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4、為什么沒有就是有?

八戒說禪 作者:熊逸


  一個窮書生到寺廟里借宿,和尚見他一臉窮酸相,就對他愛答不理,態(tài)度冷淡。過不多時,寺院里來了一位高官,這和尚顏色大變,跑前跑后,滿臉堆笑,張羅個不停。

  書生越看越氣,等和尚一閑下來就質(zhì)問和尚:"你這人怎么這么勢利,對人家那么恭維,對我就這么冷淡!"

  和尚打起了機鋒:"不客氣就是客氣,客氣就是不客氣。"

  書生抬手就打。和尚大怒:"你怎么打我?"

  書生說:"打就是不打,不打就是打。"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佛門的這種機鋒大家也都很熟悉。小男生、小女生們也常常這么打打禪機:愛就是不愛,不愛就是愛;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一說起來都好像高深莫測的樣子,一旦應用在現(xiàn)實生活中馬上就會出現(xiàn)問題。

  民工找包工頭討薪,包工頭說:"沒給就是給了。"

  學生高考落榜,對家長說:"落榜了就是考上大學了。"

  這顯然是很荒謬的。但是,這種說法又確實有佛經(jīng)里的出處,這是怎么回事呢?高僧們都是弱智么?

  當然不是。佛學當真稱得上博大精深、玄而又玄,我有時候不免驚嘆:這些高僧們假如是把功夫花在物理上,早就成愛因斯坦了。

  佛家講空講無,說法很多,這里不能一一列舉,只好揀幾個簡單的來說。

  先拿前邊講過的無相下手。無相,《金剛經(jīng)》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像非相,即見如來。"--無論客觀現(xiàn)象也好,名詞概念也好,這些都是"相",都是虛妄的,山(客觀現(xiàn)象)是虛像,正義(名詞概念)也是虛像,當你看到山、看到正義這個概念,不認為它們是真實存在而認為他們是虛像的時候,你就會認識到所謂真如實像了。這個實像是什么,你可以叫它真如、涅槃、如來、佛性、法身……總之,是佛法修行的終極目標。這就像《黑客帝國》里的尼奧終于看清了他一直生活于其中的那個"真實世界"原來只是電腦創(chuàng)造出來的虛像,有了這個覺悟之后,尼奧就看到了"實像"。所以,當你認清了"無相"的時候,你也就達到了"實像"。所以,無相也就等于真如實像、終極真理。

  佛學最最根本的一個理論就是緣起論,前邊講過一些。我們常用的"因緣"這個詞就是佛教來的--"因"指直接原因,也叫"正因","緣"指間接原因,也叫"緣因"(我們現(xiàn)在還常說正因和原因),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因果關系里打轉,由因緣而生,也由因緣而滅,如《中阿含經(jīng)》說:"因此有彼,無此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這個理論后來各家各派解釋不一,大乘宗師龍樹提出了一個"緣起性空說",很著名,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所謂緣起性空,大略是說萬事萬物都是因緣聚散,本身沒有自性。舉個例子,就像人也好、狗也好、石頭瓦片也好,都是由同樣一些基本粒子因為陰差陽錯的什么關系組合而成的,人拆散了是一堆原子,石頭拆散了也是一堆原子,這些原子增增減減,今年的你和去年的你雖然還是同一個人,但你的構成物--原子--已經(jīng)換過好幾茬了。所以人并沒有人性,狗也沒有狗性,石頭也沒有石頭性,都不過是一堆原子的因緣合和而已。這就叫自性本空,簡稱"性空"。為什么性空,因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生滅,根本就沒有自性,所以叫"緣起性空"。

  那么,如果萬事萬物都是空,我們連說話都沒法說了,想想看:人不是人,狗不是狗,石頭也不是石頭,都是沒有自性的空。所以,理論歸理論,在現(xiàn)實上我們還得屈就一下,把這些個"空"賦予不同的概念、名義,比如把這樣因緣組合的一堆原子叫做人,把那樣組合的叫做狗,等等,這些概念、名義,龍樹稱之為"假有",也叫"假設"(又一個從佛典里出來的常用詞)。于是,因為是"空"所以需要假設為"有",又因為"有"不過是權宜之下的假設,所以本質(zhì)上仍然是"空"。推到現(xiàn)在,看,空即是有,有即是空,這就推出來了。

  這個"空",只是說事物沒有自性,而不是說事物并不存在。所以,龍樹既不論定事物的真實存在,也不論定事物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說,龍樹說"有"是說"假有"而不是"實有",說"空"是說"自性本空"而不是"空虛無物",這就是"不著相,不著空",謂之"中道觀"或"中觀",這是對中國佛教界影響很大的一個理論。

  《金剛經(jīng)》里,須菩提說佛陀講的佛法是"非法非非法",意思是:既不是佛法,也并非不是佛法;說"是佛法"不對,說"不是佛法"也不對。

  這就違犯我們的邏輯常識了,而《金剛經(jīng)》這樣說并不是要挑戰(zhàn)形式邏輯的排中律,它的解釋是:沒有固定不變的佛法。--這話說得一點不錯。比如我們常說佛家怎樣怎樣,儒家怎樣怎樣,佛家講人人都可以成佛,儒家講天理人心,而事實上呢,佛家有的宗派講人人可以成佛,有的宗派不認為人人可以成佛,這個時候講人人可以成佛,那個時候講人人都不能成佛,儒家也是一樣,就像我在《隱公元年》的序言里講的:

