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yī)經溯洄集

醫(yī)經溯洄集 作者:清·王履


  醫(yī)經溯洄集 清 王履

  神農嘗百草論

  淮南子云。神農嘗百草。一日七十毒。予嘗誦其書每至于此。未始不嘆夫孟子所謂盡信書。

  則不如無書。夫神農立極之大圣也。閔生民之不能以無疾。故察夫物性之可以愈疾者。以貽后人。固不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也。茍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則不足謂之生知之圣也。以生知之圣言之。則雖不嘗亦可知也。設使其所知。果有待乎必嘗。則愈疾之功。非疾不能以知之。其神農眾疾俱備。而歷試之乎。況污穢之藥。不可嘗者。其亦嘗乎。且味固可以嘗而知。

  其氣。其性。其行經主治。及畏惡反忌之類。亦可以嘗而知乎。茍嘗其所可嘗。而不嘗其所不可嘗。不可嘗者。既可知。而可嘗者。亦不必待乎嘗之而后知矣。謂其不嘗不可也。謂其悉嘗亦不可也。然經于諸藥名下不著氣性等字。獨以味字冠之者。由藥入口惟味為先故也。

  又藥中雖有玉石蟲獸之類。其至眾者惟草為然。故遂曰嘗百草耳。豈獨嘗草哉。夫物之有毒。嘗而毒焉。有矣。豈中毒者。日必七十乎。設以其七十毒。偶見于一日而記之。則毒之小也。固不死而可解。毒之大也。則死矣。孰能解之。亦孰能復生之乎。先正謂淮南之書多寓言。夫豈不信。

  亢則害承乃制論

  予讀內經六微旨論。至于亢則害。承乃制。喟然嘆曰。至矣哉。其造化之樞紐乎。王太仆發(fā)之于前。劉河間闡之于后。圣人之蘊。殆靡遺矣。然學人尚不能釋然。得不猶有未悉之旨也歟。謹按內經。帝曰。愿聞地理之應六節(jié)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生則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嘗觀夫陰陽五行之在天地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強者折之。弱者濟之。蓋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不如是。則高者愈高。下者愈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乖亂之政日以極矣。天地其能位乎。雖然。高也。下也。弱與強也。亦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故易也者。造化之不可常也。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以測。莫測故不息也??沙t息矣。亢則害。承乃制者。其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者歟。夫太仆河間已發(fā)揮者。茲不贅及。其未悉之旨。請推而陳之。夫自顯明之右。止君火治之十五句。言六節(jié)所治之位也。自相火之下。止陰精承之十二句。言地理之應乎歲氣也??簞t害。承乃制二句。言抑其過也。制生則化。止生化大病四句。言有制之常。與無制之變也。承猶隨也。然不言隨。而曰承者。以下言之。則有上奉之象。故曰承。雖謂之承。而有防之之義存焉??赫哌^極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勝之也。然所承也其不亢。則隨之而已。故雖承而不見。既亢。則克勝以平之。

  承斯見矣。然而迎之不知其所來。跡之不知其所止。固若有不可必者。然可必者。常存乎杳置恍惚之中。而莫之或欺也。河間曰。已亢過極。則反似勝已之化。似也者。其可以形質求哉。

  故后篇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終為寒之類。其為風生為熱生者。亢也。其為肅為寒者。制也。又水發(fā)而為雹雪。土發(fā)而飄驟之類。其水發(fā)土發(fā)者??阂?。其雹雪飄驟者。制也。若然者。蓋造化之常。不能以無亢。亦不能以無制焉耳。夫前后二篇。所主雖有歲氣運氣之殊。然亢則害。承乃制之道。蓋無往而不然也。惟其無往而不然。故求之于人。則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不勝平之。五臟更相平。非不亢而防之乎。一臟不平。所不勝平之。非既亢而克勝之乎。姑以心火而言。其不亢。則腎水雖心火之所畏。亦不過防之而已。一或有亢。即起而克勝之矣。余臟皆然。制生則化。當作制則生化。蓋傳寫之誤。而釋之讀之者。不覺求之不通。遂并遺四句而弗取。殊不知上二句。止言亢而害。害而制耳。

  此四句。乃害與制之外之余意也。茍或遺之。則無以見經旨之周悉矣。制則生化。正與下文害則敗亂相對。辭理俱順。不勞曲說。而自通。制則生化者。言有所制。則六氣不至于亢而為平。平則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矣。化為生之盛。故生先于化也。外列盛衰者。言六氣分布主治。迭為盛衰。昭然可見。故曰外列。害則敗亂。生化大病者。言既亢為害。而無所制。則敗壞乖亂之政行矣。敗壞乖亂之政行。則其變極矣。其災甚矣。萬物其有不病者乎。生化。指所生所化者言。謂萬物也。以變極而災甚。故曰大病。上生化。以造化之用言。下生化。以萬物言。以人論之。制則生化。猶元氣周流。滋營一身。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九竅。

  皆藉焉以為動靜云。為之主生化大病。猶邪氣恣橫。正氣耗散。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九竅。

  舉不能遂其運用之常也?;蛞院樽院Α;蛞猿袨槌幸u?;蛞陨鸀樽詿o而有?;癁樽杂卸鵁o?;蛞远癁橐灰狻;蛞源蟛橛髟旎畽C息。此數者皆非也。且夫人之氣也。固亦有亢而自制者。茍亢而不能自制。則湯液針石導引之法以為之助。若天地之氣。其亢而自制者。

  固復于平。亢而不制者。其孰助哉。雖然。造化之道茍變至于極。則亦終必自反。而復其常矣。學人能本之太仆河間。而參之此論。則造化樞紐之詳。亦庶矣乎。然張戴人治法心要。

  則曰。假令水為母。木為子。當春旺之時。冬令猶在。即水亢也。水亢極。則木令不至矣。

  木者繼冬而承水也。水既亢。則害其所承矣。所以木無權也。木無權。則無以制土。土既旺。則水乃受制也。土者。繼長夏之令也。水受土制。熱克其寒也。變而為濕。此其權也。又如火為母。土為子。當長夏之時。暄令猶在。即火亢也?;鸺瓤簶O。則濕令不至矣。濕者。

  繼夏而承火也?;鸺瓤?。則害其所承矣。所以濕無權也。濕無權。則無以制水。水既旺。則火乃受制也。水者。嚴冬之令也。火受水制。寒克其熱也。變而為土濕。土斯得其權也。

  斯言也推之愈詳。而違經愈遠矣?;蛟弧P囊?。他人成之。蓋得于所聞之訛耳。

  四氣所傷論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于暑。秋為咳瘧。秋傷于濕。

  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冬傷于寒。春必病溫。陰陽應象論篇曰。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 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王啟玄注云。風中于表。則內應于肝。肝氣乘脾。故洞泄?;蜮感埂O氖钜焉?。秋熱復收。兩熱相攻。則為 瘧。秋濕既勝。冬水復旺。水濕相得。肺氣又衰。故乘肺而為咳嗽。其發(fā)為痿厥者。蓋濕氣內攻于臟腑。則咳逆。外散于筋脈。則痿弱也。厥謂逆氣也。冬寒且凝。春陽氣發(fā)。寒不為釋。陽怫于中。寒怫相持。故為溫病。傷寒論引素問后篇八句。成無己注云。當春之時。風氣大行。春傷于風。風氣通于肝。肝以春適旺。風雖入之。不能即發(fā)。至夏肝衰。然后始動。風淫末疾。則當發(fā)于四肢。夏以陽氣外盛。風不能外發(fā)。故攻內而為飧泄。當秋之時。濕氣大行。秋傷于濕。濕則干于肺。肺以秋適旺。濕雖入之。不能即發(fā)。至冬肺衰。然后濕始動也。雨淫腹疾。則當發(fā)為下利。冬以陽氣內固。濕氣不能下行。故上逆而為咳嗽。當夏之時。

  暑氣大行。夏傷于暑。夏以陰為主內。暑雖入之。勢未能動。及秋陰出。而陽為內主。然后暑動搏陰。而為 瘧。當冬之時。寒氣大行。冬傷于寒。冬以陽為主內。寒雖入之。勢未能動。及春陽出。而陰為內主。然后寒動搏陽。而為溫病。王海藏曰。木在時為春。在人為肝。在天為風。當春之時。發(fā)為溫令。反為寒折。是三春之月。行三冬之令也。以是知水太過矣。水既太過。金肅愈嚴。是所勝者乘之。而妄行也。所勝者乘之。則木虛明矣。木氣既虛?;鹆畈患?。是所生者受病也。故所不勝者侮之。是以土來木之分。變而為飧泄也。所以病發(fā)于夏者。以木絕于夏。而土旺于夏。濕本有下行之體故也。不病于春者。以春時風雖有傷。木實當權故也。

  暑季夏也。季夏者。濕土也。君火持權。不與之子。暑濕之令不行也。濕令不行。則土虧矣。所勝妄行。木氣太過。少陽旺也。所生者受病。

  則肺金不足。所不勝者侮之故水得以來土之分。土者坤也。坤在申之分。申為相火。水入于土。則水火相干。水火相干。則陰陽交爭。故為寒熱。兼木氣終見三焦。是少陽相火合也。

  少陽在濕土之分。故為寒熱。肺金不足。灑淅寒熱。此皆往來未定之氣也。故為 瘧。不發(fā)于夏。而發(fā)于秋者。以濕熱在酉之分。方得其權故也。秋者清肅之氣。收斂下行之體也。為濕所傷。是長夏之氣。不與秋令也。秋令不及。所勝妄行。故火得以炎上而克金。心火既刑于肺。故肺氣逆而為咳。所不勝者侮之。木氣上行。與火同德。動而不息者也。所生者受病。故腎水虧也。長夏已亢。三焦之氣盛也。命門者三焦之合也。故迫腎水上行。與脾土濕熱。相合為疾。因咳而動于脾之濕。是以咳嗽有聲。有涎。不發(fā)于秋。而發(fā)于冬者。以其六陰之極。肅殺始得其氣故也。冬傷于寒者。是冬行春令也。當寒而溫?;饎俣澮印K纫烟?。則所勝妄行。土有余也。所生受病。木不足也。所不勝者侮之。

  火太過也?;鹜梁系?。濕熱相助。故為溫病。不病于冬。而病于春者。以其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權。大寒之令。復行于春。腠理開泄。少陰不藏。房室勞傷。辛苦之人。陽氣泄于外。腎水虧于內。當春之月。時強木長。無以滋生化之原。故為溫病耳。夫春傷于風。夏傷于暑。冬傷于寒。辭理皆順。時字傷令字也。獨秋傷于濕。說作令字傷時字。讀者不可疑也。此四說。皆母所亢。而害其所承之子也。若說秋字傷濕字。其文與上三句相通。其理與法不得相通矣。大抵理與法通。不必拘于文也?;蛑^春傷于風。是人為風所傷。非也。若是。則止當頭痛。惡風。自汗。何以言夏為飧泄哉。今言春傷于風。即是時傷令也明矣。愚按。此四傷諸家注釋。皆不得經旨者。蓋由推求太過故也。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此之謂歟。但只輕輕平易說去。則經旨自明。而無穿鑿之患矣。何以言之。夫風暑濕寒者。天地之四氣也。其傷于人。人豈能于未發(fā)病之前。預知其客于何經絡。何臟腑。何部分。而成何病乎。及其既發(fā)病。然后可以診候。始知其客于某經絡。某臟腑。某部分。成某病耳。注釋者。茍誤因病始知病原之理。則于此四傷。不勞余力。自迎刃而解矣。夫洞泄也。 瘧也。咳與痿厥也。

  溫病也。皆是因其發(fā)動之時。形診昭著。乃逆推之。而知其昔日致病之原。為傷風。傷暑。

  傷濕。傷寒耳。非是初受傷之時。能預定其今日必為此病也。且夫傷于四氣。有當時發(fā)病者。有過時發(fā)病者。有久而后發(fā)病者。有過時之久自消散。而不成病者。何哉。蓋由邪氣之傳變聚散不常。及正氣之虛實不等故也。且以傷風言之。其當時而發(fā)則為惡風。發(fā)熱。頭疼。

