷。內(nèi)(寒也)、附子理中湯。咽中生瘡。上實下虛也。黃連加桂治之。舌生刺。熱甚也。黃連解毒湯。又手冒心。因汗多而血虛也。黃建中湯。腹?jié)M自利。手足溫者。邪入太陰也。理中湯。舌卷濃縮。邪入厥陰也。大便實承氣湯。手足厥。茱萸四逆湯溫之。以上乃大要耳。臨癥詳而用之。思過半矣。
方麻黃湯治太陽無汗。脈浮緊者。宜此汗之。
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一錢五分)甘草(一錢)上作一服。姜五片。蔥白三根。棗三枚。水二鐘。煎至一鐘。去上沫。熱服。以衣被蓋取汗熱。熱遍身至手足心即止。不必再服。如須臾汗未出。宜吃熱稀粥一碗。以助藥力。汗出即止。如未出。再煎一服。加淡豆豉一撮。如前汗之。三服汗不出者難治。必用蒸法。大抵此方只宜用于天令寒冷之時。若炎暑之月。則當(dāng)通變。不可執(zhí)用此方。又宜葛根、蔥白、淡豆豉、或雙解散等辛涼之劑。以發(fā)散也。
本經(jīng)頭疼。發(fā)熱。惡寒。無汗。而喘者。加川芎、防風(fēng)、羌活、白芷、蒼術(shù)、白芍藥(各一錢)。
本經(jīng)惡寒發(fā)熱。身癢面赤者。加柴胡、芍藥(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頭痛。發(fā)熱。惡寒。胸中飽悶者。加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桂枝湯治太陽癥自汗。脈浮緩者。宜服。
桂枝白芍藥(各三錢)甘草(二錢)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如汗不止。加橫(二錢)。
如喘急。加柴胡、杏仁(各一錢五分)。
如胸中飽悶。加白術(shù)(二錢)、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葛根湯治陽明經(jīng)病宜解之。陽明府。別用承氣下之。
葛根(三錢)柴胡(二錢)黃芩桂枝(各一錢五分)芍藥(二錢)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鐘。溫服。
本經(jīng)惡寒甚者。去黃芩,加麻黃(二錢)、冬春宜用麻黃。夏秋。宜用蘇藥。(一錢)。
本經(jīng)有汗而渴者。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粳米(一錢)。
本經(jīng)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五分)。
又方小柴胡湯治少陽癥。往來寒熱。胸脅痛而嘔。
柴胡(三錢)黃芩半夏人參(各二錢)甘草(炙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溫服。
本經(jīng)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錢五分)。
本經(jīng)脅痛。加青皮、枳殼(各一錢)。
本經(jīng)渴。加天花粉、知母(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嘔吐者。加姜汁(一盞)、竹茹(二錢)。
本經(jīng)嗽。加五味子(一錢)、金沸草(一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jīng)痰多。加栝蔞仁、貝母(各二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jīng)寒熱似瘧。加桂(一錢)。
本經(jīng)齒燥無津液。加麥門冬、五味子、天花粉(各半)。
本經(jīng)壞癥。加知母鱉甲(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癥。心下飽悶。未經(jīng)下者。非結(jié)胸。乃表邪傳至胸中。猶當(dāng)作表治。加枳殼、桔梗(各一錢五分),未效。本方對小陷胸湯。加枳、桔、一服豁然。此陶公之心法也。予魯用亦效。
本經(jīng)與陽明合病。加葛根(二錢)、芍藥(一錢五分)。
婦人熱入血室。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紅花(一錢)。男子加生地黃(一錢五分)。
又方大柴胡湯治陽明內(nèi)實。大便難。不惡寒。反惡熱。
柴胡(三錢)黃芩芍藥枳實(各二錢)半夏(錢半)甘草(五分)大黃(壯者五錢虛者三錢)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將諸藥先煎。將熟。再下大黃。煎四五沸。約一鐘。
熱服以微利為度。若大滿大實者。根據(jù)后加減利之。
本方加桂枝(二錢)、名桂枝大黃湯。去黃芩。
本方加芒硝(二錢)、濃樸(一錢五分),去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名大承氣湯。
