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30

古方八陣 作者:(明)張景岳


編號 21 (陶氏黃龍湯二一)
方劑組成 大黃, 芒硝老弱者去此, 厚樸, 甘草, 人參, 當(dāng)歸
主治功效 治熱邪傳里, 胃有燥糞結(jié)實, 心下硬痛而下利純清水, 身熱譫語發(fā)渴. 此非內(nèi)寒而利, 乃因湯藥而利也, 名曰積熱利證, 宜急下之. 身有熱者, 宜用此湯; 身無熱者, 宜六一順氣湯. 醫(yī)家有不識此證者, 便呼為漏底傷寒, 即用熱藥止之者, 是猶拘薪救火也, 誤人多矣
作者見解 水一鐘半, 生姜三片, 棗二枚, 煎服 編號 22 (《良方》黃龍湯二二)
方劑組成 方在婦人八五
主治功效 治妊婦感冒風(fēng)寒, 熱入胞宮, 寒熱如瘧
作者見解

編號 23 (錢氏黃龍湯二三)
方劑組成 方在小兒二五
主治功效 治小兒感冒發(fā)熱, 或寒熱往來
作者見解

編號 24 (子和玉燭散二四)
方劑組成 當(dāng)歸, 川芎, 芍藥, 地黃, 大黃, 芒硝, 甘草,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血虛有滯, 或婦人經(jīng)候不通, 腹脹作痛. 此四物湯對調(diào)胃承氣湯也
作者見解 右B3咀. 水煎服. 甚者倍用大黃 編號 25 (四順清涼飲子二五)
方劑組成 大黃, 當(dāng)歸, 芍藥, 甘草,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大人小兒血脈壅實, 臟腑生熱, 面赤煩渴, 睡臥不寧, 大便秘結(jié)
作者見解 右B3咀. 水煎服

編號 26 (《元戎》四物湯二六)
方劑組成 當(dāng)歸, 熟地黃, 川芎, 白芍藥, 大黃煅, 桃仁,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臟結(jié)秘澀
作者見解 右用水煎, 或丸服亦可

編號 27 (仲景抵當(dāng)湯二七)
方劑組成 水蛭, 三十條, 熬. 虻蟲, 三十個, 熬, 去翅尾. 桃仁, 二十個, 去皮尖. 大黃, 三兩, 酒浸
主治功效 治傷寒熱在下焦, 少腹硬滿, 其人發(fā)狂, 小便自利, 下血乃愈, 以太陽病瘀熱在里也
作者見解 右四味為末.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又, 抵當(dāng)丸, 亦即此四味 編號 28 (仲景十棗湯二八)
方劑組成 芫花醋拌經(jīng)宿炒微黑勿焦, 大戟長流水煮半時曬干, 甘遂面裹煨,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懸飲內(nèi)痛
作者見解 右為細(xì)末. 先以水一鐘半, 煮大棗十枚至八分, 去棗納藥末, 強人一錢, 弱人五分, 平旦服之, 不下更加五分, 快下, 徐以糜粥補之

編號 29 (潔古三化湯二九)
方劑組成 厚樸姜制, 大黃, 枳實, 羌活,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中風(fēng)外有六經(jīng)之形證, 先以續(xù)命湯主之; 內(nèi)有便溺之阻格, 此方主之
作者見解 右B3咀. 每服一兩, 水煎服. 微利則止

編號 30 (《選要》透膈湯三十)
方劑組成 木香, 白豆蔻, 砂仁, 檳榔, 枳殼麩炒, 厚樸姜汁炒, 半夏制, 青皮, 橘紅, 甘草, 大黃, 樸硝, 各一錢
主治功效 治脾胃不和, 中脘氣滯, 胸膈滿悶, 噎塞不通, 脅肋脹痛, 痰涎嘔逆, 飲食不下
作者見解 水一鐘半, 姜三片, 紅棗一枚, 煎八分. 食遠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