  自汗??人?。喘促等病。其過時與久而發(fā)。則為癘風。熱中。寒中。偏枯。五臟之風等病。是則洞泄。飧泄者。乃過時而發(fā)之中之一病耳。因洞泄。飧泄之病生。以形診推之。則知其為春傷風。藏蓄不散。而致此也。茍洞泄。飧泄之病未生。孰能知其已傷風于前。將發(fā)病于后邪。假如過時之久自消散。而不成病者。人亦能知乎。世有太素脈法。雖或預知死亡之期。然亦是因診之昭著。而始能知耳。夏傷暑為 瘧。冬傷寒為溫病。意亦類此。但秋傷濕。

  上逆為咳嗽。為痿厥。其因病知原。則與三者同。

  其令行于時。則與三者異。夫春之風。夏之暑。冬之寒。皆是本時之令也。濕乃長夏之令。

  何于秋言之。蓋春夏冬每一時。各有三月。故其令亦各就其本時而行也。若長夏。則寄旺于六月之一月耳。秋雖亦有三月。然長夏之濕令。每侵過于秋而行。故曰秋傷于濕。(秋令為燥。然秋之三月前近于長夏。其不及為濕所勝。其太過則同于火化。其平氣則又不傷人。

  此經所以于傷人止言風暑濕寒。而不言燥也?;騿栍嘣弧N暹\六氣七篇。所敘燥之為病甚多何哉。余曰。運氣七篇。與素問諸篇。自是兩書。作于二人之手。其立意各有所主。不可混言。王冰以為七篇參入素問之中。本非素問元文也。余今所推之義。乃是素問本旨。當自作一意看。)請陳四氣所傷所病之義。夫風者。春之令也。春感之。偶不即發(fā)。而至夏。邪既不散。則必為疾。其所以為洞泄者。風蓋天地浩蕩之氣。飛揚鼓舞。神速不恒。人身有此。

  腸胃之職。其能從容傳化泌別。而得其常乎。故水谷不及分別。而并 下。以泄出也。其為飧泄。亦類此義。(說者謂。春傷風為內通肝。洞泄飧泄。為木乘土。又謂。不發(fā)于春為邪避木旺。發(fā)于夏為木衰邪動。竊謂風既通肺。則正當木班之時。木極盛土極衰矣。理宜乘旺而即發(fā)于春。不宜反過時而發(fā)于夏也。且夏火司權。母能滋子。何故不發(fā)于土衰極之時。而反發(fā)于土受滋之時乎。其說不通。難以憑據。)暑者。夏之令也。夏感之。偶不即發(fā)。而至秋。

  又傷于風與寒。故為 瘧也。寒者。冬之令也。冬感之。偶不即發(fā)。而至春。其身中之陽。

  雖始為寒邪所郁。不得順其漸升之性。然亦必欲應時而出。故發(fā)為溫病也。若夫秋傷濕。其令行于時之義。上文已論之矣。前篇所謂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不言過時。似是當時即發(fā)者。但既與風暑寒三者并言。則此豈得獨為即發(fā)者乎。然經無明文。終亦不敢比同后篇。便斷然以為冬發(fā)病也。雖然。濕本長夏之令。侵過于秋耳??v使即發(fā)。亦近于過時而發(fā)者矣。此當只以秋發(fā)病為論。濕從下受。故干肺為咳。謂之上逆。夫肺為諸氣之主。今既有病。則氣不外運。又濕滯經絡。故四肢痿弱無力。而或厥冷也。后篇所謂冬生咳嗽。既言過時。則與前篇之義頗不同矣。夫濕氣久客不散。至冬而寒氣大行。肺惡寒。而或受傷。故濕氣得以乘虛上侵于肺。發(fā)為咳嗽也。觀者。

  以此意求之經旨。其或著乎?;蛘咭娝貑栍诓?瘧等。間以必言之。遂視為一定不易之辭。而曰此必然之道。嗟乎。果可必耶。果不可必耶。素問之或言必。或不言必者。蓋不可膠為一定故也。(往往有泥于必之一字。遂謂冬傷寒。必當得病于春。其冬傷寒而即病者。反置而不論。若此者??刹恢^之棄本逐末乎。)經中每有似乎一定不易之論。而卻不可以為一定不易者。如曰熱厥。因醉飽入房。而得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新沐中風。則為首風。如此之類。豈一一皆然哉。讀者。當活法。勿拘執(zhí)也。夫王啟玄之注。雖未免泥于必字。及未得經旨。然卻不至太遠也。若成無己之說。

  則似太遠矣。然猶未至于甚也。至王海藏立論。則推求過極。欲異于人。殊不知反穿鑿綴緝乖悖經旨。有不可勝言者。此先儒所謂。如大軍游騎。出大遠。而無所歸矣。姑摭成無己王海藏之說。辨其甚者一二。夫無己謂風淫末疾。則當發(fā)于四肢。雨淫腹疾。則當發(fā)為下利。竊謂則當二字。決然之辭也。春傷風遇夏之陽氣外盛。而不能外發(fā)。故攻內為飧泄。此或若可通矣。經曰。木發(fā)無時。倘風不傷于春。而傷于他時。不遇夏之陽氣外盛。將外發(fā)乎。將內攻乎。況風屬陽。與夏同氣。果欲外出。則當隨其散越之勢而出。安有不能之理乎。且風善行數變。其為病非一。豈獨能為四肢之疾乎。所謂雨淫腹疾之義。其不通亦如此。至若夏傷暑。秋為 瘧者。蓋因暑疾藏于皮膚之內。腸胃之外。復秋感風。故疾作耳。觀素問瘧論可見。其與夏陰主內。秋陽內主。暑動搏陰。何相干哉。冬傷寒。春為溫病者。蓋因寒毒中人肌膚。陽受所郁。至春天地之陽氣外發(fā)。其人身受郁之陽。亦不能不出。故病作也。(韓祗和謂。冬時感寒郁陽至春時。再有感而后發(fā)。余謂此止可論溫病之有惡寒者耳。其不惡寒者。則亦不為再感。而后發(fā)也。故仲景曰。太陽病不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觀傷寒論可見。其與冬陽主內。春陰內主。寒動搏陽。何相干哉乃若海藏。則又以春傷風。夏傷暑。冬傷寒。為時傷令。秋傷濕。為令傷時。故于春傷風。謂春行冬令。而溫為寒折。于夏傷暑。謂暑者。季夏。季夏者。濕土。君火持權不與子。而暑濕令不行。于秋傷濕。謂秋為濕所傷。

  是長夏之氣不與秋令。于冬傷寒。謂冬行春令?;饎偎?。大寒之令。復行于春。陽氣外泄。腎水內虧者病。又謂溫病。為濕熱相助而成。又謂四時傷。皆母亢而害所承之子。吁。何支離破碎徒費辭如此乎。夫經中所言傷風。傷暑之類甚多。皆是以人受風暑等所傷為義。未嘗有時傷令。令傷時之意也。若如海藏所言。則瘧論所謂夏傷于暑。秋傷于風。與先傷于風。后傷于寒等語。其時傷令歟。令傷時歟。吾固知其不能不屈于此也。且暑為夏令。孰不知之。今以暑為季夏。為濕土。得不怪哉。夫冬果行春令。人若感此。則成冬溫病矣。安得為春溫病乎。其謂大寒之令。復行于春。溫病方作。設使大寒之令。不復行于春。其溫病當作者。遂不作乎。況今之春為溫病者。比比皆是。未嘗見其必由大寒。復行于春。而后成也。經曰。亢則害。承乃制。其義謂已亢極。則勝已者來制。如火亢極。則水來制之。經所謂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之類。皆是勝已者為承。今以亢為母。承為子。將求勝于經歟。抑未達歟。又如以制物者為所勝。受制者為所不勝。與經所謂氣有余。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及傳之于其所勝。死于其所不勝之旨全反矣。余如因時傷令令傷時之說。委曲衍說者。固不暇患辨也。嗚呼。予非好斥前人之非。蓋為其有害大義?;尬g經旨。以誤后人。故不敢諛順而嘿嘿耳。然而 逾之罪。

  固已自知。其不得辭矣。但未知觀者。以為何如。

  張仲景傷寒立法考

  讀仲景之書。當求其所以立法之意。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則知其書足以為萬世法。而后人莫能加。莫能外矣。茍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則疑信相雜。未免通此而礙彼也。嗚呼。自仲景以來。發(fā)明其書者。不可以數計。然其所以立法之意。竟未聞有表章而示人者。豈求之而不得之歟。將相循習而不求歟。抑有之而余未之見歟。余雖不敏。 請陳之。夫傷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發(fā)于所感之時。不即病者。過時而發(fā)于春夏也。即病謂之傷寒。不即病謂之溫與暑。夫傷寒溫暑。其類雖殊。其所受之原。則不殊也。由其原之不殊。故一以傷寒而為稱。由其類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以所稱而混其治。宜乎貽禍后人。

  以歸咎于仲景之法。而委廢其太半也。吁。使仲景之法。果貽禍于后人。傷寒論不作可也。使仲景之法。果不貽禍于后人。傷寒論其可一日缺乎。后人乃不歸咎于已見之未至。而歸咎于立法之大賢??芍^溺井怨伯益。失火怨燧人矣。夫仲景法之祖也。后人雖移易于窮。終莫能越其矩度。由莫能越而觀之。則其法其方。果可委廢太半哉。雖然。立言垂訓之士。猶不免失于此。彼碌碌者。固無足誚矣。夫惟立言垂訓之士。有形乎著述之間。其碌碌者當趑趄猶預之余。得不靡然從令爭先快睹而 簡略之地乎。夫其法其方委廢太半而不知返。日惟簡便是 。此民生之所以無籍。而仲景之心之所以不能別白矣。嗚呼。法也。方也。仲景專為即病之傷寒設。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設也。后人能知仲景之書。本為即病者設。不為不即病者設。則尚恨其法散落所存不多。而莫能御夫粗工妄治之萬變。果可憚煩而或廢之乎。