只加濃樸、名小承氣湯。加桃仁(二錢)、名桃仁承氣湯。此數(shù)方皆宜量虛實斟酌用之。
又方理中湯治太陰自利不渴。實多而嘔。腹?jié)M鴨溏霍亂。
人參(二錢)白術(shù)(二錢)干姜(二錢)甘草(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服?;蛲?。名理中丸。
諸結(jié)胸?;蛱幇Y下之。胸而鞭。加黃芩(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桔梗(一錢)、寒實結(jié)胸本方加枳實。
名枳實理中湯。
腹?jié)M下利。加附子(二錢)名附子理中湯。
動氣。左右上下。加桂(二錢),去水。
吐多者。加生姜,去術(shù)、下多者。倍術(shù)。
小便不利。加茯苓(二錢)。
渴。加烏梅(三個)。
腹痛。加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二錢)。
又方四逆湯治直中陰經(jīng)寒癥。以此溫之。
附子(五錢)干姜(四錢)甘草(二錢)上作一服。水煎溫服。附子若加至一兩。
名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附子加至六七片、痢止。脈不出。加人參(三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一錢)。
上仲景先生正傷寒方也。六經(jīng)正治。宜根據(jù)此加減用之。兼有變癥。須參全書。茲不備錄。
又方易老九味羌活湯治春夏秋傷寒通用。太陽陽明經(jīng)藥也。
羌活防風(fēng)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川芎白芷黃芩(各一錢)細辛(五分)生地黃(八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蔥白三根。水二鐘。煎熱服。夏月。本方加石膏、知母、名神術(shù)散不作汗。本方加蘇葉、喘而惡寒。身熱。加杏仁、生地黃、汗后不解。宜服。汗下兼行。本方加大黃、如釜底抽薪之法。
其春夏秋。感冒非時傷寒。亦有頭疼身熱惡寒之癥。脈浮緩。自汗。宜實表。本方去蒼術(shù)。
加白術(shù)、汗不止。加黃(一錢五分)、再不止。以小柴胡,加桂枝芍藥(各一錢)、如神。
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去生地黃(結(jié)胸加同)。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五分)、倍黃芩。
燥渴。加石膏、知母(各一錢五分)、粳米(一撮)。夾內(nèi)傷。加白術(shù)、陳皮、半夏、藿香、濃樸(各一錢),去生地黃、潮熱似瘧。加柴胡(一錢五分)、青皮(八分)。
發(fā)狂。加黃連、石膏(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去生地細辛。
發(fā)黃。加茵陳(一錢五分)、茯苓、山梔(各一錢二分),去細辛、生地。
濕癥。加五苓散、倍蒼術(shù),去生地、細辛、小便不利。加減同。
大便秘。五六日不大便,加濃樸、枳實(各八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去細辛。
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去細辛、倍蒼術(shù)。
寒濕。腰腿膝痛。加杜仲、牛膝、木瓜、防己,去川芎、細辛。
又方香蘇散春月用。治傷寒傷風(fēng)。
紫蘇葉(二錢)香附子(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蔥白三根。水一鐘半。煎八分。熱服。
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散。
頭痛如斧劈。加石膏(二錢)、蔥頭連須(三根)。
偏正頭痛。加石膏(二錢)、薄荷、細辛(各七分)。
太陽穴痛。加荊芥穗(一錢)、石膏(一錢五分)。
傷風(fēng)自汗。加桂枝(一錢)、無汗。加麻黃、干葛、薄荷(各一錢)。
傷風(fēng)發(fā)熱惡寒。加柴胡、黃芩、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
咳嗽不止。加半夏、茯苓、貝母、杏仁(各一錢)。
胸膈痞塞。加黃連、枳實、桔梗(各八分)。
傷寒鼻塞聲重。咽膈不利。加苦梗、旋復(fù)花(各八分)。
傷寒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各一錢)。
鼻塞不聞香臭。加羌活、荊芥穗(各一錢)。
傷風(fēng)寒。蘊熱。吐血。衄血。加麥門冬、黃芩、黃麻(各一錢)。
傷風(fēng)寒。中脘寒。不思飲食。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砂仁、青皮(各七分)。
