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后晉·劉昫等 撰
《舊唐書》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五代后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xiàn)存最早的系統(tǒng)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舊唐書》共二百卷,包括本紀(jì)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高祖至代宗,基本脫胎于吳兢、韋述等《唐書》帝紀(jì);德宗至文宗,大體圍繞相關(guān)實錄多寡加減、編纂而成,與前半部已有現(xiàn)成帝紀(jì)可以直接引用的情況不盡相同;武宗以下,基本上采用的是賈緯《唐年補(bǔ)遺錄》65卷?!杜f唐書》卷一八宣宗紀(jì)“史臣曰” 的第一句稱,“臣嘗聞黎老言大中故事”。我們知道,唐宣宗實錄在唐代沒有纂成。唐昭宗時,裴庭?!安尚诔勀慷茫扇?,目為《東觀奏記》,納于史館?!苯癖尽短茣ば迖贰分械倪@一記載,在整部《舊唐書》中只字不見,而且連裴庭裕這個人也未提起,后晉史官似未見其人、其書,這個“嘗聞黎老言大中故事”的“臣”只能是賈緯了。因為后晉史官中,只有賈緯為纂修唐史、補(bǔ)救唐武宗以下“缺略”而“搜訪遺文及耆舊傳說”,撰有《唐年補(bǔ)遺錄》。同樣,《舊唐書》卷一九上懿宗紀(jì)“史臣曰”的第一句,也是“臣常接咸通耆老,言恭惠皇帝故事”。這更證明,《舊唐書》武宗以下的帝紀(jì)是采自賈緯之書,并無裴庭?!稏|觀奏記》。
本紀(jì)第一 高祖 本紀(jì)第二 太宗上
本紀(jì)第三 太宗下 本紀(jì)第四 高宗上
本紀(jì)第五 高宗下 本紀(jì)第六 則天皇后
本紀(jì)第七 中宗睿宗 本紀(jì)第八 玄宗上
本紀(jì)第九 玄宗下 本紀(jì)第十 肅宗
本紀(jì)第十一 代宗 本紀(jì)第十二 德宗上
本紀(jì)第十三 德宗下 本紀(jì)第十四 順宗 憲宗上
本紀(jì)第十五 本紀(jì)第十六 穆宗
本紀(jì)第十七上 敬宗 文宗上 本紀(jì)第十七下 文宗下
本紀(jì)第十八上 武宗 本紀(jì)第十八下 宣宗
本紀(jì)第十九上 懿宗 本紀(jì)第十九下 僖宗
本紀(jì)第二十上 昭宗 本紀(jì)第二十下 哀帝
志第一 禮儀一 志第二 禮儀二
志第三 禮儀三 志第四 禮儀四
志第五 禮儀五 志第六 禮儀六
志第七 禮儀七 志第八 音樂一
志第九 音樂二 志第十 音樂三
志第十一 音樂四 志第十二 歷一
志第十三 歷二 志第十四 歷三
志第十五 天文上 志第十六 天文下
志第十七 五行 志第十八 地理一
志第十九 地理二 志第二十 地理三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志第二十二 職官一
志第二十三 職官二 志第二十四 職官三
志第二十五 輿服 志第二十六 經(jīng)籍上
志第二十七 經(jīng)籍下 志第二十八 食貨上
志第二十九 食貨下 志第三十 刑法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列傳第三 列傳第四
列傳第五 列傳第六
列傳第七 列傳第八
列傳第九 列傳第十 宗室(太祖諸子 代祖諸子)
列傳第十一 列傳第十二
列傳第十三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列傳第十五 列傳第十六
列傳第十七 列傳第十八
列傳第十九 列傳第二十
列傳第二十一 列傳第二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列傳第二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太宗諸子
列傳第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列傳第三十
列傳第三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列傳第三十五 列傳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諸子
列傳第三十七 列傳第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九 列傳第四十
列傳第四十一 列傳第四十二
列傳第四十三 列傳第四十四
列傳四十五 睿宗諸子 列偉第四十六
列傳第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九 列傳第五十
列傳第五十一 列傳第五十二
列傳第五十三 列傳第五十四
列傳第五十五 列傳第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七 玄宗諸子 列傳第五十八
列傳第五十九 列傳第六十
列傳第六十一 列傳第六十二
列傳第六十三 列傳第六十四
列傳第六十五 列傳第六十六
列傳第六十七 列傳第六十八
列傳第六十九 列傳第七十
列傳第七十一 列傳第七十二
列傳第七十三 列傳第七十四
列傳第七十五 列傳第七十六
列傳第七十七 列傳第七十八
列傳第七十九 列傳第八十
列傳第八十一 列傳第八十二
列傳第八十三 列傳八十四
列傳第八十五 列傳第八十六
列傳第八十七 列傳第八十八
列傳第八十九 列傳第九十
列傳第九十一 列傳第九十二
列傳第九十三 列傳第九十四
列傳第九十五 列傳第九十六
列傳第九十七 列傳第九十八
列傳第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 德宗順宗諸子
列傳第一百一 列傳第一百二
列傳第一百三 列傳第一百四
列傳第一百五 列傳第一百六
列傳第一百七 列傳第一百八
列傳第一百九 列傳卷第一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儒學(xué)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儒學(xué)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隱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回紇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南蠻 西南蠻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東夷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列傳第一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五十
