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南英,字千子,東鄉(xiāng)人。七歲做《竹林七賢論》,長大為生員,好學,無書不讀。萬歷末年,科場文章陳詞濫調(diào),空洞無物,南英深惡痛疾,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等以改變這種文風為己任,將他們四人的文章刊行于世。世人一致?lián)碜o,稱之為“章、羅、陳、艾”。天啟四年(1624),南英始中舉。主考官檢討丁乾學、給事中郝土膏在所出的策問試題中斥責魏忠賢,南英的對策也有譏諷魏忠賢的言詞。魏忠賢大怒,削奪主考者的官職,罰南英三次不準參加科舉考試。
莊烈帝即位,詔許南英參加會試。雖多次考試而不中,但其文章名氣日大。原先,王世貞、李攀龍之文風大盛,天下人談論文章都以他們?yōu)樽趲煟缓髞?,鐘惺、譚元春之文出來,風氣為之一變。這時,錢謙益在詩詞界頗負盛名,努力糾正過去文風。南英與謙益相互唱和,不遺余力地排斥王、李。北京、南京相繼為清軍占領,江西郡縣也都失守,南英避難入福建。唐王召見他,授兵部主事,不久改任御史。第二年八月逝于延平。
莊烈帝即位,詔許南英參加會試。雖多次考試而不中,但其文章名氣日大。原先,王世貞、李攀龍之文風大盛,天下人談論文章都以他們?yōu)樽趲煟缓髞?,鐘惺、譚元春之文出來,風氣為之一變。這時,錢謙益在詩詞界頗負盛名,努力糾正過去文風。南英與謙益相互唱和,不遺余力地排斥王、李。北京、南京相繼為清軍占領,江西郡縣也都失守,南英避難入福建。唐王召見他,授兵部主事,不久改任御史。第二年八月逝于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