嘔吐惡心不止。加干姜、砂仁(各八分)、半夏(一錢五分)。
飲食不能消化。加砂仁(七分)、山楂、麥芽(各一錢)、青皮(八分)。
傷風(fēng)寒時作寒栗。加桂枝(八分)。
傷風(fēng)寒后。時作虛熱不退。加柴胡、知母、人參(各一錢),去蘇葉。
傷風(fēng)寒一向不解。作潮熱。白日至暮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知母、當(dāng)歸、人參初感時。頭痛作熱。鼻塞聲重。或惡風(fēng)寒。加防風(fēng)、羌活、川芎、白芷(各一錢二分)。
感風(fēng)寒。頭項強急。渾身痛。不能轉(zhuǎn)側(cè)。加羌活、當(dāng)歸、赤芍、紫荊皮(各一錢)、官桂(七分)。
傷風(fēng)寒。肚腹或小腹疼痛不可忍。加木香、干姜、吳茱萸(各七分)。
婦人被氣所苦。胸痞脅痛。小腹急疼。加木香砂仁、枳殼、官桂(各八分)。
傷食腹疼。嘔吐泄瀉。加白術(shù)、白茯苓、半夏、藿香、干姜、砂仁、濃樸(各七分)、木香心卒痛者。加玄胡(一錢五分)、木香、桂(各五分)。
飲酒大過?;虮樯戆l(fā)疽?;騼赡炕椟S。加茵陳(一錢五分)、山梔、赤茯苓(各一錢)。
傷酒嘔吐。加黃連、扁豆、葛根、半夏、藿香、蒼術(shù)(各一錢),去蘇葉。
婦人產(chǎn)后。感風(fēng)頭痛。壯熱。惡寒。不能轉(zhuǎn)側(cè)。加生料五積散。
產(chǎn)后感寒。頭痛發(fā)熱。加不換金正氣散。(一半)。
婦人產(chǎn)后。發(fā)熱不退。煩渴。加人參、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
產(chǎn)后虛熱不退。加人參、黃、麥門冬(各一錢)。
產(chǎn)后腰痛不已。加當(dāng)歸、官桂(各一錢)、木香(三分)。
感風(fēng)后。日久。冷嗽不已。加杏仁(一錢)、五味子、干姜(各六分)。
細辛(五分)。
香港腳。加木瓜、牛膝、紫金皮、吳茱萸、川楝子、黃柏、蒼術(shù)(各一錢)、木香(五分)。
又方柴藿湯治春末夏初傷寒。挾內(nèi)傷者。宜用。此太陽少陽陽明太陰藥也。
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一錢)藿香(一錢)甘草(三分)半夏(一錢)白術(shù)(一錢)陳皮參(八分)白茯苓(八分)濃樸(八分)蒼術(shù)(一錢)川芎(八分)白芷(八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熱服。春初挾感寒者。加紫蘇葉、防風(fēng)、干葛(各八分)。
凡感寒無汗。加紫蘇葉、淡豆豉(各一錢)、蔥白(三根)、有汗勿加。
熱甚。燥渴。加石膏(一錢五分)、知母、粳米(各一錢)、烏梅(二個)。
瘧疾。加草果、青皮(各八分)、烏梅(二個),欲截。再加常山(一錢五分)、檳榔(七分)傷食發(fā)熱。胸滿嘔吐。加山楂、神曲、砂仁(各八分)。
傷酒發(fā)熱。頭痛嘔吐。加干葛、黃連、扁豆(各八分),去柴胡、春夏肚腹作痛。加白芍藥、山錢)、干姜炭、薄桂(各五分)。
夏至后感寒。加石膏(一錢五分)、桂枝(三分)。
暑月遠行受熱。加香薷(一錢五分)、扁豆(一錢)、滑石(八分),去柴胡、白芷。
霍亂轉(zhuǎn)筋。兩腳冷。汗出。上吐下瀉。日間感熱。夜間感冷。邪氣正氣。兩不分也。加木瓜、八分)、干姜(五分)、澤瀉、青皮(各七分)。
又方雙解散治夏月傷寒傷風(fēng)通用。
防風(fēng)(一錢二分)川芎當(dāng)歸白芍白術(shù)(一錢)蒼術(shù)(各一錢)黃芩(七分)石膏(一石(一錢五分)連翹山梔(各八分)荊芥穗薄荷(各六分)桔梗(各六分)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鐘。稍熱服。無汗。加麻黃、淡豆豉(各一錢)、不用。
大便結(jié)燥。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瘟疫發(fā)散。加防風(fēng)(五分)、羌活(一錢五分)、葛根、白芷(各一錢)。
其余雜癥。與防風(fēng)通圣散加減同。茲不備錄。
又方參蘇飲治秋月傷寒傷風(fēng)通用。(方見傷風(fēng)類)。
又方五積散治冬月傷寒宜用。此太陽陽明太陰少陰藥也。若挾有內(nèi)傷?;蚣?zhèn)L(fēng)者。
遵仲景法治。
川芎當(dāng)歸白芍藥蒼術(shù)(各一錢)半夏陳皮濃樸白茯苓枳殼(各八分)白芷姜(炒)薄桂(各七分)麻黃(一錢五分或二錢無汗用。有汗去之。)上作一服。姜五片。棗二枚。淡豆豉半合、水二鐘。煎鐘。食遠熱服。
潮熱。加柴胡、黃芩(各一錢)。
頭痛。加羌活(二錢)、細辛(五分)。
嘔吐。加藿香(一錢)、丁香(七粒)。
胃脘痛。加木香、吳茱萸(各六分)、香附(一錢)。
食積痛。加白術(shù)(一錢)、枳實、山楂、神曲(各八分)、木香、檳榔、砂仁(各五分)。
一身盡痛如被杖。加羌活、獨活(各一錢)、柴、荊、皮(八分)。
