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役志
邊防志
兵政志
馬政志
◆賦役志 【 歲運(yùn)附】
國家賦役之制以田以丁江淮以南賦於田者厚而丁則十年次待河濟(jì)以北役於丁者多而田則什不稅一此其大較也若遼之制則乂不侔矣率田歸屯種收其耔粒而各軍餘丁又每歲出緡以給公上之用即間有科田起稅如河濟(jì)之例然總?cè)?zhèn)會之屯種之田十而八九矣若丁則三等九則雖黃髮齠稚無或貸焉是民之困於徵求視中州特最況又有幫軍買馬歲時借債之勞費(fèi)乎余故併戶口田賦徭役志之覽者合而觀焉可以知邊萌之苦而撙節(jié)愛養(yǎng)之政不容一日之緩矣
戶口
田賦
徭役
歲運(yùn)
○戶口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安樂自在二州招集永寧監(jiān)戶九萬六千四百四十一口三十八萬一千四百九十六
定遼中衞
額戶二千五百口八千九百三十六
寄籍戶四十四口二百五十八
新發(fā)軍戶三十五口七十
定遼左衞
額戶二千五百九十口八千一百一十五
寄籍戶二百八十口五百六
新發(fā)軍戶三十口七十二
定遼右衞
額戶二千一百三十口八千七百一十五
寄籍戶一十八口一百八十
新發(fā)軍戶三十五口七十五
定遼前衞
額戶二千四百五口六千五十二
寄籍戶五十八口三百一十二
新發(fā)軍戶九口一十九
定遼後衞
額戶二千四百一口八千一百一十三
寄籍戶八十口四百四十一
新發(fā)軍戶五十五口一百二十
東寧衞
額戶三千四百九十四口一萬九千三百五十二
寄籍戶五十七口三百一十五
新發(fā)軍戶八十五口一百七十
遼陽招集
戶六千六百四十口二萬二千二百六十一
海州衞
額戶三千三百七十三口一萬五千八百二十八
寄籍戶一百二十口五百一十三
新發(fā)軍戶四十六口一百七
海州招集
戶一千五百二十口五千六百三十口
蓋州衞
額戶四千一百二十六口三萬五千三百四十
寄籍戶一百三十口一千三百一
新發(fā)軍戶一百三十六口二百八十
復(fù)州衞
額戶一千七百七十二口一萬二千四百七十二
寄籍戶一百五十二口四百八十二
新發(fā)軍戶一十八口三十六
金州衞
額戶五千四百五十二口三萬二千一百一十十五
寄籍戶一百一十口四百九十六
新發(fā)軍戶二十二口四十八
廣寧衞
額戶三千九十六口五千九十六
寄籍戶二十二口一百二十二
新發(fā)軍戶三十五口七十
廣寧中衞
額戶三千八百九十二口一萬一千八百
寄籍戶二十五口二百七十
新發(fā)軍戶一十六口三十五
廣寧左衞
額戶九千七百二十口四萬一千五十一
寄籍戶一百二十九口三百四十
新發(fā)軍戶七口一十五
廣寧右衞
額戶一千一十五口三千九百三十三
寄籍戶四十一口二百二
新發(fā)軍戶四口一十
廣寧招集
戶二千三百四十七口六千九百九十六
義州衞
額戶六千三十九口七千二百三十
寄籍戶二百一十口七百四十七
新發(fā)軍戶五十二口一百一十四
廣寧後屯衞
額戶三千四十口四千五百二十
寄籍戶五十九口二百八十五
新發(fā)軍戶五口一十三
廣寧中屯衞
額戶四千二百六口一萬四千六百二
寄籍戶二百三十一口五百八十
新發(fā)軍戶一口四
廣寧左屯衞
額戶二千八百七十口七千四百一十二
寄籍戶二百七十口四百九十
新發(fā)軍戶一十一口二十七
廣寧右屯衞
額戶三千口八千一百二十六
寄籍戶一十一口三十七
新發(fā)軍戶一十二口二十四
廣寧前屯衞
額戶三百五十二口二千九百六十七
寄籍戶九十三口二百七十五
新發(fā)軍戶五口一十二
寧遠(yuǎn)衞
額戶一千五百二十口二千七百五十七
寄籍戶九十五口二百八十八
新發(fā)軍戶二十八口五十七
瀋陽中衞
額戶一千七百一十三口四千九百六十四
寄籍戶二十三口二百九
新發(fā)軍戶五十三口一百二十七
瀋陽招集
戶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九千八百六十四
撫順招集
戶一千二百三十口四千八百九十六
鐵嶺衞
額戶二千三百三十五口七千三百四
寄籍戶四十五口七十九
新發(fā)軍戶一百三口二百二十六
鐵嶺招集
戶一千八百九十七口七千五百
三萬衞
額戶六百五十口七千四百八十七
寄籍戶四十二口一百二十
新發(fā)軍戶二百三十三口六百七十
遼海衞
額戶四百五十八口八千四百五十五
寄籍戶四十五口九十一
新發(fā)軍戶一百五十三口三百一十
開原招集
戶一千一百口六千八百
安樂州
額戶二百六十一口五百五十
寄籍戶三十一口七十三
新發(fā)民戶一百七口二百五
自在州
額戶三百三口一千三百三
寄籍戶一百七十八口二百六十七
新發(fā)民戶四十口一百三十七
都司經(jīng)歷司
寄籍戶一百六十一口七百二
永寧監(jiān)
額戶四百六十口九千九百二十
○田賦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永寧監(jiān)額田三萬八千四百一十五頃三畝額糧三十七萬七千七百八十九石七斗額草三百五十三萬二千六百六十一束額鹽三百七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七斤額鐵四十二萬一百五十斤額貢五味子三百斤人參五百斤魚課銀六百二十九兩葦炭銀六百兩鹽課銀無定數(shù)課程銀無定數(shù)銅錢五十二萬二千一百六十文金復(fù)蓋海草豆價(jià)銀一萬一千八十兩五分清河等堡開墾荒田科糧準(zhǔn)作年例銀四百三十一兩九錢四分馬價(jià)銀一萬四千七十兩定遼中衞野貓湖書院官田三頃佃戶歲租粟七十二石柴三十車
定遼中衞
額田一千一百五十九頃三畝
額糧一萬五千二百七十一石七斗
額草一十二萬五千一百三十九束
額鹽二十萬三千四百七十斤
額鐵三萬一千四百一十二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定遼左衞
額田九百三十七頃五十六畝
額糧一萬四千四百七十三石五斗
額草一十二萬三千五百二十束
額鹽二十三萬五千二百六十四斤
額鐵二萬五千二百九十九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定遼右衞
額田七百七十八頃九十七畝
額糧一萬一千八百二十二石三斗
額草一十萬六千三百九十束
額鹽一十九萬七百五十五斤
額鐵二萬四千九百一十五斤
額貢五味字六十斤
定遼前衞
額田八百九十三頃六十畝
額糧一萬二千五百九十三石五斗
額草九萬一千七百九十束
額鹽一十六萬八千三百二十一斤
額鐵二萬一千一十二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定遼後衞
額田一千二百三十九頃四十七頃
額糧一萬五千九百九十六石四斗
額草一十一萬四千六百一十一束
額鹽二十七萬三千四百一十五斤
額鐵二萬二千九十一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東寧衞
額田七百六十三頃三十八畝
額糧七千七百七十九石三斗九升
額草四萬五千六百二十束
額鹽一十七萬一千六百七十九斤
額鐵一萬七千六百一十九斤
額貢人參五百斤
海州衞
額田二千四百二十九頃八十三畝
額糧三萬六百五十一石八斗
額草一十六萬二千七百束
額鹽一十三萬六千七百八斤
額鐵一萬四千九百一十斤
蓋州衞
額田二千八百三十二頃三十畝
額糧三萬一千七百六十四石五斗
額草一萬四千五百二十束
額鹽二十二萬五千七百二十七斤
額鐵一萬四千四百九十六斤
復(fù)州衞
額田三千一百一十頃三十四畝
額糧二萬二千五百三石二斗
額草一萬一千束
額鹽一十九萬七千一百一十三斤
額鐵一萬三千五百一十三斤
金州衞
額田五千九百九十六頃七十畝
額糧三萬六千二百三十五石
額草三萬六千五百六十四束
額鹽二十萬九千八百三十一斤
額鐵一萬二千四百四十斤
廣寧衞
額田七百一十六頃四十一畝
額糧七千六百六十八石六斗
額草二萬八千四百一十八束
額鹽八萬五千八百三十九斤
額鐵一萬六千四百六十一斤
廣寧中衞
額田一千二百七十七頃八十二畝
額糧一萬二百五十八石四斗
額草一十萬三千三十一束
額鹽九萬五千三百七十七斤
額鐵一萬五千三百二十一斤
廣寧左衞
額田一千六百二頃一十二畝
額糧二萬五百九十石九斗
額草一十六萬九千四十四束
額鹽一十三萬三百四十六斤
額鐵一萬四千九百一十二斤
廣寧右衞
額田一千四百三十頃六十九畝
額糧一萬七千五百三十七石五斗
額草一十四萬四千一百一十九束
額鹽一十二萬三千九百九十斤
額鐵一萬三千三百八十一斤
義州衞
額田六百六十一頃五十四畝
額糧九千五百五十三石二斗
額草二十萬二千四十束
額鹽一十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九斤
額鐵一萬五千斤
廣寧後屯衞
額田三百二十二頃八十五畝
額糧一萬五百五十七石八斗
額草六萬七千六百束
額鹽九萬五千三百七十七斤
額鐵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三斤
廣寧中屯衞
額田一千一百九十三頃四十畝
額糧一萬七千三百六石一斗
額草八萬七千九百六十束
額鹽六萬六千七百六十四斤
額鐵一萬四千五斤
廣寧左屯衞
額田九百五十一頃九十二畝
額糧一萬三千九百七十一石三斗
額草七萬四千一百六十束
額鹽一十二萬八百一十一斤
額鐵一萬三百二斤
廣寧右屯衞
額田八百六十二頃六十四畝
額糧一萬七百三十四石一斗
額草一十三萬三千一百八十束
額鹽八萬九千一十九斤
額鐵一萬二千四百四十斤
廣寧前屯衞
額田六百七十頃四十八畝
額糧一萬八十四石一斗
額草一十四萬束
額鹽五萬八百六十八斤
額鐵一萬二千六百斤
寧遠(yuǎn)衞
額田一千二十頃二十畝
額糧一萬七千九十九石三斗
額草四十六萬六千九百六十束
額鹽二十萬二百九十二斤
額鐵九千九百八十斤
瀋陽中衞
額田一千三百九頃四十四畝
額糧一萬七千六百六十六石一斗
額草一十七萬九千一百束
額鹽一十二萬七千七十七斤
額鐵一萬六千斤
鐵嶺衞
額田三百六十六頃九十三畝
額糧五千九百八十一石
額草四十三萬六千七百七十束
額鹽一十萬二千一斤
額鐵六千九百六十八斤
三萬衞
額田三百四十八頃八十四畝
額糧五千五百五十石
額草二十一萬四千九百二十五束
額鹽一十三萬二千七百一十七斤
額鐵二十萬四百一十二斤
遼海衞
額田二百七十四頃四十畝
額糧四千一百四十石
額草二十五萬二千四百束
額鹽一十二萬二千七百一十七斤
額鐵一萬九千二百七十八斤
永寧監(jiān)
額田三千七百六十二頃一十七畝
新田一千四百九十九頃
魚課
海州銀五十二兩 蓋州銀一百七十一兩
復(fù)州銀二十八兩 金州銀三百二十二兩
右屯銀二十兩 寧遠(yuǎn)銀三十六兩
前屯銀寧遠(yuǎn)參將委官催收其數(shù)隨時增減
葦炭
海州銀二百兩 蓋州銀四百兩
鹽課
海州銀無定數(shù)每年春夏二季都司差人取四百兩解送薊鎮(zhèn)軍門餘俱解赴廣庫
廣寧銀無定數(shù)辦於城南杜家屯葉家圈委官經(jīng)歷輪流收解廣庫
義州銀無定數(shù)廣寧委官經(jīng)歷在場收稅
金復(fù)海蓋草豆價(jià)銀一萬一千八十兩五分
清河等堡開墾荒田科糧準(zhǔn)作年例銀四百三十一兩九錢四分
稅務(wù)
遼陽銀無定數(shù) 廣寧銀三百二十二兩
蓋州銀無定數(shù) 復(fù)州銀八錢四分
金州銀四十八兩 義州銀三十三兩三錢
寧遠(yuǎn)銀一百兩
馬巿抽分
兒馬一匹銀五錢 馬駒一匹銀三錢
騸馬一匹銀六錢 小馬一匹銀二錢
騍馬一匹銀四錢 大牛一隻銀二錢
小牛一隻銀一錢 中牛一隻銀一錢五分
牛犢一隻銀五分 騾一頭銀三錢
綿羊一隻銀二分 山羊一隻銀一分
貂皮一張銀二分 豹皮一張銀一錢
熊虎皮一張銀三分 鹿皮一張銀二分
麅皮一張銀五厘 狐貉皮一張銀一分
參一斤銀五分 松子一斗銀三分
蜜十斤銀一分 蠟一斤銀一分
木耳十斤銀一分 木菇十五斤銀一分
馬尾一斤銀一分 驢一頭銀一錢
緞一疋銀一錢 襖子一件銀五分
鍋一口銀三分 鏵子一件銀五厘
絹一疋銀一分 水獺皮一張銀二分
按馬巿開原撫順廣寧三城俱有其巿稅俱同但巿期無定額故稅銀無定數(shù)各因其買賣多寡而為抽分?jǐn)?shù)目開原二巿銀兩附入循環(huán)收貯衞庫遇有動用呈請支銷撫順銀兩備禦官撫夷公用廣寧銀兩委官具數(shù)收庫聽明動支
薛子曰按東遼財(cái)賦歲籍其土之所入咸以自利而又內(nèi)帑有給諸路有運(yùn)鹽政有濟(jì)一值兇荒則天子下減租之詔議賑貸之宜所以惠之者如此其至故往時家給人足都鄙廩庾皆滿貨賄羨斥每歲終輦至京師物價(jià)為之減半今入境物力蕭索倉庫空竭雖歲比兇荒抑亦有以致之者聞之鄉(xiāng)耉老云正德間逆瑾貪剝黃皂事興 【 黃皂戎服逆瑾藉以上供索之】 大括民間數(shù)載夤是奇靡成俗加以豪右將領(lǐng)日肆侵奪如之何不窮且病也不然攘臂稱亂甘與雲(yún)中叛卒為伍何也夫遼號東陲密邇北虜幸邊鄙無釁中外恬安倘復(fù)繹騷如列鎮(zhèn)吾不知其所以處之矣司邊計(jì)者所宜加之意云
○徭役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安樂自在二州招集永寧監(jiān)均徭銀歲三等審編增損不一先年約計(jì)一萬八千二百三十二兩今一萬三千五百三十一兩九錢六分修邊夫三萬八百八十六名修倉夫七百五十名局造一千九百四十五名窰造一千二百七十二名納糧五千四百八十四名銀官三千七百九十八名斗級四百一十七名獄卒三百二十八名鼓手二百九十三名水手一百一十二名司兵五百三十六名
定遼中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九十六兩八錢今六百一十兩寄籍五十八兩二錢
修邊夫一千二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七十名
納糧一百九十名 跟官二百一十二名
斗級一十九名 獄卒一十五名
定遼左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二十三兩六錢今三百一兩三錢寄籍二十一兩四錢
修邊夫六百三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三十九名 窰造六十名
納糧四名 跟官二百五名
斗級一十四名 獄卒一十二名
司兵二十名
定遼右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五十二兩二錢今二百四十六兩三錢寄籍七十兩
修邊夫六百四十八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四十二名 窰造四十名
納糧四名 跟官二百五名
斗級一十四名 獄卒一十二名
司兵二十名
定遼前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八兩六錢今一百二十八兩寄籍六十四兩
修邊夫七百一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八名 窰造四十名
納糧一百五十名 跟官九十五名
斗級一十二名 獄卒一十八名
定遼後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一十四兩六錢今四百九兩四錢寄籍七十二兩
修邊夫七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八名 窰造四十名
納糧一百五十名 跟官九十五名
斗級一十二名 獄卒一十八名
司兵六十名
東寧衞
均徭銀衞所先一百五十四兩二錢今六百三十九兩二錢寄籍六十七兩
修邊夫二千七百四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一百二名
納糧七十七名 跟官一百四十五名
斗級一十二名 獄卒一十五名
定遼中等六衞朋出夫匠
太子河水手四十名 鼓手四十名
刷字匠二十三名 刊字匠三十名
表匠九名 稅課司巡攔三十名
醫(yī)學(xué)採藥夫六名
定遼中等六衞認(rèn)納柴炭銀兩夫共一千五百九十四名納柴七萬三百五十箇外折柴銀一百一十七兩二錢二分納炭一萬四千九百包外折炭銀一百四十八兩五錢
按前項(xiàng)所納柴炭并外折銀兩俱係屯種軍于出辦今皆準(zhǔn)免誠為得體但此輩遇冬收操乃國家定例轉(zhuǎn)而不操甚為不可且舊志開載冬操夏種於沿邊城堡共一萬二千四百有奇矧值邊烽不息屯政官團(tuán)練守城以張聲勢猶愈營房孺子即其先經(jīng)關(guān)領(lǐng)盔甲意蓋可知故志之以備參考
遼陽招集
均徭銀一百一十兩 修邊夫六百名
海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八百四兩二錢今八百五十六兩七錢寄籍五十八兩
修邊夫一千四百七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名 窰造八十三名
納糧五百五十名 跟官一百六十五名
斗級二十七名 獄卒二十名
鼓手十六名 水手四十五名
司兵五十名
海州招集
均徭銀三十二兩 修邊夫五十一名
蓋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九百三兩三錢今六百六十七兩八錢五分寄籍五十兩三錢
修邊夫四千七百二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六十名
納糧七百三十七名 跟官一百六十二名
斗級三十四名 獄卒一十名
鼓手二十八名 司兵三十六名
復(fù)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九百一兩八錢今四百九十七兩七錢寄籍五十一兩一錢
修邊夫五千四百三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二十四名
納糧三百七十六名 跟官二百三十九名
斗級二十名 獄卒二十名
鼓手一十五名 刻字匠一名
司兵一十八名
金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二千二十三兩六錢今五百六十七兩七錢寄籍一百四十六兩八錢
修邊夫五千四百三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六十五名
納糧六百九十一名 跟官二百三十九名
斗級一十八名 獄卒一十二名
鼓手二十名 司兵三十六名
廣寧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三十一兩五錢四分今三百三十一兩五錢寄籍一十二兩五錢
修邊夫一百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二十名 窰造一十二名
納糧三名 跟官一百四十一名
斗級一十五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五名 司兵五十名
廣寧中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三十二兩一錢今三百二十五兩寄籍一十四兩一錢
修邊夫二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一十八名
納糧四十二名 跟官一百二十七名
斗級一十五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五名
廣寧左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四十八兩五錢今三百兩一錢寄籍四十二兩二錢
修邊夫二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二十五名
納糧七十一名 跟官一百八十九名
斗級一十四名 獄卒一十六名
鼓手五名
廣寧右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八十一兩今二百八十一兩一錢寄籍三十兩五錢
修邊夫二百九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一十七名
納糧九十八名 跟官一百四十一名
斗級一十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五名
廣寧招集
均徭銀先四百兩 修邊夫四百七十名
義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六百九十一兩今四百二十兩九錢寄籍一百六十二兩二錢
修邊夫二百五十五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七十四名 窰造七十名
納糧二百二十四名 跟官一百五十九名
斗級一十八名 獄卒一十三名
鼓手一十名 司兵一十五名
廣寧後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二百一十九兩六錢八分今一百五十一兩三錢寄籍九十三兩
修邊夫二百二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五名 窰造二十六名
納糧八十三名 跟官六十二名
斗級八名 獄卒一十三名
鼓手一十名
廣寧中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七百三十五兩今四百二十六兩六錢寄籍八十兩
修邊夫二百五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九名 窰造七十一名
納糧二百名 跟官七十八名
斗級一十五名 獄卒一十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五名
廣寧左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九百九十九兩五錢今二百四十兩寄籍七十兩
修邊夫二百五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二十名 窰造三十八名
納糧二百二十名 跟官一百二名
斗級一十六名 獄卒一十二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一十名
廣寧右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二十二兩五分今三百一十二兩四錢寄籍四兩七錢
修邊夫三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二十名 窰造三十五名
納糧五十三名 跟官一百七十一名
斗級一十名 獄卒一十六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七十二名
廣寧前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六百九兩二錢今四百七十二兩寄籍二十二兩二錢
修邊夫五百一十八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六十八名
納糧三百三十八名 跟官二百二名
斗級二十二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二十二名 司兵四十五名
寧遠(yuǎn)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三十九兩五錢今四百三十一兩寄籍八十三兩六錢
修邊夫二百五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三十八名
納糧二百三十三名 跟官七十八名
斗級二十六名 獄卒八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一十名
瀋陽中衞
均徭銀衞所先八百四十一兩六錢今五百一十五兩一錢一分寄籍三十五兩八錢
修邊夫一千九百八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九名 窰造一百五名
納糧二百五十七名 跟官一百六十三名
斗級二十五名 獄卒一十二名
鼓手一十二名 水手一十五名
司兵四十五名
瀋陽招集
均徭銀七十二兩 修邊夫一百五十名
撫順招集
均徭銀四十兩 修邊夫九十三名
鐵嶺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八十七兩六錢九分今三百五十二兩八錢寄籍一十六兩五錢
修邊夫一百一十九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五十一名 窰造六十八名
納糧二百三十一名 跟官一百一十九名
斗級二十一名 獄卒一十三名
鼓手二十二名 水手一十二名
司兵三十三名
鐵嶺招集
均徭銀七十五兩三錢 修邊夫一百六十名
三萬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二十六兩四錢今三百九十一兩寄籍一十二兩
修邊夫二百一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四十八名
納糧三百二十一名 跟官四十八名
斗級八名 獄卒一十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五名
遼海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六十兩二錢今五百二十兩寄籍一十二兩一錢
修邊夫三百三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五十三名
納糧一百八十一名 跟官五十五名
斗級一十名 獄卒一十五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五名
開原招集
均徭銀四十四兩五錢 修邊夫一百一十名
安樂州
均徭銀先七兩三錢今一十四兩五錢
自在州
均徭銀先三百一十八兩三錢今二百三十一兩八錢
都司經(jīng)歷司
均徭銀先一百六十五兩今二百四十一兩
永寧監(jiān)
均徭銀五百九兩七錢 門軍六名
城夫一十二名 跟官二百名
斗級二名 看倉一名
獄卒六名 鼓手六名
鋪兵一名
