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大藏經(jīng) 伏獅義公禪師語錄
伏獅義公禪師語錄序
從來棄榮趨寂超乎塵世之外而不為塵世所囿者幸皆慷慨英偉之士賦性剛烈故能擔荷斯道直透本來遂為千古名宿至于香閨繡榻之儔大約婉順迪躬柔嘉為則欲求其皈依法苑紹續(xù)傳燈者代不多見豈果剛?cè)嶂幌嗉皻e抑亦賦卑之有懸殊也惟吾禾郡則不然吾郡自鼎革來名閨巨族多有克自振拔或能棄顯榮而向道或因賦別鵠而被緇聞見固多親炙不少若夫獨悟真空直趨上乘受衣缽于名師啟迷途于后覺者余于葭莩中得二人焉曰祗園曰一揆祗園得法于石車一揆得法于祗園今古爭輝后先標映彬彬乎盛世之休風哉一揆有庵名參同去雙溪一里而遙臨水背村徑幽樹古儼然瑤池閬苑余以戚誼嘗呼艇過游循香積而東有祗園塔院在焉贍禮之余諦視題石則知中立者為祗園東峙者為義公義公者梅里人亦祗園之法嗣一揆之同儕也聞道最早向住伏獅庵歿而一揆為之建塔于此所著有語錄一帙適其徒為一攜之在庵索余為序余叩其生平懿行伊徒能備悉之大約飄然逸概磊落不凡者其豐度之安閑也莊重端凝清音疏越者其梵唄之整肅也藹然恬適粹白襟懷者其待人之雍睦也若夫揮毫則錦繡為心染翰則風華掩映以至女紅余緒盡逞精思玉屑芳徽群推雅量直使頌揚靡罄豈徒枯坐為功者耶為一之言若此時當秋陰初霽桂香襲裾白云浮空明月在水坐對翠竹碧梧之間義公如在呼之欲出爰泚筆而為之序。
康熙戊午桂月槜李高以永子修甫撰
伏獅義公禪師語錄
明元記錄
金粟后堂師領(lǐng)松江仁宇陸居士同諸善人等請升座師顧視左右云莫有作家戰(zhàn)將不妨出來共相唱和有么僧問請問和尚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云渡水穿云取坎行進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云打開不夜城進云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云太極從來在這里進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云自起還自倒進云四句以蒙師指示如何是向上事師云退后看乃卓拄杖云看看木上座打開八字放大寶光照耀諸人如天普蓋似地普擎有如是自在具如是威德過去諸圣于無量劫來勤苦受盡所得秘要法門今將普示大眾不用纖毫心力若是手親眼辯底逴得便行一出一入全開全合一縱一奪有賓有主可與日月同明可與山河永固智山壽山剎那現(xiàn)前正當恁么時因齋慶贊一句作么生道喝一喝云離中虛坎中滿。
元宵云間無塵師領(lǐng)仁宇陸居士請升座師云舉揚宗要須是個漢山僧福薄才疏法門糠秕前荷善信堅請辭之再三彼愈殷勤事不獲已聊與露布一上伏獅門頭冷凄凄到者都緣揆上機摩竭令行傳今古知音相遇恰重提良久云南贍部洲打鼓北俱盧州升座西牛賀州說法東勝神州參詳且道說什么法古人道幽鳥語如簧垂柳金線長煙收山谷靜風送野花香永日瀟然坐澄心萬慮忘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既言之不及又商量個什么若道有商量古人恁么道若道無商量古人恁么道大眾且作么生商量喝一喝云處處燈光燦爛輝優(yōu)游不夜天中月下座。
