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武王劉縯、北海靖王劉興、趙孝王劉良、城陽恭王劉祉、泗水王劉歙、安成孝侯劉賜、成武孝侯劉順、順陽懷侯劉嘉)
◆齊武王劉縯傳
齊武王劉縯字伯升,光武的大哥。性格剛毅,慷慨有大節(jié)。自從王莽篡漢,常憤憤在胸,懷抱著恢復(fù)漢室社稷的深謀遠(yuǎn)慮,不從事于治理家中產(chǎn)業(yè),盡其家產(chǎn),交結(jié)天下英雄俊杰。王莽末年,盜賊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集各豪杰計議說:“王莽暴虐,百姓分崩離析?,F(xiàn)在枯旱連年,兵革并起。這也是天亡王莽之時,恢復(fù)高祖之帝業(yè),定萬世之良機?!贝蠹叶家詾閷?。于是分別派遣親屬賓客,使鄧晨起兵于新野,光武與李通、李軼起兵于宛。伯升親自發(fā)動舂陵子弟,合計七八千人,部署賓客,自稱柱天都部。派遣宗室劉嘉前往引誘新市、平林兵王匡、陳牧等,合軍而進,屠殺了長聚及唐子鄉(xiāng),殺死了湖陽尉,進軍拔取棘陽,趁勢想攻宛。到小長安,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交戰(zhàn)。當(dāng)時天正密霧,漢軍大敗,姊劉元弟劉仲都被殺害了,宗族跟著起義死亡的有數(shù)十人。伯升再收集會合兵眾,回到棘陽自守。甄阜、梁丘賜乘勝,把輜重留在蘭鄉(xiāng),引精兵十萬南渡黃淳水,靠近氵比水,在兩水之間結(jié)扎營地,把后面的橋梁撤掉,表示決不后退。新市、平林兵看到漢兵幾次吃了敗仗,甄阜、梁丘賜大軍擁到,都想解散離去,伯升很憂慮。恰好下江兵五千多人到達宜秋,就前往為他們說明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態(tài)勢,下江兵同意了。伯升說服下江兵的言論記載在《王常傳》。
伯升于是大宴軍士,設(shè)立盟約。讓兵士休息三天,分為六部,乘夜間偷偷起兵,襲擊奪取了蘭鄉(xiāng),繳獲了全部輜重。次日一早,漢軍自西南攻擊甄阜,下江兵自東南攻擊梁丘賜。到吃飯時,梁丘賜兵陣潰敗,甄阜軍望見逃散,漢兵急追,阜軍退卻被阻在黃淳水邊,斬首和溺死者二萬多人,于是斬了甄阜和梁丘賜。王莽納言將軍嚴(yán)尤、秩宗將軍陳茂聽說甄阜、梁丘賜軍敗,準(zhǔn)備據(jù)守宛城。伯升就陳兵誓師,燒掉積聚的物資打破燒飯的釜甑,擊鼓前進,與嚴(yán)尤、陳茂相遇于育陽,交戰(zhàn),大破其軍,斬首三千余級。
嚴(yán)尤、陳茂棄軍逃走,伯升于是進圍宛城,自號柱天大將軍。王莽素來聽了伯升的威名,大為震動恐懼,懸賞能除掉伯升者食邑五萬戶,黃金十萬斤,位封上公。使長安城中官署及天下鄉(xiāng)亭都畫伯升像在門側(cè)堂上,早起以箭射像。自從甄阜、梁丘賜死后,百姓每天都有人來投降,多至十多萬。諸將開會討論立劉氏以順從眾人期望,豪杰們都?xì)w心于伯升。而新市、平林的將帥們樂于放縱,害怕伯升威嚴(yán)明智而喜愛圣公懦弱,就事先共同策劃立圣公,然后派人召集伯升,宣告其討論結(jié)果。伯升說:“各位將軍想立劉氏宗室,其德是很深厚的,然而依鄙人的愚見,私下還有不同的地方。現(xiàn)在赤眉在青州、徐州起兵,擁有數(shù)十萬人,聽說南陽立了宗室,恐怕赤眉也會擁立一個,這樣一來,必將發(fā)生內(nèi)部爭斗。現(xiàn)在王莽還沒有滅掉,而宗室內(nèi)部互相攻擊,是使天下人懷疑而使自己的權(quán)力受到損害,這不是攻破王莽的好辦法。而且首先起義的倡號稱帝,少有成功的,陳勝、項籍就是事實,舂陵離宛只有三百里,不足為功。倉猝之間自行尊立,就成了天下之準(zhǔn)的,使后人得乘我們的疲敝,這不是好計?,F(xiàn)在暫且稱王以發(fā)號施令。如果赤眉所立的是個明君,我們可以相率而前往相從;如果沒有立,攻破王莽迫降赤眉后,再舉行尊號,也不為晚哩。愿各位詳細(xì)考慮?!敝T將多表示同意說:“好?!边@時將軍張..拔劍擊地說“:行事多疑無以為功。