香港腳。加羌活、獨活、防風(fēng)、木瓜、牛膝、漢防己(各八分)。
咳嗽。加杏仁、款冬花(各八分)、五味子(五分),去姜桂。
痰嗽。加栝蔞仁、貝母、百合(各一錢),去姜桂。
嗽而聲啞。加天門冬(一錢)、百藥箭(八分)、烏梅(二個),去姜桂。
產(chǎn)后感寒。加柴胡、黃芩(各一錢)、人參(八分)。
經(jīng)水感寒。加柴胡、荊芥穗、防風(fēng)(各一錢)、生地、紅花(各六分)。
上以上方。皆非正傷寒藥。乃劉張李諸公所立。治非時傷寒?;驋秲?nèi)傷者?;驋妒??;蚣骘L(fēng)減用。若正傷寒。仍遵仲景六經(jīng)傳變施治。庶無誤也。
[卷之一\寒門] 中寒
脈六脈沉微而伏。重按至骨乃見?;蜻t而澀。挾風(fēng)則帶浮。眩運不仁。兼濕則帶濡。而四脈多沉細而微。四肢厥。而手足爪甲青。
癥集成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也。非比傷寒。邪從外循經(jīng)而入。以麻桂輩微表而安。
寒則倉猝感受。因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難分經(jīng)絡(luò)。無熱可散。溫補自為寒所中。則昏不知人事??卩涫б簟K闹┲?。
及臍腹疼痛。此皆中寒之候治蘊要云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宜理中湯。加附子。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宜五積散脈沉足冷者。四逆加吳茱萸。厥陰則小腹疼痛。宜當(dāng)歸四逆湯加吳茱萸。
脈濃縮藥。急用茱萸一合。煎濃湯灌下亦妙。大抵寒者溫之。治宜姜附等藥。以不治。
方附子理中湯治中寒及一切寒癥。隨癥加減用。
人參(二錢)白術(shù)(二錢)甘草(五分)干姜(炮二錢)附子(面包煨二錢)上用水一鐘半。煎至八分。食遠服。
寒中太陰。根據(jù)本方。
寒中少陰。加吳茱萸(二錢)。
寒中厥陰。加當(dāng)歸、芍藥、桂枝(各一錢五分)、吳茱萸(二錢)。
沉寒痼冷。加丁香(一錢)、官桂(一錢五分)、沉香(七分)。
心腹冷痛。加官桂、吳茱萸、白芍藥、玄胡索(各一錢五分)、木香(一錢)。
胃寒咳逆。加丁香(一錢)、柿蒂(一錢五分)。
婦人血虛寒。加當(dāng)歸、官桂、艾葉、吳茱萸(各一錢五分)、益志(一錢)。
男婦下元冷極。久不孕育。加鹿茸、官桂、茱萸(各一錢五分)、蘄艾(一錢)、沉香(一錢)。
小兒冷瀉。加肉豆蔻(一錢五分)、丁香(七分)。
腳膝冷痛。加鹿茸、牛膝、官桂(各等分)、或丸?;蚣?。
腰冷如冰。加鹿茸、杜仲、破故紙、肉蓯蓉(各等分)、或丸亦可。
精清如水。精冷如冰。加肉蓯蓉、韭子、鹿茸(各等分)、海狗腎(一具)。
[卷之一\寒門] 溫疫(大頭病附)
脈脈訣云。瘟病之脈。散而難名。如太陽脈浮。陽明脈長。少陽脈弦。太陰脈細。少陰脈又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yōu)槲烈?。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更遇溫?zé)帷W優(yōu)槲炼菊呶?。凡瘟病大熱脈沉澀細小足冷難治。洪大有力。或浮大者。可治。脈不浮者為傳染。若左寸浮大。右寸宜補中帶表而治之。
癥夫瘟疫之癥。多由房勞太過。腠理閉泄。少陰不藏。觸冒冬時殺癘之氣。嚴寒之毒。
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槲敛?。至夏變?yōu)闊岵∫?。又有時行不秋應(yīng)涼而反熱。冬應(yīng)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疫也。外癥頭痛。壯熱。
治丹溪云。治法有三。有宜補。宜散。宜降。人參、白術(shù)、防風(fēng)、羌活、蒼術(shù)、并大黃、活石、人中黃之類主之。又吳氏云。凡尺寸脈浮者。發(fā)于太陽也。宜汗之。或有自汗身疼者。九味羌活湯主之。尺寸數(shù)者。少陽也。宜小柴胡考瘟病。先因傷寒熱未除。更感時行之氣。而為瘟疫也。治與傷寒不同。蓋瘟病因春時溫氣乃郁熱自內(nèi)而發(fā)于外。故宜辛平之劑以發(fā)散之。況時令已暖。不可用麻黃。如時令尚寒。少佐之亦可。凡瘟病發(fā)于三陽者多。三陰者少。若發(fā)于三陰者。必有所因也。或食寒物內(nèi)傷太陰而得之。或因過欲先傷少陰而得之。治制皆與傷寒各條同。惟發(fā)表不同耳。又有大頭天行病。乃濕熱在高巔之上。并陽明邪熱大甚。資實少陽相火而為之。
視其腫勢在何部。隨經(jīng)治之。用防風(fēng)、羌活、酒芩、酒蒸、大黃、隨病加減治之。不可用降藥。
方人參敗毒散治瘟疫及大頭病初感。服此藥散之。
人參(一錢五分)白術(shù)(二錢)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羌活(一錢五分)防風(fēng)(一錢五分)柴胡(一錢五分)前胡(一錢)黃芩(一錢)枳殼(八分)蒼術(shù)(一錢二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熱服微汗為度。
