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得長者言

安得長者言 作者:(明)陳繼儒


(明)華亭陳繼儒著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諸生,隱居崑山之陽,後築室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能兼繪事,名重一時?;蜇莠嵮云拢彺纬蓵?,遠近爭相購寫,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崇禎十二年卒,年八十二。有眉公全集。

  序

  余少從四方名賢游,有聞輙掌錄之,已復死心。茅茨之下,霜降水落時,弋一二言拈題紙屏上,語不敢文,庶使異日,子孫躬耕之暇,若粗識數(shù)行字者,讀之了了也。如云安得長者之言而稱之,則吾豈敢[疑缺]

  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費閒,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後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

  偶與諸友登塔,絕頂謂云:大抵做向上人,決要士君子鼓舞。只如此塔甚高,非與諸君乘興覽眺,必無獨登之理。既上四五級,若有倦意又須賴諸君慫恿,此去絕頂不遠。既到絕頂,眼界大,地位高,又須賴諸君提撕警惺,跬步少差,易至傾跌。只此便是做向上一等人榜樣也。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士君子盡心利濟,使海內(nèi)人少他不得,則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吳芾云:與其得罪於百姓,不如得罪於上官。李衡云:與其進而負於君,不若退而合於道。二公南宋人也,合之可作出處銘。

  名利壞人,三尺童子皆知之。但好利之弊使人不復顧名,而好名之過又使人不復顧君父,世有妨親命。

  以潔身訕朝庭以賣直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宦情太濃,歸時過不得;生趣太濃,死時過不得。甚矣!有味於淡也。

  賢人君子專要扶公論正易之。所謂扶陽也。

  清苦是佳事,雖然天下豈有薄於自待而能厚於待人者乎?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黃帝云:行及乘馬不用迴顧,則神去令人迴顧。功名富貴而去其神者豈少哉?

  士大夫當有憂國之心不當有憂國之語。

  屬官論劾上司時論以為快。但此端一開,其始則以廉論貪,其究必以貪論貪矣。又其究必以貪論廉矣。使主上得以賤視大臣,而憲長與郡縣和同為政可畏也。

  責備賢者畢竟非長者言。

  做秀才,如處子,耍怕人;既入仕,如媳婦,要養(yǎng)人;歸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廣志遠願,規(guī)造巧異,積傷至盡,盡則早亡。豈惟刀錢田宅,若乃組織文字,以冀不朽至於鏤肺鐫肝,其為廣遠巧異,心滋甚,禍滋速。

  大約評論古今人物不可,便輕責人以死。

  治國家有二言,曰:忙時閒做,閒時忙做。變氣質(zhì)有二言,曰:生處漸熟,熟處漸生。

  看中人看其大處不走作,看豪傑看其小處不滲漏。

  火麗于木麗于石者也。方其藏於木石之時,取木石而投之水,水不能克火也一付於物即童子得而撲滅之矣。故君子貴翕聚而不貴發(fā)散。

  甔甔子每教人養(yǎng)喜神,止菴子每教人去殺機。是二言,吾之師也。

  朝廷以科舉取士,使君子不得已而為小人也。若以德行取士,使小人不得已而為君子也。

  奢者不特用度過侈之謂。凡多視,多聽,多言,多動皆是暴殄天物。

  鯤鵬六月息,故其飛也。能九萬里仕,宦無息機,不仆則蹶。故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有嘿坐獨宿悠悠忽忽者,非出世人,則有心用世人也。

  讀書不獨變?nèi)藲赓|(zhì),且能養(yǎng)人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

  初夏五陽,用事于乾,為飛龍草木,至此已為長旺。然旺則必極,至極而始收斂,則已晚矣。故康節(jié)云:牡丹含蕋為盛,爛熳為衰,蓋月盈日午,有道之士所不處焉。

  醫(yī)書云:居母腹中,母有所驚,則主子長大時發(fā)顛癇。今人出官涉世,往往作風狂態(tài)者,畢竟平日帶胎疾耳,秀才正是母胎時也。

  士大夫氣易動心易迷,專為"立界墻、全體面"六字斷送一生。夫不言堂奧而言界墻;不言腹心而言體面,皆是向外事也。

  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此二語其宰相臺諫之藥石乎?