今天的決定,不得有反對?!北娙硕贾坏梅摹Jス纫鸭次?,拜伯升為大司徒,封漢信侯。由是豪杰們感到失望,多不服。平林后部攻新野,不能攻下。新野縣宰登上城樓說“:只要得到司徒劉公一個憑證,愿意先下?!钡鹊讲姷?,新野宰即開門投降。
五月,伯升攻拔宛城。六月,光武破王尋、王邑。自是兄弟威名更盛。更始君臣不能自安,于是共謀殺害伯升,就大合諸將,以成其計。更始取伯升寶劍觀看,纟肅衣御史申屠建隨即獻上玉..,更始終不能發(fā)令。罷令以后,伯升舅樊宏對伯升說:“過去鴻門之會,范增舉所佩玉..以示項羽。今天申屠建獻玉..,是不是有陰謀呢?”伯升笑而不應(yīng)。起初,李軼巴結(jié)更始貴將,光武深感疑惑,常常警告伯升說:“李軼其人不可再信任了?!辈植唤邮?。伯升部將同族人劉稷,幾次陷陣打垮敵軍,其勇敢冠于三軍。當(dāng)時率軍攻擊魯陽,聽到更始即位,發(fā)怒說“:本來起兵謀大事的,是伯升兄弟,現(xiàn)在更始怎么能即位呢?”更始君臣聽說后心里很忌恨,以劉稷為抗威將軍,劉稷不肯拜受。更始就與諸將陳列軍隊數(shù)千人,先拘捕劉稷,將要殺害他,伯升堅決爭論反對。李軼、朱鮪就勸更始同時拘捕伯升。于當(dāng)天就加以殺害了。伯升有二子,建武二年(26),光武立伯升長子劉章為太原王,次子劉興為魯王。
建武十一年(35)遷劉章為齊王。
建武十五年(39),追謚伯升為齊武王。
◆北海靖王劉興傳
北海靖王劉興,建武二年封為魯王,繼承光武兄劉仲。起初,南頓君娶同郡樊重女女間都為妻。女間都性情婉順,自童女時起,就不整飾容貌衣服不出閨房,宗族都敬愛她。生三男三女:長男伯升,次子仲,三子光武;長女劉黃,次女劉元,三女伯姬?;叔g都在伯升兄弟初起兵時病逝,樊女間都的族人樊巨公將她安葬。
建武二年(26),封劉黃為湖陽長公主,伯姬為守平長公主。劉元與劉仲都在小長安去世,追加劉元爵號為新野長公主,
建武十五年(39),追謚劉仲為魯哀王。劉興在當(dāng)年試用為緱氏縣令。為人有明智方略,長于聽理訴訟,甚得好名聲。后遷升為弘農(nóng)太守,也有善政。任職四年,上陳條請求退職,被召回京師,參加朝會。
建武二十七年(51),方歸國。明年,以魯國租入比東海多,所以徙劉興為北海王。
三十年(54),封劉興子劉復(fù)為臨邑侯。
中元二年(57),又封劉興二子為縣侯。顯宗器重劉興,每遇到大的政事,常傳遞文書向劉興請問。在位三十九年去世,子敬王劉睦繼嗣。
◆趙孝王劉良傳
趙孝王劉良字次伯,光武帝的叔父。平帝時被舉為孝廉,為蕭縣縣令。光武兄弟幼年喪父,劉良撫養(yǎng)照顧十分周到。等到光武起兵,把事情告訴了劉良,劉良大怒,說:“你與伯升志向操守不一樣,現(xiàn)在家里想要危亡嗎?反而共謀起兵!”后來不得已,才從軍到小長安,漢兵大敗,劉良的妻及兩個兒子都被害。更始即位,以劉良為國三老,跟著入關(guān)。更始失敗后,劉良聽說光武即了位,就逃奔洛陽。
建武二年(26),封劉良為廣陽王。
建武五年(29),徙為趙王,始就國位。
十三年(37),降為趙公。每年到京朝拜。
建武十七年(41),在京師去世。在位十六年。子節(jié)王劉栩嗣。
建武三十年(54),封栩二子為鄉(xiāng)侯。
建初二年(77),又封劉栩十子為亭侯。
◆城陽恭王劉祉傳