臘八般若準提菩薩開光義川和尚請師舉筆云筆尖頭上放寶光露柱燈籠齊合掌奕世檀那無量壽威音那畔靡遮障昔年釋迦老子成道今日準提大士開光舉筆點云秪這個幾多人識他不得縱饒識得也是尋常茶飯大眾還見么山僧劈開金鎖玄關(guān)突出三首六臂直得眉懸瑞彩頂放祥光觸處圓明全彰秀麗脫或未然不免重新點出復點云額上這眼且道作何光色不萌枝上聯(lián)芳秀大法堂前意氣獰。
進方丈師震威一喝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世諸佛于北轉(zhuǎn)大法輪歷代祖師于此提持宗印明眼衲僧自救不了今日珂上座到這里又且如何施設按拄杖云寶劍全提光燦爛英賢相敘樂升平。
元旦示眾放下身心萬事休單提無字在心頭 地一聲轟霹靂橫開大口驗宗猷以竹篦劃一劃云大眾還會么擲竹篦作聲云向這里薦取。
義川法兄伏獅有省贈偈
乘風猛虎伏獅林捉月當年恨卻深哭笑兩忘全體放懸崖撒手獨稱尊
一揆法弟住靜有懷
地分南北少溫存遙意離群老弟昆花燦篝燈愁我▆夢寒霜月冷師門幾回入室揮機用不遇知音深▆冂聲價海天君自重獨慚孤影擲乾坤
登靈隱茅蓬望飛來峰偶占
靈隱峰巒瑞氣騰英賢到此盡沾恩飛來踏破無痕跡大地山河一掌平
贈云間仁宇陸居士
萬行門中深得趣鳥啼花笑兩依依更須知有通天▆拶破威音向上機
和慈受禪師披云臺十韻
林間得趣便居山智境悠然不等閑曹溪風月渾如昨濟水長流滿世間
石臺不散宋時云越地吳山有野人靜聽松風煙壑起吹毛劍上解翻身
藥山室內(nèi)任騰騰慈受深藏萬象明今日動容揚古路高賢千載振家聲
玄關(guān)擊碎臉通紅佛祖家私用莫窮撥轉(zhuǎn)機輪無剩法威音那畔播宗風
鳥道難尋向外攻掩泥布發(fā)昔人容琴臺雪曲家聲遠把住清霄翠靄中
坐斷孤峰最上頭滔天浪里解通流英賢善達其中趣一曲滄溟唱未休
猢猻三個草堂前笑破燈籠嘴半邊 地一聲親見得乾坤何處不方圓
黃梅衣缽付兒孫擬奪之時失卻真幸得道高龍虎伏回頭求法果奇新
坐個蒲團心境休白云流水兩悠悠坐來夜月中天皎照徹山河出一頭
當堂誰敢論精粗到者方名大丈夫饒君月下泛波釣認滿為江覓恁魚
哭本師和尚
月落西沉三度秋床頭麈尾不曾收檐前祗樹分枝淚風起禪堂雨潺愁
二十年來海內(nèi)師縱橫拄杖絕支離爐煙丈室何曾滅慚愧兒孫似舊時
本師忌辰
拈香指像云大眾還見者老漢么一生性太急初參天童道個杲日當空后嗣金栗掀翻海岳獨步云霄二十年宗鏡高懸全彰胡漢單拈白棒一任打鳳羅龍卻被業(yè)風吹到梅溪撲碎破砂盆滅卻正法眼動靜絕行蹤去來無形象今日不肖兒燒牛頭栴檀之香具酥酪醍醐之食正眼觀來何益酬恩報德諸人還知老人落處么若知落處也許你們拈一瓣香便禮拜上饗。
鑄大鐘
進院升座云高懸洪鐘含藏萬象森羅虛系寶架信施鈞樂甸昌懸起也今古模范遐邇安寧扣擊也響應寰區(qū)幽冥拯拔恁么則名從何得聲從何起名不自名聲不自聲聲若自聲不待撞而自鳴名若自名不待鑄而自成既然如是名也聲也都從檀越信心中流出大眾還知么擊拂子云娑婆本教體盡在此聲中下座。
施主送法鼓作偈
一擊虛空震若雷海鯨透出百川回晨昏觸著成涂毒今古聲前萬指圍
又贈偈
居士留心不等閑肯將幽鍵扣玄關(guān)獅音出窟須珍重歷歷聲名宇宙間
西禪堂掛板
叢林號令衲子云臻玉板震聲轟霹靂鐵額銅頭豁頂 大眾還會么風從虎兮云從龍。
義川法兄和尚封龕