  是知委廢太半。而不覺其非者。由乎不能得其所以立法之意故也。今人雖以治傷寒法治溫暑。亦不過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猶六書假借。雖移易于窮。終非造字之初意。夫仲景立法。天下后世之權衡也。故可借焉以為他病用。雖然。豈特可借以治溫暑而已。凡雜病之治。莫不可借也。今人因傷寒治法??山枰灾螠厥睢K熘^其法通為傷寒溫暑設。吁。此非識流而昧原者歟。茍不余信。請以證之。夫仲景之書。三陰經寒證。居熱證什之七八。彼不即病之溫暑。但一于熱耳。何由而為寒哉。就三陰寒證而詳味之。然后知余言之不妄?;蛘吣酥^三陰寒證。本是雜病。為王叔和增入其中。又或謂其證之寒。蓋由寒藥誤治而致。若此者皆非也。夫叔和之增入者。辨脈平脈與可汗可下等諸篇而已。其六經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辭也。但厥陰經中下利嘔噦諸條。卻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遂并無厥逆而同類者。亦附之耳。至若以藥誤治。而成變證。則惟太陰為多。縱使三陰證。亦或有寒藥誤治而變寒者。然豈應如是之眾乎。夫惟后人以仲景書通為傷寒溫暑設。遂致諸溫劑皆疑焉。而不敢用。韓只和雖覺桂枝湯之難用。但謂今昔之世不同。然未悟仲景書。本為即病之傷寒設也。且其著微旨一書。又純以溫暑作傷寒立論。而即病之傷寒。反不言及。此已是舍本徇末。全不能窺仲景藩籬。又以夏至前。胸膈滿悶。嘔逆。氣塞。腸鳴。腹痛。身體拘急。手足逆冷等證。視為溫暑。謂與仲景三陰寒證。脈理同。而證不同。遂別立溫中法以治。夫仲景所敘三陰寒證。乃是冬時即病之傷寒。故有此證。今欲以仲景所敘三陰寒證。求對于春夏溫暑之病。不亦 乎。雖然。祗和未悟仲景立法本旨。而又適當溫暑病作之際。其為惑也。固宜。以余觀之。其胸膈滿悶。嘔逆。氣寒等證。若非內傷冷物。則不正暴寒所中?;蜻^服寒藥所變?;騼韧饩銈诤∫?。且祗和但曰寒而當溫然未嘗求其所以為寒之故。能求其故。則知溫暑本無寒證矣。改之仲景書。雖有陰毒之名。然其所敘之證。不過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而已。并不言陰寒極甚之證。況其所治之方。亦不過升麻甘草當歸鱉甲而已。并不用大溫大熱之藥。是知仲景所謂陰毒者。非陰寒之病。乃是感天地惡毒異氣。入于陰經。故曰陰毒耳。后之論者。遂以為陰寒極甚之證。稱為陰毒。乃引仲景所敘。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數語。并而言之。卻用附子散。正陽散等藥以治。竊謂陰寒極甚之證。固亦可名為陰毒。然終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觀后人所敘陰毒。與仲景所敘陰毒。自是兩般。豈可混論。后人所敘陰毒。亦只是內傷冷物?;虿徽┖小;蜻^服寒藥所變?;騼韧饩銈诤啥7翘斓貝憾井悮馑姓咭?。朱奉議作活人書。累數萬言。于仲景傷寒論多有發(fā)明。其傷寒即入陰經為寒證者。諸家不識。而奉議識之。但惜其亦不知仲景專為即病者立法。故其書中。每每以傷寒溫暑混雜議論。竟無所別。況又視傷寒論為全書。遂將次傳陰經熱證。與即入陰經寒證。牽合為一立說。且謂大抵傷寒。陽明證宜下。少陰證宜溫。而于所識即入陰經之見。

  又未免自相悖矣。夫陽明證之宜下者。固為邪熱入胃。其少陰證。果是傷寒傳經熱邪。亦可溫乎。況溫病暑病之少陰。尢不可溫也。自奉議此說行。而天下后世蒙害者。不無矣。迨夫成無己作傷寒論注。又作明理論。其表章名義纖悉不遺。可謂善羽翼仲景者。然即入陰經之寒證。又不及朱奉議能識。況即病立法之本旨乎。宜其莫能知也。惟其莫知。故于三陰諸寒證。止隨文解義而已。未嘗明其何由不為熱。而為寒也。至于劉守真出。亦以溫暑作傷寒立論。而遺即病之傷寒。其所處辛涼解散之劑。固為昧者有中風傷寒錯治之失而立。蓋亦不無桂枝麻黃難用之惑也。既惑于此。則無由悟夫仲景立桂枝麻黃湯之有所主。用桂枝麻黃湯之有其時矣。故其原病式有曰。夏熱用麻黃桂枝之類熱藥發(fā)表。須加寒藥。不然。則熱甚發(fā)黃?;虬叱鲆?。(此說出于龐安常。而朱奉議亦從而和之。)殊不知仲景立麻黃湯桂枝湯。本不欲用于夏熱之時也。茍悟夫桂枝麻黃湯本非治溫暑之劑。則群疑冰泮矣。何也。夫寒之初客于表也。閉腠理郁陽氣而為熱。故非辛溫之藥。不能開腠理以泄其熱。此麻黃湯之所由立也。至于風邪傷表。雖反疏腠理而不能閉。然邪既客表。則表之正氣受傷。而不能流通。故亦發(fā)熱也。必以辛甘溫之藥發(fā)其邪。則邪去而腠理自密矣。此桂枝湯之所由立也。其所以不加寒藥者。蓋由風寒在表。又當天令寒冷之時。而無所避故也。后人不知仲景立法之意。故有惑于麻黃桂枝之熱。有犯于春夏之司氣。而不敢用。于是有須加寒藥之論。夫欲加寒藥于麻黃桂枝湯之中。此乃不悟其所以然。故如此耳。若仲景為溫暑立方。必不如此。必別有法。但惜其遺佚不傳。致使后人有多岐之患。若知仲景傷寒論。專為即病傷寒作。則知麻黃桂枝所以宜用之故。除傳經熱證之外。其直傷陰經。與太陽不郁熱。即傳陰經諸寒證。

  皆有所歸著。而不復疑為寒藥誤下而生矣。若乃春夏有惡風惡寒純類傷寒之證。蓋春夏暴中風寒之新病。非冬時受傷過時而發(fā)者。不然。則或者溫暑將發(fā)。而復感于風寒?;蛞蚋酗L寒。而動乎久郁之熱。遂發(fā)為溫暑也。仲景曰。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觀此。則知溫病不當惡寒。而當渴。其惡寒而不渴者。非溫病矣。仲景雖不言暑病。然暑病與溫病同。但復過一時。而加重于溫病耳。其不惡寒而渴。則無異也。春夏雖有惡風惡寒表證。

  其桂枝麻黃二湯。終難輕用。勿泥于發(fā)表不遠熱之語也。于是用辛涼解散。庶為得宜。茍不慎而輕用之。誠不能免夫狂躁。斑黃。衄血之變。而亦無功也。雖或者行桂枝麻黃于春夏而效。乃是因其辛甘發(fā)散之力。偶中于萬一。斷不可視為常道而守之。今人以敗毒散。參蘇飲。通解散。百解散之類。不問四時中風傷寒。一例施之。雖非至正之道。較之不慎。而輕用麻黃桂枝于春夏。以致變者。則反庶幾。然敗毒散等若用于春夏。亦止可治暴中風寒之證而已。其冬時受傷過時而發(fā)之溫病暑病則不宜用也。用則非徒無益亦反害之矣。縱或有效。亦是偶然。彼冬時傷寒。用辛涼發(fā)表。而或效者。亦偶然也。凡用藥治病。其既效之后。須要明其當然與偶然。能明其當然與偶然。則精微之地。安有不至者乎。惟其視偶然為當然。所以循非踵弊。莫之能悟。而病者不幸矣。若夫仲景于三陰經。每用溫藥。正由病之所必須。與用之有其時耳。余有別論。茲不再具。若概以三陰寒證。視為雜病而外之。得無負于仲景濟人利物之至仁。而誤后世乎。自近代先覺。不示傷寒溫暑異治之端緒。但一以寒涼為主。而諸溫熱之劑。悉在所略。致使后之學人。視仲景書。欲仗焉。而不敢以終決。欲棄焉。則猶以為立法之祖。而莫能外。甚則待為文具。又甚則束之高閣。而謂其法宜于昔。而不宜于今。

  由治亂動靜之殊治。靜屬水。亂動屬火。故其溫熱之藥。不可用于今屬火之時也。噫。斯言也。其果然耶否耶。但能明乎仲景本為即病者設法。則桂枝麻黃自有所用。諸溫熱之劑。

  皆不可略矣。若謂仲景法。不獨為即病者設。則凡時行及寒疫溫瘧風溫等病。亦通以傷寒六經病諸方治之乎。傷寒例曰。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為治不同。又曰寒疫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是則溫暑及時行寒疫溫瘧風溫等。仲景必別有治法。今不見者。亡之也。觀其所謂為治不同。所謂溫瘧。風溫。溫毒。溫疫。脈之變證方治如說。豈非亡其法乎。決不可以傷寒六經病諸方通治也。夫素問謂人傷于寒。則為病熱者。言常而不言變也。仲景謂或熱或寒而不一者。備常與變而弗遺也。仲景蓋言古人之所未言。大有功于古人者。雖欲偏廢可乎。叔和搜采仲景舊論之散落者以成書。功莫大矣。但惜其既以自己之說?;煊谥倬八灾?。又以雜脈雜病紛紜并載于卷首。故使玉石不分。主客相亂。若先備仲景之言。而次附己說。明書其名。則不致惑于后人。而累仲景矣。昔漢儒妝拾殘編斷簡于秦火之余。加以傳注。后之議者。謂其功過相等。叔和其亦未免于后人之議歟。余嘗欲編類其書。以傷寒例居前。而六經病次之。相類病又次之。瘥后病又次之。診察。治法。治禁。治誤。病解。未解等。又次之。其雜脈雜病與傷寒有所關者。采以附焉。其與傷寒無相關者。皆刪去。如此。庶幾法度純一。而玉石有分。主客不亂矣。然有志未暇。姑敘此。以俟他日。

  傷寒溫病熱病說

  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當。始可以言治矣。一或未明。而曰不誤于人。吾未之信也。且如傷寒。此以病因。而為病名者也。溫病熱病。此以天時與病形。而為病名者也。由三者皆起于感寒?;蛘咄ㄒ詡Q之。夫通稱傷寒者。原其因之同耳。至于用藥。則不可一例而施也。何也。夫傷寒蓋感于霜降后。春分前。然不即發(fā)。郁熱。而發(fā)于春夏者也。傷寒即發(fā)于天令寒冷之時。而寒邪在表。閉其腠理。故非辛甘溫之劑。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之所以必用也。溫病熱病后發(fā)于天令暄熱之時。怫熱自內而達于外。郁其腠理。無寒在表。

  故非辛涼或苦寒或酸苦之劑。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獨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

  而后人所處水解散。大黃湯。千金湯。防風通圣散之類。兼治內外者之所以可用也。夫即病之傷寒。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風寒在表。而表氣受傷故也。后發(fā)之溫病熱病。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重有風寒新中。而表氣亦受傷故也。若無新中之風寒。則無惡風惡寒之證。故仲景曰。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溫病如此。則知熱病亦如此。是則不渴而惡寒者。非溫熱病矣。然或有不因新中風寒。亦見惡風惡寒之證者。蓋病患表氣本虛。熱達于表。

  又重傷表氣。故不禁風寒。非傷風惡風。傷寒惡寒也。但衛(wèi)虛則惡風。榮虛則惡寒耳。且溫病熱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后傳里者。蓋怫熱自內達外。熱郁腠理。不得外泄。遂復還里。而成可攻之證。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蛘卟晃虼死怼D擞诖合臏夭岵?。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疏乎。殊不知緊為寒脈。有寒邪則見之。無寒邪則不見也。其溫病熱病?;蛞娒}緊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與內傷過度之冷食也。豈其本然哉。又或者不識脈形。但見弦便呼為緊。

  斷為寒。而妄治。蓋脈之盛而有力者。每每兼弦。豈可錯認為緊。而斷為寒。夫溫病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于左手者。誠由怫熱在內故也。其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之風寒。否則非溫病熱病。自是暴感風寒之病耳。凡溫病熱病。若無重感。表證。雖間見。而里病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時也。法當治里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余每見世人治溫熱病。雖誤攻其里。亦無大害。誤發(fā)其表。變不可言。此足以明其熱之自內達外矣。其間有誤攻里。而致大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疫證。邪純在表。未入于里故也。不可與溫病熱病同論。夫惟世以溫病熱病混稱傷寒。故每執(zhí)寒字。以求浮緊之脈。以用溫熱之藥。若此者。因名亂實。而戕人之生。名其可不正乎。又書方多言四時傷寒。故以春夏之溫病熱病。與秋冬之傷寒。一類視之。而無所別。夫秋冬之傷寒。真?zhèn)?。春夏之傷寒。寒疫也。與溫病熱病自是兩涂。豈可同治。吁。此弊之來。非一日矣。歷考方書。并無救弊之論。每每雷同。良可痛哉。雖然。傷寒與溫病熱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熱。固不必求異。其發(fā)表之法。斷不可不異也。況傷寒之直傷陰經。與太陽雖傷。