  歷代經(jīng)學家們往往自以為或自稱解得了孔子真義,認為自己的義理正確與政治正確是堅實地建立在事實正確的基礎之上的,然而他們的很多論斷卻禁不起嚴格的歷史考據(jù)。

  經(jīng)學家們互相攻擊,以自己的"正解"打擊別人的"誤讀",而自己又往往被別人視為誤讀,這些事綿延不絕兩千年之久,是為誤讀史的另一層含義。

  這種種所謂的正解與誤讀沖突、互補、融合、滅亡、新生,許多由不靠譜的考據(jù)引申出來的"大義"真實地在現(xiàn)實社會政治思想中發(fā)揮著巨大影響,又不斷衍生出新的義理與新的政治思想--這就是一種立體的、活的經(jīng)學,而不僅僅是經(jīng)典文獻的文本考據(jù)學。

  我為什么說了解誤讀比了解正解重要,是因為真正影響歷代社會政治思想的與其說是孔子,不如說是披著孔子外衣的董仲舒、杜預、何休、孔穎達、朱熹、王陽明……

  這是一個人們不斷地賦予經(jīng)典以意義的過程,同時也是人們給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賦予意義的過程,這些被人們所賦予的意義反過來又深切影響著人們自身,是為前文所述的貝格爾之論,這是經(jīng)學史的宗教性一面。

  所以,當我們說儒家思想如何如何,佛家思想如何如何的時候,要知道我們其實很難找到一個一以貫之的儒家傳統(tǒng)或佛家傳統(tǒng)。因此在說"非法非非法"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談論一塊石頭,說它既是石頭又不是石頭,而是在談論一個過于寬泛的集合性概念,這兩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再有一點就是前邊剛剛講過的"超越二元對立"。好比我們說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按照常理,一個人不可能在同時既是活人也是死人,佛法也沒有挑戰(zhàn)這個常理,而是說我們當站在一個"超越"的角度來看的時候,比如以宇宙的壽命為參照系,那么一個人的生和死之間的差異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還有一個常見的說法是"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菩提就是道,就是涅槃,就是覺悟,煩惱怎么可能就是覺悟呢?

  禪宗有一則故事,說文殊菩薩派善財童子出門采藥,善財童子隨手拔了一根草回來交差。在我們一般人看來,善財童子肯定不算一個好員工,采個藥都這么敷衍,要是派他送信給加西亞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但善財童子自有他的道理:"山河大地無不是藥,難道隨手拔的草就不是藥嗎?"

  文殊菩薩會是什么反應呢?表揚還是批評?

  菩薩的思維方式畢竟和我們常人不同,他看了看這棵草,說:"這草既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體會一下慧能"超越二元對立"的意思。然后呢,再看看竺道生的話:"藥用得不是地方,就會變成毒藥;砒霜用對了地方,毒藥也變成良藥了。佛是心病的良醫(yī),隨手一抓就是良藥。"

  那么,如果你已經(jīng)體悟到自心的佛性,隨便什么都是良藥,都是好東西,就算煩惱也會是良藥,也會是好東西;如果你體悟不到自心的佛性,什么東西到你這兒都會成為煩惱,菩提也是。

  看,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既不是文字游戲,也不違反邏輯。

  煩惱即菩提,后文還會有一個慧能版的解釋,這里先按下不表。

  再有"破除主、客觀對立"。我和你,我和狗,我和山……這在方才也講過,我們再來想像一下,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好像一滴水生活在大海里,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哪個是水,哪個是海?--當然我們在文明社會是很難找到這種感覺的,社會的發(fā)展是私有產(chǎn)權越來越明晰的,私人域界也越來越分明,大概沒有幾個人還能進鄰居家不打招呼就拿走一沓現(xiàn)金。

  破除二元對立,破除主、客觀對立,這是在《維摩經(jīng)》里就詳細講過的,慧能的這些思想應該和《維摩經(jīng)》有很大的淵源,他在最后也以《維摩經(jīng)》的文辭作為歸納。

  最后我再捎帶一個:為什么懂就是不懂,不懂就是懂?

  我把一段佛教史和佛學寫得通俗易懂,推論力求不超出證據(jù)所允許的極限,講邏輯,講證據(jù),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全能看懂,所以,會有很多人說我不懂,說我主觀臆斷、信口開河、誤人子弟,等等等等;可如果我講得玄而又玄,更多地訴諸感悟和直覺,把沒影的事說得栩栩如生,對佛學理論的解釋雖然語言淺顯,意思卻常常搞得高深莫測,說某一佛法上達天人之境,下啟量子力學,是一切法,是一切非法,非法非非法,天王蓋地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妙不可言……雖然我說的話連我自己都不大懂,但肯定不少人會很崇敬地認為我很懂。信仰,一定要帶幾分神秘感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