以拄杖云嗚呼唯我法兄般若和尚心同赤子行逾古人見道十年行道有規(guī)巧若拙智若愚辯如訥剛?cè)缛釣楸娙鐬榧罕M人合天機我與你同條生你舍我以長往嗚呼肅清寰宇函蓋乾坤千眼大悲覷不見八臂那吒無處尋普化搖鈴振在云端大梅臨終錯聽鼯鼠大眾要見和尚面目么卓拄杖云遍界不曾藏莫道瞞汝好遂云封。
了一禪人封龕起龕
了人唯了己了己大事畢亦無虛亦無實非假非真是甚底卓拄杖云直下頓除凡圣見更無長短與人看隨掩龕云封。
起龕以杖指龕云正當與么時一刀兩段不勞思算來時不掛寸絲去也何物拘管且道轉(zhuǎn)身一著作么生以杖擊龕云白日大笑出門去信步騰騰直似弦舉火霜風浩浩葉紛紛黃菊花開野老門今日為汝親指示紅蓮端向火中輪菜頭師還會么如若會得天堂佛國當下不隔其或未然山僧助汝一點光明照徹涅槃妙路便燒。
恒然庫頭師舉火
以拄杖指龕云庫頭恒然生前以竭力喪身亦不輟死后得安然大千光皎潔識得其光或東或西騰輝烜赫識得其實在彼在此受用無窮且道恒然還識得也未以火炬打圓相云蓮花火里出一道明如日攛下火炬云燒。
諸祖源流頌古
第一世南岳懷讓禪師
問如何是諸佛之所護念。
答惜取眉毛。
頌曰。
撥開天地掌輪中始信從前錯用功萬里孤光常爍爍等閑誰個識渠儂
第二世馬祖道一禪師
問除卻牛車畢竟作么生用。
答露出尾巴。
頌曰。
欲覓家珍一事無坐禪作佛費工夫耕翻心地歸家去臥聽高林唱鷓鴣
第三世百丈懷海禪師
問馬祖搊鼻百丈卷席是同是別。
答衲子難瞞。
頌曰。
因飛野鴨未心安祖令全提膽更寒不覺鼻頭渾打失大雄峰頂起波瀾
第四世黃檗希運禪師
問百丈舉被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為甚黃檗不覺吐舌。
答低聲低聲。
頌曰。
彼此威風沒處藏臨機吐舌體全彰從茲拶入驚群浪虎穴魔宮任舉揚
第五世臨濟義玄禪師
問臨濟在黃檗得力在大愚得力。
答一點水墨兩處成龍。
頌曰。
痛棒三遭種毒深攢眉無奈下山林忽然醒得無多子當下還拳始見親
第六世興化存獎禪師
問臨濟于黃檗處吃棒底道理如何。
答通身受用。
頌曰。
賓主相逢總自由衲衣脫下轉(zhuǎn)風流千般伎倆從茲喪濟老深恩作么酬
第七世南院慧颙禪師
問赤肉團上壁立千仞與僧掀倒禪床是一是二。
答打鼓普請看。
頌曰。
翻身獅子爍金斑赫奕乾坤不等閑百怪千妖何處去大空壁立舊青山
第八世風穴延沼禪師
問南方一棒作奇特商量即今一棒作么商量。
答賺殺幾多人。
頌曰。
棒下無生不見師臨機洞徹悟無私鐵牛心印揚家丑去往分明作者知
第九世首山省念禪師
問作么生是世尊不說說。
答叩牙驚齒。
頌曰。
那般消息輕輕觸撥動法華三昧火紅爐迸出這些兒流布乾坤從此毒
第十世汾陽善昭禪師
問汾陽放身命處還在百丈意旨還在首山意旨。
答兩洗舊青山。
頌曰。
年深月久露錐鋒踏遍諸方路已窮身命從茲都放下至今草木凜秋風
第十一世石霜楚圓禪師
問作么生是出常情底句。
答饑則餐渴則飲。
頌曰。
從來被罵意沉吟拄杖摟之太苦心掩口便知情切處活拈利劍孰相侵
第十二世楊岐方會禪師
問作么生是官不容針底句。
答切莫犯人苗稼。
頌曰。
個事要知須抖擻月明簾外千山秀荒草深卻無限愁一喝驢龍顛倒走
第十三世白云守端禪師
問愛人笑怕人笑相去多少。
答冬寒夏熱。
頌曰。
佛法無多笑里藏當頭一句事全彰婆心不道生荊棘千古聲光莫可量
第十四世五祖法演禪師
問如何是下載清風。