薛子曰古者役民歲不過三日蓋佚之也後世政繁役重至有銀差力差之說然籍其丁貲等其富貧夫民亦甘之遼人荷戈執(zhí)殳從事邊陲而復(fù)勤動不息營辦多方主者且以其意而為上下豪猾之徒歲比逋負(fù)而貧者捐瘠而不得免至於遞馬不足復(fù)索操騎以備送迎嗟夫遼所恃者士馬爾人竭馬???雖與之處平定之際尚不可況將攖有事之日乎是不可不為之所也
○歲運(yùn)
京運(yùn)年例銀一十九萬八千八十八兩五錢二分八厘二毫五絲兩淮開中鹽九萬四千九十引一百三十斤
山東開中鹽六萬二千五百引
山東布政司徵解本色鈔一百八十七萬三千五百錠本色布三十三萬三千八百九疋本色花一十三萬九千五百八十斤折鈔布花等項(xiàng)銀一十三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兩二錢一分三厘二毫八絲一忽
山東運(yùn)司鹽折布等項(xiàng)銀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兩三錢二分一厘
永平府徵解戶口鹽銀一千一十三兩一錢
地畝花絨三百四十六斤
◆邊防志 【 墩臺 路臺 路河 永利閘】
傳稱秦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xiǎn)塞起臨洮屬之遼東延袤萬餘里論者鄙其不務(wù)德業(yè)而事形勢其旨微矣然後世塹山堙谷之役終歲無輟尚慮不完由此言之彼亦一時之雄圖也何可少哉何可少哉今在遼東者莫可辨其蹤跡矣勝國時華夷合一蕩無捍蔽國初畢恭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築而墩臺城堡稍稍添置此其能亦無下於蒙將軍者與高平一帶逼臨境外額設(shè)路河以防突至之寇近年挑濬深廣頗足恃賴而復(fù)創(chuàng)建路臺以便趨避行旅在途可無菑害矣故併載之以廣邊備云
墩臺
路臺
路河
永利閘
○墩臺
全鎮(zhèn)沿邊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九萬五千三百六十九員名】
寧前參將地方 【 官軍一萬一千四百八十二員名】
前屯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六百六十八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一百九員名】 中前所 【 官軍五百二十四員名】 中後所 【 官軍五百二十五員名】
邊臺 【 一百四座瞭守官軍五百二十員名】
鐵場堡 【 官軍二百四員名堡西吾名口可屯兵堡北土衚衕可按伏吾名口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前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五名口臺 接界臺 鎮(zhèn)夷臺 北石門臺
寺兒山臺 椴木衝臺 濫泥溝臺 石嘴空臺
永安堡 【 官軍一百五十一員名堡北甕圈山可屯兵堡東背陰障可按伏濫泥溝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前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石狹口臺 小孤山臺 古路溝臺 大孤山臺
鎮(zhèn)營河口臺 西小川臺 團(tuán)山臺 刀背山臺
亂石嘴臺
背陰障堡 【 嘉靖二十五年巡撫於敖題設(shè)官軍二百五十一員名堡東南高昇礮可屯兵三山營可按伏寧遠(yuǎn)前屯城中前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總管臺 梨樹灣臺 松嶺臺 管家衝臺
尖山臺 野豬障臺 將軍石臺 樓自山臺
三山營堡 【 官軍一百七十九員名堡北大古路口可屯兵堡西平山溝可按伏長嶺空小古路口黃土嶺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長嶺臺 大古路口臺 平山臺 雙山臺
松山臺 石嘴臺 小古路口臺 芍藥溝臺
釣魚臺 石嘴空臺 雙溝臺 黃土嶺臺
灣頭牆臺 半邊山墩 半邊山臺
平川營堡 【 官軍一百八十二員名堡北石河口可屯兵堡南灣豆溝可按伏古路口空長寧空鎮(zhèn)北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石河口臺 牽馬嶺臺 長寧臺 栗子臺
松樹臺 鎮(zhèn)虜臺 鎮(zhèn)北臺 長嶺臺
鎮(zhèn)夷臺 安邊臺 古路口臺 野馬川臺
瑞昌堡 【 官軍一百五十五員名堡北蛤蜊河可屯兵堡東毛刺衝可按伏獅子口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排柵莊臺 青草坡臺 野麻坡臺 蛤蜊河臺
大團(tuán)山臺 杏樹溝臺 寨兒山臺 毛刺關(guān)臺
鎮(zhèn)東臺 三道溝臺 獅子口臺 白石嶺臺
高臺堡 【 官軍一百八十一員名堡西燒荒口可屯兵堡北黑土臺可按伏黃伯河空大家?guī)X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平夷臺 甘泉臺 大家?guī)X臺 偏崖兒臺
小莊臺 黃伯河臺 關(guān)門臺 黑土臺
三道溝堡 【 官軍二百一十三員名堡北長嶺兒可屯兵堡西石山兒可按伏架子山空黃土崗青石崖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後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架子山臺 黃土崗臺 石山臺 黃花臺
安家山臺 牽馬嶺臺 長嶺臺 鎮(zhèn)安臺
青石崖臺
新興營堡 【 官軍一百七十五員名堡西劉彥彰可屯兵堡南古莊窠可按伏六州河口空湯池山空寺兒山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後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平坡臺 古莊窠臺 慶春山臺 小夾臺
六州河口臺 湯池山臺 鷹窩山臺 古路口臺
塔兒峪臺 碾盤山臺 鎮(zhèn)北臺
錦川營堡 【 官軍一百七十五員名堡南黃土堆可屯兵堡西老鸛衝可按伏小河口空古路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後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大牛心山臺 鎮(zhèn)口臺 雙山兒臺 雙樹臺
平湖臺 小河口臺 老鸛衝臺 焦石嶺臺
背陰莊臺 廟兒山臺 觀音山臺 葦子溝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七座瞭守官軍一百二十四員名】
障塞 【 鐵場堡吾名口臺起至錦川營小河口臺止共二萬五千二百丈土牆九千五百二十丈石牆九千二百五十丈木柞河口二千八百七十丈山險(xiǎn)無牆三千五百六十丈】
寧遠(yuǎn)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六千八百一十四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三百五十七員名】 中左所 【 官軍一千二百三十五員名】 中右所 【 官軍五百二十五員名】
邊臺 【 一百五十五座瞭守官軍七百七十五員名】
黑莊窠堡 【 官軍三百二十一員名堡南石夾河口可屯兵堡東夾山兒可按伏永清臺古路口臺黃土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右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西古路口臺 河灣臺 杏樹臺 孤松墩
夾山臺 黃土臺 鎮(zhèn)靜臺 中古路臺
廟兒山臺 永清臺 南柳河臺 鎮(zhèn)邊臺
北柳河臺
仙靈寺堡 【 官軍二百二十六員名堡東土嶺可屯兵堡東煙臺可按伏柳河臺鎮(zhèn)北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右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鎮(zhèn)北臺 寺兒山墩 泉水臺 河口臺
小腰臺 石嘴臺 小門臺 大團(tuán)山墩
新立臺 長嶺臺 高架空 安遠(yuǎn)臺
小團(tuán)山堡 【 官軍二百六十六員名堡西吳簡山可屯兵堡西北老虎衝可按伏河口臺灰菜溝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右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中架空 新架空 小架空 安寧空
雙古路空 小團(tuán)山墩 鎮(zhèn)虜空 河口空
擒胡空 纓珠山空 纓珠山墩 龍灣空
古路口臺 灰菜溝空 琉璃寺臺 安塞空
興水縣堡 【 官軍二百九十九員名堡北煙籠山可屯兵堡東王保兒山可按伏定西臺石嘴臺鎮(zhèn)虜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安邊臺 安寧臺 鎮(zhèn)邊臺 後山墩
鎮(zhèn)夷臺 大礮臺 鎮(zhèn)羌臺 河身臺
鎮(zhèn)興臺 寧遠(yuǎn)河臺 定興臺 門臺
石嘴臺 新立臺 孤山墩 新架臺
轉(zhuǎn)頭山臺 定西臺 望川墩 孤山臺
白塔峪堡 【 官軍二百七十六員名堡西架礮山可屯兵堡東陡嶺兒可按伏石嘴臺南平山臺新架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南平山臺 新架臺 水關(guān)臺 鎮(zhèn)寧臺
雙古路口臺 鎮(zhèn)北空 安寧臺 鎮(zhèn)北墩
河身臺 石嘴臺 小腰臺 大礮臺
尖山臺 牛心山墩 舊河口臺 新河口臺
平山臺 新安臺 焦山臺
寨兒山堡 【 官軍二百四十一員名堡東鷹窠山可屯兵堡西橫嶺可按伏西石門臺平山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接架臺 陡嶺臺 新架臺 雙嶺臺
孤松臺 高峰臺 小礮臺 西石門臺
鎮(zhèn)邊臺 中石門臺 東石門臺 平山臺
水關(guān)臺
灰山堡 【 官軍一百九十八員名堡西灰窰兒可屯兵堡東長嶺兒可按伏雙山臺古路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石嘴臺 長嶺墩 長嶺臺 尖山臺
古路口臺 枯樹臺 威寧臺 雙山墩
鎮(zhèn)虜臺
松山寺堡 【 官軍二百七十一員名堡東廟兒山可屯兵堡南全家峪可按伏麻溝墩新安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左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何勝臺 古路口臺 鎮(zhèn)遠(yuǎn)臺 寧靜臺
中架臺 平胡臺 寺兒山墩 河口臺
平山臺 鎮(zhèn)夷臺 荊條山墩 麻溝臺
麻溝墩 新安墩
沙河兒堡 【 官軍二百六十四員名本堡新添原係通賊要路松山寺長嶺山二堡兵馬可策應(yīng)】
泉水山臺 新架臺 孤山口臺 鎮(zhèn)衝空
河身臺 靖夷臺 孤山空 得勝空
孤山墩 鎮(zhèn)邊臺 長山空
長嶺山堡 【 官軍二百三十四員名堡西偏臺子可屯兵堡南尖山兒可按伏丫角山臺鎮(zhèn)衝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左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鎮(zhèn)遠(yuǎn)臺 丫角山臺 安靜臺 河口臺
平山臺 安息空 長嶺墩 安德臺
偏嶺臺 尖山臺
椴木衝堡 【 官軍二百五十一員名堡南石鼓兒河可屯兵堡東殺虎溝可按伏虹螺山古路口亂井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左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安定臺 鷹窩山臺 安寧臺 靜寧臺
安邊臺 椴木衝空 亂井臺 古路口臺
石嘴臺 椴木衝墩 仙人臺 鎮(zhèn)胡臺
虹螺空 虹螺墩 雙窰臺 土門臺
鎮(zhèn)夷臺 小虹螺山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六座瞭守官軍七十五員名】
障塞 【 黑莊窠西古路口臺起至椴木衝堡小虹螺山臺止共二萬九千四百二十一丈土牆一萬一千二百三十丈石牆八千九百六十五丈木柞河口三千四百二十丈險(xiǎn)山無牆五千八百六丈】
錦義參將地方 【 官軍一萬二千三百五十六員名】
錦州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五千九百五十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二千七百五十四員名】 松山所 【 官軍四百一十三員名】 大淩河所 【 官軍四百一十三員名】
邊臺 【 九十四座瞭守官軍四百七十員名】
大興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一員名堡北新莊子可屯兵堡西喇必山溝可按伏定安墩虹螺縣鎮(zhèn)平空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安靜臺 小虹螺山臺 定安墩 定邊墩
三道溝 半邊山臺 半邊山墩 半邊山新臺
鎮(zhèn)安墩 威遠(yuǎn)墩 姚家山臺 姚家山空
永安臺 威鎮(zhèn)墩 鎮(zhèn)寧墩 鎮(zhèn)平空
陡嶺兒臺 鎮(zhèn)夷山墩 虹螺縣臺
大福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一員名堡東錦昌堡可屯兵新門兒可按伏永安空湯河兒駱駝嶺北空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虹螺縣新臺 永安南空 黑鷹山臺 永安空
臥佛寺南空 臥佛寺臺 駱駝嶺南空 駱駝嶺墩
駱駝嶺北空 鎮(zhèn)虜山空 鎮(zhèn)虜山墩 塔兒山空
塔兒山墩 湯河兒墩 鎮(zhèn)北山南空 鎮(zhèn)北山空
鎮(zhèn)北山北空 孤山墩
大鎮(zhèn)堡 【 官軍三百五十員名堡西沙河堡可屯兵巡檢司可按伏鎮(zhèn)靜臺沙河空鎮(zhèn)邊山墩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長山南空 長山空 長山北空 鎮(zhèn)南臺
鎮(zhèn)靜臺 駝兒山臺 青石臺 鎮(zhèn)邊山墩
沙河空 古城臺 雲(yún)頭山南空 雲(yún)頭山墩
雲(yún)頭山北空 龍?zhí)赌峡铡 ↓執(zhí)犊铡 ↓執(zhí)侗笨?br />
鎮(zhèn)安山臺 小河口南空
大勝堡 【 官軍三百五十員名堡南蔡家堡可屯兵分水嶺可按伏安平臺新築臺安寧墩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小河口北空 鎮(zhèn)安山南空 鎮(zhèn)安山空 鎮(zhèn)安山北空
亂石山南空 新石臺 亂石山北空 安夷臺
安平臺 安靜臺 長永臺 長勝臺
長安臺 長寧臺 長靜臺 安寧臺
鎮(zhèn)夷臺 平靜臺 梯子山南空 梯子山墩
梯子山北空 新築臺
大茂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一員名堡南流水堡可屯兵葦子溝可按伏唐帽山新臺石山兒韭菜山南空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韭菜山南空 韭菜山新臺 韭菜山北空 永寧空
定夷臺 唐帽山南空 唐帽山新臺 唐帽山墩
唐帽山北空 松嶺墩 松嶺新臺 鎮(zhèn)夷新臺
鎮(zhèn)夷空 鎮(zhèn)夷墩 石山兒臺 寨子山臺
碌■〈石由〉山界
腹裏接火臺 【 三十九座瞭守官軍一百三十三員名】
障塞 【 大興堡西接寧遠(yuǎn)椴木衝界起至義州大定堡界止石牆八千八百六十丈土牆一萬二千六百三十丈六尺共二萬一千五百三十六丈水口四處共二十一丈五尺原坍塌今已修完】
義州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六千四百員名】
本城 【 官軍二千九百六十三員名】
邊臺 【 一百五座瞭守官軍五百二十五員名】
大定堡 【 官軍三百五十 員名堡東劉溫屯可屯兵十方寺可按伏陡嶺墩長安臺石刺墩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新臺 松山新臺 松山臺 石河空
于杲營 石刺墩 分巡臺 分巡營
陡嶺空 戎華營 陡嶺墩 長安臺
便觀臺 尖山空 石安空 碌■〈石由〉山空
碌■〈石由〉山界
大安堡 【 官軍三百五十八員名堡北半邊山可屯兵龍腰兒可按伏鎖家衝平寇營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寨兒墩 寨兒新臺 安遠(yuǎn)空 分新臺
寨兒空 安靜臺 安寧空 大捷空
平安空 平寇營 平山空 平山新臺
永安空 鎖家衝 三山空 張能營
大康堡 【 官軍三百六十四員名堡北風(fēng)口可屯兵蔡家堡可按伏王志營堵衝營祝青新臺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清陽臺 寺兒墩 寺兒新臺 王志營
雙山空 高玉營 堵衝營 三山墩
祝青營 祝青新臺 寺兒空 淩河西岸臺
大平堡 【 官軍三百六十三員名堡南萬佛堂可屯兵狗河寨可按伏黑鷹山黃泥溝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墓山墩 墓山新臺 墓山空 墓山營
黃泥溝 平靖臺 灰場空 靖邊臺
平胡臺 顧安營 古城空 得勝臺
舊碓嘴 茶牙山新臺 茶牙空 茶牙墩
陳貴營 揚(yáng)旻營
大寧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三員名堡南正義堡可屯兵金家溝可按伏達(dá)達(dá)嶺分水嶺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黑鷹山墩 黑鷹山新臺 靜胡臺 分水嶺
清水臺 清水墩 石門空 尖山墩臺
達(dá)達(dá)嶺 鎮(zhèn)夷臺 營城墩
大靖堡 【 官軍五百二十二員名本堡原係通賊要路大寧大清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尖山空 石河臺 姚華營 尖山門
尖山新臺 中路墩 大安臺 大鎮(zhèn)臺
大威臺 老軍臺 隘口新臺 鎮(zhèn)寧臺
鎮(zhèn)北墩
大清堡 【 官軍五百一十九員名堡南姚家屯可屯兵細(xì)河臺可按伏白信臺中路空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鎮(zhèn)安臺 隘口小臺 胡林空 廣平墩
廣平腰臺 靖安空 靖安臺 中路空
平虜臺 白信臺 清河空 蒲灣臺
謝得營 白土場 白土溝 駱駝空
駱駝墩 李海營
腹裏接火臺 【 三十八座瞭守官軍一百八十二員名】
障塞 【 義州迤西大定堡西接錦州所轄大茂堡界起至廣寧所轄鎮(zhèn)夷堡界止石牆一萬一百三十三丈土牆一萬七千五百六十六丈五尺共二萬七千六百九十九丈五尺】
廣寧地方 【 官軍一萬四千四百七十四員名】
廣寧城 【 官軍一萬四百八十四員名】
鎮(zhèn)靜等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一十員名】
邊臺 【 七十九座瞭守官軍三百九十五員名】
鎮(zhèn)夷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南可屯兵堡東南盤嶺可按伏夏韓口寺兒山小新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接界臺 鎮(zhèn)口墩臺 鎮(zhèn)虜墩臺 新關(guān)門臺
乾河口臺 沙河營臺 夏韓口臺 夏韓口新臺
小附馬營臺 大附馬營臺 新寺兒山臺 舊寺兒山臺
境外青堆兒臺
鎮(zhèn)邊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東可屯兵本堡可按伏堡東北三岔兒臺喜峯口臺古路口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接界臺 下孛羅林臺 上孛羅林臺 三岔兒臺
喜峯口臺 韓家?guī)X臺 鳳頭山臺 尖兒山臺
虎頭山臺 魏家?guī)X臺 東新臺 馬安山臺
古路口臺 紅山兒臺
鎮(zhèn)靜堡 【 官軍原額四百九十九員名嘉靖四十年撫按奏設(shè)守備官一員駐劄本堡管轄六堡兵馬準(zhǔn)招軍五百名總六堡官軍共四千一十員名堡南可屯兵堡南團(tuán)山堡可按伏石洞口臺白土廠東小臺缸窰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西長嶺兒臺 王來住衝大臺 石洞口臺 石洞口東空臺
石刺山臺 石刺山新臺 兔鶻山臺 兔鶻山新臺
大寨兒山臺 小寨兒山臺 石灰窰臺 白土廠
鎮(zhèn)遠(yuǎn)關(guān)大臺 白土廠東小臺 缸窰空臺 缸窰東空臺
境外晾馬山臺
鎮(zhèn)安堡 【 官軍四百九十六員名堡東南可屯兵堡西正安堡可按伏鎮(zhèn)北臺岐山西新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古城空西新臺 古城空臺 古城東空臺 雙臺西小臺
雙臺西新臺 鎮(zhèn)北臺 雙臺大臺 雙臺前臺
雙臺東空臺 寺兒山臺 岐山西新臺 岐山大臺
鎮(zhèn)遠(yuǎn)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南可屯兵堡西東安堡可按伏小黑山西新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歪頭山臺 棊盤山臺 小黑山大臺
小黑山西新臺 小黑山西空臺 小黑山南空
大黑山北空臺 大黑山東空臺 境外鎮(zhèn)湖臺
棊盤山東空臺
鎮(zhèn)寧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南可屯兵堡西蛇山可按伏大黑山南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大黑山大臺 大黑山東空臺 大黑山南空
大黑山南小臺 野豬湖北小臺 野豬湖大臺
野豬湖中小臺 野豬湖北空臺 野豬湖南空
莽獐湖北空臺 莽獐湖南空臺 莽獐湖大臺
莽獐湖南小臺
腹裏接火臺 【 三十七座瞭守官軍一百一十五員名】
障塞 【 鎮(zhèn)夷堡西自義州大清堡界起東至鎮(zhèn)邊堡界止計(jì)路五十里俱土牆高一丈二尺河口三處闊二丈鎮(zhèn)夷堡至鎮(zhèn)靜堡界止計(jì)路四十八里石牆二十三里八十四步土牆二十四里二百二十六步高一丈二尺鎮(zhèn)靜堡至鎮(zhèn)安堡東界止計(jì)路四十五里石牆七里一百一十一步土牆三十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一丈二尺鎮(zhèn)安堡東至鎮(zhèn)遠(yuǎn)堡界止計(jì)路四十二里俱土牆鎮(zhèn)遠(yuǎn)堡東至鎮(zhèn)寧堡界止計(jì)路四十三里石牆五里一十四步土牆三十七里一十四步】
鎮(zhèn)武堡遊擊地方
鎮(zhèn)武等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五千九員名】
邊臺 【 五十三座瞭守官軍一百二十員名】
鎮(zhèn)武堡 【 原額官軍五百八十三員名嘉靖四十二年撫按題準(zhǔn)添設(shè)遊擊一員調(diào)撥各城堡官軍二千五百名分駐五堡鎮(zhèn)武堡九百九十六員名盤山驛三百名西興堡四百名西平堡四百名西寧堡四百名俱屬管轄本堡南翟官屯可屯兵堡西腰站可按伏邢百戶南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邢百戶北空臺 邢百戶小臺 邢百戶大臺
禦虜五臺 邢百戶南空臺 蓮子湖大臺
蓮子湖西小臺 邢百戶南中臺 陡砍湖臺
禦虜四臺 蓮子湖西空臺 禦虜三臺
禦虜二臺 蓮子湖東空臺 禦虜一臺
西興堡 【 官軍四百一十八員名堡南地勢平漫臨境堡南清泉鋪可按伏死魚湖空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蓮子湖臺 雙溝臺 傅家莊墩臺 對灣臺
大莊窠臺 安寧臺 長湖臺 勇勝臺
死魚湖臺 月湖臺 死河口臺 西空臺
朱四堡墩臺 土臺 河南新臺 河北新臺
西平堡 【 原額官軍六百七員名嘉靖三十八年撫按題準(zhǔn)添設(shè)備禦官一員調(diào)撥海州城軍士四百名共一千七員名堡南地勢平漫臨境堡東南高墩鋪可按伏小河口空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殺虎溝臺 石橋臺 中湖臺 平湖臺
劉官山臺 柳河臺 小柳河臺 浮橋?yàn)撑_
平山臺 大河口臺 堡後臺 新柳河口臺
大河口新臺
西寧堡 【 官軍三百八十一員名堡東布花堡可屯兵堡西河灣空可按伏高墩鋪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高墩臺 清虜臺 袁家莊臺 河灣臺
王家莊臺 珠子河臺 燕子窩臺 鎮(zhèn)虜臺
西寧臺
障塞 【 自鎮(zhèn)武堡西界起至西寧堡東界止共土牆一萬七千七百五十二丈五尺計(jì)路一百五里】
海州參將地方
海州等處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一百二十九員名】