《舊唐書》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五代后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xiàn)存最早的系統(tǒng)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舊唐書》共二百卷,包括本紀(jì)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高祖至代宗,基本脫胎于吳兢、韋述等《唐書》帝紀(jì);德宗至文宗,大體圍繞相關(guān)實錄多寡加減、編纂而成,與前半部已有現(xiàn)成帝紀(jì)可以直接引用的情況不盡相同;武宗以下,基本上采用的是賈緯《唐年補(bǔ)遺錄》65卷?!杜f唐書》卷一八宣宗紀(jì)“史臣曰” 的第一句稱,“臣嘗聞黎老言大中故事”。我們知道,唐宣宗實錄在唐代沒有纂成。唐昭宗時,裴庭?!安尚诔勀慷茫扇?,目為《東觀奏記》,納于史館?!苯癖尽短茣ば迖贰分械倪@一記載,在整部《舊唐書》中只字不見,而且連裴庭裕這個人也未提起,后晉史官似未見其人、其書,這個“嘗聞黎老言大中故事”的“臣”只能是賈緯了。因為后晉史官中,只有賈緯為纂修唐史、補(bǔ)救唐武宗以下“缺略”而“搜訪遺文及耆舊傳說”,撰有《唐年補(bǔ)遺錄》。同樣,《舊唐書》卷一九上懿宗紀(jì)“史臣曰”的第一句,也是“臣常接咸通耆老,言恭惠皇帝故事”。這更證明,《舊唐書》武宗以下的帝紀(jì)是采自賈緯之書,并無裴庭?!稏|觀奏記》。
本紀(jì)第一 高祖 本紀(jì)第二 太宗上
本紀(jì)第三 太宗下 本紀(jì)第四 高宗上
本紀(jì)第五 高宗下 本紀(jì)第六 則天皇后
本紀(jì)第七 中宗睿宗 本紀(jì)第八 玄宗上
本紀(jì)第九 玄宗下 本紀(jì)第十 肅宗
本紀(jì)第十一 代宗 本紀(jì)第十二 德宗上
本紀(jì)第十三 德宗下 本紀(jì)第十四 順宗 憲宗上
本紀(jì)第十五 本紀(jì)第十六 穆宗
本紀(jì)第十七上 敬宗 文宗上 本紀(jì)第十七下 文宗下
本紀(jì)第十八上 武宗 本紀(jì)第十八下 宣宗
本紀(jì)第十九上 懿宗 本紀(jì)第十九下 僖宗
本紀(jì)第二十上 昭宗 本紀(jì)第二十下 哀帝
志第一 禮儀一 志第二 禮儀二
志第三 禮儀三 志第四 禮儀四
志第五 禮儀五 志第六 禮儀六
志第七 禮儀七 志第八 音樂一
志第九 音樂二 志第十 音樂三
志第十一 音樂四 志第十二 歷一
志第十三 歷二 志第十四 歷三
志第十五 天文上 志第十六 天文下
志第十七 五行 志第十八 地理一
志第十九 地理二 志第二十 地理三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志第二十二 職官一
志第二十三 職官二 志第二十四 職官三
志第二十五 輿服 志第二十六 經(jīng)籍上
志第二十七 經(jīng)籍下 志第二十八 食貨上
志第二十九 食貨下 志第三十 刑法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列傳第三 列傳第四
列傳第五 列傳第六
列傳第七 列傳第八
列傳第九 列傳第十 宗室(太祖諸子 代祖諸子)
列傳第十一 列傳第十二
列傳第十三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列傳第十五 列傳第十六
列傳第十七 列傳第十八
列傳第十九 列傳第二十
列傳第二十一 列傳第二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列傳第二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太宗諸子
列傳第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列傳第三十
列傳第三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列傳第三十五 列傳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諸子
列傳第三十七 列傳第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九 列傳第四十
列傳第四十一 列傳第四十二
列傳第四十三 列傳第四十四
列傳四十五 睿宗諸子 列偉第四十六
列傳第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九 列傳第五十
列傳第五十一 列傳第五十二
列傳第五十三 列傳第五十四
列傳第五十五 列傳第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七 玄宗諸子 列傳第五十八
列傳第五十九 列傳第六十
列傳第六十一 列傳第六十二
列傳第六十三 列傳第六十四
列傳第六十五 列傳第六十六
列傳第六十七 列傳第六十八
列傳第六十九 列傳第七十
列傳第七十一 列傳第七十二
列傳第七十三 列傳第七十四
列傳第七十五 列傳第七十六
列傳第七十七 列傳第七十八
列傳第七十九 列傳第八十
列傳第八十一 列傳第八十二
列傳第八十三 列傳八十四
列傳第八十五 列傳第八十六
列傳第八十七 列傳第八十八
列傳第八十九 列傳第九十
列傳第九十一 列傳第九十二
列傳第九十三 列傳第九十四
列傳第九十五 列傳第九十六
列傳第九十七 列傳第九十八
列傳第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 德宗順宗諸子
列傳第一百一 列傳第一百二
列傳第一百三 列傳第一百四
列傳第一百五 列傳第一百六
列傳第一百七 列傳第一百八
列傳第一百九 列傳卷第一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儒學(xué)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儒學(xué)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隱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回紇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南蠻 西南蠻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東夷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
列傳第一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