  不及郁熱即傳陰經為寒證。而當溫者。又與溫病熱病大不同。其可妄治乎?;蛘咧徊恢?。

  故謂仲景發(fā)表藥。今不可用。而攻里之藥。乃可用。嗚呼。其可用不可用之理。果何在哉。若能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治法其有不當者乎。彼時行不正之氣所作。及重感異氣而變者。則又當觀其何時何氣。參酌傷寒溫熱病之法。損益而治之。尤不可例以仲景即病傷寒藥通治也。

  傷寒三陰病或寒或熱辨

  嘗讀張仲景傷寒論。于太陰有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于少陰有曰。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少陰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蚋蓢I?;蜓释?。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于厥陰有曰。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觀仲景此論。則傷寒三陰。必有寒證。而宜用溫熱之劑也。及讀劉守真之書。有曰。傷寒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里。臟病為陰。俗妄謂有寒熱陰陽異證。誤人久矣。寒病有矣。非汗病之謂也。寒病止為雜病。終莫能為汗病。且造化汗液之氣者。乃陽熱之氣。非陰寒之所能也。雖仲景有四逆湯證。是治表熱里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入里。下利不止。及或表熱里寒自利。急以四逆溫里。利止里和。急解其表也。故仲景四逆湯證。復有承氣湯下之者。

  由是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而不言寒也。經言三陰證者。邪熱。在臟。在里。以臟與里。為陰。當下熱者也。素問論傷寒熱病有二。篇名曰熱。竟無寒理。兼素問并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為熱病。誠非寒也。觀守真此論。則傷寒無問在表在里。與夫三陽三陰。

  皆一于為熱。而決無或寒者矣。兩說不同。其是非之判。必有一居此者。由是彼此反復究詰其義。而久不能得。雖至神疲氣耗。不舍置者。自謂此是傷寒大綱領。此義不明。則千言萬語。皆未足以為后學式。況戕賊民生。何有窮極也哉。意謂成無己之注。必有所發(fā)明者。遂因而求之。然亦止是隨文而略釋之。竟不明言何由為熱。何由為寒之故。此非其不欲言也。

  蓋止知傷寒。皆是傳經。故疑于六經所傳。俱為熱證。而熱無變寒之理。遂不敢別白耳。以寒為本臟之寒歟。安得當熱邪傳里入深之時。反獨見寒。而不見熱者。且所用溫熱藥。能不助傳經之熱邪乎。以寒為外邪之寒歟。則在三陽以成熱矣。豈有傳至三陰。而反為寒哉。成氏能潛心乎此。則必悟其所以然矣。自仲景作傷寒論以來。靡或遺之而弗宗。至于異同之論興。而漁者走淵。木者走山矣。宜乎后人不能決于似是而非之際。故或謂今世并無真?zhèn)?。又或以為今人所得之病。俱是內傷。又昧者。至謂傷寒論中諸溫藥。悉為傳經熱邪而用者。以三陰經屬陰故也。又其太謬者。則曰。論中凡有寒字。皆當作熱字看。嗚呼。末流之弊。一至此乎。于是澄心靜慮以涵泳之。一旦劃然若有所悟者。然亦未敢必其當否也。姑陳之以從有道之正。夫三陽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陽也。寒郁其陽。陽不暢而成熱。陽雖人身之正 氣。既郁則為邪矣。用麻黃發(fā)表。以逐其寒。則腠理通。而郁熱泄。故汗而愈。茍或不汗不解。其熱不得外泄。則必里入。故傳陽明。傳少陽。而或入腑也。若夫三陰之病。則或寒或熱者。何哉。蓋寒邪之傷人也?;蛴性谔柦浻魺?。然后以次而傳至陰經者?;蛴刑柌粋麝柮魃訇?。而便傳三陰經者。或有寒邪不從陽經。而始直傷陰經者?;蛴须m從太陽。

  而始不及郁熱。即入少陰。而獨見少陰證者。或有始自太陽。即入少陰。而太陽不能以無傷者。或有直傷即入。而寒便變熱。及始寒而終熱者。其郁熱傳陰。與變便變熱。則為熱證。

  其直傷陰經。及從太陽即入少陰。則為寒證。其太陽不能無傷。則少陰脈證。而兼見太陽標病。其始為寒。而終變熱。則先見寒證。而后見熱證。此三陰之病。所以或寒或熱也。茍即三陰經篇諸條。展轉玩繹以求之。理斯出矣。夫其或傳經?;蛑眰??;蚣慈??;蛳群鬅嵴?。何也。邪氣暴卒。本無定情。而傳變不常故耳。故經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蛑杏陉??;蛑杏陉?。夫守真者。絕類離倫之士也。豈好為異說。以駭人哉。蓋由其以溫暑為傷寒。

  而仲景之方。每不與溫暑對。故略乎溫熱之劑。而例用寒涼。由其以傷寒一斷為熱而無寒。故謂仲景四逆湯。為寒藥誤下。表熱里和之證。及為表熱里寒。自利之證。而立。又謂溫里止利。急解其表。又謂寒病止為雜病。嗟乎。仲景傷寒論。專為中而即病之傷寒作。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作。故每有三陰之寒證。而溫熱之劑之所以用也。以病則寒以時。則寒其用之也固宜。后人不知此意。是以愈求愈遠。愈說愈鑿。若知此意。則猶庖丁解牛。動中肯綮矣。

  且如寒藥誤下。而成里寒者。固不為不無矣。不因寒藥誤下。而自為里寒者。其可謂之必無乎。殊不知陰經之每見寒證者。本由寒邪不由陽經。直傷于此。與夫雖由太陽。而始不及郁熱。即入于此而致也。雖或有因寒藥誤下而致者。蓋亦甚少。仲景所用諸溫熱之劑。何嘗每為寒藥誤下而立。況表里寒之證。亦何嘗每有急解其表之文乎。夫里寒外熱之證。乃是寒邪入客于內。迫陽于外?;蛘咛撽栔畾狻W宰魍鉄嶂疇疃?。非真熱邪所為也。觀仲景于里寒外熱之證。但以溫藥治里寒。而不治外熱。則知其所以為治之意矣。若果當急解其表。豈不于里和之后。明言之乎。且三陰寒病。既是雜病。何故亦載于傷寒論。以惑后人乎。其厥陰病篇諸條之上。又何故每以傷寒二字冠之乎。夫內經所敘三陰病。一于為熱者。言其常也。仲景所敘三陰病。兼乎寒熱者。言其變也。并行而不相悖耳。后人謂傷寒本無寒證。得非知常而不知變歟。然世之恪守局方。好用溫熱劑者。乃反能每全干寒證無他。其守彼雖偏。治此則是。學人能知三陰。固有寒邪所為之證。則仲景創(chuàng)法之本意??梢粤巳挥谛哪恐g。而不為他說所奪矣。或曰。傷寒之病。必從陽經郁熱。而傳三陰今子謂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而為寒證。其何據乎。予曰。據夫仲景耳。仲景曰。病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發(fā)于陽者。七日愈。發(fā)于陰者。六日愈。夫謂之無熱惡寒。則知其非陽經之郁熱矣。謂之發(fā)于陰。則知其不從陽經傳至此矣。

  謂之六日愈。則知其不始太陽。而止自陰經發(fā)病之日。為始數之矣。仲景又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fā)熱。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夫得傷寒未為熱。即為厥者。豈亦由傳經入深之熱邪。而致此乎。今世人多有始得病時。便見諸寒證。而并無或熱者。此則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者也。茍不能究夫仲景之心。但執(zhí)凡傷于寒。則為病熱之語以為治。其不夭人天年者。幾希矣。

  陽虛陰盛陽盛陰虛論

  難經曰。傷寒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嗟乎。其傷寒汗下之樞機乎。夫邪之傷于人也。有淺深焉。淺則居表。深則入里。居表則閉腠理。發(fā)怫熱。見惡寒。惡風。頭痛等證。于斯時也。惟辛溫解散。而可愈。入里則為燥屎。作潮熱。形狂言。譫語。大渴等證。于斯時也。惟咸寒攻下而可平。夫寒邪外客。非陰盛而陽虛乎。熱邪內熾。非陽盛而陰虛乎。汗下一瘥。生死反掌。吁。是言也。謂之傷寒汗下樞機。其不然歟。惜乎釋者旁求。厥義滋隱。外臺秘要曰。此陰陽指身之表里言。病者為虛。不病者為盛。表病里和。是陽虛陰盛也。表和里病。是陽盛陰虛也。竊意陰陽之在人。均則寧。

  偏則病。無過不及之謂均。過與不及之謂偏。盛則過矣。虛則不及矣。其可以盛為和乎。故內經云。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且謂陽虛當汗。陰虛當下。乃遺邪氣。而反指正氣為言。得無晦乎。傷寒微旨曰。此陰陽指脈之尺寸言。尺脈實大。寸脈短小。名陰盛陽虛??珊?。寸脈實大。尺脈短小。名陽盛陰虛??上?。茍汗證已具。而脈未應。必待尺脈力過于寸而后行。下證已具。而脈未應。必待寸脈力過于尺而后用。竊意越人設難。以病不以脈。其所答也。何反以脈。不以病乎。且脈固以候病也。倘汗下之證已急。不可稍緩。待脈應而未應。欲不待。則惑于心。欲待之。則慮其變。二者之間。將從病歟。將從脈歟。吾不得無疑于此也。或詰予曰。仲景傷寒論引此。而繼以桂枝下咽。陽盛則斃。矛氣入胃。陰盛以亡之語。夫桂枝表藥。承氣里藥。反則為害。是固然矣。然麻黃湯亦表藥也。其不言之何歟。且子以陰盛為寒邪。寒邪固宜用麻黃也。今反舉桂枝。又何歟。予曰。何不味仲景之言乎。其曰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又曰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又桂枝湯條。而曰嗇嗇惡寒。淅淅惡風。麻黃湯條。而曰惡風。夫風寒分言。則風陽而寒陰。風茍行于天地嚴凝凜洌之時。其得謂之陽乎。是則風寒常相因耳。故桂枝麻黃皆溫劑也。以溫劑為治。足以見風寒之俱為陰邪矣。但傷衛(wèi)則桂枝。傷榮則麻黃。榮衛(wèi)雖殊。其為表則一耳。仲景此言。但以戒汗下之誤為主。不為榮衛(wèi)設也。舉桂枝則麻黃在其中矣。所謂陽盛即斃者。是言表證已罷。

  而里證既全。可攻而不可汗。所謂陰盛以亡者。是言里證未形。而表證獨具??珊苟豢晒?。由是觀之。則越人仲景之本旨。庶乎暢然于其中矣。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辨

  余自童時。習聞此言。以為傷寒治法。如是之詳且備也。及考之成無己注本。則所謂三百九十七法者。茫然不知所在。于是詢諸醫(yī)流。亦不過熟誦此句而已。欲其條分縷析。以實其數。則未遇其人。遂乃反復而推尋之。以有論有方諸條數之。則不及其數。以有論有方。有論無方諸條通數之。則過其數。

  除辨脈法。平脈法。

  并傷寒例。及可汗。不可汗??赏隆2豢赏???上隆2豢上轮T篇外。止以六經病篇中。有論有方。有論無方諸條數之。則亦不及其數。以六經病篇。及 濕 霍亂陰陽易瘥后勞復病篇中。有論有方。有論無方諸條數之。則亦過其數。至以六經病。 濕 霍亂陰陽易瘥后勞復篇。有論有方諸條數之。則又太少矣。竟不能決。欲以此句。視為后人無據之言而不從。則疑其或有所據。而或出仲景叔和而弗敢廢。欲尊信而必從之。則又多方求合。而莫之遂。宋林億等校正傷寒論。其序曰。今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偠C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余于是就其十卷二十二篇而求之。其六經篇。霍亂篇。陰陽易瘥后勞復篇中。有方治諸條。以數為計。又重載于各篇之前。又謂疾病至急。倉卒難尋。復重集諸可與不可方治。分為八篇。亦以數為計。繼于陰陽易瘥后勞復篇之后。其太陽上編。注曰。一十六法。太陽中篇。注曰。六十六法。太陽下編。注曰。三十九法。陽明篇。注曰。四十四法。少陽篇不言法。太陰篇。注曰。三法。少陰篇。注曰。二十三法。厥陰篇。注曰。六法。不可發(fā)汗篇。注曰。一法??砂l(fā)汗篇。注曰。四十一法。發(fā)汗后篇。注曰。二十五法??赏缕W⒃?。二法。不可下編。注曰。四法。可下編。注曰。四十四法。汗吐下后篇。注曰。四十八法。以其所注之數通計之。得三百八十七法。然少陽篇有小柴胡湯一法。其不言者??置撝?。又可吐篇。