本城 【 官軍三千二十五員名】
邊臺 【 三十一座瞭守官軍一百五十五員名】
東昌堡 【 官軍四百二十八員名堡東趙皮灣可屯兵堡東趙皮灣屯可按伏本堡近邊一帶並無通賊道路】
沙河口臺 攬柴口臺 馬頭空臺 樣牆頭臺
古樓臺 大老鸛嘴臺 小老鸛嘴臺 大月河臺
小月河臺 流沙溝臺 楊橋煙墩 三汊河臺
東勝堡 【 官軍四百七十六員名本堡地勢平漫臨境堡南古城屯可按伏一堵牆墩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一堵牆臺 青平空臺 一堵牆空墩 一堵牆西空墩
靜遠(yuǎn)空墩 王其莊窩臺 新開河口空臺
新開河墩 長勇空臺 大其溝空臺 青河空臺
到洋溝空臺 勇寧空臺 南沙窩臺 攬船空臺
攬船西空臺 沙河口空臺 沙河口墩 沙河河?xùn)|空臺
腹裏接火臺 【 一十七座瞭守官軍五十員名】
障塞 【 自西寧堡起至東勝堡止土牆一道高一丈二尺共七千一百三十丈】
遼陽城副總兵地方 【 官軍一萬七千四百五十八員名】
本城 【 官軍四千六百二十員名】
迤西
長安堡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六百三十六員名】
邊臺 【 五十一座瞭守官軍二百五員名】
長靜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桂雄堡可按伏黑泥溝長鴉泊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長鴉泊小墩 鐵池泊大臺 黑泥溝小墩
鐵池泊小墩 月河小墩 夾河小墩
節(jié)高臺 桂雄堡臺 夏家堡臺
長寧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平佃堡可按伏清泥湖宮豬泊菱角泊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舊白羊小墩 鴨子泊大臺 爛柴湖小墩
宮豬泊小墩 蟹兒泊小墩 塔馬寨大臺
通江泊小墩 舊清泥小墩 新清泥小墩
喜鵲窩小墩 馬蹄泊小墩 老鴉莊臺
李七堡臺
長定堡 【 官軍四百一十一員名於得勝營及安寧靜三堡分撥】
孫家莊小墩 北水口小墩 火兒灣大臺
南水口小臺 小打鷹泊小墩 劉剛口小墩
大打鷹泊小墩 新打鷹泊小墩 舊馬泊小墩
新馬泊小墩 船城大臺 沙溝兒小墩
菱角泊小墩 平泊小墩
長安堡 【 原額官軍四百二十員名本堡原係提調(diào)四堡嘉靖四十年撫按會題準(zhǔn)改備禦議添兵馬五百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李首中屯可按伏菱角泊孫家莊通賊道路遼陽城馬兵可為策應(yīng)】
虎北大臺 虎北南空小墩 團(tuán)灣兒小墩
團(tuán)灣兒南空墩 大蟲泊小墩 河北岸小墩
大蟲泊南空墩 河南岸小墩 黃泥窪大臺
黃泥窪南空墩 于家橋臺 沙堝兒小墩
沙堝兒南空墩 菱角泊小墩 菱角泊南空
長勇堡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九百五十八員名】
邊臺 【 四十二座瞭守官軍二百一十員名】
長勝堡 【 官軍四百九十五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沙河堡屯可按伏界首水口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北界小墩 胡家堝小墩 陳家小墩
楊家灣小墩 郝家小墩 宋家堝小墩
馬家堝小墩 黑林小墩 北古城大墩
南古城大墩 南界小墩 堡南新空墩
刺榆堝新空小墩
長勇堡 【 原額官軍六百三十四員名本堡原係提調(diào)三堡嘉靖四十年撫按會題準(zhǔn)改備禦議加添兵馬五百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武靖營可按伏沙堝舊空沙河北空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馬鞍山北空 馬鞍山舊空 馬鞍山南空
沙堝舊空 沙河北空 龍灣南空
月河中空 胡家堝小墩 高架子大墩
界首大墩 沙堝北空 沙堝南空
蘇家堝南空
長營堡 【 官軍六百一十九員名堡南有毛得山可屯兵堡東毛得山屯可按伏沙嶺南小墩沙嶺南空小墩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馬鞍山大墩 沙嶺南中空墩 沙嶺南中空小墩
沙嶺北中空墩 靜寧南空墩 靜寧大墩
靜寧南空大墩 靜寧南空小墩 靜寧南中空墩
沙嶺北空墩 沙嶺北空小墩 沙嶺北小墩
沙嶺大墩 馬鞍山北空墩 馬鞍山北小墩
馬鞍山北空小墩
武靖營堡
奉集堡 【 以上二堡俱係腹裏無邊墩】
腹裏接火臺 【 七座瞭守官軍三十員名】
障塞 【 自東勝堡界起至瀋陽靖遠(yuǎn)堡界止土牆一道計(jì)一百七十里嘉靖三十六七等年大水坍塌嘉靖四十四年巡按御史李輔題請修築】
迤東
撫順?biāo)潜ざ张_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六百七十一員名】
邊臺 【 二十二座瞭守官軍一百一十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一百八員名】
新河口臺 舊河口臺 土臺墩 王剛臺
項(xiàng)清臺 凹兒墩 雙古路墩 核桃山墩
單古路墩 婁弓兒墩 趙保兒墩 羊升臺
會安堡 【 官軍四百五十三員名山勢平漫臨境王瘸子屯可按伏古路臺原有中空小墩通賊道路撫順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平安臺 舊營墩 板山墩 古路墩
新添墩 長山墩 蟒山墩 新安墩
河口墩 小河口墩
障塞 【 北自懿路三岔兒堡界起南至遼陽東州堡界止土牆一道六千四百九十九丈】
清河堡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二百八十七員名】
邊臺 【 六十六座瞭守官軍三百三十員名】
東州堡 【 官軍六百三十四員名奉集堡可屯兵白隆山可按伏五味子衝塔兒山空通賊道路撫順城馬根單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鹻場空臺 靖安空墩 靖安小空墩 靜遠(yuǎn)墩
舊營墩 鎮(zhèn)東空墩 靜遠(yuǎn)空墩 孤山墩
孤山北墩 老虎山墩 靖邊墩 五味子衝
撫順墩 靖邊臺 塔兒山墩 長嶺墩
渾河口墩
馬根單堡 【 官軍五百一十三員名奉集堡可屯兵靜寧小空靜寧墩通賊道路東州清河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靜寧墩 靖安墩 靜寧空墩 靜寧小空墩
九嶺墩 木柞口墩 靖寧空
散羊峪堡 【 官軍三百一十五員名此堡并一堵牆堡孤山堡險(xiǎn)山堡江沿臺堡皆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御史張鐸奏設(shè)】
嘛呼衝臺 板場峪臺 靜鎮(zhèn)墩 靜鎮(zhèn)空墩
清河堡 【 官軍原額六百三十七員名本堡原係提調(diào)嘉靖三十九年撫按會題準(zhǔn)改守備管轄七堡加添兵馬五百名共一千四十二員名堡南山勢臨境白家佃可按伏威寧營可屯兵鴉鶻關(guān)口代子河通賊道路鹻場馬根單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松樹口墩 鴉鶻關(guān)墩 東安墩 靖安墩
靖虜墩 靖虜空墩 向化嶺墩 靖夷墩
靖鎮(zhèn)墩 江見背臺 佟家峪臺小鴉鶻關(guān)山臺
青山路臺 丁家峪臺 佛僧嶺臺 水紅峪臺
一堵牆堡 【 官軍五百六員名】
小夾河墩 傅二墩 夾河山城墩 代子河臺
盤嶺墩
鹻場堡 【 官軍三百七十六員名堡上山勢臨境舍人寨可按伏代子河通賊道路清河靉陽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南河峪墩 小嶺墩 小峪墩 金保墩臺
鹻場墩 廈生河墩 石牆墩 新尾子峪墩
舊尾子峪墩 安寧空墩
孤山堡 【 軍官四百一員名】
矮嶺臺 隨行墩 埋塔峪臺 孤山臺
乾岔兒臺 大張臺 小南河臺
腹裏接火臺 【 一十五座瞭守官軍七十五員名】
障塞 【 自東州起至馬根單南界止劈山邊牆一道八千四百九十二丈一尺木柞五空虎牢一空共一百八十七丈自馬根單起至孤山南界止木柞牆五千四百四十七丈內(nèi)外虎牢十五空共二干一百一十丈板築牆八百丈】
迤北
瀋陽衞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二千一百三員名】
本城 【 官軍九百一十七員名】
邊臺 【 三十一座瞭守官軍一百五十五員名】
靜遠(yuǎn)堡 【 官軍三百四十一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陳寧堡可按伏沿邊原無通賊道路】
遠(yuǎn)寧小墩 遠(yuǎn)虜小墩 遠(yuǎn)腹小臺 遠(yuǎn)安小臺
靜長小臺 靜久小臺 靜遠(yuǎn)小臺 靜江小臺
遠(yuǎn)得大臺 遠(yuǎn)威小臺 遠(yuǎn)夷小臺 殷孫兒臺
鮑家臺 鈕三宮臺
平虜堡 【 官軍二百七十員名本堡地勢平漫臨境上蒲河屯可按伏林靜大臺空通賊道路瀋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靜寧大臺 林外小臺 林遠(yuǎn)小臺 林靜小臺
靜立小臺
上榆林堡 【 官軍三百九十九員名新立倒塔兒空堡可屯兵上羅榆樹臺空通賊道路瀋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上上臺 上羅臺 上永臺 上安臺
上寧臺 榆樹臺 榆林臺 榆黑臺
榆茂臺 榆盛臺 林內(nèi)臺 林外臺
腹裏接火臺 【 五座瞭守官軍二十員名】
障塞 【 瀋陽迤西自靜遠(yuǎn)堡接遼陽長營堡界起北至上榆林接十方寺界止土牆一道長九千七百五十二丈】
蒲河所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二百八十三員名】
本城 【 官軍七百七十二員名】
邊臺 【 一十四座瞭守官軍七十員名】
十方寺堡 【 官軍三百一員名堡南灰岡新立馬空堡可屯兵死魚湖臺月牙湖臺通賊道路蒲河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死魚湖臺 刺魚堝小臺 中空小臺 水口小臺
鎮(zhèn)虜小臺 看花小臺 來龍臺 晾馬山小臺
十方寺大墩 靜邊小臺 龍灣小臺 月牙湖小臺
永寧臺 平安墩
腹裏接火臺 【 八座瞭守官軍四十員名】
障塞 【 蒲河迤西南自瀋陽上榆林堡界起至懿路丁字泊堡界止土牆一道長五千四百丈】
開原參將地方 【 官軍一萬七千七百五十員名】
懿路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二千五百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六百七十四員名】
邊臺 【 二十一座瞭守官軍一百五員名】
丁字泊堡 【 官軍三百三十三員名】
豬兒山北空 豬兒山墩 豬兒山南空 石家泊北空
石家泊空 清河口北空 清河口墩 乾溝兒臺
櫻桃灣空 櫻桃灣中空 沙堆兒空 下塔兒墩
下塔兒南空
三岔兒堡 【 官軍三百七十四員名樸七屯可屯兵本堡可按伏黃泥窪通賊道路懿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小河口臺 水門山臺 水門山墩 板山墩
黃泥窪臺 捨剌山南空 捨剌山北空 鎮(zhèn)安墩
腹裏接火臺 【 五座瞭守官軍二十員名】
障塞 【 迤西土牆三十五里迤東三岔兒堡劈山及土牆順長三十一里】
汛河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二千五十四員名】
本城 【 原額官軍一千二百二十三員名新召募軍士二百六十一名共一千四百八十四員名】
邊臺 【 一十六座瞭守官軍八十員名】
宋家泊堡 【 官軍二百七十八員名堡南陳鎮(zhèn)撫屯可屯兵平湖口空北水口通賊道路汎河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南界臺 平湖口臺 雙夾舟臺 沙河墩
蔣官湖口臺 南空臺 中空臺 堡後臺
晃臺兒臺 汛河口臺 鐵嶺河口臺 紅泊墩
宋家泊墩
白家衝堡 【 官軍二百一十二員名】
尖山墩 古嶺墩 古嶺南臺
腹裏接火臺 【 無】
障塞 【 迤西宋家泊堡南自懿路丁字泊堡界起北至鐵嶺曾遲堡界止土牆一道順長二十五里迤東北自鐵嶺平定堡界起南至懿路三岔兒堡界止劈山牆一道順長六里】
鐵嶺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三千一百四十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五百七十五員名】
邊臺 【 三十五座瞭守官軍一百六十五員名】
曾遲堡 【 官軍一百九十二員名堡東南姜華屯可屯兵辜家屯可按伏灣湖口墩通賊道路鐵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遼海南岸墩 堡後北空 堡後墩 喜鵲窩北空
喜鵲窩南空 湖口空 喜鵲窩墩
平定堡 【 官軍一百四十五員名】
鎮(zhèn)遠(yuǎn)南空墩
撫安堡 【 官軍二百三十員名堡東石門可屯兵堡南小豹子山可按伏龍?zhí)犊诒彼跉涌诳漳纤谕ㄙ\道路鐵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汎河臺 老虎川臺 架礮山墩 山羊山空
龍?zhí)渡娇铡 ↓執(zhí)犊诳铡 ℃?zhèn)平山南空 鎮(zhèn)平山墩
康安山墩 鎮(zhèn)夷空 蒿子峪空 架礮山南空
界首山墩 石柱臺
鎮(zhèn)西堡 【 官軍四百六十四員名】
鎮(zhèn)遠(yuǎn)墩 平頂北山空 平頂山墩 靜虜墩
平頂山南空 古城北中空 古城北空 古城墩
古城南空 暗瞭北中空 暗瞭北空
彭家灣堡 【 官軍三百六員名】
暗瞭墩 河口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二座瞭守官軍六十九員名】
障塞 【 迤西南自汎河宋家泊界起北至開原慶雲(yún)堡界止土牆一道四十六里迤東撫按 【 按:安】 堡北自中固柴河堡界起南至汎河白家衝界止劈山土牆一道順長六里】
中固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五百六十二員名】
本城 【 官軍八百七十四員名】
邊臺 【 二十九座瞭守官軍一百四十五員名】
定遠(yuǎn)堡 【 官軍二百八十三員名堡東南李宗海屯可屯兵高麗屯可按伏謝海臺唐腰臺通賊道路中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逍遙臺 平安墩 鄧保臺 謝道臺
葉玉臺 新添臺 唐腰臺 鎮(zhèn)虜臺
定遠(yuǎn)墩 王尊臺 張釗臺 保安臺
柴河堡 【 官軍二百員名關(guān)門衝可屯兵馬家寨可按伏司貴臺黑鷹窩臺通賊道路中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王伏臺 司貴臺 大山嘴臺 河口臺
三峯山臺 鎮(zhèn)夷臺 鎮(zhèn)靜臺 水鹻臺
磨石山臺 陸聰臺 柴河臺 榆林衝臺
吳剛衝臺 碓臼衝臺 黑鷹窩臺 界首山臺
鎮(zhèn)虜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一座瞭守官軍六十員名】
障塞 【 迤西南自鐵嶺平定堡界起北至開原慶雲(yún)堡界止土牆一道順長三十里迤東柴河堡北自開原南至鐵嶺撫安堡界止劈山牆順長三十里】
開原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八千四百八十二員名】
本城 【 官軍四千八百八十九員名】
邊臺 【 一百一十五座瞭守官軍五百七十五員名】
慶雲(yún)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南灣子屯可屯兵姑姑屯可按伏平北臺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謝海臺 新添臺 新安關(guān) 黑林墩
郭生臺 孫孝兒臺 柳樹兒臺 平北臺
新安墩 朱五兒臺
古城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西南歸能屯可屯兵梁才屯可按伏陡溝兒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陳同臺 西慶雲(yún)臺 王六兒臺 魏得名臺
亮子河臺 新添臺 陡溝兒臺
永寧堡 【 官軍二百二十四員名】
潘牛兒臺 段來住臺 西金山臺 王廷四臺
鎮(zhèn)夷堡 【 官軍二百六十員名堡西姜黑屯可屯兵皇甫城可按伏雙架臺西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汝花一臺 陳寬臺 漢州臺 陳能臺
雙架子臺 于老兒臺 中路臺 王化保臺
新架子臺 灣子臺 鎮(zhèn)虜臺 徐四兒臺
清陽堡 【 官軍三百三十一員名高名屯可屯兵羅二官屯可按伏董頭臺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白塔墩 白塔空臺 關(guān)門兒臺 胡二臺
黑嘴兒臺 易九頂臺 偏坡臺 董黃頭臺
三岔兒臺 華興臺 陳官仝臺 大窪臺
鎮(zhèn)北臺
鎮(zhèn)北堡 【 官軍三百八十員名靖邊堡屯可屯兵馬巿屯可按伏灰窰臺東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灰窰兒臺 黑堀堝臺 光山臺 尖山兒臺
薛那孩臺 那木川臺 木革郎臺 吳佑興臺
宣榮臺 鎮(zhèn)北關(guān) 孤山兒臺 丁板河臺
爛泥溝臺 安遠(yuǎn)墩 南護(hù)門臺 毛真臺
北護(hù)門臺 鄒文斌臺
威遠(yuǎn)堡 【 官軍三百六十員名雷七屯可屯兵屈換屯可按伏那木川石峯山臺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葉海青臺 新添臺 平頂臺 威遠(yuǎn)臺
那木川臺 平靜臺 夏旺臺 北空心臺
高架子臺 韓春臺 黑山臺 李力兒臺
新架子臺 石頭臺 南空心臺 朱敬臺
范千兒臺 談三保臺 石峯山臺 平虜臺
靖安堡 【 官軍三百六十員名楊木答兀屯可屯兵黃泥岡可按伏于麻劄臺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何北川臺 何奇臺 高興檢臺 老虎巖臺
新架子臺 于麻劄臺 馬里保臺 扣河大臺
廣順關(guān) 夾河臺 護(hù)門臺 賈秀臺
金忠臺 張海臺 空心臺 康家山臺
滕旺臺 周鼓手臺 殷毛兒臺 初改興臺
艾計(jì)成臺
松山堡 【 官軍二百九十員名瞭高山屯可屯兵孟家屯可按伏譚場臺北空張立綱臺南空松山墩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應(yīng)策】
新架子臺 長嶺臺 譚場臺 司能臺
李毛頭臺 東安臺 張立綱臺 礦山臺
石門臺 松山墩
腹裏接火臺 【 七十座瞭守官軍二百一十二員名】
障塞 【 迤西自中固城定遠(yuǎn)堡界起歷慶雲(yún)古城永寧三堡土牆一道共六十里迤北鎮(zhèn)夷堡土牆清陽鎮(zhèn)北二堡劈山為牆共一百一十六里迤東自威遠(yuǎn)靖安松山三堡至中固城柴河堡界止劈山為牆順長九十五里】
險(xiǎn)山參將地方
險(xiǎn)山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七千二十六員名】
邊臺 【 七十四座瞭守官軍三百七十員名】
灑馬吉堡 【 官軍一百八十五員名】
乃木嶺墩 乃木空墩 灑馬吉墩 石洞墩
大峪口墩 東護(hù)城墩 石嘴墩 八度河墩
陡嶺墩
靉陽堡 【 官軍一千四十四員名本堡山勢窄狹臨境湯頭峪可按伏湖口白山靉陽峪通賊道路新安險(xiǎn)山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乃木空 解獨(dú)墩 草河墩 山西墩
新盤嶺墩 山西空 山東空 河口墩
門八會墩 你木墩 山東空墩 大孤山墩
長嶺墩 新水墩
新安堡 【 官軍五百二十六員名堡上山勢臨境石嶺兒梁家峪可按伏鎮(zhèn)虜臺古城臺界空通賊道路靉陽鳳凰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架礮山臺 逃夫峪臺 石嶺臺 石嘴臺
石河臺 松嶺臺 長佃子臺 黃嶺臺
土門臺 果林葬臺 雙嶺臺 孤山臺
古城臺 鎮(zhèn)虜臺 鎮(zhèn)北臺 二道嶺臺
舊逃夫峪臺
險(xiǎn)山堡 【 嘉靖四十二年撫按會題設(shè)立參將駐鎮(zhèn)本堡新募並原伍官軍三千七十四員名】
險(xiǎn)山臺 鎖果植臺 松嶺臺 孤山臺
散羊峪臺 枕頭嶺臺 泥河臺 威靜臺
威遠(yuǎn)臺 鎮(zhèn)北臺 光遠(yuǎn)臺 葡萄峪臺
山城峪臺 長嶺臺 假鎖果植臺 煙衝嶺臺
舊鎖果植臺
寧東堡 【 嘉靖四十三年撫按奏設(shè)官軍五百員名本堡可屯兵設(shè)伏有警險(xiǎn)山江沿湯站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王綱戶頂臺 湯頭孛羅臺 黎支峪臺 山場峪臺
寺兒峪頂臺
江沿臺堡 【 官軍三百八十三員名本堡可屯兵設(shè)伏有警湯站寧東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邦山臺 土口兒臺 古河臺 銅匠峪臺
松嶺臺 腰嶺臺 乾灘子臺 石場峪臺
歪頭山臺 嶺子峪臺 核桃峪臺 瓦子嶺臺
湯站堡 【 官軍三百六員名賊從寧東入犯險(xiǎn)山兵馬可為策應(yīng)江沿寧東二堡兵馬可為截殺】
鳳凰城堡 【 官軍一百一十三員名】
鎮(zhèn)東堡 【 官軍四十員名】
鎮(zhèn)夷堡 【 官軍七十四員名】
草河堡 【 官軍四十四員名】
青臺峪堡 【 官軍四十員名】
甜水站堡 【 官軍八十一員名】
腹裏接火臺 【 四十九座瞭守官軍二百四十五員名】
障塞 【 自孤山南界至江沿臺西界止木柞牆共六千八百一十七丈虎牢柞四十一空共五千四百七十三丈石垛牆八空共八百五丈】
此遼東沿邊城堡墩臺障塞兵馬也夫遼南望青徐北引松漠東控海西女直諸夷朝鮮百濟(jì)新羅諸國西連平薊為神州襟吭枕山抱海風(fēng)氣勁悍士馬甲於天下若乃山谿之險(xiǎn)天造地設(shè)崇形勢據(jù)險(xiǎn)隘察遠(yuǎn)近辨勞逸識者恆汲汲焉兵法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物理不可不察也故今編次于沿邊要害獨(dú)詳焉即是考之不必聚米借箸利害得失較然矣
沿海城堡墩架
金復(fù)守備地方
金州等處城堡墩架操守 【 官軍一千六百四十六員名】
墩架 【 九十五座瞭守官軍三百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五百八十六員名】
北廟臺 陳家島臺 兔兒島臺 紅巖子架
黑風(fēng)樓架 善山臺 和尚島臺 石門架
大黑山臺 望城岡架
旅順口 【 官軍一百八十二員名】
鐵山臺 黃井山臺 爪牙山臺 磐石洞臺
西山頂臺 山頭臺 沙州臺 中眼臺
左眼臺 右眼臺 長沙空臺 南門臺
石門臺 八里莊架 廟兒山架 蕎麥山架
堝塔山架 羊頭凹臺 野雞島臺 馬練山臺
伯母山臺
木場驛
黃羊川臺 平島臺 沙河口臺 青泥凹臺
羅家口臺 木場山架 虎狼山架 泉水山架
雙廟山臺 營城山臺 獨(dú)山架 狗兒峪架
鞍山臺 牛心山架臺
望海堝堡
海青島臺 盧家口臺 豹子山臺 馬雄島臺
塔兒山臺 空心臺 小黑山臺 孛蘭臺
老鸛嘴臺 舊老鸛嘴臺 紅山兒臺 青山兒臺
曲旗屯架 花心架 丁字凹架 清水河架
吳家?guī)X架 何旗屯架
紅嘴堡 【 原廢嘉靖三十三年新復(fù)官軍一百三十五員名】
舊石山兒臺 紅嘴臺 韓家灘臺 峰堠嶺臺
謊煙臺
歸服堡 【 原廢嘉靖三十三年新復(fù)官軍一百三十員名】
榆樹莊科臺 楊家套臺 歡喜臺 平陽臺
窟竉臺 湧道臺 松子臺 濫石臺
虎頭臺
黃骨島堡 【 官軍二百一十四員名】
七寶臺 中心臺 總管臺 望海臺
出海臺 背陰臺 青石臺 九轉(zhuǎn)臺
皂隸臺 龍灣臺 虎頭臺 褡褳臺
接火臺 樣臺
石河驛
平島臺 孛羅店臺 石頭寨臺
鹽場堡
缸窰臺
復(fù)州城堡墩架
墩架 【 二十九座瞭守官軍一百四十五員名】
本城 【 原操達(dá)舍五十二員名近調(diào)取廣寧操備】
龍王山臺 八家鋪臺 老鴉島臺 駱駝山臺
石家島臺 青海口臺 榆林山臺 長生島大山臺
大孤山臺 沙河鋪臺 沙河山臺 中島西南嘴臺
松山臺 流星島臺 墳門島西臺
欒古驛
古城鋪臺 沙河鋪臺 欒古山臺
羊官堡
流星島臺 松山臺 北青海口臺 石家島臺
駱駝山臺 老鴉島臺 野豬山臺 橫頭山臺
胖頭山臺 大黃山臺 大孤山臺
蓋州衞城堡墩架
墩架 【 八座瞭守官軍餘丁四十員名】
本城 【 軍士無】
梁房口臺 狼山臺 伴仙山臺 團(tuán)瓢山臺
深井臺 兔兒島臺 歸州臺 葦子套臺
熊岳堡
五十寨堡
伏兵堡
右屯衞 【 官軍三百一員名此廣寧衞也以皆沿海墩架故盡于此】
墩架 【 四座瞭守官軍二十員名】
淩河口臺 青墩木架 白馬溝臺 船家埠臺
腹裏接火臺 【 五座瞭守官軍餘丁二十五員名】
障塞 【 以上四衞係腹裏地方俱無邊牆】
此遼東沿海關(guān)隘墩架也蓋自劉江望海堝之捷而倭寇不敢北侵自山東海運(yùn)廢而墩空日益廢弛於是旅順諸堡視無復(fù)用識者有隱憂焉自嘉靖三十三年巡撫江東題增人馬三千改備禦為守備專一防倭嘉靖四十年以來撫按議行凡城堡墩架銳意修築思患預(yù)防頗為得策是以沿海一帶甲兵鱗集城堡牙制墩
架星列非特可以備倭夷而北虜侵軼亦可無患矣茲故志之非為侈美前人所以重望嗣後者時加修葺云