城陽恭王劉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劉敞的兒子。劉敞的曾祖父節(jié)侯劉買,以長沙定王的兒子封于零道之舂陵鄉(xiāng),為舂陵侯。劉買去世,子戴侯劉熊渠繼位。熊渠去世,子考侯劉仁繼位。劉仁以舂陵地勢低下潮濕,山林間有毒氣,上奏書要求減邑內(nèi)徙。
元帝初元四年(43),徙封到南陽的白水鄉(xiāng),還是以舂陵為國名。于是就與從弟巨鹿都尉劉回及劉氏宗族住到一起。劉仁去世后,子劉敞繼承。劉敞謙儉好尚義氣。把父親時期的金寶財產(chǎn)悉數(shù)給與了昆弟們,荊州刺史上書崇尚他的義行,拜他為廬江都尉。一年多后,遇到族兄安眾侯劉崇起兵,王莽害怕厭惡劉氏,征召劉敞到長安,不讓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原先在平帝時,劉敞與劉崇都聚會在京師,作為明堂的輔助祭祀。劉崇看到王莽將危害漢室,私下對劉敞說:“安漢公王莽獨攬國政,群臣莫不曲從,國家將被他覆亡。太后年紀(jì)老了,平帝又幼弱,高皇帝所以要分封子弟,就是為了這個啊?!眲⒊◤膬?nèi)心同意。等到劉崇事敗,劉敞害怕,想結(jié)交援引樹立私黨,就為劉祉娶高陵侯翟宣女為妻。恰逢翟宣弟翟義起兵準(zhǔn)備攻擊王莽,南陽郡吏捕殺翟宣女,劉祉被連累囚禁于牢獄。劉敞因而上書謝罪,愿意率領(lǐng)子弟及宗族為戰(zhàn)士先鋒。王莽新居攝政,想安慰宗室,所以沒有被施刑誅殺。等到王莽篡位,劉氏宗室被封侯的都降級稱子,食孤卿的俸祿,后來又都被褫奪了爵位。等到劉敞去世,劉祉的封號都被廢除了,而且不允許他做官吏。劉祉因是故侯劉敞的嫡子,行為淳樸敦厚,劉氏宗室都尊敬他。等到光武起兵,劉祉兄弟相率從軍,前隊大夫甄阜就將他所有的家屬囚禁于監(jiān)獄。等到漢兵在小長安失敗,劉祉挺身回保棘陽,甄阜就將劉祉的母弟妻子全部殺害了。更始即位,以劉祉為太常將軍,繼承舂陵侯。又跟隨入關(guān),被封為定陶王。另率部將擊破劉嬰于臨涇。等到更始降于赤眉,劉祉就從小道逃奔洛陽。這時宗室只有劉祉先到,光武見后非常歡喜。
建武二年(26),封為城陽王,賜給乘輿、御物、車馬、衣服。追謚劉敞為康侯。
建武十一年(35),劉祉患了疾病,獻上城陽王璽綬,愿以列侯奉先人祭祀。光武帝親自看望他的病。劉祉去世,年四十三歲,謚號為恭王,沒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就葬于洛陽北芒。
建武十三年(37),封劉祉嫡子劉平為蔡陽侯,以奉劉祉祭祀;劉平弟劉堅為高鄉(xiāng)侯。
◆泗水王劉歙傳
泗水王劉歙字經(jīng)孫,光武帝的族父。劉歙的兒子劉終,與光武從小就互相親愛。漢兵興起,開始波及唐子,劉終誘殺湖陽尉。更始即位,劉歙跟隨入關(guān),被封為元氏王,劉終為侍中。更始失敗,劉歙、劉終東奔洛陽。
建武二年(26),立劉歙為泗水王,劉終為淄川王。
建武十年(34),劉歙去世,封小兒子劉火單為堂奚谷侯,奉劉歙后祀。劉終在治喪時間想念亡父,哭泣二十多天,也去世。封長子劉柱為己阝侯,以奉劉終祭祀,又封劉終子劉鳳為曲陽侯。劉歙從父弟劉茂,年十八歲,漢兵興起時,劉茂自號劉失職,也聚合部眾于京縣、密縣一帶,稱厭新將軍。攻下潁川、汝南,擁有部眾十多萬人。光武既到河內(nèi),劉茂率眾投降,被封為中山王。
建武十三年(37),宗室為王者都降為侯,更封劉茂為穰侯。劉茂弟劉匡,也與漢兵一起興起。
建武二年(26),封宜春侯。為人謙遜,永平中為宗正。子劉浮繼承,封朝陽侯。
◆安成孝侯劉賜傳
