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那個悲劇的時代,凌遲只是盛筵上一個不起眼的水果拼盤而已。那只是一個小小的結(jié)束,并不是這幕悲劇的高潮。那個悲劇時代太多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凌遲看起來也不算很不可理解。既然說袁崇煥在戰(zhàn)略上根本沒有過錯,為什么又會導(dǎo)致凌遲這個最終結(jié)果呢?難道是命運的不公平嗎?命運甚至沒有給過袁崇煥機會,都是袁崇煥自己在爭取。相比之下,命運給了吳叁桂機會,吳叁桂也及時把握住了,命運也給了史可法機會,史可法卻毫不猶豫的放棄了。袁崇煥能夠避開凌遲的命運嗎?
??袁崇煥絕非不知進退的人。在魏忠賢權(quán)傾天下的時候,袁崇煥一樣在遼東給魏忠賢建生祠,魏忠賢派太監(jiān)監(jiān)兵,袁崇煥也應(yīng)付得很好。袁崇煥在政治上屬于魏忠賢的敵對派系。他中進士的主考官、保薦他的御史等都是東林黨的巨頭??墒窃谠鐭ǖ膽?zhàn)略中,他首先必須要有督師這個官位,才能夠開展自己的練兵、守城戰(zhàn)略計劃,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當時,魏忠賢大肆消滅東林黨人,對袁崇煥還算客氣,不能不說與袁崇煥的妥協(xié)戰(zhàn)略有關(guān)。到了今天,有些人習慣性的指責歷史上說過違心話的人物,認為他們應(yīng)該寧死不屈,直言不諱,其實是太過了。有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令人敬佩,有人忍辱偷生,也是為了解決問題,付出的代價、承受的壓力更大。要袁崇煥像史可法一樣戰(zhàn)死,像東林黨人一樣罵魏忠賢而死,很容易做到。袁崇煥并不畏死,可是這樣的死除了給中國歷史上增添一個道德高標,給自己留下一個“有氣節(jié)”的名聲,還能夠怎么樣呢?能夠解決當時一絲一毫的問題嗎?對國家有一點建設(shè)性的作用嗎?當時明朝能夠沒有袁崇煥這樣的人才嗎?然而,縱然是崇禎信任和重用袁崇煥,給予他完全的權(quán)利和軍餉,袁崇煥如愿以償?shù)卦谑陜?nèi)徹底消滅滿清,那又怎么樣呢?他馬上要面對的是李自成的百萬大順軍。他還能夠成功嗎?
??袁崇煥就像是一個消防隊員,他積極的撲火,可是外面、里面都起火了,而且火勢愈來愈大,最終他也會力不從心,他很有可能也能夠平息李自成的大順軍,但是明朝腐敗的制度才是那個到處放火的,他能夠平息以后顯然越來越多的“反賊”嗎?他又能夠忍心對沒飯吃,不得不造反的農(nóng)民下殺手嗎?或者說,他能夠覺悟而反對明朝嗎?袁崇煥的結(jié)果是那個年代注定的悲劇,凌遲只是悲劇結(jié)局的一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