又方三黃石膏湯治疫癥燥渴。將欲發(fā)狂者。
石膏(三錢)黃芩黃連黃柏(各一錢五分)麻黃(一錢五分寒用多暖用共之)山梔(一錢)熱甚者加大黃(三錢)上用水二鐘。粳米一撮。煎服。連進三五服即愈。
又方普濟消毒飲子。治瘟疫熱毒。清熱解毒。大頭病。頭面腫。亦可服。
柴胡(一錢五分)黃連(炒)黃芩(炒)玄參生甘草桔梗連翹鼠粘子白芷馬勃川當(dāng)歸(各一錢)僵蠶(七分)升麻(七分)板藍根(一錢如無以藍葉代之或真青代亦可)如虛。加人參(一錢五分)、大便秘。加酒蒸大黃(二錢)。
又方辟瘟丹凡春夏秋間預(yù)服。以免疫氣傳染?;虺醺小7怂?。得小汗亦愈。
防風(fēng)(去蘆一兩五錢)川芎當(dāng)歸白芍藥白術(shù)麻黃石膏滑石黃芩連翹梔子(各一兩)桔梗荊芥薄荷(各八分)玄胡粉(一兩五錢)大黃(煨二兩)鬼箭羽馬勃管仲(各一兩二錢)上為細末。臘雪水?;虮疄橥?。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姜蔥湯下。得周身微汗即解。此藥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蚨僚D日。焚香禮斗。至誠修合。無不應(yīng)驗。合時忌與婦人雞犬孝子見之。
[卷之一\寒門] 內(nèi)傷(脾胃附)
脈脈大而無力為內(nèi)傷。氣口脈大于人迎二倍。或三倍。其急大而數(shù)。重按無力。為勞后內(nèi)傷。右關(guān)脈弦滑而沉。或弦大而數(shù)?;蚋』舱?。為飲食內(nèi)傷也。右關(guān)弱甚?;螂[而不見者。為脾胃虛損也。左關(guān)脈緩。右關(guān)脈弦者。為肝木乘脾土也。右關(guān)脈數(shù)。為胃熱。弦滑為胃寒。脈結(jié)為思傷脾也。
癥謹按東垣論。人迎脈大于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于人迎為內(nèi)傷。外傷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nèi)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傷惡寒。雖近烈火不能除。內(nèi)傷惡寒。得就溫暖則解。外傷惡風(fēng)。乃不禁一切風(fēng)寒。內(nèi)傷惡風(fēng)。惟惡些小賊風(fēng)。外傷癥顯在鼻。故鼻氣不利而壅盛有力。
內(nèi)傷癥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傷則邪氣有余。故發(fā)言壯厲。且先輕而后重。
內(nèi)傷則元氣不足。出言懶怯。且先重而后輕。外傷手背熱。手心不熱。內(nèi)傷則手心熱。手背不熱。東垣辨法。大略如此。有內(nèi)傷而無外感。有外感而無內(nèi)傷。以此辨之。則判然矣。又王節(jié)齋云。東垣以飲食勞倦傷。為內(nèi)傷不足之病。謂因傷饑失飽。傷損脾胃所致。蓋人之所藉以生者脾胃為本。必賴飲食滋養(yǎng)。若調(diào)養(yǎng)失宜。勞后過傷。失其所養(yǎng)。則脾胃氣虛。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nèi)熱。非有飲食停蓄者也。故用補中益氣等藥。若飲食停積不化。郁發(fā)為熱。乃是不足之中。繼之有余。此為飲食所傷。宜消導(dǎo)之。又或先因飲食而后犯于房勞?;蛳纫騽谝鄱蠓赣陲嬍?。此皆不足之中。兼之有余。須于數(shù)者之間。審察明白也。
治丹溪云世之病此者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感者。有熱郁于內(nèi)而發(fā)者。有飲食所傷者。皆以補元氣為主??此鶔抖嬗盟?。挾痰者。補中益氣。加半夏。以姜汁竹瀝傳送。挾外感者。補中益氣。加發(fā)散。如防風(fēng)羌活白芷之類。挾食者。補中益氣。加消導(dǎo)。如山楂枳實之類。氣虛熱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之功。又盧氏云。若內(nèi)傷外感兼病而相合者。則其脈癥必并見而難辨。尤宜細密求之。若顯內(nèi)癥多者。則是內(nèi)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yǎng)為先。
而發(fā)散次之。若顯外癥多者。則外感重而內(nèi)傷輕。宜以發(fā)散為急。而補養(yǎng)次之。此東垣未之及也。因并贅于此。用者詳之。
方補中益氣湯治勞役所傷。時作虛熱。四肢無力。怠惰嗜臥。