安成孝侯劉賜字子琴,光武的族兄。祖父劉利,是蒼梧太守。劉賜少年喪父。兄劉顯報怨殺人,官吏捕捉劉顯把他殺了。劉賜與劉顯兒子劉信賣掉田園住宅,共同拋棄財產(chǎn),結(jié)交賓客殺吏報仇,都在外亡命逃伏,后來遭赦免回家。恰逢伯升起兵,就隨從伯升攻擊各縣。更始既即位,以劉賜為光祿勛,封廣漢侯。等到伯升被害,代理為大司徒,率兵討伐汝南。沒有平定,更始又以劉信為奮威大將軍,代劉賜攻擊汝南,劉賜與更始都到洛陽。更始想命令親近大將奪取河北,不知派誰為好。劉賜說劉家子弟只有文叔可用,大司馬朱鮪等以為不可,更始狐疑不定,劉賜極力勸說,更始就拜光武行使大司馬職務(wù),持符節(jié)過河。當(dāng)日以劉賜為丞相,令他先入關(guān),修理宗廟宮室。又回來迎接更始定都長安,封劉賜為宛王,拜前大司馬,讓他持符節(jié)鎮(zhèn)撫關(guān)東。
更始二年(24)春,劉賜就以宛為封他,掌管六部兵事。后來赤眉破了更始,劉賜所領(lǐng)的六部也逐漸散去叛離,劉賜就去宛保守育陽。聽到光武即位,就西去武關(guān),迎接更始的妻子將他們帶到洛陽。光武帝嘉獎劉賜忠誠,建武二年(26),封他為慎侯。
建武十三年(37),更增加戶邑,定封為安成侯,參與朝會。以劉賜有恩信,所以親切厚愛,多次設(shè)私宴招待,還時常駕幸劉賜府第,給予的恩寵賞賜特別優(yōu)厚。劉賜經(jīng)常接濟給他的故舊,沒有作為遺產(chǎn)留下來。帝為他營造冢堂,立起祠廟,設(shè)置吏卒,如舂陵孝侯格式。
建武二十八年(52)去世,子劉閔繼承。建武三十年(54),帝又封劉閔弟劉嵩為白牛侯。因楚王謀反事,口供中與劉閔有所牽連,被撤除封號。劉閔去世,子劉商繼承,徙封為白牛侯。劉商去世后,子劉昌繼承。
◆成武孝侯劉順傳
成武孝侯劉順字平仲,光武的族兄。父親劉慶,舂陵侯劉敞的同母弟。劉順與光武同鄉(xiāng),從小就厚交。更始即位,以劉慶為燕王,劉順為虎牙將軍。當(dāng)更始向赤眉投降時,劉慶被亂兵所殺,劉順就微行拜見光武,被封為南陽太守,建武二年(26),封為成武侯,所食邑戶最大,地租收入為宗室各家的幾倍。
建武八年(32),派他擊破六安賊,因而拜為六安太守。數(shù)年,光武想征他入京,六安吏人上書請將他留下。建武十一年(35)卒,帝派遣使者迎喪回京,親臨吊唁。子劉遵繼承爵位,因牽連與諸王交通,降為端氏侯。
◆順陽懷侯劉嘉傳
順陽懷侯劉嘉字孝孫,光武帝的族兄。父劉憲,是舂陵侯劉敞的同母弟。劉嘉少年喪父,性仁愛寬厚,南頓君撫養(yǎng)視之如親生子,后來與伯升都就學(xué)長安,學(xué)習(xí)《尚書》、《春秋》。義兵興起,劉嘉跟隨更始征戰(zhàn)。當(dāng)漢軍在小長安失敗時,劉嘉的妻子被殺害。更始即位,以劉嘉為偏將軍。等到攻破宛城,封興德侯,又遷為大將軍。在冠軍擊破延岑,延岑降。更始既都長安,以劉嘉為漢中王、扶威大將軍,持符節(jié)往漢中封地,都于南鄭,擁眾數(shù)十萬。
建武二年(26),延岑復(fù)反,進攻漢中,圍攻南鄭,劉嘉敗走。延岑于是平定漢中,進兵武都,被更始柱功侯李寶所破。延岑敗走天水,公孫述遣將侯丹攻取南鄭。劉嘉收拾散卒,得數(shù)萬人,以李寶為相,從武都南擊侯丹,不利,還軍河池、下辨。再與延岑連戰(zhàn),延岑引軍北入散關(guān),到陳倉,劉嘉追擊攻破延岑。更始鄧王廖湛率領(lǐng)赤眉軍十八萬攻劉嘉,劉嘉與廖湛戰(zhàn)于谷口,大破廖湛軍。劉嘉親手殺了廖湛,于是到云陽就地取得糧食。李寶等聽說鄧禹西征,就擁兵自守,勸劉嘉暫時坐觀成敗。光武聽到后,告鄧禹說“:孝孫素來謹(jǐn)慎善良,而且與我從小就相親相愛,當(dāng)是長安的輕薄兒誤了他哩?!编囉砭托婀馕涞闹家?,劉嘉就依來歙在云陽會見鄧禹。
建武三年(27),到洛陽,跟從征伐,拜為千乘太守。
建武六年(30),患病,上書請求退職,被征召到京師。建武十三年(37),封為順陽侯。秋,又封劉嘉兒子劉參為黃李侯。建武十五年(39),劉嘉去世。子劉參繼承爵位,劉參犯罪,被削為南鄉(xiāng)侯。永平中,劉參為城門校尉。劉參死,子劉循繼位。劉循死,子劉章繼位。