答脫體清涼。
頌曰。
摩尼珠話驗來由白汗淋漓萬古愁多少白云流水去清風下載不堪酬
第十五世圓悟克勤禪師
問佛果畢竟還在聲色里作窠臼得么。
答八角磨盤空里走。
頌曰。
西來祖意重微詰柏樹庭前更著鞭可怪金雞聲報曉紅輪突出舊蒼天
第十六世虎丘紹隆禪師
問如何是流水邊事。
答舟行岸移。
頌曰。
豎起拳頭恁么時山河眼里影離離好看睡虎張牙爪川澤平原盡險巇
第十七世應庵曇華禪師
問如何是無意智處。
答烈焰星飛。
頌曰。
虎口橫身也大奇直窮心髓更堪疑懸羊賣狗無憑據(jù)撮土焚香事可悲
第十八世密庵咸杰禪師
問如何是破砂盆底意旨。
答盡大地在里許。
頌曰。
正法眼喚破砂盆錯配名言是法恩海水若無清徹底直教惱亂古乾坤
第十九世破庵祖先禪師
問無風吹水紋在甚么處。
答握拳覓掌。
頌曰。
觸處無非解脫門如風吹水自成紋猢猻從此多瀟灑跳躍乾坤在處尊
第二十世無準師范禪師
問且道破庵肯伊不肯伊。
答曲不藏直。
頌曰。
貧持家寶聽來端拾得傍言血脈寒石筍庵中歸去后片香拈出恨千般
第二十一世雪巖祖欽禪師
問作么生是徑山老人立地處。
答東方日正紅。
頌曰。
幾回入室事堪憐個里懷疑忽十年翠柏偶然攔古路抬眸迸出一青天
第二十二世高峰原妙禪師
問枕子落地還有理可伸么。
答口掛壁上。
頌曰。
睡無夢想覓全身大地空教秋復春枕子打開連底凍手頭摸著自家珍
第二十三世中峰明本禪師
問但度竹篦子與他意旨如何。
答漏逗不少。
頌曰。
眼底流泉開萬頃肺腸于此得醒醒西峰拈出半邊鼻攪亂黃河徹底清
第二十四世千巖元長禪師
問正當筑碎方甕時如何。
答做出便見。
頌曰。
鐵鎖高垂不可攀鳥啼幽處露全斑鼠翻貓器通心地贏得嘉風珠走盤
第二十五世萬峰時蔚禪師
問彼此道瞎是一是二。
答腦后看。
頌曰。
隨地施張陷虎機那知覷破出重圍石珠更索撩天價遍界誰能識是非
第二十六世寶藏普持禪師
問如何是三玄三要底意旨。
答杲日麗天中。
頌曰。
三▆三玄絕正偏眉毛剔起插青天風顛復繼家聲起赫奕寰中孰比肩
第二十七世東明慧旵禪師
問太虛空作么生打破。
答草里火發(fā)。
頌曰。
郁郁青松滿目中腳頭活路草茸茸驀然構(gòu)得根源事日出扶桑遍界紅
第二十八世海舟普慈禪師
問香燈繩斷時如何。
答道著即禍生。
頌曰。
不知身臥蒺藜中復走東明計已窮繩子斷時消息斷這回方識主人翁
第二十九世寶鋒慧宣禪師
問將薪喚作棘刺意旨如何。
答不得指鹿為馬。
頌曰。
腳跟忽被斧頭傷兩道眉燒痛徹腸奪得丈竿呈伎倆從前冤恨不囊藏
第三十世天奇圓瑞禪師
問如何是殺活底手眼。
答雷轟電掣。
頌曰。
驀地相逢曲調(diào)高知音不用棒頭敲橫行直入全無礙拈得曇華系錦袍
第三十一世絕學正聰禪師
問作么生是赤子底意。
答洗足踏花茵。
頌曰。
等閑拈出石香亭直使禪和醒舊因關(guān)子嶺頭施雨露何山草木不青青
第三十二世笑巖德寶禪師
問一藍菜作么生道。
答正好喂驢喂馬。
頌曰。
菜浮活水意深深觸發(fā)胸中事不禁更遇聲頭當路問就窠打結(jié)賊生擒
第三十三世幻有正傳禪師
問翹足作修羅勢還有道理也無。
答乾坤黯黑。
頌曰。
事當敗露不須攻只在渠儂顧盼中一笠擬將渾蓋覆款端從此悉供通
第三十四世密云圓悟禪師
問如何是等現(xiàn)底意。
答今古歷然。
頌曰。
大地平沉轟宇宙五湖鱗甲鬧龍湫更拈白棒橫天下佛祖攢眉海岳愁