○路臺 【 嘉靖二十八年巡撫蔣應(yīng)奎自山海直抵開原每五里設(shè)臺一座歷任巡撫吉澄王之誥於險(xiǎn)要處增設(shè)加密每臺上蓋更樓一座黃旗一面器械俱全臺下有圈設(shè)軍夫五名常川瞭望以便趨避】
前屯衞地方
宮家臺 丘家臺 李家山臺 鎮(zhèn)遠(yuǎn)鋪臺
咠家臺 樓家?guī)X臺 中前頭臺 火燒橋臺
松嶺臺 趙家墳臺 麻池溝臺 陡坡臺
王剛臺 印山臺 田家墳臺 石河臺
張家臺 大煙臺 范家臺 西雙墩臺
亂岡臺 東雙墩臺 東坡頭臺
寧遠(yuǎn)衞地方
界首臺 營盤山臺 東嶺臺 史家山臺
曹家山臺 龐家山臺 金家山臺 楊家山臺
土煙臺 乾溝臺 鹽場河臺 架礮山臺
李家墳臺 七里坡臺 四里河臺 青墩臺
吳英嶺臺 乾柴嶺臺 長嶺臺 五里河臺
古墳堆臺 薛嶺臺 皂隸山臺 徐家山臺
臭柳河臺 賴家橋臺 蔡家山臺 朱家窪臺
青石嘴臺 東界臺
錦州城地方
七里河西臺 七里河?xùn)|臺 杏山西臺 觀察山臺
劉習(xí)臺 夏榮臺 黃土嶺臺 姚鐵屯臺
張達(dá)子莊臺 石門臺 熊林莊臺 淩河?xùn)|臺
趙成莊臺 何指揮莊臺 紫荊山臺 邵木莊臺
韭花山臺
義州衞地方
石家堡臺 戚家臺 王謙臺 松林臺
泥河臺 娘娘廟臺 忤頭山臺 黃真臺
廣寧城地方
興安堡臺 遭王鋪臺 窩堝鋪臺 土煙臺
榆林鋪臺 新鋪臺 潘釗鋪臺 宋家屯臺
鵝食屯臺 佃戶屯臺 四塔鋪臺 壯鎮(zhèn)鋪臺
二十里鋪臺 于家莊臺 十里鋪臺 接官廳臺
青雲(yún)臺 單英臺 十里鋪臺 井家臺
二十里鋪臺 火燒橋臺 東空臺 潮溝鋪臺
雙樹臺 雙樹東空臺 茨榆堝臺 三里橋臺
右屯衞地方
黑林莊臺 張禮堡臺 沙堝鋪臺 七里小灘臺
榆林鋪臺 遭王臺 石橋臺 山西臺
山頂臺 站北臺 山後臺 土臺
鎮(zhèn)武堡地方
老鴉莊臺 腰站臺 接興臺 倒橋臺
西頭臺 楊遇春臺 火興臺 東頭臺
龍灣臺 清泉鋪臺 平洋橋臺 高橋鋪臺
轉(zhuǎn)灣臺 高墩鋪臺 七里溝舊臺 三里橋臺
太平山臺 七里溝臺 三岔河北岸臺河灣煙墩臺
河灣鋪臺 河墩舊鋪臺 橫濠臺 湖背臺
海州衞地方
土河鋪北空臺土河鋪南空臺三里橋臺 西雙屯臺
景旗屯臺 上壩臺 一壩臺 牛莊東空臺
牛莊西空臺 五里墩臺 響水溝臺 張家灣臺
遼陽城地方
五棵樹臺 中橋臺 大閭山臺 小閭山臺
高橋臺 甘橋臺 湯池臺 向家窪臺
白廟兒臺 八棵樹臺 孤樹臺 土煙臺
三道壩臺 高五堡臺 北團(tuán)山空臺 虎皮營
板橋鋪臺 哈莊臺
瀋陽衞地方
殷孫兒臺 鮑家臺 鈕三官臺
蒲河地方
古城臺 黃隆孫臺 北煙臺 北界臺
王延壽小臺
懿路地方
泥溝臺 甘溝臺 正家墩 寒坡嶺墩
北新墩
汎河地方
李倫臺 舊服臺 孫家廟臺 甘溝臺
南腰臺
鐵嶺衞地方
老虎衝 姚家窪臺 五里墩 陸家墩南空
陸家墩北空
中固地方
青水溝臺 沙河臺 冷飯臺 城南大路臺
開原城地方
四里莊臺 葉華清臺 南窪臺 團(tuán)山兒臺
險(xiǎn)山堡地方
路臺無
金州衞地方
路臺無
復(fù)州衞地方
古城鋪 欒石臺 麻河鋪 沙河鋪臺
龍王山臺 八家鋪臺
蓋州衞地方
迷鎮(zhèn)山臺 孛羅山臺 觀稼山臺 青涼山臺
青泉山臺 五十寨山臺 黑塔山臺
○路河
自廣寧東制勝堡起至海州東昌堡凡一百七十里先年海運(yùn)於東昌堡南十八里布花堡由路河通運(yùn)至廣寧今制勝堡東下卸軍民商販亦便且盤山東三站每霖雨河水泛溢常阻軍馬策應(yīng)正統(tǒng)間遼東都督巫凱奏築沿河堤岸為長廣道河水通行自海運(yùn)罷河道多淤塞嘉靖四年巡撫張連奏請濬治委管屯都司韓承恩起調(diào)定遼海蓋等衞夫丁挑挖旋復(fù)淤塞四十一年兵部侍郎葛縉以邊牆一時難於迄工奏準(zhǔn)修路河通舟楫搤虜不得入犯四十二年巡撫王之誥委閑住總兵羅文豸動支奏請銀兩起調(diào)定遼廣寧海州等衞軍夫挑挖河深一丈闊二丈三越月工完按路河先年止通舟楫今專制虜必河水深流不竭始稱地險(xiǎn)考廣寧一帶路河水自境外羊腸河經(jīng)鎮(zhèn)武堡高橋鋪由鐮刀湖入海沙嶺一帶路河自三汊西潮河亦流高橋鋪入鐮刀湖二水合流惟沙嶺居中地形高多沙河易淤議者欲相地形稽先年長廣道備築泊岸更設(shè)閘幾處時其收洩庶河道不淤河水不涸邊防既固水利且興霖雨有泊岸緩急便於軍馬否則挑挖雖勤無補(bǔ)障塞徒重勞民力虛糜錢穀已爾此設(shè)險(xiǎn)樹防者宜詳察焉
○永利閘
瀋陽城西北平虜堡南河一道弘治十七年建永利閘一座于河?xùn)|南在今永利閘臺邊長川臺軍閘水以搤虜騎不得渡河犯腹裏瀋陽等處閘高一丈五尺闊二丈五尺閘東南到瀋陽城三十里去本堡三里離邊一十三里先是虜寇時常入犯建前閘閘成河水積聚深盈有警瀋陽人馬或自望平臺策應(yīng)或自小黑林臺策應(yīng)或自閘邊臺策應(yīng)水阻其前兵躡其後合城堡為援多得奇功考河源自懿路三岔兒堡東經(jīng)流蒲河城南凡八十里為邵家河水深闊順長歷三十里西為望平臺河水淺窄虜輒自此衝突腹裏議者遂建閘其間取去城堡近便易於瞭守將河水閘住不令通行閘下水既深盈從閘板口下順西流歷鎮(zhèn)遠(yuǎn)堡至遠(yuǎn)夷臺水口出境入遼河閘之北止平虜堡倒塔兒王指揮四五屯各有臺圈堪以保障其腹裏居民春夏秋三時賴閘阻搤及冬收斂入城共保萬全年久閘壞虜入犯如走平地往歲嘗猝至瀋陽城西搶掠無所禦地方官民每欲修復(fù)以工費(fèi)浩大因循而止嘉靖四十四年夏四月巡按李輔按其地詢察機(jī)宜以瀋陽此閘係要害不可廢亟行分守右參議張邦土查議興修屬瀋陽備禦官郭承恩經(jīng)歷陳宰督完新石閘一座基址仍舊經(jīng)畫綜理多昉南閘河之制視昔則堅(jiān)久矣閘口向西高闊如舊閘河身橫過五丈二尺兩岸各砌馬頭一座入河身二丈順長三丈五尺中為閘門一丈二尺物料用大石九百塊每塊長六尺厚一尺五寸闊二尺每塊用鐵銀錠二箇共用一千四百四十箇每箇鐵重七斤石灰六百石用油和抿縫閘板用松木枋十塊通計(jì)用銀一百二十兩有奇
◆兵政志 【 軍器糧賞附】
遼東之軍以十計(jì)之大抵八分操備而以其二供屯種鹽鐵之務(wù)在昔盛時武士奮擊稱雄長於各鎮(zhèn)者凡以戶有餘丁丁有餘力故軍儲之粟可支半年武庫之器積至朽蠹而在操者又給以幫丁終歲徒手飽食欲滿意足得以養(yǎng)其矯健之氣而逞其戰(zhàn)鬬之心今則死徙將半屯種荒蕪不耕鹽鐵逋負(fù)屢歲而操軍皇皇焉日謀朝夕之不暇矣且尺籍雖存乃按而數(shù)之不足十之六七可勝歎哉可勝歎哉余姑存其額如左以備一方戎制之考焉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安樂自在二州招集馬軍七萬三百一十八步軍三萬七千四百九十五屯軍一萬八千六百三鹽軍一千一百七十四鐵軍一千五百四十八
定遼中衞
馬軍一千四百四十 步軍七百九十
屯軍一千一百一十九 鹽軍五十一
鐵軍三十九
定遼左衞
馬軍一千三百三十 步軍一千五百九十一
屯軍一千二百七十二 鹽軍六十三
鐵軍一百一十八
定遼右衞
馬軍一千三百二 步軍一千一百六十七
屯軍九百九十一 鹽軍五十三
鐵軍一百三十二
定遼前衞
馬軍一千三百五十五 步軍八百八十六
屯軍一千四十一 鹽軍七十
鐵軍九十
定遼後衞
馬軍一千四百九十七 步軍八百四十二
屯軍一千三百三十五 鹽軍七十一
鐵軍一一百一十七
東寧衞
馬軍二千四百八 步軍二百三十二
屯軍四百九十四 鹽軍四十八
鐵軍七十
遼陽招集
馬軍六千五百五十二
海州衞
馬軍一千五百 步軍三千八百七十
屯軍一千二百一十二 鹽軍四十四
鐵軍六十九
海州招集
馬軍一千一十
蓋州衞
馬軍五千一百九十六 步軍六百七十八
屯軍一千八百四十二 鹽軍七十一
鐵軍七十八
復(fù)州衞
馬軍一千三百六十八 步軍三百
屯軍一千二百五十三 鹽軍六十二
鐵軍七十一
金州衞
馬軍一萬七千三十二 步軍五百
屯軍二千一十七 鹽軍六十六
鐵軍六十
廣寧衞
馬軍九百五十九 步軍一百三十五
屯軍四百 鹽軍三十五
鐵軍八十八
廣寧中衞
馬軍七百六十八 步軍二十
屯軍三百一十九 鹽軍三十
鐵軍五十九
廣寧左衞
馬軍九百七十八 步軍二百一十五
屯軍一千二百二十八 鹽軍四十四
鐵軍七十四
廣寧右衞
馬軍一千七十九 步軍一百三十五
屯軍五百四十三 鹽軍三十九
鐵軍七十二
廣寧招集
馬軍二千三百四十七
義州衞
馬軍二千一百五 步軍一千二十一
屯軍四百二十四 鹽軍五十四
鐵軍三十一
廣寧後屯衞
馬軍一千四百五十五 步軍六十五
屯軍四百二 鹽軍三十一
鐵軍二十七
廣寧中屯衞
馬軍一千三百 步軍一千五百
屯軍一千二百五 鹽軍二十四
鐵軍五十四
廣寧左屯衞
馬軍一千六十五 步軍一千四百九十二
屯軍七百四十八 鹽軍四十一
鐵軍三十六
廣寧右屯衞
馬軍三百五 步軍一百
屯軍五百四十二 鹽軍四十八
鐵軍二十五
廣寧前屯衞
馬軍二千四百八十四 步軍一千九百三十四
屯軍六百 鹽軍二十八
鐵軍九十六
寧遠(yuǎn)衞
馬軍三千五百八十 步軍二千六百三十五
屯軍二百二十五 鹽軍六十八
鐵軍四十九
瀋陽中衞
馬軍三千一百一十九 步軍三千八十九
屯軍三百八十二 鹽軍五十
鐵軍五十五
瀋陽招集
馬軍二千四百五十四
撫順招集
馬軍一千二百一十八
鐵嶺衞
馬軍三千二百五十 步軍一千四十二
屯軍一百八十五 鹽軍五十五
鐵軍三十二
鐵嶺招集
馬軍一千八百
三萬衞
馬軍六百六十 步軍一百一十六
屯軍三百九十五 鹽軍五十一
鐵軍五十四
遼海衞
馬軍七百八十一 步軍二百三十八
屯軍三百七 鹽軍四十一
鐵軍五十一
開原招集
馬軍一千一百
按諸衞賦役甚繁而戶口甚約如前屯一衞戶止三百五十而兵政馬步屯鐵鹽軍乃數(shù)倍之何哉蓋戶口自今之見在而言消乏則不容於不覈軍籍自原昔之開設(shè)而言舊額則不容於不存是以二志有多寡之異舉一衝而他衞可知矣即是以觀則戶數(shù)之消誠可慨歎而軍籍之虛實(shí)當(dāng)深慮也
安樂州
馬操二百六十一
自在州
馬操三百九十六
按二州操數(shù)是以見在而言若稽其昔數(shù)亦倍之但原係歸服之人故不與定額者同紀(jì)
廣寧總鎮(zhèn)府部下兵七千四百八十四係廣寧定遼金復(fù)蓋海等衞并招集出
遼陽副總兵部下兵四千九百八十六係定遼復(fù)蓋等衞自在州并招集出
開原參將部下兵四千八百八十九係三萬遼海金州等衞安樂州并招集出
險(xiǎn)山參將部下兵二千五百俱係新募
海蓋參將部下兵三千三十八係海蓋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錦義參將部下兵二千九百六十三係義州後屯二衞并招集出
寧前參將部下兵一千三百七十七係寧遠(yuǎn)復(fù)蓋等衞并招集出
河?xùn)|遊擊部下兵三千俱係招集
河西遊擊部下兵三千係定遼金復(fù)蓋海等衞出
鎮(zhèn)武遊擊部下兵二千五百係各營選拔
寧前遊擊部下兵二千一百係各營選拔
前屯備禦城堡兵四千七百五十六係前屯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寧遠(yuǎn)備禦城堡兵三千七百四十四係寧遠(yuǎn)復(fù)州等衞并招集出
錦州守備城堡兵五千七百係中屯左屯二衞并招集出
義州備禦七堡兵二千四百五十九係義州後屯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鎮(zhèn)夷守備六堡兵三千五百一十七係廣寧等衞并招集出
右屯備禦兵三百係右屯衞出
西平備禦四堡兵二千三百九十九係金復(fù)蓋海等衞并招集出
海州備禦城堡兵一千四十四係海蓋等衞并招集出
長安備禦四堡兵一千六百九十七係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長勇備禦三堡兵一千九百五十八係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瀋陽備禦城堡兵一千五百七係瀋陽衞并招集出
蒲河備禦城堡兵一千六百四十九係瀋陽衞并招集出
懿路備禦城堡兵一千六百七十四係鐵嶺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汎河備禦城堡兵一千四百八十四係鐵嶺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鐵嶺備禦城堡兵一千四百三十六係鐵嶺金復(fù)等衞并招集出
中固備禦城堡兵一千六百二十一係金州衞并招集出
開原備禦九堡兵三千六百三係三萬遼海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撫順備禦城堡兵一千七百七十一係瀋陽衞并招集出
清河守備七堡兵四千二百七十七係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靉陽守備十一堡兵四千係定遼復(fù)蓋等衞并招集出
金州守備城堡兵一千六百四十六係金復(fù)等衞出
按籍馬步幾十萬而二千里營閫鱗次制亦稱雄歲戊午以來災(zāi)沴疊見人物彫殘?zhí)庸收呤腥氖且誀I伍空虛守禦不支坐見虜馬日剽大道直犯鎮(zhèn)城而無忌矣然則計(jì)將如何亦曰議撫治之宜嚴(yán)勾補(bǔ)之令而已蓋軍之流者大率不出本鎮(zhèn)而東南山其逋逃藪也各該地方官員能因其防胡詰細(xì)之間效團(tuán)堡之法分主客之戶各隨所在而籍其去留則清稽默寓窮荒皆知數(shù)之人一遇下令追捕可按籍而索矣而營衞之間復(fù)開以自新宥其積負(fù)還營著伍糧餉及時如是而流移不懷井邑不思未之有也
○軍器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歲造頓項(xiàng)盔三千五百二十頂甲三千二百副腰刀三千五百二十把弓連弦一千八百張箭一十萬五千六百枝撒袋一千七百六十副圓牌舊制每衞季造二十面邇來營伍不用
定遼中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定遼左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定遼右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定遼前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定遼後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東寧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海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蓋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復(fù)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金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廣寧中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廣寧左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廣寧右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義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後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中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左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右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前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寧遠(yuǎn)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瀋陽中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鐵嶺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三萬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遼海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按舊制弓矢戈矛之外設(shè)有圓牌雜於五兵可以護(hù)身殺敵國初準(zhǔn)古以製飾以采色繪以獸面滾舞有法刀刃隨之若進(jìn)退合度起伏得宜不惟刀之上砍人身下砍馬足而采色獸面之滾舞動躍足以驚辟虜馬其利莫大焉議者乃謂牌徒累人不足為用因而廢置是蓋未知教習(xí)之法敢於自用者也豈牌之不可以用哉況今步卒實(shí)多各營將領(lǐng)擇令通曉跳牌官旗以大七星閃馬牌等法教演而習(xí)熟之終當(dāng)大有所益至於射堅(jiān)及遠(yuǎn)守險(xiǎn)制突非弩不克自古已然惟遼少用是為未備丙午以來京局亦多頒下奈庸流將士不能效用且廢棄焉是為可慨亟宜每隊(duì)立弩手?jǐn)?shù)人先以諸葛弩教之而大弩當(dāng)可漸習(xí)矧樓堞之間守禦最無可恃者今遼也尤以博考成法教演諸弩於上以待不虞則牀子成澶州之捷神臂效穎邑之靈亦可企及茲因圓牌之不當(dāng)廢而併及之
·原降神器
遼陽
銅大將軍四 銅二將軍四
銅三將軍四 銅碗口銃一百一十一
銅佛郎機(jī)三十七 鐵佛郎機(jī)一百九十六
神鎗二百九十六 快鎗三百二十
海州
三將軍銃共三十八 佛郎機(jī)八
神鎗一百
蓋州
三將軍六 碗口銃一十二
快鎗一百四十
復(fù)州
碗口銃一十二 鐵銃一十五
佛郎機(jī)二 鐵礮一十二
手銃六
金州
大將軍八 二將軍八
三將軍六 碗口銃一百三十八
手把銃六十三 佛郎機(jī)二
快鎗一百四十六
廣寧
銅大將軍一 銅神礮一
銅馬腿礮四 銅十眼礮六十
銅佛郎機(jī)三百八十 鐵佛郎機(jī)三百八十六
神鎗二百六十六
義州
銅三將軍五 銅碗口礮二十
銅佛郎機(jī)二十二 鐵佛郎機(jī)三十四
神鎗六十九 快鎗一百六十五
錦州
銅三將軍四 銅信礮一十二
銅鐵佛郎機(jī)八十六 神鎗四十九
右屯
銅碗口礮五 銅碗口銃一十二
鐵礮二十 快鎗四十八
前屯
銅三將軍六 鐵三將軍三
銅碗口礮八 佛郎機(jī)二百一十四
神鎗三十四 快鎗八百
寧遠(yuǎn)
銅三將軍八 鐵三將軍四
馬礮一十四 銅佛郎機(jī)一十五
神鎗四十二 快鎗七十九
瀋陽
二將軍一 佛郎機(jī)二十四
神礮七十四 銅銃二百八十三
神鎗五十五
鐵嶺
碗口礮六十 佛郎機(jī)二十八
抓郎機(jī)五 神鎗三十九
開原
銅三將軍四 銅佛郎機(jī)九
抓郎機(jī)一十五 神鎗一百九十三
·新製火器
九龍礮 聲震撼山力能殞眾嘉靖丙午巡按南京張公鐸因北虜至遼東鑄此以振軍威
連珠鎗 一容十子於內(nèi)十發(fā)百彈齊飛賊雖鐵騎如雲(yún)率皆斂避嘉靖甲子巡撫石首王公之誥見虜恆恃眾特造以制奔衝
千里銃 形簡勢迅一發(fā)洞中兵官對敵馬步俱宜嘉靖乙丑巡按江西李公輔製發(fā)各營
海州官鑄拐子鎗一百把 指揮俞岳同官生居民鑄大把銃四百座
蓋州官鑄一把連礮二桿 牛角礮一桿 鐵礮三百一十六位快鎗一百四十五桿 指揮潘鳳翼自處鐵炭鑄碗口礮一百六十位 原任遊擊李澍守備陳善指揮文光合處鐵炭同潘鳳翼前項(xiàng)餘鐵九百斤鑄碗口礮二百七十三位
復(fù)州官鑄鐵礮三百三十五位 快鎗一百二十八桿
金州官鑄鐵礮三百四十五位 快鎗二百五桿
義州官鑄神器一百六十五位 快鎗一百六十五桿
右俱嘉靖三十九等年大虜侵犯南衞官民驚恐增置守城
○糧賞
遼東一鎮(zhèn)官軍共計(jì)九萬八千三百五十一員名每旗軍一名月支米一石歲支米一十二石千戶以下每官一員月支米二石歲支米二十四石指揮以上每官一員月支米三石歲支米三十六石閏各照支歲以上六月支米下六月折銀每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地方荒歉加折或倍後不為常旗軍月支外有年例賞賜綿布四疋綿花一斤八兩折銀九錢歲冬支給鹽鐵屯軍俱同官員月支外各照品級石數(shù)折鈔每米一石鈔銀四分五釐是為俸銀歲二季關(guān)支守哨墩軍出哨夜不收艱苦迥異歲冬頒給衣鞋公差廩米客兵糧料各因其職務(wù)大小戍守遠(yuǎn)近而為豐減之宜操馬七萬三百一十八匹春支料豆日計(jì)三升小月則扣冬支折色每豆一斗折銀二分自季冬朔至三月終馬各給草日支一束驛馬關(guān)支準(zhǔn)是驢頭有差
薛子曰夫天下雖安不可忘志武事宇內(nèi)皆然況邊圉乎以遼志考之士馬則眾紀(jì)律則嚴(yán)防守則備是故上為天子張威靈而下讋戎醜其或內(nèi)地他鎮(zhèn)有警則檄之以壯大軍往能奏膚豈獨(dú)其勇力然哉亦悅義焉爾然頃者驕悍悖逆甘心大戮夫可以義驅(qū)之於外而反為逆於內(nèi)能併力以赴王難而反自作難誠非獨(dú)其人之罪也撫之少恩御失其道蓋有執(zhí)其咎者吁可以鑒矣
◆馬政志 【 太僕苑馬二寺事】
會典載國初遼東馬四十萬匹與陝西等處並稱蕃庶營五驛傳之資胥此焉給故特設(shè)苑馬寺以經(jīng)其收養(yǎng)之宜設(shè)行太僕寺以稽其登耗之?dāng)?shù)制無不修政無不舉矣乃者諸務(wù)廢弛而官為虛設(shè)監(jiān)苑之畜不盈數(shù)百何以待用驛傳姑無論也今營伍有之乃督責(zé)軍人科斂丁口終年買補(bǔ)舉族怨嗟夫朝廷馬政付之於官地方應(yīng)用取之於民弊可勝道哉弊可勝道哉余故著其本末如此俾後之塞淵君子得藉以審其廢興之故而施其考牧之政焉
遼東行太僕寺設(shè)於洪武年間專為提督點(diǎn)視孳生馬匹歲久籍湮不知於何年月止將操馬點(diǎn)閘印烙孳生等事漫不相關(guān)今本寺專掌闔鎮(zhèn)官軍操馬嘉靖十六年以前扣計(jì)五萬五千一百九十八匹嘉靖二十年以後扣計(jì)六萬七千五百二十四匹嘉靖四十年迄今扣計(jì)七萬三百二十八匹遵照成化十四年兵部尚書余子俊題準(zhǔn)歲四月十月二次奉敕按行各該營衞點(diǎn)視比較瘦弱者督令餧養(yǎng)倒失者責(zé)限賠償軍職官員作弊及抗違者輕則量情發(fā)落重則指實(shí)奏治守備分守以上官號令不嚴(yán)所部官軍損失馬匹數(shù)多者亦併參奏鎮(zhèn)守等官不得故相阻撓以致誤事年終通將臕壯瘦損倒失已未追補(bǔ)數(shù)目填寫冊本差人齎進(jìn)并繳精徵文簿以備稽查驛遞等馬匹驢頭牛隻點(diǎn)視印烙俱同其開原撫順二城歲例召諭海西等衞夷人每進(jìn)馬一匹入巿驗(yàn)收開原額驗(yàn)一千撫順額驗(yàn)五百共夷馬一千五百匹聽候各邊城堡備禦中軍等官查將三次倒死馬匹貧軍備呈撫鎮(zhèn)衙門準(zhǔn)給關(guān)領(lǐng)赴寺印烙騎操樁棚銀兩成化十三年七月?lián)釋幒钪煊雷喾Q團(tuán)營官軍騎操馬匹酌量馬隊(duì)官軍朋合出銀買補(bǔ)每年以六個月為準(zhǔn)按月都指揮指揮出棚銀一錢千百戶鎮(zhèn)撫出銀七分旗軍出銀五分倒死馬主都指揮出樁銀三兩指揮出銀二兩五錢鎮(zhèn)撫出銀二兩旗軍出銀一兩五錢走失被盜各加五錢備行本寺遵依通行各邊城堡照等逐歲徵收解送廣庫聽候貼併買馬支用接因地方荒歉拖欠實(shí)多嘉靖三十七年總督撫按衙門會議題準(zhǔn)三十六年以前拖欠棚銀盡數(shù)蠲免樁銀係三十五年以前者姑暫停徵三十五年以後照舊追收貯庫以備湊買馬匹近奉咨案將樁棚銀兩立為勘合體式通行守巡兵備等道苑馬太僕二寺各照分管地方如式刊刻人給一道填註本軍姓名營隊(duì)衞分馬匹毛齒及領(lǐng)馬年月凡遇馬匹倒死照例填寫樁銀數(shù)目發(fā)該營追徵類解貯庫
遼東苑馬寺設(shè)於永樂四年原轄昇平新呂遼河長平安巿永寧等六監(jiān)每監(jiān)各屬四苑共苑二十有四苑之曰甘泉安山河陰古城者昇平監(jiān)所屬也曰夾河龍臺耀州駝山者新呂監(jiān)所屬也曰黃山沙河馬鞍石城者遼河監(jiān)所屬也曰平川新安廣安平山者長平監(jiān)所屬也曰南豐高平長川名山者安巿監(jiān)所屬也曰復(fù)州龍?zhí)肚搴由詈诱哂缹幈O(jiān)所屬也後裁去監(jiān)五苑二十有二年月無稽苑址莫考惟於草場開註地畝所隸見有平川等一十二苑之稱今本寺見屬永寧一監(jiān)清河深河二苑原額恩軍四百六十戶草場地在平川等一十二苑者三千七百六十二頃一十七畝三分在東山者一千四百九十九頃共五千二百六十一頃有奇嘉靖丁酉本寺卿馮時雍點(diǎn)視二苑見牧兒騍種馬并駒騾僅二千九百二十有七不及陝西下苑馬數(shù)奏照陝西下苑事例定擬兒騍種馬四千清河苑二千一百深河苑一千九百以為額數(shù)將本苑各戶軍餘每五人共攢一槽領(lǐng)養(yǎng)騍馬四匹搭配兒馬一匹各照本伍夥蓋廠房自十月至三月俱攢槽餧養(yǎng)四月以後日出撒放日入收回?fù)芘c餘丁五名貼養(yǎng)遇有倒失虧駒十人均派賠補(bǔ)種馬齒老殘疾瘦損飄沙及駒子短促縮小俱各估計(jì)時值準(zhǔn)其賣銀納官騍馬寬以間歲追徵一駒兒騍毛色填附季報(bào)馬駒二歲另撥他戶四季點(diǎn)查虧駒者徵銀一兩五錢貯庫聽本寺總類相應(yīng)并前項(xiàng)銀兩如式收買四尺以上兒騍馬匹用足額數(shù)永為種本給牧孳生倒失者照匹追補(bǔ)送寺印烙發(fā)寺收牧凡遇操遞貧軍告準(zhǔn)領(lǐng)馬及緊急聲息取用到監(jiān)除種本不得輕易動用隨將合應(yīng)馬匹唱名俵給一應(yīng)比較點(diǎn)報(bào)各註舊管新收開除實(shí)在其年終具冊送部并繳精徵咸如例焉
平川等一十二苑草場頃畝四至
平川苑四百六十三頃四畝七分東至大山西至官路南至高平苑界北至五十寨大山
新安苑五十八頃八十九畝東至蝦蟆湖路西至朱惠家門前河南至郭清屯北至劉簡文官地
廣安苑七十五頃九十七畝七分東至官路西至海南至深河北至五十寨
平山苑一百五十六頃七十八畝東至賀家山西至巷兒口南至牛心山北至平山
南豐苑四百九十二頃八十七畝東至平川苑界西至官路南至馬場佃北至平川苑界
高平苑五百五十頃四十三畝東至石門西至南豐苑界南至木頭河北至平川苑界
長川苑二百五十七頃一十四畝東至高平苑界西至官路南至臺上屯北至南豐苑界
名山苑五百三十八頃二十四畝五分東至皂角灣西至官路南至地界北至胡良屯