◆齊武王劉縯傳
齊武王劉縯字伯升,光武的大哥。性格剛毅,慷慨有大節(jié)。自從王莽篡漢,常憤憤在胸,懷抱著恢復(fù)漢室社稷的深謀遠(yuǎn)慮,不從事于治理家中產(chǎn)業(yè),盡其家產(chǎn),交結(jié)天下英雄俊杰。王莽末年,盜賊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集各豪杰計議說:“王莽暴虐,百姓分崩離析?,F(xiàn)在枯旱連年,兵革并起。這也是天亡王莽之時,恢復(fù)高祖之帝業(yè),定萬世之良機?!贝蠹叶家詾閷?。于是分別派遣親屬賓客,使鄧晨起兵于新野,光武與李通、李軼起兵于宛。伯升親自發(fā)動舂陵子弟,合計七八千人,部署賓客,自稱柱天都部。派遣宗室劉嘉前往引誘新市、平林兵王匡、陳牧等,合軍而進,屠殺了長聚及唐子鄉(xiāng),殺死了湖陽尉,進軍拔取棘陽,趁勢想攻宛。到小長安,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交戰(zhàn)。當(dāng)時天正密霧,漢軍大敗,姊劉元弟劉仲都被殺害了,宗族跟著起義死亡的有數(shù)十人。伯升再收集會合兵眾,回到棘陽自守。甄阜、梁丘賜乘勝,把輜重留在蘭鄉(xiāng),引精兵十萬南渡黃淳水,靠近氵比水,在兩水之間結(jié)扎營地,把后面的橋梁撤掉,表示決不后退。新市、平林兵看到漢兵幾次吃了敗仗,甄阜、梁丘賜大軍擁到,都想解散離去,伯升很憂慮。恰好下江兵五千多人到達宜秋,就前往為他們說明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態(tài)勢,下江兵同意了。伯升說服下江兵的言論記載在《王常傳》。
伯升于是大宴軍士,設(shè)立盟約。讓兵士休息三天,分為六部,乘夜間偷偷起兵,襲擊奪取了蘭鄉(xiāng),繳獲了全部輜重。次日一早,漢軍自西南攻擊甄阜,下江兵自東南攻擊梁丘賜。到吃飯時,梁丘賜兵陣潰敗,甄阜軍望見逃散,漢兵急追,阜軍退卻被阻在黃淳水邊,斬首和溺死者二萬多人,于是斬了甄阜和梁丘賜。王莽納言將軍嚴(yán)尤、秩宗將軍陳茂聽說甄阜、梁丘賜軍敗,準(zhǔn)備據(jù)守宛城。伯升就陳兵誓師,燒掉積聚的物資打破燒飯的釜甑,擊鼓前進,與嚴(yán)尤、陳茂相遇于育陽,交戰(zhàn),大破其軍,斬首三千余級。
嚴(yán)尤、陳茂棄軍逃走,伯升于是進圍宛城,自號柱天大將軍。王莽素來聽了伯升的威名,大為震動恐懼,懸賞能除掉伯升者食邑五萬戶,黃金十萬斤,位封上公。使長安城中官署及天下鄉(xiāng)亭都畫伯升像在門側(cè)堂上,早起以箭射像。自從甄阜、梁丘賜死后,百姓每天都有人來投降,多至十多萬。諸將開會討論立劉氏以順從眾人期望,豪杰們都?xì)w心于伯升。而新市、平林的將帥們樂于放縱,害怕伯升威嚴(yán)明智而喜愛圣公懦弱,就事先共同策劃立圣公,然后派人召集伯升,宣告其討論結(jié)果。伯升說:“各位將軍想立劉氏宗室,其德是很深厚的,然而依鄙人的愚見,私下還有不同的地方。現(xiàn)在赤眉在青州、徐州起兵,擁有數(shù)十萬人,聽說南陽立了宗室,恐怕赤眉也會擁立一個,這樣一來,必將發(fā)生內(nèi)部爭斗。現(xiàn)在王莽還沒有滅掉,而宗室內(nèi)部互相攻擊,是使天下人懷疑而使自己的權(quán)力受到損害,這不是攻破王莽的好辦法。而且首先起義的倡號稱帝,少有成功的,陳勝、項籍就是事實,舂陵離宛只有三百里,不足為功。倉猝之間自行尊立,就成了天下之準(zhǔn)的,使后人得乘我們的疲敝,這不是好計?,F(xiàn)在暫且稱王以發(fā)號施令。如果赤眉所立的是個明君,我們可以相率而前往相從;如果沒有立,攻破王莽迫降赤眉后,再舉行尊號,也不為晚哩。愿各位詳細(xì)考慮?!敝T將多表示同意說:“好?!边@時將軍張..拔劍擊地說“:行事多疑無以為功。
