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汪藻傳

白話宋史 作者:元·脫脫等


  汪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幼年即非常聰明,與眾不同,后進入太學(xué),又考中進士。調(diào)任為婺州的觀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遷為江西提舉學(xué)事司干當(dāng)公事。

  徽宗親自撰寫了《君臣慶會閣詩》,群臣紛紛寫詩進呈,只有汪藻寫的和詩群臣里面沒有人能夠及。這時胡伸以文章出名,當(dāng)時的人就編成順口溜說:“江左二寶,胡伸、汪藻?!睕]有多久,汪藻被提升為《九域圖志》所的編修官,再升著作佐郎。當(dāng)時的宰相王黼與汪藻在太學(xué)時是同舍,關(guān)系素來不好,這樣,汪藻就被迫離開朝廷通判宣州,又提點江州太平觀,居此職凡八年,在整個王黼當(dāng)權(quán)的時期不見用。

  欽宗即位,召汪藻為屯田員外郎,再遷任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即位,召試中書舍人。這時高宗在揚州。汪藻多次上奏章論說事情,宰相黃潛善非常討厭他,就借其他事情,罷免他的官,讓他擔(dān)任集英殿的修撰、提舉太平觀。第二年,他又被召為中書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擢升為給事中,又遷兵部侍郎兼侍講,拜翰林學(xué)士?;实垡运频陌讏F扇,親自在上面寫了“紫誥仍兼綰,黃麻似《六經(jīng)》”十個字送給他,士大夫階級都對他羨慕。

  適逢當(dāng)時國家多事,皇帝的詔令多數(shù)都出自汪藻之手。汪藻曾論奏諸大將手中握有重兵,逐漸形成了國家內(nèi)輕外重的局面,并且陳說了所以待將帥的三件事,后來十年形勢的發(fā)展完全證明他所說的。他又上奏章說:“崇寧、大觀以來,那些用錢賄賂當(dāng)權(quán)的大臣和侍臣,像奴隸一樣事奉宦官,以及開拓邊境禍國殃民,因而取得職位名稱,自觀文殿大學(xué)士而下至直秘閣和官至銀青光祿大夫的人,近年來對他們稍微有些削級和革職,可是從建炎開始,卻對他們進行恩赦,現(xiàn)在又該甄別和恢復(fù)他們的官職,臣認為,何不依國初的慣例,這些人的官只讓他們做到中大夫?!?br />
  高宗紹興元年(1131),汪藻升任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湖州。他以顏真卿盡忠唐皇室曾經(jīng)擔(dān)任過湖州的太守一事,上疏皇帝,請求褒揚顏真卿?;实塾谑窍略t,賜顏真卿建忠烈廟。汪藻在疏中又說“:古代有國家就必定有史書,因此記皇帝書榻前議論的,則有時政記;把柱下所見所聞的事實記下來的,就有起居注;類列而加以編排,就形成了每日大事記;修而成書,就稱作實錄。今天已經(jīng)過了三十年,可是不再看到每日大事記,這怎么能夠昭示于來世?臣請求就在臣所主管的湖州,允許臣尋訪舊的官宦人家的文書,編集哲宗元符庚辰(1100)以來的詔旨,作為編寫每日大事記的準(zhǔn)備?!被实劭戳怂淖嗍韬螅饬怂囊?。汪藻負責(zé)的史館得以順利開辦。但是修撰綦崇禮卻向皇帝上疏說不必在朝廷外面設(shè)局,這樣湖州史館就被迫停止。與汪藻同郡的人顏經(jīng)又向朝廷投書控告汪藻購買大量的軍食,汪藻因此被貶級停官。后復(fù)起用知撫州,御史張致遠又上章彈劾他,他就被授予祠祿官。紹興六年(1136),修撰范沖向皇帝上疏說:“每日大事記,是國家的大典,近來皇帝曾命令汪藻纂修,但事情被迫中止,臣恐資料遂因此散失,應(yīng)該讓他現(xiàn)在就閑職的時間再完成以前的事業(yè)?!被实塾谑蔷拖略t頒賜給汪藻史館修撰的伙食費,聽任他自己招聘僚屬進行編纂。紹興八年(1138),汪藻向朝廷呈上他所修成的書,該書收集了自哲宗元符庚辰年(1100)至徽宗宣和乙巳年(1125)所有的皇帝詔旨,共計有六十五卷,汪藻因此再得升官,他的僚屬鮑延祖、孟處義也都分別得到加級。汪藻升任了顯謨閣學(xué)士,皇帝派使者賞給他茶葉和藥。不久,汪藻知徽州,過了一年又徙知宣州。諫官彈劾他曾做過蔡京和王黼的客,因此被奪職謫居永州,屢次遇到大赦,都沒有得到寬宥。紹興二十四年(1154)汪藻終于逝世。

  秦檜死了以后,汪藻得以恢復(fù)官職,并授予他兩個兒子的官。紹興二十八年(1158),《徽宗實錄》修成,右仆射湯思退上疏,說汪藻曾纂集過詔旨,近來纂修的實錄,所采用的材料十之七八是取自汪藻編的詔旨,汪藻實大有力于這部實錄?;实塾谑窍略t追贈汪藻端明殿大學(xué)士。

  汪藻做官三十年,卻沒有房子可住。他博覽群書,到老了仍手不釋卷,他特別喜歡讀《春秋左氏傳》和《兩漢書》。汪藻擅長對偶的文辭,一生著述很多,他所寫的詞,人們都爭著傳頌。他有六個兒子,分別取名汪恬、汪恪、汪怛、汪忄丙、汪懔、汪忄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