復(fù)州苑一百八十二頃三十一畝東至陡坡西至駱駝山劉禿八田南至尖山北至聶景隆等田
龍?zhí)对范倨呤晼|至官路西至小山坡南至泉水寨北至清河苑界
清河苑四百五十六頃七十二畝東至官路西至孫家莊南至瞭高山北至深河苑界
深河苑二百二十六頃四畝四分東至官路西至海南至清河苑北至廣安苑界
東山草場一千四百九十九頃係嘉靖二十二年苑軍李得海等因本監(jiān)草場水灙沙壓不敷種牧查得東山石?旋城一帶荒蕪草甸告蒙本寺卿張鏊行委武舉李師皐監(jiān)正王卿各親詰踏丈得共一千四百九十九頃備由具呈撫按衙門會本題準(zhǔn)將前項(xiàng)草場俱給永寧軍餘牧種
太僕卿劉柰曰自十乘啟戎三駟料敵國之大事恆必由之馬政之所由來也尚矣我朝制兼前代內(nèi)地則牧之民邊地則牧之官有太僕以時簡閱有苑馬以專孳生點(diǎn)驗(yàn)有印稽考有簿芻牧有場宜乎馬之蕃息視昔有加而今則不然良由孳生減於大侵之後額數(shù)虧於虜犯之頻無惑乎充廄寡良而雲(yún)伍錦羣之不復(fù)覩于今日也雖然存乎其人焉爾人存則政舉司戎馬之計(jì)者其尚加之意哉
全遼志卷二
邊防志
兵政志
馬政志
◆賦役志 【 歲運(yùn)附】
國家賦役之制以田以丁江淮以南賦於田者厚而丁則十年次待河濟(jì)以北役於丁者多而田則什不稅一此其大較也若遼之制則乂不侔矣率田歸屯種收其耔粒而各軍餘丁又每歲出緡以給公上之用即間有科田起稅如河濟(jì)之例然總?cè)?zhèn)會之屯種之田十而八九矣若丁則三等九則雖黃髮齠稚無或貸焉是民之困於徵求視中州特最況又有幫軍買馬歲時借債之勞費(fèi)乎余故併戶口田賦徭役志之覽者合而觀焉可以知邊萌之苦而撙節(jié)愛養(yǎng)之政不容一日之緩矣
戶口
田賦
徭役
歲運(yùn)
○戶口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安樂自在二州招集永寧監(jiān)戶九萬六千四百四十一口三十八萬一千四百九十六
定遼中衞
額戶二千五百口八千九百三十六
寄籍戶四十四口二百五十八
新發(fā)軍戶三十五口七十
定遼左衞
額戶二千五百九十口八千一百一十五
寄籍戶二百八十口五百六
新發(fā)軍戶三十口七十二
定遼右衞
額戶二千一百三十口八千七百一十五
寄籍戶一十八口一百八十
新發(fā)軍戶三十五口七十五
定遼前衞
額戶二千四百五口六千五十二
寄籍戶五十八口三百一十二
新發(fā)軍戶九口一十九
定遼後衞
額戶二千四百一口八千一百一十三
寄籍戶八十口四百四十一
新發(fā)軍戶五十五口一百二十
東寧衞
額戶三千四百九十四口一萬九千三百五十二
寄籍戶五十七口三百一十五
新發(fā)軍戶八十五口一百七十
遼陽招集
戶六千六百四十口二萬二千二百六十一
海州衞
額戶三千三百七十三口一萬五千八百二十八
寄籍戶一百二十口五百一十三
新發(fā)軍戶四十六口一百七
海州招集
戶一千五百二十口五千六百三十口
蓋州衞
額戶四千一百二十六口三萬五千三百四十
寄籍戶一百三十口一千三百一
新發(fā)軍戶一百三十六口二百八十
復(fù)州衞
額戶一千七百七十二口一萬二千四百七十二
寄籍戶一百五十二口四百八十二
新發(fā)軍戶一十八口三十六
金州衞
額戶五千四百五十二口三萬二千一百一十十五
寄籍戶一百一十口四百九十六
新發(fā)軍戶二十二口四十八
廣寧衞
額戶三千九十六口五千九十六
寄籍戶二十二口一百二十二
新發(fā)軍戶三十五口七十
廣寧中衞
額戶三千八百九十二口一萬一千八百
寄籍戶二十五口二百七十
新發(fā)軍戶一十六口三十五
廣寧左衞
額戶九千七百二十口四萬一千五十一
寄籍戶一百二十九口三百四十
新發(fā)軍戶七口一十五
廣寧右衞
額戶一千一十五口三千九百三十三
寄籍戶四十一口二百二
新發(fā)軍戶四口一十
廣寧招集
戶二千三百四十七口六千九百九十六
義州衞
額戶六千三十九口七千二百三十
寄籍戶二百一十口七百四十七
新發(fā)軍戶五十二口一百一十四
廣寧後屯衞
額戶三千四十口四千五百二十
寄籍戶五十九口二百八十五
新發(fā)軍戶五口一十三
廣寧中屯衞
額戶四千二百六口一萬四千六百二
寄籍戶二百三十一口五百八十
新發(fā)軍戶一口四
廣寧左屯衞
額戶二千八百七十口七千四百一十二
寄籍戶二百七十口四百九十
新發(fā)軍戶一十一口二十七
廣寧右屯衞
額戶三千口八千一百二十六
寄籍戶一十一口三十七
新發(fā)軍戶一十二口二十四
廣寧前屯衞
額戶三百五十二口二千九百六十七
寄籍戶九十三口二百七十五
新發(fā)軍戶五口一十二
寧遠(yuǎn)衞
額戶一千五百二十口二千七百五十七
寄籍戶九十五口二百八十八
新發(fā)軍戶二十八口五十七
瀋陽中衞
額戶一千七百一十三口四千九百六十四
寄籍戶二十三口二百九
新發(fā)軍戶五十三口一百二十七
瀋陽招集
戶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九千八百六十四
撫順招集
戶一千二百三十口四千八百九十六
鐵嶺衞
額戶二千三百三十五口七千三百四
寄籍戶四十五口七十九
新發(fā)軍戶一百三口二百二十六
鐵嶺招集
戶一千八百九十七口七千五百
三萬衞
額戶六百五十口七千四百八十七
寄籍戶四十二口一百二十
新發(fā)軍戶二百三十三口六百七十
遼海衞
額戶四百五十八口八千四百五十五
寄籍戶四十五口九十一
新發(fā)軍戶一百五十三口三百一十
開原招集
戶一千一百口六千八百
安樂州
額戶二百六十一口五百五十
寄籍戶三十一口七十三
新發(fā)民戶一百七口二百五
自在州
額戶三百三口一千三百三
寄籍戶一百七十八口二百六十七
新發(fā)民戶四十口一百三十七
都司經(jīng)歷司
寄籍戶一百六十一口七百二
永寧監(jiān)
額戶四百六十口九千九百二十
○田賦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永寧監(jiān)額田三萬八千四百一十五頃三畝額糧三十七萬七千七百八十九石七斗額草三百五十三萬二千六百六十一束額鹽三百七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七斤額鐵四十二萬一百五十斤額貢五味子三百斤人參五百斤魚課銀六百二十九兩葦炭銀六百兩鹽課銀無定數(shù)課程銀無定數(shù)銅錢五十二萬二千一百六十文金復(fù)蓋海草豆價(jià)銀一萬一千八十兩五分清河等堡開墾荒田科糧準(zhǔn)作年例銀四百三十一兩九錢四分馬價(jià)銀一萬四千七十兩定遼中衞野貓湖書院官田三頃佃戶歲租粟七十二石柴三十車
定遼中衞
額田一千一百五十九頃三畝
額糧一萬五千二百七十一石七斗
額草一十二萬五千一百三十九束
額鹽二十萬三千四百七十斤
額鐵三萬一千四百一十二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定遼左衞
額田九百三十七頃五十六畝
額糧一萬四千四百七十三石五斗
額草一十二萬三千五百二十束
額鹽二十三萬五千二百六十四斤
額鐵二萬五千二百九十九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定遼右衞
額田七百七十八頃九十七畝
額糧一萬一千八百二十二石三斗
額草一十萬六千三百九十束
額鹽一十九萬七百五十五斤
額鐵二萬四千九百一十五斤
額貢五味字六十斤
定遼前衞
額田八百九十三頃六十畝
額糧一萬二千五百九十三石五斗
額草九萬一千七百九十束
額鹽一十六萬八千三百二十一斤
額鐵二萬一千一十二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定遼後衞
額田一千二百三十九頃四十七頃
額糧一萬五千九百九十六石四斗
額草一十一萬四千六百一十一束
額鹽二十七萬三千四百一十五斤
額鐵二萬二千九十一斤
額貢五味子六十斤
東寧衞
額田七百六十三頃三十八畝
額糧七千七百七十九石三斗九升
額草四萬五千六百二十束
額鹽一十七萬一千六百七十九斤
額鐵一萬七千六百一十九斤
額貢人參五百斤
海州衞
額田二千四百二十九頃八十三畝
額糧三萬六百五十一石八斗
額草一十六萬二千七百束
額鹽一十三萬六千七百八斤
額鐵一萬四千九百一十斤
蓋州衞
額田二千八百三十二頃三十畝
額糧三萬一千七百六十四石五斗
額草一萬四千五百二十束
額鹽二十二萬五千七百二十七斤
額鐵一萬四千四百九十六斤
復(fù)州衞
額田三千一百一十頃三十四畝
額糧二萬二千五百三石二斗
額草一萬一千束
額鹽一十九萬七千一百一十三斤
額鐵一萬三千五百一十三斤
金州衞
額田五千九百九十六頃七十畝
額糧三萬六千二百三十五石
額草三萬六千五百六十四束
額鹽二十萬九千八百三十一斤
額鐵一萬二千四百四十斤
廣寧衞
額田七百一十六頃四十一畝
額糧七千六百六十八石六斗
額草二萬八千四百一十八束
額鹽八萬五千八百三十九斤
額鐵一萬六千四百六十一斤
廣寧中衞
額田一千二百七十七頃八十二畝
額糧一萬二百五十八石四斗
額草一十萬三千三十一束
額鹽九萬五千三百七十七斤
額鐵一萬五千三百二十一斤
廣寧左衞
額田一千六百二頃一十二畝
額糧二萬五百九十石九斗
額草一十六萬九千四十四束
額鹽一十三萬三百四十六斤
額鐵一萬四千九百一十二斤
廣寧右衞
額田一千四百三十頃六十九畝
額糧一萬七千五百三十七石五斗
額草一十四萬四千一百一十九束
額鹽一十二萬三千九百九十斤
額鐵一萬三千三百八十一斤
義州衞
額田六百六十一頃五十四畝
額糧九千五百五十三石二斗
額草二十萬二千四十束
額鹽一十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九斤
額鐵一萬五千斤
廣寧後屯衞
額田三百二十二頃八十五畝
額糧一萬五百五十七石八斗
額草六萬七千六百束
額鹽九萬五千三百七十七斤
額鐵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三斤
廣寧中屯衞
額田一千一百九十三頃四十畝
額糧一萬七千三百六石一斗
額草八萬七千九百六十束
額鹽六萬六千七百六十四斤
額鐵一萬四千五斤
廣寧左屯衞
額田九百五十一頃九十二畝
額糧一萬三千九百七十一石三斗
額草七萬四千一百六十束
額鹽一十二萬八百一十一斤
額鐵一萬三百二斤
廣寧右屯衞
額田八百六十二頃六十四畝
額糧一萬七百三十四石一斗
額草一十三萬三千一百八十束
額鹽八萬九千一十九斤
額鐵一萬二千四百四十斤
廣寧前屯衞
額田六百七十頃四十八畝
額糧一萬八十四石一斗
額草一十四萬束
額鹽五萬八百六十八斤
額鐵一萬二千六百斤
寧遠(yuǎn)衞
額田一千二十頃二十畝
額糧一萬七千九十九石三斗
額草四十六萬六千九百六十束
額鹽二十萬二百九十二斤
額鐵九千九百八十斤
瀋陽中衞
額田一千三百九頃四十四畝
額糧一萬七千六百六十六石一斗
額草一十七萬九千一百束
額鹽一十二萬七千七十七斤
額鐵一萬六千斤
鐵嶺衞
額田三百六十六頃九十三畝
額糧五千九百八十一石
額草四十三萬六千七百七十束
額鹽一十萬二千一斤
額鐵六千九百六十八斤
三萬衞
額田三百四十八頃八十四畝
額糧五千五百五十石
額草二十一萬四千九百二十五束
額鹽一十三萬二千七百一十七斤
額鐵二十萬四百一十二斤
遼海衞
額田二百七十四頃四十畝
額糧四千一百四十石
額草二十五萬二千四百束
額鹽一十二萬二千七百一十七斤
額鐵一萬九千二百七十八斤
永寧監(jiān)
額田三千七百六十二頃一十七畝
新田一千四百九十九頃
魚課
海州銀五十二兩 蓋州銀一百七十一兩
復(fù)州銀二十八兩 金州銀三百二十二兩
右屯銀二十兩 寧遠(yuǎn)銀三十六兩
前屯銀寧遠(yuǎn)參將委官催收其數(shù)隨時增減
葦炭
海州銀二百兩 蓋州銀四百兩
鹽課
海州銀無定數(shù)每年春夏二季都司差人取四百兩解送薊鎮(zhèn)軍門餘俱解赴廣庫
廣寧銀無定數(shù)辦於城南杜家屯葉家圈委官經(jīng)歷輪流收解廣庫
義州銀無定數(shù)廣寧委官經(jīng)歷在場收稅
金復(fù)海蓋草豆價(jià)銀一萬一千八十兩五分
清河等堡開墾荒田科糧準(zhǔn)作年例銀四百三十一兩九錢四分
稅務(wù)
遼陽銀無定數(shù) 廣寧銀三百二十二兩
蓋州銀無定數(shù) 復(fù)州銀八錢四分
金州銀四十八兩 義州銀三十三兩三錢
寧遠(yuǎn)銀一百兩
馬巿抽分
兒馬一匹銀五錢 馬駒一匹銀三錢
騸馬一匹銀六錢 小馬一匹銀二錢
騍馬一匹銀四錢 大牛一隻銀二錢
小牛一隻銀一錢 中牛一隻銀一錢五分
牛犢一隻銀五分 騾一頭銀三錢
綿羊一隻銀二分 山羊一隻銀一分
貂皮一張銀二分 豹皮一張銀一錢
熊虎皮一張銀三分 鹿皮一張銀二分
麅皮一張銀五厘 狐貉皮一張銀一分
參一斤銀五分 松子一斗銀三分
蜜十斤銀一分 蠟一斤銀一分
木耳十斤銀一分 木菇十五斤銀一分
馬尾一斤銀一分 驢一頭銀一錢
緞一疋銀一錢 襖子一件銀五分
鍋一口銀三分 鏵子一件銀五厘
絹一疋銀一分 水獺皮一張銀二分
按馬巿開原撫順廣寧三城俱有其巿稅俱同但巿期無定額故稅銀無定數(shù)各因其買賣多寡而為抽分?jǐn)?shù)目開原二巿銀兩附入循環(huán)收貯衞庫遇有動用呈請支銷撫順銀兩備禦官撫夷公用廣寧銀兩委官具數(shù)收庫聽明動支
薛子曰按東遼財(cái)賦歲籍其土之所入咸以自利而又內(nèi)帑有給諸路有運(yùn)鹽政有濟(jì)一值兇荒則天子下減租之詔議賑貸之宜所以惠之者如此其至故往時家給人足都鄙廩庾皆滿貨賄羨斥每歲終輦至京師物價(jià)為之減半今入境物力蕭索倉庫空竭雖歲比兇荒抑亦有以致之者聞之鄉(xiāng)耉老云正德間逆瑾貪剝黃皂事興 【 黃皂戎服逆瑾藉以上供索之】 大括民間數(shù)載夤是奇靡成俗加以豪右將領(lǐng)日肆侵奪如之何不窮且病也不然攘臂稱亂甘與雲(yún)中叛卒為伍何也夫遼號東陲密邇北虜幸邊鄙無釁中外恬安倘復(fù)繹騷如列鎮(zhèn)吾不知其所以處之矣司邊計(jì)者所宜加之意云
○徭役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安樂自在二州招集永寧監(jiān)均徭銀歲三等審編增損不一先年約計(jì)一萬八千二百三十二兩今一萬三千五百三十一兩九錢六分修邊夫三萬八百八十六名修倉夫七百五十名局造一千九百四十五名窰造一千二百七十二名納糧五千四百八十四名銀官三千七百九十八名斗級四百一十七名獄卒三百二十八名鼓手二百九十三名水手一百一十二名司兵五百三十六名
定遼中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九十六兩八錢今六百一十兩寄籍五十八兩二錢
修邊夫一千二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七十名
納糧一百九十名 跟官二百一十二名
斗級一十九名 獄卒一十五名
定遼左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二十三兩六錢今三百一兩三錢寄籍二十一兩四錢
修邊夫六百三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三十九名 窰造六十名
納糧四名 跟官二百五名
斗級一十四名 獄卒一十二名
司兵二十名
定遼右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五十二兩二錢今二百四十六兩三錢寄籍七十兩
修邊夫六百四十八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四十二名 窰造四十名
納糧四名 跟官二百五名
斗級一十四名 獄卒一十二名
司兵二十名
定遼前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八兩六錢今一百二十八兩寄籍六十四兩
修邊夫七百一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八名 窰造四十名
納糧一百五十名 跟官九十五名
斗級一十二名 獄卒一十八名
定遼後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一十四兩六錢今四百九兩四錢寄籍七十二兩
修邊夫七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八名 窰造四十名
納糧一百五十名 跟官九十五名
斗級一十二名 獄卒一十八名
司兵六十名
東寧衞
均徭銀衞所先一百五十四兩二錢今六百三十九兩二錢寄籍六十七兩
修邊夫二千七百四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一百二名
納糧七十七名 跟官一百四十五名
斗級一十二名 獄卒一十五名
定遼中等六衞朋出夫匠
太子河水手四十名 鼓手四十名
刷字匠二十三名 刊字匠三十名
表匠九名 稅課司巡攔三十名
醫(yī)學(xué)採藥夫六名
定遼中等六衞認(rèn)納柴炭銀兩夫共一千五百九十四名納柴七萬三百五十箇外折柴銀一百一十七兩二錢二分納炭一萬四千九百包外折炭銀一百四十八兩五錢
按前項(xiàng)所納柴炭并外折銀兩俱係屯種軍于出辦今皆準(zhǔn)免誠為得體但此輩遇冬收操乃國家定例轉(zhuǎn)而不操甚為不可且舊志開載冬操夏種於沿邊城堡共一萬二千四百有奇矧值邊烽不息屯政官團(tuán)練守城以張聲勢猶愈營房孺子即其先經(jīng)關(guān)領(lǐng)盔甲意蓋可知故志之以備參考
遼陽招集
均徭銀一百一十兩 修邊夫六百名
海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八百四兩二錢今八百五十六兩七錢寄籍五十八兩
修邊夫一千四百七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名 窰造八十三名
納糧五百五十名 跟官一百六十五名
斗級二十七名 獄卒二十名
鼓手十六名 水手四十五名
司兵五十名
海州招集
均徭銀三十二兩 修邊夫五十一名
蓋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九百三兩三錢今六百六十七兩八錢五分寄籍五十兩三錢
修邊夫四千七百二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六十名
納糧七百三十七名 跟官一百六十二名
斗級三十四名 獄卒一十名
鼓手二十八名 司兵三十六名
復(fù)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九百一兩八錢今四百九十七兩七錢寄籍五十一兩一錢
修邊夫五千四百三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二十四名
納糧三百七十六名 跟官二百三十九名
斗級二十名 獄卒二十名
鼓手一十五名 刻字匠一名
司兵一十八名
金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二千二十三兩六錢今五百六十七兩七錢寄籍一百四十六兩八錢
修邊夫五千四百三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六十五名
納糧六百九十一名 跟官二百三十九名
斗級一十八名 獄卒一十二名
鼓手二十名 司兵三十六名
廣寧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三十一兩五錢四分今三百三十一兩五錢寄籍一十二兩五錢
修邊夫一百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二十名 窰造一十二名
納糧三名 跟官一百四十一名
斗級一十五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五名 司兵五十名
廣寧中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三十二兩一錢今三百二十五兩寄籍一十四兩一錢
修邊夫二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一十八名
納糧四十二名 跟官一百二十七名
斗級一十五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五名
廣寧左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四十八兩五錢今三百兩一錢寄籍四十二兩二錢
修邊夫二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二十五名
納糧七十一名 跟官一百八十九名
斗級一十四名 獄卒一十六名
鼓手五名
廣寧右衞
均徭銀衞所先五百八十一兩今二百八十一兩一錢寄籍三十兩五錢
修邊夫二百九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一十七名
納糧九十八名 跟官一百四十一名
斗級一十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五名
廣寧招集
均徭銀先四百兩 修邊夫四百七十名
義州衞
均徭銀衞所先六百九十一兩今四百二十兩九錢寄籍一百六十二兩二錢
修邊夫二百五十五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七十四名 窰造七十名
納糧二百二十四名 跟官一百五十九名
斗級一十八名 獄卒一十三名
鼓手一十名 司兵一十五名
廣寧後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二百一十九兩六錢八分今一百五十一兩三錢寄籍九十三兩
修邊夫二百二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五名 窰造二十六名
納糧八十三名 跟官六十二名
斗級八名 獄卒一十三名
鼓手一十名
廣寧中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七百三十五兩今四百二十六兩六錢寄籍八十兩
修邊夫二百五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九名 窰造七十一名
納糧二百名 跟官七十八名
斗級一十五名 獄卒一十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五名
廣寧左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九百九十九兩五錢今二百四十兩寄籍七十兩
修邊夫二百五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二十名 窰造三十八名
納糧二百二十名 跟官一百二名
斗級一十六名 獄卒一十二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一十名
廣寧右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二十二兩五分今三百一十二兩四錢寄籍四兩七錢
修邊夫三百六十七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一百二十名 窰造三十五名
納糧五十三名 跟官一百七十一名
斗級一十名 獄卒一十六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七十二名
廣寧前屯衞
均徭銀衞所先六百九兩二錢今四百七十二兩寄籍二十二兩二錢
修邊夫五百一十八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六十八名
納糧三百三十八名 跟官二百二名
斗級二十二名 獄卒八名
鼓手二十二名 司兵四十五名
寧遠(yuǎn)衞
均徭銀衞所先四百三十九兩五錢今四百三十一兩寄籍八十三兩六錢
修邊夫二百五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八十名 窰造三十八名
納糧二百三十三名 跟官七十八名
斗級二十六名 獄卒八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一十名
瀋陽中衞
均徭銀衞所先八百四十一兩六錢今五百一十五兩一錢一分寄籍三十五兩八錢
修邊夫一千九百八十二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九名 窰造一百五名
納糧二百五十七名 跟官一百六十三名
斗級二十五名 獄卒一十二名
鼓手一十二名 水手一十五名
司兵四十五名
瀋陽招集
均徭銀七十二兩 修邊夫一百五十名
撫順招集
均徭銀四十兩 修邊夫九十三名
鐵嶺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八十七兩六錢九分今三百五十二兩八錢寄籍一十六兩五錢
修邊夫一百一十九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五十一名 窰造六十八名
納糧二百三十一名 跟官一百一十九名
斗級二十一名 獄卒一十三名
鼓手二十二名 水手一十二名
司兵三十三名
鐵嶺招集
均徭銀七十五兩三錢 修邊夫一百六十名
三萬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二十六兩四錢今三百九十一兩寄籍一十二兩
修邊夫二百一十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四十八名
納糧三百二十一名 跟官四十八名
斗級八名 獄卒一十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五名
遼海衞
均徭銀衞所先三百六十兩二錢今五百二十兩寄籍一十二兩一錢
修邊夫三百三十一名 修倉夫三十名
局造六十名 窰造五十三名
納糧一百八十一名 跟官五十五名
斗級一十名 獄卒一十五名
鼓手一十二名 司兵五名
開原招集
均徭銀四十四兩五錢 修邊夫一百一十名
安樂州
均徭銀先七兩三錢今一十四兩五錢
自在州
均徭銀先三百一十八兩三錢今二百三十一兩八錢
都司經(jīng)歷司
均徭銀先一百六十五兩今二百四十一兩
永寧監(jiān)
均徭銀五百九兩七錢 門軍六名
