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窻傳

白話梁書 作者:唐·姚思廉


  任窻字彥升,樂安博昌人。父親任遙,齊朝時為中散大夫。身長七尺五寸。很小時就極好學,很早就出了名。宋丹陽尹劉秉征辟他為主簿。當時任窻十六歲,賭氣得罪了劉秉的兒子。過了很久,為奉朝請,推舉為兗州秀才,拜授太常博士,提升為征北行參軍。

  永明初年,衛(wèi)將軍王儉任丹陽尹,又引任窻為主簿。王儉特別欽佩、重用任窻,認為當時無人可同任窻并論。提升司徒刑獄參軍事,進京任尚書殿中郎,調(diào)任司徒竟陵王記室參軍,因父親去世離職。特別孝順,守喪時居行按禮行事。三年滿后,母親又去世,時常住在墓旁的草廬里,哭泣的地方連草都不生。服喪完畢拜為太子步兵校尉、管東宮書記。

  當初,齊明帝廢郁林王,將出任侍中、中書監(jiān)、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封為宣城郡公,增兵五千,讓任窻撰寫奏文。明帝怪他的奏文中有微詞,很氣憤。因此任窻在建武年間,職位始終不過列校而已。

  任窻很會寫文章,尤其擅長寫記敘文,才華橫溢,當時王公的上書奏文,多請他寫。任窻下筆即成,不用修改。沈約堪稱一代詞宗,也很推崇他。明帝死后,遷中書郎。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長史。梁高祖攻克京都,幕府剛建立,讓任窻擔任驃騎記室參軍。最初高祖和任窻曾在竟陵王西邸相遇,隨便對任窻說:“我當了三公,就任你作記室?!比胃R也和高祖開玩笑說:“我若當了三公,就任你做騎兵。”意思是說高祖很會騎射。到現(xiàn)在,所以應(yīng)過去的話讓任窻為記室。

  梁臺建立,祭天地的文誥,多由任窻寫。高祖即帝位后,拜任窻為黃門侍郎,遷吏部郎中,不久又以原職兼管著作事務(wù)。

  天監(jiān)二年(503),出任義興太守。在任期間清正廉潔,妻室兒女只吃粗米飯。彭城的好友到溉及其弟到洽,與任窻一起游歷山水。離任上船時只有五斛米。到任沒有衣服,鎮(zhèn)軍將軍沈約派人帶著衣服去迎接他。又任吏部郎中,參掌大選,居官不稱職。不久換任御史中丞、秘書監(jiān)、領(lǐng)前軍將軍。自齊朝永元以來,秘閣四部圖書篇目卷次雜亂,任窻親自校訂,于是篇目排定。六年(507)春,出任寧朔將軍、新安太守。在郡期間不注意衣著打扮,獨自一人拄著拐杖,步行到城鎮(zhèn)村舍,民間有是非官司,隨即就地裁決。為政清明節(jié)省,官民都感到很便利。一年后死在任職上,終年四十九歲。全郡人都十分痛惜,老百姓在城南為他立祠堂。高祖知道后,當天舉哀,哭得很傷心。

  任窻喜好交結(jié)朋友,獎勵、進薦學士友人,得到他的稱譽的人大多升遷了,所以官宦及其子弟都爭著與他交往,家中賓客不下數(shù)十人。當時的人很仰慕他,稱為任君,意思是說他像漢朝的三君一樣。陳郡的殷蕓給建安太守到溉寫信道:“哲人死去,儀表謝世??,F(xiàn)在哪里?誰來指引方向?”士友推崇他到了如此高度。任窻不治家業(yè),以至于沒有居住的房屋,有人笑他乞討租借財物,還時常散發(fā)給親友。任窻經(jīng)常感嘆說:“知道我的人認為我是叔則,不知道我的人也認為我是叔則?!比胃R對書籍典章無所不讀,家雖貧窮,藏書卻有上萬卷,善本異本書很多。任窻死后,高祖派學士賀縱同沈約一起??彼臅?,官家沒有的書,就拿任窻家的書補充。任窻所寫的文章幾十萬字,流傳于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