  卻有五法。其止言二法者??终`也。并此脫誤四法。于三百九十七法之中。亦僅得三百九十一法耳。較之序文之說。猶欠六法。乃參之脈經。其可汗??赏碌绕?。比傷寒論又多可溫,可灸可刺??伤???苫?。不可刺。不可灸。不可水。不可火諸篇。欲以此補其所欠。則又甚多。而不可用。元HT 定間程德齋又作傷寒鈐法。其自序曰。若能精究是編。則知六經傳變三百九十七法。在于指掌矣。又曰。六經二百一十一法?;魜y六法。陰陽易瘥后勞復六法。

  濕 九法。不可汗二十六法。宜汗四十一法。不可吐五法。不可下五法??珊刮宸ā?赏挛宸?。余亦以其說通計之。卻止得三百一十八法。于三百九十七法中。尚欠七十八法。觀其序文乃如彼??计渌嬆巳绱?。則知其猶未能灼然以得其實數。而無疑也。故下文細數中。

  止重敘六經霍亂 濕 陰陽易瘥后勞復諸法而已。彼可汗不可汗等諸法。再不重敘也。近批點傷寒論者。何不考其非乃一宗其所鈐字號。而不敢少易乎。余由是屏去其說。但即論之本文。寢食與俱。以綢繹之。一旦豁然始悟其所計之數。于理不通。而非仲景叔和之說矣。夫傷寒論仲景之所作也。至叔和時已多散落。雖叔和搜采成書。終不能復其舊。然則今之所傳者。非全書也。明矣。后之昧者。乃不察此。必欲以全書視之。為鈐為括斷之曰。某經幾證。某經幾證以謂傷寒治法。略無余蘊矣。殊不知其間有論無方者甚多。至若前篇引內經所敘六經病證。除太陽少陰證。為后篇所有外。其陽明篇無目疼。少陽篇言胸脅滿。而不言痛。太陽篇無嗌干。厥陰篇無囊縮。若此者。非皆本無也。

  必有之。而脫之耳。雖然。為鈐括者膠柱調瑟。但知叔和之重載。而莫知其所以重載之意也。夫叔和既撰次于 采之余。復重載各篇方治。并諸可與不可方治者。非他。不過慮人惑于紛亂。故示之以簡便而已。林億乃弗解其意。遂不問重與不重。一概通數之。以立總目。

  何不觀重載八篇之中。其方治者。止有一十五條。為六經篇之所無。其余一百五十三條。皆六經篇已數過者。安有一法而當兩數之理乎。雖程德齋去取。與林億頗異。然亦五十步。笑百步耳。其不重數發(fā)汗后。并吐汗下后諸法。固為是矣。至于宜汗四十一法。卻又俱是一法當兩數者。與林億所計何以異哉。推原其意。似亦不見林億所計細數。止聞三百九十七法之目。遂自就論中。尋而數之。欲以實其總數。然而卒不能實。故為此含糊之說。以欺后人。

  反又不逮林億所言也。竊嘗思之??v使三百九十七法之言。不出于林億等。而出于億之前。

  亦不足用。此言既出。則后之聞者。必當覆其是非。以歸于正。而乃遵守聽從。以為千載不易之定論。悲夫。余今于三百九十七法內。除去重復者。與無方治者。止以有方治。而不重復者計之。得二百三十八條。并以治字易法字。而曰二百三十八治。如此則庶或可通也。若以法言。則仲景一書無非法也。豈獨有方者然后為法哉。且如論證論脈。與夫諄諄教戒。而使人按之以為望聞問切之準則者。其可謂之法乎。其不可謂之法乎。雖然。六經之外諸條。

  其二家去取不同。固不必辨。然其于六經之中。尢每有悖理而不通者。姑陳一二。如太陽病。三日。已發(fā)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

  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喘家作。桂枝湯加濃樸杏子佳。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林億所校本。則自太陽病。止勿令誤也。

  為一法。自若酒客病。止杏子佳。為一法。自凡服桂枝湯。止吐膿血也。則為證。不為法。

  程德齋鈐法。則自太陽病。止隨證治之。為一法。自桂枝本為解肌。止必吐膿血也。為一法。

  又林億本。于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一條。則數為一法。于其余死不治者。則皆不數。程德齋鈐法。于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

  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然汗出愈。一條。則不數。而太陽刺肝俞。肺俞。

  期門。諸條。卻又數之而弗遺。余如兩條同類。一云當汗而無方。一云當汗而有方。則取其有方者。而略其無方者。又如當取而不取。不當取而取者。蓋亦甚多。不可悉舉。若此者。

  悖理不通。二家皆所不免。所謂楚固失矣。齊亦未為得也。茍熟玩論之本文以較其言。則罅漏出矣。

  傷寒四逆厥辨

  成無己注傷寒論。有云。四逆者。四肢不溫也。厥者。手足冷也。傷寒邪在三陽。則手足必熱。傳到太陰。手足自溫。至少陰。則邪熱漸深。故四肢逆而不溫。及至厥陰。則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經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蚣隆;蛐”悴焕??;蚋怪型础;蛐沽∠轮卣摺K哪嫔⒅髦?。方用柴胡枳實芍藥甘草。四者皆寒冷之物。而專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非虛寒之證也。四逆與厥相近而非。經曰諸四逆厥者。不可下。是四逆與厥有異也。吁。斯言也。所謂彌近理而大亂真者歟。竊嘗考之。仲景言四逆與厥者非一?;蛟凰哪妗;蛟回省?br />
  或曰厥逆?;蛟回世?。或曰厥寒?;蛟皇肿隳胬?。

  或曰手足厥逆。或曰手足厥冷?;蛟皇肿阖誓胬?。細詳其義。俱是言寒冷耳。故厥逆二字。

  每每互言。未嘗分逆為不溫。厥為冷也。然四肢與手足卻有所分。其以四字加于逆字之上者。是通指手足臂脛以上言也。其以手足二字加于厥逆厥冷等之上。及無手足二字者。是獨指手足言也。既曰不溫。即為冷矣。尚何異乎。仲景所謂諸四逆厥者。不可下。蓋以四逆。為四肢通冷。厥為手足獨冷。而臂與脛以上不冷耳。不謂逆厥。有不溫與冷之別也。故又曰。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以逆冷二字釋厥字。足見逆即厥。厥即逆也。故字書曰。厥者逆也。雖然。逆厥雖俱為寒冷。而卻有陰陽之殊焉。熱極而成逆厥者。陽極似陰也。寒極而成逆厥者。獨陰無陽也。陽極似陰。固用寒藥。獨陰無陽。固用熱藥。仲景以四逆散寒藥治四逆一條。此陽極似陰之四逆也。其無四逆湯熱藥治四逆之條者。安知其非本有而失之乎。且四逆湯之名。由四肢之冷而立也。今以四逆湯治手足厥冷。豈非逆厥之不異乎。既以四逆為四肢不溫。厥為手足獨冷。何故不名治厥之藥為四厥湯乎。成氏于四逆散治四逆條下。謂。四逆為熱邪所為。及于明理論。謂。四逆非虛寒之證矣。至于少陰病死證二條下。卻謂。四逆為寒甚。君此者得不自悖其說乎。是知四逆亦猶厥之有寒有熱。固不可謂四逆。專為熱邪所作也。但四肢通冷。比之手足獨冷。則有間爾。故仲景曰。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又曰。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又曰。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此三條者。二為死。一為可治。雖通由諸證兼見而然。然死者以四逆言??芍握咭载世溲浴t亦可見。四逆與手足厥冷之有輕重淺深矣。夫四肢通冷。其病為重。手足獨冷。其病為輕。雖婦人小子亦能知之。成氏乃謂厥甚于逆。何邪。若能知四逆厥之所以異者。在于獨指手足言。與兼指臂脛以上言。則不勞創(chuàng)為不溫與冷之曲說。而自然貫通矣。

  嘔吐干嘔噦咳逆辨

  嘗讀成無己傷寒明理論。有曰。嘔者。有聲者也。俗謂之 。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嘔。而無干吐。是以于嘔。則曰食谷欲嘔。及吐。則曰飲食入口即吐。則嘔吐之有輕重可知矣。又曰。噦者。俗謂之咳逆是也。余竊疑之。于是即仲景傷寒論。以考其是非。以訂其說。

  夫傷寒論曰。嘔。曰吐。曰干嘔。曰噦者至多。曰咳逆者。則二而止也。因類聚而觀之。夫嘔者。東垣所謂聲物兼出者也。吐者。東垣所謂物出而無聲者也。至若干嘔與噦。皆聲出而無物也。東垣但以噦該之。而無干嘔之論。夫干嘔與噦。其所異者。果何在哉。微甚而已矣。故仲景于干嘔。則皆平易言之。于噦。則曰。太陽中風?;鸾?。發(fā)汗后。久則譫語。甚者至噦。又曰。陽明中風。若不屎。腹?jié)M加噦者。不治。又曰。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因得噦。雖亦間有似平易言者。然比之言干嘔。則徑庭矣。竊又思之。干嘔與噦。東垣視為一。仲景視為二。由為一而觀之。固皆聲之獨出者也。由為二而觀之。則干嘔乃噦之微。噦乃干嘔之甚。干嘔者。其聲輕小而短。噦者。其聲重大而長。長者雖有微甚之分。蓋一證也。今成氏乃以嘔為有聲。與干嘔混而無別。又以噦為咳逆。若此者。余未之能從也。

  夫仲景以聲物兼出而名為嘔。以物獨出而名為吐。以聲獨出而名為干嘔。惟其嘔兼聲物。故無物而聲空鳴者。乃謂之干。干猶空也。至于吐。則是必有物矣。其可謂之干乎。仲景于嘔字上加一干字。所以別夫嘔為聲物兼出者耳。成氏乃以嘔為獨有聲。而同乎干嘔。得不有失仲景措辭之本意歟。仲景曰。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盡膿自愈。夫謂之嘔盡膿。其可以嘔為獨有聲乎。至于曰得湯則嘔。得食而嘔。飲食嘔。貪水者必嘔之類。亦不可以嘔為獨有聲矣。又少陰病。下利。用通脈四逆湯一條。其所敘諸證。既有干嘔之文。何下文加減法中。

  又曰。嘔者加生姜乎。設仲景果以嘔為獨有聲。則不當又立干嘔之名矣。觀其既曰嘔。又曰干嘔。則其義之殊別也。詎不著明也哉。且仲景嘗言欲嘔矣。又言欲吐矣。未嘗言欲干嘔。欲噦也。夫欲之為義。將出未出。而預有所覺之辭也。夫將出未出。而預覺者。惟有形之物則然。無形之聲。則不然也。有形之物。將出乎胸膈之間。則雖未出。而亦可以前知。若無形之聲。則不能前知。其將出。必待夫既出。而后可知也。嘔與吐。主有形之物言。故可謂之欲。干嘔與噦。主無形之聲言。故不可謂之欲。成氏引食谷欲嘔。飲食入口即吐二句。而謂嘔吐有輕重。其意蓋以嘔言欲。而為輕。吐言即。而為重。安知言欲不言欲者。本為有形無形設。不為輕重置也。果如其說。則得湯則嘔。得食而嘔。心中溫溫欲吐。氣逆欲吐之語。不出于仲景乎。又引俗謂之 一句以證嘔。夫 與噦。蓋字異而音義俱同者也。以之證嘔亦疏矣。雖然。以嘔與吐較之。吐輕于嘔。以吐與干嘔較之。干嘔輕于吐。然三者亦各自有輕重。