城夫一十二名 跟官二百名
斗級二名 看倉一名
獄卒六名 鼓手六名
鋪兵一名
薛子曰古者役民歲不過三日蓋佚之也後世政繁役重至有銀差力差之說然籍其丁貲等其富貧夫民亦甘之遼人荷戈執(zhí)殳從事邊陲而復(fù)勤動不息營辦多方主者且以其意而為上下豪猾之徒歲比逋負(fù)而貧者捐瘠而不得免至於遞馬不足復(fù)索操騎以備送迎嗟夫遼所恃者士馬爾人竭馬???雖與之處平定之際尚不可況將攖有事之日乎是不可不為之所也
○歲運(yùn)
京運(yùn)年例銀一十九萬八千八十八兩五錢二分八厘二毫五絲兩淮開中鹽九萬四千九十引一百三十斤
山東開中鹽六萬二千五百引
山東布政司徵解本色鈔一百八十七萬三千五百錠本色布三十三萬三千八百九疋本色花一十三萬九千五百八十斤折鈔布花等項(xiàng)銀一十三萬三千三百九十二兩二錢一分三厘二毫八絲一忽
山東運(yùn)司鹽折布等項(xiàng)銀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兩三錢二分一厘
永平府徵解戶口鹽銀一千一十三兩一錢
地畝花絨三百四十六斤
◆邊防志 【 墩臺 路臺 路河 永利閘】
傳稱秦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xiǎn)塞起臨洮屬之遼東延袤萬餘里論者鄙其不務(wù)德業(yè)而事形勢其旨微矣然後世塹山堙谷之役終歲無輟尚慮不完由此言之彼亦一時之雄圖也何可少哉何可少哉今在遼東者莫可辨其蹤跡矣勝國時華夷合一蕩無捍蔽國初畢恭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築而墩臺城堡稍稍添置此其能亦無下於蒙將軍者與高平一帶逼臨境外額設(shè)路河以防突至之寇近年挑濬深廣頗足恃賴而復(fù)創(chuàng)建路臺以便趨避行旅在途可無菑害矣故併載之以廣邊備云
墩臺
路臺
路河
永利閘
○墩臺
全鎮(zhèn)沿邊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九萬五千三百六十九員名】
寧前參將地方 【 官軍一萬一千四百八十二員名】
前屯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六百六十八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一百九員名】 中前所 【 官軍五百二十四員名】 中後所 【 官軍五百二十五員名】
邊臺 【 一百四座瞭守官軍五百二十員名】
鐵場堡 【 官軍二百四員名堡西吾名口可屯兵堡北土衚衕可按伏吾名口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前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五名口臺 接界臺 鎮(zhèn)夷臺 北石門臺
寺兒山臺 椴木衝臺 濫泥溝臺 石嘴空臺
永安堡 【 官軍一百五十一員名堡北甕圈山可屯兵堡東背陰障可按伏濫泥溝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前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石狹口臺 小孤山臺 古路溝臺 大孤山臺
鎮(zhèn)營河口臺 西小川臺 團(tuán)山臺 刀背山臺
亂石嘴臺
背陰障堡 【 嘉靖二十五年巡撫於敖題設(shè)官軍二百五十一員名堡東南高昇礮可屯兵三山營可按伏寧遠(yuǎn)前屯城中前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總管臺 梨樹灣臺 松嶺臺 管家衝臺
尖山臺 野豬障臺 將軍石臺 樓自山臺
三山營堡 【 官軍一百七十九員名堡北大古路口可屯兵堡西平山溝可按伏長嶺空小古路口黃土嶺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長嶺臺 大古路口臺 平山臺 雙山臺
松山臺 石嘴臺 小古路口臺 芍藥溝臺
釣魚臺 石嘴空臺 雙溝臺 黃土嶺臺
灣頭牆臺 半邊山墩 半邊山臺
平川營堡 【 官軍一百八十二員名堡北石河口可屯兵堡南灣豆溝可按伏古路口空長寧空鎮(zhèn)北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石河口臺 牽馬嶺臺 長寧臺 栗子臺
松樹臺 鎮(zhèn)虜臺 鎮(zhèn)北臺 長嶺臺
鎮(zhèn)夷臺 安邊臺 古路口臺 野馬川臺
瑞昌堡 【 官軍一百五十五員名堡北蛤蜊河可屯兵堡東毛刺衝可按伏獅子口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排柵莊臺 青草坡臺 野麻坡臺 蛤蜊河臺
大團(tuán)山臺 杏樹溝臺 寨兒山臺 毛刺關(guān)臺
鎮(zhèn)東臺 三道溝臺 獅子口臺 白石嶺臺
高臺堡 【 官軍一百八十一員名堡西燒荒口可屯兵堡北黑土臺可按伏黃伯河空大家?guī)X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平夷臺 甘泉臺 大家?guī)X臺 偏崖兒臺
小莊臺 黃伯河臺 關(guān)門臺 黑土臺
三道溝堡 【 官軍二百一十三員名堡北長嶺兒可屯兵堡西石山兒可按伏架子山空黃土崗青石崖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後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架子山臺 黃土崗臺 石山臺 黃花臺
安家山臺 牽馬嶺臺 長嶺臺 鎮(zhèn)安臺
青石崖臺
新興營堡 【 官軍一百七十五員名堡西劉彥彰可屯兵堡南古莊窠可按伏六州河口空湯池山空寺兒山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後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平坡臺 古莊窠臺 慶春山臺 小夾臺
六州河口臺 湯池山臺 鷹窩山臺 古路口臺
塔兒峪臺 碾盤山臺 鎮(zhèn)北臺
錦川營堡 【 官軍一百七十五員名堡南黃土堆可屯兵堡西老鸛衝可按伏小河口空古路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前屯城中後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大牛心山臺 鎮(zhèn)口臺 雙山兒臺 雙樹臺
平湖臺 小河口臺 老鸛衝臺 焦石嶺臺
背陰莊臺 廟兒山臺 觀音山臺 葦子溝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七座瞭守官軍一百二十四員名】
障塞 【 鐵場堡吾名口臺起至錦川營小河口臺止共二萬五千二百丈土牆九千五百二十丈石牆九千二百五十丈木柞河口二千八百七十丈山險(xiǎn)無牆三千五百六十丈】
寧遠(yuǎn)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六千八百一十四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三百五十七員名】 中左所 【 官軍一千二百三十五員名】 中右所 【 官軍五百二十五員名】
邊臺 【 一百五十五座瞭守官軍七百七十五員名】
黑莊窠堡 【 官軍三百二十一員名堡南石夾河口可屯兵堡東夾山兒可按伏永清臺古路口臺黃土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右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西古路口臺 河灣臺 杏樹臺 孤松墩
夾山臺 黃土臺 鎮(zhèn)靜臺 中古路臺
廟兒山臺 永清臺 南柳河臺 鎮(zhèn)邊臺
北柳河臺
仙靈寺堡 【 官軍二百二十六員名堡東土嶺可屯兵堡東煙臺可按伏柳河臺鎮(zhèn)北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右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鎮(zhèn)北臺 寺兒山墩 泉水臺 河口臺
小腰臺 石嘴臺 小門臺 大團(tuán)山墩
新立臺 長嶺臺 高架空 安遠(yuǎn)臺
小團(tuán)山堡 【 官軍二百六十六員名堡西吳簡山可屯兵堡西北老虎衝可按伏河口臺灰菜溝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右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中架空 新架空 小架空 安寧空
雙古路空 小團(tuán)山墩 鎮(zhèn)虜空 河口空
擒胡空 纓珠山空 纓珠山墩 龍灣空
古路口臺 灰菜溝空 琉璃寺臺 安塞空
興水縣堡 【 官軍二百九十九員名堡北煙籠山可屯兵堡東王保兒山可按伏定西臺石嘴臺鎮(zhèn)虜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安邊臺 安寧臺 鎮(zhèn)邊臺 後山墩
鎮(zhèn)夷臺 大礮臺 鎮(zhèn)羌臺 河身臺
鎮(zhèn)興臺 寧遠(yuǎn)河臺 定興臺 門臺
石嘴臺 新立臺 孤山墩 新架臺
轉(zhuǎn)頭山臺 定西臺 望川墩 孤山臺
白塔峪堡 【 官軍二百七十六員名堡西架礮山可屯兵堡東陡嶺兒可按伏石嘴臺南平山臺新架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南平山臺 新架臺 水關(guān)臺 鎮(zhèn)寧臺
雙古路口臺 鎮(zhèn)北空 安寧臺 鎮(zhèn)北墩
河身臺 石嘴臺 小腰臺 大礮臺
尖山臺 牛心山墩 舊河口臺 新河口臺
平山臺 新安臺 焦山臺
寨兒山堡 【 官軍二百四十一員名堡東鷹窠山可屯兵堡西橫嶺可按伏西石門臺平山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接架臺 陡嶺臺 新架臺 雙嶺臺
孤松臺 高峰臺 小礮臺 西石門臺
鎮(zhèn)邊臺 中石門臺 東石門臺 平山臺
水關(guān)臺
灰山堡 【 官軍一百九十八員名堡西灰窰兒可屯兵堡東長嶺兒可按伏雙山臺古路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石嘴臺 長嶺墩 長嶺臺 尖山臺
古路口臺 枯樹臺 威寧臺 雙山墩
鎮(zhèn)虜臺
松山寺堡 【 官軍二百七十一員名堡東廟兒山可屯兵堡南全家峪可按伏麻溝墩新安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左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何勝臺 古路口臺 鎮(zhèn)遠(yuǎn)臺 寧靜臺
中架臺 平胡臺 寺兒山墩 河口臺
平山臺 鎮(zhèn)夷臺 荊條山墩 麻溝臺
麻溝墩 新安墩
沙河兒堡 【 官軍二百六十四員名本堡新添原係通賊要路松山寺長嶺山二堡兵馬可策應(yīng)】
泉水山臺 新架臺 孤山口臺 鎮(zhèn)衝空
河身臺 靖夷臺 孤山空 得勝空
孤山墩 鎮(zhèn)邊臺 長山空
長嶺山堡 【 官軍二百三十四員名堡西偏臺子可屯兵堡南尖山兒可按伏丫角山臺鎮(zhèn)衝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左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鎮(zhèn)遠(yuǎn)臺 丫角山臺 安靜臺 河口臺
平山臺 安息空 長嶺墩 安德臺
偏嶺臺 尖山臺
椴木衝堡 【 官軍二百五十一員名堡南石鼓兒河可屯兵堡東殺虎溝可按伏虹螺山古路口亂井空通賊道路寧遠(yuǎn)城中左所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安定臺 鷹窩山臺 安寧臺 靜寧臺
安邊臺 椴木衝空 亂井臺 古路口臺
石嘴臺 椴木衝墩 仙人臺 鎮(zhèn)胡臺
虹螺空 虹螺墩 雙窰臺 土門臺
鎮(zhèn)夷臺 小虹螺山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六座瞭守官軍七十五員名】
障塞 【 黑莊窠西古路口臺起至椴木衝堡小虹螺山臺止共二萬九千四百二十一丈土牆一萬一千二百三十丈石牆八千九百六十五丈木柞河口三千四百二十丈險(xiǎn)山無牆五千八百六丈】
錦義參將地方 【 官軍一萬二千三百五十六員名】
錦州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五千九百五十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二千七百五十四員名】 松山所 【 官軍四百一十三員名】 大淩河所 【 官軍四百一十三員名】
邊臺 【 九十四座瞭守官軍四百七十員名】
大興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一員名堡北新莊子可屯兵堡西喇必山溝可按伏定安墩虹螺縣鎮(zhèn)平空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安靜臺 小虹螺山臺 定安墩 定邊墩
三道溝 半邊山臺 半邊山墩 半邊山新臺
鎮(zhèn)安墩 威遠(yuǎn)墩 姚家山臺 姚家山空
永安臺 威鎮(zhèn)墩 鎮(zhèn)寧墩 鎮(zhèn)平空
陡嶺兒臺 鎮(zhèn)夷山墩 虹螺縣臺
大福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一員名堡東錦昌堡可屯兵新門兒可按伏永安空湯河兒駱駝嶺北空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虹螺縣新臺 永安南空 黑鷹山臺 永安空
臥佛寺南空 臥佛寺臺 駱駝嶺南空 駱駝嶺墩
駱駝嶺北空 鎮(zhèn)虜山空 鎮(zhèn)虜山墩 塔兒山空
塔兒山墩 湯河兒墩 鎮(zhèn)北山南空 鎮(zhèn)北山空
鎮(zhèn)北山北空 孤山墩
大鎮(zhèn)堡 【 官軍三百五十員名堡西沙河堡可屯兵巡檢司可按伏鎮(zhèn)靜臺沙河空鎮(zhèn)邊山墩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長山南空 長山空 長山北空 鎮(zhèn)南臺
鎮(zhèn)靜臺 駝兒山臺 青石臺 鎮(zhèn)邊山墩
沙河空 古城臺 雲(yún)頭山南空 雲(yún)頭山墩
雲(yún)頭山北空 龍?zhí)赌峡铡 ↓執(zhí)犊铡 ↓執(zhí)侗笨?br />
鎮(zhèn)安山臺 小河口南空
大勝堡 【 官軍三百五十員名堡南蔡家堡可屯兵分水嶺可按伏安平臺新築臺安寧墩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小河口北空 鎮(zhèn)安山南空 鎮(zhèn)安山空 鎮(zhèn)安山北空
亂石山南空 新石臺 亂石山北空 安夷臺
安平臺 安靜臺 長永臺 長勝臺
長安臺 長寧臺 長靜臺 安寧臺
鎮(zhèn)夷臺 平靜臺 梯子山南空 梯子山墩
梯子山北空 新築臺
大茂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一員名堡南流水堡可屯兵葦子溝可按伏唐帽山新臺石山兒韭菜山南空通賊道路錦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韭菜山南空 韭菜山新臺 韭菜山北空 永寧空
定夷臺 唐帽山南空 唐帽山新臺 唐帽山墩
唐帽山北空 松嶺墩 松嶺新臺 鎮(zhèn)夷新臺
鎮(zhèn)夷空 鎮(zhèn)夷墩 石山兒臺 寨子山臺
碌■〈石由〉山界
腹裏接火臺 【 三十九座瞭守官軍一百三十三員名】
障塞 【 大興堡西接寧遠(yuǎn)椴木衝界起至義州大定堡界止石牆八千八百六十丈土牆一萬二千六百三十丈六尺共二萬一千五百三十六丈水口四處共二十一丈五尺原坍塌今已修完】
義州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六千四百員名】
本城 【 官軍二千九百六十三員名】
邊臺 【 一百五座瞭守官軍五百二十五員名】
大定堡 【 官軍三百五十 員名堡東劉溫屯可屯兵十方寺可按伏陡嶺墩長安臺石刺墩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新臺 松山新臺 松山臺 石河空
于杲營 石刺墩 分巡臺 分巡營
陡嶺空 戎華營 陡嶺墩 長安臺
便觀臺 尖山空 石安空 碌■〈石由〉山空
碌■〈石由〉山界
大安堡 【 官軍三百五十八員名堡北半邊山可屯兵龍腰兒可按伏鎖家衝平寇營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寨兒墩 寨兒新臺 安遠(yuǎn)空 分新臺
寨兒空 安靜臺 安寧空 大捷空
平安空 平寇營 平山空 平山新臺
永安空 鎖家衝 三山空 張能營
大康堡 【 官軍三百六十四員名堡北風(fēng)口可屯兵蔡家堡可按伏王志營堵衝營祝青新臺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清陽臺 寺兒墩 寺兒新臺 王志營
雙山空 高玉營 堵衝營 三山墩
祝青營 祝青新臺 寺兒空 淩河西岸臺
大平堡 【 官軍三百六十三員名堡南萬佛堂可屯兵狗河寨可按伏黑鷹山黃泥溝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墓山墩 墓山新臺 墓山空 墓山營
黃泥溝 平靖臺 灰場空 靖邊臺
平胡臺 顧安營 古城空 得勝臺
舊碓嘴 茶牙山新臺 茶牙空 茶牙墩
陳貴營 揚(yáng)旻營
大寧堡 【 官軍三百五十三員名堡南正義堡可屯兵金家溝可按伏達(dá)達(dá)嶺分水嶺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黑鷹山墩 黑鷹山新臺 靜胡臺 分水嶺
清水臺 清水墩 石門空 尖山墩臺
達(dá)達(dá)嶺 鎮(zhèn)夷臺 營城墩
大靖堡 【 官軍五百二十二員名本堡原係通賊要路大寧大清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尖山空 石河臺 姚華營 尖山門
尖山新臺 中路墩 大安臺 大鎮(zhèn)臺
大威臺 老軍臺 隘口新臺 鎮(zhèn)寧臺
鎮(zhèn)北墩
大清堡 【 官軍五百一十九員名堡南姚家屯可屯兵細(xì)河臺可按伏白信臺中路空通賊道路義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鎮(zhèn)安臺 隘口小臺 胡林空 廣平墩
廣平腰臺 靖安空 靖安臺 中路空
平虜臺 白信臺 清河空 蒲灣臺
謝得營 白土場 白土溝 駱駝空
駱駝墩 李海營
腹裏接火臺 【 三十八座瞭守官軍一百八十二員名】
障塞 【 義州迤西大定堡西接錦州所轄大茂堡界起至廣寧所轄鎮(zhèn)夷堡界止石牆一萬一百三十三丈土牆一萬七千五百六十六丈五尺共二萬七千六百九十九丈五尺】
廣寧地方 【 官軍一萬四千四百七十四員名】
廣寧城 【 官軍一萬四百八十四員名】
鎮(zhèn)靜等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一十員名】
邊臺 【 七十九座瞭守官軍三百九十五員名】
鎮(zhèn)夷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南可屯兵堡東南盤嶺可按伏夏韓口寺兒山小新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接界臺 鎮(zhèn)口墩臺 鎮(zhèn)虜墩臺 新關(guān)門臺
乾河口臺 沙河營臺 夏韓口臺 夏韓口新臺
小附馬營臺 大附馬營臺 新寺兒山臺 舊寺兒山臺
境外青堆兒臺
鎮(zhèn)邊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東可屯兵本堡可按伏堡東北三岔兒臺喜峯口臺古路口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接界臺 下孛羅林臺 上孛羅林臺 三岔兒臺
喜峯口臺 韓家?guī)X臺 鳳頭山臺 尖兒山臺
虎頭山臺 魏家?guī)X臺 東新臺 馬安山臺
古路口臺 紅山兒臺
鎮(zhèn)靜堡 【 官軍原額四百九十九員名嘉靖四十年撫按奏設(shè)守備官一員駐劄本堡管轄六堡兵馬準(zhǔn)招軍五百名總六堡官軍共四千一十員名堡南可屯兵堡南團(tuán)山堡可按伏石洞口臺白土廠東小臺缸窰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西長嶺兒臺 王來住衝大臺 石洞口臺 石洞口東空臺
石刺山臺 石刺山新臺 兔鶻山臺 兔鶻山新臺
大寨兒山臺 小寨兒山臺 石灰窰臺 白土廠
鎮(zhèn)遠(yuǎn)關(guān)大臺 白土廠東小臺 缸窰空臺 缸窰東空臺
境外晾馬山臺
鎮(zhèn)安堡 【 官軍四百九十六員名堡東南可屯兵堡西正安堡可按伏鎮(zhèn)北臺岐山西新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古城空西新臺 古城空臺 古城東空臺 雙臺西小臺
雙臺西新臺 鎮(zhèn)北臺 雙臺大臺 雙臺前臺
雙臺東空臺 寺兒山臺 岐山西新臺 岐山大臺
鎮(zhèn)遠(yuǎn)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南可屯兵堡西東安堡可按伏小黑山西新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歪頭山臺 棊盤山臺 小黑山大臺
小黑山西新臺 小黑山西空臺 小黑山南空
大黑山北空臺 大黑山東空臺 境外鎮(zhèn)湖臺
棊盤山東空臺
鎮(zhèn)寧堡 【 官軍五百一員名堡南可屯兵堡西蛇山可按伏大黑山南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大黑山大臺 大黑山東空臺 大黑山南空
大黑山南小臺 野豬湖北小臺 野豬湖大臺
野豬湖中小臺 野豬湖北空臺 野豬湖南空
莽獐湖北空臺 莽獐湖南空臺 莽獐湖大臺
莽獐湖南小臺
腹裏接火臺 【 三十七座瞭守官軍一百一十五員名】
障塞 【 鎮(zhèn)夷堡西自義州大清堡界起東至鎮(zhèn)邊堡界止計(jì)路五十里俱土牆高一丈二尺河口三處闊二丈鎮(zhèn)夷堡至鎮(zhèn)靜堡界止計(jì)路四十八里石牆二十三里八十四步土牆二十四里二百二十六步高一丈二尺鎮(zhèn)靜堡至鎮(zhèn)安堡東界止計(jì)路四十五里石牆七里一百一十一步土牆三十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一丈二尺鎮(zhèn)安堡東至鎮(zhèn)遠(yuǎn)堡界止計(jì)路四十二里俱土牆鎮(zhèn)遠(yuǎn)堡東至鎮(zhèn)寧堡界止計(jì)路四十三里石牆五里一十四步土牆三十七里一十四步】
鎮(zhèn)武堡遊擊地方
鎮(zhèn)武等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五千九員名】
邊臺 【 五十三座瞭守官軍一百二十員名】
鎮(zhèn)武堡 【 原額官軍五百八十三員名嘉靖四十二年撫按題準(zhǔn)添設(shè)遊擊一員調(diào)撥各城堡官軍二千五百名分駐五堡鎮(zhèn)武堡九百九十六員名盤山驛三百名西興堡四百名西平堡四百名西寧堡四百名俱屬管轄本堡南翟官屯可屯兵堡西腰站可按伏邢百戶南空通賊道路廣寧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邢百戶北空臺 邢百戶小臺 邢百戶大臺
禦虜五臺 邢百戶南空臺 蓮子湖大臺
蓮子湖西小臺 邢百戶南中臺 陡砍湖臺
禦虜四臺 蓮子湖西空臺 禦虜三臺
禦虜二臺 蓮子湖東空臺 禦虜一臺
西興堡 【 官軍四百一十八員名堡南地勢平漫臨境堡南清泉鋪可按伏死魚湖空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蓮子湖臺 雙溝臺 傅家莊墩臺 對灣臺
大莊窠臺 安寧臺 長湖臺 勇勝臺
死魚湖臺 月湖臺 死河口臺 西空臺
朱四堡墩臺 土臺 河南新臺 河北新臺
西平堡 【 原額官軍六百七員名嘉靖三十八年撫按題準(zhǔn)添設(shè)備禦官一員調(diào)撥海州城軍士四百名共一千七員名堡南地勢平漫臨境堡東南高墩鋪可按伏小河口空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殺虎溝臺 石橋臺 中湖臺 平湖臺
劉官山臺 柳河臺 小柳河臺 浮橋?yàn)撑_
平山臺 大河口臺 堡後臺 新柳河口臺
大河口新臺
西寧堡 【 官軍三百八十一員名堡東布花堡可屯兵堡西河灣空可按伏高墩鋪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高墩臺 清虜臺 袁家莊臺 河灣臺
王家莊臺 珠子河臺 燕子窩臺 鎮(zhèn)虜臺
西寧臺
障塞 【 自鎮(zhèn)武堡西界起至西寧堡東界止共土牆一萬七千七百五十二丈五尺計(jì)路一百五里】
海州參將地方
海州等處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一百二十九員名】
本城 【 官軍三千二十五員名】
邊臺 【 三十一座瞭守官軍一百五十五員名】
東昌堡 【 官軍四百二十八員名堡東趙皮灣可屯兵堡東趙皮灣屯可按伏本堡近邊一帶並無通賊道路】
沙河口臺 攬柴口臺 馬頭空臺 樣牆頭臺