人參(去蘆一錢五分)黃(一錢五分蜜炙)甘草(五分)陳皮(八分)當(dāng)歸(一錢二分)白術(shù)(一錢二分)升麻(四分)柴胡(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棗一枚。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氣血虛甚者。加熟附子(一錢五分)、以竹參之功(陽旺則生陰也)。
挾外感。加防風(fēng)、羌活(各一錢五分)、干葛、白芷、川芎(各八分)、倍柴胡。
挾痰者。加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兼郁熱者。加川芎、山梔、香附(各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一錢二分)、官桂(六分)。
腹中惡寒冷痛者。加桂心(五分)。
腹中惡熱喜寒而痛者。加白芍藥(一錢二分)、黃芩(八分)。
夏月腹痛。不惡熱。加炒黑干姜(七分)、藿香(一錢)、薄、桂(三分)。
天時熱腹痛者。加白芍藥、山梔(各一錢)、桂(三分)。
天時寒腹痛。加半夏(一錢)、益智仁(八分)、干姜(五分)、桂(三分)。
頭痛。加蔓荊子、川芎(各八分)、細辛(五分)。
頂腦痛。加本(七分)、諸頭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臍下痛甚者。加熟地黃(一錢)、其痛立止。如不止者。乃大寒也。更加桂心(五分)。
咽干。加葛根(七分)、麥門冬(一錢)。
心下刺痛。加香附(一錢)、當(dāng)歸(倍用)。
精神短少。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七分)、夏月亦加。救天暑傷庚金。
有痰。嗽。加貝母、杏仁、栝蔞仁、款冬花(各一錢),去參。虛者勿去。
咳嗽。春。加款冬花、佛耳草(各一錢)、川芎(五分)、夏。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五分或七分)、秋冬。加連節(jié)、麻黃(一錢)、久嗽肺中伏火。去人參、黃,加石膏(一錢五分)、黃芩(一錢)、食不下。乃胸中有寒?;驓鉂瓬?。加青皮(七分)、木香(五分)、陳皮(一錢)、冬月。更加草豆蔻、益志(各五分)、夏月。更加姜炒芩連(各七分)、秋月。更加檳榔、砂仁(各五分)、春月。更加川芎、藿香(各七分)。
心下痞滿。加枳實、黃連(各八分)、白芍藥(一錢)、桂(二分)。
腹脹。加枳實(八分)、木香、砂仁(各五分)、濃樸(七分)、秋月。加干姜、肉桂(各五分),去甘草。
脅痛?;蚣笨s。春月。乃肝木盛以致生火。加青皮、枳殼(各一錢)、倍柴胡、余月。加山梔、蒼術(shù)、香附、貝母(各一錢)、青皮、枳殼、黑干姜(各五分)。
大便秘。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桃仁(一錢)、大黃(煨二錢)。
腳軟乏力?;蛲?。加黃柏、防己(各一錢)、桂(三分)。
時時發(fā)熱。乃下元陰火蒸發(fā)也。加生地黃(一錢)、黃柏(八分)大便虛坐?;蛄硕涣恕8怪衅燃?。氣虛血澀也。加木香、檳榔(各五分)、倍用當(dāng)歸。
身熱沉重。雖小便多。亦加茯苓、澤瀉(各七分)、黃柏(五分)、蒼術(shù)(一錢)。
脾胃不和。加茯苓、半夏(各八分)、砂仁、扁豆(各六分)、生姜(三片)。
注夏。加白芍藥、茯苓、黃柏(各八分)、濃樸、蒼術(shù)(各一錢),去柴胡升麻。
痰厥頭痛。此太陰脾經(jīng)所作也。加半夏、石膏(各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姜汁(二匙)、蔥汁(二匙)。
若挾外感。重以本方。加本經(jīng)發(fā)散之藥治之。如見太陽癥。加羌活、本、桂枝(各等分)、如見陽明癥。加葛根(一錢)、倍升麻、如見少陽癥,加黃芩、半夏(各一錢)、川芎(八分)、倍加柴胡(一錢)、如見大陰癥。加枳實、濃樸(各一錢)、如見少陰癥。加栝蔞根(一錢)、生甘草(五分)、如見厥陰癥。加川芎(一錢)、若變癥發(fā)痰。加玄參、干葛(各一錢)、倍升麻。
思慮傷心脾。神氣不安。夜臥不眠。加茯神(八分)、遠志(六分)、麥門冬、酸棗仁(各一錢)、辰砂(七分為末臨服投入)、圓眼(五個)、自汗。加桂枝(七分)、浮麥(一撮)。
盜汗。加知母、麥門冬、麻黃根(各一錢)。
骨蒸勞熱。日久虛損。加牡丹皮、地骨皮、黃柏、知母、熟地黃(各八分)、倍柴胡,去升麻、久患冷瀉冷痢?;蛟獨庀旅撜?。加干姜(炒黑五分)、熟附(八分)、肉果(一錢)、如身有疼痛。及身腫或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者。加羌活、防風(fēng)、本(各一錢)、升麻、蒼術(shù)(各八分)、勿用五苓散、所以然者。蓋風(fēng)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如病去勿再服。蓋風(fēng)藥能損人元氣故也。
如心下痞脈遲。緩加半夏黃連、枳實(各八分)。
如脈弦。四肢滿閉。便難。而心下痞。加柴胡、黃連(各八分)、青皮(五分)。
心下痞而嘔逆。加生姜、二片、黃連、陳皮(八分)、冬月。加藿香、丁香(七分)。