今天的決定,不得有反對?!北娙硕贾坏梅摹Jス纫鸭次?,拜伯升為大司徒,封漢信侯。由是豪杰們感到失望,多不服。平林后部攻新野,不能攻下。新野縣宰登上城樓說“:只要得到司徒劉公一個憑證,愿意先下?!钡鹊讲姷?,新野宰即開門投降。
五月,伯升攻拔宛城。六月,光武破王尋、王邑。自是兄弟威名更盛。更始君臣不能自安,于是共謀殺害伯升,就大合諸將,以成其計。更始取伯升寶劍觀看,纟肅衣御史申屠建隨即獻上玉..,更始終不能發(fā)令。罷令以后,伯升舅樊宏對伯升說:“過去鴻門之會,范增舉所佩玉..以示項羽。今天申屠建獻玉..,是不是有陰謀呢?”伯升笑而不應(yīng)。起初,李軼巴結(jié)更始貴將,光武深感疑惑,常常警告伯升說:“李軼其人不可再信任了?!辈植唤邮?。伯升部將同族人劉稷,幾次陷陣打垮敵軍,其勇敢冠于三軍。當(dāng)時率軍攻擊魯陽,聽到更始即位,發(fā)怒說“:本來起兵謀大事的,是伯升兄弟,現(xiàn)在更始怎么能即位呢?”更始君臣聽說后心里很忌恨,以劉稷為抗威將軍,劉稷不肯拜受。更始就與諸將陳列軍隊數(shù)千人,先拘捕劉稷,將要殺害他,伯升堅決爭論反對。李軼、朱鮪就勸更始同時拘捕伯升。于當(dāng)天就加以殺害了。伯升有二子,建武二年(26),光武立伯升長子劉章為太原王,次子劉興為魯王。
建武十一年(35)遷劉章為齊王。
建武十五年(39),追謚伯升為齊武王。
◆北海靖王劉興傳
北海靖王劉興,建武二年封為魯王,繼承光武兄劉仲。起初,南頓君娶同郡樊重女女間都為妻。女間都性情婉順,自童女時起,就不整飾容貌衣服不出閨房,宗族都敬愛她。生三男三女:長男伯升,次子仲,三子光武;長女劉黃,次女劉元,三女伯姬?;叔g都在伯升兄弟初起兵時病逝,樊女間都的族人樊巨公將她安葬。
建武二年(26),封劉黃為湖陽長公主,伯姬為守平長公主。劉元與劉仲都在小長安去世,追加劉元爵號為新野長公主,
建武十五年(39),追謚劉仲為魯哀王。劉興在當(dāng)年試用為緱氏縣令。為人有明智方略,長于聽理訴訟,甚得好名聲。后遷升為弘農(nóng)太守,也有善政。任職四年,上陳條請求退職,被召回京師,參加朝會。
建武二十七年(51),方歸國。明年,以魯國租入比東海多,所以徙劉興為北海王。
三十年(54),封劉興子劉復(fù)為臨邑侯。
中元二年(57),又封劉興二子為縣侯。顯宗器重劉興,每遇到大的政事,常傳遞文書向劉興請問。在位三十九年去世,子敬王劉睦繼嗣。
◆趙孝王劉良傳
趙孝王劉良字次伯,光武帝的叔父。平帝時被舉為孝廉,為蕭縣縣令。光武兄弟幼年喪父,劉良撫養(yǎng)照顧十分周到。等到光武起兵,把事情告訴了劉良,劉良大怒,說:“你與伯升志向操守不一樣,現(xiàn)在家里想要危亡嗎?反而共謀起兵!”后來不得已,才從軍到小長安,漢兵大敗,劉良的妻及兩個兒子都被害。更始即位,以劉良為國三老,跟著入關(guān)。更始失敗后,劉良聽說光武即了位,就逃奔洛陽。
建武二年(26),封劉良為廣陽王。
建武五年(29),徙為趙王,始就國位。
十三年(37),降為趙公。每年到京朝拜。
建武十七年(41),在京師去世。在位十六年。子節(jié)王劉栩嗣。
建武三十年(54),封栩二子為鄉(xiāng)侯。
建初二年(77),又封劉栩十子為亭侯。
◆城陽恭王劉祉傳
城陽恭王劉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劉敞的兒子。劉敞的曾祖父節(jié)侯劉買,以長沙定王的兒子封于零道之舂陵鄉(xiāng),為舂陵侯。劉買去世,子戴侯劉熊渠繼位。熊渠去世,子考侯劉仁繼位。劉仁以舂陵地勢低下潮濕,山林間有毒氣,上奏書要求減邑內(nèi)徙。