  不可定拘也。但以嘔吐干嘔與噦而較。則噦之為重。必非三者之比矣。故太素曰。木陳者。

  其葉落。病深者。其聲噦。夫噦雖亦有輕而可治。重而不可治者。然病至于噦。則其治也。

  終不易矣。且夫咳逆。俗以吃逆與吃忒呼之。然咳逆二字。僅見傷寒論首。辨脈平脈法中。

  其六經病篇。及汗下可否諸篇。皆無所有。其所有者噦也。后人因見六經病篇。及汗下可否諸篇。但有噦而無咳逆。遂謂噦即咳逆。而曰咳逆者。噦逆之名。吁。斯言也。孫真人倡于前。朱奉議成無己和于后。由是噦與咳逆之名義紊矣。金匱要略曰。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姜半夏湯主之。干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觀此則仲景所謂噦逆但指與干嘔同類者言。何嘗指咳逆言乎。咳逆噦逆不同??饶嫜云渎曋虐l(fā)而遽止。雖發(fā)止相續(xù)有至數十聲者。然而短促不長。有若咳嗽之咳然。故曰咳逆。噦逆則言其似欲嘔物以出。而無所出。但聲之濁惡長而有力。直至氣盡而后止。非如干嘔之輕而不甚。故曰噦逆。二者皆由氣之逆上而作。故俱以逆言之。孫真人乃以噦逆當咳逆。何邪。彼言傷寒者。雖以辨脈平脈法之咳逆。與咳逆上氣。

  視為吃忒。然安知其不為咳而氣逆之病乎。故今不敢定其必為吃忒也。金匱要略曰。病咳逆。寸口脈微而數。此為肺癰。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榷蠚?。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此三條者。皆是咳而氣逆之病。豈可以咳逆。專為吃忒哉。今傷寒家本有吃忒。而論中六經病篇。及汗下可否諸篇。卻無者。必亡逸于散落之余耳。

  雖吃忒為六經病篇。及汗下可否諸篇所不言。決不可以噦。為吃忒之咳逆。亦不可以噦。為咳而氣逆之咳逆也?;蛟弧N嶙右砸运^噦逆。非吃忒病。何后人治吃忒者。用橘皮竹茹湯而愈乎。余曰。橘皮竹茹湯辛甘之劑也。有散。有緩。有和。有補。其噦逆吃忒病雖不同。而為邪正之氣怫郁擾亂所致則一。故用焉而皆愈。雖然噦逆吃忒。以一藥同治。則可,以一體同視。則不可。

  中風辨

  人有卒暴僵仆?;蚱??;蛩闹慌e?;虿恢??;蛩??;虿凰勒?。世以中風呼之。而方書亦以中風治之。余嘗考諸內經。則曰風者。百病之始也。又曰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無常方。又曰風者。善行而數變。又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驗闊嶂小?br />
  或為寒中。或為癘風?;驗槠??;驗轱L也。其卒暴僵仆。不知人。四肢不舉者。并無所論。止有偏枯一語而已。及觀千金方。則引岐伯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懿。四曰風痹。解之者。曰。偏枯者。半身不隨。風痱者。身無痛。四肢不收。風懿者。奄忽不知人。風痹者。諸痹類風狀。金匱要略中風篇曰。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蜃蠡蛴?。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邪入于腑。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沫。由是觀之。知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舉等證。固為因風而致者矣。故用大小續(xù)命。西州續(xù)命。排風。八風等諸湯散治之。及近代劉河間李東垣朱彥修三子者出。所論始與昔人異矣。河間曰。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于風。由乎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

  而熱氣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由五志過極。皆為熱甚故也。俗云。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東垣曰。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此疾。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而如此。彥修曰。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

  東南氣溫而地多濕。有風病者非風也。皆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三子之論。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彥修主于濕。反以風為虛象。而大異于昔人矣。吁。昔人也。三子也。果孰是歟。果孰非歟。以三子為是。昔人為非。則三子未出之前。固有從昔人而治愈者矣。以昔人為是。三子為非。則三子已出之后。亦有從三子而治愈者矣。故不善讀其書者。往往致亂。以予觀之。昔人三子之論。皆不可偏廢。但三子以相類中風之病。視為中風而立論。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決。殊不知因于風者。真中風也。因于火。因于氣因于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三子所論者。自是因火。因氣。因濕。而為暴病。暴死之證。與風何相干哉。如內經所謂。三陰三陽發(fā)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亦未嘗必因于風。而后能也。夫風火氣濕之殊。望聞問切之異。豈無所辨乎。辨之為風。則從昔人以治。辨之為火氣濕。則從三子以治。

  如此。庶乎析理明。而用法當矣。惟其以因火。因氣。因濕之證。強因風而合論之。

  所以真?zhèn)尾环?。而名實相紊。若以因火。因氣。因濕證分出之則真中風病彰矣。所謂西北有中風東南無中風者。其然歟。否歟。

  中暑中熱辨

  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東垣云。避暑熱于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jié)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大順散主之。若行人。或農夫。于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fā)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術白虎湯主之。竊謂暑熱者。夏之令也。大行于天地之間。人或勞動?;蝠囸I。元氣虧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極。于是受傷而為病。名曰中暑。亦名曰中熱。其實一也。今乃以動靜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熱者。固多在勞役之人。勞役則虛。虛則邪入。邪入則病。不虛則天令雖亢。亦無由以傷之。彼避暑于深堂大廈。得頭疼惡寒等證者。蓋亦傷寒之類耳。不可以中暑名之。其所以煩心。與肌膚火熱者。非暑邪也。身中陽氣受陰寒所遏而作也。既非暑邪。其可以中暑名乎。茍欲治之。則辛溫輕揚之劑。發(fā)散可也。夫大順散一方。甘草最多。干姜杏仁肉桂次之。除肉桂外。其三物皆炒者。原其初意。

  本為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嘔吐。水谷不分。臟腑不調所立。故甘草干姜皆經火炒熟。又肉桂而非桂枝。蓋溫中藥也。內有杏仁。不過取其能下氣耳。若以此藥。治靜而得之之證。吾恐不能解。反增內煩矣。今之世俗。往往不明。類曰。夏月陰氣在內。大順散為必用之藥。吁。其誤也。不亦甚歟。夫陰氣非寒氣也。蓋夏月陽氣發(fā)散于外。而陰氣則在內耳。豈空視陰氣為寒氣。而用溫熱之藥乎。陰果為寒。何以夏則飲水乎。其蒼術白虎湯雖宜用。然亦豈可視為通行之藥。必參之治暑諸方。隨所見之證而用之。然后合理。若夫所謂靜而得之之證。雖當暑月。即非暑病。宜分出之。勿使后人。有似同而異之惑。

  積熱沉寒論

  人之所借以生者氣也。氣者何。陰陽是也。夫陰與陰。可以和而平。可以乖而HT 。善攝與HT。吉兇于是乎歧之。夫惟攝之不能以皆善也。故偏寒偏熱之病。始莫逃于乖HT 之余矣。雖然。寒也。熱也。茍未至于甚。粗工為之而不難。設熱積而寒沉。良工猶弗能以為計。況其下乎。奈之何。俗尚顓蒙恪持方藥愈投愈盛。迷不之反。豈知端本澄源。中含至理。執(zhí)其樞要。眾妙俱呈。且以積熱言之。始而涼和。次而寒取。寒取不愈。則因熱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苦寒頻歲而弗停。又以沉寒言之。始而溫和。次而熱取。熱取不愈。則因寒而從之。從之不愈。則技窮矣。由是辛熱比年而弗止。嗟夫??嗪嫔睢6e熱彌熾。辛熱大過。而苦寒愈滋。茍非大圣慈仁明垂樞要生也。孰從而全之。經曰。謂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屬也者其樞要之所存乎。斯旨也。王太仆知之。故曰。

  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又曰。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

  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吁。混乎千言萬語之間。殆猶和璧之在璞也。其寶久湮豈過焉者石之而弗鑿乎。余僭得而推衍之。夫偏寒偏熱之病。其免者固千百之一二。而積熱沉寒。亦恐未至于數見也。然而數見者。得非粗工不知求屬之道。不能防微杜漸。遂致滋蔓難圖。以成之歟。夫寒之而熱者。徒知以寒治熱。而不知熱之不衰者。由乎真水之不足也。熱之而寒者。徒知以熱治寒。而不知寒之不衰者。由乎真火之不足也。

  不知真水火不足。泠以寒熱藥治之。非惟臟腑習熟藥反見化于其病。而有者弗去無者弗至矣。故取之陰。所以益腎水之不足。而使其制夫心火之有余。取之陽。所以益心火之不足。而使其勝夫腎水之有余也。其指水火也。屬猶主也。謂心腎也。求其屬者。言水火不足。而求之于心腎也。火之原者。陽氣之根。即心是也。水之主者。陰氣之根。即腎是也。非謂火為心。而原為肝。水為腎。而主為肺也。寒亦益心。熱亦強腎。此太仆達至理于規(guī)矩準繩之外。而非迂士曲生之可以 及矣。彼迂士曲生不明真水火于寒熱之病。有必制必勝之道。但謂藥未勝病。久遠期之。是以恪守方藥。愈投愈盛。卒至殞滅。而莫之悟。嗚呼。悲夫。余見積熱沉寒之治。每蹈于覆轍也。因表而出之以勸。

  瀉南方補北方論

  難經七十五篇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鹩麑?。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

  金欲實?;甬斊街?。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

  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余。此之謂也。余每讀至此。未嘗不嘆夫越人之得經旨也。而悼夫后人之失經旨也。先哲有言。凡讀書不可先看注解。且將經文反復而詳味之。待自家有新意。卻以注解參校。庶乎經意昭然。而不為他說所蔽。若先看注解。則被其說橫吾胸中。自家竟無新意矣。余平生佩服此訓。

  所益甚多。且如難經此篇。其言周備純正。足以為萬世法。后人紛紛之論。其可憑乎。夫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此常道也。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亦常道也。人皆知之。今肝實肺虛。乃不瀉肝而瀉心。此則人亦知之。至于不補肺補脾。而補腎。此則人不能知。惟越人知之耳。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以常情觀之。則曰。心火實。致肝木亦實。此子能令母實也。脾土虛。致肺金亦虛。此母能令子虛也。心火實。固由自旺。脾土虛。乃由肝木制之。

  法當瀉心補脾。則肝肺皆平矣。越人則不然。其子能令母實。子謂火。母謂木。固與常情無異。其母能令子虛。母謂水。子謂木。則與常情不同矣。故曰水者。木之母也。子能令母實一句。言病因也。母能令子虛一句。言治法。其意蓋曰?;馂槟局?。子助其母。使之過分而為病矣。今將何以處之。惟有補水瀉火之治而已。夫補水者何謂也。蓋水為木之母。若補水之虛。使力可勝火?;饎萃恕6畡菀嗤?。此則母能虛子之義。所謂不治之治也。(此虛字與精氣奪則虛之虛不同。彼虛謂耗其真而致虛。此虛謂抑其過而欲虛之也。