心下痞。腹中氣上逆者。是衛(wèi)脈逆也。加黃柏(五分)、黃連(五分)。
中脘當(dāng)心痛。加草豆蔻仁(冬一錢夏五分)。
多吐白沫。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八分)。
如救胸水瀉伏火。加白芍藥(一錢)、黃連(五分)、秋冬不用。
男婦發(fā)熱?;驋兄”頍嵴?。此表癥也。只服本方二三服。得微汗則涼矣。
又方香砂養(yǎng)胃湯。治飲食所傷。脾胃不和。四肢困倦。發(fā)熱。
人參(一錢)白術(shù)(一錢五分)茯苓(八分)陳皮(八分)半夏(八分)甘草(三分)濃樸(八分)蒼術(shù)(八分)藿香(八分)砂仁(七分)枳殼(八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姜二片。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服。傷酒。頭痛。嘔吐。加黃連、扁豆、川芎(各八分)、葛根(一錢二分)。
傷肉食。加草果、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砂仁(五分)。
傷豆粉面食辛辣濕熱之物。加黃連、連翹、山楂、麥芽(各八分)、神曲(八分)、砂仁(六傷生冷西瓜乳酪寒濕之物。加川烏、防風(fēng)(各五分)、砂仁、白豆蔻仁(各七分)、丁香(四分)、干姜(五分)、山楂(一錢)。
飲食間著惱悶不快。加香附(一錢)、木香、青皮、檳榔(各五分)。
濕痞滿悶。加澤瀉、蘿卜子(各八分)。
病后多食心煩。加山梔(一錢)、黃連、枳實(各五分)。
食積作痛或痞積氣塊。加三棱、莪術(shù)(各八分)、枳實、官桂、白芍藥、香附(各一錢)、木香、檳榔(各五分)。
翻胃。吐后作痛。加半夏曲、大腹皮、木香、干姜(二味減半)、扁豆、茱萸、炒過黃連(各一錢)、青皮(五分)。
又方平胃散去濕。強脾健胃。
濃樸(一錢)蒼術(shù)(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紅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服。
濕傷脾胃?;蚓脼a久痢。胃弱者。加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
四時泄瀉。加茯苓(一錢)、澤瀉、訶子肉果(各八分)、冬月加干姜(五分)。
四時赤白痢疾。加木香、檳榔(各七分)、黃連、枳殼、肉果(各八分)、四時瘧疾。加白術(shù)、人參、半夏、柴胡、黃芩(各一錢)、檳榔、草果、青皮、烏藥(各八分)、烏梅(三個)、欲截。再加恒山(一錢二分)。
風(fēng)痰加南星、半夏(各一錢)、荊芥、細辛(各七分)。
頭風(fēng)?;蛐\。加半夏、天麻(各一錢)、白芷、本(各八分)。
冷淚。及眼上風(fēng)熱。加木賊、荊芥、甘菊花(各等分)。
小便赤澀。加赤茯苓、荊芥、山梔、木通(各等分)。
氣塊。或痞。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枳實、二棱、莪術(shù)(各一錢)。
水氣腫滿。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木通(各等分)。
冷熱氣痛。加茴香、木香(各八分)、山梔、香附(各一錢)、干姜(炒黑)、桂(各五分)。
腸風(fēng)下血。加黃芩、枳殼、川續(xù)斷、荊芥穗(各等分)。
素有痰涎。加半夏、茯苓(各一錢)。
腰痛。加杜仲、八角茴香(各一錢)。
膝痹。加菟絲子、羌活、桑寄生(各一錢)。
酒傷脾胃。加藿香、砂仁(各七分)、扁豆、黃連、半夏(各八分)、干葛(一錢)。
傷食。加豆蔻仁、砂仁、枳實、山楂(各八分)、白術(shù)(一錢)。
遇久雨水濕。加白術(shù)、茯苓、澤瀉(各八分)、桂(四分)。
胃寒。加干姜、肉桂(各六分)、丁香(三分)。
濕傷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
傷寒時疫頭痛。加防風(fēng)、羌活、川芎(各一錢)、蔥汁(一盞)、藿香、半夏(各八分)。
渾身拘急。有熱。加地骨皮、麥門冬(各一錢)。
心下痞滿不快。加木香(七分)、枳實(一錢),去甘草。
咳嗽。飲食減少。加黃、白術(shù)、歸身(各一錢)。
脈緩病急。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虼蟊阈篂a。此濕勝也。加人參、白術(shù)、黃(各一錢)、升麻(三分)、防風(fēng)(五分)。
男婦脾胃不和。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啞吞酸。面黃體重。怠惰嗜臥。骨節(jié)煩疼。自利。完谷不化。易飽易饑?;魜y。五噎八痞。反胃膈氣。加白術(shù)、半夏曲、黃連、吳茱萸(炒過各一錢五分)、木香(五分)、砂仁(五分)。
婦人腹痛。加木香(一錢五分)、烏藥、當(dāng)歸、白芍藥(各一錢)、官桂(五分)。