元帝初元四年(43),徙封到南陽的白水鄉(xiāng),還是以舂陵為國名。于是就與從弟巨鹿都尉劉回及劉氏宗族住到一起。劉仁去世后,子劉敞繼承。劉敞謙儉好尚義氣。把父親時期的金寶財產(chǎn)悉數(shù)給與了昆弟們,荊州刺史上書崇尚他的義行,拜他為廬江都尉。一年多后,遇到族兄安眾侯劉崇起兵,王莽害怕厭惡劉氏,征召劉敞到長安,不讓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原先在平帝時,劉敞與劉崇都聚會在京師,作為明堂的輔助祭祀。劉崇看到王莽將危害漢室,私下對劉敞說:“安漢公王莽獨攬國政,群臣莫不曲從,國家將被他覆亡。太后年紀(jì)老了,平帝又幼弱,高皇帝所以要分封子弟,就是為了這個啊?!眲⒊◤膬?nèi)心同意。等到劉崇事敗,劉敞害怕,想結(jié)交援引樹立私黨,就為劉祉娶高陵侯翟宣女為妻。恰逢翟宣弟翟義起兵準(zhǔn)備攻擊王莽,南陽郡吏捕殺翟宣女,劉祉被連累囚禁于牢獄。劉敞因而上書謝罪,愿意率領(lǐng)子弟及宗族為戰(zhàn)士先鋒。王莽新居攝政,想安慰宗室,所以沒有被施刑誅殺。等到王莽篡位,劉氏宗室被封侯的都降級稱子,食孤卿的俸祿,后來又都被褫奪了爵位。等到劉敞去世,劉祉的封號都被廢除了,而且不允許他做官吏。劉祉因是故侯劉敞的嫡子,行為淳樸敦厚,劉氏宗室都尊敬他。等到光武起兵,劉祉兄弟相率從軍,前隊大夫甄阜就將他所有的家屬囚禁于監(jiān)獄。等到漢兵在小長安失敗,劉祉挺身回保棘陽,甄阜就將劉祉的母弟妻子全部殺害了。更始即位,以劉祉為太常將軍,繼承舂陵侯。又跟隨入關(guān),被封為定陶王。另率部將擊破劉嬰于臨涇。等到更始降于赤眉,劉祉就從小道逃奔洛陽。這時宗室只有劉祉先到,光武見后非常歡喜。
建武二年(26),封為城陽王,賜給乘輿、御物、車馬、衣服。追謚劉敞為康侯。
建武十一年(35),劉祉患了疾病,獻上城陽王璽綬,愿以列侯奉先人祭祀。光武帝親自看望他的病。劉祉去世,年四十三歲,謚號為恭王,沒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就葬于洛陽北芒。
建武十三年(37),封劉祉嫡子劉平為蔡陽侯,以奉劉祉祭祀;劉平弟劉堅為高鄉(xiāng)侯。
◆泗水王劉歙傳
泗水王劉歙字經(jīng)孫,光武帝的族父。劉歙的兒子劉終,與光武從小就互相親愛。漢兵興起,開始波及唐子,劉終誘殺湖陽尉。更始即位,劉歙跟隨入關(guān),被封為元氏王,劉終為侍中。更始失敗,劉歙、劉終東奔洛陽。
建武二年(26),立劉歙為泗水王,劉終為淄川王。
建武十年(34),劉歙去世,封小兒子劉火單為堂奚谷侯,奉劉歙后祀。劉終在治喪時間想念亡父,哭泣二十多天,也去世。封長子劉柱為己阝侯,以奉劉終祭祀,又封劉終子劉鳳為曲陽侯。劉歙從父弟劉茂,年十八歲,漢兵興起時,劉茂自號劉失職,也聚合部眾于京縣、密縣一帶,稱厭新將軍。攻下潁川、汝南,擁有部眾十多萬人。光武既到河內(nèi),劉茂率眾投降,被封為中山王。
建武十三年(37),宗室為王者都降為侯,更封劉茂為穰侯。劉茂弟劉匡,也與漢兵一起興起。
建武二年(26),封宜春侯。為人謙遜,永平中為宗正。子劉浮繼承,封朝陽侯。
◆安成孝侯劉賜傳
安成孝侯劉賜字子琴,光武的族兄。祖父劉利,是蒼梧太守。劉賜少年喪父。兄劉顯報怨殺人,官吏捕捉劉顯把他殺了。劉賜與劉顯兒子劉信賣掉田園住宅,共同拋棄財產(chǎn),結(jié)交賓客殺吏報仇,都在外亡命逃伏,后來遭赦免回家。恰逢伯升起兵,就隨從伯升攻擊各縣。更始既即位,以劉賜為光祿勛,封廣漢侯。等到伯升被害,代理為大司徒,率兵討伐汝南。沒有平定,更始又以劉信為奮威大將軍,代劉賜攻擊汝南,劉賜與更始都到洛陽。更始想命令親近大將奪取河北,不知派誰為好。劉賜說劉家子弟只有文叔可用,大司馬朱鮪等以為不可,更始狐疑不定,劉賜極力勸說,更始就拜光武行使大司馬職務(wù),持符節(jié)過河。當(dāng)日以劉賜為丞相,令他先入關(guān),修理宗廟宮室。又回來迎接更始定都長安,封劉賜為宛王,拜前大司馬,讓他持符節(jié)鎮(zhèn)撫關(guān)東。