  乘舟而遇逆風,見揚帆者不無妬念。彼自處順,于我何關(guān)?我自處逆,于彼何與?究竟思之,都是自生煩惱。天下事大率類此。

  用兵者仁義可以王,治國可以霸,紀律可以戰(zhàn),智謀則勝負共之,恃勇則亡。

  出一箇喪元氣進士,不若出一箇積陰德平民。救荒不患無奇策,只患無真心,真心即奇策也。

  凡議論要透,皆是好,盡言也,不獨言人之過。

  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講道學者得其土苴,真可以治天下,但不可專立,道學門戶使人望而畏焉。嚴君平買卜,與子言依于孝,與臣言依于忠,與弟言依于弟。雖終日譚學而無講學之名,今之士大夫恐不可不味此意也。

  天理,凡人之所生;機械,凡人之所熱。彼以熟而我以生,便是立乎不測也。

  青天白日,和風慶雲(yún),不特人多喜色,即鳥鵲且有好音。若暴風怒雨,疾雷閃雷,鳥亦投林,人亦閉戶乘戾之感。至于此乎,故君子以太和元氣為主。

  頤卦:慎言語、節(jié)飲食。然口之所入者,其禍小;口之所出者,其罪多。故鬼谷子云:口可以飲,不可以言。

  吳俗:坐定輙問新聞。此游閒小人入門之漸,而是非媒孽交搆之端也。地方無新聞,可說此便是好風俗、好世界。蓋訛言之訛字,化其言而為訛也。

  富貴功名上者,以道德享之,其次以功業(yè)當之,又其次以學問識見駕馭之,其下不取辱則取禍。

  天下容有曲謹之小人,必無放肆之君子。

  人有好為清態(tài)而反濁者;有好為富態(tài)而反貧者;有好為文態(tài)而反俗者;有好為高態(tài)而反卑者;有好為淡態(tài)而反濃者;有好為古態(tài)而反今者;有好為奇態(tài)而反平者。吾以為不如混沌為佳。

  人定勝天,志一動氣,則命與數(shù)為無權(quán)。

  偶譚司馬溫公資治通鑑,且無論公之人品、政事,只此閒工夫何處得來?所謂君子樂得其道,故老而不為疲也。亦只為精神不在嗜好上分去耳。

  捏造歌謠,不惟不當作,亦不當聽,徒損心術(shù),長浮風耳。若一聽之,則清淨心田中,亦下一不淨種子矣。

  人之嗜名節(jié)、嗜文章、嗜游俠、如嗜酒然,易動客氣,當以德性消之。

  有穿麻服白衣者,道遇吉祥善事,相與牽而避之,勿使相值其事,雖小其心則厚。

  田鼠化為鴽,雀入大?;癁楦?,蟲魚且有變化,而人至老不變何哉?故善用功者,月異而歲不同,時異而日不同。

  好譚閨門及好談亂者,必為鬼神所怒,非有奇禍則有奇窮。

  有濟世才者,自宜韜斂,若聲名一出,不幸而為亂臣賊子所劫,或不幸而為權(quán)奸佞倖所推,既損名譽,復掣事幾。所以《易》之‘無咎無譽',莊生之才與不才,真明哲之三窟也。

  不盡人之情,豈特平居時?即患難時人求救援,亦當常味此言。

  俗語,近于市纖語,近于娼諢語,近于優(yōu)士君子,一涉此,不獨損威,亦難迓福。

  人之交友,不出趣味兩字。有以趣勝者;有以味勝者;有趣味俱乏者;有趣味俱全者。然寧饒於味,而無寧饒於趣。

  天下惟五倫施而不報,彼以逆加,吾以順受,有此病自有此藥,不必校量。

  羅仲素云:子弒父,臣弒君,只是見君父有不是處耳。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兄弟、朋友、妻子,以及于童僕、雞犬,到處可憎,終日落嗔火坑塹中,如何得出頭地?故云:每事自反,真一帖清涼散也。

  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

  好義者往往曰義:憤曰義;激曰義;烈曰義。俠得中則為正氣,太過則為客氣。正氣則事成,客氣則事敗。故曰:大直若曲。又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遜以出之。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此八字受用一生。

  醫(yī)以生人而庸工以之殺人,兵以殺人而聖賢以之生人。

  人之高堂華服,自以為有益于我,然堂愈高,則去頭愈遠;服愈華,則去身愈外。然則為人乎?為己乎?

  神人之言微;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欲見古人氣象,須于自己胸中潔淨時觀之。故云:見黃叔度使人鄙吝盡消。又云:見魯仲連、李太白使人不敢言名利事。此二者亦須于自家體貼。

  泛交則多費,多費則多營,多營則多求,多求則多辱,語不云乎以約失之者鮮矣,當三復斯言。

  徐主事好衣白布袍,曰:不惟儉樸,且久服無點污,亦可占養(yǎng)。

  《河》《洛》《卦》《範》皆圖也,書則自可鑽研,圖則必由討論。古人左圖右書,此也。今有書而廢圖,故有學而無問,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其惟圖乎?