赤白帶下。加川歸、黃柏、黃、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
小兒嘔吐泄瀉。面黃肌弱。加山楂、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為末。米湯調(diào)下。每服二錢。
小兒吐逆頻并。手足心熱。不進乳食。加半夏曲、神曲、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山楂(二錢)為末。每一錢。棗湯調(diào)下。
又方參苓白術(shù)散和中。健脾。消食。
人參(去蘆一兩五錢)白術(shù)(炒二兩)砂仁(炒一兩)甘草(炙五錢)白扁豆(炒一兩)山藥(一兩五錢)薏苡仁(炒一兩五錢)桔梗(炒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五錢)蓮子(去心一兩五錢)上為末。每服二三錢。食遠清米湯調(diào)下?;蛎弁枰嗫伞1痉揭唤?。加山楂末半斤。名二妙調(diào)脾散。治大人小兒食積傷脾。瀉痢。膨脹。嘔吐。脾胃不和等癥。有效。(此蕪湖夏小兒家傳方)血不和。加當(dāng)歸(一兩五錢)、香附(一兩)。
氣不和。加陳皮(一兩)、木香(五錢)脾胃不快。嘔吐。加藿香、半夏曲(各一兩)。
胃寒。加干姜(一兩)、內(nèi)桂(五錢)、丁香(三錢)瀉后調(diào)理脾胃。加濃樸、蒼術(shù)、陳皮(各一兩)。
病后調(diào)理脾胃。加黃連、吳萸(炒一兩)、木香(五錢)、石蓮肉(一兩)。
瘧后調(diào)理脾胃。加陳皮、白芍藥(各一兩)、青皮(五錢)。
產(chǎn)后調(diào)理脾胃。加炒黑干姜(七錢)、當(dāng)歸、香附(各一兩)。
膈癥。脾胃虛損。加牛胎(一具為末)蘆柴根搗汁、打淮安口子末糊為丸、紅棗湯下、魯試有效。
又方枳術(shù)丸一運一動。一補一消。乃理脾之圣藥也。
白術(shù)(四兩陳土炒過去土不用)、枳實(去穣麩炒二兩)。
上為末。荷葉包老米飯煨熟。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遠清米湯送下。
有痰在膈上。滿悶不快。加陳皮(去白一兩)、半夏(姜制二兩)、名橘半枳術(shù)丸。
破滯氣。消積。開胃。進飲食。加木香(一兩五分)、名木香枳術(shù)丸。
飲食太過。或食間著惱。以致心腹?jié)M悶不快。加香附(一兩童便進炒)、神曲、蒼術(shù)、山梔、撫芎(各一兩五錢)、木香(五錢)、名越鞠枳術(shù)丸。
傷肉食濕面辛辣味濃之物。加黃連、大黃、黃芩(三味俱酒蒸妙)、山楂、神曲、陳皮(各二兩)、木香(一兩),名三黃枳術(shù)丸。
傷生冷并冷物。加蒼術(shù)、半夏、陳皮(各二兩)、草豆蔻、砂仁(各一兩)、木香(五錢)、丁香(三錢)。
若元氣素弱。食飲難化。食已即腹內(nèi)不和。疼痛泄瀉。此胃虛有寒也。加人參、白芍藥、陳皮、山楂、神曲(各二兩)、木香、砂仁(各一兩)。
素有痰火。胸膈郁塞?;蛲趟嵬滤帷I吐嘈雜。或酒積。或泄瀉結(jié)痛。此皆濕熱也。加木香(各五錢)、黃連(吳萸炒)、白芍藥、陳皮(各二兩)、生甘草(五錢)、夏。加石膏冬。加干姜(七錢炒)。
有食積痞塊。堅硬在腹內(nèi)者。加山楂(二兩)、黃連、濃樸、莪術(shù)。阿魏。昆布。(各一兩)、木香(五錢)、檳榔(八分)。
痞積氣塊在腹脅者。加黃連(吳萸炒一兩五錢)、木香(一兩)、莪術(shù)、阿魏(各一兩五錢)、瓦龍子(一兩)、鱉甲(一兩)。
勉強多食。致心腹痞悶不快。加山楂、神曲、陳皮(各一兩五錢)、濃樸、砂仁(各一兩)濕熱痞悶。加茯苓、澤瀉、連翹、蘿卜子(炒各一兩五錢)。
心口胃脘痛。加干姜、砂仁(各一兩)、丁香(四錢)。
素有痰火人。加半夏、橘紅(各一兩五錢)、白茯苓、黃芩、黃連(各一兩)。
若胸膈不利。服辛香燥藥。以致上焦受傷。胃脘干燥。而嘔噎膈等癥作矣。加黃連(吳萸炒)、山梔(姜汁炒)、白芍藥、當(dāng)歸(各一兩五錢)、石膏、桔梗(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明粉(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若能食好食。但食后反飽難化。此胃旺脾陰虛也。
加白芍藥(酒炒二兩)、人參、黃連、香附(各一兩五錢)、石膏(一兩)、生甘草、木香(各五錢)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七錢)、升麻、甘草(各五錢)、此老人常服之藥也。
瀉痢后虛膨。加人參、白茯苓、陳皮(各一兩五錢)、木香(五錢)。
小兒瀉痢不止。加山楂(二兩)、訶子肉果、黃連(燒酒浸炒各一兩)、木香(五錢)。
小兒疳積。加胡黃連、使君肉、山楂(各二兩)、蕪荑(一兩)。
小兒久瘧。左脅有塊。加山楂。鱉甲(各二兩)、青皮、白芥子(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