更始二年(24)春,劉賜就以宛為封他,掌管六部兵事。后來赤眉破了更始,劉賜所領(lǐng)的六部也逐漸散去叛離,劉賜就去宛保守育陽。聽到光武即位,就西去武關(guān),迎接更始的妻子將他們帶到洛陽。光武帝嘉獎劉賜忠誠,建武二年(26),封他為慎侯。
建武十三年(37),更增加戶邑,定封為安成侯,參與朝會。以劉賜有恩信,所以親切厚愛,多次設(shè)私宴招待,還時常駕幸劉賜府第,給予的恩寵賞賜特別優(yōu)厚。劉賜經(jīng)常接濟給他的故舊,沒有作為遺產(chǎn)留下來。帝為他營造冢堂,立起祠廟,設(shè)置吏卒,如舂陵孝侯格式。
建武二十八年(52)去世,子劉閔繼承。建武三十年(54),帝又封劉閔弟劉嵩為白牛侯。因楚王謀反事,口供中與劉閔有所牽連,被撤除封號。劉閔去世,子劉商繼承,徙封為白牛侯。劉商去世后,子劉昌繼承。
◆成武孝侯劉順傳
成武孝侯劉順字平仲,光武的族兄。父親劉慶,舂陵侯劉敞的同母弟。劉順與光武同鄉(xiāng),從小就厚交。更始即位,以劉慶為燕王,劉順為虎牙將軍。當(dāng)更始向赤眉投降時,劉慶被亂兵所殺,劉順就微行拜見光武,被封為南陽太守,建武二年(26),封為成武侯,所食邑戶最大,地租收入為宗室各家的幾倍。
建武八年(32),派他擊破六安賊,因而拜為六安太守。數(shù)年,光武想征他入京,六安吏人上書請將他留下。建武十一年(35)卒,帝派遣使者迎喪回京,親臨吊唁。子劉遵繼承爵位,因牽連與諸王交通,降為端氏侯。
◆順陽懷侯劉嘉傳
順陽懷侯劉嘉字孝孫,光武帝的族兄。父劉憲,是舂陵侯劉敞的同母弟。劉嘉少年喪父,性仁愛寬厚,南頓君撫養(yǎng)視之如親生子,后來與伯升都就學(xué)長安,學(xué)習(xí)《尚書》、《春秋》。義兵興起,劉嘉跟隨更始征戰(zhàn)。當(dāng)漢軍在小長安失敗時,劉嘉的妻子被殺害。更始即位,以劉嘉為偏將軍。等到攻破宛城,封興德侯,又遷為大將軍。在冠軍擊破延岑,延岑降。更始既都長安,以劉嘉為漢中王、扶威大將軍,持符節(jié)往漢中封地,都于南鄭,擁眾數(shù)十萬。
建武二年(26),延岑復(fù)反,進攻漢中,圍攻南鄭,劉嘉敗走。延岑于是平定漢中,進兵武都,被更始柱功侯李寶所破。延岑敗走天水,公孫述遣將侯丹攻取南鄭。劉嘉收拾散卒,得數(shù)萬人,以李寶為相,從武都南擊侯丹,不利,還軍河池、下辨。再與延岑連戰(zhàn),延岑引軍北入散關(guān),到陳倉,劉嘉追擊攻破延岑。更始鄧王廖湛率領(lǐng)赤眉軍十八萬攻劉嘉,劉嘉與廖湛戰(zhàn)于谷口,大破廖湛軍。劉嘉親手殺了廖湛,于是到云陽就地取得糧食。李寶等聽說鄧禹西征,就擁兵自守,勸劉嘉暫時坐觀成敗。光武聽到后,告鄧禹說“:孝孫素來謹(jǐn)慎善良,而且與我從小就相親相愛,當(dāng)是長安的輕薄兒誤了他哩?!编囉砭托婀馕涞闹家?,劉嘉就依來歙在云陽會見鄧禹。
建武三年(27),到洛陽,跟從征伐,拜為千乘太守。
建武六年(30),患病,上書請求退職,被征召到京師。建武十三年(37),封為順陽侯。秋,又封劉嘉兒子劉參為黃李侯。建武十五年(39),劉嘉去世。子劉參繼承爵位,劉參犯罪,被削為南鄉(xiāng)侯。永平中,劉參為城門校尉。劉參死,子劉循繼位。劉循死,子劉章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