  )若曰不然。則母能令子虛一句。將歸之于脾肺乎。既歸于脾肺。今何不補脾乎。夫五行之道。其所畏者。畏所克耳。今火大旺。水大虧。

  火何畏乎。惟其無畏。何愈旺而莫能制。茍非滋水以求勝之。孰能勝也。水勝火三字。此越人寓意處。當細觀之。勿輕忽也。雖瀉火補水并言。然其要又在于補水耳。后人乃曰獨瀉火。而不用補水。又曰瀉火。即是補水。得不大違越人。與經之意乎。若果不用補水。經必不言補北方。越人必不言補水矣。雖然。水不虛。而火獨暴旺者。固不必補水亦可也。若先因水虛。而致火旺者。不補水可乎。水虛火旺。而不補水。則藥至而暫息。藥過而復作。將積年累月無有窮已。安能絕其根哉。雖苦寒之藥。通為抑陽扶陰。不過瀉火邪而已。終非腎臟本藥。不能以滋養(yǎng)北方之真陰也。欲滋真陰。舍地黃黃柏之屬不可也。且夫肝之實也。其因有二。心助肝。肝實之一因也。肺不能制肝。肝實之二因也。肺之虛也。其因亦有二。心克肺。肺虛之一因也。脾受肝克。而不能生肺。肺虛之二因也。今補水而瀉火?;鹜藙t木氣削。又金不受克而制木。東方不實矣。金氣得平。又土不受克而生金。西方不虛矣。若以虛則補母言之。肺虛則當補脾。豈知肝勢正盛??送林?。

  雖每日補脾。安能敵其正盛之勢哉??v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償所失矣。此所以不補土。而補水也?;蛞赡就a水??炙尽6居?。故聞獨瀉火。不補水之論。欣然而從之。殊不知木已旺矣。何待生乎。況水之虛。雖峻補尚不能復其本氣。安有余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則能勝火矣。或又謂。補水者。欲其不食于母也。不食于母。則金氣還矣。豈知火克金。土不生金。金之虛已極。尚不能自給。水雖欲食之。何所食乎。若如此則金虛不由于火之克。土之不生。而由于水之食耳。豈理也哉??v水不食金。金亦未必能復常也。金不得平木一句。多一不字。所以瀉火補水者。正欲使金得平木也。不字當刪去。不能治其虛。何問其余。虛指肺虛而言也。瀉火補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謂能治其虛。不補土。不補金。乃瀉火。補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茍不能曉此法。而不能治此虛。則不須問其他。必是無能之人矣。故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余。若夫上文所謂金木水火土更相平之義。不勞解而自明。茲故弗具也。夫越人亞圣也。論至于此。敢不斂衽。但恨說者之HT 蝕之。故辨。

  五郁論

  治五郁之法。嘗聞之王太仆矣。其釋內經曰。木郁達之。謂吐之令其條達也。火郁發(fā)之。謂汗之令其疏散也。土郁奪之。謂下之令無壅礙也。金郁泄之。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折之。謂抑之制其沖逆也。太仆此說之后。靡不宗之。然愚則未能快然于中焉。嘗細觀之似猶有可言。且折之一句。較之上四句。尢為難曉。因有反復經文以求其至。按內經。帝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泄之總十三句通為一章。當分三節(jié)。自帝曰。止木郁折之九句為一節(jié)。治郁法之問答也。然調其氣一句。為一節(jié)治郁之余法也。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泄之。三句為一節(jié)。調氣之余法也。夫五法者。經雖為病由五運之郁所致而立。然擴而充之。則未常不可也。且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滯而不通之義。或因所乘而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氣自郁皆郁也。豈惟五運之變能使然哉。郁既非五運之變可拘。則達之。發(fā)之。奪之。泄之。折之之法。固可擴焉而充之矣。可擴而充。其應變不窮之理也歟。

  姑陳于左。木郁達之。達者。通暢之也。如肝性急怒氣逆 脅或脹火時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則用升發(fā)之藥。加以厥陰報使而從治之。又如久風入中為飧泄。及不因外風之入。而清氣在下為飧泄。則以輕揚之劑舉而散之。凡此之類。皆達之之法也。王氏謂吐之。令其條達。為木郁達之。東垣謂食塞胸中。食為坤土。胸為金位。金主殺伐。與坤土俱在于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生發(fā)之氣。伏于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焦陰土之物。木得舒暢。則郁結去矣。此木郁達之也。竊意王氏。以吐訓達。此不能使人無疑者。以為肺金盛而抑制肝木歟。則瀉肺氣。舉肝氣??梢?。不必吐也。以為脾胃濁氣下流。而少陽清氣不升歟。則益胃升陽。可矣。不必吐也。雖然。木郁固有吐之之理。今以吐字??傇撨_字。則是凡木郁。

  皆當用吐矣。其可乎哉。至于東垣所謂食塞肺分。為金與土旺于上。而克木。又不能使人無疑者。夫金之克木。五行之常道。固不待夫物傷而后能也。且為物所傷。豈有反旺之理。若曰吐去其物。以伸木氣。乃是反為木郁而施治。非為食傷而施治矣。夫食塞胸中而用吐。正內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之義耳。恐不勞引木郁之說。以汨之也。火郁發(fā)之。發(fā)者。汗之也。升舉之也。如腠理外閉。邪熱怫郁。則解表取汗以散之。又如龍火郁甚于內。非苦寒降沉之劑可治。則用升浮之藥。佐以甘溫。順其性而從治之。使勢窮則止。如東垣升陽散火湯是也。凡此之類。皆發(fā)之之法也。

  土郁奪之。奪者。攻下也。劫而衰之也。如邪熱入胃。用咸寒之劑以攻去之。又如中滿腹脹。

  濕熱內甚。其人壯氣實者。則攻下之。其或勢盛。而不能頓除者。則劫奪其勢。而使之衰。

  又如濕熱為痢。有非力輕之劑可治者。則或攻或劫以致其平。凡此之類。皆奪之之法也。金郁泄之。泄者。滲泄而利小便也。疏通其氣也。如肺金為腎水上原。金受火鑠。其令不行。

  原郁而滲道閉矣。宜整肅金化滋以利之。又如肺氣 滿。胸憑仰息。非利肺氣之劑。不足以疏通之。凡此之類。

  皆泄之之法也。王氏謂滲泄解表利小便。為金郁泄之。夫滲泄利小便。固為泄金郁矣。其解表二字。

  莫曉其意。得非以人之皮毛屬肺。其受邪為金郁。而解表為泄之乎。竊謂如此則凡筋病便是木郁。肉病便是土郁耶。此二字未當于理。今刪去。且解表間于滲泄利小便之中。是滲泄利小便為二治矣。若以滲泄為滋肺生水。以利小便為直治膀胱。則直治膀胱。既責不在肺。何為金郁乎。是亦不通。故余易之曰。滲泄而利小便也。水郁折之。折者。制御也。伐而挫之也。漸殺其勢也。如腫脹之病。水氣淫溢。

  而滲道以塞。夫水之所不勝者。土也。今土氣衰弱。不能制之。故反受其侮。治當實其脾土。資其運化。俾可以制水而不敢犯。則滲道達而后愈。或病勢既旺。非上法所能遽制。則用泄水之藥以伐而挫之?;蛉ポ谊?開鬼門潔凈府。三治備舉。迭用以漸平之。王氏所謂抑之制其沖逆。正欲折挫其泛濫之勢也。夫實土者守也。泄水者攻也。兼三治者。廣略而決勝也。

  守也。攻也。廣略也。雖俱為治水之法。然不審病者之虛實。久近。淺深。雜焉而妄施治之。其不傾踣者寡矣。且夫五郁之病。固有法以治之矣。然邪氣久客。正氣必損。今邪氣雖去。正氣豈能遽平哉。茍不平調正氣。使各安其位。復其常于治郁之余。則猶未足以盡治法之妙。故又曰。然調其氣。茍調之。而其氣猶或過而未服。則當益其所不勝以制之。如木過者當益金。金能制木。則木斯服矣。所不勝者所畏者也。故曰。過者折之以其畏也。夫制物者。物之所欲也。制于物者。物之所不欲也。順其欲則喜。逆其欲則惡。今逆之以所惡。故曰。所謂瀉之。王氏以咸瀉腎。酸瀉肝之類為說。未盡厥旨。雖然。自調其氣以下。蓋經之本旨。故余推其義如此。若擴充為應變之用。則不必盡然也。

  二陽病論

  經曰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釋之者。謂男子則脾受之。而味不化。故少精。

  女子則心受之。而血不流。故不月。分心脾為男女各受立說。竊獨謂不然。夫二陽陽明也。

  胃與大腸之脈也。腸胃有病。心脾受之。發(fā)心脾。猶言延及于心脾也。雖然。脾胃為合。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合也。今大腸而及心。何哉。蓋胃為受納之府。大腸為傳化之府。食入于胃。濁氣歸心。飲入于胃。輸精于脾者。以胃之能納。大腸之能化耳。

  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化。心脾何所資乎。心脾既無所資。則無所運化。而生精血矣。

  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為少精。女為不月矣。心脾當總言。男女不當分說。至隱曲不月。方可分說耳。者如釋者之言。則男之精。獨資于脾。而不資于心。女之血。獨資于心。

  而不資于脾。有是理耶。蓋男女之精血。皆由五臟六腑之相養(yǎng)而后成??芍^之男精資于脾。

  女血資于心乎。經本曰男女皆有心脾之病。但在男子。則隱曲之不利。在女子。則月事之不來耳。

  煎厥論

  內經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

  潰潰乎若壞都。 乎不可止。王氏注曰。張筋脈 脹也。精絕。精氣竭絕也。既傷腎氣。又損膀胱。故當夏時。使人煎厥。斯乃房之患也。既盲目視。又閉耳聽。則志意。心神。筋骨。

  腸胃。潰潰乎若壞。 乎煩悶。而不可止。愚竊味夫經其旨昭然。若無待于解者。何注釋之乖遠如此乎。請重釋之。夫陽氣者。人身和平之氣也。煩勞者。凡過于動作皆是也。張。

  主也。謂亢極也。精。陰氣也。辟積。猶積疊。謂怫郁也。衣褶謂之襞積者。亦取積疊之義也。積水之奔散。曰潰都。猶堤防也。 。水流而不止也。夫充于身者。一氣而已。本無異類也。即其所用所病而言之。于是乎始有異名耳。故平則為正。亢則為邪。陽氣則因其和以養(yǎng)人而名之。及其過動而張。亦即陽氣亢極而成火耳。陽盛則陰衰。故精絕。水不制火。

  故亢。火郁積之甚。又當夏月火旺之時。故使人煩熱之極。若煎迫然。而氣逆上也。火炎氣逆。故目盲耳閉。而無所用。此陽極欲絕。故其精敗神去。不可復生。若堤防之崩壞。

  而所儲之水奔散滂流。莫能以遏之矣。夫病至于此。是壞之極矣。王氏乃因不曉都字之義。遂略去此字。而謂之若壞。其可乎哉。又以此病純?yōu)榉炕家詮垶榻蠲} 脹。以 為煩悶。皆非是。

  八味丸用澤瀉論

  張仲景八味丸用澤瀉??茏?本草衍義云。不過接引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而王海藏韙之。愚謂八味丸以地黃為君。而以余藥佐之。非止為補血之劑。蓋兼補氣也。氣者。血之母。東垣所謂。陽旺。則能生陰血者。此也。若果專為補腎。而入腎經。則地黃。山茱萸。

  白茯苓。牡丹皮。皆腎經之藥。固不待夫澤瀉之接引。而后至也。其附子官桂。雖非足少陰經本藥。然附子乃右腎命門之藥。況浮中沉無所不至。又為通行諸經引用藥。官桂能補下焦相火不足。是亦右腎命門藥也。易老亦曰補腎用肉桂。然則。桂附亦不待夫澤瀉之接引。