古樓臺 大老鸛嘴臺 小老鸛嘴臺 大月河臺
小月河臺 流沙溝臺 楊橋煙墩 三汊河臺
東勝堡 【 官軍四百七十六員名本堡地勢平漫臨境堡南古城屯可按伏一堵牆墩通賊道路海州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一堵牆臺 青平空臺 一堵牆空墩 一堵牆西空墩
靜遠(yuǎn)空墩 王其莊窩臺 新開河口空臺
新開河墩 長勇空臺 大其溝空臺 青河空臺
到洋溝空臺 勇寧空臺 南沙窩臺 攬船空臺
攬船西空臺 沙河口空臺 沙河口墩 沙河河?xùn)|空臺
腹裏接火臺 【 一十七座瞭守官軍五十員名】
障塞 【 自西寧堡起至東勝堡止土牆一道高一丈二尺共七千一百三十丈】
遼陽城副總兵地方 【 官軍一萬七千四百五十八員名】
本城 【 官軍四千六百二十員名】
迤西
長安堡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六百三十六員名】
邊臺 【 五十一座瞭守官軍二百五員名】
長靜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桂雄堡可按伏黑泥溝長鴉泊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長鴉泊小墩 鐵池泊大臺 黑泥溝小墩
鐵池泊小墩 月河小墩 夾河小墩
節(jié)高臺 桂雄堡臺 夏家堡臺
長寧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平佃堡可按伏清泥湖宮豬泊菱角泊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舊白羊小墩 鴨子泊大臺 爛柴湖小墩
宮豬泊小墩 蟹兒泊小墩 塔馬寨大臺
通江泊小墩 舊清泥小墩 新清泥小墩
喜鵲窩小墩 馬蹄泊小墩 老鴉莊臺
李七堡臺
長定堡 【 官軍四百一十一員名於得勝營及安寧靜三堡分撥】
孫家莊小墩 北水口小墩 火兒灣大臺
南水口小臺 小打鷹泊小墩 劉剛口小墩
大打鷹泊小墩 新打鷹泊小墩 舊馬泊小墩
新馬泊小墩 船城大臺 沙溝兒小墩
菱角泊小墩 平泊小墩
長安堡 【 原額官軍四百二十員名本堡原係提調(diào)四堡嘉靖四十年撫按會題準(zhǔn)改備禦議添兵馬五百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李首中屯可按伏菱角泊孫家莊通賊道路遼陽城馬兵可為策應(yīng)】
虎北大臺 虎北南空小墩 團(tuán)灣兒小墩
團(tuán)灣兒南空墩 大蟲泊小墩 河北岸小墩
大蟲泊南空墩 河南岸小墩 黃泥窪大臺
黃泥窪南空墩 于家橋臺 沙堝兒小墩
沙堝兒南空墩 菱角泊小墩 菱角泊南空
長勇堡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九百五十八員名】
邊臺 【 四十二座瞭守官軍二百一十員名】
長勝堡 【 官軍四百九十五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沙河堡屯可按伏界首水口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北界小墩 胡家堝小墩 陳家小墩
楊家灣小墩 郝家小墩 宋家堝小墩
馬家堝小墩 黑林小墩 北古城大墩
南古城大墩 南界小墩 堡南新空墩
刺榆堝新空小墩
長勇堡 【 原額官軍六百三十四員名本堡原係提調(diào)三堡嘉靖四十年撫按會題準(zhǔn)改備禦議加添兵馬五百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武靖營可按伏沙堝舊空沙河北空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馬鞍山北空 馬鞍山舊空 馬鞍山南空
沙堝舊空 沙河北空 龍灣南空
月河中空 胡家堝小墩 高架子大墩
界首大墩 沙堝北空 沙堝南空
蘇家堝南空
長營堡 【 官軍六百一十九員名堡南有毛得山可屯兵堡東毛得山屯可按伏沙嶺南小墩沙嶺南空小墩通賊道路遼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馬鞍山大墩 沙嶺南中空墩 沙嶺南中空小墩
沙嶺北中空墩 靜寧南空墩 靜寧大墩
靜寧南空大墩 靜寧南空小墩 靜寧南中空墩
沙嶺北空墩 沙嶺北空小墩 沙嶺北小墩
沙嶺大墩 馬鞍山北空墩 馬鞍山北小墩
馬鞍山北空小墩
武靖營堡
奉集堡 【 以上二堡俱係腹裏無邊墩】
腹裏接火臺 【 七座瞭守官軍三十員名】
障塞 【 自東勝堡界起至瀋陽靖遠(yuǎn)堡界止土牆一道計(jì)一百七十里嘉靖三十六七等年大水坍塌嘉靖四十四年巡按御史李輔題請修築】
迤東
撫順?biāo)潜ざ张_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六百七十一員名】
邊臺 【 二十二座瞭守官軍一百一十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一百八員名】
新河口臺 舊河口臺 土臺墩 王剛臺
項(xiàng)清臺 凹兒墩 雙古路墩 核桃山墩
單古路墩 婁弓兒墩 趙保兒墩 羊升臺
會安堡 【 官軍四百五十三員名山勢平漫臨境王瘸子屯可按伏古路臺原有中空小墩通賊道路撫順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平安臺 舊營墩 板山墩 古路墩
新添墩 長山墩 蟒山墩 新安墩
河口墩 小河口墩
障塞 【 北自懿路三岔兒堡界起南至遼陽東州堡界止土牆一道六千四百九十九丈】
清河堡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四千二百八十七員名】
邊臺 【 六十六座瞭守官軍三百三十員名】
東州堡 【 官軍六百三十四員名奉集堡可屯兵白隆山可按伏五味子衝塔兒山空通賊道路撫順城馬根單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鹻場空臺 靖安空墩 靖安小空墩 靜遠(yuǎn)墩
舊營墩 鎮(zhèn)東空墩 靜遠(yuǎn)空墩 孤山墩
孤山北墩 老虎山墩 靖邊墩 五味子衝
撫順墩 靖邊臺 塔兒山墩 長嶺墩
渾河口墩
馬根單堡 【 官軍五百一十三員名奉集堡可屯兵靜寧小空靜寧墩通賊道路東州清河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靜寧墩 靖安墩 靜寧空墩 靜寧小空墩
九嶺墩 木柞口墩 靖寧空
散羊峪堡 【 官軍三百一十五員名此堡并一堵牆堡孤山堡險(xiǎn)山堡江沿臺堡皆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御史張鐸奏設(shè)】
嘛呼衝臺 板場峪臺 靜鎮(zhèn)墩 靜鎮(zhèn)空墩
清河堡 【 官軍原額六百三十七員名本堡原係提調(diào)嘉靖三十九年撫按會題準(zhǔn)改守備管轄七堡加添兵馬五百名共一千四十二員名堡南山勢臨境白家佃可按伏威寧營可屯兵鴉鶻關(guān)口代子河通賊道路鹻場馬根單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松樹口墩 鴉鶻關(guān)墩 東安墩 靖安墩
靖虜墩 靖虜空墩 向化嶺墩 靖夷墩
靖鎮(zhèn)墩 江見背臺 佟家峪臺小鴉鶻關(guān)山臺
青山路臺 丁家峪臺 佛僧嶺臺 水紅峪臺
一堵牆堡 【 官軍五百六員名】
小夾河墩 傅二墩 夾河山城墩 代子河臺
盤嶺墩
鹻場堡 【 官軍三百七十六員名堡上山勢臨境舍人寨可按伏代子河通賊道路清河靉陽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南河峪墩 小嶺墩 小峪墩 金保墩臺
鹻場墩 廈生河墩 石牆墩 新尾子峪墩
舊尾子峪墩 安寧空墩
孤山堡 【 軍官四百一員名】
矮嶺臺 隨行墩 埋塔峪臺 孤山臺
乾岔兒臺 大張臺 小南河臺
腹裏接火臺 【 一十五座瞭守官軍七十五員名】
障塞 【 自東州起至馬根單南界止劈山邊牆一道八千四百九十二丈一尺木柞五空虎牢一空共一百八十七丈自馬根單起至孤山南界止木柞牆五千四百四十七丈內(nèi)外虎牢十五空共二干一百一十丈板築牆八百丈】
迤北
瀋陽衞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二千一百三員名】
本城 【 官軍九百一十七員名】
邊臺 【 三十一座瞭守官軍一百五十五員名】
靜遠(yuǎn)堡 【 官軍三百四十一員名堡東地勢平漫臨境陳寧堡可按伏沿邊原無通賊道路】
遠(yuǎn)寧小墩 遠(yuǎn)虜小墩 遠(yuǎn)腹小臺 遠(yuǎn)安小臺
靜長小臺 靜久小臺 靜遠(yuǎn)小臺 靜江小臺
遠(yuǎn)得大臺 遠(yuǎn)威小臺 遠(yuǎn)夷小臺 殷孫兒臺
鮑家臺 鈕三宮臺
平虜堡 【 官軍二百七十員名本堡地勢平漫臨境上蒲河屯可按伏林靜大臺空通賊道路瀋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靜寧大臺 林外小臺 林遠(yuǎn)小臺 林靜小臺
靜立小臺
上榆林堡 【 官軍三百九十九員名新立倒塔兒空堡可屯兵上羅榆樹臺空通賊道路瀋陽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上上臺 上羅臺 上永臺 上安臺
上寧臺 榆樹臺 榆林臺 榆黑臺
榆茂臺 榆盛臺 林內(nèi)臺 林外臺
腹裏接火臺 【 五座瞭守官軍二十員名】
障塞 【 瀋陽迤西自靜遠(yuǎn)堡接遼陽長營堡界起北至上榆林接十方寺界止土牆一道長九千七百五十二丈】
蒲河所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二百八十三員名】
本城 【 官軍七百七十二員名】
邊臺 【 一十四座瞭守官軍七十員名】
十方寺堡 【 官軍三百一員名堡南灰岡新立馬空堡可屯兵死魚湖臺月牙湖臺通賊道路蒲河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死魚湖臺 刺魚堝小臺 中空小臺 水口小臺
鎮(zhèn)虜小臺 看花小臺 來龍臺 晾馬山小臺
十方寺大墩 靜邊小臺 龍灣小臺 月牙湖小臺
永寧臺 平安墩
腹裏接火臺 【 八座瞭守官軍四十員名】
障塞 【 蒲河迤西南自瀋陽上榆林堡界起至懿路丁字泊堡界止土牆一道長五千四百丈】
開原參將地方 【 官軍一萬七千七百五十員名】
懿路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二千五百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六百七十四員名】
邊臺 【 二十一座瞭守官軍一百五員名】
丁字泊堡 【 官軍三百三十三員名】
豬兒山北空 豬兒山墩 豬兒山南空 石家泊北空
石家泊空 清河口北空 清河口墩 乾溝兒臺
櫻桃灣空 櫻桃灣中空 沙堆兒空 下塔兒墩
下塔兒南空
三岔兒堡 【 官軍三百七十四員名樸七屯可屯兵本堡可按伏黃泥窪通賊道路懿路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小河口臺 水門山臺 水門山墩 板山墩
黃泥窪臺 捨剌山南空 捨剌山北空 鎮(zhèn)安墩
腹裏接火臺 【 五座瞭守官軍二十員名】
障塞 【 迤西土牆三十五里迤東三岔兒堡劈山及土牆順長三十一里】
汛河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二千五十四員名】
本城 【 原額官軍一千二百二十三員名新召募軍士二百六十一名共一千四百八十四員名】
邊臺 【 一十六座瞭守官軍八十員名】
宋家泊堡 【 官軍二百七十八員名堡南陳鎮(zhèn)撫屯可屯兵平湖口空北水口通賊道路汎河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南界臺 平湖口臺 雙夾舟臺 沙河墩
蔣官湖口臺 南空臺 中空臺 堡後臺
晃臺兒臺 汛河口臺 鐵嶺河口臺 紅泊墩
宋家泊墩
白家衝堡 【 官軍二百一十二員名】
尖山墩 古嶺墩 古嶺南臺
腹裏接火臺 【 無】
障塞 【 迤西宋家泊堡南自懿路丁字泊堡界起北至鐵嶺曾遲堡界止土牆一道順長二十五里迤東北自鐵嶺平定堡界起南至懿路三岔兒堡界止劈山牆一道順長六里】
鐵嶺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三千一百四十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一千五百七十五員名】
邊臺 【 三十五座瞭守官軍一百六十五員名】
曾遲堡 【 官軍一百九十二員名堡東南姜華屯可屯兵辜家屯可按伏灣湖口墩通賊道路鐵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遼海南岸墩 堡後北空 堡後墩 喜鵲窩北空
喜鵲窩南空 湖口空 喜鵲窩墩
平定堡 【 官軍一百四十五員名】
鎮(zhèn)遠(yuǎn)南空墩
撫安堡 【 官軍二百三十員名堡東石門可屯兵堡南小豹子山可按伏龍?zhí)犊诒彼跉涌诳漳纤谕ㄙ\道路鐵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汎河臺 老虎川臺 架礮山墩 山羊山空
龍?zhí)渡娇铡 ↓執(zhí)犊诳铡 ℃?zhèn)平山南空 鎮(zhèn)平山墩
康安山墩 鎮(zhèn)夷空 蒿子峪空 架礮山南空
界首山墩 石柱臺
鎮(zhèn)西堡 【 官軍四百六十四員名】
鎮(zhèn)遠(yuǎn)墩 平頂北山空 平頂山墩 靜虜墩
平頂山南空 古城北中空 古城北空 古城墩
古城南空 暗瞭北中空 暗瞭北空
彭家灣堡 【 官軍三百六員名】
暗瞭墩 河口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二座瞭守官軍六十九員名】
障塞 【 迤西南自汎河宋家泊界起北至開原慶雲(yún)堡界止土牆一道四十六里迤東撫按 【 按:安】 堡北自中固柴河堡界起南至汎河白家衝界止劈山土牆一道順長六里】
中固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一千五百六十二員名】
本城 【 官軍八百七十四員名】
邊臺 【 二十九座瞭守官軍一百四十五員名】
定遠(yuǎn)堡 【 官軍二百八十三員名堡東南李宗海屯可屯兵高麗屯可按伏謝海臺唐腰臺通賊道路中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逍遙臺 平安墩 鄧保臺 謝道臺
葉玉臺 新添臺 唐腰臺 鎮(zhèn)虜臺
定遠(yuǎn)墩 王尊臺 張釗臺 保安臺
柴河堡 【 官軍二百員名關(guān)門衝可屯兵馬家寨可按伏司貴臺黑鷹窩臺通賊道路中固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王伏臺 司貴臺 大山嘴臺 河口臺
三峯山臺 鎮(zhèn)夷臺 鎮(zhèn)靜臺 水鹻臺
磨石山臺 陸聰臺 柴河臺 榆林衝臺
吳剛衝臺 碓臼衝臺 黑鷹窩臺 界首山臺
鎮(zhèn)虜臺
腹裏接火臺 【 二十一座瞭守官軍六十員名】
障塞 【 迤西南自鐵嶺平定堡界起北至開原慶雲(yún)堡界止土牆一道順長三十里迤東柴河堡北自開原南至鐵嶺撫安堡界止劈山牆順長三十里】
開原城堡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八千四百八十二員名】
本城 【 官軍四千八百八十九員名】
邊臺 【 一百一十五座瞭守官軍五百七十五員名】
慶雲(yún)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南灣子屯可屯兵姑姑屯可按伏平北臺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謝海臺 新添臺 新安關(guān) 黑林墩
郭生臺 孫孝兒臺 柳樹兒臺 平北臺
新安墩 朱五兒臺
古城堡 【 官軍三百員名堡西南歸能屯可屯兵梁才屯可按伏陡溝兒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陳同臺 西慶雲(yún)臺 王六兒臺 魏得名臺
亮子河臺 新添臺 陡溝兒臺
永寧堡 【 官軍二百二十四員名】
潘牛兒臺 段來住臺 西金山臺 王廷四臺
鎮(zhèn)夷堡 【 官軍二百六十員名堡西姜黑屯可屯兵皇甫城可按伏雙架臺西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汝花一臺 陳寬臺 漢州臺 陳能臺
雙架子臺 于老兒臺 中路臺 王化保臺
新架子臺 灣子臺 鎮(zhèn)虜臺 徐四兒臺
清陽堡 【 官軍三百三十一員名高名屯可屯兵羅二官屯可按伏董頭臺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白塔墩 白塔空臺 關(guān)門兒臺 胡二臺
黑嘴兒臺 易九頂臺 偏坡臺 董黃頭臺
三岔兒臺 華興臺 陳官仝臺 大窪臺
鎮(zhèn)北臺
鎮(zhèn)北堡 【 官軍三百八十員名靖邊堡屯可屯兵馬巿屯可按伏灰窰臺東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灰窰兒臺 黑堀堝臺 光山臺 尖山兒臺
薛那孩臺 那木川臺 木革郎臺 吳佑興臺
宣榮臺 鎮(zhèn)北關(guān) 孤山兒臺 丁板河臺
爛泥溝臺 安遠(yuǎn)墩 南護(hù)門臺 毛真臺
北護(hù)門臺 鄒文斌臺
威遠(yuǎn)堡 【 官軍三百六十員名雷七屯可屯兵屈換屯可按伏那木川石峯山臺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葉海青臺 新添臺 平頂臺 威遠(yuǎn)臺
那木川臺 平靜臺 夏旺臺 北空心臺
高架子臺 韓春臺 黑山臺 李力兒臺
新架子臺 石頭臺 南空心臺 朱敬臺
范千兒臺 談三保臺 石峯山臺 平虜臺
靖安堡 【 官軍三百六十員名楊木答兀屯可屯兵黃泥岡可按伏于麻劄臺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何北川臺 何奇臺 高興檢臺 老虎巖臺
新架子臺 于麻劄臺 馬里保臺 扣河大臺
廣順關(guān) 夾河臺 護(hù)門臺 賈秀臺
金忠臺 張海臺 空心臺 康家山臺
滕旺臺 周鼓手臺 殷毛兒臺 初改興臺
艾計(jì)成臺
松山堡 【 官軍二百九十員名瞭高山屯可屯兵孟家屯可按伏譚場臺北空張立綱臺南空松山墩北空通賊道路開原城兵馬可為應(yīng)策】
新架子臺 長嶺臺 譚場臺 司能臺
李毛頭臺 東安臺 張立綱臺 礦山臺
石門臺 松山墩
腹裏接火臺 【 七十座瞭守官軍二百一十二員名】
障塞 【 迤西自中固城定遠(yuǎn)堡界起歷慶雲(yún)古城永寧三堡土牆一道共六十里迤北鎮(zhèn)夷堡土牆清陽鎮(zhèn)北二堡劈山為牆共一百一十六里迤東自威遠(yuǎn)靖安松山三堡至中固城柴河堡界止劈山為牆順長九十五里】
險(xiǎn)山參將地方
險(xiǎn)山等處墩臺障塞操守 【 官軍七千二十六員名】
邊臺 【 七十四座瞭守官軍三百七十員名】
灑馬吉堡 【 官軍一百八十五員名】
乃木嶺墩 乃木空墩 灑馬吉墩 石洞墩
大峪口墩 東護(hù)城墩 石嘴墩 八度河墩
陡嶺墩
靉陽堡 【 官軍一千四十四員名本堡山勢窄狹臨境湯頭峪可按伏湖口白山靉陽峪通賊道路新安險(xiǎn)山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乃木空 解獨(dú)墩 草河墩 山西墩
新盤嶺墩 山西空 山東空 河口墩
門八會墩 你木墩 山東空墩 大孤山墩
長嶺墩 新水墩
新安堡 【 官軍五百二十六員名堡上山勢臨境石嶺兒梁家峪可按伏鎮(zhèn)虜臺古城臺界空通賊道路靉陽鳳凰二堡兵馬可為策應(yīng)】
架礮山臺 逃夫峪臺 石嶺臺 石嘴臺
石河臺 松嶺臺 長佃子臺 黃嶺臺
土門臺 果林葬臺 雙嶺臺 孤山臺
古城臺 鎮(zhèn)虜臺 鎮(zhèn)北臺 二道嶺臺
舊逃夫峪臺
險(xiǎn)山堡 【 嘉靖四十二年撫按會題設(shè)立參將駐鎮(zhèn)本堡新募並原伍官軍三千七十四員名】
險(xiǎn)山臺 鎖果植臺 松嶺臺 孤山臺
散羊峪臺 枕頭嶺臺 泥河臺 威靜臺
威遠(yuǎn)臺 鎮(zhèn)北臺 光遠(yuǎn)臺 葡萄峪臺
山城峪臺 長嶺臺 假鎖果植臺 煙衝嶺臺
舊鎖果植臺
寧東堡 【 嘉靖四十三年撫按奏設(shè)官軍五百員名本堡可屯兵設(shè)伏有警險(xiǎn)山江沿湯站兵馬可為策應(yīng)】
王綱戶頂臺 湯頭孛羅臺 黎支峪臺 山場峪臺
寺兒峪頂臺
江沿臺堡 【 官軍三百八十三員名本堡可屯兵設(shè)伏有警湯站寧東兵馬可為策應(yīng)】
邦山臺 土口兒臺 古河臺 銅匠峪臺
松嶺臺 腰嶺臺 乾灘子臺 石場峪臺
歪頭山臺 嶺子峪臺 核桃峪臺 瓦子嶺臺
湯站堡 【 官軍三百六員名賊從寧東入犯險(xiǎn)山兵馬可為策應(yīng)江沿寧東二堡兵馬可為截殺】
鳳凰城堡 【 官軍一百一十三員名】
鎮(zhèn)東堡 【 官軍四十員名】
鎮(zhèn)夷堡 【 官軍七十四員名】
草河堡 【 官軍四十四員名】
青臺峪堡 【 官軍四十員名】
甜水站堡 【 官軍八十一員名】
腹裏接火臺 【 四十九座瞭守官軍二百四十五員名】
障塞 【 自孤山南界至江沿臺西界止木柞牆共六千八百一十七丈虎牢柞四十一空共五千四百七十三丈石垛牆八空共八百五丈】
此遼東沿邊城堡墩臺障塞兵馬也夫遼南望青徐北引松漠東控海西女直諸夷朝鮮百濟(jì)新羅諸國西連平薊為神州襟吭枕山抱海風(fēng)氣勁悍士馬甲於天下若乃山谿之險(xiǎn)天造地設(shè)崇形勢據(jù)險(xiǎn)隘察遠(yuǎn)近辨勞逸識者恆汲汲焉兵法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物理不可不察也故今編次于沿邊要害獨(dú)詳焉即是考之不必聚米借箸利害得失較然矣
沿海城堡墩架
金復(fù)守備地方
金州等處城堡墩架操守 【 官軍一千六百四十六員名】
墩架 【 九十五座瞭守官軍三百六員名】
本城 【 官軍五百八十六員名】
北廟臺 陳家島臺 兔兒島臺 紅巖子架
黑風(fēng)樓架 善山臺 和尚島臺 石門架
大黑山臺 望城岡架
旅順口 【 官軍一百八十二員名】
鐵山臺 黃井山臺 爪牙山臺 磐石洞臺
西山頂臺 山頭臺 沙州臺 中眼臺
左眼臺 右眼臺 長沙空臺 南門臺
石門臺 八里莊架 廟兒山架 蕎麥山架
堝塔山架 羊頭凹臺 野雞島臺 馬練山臺
伯母山臺
木場驛
黃羊川臺 平島臺 沙河口臺 青泥凹臺
羅家口臺 木場山架 虎狼山架 泉水山架
雙廟山臺 營城山臺 獨(dú)山架 狗兒峪架
鞍山臺 牛心山架臺
望海堝堡
海青島臺 盧家口臺 豹子山臺 馬雄島臺
塔兒山臺 空心臺 小黑山臺 孛蘭臺
老鸛嘴臺 舊老鸛嘴臺 紅山兒臺 青山兒臺
曲旗屯架 花心架 丁字凹架 清水河架
吳家?guī)X架 何旗屯架
紅嘴堡 【 原廢嘉靖三十三年新復(fù)官軍一百三十五員名】
舊石山兒臺 紅嘴臺 韓家灘臺 峰堠嶺臺
謊煙臺
歸服堡 【 原廢嘉靖三十三年新復(fù)官軍一百三十員名】
榆樹莊科臺 楊家套臺 歡喜臺 平陽臺
窟竉臺 湧道臺 松子臺 濫石臺
虎頭臺
黃骨島堡 【 官軍二百一十四員名】
七寶臺 中心臺 總管臺 望海臺
出海臺 背陰臺 青石臺 九轉(zhuǎn)臺
皂隸臺 龍灣臺 虎頭臺 褡褳臺
接火臺 樣臺
石河驛
平島臺 孛羅店臺 石頭寨臺
鹽場堡
缸窰臺
復(fù)州城堡墩架
墩架 【 二十九座瞭守官軍一百四十五員名】
本城 【 原操達(dá)舍五十二員名近調(diào)取廣寧操備】
龍王山臺 八家鋪臺 老鴉島臺 駱駝山臺
石家島臺 青海口臺 榆林山臺 長生島大山臺
大孤山臺 沙河鋪臺 沙河山臺 中島西南嘴臺
松山臺 流星島臺 墳門島西臺
欒古驛
古城鋪臺 沙河鋪臺 欒古山臺
羊官堡
流星島臺 松山臺 北青海口臺 石家島臺
駱駝山臺 老鴉島臺 野豬山臺 橫頭山臺
胖頭山臺 大黃山臺 大孤山臺
蓋州衞城堡墩架
墩架 【 八座瞭守官軍餘丁四十員名】
本城 【 軍士無】
梁房口臺 狼山臺 伴仙山臺 團(tuán)瓢山臺
深井臺 兔兒島臺 歸州臺 葦子套臺
熊岳堡
五十寨堡
伏兵堡
右屯衞 【 官軍三百一員名此廣寧衞也以皆沿海墩架故盡于此】
墩架 【 四座瞭守官軍二十員名】
淩河口臺 青墩木架 白馬溝臺 船家埠臺
腹裏接火臺 【 五座瞭守官軍餘丁二十五員名】
障塞 【 以上四衞係腹裏地方俱無邊牆】
此遼東沿海關(guān)隘墩架也蓋自劉江望海堝之捷而倭寇不敢北侵自山東海運(yùn)廢而墩空日益廢弛於是旅順諸堡視無復(fù)用識者有隱憂焉自嘉靖三十三年巡撫江東題增人馬三千改備禦為守備專一防倭嘉靖四十年以來撫按議行凡城堡墩架銳意修築思患預(yù)防頗為得策是以沿海一帶甲兵鱗集城堡牙制墩
架星列非特可以備倭夷而北虜侵軼亦可無患矣茲故志之非為侈美前人所以重望嗣後者時加修葺云
○路臺 【 嘉靖二十八年巡撫蔣應(yīng)奎自山海直抵開原每五里設(shè)臺一座歷任巡撫吉澄王之誥於險(xiǎn)要處增設(shè)加密每臺上蓋更樓一座黃旗一面器械俱全臺下有圈設(shè)軍夫五名常川瞭望以便趨避】
前屯衞地方
宮家臺 丘家臺 李家山臺 鎮(zhèn)遠(yuǎn)鋪臺
咠家臺 樓家?guī)X臺 中前頭臺 火燒橋臺
松嶺臺 趙家墳臺 麻池溝臺 陡坡臺
王剛臺 印山臺 田家墳臺 石河臺
張家臺 大煙臺 范家臺 西雙墩臺
亂岡臺 東雙墩臺 東坡頭臺
寧遠(yuǎn)衞地方
界首臺 營盤山臺 東嶺臺 史家山臺
曹家山臺 龐家山臺 金家山臺 楊家山臺
土煙臺 乾溝臺 鹽場河臺 架礮山臺
李家墳臺 七里坡臺 四里河臺 青墩臺
吳英嶺臺 乾柴嶺臺 長嶺臺 五里河臺
古墳堆臺 薛嶺臺 皂隸山臺 徐家山臺
臭柳河臺 賴家橋臺 蔡家山臺 朱家窪臺
青石嘴臺 東界臺
錦州城地方
七里河西臺 七里河?xùn)|臺 杏山西臺 觀察山臺
劉習(xí)臺 夏榮臺 黃土嶺臺 姚鐵屯臺
張達(dá)子莊臺 石門臺 熊林莊臺 淩河?xùn)|臺