第三十五世石車通乘禪師
師初在龍居聞僧舉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忽有省后參天童密老和尚問那里來師云云門密曰幾時起身師打圓相密曰莫亂統(tǒng)師云千里同風特來吃痛棒密曰既千里同風到者里作么師翹左足密曰未在師翹右足密曰錯也師云又被風吹別調(diào)中一日密舉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師曰白日穿針密連棒打出師乃大悟始見世尊拈花臨濟痛棒一切差別無不了了密曰大有見處后密赴黃檗請師繼席開法金粟。
問白日穿針作么生用。
答鴛鴦繡出從君看。
頌曰。
特來千里咨端由翹足通身伎倆休棒下直窮微笑旨一枝相續(xù)轉(zhuǎn)風流
第三十六世祗園行剛禪師
師初參密老和尚后謁金粟石車禪師一日跪在車前乞開示車打曰還我落處來師云不會車曰你是個靈利漢有甚不會師從此回庵七日為限正坐時如暗室中忽見白日須臾遮卻一日下單剃頭豁然大悟觸目遇緣無不了了遂作偈曰父母未生前虛凝湛寂圓本來無欠少云散露青天師速往金粟呈偈云直下承當事不差息機忘見始堪夸心如杲日當空照爍破乾坤無物遮車曰如何是你本來面目師云眉橫鼻直車曰你日后如何行履師云穿云吃飯隨緣瀟灑車曰好好為后人標格隨付祖衣囑曰此衣表信善自護持。
問如何是觸目遇緣底句。
答山悠悠更水悠悠。
原書闕
示話頭師自此回庵胸次煩悶又值兵火之變移居南潯顧氏董夫人另啟般若新庵供養(yǎng)時梅里董庵虛席師與川師白檀越議請新行樂善庵祗圍和尚住持次年老和尚飛錫梅里董庵即易名伏獅禪院老和尚見師禮拜起乃曰正是堂中打磬的師默自思忖和尚如此受記我若不大徹如何親近得老和尚我胸中礙膺尚未脫然三十四歲發(fā)奮又往皋亭參石雨和尚師問父母未生前事作么生石曰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進云謝和尚指示石曰指個甚么師無語辭退又往靈巖謁繼起和尚才入方丈繼曰好個英靈衲子我與汝啟個別號揆英即示偈曰列圣同揆祖父田四隅八表絕偏圓森森天下全承蔭獨許英靈一著先師對川師曰幾被善知識稱贊我自己即是放不過必竟要絕后再蘇始得秋間卻遇靈隱有一侍者到南潯養(yǎng)病竟有抽釘拔楔之手腳師聞知欣然謂川師曰我們殊非請這侍師來打個急七始能撒手但是女庵不便擅為必須同帷儒檀越則可與川師往詣帷儒居士一諾就于庵中分為兩堂打七侍師不時進堂策勵時師發(fā)弘誓愿此番若不大徹決不出堂孜孜默默晝夜無間至第九日長跪佛前忽于竹篦子話豁然桶底脫落覺得通身輕快對侍師曰如今瞞某甲不得也侍師曰是則雖是還須大宗師棒下翻身始得師忖云我從來無意承當法門一生作個自了漢但念不曾在叢林苦行一番猶恐福薄遂立志參學其年三十有六到梅里伏獅禪院時法席甚盛諸方參請不絕師竟進方丈見老和尚人事畢命職維那老和尚早已知是法器觸目遇緣必敲擊逼拶師一日入室揭簾擬跨進老和尚把住云內(nèi)不放出外不放入道一句看師直得無言可對歸堂寢食俱泯心中著疑己躬下事了了明明因甚說到此間卻又礙住彼時參同一揆師尚在老和尚會下為侍者與師最相契嘗與商量公案師一日談及揭簾因緣揆師曰兄何不秪對到這里有甚出入莫教壞人家男女看者老漢如何合煞師點首云元來不假思惟從此用心愈切公案漸漸透過老和尚即安監(jiān)院之