  而后至矣。唯干山藥。雖獨入手太陰經。然其功亦能強陰。且手太陰為足少陰之上原。原既有滋。流豈無益。夫其用地黃為君者。大補血虛不足。與補腎也。用諸藥佐之者。山藥之強陰益氣。山茱萸之強陰益精。而壯元氣。白茯苓之補陽長陰。而益氣。牡丹皮之瀉陰火。而治神志不足。澤瀉之養(yǎng)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而補虛損。五勞。桂附之補下焦火也。由此觀之。則余之所謂兼補氣者。非臆說也。且澤瀉也。雖曰咸以瀉腎。乃瀉腎邪。非瀉腎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澤瀉者。詎非瀉腎邪乎。白茯苓亦伐腎邪。即所以補正耳。是則八味丸之用澤瀉者。非他。蓋取其瀉腎邪。養(yǎng)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補虛損。五勞。之功而已??苁虾我善錇a腎。而為接引桂附等之說乎。且澤瀉固能瀉腎。然從于諸補藥群眾之中。雖欲瀉之。而力莫能施矣。故當歸從于參 。則能補血。從于大黃牽牛。則能破血。從于桂附茱萸。

  則熱。從于大黃芒硝。則寒。此非無定性也。奪于群眾之勢。而不得不然也。雖然。或者又謂。八味丸以附子為少陰之向導。其補自是地黃為主。蓋取其健脾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

  可致遠耳。竊意如此。則地黃之滯。非附子不能及下矣。然錢仲陽六味地黃丸。豈有附子乎。夫八味丸。蓋兼陰火不足者設。六味地黃丸。則惟陰虛者用之也。

  小便原委論

  或問余曰。靈樞經曰。水谷者。常并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王冰曰。水液自回腸泌別汁。滲入膀胱之中胞。氣化之而為溺。以泄出也。楊介云。水谷自小腸盛受于闌門。以分別也。其水。則滲灌入于膀胱上口。而為溲便。詳以上三說。則小便即泌別之水液。滲入膀胱以出者也。素問則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小便又似水飲精微之氣。上升脾肺。運化而后成者也。彼此不同。將何所憑乎。余曰。憑夫理耳。且夫溲溺者。果何物耶。水而已矣。水之下流。其性則然也。故飲入于胃。其精氣雖不上升。其飲之本。固不能上升。體也。既不能上升。則豈可謂小便。獨為氣化所成者哉。惟其不能上升者。

  必有待于能上升者。為之先導。故素問又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且水者。

  氣之子。氣者。水之母。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滯?;蛘哂种^。小便純由泌別。不由運化。

  蓋不明此理故也。雖然。膀胱。固曰津液之府。至于受盛津液。則又有胞。而居膀胱之中焉。

  故素問曰。胞移熱于膀胱。靈樞經曰。膀胱之胞薄以濡。類纂曰。膀胱者。胞之室。且夫胞之居于膀胱也。有上口而無下口。津液既盛于胞。無由自出。必因乎氣化。而后能漸浸潤于胞外。積于胞下之空處。遂為溺以出于前陰也。素問所謂膀胱津液藏焉者。蓋舉膀胱以該胞也。若曰胞下無空處。則人溺急時至廁。安能即出乎。夫惟積滿胞下空處。而不可再容。

  故急。急則至廁即出矣?;蜓园邢驴?。而無上口?;蜓园舷陆杂锌??;蜓园行「[而為注泄之路。不亦妄歟。

  內傷余議

  當觀夫東垣李氏所著內外傷辨。有曰。外傷風寒客邪有余之病。當瀉。不當補。內傷飲食勞役不足之病。當補。不當瀉。自此論一出。而天下后世。始知內外之傷有所別。而仲景之法。不可例用矣。其惠也。不其大哉。雖然。夷考其言。猶或有可疑者。不敢諛佞。僭用條之。如曰。夫飲食勞倦傷而內熱者。乃陰火乘其坤土之位。故內熱以及于胸中也。又曰。內經有云。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惟宜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內經曰。溫能除大熱。故治之必溫藥乃可耳。又曰。飲者。無形之氣。傷之則宜發(fā)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此飲謂酒也)食者。有形之物。傷之則宜損其谷。其次莫如消導。若此者皆不能使人無疑者也。

  謹按素問調經論篇云。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嗟夫。此內傷之說之原乎。請釋其義如左。夫人身之陰陽。有以表里言者。有以上下之分言者。有以氣血言者。有以身前身后言者。有以臟腑言者有以升降呼吸之氣言者。余如動靜。語默。起居之類甚多。不必悉舉。此所謂陰虛之陰。其所指與數者皆不同。蓋勞動之過。則陽和之氣。皆亢極而化為火矣。況水谷之味又少入。是故陽愈盛。而陰愈衰也。此陰虛之陰。蓋指身中之陰氣。與水谷之味耳。

  或以下焦陰分為言?;蛞阅I水真陰為言。皆非也。夫有所勞役者。過動屬火也。形氣衰少者。壯火食氣也。谷氣不盛者。勞傷元氣。則少食而氣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陽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濁陰不降也。夫胃受水谷。故清陽升。而濁陰降。以傳化出入。滋榮一身也。今胃不能納。而谷氣衰少。則清無升。而濁無降矣。故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然非謂絕不行不通也。但比之平常無病時。則謂之不行不通耳。上不行下不通則郁矣。郁則少火皆成壯火。而胃居上焦下脘兩者之間。故胃氣熱。熱則上炎。故熏胸中。而為內熱也。東垣所謂勞役形體。所謂飲食失節(jié)。而致熱者。此言正與調經論篇之旨相合。固宜引此段經文。于內外傷辯。以為之主。而乃反不引此。卻謂陰火乘土位。故內熱及胸中。此不能無疑者也。夫陰火二字。素問靈樞難經未嘗言。而東垣每每言之。素問止有七節(jié)之膀。中有小心二句。而劉守真推其為命門屬火不屬水。引仙經心為君火。腎為相火之說。以為之證。然亦不以陰火名之。是則名為陰火者。其東垣始歟竊意內熱之作。非皆陰火也。但氣有郁。則成熱耳。雖曰心為君火。君不主令。然素問所敘諸病之屬熱者甚眾。皆君火病也。豈君火不能為病。而直欲純歸之于陰火乎。至真要大論云。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夫勞則動之太過。而神不寧矣。故溫之。溫也者。養(yǎng)也。溫之者。所以調其食飲。適其起居。澄心息慮。從容以待其真氣之復常也。禮記所謂柔色以溫之。此溫字。正與此同?;蛞运幏鲋R囵B(yǎng)也。今東垣乃以溫為溫涼之溫。謂宜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又易損者益之。為損者溫之。又以溫能除大熱。為內經所云。而遍考內經。并無此語。此亦不能無疑者也。然溫藥之補元氣。瀉火邪者。亦惟氣溫而味甘者斯可矣。蓋溫能益氣。甘能助脾而緩火。故元氣復。而火邪熄也。夫宜用溫藥。以為內傷不足之治則可。以為勞者溫之之注。則不可。陰陽應象論。所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其溫字亦是滋養(yǎng)之義。非指溫藥也。夫形不足。乃陽虛而不充也。氣者。藥之氣也。藥有氣濃。氣薄。味濃。味薄。味濃者屬陰。而滋精氣。濃者屬陽。而滋形。今以藥之氣濃者。滋陽不兼形乎。故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雖以藥溫養(yǎng)之。亦未嘗不兼乎調食飲。適起居。與澄心息慮也。溫字固其二意然終不可視為溫涼之溫。茍以補之。除之。抑之。舉之。散之等語。比類而觀焉。則其義自著矣。夫金木水火土。運于天地也。則無形質之可觀。

  其麗于地則有形質矣。金木土水者。有形有質者也?;鹫?。有形而質不實者也。酒性雖體熱。同于水。今東垣乃謂飲者無形之氣。此亦不能無疑者也。既待發(fā)汗利小便以去之。其可謂之無形之氣乎。且勞倦傷。飲食傷二者。雖俱為內傷。然不可混而為一。難經所謂飲食勞倦。則傷脾者。蓋謂脾主飲食。而四肢亦屬脾。故飲食失節(jié)。勞役四肢。皆能傷于脾耳。非謂二者同類。而無辨也。夫勞倦傷。飲食傷。雖與風寒暑濕有余之病不同。然飲食傷。又與勞倦傷不同。勞倦傷誠不足也。飲食傷尢當于不足之中。分其有余不足也。何也。蓋饑餓不飲食。與飲食太過。雖皆是失節(jié)。然必明其有兩者之分。方盡其理。節(jié)也者何。無不及無太過之中有道也。夫饑餓不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固失節(jié)也。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之中兼有余。亦失節(jié)也。以受傷言。則不足。以停滯言。則有余矣。惟其不足。故補益。惟其有余。故消導。亦有物滯氣傷。必補益消導兼行者。亦有物暫滯。而氣不甚傷。宜消導獨行。不須補益者。亦有既停滯。不復自化。不須消導。但當補益?;蛞嗖豁氀a益者。潔古枳術丸。東垣橘皮枳術丸。木香枳術丸之類。

  雖曰消導。固有補益之意存乎其間。其他如木香分氣丸。導氣枳實丸。大枳殼丸之類。雖無補益。然施之于物暫滯。氣不甚傷者。豈不可哉。但不宜視為通行之藥耳。且所滯之物。非枳術丸之力所能去者。亦安可泥于消導。而不知變乎。故備急丸。煮黃丸。感應丸。瓜蒂散等之推逐者。潔古東垣亦未嘗委之。而弗用也。故善將兵者。攻亦當。守亦當。不善者。則宜攻而守。宜守而攻。其敗也非兵之罪。用兵者之罪耳。觀乎此。則知消導補益推逐之理矣。若夫勞倦傷。則純乎補益。固不待議。雖東垣丁寧告戒。然世人猶往往以苦寒之劑。望除勞倦傷之熱。及其不愈。而反甚。自甚而至危。但曰病勢已極。藥不能勝耳。醫(yī)者。病者。主病者。一委之天命。皆懵然不悟其為妄治之失也。嗚呼。仁人君子。能不痛心也哉。夫東垣先哲之出類者也。奚敢輕議。但恨其白璧微瑕。而或貽后人差毫厘謬千里之患。故不得不逾耳。知我者其鑒之。

  外傷內傷所受經言異同論

  客或難予曰。素問陰陽應象論云。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太陰陽明論云。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兩說正相反。愿聞其解。余復之曰。此所謂似反。而不反者也。夫感天之邪氣。犯賊風。虛邪。外傷有余之病也。感水谷寒熱。食飲不節(jié)。內傷不足之病也。二者之傷。腑臟皆嘗受之。但隨其所從。所發(fā)之處。而為病耳。不可以此兩說之異。而致疑。蓋并行不相悖也。讀者當合而觀之。其旨斯盡。若曰不然。請以諸處所論證之。金匱真言論曰。風觸五臟邪氣發(fā)病。八正神明論曰。夫八正之虛邪。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五臟傷。靈樞經曰。五臟之中風。又曰。東風傷人。內舍于肝。南風傷人。內舍于心。西南風傷人。內舍于脾。西風傷人。內舍于肺。北風傷人。內舍于腎。觀乎此。則天之邪氣。固傷五臟矣。靈樞又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于陰則溜于腑。又曰。虛邪之中人也。始從皮膚以入。其傳。自絡脈而經而輸而伏沖之脈。以至于腸胃。又曰東北風傷人。

  內舍于大腸。西北風傷人。內舍于小腸。東南風傷人。內舍于胃。觀乎此。則天之邪氣。豈不傷六腑乎。素問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觀乎此。則水谷寒熱。固傷六腑矣。靈樞又曰。

  形寒寒飲則傷肺。難經曰。飲食勞倦則傷脾。觀乎此。則水谷寒熱。豈不傷五臟乎。至于地之濕氣。亦未必專害皮肉筋脈。而不能害臟腑。邪氣水谷。亦未必專害臟腑。而不能害皮肉筋脈也。但以邪氣無形。臟主藏精氣。故以類相從。而多傷腑。水谷有形。腑主傳化物。故因其所有。而多傷腑。濕氣浸潤。其性緩慢。其入人也以漸。其始也自足。故從下而上。從淺而深。而多傷于皮肉筋脈耳。孰謂濕氣全無及于臟腑之理哉。至若起居不時一語。蓋勞役所傷之病。不系上文。異同之義。故不之及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