趙成莊臺 何指揮莊臺 紫荊山臺 邵木莊臺
韭花山臺
義州衞地方
石家堡臺 戚家臺 王謙臺 松林臺
泥河臺 娘娘廟臺 忤頭山臺 黃真臺
廣寧城地方
興安堡臺 遭王鋪臺 窩堝鋪臺 土煙臺
榆林鋪臺 新鋪臺 潘釗鋪臺 宋家屯臺
鵝食屯臺 佃戶屯臺 四塔鋪臺 壯鎮(zhèn)鋪臺
二十里鋪臺 于家莊臺 十里鋪臺 接官廳臺
青雲(yún)臺 單英臺 十里鋪臺 井家臺
二十里鋪臺 火燒橋臺 東空臺 潮溝鋪臺
雙樹臺 雙樹東空臺 茨榆堝臺 三里橋臺
右屯衞地方
黑林莊臺 張禮堡臺 沙堝鋪臺 七里小灘臺
榆林鋪臺 遭王臺 石橋臺 山西臺
山頂臺 站北臺 山後臺 土臺
鎮(zhèn)武堡地方
老鴉莊臺 腰站臺 接興臺 倒橋臺
西頭臺 楊遇春臺 火興臺 東頭臺
龍灣臺 清泉鋪臺 平洋橋臺 高橋鋪臺
轉(zhuǎn)灣臺 高墩鋪臺 七里溝舊臺 三里橋臺
太平山臺 七里溝臺 三岔河北岸臺河灣煙墩臺
河灣鋪臺 河墩舊鋪臺 橫濠臺 湖背臺
海州衞地方
土河鋪北空臺土河鋪南空臺三里橋臺 西雙屯臺
景旗屯臺 上壩臺 一壩臺 牛莊東空臺
牛莊西空臺 五里墩臺 響水溝臺 張家灣臺
遼陽城地方
五棵樹臺 中橋臺 大閭山臺 小閭山臺
高橋臺 甘橋臺 湯池臺 向家窪臺
白廟兒臺 八棵樹臺 孤樹臺 土煙臺
三道壩臺 高五堡臺 北團(tuán)山空臺 虎皮營
板橋鋪臺 哈莊臺
瀋陽衞地方
殷孫兒臺 鮑家臺 鈕三官臺
蒲河地方
古城臺 黃隆孫臺 北煙臺 北界臺
王延壽小臺
懿路地方
泥溝臺 甘溝臺 正家墩 寒坡嶺墩
北新墩
汎河地方
李倫臺 舊服臺 孫家廟臺 甘溝臺
南腰臺
鐵嶺衞地方
老虎衝 姚家窪臺 五里墩 陸家墩南空
陸家墩北空
中固地方
青水溝臺 沙河臺 冷飯臺 城南大路臺
開原城地方
四里莊臺 葉華清臺 南窪臺 團(tuán)山兒臺
險(xiǎn)山堡地方
路臺無
金州衞地方
路臺無
復(fù)州衞地方
古城鋪 欒石臺 麻河鋪 沙河鋪臺
龍王山臺 八家鋪臺
蓋州衞地方
迷鎮(zhèn)山臺 孛羅山臺 觀稼山臺 青涼山臺
青泉山臺 五十寨山臺 黑塔山臺
○路河
自廣寧東制勝堡起至海州東昌堡凡一百七十里先年海運(yùn)於東昌堡南十八里布花堡由路河通運(yùn)至廣寧今制勝堡東下卸軍民商販亦便且盤山東三站每霖雨河水泛溢常阻軍馬策應(yīng)正統(tǒng)間遼東都督巫凱奏築沿河堤岸為長廣道河水通行自海運(yùn)罷河道多淤塞嘉靖四年巡撫張連奏請濬治委管屯都司韓承恩起調(diào)定遼海蓋等衞夫丁挑挖旋復(fù)淤塞四十一年兵部侍郎葛縉以邊牆一時難於迄工奏準(zhǔn)修路河通舟楫搤虜不得入犯四十二年巡撫王之誥委閑住總兵羅文豸動支奏請銀兩起調(diào)定遼廣寧海州等衞軍夫挑挖河深一丈闊二丈三越月工完按路河先年止通舟楫今專制虜必河水深流不竭始稱地險(xiǎn)考廣寧一帶路河水自境外羊腸河經(jīng)鎮(zhèn)武堡高橋鋪由鐮刀湖入海沙嶺一帶路河自三汊西潮河亦流高橋鋪入鐮刀湖二水合流惟沙嶺居中地形高多沙河易淤議者欲相地形稽先年長廣道備築泊岸更設(shè)閘幾處時其收洩庶河道不淤河水不涸邊防既固水利且興霖雨有泊岸緩急便於軍馬否則挑挖雖勤無補(bǔ)障塞徒重勞民力虛糜錢穀已爾此設(shè)險(xiǎn)樹防者宜詳察焉
○永利閘
瀋陽城西北平虜堡南河一道弘治十七年建永利閘一座于河?xùn)|南在今永利閘臺邊長川臺軍閘水以搤虜騎不得渡河犯腹裏瀋陽等處閘高一丈五尺闊二丈五尺閘東南到瀋陽城三十里去本堡三里離邊一十三里先是虜寇時常入犯建前閘閘成河水積聚深盈有警瀋陽人馬或自望平臺策應(yīng)或自小黑林臺策應(yīng)或自閘邊臺策應(yīng)水阻其前兵躡其後合城堡為援多得奇功考河源自懿路三岔兒堡東經(jīng)流蒲河城南凡八十里為邵家河水深闊順長歷三十里西為望平臺河水淺窄虜輒自此衝突腹裏議者遂建閘其間取去城堡近便易於瞭守將河水閘住不令通行閘下水既深盈從閘板口下順西流歷鎮(zhèn)遠(yuǎn)堡至遠(yuǎn)夷臺水口出境入遼河閘之北止平虜堡倒塔兒王指揮四五屯各有臺圈堪以保障其腹裏居民春夏秋三時賴閘阻搤及冬收斂入城共保萬全年久閘壞虜入犯如走平地往歲嘗猝至瀋陽城西搶掠無所禦地方官民每欲修復(fù)以工費(fèi)浩大因循而止嘉靖四十四年夏四月巡按李輔按其地詢察機(jī)宜以瀋陽此閘係要害不可廢亟行分守右參議張邦土查議興修屬瀋陽備禦官郭承恩經(jīng)歷陳宰督完新石閘一座基址仍舊經(jīng)畫綜理多昉南閘河之制視昔則堅(jiān)久矣閘口向西高闊如舊閘河身橫過五丈二尺兩岸各砌馬頭一座入河身二丈順長三丈五尺中為閘門一丈二尺物料用大石九百塊每塊長六尺厚一尺五寸闊二尺每塊用鐵銀錠二箇共用一千四百四十箇每箇鐵重七斤石灰六百石用油和抿縫閘板用松木枋十塊通計(jì)用銀一百二十兩有奇
◆兵政志 【 軍器糧賞附】
遼東之軍以十計(jì)之大抵八分操備而以其二供屯種鹽鐵之務(wù)在昔盛時武士奮擊稱雄長於各鎮(zhèn)者凡以戶有餘丁丁有餘力故軍儲之粟可支半年武庫之器積至朽蠹而在操者又給以幫丁終歲徒手飽食欲滿意足得以養(yǎng)其矯健之氣而逞其戰(zhàn)鬬之心今則死徙將半屯種荒蕪不耕鹽鐵逋負(fù)屢歲而操軍皇皇焉日謀朝夕之不暇矣且尺籍雖存乃按而數(shù)之不足十之六七可勝歎哉可勝歎哉余姑存其額如左以備一方戎制之考焉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安樂自在二州招集馬軍七萬三百一十八步軍三萬七千四百九十五屯軍一萬八千六百三鹽軍一千一百七十四鐵軍一千五百四十八
定遼中衞
馬軍一千四百四十 步軍七百九十
屯軍一千一百一十九 鹽軍五十一
鐵軍三十九
定遼左衞
馬軍一千三百三十 步軍一千五百九十一
屯軍一千二百七十二 鹽軍六十三
鐵軍一百一十八
定遼右衞
馬軍一千三百二 步軍一千一百六十七
屯軍九百九十一 鹽軍五十三
鐵軍一百三十二
定遼前衞
馬軍一千三百五十五 步軍八百八十六
屯軍一千四十一 鹽軍七十
鐵軍九十
定遼後衞
馬軍一千四百九十七 步軍八百四十二
屯軍一千三百三十五 鹽軍七十一
鐵軍一一百一十七
東寧衞
馬軍二千四百八 步軍二百三十二
屯軍四百九十四 鹽軍四十八
鐵軍七十
遼陽招集
馬軍六千五百五十二
海州衞
馬軍一千五百 步軍三千八百七十
屯軍一千二百一十二 鹽軍四十四
鐵軍六十九
海州招集
馬軍一千一十
蓋州衞
馬軍五千一百九十六 步軍六百七十八
屯軍一千八百四十二 鹽軍七十一
鐵軍七十八
復(fù)州衞
馬軍一千三百六十八 步軍三百
屯軍一千二百五十三 鹽軍六十二
鐵軍七十一
金州衞
馬軍一萬七千三十二 步軍五百
屯軍二千一十七 鹽軍六十六
鐵軍六十
廣寧衞
馬軍九百五十九 步軍一百三十五
屯軍四百 鹽軍三十五
鐵軍八十八
廣寧中衞
馬軍七百六十八 步軍二十
屯軍三百一十九 鹽軍三十
鐵軍五十九
廣寧左衞
馬軍九百七十八 步軍二百一十五
屯軍一千二百二十八 鹽軍四十四
鐵軍七十四
廣寧右衞
馬軍一千七十九 步軍一百三十五
屯軍五百四十三 鹽軍三十九
鐵軍七十二
廣寧招集
馬軍二千三百四十七
義州衞
馬軍二千一百五 步軍一千二十一
屯軍四百二十四 鹽軍五十四
鐵軍三十一
廣寧後屯衞
馬軍一千四百五十五 步軍六十五
屯軍四百二 鹽軍三十一
鐵軍二十七
廣寧中屯衞
馬軍一千三百 步軍一千五百
屯軍一千二百五 鹽軍二十四
鐵軍五十四
廣寧左屯衞
馬軍一千六十五 步軍一千四百九十二
屯軍七百四十八 鹽軍四十一
鐵軍三十六
廣寧右屯衞
馬軍三百五 步軍一百
屯軍五百四十二 鹽軍四十八
鐵軍二十五
廣寧前屯衞
馬軍二千四百八十四 步軍一千九百三十四
屯軍六百 鹽軍二十八
鐵軍九十六
寧遠(yuǎn)衞
馬軍三千五百八十 步軍二千六百三十五
屯軍二百二十五 鹽軍六十八
鐵軍四十九
瀋陽中衞
馬軍三千一百一十九 步軍三千八十九
屯軍三百八十二 鹽軍五十
鐵軍五十五
瀋陽招集
馬軍二千四百五十四
撫順招集
馬軍一千二百一十八
鐵嶺衞
馬軍三千二百五十 步軍一千四十二
屯軍一百八十五 鹽軍五十五
鐵軍三十二
鐵嶺招集
馬軍一千八百
三萬衞
馬軍六百六十 步軍一百一十六
屯軍三百九十五 鹽軍五十一
鐵軍五十四
遼海衞
馬軍七百八十一 步軍二百三十八
屯軍三百七 鹽軍四十一
鐵軍五十一
開原招集
馬軍一千一百
按諸衞賦役甚繁而戶口甚約如前屯一衞戶止三百五十而兵政馬步屯鐵鹽軍乃數(shù)倍之何哉蓋戶口自今之見在而言消乏則不容於不覈軍籍自原昔之開設(shè)而言舊額則不容於不存是以二志有多寡之異舉一衝而他衞可知矣即是以觀則戶數(shù)之消誠可慨歎而軍籍之虛實(shí)當(dāng)深慮也
安樂州
馬操二百六十一
自在州
馬操三百九十六
按二州操數(shù)是以見在而言若稽其昔數(shù)亦倍之但原係歸服之人故不與定額者同紀(jì)
廣寧總鎮(zhèn)府部下兵七千四百八十四係廣寧定遼金復(fù)蓋海等衞并招集出
遼陽副總兵部下兵四千九百八十六係定遼復(fù)蓋等衞自在州并招集出
開原參將部下兵四千八百八十九係三萬遼海金州等衞安樂州并招集出
險(xiǎn)山參將部下兵二千五百俱係新募
海蓋參將部下兵三千三十八係海蓋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錦義參將部下兵二千九百六十三係義州後屯二衞并招集出
寧前參將部下兵一千三百七十七係寧遠(yuǎn)復(fù)蓋等衞并招集出
河?xùn)|遊擊部下兵三千俱係招集
河西遊擊部下兵三千係定遼金復(fù)蓋海等衞出
鎮(zhèn)武遊擊部下兵二千五百係各營選拔
寧前遊擊部下兵二千一百係各營選拔
前屯備禦城堡兵四千七百五十六係前屯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寧遠(yuǎn)備禦城堡兵三千七百四十四係寧遠(yuǎn)復(fù)州等衞并招集出
錦州守備城堡兵五千七百係中屯左屯二衞并招集出
義州備禦七堡兵二千四百五十九係義州後屯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鎮(zhèn)夷守備六堡兵三千五百一十七係廣寧等衞并招集出
右屯備禦兵三百係右屯衞出
西平備禦四堡兵二千三百九十九係金復(fù)蓋海等衞并招集出
海州備禦城堡兵一千四十四係海蓋等衞并招集出
長安備禦四堡兵一千六百九十七係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長勇備禦三堡兵一千九百五十八係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瀋陽備禦城堡兵一千五百七係瀋陽衞并招集出
蒲河備禦城堡兵一千六百四十九係瀋陽衞并招集出
懿路備禦城堡兵一千六百七十四係鐵嶺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汎河備禦城堡兵一千四百八十四係鐵嶺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鐵嶺備禦城堡兵一千四百三十六係鐵嶺金復(fù)等衞并招集出
中固備禦城堡兵一千六百二十一係金州衞并招集出
開原備禦九堡兵三千六百三係三萬遼海金州等衞并招集出
撫順備禦城堡兵一千七百七十一係瀋陽衞并招集出
清河守備七堡兵四千二百七十七係定遼等衞并招集出
靉陽守備十一堡兵四千係定遼復(fù)蓋等衞并招集出
金州守備城堡兵一千六百四十六係金復(fù)等衞出
按籍馬步幾十萬而二千里營閫鱗次制亦稱雄歲戊午以來災(zāi)沴疊見人物彫殘?zhí)庸收呤腥氖且誀I伍空虛守禦不支坐見虜馬日剽大道直犯鎮(zhèn)城而無忌矣然則計(jì)將如何亦曰議撫治之宜嚴(yán)勾補(bǔ)之令而已蓋軍之流者大率不出本鎮(zhèn)而東南山其逋逃藪也各該地方官員能因其防胡詰細(xì)之間效團(tuán)堡之法分主客之戶各隨所在而籍其去留則清稽默寓窮荒皆知數(shù)之人一遇下令追捕可按籍而索矣而營衞之間復(fù)開以自新宥其積負(fù)還營著伍糧餉及時如是而流移不懷井邑不思未之有也
○軍器
遼東都司定遼中等二十五衞歲造頓項(xiàng)盔三千五百二十頂甲三千二百副腰刀三千五百二十把弓連弦一千八百張箭一十萬五千六百枝撒袋一千七百六十副圓牌舊制每衞季造二十面邇來營伍不用
定遼中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定遼左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定遼右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定遼前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定遼後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東寧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海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蓋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復(fù)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金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廣寧中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廣寧左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廣寧右衞
頓項(xiàng)盔八十頂 甲六十副
腰刀八十把 弓連弦四十張
箭二千四百枝 撒袋四十副
義州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後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中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左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右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二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廣寧前屯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寧遠(yuǎn)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瀋陽中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鐵嶺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三萬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遼海衞
頓項(xiàng)盔一百六十頂 甲一百六十副
腰刀一百六十把 弓連弦八十張
箭四千八百枝 撒袋八十副
按舊制弓矢戈矛之外設(shè)有圓牌雜於五兵可以護(hù)身殺敵國初準(zhǔn)古以製飾以采色繪以獸面滾舞有法刀刃隨之若進(jìn)退合度起伏得宜不惟刀之上砍人身下砍馬足而采色獸面之滾舞動躍足以驚辟虜馬其利莫大焉議者乃謂牌徒累人不足為用因而廢置是蓋未知教習(xí)之法敢於自用者也豈牌之不可以用哉況今步卒實(shí)多各營將領(lǐng)擇令通曉跳牌官旗以大七星閃馬牌等法教演而習(xí)熟之終當(dāng)大有所益至於射堅(jiān)及遠(yuǎn)守險(xiǎn)制突非弩不克自古已然惟遼少用是為未備丙午以來京局亦多頒下奈庸流將士不能效用且廢棄焉是為可慨亟宜每隊(duì)立弩手?jǐn)?shù)人先以諸葛弩教之而大弩當(dāng)可漸習(xí)矧樓堞之間守禦最無可恃者今遼也尤以博考成法教演諸弩於上以待不虞則牀子成澶州之捷神臂效穎邑之靈亦可企及茲因圓牌之不當(dāng)廢而併及之
·原降神器
遼陽
銅大將軍四 銅二將軍四
銅三將軍四 銅碗口銃一百一十一
銅佛郎機(jī)三十七 鐵佛郎機(jī)一百九十六
神鎗二百九十六 快鎗三百二十
海州
三將軍銃共三十八 佛郎機(jī)八
神鎗一百
蓋州
三將軍六 碗口銃一十二
快鎗一百四十
復(fù)州
碗口銃一十二 鐵銃一十五
佛郎機(jī)二 鐵礮一十二
手銃六
金州
大將軍八 二將軍八
三將軍六 碗口銃一百三十八
手把銃六十三 佛郎機(jī)二
快鎗一百四十六
廣寧
銅大將軍一 銅神礮一
銅馬腿礮四 銅十眼礮六十
銅佛郎機(jī)三百八十 鐵佛郎機(jī)三百八十六
神鎗二百六十六
義州
銅三將軍五 銅碗口礮二十
銅佛郎機(jī)二十二 鐵佛郎機(jī)三十四
神鎗六十九 快鎗一百六十五
錦州
銅三將軍四 銅信礮一十二
銅鐵佛郎機(jī)八十六 神鎗四十九
右屯
銅碗口礮五 銅碗口銃一十二
鐵礮二十 快鎗四十八
前屯
銅三將軍六 鐵三將軍三
銅碗口礮八 佛郎機(jī)二百一十四
神鎗三十四 快鎗八百
寧遠(yuǎn)
銅三將軍八 鐵三將軍四
馬礮一十四 銅佛郎機(jī)一十五
神鎗四十二 快鎗七十九
瀋陽
二將軍一 佛郎機(jī)二十四
神礮七十四 銅銃二百八十三
神鎗五十五
鐵嶺
碗口礮六十 佛郎機(jī)二十八
抓郎機(jī)五 神鎗三十九
開原
銅三將軍四 銅佛郎機(jī)九
抓郎機(jī)一十五 神鎗一百九十三
·新製火器
九龍礮 聲震撼山力能殞眾嘉靖丙午巡按南京張公鐸因北虜至遼東鑄此以振軍威
連珠鎗 一容十子於內(nèi)十發(fā)百彈齊飛賊雖鐵騎如雲(yún)率皆斂避嘉靖甲子巡撫石首王公之誥見虜恆恃眾特造以制奔衝
千里銃 形簡勢迅一發(fā)洞中兵官對敵馬步俱宜嘉靖乙丑巡按江西李公輔製發(fā)各營
海州官鑄拐子鎗一百把 指揮俞岳同官生居民鑄大把銃四百座
蓋州官鑄一把連礮二桿 牛角礮一桿 鐵礮三百一十六位快鎗一百四十五桿 指揮潘鳳翼自處鐵炭鑄碗口礮一百六十位 原任遊擊李澍守備陳善指揮文光合處鐵炭同潘鳳翼前項(xiàng)餘鐵九百斤鑄碗口礮二百七十三位
復(fù)州官鑄鐵礮三百三十五位 快鎗一百二十八桿
金州官鑄鐵礮三百四十五位 快鎗二百五桿
義州官鑄神器一百六十五位 快鎗一百六十五桿
右俱嘉靖三十九等年大虜侵犯南衞官民驚恐增置守城
○糧賞
遼東一鎮(zhèn)官軍共計(jì)九萬八千三百五十一員名每旗軍一名月支米一石歲支米一十二石千戶以下每官一員月支米二石歲支米二十四石指揮以上每官一員月支米三石歲支米三十六石閏各照支歲以上六月支米下六月折銀每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地方荒歉加折或倍後不為常旗軍月支外有年例賞賜綿布四疋綿花一斤八兩折銀九錢歲冬支給鹽鐵屯軍俱同官員月支外各照品級石數(shù)折鈔每米一石鈔銀四分五釐是為俸銀歲二季關(guān)支守哨墩軍出哨夜不收艱苦迥異歲冬頒給衣鞋公差廩米客兵糧料各因其職務(wù)大小戍守遠(yuǎn)近而為豐減之宜操馬七萬三百一十八匹春支料豆日計(jì)三升小月則扣冬支折色每豆一斗折銀二分自季冬朔至三月終馬各給草日支一束驛馬關(guān)支準(zhǔn)是驢頭有差
薛子曰夫天下雖安不可忘志武事宇內(nèi)皆然況邊圉乎以遼志考之士馬則眾紀(jì)律則嚴(yán)防守則備是故上為天子張威靈而下讋戎醜其或內(nèi)地他鎮(zhèn)有警則檄之以壯大軍往能奏膚豈獨(dú)其勇力然哉亦悅義焉爾然頃者驕悍悖逆甘心大戮夫可以義驅(qū)之於外而反為逆於內(nèi)能併力以赴王難而反自作難誠非獨(dú)其人之罪也撫之少恩御失其道蓋有執(zhí)其咎者吁可以鑒矣
◆馬政志 【 太僕苑馬二寺事】
會典載國初遼東馬四十萬匹與陝西等處並稱蕃庶營五驛傳之資胥此焉給故特設(shè)苑馬寺以經(jīng)其收養(yǎng)之宜設(shè)行太僕寺以稽其登耗之?dāng)?shù)制無不修政無不舉矣乃者諸務(wù)廢弛而官為虛設(shè)監(jiān)苑之畜不盈數(shù)百何以待用驛傳姑無論也今營伍有之乃督責(zé)軍人科斂丁口終年買補(bǔ)舉族怨嗟夫朝廷馬政付之於官地方應(yīng)用取之於民弊可勝道哉弊可勝道哉余故著其本末如此俾後之塞淵君子得藉以審其廢興之故而施其考牧之政焉
遼東行太僕寺設(shè)於洪武年間專為提督點(diǎn)視孳生馬匹歲久籍湮不知於何年月止將操馬點(diǎn)閘印烙孳生等事漫不相關(guān)今本寺專掌闔鎮(zhèn)官軍操馬嘉靖十六年以前扣計(jì)五萬五千一百九十八匹嘉靖二十年以後扣計(jì)六萬七千五百二十四匹嘉靖四十年迄今扣計(jì)七萬三百二十八匹遵照成化十四年兵部尚書余子俊題準(zhǔn)歲四月十月二次奉敕按行各該營衞點(diǎn)視比較瘦弱者督令餧養(yǎng)倒失者責(zé)限賠償軍職官員作弊及抗違者輕則量情發(fā)落重則指實(shí)奏治守備分守以上官號令不嚴(yán)所部官軍損失馬匹數(shù)多者亦併參奏鎮(zhèn)守等官不得故相阻撓以致誤事年終通將臕壯瘦損倒失已未追補(bǔ)數(shù)目填寫冊本差人齎進(jìn)并繳精徵文簿以備稽查驛遞等馬匹驢頭牛隻點(diǎn)視印烙俱同其開原撫順二城歲例召諭海西等衞夷人每進(jìn)馬一匹入巿驗(yàn)收開原額驗(yàn)一千撫順額驗(yàn)五百共夷馬一千五百匹聽候各邊城堡備禦中軍等官查將三次倒死馬匹貧軍備呈撫鎮(zhèn)衙門準(zhǔn)給關(guān)領(lǐng)赴寺印烙騎操樁棚銀兩成化十三年七月?lián)釋幒钪煊雷喾Q團(tuán)營官軍騎操馬匹酌量馬隊(duì)官軍朋合出銀買補(bǔ)每年以六個月為準(zhǔn)按月都指揮指揮出棚銀一錢千百戶鎮(zhèn)撫出銀七分旗軍出銀五分倒死馬主都指揮出樁銀三兩指揮出銀二兩五錢鎮(zhèn)撫出銀二兩旗軍出銀一兩五錢走失被盜各加五錢備行本寺遵依通行各邊城堡照等逐歲徵收解送廣庫聽候貼併買馬支用接因地方荒歉拖欠實(shí)多嘉靖三十七年總督撫按衙門會議題準(zhǔn)三十六年以前拖欠棚銀盡數(shù)蠲免樁銀係三十五年以前者姑暫停徵三十五年以後照舊追收貯庫以備湊買馬匹近奉咨案將樁棚銀兩立為勘合體式通行守巡兵備等道苑馬太僕二寺各照分管地方如式刊刻人給一道填註本軍姓名營隊(duì)衞分馬匹毛齒及領(lǐng)馬年月凡遇馬匹倒死照例填寫樁銀數(shù)目發(fā)該營追徵類解貯庫
遼東苑馬寺設(shè)於永樂四年原轄昇平新呂遼河長平安巿永寧等六監(jiān)每監(jiān)各屬四苑共苑二十有四苑之曰甘泉安山河陰古城者昇平監(jiān)所屬也曰夾河龍臺耀州駝山者新呂監(jiān)所屬也曰黃山沙河馬鞍石城者遼河監(jiān)所屬也曰平川新安廣安平山者長平監(jiān)所屬也曰南豐高平長川名山者安巿監(jiān)所屬也曰復(fù)州龍?zhí)肚搴由詈诱哂缹幈O(jiān)所屬也後裁去監(jiān)五苑二十有二年月無稽苑址莫考惟於草場開註地畝所隸見有平川等一十二苑之稱今本寺見屬永寧一監(jiān)清河深河二苑原額恩軍四百六十戶草場地在平川等一十二苑者三千七百六十二頃一十七畝三分在東山者一千四百九十九頃共五千二百六十一頃有奇嘉靖丁酉本寺卿馮時雍點(diǎn)視二苑見牧兒騍種馬并駒騾僅二千九百二十有七不及陝西下苑馬數(shù)奏照陝西下苑事例定擬兒騍種馬四千清河苑二千一百深河苑一千九百以為額數(shù)將本苑各戶軍餘每五人共攢一槽領(lǐng)養(yǎng)騍馬四匹搭配兒馬一匹各照本伍夥蓋廠房自十月至三月俱攢槽餧養(yǎng)四月以後日出撒放日入收回?fù)芘c餘丁五名貼養(yǎng)遇有倒失虧駒十人均派賠補(bǔ)種馬齒老殘疾瘦損飄沙及駒子短促縮小俱各估計(jì)時值準(zhǔn)其賣銀納官騍馬寬以間歲追徵一駒兒騍毛色填附季報(bào)馬駒二歲另撥他戶四季點(diǎn)查虧駒者徵銀一兩五錢貯庫聽本寺總類相應(yīng)并前項(xiàng)銀兩如式收買四尺以上兒騍馬匹用足額數(shù)永為種本給牧孳生倒失者照匹追補(bǔ)送寺印烙發(fā)寺收牧凡遇操遞貧軍告準(zhǔn)領(lǐng)馬及緊急聲息取用到監(jiān)除種本不得輕易動用隨將合應(yīng)馬匹唱名俵給一應(yīng)比較點(diǎn)報(bào)各註舊管新收開除實(shí)在其年終具冊送部并繳精徵咸如例焉
平川等一十二苑草場頃畝四至
平川苑四百六十三頃四畝七分東至大山西至官路南至高平苑界北至五十寨大山
新安苑五十八頃八十九畝東至蝦蟆湖路西至朱惠家門前河南至郭清屯北至劉簡文官地
廣安苑七十五頃九十七畝七分東至官路西至海南至深河北至五十寨
平山苑一百五十六頃七十八畝東至賀家山西至巷兒口南至牛心山北至平山
南豐苑四百九十二頃八十七畝東至平川苑界西至官路南至馬場佃北至平川苑界
高平苑五百五十頃四十三畝東至石門西至南豐苑界南至木頭河北至平川苑界
長川苑二百五十七頃一十四畝東至高平苑界西至官路南至臺上屯北至南豐苑界
名山苑五百三十八頃二十四畝五分東至皂角灣西至官路南至地界北至胡良屯
復(fù)州苑一百八十二頃三十一畝東至陡坡西至駱駝山劉禿八田南至尖山北至聶景隆等田
龍?zhí)对范倨呤晼|至官路西至小山坡南至泉水寨北至清河苑界
清河苑四百五十六頃七十二畝東至官路西至孫家莊南至瞭高山北至深河苑界
深河苑二百二十六頃四畝四分東至官路西至海南至清河苑北至廣安苑界
東山草場一千四百九十九頃係嘉靖二十二年苑軍李得海等因本監(jiān)草場水灙沙壓不敷種牧查得東山石?旋城一帶荒蕪草甸告蒙本寺卿張鏊行委武舉李師皐監(jiān)正王卿各親詰踏丈得共一千四百九十九頃備由具呈撫按衙門會本題準(zhǔn)將前項(xiàng)草場俱給永寧軍餘牧種
太僕卿劉柰曰自十乘啟戎三駟料敵國之大事恆必由之馬政之所由來也尚矣我朝制兼前代內(nèi)地則牧之民邊地則牧之官有太僕以時簡閱有苑馬以專孳生點(diǎn)驗(yàn)有印稽考有簿芻牧有場宜乎馬之蕃息視昔有加而今則不然良由孳生減於大侵之後額數(shù)虧於虜犯之頻無惑乎充廄寡良而雲(yún)伍錦羣之不復(fù)覩于今日也雖然存乎其人焉爾人存則政舉司戎馬之計(jì)者其尚加之意哉
全遼志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