職不期年師嫌其事繁竟閉關(guān)于尋溪般若庵即川師之道場也老和尚終日思念染成微疾時甲午年遺書叫師出關(guān)七月十六日回伏獅老和尚見師禮拜起即曰我要死汝再不來看我?guī)熢晃┰负蜕谐W≡谑篮敕ɡ苏f恁么話尚云我雖不臥榻其病已久至霜降必要去世矣汝可為我料理后事塔院托汝與義川二人為主建于西園伏獅一剎囑汝繼席付祖衣一頂善自護持老和尚果于九月廿七日寅時示寂時師年四十歲也豈啻老和尚寂后人情皆變師為塔院受盡委曲究竟不能本庵啟造至第四年清明入塔未及兩年義川師已去世一切主持喪事皆師一人費心途路跋涉經(jīng)營辛苦川師一七內(nèi)師即染成一疾秋間帶病往云棲完愿回來就在南潯般若庵養(yǎng)病至仲冬晦日歸伏獅臘月一日參同和尚來問疾師即對曰我病不能起矣目下還不妨恐臘底兄又不得工夫俟新正立春后命舟來接兄也其年正月初六立春師自知交節(jié)愈覺沉重飲食漸減初八日對眾曰我想門庭已廣職事人少我末后事必須早接參同和尚來大眾盡要齊心如待我一樣眾皆欽服和尚放心不必為慮初十日接揆和尚到師聞即刻請進方丈起坐對曰伏獅法席元是祖庭深知兄一向好靜所以不肯與我同住而今事到臨頭只得要撐持一番不置法門冷落況我身后事全賴兄主張我雖則繼席六載無有契我本心者惟明元隨我十余年所有語錄頌古草稿二卷他可知一二但其年輕不能習我行狀煩兄備細提拔明元記我始末因由亦不必枚舉燈節(jié)后命端整衣服龕圍供器等一切俱備師要過目見之喜甚廿七日親書遺囑董檀越我寂后當速請參同和尚主席三十辰刻命侍者扶我到西丈室坐坐接參同和尚來細談半日絕無倦意時面前有草蘭盛開師親為盆中拔草揆和尚曰看兄有興何不遺一首偈師遂索筆硯寫數(shù)字即閣筆嘆曰我舉筆如擎杵一般侍者猶恐太繁急扶上單安息黎明課誦畢即對揆和尚曰我昨日有偈不能得寫今說與兄為吾寫出來曰十二年吹管無孔鐵笛知音少遇秪因不落宮商而今世緣已滿逍遙拍手歸鄉(xiāng)一生脫灑自由何勞大眾悲傷拱手謝曰吾明日早行矣時二月初二日寅時怡然而逝世壽四十七歲法臘三十有九茶毗建塔于參同庵左與老和尚同一塔院有碑記流通師生平好行善事直心為眾視人如己但(明元)素不通文墨不敢彰于明眼嗚呼儀形雖則遠矣然非述其出世之因焉得一回拈出一回新耳數(shù)年前早欲付梓因見時世重法者少不忍狼籍所以蹉跎到今偶有耆宿輩見師稿底合掌嘆曰此為女中標格何不早刻流通(明元)因此觸省自悔綿力所錯荷罪深矣而今慟定思慟不長智愚聊存是實。
時
康熙拾柒年七月之望 不肖徒明元稽首百拜 謹狀
跋
儒家朱文公曰吁嗟身后名于我如浮煙又曰且人為善自是本分事何須恁地寫出況我宗無語句善名俱不立伊人往矣取其遺語而付之梨棗不亦虛空著橛缽盂安柄哉雖然使建立法幢為世所知正不必重說偈言以彰聲譽惟義公法兄生平聰慧絕世瀟灑出群得先師心印之后優(yōu)游泉石晦養(yǎng)有年方欲布叆叇之慈云澍滂沱之教雨不意溘然長往作泥牛下海矣今集語錄頌古一冊乃廣陵散也予忝為法門昆季殊身同心期老云窟竟如鴻飛雪中莫可蹤跡嗚呼痛哉情不能已聊作弁辭明知添塵明眼栽棘栴林然與我同條生不敢為不鳴之蟬無口之瓢耳當時記錄乏人散失不少猶一花可識無邊之春勺水可分圓滿之月且恐失真一字不易傳信不傳疑法兄和尚于常寂光中當不以予言為謬時窗雨戰(zhàn)芭蕉天風撼庭竹泚筆于參同之叢桂軒。
時
康熙十七年蒲月槜李參同庵同門法弟超琛和南敬跋