  留七分正經(jīng)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晦翁云:天地一無所為,只以生萬物為事。人念念在利濟,便是天地了也。故曰:宰相日日有可行的善事,乞丐亦日日有可行的善事,只是當面蹉過耳。

  夫衣食之源本廣,而人每營營茍茍以狹其生;逍遙之路甚長,而人每波波急急以促其死。

  士君子不能陶鎔人,畢竟學問中火力未透。

  人心大同處,莫生異同。大同處即是公論,公論處即是天理,天理處即是元氣,若于此處犯手者,老氏所謂勇乎,敢則殺也。

  孔子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不說士大夫獨拈民之一,字卻有味。

  沓假山,無巧法,只是得其性之重也。故久而不傾,觀此,則嚴重者可以自立。

  後輩輕薄,前輩者往往促算何者。彼既賤,老天豈以賤者贈之。

  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檢點。

  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

  王少河云:好色、好鬥、好得,禽獸別。無所長,只長此三件,所以君子戒之。

  靜坐以觀念頭起處如主人坐堂中看有甚人來自然酬答不差。

  入鳥不亂行;入獸不亂羣。和之至也。人乃同類而多乖睽,何與?故朱子云:執(zhí)抝乖戾者,薄命之人也。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世亂時忠臣義士尚思做箇好人,幸逢太平復爾溫飽,不思做君子,更何為也?

  凡奴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也,得罪于我者,可恕也。

  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

  天下惟聖賢收拾精神,其次英雄,其次修煉之士。

  醉人膽大,與酒融浹故也。人能與義命融浹,浩然之氣自然充塞,何懼之有!

  會見賢人君子而歸,乃猶然故吾者,其識趨可知矣。

  出言須思省,則思為主,而言為客,自然言少。

  只說自家是者,其心粗而氣浮也。

  一人向隅,滿堂不樂;一人疾言,遽色怒氣噀人,人寧有怡者乎?

  士大夫不貪官,不受錢。一無所利濟以及人,畢竟非天生聖賢之意。蓋潔己好修,德也;濟人利物,功也。有德而無功可乎?

  未用兵時全要虛心用人,既用兵時全要實心活人。

  孔子畏大人,孟子藐大人,畏則不驕,藐則不諂,中道也。

  少年時每思成仙作佛,看來只是識見嫩耳。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益厚矣。

  進善言,受善言,如兩來船,則相接耳。

  人不易知然,為人而使人易知者,非至人亦非真豪傑也。黃河之脈,伏地中者萬三千里,而莫窺其際,器局短淺為世所窺,丈夫方自愧不暇,而暇求人知乎?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

  掃殺機以迎生氣,修庸德以來異人。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少,不知其他,知有爭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多,亦不知其他,知有親而已。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以舉世皆可信者終君子也,以舉世皆可疑者終小人也。

  漢人取吏曰:廉平不苛平則能在其中矣。廉能者後世不熟經(jīng)術(shù)之論也。

  古人重俠腸傲骨,曰:腸與骨非霍霍,簸弄口舌,聳作意氣而已。郭解陳遵議論長依名節(jié)。

  清福上帝所吝而習忙可以銷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謗可以銷名。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使人恕我。

  文中子曰:太熙之後述史者幾乎駡矣。嗚呼!今之奏疏亦然。

  用人宜多,擇友宜少。

  不可無道心;不可泥道貌;不可有世情;不可忽世相。

  心逐物曰:迷;法從心曰:悟。

  儒佛爭辨,非惟儒者不讀佛書之過,亦佛者不讀儒書之過,故兩家皆交淺而言深。

  後生輩胸中落,意氣兩字,則交游定不得力落;騷雅二字,則讀書定不深心。

  古之宰相捨功名以成事業(yè),今之宰相既愛事業(yè)又愛功名;古之宰相如聶政塗面抉皮,今之宰相有荊軻生劫秦王之意,所以多敗。

  周顒與何胤書云:變之大者莫過死生,生之重者,無逾性命,性命于彼甚切,滋味在我可輕。故酒肉之事莫談,酒肉之品莫多,酒肉之友莫親,酒肉之僧莫接。

  嗜異味者,必得異??;挾怪性者,必得怪證;習陰謀者,必得陰禍;作奇態(tài)者,必得奇窮。莊子一生放曠,卻曰:寓諸庸原跳不出中庸二字也。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又難有禮。

  憐才二字,我不喜聞。才者當憐人,寧為人所憐?邵子曰:能經(jīng)綸天下之謂才。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讀史要耐訛字,如登山耐亥路,踏雪耐危橋,閒居耐俗漢。

  孔子云: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蓋聖人之氣不與兵氣合,故知其不害于桓魋。今人懶習文字者,由其氣不與天地之氣及聖賢之清氣合,故不得不懶也。

  跋

  陳眉公每欲以語言文字津梁後學,故熱鬧中下一冷語,冷淡中下一熱語,人都受其鑪錘而不覺。是編尤其傳家要領政如水火、菽粟,開門日用之物具眉目者所竝需也。人亦有學語于齊,學步于邯鄲,固不若手一編閒閒下捷即日游眉公彀中可也。沈德先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